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体育产业化集锦9篇

时间:2022-02-14 15:08:23

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化范文1

摘 要 高校体育产业是社会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困境为观念、体制、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困境等。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高校体育产业化 困境 解决措施

一、高校体育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体育产业在我国改革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高校是发展体育事业、普及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场所,又是培育体育良性消费的潜在市场。高校体育具有诸多优势,比如面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进入更新换代、休闲娱乐需求快速增长的新时期的一个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器械设备较为完善的体育场馆;拥有学历、体育技术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等。因此,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化,既有能解决高校体育人才培养资金的部分来源,又能满足师生和周边居民体育健身的迫切需求。所以,发展体育产业是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二、高校体育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一)体育产业化观念不够开放,体育消费观念尚未形成

我国高校一般强调国家投入,只注重体育课教学和课余体育训练,而不重视自身经济功能的开发,对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开展不甚支持。高校体育事业一直仅作为公共福利性质的体育,缺乏对其自身的经济功能全面的认识,更无视其产业性和商品性。对于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尚未形成。

(二)受计划经济体质束缚,所有制结构局限性大

产业化要求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要求依靠法律、法规来管理经济,产品的价格、自身价值由市场供求决定。现阶段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所有权由学校控制,不属于独立法人实体,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化运作。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使高校体育难以实现产业化经营。

(三)堡垒式的经营太单一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堡垒式的经营太单一,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方式单一,经营项目少,缺乏激励机制和奖罚制度,收费标准缺少科学测评,管理松散,不能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体育产品结构单一,体育科研服务、体育广告设计、体育竞赛表演服务、体育信息运动保健咨询、体育活动策划等许多有能力开发的体育经营项目基本上属于空白。不能有效把握并且缓解市场需求矛盾,总体缺乏产业化经营理念,缺乏市场化运作的商业赞助,致使高校体育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极低。

(四)管理效率低下,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严重

高校体育场馆一般由二级体育部门兼管,而体育教学部都是教师编制,没有专职的体育管理人员,导致了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模式的滞后。高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体育经费没有及时同步增加,导致体育器材相当陈旧。此外,市场开拓性人才匮乏。当前体育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不安心现岗位的社会浮躁心理,影响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等资源,经营对象往往局限于在校师生,高校体育资源如设施、人才、技术存在闲置和浪费现象。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活动只能在充分保证完成高等体育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场地设施及师资的空闲时间进行。但每年的假期及课余空闲时间,未被充分利用来开发体育产业与市场。

三、对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开放观念,促进体育消费观念形成

开放观念,更新过去大一统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观念,改变传统的高校体育理念,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树立高校体育产业化意识。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领导者以及从业人员必须抛弃对市场、经营、创收等的排斥心理,适时地调整体育场馆的市场化、产业化运营道路。遵循投资、受益、享用、付费一体化的市场经济原则,借鉴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来运作、经营高校体育产业,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克服体制困境,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不合时宜的体制进行全面充分的改革,以最大限度地激活体育场馆自身的内在活力。一方面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制定有关高校体育产业政策法规,在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方面予以优惠,增加对高校体育的资金投资。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开拓产业化运营管理的新路子,实行公司制、俱乐部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多种方式手段,使高校体育场馆拥有更大的自、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自身内在的积极性,促进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

改良经营模式,可采用自主经营模式,提高开发管理效率;也可以建立企业化运作模式,吸引外资对高校体育产业的投资。一方面,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结合周边社会资源,开发健身娱乐体育,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服务,科学经营管理。逐步提高自我补偿、自我更新的能力。

(四)完善管理,合理充分利用资源

高校应注意任用熟悉金融、财会、税制、营销、策划、中介等方面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积极引进掌握体育职能、体育发展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律的高水平管理人才。也可以给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市场开发等工作岗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挖掘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优势。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仍面临困境。高校应从实际出发,走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体育产业的优势,利用自身资源,加速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从而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高校体育产业化快速融入到体育产业并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体育产业化范文2

关键词:体育产品 节省资源 绿色包装 包装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选择物质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享受。体育锻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在体育产业市场化的趋势下,体育产品的包装将受到普遍的关注,在商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卖产品”更要注重“卖包装”,包装对产品销量的冲击力不容忽视,产品的包装往往能够左右消费者的购买意识,好的包装设计是销售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

1体育产品包装的必要性

目前,包装已成为强有力的营销手段。设计良好的包装能为消费者创造方便价值,为生产者创造促销价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强,体育产品的包装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1)保护体育产品,便于储运。产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便是保护商品,体育产品一般要求耐用、结实,有效的产品包装可以起到防易碎、防变形等保护产品的作用。因此,在产品包装时,要注意对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包装的技术控制,不能还没到消费者手里已经出现破败不堪的现象,而影响产品在人们心里的可信度。

(2)形成产品包装特色,提高影响力度。日益增长的消费者富裕是指消费者愿意为良好包装带来的方便、外观、可靠性和声望多付些钱。销售包装具有美化商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上要求外形新颖、大方、美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但还是要应尽量降低包装成本。

2 体育产品包装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体育产品包装缺乏整体性理念与科学评估,这是目前市场上体育产品存在的普遍问题。包装缺乏整体性理念和体育产品特色,从包装的颜色、图案、图形、材料、健身内涵上不能很好地体现体育产品的实质。

(2)体育产品包装材料与产品不相适应,包装材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顾客对产品的选择,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尤其是中高档产品的包装选料上更具有此特点,包装选料与产品相适应、选料适当考虑成本、顾及消费者感受等方面的原因,会使体育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增加。

(3)体育产品包装的安全性存在隐患,再利用性,包装破损会使产品质量受损,还可能存在包装结实,不易打开,会包装锐利的尖角容易划破消费者皮肤等现象,都会对产品形象造成阴影;安全、便利的包装能给产品带来好的销量。

(4)缺乏体育产品包装的再利用性,包装材料一般在产品使用后都会成为多余的垃圾品,如果能够再利用这些包装,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在心理上容易接受包装成本,还可以由于包装上的文字及图案在再利用的过程中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

3 体育产品包装的策略

(1)建立健全体育产品包装管理制度。当前我国缺少标准完整的有关产品包装的政策性文件,无论是包装形式、图案设计还是包装材料的后期处理,都没有统一要求及标示,没有将包装废弃物的管理等从产生的源头一直到最终的处理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且对体育产品包装废弃物的规范也只是针对生产一消费一回收一再生一利用的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进行,没有对其进行全程管理。

(2)体育产品包装提倡使用再生材料。主要指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产品包装对消费者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附属产品,要是能够再利用,为消费者赢得一定的经济回报,会增加对产品的认可;但是体育产品由于其特殊性,产品包装也可以随着产品一起无限次的服务于消费者,这也起到了包装的再利用,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体育产品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

(3)开发和应用体育产品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是一种新兴产业,绿色产品包装由于其成本高,还没有普遍的应用到包装业中来,但随着人们对绿色消费的认识,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包装业绿色化是必然的趋势。体育器材包装应尽可能使用循环再生材料,目前包装上大多使用的是再生纸,再生纸是以废纸回收后根据需要制成的再生性包装材料,还可以再次循环;再就是加快技术创新,研制体育器材包装新材料,开发低成本、无污染或一次性易分解材料;产品包装材料应向着低量化、薄型化的方向研制,包装材料如果是多种材质组成,使用后要易于辨认分离,方便回收再利用。

(4)建立绿色消费制度及消费观念。绿色消费在我国还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包装的要求不是很高,当前国内没有明确的对绿色包装产业的扶持政策,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其中对消费的节制和对绿色消费的倡导还是比较少,更没有一部关于规范消费活动和行为的法规。虽然我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真正付诸实施的人并不多,要在我国推动绿色消费观念,还需在加强包装技术与材料的同时,大力宣传绿色消费理念,由于受生产技术和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制,传统产品包装要比绿色包装在成本上低廉许多,在市场竞争中绿色包装产品相对处于劣势状态。因此,体育产品包装要走向绿色包装,就必须建立绿色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安冬风.对发展我国绿色包装问题的思考.内蒙古统计[J],2005.05.23.

[2]刘北辰.强化环保意识发展绿色包装.节能与环保[J],2007.02.45.

[3]周斌.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启示.包装工程[J],2011.01.20.

体育产业化范文3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公益事业 产业化 商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体育事业改革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尖锐。2005年4月4日,《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科学实施宏观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宏观调控的实践也表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仍未消除,推进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体育经济纠纷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它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深化高校体育制度改革,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体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归属问题和如何分配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高校体育产业化属性辩论误区

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是公益事业,产业化是不合法的。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当然也不能产业化。高校开放场馆,收点费用,以补贴消耗,这有情可原。但这种收费现象还远远不能称之为一种“产业”,至多也就是一种“准盈利行为”。一种经济现象能称之为产业至少需要三个标准,一是规模、二是规律、三是规范,即要经营行为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有能把握的规律、要有明确的行规。学校体育场馆收点费,算哪门子产业?把一个不合法的且没有真实存在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这就属于对“假问题”的研究。因为这种现象在体育研究中比较普遍,不予以遏制,体育学术就很难提高。

学校体育资源包括软资源――体育老师和硬资源――体育场地设施两个方面,目前,政府倡导学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领域体育资源的部分市场化”,理由是:什么是市场化?所谓的市场化就是市场要对体育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简单说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是,现实是学校体育资源的开放是在政府的宏观控制下进行的,作为学校体育资源的供给者――学校并不能按照市场规律来为“体育产品(服务)定价”,而是按政府规定,价位一般都要低于市场价(所收的费用只是为了维持场观设施的维修),并未实现利润最大化,学校体育资源的开放是为周围人群健身提供方便、推动大众体育的开展,而不是为了赚钱。所以,体育资源的对方开放并不是部分教育资源的市场化。更有甚者极端地认为,高校体育产业化,无非就是为了学校、老师多挣些外快。

三、是公益事业还是产业化:高校体育产业化属性再商榷

社会人士苦于没有场馆锻炼身体,而高校体育场馆除了上课和训练时间(一般是晚上和双休日以及寒暑假闲置不用)大都放置等着发霉,为何不能两方面结合,实现双赢呢。这不仅仅是增加教职工薪酬待遇问题,而是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植根社会、服务社会)的具体举措和路径选择。当然,对产业化不能仅仅理解为创造财富,也可以认为是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质量提升的过程,实质上受惠最大的是高校教育教学主客体(学生和教职员工),在这里,突出强调了“社会责任”,即是考虑社会边缘群体的体育需要,高校体育通过产业化运行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机部分并更好更快的促进社会发展。

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是一样的,只是学生和教师更多的受到学校关照。不愿付费参与俱乐部的学生,学校提供有免费的选修课程或免费的运动俱乐部项目以及辅助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亦有一些专项健身计划。美国是高校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大家对这个核心问题有偏见,总是以为高校体育产业化就是为教职员工谋取意外所获的福利,实质上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化是连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更好地促进了课内外一体化,更好地使学校融入社会,更好地培养社会人,学生在其中是适应社会并且自主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如大家理解的被剥削的对象。

学校产出的科研成果也属于公益性教育资源,这个不可否认。用国家的经费搞科研(当然科研经费里有部分是个人、社会捐赠的除外),譬如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各级各类课题经费资助、教育性补助等,这样生产出来的科研成果,国家是非常提倡科研转化的。在满足教学、群体、训练工作的前提下,引入产业化这个市场运作体制,对可盈利部分实行产业化,最后补助公益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未与教育法形成冲突。譬如说,寒暑假期间,场馆闲置,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何不能产业运作,获利后更好地投入公益性体育事业呢。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黄璐,杨淼,兰健等.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135-140.

[3]鞠成军.美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3,10(2):140-142.

[4]任保国.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5,21(2):1-7.

[5]茆宝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社会价值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6):72-74.

[6]黄璐,杨磊.中超联赛是公共产品?――对《足球联赛产权与公共产品供给》一文中支撑基本观点的决定性理论的质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18-20.

[7]黄璐.浅谈高校街舞队的体育营销策略[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4):39-41.

[8]黄璐,付小春.试论“丁俊晖模式”金牌产权的归属与收益分配[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5):92-97.

体育产业化范文4

大型体育场馆本身具有占地面积大、投资巨大、功能多样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本文在重点分析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调研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分析当前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和构建盈利模式中存在的关键因素,从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角度,探究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运作的新方向,从而推动我省体育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体育场馆;体育文化产业;盈利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大型体育场馆一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梦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主要阵地,更是发展民族体育事业的重要的物质载体,也是我国体育产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大型体育场馆本身具有占地面积大、投资巨大、功能多样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缺乏多元化的资金参与,投资结构单一,赛后利用率低,场地闲置严重,经营人才匾乏,行政负担过重,营销手段创新不足,缺乏各类优惠政策等,在后奥运时期,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现有场馆资源的职能优势,达到物尽其用,从更广泛的角度深化资源的优势作用,使场馆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提高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是决定大型体育场馆成败兴衰的关键所在。在文化产业迅速兴起的潮流的带动下,体育文化产业最近几年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研究如何利用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增强其盈利能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场馆的功能和效益,使大型场馆的体育比赛和赛后利用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是体育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体育场馆的经营难题。[1]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题的,在重点分析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调研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分析当前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和构建盈利模式中存在的关键因素,从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角度,探究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运作的新方向,从而推动我省体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十一五”以来,我国把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断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特征,进一步地满足了人民不断增强的物质与文化精神方面的需要,由此也衍生出了很多新的行业和市场,推动了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文化产品的经济产业。该产业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延伸广泛,主要包括与体育相关的广告业、旅游业、表演业、用品业、设施业、建筑业、健身娱乐业等内容。他们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我国第三产业结构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育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对各发达国家的GDP增长贡献作用很大,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美国和日本以及西欧各国,体育产业的年收入都排在十大产业之内。在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乘势而上,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发展的态势。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的产值已由2006年的983亿元增加到2220亿元,增长幅度达126%;占GDP总量比重也超过了一半,由2006年的0.46%增加到0.55%,产业增加值远高于同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达到了年平均22.6%的速度增长。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我国整个体育文化产业带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奥运成为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加速器,使官方到民间对体育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刻,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全面腾飞。奥运过后的广州亚运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把体育文化产业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每年都会有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各种竞赛表演市场吸引大批居民,体育文化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扩大,使“后奥运”时期的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全球经济的国际化等新特点。[2]在未来,体育及其相关文化产业将在互相融合中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利润的增长点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来,使体育文化产业得到良性的循环与发展。可以预见,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具有无穷的潜力。

二、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模式和盈利现状分析

1.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分析。

笔者对河北省部分大型体育场馆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其经营状况调查分析,发现在被调查的148个大型体育场馆中,盈利的有27个,基本保持持平的有42个,亏损的79个。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委托经营方式在几种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式中表现的盈利能力较其他模式相对来说更好一些:目前我省大型体育场馆采用委托经营管理方式的还不多,只有10.8%,但是总的来看委托经营管理方式的收益率还是比较稳定的,在已经实施委托经营管理的场馆中,盈利的场馆比率已经达到56.3%,保持持平的为37.5%,而且经营业绩总体保持上升态势。

2.构建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盈利模式的关键因素分析。

经调查,我省的大型场馆已经基本上能实现对大众健身的开放,但这些健身活动和运动训练项目的收费方式仅仅是依靠门票,这对于场馆的自身维护和运营成本支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可见,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开发,应多开发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务产品。根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构建大型体育场馆委托经营赢利模式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

(1)明确市场的经营理念、提升品牌内涵。有正确市场营销理念和手段的支持,是经营大型体育场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者要紧跟市场步伐,注重市场经济规律,在初期就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工作,明确场馆战略定位和市场定位,明确客户群体,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了解其需求和价值,以此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体育项目。比如近几年一些大型体育场馆与电视台合作推出的各种闯关节目,既提高了体育场馆的知名度,又提高了公民的体育兴趣和竞技热情,还增加了场馆收入,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

(2)确立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路线。大力经营发展体育文化业务,可以从开展如媒体广告、房屋租赁、电子竞技、连锁餐饮等多种文化业务,使场馆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实际有效的发挥。不要照搬其他场馆的发展经验,从实现本地特色化入手,使场馆的体育服务内容与产品线的设计紧紧围绕着发展体育场馆自身产业相关产品展开,打造新的开发模式,增加体育场馆的文化产业服务内容,逐渐形成以观赏型竞技体育产品为主,大众健身公益服务、全民参与型消费、体育专项培训为辅,体育实物产品、软产品、电子竞技、媒体广告、连锁餐饮、房屋租赁、车辆保管等为衍生产品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开发模式。

(3)不断创新营销策略,实施多元化的产品和价格策略。大型体育场馆的差异化经营要求其突破传统的营销观念,不断创新营销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展如会员制营销、体验营销、关系营销、文化营销、服务营销、主题营销等新兴营销方式,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技巧,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同时,由于大型场馆所面向的是大众公共群体,其需求存在复杂的多样性,因而差异化的价格策略往往是其制胜的法宝。

三、体育文化产业带动下的大型体育场馆盈利模式策略

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关系非常紧密。首先,大型体育场馆的存在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在我国,还没有私人主体建设大型体育场馆,毕竟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业态形式也不成熟,国家是大型体育场馆的唯一建造者。这些场馆的存在为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提供了最根本的场地保证,也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商业功能的开发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基础。

(1)场馆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现今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现代文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们要多与全球著名的体育公司进行多方的洽谈与合作,争取引入世界知名赛事,在我省的大型体育场馆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利用国际大型赛事的影响效果,提高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知名度和城市的社会美誉度。

(2)注重对地方传统遗产的开发,创造地方特色体育文化产业。我省的体育产业规划和发展要立足于自身的文化生态特点,借助河北自身独特优势加强体育品牌的建设,依托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抢抓机遇,提高河北体育产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逐步实现本土化体育到国际化体育的跨越。要将河北省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与体育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开发吸引力强、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有价值的体育产品,从而把我省的体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3)适当放松政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产业。目前,我省政府在发展体育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由我省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不足所决定的,但是从无数的国内外发展经验上来看,发展体育产业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要进一步放宽体育产业的主体市场准入,让经营者拥有更多的自,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各界的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优势,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发展体育产业。放开优惠政策,吸引、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投资社区体育服务和体育基础设施的,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3]

参考文献:

[1]张志辉.北京奥运会与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导刊,2007,(4):38-40.

[2]伍兹.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学问题[M].田慧,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7

体育产业化范文5

关键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b)-0117-02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有56个民族,曾经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给体育文化奠定了基础,当前无论是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比赛等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没有形成体育文化产业链和核心产业群。当前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查找发展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1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和经济条件提高,体育文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纵观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资源分布,整体上与中原城市群布局基本相吻合,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好,经济欠发达农村开展较缓慢。主要以郑州为核心辐射到周边开封、洛阳、新乡、登封为体育文化产业圈的体育文化产业群。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围绕武术发展的武术教育业: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杂技学校、体育培训班等,以登封武术学校和濮阳杂技学校最为著名。在登封遍布几十个武术学校,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数万人在这里习武健身。目前濮阳市国有杂技团校5个,民营杂技团体12个,杂技学校19所,从业人员近万人。围绕旅游业发展起来体育旅游业:嵩山少林寺、西峡灌河军事漂流、太行山、儿童欢乐谷、滑雪等项目。围绕文化发展起来的体育竞赛业、体育影视业、文化出版业:以电影《少林寺》和电视娱乐节目《武林风》为榜样《,武林风》是河南卫视于2004年推出的一档以武术搏击比赛为主题,融武术、竞技、娱乐于一体的高端栏目,它是中国武术栏目第一品牌,中国搏击标志性节目。围绕制造业发展起来的体育制造业:目前在河南省涉及到体育用品制造的企业有31家,开封教育学院体育器材厂、焦作市教育体育器材厂、新乡市风华体育器材厂、河南太极体育健身有限公司、巩义市奥林制球厂等。

2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发展不均衡

从地域发展上:无论是体育文化产品开发或是体育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优胜于农村。有的农村地区虽有着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奠基,但是开发迟缓,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出地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从产业项目上看:武术文化产业独树一帜,不论是武术文化传播、影视作品制作还是武术文化教育业发展都好,带动武术相关产业发展,而其它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甚至没有进行开发。

2.2品牌效应不强

提到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就会想到少林、太极、杂技。存在狭隘性,没有充分挖掘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没有形成,缺乏品牌推广。要结合现展理念去融合中原体育文化元素,协同创新发展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通过品牌蝴蝶效应,带动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2.3经济效应不突出产业发展离不开经济推动,发达经济基础能够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二者相辅相成。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经济欠发达,影响着体育文化产业发展。

3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3.1重视文化宣传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积极参与和高度关注。这就需要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引导大家主动参与到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体育文化活动从现场气氛宣传、媒体上推广、网络空间传播,展开立体方位宣传,提高体育文化活动影响力,促进主动参与到体育文化建设发展中,推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

3.2加强理论研究

任何文化发展都是从生活实践开始的,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理论研究,通过理论逻辑推理升华,再反哺在生活实践中,推进实践工作的开展。实践中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人们注重体育文化产业生产实践而忽视理论研究。同时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宏观的理论研究,当前对该理论研究都有一定局限性,要站在体育文化顶层高度,各省市地区对当地体育文化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推进地方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3.3促进人才培养

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体育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当前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培养,人才的短缺,影响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尝试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和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开设体育文化产业方向的专业或者增设这方面课程学习,体育传播学、体育产业营销、体育经济学、地方体育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口人才。

3.4进行实业开发

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建设必须以体育实业产品开发为载体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促进体育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仅靠口头上对非物质体育文化进行宣讲和传送,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没有感知觉器官通过实体有形产业感触留下的印象深刻。像以少林和太极文化为载体的体育旅游业开发、以中原武术为载体的影视节目开发、以体育器械制造和场地器材建设为主体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业,器材制造产业等。

3.5打造品牌推广

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要打造精品,进行品牌推广。以优势资源的强强联合开发,打造明星产业,强势推出,让中原体育文化产业走出中原,走向全国。通过品牌效应,产生大家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共鸣,有认识走上认可和消费,产生经济效益,达到体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目的。像“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南阳李宁体育园、西峡九九重阳登山节等等。

4结语

随着中原经济区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定位,给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现状分析,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支持和自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重视文化宣传、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人才培养、进行实业开发、打造品牌推广、协同创新发展等对策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进行开发建设,以推动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大发展,促进和谐中原建设发展,推动中原崛起!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体育产业化范文6

[关键词] 文化 体育 产业

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态度也不断的明朗起来,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现今体育产业部门往往将推广体育赛事、吸引赞助、引进资金视为体育产业的重头戏,且大部分体育产业部门都停留在体育相关产业甚至产业上,局限性太强,思路没有放开,根本没有注意到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经济和知识经济价值,从而忽略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文化产业内涵和功能的阐释,并提出促进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分为三类: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层。包括网络、娱乐、旅游、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相关服务层包括提供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业务的行业,主要指可以负载文化内容的硬件产品制作业和服务业。

二、体育文化产业的界定

体育文化乃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在体育领域的反映。体育文化产业从狭义说主要是指体育文化艺术产业、体育娱乐服务业和体育广播、电视、录像以及体育赛事转播业。而体育文化艺术产业又包括体育艺术、体育艺术教育、体育出版、体育文物保护、体育图书馆、体育事业展、体育文化艺术经纪与和其他体育文化艺术等行业;广义的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文化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其范畴应包括体育用品业、体育建筑业、体育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中介业、体育设施业、体育科研仪器业、体育服务业、体育业、体育赞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传播业、体育经纪人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娱乐业和体育金融业等产业结构等内容。体育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为了给体育部门增加活动经费,补充职工的奖金待遇,而是要加入国民经济的大循环,为国民经济增加产值,提供社会就业机会。在许多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己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体育文化产业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的体育事业,是体育文化事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称谓,称谓的改变带来的不是体育事业的本质属性的扬弃,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体育文化事业运作方式和产出成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文化产业除了要追求“一次产出”之外,还要追求“二次产出”,即“把初次产出的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业务成果再转化为可以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计量的经济效益”。

三、体育文化产业社会功能意义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受经济的制约,体育文化产业的规模反映着经济的状况与水平,同时,体育对经济的发展又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这种促进和推动作用也就是体育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理解体育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有助于我们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潜能的分析。体育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的实现,首先,取决于经济特性本身。经济决定社会对体育的需求。社会需求是体育发展的动力,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最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社会对体育的需求的程度和实现的程度,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其次,体育消费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的水平。体育消费属于高层次的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体育消费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的,从而使得体育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仁升。再次,是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社会对体育需求的变化。现代社会正朝着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高度自动化,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支出日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更多地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来弥补。同样,因为新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闲暇时间相比以前较多,给人们更多地从事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提供了客观条件。

四、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从市场情况看,我国国民收入总的水平不高,国民体育消费支出也不高,而且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较大,这成为制约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因素。除此之外,制约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有:第一,体育市场体系不健全;第二,体育产业主体总量不足,且均无盈利;第三,体育用品缺乏品牌,科技含量低;第四,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不够:第五,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缺乏。

五、完善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对策

1.完善市场机制

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产业,同时,又是一个充分国际化的产业。尽管体育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但中国加入WTO以后,仅有国有文化产业一股力量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按照WTO的要求,改革中国的文化外贸体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及时接纳国际体育文化产业的先进运作模式及体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在市场竞争中,使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不断成长和完善。

2.注重人才培养

要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是不行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所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注重本国的教育和培养。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它自己的特殊要求,中国的高等学校应当尽快地适应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需要,未雨绸缪,建立起相关的专业学科,培养出国际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接轨的人才。其次,在人才的造就和培养上,还要不拘一格,从国际上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性人才,聚集有利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体育经纪人、职业经理人,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占领世界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3.培育本土品牌

日前我国体育用品尚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而且国内体育用品市场主要为国际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所占领。而体育用品品牌市场潜力巨大,比如李宁公司的年产值就已超10亿元。随着我国加入WTO,不仅要培育我国自己的体育产品品牌,还要积极进入国际市场,以此带动体育场业的发展。目前,还有此民族体育产品品牌走向了国际市场,如红双喜、回力、李宁、康威、格威特、女踏等。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足体育文化用品制造业就业人数占了较大的比例,随着体育报务业的发展,必将对增加社会就业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获得了较大规模的发展,虽然大多数属于来料加工,但其工艺和质量水平已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体育用品将在国际上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并带动我国服务业和体育产业人才进军国际市场,使我国体育产业融入国际经济竞争舞台。

4.开展对外文化传播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外信息和文化产品的大量涌人,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拓展传播领域(媒介),通过我国民间的传播途径来获取如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体育文化资讯,并利用这一渠道来与民间进行对话和沟通,以达到更好、更快地发展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产业的目的,从而多渠道、多方面地发掘商机,开发例如沿海地区、高原地区、少数民族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赛事,举办民间体育文化节,并在网上、电视上直播体育赛事和体育文化活动等多种有偿服务,以此来从中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建文:产业经济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

[2]童昭岗: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3]程一辉 庄昔聪 吴蓉蓉:论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开发[J].体育科学研究,2004,(4):13~16

[4]周景晖:体育产业化与体育要素市场开发[J].江汉大学学报,2001,(2):28~23

体育产业化范文7

[关键词]体育;产业市场;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14-02

1 体育产业市场

1.1 体育产业的形成

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具体到从产生包括居民或学校、社区等组织对体育产业及其产品的需求,和以此供应为生的人群等形成的简单的供需关系,发展为需求者的逐渐壮大成群体性和所需产品的类别的丰富,从而形成规模化,也就是体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形成市场,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经济活动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1.2 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规模、结构和体制是否完善,体育企业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有关。如果缺乏竞争力的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体育行业由体育用品产业化到体育产业规模化的转变将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被压制或者是被淘汰掉;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是否平衡,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带动了周边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加快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大力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整合体育资源,实现体育企业的资产重组;加强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拓宽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把体育产业培养成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体育本体产业在整个体育产业中所占应是主体地位,高于其他尤其是体育用品产业,这涉及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行业的运行与发展。

2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

2.1 提高体育消费质量的需要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在大幅提高,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的需要,同时也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体育产业包括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产业类似,体育产业也有其产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商品,例如服装、器材、食品等,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仅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也是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生活的需求,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体育产业从最开始的分散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规范的市场,到逐步以市场为核心,消费为主体的产业化发展,是随着市场的壮大而壮大的,市场存在着供需关系,竞争关系等经济领域的关系法则,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对所需商品质量的好坏产生影响。因此,体育产业在这种需求和竞争的环境中,必须整合资源,调整自身管理和运营机制,降低成本,更大地、更高质量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这就使得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成为必然。

2.2 体育产业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产业自身为了生存、发展需要进行整合、扩充,在合理调配资源的前提下,完善体制机制,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2.3 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体育产业化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显示出其经济方面的优势,而体育产业又带动许多相关产业,促进了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引导社会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体育消费正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体育产业。将体育资源与相关行业整合,以产品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体育产业市场,繁荣体育经济。因此,要努力开发体育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体育市场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高效率的体育产业与地区经济综合体的良性互动,使体育产业市场朝着多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经济环境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包括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程度,还指可治理的环境,如经济体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态及社会通货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秩序等。经济环境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能否保持大体的平衡,通货膨胀是否得到治理,经济秩序是否建立并完善,以及能否建立和健全有效配置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这些是指经济环境的特点。经济环境作为一种抽象的名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它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1 经济环境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规模

经济环境对体育运动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体育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来确立体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也就是体育产业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些发展是受经济环境所制约和影响的。经济环境受地区发展状况的影响,不同地区经济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状况就不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可支配收入比例小,其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较少,决定了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规模相对较小。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高,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相对较多,对体育产品质量要求高,因此推动了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规模。

3.2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对经济环境的需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人们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体育消费的层次性逐渐显现,根据人们对体育消费的不同要求,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体育市场的需求是拉动体育消费的动力,体育市场规模化发展是沟通体育服务生产和

体育消费之间的桥梁。体育市场规模化,可以通过国家投入、体育部门自筹和社会集资等多渠道的形式建设一批能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供群众活动的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体育场馆,并加以市场化运作。又可以通过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个人投资兴办的以体育服务为内容的盈利性体育企业,从而发展和扩大体育市场规模。

3.3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对经济环境的适应性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应与经济环境相适应。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须符合地域文化特征;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应与区域经济相协调;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的发展应以信息、高技术为主发展体育产品,建立社区俱乐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经济不发达地区竞技体育方面应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化,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业为主,在社区体育方面,应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根据消费者对体育产品需求的不同,体育产业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应因地因时制宜,确定其发展规模和方向。

4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人均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制约。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同时须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调整行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使体育产业的增长转移到依靠本体产业轨道上来,才能提高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程度,不会产生市场的无序、盲目发展以致资源浪费,加大成本,导致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的发展走弯路。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从而优化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和研究,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从而为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骆秉全.简编体育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3.

体育产业化范文8

关键词:中山市;体育产业化;发展趋势

随着中山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山体育产业化已逐步形成,然而中山市体育产业发展还是滞后于发达地区。因此全面审视中山体育产业的现状与问题。为合理构建中山体育产业发展。为统筹规划中山市体育产业的全面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1.新形势下的中山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

1.1中山与中山体育

中山市是广东省地级市,下设24个镇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澳门,全市总面积19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141万。中山市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当前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中山市以构建和谐中山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个理念、两个突破、三个共享”城市发展道路,开展全民修身行动。21世纪中山体育真正进入平民化和逐步深化的发展轨道。全市常年参加的体育活动:人口约65万。约占户籍人口的46%,2011年,市政府投入600多万元体育公益金。扶持了4个镇区60个行政村(社区)建健身广场或健身苑。实现全市24个镇区全面建有健身苑,约占有全市行政村(社区)总数的93%。全市体育产业实现增值约5000万元,销售达9000万元。筹集公益金3200万元,市属场馆全年创收520万。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数字。

1.2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是一个组合名词,要想弄清楚体育产业,首先要理解产业的含义。产业是指各种生产的事业,那么体育产业则是指从事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生产的事业。体育产业按所属部门划分包括体育部门从事的体育产业,如体育培训、体育表演、体育咨询及运动服装、器材、运动饮料等的生产与经营,也包括非体育部门从事的体育产业,如各大宾馆提供的运动运动服务、一些工厂企业生产的体育服装器材及某些私人经营的体育娱乐健身场所等。

按产业分类标准来划分,一部分体育产业属于第二产业,如生产的运动服装、器材、运动食品等。有的部分属于第三产业,如体育咨询、体育旅游、运动竞赛表演等。还有的部分属于第二和第三产业联合生产的,第三产业生产其精神内容,第二产业生产其实物外壳,如体育音像带、体育知识书刊等。

体育产业化是指体育事业向产业化方向转变的过程,要计算投入,产出,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这里的体育产业化特指我们体育部门(而不是其它部门)所从事的体育事业向产业化方向转变,是针对原来计划经济下的体育事业的消耗性,在现今市场经济下突出其生产性而言的,发展体育产业在这里也就是发展体育事业。

2.中山市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规模小,产值低

中山市的以工业立市,经济以发展工业为主,体育产业总产值相对其工业产值还是比较低的水平,造成体育产业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是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低,产业机构的不合理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中山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约0.6%。对GDP贡献率很小。

2.2 本地支柱产业少,缺乏产业品牌

就体育市场而言,大部分都是政府职能部门,本地的体育企业明显缺乏,更谈不上品牌效应。中山市风云体育,南天网球俱乐部更是廖廖无几,作为体育产业而言,无论是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专业信息等。品牌都是其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2.3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本地缺少体育产业专业人才

体育产业相关法制不完善也是制约中山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现有体育产业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体育产权不清晰,缺乏完善诚信惩罚机制。

发展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在先、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中山市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广阔。但中山市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严重缺乏经营管理和实际运作人员更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引进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已成为中山市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当务之急。

2.4体育产业涉及面狭隘、市场运作水平低

现代体育是一项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的社会活动。它吸引着众多行业部门的参与,但是目前,受整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受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山市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低。中山市的体育场地,设施服务单一,场馆、场地市场化经营效益低。没有充分利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增创收入来弥补体育场馆维护管理度方面经费不足,而且体育产业经营市场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监管,阻碍经营资本的介入。使得发展体育产业捉襟见肘,影响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3.中山市体育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对策

3.1 中山市体育事业走产业化道路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伍绍祖主任在中山市如开的全国体委主任座谈会上讲,深化体育改革就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方式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上来,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进行体育资源的配置,并主动把体育推向更广阔的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中发挥自己的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寻找自己的位置,加速体育产业化。体育事业向产业化转变,是体育自身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3.2为体育产业化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

为了加快体育产业化的民展,应以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抽象为契机,简政放权,转换职能。建立与发展体育经济实体,为体育产业化发展创造适合的环境,具体做法如下:

3.2.1各级体委领导机关,要给予体育产业化发展以足够重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对体育产业化发展,实行“先导后放,以导促放,导放结合的方针”。当前首要问题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有利时机,打开兴办体育产业的思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2 政府部门要运用政策、法规等手段培育和开启体育市场,加强体育市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体育市场法规制度,把体育市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中,有计划地培养懂体育、善经营的体育市场筹划经营管理人才。

3.3.3 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体育企业,或正在转向企业经营的单位,要给予较多的经营自,制定资金税收、价格、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优惠政策,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发体育产业,应实行更优惠的政策,扶植这些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赢利性的体育产业筹集资金,资助和扶植非赢利性的学校体育教学及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从而在体育事业内部形成一种效益互补的良性循环。

3.2.4 制定体育人才合理流动的规章制度,引导和鼓励体育部门退休、退役的人员从事体育产业活动,发挥他们的专长,扩大和建立体育产业活动的队伍。

3.3 加速体育产业化发展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

体育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体育用品市场、各类体育要素市场和专业市场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开辟体育市场,扩大体育消费领域,是实现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加速体育产业化要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运动竞赛表演市场完善运动训练服务设备,开发体育科技市场及体育用品等其它各类市场。

建立与发展较为完善的体育市场体系,是深化体育改革,转换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而且对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3.4 发展体育产业应注意的问题

3.4.1 体育向产业化趋势发展并不是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体育在走产业化道路时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方针。

3.4.2 目前中山市体育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多数体育系统的经营活动只局限于有限的体育劳务,体育产业的规模狭小,经营内容单一,产值低,这就

要求主管部门制定体育产业的发殿计划和战略,扩大经营活动范围,勇于冲破各种传统观念,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3.4.3 发展体育产业要考虑供求关系协调平衡。体育产业部门要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对体育的多层次的需求,经过对市场信息的研究,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及时调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并及时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体育事业各产业化发展是涉及整个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转换的大动作,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我们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和协调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体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把体育推向市场,提高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闻扬,刘霞。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产业化范文9

[关键词]体育产业 市场化 融资渠道

一、我国体育产业融资渠道现状

传统体育产业经费的唯一来源是政府和财政划拨,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体育的发展,政府一元化的投资模式使得我国竞技体育丧失了社会化、经济市场化的发展空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我国竞技体育走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竞技体育运动开始进行招标和进行商业性比赛活动,在竞技体育赛事中引入了赞助商,体育产业获得了巨大的资金来源。因此,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急需改革,走市场化融资渠道是必然趋势。

二、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基础与条件

1.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拓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基础

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收入在体育中的花费不断增加,随着思想意识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多样化的文化生活,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其中强身健体占主要地位。

2.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拓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保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体育产业中的投资比例越来越低,而非国有竞技在竞技体育中的投资比例在不断地上升,集体和个人在竞技体育中的投资也越来越多,这位拓宽体育产业融资渠道提供了可能性。

3.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是拓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基本条件

发达国家在体育产业融资方面都是走的社会筹款的道路,在一些大型的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中都是以奥委会为中心,具体的操作由其他结构办理,由政府、企业、赞助商共同来解决资金问题。此种融资模式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给竞技体育提供大量的人力、资金支持。同时要挖掘竞技体育项目本身的社会经济价值,动员全社会参与进来,实现体育产业化的高产出。

三、拓宽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

1.体育产业债券融资渠道

体育产业发行的债券,是指体育产业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公开对外发行的借款凭证,企业参与发行债券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强化社会力量对企业的监督,使企业在社会的监督下改善经营管理模式。体育产业债券融资,资金来源渠道拓宽,资金的使用周期长,降低了成本。我国发行的企业债券规模小,只有AAA级的企业比如铁路、三峡、电力等才有资格来发行债券。新制定的企业债券管理规定拓宽了我国企业债券的发展空间,奥运经济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的必然途径。

2.体育产业赞助融资渠道

体育赞助在现代企业营销中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能够提高企业形象,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为企业赢得巨大的商业市场,提高竞争力。体育赞助是体育与经济之间联系的结合点,能实现体育与经济的双重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3.体育产业股权融资渠道

在国外体育发展强国,体育产业重要的融资渠道是证券市场股权融资,就是通过证券市场,体育产业的企业为筹集资金可以发行体育股票。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借鉴先进国家通过证券市场来发展体育产业的经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不足也要通过证券市场来解决。中体产业已经上市,但是由于上市资格的限制,中体产业能不能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有待观察,但是通过上市,可以加强市场对其的监督,规范化企业的管理,确立现代企业经营体制,促使体育产业实现产业化。

4.商业银行贷款融资渠道

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来获取发展需要的资金,这种方式获取资金的方式比较灵活,企业可以向银行申请长期贷款,可以根据发展需要申请短期周转贷款。可以使用体育场馆来做抵押,也可以申请担保,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贷款可以快速地筹集到资金。

5.体育产业基金融资渠道

体育产业基金融资渠道与银行、股市和财政融资不同,体育产业基金是带有行业色彩的准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凭证来筹集资金。体育产业基金不用上市,不被股市资金供给不足所左右,又能避免基金被炒作,发挥其在体育产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

6.体育产业融资渠道

体育是一种高校的融资手段,体育在西方人眼里是微笑纳税、无痛纳税。我国体育的市场非常大,发行体育可以加大体育消费,也可以获取资金,发展社会旅游,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比如足球,可以起到一定的融资作用,又可以增加体育消费,扩大体育市场。

总之,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需要借助发达国家发展体育产业融资渠道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国实际,探讨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1

[2]李建臣 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