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2-03-27 13:42:06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校园环境 参与式设计

“环境景观”是环境系统与景观学科的结合,其中的环境是指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全部环境概念,景观可以理解为景与观的统一体。环境景观从广义上讲包括自然环境景观、人工环境景观和人文环境景观,狭义上讲是指建筑物外部的空间。

每一所小学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史,因此,小学环境景观设计应该区别于其他建筑设计,担负起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重任。良好的校园景观给校师生一种为某种精神而奋斗的感染力,因而小学校园环境景观整体设计应努力体现校园文化精神,将设计理念融入景观之中,通过对它的物化,以具象的形态表达思想,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涵。

1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错综复杂的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从不同的方向上,又一次聚焦于教育环境。21世纪的研究结果表明:校园环境越完善、理想,学生的正面环境知觉越好。负面的环境知觉越少,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则是积极行为(如学生兴趣、参与行为)越多,消极行为(如学习压力、人际争执)越少。我们从中国古代的“孟母三迁”等股市可知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在良好的环境中,在使人精神振奋的条件下,无疑会更多的诱发思想灵感和智慧的火花,这对教育、科研的作用虽是无形的,但肯定是有效的。

小学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阶段,学校环境景观对于学童的熏陶润泽无可替代。因此,在学校的环境设计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景观是很重要的需求,具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意义。在此背景下,希望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学环境景观参与式设计机制、模型与方法体系。

2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本研究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思路展开研究,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研究背景入手,通过归纳演绎与分析综合,建立有效可行的研究框架体系,研究主要采用“系统与全息研究结合”的方法:由宏观到微观、逐层逐次地剖析对象,贯穿研究从始至终,有助于整体全面地认识小学校环境景观参与式设计。

3夹江第二小学校园景观现状分析

夹江第二小学位于乐山市,夹江县。夹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为梁州之域,汉为巴蜀之地,隋开皇(公元593年)建县,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碧水自中流。上苍造化,鬼斧神工,夹江因此而得名。

夹江二小位于县城文庙街15号,始建于1937年,原名夹江文庙街小学,后又名向阳小学。学校现有本部和城东分校两个校区,两校区占地总面积约14亩。教职工91人,教学班34个,学生200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小,教学设施落后,不能更快更好的推动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现在夹江政府以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该校的发展情况。希望通过该校的发展带动周围城区的文化氛围,亦是拉动附近经济的发展。该校的成功改建必将成为周围城区的焦点。

4 夹江第二小学校园改建设计原则

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个涵盖内容广泛,尺度大,知识面广,设计的因素多的学科。所以在一般的设计当中,设计师的想法作为项目的主导,有时候,投资者的决策同样也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使用者在其中同样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为设计出谋画策。而这一次的夹江第二小学规划设计就是让熟悉校园的孩子们参与到设计中,不仅让设计者了解到孩子们的需求,同时通过互动交流与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促进孩子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让参与者与设计者互动的方法称为参与式设计。其中参与式设计指的是让人们在设计过程中由设计、研究、参与者三者协同参与研发,使用者与设计者一起分享心得的设计方法。

小学校园环境景观一直是校园规划设计中设计者殚精竭虑的设计对象,但是现在,设计对象发生了变化。而伴随着这种变化的是校园空间的社会化转型。功能的变迁必然引起校园空间的研究视角的变化。项目研究以转型期校园空间的维度拓展为依据建立了小学环境景观的多个视角的认知:第一个角度是传统的视角,即将校园空间作为一个“面”,研究内部组成与特性;第二是宏观视角,即将校园空间视为一个“点”,研究其与城市中其他的相关要素的相互作用;第三是研究校园空间在信息技术影响下空间维度的拓展——虚拟小学环境景观,进而研究它与实体校园空间的互动机制。

5夹江第二小学校园改建设计方法

小学环境景观设计应该区别于其他建筑设计,担负起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重任。因此根据夹江第二小学校园现状,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由每个年级选出小学生代表填写调查问卷并绘制校园意向图。

第二个阶段就是参与式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和相关设计人员一起绘制夹江第二小学景观规划设计概念总图。

第三阶段就是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

第四阶段是对校园进行现场实地测量,拍照以及记录工作。

第五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现场调研进行详细的资料整理并撰写调研报告

下一阶段就是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夹江第二小学校做出规划设计方案。

最后就是通过三维建模以及图片处理的方法制作成虚拟空间。

6 结束语

通过对小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研究,发现小学校园的建设需要有地域文化作为景观文化的支撑,才能创有特色,发展地域文化,两者之间互为依托;校园景观要表现文化性,形成校园文化如同城市文化一样,要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它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景观的共性特征。总之,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系统工程,不能舍本求末,片面的看待,要有一个整体正确的设计思路,把环境景观设计落到实处,建设一个更加完善的以人文本的“学子园”。

参考文献

书籍:

1.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2010

2. 吴家驿. 景观形态学[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3. C·亚历山大. 俄勒冈试验[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2

一、学校简介  

南乐县求实小学是南乐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推进全县城乡一体化步伐,优先满足群众民生需求而建设的一所全日制小学,2017年开始建设,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67.1亩,建筑面积11900余平方米,主要包括四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和一座学生餐厅,总投资近5000万元。学校设置6规36个教学班,可容纳1620名学生在校就读,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440人,教职员工36人。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我们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所有办学条件均达到《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是一所典型的标准化、现代化学校。

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是我校本年度的重要中心工作之 一,现在的求实小学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走进校园,处处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文明之风随处可见,我校在创建绿色文明学校的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二、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1、建立组织。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生态文明校园领导小组,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绿化工程建设设计、施工,有绿化保洁员多名,分工明确,职责具体,形成了完善的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组织网络,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2、健全制度。将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中,制定了“生态文明学校创建实施方案”,保证了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落实。根据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每年都确保将一定的绿化经费列入入学校财经预算计划。

三、重视宣传教育,强化日常管理。

1、加大宣传力度。学校把环境文明教育纳入学生课堂,充分利用教职工会、学生大会、班团会、国旗下的讲话、演讲比赛、宣传橱窗、花木标牌等形式,向全体师生进行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思想意识教育。对教学楼进行美化,在教学楼的墙面上,布置醒目的校园文化。重视每个班级教室里的班级文化建设,使师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美好文化环境感染和熏陶,学校的校园宣传文化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强化日常管理。学校在校园卫生环境的管理上,坚持做到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量管化。校园内卫生桶箱配置完善,摆放合理。学校在有树木化草的地方,都适地设有保护环境、爱护花木的标示牌。学校政教处制定了《学校卫生检查评比细则》,每天对校园内教室、活动区等区域的清洁工卫生工作进行上午、下午两次次清扫,两次检查,且打分,纳入班级量化管理,且在学校课间重要地段都设有文明卫生监督岗。每周对各年级班级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通报。

四、增加资金投入,美化学校环境。  

1、实行亮化工程。我们在学校建设时就把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建设。

2、实现绿化工程。在校园围墙沿线植有高大的法桐树和白蜡树,在学校广场植有两排石楠树、广场东西两侧各有景观树林,在运动场植有绿化树,校园绿化覆盖率在35%以上,宜绿化地绿化率在98%以上。校园基本建设与绿化美化工作上了新的台阶,一年四季,每个季节,校园内都看得到树绿,闻得到花香;随便什么时候走进校园,路面干净,环境亮丽,给人美的感受明显。

3、重视整体环境育人。学校在抓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建设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图书充实了图书馆、创建少先队室、多功能报告厅、宣传窗等,让学校每一个景点、每一面墙壁、每一块黑板,都能成为教育人的工具,使绿色文明学校的氛围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五、开辟劳动实践基地 拓宽素质教育渠道

重视劳动教育,在餐厅前面开辟“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老师组织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和课余时间到实践基地,按照耕种计划和蔬菜种植时令,参加与其身心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教育,实现了“人人参与劳动,个个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师生挥动锄头给蔬菜除草,提来清水给花儿浇灌,伸出手儿小心地采摘果实,这些场景都成为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校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学校创建”活动,我校校园内环境清洁优美,师生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的各项要求内化为每一名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品质固定下来,并要长期坚持下去,把创建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以此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发展!

南乐县求实小学

2020年4月10日

学校绿化养护规章制度

实施“绿色校园”工程,就是要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清新的文化氛围,并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达到环境育人,绿色育人的目的。我校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工作,提高校园的环境质量,特制订本校校园绿化与养护管理制度。

一、工作机制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采取长效机制,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将学校的绿化带划分区域,包干到各班、室、部门,并层层签订责任书,提出绿化和养护要求,确保绿化工作层层推进。

二、总体目标

1、总务处制定“绿色校园”发展规划,确保绿化面积达到和超过总面积的35%,并逐年有所增加。

2、因地制宜栽种花草树木,春秋有花草,冬季有绿树,夏季花团锦簇,树木枝繁叶茂,管理好花木,无攀折践踏等毁坏现象。

3、利用环境实施素质教育,利用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向学生传达学校的办学思想、教风和学风、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二、分工职责

绿化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总体工作,包括:设计与构思、整体规划;树种树品的筛选与选择、采购与种植;后期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卫生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资料,特别是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其他教师根据任课的年级和班级划分到各班,

1、总务处是绿化工作的第一责任科室,负责全校花、草、树木种植与管理,并将学校的绿化带划分区域包干到各班,由各班级的师生共同管理与维护,定期浇水、治虫、修剪,做到草坪内无杂草,树木无枯枝。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的绿化区域协调、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并整改。

2、政教处作为绿化工作的第二责任科室在协助总务处做好基本职责外,要负责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让全校师生重视环境建设,提升自身的绿色校园建设意识,参与建设与保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保护学校的绿化环境,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加强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3、总务处为各种会议场所、办公室摆好观赏植物,并做好护理工作。全体教师不断提高护养种植业务水平,争取校园内春、夏、秋三季常绿。

三、工作要求

养护要求:

总务处、政教处作为绿化工程的主要负责科室,在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中要做到几下几点:

1、每日巡视绿地,清拣杂物(砖石、烟蒂、纸屑等),维持绿地卫生整洁无杂物。校园内不得有黄土裸露现象;因校园改造等形成新裸土,应及时种植绿化。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草、树枝、砖石等杂物,必须在当天清运完毕,不得乱堆、乱放、延迟清运。

2、对草坪及时进行修剪和清除野草工作,维持草坪的纯度和高度。做好乔、灌木的养护工作,按要求修剪树枝和清除枯枝死树。

3、保持绿地、绿化带整齐、美观、无杂草、无虫害。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现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草、花坛应安排好更换计划,并及时松土施肥、治虫保洁。

4、校园花坛做到鲜花常开,遇重要节假日、校庆、迎新等重大活动时,须在重要场所和一些指定场所摆放鲜花。

5、加强巡视管理,对绿化树木、花草植被人为损坏的,应予劝阻制止,并及时恢复和进行索赔;对易遭损坏的绿化区块,必须设立保护措施;

养护标准:

1、割草:应使用打草机割草或进行人工割草;人工草坪草的高度不超过8公分,一般绿地草的高度不超过10公分;路边及角隅草块也要定期进行割草养护。

2、除草:草坪中杂草须连根拔除,草坪纯度保持在90%以上;

3、修剪:行道树修剪,按美观原则,于春季进行;一般树木修剪,按美观原则,随时进行。

4、病虫害防治:积极做好树木、花草的病虫害预防工作,防先于治。一旦树木、花草发生病虫害,应及时进行洒喷药剂措施,喷洒药剂应均匀细致,并事后检查,效果不好应重新喷药。

南乐县求实小学

2019年9月16日

南乐县求实小学校园绿化美化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总体水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的规划:  

一、 指导思想:  

本着学校美化、绿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来落实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构建绿色优美的学校生态环境、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  

二、 规划原则:  

我校在绿化美化工作上要整体规划,向景区化、园林化发展,突出本校特色,按本校校园地形地貌来开展工作,突出学校文化教育氛围,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品味和质量,做到整体性、艺术性、层次性的完美统一,力争使校园达到绿化、美化、香化,把校园建设成绿草成荫、花香四溢的乐园。  

三、 规划内容:  

(一)、室外  

严格按照绿化效果图绿化施工,及时管护,确保成活率要在90%以上。

(二)、室内    

各班级、教室、办公室要种植10盆以上花。

四、 具体措施:  

⒈根据学校整体格局,认真制定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的长远规划。绿化美化是校园建设的蓝图,应包括绿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树木花草配置、花坛的设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等。  

⒉根据规划,按不同绿化区域的条件、类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种植各种花草、树木,搞好校园花木的有机配植。  

⒊树木配植要做到五结合:

⑴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以常青树为主。  

⑵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以乔木为主。

⑶观赏树与经济树相结合,以观赏树为主。  

⑷木本与草本相结合,以木本为主。

⑸点、线、面相结合,以点、线搭配植物为主。  

4.花草种植要做到配植合理,还要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

⒌广植树、盆花。在搞好校园绿化美化的同时,利用盆花易搬动的特点,搞好学校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室内的绿化美化,以便让师生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得以减轻劳累、疲倦,使室内也充满盎然的生机,从而实现其观赏的价值。同时组织师生参加绿化美化活动。

⒍搞好校园花木的维护保养,做到“四要”:即春要栽、夏要剪、秋要管、冬要保,还要做到适时施肥、施水、防治病虫害,适时修剪等,从而达到绿化美化校园的目的。

7绿化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花木培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认真履行职责,不仅要做到勤于培植,还要搞好科学管理。

8对损坏花草树木的相关人员,按实际损坏的情况予以赔偿。  

9 建立学校绿化档案,对学校绿地精心测量,对树木认真核对,登记造册。  美丽的校园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优美文明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来创设,让我们每一个人伸出双手,关心绿化、支持绿化,共同去创建绿色、文明、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

2019年8月6日

南乐县求实小学

生态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全面提高校园水平和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生态文明校园创建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建设和管理,对学校生态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 绿化校园,人人有责,爱护树木花草,人人有责。师生要认真履行植树绿化义务,积极植树、种草、栽花,自觉管护好门前三包责任区的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在校园内形成爱绿、护绿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二章 职责范围

第四条 学校政教处是生态文明校园创建和管理的领导机构,负责制订园生态文明校园创建规划,审定生态文明校园创建方案,指导生态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发动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第五条 生态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员在总务处的领导下负责美化日常工作并积极参与校园规划,组织、落实。维护校内的绿化、美化、树木、草坪和绿化设施等。

第六条 广大师生应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为争创文明校园作贡献。

第三章  具体要求

1、保护校园环境,花草树木,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

2、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花坛、草坪,更不允许在花坛、草坪内打闹。

3、保持绿化区域清洁美观,不得在绿化区域乱丢废纸、果壳、倾倒垃圾或其他杂物。

4、不准攀摇树杆、采摘花朵、损坏花卉;不准穿越践踏、采摘果实。

5、不准在树木上刻字,订钉,拉绳晒物等。

6、绿化区域卫生分给班级包干,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及时清扫。

7、生态文明校园创建园艺工加强管理,进行日常养护管理,做到“条条道路绿树成荫,学校四季鲜花争艳,块块草坪郁郁葱葱”。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3

一、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高职校园文化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应当加快发展。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高职教育空前重视,高职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根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历届毕业生跟踪得到的信息反馈所知,不少学生在企业上岗时面对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脱节,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法。学生角色不能快速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就业的磨合期过长,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最终造成“下不去”、“用不上”和“留不住”的局面。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专业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淡漠,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更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化企业文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熏陶,特别是企业文化中管理文化、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对学生的影响。基于此,高职院校必须创建校园文化融合的氛围使学生充分适应企业文化的“预熏陶”,强化学生在进人企业前的“企业文化意识”,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价值及行为取向最终被引导到今后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使他们要能够在企业里面具有组织群体意识、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一旦成为企业员工,就能够迅速融入富有创造性的、积极性的以及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缺少对高职校园文化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系统研究,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更少[1],尽管有些学校和专家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与研究,撰写了一些相关的文章,但都属于初步的、不完整的认识层面,很难看到较为成熟、较为深入、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高职校园文化过度边缘化 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办学时间短、底子薄和教育资源(资金、物资、生源、师资)相对短缺等方面的不足,在面临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时,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偏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道德、心理和艺术等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也容易忽视校园文化等软环境的建设。许多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主要有几种形式:(1)认为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是浪费时间;(2)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开展校园活动而已;(3)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开展各种讲座,搞各种学生活动;(4)认为只有轰轰烈烈的文体活动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结果使学生疲于奔波,专业技能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却因频繁的活动得不到有效保证;(5)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物质文化建设,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在校园里堆砌着名人雕像而已。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整体规划,缺乏后续发展的动力支持。 (二)高职校园文化过度本科化 由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和中专升格而来,校园文化的累积较为薄弱,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性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如何开展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缺乏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成功范例。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简单照搬本科院校的常用做法,模仿本科院校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甚至和学校教育毫无联系的文化移植到校园当中;校园文化中缺少了高职特性,缺乏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与熏陶,这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 (三)高职校园文化简单企业化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一些高职院校认为,要真正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场氛围,已经逐步认识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但对于什么是企业文化和职场文化,如何引入企业文化,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很多学校的常用做法是简单地把实训室改成厂房,在实训室和实训车间里按照一些企业标准条例与企业安全条例等管理,认为这样就实现了校企文化有机融合,进而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硬件改造,却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构建基于“教学工厂”模式校企文化融合平台 为了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必须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平台,使校企文化融合从理论构想变为实际可行。2007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政、校、企三方采用股份合作方式,在该校宁海产学研基地建立标准化精密模具制造教学工厂,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2]学校提供4500平方标准厂房,师资和学生等,企业投入标准化模具生产线,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教学工厂为更好地开展产学研合作设立产学研改革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学校负责人以及企业负责人等组成,下设教学工厂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学工厂教学生产管理、产学研改革实施、技术研发和校企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具体实施。该小组下设三个管理机构,分别是教学生产管理办公室、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和校企文化管理办公室,教学生产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教学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安排,及对师生和企业员工的再培训,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负责教学工厂新产品的研发和行业新技术的推广引进;校企文化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的实施及效果监控。通过政校企三方产学研合作实现教学计划和生产计划相融合,教学场所和生产场所相融合,师生科研和企业研发相融合,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间融合有了良好的实施平台。 (一)教学计划与生产计划有机融合 教学工厂计划调度科成员由企业计划员与我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工厂中的计划调度不仅指企业生产计划与生产调度,同时,也包括了教学计划与人员(学生、教师)调度。通过以上合作使教师对企业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熟悉,对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和企业的需求更加了解,对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p#分页标题#e# (二)教学场所与生产场所有机融合 教学工厂内有两条生产线,一条为教学用生产线,一条为企业日常生产用标准化模具生产线。学生按照教学计划,首先在教学生产线上进行实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轮岗进入企业实际生产线上进行顶岗实训,由企业师傅手把手指导完成实训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时刻都在接收企业文化的熏陶学生即使学生又是技术工人,实现教学场所与生产场所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适应企业氛围,实现由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角色转变。 (三)师生科研与企业研发有机融合 成立宁波模具研发中心,教学工厂整合学校和企业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模具研发人才,依靠教学工厂为其搭建科研攻关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一起工作与研发,成分感受真实的企业科研氛围。同时,把学校的学术氛围带到研发中心,使教师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研中学。 四、实现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全方位融合 教学工厂管理规范,为广大师生提供真实有效的教学学习环境,让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融合在一起,让教师和学生能更加真切地教和学,大大加快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促进学生对工厂真实环境的了解。在三种融合平台基础上实现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和进生活,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全方位融合。 (一)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 由于教学工厂采用股份制合作方式,该工厂遵循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企业标准化管理。从而把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引入校园,让学生在校内感受真实的企业管理文化,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真切地受到先进企业管理文化的熏陶。 (二)优秀企业文化进课程 课程体系可以说是“教学工厂”的血液与灵魂。从教学工厂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市场调研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依据经济发展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开发课程。成立有企业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任命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或企业人员为课程开发组长,吸收任课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开发。这样,既能保证所开发的课程结构设计和课程内容顺序编排上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保证课程内容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要求。课程开发工作完成后,要提请由“教学工厂”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与批准。这些措施保证了课程内容能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在课程实施之后,还要定期研讨,随时根据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修正。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学生与企业工程师通力合作,使课程与项目相融合。通过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沟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前沿技术,积极超前地进行专业开发准备,提升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意识与创业精神,在此过程中,实现优秀企业文化进课程。 (三)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 教学工厂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工厂既课堂,在教学工厂中实施教学活动,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职业能力,要对职业岗位非常了解。在工作压力驱动下,一些专业教师通过教学工厂得天独厚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到教学工厂中挂职锻炼或实践,参加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参与或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师获得前沿专业知识,而且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质量控制过程和管理规范,使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以增强,对企业文化更加熟知,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学生进入教学工厂上课,首先安排为企业加工半成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教学改革指导小组负责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安排到企业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项目和企业项目开发,将项目教学贯穿始终。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而且可以在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上更加符合行业与企业的需要。在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优秀企业文化贯穿整个课堂。 (四)优秀企业文化进生活 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多是在众多校园文化活动中度过,学校应根据教学工厂在校园内的实际情况,开展“精工文化节”和“质量文化月”等富有职业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使自己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得到提高。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教学工厂”,使教学过程和生产、科研和经营过程融合在一起,大大提高参与教师的专业技能技术水平,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不仅让教师能更加真实地教,也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学,最终实现优秀企业文化进行校园、进课程、进课堂、进生活,使校园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融合。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key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t up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brand education, enhance the cohesive affinity of the campu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 campus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同时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校园景观在设计中成了亮点。园林景观对于人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在学习和居住的同时,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1 校园景观对学校的作用

景观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作为校园景观强调的是对师生的作用。 校园景观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外展示了学校形象,同时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景观所提供的信息、理念和环境构架象征着现代高校教育的理念。因此,校园景观在学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校园景观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校园学习环境包括功能、设施、生态和场所精神。在景观化校园中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与组织,使环境更加合理化、生态化、人文化。因此,景观化校园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素养,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环境景观化的处理,使校园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的同时,也能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

1.2校园景观反映了校园文化与文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景观化校园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校园文化。

景观化校园强调文脉,它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文脉是指“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通过环境再创造,把握校园历史的延续,保留有文化的部分,新旧景观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

1.3校园景观是校园形象最为经济的解决方案

许多校园在改造时,原有存在的东西,花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重新建造,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原有的文化景观。当今,景观化校园强调改良,充分利用本校优势,地形、水面及校园的景观造景、借景,利用有限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景观,做到崇尚自然,有独特的绿化特点。因为自然是个性的源泉,强调自然即强调特色。在尽量保留校园本身自然形态与景观要素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处理,减少对自然的人工处理,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达到塑造学校品牌、铸造校园特色的目的,体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校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大量实践,许多新建成的大学校园整洁美观、各种设施条件都很完美,但是缺乏生机与活力,表面是很美,但是师生对环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缺乏生态性的景观规划的理念

就新建大学校园的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来说,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已经破坏了校园环境。

2.2建筑与景观的脱节

一个优美的校园应该是一个各种要素和谐统一的场所,建筑与景观相互影响,相互统一。但是一些新建的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景观脱离于规划之外,缺乏对建筑以及周围环境的呼应。建筑与景观各自表达,最后营造成一个缺乏联系统一的场所。

2.3对校园景观中文化的忽视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过多的关注设计手法的创新与借鉴,忽视了景观的地方性以及校园的文化性,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中国优秀的园林文化传统如何继承,是摆在景观设计师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大学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在继承与发扬优秀文化方面,景观设计更应该体现出来。

3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3.1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系统

从空间结构入手,在校园中心区形成第一层次的景观,由各个组团圈合形成第二层次景观。各建筑物内部庭院形成第三层次景观。具体说,单体的建筑风格和校园景观设计要服从于总体规划布局,并同时设计,使其协调呼应,统一而不呆板。

3.2绿化、美化、生态化

应开展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相结合的立体绿化,避免土壤和水土流失,应提高绿化率,发挥植物最大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不宜建植大面积的草坪,在满足造景的前提下,尽量以乔灌木代替草坪,根据土壤特性、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植物配置。

校园景观设计应实施生态园林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让大学生牢记我国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在高等院校的建筑、小品、绿化、道路等的具体设计中,规划师和园林式应教给人们具体的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3.3文化景观特色化

校园景观设计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具有全方位特点,并且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体现出来,但因每个学校的历史学科文化的不同,应注意以下几点:突出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文化的结合,强调空间上的体现,特别是校园空间的格局以及开放空间的形态,园林建筑的风格以及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文化特色景观突出的物质形式要体现在本校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色彩及小品等内容形式以及功能分区规划布局。

4 结 语

景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规划师和设计师的重视,校园环境是多种文化知识渗透交融的环境,。校园环境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情绪、工作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往沟通。因此在景观环境的设计中,既要考虑学校的整体形象,又要独具特色,把高等学校校园规划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随着高校景观理念的转变,大学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景观环境建设的理论探索也将日趋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戴志中. 高校校前空间[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杨志疆. 当代艺术视野中的景观[ 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荣耀.校园规划的人文观―对当前我国大学规划设计的反思[J].理想空间,2005,(2):7―8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空间;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141-04

1 引言

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受到空间品质高低、活力大小的影响,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校园空间结构的研究将有利于人们对校园空间环境的认识,有助于营造校园特有文化氛围,满足大学生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对改建、扩建、新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校园空间可以分为以建筑物和绿化植被为主的“实”的要素和由建筑物跟绿化植物围合组成的“虚”的要素两部分[1]。建筑物包括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图书馆、食堂等,是校园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身心发展、能力提高不可缺少的场所。大学校园的绿化空间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大学的风格和品位,反映校园的风貌特色,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2 学院基本概貌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坐落在千里赣江第一城——江西省赣州市,地处风景秀丽的章江之滨。校园占地面积58.39万m2,绿化面积达17万m2,已完成校舍建筑面积达24万m2。其中,主教大楼的建筑面积为53000m2,两栋教学附楼的建筑面积为26000m2,实验楼面积23200m2,图书馆面积18200m2,拥有全新多媒体教室64间,教室座位数20314个(其中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1198个)。整个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和谐,校园建筑风格典雅,渗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主要由食堂和商业中心、教学楼、学生公寓等实体要素部分以及绿色空间等虚体要素构成。现状布局详见(图1)。

3 存在的问题

3.1 学校食堂分布不均,商业点小且种类少

应用科学学院校区有学生宿舍17栋(近万人住校)分布于校园左侧,而食堂位于12~17栋学生宿舍附近,分布不均衡,过于集中,对于偏离食堂的学生宿舍,就餐路途远且费时,特别是冬天或阴雨天气,给学生就餐带来不便(图2);校内超市主要消费群体是在校大学生,学校有两个商业点,分别是位于食堂的通达超市和3栋宿舍楼下的阳光便利商店,类型皆以小型超市为主,商品种类不全且量少,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很多学生为了满足生活需求,需要前往市区商场购物。

3.2 车辆停车随意性大

在应用科学学院校园里,很多外来车辆频繁进出校园,有些教师也在经济条件提高的情况下购买私家汽车,校园内机动车的数量迅速增加。大部分车主为了方便,随意选择地点停车。据调查,校园停车聚集地多集中于:第一、二教学楼间,逸夫楼,图书馆,食堂等场所,甚至有些车辆直接就位于路边停车,这样虽然方便,但在上下课高峰时期,对原本较窄的道路通行影响很大。

3.3 休憩场所缺乏和校园绿化空间不足

休憩空间是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舒适合理的休憩空间能够给旅憩者良好的感受和长久的回味,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健康状况等旅憩群体的需要。一般来说,老人和小孩倾向选择小区空间和社区空间,应用科学学院校区有教职员工近600人,大部分的家庭都有老人和小孩,但整个校园树木少,绿化面积小,没有专供老人和小孩休息、游玩、娱乐的场所及设施。

4 今后校园空间优化布局及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培养人才战略的转移,和谐的校园空间环境的建设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大学校园的商业、食堂,休憩场所的选址以及绿色空间规划时不仅要布局合理、绿化达标,更要满足整个校园的功能需要和师生的心理及精神需求。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由于是新建校区,其教学楼、学生宿舍、活动区等还有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现提出笔者的拙见,可以部分借鉴兄弟院校的布局模式,努力把学院建成广大学子求知学习的理想殿堂。

4.1 实体要素布局原则

建筑物是校园空间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建筑物应该能够突出校园特点,并且反映学生心理与环境行为,校园的建筑风格要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第一印象,比如清华大学的清华门、北大的未名湖,能够让人过目不忘,在学子心中留下永久的回忆。

4.2 虚体要素组成原则

根据城市设计的理论,开敞空间是比建筑实体更具有生活意义的场所[3]。植被绿化是优化校园空间的重要因素,校园的花、草、树、木皆是形成校园文化和优雅环境的重要内容,绿树成林能够保证空间的舒适度和围合感,营造安静舒适的自然环境气氛,参天大树是校园成长发展的历史见证,有着特别的意义,绿树中掩映的建筑更能体现和谐校园的本身特色。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应以块状绿色开敞空间为主的设计手法,使道路婉转有趣,绿色植物错落有致,线状的道路、绿树、建筑、空间连接块状草地,构成合理的空间体系。

4.3 应用科学学院校园空间优化布局对策

4.3.1 食堂、商业点按照生活区的服务范围来选址

学校食堂的功能是为了很好地满足全校师生就餐的需求,食堂距离近,菜品多,味道好,价格实惠,是大学生就餐的理想去处。学院学生宿舍共17栋,而第1、2、3、4食堂集中于12~17栋宿舍的区域范围。规划布局时,可以在1~11栋学生宿舍的区域范围内选择一个适合的位置再重建食堂,可以把第3、4食堂搬迁在此区域,把食堂分布均匀,这样就解决了校内学生就餐的问题,即第1、2食堂为12~17栋学生的就餐范围,而第3、4食堂为1~11栋学生的就餐范围。如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占地面积大,且学生人数多,学校食堂分散于学生宿舍各处和教学区附近,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全校师生的就餐需求。

大学校园商业空间是校园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空间形式,对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校园商业点是学校师生日常生活的需要,距离近,商品全,价格实惠,是师生购物的第一选择。商业中心的选址可以借鉴附近中心的商业规划理论,比较集中、规模大的商业设施在规划选址时,应尽量布置在学生生活区或教工住宅区内。这样的布置方式可以方便教工、学生的日常购物。当学生宿舍区和教工住宅区的规模大时,为了使用上的方便,这两个区域的商业中心最好分开设置[5],比如在1、2食堂和3、4两处楼上各建一个大超市,要求商品齐全,以便于经营、使用。当学生公寓区和教工住宅区规模较大,超出商业点服务半径的位置,可在校园的适当位置布置其他小型商业点,这将使购物越加便捷(图3)。

4.3.2 加强校园交通管理

停车场也称“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6]。学校停车场也是校园整体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它的修建满足了学校车辆日益增长的需求。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停车场分为集中的停场所和分散的停车场所,学校集中停车场位于主教学楼前方广场,主要面向到达校园的长时停放的车辆,达到截流效应,有助于校园内机动车流量的控制;分散的停车场所主要分布在第1、2教堂楼旁,有助于教职工群体和临时停车使用,具有良好的可达性。随着车辆的增多,停车场远远满足不了停车需求,尤其是在大型活动以及新生入学期间,乱停乱放的车辆随处可见,这不仅占据学校道路空间,有碍校园整体风貌,也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这就需要根据学校交通容量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车辆多而导致乱停乱放的现象。

(1)有效控制通行证的发放数量。学校通行证发放对象为该校教职员工和部分与学校有往来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于驾车进入校园的本校教职员工和部分往来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律凭学校通行证进入校园。

(2)减少外来机动车数量。为了保持校园良好的环境,抑制机动车辆的过度使用,学校分散的停车场所车位数量要有所限制。对于外来车辆进入校园可进行收费,其收费按照赣州市机动车的收费标准,有效地控制车辆随意进入校园。如四川大学在2008年1月开始收费,标准为小汽车4元/4h,4h后每2小时加收1元;大汽车4元/4h,4h后每1小时加收1元;13m货车8元/4h,4h后每1小时加收1元。

(3)限制学生使用机动车。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富裕,少数学生(大学生,研究生)都拥有自己的车辆,尤其在研究生公寓楼下,经常可见一些机动车车辆停放路边,这样也使校内车辆增多,乱停的现象严重。原则上,北美大学不鼓励学生使用机动车,所以大学设立条纹性的章程来限制学生使用机动车,也有设置一定条件来控制学生群体的机动车使用[7]。

(4)设置禁止停车、停车场方向导示牌。由于停车场位于主教楼前,很多外来车辆不清楚停车具体方向,选择随意停车路边,因此保卫处工作人员可以在教学区、生活区学生常出入的地方,或者影响交通通行、经常乱停车辆的地方设置禁止停车的警告标志,同时设置校园停车场去向导示牌,这不仅使驶进校园的车辆容易找到停车场所,也能解决学校校园内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

通过以上几点对机动车停车通行的管理,可合理解决车主随意停车、路边停车的现象,减少车辆在校园的穿越,同时也可减少机动车对教学区和学生的生活区的影响,保证师生出行的畅通性和绿色化。

4.3.3 规划休憩场所要合理配置资源,利用资源

休憩场所即休息场所,休憩场所布局要考虑可达性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可达性是指到达游憩空间的难易程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游憩空间布局是否合理[8];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能提高校园空间品质,而且也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休憩区域位置,各类休憩场所都是为民服务的,从交通条件着想,其位置应选在被服务居民能方便到达的地段。每天上班的工作人员,如能够在其服务区域内有个良好的休息场所,坐在林中的石凳上,听着鸟的叫声,静静地感受大自然,一天的辛苦、工作的压力也会全然消失。作为新建校区,没有绿树成荫的林子,没有宁静公园,没有设施宜人的自然环境,但学校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如学校后山公园,其公园里布局有林荫小道、休息凉亭、石凳、石桌等,不仅方便到达,而且生态环境好,是学校老人、小孩以及师生散步、游玩、嬉戏的最佳场所。规划时,可以在后山方向修建一扇后门和宽广的台阶道,这样便于老人、孩子安全出入公园。校园林荫带位于校门左右侧,规划时可以使林荫面积增大,集合校园环境要素,修建校园休憩空间,同时多种高大树木、植被,其内布置小道、石凳、石桌等小型休憩设施,培植与校园空间环境协调的树种和花卉,营造独特的具有大自然的空间环境。

4.3.4 突出生态校园理念

生态校园指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遵循人与自然协调的原则,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形成体现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生态系统。如果将校园比作一个生态系统,由于有了人的活动的存在,因此就有一个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关系.同时作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它必然与区域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发生联系,二者必须和谐一致[9]。校园绿化是生态校园的一部分,校园空间绿化要整合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但要求人工要素必须适应自然要素,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再进行人工要素的建造,同时在空间绿化中,为了突显一些主题,有必要改造自然要素以适应人工要素。如赣南师院黄金校区,地处黄金开发区,自然环境良好,校园建造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山、水、植物以及生态格局,营造适合校园自然环境的人工环境,把山地、河流等自然要素与校园的严谨氛围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此校园布局不仅要尊重和保护自然,把校园环境与自然环境普遍联系起来,还要注重校园内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和融合。

4.3.5 合理设计校园绿色空间

校园绿化泛指天然植被以外,为改善校园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就广义而言,校园绿化也可以归入园林景观的范畴。校园绿化的目标是为师生校园提供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的、可供学习交流的、可供休憩娱乐放松身心的场所[10]。应将校园绿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校园绿化要根据环境主题、地形地貌条件,以及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特点相互配合布置来求得校园环境总体的协调[11]。应用科学学院空间绿化可以仿照江西师大的绿化模式,校前区、学生生活区、教学楼区、道路两边等有茂密高大的树木,并结合雕塑、草坪、湖等构建出师大和谐、优雅的校园环境,设计出轻松惬意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绿化空间。在绿化时,可以结合应用科学学院校区自身特点,多种些高大树木并适当结合雕塑。当然,还要考虑自己的办学特色、校园模式,发扬自己的风格和特性,努力做到采众家所长,又能突出自己的风格,从而形成特有的校园空间特色。

5 结语

校园是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的场所,校园的建筑应该能够体现该校特色,并且反映学生心理与环境行为。植被绿化是美化校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是形成校园特色美与文化品味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校园优化能够展示校园的人文气息,为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提供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 广,代合治,王世峰.大学校园空间结构分析-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6,32(1):111~113.

[2] 张志彬,周 艳,贵妩娇.大学校园绿化空间规划设计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145.

[3] 思 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 曹艳霞.浅谈大学校园商业空间的规划设计[J].建筑设计,2011(6):31~32.

[5] 罗念安.高效校园商业空间规划研究——校园商业布局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3):145~148.

[6]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82~332.

[7] 林 臻.机动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校园交通的优化策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8] 冯维波.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1~155.

[9] 潭仕林.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理论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123~124.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6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创新。在德育的内容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德育的渠道和方法上,突出道德体验,道德实践,以“关爱、理解、互动”为德育工作思路,抓住德育关键,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的德育形成“真情德育、“爱心德育”、“快乐德育”、“实践德育”和“全员德育”的特色,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

二、工作思路

1.树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两条主线:养成教育,班级管理。

3.突出三个重点:通过课堂教育熏陶良好品德,通过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通过丰富活动培养能力、寓教于乐。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全面深入开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全体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师德风尚。通过一系列活动,展示教师新形象,以德育人新风尚。

(2)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结合师德培训,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

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

与孩子交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

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

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

给孩子机会──让每个孩子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展示;

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生活和学习;

替家长分忧──孩子在校安全愉快,家长不必挂念。

2、切实加强德育组织建设

(1)完善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大队委、各中队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和定期轮换制度。要把大、中、小队建设成“快乐、自主、友爱、向上”的集体。

(2)规范班级管理,促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按照“面向实际,严格管理,贵在坚持,重在渗透”的原则,确实加强对班级工作的管理。从常规工作入手,抓好班级“五个一”的训练。即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讲普通话、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坚持“一项制度”,室内卫生和室外责任区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友善。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对每位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落实“每天十个道德好习惯”:

早睡早起勤锻炼,轻松迎接每一天

整理衣冠讲卫生,干净迎接每一天

主动招呼有礼貌,微笑待人每一天

物归原处有收拾,关爱他人每一天

不吃零食爱粮食,勤俭节约每一天

新闻摘要勤了解,关注时事每一天

学校趣事告家长,亲子交流每一天

学习知识常温习,自我检查每一天

积极劳动乐助人,邻里友善每一天

多做好事不留名,快乐健康每一天

通过具体“十个道德好习惯”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 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育人环境。

学校将继续以“围绕学生的发展”为主题,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凸现科技教育特色,以“务实、创新、协作、高效”的学校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典雅别致的“校园”,一个朝气蓬勃、勤奋好学的“乐园”,一个团结友爱、和睦融洽的“家园”。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黑板报、宣传栏、队角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要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班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要体现班室特点,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积极做好迎接全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的准备工作,使校园文化具备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感召力,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

4.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这种意识,让学生争做“环保小卫士”,建设绿色校园,绿色家园。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景观;生态;校园绿化

1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大,校园规模的扩大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由于校园大规模的建设及扩张,校园景观如何规划及建设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拟定长期规划,结合各个校园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分期建设,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恢复自然生态面貌,并借助于生态教育以及生态文化持续保持校园生态化。

本文就是重点研究景观生态型的校园绿化模式,希望有助于丰富校园规划的设计理念,并不断完善校园管理的合理化,最终实现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

2景观生态型校园的理论概述

2.1景观生态型校园的定义。从本质上分析,生态型校园属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社区环境,一个基于环境无害及清洁理念的区域,也属于生态园林景观式的园区,实现了校园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有效融合。景观生态型校园就是将景观设计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共同贯穿到校园环境建设中,承担着教育以及示范的作用。让置于校园环境的师生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发展与环境协调的融洽氛围,在这良好氛围中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更好地接受教育。

2.2景观生态型校园的内涵。首先,近年来,学校作为人文景观的一部分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代校园已经渐渐与都市融为一体。尤其是一部分大学校园根本没有设置围墙,充分体现了开放性,这也显示了现代校园的发展应该拥抱社会,应该是当地文明程度的象征之一。

其次,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校园作为人才的培养场所,责任重大。可相对于国外高校而言,中国校园培养出的人才相对匮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于人才的生态校园环境不佳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校园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环境,造就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向到群聚生态中,这远比课堂单一的说教有用的多。

3景观生态型的校园绿化模式

3.1总体规划。传统的城市规划只将校园(尤其是高校校园)视为独立因子,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容易造成校园的“孤岛”局面。因此,我们在对校园进行规划时,应该充分认识到校园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学校今后发展所涉及到的扩建问题。在总体规划上,我们应该对校园周边实施层次化的规划理念,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大学城,可以借鉴一些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思想,将校园分成三大区域,分别是:核心区域、控制区域、敏感区域。其中,核心区域就是校园本部;控制区域为距核心区1000米辐射范围内;敏感区域为距离核心区1000至2000米辐射范围内。

3.2教学区的设计。教学区是整个校园设计的中心,直接体现了校园的形象。根据教学区域的功能,我们应该设计成一个宁静整洁的环境,为教学以及办公提供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

首先,可以在教学区的主入口两侧栽些高大的乔木,也可以配些绿篱,这样可以形成树荫浓度的行道。

其次,教学区的路缘可以种植一些花坛以及花钵等进行点缀,从而丰富校园景观。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学区域的绿化应该注意采光以及通风两大要素。如果种植的是大乔木,应该保证其离教学楼之间的间距在5米以上。同时为了体现特色,不同院系所在建筑周围的经化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造景物。

另外,教学区如果与运动区间隔不大,则可以选择种植一些吸音吸尘能力强的树种,比如:法桐、臭椿等。

3.3学生生活区的设计。学生生活区主要是指学生宿舍区,该区域一般楼宇较密集,相关时段人口集中。因此,在对学生生活区进行设计时,要保证一定的绿化率,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在附近可以进行小型的体育活动。绿化植物可以选择花灌木,在宿舍的西北侧可以选用落叶大乔木,以便夏天时的庇荫以及防晒,而冬天又不会影响温暖的阳光。如果宿舍区域空闲面积较大,可以设计一个小型的运动器械园,给学生提供休闲活动场所。

3.4校园集中绿化区的设计。校园内面积较大,绿化比较集中的区域,我们称之为绿化景区,该区域是校园绿化的精华,可以为师生晨读、健身、集体活动等提供良好的空间。我们可以借助于掇山、理水、小品布置以及绿色植物等造景方法丰富绿化集中区。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雕塑、假山,再配以小泉作为主要景观;周围再采用小花小草以及灌木色块进行点缀。其中游园可以设置一些亭、廊以及石椅,从而形成一个可游可观可休息的园林式集中绿化环境。

3.5校园滨水景观区的设计。在景观生态型的校园绿化模式设计中,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借助于水,可以让校园氛围更加充满灵气。水也可以衬托环境,体现出特有的动态美。如今,在各个校园中布置水体,比如:喷泉、小溪等,已经比较普遍了。

水在校园绿化模式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两种,分别是:自然水体以及人工水体。一般情况下,自然水体涉及到的水面比较广,属于自然景观,可以根据自然水体进行设计。对于临水的校园景观,我们可以在规划时考虑到更多的近水亲水设计思想,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自然水体原有的面貌。此外,在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水的反射效果,可以呈现倒影景象,给人感觉梦幻的静谧感觉,校园在诗情画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4总结

校园的生态绿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于植物的多种性以及多层次的搭配设计,并选择外来树种与本地种的结合栽种,保持校园的长绿以及美观。总之,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以及建造师的用心布置,真正实现将生态服务理念融入校园绿化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姚方, 郭振峰, 李兴平. 校园绿化美化中的生态配置[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04).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8

一、制定“两个规划”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制订发展战略规划就是要在科学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准确把握时展潮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关系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系统的长远的策划。其中,应集中体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想、战略举措等重要内容。战略目标是战略规划的核心,它反映出学校在一个时期所追求的事业发展宏观目标;战略思想是战略规划的灵魂,它系统概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战略举措是实现规划的重要保障,它是在战略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必须采取的根本性的政策、策略和措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好了,也就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的问题。将发展战略规划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实施下去,就能够保证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校园建设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机遇,各地政府都将高等学校的发展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把高等学校校园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发展尤其校园建设提供了很多很好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校园空间得到拓展,校舍建设步伐加快。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须认真地制定校园建设规划,从全局上研究思考学校发展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建筑风格、单体设计、建设标准,努力建设极具品位、环境优美、特色鲜明、适于广大师生员工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成长的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环保化校园。

二、制定“两个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制定“两个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2003年一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省高教会议精神,遵循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坚持当前与长远、规模与质量、硬件与软件、重点与一般、需要与可能、宏观与微观的统一,科学地谋划发展、规划未来。

制定“两个规划”的主要原则是:

1、前瞻性原则。规划是面向未来的,必须高瞻远瞩,超前一些,预见性强一些。要描绘展现校园建设蓝图,展望学校事业发展前景。规划要从实际出发,但不是现实的拷贝,不能迁就现状,也不能摈弃现状,而是要在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目标,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举措。

2、全局性原则。要把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发展的全局中来审视和编排,要把校园建设规划放在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尤其当地城市建设的全局中来审视和编排。学校的发展建设必须与国家和省的方针、政策、要求等相吻合,但不是国家和省的方针、政策、要求诸方面的校本化。要把学校的发展寓于全局发展之中,同时,要使学校的发展对全局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协调性原则。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综合平衡各方面因素,促使学校发展和建设的协调、健康、快速进行。也就是在制定规划时要考虑周全、统筹兼顾,不能盲目片面、顾此失彼。要立足眼前,放眼长远;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要依据预测的条件,确定预期目标;要注重内部平衡,注意外部适应等。如规划学校事业发展要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相统一;规划校园建设要使建筑标准、建设质量、投资规模、生态环境等相协调等。

4、宏观性原则。“两个规划”均系长远规划,尤其校园建设规划更是百年大计。涉及问题多、影响因素多,必须把握宏观、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舍本求末。譬如,学校发展战略规划要把学校功能定位、事业发展规模、学校整体建设等重大问题筹划好,校园建设规划要把新老校区整合、校园功能分区、重要单体建筑布局等重大问题筹划好。

5、特色性原则。学校规划要继承历史,立足现状,开创未来,彰显特色。不能千校一面,也不能贪大求全。譬如,关于学校定位问题,是办成单科性、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学校,是办成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学校,是办成国内一流、全省一流、区域一流学校等要科学定位,给人以名副其实的“名片”;关于校园风格问题,是建成古典式、现代式校园,是建成欧式、中式校园,是建成园林式、组团式校园等,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给人以深刻鲜活的“面孔”。

6、可持续性原则。坚持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观,是学校发展应遵循的永恒理念。学校在发展中,既要用足、用好当前的资源,又要为未来发展留有后备资源与拓展空间。抓不住机遇、发展不到位不可取,过度发展导致后劲不足的短期行为更不可取。近期,要坚持加快发展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方针,扩张办学资源,挖掘办学潜力,改善办学环境,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为远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7、可操作性原则。“两个规划”方案要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在可达到的条件下能够付诸实施,规划方案要成为行动方案,不能成为空中楼阁。要有相应的指标体系,既要有定性的指标,也要有定量的指标,要有最终的指标,也要有阶段性的指标。要有具体的、可以实施的对策与措施。

三、制定“两个规划”的主要内容

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现状分析。就是要摸清家底,找准位置。要把学校现实的优势和劣势研究透,把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好,把握住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现状分析要实事求是,令人信服。

2、战略思想。就是要阐明学校在某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可以包括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的主要原则、发展道路的选择、办学理念等。战略思想要深思熟虑、高屋建瓴。

3、战略目标。就是要确定学校在某一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程度。要有总揽全局的总体目标,也要有某些方面的子目标。要有终极目标,也要有阶段性目标。目标要贴近实际、切实可行。表述要提纲挈领、催人奋进。

4、战略重点。就是要突出重点发展的若干项目及领域。发展重点确定要从各自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多为,有所少为。可以是强化优势的发展,可以是加强薄弱的发展,可以是填补空白的发展等。一般而言,应涉及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信息化建设、课程建设、重大校舍建设项目等。发展重点表述要简明扼要、凝聚人心。

5、战略举措。就是要明确为完成发展的目标任务所要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主要指人、财、物等必要资源及其相关制度的保障。其中,以人为本,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改革创新,筹措充足发展资金;市场调节,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面向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面向就业,改革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等方面要探索新思路、出台新措施。

制定校园建设规划,可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l、校园建设总体规划说明。要阐明校园建设规划的背景、依据、思路、主要指标、校园风格与特色等。描述反映校园建设未来的宏观总体景像。

2、校园建设规划总平面图和模型。形象直观地展现校园规划的总体格局和规划效果。

3、校园功能分区规划。合理划分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发展区等功能区域。

4、交通组织规划。合理安排人车流线、出入口和道路系统,妥善考虑自行车、汽车停车场地和人群集散广场等。

5、环境与景观规划。精心设计安排校园绿化、美化、硬化、照明及景观,营造校园“美”的环境。

6、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科学布置校园内各种管线,包括水、电、暖、气以及各种智能化管线的铺设,既要满足现时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7、新老校区办学资源处置规划。在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安排新老校区功能,合理处置新老校区办学资源,通过盘活资源,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四、制定“两个规划”的基本程序步骤

l、成立工作机构。省教育厅拟成立高校规划领导小组和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专家咨询小组。各高校要成立“两个规划”的领导小组和分别承担“两个规划”的工作小组。

2、开展学习调研。各高校有关领导尤其“两个规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要集中精力和时间,认真学习“两个规划”的有关文件和资料,深入校内校外、省内省外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熟悉、掌握有关政策和要求。

3、起草规划方案。各校在“两个规划”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小组分别承担起草规划方案。其中,高校校园建设规划要在学校提出规划设计任务书的前提下,采取招标方式编制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原来已经省批复校园建设规划的高校,如果要对原规划进行重新修订需报原审批部门同意。

4、讨论修改规划方案。各校要把思考、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作为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的过程。尤其在讨论修改规划阶段,要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把大家的智慧和能量引导到谋划发展和规划未来上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反复讨论,不断完善,形成可供决策的方案。

5、确定规划方案。为了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修改后的规划方案要提交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并形成正式决议。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和规范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和发展。校园建设规划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

五、基本要求

小学校园文化工作计划范文9

今年我校将迎来四十周年校庆,同时今年又是我校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学校”的关键一年。为了认真落实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领》,以四十周年校庆和“6·5”世界环境日的教育宣传话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我校环境教育工作的水平和社会效益,体现我校环保教育特色,争创自治区级“绿色学校”,特制定以下教育计划。一、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1、向学校各有关部门传达《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领》及各级政府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计划要点,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措施,争创自治区级“绿色学校”。2、利用各种阵地(广播站、校报、班会、校会)进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与环境意识系列宣传活动,培养环保意识,形成绿色理念。二、健全组织,使各项创建活动体系化,教育活动科学化。1、成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分清小组职责,制订创建计划,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分级创建活动。2、组织成立南宁市四职校环境保护者协会,积极发挥学生组织的主体作用;三、贯彻绿色理念,加强学校硬件投入,搞好校园绿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人文生态校园。1、搞好绿化维护。2、结合校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3、制订各项活动的环保要求,贯彻绿色理念。4、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5、搞好垃圾分类,搞好“爱心纸”工程与旧电池回收工作。四、将环境教育列入课程,使环境教育经常化、规范化。1、充分发挥相关课程的教育主阵地功能,强化各学科的渗透工作。2、积极开设各类讲座。3、将环境教育与德育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常规管理结合起来,增强实效性。在课程实施中,要结合主题,更新内容,强调环境伦理道德、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为保护社区环境做好事,对优秀学生给予表扬。4、环保科技征文活动经常化、列入语文课教学计划五、设计各类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与实践活动。1、环保海报设计大赛活动;2、四十周年校庆美化校园大行动;3、开展环保教育宣传月活动;4、校园树种标名活动;5、校园垃圾分类资源综合利用(包括回收废电池活动);6、利用橱窗、黑板报进行围绕“6·5”世界环境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7、开展各类环保调查与小课题活动8、聘请区环保专家来校作环境教育专题报告。9、开展以“热爱学校 美化校园”为主题的演讲宣传活动;10、举办环境保护知识有奖竞答活动;11、展示我校环境教育、生物标本等内容。 二00五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