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部门年中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1-30 07:31:34

部门年中总结

部门年中总结范文1

一、紧跟企业管理发展趋势,努力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

致力于从财务资料的搜集者和提供者转变为对财务信息能量的释放者和推动者的角色转换,从提供多项任务和交易信息为主,转向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多决策支持的信息分析;参与战略决策,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完成有关预算的编制,提供今后几年的财务报表测算情况及企业资本的流向、流程、流速、流量等财务信息,为公司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二、做好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服务。

完成年度会计决算工作,核对理顺往来帐务关系;对长期投资区分股权和债权进行核算,规范核算手续;配合税务稽查,积极敦促退回预交企业所得税;努力推进公司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三、强化资金管理,优化资本结构。

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和综合调度,做好公司各月资金计划、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和检查工作,对资金使用效益、资金风险作事前的衡量,及时跟踪资金运行情况,进行资金控制,使集团能够对资金"掌握有度";加强筹资管理,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公司负债结构,优化资本结构;争取到各银行给予贷款优惠,使新增贷款的利率下浮10%,降低筹资成本,为公司节约财务费用。

四、 规范管理公司委托贷款和担保业务。

从严控制委托贷款和担保业务的开展,强调按规定程序办理,完善有关手续;参与起草鹿化脱困方案,协助化解公司的财务风险。

部门年中总结范文2

各科、室、处、中心、所: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综合考核目标体系考核办法(试行)》,高质量地完成我局今年度综合考核目标体系责任目标考核工作,激励各部门和全体干警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年初签订的综合考核目标体系责任目标全面完成。经局综合考核目标体系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今年上半年考核工作从6月25日开始至7月中旬结束。现将考核工作安排如下:

今年上半年的考核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和“把握一个定位,抢占三个高地,抓好五个攻坚战”的工作目标,对照年初与区、局综合考核目标体系领导小组签订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的责任目标,把握进度,找准差距,抓紧制定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建设的各项目标实现“双过半”。

考核工作坚持简便易行,务求实效的原则,采取全面自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各部门要对年初签订的基础工作目标、重点工作目标和创新工作目标,逐一对照,全面自查。要通过半年考核,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形成半年工作总结,明确下半年工作的着力点和用力方向。工作总结要求严格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以及区委、区政府重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总结按照随安排意见下发的表格样式来写,所涉及内容较多的可以另附纸。全体干警的半年总结也要结合本部门本岗位工作实际对照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认真客观实际地进行总结,总结中既要有经验和收获,也要有差距和不足,还要有整改和提高。在部门和全体干警形成文字材料的基础上,各部门还要召开总结讲评会。

会上,首先由部门负责人宣读部门总结,并广泛征求干警意见和建议,吸纳完善到总结材料中。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给部门工作进行评议,评议中既要反映成绩,同时指出不足,还要有下半年整改措施,按照优秀、好、较好、一般等次自评给出一个恰当的等次;其次干警逐一宣读个人总结,在宣读总结的基础上,部门干警对其进行评议。评议中要紧紧围绕本部门工作实际和干警本岗实际,客观实际地对该干警半年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还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以及下半年和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上述形式,真正使考核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为完成好全年工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各部门及全体干警形成的工作总结的电子版于7月12日前以部门为单位(建立部门文件夹)统一发送至局综合考核目标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局政治处*处)。局综合考核目标体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照各部门年初签订的责任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审阅材料、综合分析等办法,对签状部门进行考评,打出考评分。

部门年中总结范文3

本文所采用的商品分类方法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标准为基础。按1位数的标准国际货物贸易分类,包括10大部门商品:第0部门——食品和活动物;第1部门——饮料和烟草;第2部门——非食物原料(不包括燃料);第3部门——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第4部门——动植物油脂和蜡;第5部门——未另列明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第6部门——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第7部门——机械及运输设备;第8部门——杂项制品;第9部门——其他商品和交易。并依据各类商品占进出口的比重加以分析。

一、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10年间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大。各部门商品占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的比重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对非洲出口占比重较大的是第7、8和第6部门,此3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和占出口总额的80%以上,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以下将逐一分析此3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一)第7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7部门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由前几年的第二位逐渐上升为第一位,至2010年达到37.6%。第7部门包括9类产品,其中第76类——电信、录音及重放装置和设备;第77类——电力机械、装置、器械及其电器零件;第75类——办公用机器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第74类——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出口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此4类产品出口额占第7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87%,其中第76类产品所占比重最大,达到32%。第7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份额逐步上升体现出中国对非货物出口结构的合理之处。

(二)第8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8部门产品——杂项制品出口所占比重由前几年的第一位逐渐下降为第二位,由2001年的33.16%下降至2010年的31.32%,所占比重虽略有下降但仍在30%以上。第8部门产品包括5类产品,分别为预制建筑物、卫生、水道、供暖、照明设备及配件;家具及其零件;旅行用具;服装和服饰用品;鞋类等。其中服装服饰用品和鞋类2010年的出口额占到第8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67.77%。第8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有利吸纳劳动力就业。

(三)第6部门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所占比重居第3位的是第6部门产品——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所占比重在20.25%与22.3%之间徘徊。第6部门包括9类产品,其中出口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纺织纱(丝)、织物及有关产品;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产品和橡胶产品等。此4类产品2010年出口额占第6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82%,其中纺织纱(丝)、织物及有关产品所占比重达到36.3%。此外,第63类——软木及木材制品(家具除外)和第64类——纸、纸板、纸浆和纸制品此两类产品2010年出口额占到第6部门产品出口总额的5.9%,比重不大但体现出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对非洲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很小。工业制成品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也较大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就业,这都体现出对非货物出口结构的合理之处。占出口比重20%以上的第6部门产品主要为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产品,这一特点告诉我们对非出口产品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二、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10年间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结构也表现出较为集中的特点,各部门商品所占比重详见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进口产品占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第2、6和第9部门,此3部门产品所占比重的和达到83%以上。以下将对第2和第6部门进口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一)第2部门产品进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2部门产品,即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进口所占比重最大,且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29.72上升到2010年的43.25%,将近占进口总额的一半,10年间进口比重上升10多个百分点。此部门产品的进口可以较好地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体现出我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

(二)第6部门产品进口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6部门商品,即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所占比重有较大的波动,由2001年的25.54%较快上升至2003年的49.45%,后又逐渐下降至2010年的25.66%。第6部门产品包括9类产品,其中第68类——有色金属、第67类——钢铁和第66类——非金属矿产品此3类产品进口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分别为51%、26%和21%,共占到第6部门产品进口总额的98%。其中,第67类产品2010年进口额中的93%为生铁和镜铁,第66类产品2010年进口额的99.6%为珍珠和宝石。由此可见,第6部门产品的进口主要为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且进口品中主要为初加工、低附加值产品。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占进口总额的40%以上)和一些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中主要为初加工、低附加值产品,说明我国从非洲进口的产品结构较为合理。

三、中国对非洲净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为进一步看清中国对非洲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必要对各部门商品出口净额的发展变化进行计算。近10年中国对非洲各部门商品净出口情况如表3所示:

(一)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顺差的商品

从表3可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顺差的主要有第0、5、7和第8部门商品。其中顺差额较大的商品为第7和第8部门。第7部门商品,即机械及运输设备顺差额在10年间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215.7增加到2010年的3,985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17.5倍;第8部门商品,即杂项制品的净出口额也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净出口额由2001年时的344.3上升至2010年的3,375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8.8倍。此外,第5部门——未另列明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及第0部门——食品和活动物虽然顺差数值较小但增长迅速,分别由2001年的1.4和8.2上升到2010年的481.4和113.8百万美元,分别增长了342.9和12.9倍。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对非出口顺差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二)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逆差的商品

由表3可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逆差的是第2、9、6、4、3和第1部门商品。其中逆差额较大的是第2、9和第6部门商品。第2部门商品——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逆差额最大且增长较快,由2001年的330.5增加到2010年的6355.8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18倍多。第9部门商品——其他商品和交易逆差额也较大,由2001年的324增加到2010年的3400.1百万美元,10年间增长了9倍多。第6部门商品——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逆差额居第三位但增长速度最快,由72.7增长到1603.7百万美元,增长了21倍多。第3、4和第1部门商品逆差额较小。其中第3部门商品——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由2001年的顺差26.2变化为2005年的逆差1.6,之后逆差额增长迅速,2007年逆差达到1004.3百万美元,之后又有所下降,2010年逆差额为600.7百万美元;第1部门商品由略有顺差变化为略有逆差;第4部门商品一直表现为较小的逆差,逆差额在0.1和3.6百万美元之间波动。由以上数据可知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逆差来源主要是原料等初级品和部分工业制成品。

四、结论及启示

第一,中国对非洲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占比重较大的是第7、8和第6部门。其中第7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份额逐步上升体现出中国对非货物出口结构的合理之处。第8部门产品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国情。所占比重居第3位的第6部门产品主要为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产品,说明对非出口产品结构仍待进一步优化。第6部门中软木及木材制品和纸、纸浆及纸制品两类产品也有一定比例的出口,体现出对非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第二,中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进口占比重较大的主要是第2、6和第9部门。其中,第2部门产品进口所占比重最大;第6部门商品所占比重在20%以上。第6部门的进口品主要为未加工或初加工的矿产品。以上商品的进口有助于弥补我国的资源缺口,体现出我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

第三,中国对非洲净出口产品结构。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顺差的有第0、5、7和第8部门商品,其中顺差额较大的为第7和第8部门。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净出口为逆差的是第2、9、6、4、3和第1部门商品,其中逆差额较大的是第2、9和第6部门。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逆差来源主要是原料等初级品和部分工业制成品,出口顺差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通过上述对中非货物贸易的出口、进口、净出口产品结构及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对非洲货物贸易进口产品结构较为合理,有助于弥补我国资源缺口及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出口产品结构基本合理,高技术含量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有利于我国高技术含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劳动力的就业,但也显示出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及一些不合理之处。总的来说,通过对中非货物贸易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分析,显示出中非货物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是由双方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的,这也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非货物贸易仍然会以互补性为主。因此,对于中非货物贸易,我国应本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自由贸易的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破除对非贸易的障碍,以更好地获得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潜在利益和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梁明. 基于中国、非洲全球贸易视角的研究[J].国际商务,2011(5).

[2]梁明.2011年中非贸易现状及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11(9).

[3]张海森,谢杰.中国-非洲农产品贸易的决定因素与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3).

[4]刘林青,周潞.非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与中国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4).

部门年中总结范文4

关键词技术异质性;中美贸易;隐含碳;MRIO模型;SDA 分解法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2-0028-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2.005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是当前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碳排放责任的界定是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碳排放责任的界定,目前国际社会使用的是生产者负责制。其并未区分污染排放是用于本国消费还是外国消费,因此忽略了国际贸易的污染排放区位转移效应,容易导致“碳泄漏”,使全球的整体减排效果大打折扣。考虑到生产者负责制的局限性,学术界提出消费者负责制。消费者负责制指消费方承担生产能源、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碳排放负责。这一原则能够较公平地分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责任,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碳泄漏”的发生[19]。

1文献综述

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对重新界定各国的碳排放责任提供了依据。Wyckoff等分析了6个OECD国家1984-1986年进口商品的隐含碳排放[3]。Schaeffer等研究了巴西1970-1972年进出口商品中的隐含碳排放。Jacobsen分别探讨了丹麦制造业的贸易模式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11]。Ahmad等使用投入产出与贸易模型研究了24个OECD国家贸易中的内涵碳排放,该研究显示,1995年24个OECD国家隐含碳排放的净进口量占到全体OECD国家国内碳排放量的5%。Frank等采用各部门的碳排放系数,分析了日美双边贸易中产生隐含碳[5]。Chen对G7、金砖四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由化石燃料造成的CO2排放量进行了实证分析。

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对两国特别是中国的碳排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Su对于中美贸易隐含碳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1997-2003年间,中国CO2排放总量的7%-14%是为满足美国消费而增加的,此外中美贸易使全球CO2排放增加72 000万 t。Xu等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和调整的中美双边贸易数据对2002-2007年的中美贸易隐含能源和废气排放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在400 Mt-800 Mt之间(约占中国当年总排放的8%-12%)。尹显萍和程茗的研究表明,2000-2008年中国对美国净出口隐含碳高达1.42亿吨-6.74亿吨,中美贸易使中国本土的碳排放增加,而美国则避免了0.55亿吨-2亿吨的年碳排放量。Du等采用基于能值与美元比例值的投入产出分析估算中美贸易隐含碳,其SDA分解结果表明,从2002-2007年,出口规模变化是隐含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CO2直接排放强度抑制了隐含碳的增加[12]。Xu等对2002-2008年的中国出口隐含碳进行SDA分解,结果显示碳排放强度促使中国出口隐含碳减少,产出结构、出口结构、出口规模效应使中国进口隐含碳增加。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应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在考虑中美两国技术异质性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中美两国1995-2009年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中美贸易隐含碳进行了测算,并对中美贸易隐含碳的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在中美贸易隐含碳的测算中,使用总产出消费价格指数,对中美两国各年产值及进出口贸易额时进行了调整,以求让测算结果更加准确客观。

2隐含碳测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2.1MRIO模型

投入产出法采用了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基本流量表的数据,该表中的基本变量表示如下:i(i=1,2,…,n)表示中间投入产品的部门序号,j(j=1,2,…,n)表示产出品的部门序号,qij表示生产j部门的产品所投入到i部门产品的价值量,EXi表示部门i产品的出口量,IMi表示部门i产品的进口量,Xi表示部门i的总产出量。

根据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原理,各部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与其他产业有直接联系产生的直接消耗外,还存在由中间投入品引起的间接消耗。以aij表示生产单位价值量的i类产品需直接消耗的j类产品的价值量,也即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令A代表aij(i,j=1,2,…,n)的矩阵形式,即A=[aij]n×n其中,aij的计算公式为:aij=qij1Xi(i,j=1,2,…n)。一般情况下A代表的是总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并未排除由进口中间产品带来的影响,这是很多同类研究所忽略的问题,会导致计算结果被高估,因而为得到更为精确地计算结果,需剔除进口投入品的影响。本文直接采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中的剔除中间进口的投入产出表,再根据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国内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D。

因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既包括直接排放,也包括间接排放。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模型:中间投入+最终需求=总产出,即

AX+Y=X(1)

也可表示为

X=(I-A)-1Y(2)

其中最终需求Y可以表示为国内需求YD和出口需求EX,综合(1)、(2)有:

X=(I-AD)-1(YD+EX)(3)

由(3)式可以计算出满足出口贸易的总产出。

根据MRIO模型有

EXCO2(y)=EFex・(I-ADex)-1EXy(4)

IMCO2(y)=EFim・(I-ADim)-1IMy(5)

EXCO2(y)表示在y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EFex是由中国各部门CO2排放强度组成的对角阵,(I-ADex)-1是扣除中间进口的中国里昂惕夫逆矩阵,EXy是由中国各部门在y年向美国的出口量组成的列向量。IMCO2(y)表示在y年中国从美国进口隐含碳,EFim是由美国各部门CO2排放强度组成的对角阵,(I-ADim)-1是扣除中间进口的美国里昂惕夫逆矩阵,IMy是由中国各部门在y年从美国的进口量组成的列向量。

赵玉焕等:基于技术异质性的中美贸易隐含碳问题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2.2数据来源及处理

中美两国的投入产出表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orld input output database),包括1995-2009年各年的包含3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了使投入产出表中统计部门与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部门(37部门)的统一,本文将35部门归并分类为29部门(见表1)。进出口贸易数据来源于OECD的2010版本双边贸易数据库(OECD STAN Bilateral Trade Database),其贸易值是以当年价格衡量的。为了使贸易数据统计口径保持一致,本文均以美国统计的数据为准。由于投入产出表中35部门包含服务行业,而服务业贸易量统计尚未完全,在此将未能找到数据的部门贸易量记为0,最终有贸易数据额的部门共有15部门。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将各年份分部门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以1995年为基期通过总产出价格指数进行调整。1995-2009年各部门总产出价格指数源自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社会经济核算数据(SocioEconomic Accounts Tables)。

各部门各年的总产出值根据各年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总产出数据所得,其数值是以当年的价格指数衡量。各年分部门的CO2年排放总量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环境核算数据(CO2 Emissions Tables)。各年各部门CO2排放总量除以当年经总产出价格指数调整的各部门总产出值得到各年分部门的部门CO2排放强度。

2.3测算结果分析

2.3.1总量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和上述计算方法,本文测算得到1995-2009年中美贸易隐含碳量以及中国向美国净出口隐含碳量。从隐含碳总量来看,如表2所示,从1995到2009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总量由165.95 Mt增长到51164Mt,增长了308.31%。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增长更快(2001-2006年的隐含碳年平均增长率为22.62%),并在

2006年达到最大值,为712.23 Mt,占当年中国CO2排放量的13.94%。从2007年开始,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呈下降的趋势。中国从美国进口隐含碳从1995年的7.95 Mt增长到2009年的29.46 Mt,增长了370.36%。中国向

表21995-200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隐含碳、进口

隐含碳及净出口隐含碳(单位:Mt,%)

2.1817.20美国净出口隐含碳由1995年的157.99 Mt增长到2009年的482.18 Mt,净出口隐含碳数值逐年增加,在2006年达到最大值。另外,1995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隐含碳是中国从美国进口隐含碳的20.86倍,随后有一个波动的趋势,在2005年达到了34.73倍,到2009年仍然高达17.37倍之多。

2.3.2部门分析

部门年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宏观经济;生产力多元结构;结构演变;总供给结构;总需求结构;投入产出表;结构性分析;引进式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20)04-0107-10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作者简介〕周晓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陈璋,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一、引言

得益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引进”,我国充分利用自身“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增长,40年间的GDP总量增长达30多倍(1978-2017年),实际GDP年均增速9.5%,为同期发达国家增速的3倍左右,迅速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超越,其经济成果举世瞩目(林毅夫等,2005;刘小鲁,2011)。①但是也因为“技术引进”模式,使得我国生产力增长和结构演变始终受到国际产业转移和引进技术等外部因素的强烈影响,生产力增长和结构演变呈现出一种非“自然”的“强制进化”过程,生产力的各个构成主体间具有多时代生产力共存的多元结构状态,被抽象表述为“生产力非均衡结构”或“生产力多元结构”(陈璋,1990)。②

所谓“生产力一元结构”显然是一个与“生产力多元结构”相对应的概念,所描述的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生产力结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产力差异仅表现为同时代生产力在各个构成主体间的分布,所反映的生产力结构演变和宏观经济问题具有历时性和单一性。西方经济学中的总量分析框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而“生产力多元结构”所描述的多时代生产力共存现象,也决定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的生产力结构演变和宏观经济问题具有共时性和复杂性,且与“生产力一元结构”具有本质的不同。“生产力多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特征形成的客观基础和最基本原因,其存在破坏了西方经济学总量分析框架的一系列假设条件,使总量框架在分析我国宏观经济问题尤其是结构性问题时存在明显的不足,并且分析结论常与现实相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结构性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演变的基本逻辑

“生产力一元结构”和陈璋早年提出的“生产力多元结构”分别对应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从长期看,两种结构下的宏观经济特征具有重大的差异。“生产力一元结构”下的宏观经济主要特征:(1)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进步方式主要是原发式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创新研究发明等)始终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2)生产力结构(区域、部门、行业等)相对平衡地演变(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水平);(3)宏观经济问题通常表现为总量问题,或为供给侧的总供给问题,或为需求侧的总需求问题,其复杂性相对简单。总之,“生产力一元结构”下的宏观经济特征及其问题的产生主要由原发式技术进步方式决定,同时在“生产力一元结构”下市场机制调节均衡的有效性也更为明显。“生产力多元结构”下的宏观经济主要特征:(1)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进步方式主要是引进式技术进步,各种引进技术方式(购买设备、专利、合股、独资投资等)是其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动力,投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生产力结构(区域、部门、行业等)长期处于一种不平衡演变状态(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水平);(3)宏观经济问题通常表现为结构性问题,即一方面表现为供给侧问题,另一方面也表现为需求侧问题,两侧问题交织在一起,其复杂性非常突出。总之,“生产力多元结构”下的宏观经济特征及问题的产生主要由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决定,同时在“生产力多元结构”下不仅市场机制调节均衡的有效性受到限制,而且加速了市场的非均衡演变。

所以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的差异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经济理论与分析路径。总量分析适合“生产力一元结构”的宏观经济问题,即将宏观经济问题归结为供给侧或者需求侧的问题,注重的是整体经济中某一侧问题的总量分析,其复杂性相对简单。而结构分析关注的是宏观经济的整体结构,即宏观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表现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问题,所以表现形式也更为复杂,必須同时分析供给侧结构和需求侧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包括整体也包括局部。

“生产力多元结构”的形成根源于我国实行的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研究经济结构演变不能不谈技术进步。从要素偏向角度,技术进步可以分为资本体现式和非体现式:非体现式技术进步也称为外生技术进步,是一种中性技术进步,能够同比例提高所有要素的生产率,原发式技术进步便属于这种方式;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则是非中性的技术进步,是一种融合于物质资本投资过程中,通过使用新设备、新软件等方式实现的技术进步,引进技术属于典型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这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技术进步方式(Howitt等,1998;Felipe,1999;Gordon,2000;王林辉等,2012)。③我们认为,从结构意义上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问题实际上是在这种技术进步方式下积累的结构性问题。

1.引进技术阶段总供给的结构演变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一般观点,从长期看,总供给结构决定总需求结构,所以探讨我国数十年来的宏观经济结构演变应从总供给结构演变开始,这也意味着整个宏观经济结构演变是从大规模引进式技术进步(国际产业转移)开始的。

引进式技术进步必然直接影响部门间的供给结构,大规模引进技术的实质即国际产业转移。在顺序上,一般呈现为优先转移发达国家的落后产能,所谓“落后”是对发达国家而言的,对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而言则是“先进”产能,这一阶段通过购买设备、专利、合股、独资投资等具体形式完成相关产业(链)的技术引进,相关部门的生产力水平由此快速提高,部门收入也以快于其他部门的速度迅速增长,所增长的收入再被投入新一轮技术引进中。如此循环持续直到该部门的引进技术结束。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引进速度越快,经济增长越快,但由于产业的增长不是“自然”的,导致引进技术部门和非引进技术部门间的发展不平衡(包括收入、规模等)。长期的引进式技术进步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向适应外部需求结构的方向发展,这是在外部需求下降时产能过剩伴随结构性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从收入结构看,引进式技术进步会导致部门内以及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收入取决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引进技术过程中,资本积累伴随着技术进步,新增机器、设备和软件等提高了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相对于非引进技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提高较慢;同时改革开放早期近乎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也压制了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引进技术部门内部资本报酬比例不断提高,使部门内的收入差距扩大;另一方面,引进技术部门和非引进技术部门间技术水平差距的扩大也导致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从而使整体的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Bartel等,1997;张莉等,2012;陈宇峰等,2013;Paz,2014;周云波,2017)。④

2.引进技术阶段总需求的结构演变

传统经济理论中常有“三辆马车”的说法,即经济增长是靠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共同拉动的。但在引进技术模式下,实际上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投资和净出口。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是发达国家需求和生产的分离,需求仍然保留在发达国家内部,生产环节则逐步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体,其出口必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转移发生的初期,接受转移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生产能力低下,为满足大量出口订单,需要扩大投资(资本形成),增强国内的生产能力,这带动国内市场也形成新的需求,导致最终需求比重中的投资和净出口比重上升,而这种上升会随着技术引进步伐的变化在不同部门的最终需求结构中产生相应的变化。

由于在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的投资(进出口)对经济同时具有供给和需求的二重性,西方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总需求概念实际上并不完全适用后发国家。其中,投资的需求属性是指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含义相同;而投资的供给属性指能够通过投资实现引进式技术进步。在引进技术条件下,投资是技术的物质投射,先进技术融合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过程中,通过先进设备、先进软件的使用即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陈璋等,2016;周晓波等,2019)。⑤我国过去数十年需求侧管理的实质是寻求供给侧的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提高(引进技术),这种情形下形成的供给结构具有适应外部需求结构的特点。正是因为投资的二重性,供给侧问题和需求侧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也是我国宏观经济结构复杂性的重要体现。

3.投资的“二重性”是引进技术阶段宏观经济结构演变的核心

在引进技术条件下,投资的二重性是联系总供给与总需求结构的枢纽,理解了我国宏观经济投资概念的新含义,才能形成解释引进技术时期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演变的基本逻辑。在西方经济学中,投资是总需求的部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从需求侧的投资开始的。而在我们过去的研究中,投资不仅是需求侧问题更是供给侧问题。因为引进式技术进步,导致投资的高速增长不仅对总需求产生影响,更对总供给产生了影响。投资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即意味着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实际上是供给侧的核心部分,我国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恰恰是投资高速增长引起的。因此与经典理论不同的是,我国的投资同时影响了需求和供给,使总需求和总供给问题总是纠缠在一起,这种特殊性也是形成宏观经济结构性特征的基本原因(結构性概念的核心是整体性)。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侧和供给侧概念及其理论难以解释我国的宏观经济结构性问题。

从基本理论的维度,投资的供给属性包含国家发展战略和引进式技术进步的双重含义。改革开放战略的确立和改革带来的思想解放为引进式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利的可大规模投资的环境,而投资与引进技术结合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正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大规模投资的持续高增长,进而形成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安排下,我国形成了以东南部沿海地区为重心的改革开放先行区,通过大规模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引入技术和固定资本,在形成大规模需求的同时,跨越式地提高了我国的生产技术(引进式技术进步,尤其是工业化产品技术),产品供给能力迅速提高,并通过出口及国内市场得以消化。这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原因,也是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但这种模式并非无代价。引进式技术进步在各部门、地区、行业间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不同部门、地区、行业间的不平衡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收入差距扩大影响需求结构,导致消费不足,经济增长不得不依赖投资和出口(以及引进技术),而这又反作用于供给结构。

4.后引进技术阶段的宏观经济结构演变

总供给结构和总需求结构之间这种相互影响持续循环直至技术水平接近世界技术前沿,引进技术开始遇到“阻力”为止。一些学者测算,这一时间点我国大约出现在2007年前后(方福前等,2016;周晓波等,2018)。⑥此时GDP增速下滑,经济结构演变迎来拐点,本文将这一时点以后称为“后引进技术阶段”。在后引进技术阶段,我国已经完成了发达国家除核心技术以外的大部分生产技术的引进,发达国家为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必然不会再轻易出售核心前沿技术,大规模引进技术变得不可持续,引进式技术进步的速度开始下降。

引进技术速度减慢的背后是投资二重性的减弱,即投资供给属性减弱。供给侧,直接导致资本边际产品价值迅速下降,资本报酬占比进而开始下降,全社会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出现扭转。同时,引进技术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下降导致不同部门间的GDP增速差距相对减缓,总体上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得到改善。但由于这种改善主要通过资本报酬率的降低实现,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是社会总收入(收入法GDP)增速下降。需求侧,引进技术速度减慢的另一面是国际产业转移速度减慢,导致出口和投资增速下降,但得益于收入分配结构的持续改善,最终消费的增速相对更快,出口和投资占比不断下降,最终消费占比不断上升。虽然收入分配结构改善导致最终消费的相对增速上升,仍不足以抵消投资和净出口增速的下降,以及投资供给属性减弱带来的由绝对收入增速下降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总支出(支出法GDP)的增速也会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时期通过引进技术构造的供给结构是在满足外部需求下形成的,一旦外部需求不足,出现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特殊现象便在所难免。

二、总供给结构与总需求结构的基本分析工具

表1是一张一般形式的投入产出表,我们利用这张表说明投入产出表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性,在此基础上,将其改造为总供给结构与总需求结构的基本分析工具。

根据上述计算过程便可编制一张新表,这种基于原始投入产出编制的表被称为投入产出二阶段表(刘起运,2004)⑧,我们将这一二阶段表命名为“总需求-总供给结构表”,下文简称“结构表”。

将上述结果写成表格形式便得到总需求-总供给的二阶段结构表,以下简称为“二阶段结构表”。

与一般投入产出表的区别在于,表2和表3均以增加值形式表示经济联系,并直接建立了总需求结构和总供给结构之间的关系,将生产技术结构隐含其中。其中,表2侧重于反映多部门间总供给与总需求结构的关系,表3侧重于反映各部门内总供给与总需求结构的关系。这两张表是对投入产出表的拓展,其意义在于为研究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的平衡关系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

三、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演变的事实梳理

前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之间的相互演变关系,并给出了几条基本结论,下面先对有关结论进行验证,继而运用本文的结构性分析框架进一步展开研究。

1.数据说明

本文编制“结构表”和“二阶段结构表”采用的数据来源于WIOD最新公布的数据(2000-2014年),在对投入产出表的相关部门进行合并基础上,运用前文所述的编表方法并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分别编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六部门的“结构表”与“二阶段结构表”。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分类以国家统计局的《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为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按此标准,房地产业不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与一般的国际分类不同;其他第二产业具体指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以及建筑业。如无特殊说明,在后续的实证分析中,所有部门结构分析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本文所编制的六部门“结构表”与“二阶段结构表”并经进一步计算整理。

其他总量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主,具体包括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占比、投资与净出口占比,以及基尼系数与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时间段则与“结构表”及“二阶段结构表”保持一致。由于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2000-2002年的基尼系数,本文使用胡志军(2012)估计的未经价格调整的总体基尼系数做补充。⑨由于我国收入法GDP核算中不仅包括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营业盈余),还包括固定资本折旧和生产税净额,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后才能分为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为方便起见,直接使用WIOD社会经济账户(SocioEconomicAccounts,SEA)中已处理好的收入法GDP数据。

根据方福前等(2016)和周晓波等(2018)学者的测算,我国在2007年前后引进式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顶点,此后逐步衰减,因此,时间段的划分上可以认为2007年及以前为引进技术阶段,2008年及以后为后引进技术阶段。

2.部门结构演变

根据本文的计算结果,我们发现在引进技术阶段,重工业部门的最终需求对各部门经济拉动的作用最明显,由重工業部门最终需求拉动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的供给分别增长了293%、304%、375%、354%、326%和431%,在各部门总供给中的比例分别上升了2.22%、1.69%、4.96%、0.65%、1.26%和0.78%,且自身名义GDP增长117%,在六个部门中排名第二,由此可以看出,重工业部门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引进技术部门。六个部门中,农业部门的最终需求对其他部门供给的拉动作用最低,自身名义GDP的增长率仅52%,远低于其他部门,是典型的非引进技术部门。接下来以农业和重工业两个部门为例,分析我国引进技术部门和非引进技术部门之间的结构演变,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这两个部门单独抽出来制成表4和表5。

根据表4和表5,2000-2006年重工业部门(引进技术部门)由消费带来的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由投资和净出口带来的收入占比持续上升;2007年后出现相反趋势。与此同时,重工业部门内的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差距也不断扩大,于2007年达到最大值,2008年之后两者差距开始缩小,且随着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进而反作用于需求结构,使消费占比上升。农业部门中(非引进技术部门),农业投资品在引进技术部门快速增长的投资与净出口需求带动下,来自投资与净出口的收入占比快速上升,消费带来的收入占比则快速下降,但从2008年我国进入后引进技术阶段之后,这种变化速度相对放缓,投资和净出口带来的收入比例在2008-2014年只上涨了4.12%,幅度远低于引进技术阶段。但是,与重工业部门不同的是,农业部门内的劳动报酬持续上升,且变化趋势很平滑,这一方面是由于非引进技术部门内的收入分配结构较少受到引进式技术进步的影响,从而结构演变较为平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近几十年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持续向其他部门转移,导致劳动边际产品价值不断上升。农业和重工业部门的收入来源与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图3和图4所示。

再比较农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间最终需求以及增加值相对比例的变化。从图5和图6可以明显看出,在引进技术阶段,两者间的差距快速拉大,从而导致两部门间的不平衡增长,部门差距迅速扩大。到了后引进技术阶段,引进式技术进步明显放慢,两者间的差距虽然还在扩大,但是变化速度明顯降低。

总体上,农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的结构演变与前文两部门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

3.总量结构演变

根据图7,我国自2001年12月加入WTO以来得益于引进式技术进步的加快,GDP从2002年开始呈现加速上涨趋势,在2007年达到最高增速;进入后引进技术阶段,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

再看图9的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引进技术时期劳动报酬占比逐年下降,资本报酬逐年上升,结合图8的基尼系数趋势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2007年收入分配差距达到最高点;2008年进入后引进技术时期,劳动报酬占比明显上升,资本报酬明显下降,基尼系数也明显下降,收入分配结构开始改善,且收入结构和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与GDP增速显现较强的相关性。

而图10反映的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2000-2008年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投资与净出口占比持续上升,但从进入后引进技术阶段的2008年开始,这种趋势出现转变,尤其投资与净出口占比下降较为缓慢。可能的解释是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针对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大发展也对投资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为了使分析更为严谨,接下来分别计算引进技术阶段和后引进技术阶段的劳动报酬与资本报酬之比、最终消费与投资加净出口之比,以及基尼系数与GDP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并检验其显著程度。

表6和表7的计算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不同水平上均显著,表明我国经济总量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前文的结论一致。

4.后引进技术阶段隐藏的新问题

从总量结构看,在后引进技术阶段我国的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但实际上也隐藏着新的问题。

第一,为应对后引进技术阶段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拉动作用不可持续,甚至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数据表明,2008-2014年,其他第二产业部门(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以及建筑业)的最终需求对其他部门供给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7年间对六个部门所起的供给拉动作用占各部门总供给的比例分别提高5.09%、4.87%、5.40%、5.37%、3.39和1.07%,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在最终产品价值链中,其他第二产业部门的收入占比分别下降了0.22%、0.61%、0.84%、3.52%、2.47%和2.61%,这意味着在最终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占比却在下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收益越来越难以覆盖高额的运营成本,继续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将给财政带来巨大负担,并进一步推高政府债务率。

第二,引进技术阶段形成的资本报酬占比过高及由此衍射的房地产投机行为扭曲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并对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存在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效率和公平。大量的房地产投机行为本质上体现的是资本报酬占比过高,即资本为追求继续增值而出现的一种金融投机行为,虽然这对经济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相当一部分是以价格上涨形式带来的“虚假增长”,而且这种虚假的高增长是通过挤占其他部门的收入实现的。2000-2014年,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占比近40%)最终需求的拉动作用占各部门总供给的比例除了农业上升1.55%以外,都是下降的,分别下降2.07%、2.61%、2.87%、1.84%和4.51%,但是,该部门在各部门最终产品价值链中的收入占比却分别提高0.23%、0.48%、0.82%、1.04%、1.81%和8.17%。显然过度发展并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既为金融系统带来连锁债务链,也为经济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四、总结

本文在“生产力多元结构”理论基础上,将投入产出分析表改造成适合分析“生产力多元结构”下宏观经济问题的一种结构性分析框架,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性分析方法的一种探索,其中内涵了理论、方法与数据,可为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性问题所用。在这个分析框架下,“投资”同时具有需求和供给的“二重性”,使得供给侧问题和需求侧问题交织在一起。分析宏观经济结构问题不仅需要对总需求结构演变、总供给结构演变做出分析,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两者间的相互联系。

部门年中总结范文6

【关键词】 项目管理; 修理费; 问题

石化总厂每年的修理费用在四千万至五千万元左右,约占总厂完全费用的十分之一,是总厂可操作的主要费用项目之一,其预算的执行结果对年度财务预算的完成影响很大。近年来,总厂通过贯彻内部控制制度,修订完善修理费制度和管理办法,有效控制了修理费用,为总厂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由于不能真正实现项目管理,在内控业务流程、计划及预算管理、结算及审计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目前石化总厂修理费管理的现状

目前,石化总厂修理费归口管理部门是设备基建科,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胜石化总厂发〔2005〕53号文下发的《石化总厂修理费管理办法(试行)》。修理费核算管理的基本流程是需求单位申请基建设备科审核定额部门编制预算上报修理计划并得到批准确定施工单位及签订合同施工及竣工验收审计及结算。目前的修理费管理和核算办法是在内控要求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控制点和权限的细化,业务流程可操作性强,基本上可以满足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和总厂内部管理的需求。

二、修理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现行修理费管理核算工作,在制度上是健全的,为总厂的设备正常运行和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修理费年度计划项目偏差大

由于修理费年度预算指标的确定时间是上年末,因此年度预算指标客观上有争取宽松预算的因素,实际上准备实施的项目是否真正能够实施要视下年设备运行状况及生产运行情况而定。在这种情况下,年度修理费预算只能是预算总量控制指标,年度计划修理项目没有太大的意义。

(二)修理计划申报不完整

目前总厂上报至财务处的维修计划只有修理劳务部分,而且其中不包括甲方供料的部分,以及自营工作量所消耗的修理材料,造成年度修理计划与年度预算不符,从内控审批流程上看存在一定风险。

(三)存在变通结算现象,造成审计风险

由于油田内部市场准入、施工方资质、某些石化专用材料或配件采购渠道不畅、投资计划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总厂目前仍然存在变通结算现象,而变通结算必然跨过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超越控制点权限,因此存在一定审计风险。

(四)维修结算不及时

由于业务流程执行不畅,许多修理项目先开工再走流程,加之部门间协调力度不够,信息不对称,结算进度迟缓。2010年总部下达的修理费预算为4 000万元,总部单项追加安全隐患整改353万元和锅炉改造818万元,合计修理费预算5 171万元。截至9月份,分公司批复维修计划373项,金额1 508万元,总厂账面列支3 011万元。而实际上剔除暂估入账费用2 105万元后仅结算906万元,其中修理材料结算92万元,劳务结算814万元,远低于预算进度。

三、推行项目管理,提高修理费管理水平

分析总厂在修理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的症结是制度执行不力,没有严格按业务流程操作。为进一步规范修理费核算管理,建议总厂推行修理费项目管理,规避风险,不断提高修理费管理水平。

(一)及早确定年度修理项目,统筹年度修理费预算

根据年度预算总盘子,在进行充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尽早确定投入方向和规模,明确实施项目,并及总厂预算委员会通过后以厂发文下达,以保证年度计划的严肃性。在年度修理项目中,要划分设备维修和工程维修,并将甲方供料、自营工作量、日常保运等因素包括在内。

(二)加大月度修理计划的审核力度

为确保真正执行月度修理计划,建议月度修理计划经预算委员会通过后,再上报分公司审批。建议流程为:需求单位申请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工作量定额部门编制预算计划部门汇总形成修理计划预算委员会批准计划上报计划实施。

(三)开发修理项目管理系统,加快结算进度

目前,石化总厂的资产数据库已经比较完善,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各部门信息共享的修理费管理系统,按照修理费管理的流程,通过在系统中建立各部门的用户,并根据职责赋予相应的权限,实现修理项目管理流程的全程网上管理。主要流程简述如下:

1.维修项目计划的申报与下达

(1)资产使用部门用户,根据使用的资产现状提报修理需求。

(2)设备基建科用户通过查看系统中资产维修记录,并通过实地调查,确定修理的,提出修理工作量。

(3)定额部门通过基建设备科提供的工作量初步编制预算。

(4)计划科汇总项目和预算后提交预算委员会审定。

(5)财务部门根据内控要求,将月度修理计划上报分公司审批。

(6)计划部门根据分公司审批结果下达月度修理计划。

2.维修项目的实施阶段

(1)设备基建科维护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计划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工作量、项目预算值、开竣工时间、施工单位名称等。

(2)合同部门审核施工单位资质,审核通过后,发出施工合同会签单。达到招标标准的,组织招标。

(3)签订施工合同。

(4)基建设备科在系统中及时维护项目工作进度。

(5)工程完工,基建设备科组织在相关部门验收并在线上及线下提供结算资料。

3.维修项目的结算

(1)定额部门根据预算和相关结算资料审核项目结算,并录入系统。

(2)审计部门介入审计,确定最终结算值。达到内部审计的限上工程维修项目,提报内部审计。

部门年中总结范文7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湛江524088)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竞争力评价研究”(课题编号:S2013020012779);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经费资助”(编号:GD2012-D02-003);广东海洋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广东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1112247)。

作者简介:周景楠(1989-),男,河南平顶山人,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白福臣(1962-),男,吉林桦甸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资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E-mail:fuchenb@163.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8.008

摘要: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分析了广东省2006—2012年间广东海洋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广东省海洋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高于全国海洋产业平均发展水平,但是通过分析内部结构,就暴露出海洋经济“大而不强”的特点。同时,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要么占产业结构比重过低,要么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发展具有“瓶颈”效应。所以,广东发展海洋产业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增长速度,更要把握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 :动态偏离份额模型;海洋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F326.4文献标识码:A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海洋经济已逐步成为带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支撑,并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2012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3%,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旧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海洋产业内部结构中传统行业比重大、科技含量低、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制约着广东在新形势下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广东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006-2012年期间海洋产业结构状况做一个综合考察,分析存在的问题。

1动态偏离份额模型

根据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把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将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其中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之和称为偏离分量。通过对这三个分量的分析说明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分析产业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广东省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海洋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广东省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假设广东海洋产业在[0,t]时间段内三次产业结构和产值均发生了变化,广东省海洋总产值在初期和末期的总产值分别用g0和gt表示,将广东省海洋产业划分为i个产业部门,第i产业在初期和末期的总产值分别用gi0和git表示,全国海洋经济作为参照大区其初期和末期的海洋产业总产值分别用G0和Gt表示,第i个产业部门在初期和末期的总产值分别用Gi0和Git表示。同时,以ri(t)表示广东省海洋第i产业部门在[0,t]时期内的总产值变化率,以Ri(t)、R(t)表示全国海洋第i产业总产值和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的变化率,则有:

设Ni表示区域增长份额分量,Ni(t)表示年度区域增长份额分量。即在研究时段内广东海洋产业如果与全国以相同比例增长,到期末应该增加的数量,用来衡量由于宏观海洋经济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共性增长。如果广东省海洋产业总产值实际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则值为正值。其中:

设Pi表示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i(t)表示年度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即表示假定广东省海洋产业所有各部门与全国相同的部门均按相同的比例增长,如果这时广东海洋经济应该达到的增长速度与全国海洋经济实际达到的增长速度偏离,那就是由海洋产业结构差异造成的,反映的是广东省海洋产业内部结构对海洋产业增长的影响。因此,结构偏离分量如果为正值,则说明广东海洋产业结构优于全国海洋产业结构,反之,则说明广东海洋产业结构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

设Di是竞争力偏离分量,Di(t)表示年度竞争力偏离份量。即假定广东海洋产业所有部门均按全国相应部门的增长速度增长,如果这时应该达到的增长量与实际达到的增长量相偏离,那就是由竞争力的差异造成的。D值越大,表明广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因素对产值增长的贡献越大;反之则说明产业竞争力因素对产值增长的贡献很小。其中:

偏离总量PDi和年度偏离总量PDi(t)为:

总增长量Gi和年度总增长量Gi(t)为

2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全国海洋产业结构状况为参照,选取2006—2012年为考察区间,参考《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中的原始数据。其中,2006年为基年,以海洋产业总产值为研究目标,根据上述测定模型,分析广东省海洋产业在此区间内的总变化量以及偏离份额分量,计算结果见表1。

2.1总体偏离情况分析

由表1,我们可以得到2006—2012年间广东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总量G为6392.767,比较份额增长分量N(N=5420.983),广东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比全国海洋产业增长速度高,与此同时总偏离为正(971.784),这说明,在考察区间内,广东省海洋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高于全国海洋产业平均发展水平。考察结构偏离分量P(P=27.557),广东海洋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平均为4?593,说明广东海洋产业结构中增长速度快的部门所占比例较大,结构优势略高于全国海洋平均水平,但是结构效益并不明显。相比于P值,广东海洋产业在考察区间内的D值为944.227,平均为157.371,广东海洋产业竞争力优势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也是广东海洋产业一直领先全国其他省份的原因之一。

从时间序列考察分析,在2006—2012年间由图1,广东海洋产业呈现波动式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06—2008年间,广东省海洋产业总体偏离分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其中主要是由于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带动作用,说明广东省在这两年中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优势的海洋产业部门,但是结构偏离分量不断下降,这说明广东省海洋产业兴旺部门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与全国海洋产业发展方向有所差异。第二阶段:在2008—2011年间,广东省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出现连续下降,结构优势不复存在,同时竞争力偏离分量出现了很大的下降,在2011年时,下降到了负值(-191.504),说明广东省在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海洋产业兴旺部门时,出现了“瓶颈”,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部门发展缓慢,并且占海洋产业部门比重较大,导致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在2011年时低于全国发展水平(G为937.600,N为1128.539)具体在此区间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在下面分析各产业部门时会详尽讨论。第三阶段:2011—2012年间,广东海洋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结构偏离分量提高了近40倍,说明在发展中增长速度缓慢的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减小,增长速度快的优势部门比重不断增加,同时增长速度快的产业部门具有竞争力优势,海洋产业结构逐渐得到改善,对经济总量的增长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2各产业部门偏离情况分析

通过对以上广东省海洋产业的整体偏离份额分析,可以得出在考察区间广东省海洋产业虽然在总量上一直保持优势,但是在时间序列上结构优势、竞争力优势都出现了很大的波动,为进一步考察哪些是海洋产业优先发展的优势行业以及需要深入进行改革的劣势行业,本文将根据国家标准分类法,从广东海洋三次产业部门的角度进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表2是广东省海洋三次产业的动态偏离结果。

2.2.1海洋第一产业偏离情况由表2和图2,在考察区间内海洋第一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始终为负值,结构偏离分量平均为-4.399,份额分量大于总增量,结构偏离分量与竞争力偏离分量都有下降的趋势,说明海洋第一产业不具有竞争力优势,同时内部结构效率低下,主要靠全国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的带动。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2010年间,竞争力偏离分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结构偏离分量出现了相反方向的变化,表明海洋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与竞争力的矛盾,发展具有竞争力优势的部门会导致内部产业结构效益下降的情况,这点也可以从2011—2012年两者的变化反映出来。

2.2.2海洋第二产业偏离情况由表2和图3可知,广东海洋第二产业的偏离情况在考察区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结构偏离分量一直处于横轴左右波动,平均为负值(为-34.074),说明海洋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内部结构效率低下,并且有下降的趋势,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竞争力分量变化与总增量变化趋势十分一致,纵观2008年和2010年竞争力分量和总增量同时达到了波动的峰值,海洋第二产业竞争力优势为海洋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竞争力总体上保持着一定的优势。所以要大力发展广东海洋第二产业的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在总产业部门的比重。

2.2.3广东海洋第三产业偏离情况

由表2和图4可以得出,在2006—2008年与2010—2012年间,份额分量大于总增量,广东海洋第三产业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些年中,结构偏离分量与竞争力偏离分量都处于很低的水平,其中竞争力分量均为负值,说明海洋第三产业既不具有结构优势也不具有竞争力优势。在2008—2009年间,竞争力分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达到358.156,同时,总增量大于份额分量,海洋第三产业体现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强劲的增长势头。从而说明第三产业部门竞争力优势对于产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作用。

3结论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广东海洋产业2006—2012年发展情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份额分量与总增量的对比来看,广东海洋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海洋第三产业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应该调整发展思路,不能只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更要把握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海洋产业与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海洋第三产业。第二,通过分析结构偏离分量,可以得出广东海洋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偏离分量表明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广东海洋经济虽然一直领先于全国其他省市,但是通过分析内部结构,就暴露出海洋经济“大而不强”的特点,所以应该抓紧调整内部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部门时应注意避免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从而利于海洋经济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第三,竞争力偏离分量是本研究最突出的点,广东海洋产业总体上具有竞争优势,但是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海洋第二产业,海洋第三产业则表现出竞争力弱势。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要么占产业结构比重过低,要么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发展具有“瓶颈”效应,不能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出长期稳定的贡献作用。

参考文献:

[1]

DanielC.Knudsen.Shift-shareAnalysis:FurtherExaminationofModelfortheDescriptionofEconomicChange[J].Socio-economicPlanningsciences,2000,34:178-195.

[2]DUNN,JESA.StatisticalandAnalyticalTechniqueforRegionalAnalysis[J].PapersoftheRegionalScienceAssociation,1960(6):97-112.

[3]徐建中,刘爱丽,徐莹莹,等.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工业结构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3(4):112-115.

[4]邱文彦.海洋产业发展[M].台北:胡氏图书出版社,2003:42-44.

[5]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等.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8(1):55-58.

[6]王兆红,张晓平.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05:604-610.

[7]唐正康.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海洋产业结构分析—以江苏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97-100.

[8]王颜齐,郭翔宇,曹玉昆等.黑龙江省农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97-102.

部门年中总结范文8

一、会议名称:集团年度总结表彰会

二、会议主题: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展望未来。

三、会议主持人:***、**

四、会议时间:年*月**日(暂定)

四、会议地点:

五、出席人数:集团领导、***\***\***,

本年度是xx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公司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为增强企业凝聚力,表彰先进树立楷模,激励员工奋发上进,特制定2004年度总结表彰会方案及评比方案。

一、会议名称:****集团****年度总结表彰会

二、会议主题: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展望未来。

三、会议主持人:***、**

四、会议时间:****年*月**日(暂定)

四、会议地点:********

五、出席人数:集团领导、***\***\***,合计约****人;

六、评优具体标准及内容:见附件《优秀员工及优秀团队评选方案》

七、节目表演:

1.节目要求:形式以歌曲、舞蹈、小品、朗诵等为主;以表现****公司的日常工作、生活为题材,反映****公司的发展历程,体现****员工的精神面貌为宗旨。

2.节目数量:****;

3.审核时间:年月日——年月日之间

八、会议工作组:

1.秘书组:负责会议进行过程中与会人员的发言的提示,控制娱乐节目时间及顺序的正常进行。负责部门:总经办

2.资料组:制发会议通知、请柬和邀请函等,编写会议方案、议程及领导人发言稿的收集和准备等。负责部门:总经办

3.组织组:

①负责会前评选项目及奖项排序的最终确定和奖金的到位情况。负责部门:人力资源部

②负责会中与会人员签到,编排位次,检查引领与会人员入席。负责部门:****部

③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负责部门:人力资源部

④负责会后会场所有设备的清理,收回。负责部门:总经办

4.宣传组:负责会场的背景布置以及音响效果、灯光等、会议的宣传报道以及摄影、录像等工作。负责部门:企划部

5.后勤组:①负责会前各奖项锦旗、证书的制作等。负责部门:企划部

②负责主席台排名及座次的布置。负责部门:总经办

③负责会场中间信息的传递、茶水等安排工作。负责部门:****部

部门年中总结范文9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公司员工绩效考评与发展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各部门、各分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临时工)。

第三条  定义:

绩效是员工个人或团队的工作表现、直接成绩、最终效益的统一。

  绩效考评是以工作目标为导向,以工作标准为依据,对员工行为及结果进行测定,并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的过程。

第四条  考评原则

 公平公正,客观有效。

第一章  内  容

第五条  职责和权限

l 各级管理人员:负责对直接下属的考评,参与本部门考评复核会议;

l 部门总监: 负责组织召开本部门考评复核会议,对本部门的考评结果负责;

l 考评小组: 由公司总裁、各部门总监、人力资源部经理和考评主管组成,人力资源&行政部总监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召开考评小组复核会议,对整个公司的考评结果负责,并具有最终考评权;

l 人力资源部:负责考评工作的布置、实施、培训和检查指导,并拥有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

第六条   考评时间和方式:   

考评方式 考评时间 适用范围 内容和形式 备注

统一考评 每半年一次(每年7月和12月) 全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所有员工 按照本制度的规定

月度或季度总结 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总部各部门 形式不限 作为统一考评的依据

月度考评 每月一次 分公司 形式不限 作为统一考评的依据,也是分公司绩效工资(奖金)发放的依据

注:本制度以下内容中提到的考评,都是指统一考评。

第七条   考评内容和依据:

 根据公司宗旨、价值观和原则,公司将从三个方面考评员工,内容和依据如下:

考评内容 占总分比例 说明 考评依据

工 作 绩 效 80% 公司对员工的考评是以工作结果为导向,侧重员工的工作绩效。  依据员工“半年度工作目标”,据实评分

纪 律 性 10% 《员工手册》的规定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是基于公司宗旨、价值观、原则的员工的行动准则,遵守纪律是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根据《员工手册》的规定和月度总结/考评的成绩,据实评分

团队协作精神 10% 团队协作是公司一直倡导的经营原则和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是宝供员工的必备条件。  参考内部客户的评价,据实评分

第八条   考评结果: 

(一) 考评等级:考评结果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

s――总是超过工作目标及期望,并有突出贡献者;

a――经常超过工作目标及期望;

b――达到工作目标及期望,偶尔能超过目标及期望

c――基本达到工作目标及期望,偶尔不能达到目标及期望

d――经常不能达到工作目标及期望

(二) 等级分配比率:原则上,在同一部门内、同一行政级别中,考评等级的分布都应符合以下的比例:

   s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0~5%

   a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15~20%

   b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60~65%

   c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10~15%

   d级――占同部门、同一行政级别的0~5%

 

(三) 对考评结果的处理原则:

1、  年度总评

(一年两次考评的汇总成绩)决定员工下一考评年度的绩效工资:

  s级――绩效工资上升2个薪级

  a级――绩效工资上升1个薪级

  b级――在公司预算内普调

  c级――维持原状

  d级――下浮绩效工资1个薪级,并换岗或辞退(连续两年考评为“d”级的员工将被辞退)  

2、  影响年终奖的金额:年度总评成绩是计发员工当年年终奖的主要依据,计奖方法另发。

3、 职务变动的参考:根据公司人力规划和需求状况,公司将参考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决定员工职务的调配或晋升(考评结果为s、a、b级的员工才具备职务晋升的资格)。

4、  制定培训计划的参考:针对员工在考评中发现的不足,为员工设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5、  为员工制定和修改职业发展计划提供参考。

第九条   考评流程:

一、 人力资源部制定考评计划:经人力资源&行政部总监批准后,人力资源部公布计划和下发有关表格;

二、 工作总结:首先由员工填写工作总结,再由直接上司对员工上一考评期间的工作给出综合评价(见“员工工作总结和发展计划”的第

一、二项)。

三、 直接上司收集内部客户的反馈意见:

 主管及主管以上员工的考评需要提供3~5位主要内部客户(与被考评员工有密切工作关系的岗位人员,其中至少有一位必须是被考评员工的直接下属)的评价。客户的名单由员工本人提出,由直接上司最终确定并通过“内部客户评价反馈征集表” 收集反馈。

四、 考评:分两步进行:

(一) 直接上司考评:直接上司和员工一对

一、面对面直接沟通进行,程序如下:

1. 一起回顾员工半年度的工作(工作目标和计划等的完成情况);

2. 直接上司就考评表的内容逐项考评员工,评定绩效等级(这个等级是建议等级,最终成绩要待考评小组复核后确定);

3. 员工与直接上司一起制定员工下半年发展计划(见“员工工作总结和发展计划”的第

三、

四、五项);

4. 直接上司总结考评情况,重申对员工的综合评价,但不告知考评等级;

5. 如果员工对直接上司的评价有异议,可以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向上一层上司陈述异议;上一层上司依据实际情况,在比较考评中予以协调。

(二) 比较考评(被考评员工不参与):管理人员召集下属管理人员,一起对更下一层员工进行全面的、多方位的比较评估,平衡各等级分布比例,具体如下:

u 总裁召集部门总监考评二级部门经理

u 在同一部门内,部门总监召集二级部门经理考评部门主管级人员;

u 在同一部门内,部门经理召集主管级人员考评普通员工;分公司以此类推。

五、一级部门复核:

1) 总部考评表统一交给部门总监进行汇总(填写“考评成绩单”); 分公司考评表统一交给分公司经理进行汇总,然后把成绩单和s、a、d级员工的考评表一并交给营运总监;

2) 部门总监召集二级部门经理/分公司经理召开部门复核会议,审核本部门s、a、d级员工的资格,平衡s、a、d级员工的分布比例。

3) 部门总监批准签署复核通过的考评表。

  

六、 考评小组复核:

1) 一级部门复核后,有关考评资料(总部所有考评表、分公司获得s、d级的员工的考评表、各部门“考评成绩单”)统一交到总部人力资源部,总部人力资源部汇总全公司的考评情况并拟写考评报告。

2) 总部人力资源部把考评报告和获得s、d级员工的考评表呈交考评小组;

3) 考评小组召开复核会议,审核获得s、d级员工的等级资格,平衡等级分布比例;

4) 考评组长批准签署复核通过的考评表。

七、 通知考评结果:

考评小组把复核后的“考评成绩单”返还给部门总监/分公司经理保存,由其通过员工的直接上司,把结果告诉员工。

八、 备案存档:

总部人力资源部根据考评小组复核结果,修改考评报告,并把有关考评资料备案存档

第十条 考评资料的保存: 

u 员工工作总结和发展计划:一式三份,分别交由员工本人、直接上司、总部/分公司人力资源部保存。

u 考评表:总部员工的考评表由总部人力资源部存入员工个人档案,分公司员工的考评表由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存入员工个人档案。

u 考评成绩单:一式两份,分别由部门总监/分公司经理、总部人力资源部保存;

第二章  考评表及考评说明

第十一条 考评表 :(见附件)  

 

第十二条  考评说明

1、 本制度的考评表用于考评员工上一考评期间(半年)的工作表现。

  

2、以下是对考评表内容的解释说明:

序号 内容 定义

1 工作目标 员工上一考评期间(半年)要实现的工作指标

2 分值等级及说明 将成绩按优劣进行分等,并对每个等级进行解释

3 上司评分(p) 上司就每个考评项目给员工的评价分数;

4 权数(i) 上司根据各考评项目的重要性,给各考评项目赋予的系数。

5 项目得分 是上司评分和权数的乘积

6 备注 说明一些需要补充的内容,其中得分为s、a、d级的要列举至少两件事例说明

7 总分 是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得到的总分

第三章   附  件

附件一 ----------------------------------------------------------------  统一考评流程图一

附件二 ----------------------------------------------------------------  《员工工作总结与发展计划》

附件三 ----------------------------------------------------------------  《绩效考评表》

附件四 ----------------------------------------------------------------  《内部客户评价反馈征集表》

附件五 ----------------------------------------------------------------  《考评成绩单》

附件六 ----------------------------------------------------------------   疑难解答

 

附件一

 统一考评流程图一

 

  一对

一、面对面

   

  

   

  

   

 

 

 

附件二

  员工工作总结与发展计划

员工姓名:

   职务/部门:

 

直接上司姓名:

评价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