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2-10-28 11:40:38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1

一、全体干部计生工作主要职责㈠片长职责

1、片长主持全片工作,副片长协助片长工作。2、对本片计生负责,从严把好审批关、办证关、考核关。3、将计生工作摆上本片突出的重要位置,每月不少于安排一周时间抓计生工作。4、负责牵头组织攻克计生钉子户。㈡驻村干部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文秘部落对本村计划生育工作负责,承担完成年度人口计划生育责任和县里下达的各项责任指标;2、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动员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引导群众走少生、快富、文明奔小康之路。3、全面掌握所驻村的村情、民情、家情、孕情,重点摸清孕情,从严控制计划外生育,严格把好所驻村计划生育工作的有关申报、审查关;4、负责帮助所驻村健全计生协会组织,会同村干部和协会会员对广大育龄人员开展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知识、优生优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5、认真做好计生记录,每周驻村干部汇报会上,将计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向班子汇报。

二、计划生育工作质量指标考核15分

1、密切联系群众,全面掌握全村育龄妇女的生、孕、育的情况,走访重点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孕环检对象、18周岁以上未婚男女青年走访率达85%以上,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以书面记录为准。4分2、积极做好计生宣传工作,使85%的育龄夫妇掌握计生科普知识,90%的家庭有一份计生宣传资料。2分3、认真做好所驻村年度人口计划的调查摸底工作,会同计生专干科学地编报所驻村年度人口计划。并督促村委会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对策。3分4、指导帮助村级计生服务员做好计生台帐,要求底细清,情况明,帐册表清楚、齐全、填写规范、逻辑相符、无漏人。2分5、把好生育审批关,错批一例扣2分含倒扣以驻村干部签字为准。2分7、及时报告本辖区范围同居住外地的未婚先孕、未婚先育、计划外怀孕,实施片内“一盘棋”管理,及时报告一例奖2分。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责任指标考核85分

1、计生率92%,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每升一个百分点奖2分,奖到10分为止。10分2、坚决杜绝计划外生育,总人口在1000以上的村,每出1例扣5分;600—1000人的村每出1例扣10人;600人以下的村每出1例扣15分含倒扣。15分3、计划外怀孕率2.5%,不达标不得分。2分4、当年二孩结扎率90%,每低一个百分点扣2分。10分5、一孩累计放环率80%,每低一个百分点扣2分。4分7、计划外生育征收金额兑现率93%,每低一个百分点扣2分。8分8、查孕查环率上下半年98%,每低一个百分点扣2分。10分9、早育占当年出生:0,不达标不得分。5分10、非政策性多孩占出生:0,不达标不得分。5分11、大月份引产占当年出生:0,不达标不得分。2分13、科普知识普及率0%以上,不达标不得分。5分14、流动人员办验证率90%以上,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5分

四、奖惩措施

1、年终考核按考核得分计奖,总分在95分以上的驻村干部奖600元;总分在90分以上的奖500元;总分在85分以上的奖400元;总分在80分以上的奖300元;总分在75分以上奖200元;总分在75分以下不得奖。3、年终考核总分在90分以上,且达到合格村标准奖200元,并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同时作为评优秀公务员,县级先进工作者的主要依据。4、主任、处长实行与一般干部捆绑奖罚制。主任按平均数上浮20%奖罚,正副片长按平均数上浮15%奖罚。

五、惩罚措施

1、计生率在92%以下的村。片长知情并采取措施不力的,正副片长各罚50元。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驻村干部不得评为本年度先进工作者。⑴本村有计划外生育;⑵考核成绩列新区倒数三名;⑶全片50%以上的村出现计划外生育的,该片正副处长不得评为本年度先进工作者。5、名次惩罚:按县年度考核成绩列全县26—29名的,每位驻村干部不含计生工作人员罚100元;按年度考核列全县倒数4名的,每位驻村干部罚200元。6、对新调任的驻村干部,原驻村干部做好计生交接工作。新驻村干部在三个月内摸清该村计生底细,发现出生漏报或瞒报对象,及时报告管委会,由管委会负责追究原驻村干部的责任,否则,逾期由新到任的驻村干部负责。7、凡办理计生证明时,由于驻村干部审核不严而造成错办后果的,每例给予罚款500元。

六、后勤干部考核后勤干部职工按驻村干部的平均数奖罚。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2

一、基层基础建设情况

1.组织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明确目标责任,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半年有工作检查、年终有工作总结并兑现各项考核奖惩。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平安建设,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因素,按照“同居一地、共保平安”的要求,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3.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深入贯彻省、市政法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守好自己的物”的要求,加强干部职工、家属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防自治能力,增强防范意识。

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维护社会稳定及处置情况

我局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高度重视。于5月18日以镇计生字〔20__〕15号号《关于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通知》文件形式发出通知,要求全县各乡(镇)计生办、计生服务所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重点,站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计生的总体要求,并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落实责任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求“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切实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全县上下积极配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的要求,分区域、分阶段开展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年内化解3人3件,主要是术后身体较差,申请经费补助。

三、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平安和谐××,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展争创省级先进平安县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首先我们明确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严格落实责任制为抓手,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建设为根本,以巩固提升平安建设为载体,拓宽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容,提升创建层次,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宣传争创省级先进平安县活动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明确创建目标和工作重点,以平安建设“细胞工程”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平安单位”创建成果。建立了争创先进平安县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更加有效地避免和减少矛盾纠纷及的上访,确保全县平安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

四、对“五个网络、三个体系”建设情况

为本文来源:文秘站全力做好维护公共安全工作,把社会治安防空体系建设作为提升综治维稳工作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构筑全方位的治安防控网络。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公安机关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治安防范为重点,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多警联动,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在治安防控的社会化、网络化、科技化上取得突破,不断提高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深入开展禁毒防艾斗争,着力解决社会治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高度重视预防火灾、道路 交通和安全生产事故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严防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五、平安建设挂钩联系点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党支部及干部职工,在举国上下开展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中,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科学发展观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动员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群众团体、党组成员要树立牢固的思想作风,扎实的工作作风,要有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有明明显显的效果,要有扶贫对象。为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要求,我局于20__年5月8日以周德仁副局长,党支部书记一行10余人到振太乡台头村挂钩扶贫点对本支部全体党员、困难计生户走访慰问,坐谈了解基本情况,对扶贫工作作指导,在此期间扶贫经济3848元。并送给全村党员、困难计生户被子26床(户)同时开展医学监护工作,体现了计生部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服务行动。

六、存在问题

1.全县计生队伍对社会治安及工作的认识有待于提高。有的同志缺乏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意识,对初信初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2.在本系统工作方面,违法生育、术后问题,政策咨询正成为群众的热点。

3.在处理一些社会治安及工作事项的办法还有所欠缺,有部分优先、优惠政策方面的工作,未得到及时兑现。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项目管理 现场施工

项目管理的内容与程序要体现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层参与的项目管理活动。项目管理的每一过程,都应体现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持续改进过程。

企业法定代表人向项目经理下达“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内容,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应体现管理的规律,企业利用制度保证项目管理按规定程序运行。

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安全控制,项目成本控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材料管理;项目机械设备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现场管理,项目组织协调,项目竣工验收,项目考核评价和项目回访保修。

项目管理的程序主要有: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投标书并进行投标,签订施工合同,选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组建项目经理部,企业法定代表人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项目经理部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项目开工前的准备,施工期间按“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管理,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竣工结算、清理各种债权债务、移交资料和工程,进行经济分析,做出项目管理总结报告并送企业管理层有关职能部门,企业管理层组织考核委员会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兑现“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奖惩承诺,项目经理部解体,在保修期满前企业管理层根据“工程质量保修书”的约定进行项目回访保修。

一、项目管理规划

项目管理规划分为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1)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该大纲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在投标之前编制的,旨在作为投标依据、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及签订合同要求的文件。根据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主要包括:

①项目概况;

②项目实施条件分析;

③项目投标活动及签订施工合同的策略;

④项目管理目标;

⑤项目组织结构;

⑥质量目标和施工方案;

⑦工期目标和施工总进度计划;

⑧成本目标;

⑨项目风险预测和安全目标;

⑩项目现场管理和施工平面图;

投标和签订施工合同;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该规划是在开工之前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的,旨在指导施工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文件。根据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特点;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施工条件;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②施工部署。包括: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目标;拟投入的最高人数和平均人数;分包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供应计划;施工程序;项目管理总体安排。

③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安全施工设计;环境保护内容及方法。

④施工进度计划。应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a.施工总进度计划应依据施工合同、施工进度目标、工期定额、有关技术经济资料、施工部署与主要工程施工方案等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分期分批施工工程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

b.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包括: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方案,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能力,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及劳动效率,施工现场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条件,已建成的同类工程实际进度及经济指标。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进度计划图、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⑤资源供应计划。包括:劳动力需求计划;主要材料和周转材料需求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预制品订货和需求计划;大型工具、器具需求计划。

⑥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包括: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及时间安排;技术准备及编制质量计划;施工现场准备;作业队伍和管理人员的准备;物资准备;资金准备。

⑦施工平面图。包括:施工平面图说明;施工平面图;施工平画图管理规划。

⑧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包括:保证进度目标的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保证安全目标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措施;保证季度施工的措施;保护环境的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各项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

⑨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一览表;风险可能出现的概率及损失值估计;风险管理要点;风险防范对策;风险责任管理。

⑩信息管理。包括:与项目组织相适应的信息流通系统;信息中心的建立规划;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与使用规划;信息管理实施规划。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包括:规划的指标;规划指标水平高低的分析和评价;实施难点的对策。

二、项目经理责任制

企业在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时,要处理好企业管理层、项目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的关系,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明确项目经理的责任、权力和利益。企业管理层还应制定和健全施工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加强计划管理,保持资源的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并为项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服务;对项目管理层的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督和检查。

项目管理层要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执行和服从企业管理层对项目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宏观调控。企业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签订劳务分包合同;项目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建立共同履行劳务分包合同的关系。

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范围、时间和内容,项目经理对开工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项目经理代表企业实施施工项目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履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各项任务。

三、施工项目目标控制

(1)进度控制

项目进度控制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由子项目负责人、计划人员、调度人员、作业队长及班组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可按单位工程分解为交工分目标,可按承包的专业或施工阶段分解为完工分目标,亦可按年、季、月计划期分解为时间目标。

项目经理部进行项目进度控制的程序如下。

①根据施工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施工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并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工、竣工日期。

②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计划及其他保证性计划等因素综合确定。

③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开工申请报告,并按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

④实施施工进度计划,应及时进行调整出现进度偏差时,并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⑤全部任务完成后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

(2)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按2000版GB/T19000族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

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包括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质量控制按下列程序实施:

①确定项目质量目标;

②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③实施项目质量计划,包括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3)安全控制

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持证上岗,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项目经理部根据项旨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根据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

项目安全控制遵循下列程序:

①确定施工安全目标;

②编制项目安全保证计划;

③项目安全计划实施;

④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验证;

⑤持续改进;

⑥兑现合同承诺。

(4)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是工程价值的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的价值是由已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原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设备折旧费等)、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工资等)和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税收、利润等)3部分组成。其中前两部分构成建筑安装工程的成本。

项目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项目经理部对施工过程发生的、在项目经理部管理职责权限内能控制的各种消耗和费用进行成本控制厂项目经理部承担的成本责任与风险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明确。企业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层作为成本控制中心的功能和机制,并为项目成本控制创造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实施动态管理的环境和条件。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按内部各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

成本控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①企业进行项目成本预测;

②项目经理部编制成本计划;

③项目经理部实施成本计划;

④项目经理部进行成本核算;

⑤项目经理部进行成本分析并编制月度及项目的成本报表,按规定存档。

a.成本计划。编制成本计划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前提,没有成本计划,就不可能有效地控制成本,也无法进行成本分析工作。

要编好成本计划,首先应以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定额为基础,以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劳动工资计划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为依据,使成本计划达到先进合理,并能综合反映上述计划预期的经济效果。编制成本计划,还要从降低工程成本的角度,对各方面提出增产节约的要求。同时要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注意成本计划与成本核算的一致性,从而正确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b.成本计划实施控制。工程成本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控制标准,对实际成本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正常消耗,纠正脱离标准的偏差,使各种费用的实际支出控制在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从而保证成本计划的完成和目标成本的实现。

成本控制按工程成本发生的时间顺序,可划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3个阶段。

成本的事前控制是指在施工前对影响成本的有关因素进行事前的规划,是成本形成前的成本控制。

成本的过程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形成和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进行日常控制。

成本的事后控制是成本形成后的控制,是指在施工全部或部分结束后,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加以总结,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考核,以便采取措施改进成本控制工作。

c.成本分析。成本分析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成本核算、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成本的变动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系统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借以揭示经营中的主要矛盾,挖掘和动员企业的潜力,并提出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

四、施工现场管理

应认真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承包人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现场场容文明形象管理的总体策划和部署;各分包人在承包人项目经理部的指导和协调下,按照分区划块原则,搞好分包人施工用地区域的场容文明形象管理规划,严格执行,并纳入承包人的现场管理范畴,接受监督、管理与协调。施工现场场容规范化建立在施工平面图设计的科学合理化和物料器具定位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根据承包人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立和健全施工平面图管理和现场物料器具管理标准,为项目经理部提供场容管理策划的依据。由项目经理部结合施工条件,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认真进行施工平面图的规划、设计、布置、使用和管理。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环境管理系列标准》(GB/T24000-ISO14000)建立项目环境监控体系,不断反馈监控信息,采取整改措施。

五、施工项目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

(1)合同管理

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包括施工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解决争议。

发包人和承包人是施工合同的主体,其法律行为应由法定代表人行使。项目经理按照承包人订立的施工合同认真履行所承接的任务,依照施工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项目合同管理包括相关的分包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的管理。施工合同和分包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造成的洽商变更内容,以书面形式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订立施工合同的谈判,应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合同实施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周密、充分的准备,按照缔约过失责任原则,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订立施工合同应符合下列程序:

①接受中标通知函;

②组成包括项目经理的谈判小组;

③草拟合同专用条件;

④谈判;

⑤参照发包人拟定的合同条件或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发包人订立施工合同;

⑥合同双方在合同管理部门备案并缴纳印花税。

(2)信息管理

项目信息管理旨在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为预测未来和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提高管理水平。项目经理部应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结构,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项目信息包括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表格、图纸、文字、音像资料等。项目经理部应负责收集、整理、管理本项目范围内的信息。项目信息收集应随工程的进展进行,保证真实、准确。

项目经理部应收集并整理下列信息:

①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信息、市场信息、自然条件信息;

②工程概况信息,包括工程实体概况、场地与环境概况、参与建设的各单位概况、施工合同、工程造价计算书;

③施工信息,包括施工记录信息、施工技术资料信息;

④项目管理信息。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方便项目信息输入、整理与存储;有利于用户提取信息;能及时调整数据、表格与文档;能灵活补充、修改与删除数据。

六、施工项目组织协调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 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构架;作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企业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构建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

计划管理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必要而有效的管理方法,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激励与控制手段,多年以来一直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但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资产积累、部门增加以及专业分工细化等因素,使企业内部的计划管理项目不断增加,导致计划协调管理的工作量加大,其计划管理职能亦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交叉。目前,计划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范围、管理手段等方面已经不适应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计划管理理念需要转变。计划管理中,各单位相对独立的条块分割式管理理念没有根本改变,计划依然为分散、多头管理,不能体现企业规模经济、整体利益,“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计划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只重视日常工作和生产而轻视计划的观念依然存在;二是计划管理制度不健全。计划涉及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造成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流程不顺畅,影响到计划的管理在各个工作环节出现偏差;三是计划管理没有真正形成一个闭环管理。过程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出现有头无尾或头重脚轻现象,无法对计划从编制、管理到实施全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监控;四是计划覆盖的广度不够,深度不足,不能适应企业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五是计划下达部门和执行部门为一体的情况仍然存在,计划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尚未建立。

综合计划管理融合了系统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是目前电力行业推行的一种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它是全面实施“一强三优”建设目标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企业经营工作可控在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全面构建“制度完善、指标科学、流程清晰、调控有力”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一)建立计划组织管理机构根据“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计划管理工作必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实行分级管理模式。综合计划组织管理机构由计划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组成,如图1所示。

1、局长办公会议是企业综合计划决策层,由局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统揽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审定企业综合计划建议方案和调整方案;负责综合计划管理制度的审批工作;对综合计划管理办法的运作提出指导意见与要求;监督年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协调平衡各专业综合计划在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2、发展策划部是企业综合计划统一归口管理层,配

备专职计划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组织企业综合计划的编制、汇总、上报、下达和报告的常态事务性工作;负责向局长办公会议提交综合计划年度建议方案,进行综合计划建议方案的优化平衡和修订工作;定期向局长办公室汇报综合计划执行情况;负责组织编制企业综合计划月度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和异动指标分析报告;负责编制汇总综合计划调整方案;负责综合计划的考核工作;协调综合计划编制和执行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3、指标分管部门是企业综合计划执行层,全面负责分管指标计划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提出各分管指标建议计划,并编制专项计划报告;负责分管指标的管理、实施、细化、分解与下达工作;负责分管计划指标的月度跟踪分析与控制工作,按时向发展策划部提供相关指标月度分析和异动指标分析资料;负责提出分管指标的调整建议;配合发展策划部做好综合计划建议的优化、协调、综合平衡、编制及报审工作。

(二)建立管理制度和办法

以“完善制度”为目标,建立健全企业综介计划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对计划编制、审批、执行、监督、检查与考核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定,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流程,使综介计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有序化;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月度综介计划跟踪分析制度和季度综介计划分析例会制度。

(三)健全和完善综介计划指标体系

以“指标科学”为目标,结介电力企业实际,指标体系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而,包含了电网发展、资产质量、供电服务、经营业绩四大类30项指标,指标体系具体分类见表1。

(四)建立全过程常态管理机制

对计划从编制、平衡、上报、执行、控制、调整、监督及考核方而实现全过程的管理,努力实现“调控有力”的计划管理手段,真正实现计划的闭环管理。

1、年初山计划归日部门组织指标分管部门对全年综介计划进行统一编制与汇总,综介“卜衡形成综介计划建议方案并上报计划决策机构。

2、计划决策机构对综介计划建议方案进行审议,履行审核手续。

3、企业年度综介计划审议通过后,山计划归日部门统一下达,各职能部门按要求及时细化分解指标和制定实施方案,以保证综介计划的稳步实施,并将计划分解情况报送计划部门备案。

4,建立月度综介计划指标跟踪分析制度,及时跟踪综介计划指标的执行情况,各指标分管职能部门月初将各分管指标的月度执行情况及异动指标分析报告上报计划归日部门,形成综介计划月度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和异动指标分析报告,提交月度任务例会通报。

5、加大对综介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山计划归日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检查,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6、为了充分发挥综介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使各项指标计划对企业工作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对综介计划指标执行情况加大通报和考核力度,采取考核与考评相结介的方式。

三、综介计划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工程管理 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管理与计划管理的概念

1工程管理概念

工程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进行设计、规划及约束,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实现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目标。由此可见,工程管理并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更关乎着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具体问题,以及实现工程管理“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管理与控制目标的和谐问题。

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三大目标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既存在着矛盾又存在着统一。要想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合理确定三大目标,找到三大目标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管理目标。为了促进三大目标和谐发展,应当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1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是纷繁复杂的,瞬息万变的,没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完整的工作计划难以保证所有工作有制可循、满足工程项目施工和业主的要求。计划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全面收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经过科学分析和评价后制定一份连贯的、一致的计划书。并保证计划书具有高度的可行性、机动性,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内容,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1.2确定工程管理各阶段的任务及目标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应当将工程项目实施的所有工作细化,并确定每个细化工程的任何及目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项任务及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价,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不良行为,保证工程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1.3管理和控制工程进度

工程进度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之一,其管理工作从项目建设书批准之日就应当抓紧运行。工作人员应当充分分析和考虑各项施工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确认各项建设活动所学时间,然后制定工程进度计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变化作出适当调整。倘若遇得大型建设项目,工程进度控制决不能仅仅控制承包商的施工进度,应当对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尽享控制。比如,材料采购、机械设备租赁等。

1.4管理与控制工程成本

无论发包商还是承包商,经济效益都是其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因此,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进行管理与控制是其关键环节和必要内容,也是将成本投入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的有效措施。在工程项目成立后,相关人员应当结合工程量、定额套用及单位单价等内容计算得出工程所需的直接建设资金,加上其他间接资金汇总工程的总成本,然后编制科学的概预算,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

除此之外,在工程施工阶段更要合理控制与管理工程的建设资金,进行限额投入,避免造成资金浪费或追加成本投入等不良情况发生。比如,通过有效控制设计变更减少承包商索赔等。

2项目管理计划的基本概念

计划是任何一个组织成功的核心,它存在于组织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的首要职责就是做计划。管理者要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确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中,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涉及到项目管理计划或其子计划的规划过程。主要包括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费用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过程改进计划、人员配备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合同管理计划、项目验收计划等。现在简要介绍一些这些计划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2.`1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是项目的主要计划或称为总体计划,它确定了执行、监控和结束项目的方式和方法,包括项目需要执行的过程、项目生命周期、里程碑和阶段划分等全局性内容。项目管理计划是其各个子计划制订的依据和基础,它从整体上指导项目工作的有序进行。

2.3范围管理计划

范围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团队确定、记载、核实、管理和控制项目范围的指南。

2.4进度管理计划

进度管理计划中需要确定制定项目进度表的格式与控制项目进度的准则。

2.5费用管理计划

费用管理计划中需要选定费用管理的模板,制定费用规划、结构、估算、预算和控制的标准。

2.6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需要说明项目管理团队如何执行实施组织的质量方针。

2.7过程改进计划

过程改进计划需要详细分析过程分析的具体步骤,包括过程测量标准、过程改进目标等内容。人力资源配备管理计划人力资源配备管理计划是规划项目人力资源的获取、使用、遣散安置等的文件。

2.8.沟通管理计划

沟通管理计划需要确定利害关系者的信息与沟通需求,主要内容包括什么人什么时候通过何种方式获得何种项目信息。

2.9.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需要描述如何规划、安排与实施项目风险管理。该计划为后续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应对规划和风险监控等工作提供指导。

二、施工计划管理措施

(一)充分利用管理软件丰富的项目管理功能实施计划管理

目前流行的P3、Project等项目管理软件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特别是P3软件,能够站在企业层面进行项目管理,具备公司层面的全局资源管理能力,从机械、人员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调配,从数千条甚至几万条作业中轻松筛选项目的关键路径,整体计划的更新更加轻松,并通过设置分类码、过滤器等,随时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具有丰富的视图功能。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充分利用了自动计算功能,实现了直观的目标计划管理;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加载功能,实现了自动进度百分比计算。

利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计划管理,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促进计划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电网工程应成立以项目总工为首,P3专工、项目工程部主管和各专业技术组长为成员的P3软件应用开发小组,开办多期P3软件基础培训与提高班,对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所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P3软件应用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达到人人了解P3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并能熟练应用。

(二)编制工程进度计划

详尽、合理的进度计划对电网工程的顺利实施及按时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工程的经济效益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能体现出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因此工程项目开始之初,工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各专业负责人根据工程里程碑计划要求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全方位考虑工程各方面的情况,在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提前整体筹划、综合安排、周密布置,以免顾此失彼。同时应提前对工程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相应预案,最大限度减少对工程实施的影响。

三、工程管理中的计划管理要求

为保证安全与进度相互平衡,应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编制施工方案、切实执行各项安全措施、确定合理工期、不赶工、不抢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如工程确实需要赶工,则要做足相应安全措施,加大现场安全管理力度,投入更多的人力及工器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在工程建设中,质量的重要性不容质疑。只有质量满足国家规范及设计要求,才能确保电网工程安全可靠运行。所以施工单位必须明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质量第一、工期第二,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所以应根据业主的工程里程碑计划,综合考虑企业的资源情况,确定合理工期,制定合理进度计划,使工程施工顺利均衡进行,以保证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结语】

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无论是发包商还是承包商,作为一种经济组织都以追求最优化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因此,工程管理工作应当围绕这一生产经营目标展开和运行。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工程建设项目采取不同的工程管理程序与方式,确保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杨洪林 冶金机械大修计划、工程管理探讨 《科技信息》 2011年11期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6

1.1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关键管理动作不规范

通信工程项目特点决定了其建设地点涉及众多区域,以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为例,在基站工程中,建设地点遍布全区14个地级市,109个县区,1324个乡镇。建设过程中,涉及征地、土建、电力引入、通信设备安装、光缆线路施工、系统调测优化等多个环节,工程实施复杂,参与人员较多,需要运营商省、地市公司管理人员全程参与项目管理,由于运营管理人员跨越省、地市公司,管理角色不同,掌握和运用项目管理方法不同,导致项目管理动作走样、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以组织工程协调会议为例,省公司、地市公司都需要召开工程例行沟通协调会,有些省公司项目经理往往只关注市公司应关注的项目细节,而未能掌控项目全局,对自身角色应关注的重点环节认识不清,另外也暴露出了运营商内部分工界面不明确、各个角色之间沟通不充分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运营商自身项目管理相关动作规范缺失,未能明确指导各级项目管理人员执行相对应的角色管理动作。

1.2项目管理IT平台多、互联程度低

运营商内部按管理线条搭建了多个不同IT系统,系统互联互通标准化程度低,未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笔者以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为例,有项目管理平台、采购供应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MIS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每个系统由不同部门设计开发,功能过于单一,系统之间信息关联和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在项目立项、设计、设备采购、合同签订、物流配送、资产转固、项目验收、档案归档等管理环节,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在不同系统进行手工录入,人为操作工作量多、繁琐,容易出现失误。

2运营商通信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

本文将PMBOK(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先进项目管理理念应用于运营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将省公司、市公司项目关键环节进行标准化,并充分挖掘运营商内部各个IT系统,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管理过程为纽带,打通各个IT系统,标准并固化项目管理过程关键管理动作,以统一规范运营商内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管理行为,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2.1项目管理关键管理动作标准化

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运用PMBOK理念,借鉴的成熟项目管理方法,笔者结合行业建设规范及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内部管理规定,梳理了项目管理关键点,其管理动作都要有相应的输入、工具、输出,形成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

2.1.1项目启动过程标准化

在项目启动阶段,省公司依据年度投资计划和网络覆盖情况,收集市公司上报用户活动热点区域需求,分析投资收益,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省公司编制项目建议书,组织评审,完成这些关键点后,通过项目立项,将投资信息,建设规模,初步实施计划等项目信息录入项目管理系统,并同步到采购供应系统、MIS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章程一般作为日常管理要求,已成文并下发,不再单独为每个项目制定管理章程。识别干系人,通信工程专业程度高,施工复杂,在启动阶段,需要识别项目主要干系人,特别是市场部门对业务的需求,必须与市场部门人员进行面谈,收集并分析需求。

2.1.2项目计划过程标准化

项目计划是为了完成项目而编制的计划任务书。局限到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计划要列出要做的主要工作任务清单及时间节点,在工作和任务清单中清楚地描述出项目划分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工作的重点和任务是什么,完成本阶段工作和任务的人力、资源需求,时间期限,阶段工作和任务的成功形式。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风险、疑难、其它不可预见因素等处理机制。通信工程专业性强,实施步骤关联性较大,往往前置任务出问题导致后续环节延误。因此项目计划是整个项目的灵魂,而制订计划时考虑是否全面、前后顺序是否科学是决定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在编制计划过程中,省公司项目经理组织各个部门、不同专业人员按专家讨论方式进行,明确每个项目目标,分解每个专业项目任务以及必须执行的具体活动,以网络图表的形式图示描绘活动。市公司项目经理在总体计划框架下,进一步细化,便于落地执行,特别是各种活动之间的必要的次序和相互依赖性。如前期配套工程必须完成谈点,后续设计人员才能进场勘察机房建设、电力引入、光缆路由、无线建设方案等。通信工程项目计划主要关键点是实施计划安排。通信工程按专业可划分为前期配套工程、无线工程、交换工程、传输工程、IT支撑工程。不论哪种专业,都涉及设计、采购、配送、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同时将风险管控纳入规划过程。设计管理计划是通信工程项目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子计划。为此,笔者所在的公司专门编制了设计管理WBS以及关键流程,每个具体项目按模板,添加各个设计任务时间期限,即可形成标准化的设计管理计划。设计管理贯穿了项目始终,确保项目按设计实施。采购管理计划标准化,运营商投资类项目采购,一般分为一级集采和二级集采,一级集采主要由集团总部采购主设备及通用类配套设备,二级集采由各省采购少量配套设备。项目采购管理计划必须考虑各级采购范围,采购时间。配送计划与采购计划关联密切,一级集采和二级集采,各个供应商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域,配送到达项目实施地点所需路程和消耗时间不同,在计划阶段,需要提前进行规划,确保每个施工点物资能在同两天内同时到达,以便施工人员一次进场,就能完成设备安装及调测。施工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个地点施工任务。施工计划与前置任务是设计、采购、配送计划,还要考虑施工协调计划。通信工程施工地点分布广,覆盖城市各个街道、遍及乡镇村庄,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协调能力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顺利实施,特别是光缆线路工程,做好线路沿线百姓协调工作,是施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计划重点在组建项目协调小组成员,成员要熟悉施工区域风土人情。验收管理计划在实施前,编制验收标准,验收要点,使各参加单位提前了解项目验收要求。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往往国家行业验收标准未实施,需要在编制计划时,重点考虑。风险管理计划针对每个具体项目,省市两级都要列出风险清单,特别是以往项目遇到的问题,并分析风险,确定两级风险管理职责,输出风险应对计划。

2.1.3项目执行过程标准化

执行过程关键在于计划落地,将工作任务分解,并制定执行标准,确保每个环节有专人按规范执行。省级项目经理落实总体计划执行,市级项目成员落实项目具体实施。在执行过程,规定市级项目经理在固定周期内提供进度、质量报告。特别是在市级层面无法解决的设计方案变更、资源不满足等问题,必须及时报告,由省市联合进行攻关解决。执行过程将沟通管理动作标准化,严格执行沟通计划和沟通制度,才能达到沟通效果。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有工程沟通协调会、定期书面沟通、不定期口头沟通。我们对每种沟通方式进行标准细化,使其规范统一。沟通会议是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每隔两周省公司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沟通。开会前,各地市确定每次会议主题,按照问题、协调帮助、解决建议、下一步计划等4个方面组织会议材料,发言时间控制在3~5min。书面沟通方式主要有周报、月报和季报。公司统一设计模板,项目组成员按照模板格式,将日常工作信息准确记录并,使项目组成员及时掌握项目执行过程情况,及时向更高级管理人员报告项目进展,获取项目支撑资源。口头沟通方式主要有面对面、电话、邮件。在项目早期多使用面对面沟通,这对促进团队建设,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特别重要。由于当面沟通信息不能保存,标准化管理动作要求沟通过程要进行记录,以电子形式保存下来。电话沟通比较及时,能快速解决紧急事项,标准沟通方式要求团队及时进行电话沟通。

2.1.4项目监控过程标准化

监控项目工作是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过程。监控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活动之一,它包括收集、测量和绩效信息,分析测量结果和预测趋势,以便推动过程改进。监控过程标准化关键明确省、市公司项目团队成员、不同角色在实施各项任务时,把项目的实际绩效与项目管理计划进行比较,评估项目绩效,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推荐必要的措施。为规范标准,我们编制省、市级质量巡检表、安全检查表、周报、月报模板、合伙方管理规范清单表。省市项目成员按模板要求定期巡检,反馈项目信息,跟进计划执行情况,同时识别新风险,分析、跟踪和监测已有风险,确保全面识别风险,报告风险状态,并执行适当的风险应对计划。省市项目成员持续分析项目管理计划的偏差,进行变更请求。

2.1.5项目收尾过程标准化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项目的收尾阶段管理,认为剩余工作量不大,对项目团队成员管理松散,对遗留问题处理不及时。收尾阶段的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项目其它工作和任务一样均应纳入项目管理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省、市公司项目管理团队检查项目建设过程程序资料,列出清单,逐一对照检查。确认项目所有管理活动是否完成,检查项目竣工与设计相符度,变更过程手续是否齐全,整理项目过程资料,生成归档清单,项目档案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发起项目终验,结束项目。项目收尾标准管理要求,项目团队成员按照项目管理计划,落实项目收尾。项目管理团队成员必须完成项目收尾阶段所有工作,才能解散。

2.2将关键管理动作固化到系统,并优化系统互通

笔者以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为例,近两年重点提升项目管理,将项目管理过程关键点标准化,并在项目管理平台进行固化。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按项目管理平台要求,完成相应的管理动作,项目顺利实施。优化各个系统之间互通信息,将项目平台与采购供应系统、MIS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档案系统互联互通,共享项目信息。项目以项目MIS编号作为项目唯一编码,在各个系统进行共享。在设计阶段,将设计电子清单导入项目管理系统后,自动生成采购清单,减少了其它系统录入,提高效率,降低录入错率。采购供应系统完成采购及配送后,项目中的物资自动导入MIS系统,减少人工录入MIS。将设计、采购、配送、施工、巡检、验收、资产交付、档案归档都纳入项目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在平台发起标准管理动作,其它各个系统配合完成,不再单独手工生成录入,减少项目管理人员工作量,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3总结及展望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 民用飞机;计划管理;方法和流程

中图分类号V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139-02

0引言

民用飞机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诸多项目群的集合,涉及总体气动、结构强度、各系统及材料标准件等上百个专业,上万人参与工作,数百万个零件,几十甚至上百家国内外供应商,研制周期长达6~10年左右。其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协调关系复杂的特点,对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计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背景下,结合民用飞机研制特点,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计划管控模式、方法、流程对于确保项目研制工作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内涵为:应根据项目里程碑要求和项目范围,充分评估资源,制定项目计划,并对项目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和控制进行有效管理。

传统项目计划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计划编制和计划管控的系统性不足。

2)计划管控方法不适应民用飞机研制等大型复杂项目。

2计划管控架构

对计划从编制、计划执行控制、计划考核评估方面实现全过程管理,实现计划的闭环管理。

3 项目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计划编制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根据系统工程思想,项目计划面对的对象是整体项目,各条主线互相关联、互相制约,要对项目研制的设计研发、供应商工作等方方面面任务和活动进行统筹策划和协调;

2)协调性原则:项目计划中各专业、各业务板块任务在输入输出关系上保证协调性,避免出现某项任务由于缺乏必要的输入条件而无法开展工作;

3)简化性原则:为便于管理,易于操作实施,整个项目计划编制应力求简化,目标应明确,易于界定,以便明确责任,实施目标管理。总体上说,整个项目计划编制应尽量合理,既不能过于繁琐,又不能过于简略。过于繁琐,使人抓不住要领,重点不突出,目标难以明确;过于简略,实施起来,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容易让计划执行人员无所适从。

4)平衡原则:注重对计划目标难度平衡、各团队任务负荷平衡、当前项目计划与长远项目战略目标的平衡。

计划编制流程:

按照项目网络计划、研制程序、WBS对当前阶段研制任务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研制状态,确定年度需要达到的研制目标。确定年度目标后,各专业开展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计划编制涵盖全年所有研制工作和活动,科学统筹任务的复杂度、任务周期和逻辑关系,充分考虑资源的可用性,借鉴历史工期数据,预留不可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缓冲时间,划分任务阶段控制点,明确计划任务工作及其验收标准和条件,落实计划任务的责任单位和交付物。通过多轮的各专业之间,设计、制造、试飞、客服之间的关联任务的工作内容和进度节点的协调,保证各任务的输入输出关系的协调性。平衡各计划任务目标的难度,既不能设置过低的目标很容易实现缺乏挑战,又不能设置过高目标挫伤研发团队积极性和信心。同时要均衡各研发团队的任务负荷,平衡当前计划任务和长远项目目标,平衡性能指标、进度、资源之间的关系,使项目综合最优。

项目计划协调平衡后,挑选一些相对重要而且周期最长的研制任务作为管控重点,确定项目年度关键路径。同时,应用并行工程,强化产品设计与试验验证、工艺设计、生产技术准备、采购、生产等种种活动交叉并行和协同,将项目全阶段的技术和管理要素进行融合,缩短项目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PERT逻辑网络等工具方法对项目计划进行整体优化。

组建项目年度计划专家评审组,对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项目管理人员根据意见修订项目计划,同时组织研发团队对项目计划进行最后确认,确定计划基线。

4项目计划控制方法研究

计划基线确定后,通过强化技术管理、沟通管理、组织管理、供应商管理、计划检查、计划考核、风险管理、资源管理等管理方法和工具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计划的执行。

1)对项目计划中影响项目整体目标的关键路径任务进行严格管控,重点配备资源,确保进度;

2)构型管理对影响项目计划进度、适航、性能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的工程更改、构型基线更改、偏离/超差等技术状态管控;

3)沟通管理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层次项目沟通平台,使项目研制中信息要素畅通无阻的有效传递。横向线上,搭建设计、试验、制造、试飞、客户服务、适航、质量、供应商沟通协调的平台,设计体系内部,建立各专业横向项目沟通平台。纵向线上,研发团队一线及时向项目决策层反馈项目进展状态、存在的问题,项目决策层及时对项目研制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和有效决策;

4)根据项目研制需要,组建高度柔性化的强矩阵IPT项目团队,将项目研制的设计、制造、试飞等技术和管理全要素在IPT团队中高度融合,加强并行,强化各专业间的沟通联系,明晰责任,厘清界面,赋予权限,更大程度调动研发团队积极性、创造性,更大程度理顺研发团队的责任体系;

5)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模式,建立满足项目研制需要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从计划、工程、合同、采购、质量、适航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制定管理程序和要求,对供应商实施管控;

6)强化项目计划的执行检查,加强对项目计划执行的滚动检查,提前发现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采取应对措施,制定赶工计划,加强资源保障;

7)根据民用飞机研制特点,明确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确定考核评价指标集合,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对被考核的计划进行分类,每类计划根据难度、重要程度等确定不同的权重,同时考虑计划的调整及计划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以得分的形式确定各团队计划执行情况,并进行考核评价;

8)通过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决策、应对、控制与评价等流程方法对项目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管控;

9)根据“型号研制必须、项目取证必须”的原则,围绕项目研制计划,配备经费资源,编制预算计划,保证预算计划与项目计划一致,并推进项目概算、预算、核算、考核“四位一体”的管控模式,推动项目计划顺利执行。

5总结展望

本文系统分析和提出了民机研制复杂项目计划编制和计划管控的流程、方法,将系统工程、关键路径管理、强矩阵IPT团队管理等思想、模式应用于民机项目研制计划管控。如何应用科学的方法工具对项目研制计划进行深度优化,计划执行中对文中提到的各种计划控制方法进行更加紧密集成是民用飞机研制项目计划管控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庆华,杨惠鹄,陈浩光,李克华.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计划管理系统.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0,8:1-5.

[2]张苓.关于型号项目的计划管理.管理与实践,2007,8:32-34.

[3]白思俊,杨尤昌.飞机型号工程管理模式研究.航空科学技术,1999,1:14-16.

[4]赵成雷,冯俊文.基于灰色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及应用,2009,6(3):55-64.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8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的预测、决策和计划性,构建科学、完善、高效的计划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企业如何适应市场变化,采取何种措施,实现有计划的管理和有管理的计划既是企业有效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实现目标控制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又是企业提高整体绩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基本保证。本文从企业计划管理的基本职能入手,就如何建立企业计划管理体系,实施科学的计划管理谈些初浅的认识。

一、立足企业实际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计划管理大致有决策参谋、综合平衡、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四项基本职能,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职能作用,加强计划管理的综合功能,就应该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从影响和制约计划管理的内外因素入手,科学界定计划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内在结构、管理手段、组织制度,以及管理规则,操作流程等诸多方面的要素。为此,在构建一个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时,我们主张从企业经营管理所涉及的业务入手,全面地、系统地考虑计划管理体系建设,追求计划管理的最大功能和综合效用。

在实践中,一个优秀企业的计划并不是表现为一个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正是这个有机的计划体系与网络,把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生产、经营与管理,以及重点工作、业务拓展与企业扩张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纳入了组织化的计划管理轨道。借鉴优秀企业计划管理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

一方面,从时间跨度上做出长期、中期到短期的计划管理,通过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计划,实现企业的有秩序、接替性和可持续发展;从组织机构上对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到每个员工进行计划管理,主要是根据企业的业务发展计划,做出适宜的组织机构、人事组织制度及人力资源的计划管理;从经营管理过程上对市场预测、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销售)、利益分配、企业发展到各个方面实施系统协调的计划管理。

另一方面,我们主张把计划管理延生到对企业的经济要素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全部经济要素的规划计划,来实现全面计划管理的目标。一般而言,全面计划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主要经济要素或指标有:一是利润指标,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税前税后利润、利润分配等;二是成本费用指标,包括生产成本和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等费用;三是项目投资指标,包括投资项目、投资期限、投资额、投资来源等;四是劳动人事指标,包括人员数量、结构、稳定性、工资福利、培训计划等;五是财务指标,包括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人均利润、人均收入等;六是能耗指标,包括水、电、暖、燃料油气消耗指标,把上述经济要素或指标全部纳入计划管理的范畴,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

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企业计划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这是我们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的基础,只要我们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实施有效的全面的计划管理,就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做到主动控制、主动评价、主动纠偏,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和谐、持续和目标性发展。

二、细分业务范围建立多层次的计划管理结构体系

一个企业的涉及的领域和业务往往是纷繁复杂的,体现在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层次的交叉性上。构建计划管理体系首先要细分企业业务范围和层次,弄清各业务相互间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分层次的计划管理结构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按周期分为长期与短期,按层面分为策略层面与运作层面,相对应地,企业计划管理被分为规划、年度计划、季度(月度)计划。规划是用于指导企业未来长期性生产经营活动,它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强调对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内部综合平衡,外部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与预测,并体现其战略性、指导性的原则。年度计划则是在规划的指导下,规定了较明确、具体和量化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具备可操作性。季度(月度)计划是安排衔接全年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各部门生产经营的重要依据。制定和实施季度(月度)计划目的是要保证年度计划的全面完成。

因此,立足企业业务细分,分层次的计划管理结构体系应该是一个包括企业计划、部门计划、岗位计划相互衔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相互衔接,建设项目计划、经营计划、成本费用计划、利润计划、人事计划、财务预算计划、日常工作计划相互衔接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相结合、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相结合的严密、完整、系统化的计划管理结构体系。这个体系既要做到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有机结合,又要做到各种业务计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既要包括明确的战略指向,又要实现计划的具体化、数字化;并真正做到了层层有计划、人人有计划、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计划管理流于空泛、模糊和形式。

三、按照逻辑关系建立顺畅的计划管理流程体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相互联系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之间遵循必然的逻辑联系,计划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为此,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按照计划管理的逻辑关系,建立起顺畅的计划管理流程体系,这是实现规范化、程序化计划管理的制度性根据。其中,要着重处理好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企业计划的制订大致包括五个相互衔接的过程或方面,一是收集资料,科学预测,确定计划的基本前提条件;二是确定组织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计划;三是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目标结构;四是综合平衡,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各种计划之间的有效衔接;五是编制具体计划并下达执行。与此相联系,企业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具体流程,一是初定各部门的目标计划体系;二是企业就各部门目标计划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企业总体计划;三是根据企业总体计划,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部门计划,并签订部门目标计划责任书;四是部门据此分别确定岗位计划;五是计划实施及检查,企业依据月度、季度工作情况,评价其进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按程序对年度计划做出适当的修改;六是计划落实情况的考核和奖惩,在年度终结后,对全年度完成计划情况进行总体考核评价,并决定对其奖励和处罚措施。

在操作上,企业计划可以分部门、核算单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编制,由企业确定经营战略、业务方向、增长目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上下反复沟通,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企业可以设立多级计划控制体系,将各部门的经营活动都纳入计划,以便详细地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在每期经营活动实际完成后,还要将实际业绩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检查生产经营是否按照计划在进行,是否有偏差,偏差有多大,原因在哪里;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纠正偏差,以保证计划科学和实施。

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完备的计划管理体系来说,秩序、规范、有效的管理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克服计划管理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同时,计划管理体系的功效需要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效率性来实现,其中规范性是第一位的,管理流程是否完整顺畅、有无漏洞,是否对计划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是否可以提升计划管理效率,都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依靠现代管理技术建立支持数字控制的计划管理体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管理技术及手段也日新月异。现代管理技术与手段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科技含量。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巨大效能正在通过现代科技被大量地释放出来。为此,结合计划管理的特点和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管理技术的作用,建立支持数字控制的计划管理体系成为许多企业提高计划管理科学性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制定计划需要大量的信息并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信息的生成与加工处理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便捷的分析工具。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和企业生产经营网络化的特性,计划项目内容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对全局产生影响,而编制计划的依据要尽可能地采用最新的市场信息数据。因此,编制计划的手段要求高度信息化,要求建立计划与生产经营有效对接的数据库,通过信息网络与原材料、产品市场供需数据库相连接,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有效组织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产品投放市场,并根据其中的变化情况,及时精确地调整计划。同时,为了精确指导生产,适应计划系统对市场需求反应快速并灵敏的要求,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及有关软件编制和调整企业生产经营运行图,并对日计划及月计划进行调整与管理。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计划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数字管道,创建基于计算机智能化、数字化控制并与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相适应,支持数字控制的计划管理体系。

五、树立全员计划管理理念建立有管理的计划体系

计划本身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职能,但计划客观上又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实践证明没有管理的计划,往往不是欠科学,难以实现,就是在执行中缺乏支持和监督而大打折扣。因此,企业需要确立全员计划管理理念,建立有管理的计划体系,实现计划的组织化实施。

首先,有管理的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支持体系。只有建立起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管理流程,使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全体员工所承担的业务或工作符合计划要求,才能保障计划的正确、顺利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全面实现。为此,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计划管理组织(职能)机构,并根据需要设置规划管理、投资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概预算管理、定额定价管理及综合统计管理等计划性管理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从不同层面,不同业务类别归口管理企业规划计划业务。并制订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配套制订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年度投资计划、生产经营计划、建设项目后评价等业务的管理办法。这是保证计划管理实现科学目标和发挥最大效益的组织制度基础。

其次,有管理的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议事规则与工作做制度。一般地,规则是执行程序中对每一步骤工作所规定的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章。有管理的计划就是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中有关管理人员必须遵循相应的管理原则、议事规则、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以及调整纠偏等工作制度,有效避免计划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方面,计划的制订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与议事规则,一是适度从高、从严的原则。目标太高、太严往往难以执行和实现,抵耗员工工作积极性。目标太低太松又难以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潜能,损失应得的企业效益,计划中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是通过付出较大努力而能够达到的。二是周密、完备的原则。中短期计划、部门、局部及个人计划应是企业长期计划、整体计划的分解,因此,计划要覆盖全面、衔接完美。三是 充分量化的可衡量性原则。要做到完成一项计划所配套的措施量应有明确规定。 四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为了保证计划的一致性、衔接性,提高计划的质量,企业整体、中长期计划,局部、部门等专门计划的制定,应吸收员工参与讨论、接受员工的提议,特别是专家的意见,做到上下的充分交流与沟通。 五是按程序制订、执行、修订计划的原则。计划的制订必须按照应有程序进行,一旦制订立完成,就应当认真遵照执行,要注意防止随心所欲更改或推翻计划;如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确需调整、修订计划也必须按照程序进行;对计划的监督与考核应当严格以正式计划为准,即以按规定程序制订、修订、下达的计划为准。

另一方面,有管理的计划体系还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各类会议及请示报告等工作制度。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年度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以及规划、投资计划、生产计划、统计工作等业务会议制度和计划编制、投资项目追加、计划调整、定额定价等具体工作的请示报告工作制度。

目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词:现代配电网规划 精益化管理体系 MBO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c)-0044-02

以规范业务工作“三流程”(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计划编制)、构建项目数据“三个库”(规划数据库、规划项目库、投资项目储备库)、强化体系“四建设”(即规划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数据体系、标准体系)、强化过程管控“五环节”(规划项目评审、可研设计评审、计划审批下达、项目过程管控、目标成效评估)为重点,构建基于“MBO”的现代配电网规划典型工作模式,突出规划“龙头”和计划“刚性”的作用,实现管理清晰、流程顺畅、管控有力的管理体系。

1 管理目标及指标体系

1.1 管理目标

提升配网规划执行力,实现项目从规划前期可研储备计划执行诊断评估等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实现现代配电网规划全流程精益化管理。

1.2 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规划和执行两个阶段,其中规划阶段的主要指标包括规划准确率和计划准确率,执行阶段的主要指标包括目标完成率和投入产出率。

2 主要流程

2.1 规划启动

主要管控措施规章制度,目的是强化和完善规划执行全过程的考核和责任体系建设。

(1)建立规章制度,明晰管理流程。为规范和加强配电网规划执行管理,明确局属各有关部门、各供电公司的任务、责任、权限、程序和工作要求,制定精益化管理办法,提高配电网规划执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强化和完善规划执行全过程的考核和责任体系建设。

(2)组建专家团队,强化规划执行全过程管控。构建市县二级一体化配电网规划专业团队,下设领导小组及4个专业工作组,即一体化信息平台组、配网规划内审组、前期评审组、项目效益评估组。专业团队由相关分管领导及配电网规划、计划、执行、运行维护全过程领域的权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2 规划编制

主要管控措施为通过规划质量对标,强化规划质量与深度的管控力度。以规划管理指标对标为核心,制定配电网规划质量对标评价体系,开展规划报告、图册、项目、目标4个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对标,通过组织配电网规划专业团队对各县公司配电规划及相关指标进行点评、评分、排名,最终实现以对标提升规划管理水平、以评价结果提升规划深度的管理要求。

2.3 项目前期

充分依托GPMS配电协同设计平台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的管理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同时强化“规划指导项目、项目落实规划”,并实现“规划引领、计划刚性、投资精益”的管理模式,并为科学编制公司年度配网投资计划提供依据。主要管控措施为规划准确率、概算调整率。

(1)下达前期计划。为做深、做细配电网项目前期工作,满足立项储备深度要求,根据审查后的配网滚动规划项目库,组织专家团队对近两年的配网规划项目的必要性及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审核,并提前下达近两年10 kV及以下配网前期项目计划,确保未纳入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不得开展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