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目标化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4:05

目标化管理论文

目标化管理论文范文1

如何平衡税务风险与税务价值

何谓税务风险

公司税务风险可以理解为:公司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公司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公司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导致公司多交了税或者少交了税,最终影响到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控制税务风险,要搞清风险来源,其主要来自于:政策遵从风险:纳什么税的风险;准确核算风险:纳多少税的风险;税收筹划风险:纳最少税的风险;业务交易风险:何时何地如何纳税。这是最难控制的一种风险。

当然,以上四种风险来源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一项具体的税务风险,往往同时涉及到以上几个方面。要控制风险,就必须要从风险产生的基本元素出发。

对税务价值的理解税务价值一般包括两项内容:有形价值及无形价值。有形价值主要指:在合乎法律的前提下合理避税(逃税是非法的),如税收筹划。无形价值则主要指:良好的税务管理可以帮助公司形成良好的声誉,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公司吸引人才、资本市场融资等。

公司税务策略的选择及运用

公司管理层应当明确地从以下三种税务策略中选择一种,并运用到实践中。

“激进”的税务策略:采取的是一种进攻姿态,他们积极利用一切减少税款和延期纳税的机会来增加收入和利润。若公司选择此税务策略,风险性大,并有可能会因此受到税务罚款或惩罚。

“保守”的税务策略:相对来说,更加注重公司税务风险。若公司选择此税务策略,风险性较小,但有可能会因此而缴纳了税企之间尚存争议的税款。

“激进+保守”相结合的税务策略:根据不同的纳税事项、纳税主体,选择不同的税务策略。若公司选择此税务策略,风险性可控,此策略被大多数公司所采用。

董事会应重点关注税务策略的选择,及与公司重大决策(如:重组、并购等等)有关的涉税决定判断;公司高管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将涉税信息政策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部门之间的配合,应对税务约谈;涉税岗位工作人员需关注的是:如何掌握、理解政策的尺度及运用,税务约谈时的注意事项,因为有很多被补缴的税款是被税务约谈诱导出来的。

综上所述,公司税务策略的选择,既要具有前瞻性,同时也要具有可操作性。那就是,在税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自身的税务价值。

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税务管理

建设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税务管理体系是指公司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涉税事务管理组织与标准,即建立“计划、执行、控制、分析、评价”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以完善各环节涉税链条,加强税务工作的事前筹划和过程控制,实现公司税务价值的最大化。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具备“李小龙”式的税务功夫,已不足以应付税务机关信息化的管理和稽查。公司为了提升自身的品牌和声誉,在媒体上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可能被录入税务局的数据库中,作为纳税评估的重要指标。在信息化社会中,税务机关只需要一个鼠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核实情况。

因此,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公司税务高效运行的关键;税务管理必须与公司整体管理直接对接、共同运行,从而有效地推动公司税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税务组织结构,也将使公司得到更专业的税务部门和更优化的合作环境,税务部门的人才储备也将更加充足,从而提升税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领先公司的做法

作为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形势下,公司应积极调整组织结构,改革管理体制,实施税务管理,构建以流程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很多公司积极地对税务部门进行了重组,逐步完成流程体系,通过流程的有效运行对涉税事项进行过程控制,最终达到防范涉税风险、创造税务价值的目的。

据统计,目前中国公司集团内部的交易,已经超过了公司集团整个交易额的40%。已经到了有必要对公司集团内合并纳税成员与非合并纳税成员内部交易进行税收管理与规划的时候了。如:中国电信根据萨班斯法案的要求,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所有的涉税流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中国银行注重合规性管理和税务风险控制,建立了定期和特殊事项的税务报告制度;中国人寿始终将税务风险列入公司风险管理层级,严格遵循美国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确保依法合规纳税,并将集中管理、集中核算作为集团发展的一个趋势。

税务管理的运用,是以税务计划纳入公司的总体战略为前提

在与税务风险的博弈中,公司涉税岗位往往只有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处理涉税事务,而税务当局是一个团队;公司往往更关注当期的纳税状况,而税务当局同时还在不同年度进行纵向比对;公司往往局限于自身资料,而税务当局可以对全行业、同地区的公司进行横向对比;公司自身资源不足以支持其进行合理性分析,而税务当局拥有完善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能发现公司申报资料可能存在的疑点。此外,税务当局还投资了近百亿元的金税三期工程,并建立了纳税评估体系,海关、银行、电力、外汇、媒体、税务的信息得以共享和互通。因此,首先确定税务战略(保守、激进、保守与激进),然后再制定公司整体的税务计划(总经理签署),才能将公司各涉税岗位所需应对的税务风险始终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公司应将税务计划纳入公司的总体战略,从而有效提高税务计划的重要性。在领先的公司税务部门中,他们将税务计划视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只有实行有效的税务计划,公司才可以实现合理避税。

首先必须认识到,保护公司的现金资产是公司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如果公司的税务专家有机会参与各项业务的决策,他们会提出有价值的税务建议,这些建议往往可以有效地帮助各个部门实现盈利目标。而在以往,由于在业务决策时忽视了税务负担,这些目标实现起来往往具有较高的难度。

其次,公司应当明示每位高层领导税务计划是他们应尽的职责。这样,各部门的领导会意识到,税务计划员不仅是年终税务文档的编制者,还是部门制定业务决策时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向部门领导提出有关各类交易的建议,比如:在销售、采购、合并和收购中如何合理避税。

同时,在进行总体税务计划时,还必须对公司当前各项业务的税务进行评估。这就需要税务部门和各个业务专家进行紧密合作。

忽视税务计划会使公司失去很多利用纳税策略节省开支的机会。这对公司来说是不必要的风险,额外支付高额税款,会浪费本可以支持业务发展和增长的资源。

通过对公司税务部门职责的有效管理,管理层可以对总体税务负担进行有效评估并努力减轻这些负担。最终目标是,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公司的应纳税总额降至最低。

税务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与国内税务环境相适应

国内税务当局的高层一直在倡导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务政策要公开透明、要为纳税人做好服务。但落实到基层,就会被“打折、曲解”,这就是中国国情,这个现象的好转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税法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由立法、执法、司法三部分共同组成,其中立法由全国人大制定;执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施行;当税务当局与纳税人出现争议时,则由司法部门即法院对此进行判决。但在中国,纳税人大多以为税务当局的规定即为税法,这是不全面的。公司为此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并没有在保护自身税务利益方面,主张自己的权利。

目标化管理论文范文2

1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1研究目标

研究的目标是,研究开发出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并通过与另一应用软件开发课题配合,实现论文评审的电子化操作,努力使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1•2主要研究内容与流程

(1)研究《标准》,建立评审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研究,结合《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建立学位论文评审指标体系。(2)借鉴国际先进评审模型,构建学位论文评审模型雏形。借鉴、引进、消化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评审模型,结合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考核特点,构建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雏形。(3)依据科学原理,构建模型。依据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系统模型的构建原理,运用聚类分析、层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开发出满足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考核要求的评审模型。(4)研究量化的评审方法。(5)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设置,采用加权法等综合评审方法,系统设计定量评审方法。(6)设计科学公正的评审流程。(7)试运行,验证。(8)为实用软件的设计预留对接接口。本研究成果具有开放性和多适应性,也可以运用于解决类似的评估、评审问题。

2课题研究的开展

2•1主要技术路线

(1)明确目标、确定范围。(2)调查研究,收集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找出主要因素,确定主要变量。(4)识别和分析各种关系(内含的科学定律,管理关系、规则等)。(5)形成系统模型雏形。(6)进行“验证、符合试验”,检查模型是否反映所研究的问题。(7)简化和规范模型的表达形式。

2•2研究工作重点

(1)重在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和重点调查我国现有在岗的与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专家、教授,已经通过论文答辩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界的项目管理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在读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尽量掌握足量的、必要的、有代表性的信息。(2)精心构建模型。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用现代项目评估的相关原理和方法;②借助社会上项目管理评估方面专家的智力;③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相关评估模型,结合实际,改造创新,构建本模型。

3模型的构建

3•1模型构建的原则

在具体操作时充分考虑以下7个方面:(1)真实性。反映系统的本质。(2)简明性。反映系统的主要特征,简单明了,容易操作、求解。(3)完整性。系统模型全面、完整,应包括目标与约束两个方面。(4)规范化。尽量采用教指委现有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和《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相关内容,模型与现有标准互动和对应,在创新和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尽量使之适用并有利于下一步的操作软件开发。(5)创新性。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克服原有标准的某些弊端,在模型体系结构、指标设置、综合评审等方面注意范围明确,尽量量化,以克服参与评审的教师、专家的随意性,专业关注的局限性;引导与规范教师、专家在发挥其专业水平的同时,注重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地按模型标准范围进行评审。(6)开放性。使模型系统化、模块化,参数可选择,可更改,有利于改进和拓展。(7)可操作性。为开发实用、可操作性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奠定基础。本课题组和国内的软件开发公司做了沟通和交流,可以开发出简单可操作性的软件。

3•2评审模型结构设计特点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系统结构采用模块式,包括四个子系统模块:(1)评审目标设置。(2)评审指标(标准)与权重体系设计。(3)子准则和评审量表设计。(4)评审程序与制度设计。同时,给出可以选用的空间,以备选择应用。

3•3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

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分为类、指标、子准则3个层次,如图1所示。指标层用于综合评分的累计,子准则层用于量化计分,采用100分制。通过对子准则评分得到其分数,再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累计加和(采用加法规则),即可以得出被评审项目的评审分数。图1中的子准则只是通过一个例子进行了示意,评审流程如图2所示,详细的量化评分表如表1所示。

3•4模型特点及用到的方法

从上文可知,这一模型具有如图3所示的特点,并分别用到了以下方法:①充分运用了信息搜集的方法;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评审标准(指标)进行了分类;③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指标分层;④充分应用对比分析法筛选量化评审指标;⑤在整体指标的确定上采用逻辑框架法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框架关系;⑥在各指标的关系处理时采用了指标综合的方法。

目标化管理论文范文3

1问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⑴具体而言,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运作,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和安置,以及对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调整,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现代管理既然以人为中心,在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反思。

最早研究企业价值观和社会文化传统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L.Barnard)和菲尼普.塞尔茨尼克(P.Selznik)。1970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戴维斯(S.M.Davis)在《比较管理—组织文化的展望》中,明确而系统地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等角度研究管理理论。1971年,德鲁克把管理与文化直接联系起来,他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应该是——受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⑵遗憾的是,当时这一论断未能引起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应有的重视。直至70年代后期,由于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惊人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才迫使美国管理学界认真研究和分析日本的企业管理,发现两国企业在制度、结构、战略等“硬件”方面并无不同,差别只在人员、技能、作风和最高目标等文化的“软件”方面,从而证实了文化和价值观比管理理论方法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此后,有关管理差异的文化背景和根源问题,日益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面向全球性文化空间的中国管理理论作指导。本文通过审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探究现代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以期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2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保留了那些以生命一体的观念来了解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以及对于奥秘的宇宙万物本原所体悟出极高明、精微和深广的古老智慧结晶。⑶在这一方面,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国际中国管理研究学院院长成中英先生把中国古代无行说同西方管理理论相结合,通过整合,提出了极具独创性的理论——C理论,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⑷。

以下,我们就以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框架为基本线索,对其中所契合的中国传统管理理念作概要性的分析和探讨。

2.1战略管理与中国古代战略设计理念

有效的管理从制定战略开始。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全面系统地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国先秦诸子的治国思想和以《孙子兵法》为主的治军理论,就包含了许多可用于研究企业战略性决策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其中,“修己”与“安人”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人管理逐步实现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通过推己及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目标化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绩效管理历史演变理论基础缺陷

一、绩效管理的历史演变

绩效管理的思想始于绩效评估。考核、评价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因而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考核评价。在有组织、有目的的人群或机构中,考评又往往是有组织、有意识和系统的活动过程。根据学者考证[1],中国西周时期的《周礼.大司徒》中记载的乡里教化察举制度和欧美19世纪初建立的公务员制度,是东西方最早见诸于文献的“制度性考核”,但是人类早期的考核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绩效考核的基本形态。只有到了工业社会,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制度性的规范化的考核在社会组织中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时期,从理论脉络上看,贡献最大的首推“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即使在现代绩效管理的制度安排中仍然呈现着泰勒思想的基因。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管理实践,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组织结构调整、组织裁员、组织扁平化、组织分散化等措施难能持续改善绩效,真正能促进绩效提高的是员工行为的改变。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创新精神,构建团队合作的组织文化和氛围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者感到传统绩效评估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和不足,于是,基于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拓展了绩效的内涵,并在总结绩效评价不足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早期,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视,绩效管理逐步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可见,从渊源上考察,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是一脉相承的,是绩效评估的进化。

现代绩效管理理论大量引入现代管理理论、系统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绩效管理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绩效管理系统应该与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相联系,有助于组织总体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包括绩效计划、实施、考核、反馈与沟通、结果应用五个步骤的循环过程。认为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传导、实施企业(组织)战略。绩效管理系统应该与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相联系,有助于组织总体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深层次看,现代绩效管理在促成企业价值创造的同时,又建立了企业价值分配的基础,促成员工绩效和素质的不断提升的同时,促成组织业绩和素质的持续改进,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双赢。其内涵反映了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为企业管理开辟了新的思维空间和运作平台,它不仅是企业战略执行力的强大引擎,而且成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和直接手段。

总之,绩效管理方法经历了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的演变。在制度化绩效管理阶段,又经历了从传统的重点突出评价功能的绩效管理方法,到现代的全面关注整个流程的系统化绩效管理方法的进化,即全面兼顾绩效计划、实施、沟通、评估、结果应用等管理环节。与此同时,绩效管理在理念上经历了从单纯实施激励促进绩效,到强化执行力,再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跃升。但是,无论何种方法,其核心都是对组织或个人绩效的管理控制,其本质是对绩效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过程,都应遵循管理控制的一般规律。

二、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绩效管理理论在形成和发展中吸纳了各种管理理论的思想、方法。人们常常把它列入人力资源管理范畴。但是总体上看,其内涵、体系尚欠成熟。因而严格地说,它是各种管理理论在绩效管理领域整合、应用的结果。对它有影响的理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行为科学、管理学等,它们构成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二是目标管理理论、管理控制理论、成本收益理论、权变理论、激励理论等成为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前者是比较成熟的基础理论,而后者却是相对年青的边缘学科理论,并且与绩效管理密切相关。因此,二者对绩效管理理论的贡献不同。两个层次的理论常常互相渗透、交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已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管理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这提醒我们,对绩效管理的研究,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引进、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1.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行为科学

(1)控制论中,“控制”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内外部的各种变化进行调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保持某种特点的状态,是施控主体对受控主体的一种能动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受控主体根据施控主体的预定目标而动作,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就一般的控制系统而言,有三个基本的思想:控制或限制、指导或命令、校对或检验,体现在控制系统的四类逻辑相关环节的封闭循环中。控制论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在管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几乎任何管理系统都没脱离这样的设计思想。现代绩效管理方法体系中也随处可见控制论方法的影子。

(2)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系统论对绩效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绩效管理的过程提供一种理念上的指导,使人们从战略角度对绩效管理进行全面研究,帮助人们在研究绩效管理各个具体问题时注重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的影响。这是因为,绩效管理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部门和领域,各部门和领域的绩效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显然,绩效管理系统作为企业或其他组织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必定与其他子系统及其母系统之间存在着互动与适配关系。

(3)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信息观念被引入企业管理系统,逐渐形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观念。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对绩效管理的形成、评价指标的确定和取得以及绩效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将是相当显著的,而且还有助于在绩效管理中形成一种信息优势。因为绩效管理实质上就是对绩效信息的管理。

(4)行为科学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结构、环境条件、人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的动机及其所产生的行为对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行为科学的基本思想是把人视为“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认为管理应该由原来以“事”为中心的“监督”管理,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人性的激发”管理,由“独裁式”的管理发展为“民主参与式”的管理等等。行为科学的基本思想对绩效管理理论具有深刻的影响。如现代绩效管理强调对“行为”和“结果”的共同关注,强调“参与”和“沟通”,这多是来自于行为科学的指导。

2.目标管理论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概念由彼得.杜拉克于19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MBO简单说就是根据目标进行管理,即围绕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开展一系列的管理活动。MBO的关键不是“目标”,而是“管理”。一切管理行为的开始是确定“目标”,执行过程也是以“目标”为指针,管理行为的结束则以“目标”的完成度来评价管理效果。MBO的思想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优秀成果,又是在总结了以往大量管理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来的。既注意了人与人的关系,又遵循了科学管理的原则,通过目标把人和工作统一起来。这种理论和方法正逐渐成为当代企业管理体系的最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甚至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现代绩效管理的核心流程与MBO的基本步骤如出一辙,如其说MBO是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毋宁说MBO本身就是一种绩效管理方法。

3.管理控制理论

管理控制理论是以系统论、控制论思想对管理问题研究的新兴学科。开始主要在财务、会计、审计领域应用,后来扩展到一般管理领域。近几年,研究者、管理者越来越多地认同,它在复杂、多变的管理情景下,对战略制导、战略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理论有两个研究思路。一是广义管理控制(administrative control),认为管理控制是组织采取的引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所有方法和手段,强调管理控制就是管理的控制职能。其内涵就等于内部控制。二是狭义管理控制(management control),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研究管理控制问题,认为管理控制是“经理人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确保资源使用和分配有效果和有效率的过程”,是为组织信息的寻找、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而设计的系统,目的在于确保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使员工的工作行为根据一系列经营目标加以衡量,以使二者的差异得以协调和纠正。它的目标是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控制主体是管理层,控制对象是战略执行过程。狭义说模型思路清晰、体系完善,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目前的绩效管理理论部分地体现了它的思想,但并不完善。

三、对现代绩效管理理论的几点思考

目前绩效管理理论的主流观点已形成,并已构建了基本的框架和体系。但是,由于主流理论过多地依赖于规范分析,缺乏对绩效管理的实证分析,缺乏对绩效管理本质的深刻揭示,致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两点“系统性缺陷”。这两方面的问题是我们研究者需要深思的。

一方面,理论上没有清晰地定义绩效管理要素,因此,实践中绩效管理在与企业环境、战略、文化、组织特征等要素的连接上往往显得笼统而又脆弱。绩效管理的控制对象是组织或员工的绩效,绩效是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函数,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不能回避环境、目的及流程和模式选择。而且组织行为学已经揭示,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有高度的相关性,而且不同考核方法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又有很大的差异,管理者的能力也直接影响绩效管理。因此,考核方法的选择不仅要取决于组织管理的环境、战略等要素,而且要取决于组织的文化特征,还要“取决于考核的目的和对象、考核的成本与前提条件和管理者的能力和态度。”

目标化管理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以格林菲尔德为核心代表人物的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该学派不仅有重要的理论贡献,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同时,从该派理论可以观察到当前我国中小学人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并有助于改进之道的探寻。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1]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2]。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3]152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3]152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超级秘书网

目标化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

 

当今企业如何生存?不同的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有的一味挤压成本,攫取最大利润;有的以回报社会,回报员工的态度,寻求共赢。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选择。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在管理问题上,目前已从经济就经济的圈子跳了出来,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是因为人是要生存的,有生存就的需求,企业要想搞好,只有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就能迸发出最大的激情,给企业创造出更好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赢。这就是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

然而,对这一新的理论,目前在认识上还存有许多分歧。本文试图从企业文化的铸造、地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上探索其道理。

1.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企业文化,并非企业内部各种文化的机械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科学管理理论。

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理论。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思想;二是管理实践。从其管理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部门,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精心培育、倡导,塑造的一种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从其实践的角度看,界定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宗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人员素质、企业形象等。这时价值观念是核心内容。由于企业的情况不同,所以各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各不相同。比如,我们安装公司提出的“团结、安全、奉献、创新”,只是体现了我们公司的企业的风格,而不是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全部。

企业文化是当代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来自社会文化,但又高于社会文化;它反映社会文化,但又不是社会文化在企业里的重复出现。它把社会文化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转换成增加企业活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这种理论新就新在突破就经济论经济的圈子,把人看成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上研究企业管理的问题。因此,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单纯用钱管人,用规章制度卡人,用长官意志指挥人的老办法。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是把管理的着眼点转移到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企业文化建设上来。这是当今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科学途径,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2.企业文化的管理指导思想,应该是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现代企业的活力,不仅表现在生产水平上,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企业内在因素的提高及其手段上。毛主席曾经说过,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应该是最大限度的放在如何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上为最终出发点,只有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扎实、有效的节节攀升。如何做到这些?这就是企业文化管理所在探索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借鉴下成功企业里的经验。成功的企业把员工看作是“上帝”。员工一到企业,企业先想到的是员工的吃、住、行方面的问题,并且首先帮助解决,接着培训,上岗以后还有指导,企业还在员工经常去的场所,设置了许多建议箱,定时搜集员工意见、建议。。对员工的意见、建议定期研究、回复,对有特殊意义的建议还要给以奖励,各级管理人员,按分工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手段,把员工凝聚起来。员工也为是该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这样的企业的员工主人翁意识树立了起来,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荣。工作起来不是要我干,而是我要干。这样的员工,思想境界高了,企业自然也好了,企业好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也没了。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文化的管理实践要明确几个问题

企业文化既是管理思想又包含管理实践。。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永远是空中楼阁。为此,我们在确定是或实践企业文化时,是要把如何管理好企业的抽象思维,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即把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企业目标、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变为员工的努力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以后,企业就能无往而不胜。为此,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在企业的目标上。企业目标是什么?包含企业的经营方针、中长远发展规划、目标。具体说,应包含企业近、中、远期的产值、利润、效益、安全、技术发展方向、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等内容,形成“软”、“硬”结合的目标体系。进而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班组。使员工看得清,方向明,把握得住,这实现目标而尽心尽力。第二,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价值观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企业价值观念来说,主要是本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的估价;二是,对个人来说,价值观念主在指对劳动价值的取向和估价。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价值观的确定同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企业就必须经常进行道德观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员工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决心为企业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我们安装公司才能受到社会的关爱、尊重,从而体现出我们的价值,此时自然也就扩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第三,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企业精神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是因为它与企业经济工作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这是因为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管理的主体------人的主体意识。企业精神在体现企业基本宗旨,是企业的明显标志;企业精神还要体现企业特征、发展方向趋势的文化追求;企业精神还要把员工自信作为企业的支撑点和活力源泉,这就构成了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发展的内动力;通过培育企业精神,把员工的个人命运与企业的生存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且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肌体,企业也就有了生命力。第四,企业管理标准和制度是企业文化的约束要素。企业文化要求的各项工作,每个岗位都要有自己的工作标准,订出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的具体条件,作为要求、约束、检查、考核工作的准绳,形成企业的标准体系。比如:我们在施工每项工程时,都要有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安全等明确的、具体的指标。。当然实施这些指标,离不开必须的规章制度作保证,特别是分配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劳动纪律、奖惩制度等。在执行这些制度时,还要与前边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进行,企业管理制度才能有生机。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当代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要切实在企业实施,还必须不断努力、改进、总结、提高,才能收到实效,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目标化管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施工现场;现场标准化;项目管理

一、引言

1.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它也是整个企业管理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优劣,最能体现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要想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搞上去,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一条必由之路。

2.应该说,现场管理的优化,既能促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又能提高施工项目的综合绩效,进而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3.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对内狠抓现场管理,对外大力开拓建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场管理,过去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模式,但如何突破这套模式,不断进行现场管理的优化,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二、现场管理

管理就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有计划、高效率地进行运作并采取措施,它对生产作业的范围、时间、进度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设置目标,把握进程的时间情况,为完成目标寻求最好的方法所实施的行动。所以现场管理就是要充分地利用人、物、设备等物资去实现目标。

现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生产现场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

企业管理活动中,无论在资金、人员、设备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给生产带来困难。在开始时也许还不是那么严重,但是随着生产进程,问题就会变的越来越突出,甚至生产出现停顿,从而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陷于瘫痪。所以,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就必须使所有的资源处于良好的、平衡的状态,加强现场管理标准化,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现场管理标准化

(一)标准化的定义:所谓标准,是指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在协商的基础上,对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活动中,具有多样性的、相关性征的重复事物,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大类。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技术准则。它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管理标准是企业为了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总的质量目标而规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若按发生作用的范围分,标准又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以生产过程的地位分,又有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装备标准、产品标准等。在标准化工作中,又通常把标准归纳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卫生安全标准。

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作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取胜,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发挥作用,这决定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存在价值。

(二)标准化的目的:在企业中明确提出的优化现场管理,是我国企业近年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倡导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的需要,也是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为了稳定地进行生产作业,就应该牢牢把握所有的工作都应标准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管理现场。通过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让员工按照标准程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作业人员从安排工作到工作结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首先我们企业里适用的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指导书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

所谓标准的设定是以稳定、高效地进行生产为前提条件而制定出来的,标准的对象不仅仅是操作,也包括为了进行这项操作而必备的条件及工作方法。制定标准,而后依靠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三)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常见现象:在工作中往往不能全面了解管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只是根据专家学者的某一观点或仅仅是这一观点的片断解释作为“法宝”,以此指导工作实践。比如只关注“流程再造”、“ISO质量管理体系”等,认为只要搞好这一项工作,现场管理工作就会“一劳永逸”或“高枕无忧”了。

标准制定了,如果不遵守也只是纸上谈兵,与没有制定如出一辙。而且即使修改过的标准化,如果不遵守,其修改也不会产生效果。

(四)如何加强现场管理标准化

1.注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形成标准化管理的理论体系。规范化管理理论定位于为管理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与客观描述提供技术指导。其通过对重复性管理活动的目标、程序,对每一工序的活动内容、方式方法、工作标准、承办者及其职责权、考核办法等做出的明确具体规定并形成管理工作规范,通过研究制定、推行并不断优化管理规范推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ISO9000标准、科学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流程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帕累托法则(二八法则)和标准化理论都有很多被管理实践所证实的科学内涵,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把握理论的精髓所在,形成现场标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2.遵循现场管理规律,科学确立管理标准体系。推行现场管理标准化工作要做到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标准,这是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就失去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首先,在工作标准的制订和落实上我们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统一的原则,对多个管理方法文本中矛盾的地方进行统一,明确一个具体的标准,减少实际运行中的“撞车”现象;二是精细的原则,就是对于具体的工作事项、工作流程要准确描述,不放过细微末节,特别对容易出现纰漏而法律又无明确规定的环节,有标准、有规范,这样就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模糊性,明确了工作的导向;三是优化的原则,在确定标准时要求要高,不可平平淡淡,应采取“跳起来摘桃子”原则,确定一个优化再优化的标准;四是实效性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从实用角度出发,要重落实,切实便于现场操作。必须针对各个层面的每个岗位,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任务目标、运作程序、时间要求、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突出实效性,加强针对性,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地执行、落实,降低矛盾和问题的发生几率;五是动态原则,要建立制度,保障标准能够动态改进,不断融合新内容。

其次,合理构建标准文本的结构。严格对照原管理方法的文本内容,对照现场管理业务的全部流程和业务内容进行梳理,以一套完整的现场管理标准来取代多个管理方法的内容,达到统一简化的工作目标。

最后,按照科学的步骤确定管理标准。第一步,结合实际通过弹性控制完善优化全局的岗责体系,使岗位职责和权限(尤其是执法职责和权限)得到了进一步明确;第二步,确定每一个工作事项所对应的各种规程以及上级文件,作为工作的依据;第三步,对每一工作事项所涉及的规范规程、上级文件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逐个比对分析,严格按照统一、精细、优化、实效、动态等原则要求,对作业标准进行整合、优化,同时确定该工作事项所形成的工作记录;第四步,结合管理实际,认真对照规范规程、上级文件精神以及多个管理方法的考核要求确定该工作事项的考核内容;最后,按照便于检索便于利用的原则对相关文件和档案管理进行科学合理分类。经过以上步骤,我们建立了弹性控制结合实际的岗责体系、符合要求优化简洁的工作标准、便于检索利于学习的相关文件、制作规范合理归类的档案资料和重在日常要求严格的考核标准,从而高标准打造了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平台。

对已有的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对新产品从研发、试制阶段就进行记录、检讨,制定“试产流程”,并在今后的生产中不断改进、更正已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作业指导书”,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避免工艺技能随着员工的离任而流失,把老员工离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推行高效的管理手段,建设信息化支撑体系。现场管理标准的落实如果在人工操作的基础上落实只能是低效和烦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深入分析现场管理标准运行信息化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制定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方案或规划,组织开发各类业务软件,将标准文本规定的内容实现过程控制、信息化流转。另一方面,可以做到过程控制,做到实时监控,自动产生考核结果;另外,软件的上线运行确保了各工作环节的无缝衔接,基于现场管理标准的信息化技术有效促进了现场管理标准的落实。

4.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确定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要汲取能级管理、规范化管理考核的科学内涵,全面系统地评价每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和责任人员,同时也是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运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在考核方法上坚持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人工考核与微机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动态抽查相结合,考核方法日益完善。科学的考核要实现有效激励的目标,要改变以往的考核评价办法,通过科学测算确定系数和定性分析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评比。从而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对现场标准化管理运行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现场标准化管理不断持续改进。

四、结语

认真抓好生产的现场管理是很重要的。搞好现场管理的标准化作业工作,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提高竞争力。在一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完成之后,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施工总结,认真总结与分析利弊得失,对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不断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争取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梅,王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2]金永辉.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三点论[J].建筑,2007,(6).

[3]林纪国.对搞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建筑安全,2006,(12).

[4]李英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建筑,2007,(2).

[5]李庆峰,刘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7,(6)

目标化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通过优化财务行为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分析和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它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

一、民营企业的目标及其财务管理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人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也看到,只有少数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为规模大、管理规范、资本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处于“高出生与高死亡率”状态。因此,民营企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和获利。这就要求企业的成功以及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过去和现在的财务政策。财务管理不仅与资产的获得及合理的决策有关,而且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发生直接联系。

二、民营企业的财务目标

1.利润最大化

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论文写作,选择。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化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符合企业存在之目的。这一目标由于更接近人们的认识,且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但是,它没有明确企业赚取利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干什么,这就与目标应具有的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统一性和明晰性三个特征不太相符。作为目标缺少了这三个特征,就不利于建立企业的内部利益的制衡机制,目标的激励鼓动作用也就不十分明显,这是该目标的重大缺陷。由于该目标缺少统一性特征,所以它未能正确处理收益和风险的矛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结果企业出现了严重的短期行为。论文写作,选择。因此,把利润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太恰当。

2..每股盈余最大化

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但是它还是存在以下缺陷“(1)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取得的时间性。(2)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风险性。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是以一定期间企业所取得的报酬(按净现金流量表示),按与取得该报酬相适应的风险报酬率作为贴现率计算的现值来表示。企业价值不同于利润,利润只是新创建价值的一部分,而企业价值不仅包含了新创造的价值,还包含了潜在活预期的获利能力。如果用V表示企业价值;t表示取得报酬的具体时间;NCF表示第t年取得的企业报酬(企业净现金流),i表示预计风险报酬率,则企业价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算:V=nt=1 NCFt 1(1+i)t。若假定企业持续经营,即n→∞,且每年的NCF相等,则V=NCF/i。由此可见,企业总价在V与NCF成正比,与i成反比。即企业价值与预期报酬成正比,与预期风险成反比。由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可知,报酬与风险是成比例变动的,所获得的报酬越大,所冒的风险也就越大。而风险的增加又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状况和获利能力。因此,企业的价值只有在其报酬与风险达到较好的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的不足,如果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没有考虑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取得的同一利润额所用的时间不同,其价值不同,承担的风险也可能不同。如果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还可能会忽视产品开发、生存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工作,导致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论文写作,选择。进行财务管理就是要权衡报酬与风险的得失,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使企业价值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将企业取得的报酬按时间价值进行计算,考虑了报酬与风险的关系,使企业的当前收益与未来收益都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有效地避免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二)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更符合我国国情。因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不仅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还将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及各利益关系人的关系协调起来,使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都能够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均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应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三.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管理决策的因素。外部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因为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鼓励态度更为明显,地方政府各种优化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出台,经济结构中的市场化成分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为民营企业调节资金余缺,进行资本投资提供便利。论文写作,选择。税法和公司法等法规,为民营企业市场公平竞争、规范管理活动起到推动作用。论文写作,选择。

管理决策因素,是民营企业可控制的因素。企业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而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又是企业的投资项目、资本结构等决定的。因此,这些因素影响企业的价值。财务管理正是通过投资决策、筹建决策来提高报酬率、降低风险,实现其目标。

1、投资报酬率。 在风险相等的情况下,提供风险报酬率可以增加股东财富。

2、风险。 任何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并且会有或多或少的风险。决策时需要权衡风险和报酬,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论文写作,选择。

3、投资项目。投资项目是决定企业报酬率和风险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被企业采纳的投资项目,都会增加企业的报酬,否则企业就没有必要为它投资。与此同时,任何项目都有风险,区别只在于风险的大小不同。因此,企业的投资计划会改变其报酬率和风险。

4、资本机构。 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只有当企业总资金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应将财务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CPA200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

[2]王化成再论财务管理目标[J],《财务与会计》1999,(3)

目标化管理论文范文9

一、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行为管理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因素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要求的目标。该理论的具体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该实验认为,员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人性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专门研究企业中人的特性问题的理论,X理论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而Y理论是根据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他把员工看成是社会人,有社会心理需要;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而其产生是符合人与人之间社会、人际交往需要的;通过激发士气,也能提高生产率。而阿吉里斯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对消除个性与组织之间的不协调有着积极的作用。

3.需要理论。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他把影响员工行为绩效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前者指得到后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等;后者指得到后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的因素,如工作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责任感等。管理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员工满意的因素。(3)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他指出,人们有三类需要,即成就需要、关系需要和权力需要。任何一个组织都代表了实现某种目标而集合在一起的工作群体,不同层次的人具有不同的需要,因此,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来激励,尤其应设法提高人们的成就需要。(4)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这个目标,即激励实质上是选择过程,促使人们去做某些事的心理将依赖于评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5)波特—劳勒模式。该模式认为,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素关系,人们努力的程度取决于报酬的价值、自认为所需要的能力及实际得到报酬的可能性,管理者应当仔细评价其报酬结构,把努力—成绩—报酬—满足这一连锁关系运用到管理系统中去。

二、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潮和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新生个人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全体员工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它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企业的经营目标。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1.依靠人。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人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的活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创造组织绩效。

2.开发人的潜能。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3.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作为企业,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员工,更要尊重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用户。

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

5.凝聚人的合力。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

三、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能本管理的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

1.把个人具有的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作为首要管理对象,而不是笼统地把抽象的人作为管理对象,使管理对象更加具体。

2.把以能力为本位作为管理理念。即把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把人的能力看作是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3.把提高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首要目标。把提高和发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第一追求目标,把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发挥程度作为评价组织绩效的首要标准。

4.把提高和发挥能力作为主要激励手段。改变传统管理的激励方式,主要依靠以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来创造良好环境作为激励手段。

从能本管理的内在机制看,主要有四方面机制:第一,能力发现机制。根据组织发展需要和个人能力现状,管理者确定组织认可的能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科学地测定每个组织成员能力总量和结构状况,根据其组织使命和不同岗位特点,确定组织认可的能力范围。第二,能力使用机制。在对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进行科学测定的基础上,对具有不同能力的组织成员给予不同的待遇。按照组织长远发展和组织成员提高个人能力的需要,将具有不同能力的组织成员配置到不同的岗位上,实现组织成员能力的优化组合,达到能力与职责相匹配。第三,能力激能机制。转变管理中的评价与考核观念,建立并完善符合能本管理原则的激能机制。组织管理者可以通过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激发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实现个人目标,从而显示个人的价值和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充分激发员工的进取精神、奉献精神,并在目标体系运行中不断提出新的目标进行测评,鼓励员工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第四,能力开发机制。按照组织长远发展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使组织成员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促使组织成员不断提高已有能力的系统活动。把能力开发作为组织成员福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使组织成员努力工作的激励手段,对组织成员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能力开发;定期对组织成员自我能力开发状况进行考核,促进组织成员自我能力开发。

四、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指把企业管理的软要素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它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企业组织的共同价值和企业员工的共同情感以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从组织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角度去研究和吸收各种管理方法,形成统一的管理风格并通过公司文化的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内在积极性。文化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依托人性特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通过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企业精神、价值标准、经营宗旨和各种规章制度来指导和规范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和全体成员的日常行为,实现企业经营战略与目标的一致性。文化管理的涵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软管理。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管理的最主要投入是人,其产出根本上也是为了人。企业文化理论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以人为本,强调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环境和外部环境,尤其注重人在现代企业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对人的文化引导,使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渗透到物质和制度里面,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文化管理是艺术化和科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企业管理有硬件和软件,其中硬件指经营战略、企业结构和制度;软件指企业领导、技能、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念等。过去的管理体制思想强调的是硬管理,而文化管理则把企业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强调文化层面,通过文化教育引导的手段,使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渗透到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达到企业管理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通过科学化和艺术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就是说,在经营战略、企业结构和企业制度层面讲究科学化和现代化,也要讲究人文化和艺术化。

3.文化管理是宏观的战略管理和微观的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整体管理理论,在采用文化引导手段的同时,依靠客观的战略管理和微观的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来实现企业的宗旨、信念、战略目标,把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结合起来。这是一种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的无形的非正式控制。淡化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概念,强化了文化力的作用和影响,促使企业职工实现自觉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这是一种柔软而又强有力的行为控制方式。

五、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通过用民主的、友好的办法来组织和协调员工,使企业形成和谐、友爱、团结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较好地实现企业、管理者、员工的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和谐管理是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从而造就其和谐个性为目的的管理,它的核心是尊重、信任、关心、宽容员工,它以激励员工高层次的需要为目标。对组织来说,和谐管理就是促进组织朝既定目标和谐地运行,实现最小的投入、最多的产出。人的和谐发展就是在个人的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和谐发展。和谐管理的基本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

1.和谐管理是一种因素管理。即和谐管理强调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和谐问题,要素之间相互激励、减少内耗、实现组织目标。和谐理念关注要素的协调问题,充分考虑组织各要素的整合与优化重组,追求人与人的融合及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和谐运行中共享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价值。

2.和谐管理体现人性管理。和谐理念把对人的研究放在很特殊的位置,要求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营造人和气氛,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观积极性,并最优化达成组织目标和满足人的需要。人性化管理必须确立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以人为中心,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与献身精神。因此,人性化管理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体合理需要,尊重他们的自主管理,使之成为活动的主人。

3.和谐管理突出柔性管理。管理应实现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促使管理者注意非权力影响力的运用。在传统的刚性管理中,主要运用权威、指令、法规对员工进行控制与惩罚。以法定职务角色去进行管理,对客体缺少信任和感情交往,而使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渗透了和谐思想的柔性管理,要求对员工采用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运用品格、能力、情感等因素进行平等交往和感情沟通。让被管理者出自内心的信赖与认可,和谐原理还要求充分考虑其政治经济需要,重视他们的参与,为员工素质发展铺平道路。它注重对其价值观的引导,满足其心理精神需求,采用协调沟通的方式,让被管理者出自内心接纳,形成团体和谐状态。

4.和谐管理注重管理中的非理性成分。彼得斯分析了过去管理过分拘泥于理性主义的缺陷,指出那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管理应当以人为核心,开发一种带感彩的管理。规范、程序、量化的理性管理过于依赖于制度,而非理性管理则更重于感情投资,注重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兴趣、情感等,真正做到让其发挥主动性。要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向着线性和非线性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就要求管理者深入实际,根据实际情况权宜应变地作出决策,注重个体差异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方式。还要求关注诸如人的兴趣、情感、倾向等非理性因素,只有把这些因素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六、幸福管理

幸福管理指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智慧和优势来协调组织的资源以增进组织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大化的机制运行过程。幸福管理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其精髓在于激励人、自我实现人、文化人、幸福人的理念,其实质是改变人的生活,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幸福管理能顺应人性规律和尊重人的主体性,把组织成员既视为组织管理的第一客体又视为组织管理的主体,注意提升人的地位,发掘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发展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力量,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使组织成员获得了物质性的、社会性的以及价值性的幸福,从而达到管理的终极之善。幸福管理的主要内涵有以下五个方面:

1.幸福管理以幸福指数为管理指标体系。幸福指数使得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绩效从外在客观维度转移到内在的心理层面,从宏观社会层面深入到人的微观心理。幸福指数作为一种主观指标,是客观指标的补充与深入,是了解人们主观感受的最佳途径。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幸福指数可达到以下效果:全面评估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衡量企业人力管理政策效果;帮助员工规划创造幸福生活;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充分给予员工人格尊严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并有效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企业管理以幸福最大化为目标。早在约公元前430年,Xenophon就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财富是否得到增加,并认为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得到更多的财富,即管理最优境界就是财富最大化。古典经济学认为财富的增长一定能够带来人们快乐的增长,所以,只要研究财富的原因并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社会的幸福与快乐就自然不成问题。因而,财富的多寡被视作间接度量福利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然而,Easterlin(1974)提出了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即财富增加时,人们的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伊斯特林悖论意味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社会福利的提高,收入或经济增长以外的因素,会显著地影响个人幸福水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认为,决定人们快乐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对幸福和快乐的渴望,这种渴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收入水平开始影响人们的幸福水平。因此,幸福应当成为政策制订者的主要关注目标。人本经济学正是从这一视角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其认为经济学是人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幸福满足最大化的学说,幸福是人类唯一有理性的终极目的,而人本经济学就是解决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幸福满足最大化的问题。因此,企业组织存在的使命是通过组织结构的信息成本最小化和组织人员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及其两者的互动耦合最小化来最大化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幸福。

3.潜能的最大发挥以增加自我效能感。幸福管理把实现人的全面幸福作为终极目标,关注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素质、人的价值、人的幸福,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幸福管理坚持为了人的终极之善而管理,不仅把管理看作是一种规制行为,而且还把它看作是人文关怀活动,不仅关注工作效率和贡献,而且重视人的知识和创造力的发挥。此时,管理不只是组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的需要,也是使人获得全面幸福的需要。幸福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者认识人性、理解人性以及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人性的过程。因此,幸福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组织成员潜能的最大发挥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及其人性得以真正体现。这样,企业组织通过组织成员的最大潜能的发挥,最大限度地使个体人格特质、能力与工作相匹配,并使个体的需要与发展得到满足,使个体对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使个体的价值在为集体做贡献的过程中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了幸福感。

4.培养可移动的职业财产,维护员工幸福感。随着企业组织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及职业渠道失去稳定性,连结组织与员工的忠诚正渐渐削弱,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放弃了那些有魅力的工作,而青睐那些他们能把握自己的行动及方向的工作,以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帮助管理者相信其工作的重要性非常关键,尤其是当其他形式的稳定与保障不复存在时更是如此,好的管理者能激起人们对目标的憧憬,并使管理者有种归属感及工作的自豪感。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很难为管理者设立明确的工作标准及很容易掌握的程式化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须关注组织和个人的愿景。德鲁克认为,组织需要的管理原则是:能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团队合作,调和个人目标和共同福祉的原则。使命给了管理者一个前进的方向,在获得组织使命绩效的同时,自身的职业生涯也获得了发展。因此,在组织发展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知识工作的特性很难为管理者设立明确标准的情况下,管理者在实现组织使命绩效同时,应该以个人使命绩效为原则,即应该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负责,忠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此,组织成员应该依靠其可移动的职业财产,即到处都适用的技能及信誉来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5.关爱员工生活,促进工作—家庭平衡。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工作—家庭平衡是促使人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过上更快乐更幸福的家庭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与家庭的角色冲突给员工带上了沉重而又必须承担的“枷锁”。工作—家庭冲突一旦产生,对个人的工作和家庭都会产生影响,不但影响个人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行为,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行为绩效,进而影响到组织的绩效和家庭的幸福。为平衡工作—家庭冲突,组织必须了解员工在职业生涯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需要、工作对家庭生活的影响,然后给予员工适当的帮助,制定有针对性的平衡措施,诸如员工帮助计划、家庭支持计划、弹性工作制等。这对于改善个体的生活,提高组织自身的竞争力,形成幸福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七、总结

行为管理主要从外部控制和监督规制员工,人本管理强调管理者在管理中把人提升为管理的第一要素,围绕以人为中心来组织和管理。能本管理强调以人的能力为中心来组织和管理。文化管理关注树立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和谐管理关注企业组织中人的和谐共生来促进组织发展。幸福管理强调企业组织中人的终极之善来促进幸福最大化为目标。从行为管理到幸福管理这一主线可以看出,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思想来促进组织发展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这也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法宝。人性化管理最终通过价值和贡献使组织生命体保持内在平衡,这样使组织内员工获得终极幸福感。为此,企业组织应该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芮明杰,杜锦根.人本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魏杰.论构建企业员工心理福利体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

[4]蒲德祥.基于人本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组织管理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