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级培训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2-18 14:12:45

中级培训论文

中级培训论文范文1

[关键词]分层级;岗位胜任能力;护士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23-170-04

为了能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及提高一线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医院提倡以“优质护理服务”和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工作宗旨要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为中心,而能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及优质护理服务。能达到此目标,最根本解决办法是对护士进行有效的培训,而传统培训方式未能根据各层级护士的特点及需要而设计培训课程,则培训效果不明显,且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为了提高一线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一支满足现代护士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我院骨科中心从2014年1月至今进行分层级培训,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中心包括手足显微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关节外科三个病区,共有43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按职称分为4个层级,N0-助理护士5名,NI-护士19名,N2-护师13名,N3-主管护师6名,年龄21~44岁,平均27.2岁。学历:本科6名,大专30名,中专7名,临床工作经验5~10年21名,2~4年11名,1年11名。

1.2实施方法

1.2.1培训内容根据岗位管理方案、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且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而制定分层级培训重点内容,见表1。

1.2.2培训方式成立护理培训小组,组长是手足显微外科护士长,组员是6名护理组长。培训期为1年,设计120个学时,设定在各科室教科室,时间在每周周四15:30~17:30。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授课、个案分析、专题讲座及经验交流等相结合。理论培训:老师是本科室护士长及教学经验>5年以上共9人,课堂教学是PBL教学法和目标教学法相结合。技能培训:老师是我科教学经验>3年,本科以上学历临床护理骨干,且通过护理部统一培训和考核达标,6人,年龄29~36岁,主要方式是观看视频、现场示教、分组练习及临床实践等相结合。

1.3评价方法

每年年底由护理培训小组收集培训前(2011年1月~2013年12月,护士43人)和培训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护士43人)相关考核数据及科室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包括护士专科理论、技能、岗位胜任能力、护理质量。(1)护士胜任能力考核:考核内容有:理论、技能、管理、教学等,各层级护士具体考试内容及分值见表2;其中总分为100分,>70分为资格,个案分析、论文撰写是通过幻灯片形式进行考核,护理技能是根据层次不同安排内容进行临床考核,剩下内容通过笔试形式考核;(2)护理质量:每季度由大科质控小组对该科室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包括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急救与毒麻药品、器材管理、患者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患者满意度,每项总分100分,且根据《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来进行,其中每项>85分为及格,>92分良好。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有20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分值分别是5分、4分、2分和1分。每季度发放50份,由培训小组统一发放,现场作答和回收,且统一计算,该科室护士在发放时需回避;(3)理论、技能考核:主要根据层次不同,由培训小组依据培训手册制定考核内容和评分细则,总分均为100分,>70分为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X2检验,P

2.结果

2.1培训前后各层级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培训后各层级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培训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比较

培训后患者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患者满意度等科室护理质量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培训前后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核情况比较

培训后护理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平均分、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分层级能更有效提高各层级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该科室有43名护士,职称是不尽相同,传统培训方式未能根据各层次护理人员的特点及需求而进行设计培训方案,达不到培训效果,浪费了时间、精力和资源,且降低了护理人员接受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缺陷。而分层级培训能系统分析各层级护士掌握知识程度、工作能力、培训需要等特点进行设计培训方案,能有效带动大家学习、提高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进而提高培训效果。本研结果显示,培训后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明显高于培训前,明显提高了各层级护士业务水平,改变了护士思维模式,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护理管理能力,基础护理做得更加到位,病情观察能力更加细致、护理文书更加规范,则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本次坚持以岗位胜任能力培训为导向,使得培训方式和内容得到不断完善,培训期间有临床思维的培养、标准化患者等培训与应用。

中级培训论文范文2

关键词:预选士官;教育模式;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77-02

近年来,随着大量高新技术装备列装,海军对专业士官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对专业士官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士官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士官教育一般划分为初级预选、初级、中级、高级四个层次,初级预选士官培训处于基础地位,其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强预选士官发展潜力,为初中、中级、高级士官的教育训练奠定基础;二是提高岗位任职能力,为执行作战训练任务奠定基础。军事院校承担着初级预选士官的培养任务,为部队培养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士兵,但从“实战”的具体要求来看,他们的能力素质、发展潜力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确保“打赢”的岗位任职需求。为此,必须积极推动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改革,瞄准实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预选士官的岗位任职能力,为确保“打赢”奠定人才基础。

一、初级预选士官特点分析

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的对象是刚完成入伍训练的新士兵,通过分析总结,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了解部队不足。初级预选士官在院校培训时,到部队时间仅有几个月,军事素养还不高,对部队的要求、装备实际情况了解有限,还处于在逐步适应的阶段,对院校培训的意义认识理解不深,思想上、情绪上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2.学习目的不明确。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期间,往往难以把握所学知识与岗位任职之间的关系,对高新技术装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多数受训对象仅重视装备操作技能,对专业基础理论兴趣不高,没有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对个人发展潜力的重要作用,对未来复杂作战环境中武器装备有效运用与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理解还不深入,学习的目的性、指向性还不是非常明确。

3.学历水平不均衡。近年来,通过对初级预选士官班的教学对象的问卷调查、摸底考试,发现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参差不齐,文化水平差别较大,少数受训对象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多数为高中学历、还有少部分仅有初中水平,受训对象学历水平不均衡。

4.理论基础薄弱。初级预选士官普遍具有“90后”的显著特点,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对于新事物容易产生较强的兴趣。但是,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高新技术装备相关知识接触不多。摸底考试表明,与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相关的数学、物理课程,大部分人成绩不理想,对信息化装备涉及电子对抗、指挥自动化等专业基础知识的了解非常少。

二、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存在的问题

各院校初级预选士官培训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开展,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相似。从近年来某型末端武器防御系统的初级预选士官培训实践看,结合“能打仗,打胜仗”的总体要求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渠道单一,受训时间过短。初级预选士官是刚完成入伍训练的新兵,其培训教育工作一般由院校承担,渠道相对单一。而院校与部队存在一定差别,受高新技术价格昂贵且部队更新需求迫切的限制,院校往往缺少实装,在初级预选士官实操培训方面存在很大制约。另外,初级预选士官在院校需要完成装备理论、操作等课程的学习,受士兵服役期只有两年的限制,他们院校接受教育的时间不能过长,目前安排的受训时间一般仅有几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培训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2.需求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士官作为未来作战的主要力量,其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现代高技术战争复杂多变的情况。初级预选士官教育课程设置必须在准确掌握部队士官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论证。然而,士官到底应该掌握哪些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装备知识、专业技能、作战理论,掌握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能打仗,打胜仗”的总体要求,在部队缺少实战经验的条件下,很难准确把握,造成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以某型末端防御武器系统初级预选士官班为例,共设置20门课程,除了政治、文体等课程外,专业基础课共5门、专业课共9门,由于初级预选士官在校时间短,安排这么多的课程,他们很难有效掌握。

3.培训手段单一,学习热情待加强。士官是一个技能性很强的岗位,需要他们熟练掌握装备操作使用技能,以便在战场上能够根据战况和指挥员指令,准确、迅速地操作装备完成预定的任务。而院校普遍缺少实装训练手段,现役装备尤其是高新技术装备缺口很大,模拟训练器材也不完备,造成初级预选士官的课程授课方式主要是课堂讲授,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初级预选士官是刚刚入伍的新战士,还处于了解部队的过程中,对高新技术装备缺少整体性认识,还不能充分理解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加之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太强,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较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三、提高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水平的措施

1.改革培训模式。秉承“能力核心”的教育理念,按照“筑牢发展根基,持续提升能力”的改革目标,对单一的阶段性的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以部队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初级预选士官特点和部队实际工作,打造“院校培训、部队训练、网络助学、教员送教”一体化的持续性培训模式,促进院校与部队有机融合,推动初级预选士官教育水平持续提升。院校培训以理论基础为主,侧重发展潜力培养;部队训练以装备操作维护为主,侧重基本技能培养;网络助学以军网为依托,建设网络课程,打造作战理论与方法、外军主战装备及战法、典型案例等教学资源,侧重能力素质的持续培养;教员送教以部队装备使用中的问题为导向,由部队提出需求,院校派出教员到部队进行针对性的授课、现场辅导,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模式可充分发挥院校人才资源、部队装备资源优势,形成培训合力,也便于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克服初级预选士官在校培训时间短的弊端,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2.完善组织机制。一体化培训模式涉及院校、部队两个不同主体,培训活动环节多,要有效推动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模式改革,必须重视组织机制建设,推动形成以“院校―部队”为主体的初级预选士官培训领导机构和专家组,建设领导负责、专家全程指导机制,建立学院和部队之间的沟通联络渠道,全面推动培训工作顺利转型。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多方资源,制定具体措施,在切实掌握部队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相关教学单位,形成教育教学详细方案,确保培训活动顺利进行;专家组负责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辅导、教员送教等工作,确保初级预选士官培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调整课程与教学内容。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置是关键,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从部队实际需求出发,优化调整课程与教学内容。在调整过程中,注意充分调研,抓住初级预选士官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明确未来作战需求,全面掌握部队士官岗位的划分设置、职责权限、能力标准,在部队协助支持下,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三个关系”,一是要把握初级预选士官培养与初级、中级、高级士官培训之间的关系,明确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的基础性地位,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二是把握装备维护岗位与装备作战使用岗位对知识结构的不同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装备维护岗位人员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侧重于装备组成、原理、维护技能等,而对装备作战使用岗位人员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有适当拓展;三是把握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之间的关联关系,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培训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切实做好发展潜力培养与岗位任职技能培养的平衡。在明确“三个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岗位,灵活调整课程内容,突出教育重点,为快速提高初级预选士官能力素质奠定基础。

4.优化教学班次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班次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必须从初级预选士官特点出发,坚持“能力导向”原则。针对初级预选士官学历水平不均衡、接受能力差异的特点,按照岗位能力需求,优化教学班次。按照学历水平、接受能力的高低将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的单个专业班次划分为高级班和初级班两个班次,采用小班化教学。初级班以实操课为主,理论课为辅,理论课与实操课学时比例为3:7左右,侧重于实操技能培训;高级班实操课与理论课并重,学时比例为1:1左右,关注发展潜力、实操技能均衡发展。在教学方法上,避免“满堂灌”教学方法,增加案例式教学比重。从近年来的案例式教学实践看,案例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初级预选士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5.加强训练手段建设。初级预选士官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对操作维护技能的要求很高,而技能培养不能脱离实践教学,因此,必须加强训练手段建设。在院校不具备实装教学条件的情况,一方面应该尽快加强训练手段建设,配备体系完整的模拟训练器材,强化模拟训练。另一方面,需加强院校、部队培训资源的有机整合,促进优势资源共享使用。

6.重视文化引领。部队与院校密切配合,积极营造“尚武文化”氛围,不断强化初级预选士官“当兵打仗”的意识。在教育培训过程中,通过法规制度学习、爱装管装教育等活动,利用新闻报道、标语口号、知识竞赛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初级预选士官认清到自身职责,深刻理解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强化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训练中,为提升初级预选士官能力素质增添持续动力。

中级培训论文范文3

[关键词] 联合培训;县级医院;ICU;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 R19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a)-0164-03

Advantages of joint training to the doctor and nurse in ICU training course of county level hospitals

ZONG Xiaojian GUO Lijuan

The Second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joint and non-joint training to the doctor and nurse in ICU training course of county level hospitals, and to put up the more effective mode of training. Methods Medical workers of 8 county level hospital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non-joint training group and joint training group. Teaching and clinical practice were instruc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ng skills were tested, the scores and the beginning time of resuscita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ults ①Theoretical results and separat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ain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he training (P < 0.01); joint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ainin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he training, joint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joint training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joint training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②The beginning time of resusc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aining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he training, and the beginning time of resuscitation of joint train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joint training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Conclusion Joint training to the doctor and nurse can enhance the ICU training in county level hospitals and the rescue and curative rate of the severe diseases more effectively.

[Key words] Joint training; County level hospitals; ICU; Operating skills

县级医院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和配置的不完善制约了其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通过培训提高县级医院医生与护士ICU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是提高县级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有效方法之一。现阶段的培训模式众多,包括理论与操作培训交叉进行[1-2]、一对一跟班带教培训[3-4]等培训模式。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本研究提出医护联合培训模式,即以ICU培训为试点得出一个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联合培训与非联合培训学员由卓尼县人民医院、甘南州人民医院、迭部县人民医院、碌曲县人民医院、舟曲县人民医院、临潭县人民医院、夏河县人民医院和玛曲县人民医院等8家县级医院抽调,每家医院分别抽调1名外科医生、1名内科医生、1名护士长和2名护士构成一个培训小组。随机将8个培训小组分为联合培训组与非联合培训组,每组包含4个小组。

1.2 研究方法

1.2.1 联合培训方法 各学员在培训前首先进行一次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核试题由培训题库中随机抽题。操作考核分为单独操作考核和联合操作考核,前者考核学员各自的临床操作技能,后者以每个小组为一个考核单位,主要考核学员临床操作的相互协作能力,考核题目为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有创血压检测、心电监护和呼吸机应用,考题由学员随机抽取,考官为2个副主任以上医师,按照学员操作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入学考核结束后学员在甘肃省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培训中心接受为期两周的理论授课和模拟实践学习,学习内容为ICU专科知识。学习期满各小组分别被分配到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和甘肃省中医院等4家三甲级医院ICU进行2个月的临床学习,每组学员在临床学习阶段安排相同时间上下班,同时学习和参与同一个患者的治疗。学习结束后学员返回甘肃省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培训中心再次进行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方法同前。

1.2.2 非联合培训方法 各学员培训前考核、2周理论授课和模拟实践学习及临床学习后考核与联合培训方法相同,但在2个月的临床学习阶段不安排相同作息时间,学员跟各自的带教进行单独的临床学习。

1.2.3 返岗后临床效果评价 培训结束后,各组成员返回原单位,并安排各组的5个成员轮班时间相同。收集各组在接受培训前5个月和返岗后5个月的病例资料,以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作为评价指标比较和分析三组(培训前组,非联合培训组和联合培训组,培训前组的人员组成为非联合培训组与联合培训组之和)间的差别。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学员各成绩比较

非联合培训组与联合培训组培训前理论成绩、单独操作成绩和联合操作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培训后理论成绩和单独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均高于培训前(P < 0.01)。培训后两组联合操作成绩均高于培训前,且联合培训组高于非联合培训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学员各成绩比较(分,x±s)

注:与非联合培训组培训前比较,*P < 0.01;与联合培训组培训前比较,#P < 0.01;与非联合培训组培训后比较,ΔP < 0.01

2.2 培训前后各组学员临床开始心肺复苏时间比较

非联合培训组开始心肺复苏时间较培训前有所减低(由3.90 min减低到3.30 min,P < 0.05),联合培训组开始心肺复苏时间较培训前明显缩短(由3.90 min缩短到2.43 min,P < 0.01),且联合培训组较非联合培训组开始心肺复苏时间显著缩短(由3.30 min缩短到2.43 min,P < 0.01)。见图1。

与培训前组比较,*P < 0.05;与培训前组比较,**P < 0.01;与非联合培训组比较,#P < 0.01

图1 培训前后各组学员临床开始心肺复苏时间比较

3 讨论

学员经过培训后,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 < 0.01,表1),表明经过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县级医院由于人口少、患者少、病种少,医生和护士见到和处理的病种少,工作压力小,因此缺乏对医学知识的巩固和学习,在处理危重患者的时候就显得不足,此时大多数医生选择转向市级或省级医院,导致危重患者急救时间延误,死亡率升高。此外甘南州医护人员基本上是由甘南州卫生学校输送的[5],医学知识相对薄弱,因此通过对甘南州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也是必要的。

培训前两组学员的理论成绩、单独操作成绩和联合操作成绩无显著差异(表1),经培训后两组学院理论成绩和单独操作成绩无显著差异,但联合操作成绩联合培训组较非联合培训组显著提高(表1),表明所选派的甘南州各县级医院参加培训的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相当,更进一步地说卓尼县人民医院等8家县级医院医疗水平相当。经过培训各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均较前有显著提高(P < 0.01,表1),且在联合培训与非联合培训两种模式下培训,学员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提高相同(P < 0.01,表1)。但经过联合培训后学员的联合操作能力要较非联合培训组学员显著提高(P < 0.01,表1)。

培训后学员在临床上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较培训前显著缩短(P < 0.01,图1),联合培训组与非联合培训组相比,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显著缩短(P < 0.01,图1),表明经过联合培训的学员对存在需要心肺复苏指征的判断更加迅速。心脏跳动停止者,早期的电除颤是治疗最有效的方法[6],如在4 min内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在8 min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则存活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越短则抢救的时间越长。有研究提出越早开始心肺复苏在12 h后左心室的收缩功能越好,预后也好[7]。此外经过系统化的培训[8-9],医生和护士心肺复苏的操作更加规范,这也是提高临床救治率的一个原因。

县级医院是我国县域范围内医疗卫生工作的中心,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主体[10]。目前我国大多数县级医院整体效率较低,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11],有些医院也存在人员和设备等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11-12]。为了提高县级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对医生和护士进行专门的培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他们进入三甲医院进行学习一方面可以督促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见到的疾病种类多,临床操作也多。本研究以ICU专科培训为试点比较分析了医护联合与非联合培训学员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两种培训模式虽然都可以提高学员的理论和操作成绩,但是经医护联合培训模式培训的学员联合操作能力提高,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缩短,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了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钟爱民.ICU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20-22.

[2] 李萍,肖江琴,江静云.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用于ICU专科护士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29-830.

[3] 张萍,孙玉蓉,王伟.规范化培训教程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医护论坛,2011,8(23):159-160.

[4] 廖燕,李水英,虞献敏.ICU新进护士阶段性培训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46-147.

[5] 李杰.对少数民族地区医疗状况的分析-以甘南州为例[J].甘肃农业,2007,(8):72-74.

[6] 沈洪,何忠杰.心搏骤停的最有效治疗-早期电除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7):501-502.

[7] 陈治国,陈慧君,张国良.开始心肺复苏时间与复苏成功后第12小时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14(4):210,222.

[8] 马頔,江启成.我国县级医院的绩效评价及总体效率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41):87-89.

[9] Nolan JP,Soar J,Perkins G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J].BMJ,2012,345:e6122.

[10] 陈永强.2005心肺复苏指南概要[J].中华护理杂志,2006, 41(8):760-763.

[11] 凌忠.经济转型时期医院生产率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2.

中级培训论文范文4

关键词:消毒;职业;层级培训;效果评价

消毒供应中心是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处置的区域,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环节。为工作人员对供应工作的认识,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供应中心管理工作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1]。有多种消洗消毒设备、设施,工作人员必须能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并按卫生行业标准要求做好清洗、消毒工作,该区域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包装质量和灭菌效果[2]。我院2014年6月~12月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有计划的业务培训,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层级培训,制定培训目标,方式和方法,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35名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3个月~2年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从事消毒供应工作5年以上人员担任带教老师,均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1.2方法

1.2.1 设计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层级培训模式方案。培训方法采用理论培训和技能操作培训两种形式。根据是否有工作经验,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分层培训。岗前培训时间为1w(40个课时),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共32课时,理论和操作考核共8课时;在职培训每月1次,每次2课时,采用集中小讲课的方式进行。1次/w利用晨会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六步洗手法及手消毒方法的培训[3]。

1.2.2拟定培训目标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熟练应对临床科室的问题并给出满意的答复;具有消毒隔离意识,能正确做好个人自身防护;熟练掌握所有器械的消洗流程和各种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方法;正确选用、配制清洗、消毒液,熟悉消毒液的监测方法;正确使用各种设备、设施,并能进行维护和保养,会处理设备常见故障;掌握清洗、消毒效果监测方法;熟悉有关清洗、消毒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进展,并能对器械的清洗、消毒进行科学研究。

1.2.3岗前培训内容 污染、清洁、消毒、无菌的概念;工作制度、人员职责、六步洗手方法、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知识、锐器伤预防与处理方法;熟悉常规器械、器材的识别及清洁度的检查;熟悉各班后的工作环境及清洗用具的清洁及消毒方法、回收容器及回收车清洗、消毒方法。清洗液、消毒液的选择及配制方法;消毒液的监测方法;熟悉常规器械、器具的清点、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方法及流程。

1.2.4在职培训内容 巩固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内容;熟悉不同器械、器材清洗和消毒方法的选择及注意事项;普通器械的性能检查、维护和保养;2009年卫生部的6项卫生行业标准;设备设施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流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掌握复杂器械、精细器械的维护与保养;器械清洗和消毒效果监测;设备设施常见故障的识别与排除。熟悉有关清洗、消毒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进展;器械清洗、消毒的科学研究。

1.3培训效果评价

1.3.1理论操作考核 培训管理小组成员对工作人员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采取百分制评分方法,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都必须大于80分,岗前培训考核通过后方能上岗。在职培训考核每月1次,低于80分需重新考核。

1.3.2清洗效果评价 随机抽查清洗消毒后器械、器具,采用目测、放大镜检查、杰力试纸进行清洗效果检测,如有明显血渍、污渍、锈迹及杰力试纸测试阳性任一项者为该件器械清洗不合格。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二样本率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P

2 结果

中心工作人员分层级培训前后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结果、器械清洗质量比较,见表1~表3。

3 讨论

采用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分层级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及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评价分层级培训的效果。根据研究对象文化层次和教育背景,接受知识的能力,因为工龄、职称及分工的不同,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也不相同,研究证明: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分层、分级培训,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培训,培训效果显著提高,培训前、后合格率(%)比较P

参考文献:

[1]李晓亮,杨娴娴,贾楠,等. 论医院供应室护理干预提升的措施 [J].健康世界杂志,2015,23(6):308.

[2]周送华,李满华,等.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技能的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2008,4(4):1136.

[3]杜辉.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J].医学信息杂志,2015,28(18):337.

中级培训论文范文5

一、培训对象

各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中从事教师岗位工作而未学习过职业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和未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师范类院校毕业人员除外)。

二、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教学(原生产实习教学法)等4门课程。

三、报名时间及相关程序

报名时间:自通知之日至5月30日。

报名程序:

1.单位组织网上报名:

登陆*职业培训网(),进入在线服务栏“网上报名”系统,按机构所在区域(如福田区等)进行报名登记。

2.单位统一银行转帐或汇款;

3.职协将报名名单反馈各区培训科;

4.各单位交费后,凭交费回执到职协或各区培训科就近领取教材、作业册,并交每人大1寸红底彩色相片1张。

四、函授面授和考试发证

培训学习以函授自学为主,面授为辅。

1.函授自学时间:自领取教材后,开始自学并做作业册,至培训班开班前。作业册须在考试结束时与试卷同时交监考人。

2.考试成绩和作业成绩均合格者发给职业培训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申请教师上岗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面授及考试时间、地点

班期

面授时间

考试时间

地点

第一期

2009-5-22至23日

2009-5-24日

*街道六约社区新塘路138号(*市携创技工学校校园内)

第二期

2009-6-6至7日

(暂定)

2009-6-13日

(暂定)

福田区福强路1007号高训大厦16楼教室(*高级技工学校校园内)

第三期

2009-6-9至10日

2009-6-11日

*区中心城龙翔大道8029号(区劳动局五楼教室)

第四期

2009-6-16至17日

2009-6-18日

*区新安三路60号(区劳动局右侧,新明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园内)

第五期

2009-6-23至24日

2009-6-25日

*区福强路1007号高训大厦16楼教室(*高级技工学校校园内)

以上面授及考试时间如有变化,将于开班前一周在*职业培训网()予以公布。

六、培训费用

每人收费600元(含教材资料、面授辅导、考务、办理结业证书及午餐等费用)。*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会员单位参训人员可享受费用优惠,每人按540元收取。

缴费方式:通过银行转帐或汇款(注明培训班名称),凭银行回单原件换领发票。若需要也可直接到我会缴交。

收款单位:*职协培训中心

开户银行:建行*分行中心区支行

帐号:44201566400050003622

七、注意事项

参加教师理论培训后需申请职业培训教师上岗资格认定的人员,应分别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职业培训机构教师上岗资格认定基本条件

1.文化理论教师:要求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历。

2.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历,同时应具备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若文化程度为高中学历,则应同时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二).技工学校教师上岗资格认定基本条件

1.文化理论教师:要求具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普通高等师范学院或本科以上学历。

2.专业理论教师:要求具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普通高等师范学院或本科以上学历,同时应具备初级工或以上技能水平。

3.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具备高级技工学校(高职院校)或以上学历,同时应具备中级工或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82997901、82998177

中级培训论文范文6

一.培训组织框架

建立护理部(院级)、专科小组、科室三级培训体系。护理部下设教学组,由教学干事会同教学组长负责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科室护理单元设总带教一名,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对各层级人员进行科室专科疾病及操作的培训。

二.培训目标

1.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同时,通过减少集中化培训、优化培训方式、调整考核频次等,减少护士培训和考核负荷。

2.培训覆盖率:院内培训 100%,护理人员院外培训率≧20%,管理者院外培训率100% 。个人继续教育学分合格率100%。

3. 护士具备胜任本层级和类别工作能力。

三.培训内容

(一)分层培训

1.N0级

(1)培训目标:帮助护理人员尽快适应临床执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以《护理学基础》第五版教材为蓝本,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掌握基本及专科技能操作规范,正确执行基本护理评估技巧,规范书写各项护理文书,认真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措施,有效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具备在上层级护理人员指导下照护病情稳定患者的能力。

(2)培训重点:培养基本素质的形成,保证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及护理文件的书写,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的宏观---工具性需求;

(3)培训方式:按规定范围及个体需求完成相关培训项目;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等。

2.N1级

(1)培训目标:掌握基本及专科技能操作规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落实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及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具备分管病情相对平稳或较重患者的能力。

(2)培训重点:熟悉临床各专科护理工作,通过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操作实践应用,训练护士的前瞻性思维、预见性判断能力,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宏观——表达性需求;

(3)培训方式:按规定范围及个体需求完成相关培训项目;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院内轮转等。

3.N2级

(1)培训目标: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熟悉重症护理理论及技能与临床

实践结合,及时发现、分析及解决临床护理或带教问题,善于沟通;具备照护重症患者及带教下层级护士的能力。

(2)培训重点:为潜在的临床护理专家/临床教学老师/临床管理人员提供基础

性培训,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实践,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的微观-工具性需求;

(3)培训方式:采用进修培训、护理师资培训等形式,并按岗位层级需要及个体

需求完成相关培训项目,护理专业的前沿信息由护理部组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由科室组织;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有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院内进修等。

4.N3级

(1)培训目标:将专科护理理论及技能、教学及科研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落实专科护理、临床教学及科研;具备照护危重、抢救患者及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能力。

(2)培训重点:根据个人及岗位需求完成专科护士的培训,评判性吸收专科护理

工作内涵,介绍专业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的微观-表达性需求;

(3)培训方式:采用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护理师资培训等形式,并按岗位层级

需要及个体需求选择完成相关培训项目,护理专业的前沿信息由护理部组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由科室组织;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有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等。

5.N4级

(1)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能够将管理理论、循证理论及方法跟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具备一定的病房管理(例如:优质护理工作流程、实施不良事件管理等)、院内会诊和科研教学能力。

(2)培训重点:在于参与制定专科护理工作指引,不断拓展护理专科发展的新业

务、新技术,参与院内外介绍专科专业前沿进展,扩展其学术影响力;

(3)培训方式:采用学术交流、各类培训班、会诊查房、专科护士授课及实践指

导等形式,并按岗位层级需要及个体需求选择完成相关培训项目,护理专业的前沿信息由护理部组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由科室组织;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操作示范、自我学习等。

(二)分类培训

1.办公室护士

(1)培训目标:掌握科室本岗位的工作职责与程序;掌握物价和医保各项政策、制度;具备良好沟通技巧。

(2)培训重点:按时参加医保、物价专题培训,掌握新政策;

(3)培训方式:参加每季度院质量控制大会,认真听取医保、物价检查汇总。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专题讲座、自我学习等。

2.新进护士培训

(1)培训目标:掌握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

(2)培训重点: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法律法规。

(3)培训方式:参加院部组织岗前培训及科室为期三个月的独立值班能力培训。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个别指导、操作演练、模拟场景演示等。

3.专科人才培养

(1)培训目标: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

(2)培训重点:ICU、助产、新生儿、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等特殊科室专科知识;PICC专科、伤口/造口专科、糖尿病专科知识。

(3)培训方式:利用北京301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教学的平台,邀请相关护理专家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到对方医院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

(4)培训方法:理论培训、送外进修、送外短期培训等。

4.护理管理人才培养

(1)培训目标:适应护士长多元化角色的需求,提高护士长综合管理素质及管理效能,保证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护士长的管理技能,提高护理管理团队的整体管理质量。

(2)培训重点:业务管理、管理技能、管理知识。

(3)培训方式:邀请外院专家到院培训、选送管理者到上级医院短期学习及护理部主任适时培训。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部轮转、外出培训。

5.教学师资培训

(1)培训目标:培养和提高教学师资人员的理论授课能力或操作传授能力。

(2)培训重点:掌握教学设计与教案书写和多种教学方法及技巧;掌握操作技能教学,以科学的操作技能教学策略和评判性的教学思维,帮助参训者尽快掌握该项操作技术。

(3)培训方式:院内培训主要是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院授课及教学师资人员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来;院外培训主要是护理部选送护理师资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培训。

(4)培训方法:授课比赛、短期培训、学术交流、教学观摩等。

6.机动护士培训:

(1)培训目标:提高机动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护理安全,提

升护理质量。

(2)培训重点: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与监护、常用急救操作技能;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及时了解护理前沿知识及新进展。

(3)培训方式:院内培训:邀请护理专家来院授课及我院急救小组主动参与到教学培训工作中;组织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演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培训与检验。院外培训:主要由护理部选送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培训。

四.培训要求

(一)各科室人员必须按要求积极参与规定培训,在课程选择上可多参加其他能级的培训,但不能缺勤自身能级要求的培训。

(二)严格按照培训手册,落实培训计划。要求科内自主培训项目,科室可灵活安排,但相关受训人员三基本上需有记录,护理部审核培训质量并盖章后下发相应学分。

(三)所有授课人员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按要求提前备课,课件内容结合医院实际和护理新进展,不照搬教材内容,力求培训省时、实际、有效。

(四)科内培训由科室根据科室年度培训计划自主妥善安排,科内年度业务学习至少邀请护理部参加一次。

(五)每季度末护理部随机对培训质量进行督查。

五.考核:

(一)理论考核:

1.季度考核:全院未定级护士每季度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理论考核,其中1次以《护理学基础》第五版教材为蓝本,结合医院护理现状,采取随机组题上机考核的方式;3次以专业知识学习交流、读书心得、工作体会等考核形式进行。

2.年终考核:全院各岗位各能级所有护士都须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全院年终理论测评,结合全年培训及医院护理现状,以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沟通应变为主要内容,采取组题上机考核,达100%。

(二)操作考核

1.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操作自主报考:按附表一中的操作培训安排,各科室每季度首先对科内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该季度的操作培训。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低年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采取自主报考,集中考核的形式。通过至少十二项方可晋升护师职称,不合格项目必须再次考核通过方算过关。

2.年度操作考核:由护理部统筹安排,组织全院各岗位各能级护理人员进行CPR操作考核,达100%。

3.操作示范者可免考其所示范的护理技能操作项目。

4.操作监考老师由该项操作的示范者及讲解者所组成,根据计划提前安排好时间监考。

六、探索举措

(一)推广科学多样的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T)、项目教学法(PTM)、情景教学法(STM)等。

(二)考核方式的创新:

1.对新护士岗前培训尝试跟班学习一周,主要跟班学习专业素养、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方面优秀的护士,以此塑造新护士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基层操作考核尝试在科室进行,由各科总带教交叉监考,让考核适应临床工作实际。

3.操作考核尝试“设置障碍法”,考核临床护士随机应该能力及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师资的选拔:公布培训题目,进行打擂,优者承担相应课题,并给予一定奖励,记入个人能力档案。

(四)教学质量的保证:将培训后掌握情况纳入护理部日常督查内容。

中级培训论文范文7

在做好全市处级干部培训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市直机关处以下党员干部的理论培训工作,以集中理论辅导、形势报告会、骨干培训等形式有重点地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各种辅导报告会19场,参加辅导报告的党员干部18000余人次,组织市级机关各类骨干培训班15期,培训骨干4000余名。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以理论培训为重点,注重能力素质培养,努力在提高处级干部政治素质、理论功底和能力水平上求实效

1、突出基本理论培训,处级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来,我们坚持政治理论为先导的培训要求,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培训的首要任务,围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目标,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点,进行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处级干部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增强在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中,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注重岗位能力培养,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角色意识进一步增强。坚持以提高处级干部能力素质为目标,着力培养和造就岗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培训中,我们针对处级干部岗位能力的需求,通过开展行政理论、行政法规、行政管理知识的学习和教学,通过处长角色模拟和行政案例分析的训练,强化处级干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务实勤政的意识,使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

3、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处级干部务实高效的作风和勤政廉洁的意识进一步加强。近几年,市委高度重视市直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先后出台有关加强市直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并开展了以提高机关效能建设为重点的民主评议机关活动,促进机关作风和干部队伍作风的转变。在处级干部培训工作中,我们结合市委要求,努力在提高处级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上取得实效。2003年,我们组织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处级干部轮训。通过抓好课堂教育和警示教育,并通过典型引路,讲实例,举实证,较好地解决处级干部思想上“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和“入党为什么、岗位干什么、为民做什么”的问题,使处级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得到有效增强。

二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创新培训形式,改进工作方法,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市委高度重视处级干部培训工作,列入了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的主体班次,并纳入了2001—2005年的宁波市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之中,要求平均每年举办2期培训班,时间在30天左右。为了办好每一期的处级干部培训班,我们按照“学习基本理论,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学习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学习管理知识,提高处级干部任职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明确教学目的,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一是坚持教学相长,增强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开班前,对处级干部掌握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情况进行摸底测试,了解每一期学员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员既系统传授基本理论,也积极为学员释疑解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在培训中,开展了“处长一日”的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参与学习的处级干部围绕课题,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工作体会,从理论到实践,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使培训学习做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二是坚持课堂传授与调研讨论相结合,增强教学培训的系统性。为了进一步加强理论培训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在转变教学理念上,以授课辅导为主的同时,加大了调研、讨论和交流的力度,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探寻决策的思路。近年来,结合培训实际,先后组织学员考察了温州市行政执法工作和私营经济发展、宁波保税区、宁波科技园区、兵科院宁波分院、大榭开发区、杭州湾大桥建设等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发展亮点。通过开展课堂听、实地看,理论论证、内外比较,研讨交流、梳理思路,进一步增强了培训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员从实践中增加了感受,拓宽了视野,明晰了思路。

三是坚持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创新,增强培训教学的有效性。在培训工作中,我们注重抓好八个环节的工作,即授课、讨论、自学、交流、考察、考核、学习心得撰写和总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在授课上,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了授课内容的信息量,进一步满足学员的求知需求。还聘请部分客座教授,讲授当今世界科学管理理论、新经济、新技术等方面的前沿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在讨论交流上,教师与学员、老处长与新处长紧紧围绕处级干部能力建设的主题,边传授,边研讨。在联系个人实际上,参训的处级干部都能结合理论学习、能力培训和考察学习中的感受,撰写了一批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心得和论文,对指导工作,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制度,严格管理,改进学风,在健全和完善处级干部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上找规律

1、严格调训,认真规划。在每年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年度培训工作的安排和要求,并逐步建立了“十五”期间各部门各单位处级干部参训情况档案。在人员分配,计划安排上有所侧重,较好地解决了大小单位处级干部参训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严格调训,认真落实计划,为各期培训班和顺利开班,奠定了基础。

中级培训论文范文8

一、年初制订培训计划

每年年初由学校教科室牵头制订具体的年度校本培训方案(目的、内容分解、要求、措施、三级培训学分目标、评比等),教师人手一份。制订计划的目的是使教师心里明白本年度要参加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学时、要求、目标,从而按时参加学校制订的各级培训并获得所得学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业务能力同步更新与提升。

二、年终考核奖惩兑现

每年年终以教科室为主,教务、办公室、工会等部门配合,统计列出全体教师全年通过三级校本培训所获得的分数,各级获奖成果论文数、发表成果论文数分别按照获得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及省市校级别折算分数,按照总分高低排名,依据学校管理制度进行评优奖励,以此激发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重视培训后的总结反思

1.在培训和学习中成长

全体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创建书香校园“读经典名著、读教育专著”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感想启发等)比赛活动,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使思想c时俱进,使自己的素养不断提高。多读书,读好书,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年轻教师要利用周六日休息时间自觉学习再学习两小时,学习最新的教学技术,积累经验。

2.在反思和汇报课述说中成长

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成长。教师在平时教学后应坚持写教学后记反思,在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自己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及反思。经常上网查找相关自己所任教学科的教学录像,学习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模仿、学习,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例如听取了校本培训课堂渎贵梅老师的语文课,有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纵然学科不同,但是在椟老师精彩的课堂中,我们也可以吸收其长处,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3.在实践和探索中成长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教研组提供的机会上好公开课,给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为教学研究提供载体。

4.在总结和评比中成长

分上下学期做好学期校本培训工作的总结讲评通报(提醒学分不达标的老师),理清得失。写好总结心得,由学校推荐到上级参加成果论文评比。近三年,湖南省岳阳市岳化第五小学(以下简称“五小”)教师通过参加各级校本培训,所撰写的成果论文获得国家、省、市一等奖16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59篇,优秀奖22篇,发表在省部市级杂志的论文达19篇,每年学校负责分别扫描复印装订成册存档。

四、落实校级校本培训

学校坚持隔周举行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校本培训,时间为1小时,事先主讲者根据学校教师队伍业务状况实际精选材料,反复修改后打印提纲,每人一份(并附科教信息、校园内外),使教师参加学校培训暨业务理论学习有根有据有本。培训时由教科室组织签到进行登记考勤,每次给予学分。没有参加的扣个人学分。学期末学校培训资料装订成册存档(五小近五年资料齐全可查)。每学期由学校教科室统一印发记录本,扉页有学校统一印贴的培训制度与要求。每学期培训主题不一,但全年(学期)确定总主题、分类分学科主题(公共主题如班主任、师德、学生品行鉴定等),以便有针对性参加校本培训。

近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老师们尤其是年轻老师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2015年12月湖南省岳阳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全市“自制自编教案学案、原创首创习题试卷、实用实惠教具学具、规矩规范学生作业”优秀案例评选中,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励。魏婷、柳靖等老师分别获得教(导学)案、试卷类二、三等奖;学生聂嘉欣、叶善斌的作业获得一、二等奖。

中级培训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是“双证书制”教学的新途径之一。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作为学校的教研项目,笔者于2005年起开发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并对之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衔接起来;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从2003年起,我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即进行“双证书制”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各类高等院校有关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力行业的一项主要技术工种。近年来,随着我校“双证书制”教学的深入,参加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为更好地落实“双证书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开发出一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使其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评定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中对继电保护中级工应熟悉、掌握和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按模块分布在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在保证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途径

1、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用人单位对继电保护中级工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创建培训包的各个教学培训模块及其任务书。

(2)将构建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与学校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任务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2、开发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流程

(1)原始数据采集环节。即采集继电保护中级工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

(2)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构建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编写总体方案,制定各个教学培训模块。

(3)构建各个模块任务书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总体方案,将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与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各教学培训模块的任务书。明确各个教学培训模块的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检测等内容,然后咨询有关专家,对构建的总体框架及拟定的各模块任务书进行论证,确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方案及详细的各模块培训任务书。

(4)确定学生,实施教学培训环节。本环节根据已创建的卑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各模块任务书,按照优、良、中、及格的学习成绩选取学生,并实施教学培训。

(5)考评、完善环节。主要是通过河南省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选取培训的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核,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效果与开发体会

利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教学培训的学生,在通过我校学历教育各项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河南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全部合格并获继电保护中级工证书。 转贴于

通过对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中对有关工种的要求,了解生产现场对有关工种的需求,熟悉有关工种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开发出教学培训包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