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移动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07 08:10:29

移动技术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Phase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Phase1及Phase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Phase2+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话音和中低速数据,码率为384kb/s(局域网可达2Mb/s),因而可传送比目前GSM(第二代移动通信)更高码率的信息。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2Mb/s的码率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各种新的宽带业务的需要,因此国际上已开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步目标是10Mb/s以上。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因此需尽早开始研究其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OFDM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如Turbo码)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三、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系统中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是提供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目前正在构思中的4G通信具有以下特征:(1)网络频谱更宽。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速率,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2)通信速度更快。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终端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有更快的无线传输速率。据专家估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速率可以达到10M~20Mbps,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3)通信更加灵活。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因为语音数据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4)智能性更高。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目前还难以想象的功能;(5)兼容性更平滑。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收,还应该考虑到让更多的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过渡到4G通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4G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3G平稳过渡等特点。

总之,随着新问题、新要求的不断出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相应地调整、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优点,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用移动网络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将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胡可刚,王树勋,刘立宏.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2005,23(4)

第2篇

[摘要]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与前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具有五大技术要求,解决了四大关键技术后4G将一统移动通信的天下。

引言

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已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每一代的发展都是技术的突破和观念的创新。第一代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模拟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第二代(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论文百事通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可以提供更宽的频带,不仅传输话音,还能传输高速数据,从而提供快捷方便的无线应用。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仍是基于地面标准不一的区域性通信系统,尽管其传输速率可高达2Mb/s,仍无法满足多媒体通信的要求,因此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4G的定义及其技术要求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可称为广带(Broadband)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超过2Mb/s的数据传输能力,对全速移动用户能提供150Mb/s的高质量影像服务,将首次实现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它包括广带无线固定接入、广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广带系统和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基于地面和卫星系统),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其广带无线局域网(WLAN)能与B-ISDN和ATM兼容,实现广带多媒体通信,形成综合广带通信网(IBCN),他还能提供信息之外的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其主要技术要求是:

(1)通信速度提高,数据率超过UMTS,上网速率从2Mb/s提高到100Mb/s。

(2)以移动数据为主面向Internet大范围覆盖高速移动通信网络,改变了以传统移动电话业务为主设计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观念。

(3)采用多天线或分布天线的系统结构及终端形式,支持手机互助功能,采用可穿戴无线电,可下载无线电等新技术。

(4)发射功率比现有移动通信系统降低10~100倍,能够较好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5)支持更为丰富的移动通信业务,包括高分辨率实时图像业务、会议电视虚拟现实业务。

二、4G的关键技术

1.OFDM(正交频分复用)

OFDM技术实际上是MCM(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ICI)。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由于OFDM技术由于具备上述特点,是对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因此被公认为4G的核心技术之一。

2.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SoftwareDefinedRadio,简称SDR),就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频处理以及信号的基带处理等。即整个无线电台从高频、中频、基带直到控制协议部分全部由软件编程来完成。其核心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尽早地完成信号的数字化,从而使得无线电台的功能尽可能地用软件来定义和实现。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以软件为核心的崭新的无线通信体系结构。

3.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是波束间没有切换的多波束或自适应阵列天线。多波束天线在一个扇区中使用多个固定波束,而在自适应阵列中,多个天线的接收信号被加权并且合成在一起使信噪比达到最大。与固定波束天线相比,天线阵列的优点是除了提供高的天线增益外,还能提供相应倍数的分集增益。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信号来波的方向自适应地调整方向图,跟踪强信号,减少或抵消干扰信号。智能天线的核心是智能算法,而算法决定电路实现的复杂程度和瞬时响应速率,因此需要选择较好算法实现波束的智能控制。

4.IPv6协议

4G通信系统选择了采用基于IP的全分组的方式传送数据流,因此IPv6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

(1)巨大的地址空间。在一段可预见的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像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惟一的地址。

(2)自动控制。IPv6还有另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的方式。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是获得地址的关键。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配置地址的节点使用一种邻居发现机制获得一个局部连接地址。一旦得到这个地址之后,它使用另一种即插即用的机制,在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全球惟一的路由地址。

(3)服务质量。服务质量(QoS)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与目前的IPv4提供相同的QoS,但是IPv6的优点体现在能提供不同的服务。IPv6报头中新增加的字段“流标志”,有了这个20位长的字段,在传输过程中,中国的各节点就可以识别和分开处理任何IP地址流。

(4)移动性。移动IPv6(MIPv6)在新功能和新服务方面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每个移动设备设有一个固定的家乡地址(homeaddress),这个地址与设备当前接入互联网的位置无关。当设备在家乡以外的地方使用时,通过一个转交地址(care-ofaddress)来提供移动节点当前的位置信息。移动设备每次改变位置,都要将它的转交地址告诉给家乡地址和它所对应的通信节点。

三、结束语

由于4G与1~3G相比具有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通信更加灵活,智能性能更高,兼容性能更平滑等优点,4G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相信不久的将来4G将一统移动通信的天下,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集群通信从模拟升级到数字、数字集群产业的国产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无线集群通信领域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用户希望享受到更加融合的集群通信业务和更丰富的集群服务。文章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的网络运行体制。

引言

集群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二十多年,从市场应用的角度看,二十多年足足是一个新的技术起步,成熟,甚至被取代的周期。近几年来针对集群通信方面进行多个专题的讨论,从模拟到数字,从共用专网到专用专网,从体制标准到技术创新,从企业研发到市场应用,从社会需求到应急联动通信等,本论文拟对于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体制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集群通信网络的概念

集群通信系统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向用户提供优良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而又廉价的先进无线调度指挥系统。对于指挥调度功能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工矿、油田、农场、公安、武警以及军队等部门都十分适用,集群通信采用单工或半双工方式,要求接续时间小于500毫秒,具有调度级别控制等。同时对于集群通信还提出了传输集群、准传输集群和信息集群的定义。

随着集群通信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集群通信也从原来的模拟集群向数字集群过渡。但这种过度并不是简单的将原来的模拟话音转换为数字话音和提供数据传输功能就可以称为数字集群了。其实,综观国际上提出的数字集群来看,数字集群的标准都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而发展起来和提出的。

二、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

数字集群通信是继手机、小灵通之后的第三大战场,正在成为电信领域开发的新重点,运营商、设备商正在展开一场新的角逐。在设计中针对了专业无线用户的需求,特别适合在政府和商业领域的专网使用。

2.1数字集群通信的标准

TETRA(陆地集群无线电)系统在指挥调度方面应用的比较多,可完成话音、电路数据、短数据消息、分组数据业务的通信及以上业务的直通模式,并可支持多种附加业务。在大区制条件下最大覆盖半径56公里。TETRA扩容可以逐步增加模块化,适用于小、中、大型调度系统;设计组网灵活,既适应于专用调度网,也适应于共用调度网。TETRA话音编码方式采用代数结构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具有良好的话音质量,即使在强背景噪声干扰下也可听清,话音质量并不像调频系统那样随场强减弱而降低。大量实验证明,TETRA系统的话音质量比GSM系统好。因此,大量应用于应急、调度、指挥等专网应用系统。

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系统是基于TDMA多址方式的调度通信/蜂窝双工电话组合系统。它在传统大区制调度通信基础上,大量吸收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优点,如采用双模手机方式,增强了电话互联功能;采用小区复用蜂窝结构,提高了网络覆盖能力。选用这种编码是先进的,但技术公开性不好,价格较贵。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都较好。

2.2数字集群系统设备安全

设备是网络的基础,设备的安全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只有保证网络的物理可靠性,才能保证网络功能、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基础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对于交换机,硬件上应实现关键部件的热备份。软件上,关键的用户数据、配置数据应当及时、定期进行备份。对于基站系统要考虑其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如射频干扰、雷击、抗震性能等。基站系统的备用电源应根据基站覆盖区的重要程度适当配备,以应变突发事件。系统主备用倒换能力是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如倒换时间、倒换过程对正在进行的业务的影响等。完善的监控告警机制可大大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如系统部件可自我诊断和修复、系统可隔离故障模块、及时产生告警信息。此外,调度台、终端存储了用户的重要信息,这些设备由用户控制,应由专人维护,以保证相关用户信息不被外界窃取。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专用通信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要求要大大高于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所以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运营者必须从各方面考虑如何增强系统的抗灾变能力,如何使系统更安全可靠的传递信息。只有全面的重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才能使数字集群系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未来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3.1高安全性

数字集群在基站与手机之间,信息完全依靠无线电波的传输,很容易被人们从空中拦截,在通话状态、待机状态都会泄密,即使关闭电台,利用现代高科技,仍可遥控打开,继续窃听,从中截取、破坏、调换、假冒和盗用通信信息。

3.2高抗毁性

专业移动通信在使用过程可能遇到恶意破坏的人为因素或雨雪灾害的自然因素等影响,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未来PPDT系统要求可靠、准确地提供业务,具有高的抗毁性和可用性。通常情况下,系统以集群方式工作;在遭遇危害的极端情况下,系统以故障弱化方式或直通方式工作,保证系统能满足基本的集群业务需求。

3.3高环境适应性

专业移动通信由于它是用于全球的表层和空间,会遇到各种恶劣的气候、地形和环境;因此,要求通信装备必须能抗拒酷暑、严寒、狂风、暴雨等恶劣气候条件;必须适应山岳、丛林、沙漠、河海、高空等三维空间的不同地形环境条件;既可车载船装,又能背负手持,要经得起各种移动体的安装机械条件;在嘈杂的噪声环境,要具有背景噪声滤除功能,使通话对方听不见噪声干扰,话音清晰;在高速行驶时,通信不能中断,质量不能下降,可支持500km/h的高速运行。

四、结论

集群共网毕竟具有它自身的缺陷,那就是这些共网往往是调度功能要相对弱一些,即使是利用与专网相同的系统来组建的共网,也同样会相对使得调度功能减弱。那些在公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调度系统由于是在原来的系统协议和结构上增加了调度功能,由于原来的体制、协议和系统结构是以公网的电话业务为主而建立的,要想完全能够符合专业用户对专网的需求,应该讲目前还是达不到的。

参考文献:

[1]郑祖辉.数字集群通信漫谈[J].电子世界,2003,(12).

第4篇

关键词:移动信息技术物流业应用影响

一、移动信息技术的特点

试想一下,如果信息处理和传递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到达个人,那么办事效率的提升将无法估量。因此,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大多数企业提升工作绩效的首选方案。移动办公管理系统(M-office)、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M-CRM)、移动供应链管理系统(M-SCM)的“3M”业务,可以为资金有限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专业的移动客户服务或移动办公管理。

(一)“M-office”可以让移动办公成为可能

移动办公其实是一种软件类产品,只要安装在企业的主机上就可以使用,这种系统的功能类似OA系统,但对企业的IT水平要求不高。移动办公管理系统可以通过E-MAIL、即时消息、流程审批、手机与系统的交互,来实现企业内部沟通与业务处理、对外营销与服务的自动化与电子化,及公司文档、文件电子化管理,实现跨部门、跨地域、跨时间的经验与信息共享等。

(二)“M-CRM”能定期发给客户关怀短信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M-CRM更倾向于为企业提供客服领域的服务。它可以帮助企业为客户提供细节性的、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客户生日或指定特殊日自动给客户发送祝福或提醒短信。此外系统还能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随时接收消费者通过短信发送的反馈、投诉和建议等。

(三)“M-SCM”可帮助企业实现总部与分部的信息沟通

“M-SCM”是移动供应链管理系统,除可帮助企业实现短信手段的客户服务外,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总部与分部(或各卖点)的即时信息沟通。例如一个化妆品企业在深圳设有20个分售点,由于每个分售点并不一定会配备电脑,因此一般情况下该企业很难把所有销售点每天的营业额定时汇总。而通过移动供应链管理系统,就可以实现让专柜工作人员用手机进行汇报:专柜人员通过编辑固定格式发送短信到系统的平台,系统在固定时间进行统一汇总后,会自动生成当日的销售总表,并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手中。

现在移动通信的目标市场已经由个人转向企业,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的生产控制、移动办公和服务营销三大领域,为各行各业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处理提供高速通道。

在物流业,移动信息技术可以让车辆和包裹旅行。运用电脑网络,公司所有车辆的地理位置、行驶路线、车速和承载状况一清二楚;通过自动报送系统,司机只需拥有一部移动公司的手机,就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所有可用货运信息,再也不必因沟通不良而浪费货源资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司机也只需按动预设的按钮,便可启动与公安部门的联动系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便是物流企业在插上“移动信息化翅膀”后的真实写照。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传统的物流企业,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目前,物流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物流业对于信息化的要求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移动公司通过GPRS网络,结合PDA终端,形成了一套有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的应用解决方案。

二、物流业对移动信息技术的需求

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及时性、可靠性是物流行业的命脉,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现代物流企业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对移动信息技术存在如下迫切需求:

(一)定位

对运输车辆进行定位、调度、监控,以提高运输能力、节约空跑成本、保障车辆安全:(客运出租、短途货运/货的)定位车辆的位置和空闲状况,进行准确有效调度,避免车辆无谓空跑,节约成本;(中长途货运)监控车辆的在途情况,及时处理不利情况,保证货物的按计划到达;保障外出车辆的安全、防盗。

(二)移动沟通

公司与外出司机之间及时传递在途信息,天气、交通状况、其他信息提醒等。在途信息沟通:公司与司机沟通运输途中情况、到达情况,或者进行调度;天气交通信息的:对于本地、路途中的交通情况、天气情况、路途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将车辆检查、年审、牌照等信息及时通知所有司机;司机之间沟通:路途问题的沟通、有关货物/客户信息的沟通(尤其适用于出租、货的,或者由个体司机组成的运输公司)。

(三)客户服务

建立客户资料库,为客户提供定期的问候、报价、传达货物运送信息: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物流公司意识到客户服务的重要性,需要与客户保持长期的联系,并为客户提供货物在途的信息;对于短途运输,货物的在途信息一般不需要提供给客户。当然,如果能够第一时间将货物到达的信息通知客户,将更好赢得客户的信任。

(四)射频识别(RFID)将成为未来物流领域的关键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从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全球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正成为全球范围内重点研究的领域。我国作为物流发展中国家,已在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条码技术、接触式磁条(卡)技术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但在一些新型的前沿技术,例如RFID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还比较落后。专家分析认为,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行业,可大幅提高物流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另外,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随着RFID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RFID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RFID技术有望成为推动现代物流加速发展的新型剂。其他还有内部办公,如会议通知、送货信息和提货确认。

由于无线通讯的日益普及,GSM/GPRS或者CDMA网络几乎遍及全国,如能有效地使用无线网络传输信息,则可以扩展物流企业业务扩展的领域。由于目前大多数国内的商品均已实现了条码化管理,这为实施方便快捷的电子化数据采集提供了前提。而正在不断完善中的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技术,则成为了无线广域网信息传递的最为理想的网络平台。结合条码数据采集和GPRS的无线网络的无线信息采集方案,不仅能够满足物流数据采集方便快捷,而且实施简单,成本低廉,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实施方案。

三、移动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情况

ABIResearch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13年全球RFID市场的销售收入将超过97亿美元。这个市场从2008年至201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大约15%。这个数字表明RFID市场正在强劲增长。从各种产品种类和各种RFID技术方面看,这个市场的趋势是积极的。我们看到这个市场2007年以强劲的增长结束,并且在2008年第一季度继续强劲增长。RFID市场的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大型最终用户的一些长期的RFID项目和投资。特别是在无源UHF市场。

(一)移动信息技术在国外物流业中的应用

1.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最新宣布在其供应链中和组装业务的无数个项目中采用RFID技术。报告显示,闭环应用继续是RFID的主要应用。图书馆/租借项目、可重复使用的/返还式集装箱、零部件、工具、工作流程、园区管理等是RFID最常用的地方。

2.据SanfordC.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需要人工查看进货的条码而节省的劳动力成本。尽管另外一些分析师认为80亿美元这个数字过于乐观,但毫无疑问,RFID有助于解决零售业两个最大的难题:商品断货和损耗(因盗窃和供应链被搅乱而损失的产品),而现在单是盗窃一项,沃尔玛一年的损失就差不多有20亿美元。研究机构估计,这种RFID技术能够帮助把失窃和存货水平降低25%。2006年,RFID单品标签的应用发展超过了大多数人预期的“单品标签量将达到2亿枚”。从2007年起,RFID单品应用将是世界上最大的RFID市场。2016年,预计应用在单品上标签的价值将超过110亿美元,相关RFID系统市场价值将达到260亿美元。

3.Carrefour在物流管理中应用RFID等移动信息技术的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收货区的应用:对于像Carrefour这样的大型超市来讲,每天商品的流通量较大。因此,在商场中,除了保证一定数量的库存商品外,每天还需要补进大量的商品,这就使得各网点收货区的工作异常繁忙。收货区的日常工作包括处理订单,送货单,数量核对,质量检查,入库等。通常的手工操作必须记录下每张订单的执行情况,再填写入库单等手工单据,最后,随货物一起送往仓库;仓库在收到入库单后,还必须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手工单据固有的弊端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间。因为对于大型超市来讲,管理人员必须非常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情况,以便作出订货决定或制定经营策略。移动终端的使用使收货到入库过程省却了许多手工环节,除了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外,同时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由于商品数量的清点,抽样质检都在收货区完成,因此当收货过程完成后,操作员只需要将入库单通过移动终端提交给主机,入库数据就可以及时地为管理人员所了解。Symbol的PDT3140产品配备了一维条码扫描引擎,收货区操作人员通过扫描条码完成对入库商品的确认,使其在操作过程中涉及的键盘输入工作减少到最低限度。

库存管理:大型超市为了保证商品的不“断档”,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商品库存,但是库存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各种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一个好的MIS系统应该能做到在保证正常的日常供应量的同时,将商品的库存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即所谓安全存量),从而降低管理成本。这就需要MIS系统具有高智慧的经营统计分析和销售预测能力,当然,还必须建立在数据库实时更新的基础上。仓库管理包括常用的入库和出库管理,入库的工作已经由收货区完成了大半,在各个部门的仓库,只需要清点一下到货数量(以防在运送中丢失),就可以完成入库过程。对于一个MIS系统中的安全存量管理来讲,它应该能够做到定期检查仓库中商品的库存量,当发现一种商品的库存量已经少于或接近于其安全存量时,应及时提醒管理员补足库存。当理货员到仓库领取商品时,仓库管理员在移动终端上输入领取的商品数量,主机数据库就会自动更改商品库存。当然,在仓库的库存管理中,还包括库存商品清点,数量调整等日常的数据维护工作。

商场盘点:Carrefour每个网点的商品不下万种,像其它的超市经营一样,每月必然会有一次库存商品的盘点工作。然而这成千上万种商品需要在一天时间内清点完毕并输入电脑,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以前的手工流程中,理货员清点完一类商品后,将盘点数量记录下来,再清点另一类商品,最后,将所有的盘店数据单提交给数据录入员输入电脑。由于数量清点和电脑录入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又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往往会出现起先电脑录入员无事可作,然后忙得焦头烂额的情况;而理货员则是盘点时手忙脚乱,而后围在电脑录入员身边等待盘点结果。这样的场面,几乎每个月都要发生一次。小超市如此,对于大型仓储式超市尤为严重。无线网络通讯的实施,彻底杜绝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理货员手持移动终端,直接在货架上扫描商品条码,然后清点库存数量,清点完毕,从移动终端输入盘点数量,提交该数据后,主机数据库便对盘点结果和数据库中的库存数量进行比较,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将盘点结果返回给理货员。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省却了盘点过程中许多手工输入的步骤,由于商场中的商品都已经实现了条码化,因此,PDT3140的条码扫描引擎发挥了最大的功效。而在手工盘点阶段,电脑录入员必须逐个输入商品的缩位码,才能从数据库中取出该条商品的详细资料。以每个商品5位SKU计算,对于一个10000种商品的超市,电脑录入员在每次盘点过程中需要多键入50000次键盘。

(二)移动信息技术在国内物流业中的应用

“国内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开始朝着将RFID整合为通信、身份识别、电子支付‘三合一’的方向发展”。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表示,移动已开始加强RFID技术的研究和跟踪,推动手机商品防伪,门禁、公交车识别方面的发展,努力实现“打造手机媒体,创造手机多用化”。

1.借助思科的无线网络,海尔物流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和完善,理顺了海尔物流流程,为海尔集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仓储面积减少一半,库存资金周转日期从30天降低到了10天以下。这顺畅的流程背后是一个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体系在支撑,成功的物流链流程改造使海尔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海尔在物流方面所做的探讨与成功,尤其是采用国际先进的思科无线网络提升了海尔在新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海尔的国际竞争力,给国内其他企业带来了新的启示。

2.在天津,物流被列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天津移动在建设物流行业应用基地时,把大量的移动通信业务和产品应用到物流行业的主体之中,设计出多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案。并面向企业物流、物流企业和物流中心三大类型客户,针对不同需求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市场开发,从移动信息化需求与移动通信结合的特点入手,在物流系统各个环节以及它们与政府物流主管部门之间,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天津现代物流移动信息管理平台。

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天津移动注重利用集团V网、会议电话、集团短信、随e行、专网直联等综合业务全面覆盖物流行业内的集团客户,同时利用移动网络现有的SMS、GPRS数据通信平台,结合GPS、LBS定位技术,无线POS等产品在订单处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配送调度、运输管理、货物追踪、资金结算等子系统的数据传输环节实现深层次结合,从而实现物流企业MIS、OA、ERP等应用系统的平台拓展,实现移动性管理。目前天津移动物流信息化已深入到各大物流相关企业,重点项目有天津港、安达集团GPS定位、可口可乐公司短信ERP、天津海关短信报关、天津烟草配送无线POS应用等。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天津移动物流基地将逐渐成为中国移动集团在物流行业市场的开发中心、示范中心、交流中心和培训中心,成为“数字天津”的一个窗口。

四、结论

从国际经验来看,物流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领域,物流企业正在转变为信息密集型企业群体。目前,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落后成为我国物流公司发展的弱点。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给物流企业带来下列好处,显著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实力。

(一)采用RFID技术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好处

减少统计差错、即时获得准确的信息流,进一步降低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安全存货量和运营资本,巩固和扩大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提高物流(配送)的自动化程度与处理效率,减少雇佣员工、降低劳动力成本,巩固和扩大在物流成本上的优势。加大财产与商品监控与管理力度,有效防止盗窃现象和因遗忘等原因造成的商品损耗;强化设备管理,优化配置设备与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更加透明和快速地了解各种商品在门店的销售情况,并进一步减少因为货架上缺货而造成的营业额损失,从而对顾客的需求变化做出更加敏捷的反应。加速购物的统计与结算过程,减少排队付款的时间,改善顾客的购物体验,进而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移动车辆管理调度解决方案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好处

货物和司机的安全有了更高程度的保证。货主可以主动、随时了解到货物的运行状态信息及货物运达目的地的整个过程。增强物流企业和货主之间的相互信任。物流企业可以充分了解车辆信息,通过配货、调度等途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三)移动POS解决方案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好处

帮助物流企业拓展交易空间,实现了实时在线、随时交易;帮助物流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帮助物流企业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四)移动办公解决方案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好处

帮助物流企业拓展了办公空间,业务管理实时可控;帮助物流企业节约了会议和沟通成本;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办公效率问题,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物流信息技术现代化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同时,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物流理念和新的物流经营方式,推进了物流业的变革。

参考文献:

第5篇

2013年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井喷式发展的一年,从这一年各大电商发展的趋势来看移动电子商务无疑成为这一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2013年各电商巨头纷纷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大做文章并且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据2014年3月4日国内知名电商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3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较2012年13205亿元同比增长42.8%同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网上零售交易总额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4%。2013年网易旗下的“易信”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来往”均利用“免费流量”的策略来吸引用户;微信在5.0新版本中新推出支付功能并与易迅网全面接入已全面实现微信下单、支付闭环在“双十一”中下单量所占比例高达10%。移动IM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移动电商入口。

2.移动技术对电商行业的影响

2.1移动支付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未来电子商务的一种重要支付手段。随着移动设备开发成本越来越低技术越来越强大操作越来越方便使得手机、PAD以及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人越来越多从而移动支付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并接受。电子商务用户用户每年呈强势增长的态势由于移动支付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具有更灵活更高效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移动支付方式将很大可能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互联网支付方式将改变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也会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方式。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用户随时随地在线成为一种可能移动支付将“在线支付”潜移默化的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消费从而促进消费增加电子商务销售额。在信息时代各种服务都在趋向于精细化和专业化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主导方要有敏捷的市场反应力和高效的经营效率移动支付作为提供给用户的一项服务用户对移动支付最直接的体验是它的专业性和便捷性。据相关报告显示由于很多商品在购买过程中需要立即或者一定时间段支付否则就会失效超过近50%的订单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支付而造成订单流失。可见移动支付的成功运行将给移动电子商务带来更多的效益;反之支付问题将成为电子商务营销的瓶颈。

2.24G环境下移动端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移动电子商务之所以有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必然离不开互联网发展大环境的影响。首先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遍应用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其次操作的速度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2013年11月随着4G网络的出现飞速的浏览体验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的其将助力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扩张。这很大程度上

2.2.1对卖家的影响4G通信网络的最大强项是其具有超高速和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这个速率是目前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这就使电子商务行业的卖家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及时处理并回复一些客户信息为商家提供了高效、准确、优质的信息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卖家不能及时回复客户提出的问题而导致的客户流失问题进而增加了交易量。

2.2.2对买家的影响4G提供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大大节省了移动电子商务用户浏览网页的时间满足了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对高速接入移动网络浏览和下载所需信息的要求提高了业务效率高效率是用户热情和持续消费的最大保证。并且用户享受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形式不再局限于文字,更包括了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多媒体形式组合、,业务内容更加生动和逼真如视频电话、视频短片、照片传送等为用户带来更为方便、快捷、时尚、准确、安全的信息化服务和交易体验使顾客更加生动详细的了解产品信息从而勾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3.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仍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3.1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电子商务行业属于新兴领域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涉及到移动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还很少个地方出台的相关规定又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造成了市场监管难度大管理松散的局面这不仅一影响移动电子上午的发展也会阻碍电商行业的进步。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关于电子商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使该行业的监管有法可依使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步入正轨。

3.2完善移动支付系统保证安全支付安全的支付系统是客户在移动端消费的重要保障这不仅需要点上企业提供安全的支付平台也需要通信营运商消除一些不合理的绑定收费打造人性化的支付平台格式也需要严格查处一下流氓软件盗取客户信息以免造成客户钱财的损失。

3.3手机流量也是需要突破的关键众所周知随着移动技术的智能化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形式的多样化用移动端浏览网页所产生的流量越来越多这就会造成人们的通讯费用大大增加这就会让人们减少手机的浏览次数从而减少成交量因此如何减少流量的使用或者降低通讯费用也是移动电子商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6篇

1.1移动通信技术特征和优势

第一,移动网络覆盖面广,使用方式灵活,扩展性比较好,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连接到移动网络中去,没有其它硬件软件设备需求,方便快捷地让用户实现网络扩容;第二,移动网络的价格相对而言是比较便宜的,移动网络在建设、维护、扩容等方面都是公开透明的,是值得信赖的网络;第三,移动网络在使用上更为方便。移动网络通过终端提供给用户丰富多彩的软件设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新的移动智能通信终端更是不仅仅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使用,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来。

1.2移动通信技术在检察业务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政府也积极地推动电子政务,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高新的电子政务结合起来,不但减少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还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检察机关也在大力发展现代信息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外出办案时,一些办案场所比如说看守所之类的对嫌疑人进行询问时,移动信息技术可以直接对现场进行监管,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二是在侦查指挥方面,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上下级之间的任务分派、指挥、询问等等,可以将现场情况直接转达到指挥中心,方便了集中的部署和指挥。三是在远程协助方面,专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对相关的操作进行远程协助;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审讯现场等场合,专家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远程指导。四是在视频会议方面,检察机关可以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提审、工作汇报、在线学习等等,不同地区的人员也可以实现共同会议。五是在无线监控方面,对于那些不方便铺设有线网络的地区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覆盖,通过无线网络对这些地方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2移动通信技术在检察信息化应用中的发展

2.1更新思维方式,突破观念壁垒

当前我国政府和许多机构虽然开始实施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普及率低,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机构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因此,我们必须鼓励相关人员学习新技术、开拓新思潮、转变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在工作生活的利用率。

2.2完善制度机制,统一标准规范

如今,移动通信技术并没有统一标准,不能兼容使用,带来很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政府采购限制、入网许可限制、安全保密限制、技术壁垒、标准真空、标准重叠等更是层出不穷。一方面,在政府机关移动通信应用上,我国政府进行了各种限制,没有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另一方面,如今我国各通信运营商采用了完全自由的3G技术路线,如TD-SCDMA、CDMA2000、WCDMA等。

2.3加强技术研究,注重信息安全

检察机关信息化应用将会和公民的隐私、社会公平和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移动应用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对提升检察机关移动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检察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检察机关中,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根本,利用当前越来越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提高我国检察机关的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我国检察机关的管理与技术能力,保障我国的检察工作更为顺利的展开。

3结语

第7篇

1.1移动通信机房能耗状况分析

从整体看,移动通信公司的能耗包括:电耗、油耗和耗材,而电耗为其主要能耗,约占总能耗的80%以上,因此,移动通信公司的节能主要是指节约电能。移动通信公司的电能消耗大体包括:日常行政办公用电和通信网络运营用电两部分。日常行政办公用电占总用电的比重很小,这部分的节能工作主要靠加强日常行政管理实现,而通信网络运营用电的节能减排技术将是重点研究对象[1,2]。通信网络运营用电主要集中在通信机房内,通信机房中的电能消耗主要分为两部分:通信设备用电和机房环境用电。通信设备用电是指通信机房的主设备和配套电源等设备的用电,通常机房主设备包括:交换设备、数据设备、无线设备和传输设备等;配套设备主要指通信电源设备和蓄电池;机房环境用电主要包括:机房空调、机房照明和机房监控等用电。从大量实际工程数据粗略统计结果可知,在通信机房的总用电中,通信主设备用电约占45%,配套电源设备用电占8%,机房空调用电约占40%,而机房照明、机房监控等其他用电约占7%,具体能耗分布如图1所示[3]。从图1中可看出,机房设备用电和空调用电占总用电的90%以上,因此,笔者将重点研究通信机房设备和空调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1.2移动通信机房能耗状况存在的问题

目前,移动通信机房还存在相当数量技术陈旧、能耗高的通信设备,并且由于网络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网络结构复杂,网络层级较多,网元节点过多,增加了网络设备的能耗;同时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通信电源设备缺少智能化控制功能,部分电源设备技术落后,供电效率很低,增加了供电系统的能耗。另外,很多通信机房的制冷方式还是基于先冷环境,再冷设备的方式,通信机房内的机架排列及送风制冷方式不合理,导致机房空调制冷效率低,增加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同时,很多无线基站机房的空调系统也没有智能监控系统,为使基站机房中通信设备能正常工作,保持机房标准的环境温度,需要将空调长期处于开机工作状态,产生了大量的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因此,在通信机房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是移动通信公司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

2节能减排技术在移动通信机房中的应用

移动通信公司的通信机房大体分为两类:通信枢纽机房和无线基站机房。通信枢纽机房面积较大,机房内设备较多,产生的能耗也很大;单个无线基站机房面积较小,一般不超过20m2,机房设备不多,相比枢纽机房的能耗也较小,但移动无线基站数量庞大。截止目前,中国移动无线基站总数量已达40万个,因此无线基站总耗电量巨大,据粗略统计其耗电量约占通信网总耗电的70%以上。以下将分别讨论节能减排技术在这两类机房中的应用。

2.1节能减排技术在移动通信枢纽机房的应用

移动通信枢纽是移动网络的核心和汇聚中心,其通信设备较多,能耗较大。移动通信枢纽机房的主要能耗包括:通信主设备、配套电源设备和空调设备的能耗。因此,移动通信枢纽机房的节能减排主要是机房通信设备和空调的节能减排。

2.1.1移动通信枢纽机房主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移动通信枢纽机房内的主设备是根据网络建设的需要依不同项目分期分批建设安装的,目前在网设备新旧交错,能耗指标也参差不齐。因此,移动公司枢纽机房主设备节能减排的技术应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对于早期安装的通信设备,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通过更换或采用技术改造等方式,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设备,合理调整用电负荷,以达到节能效果。2)对于新增设备,要选择高集成度、低能耗、采用节能技术的通信设备,将设备能耗指标纳入到设备选型的指标范畴。3)在通信网络设计中,应合理组织、优化网络结构,推进通信网络的IP化进程。通过IP化可简化网络结构,减少网元数量,节省设备资源,减少设备能耗,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4)提高机房内通信设备利用率,尽可能利用现有通信设备资源满足网络运行需求,以避免大量设备低负载运行,浪费电能。

2.1.2移动通信枢纽机房配套电源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移动通信枢纽机房的配套电源设备主要包括:高低压配电、备用电源、UPS(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和直流电源等。对于配套电源设备的节能,主要应关注以下两方面。1)合理的设备选型和容量配置以及设计安全、可靠、高效率的电源系统是通信电源设备节能的关键。首先,在通信电源设计中,应尽量减少供电环节,避免增加不必要的供电环节,减少由于供电环节过多造成的能耗;其次,合理设计导线路由,使供电系统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减少供电距离,缩短电缆长度,降低电能损耗;另外,合理设计供电方式,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和机房实际情况,通过科学计算,灵活选用集中或分散方式供电,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2)除要关注通信电源设备在设计和设备选型阶段的节能外,还应关注通信电源在运营过程中的节能,提倡合理的节能运行方式。在实际运营中,应根据通信机房内实际工作负荷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电源的工作模块。一般情况下,通信枢纽机房电源设计容量都是按满足一定时期主设备负载并考虑一定的冗余。因此,在机房使用初期,机房内设备较少,用电负荷远未达到设计容量,这个阶段可采用人工方式关断多余的电源模块,以提高电源模块工作效率;另外,要根据机房内设备重要等级,确定不同等级的保护方式,以减少电源的冗余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4]。

2.1.3移动通信枢纽机房空调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通信机房的主要能耗是通信设备和空调,通信设备是机房运行的主体,其能耗指标由设备型号决定。在正常情况下,尤其是枢纽机房的设备,其节能潜力有限,而空调能耗占机房能耗的40%左右,其节能潜力巨大。因此,移动枢纽机房空调设备的节能应是重点关注的。通信枢纽机房空调设备的节能主要包括:机房空调设备本身的节能和机房空调环境的节能。

1)机房空调设备的节能。空调设备节能主要是采用节能技术的空调,如变频节能空调,它既可降低开关损耗,又可提高低频运转时的能效,该技术已经很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另外,通过对机房专用空调进行自适应控制技术,以达到节能效果。其实现方式是通过自动计算机房不同的工作条件、空调冷量分布环境等综合数据,动态跟踪计算空调外部环境的温湿度,精确控制空调送风量,使空调始终处于最合理的工作状态,优化冷量的利用效果,提高空调使用效果,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5]。

2)机房空调环境的节能。机房空调环境节能主要是指通过合理布置机房内的空调机组、风路及设备机柜排列,形成机房内有组织的气流流向和流量,实现精确、高效的送风方式,以节省空调机组的用电量。在设计机房内气流组织时,首先遇到的是送风方式的问题,通常机房空调送风方式分为两种:上送风和下送风,上送风方式是上送风侧回风,一般采用射流+弥漫方式送风,这种方式气流组织比较混乱,冷却效果不好,即使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存在问题仍然较多;下送风方式是下面送风侧面集中回风的送风方式,从气流热压原理以及大量实际工作和运营经验证明,下送风方式更为合理。其次是机柜排列问题,在早期,为保持机房内的设备美观、整洁和维护方便,机房内每列机柜都是朝一个方向排列的。而通信机柜内的散热部分主要在机柜背面,空调送入的冷风从机柜正面进入,在机柜内经过冷热交换,带走热量,热风从机柜的背面吐出,因此,机柜朝一个方向排列方式容易造成前排机柜吐出的热风被后排机柜从正面吸入,这样后排机柜进风温度会明显高于前排,使机房内温度分布不均衡。要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温度,就会使机房总体制冷增加,增加了多余能耗。为此,从节能及合理的气流组织角度考虑,相邻两排机柜采用“面对面”和“背靠背”的方式排列更为合理,具体机柜排列与气流组织如图2所示。由于通信设备都是采用正面进冷风、背面出热风的交换方式,因此,这种机柜排列方式可以很自然地形成冷热风道隔离,避免了不必要的冷热交换,可大幅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减少空调耗电。因此,对于新机房建议采用下送风方式和机柜“面对面”和“背靠背”的排列方式,以便合理组织气流。由于早期节能观念不强,因此机房建设时大多采用上送风方式,机柜也是按一个朝向排列,对于这种情况的机房,应视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造。如有条件可加装风管、风帽及冷热空气隔离挡板,以使冷热空气相互隔离,做到对通信设备的精确送风,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能的效果[6-10]。

2.2节能减排技术在移动无线基站机房的应用

通信基站一般由无线主设备、配套电源设备、传输设备、数据设备和空调设备等组成。由实际工程和运营调查的大量数据可知,通信基站中无线主设备耗电量约占基站机房总能耗的42%~46%,空调耗电量约占基站机房总能耗的45%~48%,配套电源占总能耗的7%~9%,照明、监控等其余部分约占总能耗的2%~3%。因此,通信基站的节能应重点关注无线主设备和空调及电源的节能技术[11]。

2.2.1通信无线基站机房主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通信基站无线主设备的主要节能技术有3种:分布式基站组网技术、载频智能关断技术和多密度载频技术。分布式基站组网模式最初源自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BBU(BuildingBasebandUnit)+RRU(RemoteRadioUnit)”的组网模式,它将传统的无线基站分为BBU基带和RRU射频模块两部分,利用光纤替代传统的射频馈线,将射频模块RRU部分拉远,这种模式减少了射频馈线导致的损耗。同时,因RRU一般都不需要新建机房,因此,采用分布式基站组网技术,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无线基站的载频配置都是按满足实际测试的忙时话务量考虑的,而实际上无线基站的业务量在时域上是不均衡的。在业务量小时,载频利用率会降低,载频智能关断技术正是针对话务量的这一特点设计的。当话务量小时,适当关闭部分载频、时隙甚至是信道与板卡,以提高载频利用率,节约电能。多密度载频是在一块单板上集成多个载频收发信机,共用基带、射频、功放和电源单元,相对于单载频和双载频,其能耗更低[12]。

2.2.2移动无线基站机房配套电源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移动基站电源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开关电源整流模块休眠技术和蓄电池恒温箱技术。通常移动基站电源容量是按无线主设备负载和蓄电池平均充电电流进行配置的,受蓄电池充电电流的制约,通信电源整流模块设置的冗余很大。正常情况下负载率不高,而清晨和晚间时段业务量小时,负载率会更低,使电源模块的使用效率降低。因此,根据基站通信电源的这一特点,通过监控模块实时控制冗余电源模块进行休眠,自动对冗余电源模块进行软关断或开启,减少电源模块的空载损耗,降低不必要的电源模块能耗,节约电能,提高电源运行效率。移动基站蓄电池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当温度降低时,蓄电池容量会减少。例如,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表明,当蓄电池温度从25℃降到0℃时,蓄电池的容量就会下降到额定容量的80%左右。当温度过低,还会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而温度过高也会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因此,采用专用蓄电池恒温箱,降低蓄电池的温度,而不是把整个机房的温度都降低,同样也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2.2.3移动无线基站机房空调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移动基站机房面积都不大,大多不超过20m2,机房内设备不多,产生热源主要是无线主设备,其业务量在时域上也不均衡。因此,散发的热量在时域上也不均衡,并且机房外部温度环境随着季节和时间的不同,变化也很大。传统的制冷方式为保持机房内的温度,空调机要长时间工作,产生大量的多余冷量,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能耗,因此,基站空调节能潜力很大。当前基站空调节能采用的新技术为基站一体化空调节能系统,其模型如图3所示。该系统由中央空调控制器、进风机、出风机、温湿度传感器等4部分组成。进风机、出风机组成通风系统,中央空调控制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组成控制系统,用于测试室内外温湿度,并判断控制通风系统和空调机的工作状态。采用基站一体化空调节能系统,可充分利用基站机房室内外温湿度环境。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通过引入室外大量冷空气,对室内自然降温,同时,排出机房内热空气。依靠大量的空气流通,实现机房内散热,以低功率的通风系统替代高功率的空调机,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同时,系统也减少了空调的工作时间,延长了空调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此种节能方式在实际工程中效果相当明显[13-17]。

3结语

第8篇

较之2G移动通信,3G技术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攻克了前者的技术瓶颈,在高速数据业务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以WCDMA,TD-SCDMA和WCDMA2000三个标准为基础,3G技术成果转化出诸多的终端服务,如视频点播服务、电话会议和电子商务等、但是,3G技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全球统一的通信标准;流媒体服务质量不高;无法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语音交换沿用2G的电路交换方式,而不是效能更高的分组交换方式;系统复杂,不够灵活等、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投入4G技术的研究,以期4G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大数据时代,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高速数据服务.

1、4G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4G移动通信技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投入商用,其高速数据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兼容性,将使用户拥有更好的移动通信体验。不同的文献对于4G移动通信的特点有不同的侧重,但目前已有如下共识:

(1)高数据传输速率

4G技术比3G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有了大幅度提高,最低可达2Mb/s(高速移动物体),最高可达100Mb/s(低速运动,如步行.

(2)系统频谱更宽

要想实现上述高数据传输速率,4G移动通信的系统带宽应达到100MHz,是3G标准WCDMA的20倍.

(3)系统容量更大

在蜂窝系统中,4G信号传输波段集中在毫米波,这会缩小蜂窝小区从而提高系统容量,但也是4G技术的一个挑战.

(4)良好的兼容性

4G克服了3G标准不一的缺点,拥有全球统一的标准,实现了无缝漫游,使得同一部移动通信终端在不同运营商、不同通信主机、不同网络之间实现畅游.

(5)高度智能化

4G移动通信网络采用智能技术,能够根据时变的业务流大小、系统容量和信道条件,进行动态的自适应的信道分配与管理,在应用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自适应性和智能性.

(6)融合多种数据业务

4G移动通信系统提供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数据业务,比如视频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和智能化业务。依托4G数据业务,个人通信、服务及娱乐得以整合,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体验.

2、4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实现不同业务需要的接入系统,通过多媒体接入系统与IP核心网进行连接,该结构可以实现2G,3G,4G,WLAN和固网2间的平滑切换、如图1所示、

4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体系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物理网络层、中间环境层和应用网络层。物理网络层为系统提供接入和路由选择功能;中间环境层作为桥接层,为系统提供地址转换、服务质量(QoS)映射以及完全性管理。上述三层结构之间的接口是开放式的,易于开发新的模块和服务。开放式接口支持高速率无缝无线服务,该服务能在多标准和多模终端上自适应调整,屏蔽不同运营商和服务商之间的差别,服务范围更广.

3、4G移动通信的优点

(1)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3G移动通信核心调制技术是CDMA,而4G则以OFDM技术为主、OFDM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适用于无线信道下的高速数据传输、其主要思想是:将数据传输信道分解为N个正交子信道,通过串并转换,将高速数据信号流转化成N路低速数据流,调制到子信道上进行传输。这样一来,调制信号的延续时间远大于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使得信号对信道时延的敏感程度大大降低,有效消除符号间干扰(ISI)、循环前缀技术又使得OFDM技术可以有效抑制信道间干扰(ICI)、因此,OFDM技术具有很好的抗击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干扰能力。此外,OFDM技术还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容易实现调制解调、易与其他多址技术结合使用等优点,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2)多输入与多输出(MIMO)技术

MIMO技术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对信号实现多发多收,能高效利用空间资源,在不增大发射功率、不增加频谱资源的条件下,可大规模提高系统信道容量,优势显著,是4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根据空时映射方式,MIMO技术分为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空间复用是指无需额外时间和频谱资源,在发射端将信号分成多个子信号,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在相同频段上发射出去,接收机接收在空域维度能够被区分的各发射子信号,能够获得较大的空间复用增益,从而提高信道的容量、空间分集技术是指多个发射天线发送具有相同信息的多个信号,接收端能够获得同一信息具有独立衰落的多径信号,获得空间分集增益,提高信道可靠性。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在,MIMO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4G移动通信技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软件无线电(SDR)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以数字处理(DSP)技术为核心,以微电子技术为支撑,其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尽量用软件来完成信号处理、调制解调方式、保密结构、工作频段、网络协议和控制终端等各种功能,并使模数转换器(S/D)和数模转换器(D/S)尽可能靠近天线、SDR技术是实现产品多样化的基础,因此能够减少4G技术的开发风险。此外,在网络支持方面,SDR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链路互联。因此,4G移动通信系统利用SDR技术实现各种终端的互联互通和无缝链接,效益客观.

(4)智能天线(SA)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即自适应天线阵列,依靠多个天线阵列,根据需求和环境的不同,动态调整发射和接收方向,优化无线通信性能、其基本思想是,将同时隙或同频率的信号导向一定的方向,使天线主波束对准信号目的方向,零陷或旁瓣对准干扰信号方向,以最大程度利用所需信号并抑制干扰信号、此外,智能天线技术根据信号空间特征的不同,利用天线阵列技术可以无干扰在同一信道发射和接收多个信号,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智能天线技术提高了系统容量,改善了信号质量,满足了4G移动系统对上述两方面的需求,因此成为其关键技术.

(5)基于IP的核心网

4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是基于全IP,并与各种无线接入方式相独立,与现有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和核心网(CN)兼容,能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基于IP的核心网结构开放,允许各种空中接口接入,且分开了传输、控制和业务。在基于IP的核心网中,核心网协议、链路层与分离切独立于无线接入方式。此外,由于IP协议与多种无线接入协议兼容,设计核心网时无需考虑无线接入方式与协议,因此十分灵活4G核心网主要采用的是全分组式IPv6技术,因而大大拓展了地址空间,支持有/无状态自动地址配置,切更具移动性.

4、结语

第9篇

>> 论第四代移动通信(4G)关键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浅谈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实际应用探析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五大关键技术与展望 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船舶安全应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4G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及关键技术研究 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探索 浅析第四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概述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探究 刍议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王建峰,黄国策,康巧燕, 4G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与3G系统的比较研究,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6 .9

[3] 赵亚男张禄林吴伟陵.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无线电工程.2005.2

[4] 李世博.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网络结构.广西通信技术.2007.12

[5] 刘丽 刘世忠 郭燕飞4G通信系统核心技术M I M O - O F D M 研究.移动通信.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