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体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1:43

初中体育论文

初中体育论文范文1

过去传统的各科课堂教学是在师本教育理念下进行的。师本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使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特别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需要学生不仅能良好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真正的把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让学生在读书中能够培养出自己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这种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模式使得传统的师本教育已经无法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而重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成为了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最为所需的。

二、生本教育体系下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方法

1.教师要逐渐培养不教而教的理念

所谓不教而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教学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真正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逐渐培养学生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学习,要让其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不教而教的理念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内涵。初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把不教而教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采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努力向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灌输,让学生慢慢的把各种学习方法都能够掌握,让学生由被动受听转为主动求教。

2.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要从知识为中心转为能力为中心

在生本教育体系下,教师要从传授学生知识为中心逐渐转化为以传授学生能力为中心。教师要逐渐克服师本教育的传统教学做法,具体指的是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逐渐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等。首先,教师要正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谓自学能力,指的是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熟练的运用各种工具书以及网络进行语文方面的预习。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组织各种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环节进行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检验,让学生从自学中感受到自我对于语文知识的真正驾驭。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所谓表达能力,指的是学生口语、文字等方面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相关锻炼和实习的机会、同时结合一定的语文兴趣课开展专门的口语、文字表达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真正的掌握相关能力。表达能力的掌握不仅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真正用于实践当中,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相关知识的认知。再次,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体指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对相关知识的看法,并大胆质疑,慢慢的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也相应的得到提升。

三、结语

初中体育论文范文2

正在上初中的学生们都认为自己仍然年轻,上体育课既累人又不好玩,对自己还没太大影响,还不如多花一点儿时间来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是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家长则认为,孩子进入重点中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学习,上不上体育这样的和学习无关的课并不关心,因此忽视了孩子身体的健康情况。家长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带来阻力。一些地区的教育部门也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也不重视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也就难以调动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体育教育工作者丧失了对工作的积极性,也就不会好好教学,如此恶性循环,体育教学会越来越不受重视。教育部门的做法也会严重到学生、家长们的观念。

2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对策

针对初中体育质量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对策,改变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完善体育教学的问题,完善体育教学中的弊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1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制度

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制度,就是要规范学校体育课程,加强对体育工作者的管理。体育课上应该有正规的上课制度,如,课前跑步、伸展活动等。对本校学生身体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缺陷,制定正确的计划,促进学生素质心理等全面发展。在初中体育课上,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升学生们的运动兴趣,让同学们树立安全健康运动的观念。学校也应该注重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引进一些有趣的体育设施,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好地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完善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一般学校对体育工作者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体育教师的考勤,再有就是看中考体育成绩。由于评价标准的过于宽泛性,过于功利性,会给教师工作者带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平常课不少,且中考体育考试成绩理想就可以。这种错误认识会导致体育老师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锻炼的过程,只是为了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问题。学校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健康考核指标,正确检测学生们的体质状况,将学生一学期的身体健康水平作为对体育教师的考核。

2.2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通过媒体的传播,宣传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使每个中学生认识到运动锻炼的重要性,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们的各个组织器官达到协调,增强体质,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要采用一些轻松自由的运动方式,从各个方式面,各个角度宣传体育的好处,使学生保持新鲜感的同时,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思想认识,不能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对体育教育的投入,要全面贯彻教育发展战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同时也要注重加大监督工作,当教师有忽视体育现象时,要及时指正并改变策略,把体育教育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中的一项内容,让学校重视起来。

3结语

初中体育论文范文3

    体育课教学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是通过组织教学和身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第二是在教学中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第三是通过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熟悉教材并对教材内容精心安排,以及良好的课堂气氛外,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课堂经常受到突如其来的外界的干扰,有的学校长期存在几个班同时上体育课的现象,特别是受到场地小、器材少、班级多等客观限制的情况下,相互影响和干扰的现象就更为严重。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经常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某某若不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上来,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效果,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停止讲解或示范,提出某些学生思想不集中,也采用点名批评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种带有强制性转移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明显。通过观摩教学,听课教研,对学生进行调查交谈发现,虽然学生的注意力暂时被转移过来,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同教师在情绪的抵触,矛盾激化等现象,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完成,失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研究探索,发现采用提问的方式方法,解决学生出现的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课中提问的优越性再现在以下向个方面:

    一、提问对课堂气氛的和谐有利。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才是建立条件反射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条件反射,甚至会影响和破坏条件反射的建立。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采用对其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否按照课堂常规的要求上课。对学生来讲,用点名提问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比用点名批评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保持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如果学生的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二、提问对学生注意力有暗示作用。

    一般来说,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学生,由于注意力没有放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上,因而对教师的提问也无从回答,教师在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外,帮助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做暗示了学生注意力要集中,又加深了讲解示范的力度,有助于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进一步理解,当教师对一名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其他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某些反应和想法,如果老师提问到我,应该怎样去回答,这种心理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检验教学成败的标志之一。

    三、提问对动作技能教学有帮助。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调动师生的两个积极性,提高初学者的水平。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改进教法;反馈信息的合理运用,提高动作的练习效果,改变环境和条件等。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时,出现共性的错误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指导帮助教学。常规性地找几位学生进行示范演示,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加强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学生示范之前作出要求。比方说:老师要对示范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提问,每一位学生都要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教师指导和帮助教学的实际效果。

初中体育论文范文4

在我国教育体制下,中学有着较重的学习和升学压力,而中学时期又是学生时代的重要阶段之一,毫无疑问学生和家长会将更多关注文化课学习中,使得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加之社会和家庭对于分数至上态度,让学生产生过度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导致身体素质逐步下降。因此,初中生在校期间仅有的体育活动屈指可数。各中学对学校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宣传力度不大,重视程度较低,只是应付相关的检查和比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对教师的指导态度不满意;中学生参加课间操活动的动机不容乐观,主要动机是强制性的“学校制度要求”;中学生参与效果不甚理想,总体的活动强度都集中在中小强度以下,不能达到健身和积极休息的效果;在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收效甚微,课后感觉心情郁闷,多数中学生对课间操的开展意义并不理解。南皮县农村中学教师对思想品德认识不够全面,在参与过程中,除部分体育教师外,与学生沟通较少,参与率较低,没有充分起示范和教育作用,有些规定还是流于形式,视而不见。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提高素质和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学到真知,受到教育、得到锻炼。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

体育教学是一项室外教学活动,它需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力束来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集合、整队、队形、队列等体育教学活动的命令保证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这些体育教学思想包含着思想品德的思想,并延伸到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确:良好的体育队列队形思想是一个集体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保证,这种思想应用于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于那些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学生进行约束和批评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的表现性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爱表现自己上。这些主要体现在沉着、信心、自尊心极强、不求上进等。这些表现极大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表现,及时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把握学生的动向,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做到课上安全教学。例如在进行课间操练习的时候,选取几名自愿担当训练员的学生来练习课间操,比教师自己领操练效果要好,原因在于自愿领操的学生积极性高,耐心强。如果分成小组来训练更是好了。这就是体育教学中的体现的学生的表现性。作为体育教学者要抓住学生的这种特性,不仅能搞好教学,还能拉进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

(三)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性

体育教学跟文化教学是一样的,它也具备着竞争的特性,大大小小的比赛无非都体现着这种特性,这种特性相应的激励着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发展这一特性能够加强班级的团结,能够加强学校的团结,有助于文化学习。因此,作为体育工作者不单单肩负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这样才能在比赛中通过整体竞争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每年各学校举行的校级运动会,这就是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竞争。

(四)体育教学中的规范性

初中体育论文范文5

一、提出集体奋斗目标

目标是集体的发展前景,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特点却是热情高,积极向上,但不稳定,不持久。班主任向集体提出奋斗目标。就可以激发学生有所追求,有所向往,产生持久的、积极的热情,产生不断进取的意志和行动。在我担任差班班主任时,针对班上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将学习标准定为“作业书写工整、独立完成”、“按时交作业”、“老师批改后要改错”、“作业争取达到优良水平”等几项分目标。由于这一管理目标符合学生进步的规律,易于启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随着分目标的逐个实现,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很有关系。因此,班主任接新班后,就应重视班干部的选择和培养,在选择班干部时应通过设计“学习园地”布置教室、开展文体活动、召开主题班会***等活动,从中发现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班干部,选定班干部后,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给他们适当的工作,还要在工作方法上具体指导,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集体主义思想和竞争意识。

三、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的环境

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和同学交往关系能使每个同学心情舒畅、愉快。建立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主要靠班主任在集体中的导向作用。

1.班主任要热情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班主任要努力倡导同学之间建立团结友爱的关系。

四、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内学生正确的集体舆论,使学生分辨是非,支持和倡导正确的言行,批评和制止不正确的言行,集体才能更加团结,不断进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地成长。首先班主任可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道德谈话,宣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导学生阅读反映革命领袖、先进人物高尚道德情操的故事或文学作品等等,使他们提高认识。再次,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的思想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好思想、好品德,及时给予表扬,又要注意观察学生中错误的看法和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给予批评教育。

五、开展经常性的班级教育活动

班级教育活动包括的方式很多,如组织学生开展“送春风”活动;开展帮助他人,为集体做好事活动;帮助村镇、街道收集废品活动;还可开展植树、积肥和秋收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因为这些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亲自探索、亲自实践以发挥自己才能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活动中使其得到欢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六、班主任要及时做到“后进生”转化工作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纪律差、不求上进、品德差的学生,学生一旦戴上这项“桂冠”,便很快与责备、训斥、冷遇、自卑、失败等字眼结缘,再也得不到尊重,受不到激励,找不到出路,便自暴自弃,死心踏地地忠于“后进生”职守了。

了解了这些特点,我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引导:

1.开展多种活动,及时加以点拨,增加学生互相交往的机会,从而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2.培养自尊自爱,我并不比别人差,引导学生相信自我,不甘落后,使其勇敢接受自己。同时应教育其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不要过分注意别人的反应。

3.用两种方法,使其努力控制自己。一是设计情境,从小事做起,二是请老师协助,进行监督,这样就可以使后进生用理智把握自己、驾驭自己,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做自

初中体育论文范文6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综观当本文由收集整理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先”旗帜;智育在传统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体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动有声有势;劳动教育或许与生活实践比较密切,也相应受到越来载多的人的关注;然而,美育?……美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之最高层面上,在讨论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常谈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怀特海曾经指出,初中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初中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初中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初中数学的善;初中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初中数学的美。而这些观点在初中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初中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初中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初中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初中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1.初中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初中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初中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初中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初中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初中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初中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初中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初中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初中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2.初中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

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初中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初中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初中数学的激情。

(2)初中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初中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初中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在科学美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探索科学规律获得的愉悦,科学思维方法的美妙等诸多方面。科学美的发掘,可以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包括视觉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讶美”,证明技巧运用中的“机智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的“实用美”,撰写小论文时的感受到的“创造美”。在中学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初中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作为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初中数学美。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审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美之教育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应用美。其具体探究途径如下:

(1)展示隐含的美。

(2)挖掘初中数学美。

初中体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 初屮学生 体育课 厌学行为 归因

一、前言

一个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必然会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消极逃避行为,此现象的症结何在呢?通过对惠安县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归因研究,分析引起初中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成因,探求解决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二、研究对象方法

1.对象选择

本次研究以惠安县五所中学在籍初屮生作为研究对象,共313人,发出问卷313份,收回问卷313份,有效问卷304份,有效率达标97.1%。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归因方法,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情况,为研究方向的确立提供参考。

(2)问卷调查法。为了对厌学体育课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特点研究,于是对惠安部分学校学生进行走访,深入了解学生厌恶体育课行为的原因。收集整理成四项厌学体育课原因,作为归因分析问卷,对选定的313名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

(3)数理统计法。通过对采集的资料及数据进行数理分析,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对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获得相关基本数据及统计结果,为论文的撰写提供良好的数据。

(4)归因分析法。运用归因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惠安县初屮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进行归因分析,以得到研究结果,为解决初屮学生体育课厌学提供理论依据。

2.结果与分析

1.惠安县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调查结果

通过对304份初一学生调查表的统计,分析其厌学体育课的原因(不计外因〕,对表现出来的差的情况进行排序(见表1)

表1惠安县五所屮学初一学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四种主观原因

(1)具有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初中学生普遍心理因素差。从表1可以看出,心理素质差占调查比例的96.3%,是造成初中学生厌学体育课最主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体育目的不明确,对体育失去兴趣,所以厌学症对青少年的心理, 生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2)具有厌学体育课行为的初中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根据304人的调查中有280人认为运动能力差占92.1%。由于现在的中学生锻炼时间少,在一些家长和老师中,认为“孩子锻炼身体就是耽误时间”的观念误区还存在,尤其是在初三年级。再者,现代化的生活过方式让孩子们更热衷于那些高档的、冒险的、电子的游戏等。从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是造成初中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主要原因。

2.影响初中生厌学体育行为的客观因索

从表2中可以看出,79.47%的学生是因为体育课中的项目太单调、太枯燥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因体育场地设施太差,器材器具太少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占74.3%,因学校领导、班主任不重视体育课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占 67.4%。

表2影响学生体育课行为的客观因素

三、结论4.1结论

(1)体育课教学内容单调是初中学生产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主要原因。内容单调阻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了给学生拥有锻炼的场所器材,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学校的生活环境。

(2)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是导致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所以觉得教材难学。今后在教学屮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个别对待既要注意学生的公点,又要注意其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兴趣。

(3)心理因素差是导致初中学生体育课厌学行为的直接原因。了解并指导学生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可以推断出他们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切实解决好他们的体育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能够顺利走完成长的历程。

五、建议

1.能力归因

当学生倾向于能力归因时,成功总认为是自己的头脑聪明,骄傲自满的情绪便滋生暗长;失败就会认为自己脑子笨,能力差。教师必须努力消除这种归因方式给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在对技术动作较难讲解时,教师应先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加以指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消极的自卑心理。

初中体育论文范文8

【关键字】思想道德;一二三课堂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经济秩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物质极大丰富,国际交流频繁,思想道德教育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关注,国外的思潮、价值观不断涌入。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冲击着校园文化,非常容易侵袭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传统的价值观逐渐被弱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会随之改变,这对于培养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也是思想品德教育丞需解决的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及成员的关注。

而学校对学生开展的相关课程则被视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原本应该鲜活、生动、形象,然而却被看作是向学生灌输思想的工具课,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了畏惧,教师也怕教的趋势。尤其把升学率看作是衡量学校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的今天,学校片面追求成绩,一味的迎合考试、重视分数,轻视甚至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以自我为中心,参与协作能力差,造成一些学生思想素质低下。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使其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直观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仅限于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中的四十分钟是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因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的教学,也为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二三课堂的整合,让学生在积极活动中去体验,发掘生命的活力,进而不断的使道德理念得以提高升华,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因此,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侧面的教育,必须梳理一二三课堂研究近况,采取综合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近况分析及结论

从查献来看,对思品一二三课堂资源研究的资料较多,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一课堂”的研究

第一课堂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学者们主要是围绕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与途径、教学模式与效果展开研究。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的研究。范贵富在《试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科海科教论坛》2010年第5期)一文谈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不仅要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习惯的养成进行培养。他强调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精心设计活动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知行统一。戴洪才在《新视域下初中思品课中目标教学的运用》(《文科爱好者》2011年第6期)一文提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境教学目标等六个环节进行实施,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课堂效率。郑丽红在硕士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2005年)中谈到从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其重要性,并针对如何有效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提出自身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研究。吕志莲《关于思品课创境激趣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思想品德课创境激趣环节要与其学科门类相衔接。在表现形式上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探知、求索的引导下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乔铭礼《思想品德课导入法之我见》(《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提到了教师应将具有创造性的导入法深刻地融进教学中,介绍了巧设疑问等六种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具体运用。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和效果的研究。毛文兰《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一文中提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源头,其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刘朝明《浅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科海科教论坛》2010年第5期)一文中提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进而发现其身上的独特个性;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主导。合理的运用声像,加强教学的效果,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求知欲。

学者们对第一课堂的目标、理念、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设计、过程步骤、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反映出第一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特e是围绕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不同学生的需要,把握教材教学特点,提出了如情感法、创景激趣法、头脑风暴法等各种生动而有实践意义的方法途径,这为第一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参考咨询,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学习成长、相互交流进步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目前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有研究,也启发了笔者对已有研究成果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标准的共鸣和渗透,为笔者在研究第一二三课堂的整合时,提供了借鉴和创新的源泉。

第二,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二课堂”的研究

姚小丽《在活动中体现德育教育的直观有效实施》(《教育学刊》2012年第2期)一文中谈到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也是体现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利用。且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经验,尤其是活动内容的三个特性。让德育教育具体融入到活动之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去体验。

张雪兰《浅谈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才智》2012年第8期)一文中提出教学生活化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教学生活化,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要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责任感;要使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第三,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第三课堂”的研究

蔡俊成《浅论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科海科教论坛》2012年第5期)一文中谈到以生活基础,课程也始于生活,促进学生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提出以生活为本,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让学生快乐的享受生活。

陈明明《环境调查活动的开展--初中政治社会调查活动初探》(《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1期)一文中提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生活,还要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相结合,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对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逐渐地完善,提升生活经验。以环境调查为对象,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强调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第四,对“中学思想品德结合一二三课堂运用”的研究

经查阅相关文献,有关中学思想品德整合一二三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论著基本没有,只有在高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相关的论文论著,但都少见。

王多明《整合一二三课堂教学资源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对思想教育的纵深度进行不断地挖掘,将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全面地发挥,大力建设第二课堂的精品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全面整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育人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但笔者认为,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研究仅仅局限于国内的经验介绍,对本文有开拓思路的作用,对国外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相关论文,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对比借鉴作用;有些理论性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教师对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理论研究的表面层次和部分地方,缺乏对理论的系统和深刻的研究和剖析,对思想品德教育在实践中的意义指导不太明显;有些实证性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某几个或一个环节,如模式、内容、途径、目标、效果评价等,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其规律,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第二三课堂的关注也比较少;已有研究往往只是停留于单一内容的描述,而对第二三课堂的重要性等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对于如何解决三个课堂相互联系和补充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有关一二三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现状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相关论文,可见加强对它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三、研究意义

一二三课堂资源的研究,既是全面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求,也是把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各样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精品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思想品德教育的乐趣,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丰富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式及手段。对制约本地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三类课堂质量和影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并总结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及学生成长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和操作方法,进而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的影响,思品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性,丰富三类课堂发展的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式,为社会教育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思品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参考。

初中体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体育教师 教案 继续教育 科研能力

前言

学校体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体育事业和全面健身的基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体育工作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的工作主要是依靠体育教师去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质量。因此,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初中体育教师,研究初中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显的尤为重要。

一、体育教师的教案情况

体育教师的教案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在被调查的62名体育教师中全部都写教案,其中69.35%的体育教师能完成所有教案,还有16.13%的体育教师写有部分教案。这说明初中体育教师大部分基本上能够按教学要求,课前进行备课,钻研教材,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供保障。但还是有14.52%的体育教师不能正常写教案,而用旧教案上课,还有部分的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过于简单。由于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条件的制约,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教学,客观上造成部分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简单。

二、教师的继续教育的情况

青年教师是中学教学的主要力量,对青年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丰富教学经验是当务之急。调查中的72.58%体育教师都认为自己应当进行继续教育。积极要求提高学历,增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这方面得出:应继续办好成人教育和进一步发展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为各级体育教师实现学历达标和更新知识、技能,完善业务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体育教师进修学习的积极性。

三、初中体育教师数量

教师队伍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最基本的条件。调查结果表明:10所初中共有体育老师62名,平均每校为6.2名,学生将近有6000多人,平均每校有600多人。由此可知10所学校体育老师与学生之比为1:100。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中学每6个教学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由此推算石家庄市区初中教师的数量配备还是可以,但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有的学校中有14班,却只有2名体育教师负责,这说明体育教师的配备具体到各所初中,情况就有所不同,这就存在着总体配备满足,但局部配置失衡的现象。

四、初中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

在被调查的初中体育教师中,35岁以下体育教师的为61.29%,36-45岁的体育教师占30.65%,46-55岁的体育教师为6.45%,56岁以上体育教师的占1.61%。说明在石家庄市区初中学校中青年体育教师的比例较大,体育教师年龄呈年轻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为今后的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中青年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具有锐意进取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善于汲取先进事物,先进知识,敢于推陈出新。应该说石家庄市区初级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青年体育教师比例过大,也可能出现一些其他不利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青年体育教师的思想容易产生被动。所以,初中应尽一切可能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

五、初中体育教师的平均授课情况

初中体育教师平均周授课在8-10节的占被调查体育教师的16.13%,周平均授课在11-14节的体育教师为59.68%,15-20节的体育教师占24.19%。说明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是比较多的。由于教学工作量较多,使体育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实知识,钻研业务,进行科学研究,不利于体育教师的成长。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转贴于

六、初中体育教师对其职业地位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有33.33%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低,有60%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地位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与非体育学科教师的工资待遇上的差别和其学校领导重视的程度,因此,改变该现象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这对于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初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提高认识,端正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七、初中体育教师对其工作前景的看法

被调查的初中体育教师中的一半体育教师对其工作前景充满了信心,有40.32%的体育教师对工作信心不足,而有9.68%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失去信心。这样的现状令人堪忧。信心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奠基石,所以,初中教育行政部门应注重培养体育教师的自信心,使其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充满自信,树立献身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八、初中体育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有一半的初中体育教师能应用计算机,而有50%的初中体育教师却不能应用电脑。在21世纪,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的方便、快捷、直观等优越性已经得到认同,但仅有一半的体育教师有能力应用计算机这种现象与当今信息时代不符合。中老年体育教师因年龄大的原因,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差,学习与掌握起来较慢;但对年轻的体育教师来说,应该掌握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应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科研等领域上来。

9初中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2005-2007年度)

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升华。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初中体育教师中有32人发表的科研论文是0-1篇,有20人发表的科研论文是1-3篇。有16.13%的体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4-6篇。

导致这样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年轻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工作量比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二是同工作经验与科研能力有关,青年体育教师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丰富,同时科研能力较差。通过走访了解:有一些年轻体育教师曾多次尝试写作,但由于写作水平不够和科研标准差未能被杂志社和报社所录取。而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体育教师,年轻的体育教师发表的论文却比较少。对于中老年体育教师来说,应当多指导年轻的体育教师撰写论文,以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三是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有关。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而且对学校体育各项经费投入较少,尤其是科研经费更少,这样不能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最终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不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景亮.延安地区中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1,(7):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