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1:53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1

1、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在中国人的日常语词中,有着数不清的混淆和误解,由之产生了很严重的误用和滥用,并对国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爱”这个词,显然是其中混乱最严重,而影响最巨大者之一。

从“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这样的文雅引语,到“南瓜白菜,各有所爱”这样的市井俚语;从“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高尚口号,到“见一个,爱一个”之类的下流自白、、、、、、,其中的“爱”字显然各有所指,语意甚至南辕北辙。事实上,现代汉语中“爱”字的纷繁歧义,多得几乎不可能罗列无遗。鉴于汉字字义的模糊性,以及汉语词典用本字重复注释的常见做法不利于清晰地说明问题,在此,我们且以权威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的《汉英词典》为例来说明“爱”字词意之繁杂。该书至少用了十二个不同的英文词或词组来为“爱”这个汉语单音词作释义:love, affection, like, be fond of , be keen on, cherish, treasure, hold dear, take good care of, be apt to, be in the habit of, 甚至easily。此外,在解释一些包含“爱”字的双音和多音词如“爱慕”、“爱好”、“爱不释手”之类时,还不得不再增用adore, interest, hobby, fondle等等,来表达汉字“爱”的意思。 [1]

当然,“爱”这个词的意义之复杂多样和使用之含糊混乱,在其他语言中也并不逊色。以英语为例,在1993年出版的《英汉大词典》编辑部编的《英汉大词典》中,love这一个英语词的释义,在名词词性项下有十一种,在及物动词下有六种,其意义之广泛,从动物植物的生理活动,到崇敬上帝的宗教感情,都在其中。 [2]

如此之多的词意,在使用时不必指明所用为何意的情况下,当然会造成极大的模糊和含混,留下极大的可以误用和滥用的空间。再加上这个词在两千多年的儒家学说中,在近百年来的现代汉语中,在世界文化中影响至巨的基督教教义的汉译词汇中,全都具有十分正面的语意或语词色彩, [3] 遂导致数不清的秽言丑行,甚至巨奸大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或挪用或盗用“爱”的名义,以之作为最美丽的保护伞,或者最雄辩的辩护词。以至于我们可以发问说:“爱?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4]

2、当然,人类生活中的罪恶现象与“爱”的关联,有些是虚假的(例如一些借用“爱”的名义进行的情杀,实际上出于妒忌心或报复心,而非爱心),有些是真实的(例如残酷的战争行为,有些乃出于真实的爱国心,尽管这“国”已成了大受歪曲的抽象概念)。

但是,不论是虚假的关联还是真实的关联,这些罪恶现象或负面现象与“爱”的关联,绝不仅仅是语言混乱的结果。往深处看,这些关联更反映了“爱”这一现象本身的高度复杂性,以及由之产生的认知和思维的混乱。正因为如此,许许多多运思广阔而深邃的思想家,都曾深入探讨过“爱”这一现象本身。 [5] 而其中最深入的探讨,是从本体论即存在论角度来看问题的那些思想家所提出的。 [6] 我们在此且以蒂里希的探讨为例。

蒂里希在逝世前三年的一次演讲 [7] 中,专门谈到了“爱”这个词。他说:“我已有多年不愿用这个词了,在我的任何文章、演讲、布道,或我对公众,即使只对一小群人公开讲话的任何地方,都不愿用这个词。这个词已变得如此之平淡,已丧失了如此之多的力量,以致于人们不能很简单地使用它了。象其他许多用来谈论精神问题的词汇一样,这个词也已大受伤害,但也许比绝大多数词汇都更甚。” [8]

早在1954年出版的《爱、力量与正义》一书中, [9] 蒂里希已指出爱的“基本意义似乎是一种情感状态”,但是,“像所有的情感一样,这种情感状态不能被定义,而必须根据其特征和表现来描述,而且它不是意图或要求的事情,而是偶发或天赐的事情。” [10] 这正是一般人的理解,即认为爱只能是一种自发和自然的感情,这恰恰也正是儒家学者批评墨子的“兼爱”说以及一些非基督教学者批评基督教的“爱上帝”“爱邻人”之说的理由之一。 [11]

但是,蒂里希也指出了对爱的另一种解释,即伦理学的解释。它尤其表现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关于人要“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这两大诫命之中, [12] 它在西方文明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按蒂里希之说是具有“决定的作用”)。那么,既然这种要求不是无意义的,而情感又“不能被要求”,结论就只能是,对爱不能仅仅从情感角度去理解,换言之,对爱的理解必须扩大,才能真正把握爱的现象之本质。在前面提到的演讲中,蒂里希说:“如果谈论爱,我们首先得消除对爱这一概念的情感化,这种情感化把爱纯粹等同于感情。若不完成此事(指消除情感化),爱就不可能成为道德行动的终极原则。” [13] 蒂里希的结论是,“爱的伦理学性质依赖于其存在论性质,而爱的存在论性质则通过其伦理学性质而获得证明。” [14]

事实上,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对爱这一概念的误用或滥用,确实有很多是来源于把爱视为纯属一种情感。这一点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看来比在西方语境中更加严重,因为,一方面在古代汉语中,“爱”这个词的运用似乎不象现代汉语这么多和这么随便,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的伦理律令中,以“爱”这个词作为核心语词的也很少。 [15]

那么,蒂里希所谓爱的“存在论”(本体论)性质是什么呢?这可以从他对爱所作的定义得到回答:“爱是对分离者重新结合的推动。” [16] 蒂里希的存在论认为,由于存在本身是一,一切存在者本来也在本质上是一体,但是存在者一旦进入实存,也就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而同其他的个体相分离。分离者总是在力争重新结合。而爱,就是使一个存在物趋向另一个存在物的力量,即使之重新结合的力量。

3、象其他许多西方思想家一样,蒂里希也分析了西方语言中用来表达“爱”的复杂意义的诸多语词,其中最主要的是libido, philia, eros 和agape。他认为里比多(libido)是“趋向生命之自我实现的正常动力”, [17] 人和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都“冀望着食物、运动、生长、对某一群体的参与、性方面的结合等等。” [18] 所以,“欲望 [19] ,是在任何爱的关系中具有的一种特性”, [20] 而希腊文厄洛斯(eros)和菲利亚(philia)所表达的是爱的两极特性,厄洛斯“代表的是超人格的一极,而菲利亚代表的是人格的这一极”, [21] 因为厄洛斯是“对善、对真、对美的爱”,而菲利亚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信赖的友谊之爱”。 [22] 在此我们应注意两点:第一,蒂里希指出了厄洛斯与菲利亚具有某种相互渗透和相互依赖的特性;第二,蒂里希对eros的侧重于超人格性的解释,同一般人对这个词的侧重于情感甚至的理解是很不一致的。

至于阿加佩(agape),蒂里希将其解释为爱的这样一种特性,它可以防止爱的其他形式被扭曲为自私自利。 [23] 它在《新约圣经》中占主导地位(但却一直被人们忽视),这“并非因为阿加佩是爱之最后和最高的形式,而是因为阿加佩是从另一个维度进入生命之整体,进入爱之全部特性的。人们可以称阿加佩为爱之深层,或与生命之基础相关的爱。人们也可以说,在阿加佩中,终极实在显现了它自身,而且转化了生命与爱。”

蒂里希的分析,一方面反映了整个西方文化背景下爱这一概念的多种语义和相关特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对爱的存在论(本体论)解释对于澄清这一概念的根本意义。下面我们要来看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现代汉语中的“爱”这一重要而复杂的概念,是否也具有可以澄清的一些语义和相关特性,是否也需要进行某种本体论解释。

二、爱?有还是无?

1、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爱”这个词虽有太多的意思和相关语词,但其中同我们在此所讨论的概念,也是其基本含义有关系者,数目就少得多。如上文提到的《汉英词典》中的十二个英文释义中,take good care of 只能表示从“爱”的基本含义派生出来的“爱惜”或“爱护”,重在“关照”的行动,与之相连的cherish, treasure, hold dear (例句是“军爱民”)也与此类似。至于be apt to 和be in the habit of (例句是“爱发脾气”),以及easily(例句是“铁爱生锈”),就与我们在此的概念几乎毫无关联了。

还有一些常用的现代汉语语词如“热爱”、“挚爱”、“酷爱”之类,两个字中的前一个是作为副词,仅仅表示核心词即动词“爱”的程度,而不表示爱本身的性质有任何区别(强弱程度不同的爱可以属同一性质的爱),也可以说并未标示出爱的类型,因此,同这里要说明的爱的性质之复杂性无关。

爱的性质之区别,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区别,即爱之起因、爱之趋向和爱之关系。现代汉语有三个语词很好地标示出了这些区别,它们是“喜爱”、“情爱”和“仁爱”。

这三个词既是地道的现代汉语词(其中“仁爱”用得较少,其意义是后面会论及的一个重大问题),又有古代汉语的传统因素——“喜”、“情”和“仁”都是古代汉语中具有“爱”之含义的独立语词,所以可作为相当严肃的、正式的书面和学术语词来使用。而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既有与西方语言中libido, philia, eros和agape相交叉的地方,又有汉语言和中国文化自身的历史和特点。当然,既然我们要用之来讨论这个复杂和重要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先在其日常用法的基础上,为之作出更加充分的界说。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在此先只界说“喜爱”与“情爱”。

2、我们所说的“喜爱”,是指直接出于认知而又导致欲求的那么一种爱。它在某些方面接近于希腊文之eros,或拉丁文之libido,或儒道所说的“欲”,佛教所说的“贪”。这种爱的起因,是认知到对象的可喜性质;而其趋向,是欲求占有该可喜的对象或享受该可喜的性质;与之相关,这种爱的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爱的对象为客体,在爱者与被爱者之间建立的“我--它”关系。

一方面,这种爱的源起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本能,所以它在动物那里也可以大量地观察到,因为它所从出的认知和所导致的欲求,是动物皆有而非人所特有的。例如可归入这一类爱的“”,是起因于认知到异性性特征的可喜性质,并趋向于享受该可喜性质,相应地,的关系即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所认知的异性(尤其是其性特征)为客体而建立的“我--它”关系。这种爱出于人与动物共有的性本能,所以在那些能感知异性性征又具有的动物当中,也可以大量地看到。事实上,除了共有的之外,各种动物还均各有一时的“欲爱”,亦各有一贯的“嗜爱”,所以,包括、欲爱、嗜爱在内的“喜爱”,并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爱。人与动物之间在“喜爱”方面的区别,主要是范围上的:例如人的“欲爱”和“嗜爱”,不仅可以指向可喜的饮食和自然事物(当然饮食和自然事物的范围已扩大得不可比拟),还可以指向体育文娱(范围更远远超出动物之嬉戏),而且可以指向音乐、美术、观念理论之类(这实质上是因人所特有的象征体系而出现或转化或抽象化了的喜爱对象)。最后一项正是蒂里希所谓eros 趋向于事物中的真善美的一面之例证,现代汉语中也确实不乏以抽象者为喜爱对象的用法,如“爱真理”、“爱美”、“爱正义”等等。但是一般而言,“喜爱”的一大特征,确实是以具体事物为对象,或是把对象视为具体事物,而欲占有之或享受之,例如喜爱某种食物、某件物品、某种游戏、某人的作品,等等。当喜爱对象似乎是人的时候,准确地说,真正的对象往往是人所具有的某些可喜特点。例如对一个小孩的“喜爱”,可能只是因其外形特点或性格特点、或行为特点等等,而愿与之相处,则是为享受这些特点带来的快乐,这实际上是现代汉语中多用这个词来表示(例如亲戚、朋友等)非父母亲对孩子之爱的原因,因为父母亲对子女的爱不是因其某方面的特点,而是对之整体的爱,远不是“喜爱”一词所能表达的。

另一方面,“喜爱”所从出的“认知”和所导致的“欲求”,都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认知”的基本前提,是以“自我”作为认知主体,而以周围世界中的一切作为认识的客体或对象;“欲求”的基本特性,是以“自我”的满足为趋向的目的,以外界的事物作为达到此目的的手段。因此,处于自我中心的“认知”与“欲求”之间的“喜爱”,也具有自我中心的特征。简言之,“喜爱”的两大性质,一是一切动物共有的自然性质,二是人所具有的自我中心性质,所以它也不会具有使人生超越自我中心而向更高境界提升的超拔作用。

然而,喜爱是人类之爱中最基本的一种,任何人都有喜爱,任何人生都离不开喜爱。当我们把人类之爱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之时,对喜爱之地位最恰当的描述就是它构成了人类之爱的第一维度。

3、我们所说的“情爱”,是指直接来自于感情,又可以加深感情的那么一种爱。它相当接近于希腊文之philia,或儒道所说的“情”, [24] 佛教所说的“爱”。 [25] 它包括与人际交情有关的“友爱”、“恋爱”,与血缘亲情有关的“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等等。这种爱的起因,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相处而产生的所谓自然而然的感情,或者由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真正自然的感情;这种爱的趋向,是自我加强,即爱的程度由于情爱自身的作用而加强;而这种爱的关系,是爱者以被爱者为主体而非客体,即作为活生生的人格存在者而非利用或享受的对象,即作为人而非作为物来对待的“我--你”关系。

一方面,这种爱的源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际关系,所以它也在同样程度上属于人类所特有,因为它所从出又反过去加深的那种感情,基本上是人所特有,而在动物那里较少观察到或者尚无充分证据去证实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动物缺乏人所理解的符号表达体系)。例如可归入这一类爱的“恋爱”,是起因于二人之间的“遭逢”,不论这“遭逢”是短暂的相遇还是长久的交往,其中都包含着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丰富内容——长久的交往且不必说,就是短暂的相遇,也蕴含着外貌、装束、举动、气质、态度、表情、言语、眼神等等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内涵。而这些东西当然不是动物之间的相遇所具有的,也与上一节归入“喜爱”一类的“”之起因大异其趣。因为就与动物有类似之处的而言,性的特征是其起因而性的满足是其趋向。但是社会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异性恋者不可能在与任何异性相遇时都体验到“恋爱”,而动物和(一般而言只会是短暂地)处于动物状态的人类都会在时体验到“”。这表明“恋爱”与“”之间虽有众所周知的关联,但却绝不能相互混同。恋爱独特地只属于人,它是人与人之间不论久暂均包含丰富内容的广义的交往之结果,反过来它又可以加强或加深相关的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相应地,恋爱的关系虽然也具有爱者自我中心的性质,但却不以被爱者为纯粹的客体,即并不以被爱者为利用的对象而使之沦为工具和物体,而是以被爱者为对等的主体,即尊重被爱者的人格而保持了被爱者与爱者的平等伙伴地位。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不会将纯粹的嫖客与(或妓男)之间的关系称为恋爱(尽管他们之间也有);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发现绝不构成夫妻关系的全部内容。

又如,也可归入这一类爱的“友爱”,其起因也是朋友之间的交往,由交往而生感情,由感情而生友爱。而友爱的趋向,就是反过来加深朋友之间的感情或友情。这种关系也以主体之间的平等和对等为特征,当朋友的关系变成了利用者与被利用者的关系时,友爱也就停止了,恰如恋爱双方的关系蜕变为性的利用和被利用之时,恋爱也就终止了一样。

被我们同样归入这一类的爱的“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同上述两种爱的主要区别在于:作为恋爱和友爱之起因的“遭逢”或“交往”,是偶然的、非血缘关系注定的,而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却起于必然的、由血缘关系注定的“遭逢”或“交往”。当然,这四种“情爱”分别受到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观念的极大影响(这也是“情爱”之人类属性的重要佐证),这使得它们之间的其他区别显得十分突出,例如前两种情爱与后两种情爱之间的混淆,可能被视为荒唐,甚至被视为有之危险,尽管准确地说,具有这种危险的只是血亲之间的而非恋爱或友爱。这些区别可能会掩盖了它们的某些一致性,例如手足之爱实际上相当接近于友爱,而亲子之爱与恋爱这两种情爱,在“不计利害”、“不顾缺点”等方面也是很接近的。

就我们在此讨论的情爱之起因而言,这四种情爱实际上均源于“人格性的”或切身的交往。“恋爱”和“友爱”已如前述,至于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正面的例证是:领养的子女与养父母之间的情爱常常不亚于亲生儿女与父母的情爱,青梅竹马的小朋友甚至主仆的儿女之间的情爱,也往往不亚于同胞的兄弟姐妹;反面的例证也相仿:从小与父母隔绝的儿女,对父母纵有感情也常常是“血缘观念”和别的原因所致,从小分居异处的同胞兄弟姐妹,其间的手足之情会淡薄得不如邻居的玩伴。

再就情爱的趋向和关系性质而言,后两种情爱也同前两种有某种一致性。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的趋向,当然亦非追求自我的欲望满足,而只是反过来加强亲子之情和手足之情,这是相当清楚明白的事情。但是,(尤其在东亚文化传统中)似乎不那么清楚明白的是,这两种情爱关系竟会具有某种平等和对等的特征,因为有许多人认为,如果不说兄长与弟辈有某种上下关系的话,那么至少可以说,父母与子女是有这种关系的。

即使在父权制的东亚文化环境之下,这种看法也是以一种误会为基础的,即,误将出于自然感情的“情爱”,混同于出于文化观念的“规范”。社会规范(例如成为社会习俗的儒家的“三纲”和“五伦”学说)可以大大地影响人的情感,但是却不能完全取代或取消人的情爱。因此,即令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社会氛围下,我们也可以看到君臣之间的真正友谊(罗冠中笔下的桃园三弟兄若毫无生活真实性,就不可能为人传颂),看到父子之间的舔犊情深(中国由此而有“虎毒不食子”等谚语),看到夫妻之间的缠绵悱恻(《浮生六记》只是无数如实的描述中之较出名者而已)。说到底,只要是真正的情爱,就一定有对对方人格的尊重,就一定把对方作为与自己同样具有充分人性的主体,即令是父母对子女也不例外。事实上,在父母对子女采取“上”对“下”或者不尊重其人格的态度时,他(们)也就在那一时刻暂时地抛弃了这里所说的“亲子之爱”,或者说,暂时从父母变成了(比如说)教育者或惩罚者。

总而言之,在情爱之中,爱者与被爱者的关系是对等的人之间,即人格对人格的关系,也就是马丁·布伯所谓的“我--你”关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爱者一方,情爱还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因为,作为情爱起因的感情,是自我或主体由于同外界或客体或另外的主体交往而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或正面或负面的性质决定了其结果是爱还是恨(或厌),不论是作为起因的感觉还是作为结果的爱恨,其主体当然都是“自我”,其基础也都是自我中心的个体实存。所以情爱也不具有使人生超越自我中心而向更高境界提升的超拔作用。

尽管如此,情爱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爱,使人以对等的角度去对待其他的主体,这相对于“喜爱”而言,不啻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虽然它在人类社会中极其普遍,虽然任何人都有情爱,任何人生都离不开情爱,我们仍然可以说,情爱构成了作为整体的人类之爱的新的维度,即第二维度。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2

“德不孤,必有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优秀的思想,对我们当下在社会上为人处世仍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当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风吹到身边时,不应该只做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而是要做一个实践者和思考者。积极地实践“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用心地思考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自己、让整个社会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及其现代诠释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

在中国诸多的传统美德中,“仁”可以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宋代朱熹说过:“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可以看出,“仁”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地位。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诸多思想家关于“仁”内涵的理解,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根据时展做相应的变化。具体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仁”即“爱亲”。在孔子看来,“爱亲”是“仁”的本源。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孟子也说:“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在孔孟看来,这种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是能够行“仁”的基础。若是连血浓于水的亲情之间都没有爱,那怎么能把爱给予更多的人。“仁”作为一种道德意识,首要的含义就是这种“爱亲”之心。

第二,“仁”也是“爱人”。樊迟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里的“爱人”不同于上面所说的“爱亲”,这里爱的对象并没有血缘支撑,范围更加广泛,具有“泛爱”的性质。把“仁”从“爱亲”推广到了“爱人”,这种“爱”由近及远、由亲到疏,体现了“爱”的一种量的变化,但其内容又有了质的飞跃。当人懂得爱自己亲人的时候,会懂得爱,那么再去让他爱他人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和顺理成章。家庭的“仁”促使家庭和谐,扩大到社会上的仁爱互助,则产生了社会的和谐。

对于什么样的表现是“爱人”,孔子也曾说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忠恕”和“克己复礼”。“忠恕”就是与人交往时要对人宽恕、宽容,要将心比心地去体谅他人、包容他人。这样就是“爱人”的表现,也更利于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克己复礼”是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懈坚持去遵守美好道德品质、去爱更多的人。

第三,“仁”有“博爱”之意。唐代韩愈把“仁”定义为“博爱”。他说:“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韩愈用“博爱”来界定“仁”,他对“仁”的界定更加广博,可以看到不仅局限于以上所说的对人之爱,也有对物、对他国之爱。“仁”是不仅仅爱他人,也是要把爱施与除了我们国家以外的其他民族。富者扶持弱者、大国扶持小国,同等之间互相交流、爱护,这样的广博的爱是“仁”的表现。

第四,“仁”有“通”的含义。谭嗣同在其《仁学》中,用“通”来解释“仁”。“通”也是平等的代名词。谭嗣同认为,要实现“上下通”、“中外通”、“男女内外通”和“人我通”才是“仁”的表现。也就是说要实现了君臣、父子、各民族、男女、人人之间的相互平等这才是“仁”,这也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在当时传播的表现。

2.“仁”的现代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仁”的解释有其精华,但若不加变化地直接拿来用又会缺少时代适应性,所以理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时代内涵。

第一,仁爱宽容。传统的仁德主张善待世界中的一切存在,包含着人对同类生命的同情和关怀。对生命的爱可以让人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灵,也会让人们学会接受爱和被人爱。当前,提倡仁爱宽容的精神,有利于爱的传递、有利于社会成员间关系的融洽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亲善。仁爱宽容,就是对人、对物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对你的亲人要关爱,对你踏入社会遇到的人要友善、互助、互相包容。

第二,平等人道。所谓平等人道就是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以功利的眼光看人,人与人之间没有贫富贵贱的不同,而是把每个人都看成具有相同独立人格的个体。对你周围的人给予相同的关怀,能够保持一颗善心,对别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时热情地施以援助。用这种人文关怀,尽自己所能去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互谅的平等互助关系。

第三,和谐合作。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不可能孤孤单单地存在与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个体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而不同”,要有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也要了解自己的个体差异。用这种包容的心去与人相处、国与国相处,那么“德不孤,必有邻”,一定会有和你一样怀有仁心去做的人。当人与人和谐起来,稳定就会出现;当人与人合作起来,富强也会随之而来。

二 “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它的确立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而事物之间总会有相互作用的力,当核心价值观以更符合时代特色的面貌出现时,它的实践也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借鉴。“仁”这一传统美德的核心,能够保持“仁”,更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现,更利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实现,也更利于“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实现。

1.“爱亲”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亲人之间的爱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是亲人之间爱的体现。当夫妻之间存在爱和相互尊重时,会实现夫妻双方的人格平等,这就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实践。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爱时,父母就会严慈结合、养教结合,让孩子学会关爱、懂得做人该遵守的原则,他就会爱父母、爱家进而爱自己的祖国,他也会在慈爱中懂得对人的友善,这就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中“爱国、友善”的实践。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关爱让人学会了互助,懂得了与人相处,适应了彼此包容,这就有利于踏入社会后对他人的关爱和包容,从而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文明、和谐”的实践。

“爱亲”不仅仅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个人的品格,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并且还会通过个人的交往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影响他人的处事风格,同样以善和“仁”回报,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比如在热播剧《家门的荣光》中以河丹雅为代表的何氏家族,不仅因为亲人之间的爱使家族得以延续和繁荣,也因为每个人所坚持的爱而改变了原本只重利益而忽视道德的李氏家庭。所以说,“爱亲”是爱人、影响人的基础,由小及大、由家到国,我们总会在“爱亲”的过程中实践着“爱国、诚信、友善、法制、文明、和谐”等这些核心价值观。

2.“爱人”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社会在发展,可人与人之间不总是伴随着文明。“爱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以德报怨,用自己的包容和善心去处理人与人之间所遇到的事情,那么就会多了顺利、少了摩擦。“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待人宽容,是“仁”的表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的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强加给其他人,要求自己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推己及人,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而宽容对待别人,这是“爱人”的表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要求人们要懂得关心他人,要善于成人之美而不是嫉妒破坏,这种爱和善也是“爱人”的表现。当人们用“仁”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爱人”了,那么就会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就会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文明、和谐”等价值观的实现。

3.“博爱”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人与人不能离开相互之间的合作,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封闭起来闭门造车。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博爱”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国家之间的交往用爱浇灌才能长远和牢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对君主来说,有德、行仁百姓爱戴,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中国对弱小国家、对周围国家的帮助,以及对有摩擦国家的仁义和宽容就是“博爱”的表现。这种“博爱”换来的是中国友好、睦邻的国际形象,换来的是他国愿意与之合作的双重利益。这种“博爱”是“仁”的表现,这更利于国家“富强、文明、和谐”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三 传承“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会生活在更加温暖与和谐的社会。主席曾说过:“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所以我们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使其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作用。但是我们生活的现实是,如果对父母不养、不敬等这种“爱亲”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爱人”。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仁”,说到“仁”,却很难去实践“仁”,如何让更多的人去行“仁”,似乎值得我们反思。

1.家庭是学习“仁”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人都是经过家庭的培养,从家庭里走出来进而踏入社会,一个人在家庭中培养的品格会带入到社会。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养,还有教。反观现在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大多是子女在社会上怎样不会吃亏,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去爱人、帮助人是好的。父母缺少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当前家庭教育的大问题,也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要症结所在。所以说,父母要以身作则,既然决定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要负起养和教的责任。父母不仅要让孩子长大还要通过自己的爱让孩子成长,多花点时间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故事、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孩子怎样做人,这样用爱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也会用爱来回报自己。

2.高校要注重传统文化课的安排

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是小学和初中,像高校更多的是思修课,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课程安排。其实小学到初中更多的是被动学习的过程,对知识的接受没有完全地咀嚼和吸收。而大学就不一样,自己有了判断和反思能力,知道好的东西要去主动接受。像“仁”“礼”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多安排这样的课程,在校园里营造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不仅要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也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比如可以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扮演行仁、有礼的君子,切身感受“仁”所带来的温馨和和谐。

3.个人要树立行“仁”的意识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3

1、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老师对我们有关爱,她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给予了我们关爱,他们的爱是伟大的!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关爱,关爱别人,关爱自己!

2、我们需要别人的关爱,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爱。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关爱。

3、嘘寒问暖:嘘,缓缓吹气。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冷问热。问及温饱。

4、羊为什么会跟着牧羊人,寸步不离的走呢?因为牧羊人爱羊,呵护羊。它不像其他牡羊人那样鞭打他,虐待他,而是用她的关照和怜爱小心地呵护它。这种关爱没有母爱那么无私,没有父爱那么伟大,但这种爱却是羊的内心深处感到温暖。

5、爸爸给我的爱,给我的温暖,都只是来源于爸爸对女人爱的源头那伟大的父爱,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与快乐。那伟大的父爱,让我幼小的心灵得到了安抚,那伟大的父爱,让我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鼓励,我会记住爸爸给我的这份爱。这种爱,是会让人刻骨铭心的。

6、不管是人类对大自然,还是人类对人类,都需要关爱。万物皆如此。人类爱护、关爱大自然,就可以和谐生活。反之,如果我们破坏大自然,那么在还会使我们失去美好的家园。在生活中,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家人之间等等都需要关爱。总之,人人都需要关爱。

8、因为有爱,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享受关爱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关心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9、精心呵护:非常用心的呵护、关心某人。

10、呵护备至:十分关心爱护,面面俱到。

11、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爱是每个人都要拥有的东西,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关爱与帮助时,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帮助我们的人。

12、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把遮雨的伞盖;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碗清香的汤面……都是爱!多么简单!

13、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

14、精心照料: 非常用心的照料、照顾某人。

15、生活中,有许多关心我们的好心人,他们都给了我们不同的爱,有慈祥的爱;温柔的爱;严厉的爱;无私的爱,等等,他们都是给予了我们一种:关爱。我也在两种不同的关爱中成长。()

16、关爱他人,首先是一种自我情趣,修养的提高;其次是接近他人,拉近距离,心心相通的必要条件;再次,关爱他人,更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

17、关爱他人,有时很简单。在我生活的周围,充满了好多简简单单的爱。当我在病床上呻吟时,父母的爱是精心照顾、彻夜不眠;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爱是谆谆教诲、不知疲倦;当我遭受挫折时,朋友的爱是耐心倾听、鼓励帮助;当我在陌生的环境里,大家的爱是无私奉献、鼎立相助……

18、一朵瘦小的荷花,一张无私荷叶,一位受挫的女儿,一个慈祥的母亲,在一场夏天的大雨来到之时,将关爱,演绎得无可挑剔。

19、问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

20、关爱,有时是一双搀扶的手。遇到步履蹒跚的残疾人,我们可以伸出我们爱的双手来扶着他过马路,这对于我们不过是很小的事,可是却能给残疾人带来很大的方便。

21、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如果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那关心他人则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22、爱是永恒的主题,因为有了爱,我们才会有了信心去面对坎坷的人生。爱就像一颗颗美丽的星星,缀满整个星空,黑夜因此而光亮。爱是多么的伟大,我们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里吧!

23、关爱他人,有时很简单。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爱赋予我们太多,我们就要奉献自己的爱。帮父母做家务、帮老师收发作业、帮朋友排忧解难、帮问路人指明方向……哪怕是忙碌时的一杯清水,都是你所奉献的爱。

25、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受尽辛苦和吃尽苦头。

26、舐犊之爱:舐,舔;舐犊,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爱抚。比喻对子女的慈爱之情。

27、关怀备至: 关心得无微不至。备,表示完全。

28、我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让我们一起去关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29、在我们的生活中,关爱就像一盏明灯,能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关爱就像一团火焰,能融化你心中的冰霜;关爱就像火红的太阳,能给予你奋进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0、大爱无言:最高的爱是不需要挂在嘴边表达的,而是表现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上。

31、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32、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4

1、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老师对我们有关爱,她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给予了我们关爱,他们的爱是伟大的!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关爱,关爱别人,关爱自己!

2、我们需要别人的关爱,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爱。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关爱。

3、嘘寒问暖:嘘,缓缓吹气。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冷问热。问及温饱。

4、羊为什么会跟着牧羊人,寸步不离的走呢?因为牧羊人爱羊,呵护羊。它不像其他牡羊人那样鞭打他,虐待他,而是用她的关照和怜爱小心地呵护它。这种关爱没有母爱那么无私,没有父爱那么伟大,但这种爱却是羊的内心深处感到温暖。

5、爸爸给我的爱,给我的温暖,都只是来源于爸爸对女人爱的源头那伟大的父爱,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与快乐。那伟大的父爱,让我幼小的心灵得到了安抚,那伟大的父爱,让我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鼓励,我会记住爸爸给我的这份爱。这种爱,是会让人刻骨铭心的。

6、不管是人类对大自然,还是人类对人类,都需要关爱。万物皆如此。人类爱护、关爱大自然,就可以和谐生活。反之,如果我们破坏大自然,那么在还会使我们失去美好的家园。在生活中,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家人之间等等都需要关爱。总之,人人都需要关爱。

8、因为有爱,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享受关爱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关心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9、精心呵护:非常用心的呵护、关心某人。

10、呵护备至:十分关心爱护,面面俱到。

11、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爱是每个人都要拥有的东西,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关爱与帮助时,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帮助我们的人。

12、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把遮雨的伞盖;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碗清香的汤面……都是爱!多么简单!

13、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

14、精心照料: 非常用心的照料、照顾某人。

15、生活中,有许多关心我们的好心人,他们都给了我们不同的爱,有慈祥的爱;温柔的爱;严厉的爱;无私的爱,等等,他们都是给予了我们一种:关爱。我也在两种不同的关爱中成长。()

16、关爱他人,首先是一种自我情趣,修养的提高;其次是接近他人,拉近距离,心心相通的必要条件;再次,关爱他人,更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

17、关爱他人,有时很简单。在我生活的周围,充满了好多简简单单的爱。当我在病床上呻吟时,父母的爱是精心照顾、彻夜不眠;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爱是谆谆教诲、不知疲倦;当我遭受挫折时,朋友的爱是耐心倾听、鼓励帮助;当我在陌生的环境里,大家的爱是无私奉献、鼎立相助……

18、一朵瘦小的荷花,一张无私荷叶,一位受挫的女儿,一个慈祥的母亲,在一场夏天的大雨来到之时,将关爱,演绎得无可挑剔。

19、问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

20、关爱,有时是一双搀扶的手。遇到步履蹒跚的残疾人,我们可以伸出我们爱的双手来扶着他过马路,这对于我们不过是很小的事,可是却能给残疾人带来很大的方便。

21、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如果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那关心他人则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22、爱是永恒的主题,因为有了爱,我们才会有了信心去面对坎坷的人生。爱就像一颗颗美丽的星星,缀满整个星空,黑夜因此而光亮。爱是多么的伟大,我们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里吧!

23、关爱他人,有时很简单。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爱赋予我们太多,我们就要奉献自己的爱。帮父母做家务、帮老师收发作业、帮朋友排忧解难、帮问路人指明方向……哪怕是忙碌时的一杯清水,都是你所奉献的爱。

25、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受尽辛苦和吃尽苦头。

26、舐犊之爱:舐,舔;舐犊,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爱抚。比喻对子女的慈爱之情。

27、关怀备至: 关心得无微不至。备,表示完全。

28、我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让我们一起去关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29、在我们的生活中,关爱就像一盏明灯,能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关爱就像一团火焰,能融化你心中的冰霜;关爱就像火红的太阳,能给予你奋进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0、大爱无言:最高的爱是不需要挂在嘴边表达的,而是表现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上。

31、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32、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5

[关键词]基督教 婚姻 伦理价值 爱的盟约

〔中图分类号〕B97;B8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7-0045-05

罗马早期法学家莫特斯丁指出:“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终身结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关系。”[1] (P98) 婚姻在这里被赋予了宗教性质,成为上帝与其门徒之间爱的盟约的象征。基督教教义宣称“神就是爱”,“爱”是基督教的最高原则和基本精神,其内涵包括:一是神与人的爱,二是人与人的彼此相爱。婚姻中夫妻之间的关系无疑也体现为爱的关系。那么,现实婚姻中“爱”的性质如何?它与基督教所宣扬的“爱”之精神又是何种关系?二者是否具有同质性?有学者指出,“基督教的思维方式是关系性,而非实体性的。”[2] (P473) 可见,基督教对婚姻伦理价值的论述往往通过对夫妻间爱的性质的阐释来表达。①

一、 基督教“爱”观念的来源

(一) 古希腊之“爱”观

古希腊对“爱”这一概念大体有三种表达方式:[3] (P94)(1)?ιλíα指友谊、兄弟间的感情,对知识等特定对象的喜好;(2)στοργ指亲情及父母的爱;(3)Ёρω指男女之爱,。

此三者中,前两者的意义较为固定明晰,而Ёρω的含义则一直具有世俗与神圣两个面向,即“不受社会与伦理关系约束的男女放纵的”和“美满家庭、纯洁之爱”。古希腊哲人的理论思索使我们对“爱”的理解更加深刻。柏拉图认为,“爱”是一种心灵的狂迷,是使灵魂摆脱欲望束缚,使人飞升到理念世界的动力,因此爱是人和神的中介。在20世纪德国基督教神学家舍勒看来,柏拉图关于“爱”的学说具有以下特点:爱仅仅被完全理智主义地理解为知识推进的附庸,从匮乏的知识到丰富知识的过渡和“运动”,“它作为存在的动因则相当于物质的渴望:争取分有(表象的)理念(即本质)。”[4] (P11) 因此,对于柏拉图而言,爱和是“丰富”与“贫乏”之子,也是知与无知之子,无论是无知者或是全知者(例如诸神)都不能爱,能爱的唯有“爱智者”,故“希腊神只是爱的对象,他自己并不施爱(与基督教相反)。”[4] (P11) 其次,柏拉图对“爱”的另一规定,“爱”是一种“欲求”,换句话说,“爱自身在其中不是首先作为灵魂的占有,而只是作为对某种遥远的过去的正在消失的东西的渴望被给定,它似乎不是与接近所爱的对象而是与逐渐疏远该对象成比例地增长。”[4] (P14) 舍勒认为,在柏拉图采纳的意义内涵中,男女之间的观包含着一种“浪漫式的特征”:两性之爱并非一种服务于“族类提高”和“族类创造”的以繁衍为目的的性选择,而呈现为一种“回归”趋势,回归到一个还没有性差异的人,他的各个部分在互相“寻找”。在这里,对一种古老状态(没有分化的雌雄同体状态)和重建整体的单纯“渴望”,构成了柏拉图观念的浪漫主义与神秘主义倾向。

(二)《旧约》及《新约》之“爱”观

1.《旧约》之“爱”观。有学者指出,“爱”在《旧约》希伯来原文共有11个字,除了hаbh及chesed之外,其余九个出现的次数极少。[3] (P95) 其中hаbh的意义与用法相当广泛,《旧约》中约有300余处出现,主要用以表达两种不同性质的爱――人对神的爱及人对人的爱。chesed是指上帝对人的爱,是悲悯、同情之爱,或译作慈爱。就爱者与被爱者的地位而言,二者处于不平等位置。因此, hаbh与chesed的差异在于:前者更偏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之爱;后者则专指神对人慈爱的赐予。

2.《新约》之“爱”观。在《新约》中,当被问及如何才能得到永生时,耶稣将原本分离的律法“爱神”与“爱人”结合在一起:“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要爱人如己。”[5] (《马太福音》22?37-39) 此处的“爱”,使用了γаπáω。在福音书中,保罗则将γаπη(爱,名词)作为专属名词,意谓神的自发的、创始的爱及由神爱显示在世人的彼此相爱。人对神只能信而不能爱,信心是一种对神之爱的领受,是被动的而非自发的。至于Ёρω一词在《新约》中从未出现,根据基督教学者Nygren的看法,Ёρω与γаπη在人与神性的关系上有如下区别:Ёρω ,主要为人爱,是自我中心的爱,以对象的本质、美好与价值为转移,它非自发的,而是有“原由的”;γаπη,主要是神自身的爱,是自上下降的,是神爱所成就的救恩,因而它是自发的、无缘由的。

不难看出,基督教的“爱”观将Ёρω与γаπη两者作了某种对立性设定,① 并由此内在的张力为动力获得自身的深化与发展。

二、“爱的盟约”

《旧约》指出,婚姻乃为上帝配合与见证的“神的盟约”。[6] (《箴言》2?17)《新约》中,耶稣宣称:“从起初创造的时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5] (《马可福音》10?6-7) 保罗劝谕妻子全心全意地对待丈夫,像全心全意地对待主一样,丈夫也要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体。这种永不止息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自由而有承担的关系,便是“爱”。那么,夫妻之“爱”的性质如何?它是否包含古希腊“爱”这一概念所指涉的三种涵义――友爱、亲情之爱及欲爱?基督教对此又是如何评价?

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始于《圣经》形成时期。《马太福音》中,耶稣把不婚者称为“得到上帝特别恩典的人”。中世纪许多神学家明确反对,宣称人类始祖的堕落决定了人类性关系的原罪性质。同时,基督教强调信仰的圣洁,亦不同程度地排斥亲情之爱。《新约》中记载耶稣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5] (《马太福音》10?37) 这样,禁欲主义将夫妻的彼此依恋之情乃至家庭亲情之爱均视作与信仰相悖的不合理的东西,予以弃绝,这体现出早期基督教神学试图破除一切血缘情感,建立对神的诚信以及人与人之间无差等的兄弟之“爱”的普世伦理。事实上,禁欲主义所要破除的欲爱与亲情之爱,在婚姻中恰恰普遍存在,否定了它们,便从根本上否定了婚姻的合理性。即便如此,婚姻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甚至耶稣本人也曾出席迦拿的婚宴,并显神迹。圣保罗亦指出:“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5] (《哥林多前书》7?9) 从某种意义上肯定了婚姻存在的价值。希波主教奥古斯丁由此提出婚姻的三重好处:生育、忠诚、圣礼。既然婚姻可以为现世带来更多可望获救的灵魂,为教会提供宣教的信仰基础,那么婚姻也就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受禁欲主义影响,奥古斯丁认为性是污浊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奥古斯丁并未把情爱与性视作“原罪”,人类的罪恶之源不在于人的情爱和生理欲望,而是人企图主宰自我的“骄傲”意志。并非罪的源头,而是灵魂误用了自由意志而导致的爱的沉沦与堕落。他在《上帝之城》中说:“邪恶的意志是如何开始的,只是由于骄傲。……人想离开那本为灵魂所唯一依附的上帝,而以自我作为人生之原。[2] (P486-487) 这一观点又体现于他的“博爱”(caritas)论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通常认为,奥古斯丁所说的“爱”是人对于某个目的物的渴望与意欲,并以占有为快乐。对此,舍勒解释说,奥古斯丁这里对“爱”的表述“volo ergo sum”(我意欲故我在)不能因为侧重volo(我意欲)而引起误解,即爱和意欲最终的目标并非如通常人们理解的那样是作为情感的幸福感,而是指向自己和他人灵魂的“救赎”,即“完美的位格之善与福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在爱的关系上,一切原初的“欲求”和“意愿”只是被奥古斯丁视为内在和外在的表达器官和活动器官――就爱之完成的各个阶段。奥古斯丁首先将“爱”视为爱者将自身与被爱者连为一体的“占有欲”及其“快乐”,无论何种形式的爱(包括欲爱、情爱),都因此共同性质而可归为一类。其次,不同形式的爱,虽然基于同一“类”之精神,但由于目的物不同,而区分为两个路向:朝上的爱,爱上帝,爱永恒,属灵魂;朝下的爱,爱渴癖的她(他),爱尘世,爱暂时,属肉体。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奥古斯丁的“博爱”论对待婚姻问题的态度是:(1)夫妻的结合乃是上帝的配合,如同基督与教会联合的圣礼,而夫妻之间爱的关系(无论其何种趋向)均与上帝之爱同质,婚姻乃是基于上帝旨意的“爱的盟约”;(2)在婚姻中,由于某种邪恶意志(如骄傲)将夫妻之爱朝向沉沦的路向,堕落为与情爱,人若沉溺于此尘世的快乐,势必使灵魂受役于肉体,即为背叛了上帝的罪;(3)在爱的关系上,人的一切原初的欲求和意愿乃是完成真正“爱”的各个阶段,夫妻应将彼此之爱的目标指向自己与对方灵魂的救赎。换句话说,夫妻应使婚姻之爱从沉迷于俗世情爱的快乐中升华和超越,忠诚地朝向永恒的神,藉此“朝上的爱”而获得救赎,如此才是婚姻的意义所在,才为上帝所喜悦。

事实上,保罗称婚姻为“上帝的盟约”,已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婚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而“神就是爱”的说法亦无法否定夫妻之间应当遵循彼此相爱的神谕。奥古斯丁等神学家不断试图从理论上摒弃夫妻之爱中与情爱的成分,使之符合对上帝的信仰,这种婚姻之爱向上帝之爱的升华和超越,带来另一个理论问题:如果婚姻之爱完全被超越,我们姑且暂时承认存在这种可能性,那么,婚姻的存在是否还有必要?换句话说,是否正是神学家们试图摒弃的爱的成分(如情爱),恰恰是婚姻不可被超越的特质,因而正是婚姻的价值所在?这些成为后来神学家们在探讨婚姻问题时难以回避的方面。

三、理解和塑造共同之在

(一)共同之在

“现代神学界泰斗”新正统基督教派的开创者卡尔・巴特在其代表作《教会教义学》中指出,“人”总是处于两种关系之中,一是与上帝的关系;除此之外,现实的人还永恒地处于另一种关系之中,即构成人之决定性本质规定的“同在人”(Mitmensch)之间的关系。巴特指出,现实的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作为人自体,而是时时处处作人性之男者或人性之女者而生存着。人必定和完全是男人或者女人。人既不可能摆脱或超越两性差别而成为“纯人”(einfach Mensch),即使假设他具有全部共同的人性,他也无法摆脱这种“同在”关系而成为无女人的纯男人和无男人的纯女人。巴特说:“在主之中,他们(男人与女人)是一体的,……这恰恰也是他们的本己特征和差别的根据。男人与女人各自特殊的本质便在于,他们被命令存在于共体之中。……人性只能具体地表现在他们作为同在人的生存之中:男人与女人同在,女人与男人同在。一切男人公理与一切女人公理都在于尊重和恪守这条准则,……这条准则是上帝戒律。”[7] (P350) 在巴特看来,人的本质最初即被设定为存在于两性关系之中:对男人而言,女人是他的“伙伴”,并非以“一般女人的形象”,也非以某一观念形式,而是以特定的、具体的女性形象存在于他的对面。对于“他”而言,“她”可能根本不会成为他的恋人和妻子,而作为母亲、姐妹、朋友等一切可能的形象,“但始终作为女人――为了一个同爱情与婚姻联系在一起的男人而存在。”[7] (P351) 对于女人也是如此。对于某个特定的作为个体的男人与另一个作为个体的女人,当然可能存在着除婚姻关系之外的许多社会关系,但作为类存在的男人与类存在的女人,他们总是通过爱情与婚姻联系在一起,这便是上帝戒律。无疑,巴特把婚姻作为男女两性现实的共同存在形式,赋予了它合理性,甚至可以说某种神圣性。由此巴特在普遍意义上定义了婚姻的本质:“每一个女人和每一个男人,不论他们各自有着恋情和婚姻关系,还是没有这类约束而走着自己的路,都应知道他们有义务和心甘情愿地生活于这种关系中,不将他们的存在抽象地理解和塑造成他们自己的存在,而是理解和塑造成共同之在。”[7] (P351)

(二)“诚爱”和“欲爱”

在对待“爱”的问题上,巴特沿用基督教关于eros与agape的两分法,认为,agape即基督教之爱(又译为“诚爱”)是给予,这种爱并不考虑爱者自身对于被爱者所应享有的权利和要求,也不考虑为此爱所付出的代价。“只要这一行动的一切因素得到实现并在最后以爱的主体之奉献精神达到爱之目的,这便是以基督教之爱爱着。”[7] (P301) 反之,在eros“欲爱”之中,爱之主体基于被爱者的某种价值而产生占有和享用的欲求。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爱者”表现得多么忘我和超越,都恰恰是要通过赢得和控制被爱者而保持、证实和丰富自我。不论此爱表现为何种形式,都将流露出其索取、征服和占有的自爱性质。巴特评价奥古斯丁的caritas(博爱)“是圣经的诚爱与古代泛希腊主义时代欲爱的整合,在这个整合中,两者之间的对立,尽管还不是不可辨认,但却并不显著,已经大大失去了它的张力和影响。”[7] (P308)巴特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由于总是在欲爱的框架内生活,因此总是希望在欲爱和诚爱之间达到整合。而作为真正的基督徒,可以承认二者都是爱,甚至都是上帝之爱,但二者却不可能共存于调和,甚至相互宽容之中,唯一可能的和解之言是:“上帝平实地关怀着以诚爱爱着的人,也关怀着以欲爱爱着的人。”[7] (P322) 上帝呼唤欲爱者从欲爱的国度中走出,进入诚爱的国度,这种爱在于奉献,而不是征服性的讨伐。巴特认为,只有在诚爱之中,人将自己给予他的共在者,并不期待共在者的回报。他不仅出于需要,而且乐于成为另一个人的伙伴、伴侣、同志,方才是“人”。只有“诚爱”,才可以真正理解和塑造“共同之在”。不难看出,巴特将婚姻的伦理价值设定为“理解和塑造共同之在”。在对待婚姻之爱时,他并未排斥与情爱,相反,他批评了禁欲主义和同性恋现象。在欲爱与诚爱不可调和的理论设定之下,巴特力图将“爱”净化为更纯粹、更符合基督教精神的“诚爱”。与其说这是一种“爱”的提升(如奥古斯丁等人的“爱的升华”说),毋宁说是“爱”的复归,复归于人所必须遵循的“上帝戒律”。

四、创造的秩序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不再需要向禁欲主义神学争取婚姻与爱情的权利,事实上人们对婚恋的看法已逐渐摆脱门第财产及生育目的等观念的束缚,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被普遍确立。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据此把婚姻的内涵单纯设定为“爱”或者“爱情”,又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另一类问题:婚姻作为此“爱”之载体的依据是否必要和充分?爱情的性质是什么?它是否具有排他性抑或多元性?爱情会永恒存在或者只是一种体现自由意志的激情?二战后,伴随着种种反传统的激进思潮和女权运动的兴起,西方社会的婚姻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离婚、婚外情、拒斥婚姻的新独身主义增多,婚姻危机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婚姻成为脆弱的“爱”的一场游戏,而此游戏却正在丧失维系其自身的游戏规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面对这一问题,许多基督教学者开始从神学信仰的角度,从理论上重新论证婚姻作为神圣制度的地位,赋予婚姻新的解释,重树婚姻伦理价值。思想温和而有“中庸之道”之誉的神学家爱弥尔・卜仁尔在对婚姻与家庭伦理问题作了大量研究之后,建立了他颇具特色的婚姻神学理论。卜仁尔认为,婚姻危机的首要原因是人们不再视婚姻为神圣的制度,而仅视其为一纸契约,可以随时签定,亦可随时终结,完全取决于人的自由意志。任何个体都必须生存于群体之中,通过与他人一起,才能够成为一个人类的“我”。由此,人们总是生存于特定的人际关系、制度及系统之中。而这些社会结构并非纯粹是人的建制,它们是神的创造和恩赐,现存的人类群体的生存形式均隐藏于上帝创造的秩序之中。卜仁尔认为,神在其“创造的秩序”中所造就的人是能够而且必须与他人建立关系和拥有性别的人,而婚姻和家庭是基本的真正合乎人性的秩序形式。在人的本性之中,不可辩驳地先验地蕴藏了完成婚姻目的的可能性和欲望,即使人并无自觉,“却仍能在相当程度内完成此目标。”人们进入婚姻,则是蒙召去完成神藉这一秩序所表达的旨意,即通过终身厮守的婚配来完成自然与灵性的神秘结合。卜仁尔承认,爱情是婚姻的最佳入门,如果有人缔结了没有爱情的婚姻,其内部已藏有衰灭的种子。值得注意的是,卜仁尔亦沿用基督教将agape与eros二分解释的传统。他认为,现代婚姻观以、情感、自然的爱为基础,这是一种基于某些特征,如性吸引力、美丽或可爱等产生的爱,本身便具有可改变的性质。现代人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其实并未理解婚姻的“意义”,也不曾理解婚姻是神的客观旨意与人的主观之爱的结合,其后果便是缺乏一种道德的参与,因而即使形式上他们具有婚姻的合约,实质上却并未“进入”婚配状态,即便人们愿意竭尽所能,仍不能保证爱情永恒不变,这便是婚姻危机的根源。卜仁尔认为,婚姻产生于爱情,但并非仅仅就是爱情,而另一种基于神的旨意的认知要素――忠诚则是婚姻稳定的支柱。忠诚是“一种能够意识到其责任的意志”,爱情从中能获得永恒的意义,忠诚能够消融一切令爱情波动和婚姻变动的因素,也使婚姻成为一个属神的圣洁的制度。在爱情与忠诚二者的关系问题上,卜仁尔承认爱情为婚姻的起点和终点,但同时他又认为婚姻不能仅由爱来维系,而是忠诚。忠诚是属神的,进入婚配状态的人们必须藉此获得履行其责任的意志。爱情与忠诚是构成婚姻的两个要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卜仁尔把婚姻的伦理价值说成是上帝创造秩序的实现,婚姻的基本要素是二元的,即爱情与忠诚,他事实上是将婚姻理解为爱情与义务(或者说责任)的结合。卜仁尔一方面肯定了爱情的自然属性,即他所说的“主观之爱”;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对婚姻双方的道德约束力,即“忠诚”。在卜仁尔看来,这是源于神的圣洁的客观律例,婚姻藉此成为“神圣的制度”,从而回应了“爱的盟约”这一基督教婚姻永恒的伦理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相等. 罗马法[M]. 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

[2]何光泸,许志伟主编. 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翟本瑞. 西方思想中的“爱”观(初探)[J]. 中国文化月刊,1986,(75).

[4][德]M・舍勒. 爱的秩序[M]. 林克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5]新约[M].

[6]旧约[M].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6

关爱是无处不在的。

那一回,我和妈妈乘坐着2路公交车到公园去玩。刚一上车的时候并不拥挤,可是不一会儿车上就挤满了人,摩肩接踵。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上车,车上没有座位了,老太太站在那里。不一会儿,她的腿开始酸痛了,她哀求对旁边的一个小女孩说:你让一让吧,可是女孩却傲慢地说:我不想让;老太太又向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说:你让一让吧!而这个女孩子却对老太太大吼道:凭什么让我让啊?,老奶奶只得找别人了。别人都以各种理由为委婉地拒绝了老太太。老太太只得坐在车边的扶手上。

我的妈妈看不下去了,她站起来对老太太说:“阿姨,您坐我的位置吧!”老太太抬起头激动万分地对妈妈说:“谢谢你,年轻人,你的心肠真好!”妈妈只是笑了笑:“对老太太说没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妈妈让我坐在他的腿上,我把头伸向窗外,生着闷气。我心里十分不高兴,心想:他们都不让,凭什么我们就要让呢?无论妈妈跟我说什么我都不听妈妈的话。

下车后我生气地对妈妈说:你真是的,你让她干什么吗?别人都不让,我们为什么要让呢?她已经无话可说了只是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尊老爱幼是我们人人都应该做的事,别人没有爱心并不代表我们没有爱心。若世人都有一颗关爱之心的话,那世界该多美好啊!”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7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在其伦理学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他认为“友爱是一种德性”,这种德性之爱是最大的善。其友爱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友爱;德性;幸福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友爱给予了充分的论述。友爱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对友爱的渴望与追求一直是人类永恒的目标。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友爱论对我们今天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确立正确的友谊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友爱概念的内涵

现代意义上的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非常亲密的情感,同时也包含友好、亲近、友善等意思。而友爱这个词在古希腊时期有着比现今宽泛得多的内容和含义。它“不仅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朋友关系,而且包括任何两个人之间相互吸引的关系,这种讨论友爱的方式显然是近代以来的人们所不熟悉的。”[1]显然,我们现代人的友爱观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那么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找回那些失落的友爱思想,以期为现代的友爱和人际关系注入新鲜的活力。

二、友爱:作为一种德性

在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任何两个人之间相互吸引的关系”所涉范围极广,几乎涵盖了古希腊时期从家庭到社会的全部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友爱就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如果没有这种情感关系,社会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的凝聚力。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它与无生之物的爱相区别,同样对于动物也不能说“爱”,虽然动物也有知觉,但并不能与人息息相通,不会与人之间有感情的互动;另外友爱也不是存在于一切人之间,并不是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可以产生友爱,不认识不熟悉的人之间是不会产生友爱的,人只有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友爱。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的核心在于:“友爱就是一种的孕,或者是赋有德性的事物”。[2]他把友爱分为三种:为利之爱,为乐之爱和为灾爱。第三种是建立在缘幕础上的,以德为目的的友爱,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友爱,也是人的德性。这种友爱建立在善的基础上,以善为最大的愿望,这种德性之爱是最大的善,是获得幸福的最高的德性。

三、朋友就要共同生活,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许多朋友

对亚里士多德来说,爱与友爱不同。他认为爱是一种情感,而友爱是一种品质,一种相互间的选择,是相互间的爱。朋友就要共同生活,所以,善意尽管是友好的,但不是友爱。因为尽管善意是由德性而产生的,但它不过是对其他人产生的好感而已。对不相知的人可以有善意,但不会有友爱。只有得到回报的善意才是友爱。善意和愿望是对对方的善,但如果对方没有回以同样的善意,那么这种对人的善良愿望,也只不过是一种善意而已,不是友爱;如若两人互有善意,然而彼此却毫不知情,那也不能说两人之间存在着友爱。

因此按照友爱的这个意思,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很多朋友。如果朋友太多,他们就不可能一起共同生活,而只有共同生活才被看作是友爱的最好标志。朋友多了就不可能有极深的友爱,极其深厚的情谊只能给予极少数人。朋友太多那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朋友。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朋友绝不是愈多愈好,而只要寻求为共同生活所需也就足够了。

四、友爱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这也正是一个幸福的人所拥有的,它具有那些自然而善的东西,很显然,和朋友在一起,比和陌生人在一起为好。所以,幸福的人应该拥有朋友。由此可见,友爱不单是实现幸福的条件,也是生活所需的德性。为利之爱和为乐之爱并不是为自身而爱,这种友爱是偶然的、短暂的。基于德性的友爱是最完满的友爱,这种友爱是为了自身而存在,是为了朋友自身并希望对方善,这样的友爱才是真正的友爱。幸福的人需要的是真诚的朋友,所以真诚的人自然就会选择真诚的朋友。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这种友爱是罕见的,这一点他也清楚,但正因为这种友爱是如此的罕见、稀少,才更值得人们去努力追求。这是出于德性的友爱,只要拥有它就会持久绽放。

五、亚里士多德友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在现代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导致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一部分人开始趋向于拜金主义,他们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发生了扭曲,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传统道德的践行,所以,重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友爱思想在当代就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是拯救道德的一种必然。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有理性,能通过理性来过有德性的生活。但这种道德生活具有社会性,人要参与社会生活,才能过上真正的有道德的幸福生活。这也就对社会提出了要求: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社会首先应该是个公正的社会。只有在公正的社会里,才最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能享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实现自己的权利,个人的幸福有赖于社会的公正;其次,社会要充满友爱。朋友是获得幸福的一个前提,没有朋友的人是不幸福的,只有充满友爱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幸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2页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8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奉献,关心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的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常存,爱意永驻。

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因为只有你关爱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你。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

为人,则是为己。

朋友,是你播下的友爱、温情的种子,就会发芽、成长;是你帮助过的人、温暖过的人,最终也会令你受益无穷。

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用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那种被金钱和利益包裹着的所谓帮助,只会引人厌恶而已。

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他们不思回报,人格的完善就是最高的境界。

无限芬芳落尽,惟有绿树依然。因为它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

世界上有60多亿人口,芸芸众生,擦肩接踵。这当中有我们认识的,有我们不认识的。那么人与人之间需要什么来维系呢?妈妈补课这件事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的确,人与人之间需要的不只是权、钱的施舍。互相关心帮助更为重要。只要你以诚待人,就同样会得到一颗来自他人的诚挚的心。“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不是只存在于亲朋好友间,我们应该充满热情地帮助任何一个需要我们的人。我、妈妈、爸爸是一家人,所有中国人也是一家人,甚至可以说全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既然我们都是这个家庭中的成员,那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彼此关爱。人与人之间只有充满了浓浓的关爱,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患难与共;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做你的朋友;你才会享受到更多的来自他人的爱。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拥有了这份爱,世界这个大家庭将会更加合睦、团结。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范文9

有爱——朋友之间相互的关怀。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事,不管开心与否,找个朋友来诉说,心情会变得无比的舒畅。得到朋友的一句赞许或鼓励,整个人就精神了一倍。这也许就是朋友的可贵,斯托贝曾经说过“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所以友情是无价的。

奉献——其实追根究底,这也是一种爱,一种对社会的爱。雷锋叔叔对社会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奥斯特拉夫斯基说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雷锋就是这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是一种奉献,一种爱,一种对社会的热爱。

亲情——是一种爱,一种仅存于家庭里的关爱。一个温暖的家庭是因为有亲情,这种仅存于家庭里的关爱凝成的。这种爱可以让你感到幸福。当你在徘回在正邪边缘,捆着自己长久的缺陷而迷茫时,这种爱将引你走向正确的道路。它可以化为一种无形的动力让你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