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集锦9篇

时间:2023-03-08 14:54:59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1

(一)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其中又可分近位和远位两种。

1.近位距离。在0~15厘米之间,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距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彼此肌肤相触,能够直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恋人之间极希望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快慰。

2.远位距离。大约在15~46厘米之间。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情,说悄悄话。

在公众场所,是不允许一般人进入这个空间的,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即使因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个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对方,更不能将目光死盯在对方的身上。

(二)私人距离

这是一个更有“分寸感”的交往空间,其中也可分为近位距离和远位距离。

1.近位距离。大约在46~76厘米之间。在这一距离内,稍一伸手就可触及对方,双方可以亲切握手。近位距离在酒会的交际中比较常见,谈话双方会有一种亲切感。

2.远位距离。大约在76~122厘米之间。在这一距离内,双方都把手伸直,还有可能相互触及。由于这一距离有较大的开放性,亲密朋友,熟人可随意进入这一区域。

(三)社交距离

这是超越朋友、熟人关系的社交距离。这个距离体现的是一种社交性的,较正式的人际关系。可分为近位距离和远位距离。

1.近位距离。在1.22米~2.13米之间,在工作环境中,领导对部属谈话,布置任务,听取汇报等一般保持这个距离。在一般的社交聚会上,陌生人之间,客户之间商谈事务时也采取这一距离。

2.远位距离。在2.13米~6.1米之间。这是正式社交场合,商业活动、国事活动等所采用的距离。采用这一距离主要在于体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重性。在一些领导人、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里,其办公桌的宽度在2米以上,设计这一宽度就在于,领导者与下属谈话时显示出距离与威严。

(四)公众距离

这是人际接触中领域观念的最大距离,是一切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空间。也有近位距离和远位距离之分。

1.近位距离。在6.1米之外。这通常是小型活动的讲话人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教师讲课与学生听课之间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2

亲密距离的物理长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尔就曾经针对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做过调查研,他发现我们之间存在着4种类型的人际距离:

第1种距离:公众距离,范围在360~760厘米之间,它属于人际交往中的正式距离。处于该距离的人,可以很容易地采取躲避或防卫行为。它多出现在陌生人之间,或正规场合。比如,我们在比较空旷的公园里散步,都会自然地与陌生人拉开360~760厘米的距离,这是不由自主的行为,也是一种礼貌。相反的例子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之所以人们在挤公交时屡屡发生争执,就是因为我们无法让他人离开自己360厘米的距离,我们的私人空间被侵犯到了。

第2种距离:社交距离,较近的社交距离是120~210厘米,多出现在个人交往中,如职场交往和商业会议:较远的社交距离为120~360厘米,一般正式的公务性接触大多保持这种距离。比如到办公室找领导办事,最好和他保持120~210厘米,小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强人所难:大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觉得你不真心实意想办事。领导人的办公桌较为宽大,就是对这个物理距离的一种暗示。

第3种距离:个人距离,范围大约在44~120厘米之间,这个距离通常是与朋友交谈或日常同事间接触的空间距离。若你想从朋友那里获得某种信息,就要保持这样的一种距离,小于它会给人盛气凌人的印象;人于它会使别人觉得你没礼貌,你也就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信息。

第4种距离:亲密距离,在0~44厘米的范围内,这种中间距离只出现在有特殊关系的人之间,如父母与子女、夫妻、恋人。对关系亲密的人来说,这个距离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和体温等信息。

若是根据这个研究的结论,我们和亲密的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最远只有44厘米。这相当于谷歌地球图像卫星能够拍摄到的最小精确度。可是,正如泰戈尔的诗中所言,就算我们与亲密的入之间的物理距离在44厘米之内,心中却没有彼此,靠得这么近又有何用?

的确,物理距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个人是否亲密,但是却无法决定它,真正决定我们的亲密关系和亲密感的,是心理上的亲密距离。

亲密、亲密关系和亲密距离

亲密,是心理学家们“鼓捣”出来的一个幸福指标,它指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感到亲近、相互关联时的内心体验,包括对他人的赞赏、照顾他人的愿望。它是一种由于关怀他人而产生的喜悦感受,也是一种被关心、被人看重的感觉,甚至是一种兴奋,一种不孤独,一种分享。

而亲密关系呢,是指我们与父母、爱人、密友、老师、同事,甚至是重要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这些人支撑着我们的生活。社会心理学家概括了亲密关系的3个特征;相对较长时间里不断地接触;共同参与各种不同的活动或事什;相互影响强烈――满足这3个特征的他人,都是我们的亲密关系他人,我们可以和这些人分享内心最深处的“核心资料”,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并因为这种“依赖”而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并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更加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意识。

我们与这些亲密关系他人所保持的身体上、心理上的距离,就是亲密距离。

搞清这几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显而易见了:我们与每一个亲密关系他人,并非都保持着亲密感,这要看我们心理上与他的距离。也就是说,是亲密距离决定了亲密关系可以发挥的程度,影响了亲密感。

调整亲密距离,才是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途径。在亲密距离的互动中,才能实现亲密感――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与别人相处的最高目标。

亲密距离的心理类型

在上面的示意图中,自己与他人的圆圈从远及近,有的分隔很远,有的止于接触,有的彼此交织,哪一个形象地表现了你与你的亲密关系他人的心理距离呢?

心理学家欧绅根据自己与他人“心理圆圈”的位置关系,划分了3种类型的亲密距离:“纠结型”、“疏离型”与“平衡型”。

第一种类型:纠结型

“亲密无间”、“两个人如同一个人”,形容的就是纠结型的亲密距离。很多人都认为亲密无间是两个人要好的表现,实际上这样的距离很可能产生问题。两个人不分彼此,对方的事都要有闻必究,干涉对方做的每一个决定,要认识对方身边的每一个人,完全占领彼此的私我空间――好像纠绽不清的乱麻,这样的亲密关系到了最后,往往会产生冲突,伤到彼此的心。成长是同别人一起做自己,也就是说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我们需要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在拥有健全独立的人格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亲密互动,就算44厘米是一个极小的物理距离,它也是存在的,这其中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

第二种类型:疏离型

疏离型的亲密距离,两个人一边是隐形蒙面,一边是铁甲护身,守着极为严格的界限,都无法进入对方的心里去了解彼此的感受,就像沿着两条永远不能交叉的轨道运动的行星,只会按照程序条款进行互动,没有表情,毫无热情。这样的关系,让人感受不到一点“亲密的温度”,虽然人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涯,这也许就是泰戈尔所形容的最远的距离。

第二种类型:平衡型

平衡型的亲密距离最为适当,两个人各自保有自我,彼此独立却又能在不干涉对方的前提上表达关心与支持,两个人一起成长,两个圈有部分交集,亲密却有“小间”,界限富有弹性,必要时可以开放让对方进入。在这样的关系中,你是安全与温暖的,而且总是能体验到幸福感。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无论是父母子女,还是情侣夫妻,都面临着“纠结”和“疏离”两个极端的考验:有些仿佛重叠的两个圈,自己与他人交绽过多,几乎是倾巢而出,耳鬓厮磨,混淆不清,过多地介入了彼此的生活;有些则像分开的两个圈,自己他人没有交集,形同陌路,疏离冷淡,不会互为悲喜,甚少有情感的表达与交流。这两个极端,都让我们痛苦。

真正亲密的亲密距离,应该像部分交集的两个独立的圈,不太近,也不太远。就像眺一支华尔兹舞,是有分有合的协调配合,两个人的默契程度,在于翩然间对距离的用心感应与小心调整。

自我暴露与亲密距离

很多人也许都明白亲密距

离保持平衡的重要性,也想尝试与自己的亲密关系他人保持平衡型的距离,但是具体方法是什么呢?

其实亲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人透过另一个人的表面,对他的在自我加深认识的过程。俗话说,彼此相互了解得越多,就会靠得越近。“了解”是比“知道”和“干涉”更适合保持亲密关系的状态。想了解他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亲密关系时,学会适度地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交谈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我们与他人分享隐秘信息与感受的过程,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我们常常通过自我暴露来调节我们的亲密距离,如果你想与一个人更亲密些,就对他多暴露一些自己,反之亦同。例如我们与另一个人分享隐秘的信息,他可能会反馈同等隐秘的个人信息;但如果我们自己的谈话浅尝止,对方也会这样。这就是互惠规范:如果有人告诉我们 些私人的事情,我们也应该做同等程度的自我暴露,逐渐进行自我暴露而且相互之间彼此暴露的过程,就是我们形成亲密距离的过程。

你可以把刚刚令你气愤的一件事讲给你的亲密关系他人听,从对方的安抚里获得宣泄和平静;你选择了自由职业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对此决定你有点不安,你也可以把这件事分享给他们,从对方那里获得确认和支持……这些自我开放式的暴露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它让别人更了解我们,史知晓如何亲近我们,如何保持与我们的亲密距离。当我们接收到对方的理解、认同和关心,我们也就获得了亲密感。

亲密距离不是一开始就摆好的位置,而是在互动中慢慢形成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要自我暴露,当双方彼此了解之后,逐渐就形成了两个人之间特定的亲密距离。

一碗汤的距离

“一碗汤的距离”是日本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家庭亲和理论,当时日本的空巢家庭现象非常严重,日本学者提倡亲情养老,子女的住处应该和老人的住处离得不太远,这样子女既拥有自己的空间,又方便照顾老人。于是他们提出了“一碗汤的距离”,指子女从自己家中给老人住处送去一碗汤,汤送到老人手小还不会降温变凉――因此来形容亲子间相对独立,又不失亲密的距离。

很多社会心理学家近期都开始研究这个“汤距”,并将其作为衡量亲密距离物理长度的最贴切标准。它还被环境心理学家运用到楼市设训中,将适于年轻人居住的户型和适于老年人居住的户型结合到一座小区内,使“一碗汤的距离”的小区,成为新新人类居住的最佳地点。

将这个“一碗汤的距离”引申一下,它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物理距离,也可以当作是心理上亲密距离的生动标准。两颗心灵之间的距离,要用温度来测量,而不是用直尺。这个温度是最舒适、最适于人体的28℃~32℃摄氏度,不会过热也不会过冷。两颗心并不常常贴在一起,但是在其中一颗心灵需要关怀的时刻,另一颗很快就能传递过去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3

关键词:体距 体距差异 汉语课堂 启发

一.体距的含义及分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Schopenhauer)曾经讲过一个寓言:在寒冷的冬日,一群豪猪为御寒而彼此挤到一起,可是很快它们便感觉到对方有刺,于是相互分开,而寒冷迫使它们再次相互靠近,结果又被刺痛。就这样反反复复,直到最终找到一个使大家都能忍受的最佳的适中距离,这就是叔本华的豪猪法则也叫刺猬法则同样,社交的需求使人们走到一起,但每个人自身不同的性格和一些特殊的毛病又将每个人相互之间的距离拉开。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找到一个让大家彼此都能忍受的最佳的适中距离,这种距离体现了一种礼貌和良好的举止。如果距离太远会使人感觉冷漠,满足不了社交的需求,而距离太近,有可能会发现对方种种令人生厌的性格和让人难以忍受的毛病,容易失去身份认同,迷失自我,如何找到并保持一个最佳的适中距离成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良好交际的必要条件,所以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体距。

体距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研究人们在交际时保持相互间身体的距离并由此而体现出来的特定的含义。它认为个人以及个人扩展的范围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亲密距离(15-46cm)适合用于夫妻关系及情侣之间;个人距离(15-76cm――76-120cm),限于朋友、熟人,或亲戚间的交往;社交距离(120-210cm――210-360cm)适用于正式的外交活动,公共距离(360-450cm――750cm)适用于演讲,不适合人际沟通。

二.西方国家与中国的体距差异

交际双方所处位置的距离不仅告诉我们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也反映民族和文化特点。交际距离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西方国家,如德国、英国和美国,人们的空间观念比较强。在美国,如果男性勾肩搭背可能会被认为是同性恋。在德国,男女在与人相见时都喜欢握手;在美国,女士很少握手;在前苏联,男士见面时常爱拥抱和亲吻;在伊斯兰国家,同性之间也习惯拥抱和吻面颊,在异性之间却严格禁止体触,连握手都被视为禁忌;在泰国,人们都在公开场合避免体触,触碰别人的头部则会犯下大错。而在中国,男性之间时为了表达亲密,搂着肩膀也是十分常见的,女性之间,挽手牵手挎着胳膊更是随处可见。但无论在中国还在英美,两个女人在谈话时要比两个男人谈话的离靠得近些。西方国家异性见面交谈时体距比中国异性之间的体距要小得多,因此中西方异谈,中国人往往产生错觉,认为英美人在向自己表爱意。而事实上,英美人总是与他人保持一定的体距,以免发生体触(亲密关系除外)。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在一个空荡荡的阅览室里,一位读者刚刚坐下,心理学家就坐在她(他)旁边,试验了80次,没一人能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大多数人都默默地换了一个远一点的位置。也有中国人如法炮制在一所大学自习室里做了这个试验,当一个人坐在中国学习者旁边时,没有一个中国同学离开自己的位置,只是将自己的学习用具挪得离自己更近些,让出位置给新来的那个人。由此可见,中西方对于他人侵占自己的空间时所采取的态度不同,西方人会主动保护自己的领域而中国人只是内心回避。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人“体距近”,英美人“体距远”。而这一差异体现了东西方人对于“共性”和“个性”或者说对于“群体”和“个体”的不同看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原因是很多的,如两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民族信仰的不同。

所以,我们可以说东方广袤的中原大地滋生了“集体主义”,“共性”是准则,体现在体距上是 “体距近”;西方浩瀚的大海养育了“个人主义”,“个性”是准则,体现在体距上是“体距远”。

三.体距对对外汉语课堂的启发

在韩国教学的这段时间,我发现韩国虽然是东方国家,但是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我认为他们属于“体距远”的类型。在汉语课堂上,对于不熟悉的人他们不愿意一起坐,刚开始的时候甚至不会主动和同学说话,他们喜欢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除非老师要求对话,他们很注重个人的空间,虽然他们愿意和老师交流,但是对于距离还是很敏感的,为了更好的汉语教学,老师和学生也应该保持距离,这种距离应该是社交距离,特别成人学生,他们希望和老师多接触,多交流,但是老师也应该遵守体距原则,与学生保持距离。而对于小学生,与他们熟悉后,这种距离可以近一点,可以是个人距离,这样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亲切,更有利于汉语教学。所以针对不同的群体这种体距也是有差别的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师和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一定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或者不同班级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国家,他们有着不同的民族信仰和文化背景。虽然很多留学生因为喜欢中国文化而学习汉语,但是他们来中国之前的教育基本都是在自己家完成。在他们心中有着自己国家的文化标准。关于非语言交际中的体距,有些国家的学生可能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习惯用自己国家的体距标准来衡量中国人之间的体距。他们在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体距的标准,喜欢他人离自己比较远。也有学生不太在意师生体距这个问题,他们习惯聚集在一起生活,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都喜欢身边不远处有朋友。如果你离她太远,她会以为她把你惹生气了。控制师生之间的体距,可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反之,则可能产生跨文化交际冲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是非常正式的外交场合,也不是以演讲的形式呈现,而大多数是小班授课的形式。此时师生间的空间距离更像朋友的距离,但是很多留学生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希望老师进入。所以,课堂中的师生体距应该比个人距离大一点,又比社交距离或者公共距离小一些。它不属于个人距离,也不属于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这正体现了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体距的特殊性。根据霍尔提出的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的具体数值,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师生体距为120-360cm。但是这不是绝对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汉语水平、不同培养目标下的留学生对于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体距的态度不同。我们也要因人因地而异。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较好的讲课能力以及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更需要充分发挥非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跨文化交际。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远近属于非语言交际,也是教师的一种自身素质和礼仪规范的体现,这种素质和教师的仪表一样重要。到底应该与学生保持多远的距离,要依据不同国家的学生而不同对待。更需要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而区别对待。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共同来维持的。教师忌讳与学生走得太近,尤其是男老师与女学生,女老师与男学生。教师也不应在课堂中与学生隔得太远,可能让学生觉得教师不友好。有的留学生热情地靠近老师,却被他们无意识躲开,使得留学生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间的体距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也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为了很好的教学,有一个和谐的汉语教学课堂,在教学和平时与我们的同学相处过程中要把握好体距原则。

四.总结

体距原则在我们生活社交中无处不在,它折射出本国的文化,它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道德规范、 行为规约、思维模式及思想意识,对于个人来说,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和礼仪规范。不管我们是与本国还是外国人交际,都应该注意体距,特别是作为一个汉语教师,所面对的都是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更要注意体距,把握好体距。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著.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超.非语言交际中的身心距离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11):26―6.

[3]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 ―论中国留德学生的人际距离体验和跨文化学习[J].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1).

[4]施宏.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1―2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4

[主题词]骨度法;人体测量术;穴位,头颈部;取穴

《灵枢・骨度》中记载的人体体表骨度分寸的测量值是迄今最早的有关腧穴骨度分寸定位的参考依据。经过数千年发展至今的针灸学,仍沿用其绝大部分内容,也曾有不少医家和临床工作者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认识各骨度分寸间的对应比例关系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根据笔者研究小组的实测结果,并结合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现将人体头部各骨度分寸定位的100例实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测量对象

选择对象均为安徽中医学院在校大学生,纳入标准要求年龄;18~25周岁;体重:男43.91~74.09 kg,女36.89~65.11 kg;身高:男157.78~179.41 cm,女147.54~167.45 cm,均为自愿报名参加。有明显谢顶者除外,侏儒、残疾畸形者除外。选择100名(男、女各50名)符合标准的对象作为受试者。

1.2 测量工具

体重秤(ZT一120型),人体测高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圆杆直角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电子数显游标卡尺(桂制:03000002),软卷尺,瞳距尺。

1.3 测量要求

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法兰克福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大致弯屈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为确保坐姿正确,被测者的臀部、后背部应同时靠在同一铅垂面上。测量值读数精度为1 mm。头发密集者测量时应尽量拨开头发。

1.4 测量基准点及基准穴点

基准穴点参照新修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1)前发际正中:头部有发部位的前缘(形成明显头发边缘)正中。(2)后发际正中:头部有发部位的后缘(形成明显头发边缘)正中。(3)完骨:指骨性标志,即颞骨乳突。(4)瞳孔点:瞳孔中心点。(5)神庭: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6)头临泣:在头部,瞳孔直上,前发际上0.5寸。(7)头维: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8)印堂: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9)脑户:在头部,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中。(10)风府:在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1.5 测量项目与方法

(1)体重: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体重秤测量被测者在近状态下(穿少量内衣)身体的总重量。(2)身高: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用手移动人体测高仪的活动尺座,使活动直尺与头顶点相接触,测量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3)瞳孔间距: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右手持瞳距尺测量左、右瞳孔点之间的直线距离。(4)神庭-头临泣距离、神庭-头维距离、两侧头维之间距离:被测者取坐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卷尺测量神庭至右侧头临泣之间、神庭至右侧头维之间、两侧头维之间的最短弧长,用游标卡尺测量神庭至右侧头临泣之间、神庭至右侧头维之间、两侧头维之间的距离。’(5)印堂-前发际距离、前发际-脑户距离、脑户-风府距离、风府-后发际正中距离:被测者取坐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用软卷尺在正中矢状面上测量印堂与前发际正中、前发际正中与脑户、脑户与风府、风府与后发际正中之间的弧长。(6)两完骨间的距离:被测者取坐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后方,用软卷尺测量左、右两颞骨乳突间最短弧长,用游标卡尺测量左、右两颞骨乳突间的距离。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x+s表示,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与t检验,并对数据进行相应数学运算。

2 结 果

2.1 两侧头维与两完骨间距离的比较

采用软卷尺的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侧头维之间的距离与两完骨间的距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2.2 神庭、头临泣、头维位置间的比例关系

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应运算,比较神庭-头临泣的距离、神庭-头维的距离和两侧头维之间的距离,得到经软卷尺测量三者伺的比例关系为1:1.98:3.97,而游标卡尺测量结果三者间比例为1:2.00:3.71。可见神庭、头临泣和头维间的弧长比例更接近于文献记载即1:2:4。所以可认为神庭-头临泣的距离是神庭-头维距离的一半,见表1。

2.3 印堂、前发际、脑户、风府、后发际位置间的比例关系

众所周知,印堂至后发际的骨度折量为15寸,通过对测量结果的运算,发现印堂-前发际的距离、前发际-脑户的距离、脑户-风府的距离、风府-后发际正中的距离尺寸间的比例关系为3:10.49;1.63:1.80,而《针灸甲乙经》等文献中骨度折量定位比例为3 t 9.5:1.5:1,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且实际测量值的折量寸间也有较大差异,最小为24.18 mm,最大可达43.42 mm,可见其间的折量寸不能等同,见表1。

3 讨论

《灵枢・骨度》记载:“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四《中指取寸》载:“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作十二节,为一尺二寸。前发际不明者,取眉心直上行三寸。”而《针灸甲乙经》载:“上星一穴,入发际一寸……脑户,在枕骨上……风府,在项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是指

眉心至前发际3寸,风府距后发际1寸,自前发际至脑户为9寸5分,而前发际至后发际共1尺2寸,则可知风府与脑户间也间隔1寸5分。为考证其相关骨度分寸是否能很好地运用于现代临床,本研究对头部各骨度分寸进行了测量比较,并探讨头部各穴位位置间的比例关系。

现代文献报道有不少论及《灵枢・骨度》中古今解剖的比较,其中王亚威等通过测量后大胆提出古人的头颅较今人大四分之一。但何爱华、李永义及陈钢等的调查认为今人头围较《灵枢・骨度》所载古人头围大。可见目前《灵枢・骨度》所载古人头围之值是否准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新修国标《腧穴名称与定位》中有关头部腧穴的定位多采用体表标志定位法,如头临泣定位于瞳孔直上,脑户在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中,风府位于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馅中,沿用了《灵枢・骨度》中“在枕骨上”“大筋内宛宛中”的论述,可见新修国标更注重体表标志在腧穴定位中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5

观赏者对于作品中所展示的事物,由于在情感或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消除了对作品的实用性的追求,使自己对作品的观赏更有利于的产生,从而对眼前的作品所展现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布洛认为,这是艺术气质的特质和审美过程中审美意识的主要特征。他认为,这种心理距离自身包含着一种内在的矛盾,即既切身又具有一定距离的“距离矛盾”。这种内在矛盾表现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客体既渗透主体情感,主体又和客体保持一定距离。欣赏者或艺术创作者与作品既有切身感(而非冷眼旁观)又要保持一定距离。“距离”太远,审美对象不能为欣赏者所了解;“距离”太近,则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所以,“不即不离”才能是保持作品美感的最理想的状态。

心理距离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物质存在形式看,心理距离体现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从人文社会特征看,心理距离体现为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在大众传播中,心理距离则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等多个方面。心理距离是构建传播关系的基础,因此至关重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是形成和谐的传播关系、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条件。在电影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而影片《最爱》就完美的阐释了这一点。

影片《最爱》描述的是身染重病的得意和琴琴在绝境中萌生的近乎看得到尽头的爱情故事。然而,这部影片述说的不仅仅是剧中人物的爱情故事,更是教育人们在遭遇不公正对待的环境里,面对物欲、互相利用、欺骗、讹诈和歧视等社会丑恶现象,应该如何去爱、去坚持自己的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这绝望又无奈的生活。影片在运用心理距离这一审美经验时,从选材、导演剪裁到演员的选择,都恰当地体现出了作品的美感。

空间和时间是距离的两个要素。愈久愈远的东西愈易引起美感,就像是旅行家来到一片新天地,更容易发现事物之美;像历史上的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战争,而今却将其写成书、制作成影片,给人们带来震撼人心的美美感享受。《最爱》拉开了故事与现实的距离,使故事不至于成为刻板地写实,从而让观赏者在心理上产生莫大的“距离美”。

艺术影片和记录片不同,它既反映来源于又高于生活。所以,影片要把握好艺术技巧,掌握适度的“审美距离”。《最爱》并没有过多展现疾病的痛苦,而是通过一个个利欲熏心、难以满足的欲望的故事,来体现疾病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心灵上的吞噬。在影片放映短短的90分钟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艺术家的职能就是充分利用人们的心理距离,使艺术作品给予观赏者最大的审美满足。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不仅在于艺术家能够感受情绪,尤在于能够把所感受的情绪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在于艺术家能够表现情绪,更在于能够把切身的情绪放在艺术的距离中去关照。一个好的演员,要跳出切身的利害关系,在角色与“我”之间留出艺术距离,既感受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发挥。正如《最爱》中饰演琴琴的章子怡所说:“爱情是伟大的,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更是伟大的。”在《最爱》中饰演“魔术师”大嘴的王宝强说:“我的角色很喜欢变魔术,不过我不用去学,因为我演的大嘴每次变魔术别人都能看出破绽,但他自以为表演很成功。”可见,把握角色的心理分寸(艺术距离)是成功扮演角色的艺术前提。

欣赏的成功与否,同样与艺术距离有莫大的关系。艺术是切身的——这不仅仅是对创造者而言,对欣赏者来说同样如此。艺术是表现情感和激感的学问和技巧,所以观赏者在欣赏作品之前,应该对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庄子说:“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为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有的影片是建立在日常生活背景之上的,有的则在影片正式开映之前交待有关背景,道理就在于将审美距离保持在恰当的分寸上。

抗战时期,在观看大型歌剧《白毛女》的演出时,黄世仁丑恶嘴脸使得一位八路军小战士义愤填膺,致使小战士情不自禁地将手中的枪枪瞄准了台上的“黄世仁”。显然,这位小战士沉浸在满腔仇恨的情绪之中,忘记了欣赏演员的表演技,一时间失去了审美能力,而是在幻境中由美感的世界回到现实世界。这是艺术距离太近的缘故。如果在观赏影片时总是为剧中的情节而黯然神伤,放映结束后在很长时间内仍然郁郁寡欢,这或者因为影片的艺术距离太近,或者是观赏者由于未能很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而离开了审美世界的缘故。

《最爱》中有一段描写得意犯了“热病”,琴琴为了把得意从死神的手中拉回来,一遍又遍地将自己的身体浸泡冷水后,再去拥抱得意发烫的身体以降低得意的体温。当得意醒来看到琴琴先自已而去(死去),便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杀)。观赏这样的情节时,如果观赏者只是沉浸在二人命运的悲伤之中,就没能很好地理解《最爱》的主题。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6

风奔走在树木之间,希望树木能够减小它们之间的距离,树笑着让风察看它们的根。原来树之间的距离,是因为它们的根是那样紧密、紧密地连在一起。风笑了,开心地呼啸而去。风奔走在云层之间,希望云采能够减小它们之间的距离,云笑着让风睁大它的眼睛。原来云之间的距离,是它们悄然的追逐、淡淡的联系。风笑了,满意地奔驰而去。

风开始想要帮助更多,于是它开始在人群中间奔走。

它在一对母子中间徘徊。它看着男孩一点一点的长大,开始慢慢地怀疑、质疑着母亲的谆谆,它看着男孩与母亲激烈的争吵,接着转身飞快地奔去。母亲伸出手挽留,风也伸出手挽留,却都无法拦住男孩的步伐。母子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直到无法挽回。风哀悼着,失望的走开了。

它在一对恋人中间徘徊。它看着青梅竹马的他们长大,开始慢慢地被世间的诱惑所吸引,它看着他们向着各自的贪婪走去,远远的离开儿时海誓山盟的誓言。风无力的想要留住其中的一个,却不得不眼看着他们消失在手可触及的范围。恋人间的距离越走越远,直到再看不见。风哀悼着,无奈的走开了。

它在一对朋友中间徘徊。它看着他们拥有童年,一起成长,走入社会,开始被权力、金钱迷惑的头昏脑胀,开始对自己的伙伴刀戟相向。风想要劝说他们回到从前,却只能任由他们彼此伤害,任由几十年的友谊如流水般逝去。朋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天各一方。风哀悼着,伤心的走开了。

风在哀悼着人们的距离,却只能无力的呼喊着、呼喊着,化作一声声呜咽,伴随着它的奔驰袭来。你感觉到了吗?空气中弥漫着的流动,是它在奔走着、奔走着,挽留着那些走上岔路的伙伴、亲人与伴侣,想要消除那些距离。你听到了吗?狂风疾驰的呜咽,是他在每一次的失败之后,发出的不甘的吼声。

也许距离的确是这世上不可违抗的东西,但是却只有人们这样来诠释它。树与树之间有距离,但是却似有似无;云与云之间有距离,但是却若即若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遥远而不可及。也难怪风会替人们之间的距离而哀悼着,因为那些距离,让原本最美好的东西,变成不可重现的曾经。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7

在多彩的人生舞台上,诸如此类的表演还有很多很多……

在那人群密集,往来缤纷的马路边,主动为盲人的他们挤出一条小道,便可拉近生命与希望的距离。

在那郁郁葱葱,生命繁多的森林中,自觉为栖息的动物们迈开一步,便可拉近人和动物的距离。

在那芳草如烟的校园中,只要你轻轻绕过花坛,坐上水泥小道,便可拉近绿色与环保的距离……

这是什么?这是弧线所创造的美,这是心灵之美!

鹊桥是弧形的,它拉近了牛郎和织女的距离;

月亮是弧形的,它拉近了异地亲友之间的距离;

太阳是弧形的,它拉近了温暖与幸福之间的距离;

彩虹是弧形的,它拉近了遐想与美好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生活中的弧形,但是,我们更需要心灵间的那条弧形——那座心灵的桥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看似远在天边,但实际近在咫尺;有时看似一步之遥,却又总是可望而不可及。这要看你能否去描绘人与人之间的那条弧……

用自己的心去环绕别人的心,就是心心相印,那是最短的距离,伴上祝福的话语,鼓励的眼神,灿烂的微笑,进一步深华,那就拉近了亲情和友情的距离;

用自己的手去牵别人的手,那时手牵手,那是最短的距离,加上和睦的气息,团结的氛围,分发的精神,进一步凝结,那就拉近了个人与集体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8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9

摘要:爱德华・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对现代美学和文艺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距离”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涵义,本文审美态度和审美经验两个方面对“心理距离”的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距离;审美态度;审美经验;距离的内在矛盾

在《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1]一文中,爱德华・布洛提出了“心理距离”概念,对美学和文艺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布洛认为“心理距离”作为重要的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揭示了审美意识的本质特点,但文中“心理距离”内涵丰富,作者多次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心理距离”的概念,却没有明确的加以区分,容易造成意义的混淆而影响读者的理解与使用,因此本文选取两个方面对“心理距离”的内涵进行分析。

一、审美态度差异: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距离

论文最初提出“心理距离”,主要是从审美态度角度强调了审美活动中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距离。布洛举了一个著名的“雾海航船”的例子:航船在海上遇到大雾,通常会引起人们的不安,“那种特殊的,充满希冀而又缄默无言的焦急之情和紧张状态,一切都使这场大雾变成了海上的一场大恐怖”这种看不见的危险影响着乘客的神经,造成心理恐惧。但是“海上的雾也能够成为浓郁的趣味与快乐的源泉”,只要你能够忘掉海雾的危险性和它带来的忧闷,把乳白色的雾幕作为一种离奇而神秘的景象,则会形成一种独特的经历,“这种经历把宁静与恐怖离奇的糅合在一起,人们可以从中尝到一种浓烈的痛楚与欢快混同起来的滋味”。二者的差异,就是“由于距离从中作梗”。(353-354页)

上面的例子中,布洛把这两种对比强烈的不同感受归因于我们对待海雾的不同态度:前者采用了日常的、实用的、现实的态度看待大雾;而后者能化恐惧为美感,则是因为拉开了与日常现实态度的距离,以非实用的态度“静观”大雾。换句话说,前者以日常现实的功利性态度看待大雾而产生对潜在危险的恐惧心理,后者则通过超越日常现实的非功利性态度克服了恐惧,领略了海雾的美妙。这里的“心理距离”可见是指欣赏者在审美活动中与日常功利性态度拉开距离,代之以非功利性的方式欣赏对象,“使现象超脱了我们个人需要和目的的牵涉”,解除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利害关系,达到对客体真正“客观地”看待。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跳出通常情况下看到的事物的功利性侧面,而看到它审美的、非功利性的、能够真正打动我们的另一个侧面,而“人们平常看不到的事物背面的形象一旦突然出现就会成为对人的一种启示,确切的说,这就是艺术的启示”,所以布洛说“距离乃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354页)。

二、经验差异: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距离

“心理距离”还具有审美活动中审美者的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距离的涵义。布洛认为心理距离虽然强调对事物的非功利“静观”,但是“距离并不意味着非人情的纯理性关系。恰恰相反,它所描述的是人情的关系,并且带有浓厚的感彩”(356页),这种“有人情但又有距离的关系”,就是布洛所谓的“距离的内在矛盾”(357页)。由于“距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我们在欣赏对象时,对艺术作品特有的感受能力越强,它感动我们的程度就越深,审美感受就越强烈;另一方面,如果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距离太近”或者“距离太远”,超过了“距离极限”就会使对象失去美感。因此布洛提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之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的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359页)

对于“距离的内在矛盾”对艺术欣赏和艺术生产的影响,可通过两个小例子进行简单说明:在艺术欣赏领域,根据矛盾的第一个方面,如果一个认为自己被妻子背叛的善妒的丈夫在观看《奥赛罗》,当他自己的情感与经历同奥赛罗的情感与经历愈加吻合时,他对奥赛罗的处境、行为和性格的领会应该愈加完美,但实际情况是,可能正因为他的日常经验与戏剧中表现的审美经验的完美吻合使他忘记了自己是在看戏,而只注意到自己现实处境,因而更加剧了自己的善妒心,这就是“距离太近”超了过“距离极限”的后果。艺术生产领域也是如此,“作家只有塑造出高度个性化的经验来才能产生最大的艺术效果。但是他又只有与他纯个人经验分离开来,才能在艺术上塑造出高度个性化的经验来。”(358-359页)纯粹、空洞的普适概念和枯燥无味的“纯自然主义”之所以不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兴趣、带来审美享受,就是因为未能把握好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距离。

因此我们说艺术既需要制造距离,又需要控制距离,艺术对象和观赏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的区间,艺术就在两极之间摆动,而不能超出这两极,越过“距离极限”,否则就会破坏审美享受,最好能够尽量缩小经验距离,同时保持非功利的审美态度。

但是布洛并未将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截然分开,他指出审美经验是被距离过滤后的日常经验。这种过滤首先拉开了现实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使我们能够摆脱现实的利害关系,看到事物审美方面的独特吸引力,进入审美状态。其次,它又给艺术留下了能像日常经验中的真人真事那样感动我们的机会,使我们能在欣赏活动中找到与日常生活相类似的情感共鸣,带来审美享受。就是说审美活动过滤了日常经验中功利性的部分,留下非功利性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既有不同又有相关性。

由于上述过滤现象和“距离的内在矛盾”的存在,因此要使欣赏者在审美时既保持与现实功利性的心理距离,又能尽可能与审美对象所蕴含的审美内涵达到完美契合,就要求艺术一方面要与现实拉开距离,在艺术品和现实对象之间制造“距离”,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日常经验,而要以日常经验为源泉,形成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具有个性特色的艺术品。这种既与现实保持距离又与日常经验相吻合的艺术创造就获得了自身的艺术性、审美性,这就是作为“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