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3:19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范文1

一、基本情况

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规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扎实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现将我校2017-2018 学年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二、艺术课程建设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每班的音乐课、美术课每周2 课时,三年级以上班级每周外设书法课1课时。我校艺术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

    三、艺术教师配备

    我校有教学班18个,在校生749 人,教职工50人,音美室各1个。按照课程计划要求配备艺术教师,现有艺术专职教师3名,艺术教师均为专科学历以上,学历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比较合理,我校艺术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态度认真,能较好地完成艺术教育工作任务。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活动的能力。艺术教师能够认真参加市县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

    四、艺术教育管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由政教副校长分管艺术教育工作,加强对艺术教育的统筹规划和领导,制定并实施学校艺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艺术教育质量。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和灵动课堂管理,确保了艺术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对于艺术类课程,教务处严格按照课程管理制度进行监管,严格执行教材征订、教学

计划制订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保证艺术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

    1、强化制度管理。

    为了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全面到位,我们制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同时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确定近期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学校依据教育局下发的音乐、美术考核细则,制订了有关艺术教育工作的奖励方案,年终对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

    2、强化常规管理。

    我校将艺术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艺术老师上好艺术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依靠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校外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面向每一位学生。学校开设了合唱队、舞蹈队、绘画组、书法小组等课外活动小组。要求每位艺术教师辅导好相应的兴趣小组,并认真制订活动计划,每周定时定点开展活动。

    3、强化教学管理。

    我校遵循教育规律,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2) 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每学年组织艺术学科教研活动不少于四次,每次活动都要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交流,进而全面提升艺术课堂教学效率。

(3) 结合课改,努力钻研教材。集教师团队智慧,显个人精雕细琢,以集体研讨为基础,抓课时分备,个人复备,课时反思的备课模式,精心设计教案。真正做到细化教学过程,重视课前、课中、课后管理,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五、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为特色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六、课外艺术活动

    我校的艺术教育突出育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健康向上、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艺术活动,并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学校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开展艺术教育;每年六月举办-次校园艺术节活动,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第二课堂有合唱、舞蹈、绘画、书法等,做到时间保证、

活动内容保证、质量保证。这些兴趣小组大大拓展了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为艺术人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17-2018 学年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艺术活动和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17-2018 学年县足球比赛中获得小学组男子第二,女子第五的好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18仁化县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比赛中,我校获得小学二等奖的好成绩

七、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思想教育与艺术欣常的统一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配合宣传栏、绿色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乐园,让全校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艺术文化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

八、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公示和奖励制度

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并予以公开,接受师生群众的监督。对参加学校艺术节、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

九、存在的不足、原因及改造措施

艺术教育科研课题偏少,论文数量偏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仍然任重而道远。受编制限制,我校的专职美术、音乐教师队伍仍不够稳定,及至到目前仍然没有解决。我校的艺术社团还没有很好地组建起来,还停留在兴趣小组的水平。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学校师生共同的努力,艺术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艺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基本形成了艺术教育的氛围。

十、2019年工作重点及计划

在2019年我们将致力打造一支精良的艺术教师队伍、加强学校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创造性的开展艺术活动,相信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的艺术教育水平一定会迈向更高的台阶!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范文2

南昌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学研产用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成为助推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英雄城”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前湖主校区、青山湖校区、东湖校区、鄱阳湖校区、抚州校区5个校区,占地面积8000余亩。现开设12个学科门类的110个本科专业。有8个学术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3个二级博士点,45个学术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1个二级硕士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70000多人,各类研究生12000多人,是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和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

二、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艺术与设计学院下设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美术系、音乐系、舞蹈系、戏剧与影视系(戏剧影视学院),拥有一批具有国外工作经验的归国专家。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6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有“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美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业设计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工业设计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设计艺术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以新思维、新探索、新教学为发展理念,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融入世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综合性艺术专业人才。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齐全,配有音乐厅、室内乐演奏厅、排练厅、美术馆、设计馆以及各种艺术类工作室、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学院注重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师生定期赴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并与德、英、乌、奥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和联合培养机制;同时还建立了十余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赴实习基地进行写生、演出、考察和实习;成立了爱乐交响乐团、爱乐合唱团、青年室内乐团、民族管弦乐团、青年舞蹈团、实验话剧团、四方书画研究院、工业设计研究院及各类学生设计工作室等学生实践活动团体。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交叉学科交流,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不同层次比赛大奖(金钟奖、荷花奖、红点设计概念奖、iF设计概念奖、全国美术展览大奖等)。学生就业面广,就业率高,学院多次荣获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音乐学(声乐、器乐、作曲)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音乐表演、音乐教育、艺术管理、作曲。本专业坚持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国际性的办学理念,培养能在艺术团体、教育领域、文化组织及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等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创作与研究,在文化市场及城市文化建设工作的高级复合型艺术人才。

舞蹈学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舞蹈编导、舞蹈教育。本专业为中小学艺术教育领域、群众艺术团体、专业艺术团体、文化单位、艺术职业学院培养具备舞蹈表演、教学、编导及研究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与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及面向社会大众舞蹈普及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舞蹈表演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舞蹈表演和国际标准舞。本专业坚持专业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办学理念,为表演团体、企事业文化机构、各类各级学校、舞蹈俱乐部、社区文化机构、社团组织(协会)等单位培养从事舞蹈表演、比赛和组织管理的高级专业型人才。

绘画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油画、中国画。本专业坚持艺术性、创新性、社会性的办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技能和艺术理论知识,具备绘画创作、艺术教学和研究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等领域从事艺术创作、教育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动画专业

本专业坚持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学术性的办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当代数字动画制作的技术手段及创作规律,掌握动画艺术创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动画基础理论知识,广泛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对动画作品进行整体策划、设计和制作的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动画创意设计与编导、三维电脑动画创作和研究、卡通动画原创以及延伸产品开发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环境设计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本专业坚持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的办学理念,培养能从事室内外装饰设计、空间艺术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并且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审美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品牌设计、信息设计。本专业坚持以创新、实用、专业为办学宗旨,培养具备视觉传达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造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市场反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服装设计。本专业培养具有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高级专业人才。

产品设计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工业产品设计、建筑产品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本专业坚持综合性、艺术性、创新性的办学理念,坚持设计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的设计创意表达、创新思维和新材料新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相关知识的有机整合,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技能技法,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设计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设计整合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能在高校、设计企事业单位、文博、会展等文化创意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创意设计、科研的高级复合型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系统了解和掌握设计创意、品牌策划、设计评论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设计创意、策划的工具,了解品牌的运营过程、市场运作方式,具备较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和自我学习能力,具有文化艺术修养和文化经营视野,能在高校设计、广告传媒、文博、会展等文化创意事业单位、政府产业部门、工商企业等从事艺术设计等数字、管理、策划创意、编辑、营销开发、科研的专门人才。

三、戏剧影视学院简介

戏剧影视学院成立于2011年5月4日,由表演(2001年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2001年开设)、戏剧影视文学(含广播电视编导方向,2003年开设)三个本科专业重组建立。学院下设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具有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

学院已形成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教育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学院拥有集戏剧排练、影视观摩、电视制作、影视实验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圆厅和小剧场;配有实验室、演播厅、小型剧场、排练厅、播音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展厅、数字工作站等,可以提供“摄像、录音、编辑、导演、表演、剪辑、包装”戏剧影视产品完整产业链的基本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和艺术实践,为办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硬件环境。学院具有先进水平的教学硬件设施,为学生增长知识、实训实练、开阔视野、潜心攻读和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学习条件。

成立两年多来,学院在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先后主办了“赣剧文化艺术周”、“学院杯”、“电脑动画时代国际论坛”、“学苑影展”等活动;承担了“高雅艺术进校园”、“培养赣剧新苗计划”等文化服务和人才培养重任。学院创作、排演的新编赣剧《临川四梦》、《青衣》等精品大戏,远赴法国、德国、美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院积极加强对外交流,目前已初步与上海戏剧学院、台北艺术大学电影研究所等单位达成合作框架协议,为加强师生沟通、学术交流,建立合作桥梁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坚持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的办学理念,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艺术、新闻采编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媒体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节目主持、新闻采编、宣传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表演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戏剧影视表演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化理论修养、优良的文学艺术素质、扎实的戏剧、电影、电视专业知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不仅可以胜任电影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电视台、电台、艺术院团等专业机构的工作,还能在国家机关、宣传文教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从事表演、管理、策划、组织、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着力培养具备人文、艺术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戏剧、影视、广播电视编导方面掌握比较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悟力与创造力,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理论,从事影视剧或舞台剧的创作、评论和初级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培养能胜任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音像制作出版机构、广告公司等和其它传媒机构(报社、杂志社、网络传媒等)以及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的宣传部门从事广播电视栏目、频道策划、节目编导制作、文字撰稿、编辑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报考条件

1、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当年度招生工作规定所确定的报考条件;

2、美术类专业考生要求无色盲。

3、报考舞蹈学、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专业的考生要求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

五、报名

1、考生持当地招生部门核发的艺术专业报考证(或艺考证)、身份证到我校设立的考点报名。

2、不允许跨省报名考试。

3、报名和考试的时间、地点,以当地招生主管部门或考试承办单位公布的信息为准。

六、考试及成绩公布

1、考生须持报考证(或艺考证)、身份证及我校专业准考证参加我校在当地组织的专业测试。

2、考生可于2014年4月5日后通过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信息网(zjc.ncu.edu.cn)查询考试成绩、专业合格线及分省专业排名。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可直接在网上打印专业合格证,同时我校将按规定向各省级招办上报合格成绩数据库。

3、有关艺术类专业联考事宜,按考生所在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录取

1、我校艺术类专业文理兼收,考生需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文化考试,各专业分省招生计划与专业成绩同时公布。

2、录取原则:

(1)所有专业均要求专业成绩合格且高考文化成绩达到当地省份规定的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

(2)美术类专业(包含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按综合分分省按计划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综合分=(专业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满分)×50+(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满分)×50)。

(3)艺术设计学专业要求高考文化成绩达一本线65%以上且语文单科成绩达语文总分70%以上,按文化成绩分省按计划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4)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要求高考文化成绩达一本线70%以上,按综合分分省按计划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综合分=(专业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满分)×30+(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满分)×70)。

(5)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高考文化成绩达一本线70%以上,按专业成绩分省按计划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6)音乐学(声乐)、音乐学(器乐)、音乐学(作曲)、舞蹈类(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表演(国际标准舞)、表演专业按专业成绩分省按计划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3、考试过程发现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其考试资格并报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严肃处理。新生入校后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复查,如发现专业水平明显达不到录取要求或与校考时水平明显不符或经核实有代考等舞弊行为的,取消入学资格,并报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严肃处理。

4、江西省艺术类招生按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程序进行,专业成绩认可江西省联考成绩,录取原则执行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及我校招生章程的相关规定。

八、艺术类招生计划、专业考试科目及招生范围

专业

(专业代码)

计划

考试科目及分值

招生省份

绘画(130402)

美术类

共315名

①素描(人物头像默写,考试时间150分钟)100分

②色彩(静物默写,考试时间150分钟)100分

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苏、山东、山西、浙江、江西

视觉传达设计(130502)

环境设计(130503)

产品设计(130504)

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5)

动画(130310)

艺术设计学(130501)

25名

①素描(静物默写,考试时间150分钟)100分

山东、河北、湖南、湖北、福建

音乐学(声乐)

(130202)

60名

①声乐(自选两首歌曲备考)85分

②视唱练耳(模唱与视唱)10分

③基本乐理(现场答题)5分

安徽、广东、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苏、山东、江西

音乐学(器乐)(130202)

(招收乐种: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打击乐、萨克斯、钢琴、双排键、电子管风琴、二胡、古筝、扬琴、竹笛、笙、琵琶、唢呐)

75名

①器乐(自选两首乐曲备考)85分

②视唱练耳(模唱与视奏)10分

③基本乐理(现场答题)5分

音乐学(作曲)

(130202)

10名

①笔试:乐理(考试时间60分钟)10分

②笔试:和声基础(考试时间90分钟)10分

③笔试:旋律写作与钢琴小品写作(考试时间120分钟)40分

④面试:视唱练耳(模唱与视唱)和钢琴(器乐)演奏40分

河北、广东、湖南、湖北

舞蹈表演(130204)

舞蹈学(130205)

舞蹈类

共72名

①自选一段舞蹈表演(国际标准舞方向需表演伦巴舞和恰恰舞)40分

②基本功30分

③即兴舞蹈10分

④形象20分

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江苏、江西

舞蹈表演(国际标准舞)

(130204)

表演

(130301)

30名

①自备稿件朗诵30分

②自备歌曲演唱15分

③才艺展示(舞蹈、武术、体操等任选)15分

④命题即兴表演40分

黑龙江、湖南、山东、河南、陕西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

(130304)

60名

①笔试:命题故事写作60分,影视创作40分,影视评论写作100分(考试时间200分钟)

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江西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0309)

50名

①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诵20分

②指定稿件朗读25分

③模拟主持30分

④才艺展示(演唱、演奏、舞蹈、体操等任选)5分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范文3

(2003-2004年上学期)

坚持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要求、端正方向,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与时俱进,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地搞好学校体、卫、艺工作。

现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体育工作计划

1、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区组织的新课标研讨课的学习,做到不无故迟到、缺席。

2、体育教师组织好学校“三跳”比赛和田径队的训练,迎接区教育局体卫艺下校检查工作。

3、要进一步抓好广播操的训练工作,提高质量,迎接区教育局体卫艺下校检查工作。

4、各班主任老师要积极组建本班跳绳队、踢毽队;组织好早锻炼的训练,迎接校每月一次的“三跳”比赛和十月中旬的校秋季运动会。

5、认真钻研新课标,落实好课程方案;做到备教一致,超周备课。

二、卫生工作计划

1、加强卫生工作,包括饮食卫生工作管理。

2、有针对性地持久地开展常见疾病预防工作,如近期常见的红眼病和流行性感冒,发现病症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完全健康率。

3、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教育好学生用眼卫生,降低学生近视率。

4、保证学校水供应的卫生。保证饮用水经彻底加热,饮用设备定期消毒。

5、对在校门口出现的乱摆乱卖现象,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予以制止。

6、加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上半年将重点对学生的近视、沙眼、营养不良进行防治;下半年重点对学生的龋齿、蛔虫病进行防治。做好新入学一年级学生的疫苗接种。

7、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灭"四害"。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建立每天一小扫,定期大扫除制度与五色花评比制度。组织卫生委员检查监督学生的个人卫生及卫生习惯,协助值周值日教师共同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清洁与保持工作。

三、艺术工作计划

1、上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

2、开展音乐、美术、书法、绘画艺术兴趣小组。

3、组织好艺术教师积极参与市、区的培训和学习。

4、组织好学生参加市区等的文艺、书画等竞赛活动。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 艺术村;社区营造;创意设计;活化保护;社区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深水肚是香港十八区中的一区,位处九龙西北。2001年统计有353,550人口,面积约948公顷。深水肚包括深水丁⑹硖尾、长沙湾、荔枝角等地区,是新移民较多的区域。

石硖尾位于深水兑远、九龙塘以西,主要是一个住宅区。石硖尾村始建于1954年,是香港首个公共村屋。1953年12月25日,石硖尾地区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的大火,危急之下约有5万多人一夜之间无家可归,香港政府为了安置灾民,于是在石硖尾灾区兴建了一座7层高的大厦。直至1954年底,共建成8幢大厦,成为香港第一代公共村屋。石硖尾是个充满着香港草根文化特色的地区,就是在这里孕育了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香港政府在2000年以后,开始重建石硖尾公屋区。石硖尾村当时的生活环境也很简陋,没有电梯、独立浴室及卫生间,每家每户只有在狭小的走廊里用纸板围炉煮饭,晚上许多居民将床放置在屋外的走廊上,“朝行晚拆”成为当时的一大特色。电影《桃姐》曾在此取景,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说:“这是不为人知的香港,我觉得这个地方的居民与商户之间充满温情,很有人情味。”

一、香港石硖尾“山寨厂”的变身

1970年代,石硖尾工厂大厦曾经是香港“山寨厂”的集中地,主要有:钟表制造、五金、塑料、木工、扎纸等家庭作坊,可谓是香港工业起飞时期的代表建筑物。之后当地制造业的黄金年代落幕,工业大多迁往内地,工厂大厦也空置了多年。2005年,香港政府决定保留大厦,活化为当地艺术中心。同年底,该工程改造由香港浸会大学负责启动。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提供了共9440万港元捐款,用以资助翻新、改造大厦工程。该建筑具有香港第一代公屋的典型特征,例如:开放式走廊、中庭、天台及相对狭窄的私人空间。经过建筑活化和改建后,依然保留原有工厂大厦的部分特色。旧式的金漆招牌原样保留,翻新的物料也尽量保持20世纪70年代的粗犷朴素风格,同时融入当代建筑元素并赋予全新功能。地板采用水泥地,提供给设计师个人或艺术工作室的单位面积,从29平方米至80平方米不等。此外,还有少量130平方米较大面积空间提供给艺术团队使用。2008年9月26日,“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正式揭幕,成为首个发展香港创意产业的基地。这项工程改建当年被授予香港建筑师学会“全年境内建筑大奖”。曾经的车间厂房,“变身”为124个独立工作室,鳞次栉比,多元的艺术形式包含: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有个性化的私人艺术工作室,也有用作艺术培训、展览空间、提供设计服务的对外空间。艺术中心很快成为香港最具规模的独立艺术家群落。“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被简称“马艺”,当地艺术家自称为“马艺人”,因“马艺”谐音于“蚂蚁”,故将“马艺人”自喻为:像蚂蚁一样勤奋创作的人。艺术家在一周年纪念活动时,特别策划了一场小型艺术节――“蚂蚁节”,并开放“蚁穴”以供观众参观。

二、“山寨工厂”蕴含创意潜质

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自2008年9月建立以来,已成为香港文化新地标。作为多元化艺术工作室中心,这一自负盈亏的注册非赢利机构以推动香港创意艺术发展为目标,为本土艺术提供更多创作空间及文化设施,并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至今已走过7个年头的艺术中心仍然在不断摸索与调整策略,使石硖尾这一新型“艺术村”人气高涨,成为香港九龙半岛地区一处特色的文创聚集地。它极具特色的设计定位与营销策略可供中国内地创意产业界学习及借鉴(图1、图2)。

(一)开放性――公开对外招募

作为艺术村的定位,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拥有着近140个各类型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运作基地。其中以视觉艺术为主(包括中西画、摄影、陶艺、雕塑、版画、玻璃艺术、多媒体装置等),也有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和其他应用艺术(例如设计、电影、社区艺术等)。香港专职艺术家较少,生存压力巨大,很多艺术家身兼数职。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的服务定位以艺术工作室或艺团办公室为主。其中有活跃提供展览、节目或课程的驻场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他们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如果工作室暂时无人驻场,工作室外放置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给访客以便联络(图3)。另外,如有兴趣参观艺术工作室的公众,可直接预约有关艺术家,或报名参加中心定期举办的公众导赏活动。2012年,笔者走访调研了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看到一家家艺术机构在经过改造后的建筑之中各具特色,艺术家们精心装饰了各自单元的门头及内部空间,特别是门口处皆不忘精心设计,并人性化、周全地考虑到访客与单位工作室的互动细节,例如访客可以随意取走单元工作室的宣传样本、名片等。笔者有幸在调研期间访问其中一家“动漫设计工作室”并与艺术家采访交流(图4)。

(二)多元化――艺术形式丰富

作为综合艺术中心,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内设有茶艺馆、咖啡室、创意工艺店等,另有特色小型展览分布各楼层空间,包括“赛马会黑盒剧场”和“艺廊”展厅。各独立艺术团活动,例如实验性舞台演出、主题展览、艺术兴趣班等一般会在周末举行。另外,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会定期主办大型公开活动,包括每季度的“手作市集”、每年12月的“JCCAC艺术节”、露天电影会、工作室导赏等(图5)。公众可通过网站、每月出版的节目表或订阅电子通讯,获得最新的活动信息。

(三)传播广――多媒介宣传力度

由于香港石硖尾地处公屋区域,并非如正在筹备中的“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高档定位,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起初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但随着区议会的政策支持及经营管理团队的不懈努力,通过平面、电子媒体,举办各类活动等多媒介传播的宣传方式,使得该中心的品牌得以逐渐树立。艺术中心负责人侯卓琪女士谈到运营计划:“觉得该中心预计通过六年达到收支平衡,目前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开源节流,中心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便利及整合资源。从长远发展来看,商界赞助将是重要的出路之一,因此“品牌拓展”的价值尤为重要。[1]11

(四)富于特色――创意市集打造品牌

自2010年起,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开始推动“手作创意文化”,至今举办超过20次“JCCAC手作市集”,是香港定期举办的最大型创意市集之一,每次吸引近2万人次参观。活动例如:露天电影欣赏和座谈会、工作室导赏团、天台免费市集、天台自由表演舞台等。在“JCCAC手作市集”的带动下,近年其他具有各类规模和不同特色的市集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开来,令艺术家和公众有更多机会进行交流。该手作市集一年举办四次,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年青人通过文化创意方式来进行表达和分享,得到不少年青人的青睐。手作文化至今已发展成一个现象,彰显了文艺青年带动出来的本土文化特色,传播了一些另类的生活模式,体现其独特的价值观,承载了当地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本土原创的艺术产品建立具有活力的市场,从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五)建筑活化保育――修旧如旧

自2008年开始,香港政府开始推行“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其目标一方面在于:合理利用建筑遗产,通过对建筑遗产的改建形成新的文化地标及经济载体,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位于石硖尾工厂大厦的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是该计划的成功案例,另外还包括香港美荷楼青年宿舍(至今唯一保留的第一批公屋)、香港大澳文物酒店(即旧大澳警署)等。建筑活化的特征在于:

1.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关注度,加强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的过程,合理地利用各方面资源。

2.促进地区发展

综合考虑了社会需求、建筑结构、空间形态等条件,选用适宜的历史建筑物,拓展其新功能,活化改造,并将其特色作为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艺术资源加以开发,增强地区的吸引力,促进地区的发展,通过新设计使原先的建筑遗产变成新地标。

石硖尾工厂大厦内至今保存着曾经出产“石硖尾制造”的机器,包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制机器、60年代的外国名厂印刷机以及外型独特的抛光机(图6),这些保留下来的珍贵民间历史文物呈现出“山寨厂”的兴衰历程。

三、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活用艺术营造社区

(一)营造自然艺术村

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一方面为艺术家提供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又面向大众,进行开放式的社区艺术活动,强调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中心定位为一个多元化的艺术村,将一边支持艺术创作一边推动当地艺术教育,汇聚艺术家,让他们互相交流,形成自然的艺术环境。作为本土创意发源地,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将创造无限潜能,并致力拓展社区文化空间,积极地进行文化建设和缔造“全人艺术”的社会。

(二)创意之都与民互动

2006年,香港深水肚议会“关注贫穷问题工作小组”正式成立“石硖尾创意艺术中心”小组,有多个地区的NGO(NGO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并展开石硖尾创意艺术中心“社区参与规划计划”;2007年3月11日举行了首次社区参与规划论坛;2008年政府拨款并正式启动该计划。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把原先“艺术村”的定位扩展至与社区进行更多的互动,其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举办多样工作坊、机构培训、策展、实践展览等,并将活动延展至香港元洲村、白田社区,广泛向不同社区传播创意文化的种子。

(三)为创意人提供梦想舞台

在石硖尾工厂大厦,没有北京“798”的地段,也不及上海M50的规模,可是这里凝聚着艺术青年们的激情和梦想。有趣的是,不少驻场艺术家收集来自石硖尾工厂大厦内部的废弃物料,如钟表配件、塑料衣架、蒸笼、烛台等,他们以崭新的演绎手法创作出独具匠心的艺术装置,点亮工厂大厦,注入新的生命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一个用工厂废弃塑料衣架制成的头像雕塑,作品古怪而又震撼人心,是一位留在艺术中心工作的台湾小伙子张志平创作的,他已是“蚁穴”里小有名气的艺术家。起初驻场的不少艺术机构盈利不多,付出许多艰辛的汗水,但这里却是创意之源,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香港艺术工作者的坚持与热情。

结 语

香港赛马会创意中心最大的特色在于活用艺术创意来营造社区文化,让社群参与活动有利于互惠共生。这是让社群、社工、NGO、文化艺术工作者、区议会相联合的一种跨界别、再创造的集体创意。笔者认为,它体现了不同界别相互协作、理解的重要性,以及社区多元性是社区活化的动力。

香港赛马会创意中心不仅策划了一年多次的“山寨市集”与“工作室开放日”计划,加强艺术家与群众的互动,通过定期举行展览活动打造“多元化艺术村”;还通过“深水渡缜中小学艺术巡礼”、“校园艺术大使计划”等活动加强艺术中心与学校的合作,推动当地艺术教育的发展。[1]56可见,香港政府一手培育创意设计,一手着力打造创意教育,把“香港赛马会创意中心”当作创意基地与平台,将鼓励创作与推动教育双管齐下,并在政府、基金会、大学的合力之下推动香港创意产业,使之最终发展成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创意摇篮。此种做法值得中国内地文化创意产业界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潘蔼婷.我们的石硖尾创意艺术中心――社区实践方案历程记录2[M].香港: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出版,2012.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

一、农村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的师资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之间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以农村教育片区为统筹,以学区一体化为管理模式,实施走教制,即“一师多校”模式;将艺术学科以基本单元为划分标准,把艺术学科分解成多个板块,实施“一科多师”制,这样既利于资源整合,也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施“走教制”与“一科多师”模式的目的意义

能更好盘活现有师资资源,让现有师资与场地进一步得到优化,为落实课程标准提供保障。实施走教制,即“一师多校”,可以破解各村小学师资结构问题。构建一科多个板块模式,可以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学效率。实施“两项”改革将有利于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计划的落实。

三、实施农村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

现行有关政策支撑:《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课程辅助活动的通知》(渝教基〔2012〕66号)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试行)》的通知、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村小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教委《关于开展“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管理规定等,以及“领雁工程”“支教工程”的实施为依据。

四、农村艺术教育改革实施的策略

(一)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片区艺术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校长为核心成员,其职责是加强组织保障,协调各校师资配备情况;二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为核心成员,负责收集整理过程资料,加强“一师多校”“一科多模”的研究;三是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艺术教育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负责根据农村乡镇片区学校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重新对课程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开发,进一步挖掘、整理、创编教材,让其更有利于一线实际教学。

(二)实施办法

一个艺术老师承担三所或三所以上学校教学。将艺术学科分解成若干板块,一位老师根据自身特长从事一个或多个板块教学。这样既能弥补艺术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又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师资水平得到最大优化,时间分配更趋合理。

(三)统一对课程资源进行再开发

1.精研课标对特色资源进行开发

2.推行艺术教育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3.重组教材编写,按低、中、高(若干个体系)统一编制

打破现有对学校和学生的考核模式,做到四统一,即《××镇小学艺术教育实施计划》、《××镇小学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标准》、《××镇小学艺术教育课程考试大纲》、《××镇小学艺术教育与课程计划》四者的统一。在此过程中推行艺术教育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

4.组织人员重新开发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1)做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2)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

(3)做好艺术教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4)做好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

(5)做好互联网络资源的开发

要做好以上五个方面的开发,就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提高“课改”意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只要我们坚持深入研究和尝试,一定会探索出适应乡镇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实际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让农村艺术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形成艺术教育主题月

如,美术书法作品展、韵律健美操表演、简易乐器展示、手工艺术品展览等。

(五)健全统一的艺术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多个体系:学生操行评定、出勤率、参与率、课外运动、艺术知识等评价标准。开展“艺术之星”评比体系,班级星级评比、校级星级评比、学区级星级评比。建立健全三级评比体系,进一步细化、量化,最终形成激励机制。

(六)整合师资、整合班级,实施板块教学

按美术、韵律、音乐、乐器等分成多个板块。村完小相邻年级(低、中、高)合班上课。体操艺术类进行大课堂教学,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在学生中常年推行“2+2”模式即有两项体育爱好、有一项艺术专长、写一手好字。

五、重视与多项相关工作相结合,借势推进

多渠道筹措经费是保障艺术教育与课改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成立课题组收集过程资料,同以下相关工作相结合:

(一)与“支教工程”相结合

(二)与“领雁工程”相结合

(三)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四)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

(五)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

(六)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以培养教师一专多能相结合

(七)与市教委“2+2”项目实施相结合,以市教委“1+5”能力培养模式相结合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范文6

论艺术设计学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摘要: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本文对艺术设计学的形成和发展、性质和特点、内容以及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指出艺术设计学必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和多学科的协作,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为人类提供适合现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设计技术艺术

一、 艺术设计学的形成和发展

设计是计划,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它既不限于事先构想,更不排斥实践,是人类智慧和技能表现得最为充分的领域;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例如造物,从原始到现在,造物的种类和数量不计其数,而在造物活动中,使物蒙受艺术光彩的因素就是“形”。作为一种创造行为,设计就是将某种观念转化为实体(给予特定的形)的过程;也是利用某些物质材料,在特定空间中“创造物体形象”的计划。考察物的造型过程,即可发现:

1. 设计(即计划)是造物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源于需求,规约制作,决定使用。由此可见,自原始时代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以来,设计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2. 产业革命迅速改变了手工艺者个人从事设计与制作的情况,出现了设计师这个新职业。造型计划也随之从混沌的生产关系中独立出来,这才产生了设计学及其后的发展。设计学是研究产品造型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设计活动的经验,以指导设计创作,创造某种体形环境。它的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有人反对用这样的观点来谈问题,但学科细分化却是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分化与综合是有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分子的分化,哪来量子力学的发生和发展?)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设计的关心逐步加深,设计对象不断扩大。于是,造型计划又有了更细的分化。

其一,造型计划的性质有所不同。若将其按功能性、使用性或相反的无用性、无观赏性的要求进行整理,则造型计划的范围如下表所示。

通常我们所看到的造型,多是对材料和物体进行组织或加工、综合。这是专门研究“物与物”关系的机能造型和以“物与人”关系为目标的造型。前者的计划主要在工学方面(基于工学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例如齿轮、发动机、人造卫星等。而后者,则还必须考虑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即便是后者,又有把使用者的生理条件作为设计重点的,即把人作为活动的物体来处理,例如驾驶座的设计。以上,一般被称为“工程设计”①。也有重视使用和接触制造物之人的生理与心理条件的(即寻求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条件的均衡),例如衣服、家具、住宅的设计等。这种计划常常不能用复杂的计算去解决,而更强调艺术感觉。此外,还有使用物体和物质来表现形象和色彩,以吸引注意,并打动受众的心,传达某种意义。此种情况是把造型作为作者与观众精神联系的媒介,通过物来建立“人与人”的交流关系,例如宣传画、广告等。以上,都被称为“艺术设计”,余者则属于“纯美术”②。

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而并非理工科或者纯艺术的分支门类。再加上其又以实用性为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要叫“艺术设计”而不叫“设计艺术”的原因。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和设计”(写作“艺术·设计”),而是对design的意译(在国外,“设计”和“design”也是分别使用的),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

在这个领域中,复杂的公式和高等数学的计算方法无济于事,本质的东西在于以简化的公式为基础的方向性的估测,被称为“以直观为基础的力学意识和为探索方向而迅速、大致的估算”(属于直观感觉的技术经验领域),从而才有了艺术设计师自由驰骋并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在实用的造型领域中,绝对不变的物理法则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艺术设计师只能密切配合工程师的工作,做二度创造(人性化设计)。而在纯粹美的造型领域里,则是美术家纯感性的专业范围(尽管有所谓“美术的工艺化”,那只是特种工艺,而不是艺术设计的主体),但艺术设计却可以帮助纯美术将 “只可意会” 变为“可以言传”的科学③,破除玄学。

其二,机械以机能价值为目的,却是为了人类而存在,所以必须适合人类并有秩序。遗憾的是,近代的科学技术排除了难于定量化的人类要素和社会道德等方面,只遵从容易对象化的自然法则,这样才在物的方面完成了急速的发展。不过,“无时求有,有时求好”。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普及的时代,机械的形态也应该是美的,应该是反映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艺术思潮的艺术品。因为美与真、善一起是人类最根本的愿望,具有最重要的价值。而且近代的产业组织又要求一切方面的专业化,于是,艺术设计学作为新的职业而诞生,并有了日益扩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完全可以由工业设计④的诞生得到证实。

传统的设计领域只有图案设计、工艺美术和建筑学。到20世纪初期,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造型、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才逐渐发展成为设计领域的独立分支,并统一为“艺术设计”。这是一种崭新的视觉文化,它将新的视觉现象(大众社会、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与艺术、广告以及新媒介结合为一体。

二、 艺术设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设计的产品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从原始社会以来,造物活动始终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历来以“衣、食、住、行”来表达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艺术设计学产生于人类的造物活动,又服务、指导着人类的造物活动,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如何应用造型技术和艺术来创造合适的环境以满足各种社会需求,是研究艺术设计学的根本任务,也是艺术设计学最基本的社会性质。

艺术设计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的变化,都密切地影响着设计的技术和艺术。此外,艺术设计学的美学意识自然受到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这一切说明艺术设计学发展的原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绝不能离开社会条件,不能不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

艺术设计学是融技术⑤与艺术为一体的应用学科,它不是“艺术与技术”的相加,也不是“艺术与技术”的相乘,而是融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任何一件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在技术上都是一件优秀的作品。这足以证实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关系,其具体表现为:

1. 艺术设计追求机械和人的关系有机化。所谓有机化,就是把近代科学、技术纲目很难抄取的美、善、社会正义等对人类社会来说最珍视的要素,挽回到狭义的技术中,使物-人-社会的关系变得更和谐。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师是在工程技术所提供的可行性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的,所以艺术设计不能超越当时技术上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而作为技术要求的约束总是保持为一个自由度的界限(只作为单一的下限或上限)。这个自由度将允许任何一个艺术设计师的创造性,即使在严格的技术约束下,也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艺术品。反之,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又会促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2. 艺术设计师是凭经验和感觉去解决问题的,但这种经验和感觉与艺术家不同,是把计算与直观综合起来,把一个技术上正确的工程变成一项真正的艺术品。所以,千万不要让学生认为艺术设计学的学位就等于一个艺术家的毕业证书。艺术设计师是一个营造师,他以人类所知道的最难于表现的语言,也就是功能的、力学的、施工技术的语言来解决具体问题,并使它具有美的形式。不过,艺术设计师也不同于工程师:艺术设计师必须以简化的公式或方向性的估测来理解和掌握力学——施工的领域,为的是能够创造新型结构的造型方案,并大致定下尺寸。而对工程师来说,则应该有足够的数学理论知识,才能够对已确定结构的各个部分予以分析,并定出精确的尺寸。简言之,工程师能给人以规矩,不能与人巧;艺术设计师则于规矩之外,更与人巧。盖非精熟规矩,不足语于巧。

3. 在纯美术的创作中,美术家可以不受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等条件的制约,可以异想天开、随心所欲地去创造。而在艺术设计的范围内,由于受生产、技术、使用和消费等条件的制约,创作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必须创造出一种适应人们普遍心理、视觉经验和审美趣味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在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经济以及生产技术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设计意念引导下进行创造。确切地讲,艺术设计是在各种因素(机能的、直感的,生理的、心理的,共性的、个性的……)的限制中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创造。

三、 艺术设计学的内容

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学的核心,这是因为指导艺术设计创作实践是艺术设计学的最终目的。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技艺,需要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有关艺术设计的学科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总结各专业艺术设计(如视觉传达、产品造形、环境艺术等)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艺术设计的内容、特性、使用功 论艺术设计学 论艺术设计学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论艺术设计学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能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类是探讨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称为艺术设计原理。其中,作为艺术设计基础的形态构成和立体设计是研究形态各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包括静态构造和动态构造)的学科。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设计技术不一定都是手头的工作,也不仅是仰仗手的灵巧,有不少是靠思考进行理智处理的成分。当然,大多数还是由手和眼这些人体器官的灵活动作所承担的。因此,特别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并加强设计感觉及判断力方面的练习上。感觉的练习,一是靠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二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三是依照“计算-视觉化-对临-背临”的步骤,将计算转为直观化。

艺术设计史研究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演变的规律,总结教训,以利其发展。研究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代表性的艺术设计实例,从中了解前人的有益经验,一边为艺术设计汲取营养,一边又成为掌握潜在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之关键。

艺术设计理论因为“年轻”尚未达到十分科学的程度,留待研究的领域还很多。例如探讨艺术设计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探讨艺术设计实践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艺术设计的技术和艺术的基本规律。艺术设计理论与艺术设计史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故而艺术设计理论必须是设计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图自由驾驭的。也就是说,要有可操作性,否则只能束之高阁。

四、 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

艺术设计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造型及其组合,控制欣赏者的观赏运动,以达到宜人之目的。印刷设计是控制人的视点运动;工业设计是控制人的视点和绕观运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镇设计则是控制人的视点和亲历运动,并通过此举调动人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大千世界中,运动的形态又是最引人注目的形态。由此可知,创造运动变化的形态是多么重要。

所谓运动变化的形态,并不一定是真实运动的形态。在造型活动中,最普通的是创造有运动感觉的空间形态。换句话说,就是创造“不动之动”。即:客观形态是不动的,给欣赏者的感觉却是运动变化的。这是因为,欣赏者的视点在动,欣赏者的人身在动(绕观或亲历),并由此带动了欣赏者的思维运动,从而产生了“超乎象外”的“惊人”效果。这就是所谓“形态的生命活力”。

中国传统造型理论早就把生物生长运动的形态与人的品格和精神联系起来,并且论述了运动变化的形态所给予人们的影响。这种不动之动(亦称“空间张力”)共有七种:

⑴ 主要导向——水平的(暗示低能量、平静的)与垂直的(暗示高能量、兴奋的)方向。

⑵ 框围的磁力——画面的框围、银幕的四边,对靠近它们的物体施展强而有力的拉力,尤其是四个角(两个主要导向——高度与宽度聚合的地方)大力地牵引着附近的物体。

⑶ 块体的牵引——大的块体比小的块体更具独立性、更稳定,块体越大,其牵引力越大。

⑷ 画面(银幕)的不对称——我们倾向于把焦点放在画面(银幕)右边的物体上。这种左右不对称同时也决定我们把倾斜知觉为上坡或下坡。

⑸ 图形和背景——人们把图形(经验或群化)当作物体知觉;而背景只是“无遮蔽”的画面范围的一部分。图形位于背景之前,是被包围的领域;背景是包围的领域,好像在图形后面延续。分隔图形与背景的线条属于图形,而不属于背景。图形比背景不稳定,与背景相比,图形看起来像要移动似的。

⑹ 心理描绘——采用最少的线索去充实心理上不存在的资讯,而达成一种易于处理的图样。具体内容有“整平化与尖锐化”⑥、“力象”⑦等。低鲜明度的影像强迫我们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只有在促进而非阻碍心理描绘时,才见美学价值。

⑺ 诱导力——把我们的眼睛从一点领到另一点上去的力。如果仔细查验视觉诱导力所运作的不同途径,很容易发现诱导力的三种类型:

轨迹诱导力:由可领导我们眼睛到某特殊方向的静态因素创造出来(透视消失线、位移和梯度)。

动势诱导力:由某些东西确切地指着一个特殊方向而创造出来(注意方向、动势和箭头)。

位移诱导力:由实际上移动的物体或看起来在画面上移动的物体创造出来。

总之,运动感是激发感官并因此对机体产生效应的物质能量(刺激)。发出运动或“不动之动”的刺激的形体是刺激物。运动变化的表情因素有:节奏、速度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形状的曲直,张力的大小,方向的确定与含混,内在支配力的主动、被动等。所有这些,都是艺术设计师应该掌握的能力。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范文7

传统艺术在现代化社会中不可能拥有几十、几百年前一样的文化空间和生存环境。它的传承维系,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的引导和普及。香港教育部门适时承担起这一职责。他们通过积极研究和实践,将粤剧逐步引入中小学课程,增进学生对本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教育署辅导视学处1997年成立粤剧教学研究工作小组、课程发展处1998年成立粤剧课程发展实验小组。粤剧课程发展与实验小组2000年多次筹备粤剧实验教学工作坊,培训中文和音乐科教师。2003年,教育局编定《音乐科课程指引》,推动学生对包括粤剧在内的不同的乐种和音乐的学习。⑤由于重视和积极努力,2009年推行的新高中课程中,粤剧音乐已经列入音乐科。学生除了在“聆听”单元研习粤剧音乐,还可以在“演奏”单元选择演唱粤曲,在“创作”单元选择创作粤曲,以及在“专题研习”单元内自行研习粤剧相关课题。此外,新高中课程在“其他学习经历”的“艺术发展”部分,学生可在新高中三年内继续学习艺术,其中可包括粤剧的内容。在通识课程的专题研究中,学生配合其他课程知识,进行有关课题的探讨。在新高中中国语文科的“文化专题探讨”选修单元,和中国文学科“戏剧文学评赏”选修单元,学生亦可研习有关粤剧粤曲的课题及内容。⑥

继而加入的是民政事务部门,并为粤剧教育组织和建立长期、稳定和社会化的资金支持。2004年,民政事务局成立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次年成立粤剧发展基金,以筹募捐款、支持资助有关粤剧发展的研究、推广及延续粤剧发展的计划和活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充分组织和调动社会力量,令粤剧教育和粤剧发展有了坚实的财政后盾和长期的支持。基金会主席周振基表示,仅到2006年10月,基金会就拨款超过408万元支持44项粤剧计划,其中包括香港大学的“粤剧小豆苗———粤剧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及评估计划”。亦拨款超过104万元支持24项新秀及推广性演出计划,拨款近62万元支持12项儿童或青少年文化交流、艺术教育、培训及演出计划。另外,还支持了粵曲创作比赛、艺术讲座、粤剧和粵曲书籍出版,以及戏棚演出试验计划等。基金会得以全方位支持粤剧的发展,有赖热心人士及机构的捐助,包括华永会承诺捐助900万元、华人庙宇委员会承诺捐助700万元、香港华都狮子会基金有限公司捐助10万支持粤剧推广青少年大使交流活動,以及有热心人士承諾捐贈遗产。⑦

政府的启动和全方位的支持对香港粤剧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前教统局课程发展处总课程发展主任(艺术教育)湛黎淑贞博士撰文称,自1997年进行课程研究以来,香港终能把粤剧带入中、小学的学校课程内,有系统地进行普及粤剧教育。⑧2011年9月,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指出,在过去5个财政年度,政府积极推动人才培训和粤剧推广工作,2010年粤剧发展基金再获拨款达6900万港元。这些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如今每年粤剧在各剧场的演出仍有约1000场次之多。粤剧音乐已列入新高中音乐课程,正规粤剧课程已在中学试点展开。香港演艺学院正在考虑设立粤剧学位的可能,若得以落实,将有助提升粤剧师资的专业水平。另据报道,学位课程预计于2013年开办,会招收大约12至15位学生。⑨

高校粤剧教育的推展

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师资、教学、组织、研究力量充分,能够也承担起香港粤剧教育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以学院或学校方式开展粤剧教育,始于八和会馆属下粤剧训练学校。1979年,第八和会馆理事会决定开办粤剧训练学校,并得到访港的广东粤剧同业筹款支持,是年成立筹委会,1980年初正式招生,培养了五届学生。1996年,八和粤剧学院得到市政局及艺术发展局的资助,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上,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并在2000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2004年,八和粤剧学院独立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开设独立的锣鼓课程,2005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生迅速增加,课程包括“粤剧精研课程”、“技能提升计划”⑩等。

在专业院校培训之外,一些大学也结合自身需要和所长,开展粤剧教育研究和实践。2006年,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得到任白慈善基金、港大人文基金和粤剧发展基金支持,与中学协作,开展为期3年的“粤剧小豆苗———粤剧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及评估计划”,旨在把粤剧融合新高中中国语文科课程,引导学生认识、欣赏、尊重粤剧文化,使本土粤剧的优良传统能够承传与延续。以前,因粤曲的关系,粤剧归入音乐科,并编入现时经审核使用的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本内。该计划把粤剧扩展至其它学科(中文科着重剧本研习、文学科着重原著比读、通识科着重戏棚文化探究、其它学习经历的艺术发展着重粤剧观赏),扩阔粤剧教育的学习空间。另外,以前,粤剧教育以课余活动的表演教习为主,该计划把粤剧融入正规课程,植根学校教育。

计划培训课程包括“剧本教学”和“表演教学”两大部分,并资助学生到剧场观赏粤剧演出,邀请粤剧名伶到校主持导赏讲座,安排学生到戏棚作粤剧文化的实地考察等。2008年编制了1000本《帝女花教室》供全港中学参考。这是粤剧融合中文教育的第一本专著,从作品导读、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及学习成果四个环节着手,把作为文化与作品的《帝女花》融入中国语文科课程的选修单元内,让学生通过剧本赏析与编演,学习语文知识,认识人情物理。内容包括粤剧名伶梁汉威《粤剧源革与表演程序》,学者尚学锋等《粤剧〈帝女花〉历史、文化及人物考证》,粤剧编剧叶绍德《唐涤生〈帝女花〉剧本评析》等。而随着中国语文课程的改革及发展方向,编者更提出多种可引进语文课堂的可能模式。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同时授权香港教育城网站,于学科新天地平台推广此套教材,供教师学生自由下载、免费使用。2009年又出版《紫钗记教室———搭建粤剧教育的互助学习平台》一书,以《紫钗记》的教学为中心,分课程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材、教法和评估、文本研究等方面,为粤剧教育提供参考资料。该计划在施行中采用全面而有系统的模式。在课程发展方面,采用启动表演、导赏讲座、参观后台、剧场观戏、表演教习、戏棚考察、联校汇报,包含粤剧多元的教习内容;在教师界发展方面,开展教师培训和工作坊、资助观戏、联校共同备课、学者回馈教案、学者到校支援和探访课堂;在教法和评估方面,除该计划的学者研发教法、编制参考资料外,协作学校的教师已自行开发校本教材、实践教法、制定评估。该计划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成果,包括粤剧剧本考证及研究、剧本创作学习及研究、名伶老倌研究等。至2009年已有11所协作中学,约11000人参加,反馈良好,并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2009香港艺术发展奖的“艺术教育奖”铜奖。

在完成“粤剧小豆苗计划”后,研究团队扩展并推行“香港大学粤剧教育研究及推广计划”,致力推动粤剧融入学校正规课程。2011年9月,计划总监吴凤平博士获颁香港大学“学院知识交流奖”。该奖项由港大各学院选出对知识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员,表扬他们对社会带来的经济、社会或文化影响。

在粤剧发展基金资助下,香港教育学院2007年开始进行“粤剧教学试验计划”,组织专业导师与4间中小学老师合作,探索粤剧教学。经过11个月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改善和修订,并获优质教育基金资助,于2009-2012学年开展“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计划包括:邀请委派资深粤剧工作者,前往60间中小学,与音乐课教师合作,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及制作教材,加强现行中小学音乐科课程中的粤剧教学,提升音乐教师对粤剧的认识和教学效能,从而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欣赏和重视,增强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亦藉粤剧教学拓展新一代的粤剧观众,让粤剧艺术在本港得以推广和承传。该计划期望更具规模和有系统地在中小学进行教师与粤剧导师的协作教学计划,从而广泛地在小学及初中层面推广粤剧艺术,为学生日后了解和认识此项传统艺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希望透过推行此计划,提升在职音乐教师的粤剧知识,让他们能够独立及有信心地施教粤剧课程。通过八和会馆支持下的12名专业粤剧导师为音乐教师提供18小时的专业培训及在正规音乐课协作教学,让未受粤剧教学的音乐教师可以由课程策划至进行教学都得到粤剧工作者的专业支援,从而获得粤剧教学经验和教学信心。教学以全方位学习形式配合,例如校內的粤剧周、粤曲编唱、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观赏粤剧剧团演出及访问剧团,并对音乐教师进行粤剧教学培训,同时,对粤剧工作者进行基本教学培训,让粤剧工作者了解学校教学状况,从而协助音乐教师策划课程和编排教材,适时在课堂内示范和讲解,配合教学。计划进行中,进行教学成效研究,探究学与教和学习评估的方法,并制作成功的教学示例光碟,举办校內活动、校际交流会,向全港学校推介。计划亦会将教案、短片及教材制成三张教学光碟,供全港音乐教师参考使用。与此同时,相应的艺术、教学和学术研讨也在进行。2011年5月,由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主办、香港八和会馆协办“粤剧创造力国际研讨会”,邀请本港及海内外学者、专业演员、教师参加,专题研讨内容包括“中国艺术之创意”、“粤剧表演的创意”、“粤剧剧本的创意”、“粤剧音乐的创意”及“粤剧创意之传承”,并上演粤剧剧目《赵氏孤儿》。

“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自开展以来,已有44间中小学,82位音乐教师、近6300名学生参与,并于2011年10月获国际音乐议会(InternationalMusicCouncil)颁授MusicalRightsAward奖项,肯定其对推动音乐教育的贡献。评审团赞此获奖计划既全面且独特,让年轻人有机会学习粤剧这种要求严谨和讲求表现力的音乐语言,同时确保这极需关注的音乐传统得以承传。香港教育学院张炳良校长认为,这不但是肯定教院对本地艺术文化的贡献,更重要是肯定粤剧本身的传承价值。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副教授兼计划负责人梁宝华博士表示,此计划在师生、艺术家、家长间推行,以培养年青一代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重视,“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而不是局限于有兴趣的学生。更不希望将来香港只有粤剧演员,却没有观众。”来年目标是将计划推广至全港60家学校,让粤剧可以在学界发扬光大。

2008年,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开始实施“安利粤剧戏曲艺术推广计划”,开展多项粤剧戏曲文化艺术培训课程,经培训合格,学员可以获得相应证书———“粤剧曲艺基础证书”、“粤剧曲艺中级证书”、“粤剧曲艺高级证书”、“粤剧曲艺高级进修证书”。该校还组织“粤剧戏曲艺术讲座系列”和“粤剧曲艺高级研习班”,邀请著名乐师、粤剧导师、名伶老倌执教。该计划得到社会认同和支持。

目前,香港演艺学院舞台及制作艺术学院也开办粤剧证书课程,包括全日制及兼读制的演艺证书(粤剧)及演艺深造证书(粤剧)课程,与演艺文凭(粤剧)及演艺深造文凭(粤剧)课程并进。2010年,香港演艺学院亦得汇丰银行慈善基金赞助“汇丰银行慈善基金粤剧奖学金”计划。高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引领者、文化传承的守望者,有必要承担起为传统文化存亡续绝的社会责任。从现实效果来看,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加入,成为粤剧教育发展的坚定堡垒,有力地推动了香港粤剧教育的组织和发展,使得粤剧教育更有规模、更有体系,并促成更多的以此为事业、具有献身精神的年轻人倾力投入,亦使粤剧的延绵更有希望。

香港粤剧的经验和启示

香港粤剧教育是在“随着社会的演变,香港粤剧的发展遇到一定困难”的情形下艰难展开的。目前,香港粤剧正在谋求与新高中学制的实施相配合。粤剧音乐已列入新高中课程音乐科的必修和选修单元內;教育局亦正研究选取某些粤剧、粵曲片段,为中国文学科制作教材,供学校使用。粤剧发展基金亦支持香港八和会馆与一所中学合办、香港教育学院协办粤剧教学协作计划,在中学推行正规粤剧课程。香港演艺学院已为新高中应用学习课程提供戏剧及舞蹈的课程,并正考虑开办粤剧学位课程,以提升粤剧师资的专业水平。成绩的取得,在于全方位的努力。其中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1.多方面力量团结协作,共同推进传统艺术教育。香港粤剧教育和传承有赖于政府部门、学校、业界和民间团体的大力推动。九十年代以来,各方面密切合作,前期以政府为主导,目前基本以高校为龙头带动,以中小学为教学传承基地,在业界和各种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担当起推动粤剧教育和传承的重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活动,互相配合,系统开展粤剧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很好地发挥了其作用。香港特区政府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着力推动粤剧教育,采取各种措施,给予各种支持,包括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成功等。虽然这些支持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的需要,但这种态度和示范的力量是可嘉和有效的。各级高校在参与粤剧教育活动中,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如香港大学侧重粤剧与中文、通识教育,香港教育学院侧重音乐,开发各种粤剧课程,向中小学推广,不断改进完善。种种有重点地开展的粤剧教育,既充分发挥了戏曲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又调动了本单位的专业优势,达到了工作效果,又促进了教学科研。为了推动本土艺术的发展,香港八和会馆、各种基金会、团体对各种粤剧工作计划也给予大力支持。比如“香港学校粤曲推广计划”得到林家声慈善基金、华都狮子会、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的支持,每年举办粤曲演唱比赛。这些民间团体和热心社会人士是重要的动力。来自业界的支持更是成功的保证。学校与业界代表八和会馆互动频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学校、政府、民间团体等所有项目均由资深粤剧工作者参与,相关研讨也由多方组织进行,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2.加强中小学粤剧教育,注重师资培养。从前文分析我们看到,香港高校是继政府之后,进行粤剧教育研发、体制确立、推动粤剧教育实施的主力。这是大学教育职能的体现,也与大学作为社会知识中心、人才中心、推动社会文明和文化进步的中坚的身份符合。但是,香港粤剧教育的目标重点不在大学,而在中小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观众和兴趣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根据笔者此前所作调查研究,年龄越小的学生对戏曲越敏感、越容易受到戏曲的影响。但是,据新加坡戏曲学院创院院长蔡曙鹏介绍,相较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学生,中国内地的中小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观剧经验。的确,从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来看,虽然有一些课程可能涉及戏曲内容,但因为经费、师资、组织、教学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基本上很少学校能够组织学生外出观看演出或参与戏曲活动,亦基本上没有课堂的系统教学。到了大学阶段,在课堂上接触到戏曲的亦不多,更遑论参与传承。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教育的缺失,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许多民众对传统的隔膜与疏离,以及艺术氛围淡漠和传承发展的危机。倪惠英等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大声疾呼、大力推动学生进剧场,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更多的工作还需要更多人、多方面的努力。从香港的情况看,在大学主导的粤剧课程计划中,协作学校都非常多。比如香港教育学院2011-2011年度“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协作学校有三水同乡会禤景荣学校、大埔循道卫理小学、大埔旧墟公立学校、五邑邹振猷学校、元朗官立小学、天主教领岛学校、天主教总堂区学校、东华三院邓肇坚小学、保良局蔡继有学校、南丫北段公立小学、海怡宝血小学、圣若翰天主教小学、乐善堂小学13所小学;中学有:九龙民生书院、中华基督教会蒙民伟书院、可风中学、东华三院吕润财纪念中学、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陈震夏中学、棉纺会中学、嘉诺撒培德书院、乐善堂王仲铭中学、湾仔区学校网络———高中音乐课程协作计划(包括何东中学、玫瑰岗学校、香港华仁书院、香港真光中学)。三年内还将推广到60所学校。这样展开的粤剧教育,一方面能够实现粤剧教育的普及、观众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形成长期有效的教学机制。开展中小学的粤剧教育,关键是师资培养。单靠粤剧从业人士是不够的。香港的做法是,牢牢抓住普通教师培训。比如香港教育署在推广中、小学粤剧粤曲教学时,即开始为教师举办研讨会、研习班和音乐会。课程发展处1998年成立“粤剧课程发展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探讨粤剧课程内容和教师培训的方法和形式。1999-2000年,教育署得到香港教师中心协助,举办10次“听听唱唱学粤曲”教师培训工作坊,并安排结业演出,以增加教师实习机会,教师反应热烈,每次平均有七、八十人出席。据湛黎淑贞博士介绍,2008/0年,新增“粤剧在学校的学与教”工作坊,2009/10学年加入“习唱小曲及念白”、“粤剧名作欣赏:《帝女花》及《胡不归》”。为配合新高中课程,过去三年内两次开办“新高中粤剧音乐入门”课程。同时教育局还专门编写了教学资料《粤剧梆黄分析》和《粤剧南音分析》,并上载教育局网页。类似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坊、集体备课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相关教师的执教水平,为粤剧教育准备了相应的人才。同时亦以专业人士扶持了普通教师的粤剧教学。目前,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的音乐系、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香港演艺学院中国戏曲课程,均有为未来教师提供有关粤剧或戏曲的课程。香港教育学院“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由粤剧工作者与音乐科教师在音乐课内进行协作教学,让未受粤剧教学的音乐教师,由课程策划至进行教学,都得到粤剧工作者的专业支援,从而获得粤剧教学经验和教学信心,也有利于实现粤剧教育的常规化、经常化、自给化。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范文8

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计划一:一、学校概况

我校始建于1987年,学校占地16687平方米,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453余人,教职工70人,其中省级教师一人,总局级教师3人,林业局级骨干教师12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小学一级教师14人,全校教师都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全部符合国家规定学历。为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学校设有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以及专门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室。是一所管理严谨有序,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突出,社会声誉显著的省级标准化学校。

二、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是学校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特别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建立了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丽萍,副组长:陈彦丽、刘吉梦;组员:王桂敏 、 王庆荣 、 王桂环 、田丽 、袁 野 刘妍、于志峰、 刘华 、郭玲 、孙国艳 、于阳 、 董艳红),一名副校长(陈彦丽副校长)分管学校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把体育卫生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领导和评估制度健全。保证学校体育卫生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每学期都有专项的计划及工作总结。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方案引导,扎实自查

学校制定了体育、卫生、艺术专项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管负责制,工作流程为:校长—分管领导—体育卫生艺术教师一条线。确立自下而上的工作机制,先由相关教师对照条例和规程进行个人自查,再由各部门对照资料目录中的内容进行部门自查,最后由学校体育、卫生、艺术自查自评领导小组带领各组员认真细致地进行全校自查,并由各部门收集、整理资料、形成档案。

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学校体卫工作确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工作依据,加深对体育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领会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体育新课程改革,加强实验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充满智慧的教育,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及业务素质。

(1)参加校内外政治学习,提高教师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培养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树立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教育就是服务的教学思想,并有为我校体育教学的提高而奋斗不惜,奉献不止的崇高品质。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新教改的理论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看课、评课、开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体育新课改的理念来上课的能力。

(3)积极参加体育新教改协作组的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训练水平和管理能力。

2、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学生健康意识教育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做好一名卫生宣传员。

(1)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上从理论知识角度向学生传授卫生常识,一些流行疾病的防止;

(2)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栏、板报、知识讲座来督促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

3、积极参与体育新课程的学习,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应用。

(1)组织集体备课、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标理念的理解,提高掌握运用新课程设计的能力!

(2)认真学习并制定学期、学年、单元教学计划!

(3)开展教学研讨课、公开课,加强组内学习交流;积极参校市和各兄弟学校的开课、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田径队、软式排球队,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学年安阳市的体育比赛项目较多,任务较重,要及时抓好运动选材和训练工作,采用科学训练,积极提高运动员的水平,争取更上一层楼!

三、工作安排

9月份:

(1)组织新课程理论学习,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校队训练计划

(2)田径队、乒乓队、软式排球队开始系统训练

(3)各教师制定相关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方案。并进行理论学习。

(4)组织教师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并写出心得体会。

10月份

(1)组织新课程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参与片新课改的交流活动

(2)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及骨干教师讲座。

(3)积极开展全校性新课程开课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

(4)组织学生进行应急逃生的演练。

11月份

(1)组织新课程理论学习,参加学校各业务培训学习。

(2)全校学生素质考核,作好分析比较统计。

(3)开展冬季体育竞赛,并选好各项目的运动员,进行集中培训。

(4)汇总学生素质测试成绩。

小学艺术工作计划范文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章程适用于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全日制普通本、专科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

第二条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院概况

第四条学院全称: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学院代码:14002

第五条学院位置:山东省蓬莱市海滨西路34号邮编 265600

第六条学院办学层次及类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独立学院

第七条创办时间及基本情况: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于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综合性独立院校。2011年迁址蓬莱办学,校区依山抱海,清静幽雅,基础设施完备,办学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育人条件和人文环境。

第八条专业设置及办学条件: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态势良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学院依托济南大学雄厚的办学实力,设有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33个本科专业。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816亩,一期建设用地517亩,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图书38万册。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成立以学院领导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第十条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普通本、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纪检组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

第四章 招生范围

第十二条济南大学泉城学院2015年艺术类各专业均面向山东省招生。

第五章 招生计划

2015年本、专科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

序号

招生专业

科类

培养层次

学制

招生计划

1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文

本科

4年

60

2

环境设计

艺术文

本科

4年

70

3

产品设计

艺术文

本科

4年

35

4

摄影

艺术文

本科

4年

90

5

影视摄影与制作

艺术文

本科

4年

90

6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理

本科

4年

20

7

环境设计

艺术理

本科

4年

10

8

产品设计

艺术理

本科

4年

5

9

摄影

艺术理

本科

4年

30

10

影视摄影与制作

艺术理

本科

4年

30

11

新闻采编与制作

文、理、艺术文、理

专科

3年

40

12

广告设计与制作

文、理、艺术文、理

专科

3年

40

13

艺术设计

文、理、艺术文、理

专科

3年

40

14

文化事业管理

文、理、艺术文、理

专科

3年

40

第六章 专业测试

第十三条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测试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测试成绩使用山东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我校不再单独组织专业测试。

第十四条 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测试

1、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测试由本校组织进行。考生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高考考生报名信息确认单及专业测试报考证》及我校专业测试准考证参加专业测试, 三证不全或不一致者不准参加测试。

2、将考生测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根据招生计划数,按山东省教育厅规定的比例确定专业测试合格考生名单,经省招办审核后发放《济南大学泉城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测试合格证》,同时,考生专业测试成绩通过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招生信息网公布。专业测试成绩在合格线以下者,不再另行通知。

3、测试报名、测试地点及科目:

专业

报名时间

报名地点

考试时间

考点

测试内容

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

2015年1月16日-3月2日

zs.ujnpl.com

2015年

3月4日

济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