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2-25 15:18:00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各种城市问题纷至沓来,特别是暴雨积涝问题也已在各大城市普遍发生,并且愈演愈烈。非正常城市内涝积水直接导致城市基本机能的瘫痪,造成市民生活诸多不便,甚至威胁着人们的经济财产及人身安全。根据《2011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其中受淹城市136个,北京、武汉、成都、南京、杭州等大城市都相继遭遇了严重内涝。(如图1)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降水致使城市产生的积水灾害,高效的雨洪管理方案将是缓解暴雨积涝的有效途径,不仅是雨洪的顺利排泄,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调蓄短时间内的大量积水。

图 1 城市内涝

鉴于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市政工程、给排水等领域的研究人员(车伍等,2005)提出了多功能雨洪调蓄的思路。囿于其学科背景,李俊奇等研究人员着力于技术层面的指标计算[2],未能与城市形态及城市空间设计很好结合。另一方面,在城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领域,对城市物质空间和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的研究也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雨洪的生态管理理念,以绿地、水系为研究主体,构建雨洪调蓄生态系统,实现城市防涝、水源涵养与水景营造的多重效益[3]。李倞等人以基础设施与景观的结合为着眼点,归纳分析国外相关景观案例的设计手法,针对现代城市基础设施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以有效应对城市危机[4]。虽然在局部单片的城市开放空间和景观设计实践中引入了雨洪管理,但在较大区域内,如何建立起一个具有水文调节和雨洪调蓄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并发展出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依然有待深入探索。

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

在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开放空间合理设置平灾两用的多功能雨洪调蓄区。暴雨时,该系统可以存贮雨水,缓解城市内涝;正常状态下,调蓄区恢复为城市公共活动或市民游憩的场所。(如图2)形成一系列在功能上灵活多变,解决城市内涝、回补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的综合性城市空间系统。需要强调的是,该研究对象是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它是以调蓄空间为纽带,涉及了市政工程、城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旨在建构一系列连续的彼此关联的多功能调蓄开放空间组团,补充和辅助市政管网系统,调节较大区域的水文状态。

(1)正常状态 (2)雨洪调蓄状态

图 2 西班牙萨拉戈萨水上公园(Water Park in Zaragoza, Spain)

一般情况下,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主要由城市道路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广场空间等组成。而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则利用城市绿地系统和广场空间来“蓄水”,借助城市道路系统来“引流”。换言之,就是要将暴雨时城市内涝点的积水通过城市路网的引导,暂时存蓄于公园、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以待进一步处理。因此,可以将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构成元素归纳为存蓄空间(公园、广场)与引导水流分配的网络(城市路网)。

图 3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构成(作者自绘)

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评价方法

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空间可达性理论非常契合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空间可达性理论不仅可以验证暴雨积水能否到达存蓄空间,如何通过城市道路网络到达存蓄空间,而且还可以计算出存蓄空间所调蓄的雨洪容量。因此,可以借助空间可达性理论对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进行评价。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可达性分析则是借助网络分析的操作方法,建立对该系统的可达性评价模型,以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模拟暴雨时各段路面的积水在道路网络上根据重力势能向着雨洪存蓄空间流动的情况,然后以积水到达存蓄空间所流经的各段路面的坡面汇流历时为阻力属性,计算各存蓄空间在一定时长内对该阻力值的覆盖范围,最后收集城市降雨积水数据,将积水根据阻力值的覆盖范围的分布情况调配到各存蓄空间中,再计算出其中调蓄水量即可。如果存蓄空间可以通过道路网络调配获得积水,即可证明该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是可以被到达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其调蓄水量,以此指存蓄空间的多功能雨洪调蓄设施的设计改造。总而言之,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可达性分析不是以计算可达性指标为目的的,而是以验证暴雨时路面积水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可到达性,并且计算该系统的调蓄水量。

研究意义

对于城市开放空间雨洪调蓄功能的研究,在今后的学科发展和未来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善城市防洪排涝,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建立具有城市雨洪调蓄功能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可以有效补充城市排水管网的不足,减轻暴雨内涝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有利于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景观,促进城市公共生活,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活力。

(二)拓展建筑学、城市设计与景观学理论

在资料的收集和研读过程中可以发现,涉及城市内涝排水问题的研究人员的学术背景大多是市政工程、给排水、水文地理等学科,他们对该问题的处理方法基本上是基于如何改善城市排水管网的直接排水,很少见到将雨水转移到某个区域范围加以利用的研究案例。在城市空间、景观设计领域,目前对于雨洪管理利用的研究也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可以拓展城市空间和景观设计理论,并且为今后的城市设计、景观学提供科学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三)多专业协调配合,建构科学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在进行本课题研究时,需要搜集给排水、水文、景观设计等专业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并加以整合,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完成各项数据的收集分析。这样能够加强建筑学、城市设计、景观学等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互,拓展研究视野。此外,还可以吸收其他专业成熟的研究方法。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内涝问题,提出了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利用城市现存的开放空间,建立平灾两用的多功能雨洪调蓄系统,以此辅助市政排水设施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并且根据空间可达性理论,发展出可对该系统进行效能评价的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可达性分析评价模型,以此来确定该系统的可行性及其调蓄能力。目前,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建立该系统的初步设想。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完善该系统理论,还要继续深化城市雨洪调蓄开放空间系统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并以实际的城市案例为样本检验其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切实地为城市的正常运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车伍,张燕,刘红,何建平,孟光辉,汪宏玲,多功能雨洪调蓄设施抵御洪涝灾害[J]

[2]李俊奇,孟光辉,车伍,城市雨水利用调蓄方式及调蓄容积实用算法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7,33(2):42-46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互动空间 人性化

一、序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已进入完全的资讯时代,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已经脱离图书馆传统的知识“储藏者”角色,成为资讯时代资讯传播的重要实体。在高校中,图书馆除借阅服务外,还要提供参考咨询、教学支持等多种专业化服务和资讯交流服务等内容。现代高校图书馆已成为一个“学术交流”和“教学相长”的场所,一个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和积累经验的资讯场所。因此,现代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的设计需要注重人与资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师生建构一种新的体验。

本文是参观台湾实践大学、华梵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后的感悟。

二、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概念

本文主要就高校图书馆的互动空间设计展开论述,范围限定在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空间。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主要是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休闲、休息活动的场所。具体的空间形式包括学习及资讯交流活动区【借阅览空间(自习室、等候区、出入口、借还书服务区、参考资料区、特藏区、期刊室)、中庭空间、交通空间、廊道空间等】,学术交流活动区(讲演室、会议室、讨论室)和休闲交流活动区(视听室、语言学习室、书店、咖啡厅)等。

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应视校内师生的需求而设计,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亲切、自由、活跃、和谐和归属感,调节和愉悦学生的心情,让每个同学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领域。

要满足如此体验,需要分析学生在图书馆内部会发生的互动行为,笔者初步总结为以下三类:

1、学习及资讯交流活动,如阅览专业书刊、自习等。

2、学术交流活动,如讨论、沙龙、讲演、展览、作品发表等。

3、休闲交流活动,如聊天、喝咖啡、放松减压等。

因此,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氛围的营造和铺陈尤为重要,它将成为一个让师生充分施展个性和激发师生无穷创造力的实体平台,通过物理空间和环境的变换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三、学习及资讯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

学习及资讯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主要是借阅览区和其相配的中庭、走廊过道等空间的规划设计。借阅览区传统上就是一个借阅读书的地方,一般是由书架区和独立的阅览区组成,需要绝对安静,因而在内部空间设计上主要考虑人与书的静态互动,忽略人与人的动态互动需求,整个空间布局机械刻板,不够人性化。人性化的内部空间设计应首先体现在对人本身的关爱上,主要表现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前者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强调环境之于身体的舒适性;后者则强调空间所具有的抚慰人的心灵的语言,让环境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亲和力,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高校图书馆内部互动空间设计就要体现这一原则,人与环境要做到和谐统一。结合台湾实践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谈几点值得借鉴的设计。

1、独特的新书阅览推荐区

常见新书阅览区一般是在图书馆“阅览层”内开辟的一处区域,开放空间,自由组合布置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桌椅,中间一个类似堆头的展示书架。有的在四周开辟独特的沙发阅览区,让读者各得其所。由于开放空间缺少主题性元素,感觉不是很起眼。

实践大学的新书推荐区设计很吸引眼球。地点设在图书馆入口出,空间设计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三面是墙,墙面浅灰,吸附固定在墙面的多层深灰色隔板,层层排列的线条很好地体现了节奏与韵律的美。中心部分是一个让人休息大木方块,由小木块重复拼接而成,中间镂空,形成视觉上的延续和变化。通过小木块拼接方向的变化,形成了一种旋转变化的韵律感;下面的底座,将大木方块垫离地面,整体仿佛一个立体雕塑,让整个空间立刻活跃起来。旁边的墙上放置一块平板电视,用来滚动推荐不同的新书。这样的空间让你不得不深受吸引。

2、开辟学校文化展示陈设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陈设多见在墙面点缀一些小幅字画或利用大厅墙面制作巨幅壁画、壁挂、浅浮雕等,或在柱边摆放石膏雕塑,或在中庭或在天井陈设一组室内山水。

实践大学图书馆在入口处紧挨着开辟了一个展示空间,展示介绍学校创始人、学校的文化理念“饮水思源”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整个空间的塑造非常有历史感和文化感,清晰地表达了学校推崇品德锤炼的价值导向。

3、空间的流动和通透

现代主义大师米斯•凡德罗积极强调的“流动空间”指空间之间相互渗透,甚至从室内延伸到外部,最少的阻隔成为其特征。通过视线的穿透,让内部空间的张力产生视觉的秩序感和延伸感,并让这种通透的视觉感受跟随空间的变化流动起来。

实践大学图书馆入口处和外墙的设计,很好展现了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走进实践大学图书馆,在借还书服务处看不到独立办公空间常见的阻隔视线的墙;其与相邻书库或资料区之间也没有阻隔视线的隔离物,借还书服务处仿佛是阅览资料区的一部分,两者的空间概念融为一体,豁然大气的感觉非常好。

另外,“流动空间”理念还体现在图书馆的大面积外立面玻璃墙的设计上,无论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都能感受到空间的通透。从外面能看到里面的整面书墙,感受到内部书香四溢;从内部则可以看到外面绿意盎然的校园美景,感受到外面的活力四射。

4、走廊和过道的再利用

一般图书馆阅览区与资料区是两个独立的区域。读者的动线是从资料区找到想要的资料,再来到阅览区,找个座位看书。实践大学图书馆打破了这样一个动线原则,将阅览区和资料区融合在一起,既是资料区也是阅览区。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可以减少通高的整面书墙带来的空间压抑感,另一个是充分利用过道的空间,将其变为阅览的空间。通高的整面书墙搭配和谐淡雅的色调给人高大神圣感,但书墙之间的过道空间距离较小,难免带来压抑感。解决的办法是加宽书墙之间的距离,距离的增加带来的就是空间的利用率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阅览区融入到资料区。索性将书墙之间的过道距离加大,再放上桌子和椅子,过道兼具阅览区功能,木质的桌面和淡黄色的灯光同时让整个空间多了几分亲和力和温馨感。

如果你想让某件事情显得重要,那就将它放在你必须经过的地方――把有用的东西放在最显眼的地方(IDEO《十种创新能力》)。实践大学图书馆中的期刊阅览区设计,很好的印证了这句话。走廊是人人都要通过的空间,通常都是匆匆而过,很少会停留,把它和期刊区结合在一起更是一个大胆创新的想法。首先将走廊适当加宽,然后将走廊的一边墙设计成期刊杂志阅览架;另一面则设计成玻璃墙,在固定玻璃墙的梁柱之间,固定一块隔板,隔板离地面的高度正好是人的坐高,宽度正好能满足一个人盘腿坐在上面;保留过道中间的宽度,仍然是大家的走廊过道,丝毫不影响人的动线。这样一个改动,不用放任何桌椅,就将一个走廊改造成一个期刊阅览区。好处不言而喻: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增加了期刊杂志的利用率;学生盘腿坐在隔板上认真看书的样子,透露出神气和惬意――这一设计让很多学生受益。

四、学术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

为什么要设置学术交流区?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交流,可以发现,教室在学生心中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同时是与学习小组成员会面的场所,但通常不是进行认真研讨场所的首选。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小组深入研讨的空间――“准教室”?

在实践大学和华梵大学图书馆,就有这样供研究生个人自修,供小班上课讨论,适合团队小组进行讨论的“准教室”。“准教室”是相对独立的小空间,里面有白板,配有桌椅、笔记本电脑电源接口及平板显示器,学生们可以通过系统预定这些“准教室”,使用时间可以很长。

五、休闲交流区的互动空间设计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除此以外,大学生活还应该有更多元化的体验,学会一首歌,谈一场恋爱,熟练一项运动等。高校大学生的这些人性化需求如能得到满足,则不仅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

实践大学图书馆专门开辟了视听区。这个有点像公司 “创意空间”的休闲交流区运用了开放式的设计手法,里面摆放着便于搬移的家具、装有笔记本电脑电源的座椅、装有平板电脑的桌子以及随机的耳机,方便并肩协作。在开放空间内部,开辟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讨论空间,除正面是全透明玻璃门外,空间的其它三面封闭。这样的小“包间”里同样配备协作讨论设备,学生们通过系统预定这些“包间”,使用时间自由。

有人在视听区听“滚石”演唱会;有人在“包间”为巴萨罗那队加油;有人在咖啡厅边看书边喝咖啡;有人在讨论室争论不休……他们在学习,也在分享快乐,分享令人终生铭记的高校学习生活的体验。

六、结语

资讯时代,图书馆仍是读者与知识交会的场所,是“学术交流”和“教学相长”的场所,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和经验积累的场所;只是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读者与知识交会的方式大有不同。资讯代,图书馆是做研究的地方,同时还是人们社交、讨论问题与消除压力的场所。因此,图书馆除了加强硬件升级,为读者提供优质资讯资源外,对内部空间的软性设计同样需要关注。注重人与资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空间规划及设计上强调弹性和可持续性,台湾实践大学、华梵大学图书馆在通过空间设计为师生建构人文体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张绮曼.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叶孝杰.秩序与空间 汕头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与装修,2010(04).

[3]郑宏.环境景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曾琪淑.代博物附室之部空.台湾图书馆管理季刊,第二卷第四期,2006.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城市空间;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以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为探讨对象,针对我国现阶段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浅析整合,进而引入了新的环境审美观,即环境美学的论述基础。以此来指导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建立一种系统、整体的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系统。对城市开放空间的三种主要形式——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街道绿地空间的景观设计,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环境美学基础论述的实践性探讨与互证,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运用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中。城市环境的美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好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理想联系,让人们对城市环境在情感上有认同感、归宿感。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以环境美学的角度为城市开放空间提供论述指导,着眼于对城市环境的整体把握,将对未来的深思建立在深厚的论述基础和现实作用之上。

1.城市文化空间内涵

城市文化是文化社会空间的延伸,具有文化娱乐休闲的性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发展中将现代休闲与历史文化精神进行融合,既使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又展现包容了社会和谐风貌。现代城市通过各种休闲设施来缓解市民的工作压力,提升生活质量。一方面反映出城市生活浪漫和多姿多彩的情调、折射城市管理系统有序规范的精致生活的城市理念;另一方面使传统特色的景观、自然风貌折射出人文精神的人居环境。

城市文化空间是指人们感知和体验城市文化的各种场所,承载的是多种多样并不断变化的城市多元文化类别。从狭义上讲,城市文化空间是指能够承载城市传统文化的空间,包含有物质文化遗存、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等。也叫文化空间环境,这种环境一旦失去传统文化的活力,就会成为毫无生气的标本。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来说,文化空间环境的保护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首要内容。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历史性城市已经或者正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划定了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城市历史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有效的工作,但文化城市的建设更需要整体系统的文化空间的梳理和塑造。我们也还看到一些城市在改造和建设中破坏了历史文化环境,因此,挖掘城市历史信息、整理城市历史格局、并与城市当代空间叠合,是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前提。

2.景观设计中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空间在视觉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是通过适当的景观整理措施,联系单个的遗产点而形成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通道。在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中更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其作法就经常表现为把一些遗产通过建设绿色通道连接起来。借鉴遗产廊道理念,整合乡土文化景观资源,建立集生态和文化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教育等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区域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以遗产休闲活动为出发点。基本理论服务于一种新型休闲方式的生态基础设施,这便是以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休闲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休闲方式。把文化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一起被通过连续的廊道连接和保护起来,进行整体性的解说和展示,也就意味着游憩、生态和文化保护等多目标的结合。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这样一句话:“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城市的文化景观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这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也可以说是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也是设计者关心城市文化的动机所在。

3.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文化特色现状

3.1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不强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这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3.2文化景点堆砌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历史愈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都体现在城市景观中,以为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如在某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3.3传统景观消失,文化遗产、古迹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传统景观及文化遗产频遭破坏的事件:如有的城市为了扩路,砍去街道两侧百年古树;传统民宅被成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方盒子建筑楼群;新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雷同、缺乏特色。城市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该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形式反映,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如今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盲目建设而变得平庸、失去特色。

3.4欧式化、模仿风

现在有些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住宅小区,在广告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花园”“地中海风情”的时髦标语,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法国的塞纳河”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住宅区公共空间,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位。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潮流般的庸俗模仿,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4.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在全球化背景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一个空前复杂、充斥着各种干扰的创作境遇。中国景观设计师要在新世纪拓展设计方向,就必须了解传统,继承和发展传统,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外国景观规划设计优秀品质,致力于在当前世界多元化图景中建立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现代中国景观,而非仅仅以古典园林的存在,作为一个僵化和单调的文化者的标本。

5.结束语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的更新向来就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城市空间的拓展相伴随。一个城市在开辟新区的同时,也要保护老城区,逐步的拉开整个城市的布局,这也是城市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国有许多城市也在鼓励划分出历史性区域,对历史性的旧建筑物进行整修,改造为休闲和娱乐性的空间环境,给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塑造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4

在发达国家村镇规划中,判断可持续发展有2个不同的角度:一个是以生态为中心;一个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中心论”以环境可承受和环境得以改善为前提来判断可持续发展,如决定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限度:“人本论”以满足当前人的需要但不损害后人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为前提来判断可持续发展。两个不同的立足点的差异之一是尺度不同:“生态中心论”的尺度是区域的或全球的,而“人本论”的尺度是地方的,一个村、一个镇和一个城市。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去规划设计社区时大都采取“人本论”的立场。

英国的《21世纪地方发展纲要》从4个方面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村镇规划设计:

(1)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应采取生态学的方式去考察社区,重新研究社区与它的背景的关系,如自然景观、生态系统、水和能源等。

(2)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应尽可能强化地方社区的独立的和综合的功能。一个地方对汽车的依赖会产生环境污染、交通设施使用不平等、过量使用土地和能源等问题,因此,避免地方社区的区域功能衰退,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去规划设计社区的重要内容。

(3)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中,采用人的尺度、土地与空间的混合使用、人群的混合居住、维护地方的社会资本等基本准则。

(4)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使每个人都能负起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系统干扰的责任。

按照这些准则设计的社区有如下理想特征:有适当的住宅、工作机会、当地生产的农产品、稳定的能源和水源;不同年龄和收入的人们形成一个和谐的社区;人们在那里生活、工作、参与各类社区活动;大部分人在那里工作,不需要每天为了工作而长途奔波;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自己属于那里。这些描述可以归纳为6大设计原则:

(1)独立性:无论从技术上、社会上还是环境上讲,村镇居民的日常需要应尽可能在当地得到满足。例如,居民在村镇里能够得到就业或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减少出行,从而减少在交通上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混合性:在设计上给村镇里不同的社会阶层、经济收入、年龄特征的人们以选择的机会,包括出行方式、住宅、工作、服务和开放空间等,尽量采取居住混合,功能混合,适宜步行等基本设计手法。

(3)地方性:村镇规划与设计应顺其自然,如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水系、生态系统、小气候的条件,不仅增加了每个社区的个性,也保护了环境。

(4)综合性:充分考虑人们在地方社区内的各种各样的空间联系,如公共场所使用的多样性,道路使用的多功能性。

(5)开放性:村镇规划与设计应尽可能对未来开放,如公共建筑用途的变更,住宅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增容,多功能的开放空间。

(6)自我管理:村镇规划的决策应放到尽可

二、村镇规划建设要注意乡村的特点

(1)非农业使用的土地叠加在多倍于它的自然开放空间上;

(2)人的尺度与乡村自然尺度的巨大反差;

(3)乡村空间基本保存着原有自然地理形态和多样性的相互联系;

(4)土地和空间的非农业化会对生态循环链发生影响;

(5)开放空间与其他使用在土地分配上的比例和在空间布局上存在特殊规律;

(6)村镇居民的资源供应能力和废物吸收能力是确定的;

(7)农用地的保护与对农用地调整的生态约

(8)居民点自然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混城市规划并不涉及这8大特征,而村镇规划设计如果忽略它们,后果就是失去农业生产空间,失去自然的开放空间,失去良性的生态循环链,失去村镇居民点的各种自然特征,失去地方文化特征。但是,反对套用城市规划的方式、去指导村镇规划,并不意味着拒绝采用城市规划的技术和手段。相反,它仅仅意味着在规划村镇居住区的形体时应用城市规划和设计手段,同时,还必须再加上对乡村自然开放空间、乡村自然尺度、乡村自然地理形态及其联系、乡村生态循环链、乡村生活与生产的混合等因素的考虑。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应用方法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但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地域文化和内涵的,并赋予空间涵构意义的“场所”。

“场所”概念常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荷兰建筑师奥尔多·范·伊克(AldoVanEyck)在他著名的场所描述中强调:“不管空间和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场所的事件只会有更多意义。这是因为在人的意念中,空间表现为场所,时间表现为事件。”然而在当前营建场所感的规划设计中,场所的形态意义常常被过分渲染,甚至超越了更为重要的人之活动及空间的功能意义。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人体尺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度的标准和视觉印象。尺度存在于城市形体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虽然在整个城市的形体空间设计中并不一定遵循唯一的尺度概念,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人尺度”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使用功能或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但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新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往往采取巨大的尺度来取得“宏伟”的效果,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凡是接近人的地方,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应该注意体现“宜人性”,因为所谓的“人性场所”首先是空间应具有“人体尺度”。

2.可达性与易达性

城市中目的地与交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因为有了吸引人们的目的地,于是才产生了交通;因为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目的地变成可能。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具不具备活力是受到其可达性与易达性的影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在某一场所相互活动形成的,包括街道、市场、码头等,由此也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易达性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考虑公共空间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包括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这是实现公共空间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

3.混合使用与密度

创造活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不同的土地用途和人的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而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又常常被认为是空问富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空间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为避免国外许多城市开发实践中被功能分区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孤立的城市公共空间现象,混合使用已经成为现今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城市设计目标。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而言,适当的密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由于现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形成高密度的区域。尽管高密度有时意味着较低的环境质量,但对于公共空问的使用,适当的高密度意味着将增加人流的接触度——当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类型的人们在同一公共空间中相遇,就大大地激发了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共空间变得复杂多变、富有生机。4.环境质量

根据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人们的每一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这些具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消失,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它们就会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户外空间的环境质量对空间活力营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外,适度强度的接触是进一步发展成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但在没有纷繁户外活动的情况下,最低限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交往也就无从谈起。与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相比,质量较差的空间影响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限制了人与人之间适度强度接触的发生,从而制约了空间活力的体现。反之,我们试想一下,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里,无论是在市中心、商业广场,还是在公众娱乐场所,产生人的停留与活动,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当人们或在一旁观察,或聚集在其周围,或互相讨论,于是新的交往活动就这样自然地展开了。

5.公共设施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健全的公共设施是营建良好公共空间的基本条件。相关的基本公共设施包括: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问等。

建筑与规划设计应为残疾人士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应该结合残疾人坡道与盲人路引等设施,消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残疾人士的各种障碍,创造出平等使用的公共场所,使全体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6.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指的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彼得·波土曼(PeterBosselman)认为,街道家具能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丰富空间的内涵。

除了有助于突显公共空间的个性外,街道家具的组织质量也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街道家具同样也能为地区的发展设定质量标准和期望值。但目前由于多方原因,街道家具设计与选择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无数的街道家具是按照不顾及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和街道景观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结果形成了街道景象视觉和功能上的混乱。

7.公共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如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风习俗一样,城市公共空间也同样需要各种艺术活动的感染和熏陶。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各种有益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黄桷树下龙门阵”,每每都能吸引大量的人参与,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也给原本商业化的步行街注入了文化生机。

三、案例评析

1.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

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北起临江门,南临较场口,西至七星岗,东达小什字,占地0.95平方千米,是重庆市CBD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成熟的配套设施,解放碑成为重庆市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辐射源,成为最具魅力和品位的现代都市标志。

从现状来看,解放碑中心区用地布局复杂,并且多数区域为混合用地,但总体而言兼具商贸和商务两大功能。虽然用地混合带来了使用和经营上的一些问题,但也正因为其功能的多样性与混合性以及常年持续不断的消费人群,保证了解放碑地区持续旺盛的活力。

以“十字金街”著称的解放碑中心区有比较完善的步行系统,不仅沟通了整个中心区的步行联系,而且适度地引进轻轨、巴士等公交系统,解决了中心区复杂的公共交通需要。但中心区整体车行系统的技术指标偏低,道路用地比例仅为15.2%,远低于大城市中心区20%~25%的指标,加上路网格局、线形设计不合理,造成了车行交通的易达性进一步降低,从长远来看,这是保持解放碑中心区旺盛活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空间与尺度上看,解放碑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偏高,高楼林立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区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虽然设计考究、使用方便的街道家具和公共设施给公共空间注入了应有的活力,但是总体绿化容量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心区的环境品质和质量。不过,时常举行的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商家开展的商业活动对于解放碑中心区的活力营建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的时候大量人群聚集在解放碑欢呼雀跃的景象成了重庆繁华兴盛的象征。

2.上海市新天地广场

新天地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淮海中路南面,以其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海派文化风韵和格调时尚的中外餐厅、茶坊和艺术展廊等,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个文化休闲场所。

从区位和交通上看,它地处上海繁华的卢湾区,东临黄陂南路,南临自忠路,西临马当路,北临太仓路,当中一条兴业路把其分为南里与北里两个部分。在太仓路上的主入口离淮海中路最繁华的地段及地铁出入口只有170米,因此交通的易达性保证了新天地广场成为上海一个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性。此外,它在区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上海最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兴业路上,大批中外游客都会借此机会而顺便将新天地广场游览一番。

从空间形态上看,通过对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形成步行街、广场等开敞空间,使得整体空问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同时,还着重把具有石库门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整个公共空间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宜人的尺度是新天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里弄空间本身的尺度是比较宜人的,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对尺度的把握,形成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比如里弄小巷宽度为2~3米,主要街道宽度也不超过10米。

与其他休闲场所不同,新天地广场设置了众多的露天茶坊和咖啡座等公共设施,淡化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大大地激发了不同人群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健全的公共设施以及设计新颖的街道家具也给新天地广场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了高品质的环境质量。在广场南面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广场(时尚广场),时常在此举行的音乐会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无疑,新天地广场作为上海旧城公共空间改造中的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它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个性和内涵。

四、结论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问营建的探讨以及实际案例的评析,可以看出活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营建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而言,各个要素的影响力不同,着重处理的力度也应有所区别:针对较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中心区等),应着重考虑“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以及“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而对于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小型广场等),则应精心处理好“环境质量”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总之,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Janc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凯文·林奇(K.Linch).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华夏出版社,2003.

[3]扬·盖尔(JanGehl).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MatthewCarmona,TimHeath,TanerOc,SteveTiesdell.城市设计的纬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7]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景观设计;大学校园;不特定空间

1 校园空间环境景观设计的行为学要素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包含的内容复杂多样,而本文所要讨论的校园景观设计的行为学要素主要是指环境的使用者――师生等要素。

2 “不特定空间”的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日本建筑师桢文彦提出了“不特定的空间”概念。认为在信息时代,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反馈加速,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因此设计的空间应去适应人们的各种活动和交往。“不特定的空间”的构想更多地考虑了人的行为因素,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随机的行为,而且通过空间和布局去诱发各种新的人的行为活动,使空间更加富有活力。

3 校园不同空间环境中的景观设计

3.1 与建筑邻接的不特定空间

校园内建筑的入口、前庭和后院、建筑中的内庭等都是这类空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这些区域交谈、读书的身影,也是最喜欢的地方。

这些户内外公共开放空间,所属关系较明确,使用人群也比较固定。主要是为开展学习活动、师生交往和课余休息服务的。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就是个特征的建筑,尤其是门廊的处理,外形为三角形的歌特式架空门廊,突出了建筑学院的特色。而在其前庭门廊,经常可以看见班级举办的建筑设计交流展示,师生们积极参与构成了生动的景观意象。而这些意向的产生正是建筑师通过朔造建筑空间,构建了一个传递专业信息的空间环境,才使得这里成为师生乐于交流体现校园精神的场所。这种不特定空间的塑造也使原来的交通性空间一下子成长为一个师生交流的场所空间。这种不特定空间的创造需要设计者从行为人的角度出发,构建起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环境空间。

3.2 公共开敞空间中的不特定空间

公共开敞空间是构成校园景观意象的重要节点,也是校园场所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往往成为师生心目中母校的形象代表。

中心草坪在校园内作为宝贵的开敞空间,是师生喜爱的休闲、读书和交往场所。与校园内许多的学生活动相联系,如同学聚会、班级讨论等。在这里,建筑成为整个画面的背景,而草坪和参与其中的使用者成为景观的前景和主体。师生的活动构成了校园景观意象,体现了校园场所精神。

3.3 交通性空间中的不特定性

交通空间是校园中的线性空间,是学校的公共活动频发的地方,如朋友间见面打招呼,师生欣赏风景攀谈等。为这些随意性的交流提供场所。

道路两旁自然景观的设计,可以加强道路的线性空间,同时有特色的植栽将会加强空间的活力和文化特性,如西安交通大学腾飞广场两旁的樱花道,每年3~4月,樱花争相怒放,洁白如雪,而青松翠柏点缀其中,如诗如画。每年这个时候吸引无数市民前来参观,无形中提升了学校的人文价值,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而期间人们的各种行为,如拍毕业照、纪念照、同学之间的合影留念等,都在无形中为空间的各种可能性创造出不同的画面。

新时期大学校园“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应考虑校园使用者在行为上的多样化,塑造层次丰富的道路空间。师生们常伴随交谈、休息、等候、观望、阅读等各种活动,设计师们更要挖掘其本质的需求,不应单纯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而应结合“不特定性”空间的理论,挖掘出更多的随机性体验式的空间场所。上海大学新校区步行干道的设计,就脱离了单纯的步行交通的作用,与绿化相结合,拓展到水面,做成入水的叠落台阶,形成一个个凸空间,且在每块空间上放置名人雕像和布置绿化,做到“寓教育于休闲”。

4 结语

大学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因而,人造景观、自然景观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景观。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景观环境中,各种行为活动方式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特殊场所下的空间景观设计,只有以师生的行为为导向,以自身校园文化形态为原则,才能使校园的景观充满活力,并富有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教 教育空间 建筑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艺术类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内,各大高校艺术学科受到极大的重视,纷纷成立了艺术设计学院,同时,各种样式、风格的艺术学院大楼拔地而起,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设计研究逐渐兴起。此时,大家也已经认识到艺术类学科有着自身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追求创造性、多样化思维的艺术教育,不仅是传统的艺术技法的传授,也是一个智慧和创造力的开发,由此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着比其他学科更特别的要求,作为这种交流载体的“高教空间”,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尽管如此,当前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研究,如功能单一、交互性差、不能体现艺术教育的特点、无法承载人文理念等,对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研究将使教育空间在艺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当前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设计分析

一方面,一些高校的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设计理念滞后,没有凸显和其他学科教育的区分度。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破旧立新,但是盲目照搬西方设计,与其校园文化、周边环境关系紧张。其表现有:

1.功能单一,形式单调。传统的教育空间设计,无论什么专业,教室的形制都是一样的,不能适应多学科的不同需求。艺术类学生的学习方式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自主性更强,上课流动性较大,教学的形式多样。而其他学科的学生,相对集中教学,对班级的依附更多。因此,艺术类的教学空间需要满足多种教学形式的教学空间。而以往的教学楼内的设计更多只是一间间的教室,只是一个教学的空间,大多是被动式的接触。延续着传统的授课方式,即老师讲一节课,学生只是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缺少课堂上的互动和灵感的激发,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这必然有碍于各种学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由此对学生的心灵会带来趋同化的思维影响。

2.缺乏人性化的交流空间。现有的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没有为师生预留足够的公共空间和交流场所,教学基本上在课堂完成。学生要向老师讨教问题,一般也是在讲台上进行,或者随着老师穿过楼道进行简短的交谈,这样的设计缺乏对人的尊重和对交流的鼓励,更像是一个模块化的工厂。

3.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艺术类学科发展趋势。在多数整体式教学楼中,对艺术教学的针对性不够,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专业学科不断变化,当前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适应现代艺术的教学与实践,适应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及今后不断调整、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而一幢教学楼的使用时间是长久的,这使得艺术类高教教育空间设计面临挑战。

4.无法承载学校、城市的人文底蕴。只讲工具性的空间、技术性的条件、数字化的成果,但忽略了内在的东西。艺术当随时代,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文特色,但目前很多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脱离其所处的环境,甚至照搬西方的设计,光鲜亮丽的外壳之下缺乏人文沉淀,更妄谈承载深厚的人文底蕴。

二、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设计发展方向

1.注重艺术类高等教学空间多样性设计。由于艺术类教学的特点,并非只有教室才是教学的唯一选择,宽大的走廊、开阔的中庭、教学楼旁的草坪、走廊、平台、大厅也是实际功能意义的空间,都是可以供学生讨论、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具体来说,首先要有一个较大的交流空间,这个也是整个艺术楼的中心汇合处,这个空间较大,可安排咖啡厅、座椅、电话、书刊、布告栏等简单交流设施。其次,可在同层或不同层人们经常碰面的地点设立讨论区,如楼梯口可给予学生停留、交谈、娱乐相对独立的空间,可摆放一些桌椅;最后,走廊也是休息与交流的好地方,在不影响走廊宽度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些长椅、展览框,或者自动售卖机,供来往学生休息、观赏和使用。这样,在不增加面积或减少面积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此外,通过绿色植物的绿化、艺术作品或座椅的摆放作为隔断,将交流空间进行划分,这样增加交流区域的节奏感,形成开放和半开放、单独和群体、动态和静态的空间节奏感,更有利于学生交流,也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从整体上,通过节奏、排序、光线、渗透及层次划分,避免单调,形成变化效果,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

2.以人为本,鼓励交流。我们可以联想到西南联合大学,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创造出令人羡慕的成绩,除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大师云集、自由之学风等,还有被人忽视的一点——因为身处暂时简陋的校舍条件,恰恰创造了一个自由、平等、密集的交流环境。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和老师共处一个院落,“住也在那里,上课也在那里”。处在同一空间中的师生就会产生社会往,相互照面并体验到他人的生活感受,由此因灵感和激情的碰撞而共同创造出一个愉快、积极的交往空间。

因此,未来艺术类高教空间,应该以人为本,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为主线,营造更多的公共空间;应该打破以往的、原有的以老师为中心的静态、单调的教学布局模式,更多地放入互动的教学布局模式。建筑大师约翰·波特曼对公共空间的成功运用给我们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以启迪,他在建筑理论上提出“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的设计指导思想,值得深思,使我们在未来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中的考虑要更多地从人出发,建立更多的鼓励交流的公共空间。比如,在课堂空间布局设计中应多考虑师生互动和学生间分组讨论等,使之成为适合师生进行各种交流的场所。课余活动聚会、联谊交流等可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延伸。所以,现代教学空间应该把聚会、展览、展示、课程设计、交流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共享的空间。设计大小不同的空间,私密和半私密的空间,自修和讨论的空间,教学和休息的空间等。而采用完全开放式的结构,将艺术展馆融入到教学设施中来,改变目前艺术展馆和教学楼相分离的局面,也不失为以人为本,鼓励交流的创举。

3.注重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效用和可变性。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艺术类高教空间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其功用性中来,而不是仅将其视作增加教学设施的审美格调。首先要满足教学空间的需要,立足艺术类高教的特点,更大程度上满足讨论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对空间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展示的需要,比如与城市建设衔接,建立公益性文化展示平台、艺术场馆等。最后,要满足学习、交流的需要,如设立小型艺术类图书馆,提供阅读空间,引进商业化的咖啡吧,提供交流讨论区。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可变性。建筑的使用年限动辄几十年,但对建筑的使用却常随时代而变,教学楼的设计应以“可变功能”的概念代替“固定功能”概念,使建筑最大程度上接近其最高使用价值。

在现代整体式教学楼中,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的灵活性问题尤为重要,未来艺术类专业学科不断变化,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应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如减少隔墙、扩大空间,以适应学科间的不断调整、发展、更新等方面的要求。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是在以群楼的方式来适应未来多学科的分院独立教学管理方式。

4.注重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人文精神传达。空间设计的实践活动应该是通过设计语言来表达空间的意义,而公共空间往往含有人文的思想在里面。艺术类高教空间的设计应追求人文精神的传达,能够承载学校、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人文积淀。艺术类高教空间决定着我们培育的艺术人才在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环境中成长,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艺术观、道德观将在一个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养育,并最终影响、决定着我们所生存的土地的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对艺术教学空间的处理应使我们在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中得到启发。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获得2012年普立兹克建筑奖,有同行指出,正是因为王澍不在乎西方任何潮流的这种自信,赢得了西方的尊重。他的作品设计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文化的高深见解,并贯穿始终,这种人文精神的传达,已经在无形之中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学院的师生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并不只是对中国文化的应用和理解,更多的是一种对坚持做自己东西的执著。这种精神本身,才是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应有之义,它更能启发、激励一代艺术人。

参考文献:

[1]文靖.上学记[M].北京:三联书店,2010.

[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3]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8

自19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领域对外开放的步步深入,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年复一年快速增长。自1992年起到2002年,中国累计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3701.6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发展中国家吸收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东道国。FDI分布于中国除西藏外的所有地区,几乎遍及中国工业的每个领域。很多研究表明(Wei,1995;Sun,1998;Chen,1999),大规模的FDI涌入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技术进步与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但是,FDI的这种好处并不是中国每一个地区都能感受到的,我国FDI的区域分布有严重的非均衡性(表1)。自2001年10月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FDI的区域分布结构有了细微的变化(中、西部投资比重有所增加)。

表1 中国FDI分布的基本特征

Tab.1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DI distribution in China 年份

FDI(US)百万

区域分布/%

广州、福建及其他省所占比例%

东部

中部

西部

广东

福建

其他省份

1986-1991平均

3 104.5

91

5

4

43

8

49

1992

11 007

91

7

2

34

13

53

1993

27 515

87

9

4

28

11

62

1994

33 767

88

8

4

28

11

60

1995

37 521

88

9

3

28

11

62

1996

41 726

88

10

2

28

10

62

1997

45 257

87

11

3

27

9

64

1998

45 463

88

10

2

30

10

61

1999

40 319

88

9

3

29

10

61

2000

40 715

88

9

2

28

9

63

2001

46 878

88

9

3

26

8

66

2002

52 471

87

10

3

22

7

71

注:资料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相关计算。

依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Spatial Econometrics)模型进行研究。首先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选择了经济总量、劳动成本、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信息成本、累积的FDI、开放程度七项区位因素指标,对影响FDI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证明了空间依存性的存在并估计了地理溢出程度(空间自相关系数);然后确定影响FDI区域分布的关键因素;最后依据模型结论,为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引进更多的FDI提供了政策建议。

本项研究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现有的同类研究相比有两大显著特点:①使用了最新的FDI数据,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的数据;②在标准回归的基础上,运用了空间计量模型,融入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对FDI的地理溢出程度进行了估计。

2 文献综述

2.1 FDI区域分布理论文献综述

在解释FDI区域分布理论中,最早研究角度主要从企业或跨国公司出发,Hymer(1960)认为跨国公司是一个寡头行为,FDI被认为是公司在全球竞争下所作的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决定;Dunning(1977)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详细解释了所有权、国际化和区位优势对跨国公司行为的影响,用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的内部化,强调FDI的目的是资产的获得;Brainard(1997)则认为跨国公司FDI是其为获得规模经济所采取的接近客户或集中生产的一种交替选择,FDI与贸易出口之间存在着交替的关系;传统企业选址理论用交通成本、工资和基础设施解释FDI的地理分布;现代工业选址理论则强调盈利的外部性或与需求和供应链相联系的聚集程度(Krugman,1991);新经济增长理论也强调工业内或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形成的聚集效应(Romer,1986;Sala-I-Martin,1990);一个新的理论信息成本方法认为跨国公司的管理和分支公司的设置是经济人针对信息成本存在理性反应的结果(Casson,1994)。

2.2 FDI区域分布实证文献综述

在对美国的FDI地点选择研究中,Coughlin(1991)从公司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认为区域面积、人均收入、产业聚集、劳动市场条件(工资率和失业情况等)、交通网络、税收、政府吸引FDI的消费等都是各州吸引FDI的决定因素;Friedman(1996)发现市场潜力、工资、技术劳动力(人均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工程费用、主要港口、吸引FDI的补贴等对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的选址有重要影响;Mody和Srinivasan(1998)进一步证明吸引美国和日本跨国公司相似的区域条件是低工资、低风险、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技术人才。

对中国的FDI地点选择研究中,Wei等(1999)研究表明国内贸易额、工资率、GDP增长率、R&D人员、基础设施、聚集程度、信息成本和投资刺激等因素对吸引FDI具有显著影响;Qian sun等(2002)实证研究表明区域内市场规模、聚集程度、基础设施、工业化水平、累积FDI、劳动力质量、劳动成本、科研水平、开放程度、政策风险和FDI替代物(外国证券投资)等因素在不同阶段对FDI的区域选择作用有所差别;孙俊(2002)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了FDI地点选择的因素,认为除了基础设施、劳动力质量、工资、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变量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对该地区吸引FDI水平有着重大作用。

这些经验研究的共同点是使用标准回归模型对平行数据(Panel Data)进行分析,但这些分析没有结合空间数据的典型特征,参数估计是有偏的,推论的有效性值得怀疑。空间数据观察值的位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因为相邻区域可能相互影响, 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所谓的空间依存性。对于FDI,聚集效应通过地理溢出区域边界可以导致相邻区域的FDI水平提高,另一方面空间依存性使区域内资源成本上升,相邻区域变得更具有吸引力。本文设置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FDI区域分布进行分析,并对空间依存性进行检验和估计。

3 中国FDI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分析

影响外商在一个地区投资的区位因素很多,集中到一点上是投资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一个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出口通道、高度聚集发达的产业群、便宜的要素投入、丰富低廉成本的劳动力资源、潜在的巨大规模市场和相对低的信息成本等因素都会对吸引FDI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各地区对吸引FDI有无税收等优惠政策、正常的市场活动是否会受到来自政府的干预、有无来自政府支持国有企业的不平等竞争、有无稳定连续的政策环境、需不需要额外的寻租成本等宏观投资环境也会左右外商的投资决策。综上所述,考虑到数据资料的可得性,选择了经济总量、劳动成本、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信息成本、累积的FDI、开放程度七个区位因素变量。

3.1 经济总量(GDP)

GDP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地区潜在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越大,该地区对FDI越有吸引力。然而,市场越大,竞争者越多,竞争也越激烈,有些投资者也会投资到市场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的地区,此时,市场的大小与FDI成反向关系。GDP对FDI具体作用及方向有待模型检验。我们用各省市或自治区2001年的GDP作为经济总量或市场需求的变量。

3.2 劳动成本(WAIP)

劳动成本一般用工资来度量。大多数人认为工资与FDI呈反向关系,但由于国有企业的职工工资不包括住房补贴和医疗保险等隐形收入,这使得工资指标的解释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吸引FDI并不主要是靠低廉的劳动成本(Branstetter & Feenstra,1999)。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倾向于付给其工人一定的工资外津贴,因为他们想雇佣高质量的工人。高工资也许反映较高的劳动质量。因此,在有些省份高工资会吸引较多的FDI。在这里我们用2001年劳动生产率调整工资率(人均工资除以人均劳动生产率,即效益工资率)来反映劳动成本。理论上,该项指标越低,吸引的FDI越多。

3.3 基础设施(INFR)

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外商投资者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基础设施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公路到铁路、航空再到通讯系统,甚至包括中介组织。因此,对基础设施的度量非常困难。我们用各地区2001年公路密度(公路里程除以各地面积)作为基础设施的变量。

3.4 市场化程度(MAK)

各地区市场化水平对吸引FDI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活动是否规范、是否有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是否有地方保护、是否有红顶商人和腐败、寻租现象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外资流入的信息成本和投资风险。市场化程度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指标,涉及到产权制度、竞争性价格制度、市场环境、政府行为和经济主体行为的独立性等多方面因素,要完整地度量一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当困难,我们借用樊纲、王小鲁(2001)所测度的各地区1999与2000年市场化指数平均值作为市场化指标的变量。

3.5 信息成本(IC)

与国内投资者相比,外国投资者饱受信息不对称之苦,外国投资者在某个地区投资是针对信息成本存在理性反应的结果(Casson,1994)。信息成本的度量包括与区域中心的距离、首个FDI投资年限、世界前500强的表现和相邻效应(地理上相邻或文化相近)等。对于我国来说,沿海地区就是低信息成本区域,原因在于:①这些地区是传统的工商业中心;②这些地区最先对外开放,也是吸引FDI的重点区域,享有广泛的优惠政策;③世界前500强在这一区域的投资远远超过了内地;④这些沿海地区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除了地理上相邻外,在血缘关系和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信息成本我们设置了虚拟变量(或称沿海地区哑变量),沿海12个地区为1,其他地区为0。

3.6 累积的FDI(CFDI)

累积的FDI对于其他FDI具有“羊群效应(herding effect)”。在这里我们用各地区累积的FDI除以其累积的国内投资作为变量。在回归分析中,如果这个变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则表示累积FDI对于吸引新的FDI具有挤出效应,也就是说广大中、西部地区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能吸引更多的FDI;如果这个变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则表明累积FDI对于吸引新的FDI具有吸引功能,集聚效应大于其扩散效应。这个变量采用的是1986年到2001年各地区累积的FDI的数据。

3.7 开放程度(OPEN)

开放程度从本质上降低了信息成本,促进FDI的涌入。同时开放程度也决定了一个地区当地居民和政府对外资的接受程度、有无通畅的外销渠道、管理水平能否与国际接轨、有无大量的一流人才等。开放程度综合概括了这些因素,因此开放程度提高伴随着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加。我们用2001年各地区的外贸依存度来衡量开放程度指标。

4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及其估计

4.1 中国FDI区域分布区位条件及地理溢出的空间计量模型

4.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模型。

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由于研究方法不同而各异,但有关FDI区域分布的研究中,区域总是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分析,区域间潜在的相互影响往往被忽略。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它总是与其它经济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外生冲击对一个地区的经济造成影响时,往往也会波及到邻近地区或者更远。空间依存性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内容,空间依存性可以表述为Tobler(1979)地理第一定理:“地理物体是互相关联的,空间接近的地物间关联程度高”。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依存性可以设置成两种形式基本的模型结构,即空间自回归模型(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即SAR)和空间误差构成(spatial error components model,即SEA)模型两类。

空间自回归模型(SAR):

y=ρWy+Xβ+ε

(1)

式中:y是n×1列的决策变量观察值向量;W是n×n的空间权数矩阵,n个机构或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网络结构的一个矩阵,W[,y]为空间一阶滞后因变量;ρ是空间自回归参数,其取值在-1到1之间,表明相邻区域之间的影响程度;X是k个外生变量观察值的n×k阶矩阵;β是k×1阶回归系数向量;ε是随机误差序列向量。

另一种是空间误差模型,机构或地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误差项来体现。当机构或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时,则采用这种模型。空间误差构成(SEA)基本模型为:

y=Xβ+ε

(2)其中,

ε=λWΨ+ξ (3)

式中:Ψ是n×1列溢出成分误差,ξ是n×1列的区域内随机扰动项;假定Ψ和ξ是服从独立同分布(i.i.d)且互不相关;λ是空间自相关系数,λ的取值在-1、1之间,表明一个区域变量变化对相邻区域的溢出程度;其他字母如(1)式所设。可见,(2)和(3)两式构成的SEA模型其本质就是在线形模型的误差结构中融入了一个区域间溢出成分。

4.1.2 理论模型估计及检验

空间依存性模型的估计比时间序列要复杂得多。空间自回归模型由于自变量的内生性,OLS估计是有偏的(biased)和不一致(inconsistent)的。需要通过工具变量法、极大似然法或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其他方法来进行估计。判断地区间的空间相关存在与否,一般通过包括Moran’s I检验、最大似然LM-Error检验及最大似然LM-Lag检验等一系列空间效应检验来进行(Anselin 1988)。鉴于空间经济计量估计中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目前一般空间计量模型都局限于一阶滞后、一阶自回归模型。本研究也仅限于讨论一阶模型。

4.1.3 中国FDI区域分布区位条件及地理溢出的空间计量模型

本项研究设置的空间计量模型包括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构成(SEA),然后对此进行检验,甄别出最适合中国FDI区域分布的模型形式。对于空间计量模型,空间权数矩阵W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范畴。权数确定的标准一般依据“距离”而定,最常用的是“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Anselin 1988)。本研究依据地理相邻设定权数,该空间权数矩阵W是一个n×n稀疏的0-1矩阵,相邻区域的元素为1,其他为0,对角线元素也为0。这是一个29×29稀疏的0-1矩阵。对于SAR模型(1)或SEA模型(2)、(3),为了避免内生性对模型解释力的影响,所有的自变量滞后一期,如SAR模型:

y[,t]=ρWy[,t]+X[,t-1]β+ε

(4)

式中:y[,t]是中国2002年29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海南省、西藏和重庆除外)实际吸引的FDI值取对数(即lnFDI[,t],单位:美元),W是地理相邻权数矩阵。自变量矩阵为2001年的影响因素的值取对数:

X[,t-1]=( lnGDP[,t-1],lnWAIP[,t-1],lnINFR[,t-1],lnMAK[,t-1],lnCFDI[,t-1],lnOPEN[,t-1],IC) (5)

其他字母如(1)式所述。SEA模型(2)、(3)的设置与上类似。

4.2 实证分析

模型使用的数据来自1980—200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作者运用GUASS Light 6.0软件(林光平,2003),依据极大似然估计原理,编写了相应的空间计量模型计算估计程序(表2)。

表2 相关回归结果

Tab.2 The result of the regression 变量

模型1

模型2

回归系数(概率)

回归系数(概率)

OLS

SEA

OLS

SEA

C

-5.819405(0.0017)

-6.023757(0.0008)

-6.288888(0.0002)

-6.422313(0.0000)

lnGDP[,t-1]

0.726925(0.0025)

0.746824(0.0011)

0.714412(0.0011)

0.742548(0.0005)

lnWAIP[,t-1]

-0.734435(0.1042)

-0.695832(0.0845)

-0.747168(0.0947)

-0.784224(0.0421)

lnINFR[,t-1]

0.089272(0.8093)

0.122654(0.562493)

lnMAK[,t-1]

2.49843(0.0177)

2.658563(0.0076)

2.682820(0.0028)

2.744256(0.0012)

lnCFDI[,t-1]

0.339636(0.0195)

0.376985(0.0146)

0.334120(0.0117)

0.352256(0.0054)

lnOPEN[,t-1]

0.225370(0.1482)

0.2364322(0.0951)

0.243067(0.0970)

0.223285(0.0623)

IC

0.135986(0.7657)

0.1436552(0.4265)

λ

0.14(0.0079)

0.12(0.0163)

检验值(概率)

Kiefer-Salmon

2.86(0.25)

2.78(0.27)

Breusch-Pagan

8.12(0.26)

7.56(0.16)

LMerr

2.83(0.08)

2.61(0.09)

LMlag

0.38(0.54)

0.18(0.69)

Adjusted R[2]

0.88

0.89

Log likelihood

-21.9860

-20.1865

-22.0816

-20.6987

Sample Size

29

29

29

29

注:括号内标注的是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

4.2.1 模型的空间特性检验

两个拉格朗日多项式LMerr和LMlag都可看出空间依存性的存在。因为LMerr的概率是0.08而LMlag的概率是0.54,所以空间误差构成模型(SEA)更适合解释中国FDI的区域分布。对于空间异方差(spatial hetersocedasticity),Breusch-Pagan检验的概率是0.26 说明了它是不可能存在的。Kiefer-Salmon检验的概率是0.27,说明残差项分布是正态分布。

对于中国FDI区域分布的SEA模型,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而言,传统的R[2]不再适合空间依存性模型,具体检验空间依存性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X[2](1)检验,用SEA模型负的Log likelihood的值减去OLS相应的值的2倍与临界值X[2](1)相比较。对于模型1和模型2的检验值分别为3.5和2.8,均大于X[2](1)(显著性水平为0.1时,其值等于2.71)的临界值。第二种方法是直接通过λ的概率值来判断空间依存性的存在,模型1和模型2概率值(分别为0.0079和0.0163)的显著性水平都是5%。

空间计量模型和普通模型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空间自相关系数λ表明:我国FDI区域分布的地理溢出程度是14%,即一个地区FDI的增加会溢出其地理边界使相邻地区的FDI也相应有所增加。虽然空间计量模型(SEA)的回归系数与普通模型相比只有细微的变化,但是降低了回归系数的标准差和报告的概率值,增加了回归系数的有效性。

4.2.2 模型结果分析

从表2的估计结果看,模型1和模型2的OLS回归结果和以前的研究(Qian sun,2002;孙俊,2002;Chunlai Chen,1997)相比是极其相似的,模型对中国FDI区域分布方差的解释能力都在88%以上。

模型1包括所有预先设置的自变量,除调整工资变量外,其他都是正相关。然而,并非所有的变量统计上都是显著的,基础设施(lnLD[,t-1])和信息成本(IC)的统计检验不显著。经济总量(lnGDP[,t-1])、市场化水平(lnMAK[,t-1])和累积的FDI(lnCFDI[,t-1])的显著性水平为5%,调整工资率(lnWAIP[,t-1])和开放程度(lnOPEN[,t-1])的显著性水平是10%。基础设施与FDI的区域分布呈现正向关联但统计不显著。信息成本(或沿海地区亚变量)与FDI的区域分布呈现正向关联但也不显著,这个结果与许多研究结论不一致,只能说明中国加入WTO以后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倾斜政策等历史上的优势在逐步消失。

剔除不显著变量的模型2和模型1相比较,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大大提高了。模型2的开放程度和市场化水平的系数比模型1(弹性系数)有所增加,其他系数则相应减小了。由于我们设置的模型回归系数可以用弹性理论加以解释,各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弹性系数(2.50)最大,以下依次是经济总量(0.73)、累积的FDI(0.34)、开放程度(0.23)、调整的工资率(-0.73)。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对于其吸引FDI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市场化水平本身是个高度综合的指标。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七个区位条件变量对FDI区域分布的影响,使用了最新的FDI数据,检验了空间依存性的存在,并估计了FDI的地理溢出程度,拓展了研究方法。在本文的计量模型中,我们检验空间异质性是不存在的,而空间依存性是存在的。进一步,本文证实空间误差构成模型(SEA)更适合表现中国FDI区域分布的空间依存性。研究结论表明一个省FDI的增加会对邻省产生积极的影响。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9

关键词:开放空间 城市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设计中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况

1.1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室内外空间。是市民容易到达和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比如市民广场,开放式绿地和公园等等。

1.2 开放空间的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城市结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城市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要素。

路易斯・康认为空间场所感非常重要,他认为“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原”。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

1.3 开放空间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1906 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 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二的用地有建筑物,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1]

H・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 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遗娱乐设施。这种解释偏重于开放空间的游憩功能。

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认为开放空间就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此处强调的就是开放空间的开放性、公共性和社会性。

近来,我国城市规划界也开始把开放空间的理念运用到城市规划实践中,特别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等, 但总的来说,以城市开放空间为独立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不多,起步也较晚,在1980年代南京大学地理系才首先将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念引人到城市规划中。[ 2]

2 目前我国城市中开放空间设计的不足之处

2.1可达性较差

城市广场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聚会、休闲的活动场所,因此,城市广场必然是一个公共性的开放的活动空间。应便于开展各种休闲、运动、娱乐、集会等各种活动,具有良好的交通可达性。一些城市的绿色空间廊道未能形成,城市的城市公园与周边的建筑关系处理不当,绿化景观被建筑隔绝,无法与城市相连通。也存在着开放空间被建筑包围,出入口设置较少, 居民可达性降低。

2.2开放空间的数量不足,比较分散

目前,城市开放空间数量不足, 面积较小、并随城市更新日益减少。使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明显。城市开放空间使用的连续性和多样性也没有在城市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并不是以街道、公园、广场等形式孤立存在的单元,因此零星建设的城市开放空间不成系统,不能够充分发挥开放空间对城市景观文化的塑造和城市风貌的影响。

2.3 功能单一、人性化考虑不足、舒适性较差

人性化的实际是广场设计的核心问题,它体现并反映了广场设计在城市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在任何一个环境设计中,人性化因素的考虑是首当其冲的,如果说广场设计当中缺少了“人”的因素,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城市空间。[3]另外部分城市公园长期得不到更新改造,公园设计粗糙, 人性化需求考虑较少,无法满足各类使用群体的休闲要求。街头公园缺少优秀的城市雕塑、小品、绿化设计,城市文化氛围无法形成,尤其是无法满足老人和儿童日常需要。这些舒适性较差的开放空间成了滋生犯罪的温床, 也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 城市设计中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要点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的出发点应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以人的舒适感为中心,让人使用和享受的。其目的在于让紧张的人们放松,让人融入人造自然小空间环境。所以,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应考虑人性化的元素,通过研究人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群的喜好和不同区域、不同气候等作为首要的设计基本原则,达到人物融合效果。[4]具体而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人为本

城市开放空间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空间设计做到以人为本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可坐设施,其实除了座椅外,矮墙台阶、墙壁的突出部分、花坛、喷泉的池壁经过处理后都可以坐, 活动座椅也很具有灵活性。这样既满足了美观许需求,又能够满足人们休息,游憩的需要。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同时需要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同时满足正常人的使用,又满足弱势群体的使用,以使开放空间更好地满足包括弱势群体在内所有人的使用。

3.2 区域文化

最简单的说来就是,一个城市应该有一个城市的标志物,他不仅可以体现城市的形象,也能够有助于人们进行识别和记忆,熟悉环境的观察者在熟悉的序列中可能积累大量的点的意向。[5] 具体来说要在设计的时候从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入手,把握该片区历史渊源和传统积淀,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尽量使用本地树种,力求突出有一定的特色性。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条件来组织景观,从而形成特有的区域特征。

3.3 空间尺度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城市广场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它的尺度,它的空间要与周围建筑物成比例,建筑和开放空间要充分配合。[6]所有城市开放空间都是有形的物质空间,其形状大小不一,每一个开放空间都是由若干个小空间组成的空间组合体,其空间尺度的人性化直接关系到空间的品质和氛围的形成 。尺度存在于城市形体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因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

3.4 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对生态环境压力,我们没有选择,必须把生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到规划和设计中。我们已经意识到发展是人类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发展不能仅仅考虑当代人甚至少数人的舒适和享受,还要顾及全人类的长久生存。因此,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要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宜人居住”的环境为先决条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

3.5 公众参与

以往我国规划的制定基本上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公众基本上是被排除在外的,他们对于城市规划设计只有遵守和执行的义务。而今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必将伴随一个重要过程,即是规划和设计决策将更多的采用“自下而上” 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过程。[8]总的说来,公众参与是城市设计成败的关键,不仅在确定规划目标时如此,在发展和评价方案以及为获取政治支持时也是如此。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蓬勃兴起的城市开放空间也将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集会的好去处。人们为了发展自身,发展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变化,就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场所体系。只有某个空间对于使用者来说具有吸引力的情况下,人们就会自发的来到这个空间进行活动。于是,赋予规划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栖居。实质上真正、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创造出安全、舒适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不论外在形式如何,那都会是一个好的开放空间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余琪.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 J] . 城市规划汇刊,1998( 6) : 49- 56.

[2] 张虹鸥,岑倩华.国外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进展[J].2007.5(171).78-84

[3]陈孝峰. 浅谈城市广场设计[J].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009(04):34-37

[4] [EB/OL]. tieba.省略/f?kz=307398968

[5] 凯文・林奇. 城市意向[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5-30.

[6] 何芷若,朱建宁著. 西方园林[M]. 河南: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