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学精神集锦9篇

时间:2023-03-01 16:24:24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范文1

对于“精神”这个词,《辞海》与《汉语大词典》中有解释,大体指精气、元神和意识,基本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笔者认为,“科学精神”应该是指科学技术工作者(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处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科学学术研究包括不同的领域、范畴和项目,正是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为众多科学和技术研究和运用者具备坚定不移、坚忍不拔的自信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状态,保证学术研究和探索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大大小小的成果。

梁启超先生最早认为“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智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梁任公文存》第188页)科学界的前辈任鸿隽先生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家“性理中事”,不是靠模拟仿效而能得到的。国人必须把它学到手,因为“舍此而言科学,是拔本而求木之茂,塞源而冀泉之流”。至于现代科学家的论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科学精神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意境,容易被人扭曲,但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泛口号,或是随意故弄玄虚的幌子,而是可操作、可达到的高尚境界。

笔者以为,科学精神的内涵表现为“创新、求实、协作、奉献”八个大字。

创新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目标和动力,为科学精神的首要涵义。科学研究是为了寻找和探索事物——包括林林总总、各种形态的自然界物质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方面面的生成、延续和发展的规律,以求实现其社会价值。每项科学研究和探索都是为了创新。自然科学界的前辈严济慈先生生前说过:“所谓创新,就是你最先解决了某个未知领域或事物中的难题,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前人从没有过而又能被别人重复的,得到的看法应该是从来没有人提出来,而又能逐渐被别人接受的。”只有创新才能求得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前进动力。世界是无穷尽的,故而创新也就是无穷尽的。

创新精神首先是敢于向世俗和权威挑战,为科学发展开辟新路。然而并非与以往不同的事或以前没有看见过、听说过的都是创新。中国科学院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认为:“科学精神体现为继承和怀疑批判的态度,科学尊重已有的认识,同时崇尚理性质疑,要求随时准备否定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囿于认识局限的断言,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蕴含科学内涵的观点,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认为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毫无疑问,此话很是确切,但却有偏激之嫌。

自然科学研究的创新需要对前人成果提出理性的质疑。而称为创新的成果、见解总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公认,不可能全部否定前人成果。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这并非谦逊之词。他创建奠定近代物理学基础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伟大成就,尽管后人有所创新,而这些定律依然可以应用。又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由李政道、杨振宁两位先生发现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并没有为前人称颂、公认的“宇称守恒”定律;爱因斯坦发现的“广义相对论”也没有否定科学界公认的“狭义相对论”。两者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是成立的,而且被科学共同体所一再重复验证,不少已经成为基本常识。诚如钱三强先生所言:“每一项新小研究,都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不彻底了解本领域内已经弄清楚和尚未弄清楚的问题,就像盲人骑瞎马一样,是不行的。”(《科学的传统》,见《现代人的智慧》第218页)因此,创新就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化。古人说,不进则退。没有创新人类社会也就不能前进,反而倒退直至灭亡。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上确实有许多问题没有探明,或者一时难以解释,属于未知;有的还是在前进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或疙瘩都需要人类去探索与解决,不断地加深认识,推动人类不断地前进。需要明确的是,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研究都是从真实的事实出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综观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无论是新发现,还是新发明,没有一项脱离或完全了前人研究的有关成果,总是在前人的脚印前踏出新的步伐,作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从基本粒子到以DNA为主的生物技术、以微电子为主的信息技术等等,都是如此。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创新一步,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就前进一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也随之前进一步。

当前社会上常常有人捞起腐朽的沉渣,冠之以时兴的科学名词,称之为“创新”,既缺少理性的质疑,还缺乏求实的科学方法,更幻想已经被多年实践证明了的前人的科学成果,其实质有悖于科学精神,妄图把自己造成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科学之神”(当然大都是某些人或媒体哄抬而起的)。创新获得的成果是人类奋发拼搏结出的果实,不是神创的,也不是造神的结果。现代社会出现的所谓超自然现象及其他伪科学的“研究”,把一切学术研究都建立在神创的基础上,更多的是为了造神,造“科学之神”。那是同真正的创新背道而驰的,不仅没有创新,更多的是破坏创新,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不安定。

求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的基础。没有求实,创新也就成了空谈,或是走形式,使得科学精神变成虚无缥缈、子虚乌有的幌子。

求实首先是弄清楚所研究课题的事实真相,然后才能对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比如癌瘤、经络,首先确定是否真实,才能对其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否则就会变成顾左右而言他,加上花言巧语,胡编乱造必定使“研究”走上邪路。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伪科学”事件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在反对伪科学时必须弘扬科学精神,也只有弘扬了科学精神才能彻底批判一切伪科学。

当然,科学是讲究精确的。想要达到求实的境界,还需要辅之以一定的、相关的科学方法和实现求实的必要工具,进行严谨、缜密的求证。这里不能有半点疏忽,也不能有丝毫随意,更不能有什么宽容。自然科学研究往往从假设开始,然后通过实验取得数据,又经过推理、演绎归纳等逻辑程序得出结论,再采取双盲法等科学方法验证及同行评议,才能达到求实的目的。历史研究也走相同的路,总是先对文献作最严密的考订,然后根据历史当时的环境,以证明对一个事件的真实认识。科学研究是从来不能采用聚众表演的手段展示成果的。当前学术界一些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使抄袭、剽窃、造假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大肆蔓延。对待这种同求实精神大相庭径、丧失理智的邪门歪道,是不可宽容的。国家有关部门都制订了相关的条例,关键在于实实在在地操作,而不是将这类条例视为观赏的摆设。

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协作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日见精细、深入,更加需要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必要的协作。如果说,十八、十九世纪刚刚打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大门,科学家们大都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探索的话,那么到二十世纪,全球的科学技术已经进入基本粒子、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领域,突破了少数科学家关在小型实验室里操作探索的范围了。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多种侧面和层面的实事求是地分析,需要最快地获得大量的信息,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才能顺利地进行。这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所能如愿的。所以,法国著名科学家彭加勒坚信:“科学是一项集体事业;而不可能是其他。……科学需要必要的合作,需要我们和我们同代人同心协力,甚至需要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后继者共同奋斗。”(《科学和道德》,见《现代人的智慧》第196页)

协作同由学术带头人的带领没有任何矛盾。学术研究没有带头人,好比大海航行没有船长的指挥,太空旅行没有飞船的正驾驶一样。学术带头人高深地掌握着科学文化财富,具备准确地分析和判断研究的方向、熟悉科研的管理和指挥的能力,才能使科学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地前进。没有学术带头人带领的协作,绝对不可能取得高层次的科学技术研究成绩。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科技工作者凭借其权力和地位,在研究中没有出多少力,却在论文或成果的署名中名列前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为推动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不应该为了争论所谓的优先权的问题,而使享受他们共同努力成果的快乐蒙上阴影。”(见《爱因斯坦语录》第148页)这种学术腐败现象有必要作彻底清理。我们讲究知识产权的保护,绝不允许、不宽容那些图虚名而获实利的现象发生。

奉献精神是永恒的。科学技术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研究交给人类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是无数的科学家们奉献的历史,为了个人的名利而开展研究,历来是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所不齿的。

科学精神范文2

秦建国,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部队经历中高原缺氧给战友带来的痛苦和死亡,使他萌发了一生的科研梦,在科研追梦的道路上,他历经坎坷坚持科研30多年,最终他宣称发现了人体新的呼吸理论,并根据自己发现的呼吸理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了产品,投入到了社会。在秦建国看来,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产品,造福于人类和国家,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

刘合群,力网理论创造者,他把哲学理论融入到中医学当中,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医学认知。多学科的知识交叉,助推了他的科研创新,业内人士评价他提出的“力网理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充实和发展,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次飞跃。

科学发展的道路时常颠簸难行,因为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挑战我们的认知和判断,也常使人们产生怀疑和否定。这期杂志的选题中出现的新观点、新理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夸张学说,亦或是“旧闻翻新”,甚至是伪科学?

科学精神范文3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融合性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68-04

反思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阶段,虽各有其特定的触发媒介’但无论是18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对科学的诅咒,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文学者在社会转型期对市场价值的恐惧,他们共同反省的对象,都是社会物质生活进步与道德沦丧之间所表现出的二律背反。可以说,对现代科学技术价值的不同估价,造就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野,因而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反思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结伴而行的。

西方世界自文艺复兴之后,科学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盛行着一种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冲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达到自身的目的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不断扩大的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当时,人们赞美、崇尚科学技术,相信科学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响彻了欧洲大陆的上空。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尽管获得了关于自然界的有效知识,并赖此建立起了一个工业文明的社会,却并没有因此而解决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人们发现,他们在对物的追求和向外部世界的攫取过程中,却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内在的灵性。―方面,如席勒所看到的,随着机器技术的发展,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文明把人束缚在机器系统孤零零的断片上,机器的使人失去了生存的和谐与青春的激情。另一方面,人们在埋头寻找知识的根据,并努力向外部世界攫取时,却不追问人生意义的根据。这就是说,虽然科技的发展提高与扩展了自己的生存能力,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更有保障、更舒适、更有生存主动性的阶段,但现代技术一旦出现,就成了一种异己的客观力量,反过来窒息了入的价值和意义。于是,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正如浪漫主义思想史家亨克尔所指出的,“浪漫派那一代人实在无法忍受不断加剧的整个世界对神的亵渎,无法忍受越来越多的机械式的说明,无法忍受生活中诗的丧失。……所以,我们可以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在浪漫主义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中,我们感受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首次对立,这两种精神的对立,在卢梭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卢梭作为浪漫主义对工业文明发起冲击的先驱,在人们对科学技术产生崇拜,并相信通过自己的理性,可以掌握自然规律,进而推进社会进步的时代氛围中,从现象的层面批判了科学精神导致的种种不良影响。

卢梭认为,科学的发展泯灭TA的本性,使人性受到压抑。他赞美原始的自然状态,“那时我们的风尚虽是粗朴的,然而却是自然的,从举止的不同,一眼就可以看出性格的不同。”相反,在他那个时代,“我们的风尚流行着一种邪恶而虚伪的一致性,每个人的精神仿佛是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文明的进化,使人性受到压抑。

卢梭把科学技术看成是道德沦丧、社会奢侈腐败的主要原因。科学技术生产闲逸,而闲逸又引起奢侈,并进而导致勇敢、尚武与德行的丧失。因此,卢梭认为是贫困使法兰克人战胜了高卢人,撒克逊人征服了英国。罗马帝国吞噬了世界的财富,却在奢侈中敲响了自己的丧钟。因而卢梭宣称,人类应该摈弃科学技术,返回到自然纯朴的原始生活。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知识、有智慧,而在于他有道德、有情操。卢梭这种文明与自然对立的思想,揭开了近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分的序幕。

事实上,在卢梭之前,17世纪哲学家帕斯卡尔就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批判,并直指其基础。作为与笛卡尔同时代的哲学家,帕斯卡尔在笛卡尔提出计算、技术理性的逻辑时,提出了心灵的逻辑。在他看来,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对科学太偏心,对人太漠视。理性是不可能认识人生的,心灵有其自身的逻辑,那是理智所不能把握的。如果说唯理主义重思维的逻辑形式,那么,心灵的逻辑关注的则是生命存在的问题。他将精神区分为两种:第一是几何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分析精确、习惯于从某些公理出发并依据这些公理推演出真理的特性;第二是敏感性精神,这种精神既非笛卡尔的理智能力,亦非经验主义的感知能力,而是类似于艺术家所拥有的那种微笑的感受性,敏锐的洞察力。这两种精神的区别,可以看做是人们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的早期表述。

科学精神范文4

科学精神是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科学界逐渐形成的一些传统规矩、指导原则,这就是科学精神,是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历程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识,是人们在从选题到应用的全部科学活动中的所采取的态度。科学精神作为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其内涵包括:求真务实的精神、竞争协作的精神、继承创新的精神、敬业献身的精神等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这些精神不断丰富、不断拓展、不断向社会渗透、辐射而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本文仅从化学史的角度对这几种精神做如下探析:

1.求真务实的精神

科学是以求真务实为天职和灵魂的,科学的本征也表现在它坚持真理这一品格上。一代代科学家正是坚守着求真务实的品格,才越来越多地认识了周围的种种真实存在和客观规律。19世纪30~40年代,格罗夫、焦耳、迈尔、赫姆霍兹等科学家,在不同的国度、不通信息的情况下差不多同时关注能量与质量的相互关系,各自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却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1828年德国的维勒首次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使人们信奉百年之久的“生命力论”受到冲击,当维勒将成果报告给他的老师、化学权威贝采里乌斯时,却受到了老师的极力反对,但维勒用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千古名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道出了他对真理的挚爱和虔诚,他以大量事实证明了自己理论的真理性,并将“生命力论”扫出了历史舞台。

科学研究以客观实践活动为基础,凭科学事实立论,以科学实验为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1911年英国化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模型”,而他的学生玻尔将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引入了原子模型,提出了著名的玻尔原子模型,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正因为这一点,卢瑟福不但不反对,反而顶住种种压力亲自推荐其,并勇于修正自己的论点,还鼓励玻尔继续研究,以完善新理论,充分表现出卢瑟福唯事实、唯真理是从的大科学家风范。

求真与务实在具体的科学过程中是统一的,那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它是科学之所以是科学、科学区别于宗教迷信和伪科学的唯一标准。前苏联的勒伯辛斯卡娅声称用人工方法培育了“活细胞”;朝鲜金凤汉宣布发现了“经络小体”,但他们的结果都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就科学而言,实践标准指的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必须遵循一套严密的程序和规范。如某“特异功能大师”声称从2000km以外的广州乃至大洋彼岸的美国“发功”到北京某实验室,竟然改变了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率,该实验据云有教授级的科学家参加、有精密的仪器设备、有设计、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有报告,被称为“高层次”、“突破性”实验,但却经不起科学实验的检验,如没有遵循起码的“双盲”准则,完全不属于科学意义上的事实。所以科学活动中的“眼见为实”与实践标准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肤浅的经验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2.竞争协作的精神

科学在追求真理和创新的历程中,向来充满竞争,“并逐曰竞,对辩曰争”,竞争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20世纪50年代,鲍林、威尔金斯和沃森、克里克等人为揭示dna的结构曾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双螺旋竞争”。桑格、鲍林、佩鲁斯、肯德鲁等人也曾为解开蛋白质结构之谜进行过紧张的角逐。

人类对纷纭浩淼的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不同观点、不同学派的交锋,人类的认识才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才能愈来愈接近真理,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研究,有利于将问题引向深入,有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其规律,有力地促进科学全面地发展。在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初期,核团学说与二元论的争论、一元论与二元论的争论引发了取代学说和类型论的提出。18世纪末意大利的加法尼与伏打之间的“蛙腿之争”,使伏打电池研制成功,并由此引发了电动势的研究,为电化学诞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德英科学家之间关于阴极射线本质的“波动说”和“粒子说”持续争论了几十年,以克鲁克斯为代表的德国学者普遍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电磁波;而英国学者们则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粒子流。1894年汤姆逊用实验证明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即“电子”,似已结束了此争论,但1924年法国的德布罗意又提出了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假说,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原子的内部结构。

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竞争可以激发人们探索真理的积极性,使研究充满活力和生气,谁经受不住竞争熔炉的锤炼,谁就会被淘汰,这种无情的压力所带来的动力是巨大的,它导致了人才的脱颖而出,也“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①如:沃森和克里克在“双螺旋竞争”时只是30岁左右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对手鲍林、威尔金斯等是卓有成就的大科学家,但他们不惧怕权威,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在竞争中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开创者。

科学上任何形式的学阀作风和以行政手段压制别人观点的做法都是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19世纪中叶,法国的杜马因年青化学家罗朗和日拉尔提出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理论,便横加指责,并对他们进行人身侮辱、压制和排挤,导致两位科学家英年早逝,也极大地妨碍了科学的发展。

在科学还是个人或少数人活动的“小科学”时期,许多发明和创造可能是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现在科学已发展到国家规模乃至国际规模,科学研究的日趋复杂、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日益明显,单靠一个人、一项专长已难有所作为,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所以“现在科学的大规模性,面貌一新且强而有力,使人们以‘大科学’一词来美誉之。”②化学史上团结协作、日臻进益的例子举不胜举。20世纪60年代我国几十位化学家共同努力,完成了含有51个氨基酸的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的康福斯与生物化学家普杰克长达20年的紧密合作,共研究出了13个反应的立体化学机制,并因此双双闻名于世。美国化学家穆尔和坦斯终生合作,硕果累累,并由于对核糖核酸化学结构和催化活力的研究成果共获了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纵观诺贝尔化学奖百年获奖历史,在1901—1930年间共颁奖26次,授奖28人,其中合作获奖的只有1929年英国的哈登和瑞典的奥伊勒.凯尔平1项;1931—1960年间共颁奖26次,授奖35人,其中7项为合作授奖;1961—2000年间共颁奖40次,有69人获奖,其中19项为合作授奖。当代科学前沿重大课题,小至粒子大到浩瀚宇宙,复杂至生物基因重组,都愈来愈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成为时代的课题,例如要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更要求跨国界的科学共同体通力合作。正如爱因斯坦深刻指出:“不管你们喜欢不喜欢,科学是,而且永远是国际的。”③

3.继承创新的精神

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不能重复生产老产品,必须不断创造新产品。提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得出新成果,这是科学的本质表现,也是衡量科学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尺度。科学历来着重“首次”、“第一”,在科学史上充满了为“优先权”而展开的激烈争论,这也是科学的创新要求所引发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科学的怀疑精神是创新的前提,它对于现有的认识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看看是否真的有根据?根据是否充分?如何寻求更新的突破……大量事实证明:怀疑批判的头脑是科学家的另一个“重要仪器”。近代化学奠基人波义耳如果没有敢于怀疑的精神,就不可能促成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剥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雷利、巴拉尔如果不对研究中的异常现象产生怀疑,就不可能发现元素氩和溴;而李比希和维勒却由于没有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已观察到的异常,才使他们与发现元素溴和钒失之交臂。拉瓦锡正是由于不盲从、敢于怀疑,才打破了统治化学界百年之久的“燃素说”,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化学革命”;而普里斯特列和舍勒虽先于拉瓦锡发现了氧气,但他们囿于传统的束缚,竟使“真理从鼻尖溜走”。

科学是一个知识累积、智力接力的过程,雏凤清于老凤声,后人能够超越前人,是因为站在前人的终点起跑,所以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居里夫人是在伦琴发现x射线和贝克勒尔发现铀放射线的基础上发现镭的,所以贝克勒尔于1903年与居里夫妇共享了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的女儿伊来纳、女婿约里奥也正是继承和发展了母亲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才测定了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进行放射性的合成,而获1935年诺贝尔奖的。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中,如果没有德贝莱纳提出的“三元素组”、迈尔的“六元素表”、纽兰兹的“八音律”等元素分类工作的基础,就不会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在此基础上,周期表又经过了零族的增加、莫斯莱的原子序数等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在研究周期律,周期表也出现了维尔纳式、波尔塔式等多种形式。

科学的继承不是消极的前后相继和兼收并蓄,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辩证地扬弃。如:“燃素说”虽是一种错误的理论,但其中也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它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公式、定律和方法仍可被利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化学中,燃素说经过百年的实验工作提供了这样一些材料,借助于这些材料,拉瓦锡才能在普里斯特列制出的氧气中发现了幻想的燃素的真实对立物,因而了全部的燃素说。但燃素说者的实验结果并不因此而完全被排除……它们还保持着自己的有效性。”④

4.敬业献身精神

科学研究的主体为求真而研究,不以科学发现以外的因素为目的,它排斥私欲的恶性膨胀、财迷心窍以及见利忘义的行为,这是一种最高远的境界。当科学家认定自己所从事的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并愿为之献身时,科学就被注入了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

科学家的献身精神首先体现在对待科研成果的态度上。美国女科学家罗莎琳.弗兰克林为华生等人攻克dna的双螺旋体结构难题而获得诺贝尔奖提供关键性数据。当居里夫人得知镭可以用于放射性治疗癌症后,毅然放弃了申请专利的权利,将其贡献给人类。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留美8年,为发展祖国化工事业,他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并将索尔维制碱技术公诸于众,造福全人类。

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勇于献身,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表现。正是科学家的无私奉献,才谱写了科学不朽的诗篇,才换得科学的永恒。“科学是要求人们为它贡献毕生的,就是有两次生命也不够用”。⑤道尔顿一生淡泊名利,为了科学,他要求自己坚持永远不能找到时间去结婚。因氟研究而获1906年化学诺贝尔奖的穆瓦桑明知氟的毒害很大,仍不顾危险反复实验,终致受害而英年早逝。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与放射性物质接触而以身殉职。

科学精神是无数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中代代承传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启迪后人不断实践创新的标范和动力,同时,科学精神自身也在其承前启后的过程中得以充实和拓展。学习化学史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化学发展中的具体史实和历史变迁过程,更重要的是融会和继承前辈化学家的科学精神,从而使我们的教与学、科研与实践、开拓与创新攀上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⑴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⑵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上海:世界科学社,1982

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3)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⑸pavlov,i.p.dequesttoacadenricyouth,science,1936

⑹巨乃歧.论科学精神,太原: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1

⑺刘德华等.论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理性精神,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2

科学精神范文5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体育,科学精神

 

1.大学精神的渊源

“大学精神”一词的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初一些大学中的几位学者(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的文章之中。1923年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做过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将“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列举为北大之精神。1927年北大著名教授马寅初在浙江也发表了同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提出“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往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Tsing Hua Spirit(清华精神),是二三十年代清华人的口头禅”。从1938年起历时八年的西南联大综合了三所不同渊源的大学,在及其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传薪播火,弘歌不辍,喊出了“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的口号。这些可看成是“大学精神”一词的语用源头。然而,自有大学之日起“大学精神”就伴随而生,虽然最初不会被提出,但是无法否认“大学精神”的存在。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可上溯到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辟雍和泮宫。论文参考网。到19世纪中国大学受西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深,逐渐形成了今日的大学模式和制度。在大学演进的过程之中,大学精神若隐若现于其中,虽不象具体科目和专业那般切实可触,却实为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可以说大学精神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话题,但是就研究的深度而言它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直到近十余年来才出现了一些有关“大学精神”研究的成果。“大学精神”也逐渐成了在报纸、学术期刊和网络媒体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

2. 大学精神的实质及研究价值

因为对“大学精神”一词的理解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对大学精神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不同的学者对具体何谓大学精神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笔者通过对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依然有一些共识性的东西,可以作为对大学精神的总体的理解。

大学精神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灵魂和理念,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风气的精髓所在,是对大学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不同的大学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譬如“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精神的概括。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而大学的兴衰对国家的兴衰也有直接的关系。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和独特精神气质的大学才是一所好大学,能够为国家的强大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这可以从历史当中找到答案。早在十一至十二世纪,当现代大学的前身在意大利半岛出现时,意大利随后就成为文艺复兴的阵地;当近代大学转而在英国兴起的时候,英国很快就成为全球领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当十九世纪研究型大学的观念从德国萌发的时候,德国接着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国家;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把欧洲古老大学的好传统综合在一起,发扬其大学精神,又配合美国自身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典型的美国高教体系,成就了今日美国的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回首过去千余年的大学历史,可见哪里有一流的大学精神,哪里就会有一流的大学兴起;哪里有一流的大学兴起,哪里就有民族的兴旺和世界一流国家的崛起。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精神做深入的研究。中国大学若要进入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发展,若要走在世界教育的前沿的话,就必须要解决好大学精神的问题。

3.大学体育的目的意义

虽然时代在进步,教学体系的结构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大学体育教育却始终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力求完美地将教育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因而它的目的不仅应和高等教育的目的相一致,还应该具有高等教育的精神实质。论文参考网。大学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气质,帮助学生为其实现自我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祖国建设大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5.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精神的关系

大学本身就是传授和探索科学知识的阵地,因此大学勿庸置疑地具有鲜明的科学精神。真理是大学的最高追求,知识是大学的最有效的“资本”,任何一所大学无不以传授科学知识为己任。早在十九世纪培根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而大学正是一个国家的知识宝库,一所大学是否勇于发扬科学精神,还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康有为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呼吁朝廷广开学堂,以养人才。其在《请开学校折》中说道:“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曾指着学生称:“我之胜法,在学生而不在兵。”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时代,对于康氏的话语,我们应该有更深入的体会。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制度的竞争,更是知识的竞争或者说是大学的竞争。研究大学制度的权威人士,香港科技大学的丁学良教授也下了同样的结论:处于知识、技术、人才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如果不拥有世界水平的大学,那么它就永远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拣人家的残余,当“大脑国家”的“手脚”。因此一所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必须以科学精神为上,积极投身科学的发展之中。这之中尤以教师为重,教授是大学知识的代言人,是学生的操行和精神的榜样。关于这一点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70年前的名言到今天仍然掷地有声,他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论文参考网。”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大学体育教育也可以看成是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科学的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为教学和训练的基石,因此大学体育同样具有科学精神。

6.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中科学精神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是互为存在的,大学体育教育中具有大学精神的成分,大学体育教育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对学生们大学精神的培养。新时代的大学体育教育不但是健康教育的首要课程,还是学生身心教育,精神教育的重中之重和有力武器。

每一名大学体育工作者都要在思想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升到精神境界,这样才能把大学体育教育做得更好,进而把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将是新时代大学体育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严峻挑战。每一名大学体育工作者都应该主动肩负起这样的责任,为使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科学精神范文6

展现实事求是精神的画面

“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16世纪对生物学领域关于植物和动物研究成果的描述,远远超越了中世纪的学科范畴。在这个时期,新大陆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所知道的动植物种类,要求人们对生物世界全貌有系统的描述。面对新的生物学发展事实,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本着实事求是、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绘制了大量动植物的精美图画,并在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上,将描绘自然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在学者之间广泛传播,用以研究和提供评论机会。

左页上方画作中记录的就是那个时期自然学家不再仅仅复制前人的成果,而是从自然中描绘他们研究物种的场景。这种尊重自然、依靠实践、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科学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

展现持之以恒精神的画面 画家为植物学家富克斯的《植物的历史》一书作画(1542年);画中两位具有科学精神的植物学家仔细观察且一丝不苟地对鲜活植物进行着精准描绘,记录其外貌特征及生长过程,以备科学研究之用

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是居里夫人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伟大成就,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的精神,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确实罕见。她不仅自己拥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而且将其传给了她的女儿和女婿。虽然除丈夫比埃尔・居里因交通事故过早离开人世外,居里一家其他三位都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患上相关疾病,较早地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科学精神却与世长存、永留人间。

法拉第为19世纪世界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英国),同时他也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者。当他到一个书商兼订书匠的家里当学徒时,堆积如山的各类书籍,成了他汲取大量自然科学知识的宝藏,尤其是《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电学的文章,强烈地吸引着他。但他不是为学而学,而是努力地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静电起电机,进行简单的化学和物理实验。重视实践,尤其是科学实验的精神,贯穿在法拉第一生的科学活动中。

展现不惧艰险精神的画面 这幅淡彩绘画展现了巴斯德冒着生命危险从病犬嘴内提取狂犬病毒的场面

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死。关于他被杀害的传说有多种版本,但无论他是如何遇害的,他执着于科学的精神毋庸置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这支军队的统帅马塞拉斯曾让队伍不要触犯像阿基米德这样神圣的科学家,但是出现了意外。于是将军决定把杀害阿基米德的士兵处决,并为阿基米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时还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墓,在墓碑上刻上了“圆柱内切球”这一几何图形―以纪念他在几何学上的卓越贡献。

1748年,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进行了一系列对电的研究。他发现电荷分为“正”“负”两种,而且它们的数量是守恒的。相传在1752年的一天,富兰克林在雷雨中放飞特制的风筝,以证明“雷电”的成因。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试验,实际上,同时期其他科学家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都因被电击而丧生。所以至今仍有不少人对于富兰克林当年是否顺利地进行了这样的实验,或实验到底是如何进行感到不解,但没有争议的是富兰克林确实发明了避雷针。

19世纪80年代,狂犬病的死亡率为100%。伟大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组成一个三人小组开始研制狂犬病疫苗。在寻找病原体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与失败,最后还是在患狂犬病的动物脑和脊髓中发现一种毒性很强的病原体(现经电子显微镜观察是直径25~800纳米、形似子弹的棒状病毒)。为了得到这种病毒,巴斯德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从患病动物体内提取。一次,巴斯德为了收集一条疯狗的唾液,竟然跪在病犬的脚下耐心等待。这是一种为了科学理想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不惧艰险而崇高的献身精神。

展现开拓进取精神的画面

“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中的活力体现。在19世纪初,为什么一些元素能结合产生化合物而另外一些元素则不能?为什么将两种元素简单地放在一起就不一定产生反应呢?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都未能做出解释。而当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808年出版他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时,便朝着回答这些问题的道路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在这本书中,他承袭了古代的原子思想,并执著地认为化学反应是在原子的层面上发生的。原子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包括道尔顿在内,没有任何人知道原子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原子到底是什么样。但是,他确实对化学反应过程给予了符合逻辑的解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开拓进取科学精神的展现。

下面上图是一幅英国曼彻斯特市政大厅内的壁画,描绘了道尔顿和学生在市郊收集水底沼气的情景。画中道尔顿用一根棍子在水底搅动,使气体能够释放出来,而学生则趴在小桥上用烧杯收集气体。道尔顿正是通过分析沼气等气体的组成,发现并解释了“倍比定律”。

科学精神范文7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正在逐步回归,科学主义亦是语文教育所极力避免的。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科学题材的文章,就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来说吧,五篇文章,体裁各异、纵贯古今、横穿中外,既有《化石吟》这样的现代诗,又有《看云识天气》这类严谨的说明文;既有《月亮上的足迹》这样的时文,又有蒲松龄的《山市》这样的文言散文;更不乏来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科学美文——《绿色蝈蝈》。不论文体、国度、年代,这些课文都指向“科学”二字,单元说明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面对这类课文,在语文教育大举人文旗帜的时候,我们的立场怎样,我们要怎样设置教学目的、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又该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呢?

一、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向

我觉得要弄清上面提出的那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第一,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其一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二是指“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第二,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由两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行不悖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知识是人们提高认识水平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注重对人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张扬科学精神,在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是大写的人文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语文教育只会陷入狭隘的语言文字教育中,只会让我们的语文教育重新走上古代私塾教育的老路。

培养科学精神,不是只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那只是科学精神的浅层含义,培养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敬畏之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格物这功只能在身心做”

我们不应因为张扬人文精神就反对理性剖解和抽象,更不应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相反我们更提倡持有科学态度、理性态度。在教授科学类课文时,我们应更加强调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介亲历亲受,自感自悟,静思揣摩,使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另外语言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滨田正秀《文艺学概念》)。所以在处理这类文章同时也不应忘记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特点,不要将这类课文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等,而应上成张扬科学精神而满含语文味的语文课。

1.科学态度——寓于语言细节和故事中。科学态度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从事科技活动的强有力的保障。它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严肃认真、意志顽强、勇于创新等品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就必须好好利用好课程资源,注意挖掘细节,挖掘作家资源。科学类作品的语言自有它严谨的特性,而且这些文章的作者往往能为科学态度现身说法。于是利用好语言资源、作者资源,科学态度的培养便能在语言细节的赏析和背景故事的呈现中实现。

比如领会《看云识天气》中大量的限定性词语“往往”、“常常”等 ,《月亮上的足迹》中作者不胜其烦地出示各种数字,这些鲜明的特点不仅仅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特点,同时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细节正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资源,要让学生在细心揣摩的基础上感知严谨的科学态度。

2.科学知识——再现在教学情境中。科学类的课文中往往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我讨论的这一单元中的海市蜃楼、蝈蝈的习性、探月过程等,很多知识应该说是比较深奥的,而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只是语文教学中附带产生的,但同时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必然会了解到的。因此李吉林提倡的“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扮演体会情境”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是较有帮助的理论。所以作为语文课堂上的科学知识学习应更多的成为一种情境,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情境,如《化石吟》对化石的了解,教师一般通过出示图片,展示示意图来向学生展示化石的形成过程,但这一切都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的含义。

3.科学方法——形成于多元对话中。科学的方法能迅速帮助人们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用于观察,则全面而系统;用于记忆,能高效而持久;用于推理,严密而迅速;用于想象,丰富而合理。科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旧方法,发现新方法。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且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创造发明也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科学精神范文8

一、实证精神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历史有其自身的学科规范。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以图否定历史的真实性;一些历史教师和学生也认为历史课就是讲历史故事而已,绝无真实性可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句出自于胡适先生,笔者以为胡先生此言并非是在赞成对历史随便曲解,而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角度对历史作出不同解读。其实,胡适先生是一个很实事求是的人,他对历史的态度非常认真,他提倡说话要有证据。历史需要证据,历史源于史料,因此,历史是一门实证的严谨学科。

从第一节历史课开始,笔者便入手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先问学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呢?” 随后出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并特别将元谋人三个字用红体字标出。继而设问:“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你知道他们生活在哪里吗?为什么要强调是‘已知最早人类’?”第一个问题在书中就能轻松找到,是知识习得与巩固;第二个问题则从强调历史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入手,力图使学生入门之始便养成正确学习历史的严谨态度。

在解答完上述两个问题后,笔者接着设问:“远古人类的历史距今年代久远,我们怎样还原历史呢?”随后向学生展示了元谋人考古挖掘图片、牙齿化石及出土石器的等图片,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作答。在讲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从实物史料来发现历史,如北京人的“头盖骨”、山顶洞人的“骨针”,让学生根据史料有所发现。笔者最后指出:通过以上过程,我们懂得了历史研究需要史料支撑、通过史料还原历史的道理,“门齿化石”“石器”“炭屑”“头盖骨”“骨针”等考古发现都属于实物史料,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历史信息。从而强调了文字史料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史料意识,使他们明白历史是一门需要实证的学科,论从史出,不能空谈,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国历史》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内容上自成体系,但从整个初中历史教材来看,八年级(下)的课本内容大多涉及政治史,内容抽象,意识形态化明显,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国现代史板块的教学活动建议如下:访问家庭和学校附近的老人,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访问长辈,记录他们在“”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变化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等。[1]表明历史史料除了文字史料、实物史料,还应包括口述史料。口述史面向大众,具有把历史“生活化”的功能,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中,接触“沉默的大多数”,倾听普通人的故事, 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状况的了解,建构起原生态的历史,学会将这些内容放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进一步去认识,获得对社会生活的历史面貌及其变迁的深刻体验。例如,学生通过访问周围上了年纪的长辈,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变化,就能获得中国人在以往曾有过一段只穿或蓝或灰单色调衣服的历史知识,进而从如今五颜六色、个性十足、日新月异的新潮服饰中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更具体地认识到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进程。口述史教学,让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不再浮光掠影,而是深入其中,在参与对历史的实证过程中真正走进历史。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训练他们是能培养起历史实证精神的。

二、质疑精神

受篇幅限制,历史教材只能反映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某个层面,编写往往是“定论”式的,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把历史教材当成了万宝书,唯其马首是瞻,缺失质疑精神,教学中畏首畏尾,不敢超越教材,必然会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对教材内容的机械记忆,阻碍了思维的发展,甚至终身难以跳出教材“定论”的束缚。历史是一成不变的吗?当然不是,历史没有万能的公理,它是一门动态的学科,允许百家争鸣。

例如,在讲解“贞观之治”的时候,笔者发现人教版教材对此的叙述有失偏颇,只写了太宗统治好的一面,但是对他的统治不足一面却完全没有涉及。唐太宗的统治是否真的是完美无缺吗?翦伯赞在其《中国史纲要》中对此略有谈到,“贞观后期,唐太宗不再能很好地纳谏,逐渐抛弃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他甚至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战争和徭役逐渐频繁起来。贞观二十一、二十二年,唐东征高丽,西犯龟兹,西南征服了松外蛮,北边攻灭了薛延陀。同时,太宗又令营缮翠微宫(在今西安终南山)和玉华宫(在今陕西宜君境)为避暑之用;征发江南、剑南民工造船,以备远侵高丽。剑南一带, 州县督迫严急,既役人力,复征船庸,‘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官吏们还扩大征发范围,役及山僚,终于激起了雅、邛、眉三州僚人的反抗。”[2]

在一纲多本的情况下,其他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又是怎样的呢?岳麓版教材虽在条理性上优于人教版,但是其内容也仅仅涉及唐太宗贞观前期的政策。北师大版教材是三个教材中唯一一个提到了唐太宗晚期统治的瑕疵的,认为“唐太宗晚年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政局大不如前”[3]。对照课标本课对“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的要求,三个版本教材在处理上都无不妥,但北师大版教材不足百字的补充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历史情景。基于此,在讲解到唐太宗的时候,笔者为学生补充了两段史料,一段是太宗干预史官修史,一段是太宗晚年统治的不足。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和笔者提供的两段史料来对唐太宗作出全面评价。笔者认为,学生要创新,就要先学会质疑,而质疑必须是用史实来说话的,即通过不同角度的史料来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分清一个人物历史的主流和支流。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的定论,而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史料。历史课为学生提供了历史史实,如果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并敢于质疑,形成独立见解,这在本质上与史学家并无不同。

又如,现行人教版历史教材,张衡地动仪的介绍出现在七年级上册中,将地动仪作为东汉时期的主要发明予以重点介绍。原先关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后汉书》中的介绍只有语义模糊的196个字,直到1951年,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王振铎,借鉴日本地震学者原尊礼的直立杆原理,才设计并复原出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模型,这个模型也长期被运用到了历史教材中。很长时间内,笔者在向学生解释地动仪工作原理时也采用了直立杆原理的说法。一次,有学生提出这种说法不对,大胆地结合网上查得的资料与笔者争辩,但是笔者仍然坚持己见,因为教参对地动仪工作原理的解释就是直立杆原理。然而,地动仪直立杆原理的说法确实存在着错误,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从2002年开始了新的科学复原研究,新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并纠正了过去的误解,把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改为悬垂摆。到了2011年教材修改了地动仪部分内容,对地动仪工作原理的解释也发生了变化。可见,质疑于完善历史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

三、反思精神

历史课不是单纯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这已成为所有历史教师的共识。但是,一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如何具体落实呢?很多教师把中国史教学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等固然没错,但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也很重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即使是自然科学,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例如,代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四大发明,在中世纪末期传入欧洲以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历史教材所呈现的就是这样的历史,即中华文明在古代比西方发达,只是最近这几百年落后了。于是在教材中,我们看到的是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值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赵州桥比西方同类型的桥早七百多年,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在为古人取得的辉煌成就喝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反思:中国后来为什么渐渐落伍了?于是,在讲完“四大发明”后,笔者引用了鲁迅在《电的利弊》中“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4]一段文字,启发学生思考。随后,笔者播放了余秋雨评四大发明的一段视频,“四大发明实在是不错,但实在是太早太早了。对祖先的创造发明当然应该尊重……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像一个人的生命力一样,要通过长期的延续来证明。你如果永远地在说自己幼年时期的聪明和强壮,而后来一蹶不振,听来听去会让人听不下去的。而且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那四项……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近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早就落后于西方了。不信,大家看一看我们周围,电灯、投影仪、电脑、手中的圆珠笔、外面的汽车、工厂里的机器、我们家中的电器产品,哪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再看看我们手中的课本,这也都是西方现代印刷术的成果……这是让我们汗颜的问题。”两段文字让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的学生联系到了诺贝尔奖,虽然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诺贝尔奖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中国人依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历史借鉴、历史智慧,都不是可以轻松得到的,需要对历史不断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反思,才能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智慧。

在最后的结语中,笔者拿出一张白纸,告诉学生:四大发明曾经对世界文明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这都已成为过去,无论是在人文还是科技领域,我们与世界最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如果我们还沉醉于自己往日的辉煌历史,只能是夜郎自大。纸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伟大发明,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现在的一切如同这一张白纸,将来究竟会写下什么要依靠每一位当代中国人的努力。今天的一切就是明天的历史,当后人在看我们现在历史的时候,我们为他们写下的应该是中国崛起的新辉煌。

总之,历史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更是史学思维与精神培养过程,不是背过了历史就学好了历史,而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史学方法、史学思维,并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上有所感悟,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我们的课堂需要一种精神,我们的教师需要一种精神,我们的学生需要一种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冯长运. 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1-164.

[2]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上)[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5.

科学精神范文9

什么是科学精神?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科学界逐渐形成的一些传统规矩、指导原则,这就是科学精神,它是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历程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识,是人们在从选题到应用的全部科学活动中的所采取的态度。科学精神作为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其涵容是广泛而丰富的,它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求真求实的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自由竞争精神、敬业献身精神等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这些精神不断丰富、不断拓展、不断向社会渗透、辐射而成为一种时代精神。

一 探索求知的精神 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要义,是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精神基础。

科学始于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爱因斯坦曾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巨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② 自然界种种现象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其中奥秘的欲望,当人们去探索、去把握、去理解,科学便开始了其历程。古今中外科学家成功的因由有许多,但都有一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某一领域孜孜不倦地追求都源于对某一现象、某一课题的兴趣。浓厚的兴趣和求解的欲望会产生巨大的源动力,从而激发出不寻常的智慧和潜能,创造出不寻常的成就。如: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维尔纳.海森伯格的父亲是一位历史学教授,他非常希望儿子也能从事历史学研究,但维尔纳.海森伯格从小却对自然科学有着极大的兴趣,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慕尼黑大学物理系,后来他因提出测不准原理而获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基于其规律性,寻于其可理解性和人们的信念。爱因斯坦指出:“世界的永久秘密就在于它的可理解性。要是没有这种可理解性,关于实在的外在世界的假设就会是毫无意义的。”这种世界的可理解性就在于其具有客观的规律性。③ 怀特海在谈到现代科学特征时也曾说到:“我们如果没有一种本能的信念,相信事物之中存在一定的秩序,尤其是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一定的秩序,那么,现代科学就不可能存在。”④ 18世纪,门捷列夫面对庞杂无章的各种元素,坚信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规律,他将各元素原子量、原子价及物理化学性质都一一写在卡片上,根据元素活泼性、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价、元素与氢氧化合物的关系等进行详细分析、对比、归纳,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的求知、探索、尊重规律的态度,与愚昧、迷信、伪科学的态度是相对的。现在有些搞伪科学和迷信活动的人,大多拉起“科学”的虎皮以售其奸,把算命称为“科学预测学”、把“水变油”吹嘘为科学的突破性进展,甚至是中国第五大发明、将获得诺贝尔奖金。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消除迷信和伪科学的历史。

二 求实求真的精神 求实求真的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第二要义,是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实践基础。

科学是以求真求实为天职和灵魂的,科学的本征也表现在它坚持真理这一品格上,一代代科学家也正是坚守着求真求实的品格,才使人类突破了层层迷雾,越来越多地认识周围的种种真实存在和客观规律。19世纪30—40年代,格罗夫、焦耳、迈尔、赫姆霍兹等科学家,在不同的国度、互不通气的情况下差不多同时关注能量与质量的相互关系,各自进行观察、实验,却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1828年德国的维勒首次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当维勒将成果报告给他的老师、化学权威贝采里乌斯时,受到了老师的极力反对,但维勒却用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千古名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道出了他对真理的挚爱和虔诚,他以大量事实证明了自己理论的真理性,并将“生命力论”扫出了历史舞台。

科学研究以客观实践活动为基础,凭科学事实立论,以科学实验为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1911年英国化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模型”,而他的学生玻尔将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引入了原子模型,提出了著名的玻尔原子模型,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卢瑟福不但不反对,反而顶住种种压力亲自推荐其,并勇于修正自己论点,还鼓励玻尔继续研究,充分表现出卢瑟福唯真理是从的大科学家风范。

求真与求实在具体的科学过程中是统一的,那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它是科学之所以是科学、科学区别于宗教迷信和伪科学的唯一划界标准。如某“特异功能大师”声称从2000公里以外的广州乃至大洋彼岸的美国“发功”到北京某实验室,竟然改变了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率,该实验有教授级的科学家参加、有精密的仪器设备、有设计、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有报告,被称为“高层次”、“突破性”实验,但却经不起科学实验的检验。所以科学活动中的“眼见为实”与实践标准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肤浅的经验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三 批判创新精神 批判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第三要义,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创生基础。

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最大区别就是它不能重复生产老产品,必须不断创造新产品。提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得出新成果。科学历来着重“首次”、“第一”,在科学史上充满了为“优先权”而展开的激烈争论,这也是科学的创新要求所引发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科学的怀疑精神是创新的前提,它对于现有的认识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看看是否真的有根据?根据是否充分?如何寻求更新的突破……大量事实证明:怀疑批判的头脑是科学家的另一个重要仪器。拉瓦锡正是由于敢于怀疑,才打破了统治化学界百年之久的“燃素说”,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化学革命”;而普里斯特列和舍勒虽先于拉瓦锡发现了氧气,但他们固于传统的束缚,使“真理从鼻尖溜走”。

科学是一个知识累积、智力接力的过程,雏凤清于老凤声,后人能够超越前人,是因为站在前人的终点起跑,所以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居里夫人是在伦琴发现x射线和贝克勒尔发现铀放射线的基础上发现镭的,所以贝克勒尔与居里夫妇共享了1903年物理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的女儿伊来纳、女婿约里奥也正是继承和发展了母亲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才测定了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进行放射性的合成,而获1935年诺贝尔奖的。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中,如果没有德贝莱纳提出的“三元素组”、迈尔的“六元素表”、纽兰兹的“八音律”等元素分类工作的基础,就不会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在此基础上,周期表又经过了稀有气体的发现、零族的增加、莫斯莱的原子序数等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在研究周期律,周期表也出现了维尔纳式、波尔塔式等多种形式。

科学的继承不是消极的前后相继和兼收并蓄,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辩证地扬弃。如:“燃素说”虽是一种错误的理论,但其中也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它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公式、定律和方法仍可被利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化学中,燃素说经过百年的实验工作提供了这样一些材料,借助于这些材料,拉瓦锡才能在普里斯物列制出的氧气中发现了幻想的燃素的真实对立物,因而了全部的燃素说。但燃素说者的实验结果并不因此而完全被排除……它们还保持着自己的有效性。”⑤

四 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第四要义,是科学得以继承的重要条件。

在科学还是个人或少数人活动的“小科学”时期,许多发明和创造可能是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现在科学的大规模性,面貌一新且强而有力,使人们以‘大科学’一词来美誉之。”⑥ 它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60年代我国几十位化学家共同努力,完成了含有51个氨基酸的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的康福斯与生物化学家普杰克长达20年的紧密合作,共研究出了13个反应的立体化学机制,并因此双双闻名于世。

当代科学前沿重大课题,小至粒子大到浩瀚宇宙,复杂至生物基因重组,都愈来愈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成为时代的课题,例如要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更要求跨国界的科学共同体通力合作。正如爱因斯坦深刻指出:“不管你们喜欢不喜欢,科学是,而且永远是国际的。”⑦

五 自由竞争的精神 宽容的自由竞争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第五层含义,是科学深入展开、优化前进的民主基础。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理论不只是一种模式,而是有许多可能的模式,科学概念和理论在本质上是“人类思想的自由发明”,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创造活动。⑧

科学在追求真理和创新的历程中,向来充满竞争,竞争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说:“任何善意的竞争都是好的,可以使人更快更好”。通过不同观点、不同学派的交锋,人类的认识才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才能愈来愈接近真理,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研究,有利于将问题引向深入,有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其规律,有力地促进科学全面地发展。十九世纪末,德英科学家之间关于阴极射线本质的“波动说”和“粒子说”持续争论了几十年,1894年汤姆逊用实验证明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似已结束了此争论,但1924年法国的德布罗意又提出了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假说,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原子的内部结构。

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竞争可以激发人们探索真理的积极性,使研究充满活力和生气,谁经受不住竞争熔炉的锤炼,谁就会被淘汰出局,这种无情的压力所带来的动力是巨大的,它导致了成果和人才的脱颖而出,也“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⑨ 如:沃森和克里克在“双螺旋竞争”时只是30岁左右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对手鲍林、威尔金斯等是卓有成就的大科学家,但他们不惧怕权威,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在竞争中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开创者。

自由竞争的精神还能促进对手之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相互交流,甚至成为合作伙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在雷酸盐和氰酸盐的争论中结为挚友,共同合作,被称为“化学发展史上的双子星座”。

科学上任何形式的学阀作风和以行政手段压制别人观点的做法都是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19世纪中叶,法国的杜马因年青化学家罗朗和日拉尔提出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理论,便横加指责,并对他们进行人身侮辱、压制和排挤,导致两位科学家英年早逝,也极大地妨碍了科学的发展。

六 敬业献身精神 敬业献身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第六要义,是科学得以发展和永生的重要条件。

科学研究的主体为求真而研究,不以科学发现以外的因素为目的,它排斥私欲的恶性膨胀和财迷心窍以及见利忘义的行为,这是一种最高远的境界。当科学家认定自己所从事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并愿意为之而献身时,科学就被注入了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