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3-03 15:54:52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高校;计划生育档案;档案管理;信息化

一、高校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计划生育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担负着记载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任。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它复杂烦琐,受基础条件、观念制度、人力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形势下的高校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计划生育档案的作用,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推动和实施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一)可以提高高校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高校档案工作不仅记录了该校发展的主要历程,而且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服务水平。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顺应了高等院校发展的需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后能够清晰地掌握育龄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后,相较于传统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例如,手写纸质的计划生育档案在搬运、存放的过程中极易破损和遗失,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会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使用信息化技术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二)可以推动高校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使计划生育档案工作更加标准、规范,它充分提高了计划生育档案的利用率。传统的计划生育档案保存方式存在局限性,很难做到全面清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相似或无参考价值的文件。信息化管理后,首先可以高效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避免出现重复的情况[1]。还可以根据档案的价值、利用率及其重要性进行排序,以便确定加工整理次序。其次,可以尽可能地将一些存在某种联系的案卷组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清晰地体现档案的主题和特征,而且可以减少录入的条目,既节省了时间、人力和财力,又提高了效率。再次,统一档案分类号。对保存完好的、内容全面的档案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分类标引,而那些内容不完整、缺失的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时间、人名、地址等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既可减少著录环节,又可提高著录速度[2]。最后,规范档案题名,提高检索查准率。在规范档案题名时,一定要简单、明了、准确,避免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否则将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检索查准率[3]。

二、高校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实行信息化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档案收集方面。由于制度不完善,计划生育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记录。二是档案保管方面。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经常变更档案信息,但因保管制度不完善,极易造成档案丢失、损坏。三是档案利用方面。由于制度不完善,部分档案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极大地降低了档案利用率。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工作人员缺乏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工作责任不明确,工作不积极,不能及时、准确地整理高校计划生育相关数据资料,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高校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仍以兼职为主,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而全面的培训,缺乏档案管理及档案开发建设的基本知识;同时,其对于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欠缺,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工具,但由于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工作效率和质量就难以提高。档案专业知识不足、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低,这些都严重影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推进。

(三)管理方式有待更新

高校计划生育档案工作虽然引入了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设备,但由于人员信息化能力不够,很多工作仍以传统方式为主,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及时分析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情况,也就难以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三、推进高校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标准

高校要想实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就要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开始。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入手,制定一套完整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使具体工作责任到人,做好相关数据和信息的保密工作。为保证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要明确具体步骤和流程,因此制定规范的管理标准必不可少。规范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可以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高校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重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信息时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着新的要求,一般的业务技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高校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既了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又精通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对计划生育档案工作新的要求,也是档案人员努力的方向。档案管理信息化与计算机技术息息相关,不管是数据的录入、汇集、统计,还是文件的编著等,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因此掌握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保障,直接决定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速度和质量。这就要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要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以此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在职教育,不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同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三)采用先进统一的信息化管理设备

高校计划生育档案涉及教职工、学生及流动人口,人员类别较多,档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记录各项信息,将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高校有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将计划生育档案原有的纸质信息转变为利用率更高的电子档案。而完善计算机设备这一硬件条件,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前提。因此,高校应采购先进统一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促进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四)注重资源共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工作也在与时俱进,无纸化办公正在成为重要的办公方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促进档案信息高速传递,而且能够以创新的工作方式充分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高校要注重资源共享,以提高各种计划生育的信息平台、信息系统、管理数据库处理计划生育档案的工作效率。

结语

高校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繁杂的工作,它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是高校整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管理是新时期高校计划生育档案工作的客观需求,是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大势,更是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突破口。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潘莉.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兰台世界,2013(增刊1):153.

[2]所英芳.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6(1):66-67.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 高校教学计划 维护与管理 优化策略

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人数的不断上升,课程设置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教学体制的不断变革,各高校的教学计划也在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是决定整个计划能否得以正常实施的关键。

一、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所涵盖的内容

教学计划的维护和管理是整个教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安排教学任务的前提和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对计划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库的维护与管理、计划的执行、检查与局部修订管理、原始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管理、新开设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各院系执行教学计划的协调与管理、计划的调整与反馈、相关的统计查询工作等。

二、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管理内容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教学计划是高校教学运行的基本依据,由各个年级(专业)的培养方案构成,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因此,表面看来,教学计划的维护与管理主要就是教学计划管理部门对课程的维护和管理。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课程又涉及了各院系及部门之间的诸多关系,因此教学计划的管理又包含了教学管理部门与计划所涉及的各课程承担单位及人员(院、系、教研室、上课教师、教学秘书等)的协调与沟通。

(二)管理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共存。

一般高校教学计划制定后至少要用四年,即可供一届学生用到毕业。因此教学计划具有其相对稳定性。特别是正在执行的教学计划,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但同时教学计划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才能更好地适应实现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计划又具有发展性。

(三)管理过程的连续性。

计划的管理是个持续的过程,既有每学期选课之前的集中维护和管理,又有平时的零星维护和管理。每学期选课之前的教学计划维护主要是所有开课学期课程信息的核对,包括新增专业的教学计划维护。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又分前期管理、中期维护、后期反馈,因此可以说教学计划管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决定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内容和方向。它是教学过程管理的起点,也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基础。

三、目前高校教学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包括教学管理观念的提升和与现行管理制度的完善;教学计划管理的理论研究缺乏;教学计划课程资源库课程较多,有的管理混乱;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有待优化;教学计划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和创新水平有待提高,等等。

四、优化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教学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谈谈具体优化策略。

(一)要想使教学计划的管理良好有序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就必须先从做好教学计划的源头抓起,保证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1.完善教学计划制定主体的结构。

为保证教学计划质量,制定教学计划的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含学科专家)、学生、课程专家、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等。其知识结构必须全面反映影响教学计划制定的五个要素: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国家政策和教学资源,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规范课程资源的管理。

前面我们讲过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因此教学计划的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课程的管理。课程理顺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计划管理的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的课程资源也在不断丰富。一所优秀的大学大约能为学生提供3000门至6000余门课程。面对教学计划课程库里如此多的课程,我们教学计划管理部门对其必须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对所有这些课程的名称、性质、归口、学时学分的分布,等等,特别是对他们的管理规则要能了然于心。

3.做好课程归口和开课一览管理。

为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管理的效率,必须按要求对各个学院各类课程准确合理地归口。另外,还要对所有的课程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管理。其中包括课程名称(中英文)、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课程学时/学分的分布情况等。按照一定的编号规律将各院课程作有序排列和整理,即做好开课一览工作。这会给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中提供诸多的便利。

(二)严把教学计划调整关,合理把握好教学计划的时态性特征。

计划一旦确定下来就应严格执行,包括课程、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开课单位(教研室)及任课教师等都不得随意变动。但同时学校又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就业市场的变化需要,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以充分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是有效达到对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进行优化的关键。我从日常管理工作中得出以下建议。

1.重视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审核。

教务处编制分学年、分学期的教学进程计划,或称教学计划年度(学期)运行表,落实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审定后的教学计划所列各门课程、环节的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开课单位和任课教师等均不得随意改动,要尽量保证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及人员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要达成共识,通力合作。

2.注重日常教学计划信息的核对、归纳、统计。

教学计划维护是每个学期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细节管理应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各种信息的核对、归纳、统计都要及时、准确。每个信息变动,每次计划微调,都要规范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就要求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必须做到扎实工作,一丝不苟,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管理水平为首要目标。

3.执行过程中确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尽管我们严格控制当前学期和教学任务学期计划的调整要求,但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个别课程教学计划的局部微调。如确实需要调整的课程,应提前一学期向教务处说明情况,填写教学计划调整申请表,注明该课程的总学时、学分、周学时、学期安排、变更原因等。学院签字后交教务处分管处长签字、批准后,方可执行。执行结果要记录在案。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经常了解教学信息,严格控制对教学进度及课程信息变更的审批,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增强教学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多借鉴其他学校一些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四)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与他人的协调沟通能力。

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具有明确的服务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性质和本质。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热情地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要能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服务,以专业的知识技能服务,使问题顺利解决。

(五)信息化平台运用(教学计划管理系统)。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传统教学计划管理的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情况。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给教学计划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主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来方便教学计划的维护和管理,在保证专业教学计划的规范化、完整化基础上来促进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教学计划管理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计划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了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同时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遗漏和误报。

(六)不断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与协调应变能力。

创新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与时俱进,探寻更有效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搞好教学计划管理工作重在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总结,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计划管理人员既是教学管理工作职能部门政策的执行者,又与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秘书、教师打交道。这就要求计划管理人员把政策的原则性与各项事务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结语

如何优化教学计划的维护与管理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然而我们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对于教学计划管理理论上的研究还需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而新的理论的发现也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不断的发展中,创新和完善,乐于向其他高校学习,不断总结,借鉴他校先进的教学计划管理经验。虚心学习别人的精华,纳为己用,不可完全模仿,重在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计划管理工作走向高效、科学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孟繁华.教育管理决策新论:教育组织决策机制的系统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信息化;规划与建设

1.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构建数字化应用管理环境,将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部门间和部门内的数据、资料、文件等的交互,可通过数字化校园环境准确、迅速的获取到,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将减少教职工的工作量。以我校学工处、教务处为例、两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关于学生信息的共享,导致信息滞后,或者采用原始的文件共享方式(采用QQ群共享信息)。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改革与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将为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从2000年开始,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等就开始有步骤地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一般已建立了公共数据库平台、网上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以及多个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而大专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最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并且可以投入的经费数量、技术力量与这些本科院校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2.1 应用系统现状

我校信息化起步较晚, 目前运行的信息系统比较少,主要有:数字图书馆系统、教师评测系统、网上选课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

2.2 基础设施现状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是高带宽、高性能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目前,我校基本可以满足在校内的任何合法用户在任何时间使用任何一种计算机系统都可以进行互联网应用,这也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教学管理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规划设计原则与总体建设目标

3.1 规划设计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制定,涉及多个设计细节和执行环节,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并经历一个酝酿、启动、发展的过程。系统规划既要从时间上、发展上进行纵向的考虑,又要从全校各个部门以及其它校外机构的协调运作关系的横向关系上考虑;既要考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支持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运维体系建设等建设项目的实施步骤,又要考虑这些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

因此,要全面的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目前我校的发展状况显然不适合这种全面的数字化建设。这里从我校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做到满足现有需求,并在5年之内不落后。

3.2 总体规划建设目标

从应用层面上看,数字化校园是一个集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等应用于一体的应用系统。为此,可以结合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将应用系统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结构设计如图1 所示。

图1  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

(1)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是一种组织网络办公、协同办公,从而提高组织内部协作效率、信息效率的软件。学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要完成以下功能:1)信息通讯:公告、通知的与管理并具有办公论坛和网络投票功能;2)公文流转:满足学校领导高效率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需要,提供邮件服务、会议组织、日程安排、公文发送等功能,有效协助学校领导顺利完成各项事务;3)归档处理:系统管理员或具有权限的用户可对已经处理完毕的公文进行归档操作,归档后相关用户可进行查询、借阅等操作。对己归档的文件可以定期进行销毁,放弃归档、删除等操作。

(2)综合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系统根据我校情况,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补充以下应用系统:

1)学生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生管理系统必须收集与维护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籍变动信息、奖惩信息等,使全校各管理部门共享学生信息;

2)教务管理系统:学校教务工作是在教务处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进行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修订并完善教学规章制度,负责学生考试和教学管理,编制课表,落实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监督,教学事故的核实和处理;

3)人事管理系统:一个完整的人事管理系统必须收集与维护教职工的基本信息,以及职称、行政职务、绩效考核、科研学术、表彰奖励、学习培训、家庭信息等信息,使全校各教职工管理部门统一共享教职工信息 并提供教职工自身信息的查询服务;

4)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以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为基本手段,建立固定资产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保证固定资产的帐、卡、物相一致;

5)档案管理系统:负责全校各类档案的管理,尤其是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并负责档案的信息化处理。主要包括学生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固定资产备案等。

(3)数字化图书馆系统

数字图书馆是面向校园、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拥有海量的知识资源,强大的资源管理和个性化阅读管理的网络图书馆。它将资源管理、阅读管理、海量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图书文献数字化计划,为师生创建一个自主、轻松和高效的学习环境。

(4)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学系统定位于为学校创建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网络教学空间,为教师消除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所需面对的技术障碍。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自主进行课程内容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

3.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根据本校情况总体框架分成四个层次, 即系统基础设施层、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层、应用系统层和信息门户层。总体应用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化校园总体应用框架

1) 系统基础设施层由数字化校园系统硬件平台( 网络、服务器等) 和系统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组成。它们是数字化校园 的基础设施, 并提供数字化校园系统运行的基本环境。目前我校仅有一台接入网通公司的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正在使用。

2) 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层作为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承载平台, 提供跨平台应用框架和底层通用服务, 并为各个应用系统的运行、开发与部署提供支撑作用。

3) 应用系统层利用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的环境与服务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处理和信息服务, 如提供办公自动化、数字化图书馆、综合管理、网络教学等业务功能与信息服务。

4) 信息门户层为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数字化校园系统信息访问入口, 获得与其身份相应的信息服务和应用访问权限。信息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呈现、应用表示集成、单点登录访问、信息授权访问以及负载均衡服务等功能。

4.实施计划及方案

按照“分期实施”的原则,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先实施重点系统,再逐步深化推广。2011年首先完成我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搭建一个稳固、可扩展的标准体系和底层技术框架,构造能够满足我校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平台框架。

4.1 实施思路

(1)分阶段实施:先实施重点子系统,再逐步深化推广。项目的实施统筹考虑,首先完成学校最急需、最重要的应用,根据学校现行业务运作周期的规律,确定实施的时间,同时考虑应用实施的各种内部、外部因素,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加以实施。

(2) 技术部门和学院其他部门共同参与:项目由计算机教研室组织开发,由学院其他部门提供并确认需求,确保项目的实施结果能满足学校需要。

4.2 实施计划

具体实施计划(2011.03-2012.6)分项目立案、制定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收尾四个阶段。项目实施的简要进程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进程

序号项目阶段关键事项起始时间~完成时间阶段1项目立案,项目组成立项目组结构和成员组织结构,沟通方式工作机制,工作方法项目启动会阶段2制定项目计划同学校各部门沟通了解各部门现有流程了解项目实施流程分析各部门在项目实施中的分工及角色提出建议流程流程会审并建立文件确定数字化校园平台关键技术实现方案制作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基准计划制作项目交付物管理计划制作项目进度管理总计划制作项目质量管理总计划制作项目人员管理计划制作项目沟通管理计划确认学校各部门对项目计划的认可和配合阶段3项目执行阶段开发设计文档管理项目测试项目验收阶段4项目收尾阶段整理项目文档资料并保存项目组内部总结各部门反馈调查项目内部交接项目维护5. 预期实施效果

5.1 实施效果

按照“分期实施”的原则,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先实施重点系统,再逐步深化推广。2011年首先完成我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搭建一个稳固、可扩展的标准体系和底层技术框架,构造能够满足我校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平台框架。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范文4

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工作总结2021

我区共有各类学校 所,其中幼儿园 所、小学 所、初中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普高所、职高 所、综合高中 所,在园幼儿 万余人、在校中小学生 人、在编教职工 人。同去年相比,在校生与教职工人数都有所增加。为了有效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在区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家、省、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和《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管理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与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顺利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计生工作的各项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主要的工作与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我局领导历来十分重视,一年来,我局多次在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会议和全区中小学校长会议以及各校的女职委主任会议上传达有关精神,并立足于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与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力从思想上、政治上提高学校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搞好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计生工作摆上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以确保全区教育系统计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努力把计生工作责任落实到实处。

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区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确保圆满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各项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近年来,我局一直将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全局的一项基本工作任务,常抓不懈。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以 局长为组长, 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教育系统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并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配备一名工会干部兼职抓落实。同时制定了《xx年xx区各校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细化了全区教育系统计生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并于年初与各校签订了责任书,使任务明确,职责到人,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措施,狠抓管理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的文件精神,更好地落实各学校校长亲自抓、重点抓的要求和计划生育的工作职责,我们强化了《 区教育系统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的实施意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评先评职、晋升职务、入党入团等挂起钩来,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负责,单位包干”的计生管理体制和工作措施,把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求学校健全有利于计生工作开展的有关配套制度和台帐,使制度更趋完善,并狠抓落实,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四、紧密配合,深化教育,努力创造计划生育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年来,我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落实有关计生政策,特别能及时配合各乡镇(街道)一年三次的孕环检工作,如教师本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决不心慈手软。对教师亲属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追究连带责任,采取停职停薪,限期落实节育措施。与此同时,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推进,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把人口理论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列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要求各校充分认识在中小学开展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加强了舆论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进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并通过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积极开展一系列有关人口理论和青春期知识的讲座、咨询等活动,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率达到100%。

五、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就学优惠政策全面兑现

为了配合做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升高的问题,区教育局在认真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强女童教育,提高女童入学率,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女生入学率达到了%,高中阶段的女生也占了%左右。同时做好就学优惠政策的兑现工作,在中考招生中,我们会同计生局对全区x所中学出具独生子女证和双女户证明,要求就学优惠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审核,剔除了部分违反计划生育的家庭,在学校、镇、村予以公布,社会影响较好,全区享受因降分优惠6-8分的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学生(独生女优惠8分,独生子与双女生优惠6分)就有x人,使这些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尝到了优惠政策的甜头,营造了广大群众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的良好氛围。

六、年度目标执行完成情况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范文5

各区招考办(基教科),各有关中学:

根据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粤招办〔2018〕4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穗教发〔2014〕36号)、《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6年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穗教基教〔2013〕39号)、《关于做好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穗教发〔2014〕30号)的精神,为加强和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的管理,确保我市今年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生录取批次

独立招生学校:外语、美术类和招收“宏志班”的学校,以及其他独立招生学校。

提前批:提前批录取分两步进行:先进行指标计划录取,再进行统一计划录取(含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第一批: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

第二批提前录取:广州市美术中学。

第二批:市一级普通高中学校。

第三批:区一级及以下普通高中学校。

第四批: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含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下同)。

原则上民办普通高中学校除在原等级批次安排不得少于招生总计划的30%外,学校可自主选择另一个批次(提前批除外)安排招生计划。除老三区(越秀、海珠、荔湾三区,下同)外其他面向本区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批次(一至三批)由各区确定,但整个招生进程必须与全市保持一致。

二、各批次志愿个数和填报顺序

(一)普通高中学校志愿数。

独立招生学校志愿:1个。

提前批:指标计划志愿:3个。

统一计划志愿:4个。

除独立招生学校和提前批志愿个数由全市统一确定外,其他批次志愿数由各区教育局根据本区招生学校数量综合确定。老三区志愿数由市统一确定。各区每批次志愿个数详见附件1。

(二)中职学校志愿数。

第四批:6个中职学校志愿,每所学校设6个专业志愿。

(三)不限定各批次的填报顺序,不要求所有批次和志愿都填报,考生可根据个人意愿自行填报,但同批次内须遵循从第一志愿到后续志愿的填报顺序,并应尽可能利用志愿容量,以增加录取机会。

三、填报志愿办法与时间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zhongkao.gzzk.cn/,以下简称“中考服务平台”)填报志愿。

(一)填报志愿时间:2018年6月1日9:00至5日15:00。

(二)填报志愿流程:考生凭考号和原报名系统密码登录中考服务平台的志愿填报系统修改新密码进入填报志愿界面填报各批次学校志愿修改或核对志愿确认志愿信息。

考生须在2018年6月5日(星期二)15:00前对网上填报的志愿信息予以确认,逾时未确认的志愿信息无效。

(三)志愿修改: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可对未确认的志愿信息自行修改,如确认后需再做修改的,需书面向毕业学校(报名点)申请取消确认,由毕业学校(报名点)将该考生的志愿状态恢复为“未确认”,考生再登录系统自行修改并确认。

(四)志愿封存:2018年6月5日15:00为填报志愿截止时间,系统将准时自动关闭,市招考办立即对所有考生的志愿数据进行安全备份,同时委托广州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填报志愿结束后考生可随时登录中考服务平台的志愿系统核查本人的志愿信息,如考生对自己的志愿信息有异议将以封存的志愿数据盘的信息为准。

四、投档录取规定

(一)普通高中投档录取规定。

1.普通高中各批次均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高分优先投档线。提前批统一计划录取由市招考办按招生计划数和报考人数的一定比例,全市统一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高分优先投档线;后续批次除老三区由市招考办统一划线外,其他区在征求各区教育局意见的基础上,按招生计划数和报考人数的一定比例,划定各区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高分优先投档线。独立招生学校和提前批指标计划以及广州市美术中学的第二批提前录取不作为单独批次,以各校为单位设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提前批先进行指标计划的投档录取,再进行统一计划的投档录取。指标计划以示范性普通高中近3年在提前批(户籍生)录取最低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该校指标计划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计算时去尾取整)。投档时,根据初中学校分得的每所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计划数,按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例投档录取。若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未能完成,则将剩余指标计划(含宿位)并入该校提前批统一计划进行投档录取。指标计划投档时,考生的投档分数只取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不含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项加分和照顾录取。

3.提前批统一计划、第一批至第三批的投档录取规则如下:

(1)每批次先对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的考生,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数,按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例投档。其中,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计划包括户籍生(含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下同)招生计划和随迁子女招生计划,分别对应户籍生志愿和随迁子女志愿同时投档。先投第一志愿,若学校招生计划未录满,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若高分优先投档线上招生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再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进行投档,规则同前。

(2)在多个批次安排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含公办、民办,下同),非最后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其剩余计划数与宿位数并入该校下一批次计划进行投档录取。

(3)普通高中学校在该校最后一批次(包括只有一批次的)投档时,若投档至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仍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不降分录取,对剩余学位统一安排补录。

(4)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含示范性和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时,本区与外区考生按报考范围同时投档。当外区考生投档数已达到面向外区招生计划数时,就不再投外区考生,而继续对本区考生投档直至完成招生计划为止。

(5)除提前批外,民办普通高中按考生升学所在区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投档。

4.特长生的录取,根据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审定获得体育、艺术特长生资格考生的名单,按学校招收特长生的计划和学校设定的条件进行投档录取。录取时,按学校招收特长生计划数,以学业考试成绩优先为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各校在本校设定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上未能完成的特长生招生计划数,并入学校的招生计划用于招收非特长生。

5.面向全市或本区招生的外语、美术类和招收“宏志班”的学校,以及其他独立招生学校(班)(具体见《二〇一八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在普通高中提前批录取前,按照经市招考办批准并由学校向社会公布的招生方案完成录取工作。

6.广州市美术中学,按照学校向社会公布的招生方案,部分招生计划在普通高中提前批前独立招生,其余计划安排在第二批提前录取。投档时,对美术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按其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第二批提前录取时如学校在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仍未完成计划,则统一安排补录。

7.第三批录取结束后,未完成招生计划(含注册报到后有缺口)的普通高中学校,其补录范围由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市招考办将在广州招考网(gzzk.gov.cn)统一公布补录计划和各校原录取最低分数为补录最低控制分数。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补录计划不再区分户籍生和随迁子女招生计划。凡未曾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符合补录范围、且学业考试成绩达到有关普通高中学校原录取最低分数以上的考生均可登录中考服务平台(zhongkao.gzzk.cn/)填报补录志愿。补录办法另行公布。

(二)中职学校投档录取规定。

1.中职学校录取不设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学业考试总分分段投档。以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起点,在200分以上以50分为间隔分段划定每段投档控制线,200分以下不再划分分数段,依次在分段投档控制线上按招生学校专业计划数与投档数1:1的比例进行投档。

2.在分段投档控制线上,根据考生学校志愿先后顺序,先投第一志愿学校,对填报同一所学校的考生,按专业志愿优先、成绩由高到低先投第一专业志愿,若该校有专业未投满,再投第二专业志愿填报该专业的考生档案……依此类推。若所有专业志愿投完后仍有专业未投满,则对选择了“专业服从分配”但还未能投出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专业代码从小到大顺序投档至尚未投满的专业。若该校还有专业未投满,则继续投第二志愿学校填报该专业的考生档案……依此类推,直至各专业投满为止。

3.未完成招生计划及注册报到后有缺口计划的中职学校,由市招考办在广州招考网统一公布中职学校补录计划,以注册入学的方式进行补录。

(三)其他规定。

1.有宿位限制的招生学校,投满宿位数后不再投要求住宿的考生。

2.在投档录取时,根据照顾录取政策中关于“加分投档录取”的规定,对符合条件考生的学业考试原始总分给予加分,按加分后的总分投档录取(不含指标计划投档,下同)。考生若具备两项以上加分录取条件,只享受加分的一项,体育、艺术特长生不再享受加分。享受加分录取的考生,其享受加分录取政策之后的总分即投档总分,仅用于投档录取,不计入考生的学业考试成绩。

3.投档录取时,当投档到招生计划末位数时,如有2人以上投档总分相同,按以下排序规则进行先后投档:首先投享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若情况仍相同,则比较原始学业考试总分;若情况仍相同,则比较有关考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分数之和;若再有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单科分数;若仍有相同,则比较综合表现评价等级。分数和等级高者优先投档,直至投满招生计划数为止。

4.被录取的新生须按录取学校通知的时间,准时到学校注册报到。凡不按时注册报到的,由招生学校在录取系统注销其录取资格。每生只能注销、补录一次。其中被普通高中录取,未按时注册报到的考生,不能再参加普通高中学校补录,可参加中职学校的录取。所有注销、补录必须在广州市中招录取系统上进行,凡未经市招考办审核批准的录取行为一律无效。

5.招生学校如无特殊理由,对所有投档的考生必须录取,不得退档。

五、填报志愿有关规定和要求

(一)考生必须按规定的学校招生范围和招生批次填报个人志愿。填报志愿与投档、录取的方式有密切关系,考生填报志愿时,须了解清楚录取投档规则及有关规定。各类学校招生批次及录取投档的具体要求,考生可详细阅读《报考指南》和《2018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拟稿表》。

(二)考生如对所选报的学校有住宿要求的,要先了解学校的宿位情况。按投档录取规则,对宿位数少于招生计划数的招生学校,在按志愿先后从高分到低分对该校进行投档时,当投出要求住宿考生的人数达到宿位数之后,则不再投要求住宿的考生,只投没有要求住宿的考生。因此,考生如有走读条件的,填报志愿时要慎重选择住宿要求,以免因学校宿位数有限而失去录取机会。

(三)具备体育、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所报特长生招生学校无论是只有一个招生批次还是有两个批次,都必须在该校的首批次第一志愿填报该校,其余志愿由考生自行选择学校填报。不在特长生招生学校首批次第一志愿报该校的特长生,投档时将按普通生的录取规则进行投档。广州外国语学校所有计划安排在提前批前独立招生,因此报考该校的特长生须在独立招生学校填报该校志愿。其他学校的独立招生不视作学校的首批次,特长生计划均安排在提前批或后续批次,考生需在提前批统一计划或学校的招生首批次(非独立招生)的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特长生资格方才有效。有关招生学校体育或艺术特长生计划所在批次详见《报考指南》。

(四)凡选*办高中志愿的考生,须先了解学校的收费标准,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后方可填报。考生一旦被录取,须按有关规定交费和注册报到,否则招生学校有权注销其录取资格,注销后考生只能参加中职学校的录取,不能参加普通高中的补录。

(五)根据有关规定,部分招生学校(专业)录取时,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特别的要求或限制,并在《报考指南》的招生计划篇中已作出说明。考生务必详细了解招生学校的有关规定,根据本人的身体条件填报志愿。如果考生的身体条件超出所填报学校(专业)的报考限制,一旦被录取,在入学后经新生体检证实不符合录取条件的,招生学校有权调整其专业,或令其休学甚至取消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六)各毕业学校(报名点)要全面正确地指导考生根据个人学业水平和发展意愿,合理填报志愿。既要充分利用志愿的容量,也要考虑前后志愿间的梯度,以增加录取的机会。要及时发放我办编印的《报考指南》,确保每位参加统一录取的考生免费人手一本,并可引导考生通过电话咨询会、现场咨询会等途径更多地了解所选择的学校。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范文6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各高职院校: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下称《实施意见》)提出的“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分类考试招生录取成为高职院校招生录取的主渠道”要求,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增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通知》(粤教考〔2016〕6号)有关要求,2020年,我省继续试行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进行招生录取(以下简称“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的改革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生院校及专业

省内所有高职院校(含高等专科院校,下同)须参加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改革试点。2019年已招生且2020年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高等职业院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通过教育部专业设置管理平台申请并经教育部同意招生的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文科类、理科类专业均须安排招生,体育类、艺术类(含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和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由招生院校视专业培养实际情况安排招生。

二、招生计划

根据《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工作的通知》(粤招〔2019〕12号)关于扩大春季高考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要求,2020年起,省内各高职院校安排春季高考的招生计划原则上要达到年度招生计划的75%以上,其中安排在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的计划原则上不低于本校本年度申报招生总计划(不含高职扩招计划)的50%。

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根据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各科类专业招生计划,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工作,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平稳有序实施。各高职院校须于2019年12月1日至5日期间登录“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编制系统”,完成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的各科类招生专业计划的编报。省招生办公室会同省教育厅规划处、职终处进行联合审核后向社会公布。具体计划申报及编制工作另文通知。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结束后,未完成的计划以及录取的考生参加高考被本科高校录取后的缺额计划,由高职院校在夏季普通高考录取期间根据生源情况统筹使用。

三、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

(一)按照《关于做好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粤招〔2019〕13号)要求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

(二)报名参加广东省2019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考试的考生。其中,体育类、艺术类考生还须参加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类、艺术类术科统一考试。

(三)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或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考试且符合高职院校录取要求的考生。其中,文科类考生的3门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类考生的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艺术类文科考生的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类理科考生的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类考生的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须获得等级成绩,且至少有1门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体育类、艺术类考生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至少有2门学科成绩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

(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的考生。考生体检工作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以及粤招〔2019〕13号有关要求执行。

四、考试安排及成绩使用

(一)考试安排

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考试时间及有关安排详见《关于做好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粤考院函〔2019〕141号)。

2.体育类、艺术类术科统一考试时间及有关安排详见《关于印发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的通知》(粤招办普〔2019〕49号)、《关于印发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的通知》(粤招办普〔2019〕47号)。

(二)成绩使用

1.文科类、理科类招生专业,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卷面成绩总分(下称“学考成绩”),作为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成绩当年有效。

2.体育类、艺术类招生专业,考生学考成绩以及术科统一考试成绩(下称术科统考成绩),作为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投档时依据考生学考成绩和术科统考成绩合成的总分排序情况投档,成绩当年有效。

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和舞蹈类专业,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学考成绩×40%+术科统考成绩×60%。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学考成绩×60%+术科统考成绩×40%。

五、招生办法

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分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进行录取。

(一)分数线划定

依据各科类招生计划、考生成绩情况,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关要求分别划定各科类最低录取分数线。

1.文科类、理科类分数线的划定。省招生委员会根据文科类、理科类招生计划,依据考生学考成绩情况,以一定比例分别划定文科类、理科类最低录取分数线。

2.体育类分数线划定。省招生委员会根据体育类招生计划及考生学考成绩、体育术科统考成绩情况,以一定比例划定体育类学考成绩和术科统考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

3.艺术类分数的划定。省招生委员会根据艺术类招生计划、考生学考成绩(不分文理科)、艺术类术科统考成绩情况,以一定比例分别划定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和广播电视编导类学考成绩和术科统考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

(二)志愿填报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省招生办公室公布的各高职院校各科类招生计划和院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依据本人成绩和意愿,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管理系统考生端填报志愿。考生可填报一个平行志愿组6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具体填报志愿时间、办法和录取另文通知。

(三)投档方式及考生成绩排序规则

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省招生办公室在各科类最低录取分数线上,依据普通高校招生各科类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有关要求,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1.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的投档方式为按照考生成绩排序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体育类、艺术类考生的投档方式为在考生学考成绩、术科统考成绩双上线的基础上,按照考生合成总分排序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

当考生符合所填报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进行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后续院校志愿。

2.考生成绩排序规则

文科类、理科类考生成绩排序规则为:按学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学考成绩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单科成绩的排序顺序为:文科类为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类为数学、语文、英语。

体育类考生成绩排序规则为:按合成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合成总分相同时,依照体育术科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体育术科成绩仍相同时,按照学考单科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成绩依次排序。

艺术类考生成绩排序规则为:按合成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合成总分相同时,按术科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术科统考成绩仍相同时,按照学考单科语文、英语、数学科目成绩依次排序。

所有排序科目成绩都相同的考生排位相同。

(四)录取办法

省招生办公室投出考生档案后,高职院校根据院校招生章程公布的录取规则在投档考生中择优录取。

(五)征集志愿录取

录取结束后,对招生院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省招生办组织进行征集志愿录取。

(六)政策照顾

录取时需要照顾的对象、条件以及政策规定,按照《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调整广东省高考加分项目和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粤招〔2015〕6号)及有关招生政策执行。

(七)正式备案

高职院校须严格按照本校招生章程开展录取工作,拟录取考生名单通过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招生录取系统报省招生办公室审核备案,根据审核通过的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

报考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并被录取的考生,可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参加本科层次招生录取,但不能参加专科层次的招生录取,也不能参加其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填报本科院校志愿并被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取消考生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资格,不得转回原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的高职院校。新生报到时,高职院校不得接受已被本科层次院校录取考生报到注册。未被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的考生,可参加普通高考和其他形式的本、专科招生录取。

六、时间安排

2019年12月上旬,各高职院校编制招生计划及制定招生章程;2019年12月28日-29日,进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20年1月上中旬进行评卷;2020年2月上旬,高职院校向社会公布招生章程,做好招生宣传发动;2020年2月下旬,组织考生填报志愿;2020年3月下旬,组织高职院校进行招生录取,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大力推进我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工作,逐步实现考试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和录取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分开,是落实国务院和我省《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各中学和各高职院校要切实增强做好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责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各中学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符合报考条件学生积极报考。各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部和省的统一部署,认真制定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高职院校的招生章程和录取原则,须报经省招生办公室核准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二)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构建公开透明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信息公开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分类考试招生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各高职院校和各中学要强化服务意识,利用各类媒体,扎实做好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的宣传发动,让广大考生和家长充分知晓我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试点的相关政策和精神,动员和鼓励一部分普通高中毕业生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合理分流。

(三)扎实做好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平稳有序推进。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工作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和各高职院校要明确责任,完善机制,严密组织,强化管理,形成统一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各地、各高职院校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针对改革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时反馈,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稳步有序推进我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工作。

请各市教育局迅速将本通知转发各县(市、区)教育局、各中学。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范文7

2018年我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于4月16日开始,历时2天,至4月17日顺利结束。

今年全省共有58所高职(专科)院校的18819名考生报名,省教育厅下达4995个招生计划,涉及21所省内本科院校79个专业。

我省今年普通高校专升本录取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省招考院根据本科院校各专业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科目组顺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由招生院校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审查录取。16日投档后,一次性完成全部招生计划。因此,今年没有剩余招生计划,不再有征集补报志愿。

本次专升本录取,我们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维护了招生计划的严肃性,保证了专升本生源的质量,增强了我省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的公信力。

统招专升本考试的选拔工作各省份各有不同,现基本上由各省教育考试院主持举办,统一考试。个别省份如上海,从2013年起改由各本科院校出卷选拔。各省每年的统招专升本招生计划根据教育部统一下达的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仅限于应届优秀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生。各省市和学校规定不同。某些省市和学校要求英语三级以上(上海为四级)、无不及格记录且所报专业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某些省市和学校无此要求,具体情况请参照当年各省的政策。统招专升本只限报考本省本科院校,不允许跨省报考。国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规定,普通高校统招专升本为国家统招计划普通全日制学历。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范文8

刘勇

(浙江海洋学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摘要: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科研管理工作,能够促进高校科研活动的有效发挥。但是,因为高校科研统计在我国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因而在统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发展和高校的科研活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对于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对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科技统计 问题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上是指运用一套系统的检测国家科技系统复杂机制的有效指标对科技活动的规模大小、结构功能等进行连续测量,为国家的科技政策制定和总结提供准确系统的年度科技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的一种统计工作。1981年,我国开始系统地收集科技工作信息。而在1985年,随着国家教育委员会对全国高校的科技技术发展状况的普查,高校的科技统计年报制度也得以正式建立。

一、高校科技统计对于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科研管理主要是对全校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管理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对科研项目、科研组织、科研效益等的有效管理,能够促进整个高校的长远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高校科研管理的过程中,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对于科研信息收集、科研规划制定和科研规划实施状况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高校科技统计对于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科技统计为高校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可靠依据。一个高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不是凭着校领导的经验和主观想法来决定的,而是应该以科技统计出来的具体数据作为重要依据,而后开展科学研究和分析得出的结论。1999年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怎样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了思考。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领导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和发展层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结合历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作了分析,做出了到2020年将学校初步建成产学结合相结合,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因为有了高校科技统计数据,为高校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可靠依据,促进了高校的良性发展。,

第二,高校科技统计为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科研管理不仅是高校科技人员所做的服务性工作,还是对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研机构等具体科技水平进行了解、整合和调控的过程,以促进科技管理预期目标的实现。在科研管理过程中,需要以可靠、具体、全面的科研统计信息作为依据,以便站在具体的科技统计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分析高校的科技水平,实现科研管理的有效性发挥。例如,当高校科技统计的数据信息被统计出来以后,高校领导人可以根据信息对科技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从而在具体的科研管理过程中实施有效且有针对性地管理,合理解决在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高校科技统计为高校的科研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高校在科技统计中得到的数据信息,是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工作实施情况的分析基础,促进了高校科研计划的有效进行,因而是科研计划不可以缺少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高校的科研经费、科研产出目标、科研产出目标的分解等,都需要对历年的科技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再对各个学科的科研状况作出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可以制定出准确的科研计划表。

第四,高校科研统计为高校的科研工作的评价提供了重要衡量标准。通过对科研工作的评价,可以得出高校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检查、比较、衡量和检查预定的目标是否实现的过程中,科研工作得到了告一段落的发展,为之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用的经验。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不仅量大,而且面广,涉及到每一个学科。实施有效地科研工作评价,需要建立衡量标准,如果只是以评价人员的主观想法和经验进行判断,势必造成评价的片面性。因此,有效实施科研统计工作,能够让科研人员、科技机构、科技成果、科技经费等关于科技技术水平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在之后的科研工作中继承优良,规避缺陷,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的水平。

二、分析高校科技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指标数据误差较大

因为各个高校中存在着激烈的排名竞争,使得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中出现了指标、数据误差较大的现象。自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局势逐渐呈现。各个高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高校与高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高校排名对于高校的发展水平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高校的科技工作对于高校的本身发展、知名度、升学、排名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促进高校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每年的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数据和指标是高校科技工作的成效、科技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正是因为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很多高校越来越注重于将一些关键性的数据修饰、纠正等,导致了统计工作中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产生了一些误差。这样一来,有些高校在科技统计工作中,没有对统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也没有对统计工作进行限制和规范,导致有些指标比较随意,呈现出了较大的误差,这就是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中不够完善的地方。

2、科技统计中的基础数据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

    目前的高校科技统计年报中,有些基础数据存在着缺乏规范性、准确性和逻辑性,导致了科技统计年报的系统性没有得到发挥。高校的科技统计年报是一种比较系统的统计结果,是由各种基础信息、基本数据、基本资料整合而成的科技统计表格。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各种数据信息、资料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科技统计信息的重要条件。例如,在统计一所高校科研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数量和工作量的时候,需要采取由科研项目组填报的信息作为基础条件。但是,在填报的过程中,因为科研教师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或者一个教师往往承担多个研究项目,因此在统计之后一些科研教师的工作量往往会超过一个全时人数,或者在填写的过程中往往是随意填写,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此外,因为高校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的考核成绩和工作量直接与奖金和福利挂钩,使得在衡量一个教师的科技工作量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误差,严重影响了科技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发挥。

3、经费来源定义和界定不确切

在高校的科技统计年报科技活动中,有些高校的经费来源和界定存在着不确切的现象,阻碍了科技统计水平的重要作用的发挥。现在,高校的科技投入经费已经作为衡量高校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排名的重要指标,但是因为高校的科技统计年报中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和不灵活的栏目,导致了有些高校的统计科技活动经费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使得高校科技工作很难真实反映高校的实际投入经费。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研究机构或者高校上级机构如果按照经费投入作为高校之间的排名依据时,就会导致误差增大,准确性、真实性、公平性、可比性变小的情况。

总之,从高校的科技统计的工作成果,也就是高校科技统计年报表来看,其中的基础数据统计存在着不完善的现状和问题。这些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部分指标误差较大、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经费来源和界定不确切等现象。在科技统计工作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不断地研究和完善,促进科技统计结果最真实地反映各个高校的科技工作实际成效,以为上级机构或者研究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科学决策、制定管理制度等提供有效依据。

三、分析关于加强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成效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科技统计运行机制

加强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成效,应该从建立良好的科技统计运行机制开始做起,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积极重视科技统计工作,建立起完善好科技统计制度。首先,在科技统计运行机制的建立中,要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技交流、科技机构等各种科技管理工作做好制度建立,并重视各个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收集、管理和归类工作。其次,要加强对高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建立起覆盖面广的基础数据库,包括科技人员资料、项目经费库、成果与科技成果库、论文库、著作库、专利库、科技交流库等,为科技统计提供全面的基础数据和有关信息管理,让科技统计出来的数据变得客观、准确、真实、科学、且富有一定的逻辑性。

2、规范和界定高校统计年报有关数据

加强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成效,要及时规范和界定高校的统计年报中的有关数据。随着“全国普通高校R&D资源清查暨科技统计年报”的统计工作得到切实开展,也在同时编制了相关的科技统计软件,各个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已经走向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道。规范和界定好高校的统计年报的有关数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第一,高校要加强自身的科技统计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科技统计文件要求的相关规定开展统计工作;第二,要根据目前科技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对有些数据指标的定义做好限定,并通过开展研究和分析,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好高校科技统计年报工作。

3、加强对科技统计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中,要加强工作人员对科技统计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实现科技统计工作得到顺利进行。高校的科技统计年报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涉及法律知识和条款的重要工作内容。首先,在科技统计工作运行之中,要倡导科技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探究和学习,促进统计工作得到实事求是地开展。其次,在科技统计工作的运行之中,要倡导统计人员认真学习关于科技统计方面的法律知识,在认真完成统计工作的时候,坚决抵制各种不符合规定的粉饰、修改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以维护科技统计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充分利用科技统计数据完善科技工作的发展

    在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中,不仅要保证准确、全面的统计信息,还要充分利用统计得出的信息数据,不断完善科技工作的发展。首先,从科研人员的结构上看,可以完善科技研究队伍的建设。看每年是否增添了新的科研力量,科研人员的年龄、专业是否合理,从而不断调整科技人员的结构。其次,从科研项目的数量上,可以完善科研工作计划。通过对比与上一年度的科技统计数据,可以明确地看到本高校是否达到了科技研究目标,并结合完成情况分析原因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下一年度的科技工作计划。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而科学技术水平作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支撑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可靠力量。促进科技进步、实现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历来都是我国的强国之策。高校作为培养我国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仅拥有着丰富的知识资源、人力资源,还有着重要的科技水平资源,因而是提高科技水平的关键性场所。然而,提高高校的科学技术水平,应该通过完善的科技统计工作真实反映出各个高校的科技状况、发展优势和特色,为国家教育部门和科研机构部门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广林,李文华,王晓君.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探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02)

              [2] 陶幸光,季春.  科技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与经济. 2009(01)

              [3] 毕颖.  高校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 新疆农垦科技. 2009(02)

高校统计工作计划范文9

【关键词】体育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云计算

1.前言

体育成绩是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云计算信息系统已经广发的应用在高校体育成绩管理中。建立在云计算信息管理系统上高校体育成绩的管理中,可以处理高校体育成绩的管理系统中的大量信息数据,将这些数据统一处理、计算和存储,达到提高体育成绩管理的安全性。

2.云计算的概述

为了传送和储存海量的信息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实时传播,提高工作效率云计算得到发展和完善,先后发展了效用计算、分布式甲酸核心技术和互联计算等云计算理念。具体划分为数据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等不同层次。

2.1特点

第一,扩展性。云计算的扩张性可以看作是搭建了一个信息资源池,给体育教学管理提供多种服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通用性。在云计算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普遍性高和局限性小的特点,使多种应用正常发挥。

第三,独特的稳定性。云计算在系统中传递和保存数据时具有可靠性的特点,运用多种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

第四,安全性。云计算的安全性能可以进步以提高数据管理的可靠性,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黑客侵入的状况发生。

第五,虚拟化技术。系统中的数字和物理资源都是虚拟的,运用云计算进行规范处理,将用户终端的数据中心相连,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处理。

第六,费用低。运用云计算管理教务系统,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的投入。

3.高校体育成绩的管理系统设计

3.1高校体育成绩系统界面

系统界面设计时,要简单、清晰且易于操作,给系统用户在信息处理时提供输入和输出界面。

云计算在体育教务管理的登陆的过程中先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再点击进入,之后系统会解析用户名并确认用户身份,再输入验证码进步验证身份的安全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2高校体选课系统设计

学生选课系统划分为用户登录、学生信息管理模块、课程信息管理模块、选课成绩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这五个管理模式。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体育教务管理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学生成绩信息数据库,其中有不同学生的成绩,以供学生自己对选课成绩查询。

第二,数据库表单。运用“USERS”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

3.3高校体育考试管理的设计

第一,这部分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考试科目管理、考试日期管理、监考人员管理、监考日程管理以及补考的各项工作管理。

第二,在考试管理模块中最重要的是考试日期的安排和监考日期的安排,通过编排课表模块的功能,对考试进行安排,增加各个时间阶段的考试教师和相应的监考老师最优化的安排,最后确认无误后拟定出清单并公布。

3.4高校体育成绩管理设计

第一,成绩录入。考试结束后,教务管理人员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成绩管理系统,系统自动生成总评成绩。

第二,成绩查询系统。该系统包括查看成绩和补考成绩两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完成成绩录入工作后,经教务处和学院的批准公布成绩,系统用户就可以在管理系统中查看成绩。

3.5高校体育教务学籍管理

第一,学籍管理框架设计,主要设计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学生学生学籍管理等内容。

第二,学籍管理的实现效果。通常包括学生家庭信息、年龄、综合实践等信息的录入,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学号、姓名、班级就可以进行学籍信息的查询的系统。

第三,学籍异动管理。在教学工程中,经常会有学生的转学、辍学、休学等不同的学籍异动处理。

3.6高校体育教学计划管理设计

第一,开设教学计划。体育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将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具体的教学计划录入教学管理系统中,建立与计算系统上的高校体育教学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

第二,教学计划维护。每个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设计了教学计划,按照教学计划有序的进行教学任务,之后嗨哟啊哦进行教学计划的维护,形成高校体育教学计划维护管理系统。教学计划的维护主要包括课程学分和考核方式。

4.结语

数据信息化是这个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各个行业都在运用计算机技术,高校体育成绩的管理也不例外,只有发挥云技术在信息处理和管理的优势,才能有效的整合教学和教务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使高校体育成绩管理系统不断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春峰.高职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4.

[2]沈炜.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