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07 14:59:21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在职业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是全国开设数目最多的专业之一,几乎校校开设,学生数量不可谓不多,近几年甚至出现了就业难现象。但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仍然被国家六部委列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优先发展的四大专业之一。这说明除了信息行业人才需求旺盛外,目前国内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严重存在所教非所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培养机制问题。结合信息职业岗位目标,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探索研究能与职业岗位需求无缝连接的新的课程方案,对有效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意义重大。

一、现阶段我国IT职业岗位的分布和人才需求分析

1.我国IT职业岗位的分布。据2000年7月至2006年4月公布的《国家职业标准》统计,在527个职业中有计算机维修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电子计算机装配调试员、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电子商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等10余个IT行业职业。其中在占职业总数2%的IT类职业中,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电子商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网络编辑员等为代表的一批新职业已占到所有新出现职业的10%。这一数据说明,IT行业在一些领域已经快速形成规模,对社会形成了新的人才需求。

2.我国IT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2003年以来,一方面各级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加之各种社会培训力量急速扩张,使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一直呈现供大于求。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99个城市2006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信息类职业需求人数仍排前十位,中职层次需求量高于高职。

另据追踪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分析国家和省内劳动力人才市场的有关信息表明:在国内市场,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网络设备调试员、电子商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岗位需求紧缺;在省内市场,计算机维修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网络设备调试员、网络编辑员、电子商务师、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岗位需求紧缺;在本市,计算机信息产品营销员、电子计算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维修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网络设备调试员岗位需求紧缺。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1.1999年专业课程体系的缺陷。延安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专业课程按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组织,其中必修课又细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技能课。专业基础课涉及数电、模电、工程数学,专业课汇集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传统课程,实践技能课仅涉及中英文录入技术、工具软件等浅表性技术课。

可见,该课程方案“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表现突出,课程数量多且杂,实践教学活动分散,数量不足,学科性强,职业针对性差的缺陷非常明显。

2.2002年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本次改进秉持减少专业理论课,增强专业技术课,淡化学科性,适应职业性的专业改革思想,为保障教育效果,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造:

(1)借鉴社会上成功培训机构的经验,对岗位特点明显的专业技术课在开课学期,专门增设该课程相应的专项综合实训,如:图文排版实训、计算机组装维修与组网实训、多媒体制作实训等,从时间和训练程度上保证课程的主导地位。

(2)高度重视选修课的重新定位,将原来课程方案中摆花架子或美其名曰“扩大知识视野,加强素质教育”的有选无修的选修课统统拿掉,应对社会需要岗位按管理信息和多媒体方向设置相关职业课程模块,学生一旦选定,其实也是重要的必修课。

(3)舍弃学科性,强化职业性。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就业与创业、电子商务、动画设计制作等学生可学会做课程取代学生学不懂的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数模电课程。

3.新的专业实验课程方案的推出。纵览改进方案,主要较好地解决了课程方案从学科性向职业性的过渡,这一点可以从学生总成绩平均提升10分和学生参加省内职业院校计算机操作竞赛屡获大奖得到佐证。但是课程设置求大贪全以及未引入职业认证考核,导致职业针对性不强这一影响就业的关键关隘并未突破。

如何从课程体系上破解职业针对性不强这一难题?

前两个课程方案都有试图将尽可能多的IT职业岗位所需课程纳入囊中之嫌,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学这样的课程,一方面个人承受力有限,另一方面在小区域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除文化和专业基础课外,只有按职业性质和需要,引入国家职业考核,模块化打包岗位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包学习,才能既精准学习,又降低就业竞争风险。按照这一思路,实验课程方案按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模块课三部分组织。其中文化素质课包含文化课和职业训练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有录入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维护技术等少量公共技术课,专业模块课按照职业岗位细分为办公应用模块、多媒体技术模块、网络技术模块、软件技术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计算机维修模块等,岗位各模块全部设置岗位技能所需操作课程和岗位考证训练实践课。

三、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验课程方案的特点

1.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方案要注重技术操作性而非学科系统性。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指出,计算机职业教育中专生定位于成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这一定位已经揭示了其课程体系必须以操作技术为核心,而非以科学理论为中心。实验课程方案已无《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模电路》等一批完整学科课程的踪影就是回归定位的体现。

2.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方案要适应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就业市场是职业教育的指挥棒。进入21世纪以来,IT业发展异常迅速,短短几年内,扩张产生了许多新的职业领域。如果不能随变而变,一味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学生对口就业率裹足不前就是最好的答案。实验课程方案多个职业模块的出现正是因应变化的选项之一。

3.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方案要引入国家职业考试制度。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具在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技能考试,其考试成绩一方面作为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依据,另一方面亦可作为学生有关课程的结业成绩,大大节约学生学习成本。实验课程方案中模块课程设置全部基于这一思想。本实验方案引入了计算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OSTA)系统,完全覆盖目前国家公布的所有计算机行业职业领域,具有实用、简洁、高效的特点。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摘要:我国加入WTO、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体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也是对我国体育信息化发展自身体系的严峻考验。通过调查研究我国体育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管理;信息化;信息产业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11-03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既是国力强盛的标志,也是国力竞争的焦点。信息产业已逐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速度和质量。

我国加入WTO、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体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提出了严峻考验。北京在未来5年中,将投入300亿元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

信息工作是社会化的信息开发、组织、传递和提供的系统性工作,其基点是围绕社会成员的信息需求开展全方位、多功能的信息服务,旨在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需求,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体育管理[1]即体育领域里的管理活动。体育管理应具有管理的基本含义、特征和性质,是指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体育事业或体育工作的目标,不断提高体育工作的绩效而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体育管理的核心是人,本质是效益,而信息化工作则始终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与体育管理是不可分的。各体育管理部门和机构信息化的水平直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在举办2008奥运会和全国电子政务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抓住机遇,加速我国体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体育管理部门信息化应用现状体现了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当前我国体育管理部门信息化的水平还不尽人意,所以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我国体育管理部门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取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现状做了充分的调查。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就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设计出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负责人、各省、地区体育局负责人、国家各竞技体育项目中心和协会负责人、奥组委相关人员,基本覆盖主要体育管理部门。

问卷发放时间为2003年10月,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

问卷内容:根据我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归纳的信息化内容,笔者将从信息资源与设备、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这六个部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问卷的设计。

对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有关专家、负责人进行访谈以收集业内专家对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的见解和对今后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建议,获得权威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信息人才需求情况 信息化的推进,有赖于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支持。他们主要包括3个层次,即:在推进信息化方面负有组织责任的领导人或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广大用户。体育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就需要即有信息化专业知识又懂得体育管理的专职或兼职人才。通过调查,有86.3%的单位反映需要专职信息化人才,有67%的单位反映需要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的兼职信息人才。各单位人才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信息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博士(为0)和硕士(占1.7%),本科和专科占59.1%,专科以下占39.2%,高学历人才还十分缺乏,有相当大部分的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没有学历也没有职称。体育信息化人才的整体素质较低,大大限制了信息化进程的速度。

2.2 体育信息资源状况 信息资源是各种可供人们直接或间接开发与利用的信息集合的总称。它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本体论信息资源,这是一类潜在、巨大、未经加工的原始信息资源或称做“生信息资源”;另一种是认识论信息资源,这是经过主体感知和加工的信息资源或称做“熟信息资源”。网络上或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一般都是“熟信息资源”。当然,信息资源的“生熟”也具有相对性。[2]传统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图书、报刊、政府出版物、会议录、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各类检索刊物等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中所包含的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型信息资源还包括用户之间在网络上所进行的非正式信息交流,如电子邮件、电子布告牌、网络专题小组讨论;网络会议之中所包含信息内容,以及各种学术团体、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的通过正式出版物系统无法得到的“灰色”信息。

为了调查他们的满意程度,本问卷设计了对现有信息设备及资源的态度的选择项,统计结果表2。

通过调查,大部分体育管理部门还没有自己的信息资源库,只有39.2%的单位已经建立信息资源库。但是更新情况和共享情况也非常不好,有78.5%的单位半年以上才更新一次,仅有36.2%的拥有信息资源库的单位实现网上共享,严重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另外各部门难以保证各类信息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各信息中心之间在信息内容方面较大的重复。传统的信息资源宏观配置强调建立不同级别的信息中心,以满足不同范围内信息用户的需求。这种等级中心模式不便于各信息中心之间的直接联系,信息传递速度较慢。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宏观配置就应当改变等级中心模式,建立无等级的网状中心,各信息中心之间没有级别高低之分,可直接进行联系,直接交流与共享信息资源。

2.3 网络建设及应用情况 互联网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体育界立即接受了挑战,同时准备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家体委信息所于1995年开始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奥运会前夕,电子中心与北京电信合作建立了中国体育信息网ht-tp://www.sport.gov.cno国家体育总局已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全国多数省市体育部门科研所和体育院校都已上网,上海和四川等体委还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总局信息所也建立了WWW.chinasfa.net大众体育信息网,已经上网的还有田径、足球、排球、围棋等一批项目管理中心。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开通了中国体育在线www.cs-online.com体育新闻网。众多的体育界以外的大众网站和新闻部门如新浪、搜狐、网易、cctv等也都建立了体育栏目。我国的体育信息网络化已经有

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研究对各部门的互联网连接情况、局域网、单位独立网站、单位邮箱建设情况、独立网管中心拥有情况做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调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普及的信息来源,电子邮箱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交流方式,有71.6%的单位拥有自己的邮箱,65.3%的单位有自己的网站或域名,但只有47.2%的单位有自己的网络管理中心,大部分单位的网络资源和管理都是依托一些专职机构,由此也说明了大部分单位的技术力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还有些单位属于盲从,接入互联网之后并没有充分利用和共享网络资源,有时只是为了给单位摆个门面,并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去维护和发展,这样各单位与部门实际仍然处于“信息孤岛”状态。有些单位投资也很大,购置硬件设备,接人互联网,但真正能够充分利用的却不多,关键因素还是在于缺乏技术力量的维护与发展。各单位协调发展,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将是网络建设的一个方向。

2.4 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选择项中,在实施体育信息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次是:经费问题(占59.7%)、技术问题(占56.8%)和领导意识(占51.1%),政策(占29.5%)和环境(25.6%)。如下表3:

在信息化发展投资情况调查中,仅有4.1%的单位年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大部分单位信息化年投资在10万元以下,占77.2%,10万~100万的占18.7%。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的设备和技术得不到满足,是大部分单位在推进信息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51.1%的单位认为领导意识是也是影响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经过部门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要程度认识、信息化了解程度和部门年资金投入3个变量的相关分析,得知3个变量为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部门负责人对信息化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与本单位投资在信息化建设当中资金呈高度正相关。

2.5 信息技术应用状况 广义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计算机技术、数据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一般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PP(计算机辅助过程规划)、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MRPl(物料需求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MIS(管理信息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等等。根据专家意见,在本问卷中将体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分为办公自动化、咨询、辅助决策、工作或生产指导、获取信息、产品开发和其它。这几种选项比较符合体育管理部门的应用情况而且填写问卷入比较易懂。此题为多选题,调查统计的结果如表4。

无论是单位引进还是本单位独立开发的技术大部分的应用都局限在办自动化,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建设政府办公自动化(OA)系统工程时的水平上。有71.6%的单位信息技术应用在办公自动化中,其次是获取信息占63.6%,工作指导占31.5%,辅助决策和咨询的比例较小,仅占22.1%。

3 结论

1)由问卷调查结果和对体育管理部门的领导访谈得知,各体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尤其是既懂技术又通晓体育专业知识和管理的高级信息人才严重缺乏。大部分单位对培养这类人才的措施和机制尚不完善。

2)根据本次调查可知,各部门的网络建设和连接情况良好,有83.5%的单位联接互联网,54.5%的单位建设有局域网。但是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已有信息资源库的单位仅占39.2%。而且由于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造成了大量信息数据库的重复开发。

3)由调查结果统计得知年投资10万元以下的单位占77.8%,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状况存在着重视硬件设备而忽略软件的开发和引用的现象。根据对体育管理部门领导的访谈发现,一次性投入较多,维护和继续开发费用严重缺乏。

4)各单位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法规政策不完善,只有40.3%的单位制订有信息化发展策略,36.4%的单位有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

5)通过调查可知,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是:经费问题(占59.7%)、技术问题(占56.8%)和领导意识(占51.1%)。及时解决这3个主要困难将对信息化的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关键词:电力通信 综合网管系统 发展前景

一、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简称综合网管系统)是一个以实现网络复杂业务及电力通信苛刻管理为目的的网络管理系统,其具有综合业务及综合接入两大功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大屏幕投影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光缆检测系统,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完成远程电力网络通信机房的视频监控与照明设备的遥控;监控系统主要完成辖区内变电站各部分(调度系统、运动系统等)的监控与实时汇报;大屏幕投影系统主要完成各管理系统状况的投影显示;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种资源状况(如备品备件、电路资源等)的监管;运维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工程流程(如值班日志、通信运行报表等)的管理;光缆检测系统主要完成光缆资源、光缆情况及备纤情况的实时监控。

二、我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现状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水平存在地区性差异,尽管不同地区的综合网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但地区间依然存有诸多共同的难题,其中包括设备管理问题、专业通信网关联问题、标准不一问题等。

(一)设备管理问题。建网初期对综合网管技术较低的要求致使诸多通信设备(如配线架、光缆等)未设置标准的资源管理接口或未设置接口,进而影响到电力的正常调度、通信及管理。

(二)专业通信网关联问题。电力通信网络内包含有若干专业通信网,其中网间存有复杂的关联问题,若某专业通信网突发故障,其势必对相关专业通信网造成相应的影响,因此必须尽快建成综合分析能力更强的分析平台,以确保网络利用率与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标准不一问题。智能电网的深入发展致使诸多新技术被引入电力网络(如SDH/PDH传输网、光缆网、ATM宽带业务网等),进而实现电力通信网规模的扩大及设备种类与数量的增加。不同的开发商往往采用不同的研发标准及网管系统,因此管理信息互通及兼容等问题必然不可避免。

三、我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业务量随之增加,因此建立起功能齐全的管理调度平台已成为提高电力通信网络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与其他系统相比较,综合网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更广。基于此,本章节主要从下列方面对我国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展开论述。

(一)网络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发展

网络管理体系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目前已成为众多学术组织与标准机构普遍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基于TMN的开放分布式管理技术已成为众多管理体系的典型代表,其甚至引领着综合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发展方向。TNM旨在通过建立组织性较强的网络结构来解决不同操作系统间及通信设备与操作系统间的连接问题。现阶段,我国多数设备开发商制订网管项目的技术规范时开始逐步引入TMN原则的5层与5大功能,其中5层主要包括网元管理层(EML)、网元层(NEL)、事务管理层(BML)、业务管理层(SML)、网络管理层(NML);5大功能主要包括故障管理功能、计费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网络管理已逐步朝向开放式及分布式方向发展,但TMN未涉及网络管理的分布问题,受此影响基于TMN的系统必然无法有效应对电力通信业务及网络分布式的情况。

CORBA、J2EE、MicrosoftCOM/DCOM技术皆为应用效果较好的分布式管理技术,其中CORBA技术可支持若干种编程语言,由此提升同一分布式系统内多种语言的互通性,若把TMN管理思想与CORBA的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合为一体,其便可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由此可见,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必然是以适应多种通信设备及多种通信协议的客观情况为前提,基于TMN网络思想及CORBA技术而监理的平台。

(二)综合网络管理需求空间的增大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体制的改革、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及各专业管理系统的实施,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空间也随之增大,其具体包括下列三大方面的内容:

1.以通信网络为基础的各专业网络管理系统已经建立,由此电力网络初步形成集监视、控制、调度、管理及分析功能为一体的管理平台。

2.结合电力生产、运行、管理的实际需要,电力系统体制先后经历过多次改革,以期实现电网运行成本的降低、全网资源的优化与共享、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而实现电力网的快速发展。

3.近年来,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迅速,受此影响网络已日渐朝着网络交换技术的IP化、分组化、网络功能结构扁平化及三网融合一体化等方向发展,此外各种专业网络业务的逐步融合也促使各种网管技术逐步朝着一体化、集中化方向发展,进而实现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快速发展。

(三)软件技术的成熟对综合网管发展的促进作用

目前软件技术已逐步发展成熟,其对综合网管发展的促进作用越累越明显,具体包括下列方面:

1. 分布计算技术与软件粘合剂技术的发展是实现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高度集成的基础,其中网络空间内SERCICES、XML、Web技术对各系统的有效集成发挥着有效的粘合作用,此外NET、J2EE技术对应对分布式跨平台意义重大。总体而言,上述技术对专业网络管理及线性异构网络等问题的处理可有效引导综合网络系统的健康发展。

2.基于规则判断的专家系统技术能够有效应对故障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由此实现全网警告的端到端与多层次性。由此可见,基于规则判断的专家系统技术为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开辟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3. 工作流技术是实现综合网系统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工作流是指同一工作群的人以平行工作或循序工作的形式共同实现某一目的。国内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且相关产品已研发成功。总体而言,工作流技术对综合网络管理的交换数据核对流程、作业计划管理流程及设备警告处理流程的自动化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网管系统对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即综合网管系统已成为全网不同专业资源集中运行的重要途径。随着综合网管系统业务需求量的增加及软件技术的发展,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日趋成熟。由此可见,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伊洲.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J].机电信息,2011,(36)

[2]谢雪婷.浅析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J].广东科技,2008,(12)

[3]安吉妥.电力系统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前景[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0)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1系统软件应用综述

2007年系统设置电子信息、新材料等8个申报领域,面向全市共收到科技项目申报279个,其中273个合格项目参加专家网上评审。2008年设置电子信息、新材料等8个申报领域,面向全市共收到科技项目申报288项,当年度医院类单位申报的共计71项不参加网上评审,实际参加专家网上评审的项目为217个。2012年设置电子信息、新材料等8个申报领域,面向全市(荣成市成为省财政直管县,其辖区单位没有参加申报;医院类单位不参加申报)限时3天申报,共收到企事业单位申报的项目共计92个,参加专家网上评审92个。2013年参照山东省科技厅申报样式设置25个申报领域,面向全市(荣成市成为省财政直管县,其辖区单位没有参加申报;医院类单位不参加申报)限时7天申报,共收到各科技主管部门推荐的科技项目124个,121项参加网上评审。

2系统软件主要程序环节

威海市科技计划管理系统软件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程序环节。

2.1项目申报环节首次申报单位在系统中注册单位真实信息,各主管部门审核;注册单位登录系统设置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下载申报书模板,离线填写后上传申请书;主管部门根据限额数量推荐申报项目;查新机构通过系统录入查新结论;业务科室对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

2.2网上评审环节该环节工作主要包括系统网上评审和评审前准备两个方面。评审前准备工作是指为了实现项目能够得到公正客观的评判,需要对部分申报项目技术领域在系统中进行人为调整,而后根据技术领域与学科对应关系从专家数据库中选取符合条件的专家。网上评审包括专家网上评审和业务科室网上评审两个部分。专家网上评审是指选取的专家通过登陆系统,对申报项目材料从立项的必要性、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项目研究基础等5个大类指标、25个小类指标,以打分形式进行评判,而后系统对各技术领域的项目进行汇总排序。业务科室网上评审是指熟悉本领域业务情况的相关科室负责人,在网上评审阶段也登陆系统参与网上打分。最后系统根据评分权重规则对这两方面评分进行汇总,为科技立项工作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2.3科技项目管理环节该环节主要是指通过系统进行立项、检查、结题验收等科技管理工作。包括:业务科室立项、领导审核立项、申报单位上传合同书、主管部门审核合同书、业务科室审核合同书;业务科室组织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上传中期检查报告、主管部门审核中期检查报告、业务科室审核中期检查报告;业务科室组织结题验收工作、项目负责人上传结题验收申请、主管部门审核结题验收申请、业务科室结题验收申请、项目负责人并上传验收证书、业务科室审核验收证书等。

3系统软件运行过程中值得肯定的做法

威海市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经过多年运行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操作规程,尤其是在网上评审环节的评审前准备工作中,科学细致保密的工作特点较为突出。

3.1最大限度使项目划分到合适的技术领域为保证项目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打分,有时需要对企事业单位项目材料填写的技术领域进行调整。目前威海市科技计划申报项目技术领域调整原则为:充分尊重项目申报单位对项目技术领域的填写;申报项目属于行业内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等方面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据该项目设计、制造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进行调整;申报项目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公益的产品或服务的,主要依据该项目应用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进行调整。

3.2最大限度为技术领域选取合适的学科评审专家当前评审专家的选取原则为:(1)根据项目技术领域对专业学科、从事技术的要求,确定技术领域与学科对应关系;(2)一个项目技术领域选取一组专家;(3)每个领域选取7~9名候选专家,最终随机确定4~5个专家参加评审;(4)评审专家要在学科或专业领域内获得副教授或高工以上职称;(5)评选同一个领域的专家要来自不同单位或大学院系;(6)要全部要选择外地专家;(7)系统采用专家屏蔽机制:项目负责人不能评审自己项目、项目课题组成员不能评审自己项目;该单位专家不能评审该单位项目、项目协作单位专家不能评审协作项目。

3.3最大限度保证整个评审前准备工作严格保密规范申报环节结束后,山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评审组织单位要编写申报工作总结与评审工作方案(或评审工作计划);得到威海市科技局批准后,生产力中心依据评审工作方案调整项目技术领域、确定评审专家候选名单,而后上报项目领域调整情况与专家候选名单;得到市科技局批准后,由一名工作人员随机选择评审专家联系评审,评审结束后由该名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汇总评审结果,编写提交评审总结报告;评审结束后即由另一名工作人员联系专家、核实专家参评情况,同时收录评审专家银行账户以备专家评审费发放;财政部门将专家费发放后,中心核实评审情况的工作人员及时提醒评审专家查收。整个业务过程要求一对一负责,全程保密。

4系统软件运行所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4.1申报书模板中技术领域填写问题当前的申报模板文档主要采用山东省科技厅同类文档样式,其中申报单位填写项目技术领域一栏内容时的主要选项有: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化工及建材、轻工纺织、农业高技术、农业生产、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现代产业、新农村建设、海洋科技、资源与节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健康、中医药现代化、公共安全、生物技术、城镇发展与其他社会事业、高新技术创新服务等25个类别。这种技术领域的划分既有行业分类又有产业分类,还有学科专业领域,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申报单位填写的技术领域就比较混乱。而网上评审专家主要依据项目技术领域从专家数据库中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中挑选出来的,专家学科专业信息数据是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整理的;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为申报项目挑选合适评审专家的难度。因此建议对申报模板文档中项目技术领域一栏进行修订,一分为二设置成为:(1)项目技术涉及的主要学科专业,申报单位填写时可以参照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2)项目成果涉及的主要应用行业,申报单位填写时可以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这样对于申报的项目,可以有侧重的分别从技术与应用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专家进行客观的评审。申报项目属于行业内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据该项目设计、制造所涉及的主要学科专业选择合适专家;申报项目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公益的产品或服务的,主要依据该项目成果应用所涉及的主要行业选择合适专家。

4.2科技管理基础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威海市科学技术局当前自己建设应用的科技管理系统软件主要有威海市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威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推荐系统、威海市科技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采纳应用的有省高新技术企业登记软件、省科技基础资源调查、国家技术交易登记管理系统等相关科技管理类软件。这些管理软件都较好地反映了科技管理工作某个方面内容,满足了一定的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但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站在信息化业务流程角度而言,每个系统基本上都需要录入企业的单位工商登记、法人、员工、银行帐号等信息,大量信息重复录入;其次从信息化管理角度来看,数据相互分割,不能很好汇总出单个企业、整个地区的大型设备、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科技成果获得等,也就不能很好的汇总反映出科技条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等情况;另外站在企业使用者与科技部门管理者的角度,双方关系是一对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就像企业进入科技局的大门后,就不需要挨个科室自我介绍了,各个科室对于企业各类科技事务活动情况也是清清楚楚的。建议统筹规划,分析各个科技管理系统数据特点,构建一个以企业开展科技活动所需填写、备案记录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数据框架系统为威海市科技管理服务。各个科技管理系统功能随着管理工作变化而变化,但是有关企业科技活动的基础数据是不变,建设这样的一个科技管理基础数据框架,不仅可以保证科技管理软件升级而相关数据不浪费,而且实现各个科技管理软件系统数据共享。

4.3软件系统本身的局限性问题科技计划管理系统核心部分在于专家网上评审,相对过去现场组织评审的方式,网上评审有两方面优势:一是极大降低评审工作受到干扰的可能性,保证了评审工作公正透明与保密。专家互不知晓降低了相关干扰可能性,科技局管理人员无法获知具体那些专家参加评审降低了干扰可能性,严格的纪律、规范的流程、透明的规则等也降低了评审组织者、企业对评审干扰的可能性。二是极大的降低评审成本,提高了评审效率与质量。科技管理不再需要组织会务,专家无需旅途劳顿,时间相对自由使得更多高水平专家能够参与评审。专家网上评审的优势在于网上,局限也在于网上,缺乏对评审项目可行性的现实真实情况的了解是网上评审的最大局限。评审专家面对的是企事业单位项目申报材料,只能根据材料的描述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这对一个项目而言是不全面的。对于项目申报材料中技术创新性、技术路线等描述,反映出一个项目技术实现可能性是没有问题,但是申报项目现实情况是否能实现项目材料中描述的可行性是无法通过网上评审获知的。为此科技主管部门也进行了多方探索,例如:山东省科技厅科技奖励管理系统中增加了会议评审环节;2011年起国家科技部在973计划评审过程中,增加了视频答辩环节,并逐步推广应用。但这些都没有从根本解决评审项目现实真实性的问题。建议通过增加现场考察的业务环节,具体可以由科技管理部门或委托第三方组织技术专家、管理专家、财务专家等,对通过网上评审、获得候选资格的项目情况,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同时将考察后评分或意见及时形成电子档案图片,存储到软件系统中,供科技管理决策服务。

5科技计划管理软件发展趋势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接入网技术 铁路通信网 运用

铁路通信网应满足高速列车通信要求,保障铁路列车的安全运营,随着可变视频、高速数据和语音等多媒体宽带业务不断增多,光纤化和数字化是铁路通信网的必然发展趋势。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的运用,通过多种接入网技术和点对多点、点对点的组网方式,推动铁路通信网的快速发展。

一、接入网技术

根据ITU访问网络框架协议,接入网由用户网络接口和业务节点接口组成,电信业务系统要求应提高信息传输的承载能力,实现Q3接口的管理和配置,接入网技术的接口是利用业务节点和SNI的连接,通过用户管理和UNI用户侧的Q3接口连接到TMN电信管理网。

二、铁路通信网中接入网承载的业务

铁路通信网中的接入网作为最底层部分,采用光纤接入,直接面向用户,主要包括铜缆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数字技术等。铁路通信网接入网承载的业务主要包括专用业务和公用业务两方面,铁路专用通信包括闭塞电话、站间电话、区间电话、专用电话和调度电话,专用数据业务涵盖铁路客票定和发售系统、调度集中、电力远程控制和监测等[1]。

三、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的运用

3.1无线接入网的应用

无线接入网包括移动无线接入网和固定无线接入网,移动无线接入网主要利用时分多路存取和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进行信息传输,铁路通信网中包含多为微波中心站,通过点对多点或者点对点的网络通信,满足网络管理中心、使用终端站和中继站的数据通信要求。根据铁路通信网的运行要求,采用CDMA和GSM-R技术接入互联网,可构建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固定无线接入网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基本的电话服务,其通过蜂窝通信、卫星、微波等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信息传输,可以在铁路列车的全部或者局部区域为用户终端提供无线传输服务。

3.2有线接入网的应用

有线接入网在铁路通信网中的应用较广泛,以光纤作为光接入系统和光接入复用系统的传输介质,在用户比较集中的区域,在用户和交换机之间构建专用的光纤主干馈线链路,形成铁路通信网的星型网络结构。并且,铁路通信网应用SDH技术,通过ATM交换机将视频、音频和其他服务有效结合起来,合理配置通信网传输带宽,可以为用户提供交互式数字视频业务。

3.3音频专线的接入网技术

在铁路通信网中的音频专线接入网,每块电压反馈板VFB提供8路四线端口或者16路二线端口,一块VFB同时包括四线和二线端口,两种端口可混合使用。VFB板支持1650欧姆和600欧姆的接口阻抗,由多台音频接口配置。接入网在改变铁路通信网接口阻抗时,相应改动VFB板的拨码开关,VFB板上有6个双路拨码开关,可同时控制16路接口阻抗,VFB板拨码开关的“OFF”态连接1650欧姆阻抗,“ON”态连接600欧姆阻抗[2]。同时,由于铁路列车的特殊要求,VFB板的发送、接收增益不用于模拟应护板,可调节范围明显增大。另外,VFB板和模拟用户板的槽位相互兼容,可插在ONU用户框中,实现点对点的音频专线。

3.4热线电话/闭塞电话

闭塞电话也称为铁路通信的站间行车电话,是铁路列车调度系统的重要业务,主要实现相邻行车站点对点之间的通信。铁路通信网利用接入网技术,下行站和上行站之间的集中机采用磁石盘通信方式,共分盘设置有振铃电路和玲流检测电路,在铁路通信网中需要成对使用共分盘和共总盘,共分盘通过接入网呼叫共总盘,铁路通信网接通通话电路,接入网形成直流通路,环路电流激发共总盘,响铃电路起动,工作人员听到铃响,接通通话。

3.5共线电话调度

铁路通信网共线电话调度系统主要由分机、传输通道和调度总机组成,其是一种多点共线系统,所有分机和总机并接在一条共用回路中,分机和总机之间可以通话,分机和分机之间不能通话,通常情况下,一组分机数约15~20个,共线电话约10~20个。铁路通信网中的电力调度、货运和列车有各自专用的传输回线,通过共线汇接网络,应用钢实线回路、载波回路或者实线通道,满足电话业务要求。为了提高铁路运营的安全性,铁路通信网的音频不能集中叠加在OLT点上,避免由于这个点出现运行故障导致整个通信网瘫痪。

四、结束语

铁路通信网是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基础。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网中的运用,应在满足铁路通信要求基础上,积极发展和应用多种接入网技术,特别是无线接入网,推动铁路通信网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7

《专项规划》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在制定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开展了充分的前期研究,分析了国际环境的客观变化和国内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借鉴国际经验,广泛征求并吸收了各方的意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专项规划》界定了信息化的内涵,指出"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从而准确、清晰地表述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应用、资源、网络、产业、人才、法规政策标准在信息化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专项规划》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指出了推进信息化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了**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一、客观认识信息化发展的形势

《专项规划》客观分析了我国**期间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使我们认识到面临的形势十分紧迫。信息化既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使中华民族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使我国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专项规划》判断,"信息化正在推进一场深刻的全球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在当前形势下,"信息化仍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指出"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从国际形势看,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信息化加速了产业升级,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对全球范围的科技、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以及意识形态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前一阶段,尽管由于过高期望和过度投资导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市场和投资出现萎缩,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信息产业面临调整。但是,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和提高,信息化正在超越传统的经济形态,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因此,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从国内形势看,**以来,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地区、各部门在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行政和监管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缩小地区差距等方面,以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推出了一批以应用为主导、与需求紧密结合的信息化建设示范项目。这些年来,全国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普及,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增大。二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规模跃居世界前列。三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一些关键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传统产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人才结构改善等方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广大信息化工作者来说,客观认识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形势,是进一步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各地区、各部门只有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积极开拓,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期间,各地方、各部门都要下大力气贯彻落实《专项规划》,推动我国信息化积极健康发展。

二、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针和目标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专项规划》明确了**时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即"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纲,要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信息化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密切结合,克服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张皮的倾向,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应用主导,面向市场"是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手段,信息化发展重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要重视需求导向和应用效果,要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信息化建设务必注意"安全可靠、务求实效",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讲求建设和应用实效。

--统筹规划,就是强调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公用通信、专用通信和广播电视传输基础网络,要统筹考虑,合理建设,互联互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特别是政府信息化,公共基础平台一定要采取国家统一建设的办法。

--资源共享,就是强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性。要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摆在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

--应用主导,就是强调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紧密结合。对我国来说,应用主导就是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面向市场,就是强调信息化的发展一定要面向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需求对信息技术进步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需求决定生产的产品和规模。同时,要培育和发展市场,积极拓展信息化的发展空间。

--安全可靠,就是强调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发展的保障,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务求实效,就是强调要以最终的应用成果作为判断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标准,使信息化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搞信息化,一定要讲求实效,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避免形式主义、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不能搞铺摊子、花架子、形象工程,更不要相互攀比,坚决制止刮"电子风"、"信息风"。

考虑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各方面的各种环境因素和条件,《专项规划》指出"**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要迈上新台阶。"第一,电信运营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7%以上。第二,网络规模、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基本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普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和中低收入阶层参与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三,信息服务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第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水平和规模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结构不断向生产制造与运营服务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相结合、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3%。第五,信息化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第六,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专项规划》指出:**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努力完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现代信息基础建设和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三大任务。

首先是"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能源、交通、建筑和制造业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按照《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政府有效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提供广泛服务,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三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府宏观规划、指导和市场监管,在金融、外贸、税收、海关、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邮政、钢铁、石化、汽车、建材、农业等领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促进企业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四是加快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医药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等领域的应用。五是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市场主体,重点发展信息内容提供和各类专业信息咨询服务。

其次是"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社会资金,建设结构合理,高速宽带、面向未来的国家信息网络,大力发展高速信息网。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基础传输网和业务网,其中接入网是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大建设和改造力度,大力发展以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高速宽带信息网。

为满足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在需求,必须"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着眼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制定、完善和落实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挥信息化建设这一庞大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有力拉动作用,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通信产品、计算机和网络产品和数字视听产品六个领域,实现开放式、全方位、跨越式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照《专项规划》,组织力量,调整本部门、本地区的信息化专项规划。要顾全大局,对未来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认真研究,明确各自发展的目标和实施的重点;要因地制宜,根据需要和可能,务求实效,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推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本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突出重点,在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信息产品开发等方面狠下功夫,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完善政策,抓紧落实,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

要实现信息化发展目标,要完成各项重点任务,必须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撑。

《专项规划》指出要加快信息化立法进程。重点制定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软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律以及相关实施措施。完善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网上知识产权保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电子签名、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相关法律和相应程序法,预防和严厉打击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积极参加国际信息化组织,参与、促成信息化发展国际公约的谈判与制定。

《专项规划》指出要深化制度改革。顺应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不断深化电信、广电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新的资费监管体制,建立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改革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健全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行业自律机制的形成,进一步开放市场,打破垄断,形成有序、有效的竞争性市场架构。

《专项规划》指出要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合作,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建厂经营,鼓励企业进入国际信息通信服务市场。加强同世界著名信息技术企业的战略合作,提高对关键性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消化吸收能力,带动国内信息产业的成长。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经济全球化,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加快调整现有的贸易政策,完善进出口环节管理。

《专项规划》指出要加强人才培养。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在职教师、各类在职人员、政府公务员等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吸引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鼓励国内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走出国门,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8

关键词:新媒体人才;产业发展;供给分析;培养机制

一、网络新媒体兴起与行业发展

(一)网络新媒体的涵义

网络新媒体(Internet New Media),又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是指继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期刊(纸制媒体)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数字接受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态。作为传播技术进步的产物,网络媒体以其巨大的信息负载能力、数字化技术、超时空传播等卓越的优势成为媒介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从媒介进化过程来看,“新媒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媒体形态,而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革新,传统媒体也在不断自我分化和创新,孵化出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态,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已成功构建新媒体4i框架,即利用自身传统报业优势打造出手机报(i-news)、数码杂志(i-mook)、公共新闻视屏(i-street)和电子报纸(i-paper)四大新媒体。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媒体产业始于1994年因特网的接入服务开始。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短短15年时间就从当初单一的网站建设“热潮”发展到如今初具规模的产业。2005年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多个动画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更加刺激了该产业规模的增长,如2005年12月31日,首个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在北京大兴区成立,如今已初显集聚效应:30余家新媒体及其相关媒体机构已入驻园区,项目投资总额将超过20亿元;50多个电视栏目在基地录制,800多部的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已经完成300多部动漫作品的创作;50多家国内外电视台已把节目制作间落户在这里。

此外,从新媒体的受众规模(网名数量)来分析,如图1所示,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简称CNNIC)统计,2000年至2008年,我国网民规模增长速度逐年加速,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1.9%);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年增长率为41.9%,这说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产业正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新媒体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

此外,2005年以来我国无线网络媒体业务(WAP)也在迅速成长。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我国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特别是随着我国移动多媒体和3G网络的实现,通过手机、移动电视等数字终端来接收和传播信息会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底,我国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用户已达6亿5978万,占全国人口的48.5%。此用户量比比2008年2月增长了16.73%。这预示着网络媒体正从“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延伸和拓展,其发展已从最初“新经济”现象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

二、我国网络新媒体人才供给分析

我国媒体产业正处于大分化和新整合的关键时期,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其惊人的技术革新速度和产业增长规模使得该行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内高校作为新媒体人才的主要供给主体,成功应对这一挑战首先需要对自身供给现状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

(一)新媒体人才供给的高校规模分析

从1995年开始,国内的广播电台、报刊社、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纷纷上线组建门户网站,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媒体研究和教育机构的极大关注,不少高校开始进行网络传播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研究并尝试进行网络媒体专业教育,总体数量经过短暂的平稳增长后于2003年开始大幅攀升,如图2所示:

1996年,仅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一所院校率先在全国招收22名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生;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全国也只有7所高校设立网络传播专业;到2003年发展成为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10多所。然而,截至2005年,国内开设有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新闻院系却猛增到110多所,而且近些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第一,网络新媒体人才备受推崇,属于行业的“稀缺资源”,供需缺口增大。第二,近几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新媒体专业教育市场出现泛化趋势。事实上,这种泛化现象对传统的媒体教育市场是不利的,它使得媒体人才培养环境有所恶化,整体人才质量有所下降,致使输入市场的人才参差不齐,所学技能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导致人才供给难填企业“胃口”而出现“相对过剩”。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在“2006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所言,为了人才先行,有些学校在没有条件,不了解市场和这一产业学科的前提下盲目上马,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新媒体专业办学模式分析

由于国内高校对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新媒体专业的院系所设置不敢大张旗鼓,多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办学资源,采取挂靠方式进行办学,专业与相关院系所的设置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如图3所示:

第一种途径是从增设专业方向开始到试设新媒体专业再到开设系所和研究中心的途径,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艺术系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Media Research of CUC)、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与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等;第二种途径是通过先设置新媒体研究中心(部所)到开设研究生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再下行延伸,开设本专科相关专业,如中国美术学院首先于2001年9月组建了新媒体艺术中心,在此基础上再于2003年6月设立了“新媒体系”。

(三)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层次分析

目前高校对于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本科生层次,在研究生层次中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占总体比重非常小,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高校通过专业挂靠培养一些技术型专科人才。各层次比例如图4所示。

其中,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10多所;具备硕士生办学层次的有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科研单位30余所;博士生培养层次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专业新媒体传播方向)等几所。不难发现,当前新媒体高层次研究型教育急需加强,尤其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产业运营和新媒体未来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上。

(四)新媒体专业培养模式差异性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差异性。突出表现在偏文和偏理的院校在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技术型人才(技术主义)和人文艺术型人才(产业主义)定位之争。

2、课程设置体系的差异性。以本科生为例,我国不少知名高校就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性,如表1所示。以上5所高校在网络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代表3种典型:第一类以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其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总共19门,传统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有13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课程只有4门,课程设置特点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第二类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其总课程20门,其中互联网应用技能技术方面的课程9门,占课程总数近一半,课程设置突出特点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第三类以复旦大学为代表,其16门专业核心课里,网络类课程只有2门,和传播学有关的课程有7门,其他课程大多以新媒体人才综合素养教育为主,如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课程体系突出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媒体综合应用能力为辅。此外,高校对新媒体课程名称及所含内容也颇有争议,如将“新媒体基础”称之为“网络传播学”(南京大学)、“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复旦大学)、“电子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媒体导论”(清华大学)等多种。

3、培养方法的差异性。由于新媒体是一个新兴学科,其培养方法上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不少高校都在呼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实训模块的比重,提出“课程外包”、“实地教学”等主张,但是这些方法大多因为办学条件不足、跨行业合作机制不完善、教学难以管理等原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优化新媒体人才供给,调节供需矛盾的途径

(一)强化对新媒体办学市场的监管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而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准公共物品。作为这一物品的最终供给者,政府拥有对高等教育市场供给进行调节和监管的权力。当前新媒体人才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些年高校“培养热”造成的,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新媒体人才办学资质审核标准,对高校新媒体专业的办学现状进行全面核查,整顿现有办学市场并对后期申办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严格把关,设置准入门槛,控制办学质量,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营造更加规范的教育环境。

此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与传媒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管理主要靠方针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有关传媒的法律法规数量相对较少,应当针对当前媒体产业发展新趋势完善传媒法律法规体系及依法管理的制度,这样行为能够对新媒体教育市场具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导入市场需求管理

尽管需求管理是企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但它对于企业剖析市场需求以及调节生产具有重大实践价值。需求管理是一个包含市场需求调研、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生产调节、产品需求反馈4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活动,如图5所示。

需求管理可以实时发掘市场需求信息,通过调研和信息反馈一方面可以准确获取“售出产品”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识别市场新需求,快速做出反应以调整生产线,制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早已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优化配置,高校培养出的“产品”能否符合市场需求直接决定该校的未来发展,因此,现今高校的职能已不能简单停留在培养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培养的学生市场竞争能力。要实现这种转变,除了更新教育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对于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新媒体专业教育而言,本文倡导的市场需求管理就是调节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供需矛盾、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高校管理上如何导入人才需求管理呢?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来实现:

1、在高校设立人才需求研究中心,建立职能机构,专门从事人才(包括新媒体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信息处理工作,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及时地扫描和监控,对输出的人才开展调研反馈,评估培养成果。

2、实现人才需求中心与学校具体培养部门(系部)数据共享,确保人才需求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具体培养部门,其信息流程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高校设置人才需求中心后,该中心与各具体培养部门(系部)的数据信息交换是双向的。第一类数据交换是关于市场需求新信息的交换:一方面,研究中心将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新信息和新媒体教育市场信息定期向本校承担培养任务的系教务机构和招生部门反馈,系(部)教务机构再传递至相关教研室并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报告并报教务主管部门审批并下达执行;另一方面,研究中心将信息输出到招生就业部门,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的调整并下达执行。第二类数据交换是内部调研需求信息的交换:相关系部教务机构和招生就业部门也需要定期将培养信息和就业信息以及调研需求输入研究中心,由中心根据部门调研需求指令组织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再次反馈到需求提出部门。

3、人才需求中心的调查方式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定期调查包括定期召开已就业学生座谈会、组织媒体用人单位联席会等方式。调查既可以通过在门户网站上设立调研窗口进行网络抽样调查和电子邮件调查,也可以通过电话约谈、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针对性地与相关媒体咨询公司和公关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委托调研和构建数据交换机制。

(三)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规范课程体系,实行层级模块管理。针对当前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种类繁多、专业课程开发不规范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尽快构建高校间沟通合作机制,在规范课程设置、开发相关核心教材等方面密切合作,通过举办新媒体研讨会和论坛等活动加强国内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交流和学习,对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核心课程内容及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等领域展开广泛探讨,使新媒体课程设置趋于规范化。新媒体专业的理论课程模块可以按照基本素养课程、新媒体专业课程(包含实训课程)和综合能力塑造课程3大部分来构建。现以本科为例,如图7所示。

总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分体系,以本科四年为例,人才培养随着学年的递增而实施不同的课程模块,其培养的目标层次也在不断由学科基础层向专业中心层以及综合提高层上升。大学第一学年主要修学基本素养课程,属于学科基础层次,包括大学英语和数学和政治等基础课外,还包括如新闻学导论、传播学概论、计算机基础等媒体基本理论课程;大学第二学年主要修学新媒体理论和技术课程,属于专业中心层,包括网络新闻采编、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动画等;第三学年的综合能力塑造课程及第四学年的实习模拟属于综合提高层,能力塑造课程包括新媒体运营管理、媒体市场营销、传媒法律、财务管理等课程。

2、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总体来说,新媒体人才培养包含3个重要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实践教育过程、研究和再学习过程。基础理论教育过程指系统性的大学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这一过程主要完成新媒体的理论教学,过程创新点是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新媒体教育会涉及到网络和软件技术、媒体管理以及法律等非媒体专业课程,需要做好这些跨专业师资的调配和协调工作,开展诸如跨系研讨会来集体探讨新媒体教育问题。实践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实验室教学、协助科研活动、创新竞技活动和实习活动等过程。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新媒体相关的竞技、设计、成果展览和推介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研究和再学习过程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自我研习前沿理论技术以及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来更新知识、提升从业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过程。这一过程容易被忽视,但这是新媒体教育过程创新的重点。

3、拓展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新媒体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强、变化速度快的新兴产业,对人才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应重点放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关键在于探究实践教学新方法,而实践平台是构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硬件,它直接决定了新媒体人才实践教学的空间和效果,因而创新实践教学应该从如何搭建完善的实践平台入手。当前新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平台”的缺失或管理机制不完善,如果将为数不多的实验实习课程和学术活动等同于新媒体实践教学的全部内涵是不准确的,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构筑融合性的“实践平台”,如图8所示:

内部平台建设可以通过课堂仿真教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校园竞技及学术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产业基地建设来完成。在高校内部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硬件”。其中校办产业园建设尤为重要,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由于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条件限制而在此方面还少人问津,但产业园建设具有重大的长远价值: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氛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便于开展新媒体研究及成果转化;为外部合作创造良好通道,有利于引进高端媒体机构、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为新媒体产品的代工生产提供便利。外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高校与科研培训机构合作3个平台。其中,校企平台可以为实训基地建设和新媒体产品“代工生产”提供支持,通过新媒体专业合作办学、参与内容制作和媒体管理运营;校际合作是便于教学资源互补利用,包括教学实验设备和优秀师资调配等方面;扩大与媒体科研机构以及媒体培训机构合作是便于新媒体项目协助研究、新媒体人才单项技能培训等业务开展。总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更需要一个复合型“实践平台”。

4、构建继续教育和再学习机制。众所周知,在我国会计行业,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技术不断变化,为了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我国政府通过委托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素质继续教育和资质年检。从实践结果来看,这项举措效果斐然。那么,新媒体行业与会计行业具有相似的特征,都是技术不断革新的行业,如何使现有的新媒体人才保值增值并满足行业变化的需求,建立继续教育机制和资质定期审查制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事实上,当前不少媒体从业人员也正在为自身技能滞后于时代而四处问道,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委托或授权相关机构包括定点高校、私人培训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关于新媒体行业的正规化继续教育制度,构建新媒体人才再学习机制。

四、结束语

新媒体竞争实质是媒体人才的竞争。如何在媒体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探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具争议而又必需认真探究的课题。在历时半年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猎取相关研究的最新资料,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却发现一些当初很“新”的资料已经悄悄变得些许陈旧,新媒体发展之快令人叹服,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时不我待!本文主张从宏观层面入手规范办学环境到微观层面进行创新培养模式、导入需求管理等两大层次来优化人才供给,这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更需要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付荣校,杨福康.网络传播与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R].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

3、王灿发.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2006(2).

4、徐晓波.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J].今传媒,2007(8).

5、李永晖.北京大兴区新媒体产业基地初显集聚效应[N].文化创意产业周刊,2007-06-25.

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1).

7、2007年中国WAP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简版)[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5).

8、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范文9

摘 要:培训中心作为企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必须按照其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优势,将规范提升培训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更新完善设施设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梳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明确功能定位,实现全新突破。就此,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的深入调查分析,提出提高电力企业技能培训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技能培训 师资队伍 实训设施 培训管理

培训中心作为企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着其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但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全面建成,都对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客观研究分析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情况,认真总结经验,严肃查摆问题,积极进行整改,提升培训质量,实现全新突破是十分必要的。

一、技术技能培训基本情况

1.培训情况

近年来,国内各个培训中心都相继开展了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培训和竞赛。据统计,某省公司培训中心仅2014年完成各专业培训班近200期,培训人数15600多人次,完成各类技能鉴定5000余人。培训和鉴定人数都较多,任务较重。

2.师资队伍情况

企业培训中心前身大都是职大或者职业技术学校,很多教师都是全日制学历教育时的授课教师,并没有完全适应职工技能培训的需求,因此培训中心里普遍存在结构性缺员问题。各个培训中心里,技术技能培训类教师及培训管理人员多数占培训中心总人数的1/2。而这其中,能上讲堂的一线专职教师不足培训中心总人数的1/3,真正专业教师仅占职工总数的1/5。因此,以目前的师资状况承担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压力较大。

3.实训设施情况

自2008年开始,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国内的各个培训中心都在不断建设、更新和完善培训设施设备,目前已基本建成各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和实训室,且建成的实训基地也基本上符合企业的需要,培训设施设备基本功能完备,为技能培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资源。

二、技术技能培训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1.培训中心教师结构性缺员严重

培训中心(技术学院)专职教师结构性缺员现象严重,不能满足培训需求。近几年随着退休员工数量的逐年增多,新入职员工又寥寥无几,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大部分专职教师缺乏实际经验,对新设备、新方法、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因此,很多培训课程需要外聘教师担任。

同时,兼职培训师的聘用不够顺畅,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兼职培训师均来自生产一线,备课时间有限,对培训质量有一定影响;兼职培训师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课堂教学各环节组织还不够紧密和顺畅。

2.实训设施利用率不高

实训设施的实训功能尚未实现最大化,有的实训室甚至一段时间内处于闲置状态;部分兼职培训师对实训设施设备情况不十分了解,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实训设施开展培训。

3.培训反馈系统和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课程结束后,对学员的跟踪调查力度不够,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较大,跟踪调查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学员将去往各个单位,比较分散,要想做周全细致的调查评估,还需要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改进技能培训现状的有效措施

针对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新特点及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以提升培训质量:

1.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以“技能”和“双师”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一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是要提高专职教师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培训师“双向挂职”制度,改变当前专职培训师不足的局面,发挥组织优势,调动兼职培训师的积极性,使兼职培训师资库高效运转。

2.提高实训设施的利用率

要依据各实训室的功能、规模和特点,不断开发实用性较强的特色培训项目,提高知名度,扩大培训覆盖面;增强专兼职教师对实训设施设备的掌握程度,提高实训设施利用率;做好培训课题的研究、培训项目的策划、培训教材和课件资源的自主开发工作,突出特色、塑造品牌。

3.建立严格的评估机制并遵照执行

按照ISO10015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梳理培训流程,注重过程评估,形成机制。通过对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和实施培训、评价培训结果四个阶段的监控,突出培训过程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改进性,进而对培训过程进行全程控制。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