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08 14:53:16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1

一、活动宗旨和目的

在全旗广大农村开展对艾滋病、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结核病、乙型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以及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人际传播与其他传播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农村健康教育活动,移风易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组织管理和组织领导

本次活动在呼市“行动”办统一领导下进行,旗“行动”办负责组织、协调、督导全旗的行动。

北京超凡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为本活动的合作者,协助各项传播活动的开展。

为加强本项工作的领导,旗人民政府成立“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三、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以“健康66条”为核心信息,开展以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肺结核、乙型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为主的传染病和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免疫规划和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人际传播活动,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意识。

此项科普活动以村为单位,开展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农民健康促进的组织和工作制度。

四、工作指标

工作指标要求在12个月内完成,2009年7月下旬“健康面对面·乡村行”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后相继在各乡镇、中心全面开展。

(一)“健康66条”核心信息覆盖率达65%以上;

(二)村民、居民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免疫规划和对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5%以上;

(三)35岁以上人群能做到定期测血压,每年不少于1次。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健康教育科普讲座

1、各乡镇、中心每年度对乡镇、中心文教卫生负责人、卫生院领导、防疫人员、妇联主任、村医、中小学校医开展一次培训。

2、各乡镇、中心每季度在本辖区内开展一场专题健康科普知识讲座,每场50人以上。

3、旗“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各中小学卫生负责人、校医、学区主任、私立学校负责人、托幼机构负责人、防疫人员进行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年一次。

(二)健教图片、标语展示。

利用展板、墙体广告、电视片、挂图等方式宣传卫生知识及卫生保健常识。乡镇、中心主要交通道路有行动标识2处,村有“行动”行动标识1处。

(三)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针对当前多发传染病、疾病发放宣传材料。

(四)健康咨询检测

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传播核心信息。对35岁以上人群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每个村参加体检人数达到60人以上。

(五)各村的居民健康状况普查。根据体检结果对慢性病目标人群开展行为干预,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村民健康教育活动。

(六)针对重点人群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侧重中老年人群),收集整理数据做好统计分析。乡镇、中心防疫人员负责做好档案保存工作。

(七)定期总结开展情况

各乡镇、中心有月、半年、年度总结材料,按时上报到旗“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八)各乡镇、中心结合本地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六、保障措施

(一)旗“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协调督导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下乡给予技术指导,监督检查活动的落实情况。

(二)各乡镇、中心按照旗“行动”实施方案,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负责与各行政村、自然村协调安排活动相关事宜。

(三)开展“行动”一系列活动所需经费由北京超凡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支付。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2

一、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注重提高卫生系统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通过开展“百名医生下基层送健康服务活动”,加强健康和医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热心服务群众,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推动卫生系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树立卫生系统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二、活动时间

2014年4月3日至30日。

三、活动主体

县直医疗单位(含民营医院)、各乡镇卫生院。

四、活动安排

(一)、县直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公共场所送健康服务安排如下:

(二)、县直医疗单位下乡送健康服务安排:

成立5个医疗专家队分别到2个乡镇进行送健康服务,每个乡镇送健康服务时间一天(选择当集的那一天,具体时间由各单位自定),具体安排如下:

五、主要内容与指标

(一)、公共场所送健康服务活动4月8日起,每个县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局里的安排开展半天送健康服务活动。派出其特色专科的专家,带好药品(医生分配名额和送药品金额详见附件一),主要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咨询、初步筛查、诊断和一般治疗,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科学就医。乡镇卫生院要在乡镇集市时间开展半天的送健康服务活动。

(二)、县直医疗单位要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送健康服务工作

承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任务的医疗单位要在长期派驻医疗专家之外,另行组派医疗队,在受援卫生院开展送健康服务工作,主要送健康服务形式包括开设专科门诊,每个专科门诊日门诊量不少于50人次;进行妇女两癌筛查,每天筛查不少于50人次;进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每天筛查不少于20人次;开展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相关业务培训,每天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开展饮水安全、疾病预防控制宣传,具体活动由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协商安排。

(三)、送健康服务活动下乡镇县直医疗机构派出由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防疫等专业的医师组成医疗队,带好药品(医生分配名额和送药品金额详见附件一)、科普宣传资料等到乡镇卫生院进行送健康服务。重点到医疗服务能力较薄弱的乡镇卫生院,为当地群众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日服务量应在100人次左右。

(四)、结合中医药服务有关工作县中医院要突出中医特色,认真做好送健康服务工作,服务人民群众。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局成立“百名医生下基层送健康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将此项活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工作认真抓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二)统一组织,统筹安排县卫生局将统筹协调,组织医疗机构统一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做到上下结合,城市和农村同时开展;内外结合,医疗机构既要在深入群众工作、生活、学习的公共场所集中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也要在本机构内部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常专结合,要兼顾普及健康知识、医学常识以及提供专科会诊、手术等医疗服务;将送健康服务活动与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三好一满意”和“百名医生下基层送健康服务活动”等其他工作相结合。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条件,提前确定送健康服务手术种类、时间和手术量,组织筛查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医疗卫生现状,根据当地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和医疗机构专科优势,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探索新的符合工作实际的有效举措。

(四)加强宣传活动开始前,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将送健康服务活动安排向社会公告,让群众了解送健康服务活动,方便更多群众获得送健康服务。活动过程中,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并通过媒体传播健康知识和医学常识,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3

一、上半年的工作情况

(一)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有条不紊

随着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县各族人民关心、支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环境卫生工作的重心从城区向乡村转移,广大人民群众卫生意识逐步提高,环境卫生村民自治逐步形成,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脏、乱、差”现象明显好转。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投入环境卫生整治经费10余万元,出动车辆140辆次,清运垃圾340吨,清理污水沟3670米,清除违章占道1*0处,清除小广告等“牛皮癣”2545张,通过环境卫生整治,使我县环境卫生工作步入正常化、日常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降低肠道传染病,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县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高宝云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以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措施。在各乡镇党委、政府及全县农村各族群众共同努力下,我县认真开展了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截止6月30日共完成卫生户厕建设438户,占任务数625户的70%,其中沼气式372户,水冲式66户。

(三)除“四害”工作成效明显

为开展好今年的春季灭鼠工作,县政府办公室于2009年3月26日在全县范围内下发了《关于开展除四害活动的通知》,并结合全国第二十一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在广泛进行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按照“五统一”、“八不漏”和“三饱和”的原则,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我办为春季灭鼠工作积极筹备除“四害”药物,为使药物产生最大的效果,探索*灭鼠新路子,改变以往购买成品灭鼠毒饵的筹备方式,专门聘请州级专家给予灭鼠毒饵配制技术指导,根据鼠类的适口性配制了敌鼠钠盐灭鼠毒饵,共投入除“四害”工作经费38万元,消除“四害”栖息场所67342处,投放灭鼠毒饵6吨,捡拾死鼠数4386只,使春季灭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县城区鼠密度由灭前的6.3%下降为灭后的2.57%,乡镇平均鼠密度由灭前8.42%下降为3.12%。鼠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有效地杜绝了“四害”对人群的疾病传媒。

(四)“创卫”工作继续深化

创建部级、省州级卫生乡镇、卫生村是爱卫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20*年以来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两个省级卫生乡镇,9个省级卫生村,3个州级卫生村的基础上,根据*县“2009年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将创建为州级卫生乡镇,20个以上的自然村创建为州级卫生村”的目标要求,2009年将继续深化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创建活动的开展。

(五)爱国卫生月活动轰轰烈烈

为进一步传播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4月25日,我县“第二十一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在新安所镇举行,活动中,巾帼志愿者及青年志愿者向过往群众发放了《爱国卫生月宣传画》、《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画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健康面对面•乡村行》、《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控制慢性病重在预防》等有关健康知识宣传材料。医护人员对群众进行免费量血压,义诊。活动中,共发放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材料2300余份,接待群众卫生健康咨询2000余人次,为群众义诊3000余人次,通过有奖问答形式发放灭鼠成品药3000袋、灭蝇药700个、灭蟑饵盒900个、杀虫气雾剂360瓶,领取药品群众4000余人次。通过此次爱国卫生月大型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也扩大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社会影响率和知晓率。

(六)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省级预检

今年5月,省专家考核组对*县“国家卫生县城”进行省级预检。检查组先后深入到文澜镇、县疾控中心、学校、五里冲水库、建筑工地等单位和场所,就我县的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社区卫生、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病媒生物防制及传染病防治等工作进行检查。通过听取汇报及深入实地检查后,考核组一致认为:*县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做到了八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二是认识到位。三是协调到位。四是投入到位。五是措施到位。六是宣传到位。七是发动群众到位,群众参与到位。八是管理到位。通过省专家对*县创卫预检,使我们找准差距,认识不足,以迎接今年部级复审。

(七)健康教育长足发展

以开展第二十一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健康教育工作,各乡镇,城区单位利用黑板报、宣传专栏、广播、电视、标语等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普及健康行为和提高卫生意识,进一步规范家庭卫生、个人卫生及在公共场所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的良好卫生行为。指导协调好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今年上半年健康面对面•乡村行活动在全县6个乡镇,59个村委会,279个自然村开展,结合今年全球暴发的手足口病及h1n1流感病毒及老年人群高发的心脑血管病来开展知识讲座,共2.3万人参加了健康知识讲座,接受健康初筛,发放9万余份宣传资料,通过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农村健康教育活动,移风易俗,改变不良卫生行为与习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我办在今年上半年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环境卫生治理通过各乡镇、各单位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城区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环境卫生还有待加强。

(二)农村卫生户厕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建设资金按中央文件要求省、州、县三级配套资金不到位,资金严重不足。

(三)除“四害”的工作仍是部分单位和乡镇爱国卫生的重点。

三、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不断完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督促检查各乡镇,城区各单位环境卫生治理情况。

(二)认真研究,抓紧落实,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顺利通过部级卫生县城复审。

(三)继续抓好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我办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加大投入力度,协调各乡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2009年卫生户厕建设任务。

(四)继续抓好除“四害”工作。近年来我县未发生由“四害”传媒疾病的事件,所以部分单位和群众在思想意识上放松了除“四害”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下半年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使除“四害”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学生体质;营养状况;膳食调查;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c)-0116-03

营养状况是反映青少年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都会对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1]。为了解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与膳食营养状况,本研究于2011年5月对普洱市4所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体质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普洱市城乡各两所中学校,按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中一年级13岁共49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城镇263名(男130名,女133名),乡村235名(男115名,女120名)。

1.2 方法

1.2.1 体格测量 参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2]规定方法操作,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测试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并专人完成专项测量,现场质量控制符合有关要求。

1.2.2 膳食调查 采用24 h回顾法[3]调查学生3 d(包括2个学习日和1个周末日)的三餐、小吃、夜宵等食物摄入情况,包括每天进餐的食物名、原料名、原料生重(或熟重)等。计算每人日均食物摄入量,录入营养计算器计算营养素摄入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10月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4]中>11岁的参考摄入量(RNI)为标准进行营养评价与分析。

1.2.3 营养状况评价 按《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表(2002年)》[5]将调查者分为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5个层次进行判断,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城乡学生形态发育指标比较

城乡学生形态发育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城镇男、女学生身高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P < 0.05);城镇女生的体重显著高于乡村女生(P < 0.05),而城乡男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城乡间胸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城乡学生营养状况分布情况

按《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表(2002年)》判断,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在5%以上,较低体重检出率也较高,尤其是乡村女生较低体重率达到37.50%,与城镇女生(2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城镇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尤其城镇女生的肥胖检出率高达14.29%,与乡村女生(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城乡学生日均食物摄入情况分析

通过24 h回顾法调查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食物摄入情况发现,城镇学生摄入奶类、肉类、蔬菜类、水果类和鱼虾类量高于乡村同性别学生,但薯类、豆类摄入量低于乡村同性别学生。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物数量[4]进行比较,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摄入的肉类量偏高,鱼虾类、蔬菜类、水果类和奶类都明显不足。见表3。

2.4 城乡学生日均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普洱市城乡学生日均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总体水平为城镇学生高于乡村学生,但与DRIs[4]比较,城镇学生摄入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C和铁达标,维生素A、B1、B2和锌的摄入量也达到RNIs的80%以上;乡村女生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均未达到RNIs的90%,乡村学生维生素A的摄入量严重不足;城乡男女生钙的摄入量均低于适宜摄入量(AI)的50%。见表4。

3 讨论

普洱市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本研究显示,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不理想,膳食营养状况也不容乐观,城乡差异显著。这与我国其他西部地区报道的中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基本一致[6-8],应引起全社会、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

按《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表(2002年)》判断,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在5%以上,较低体重检出率比较高,占25%以上,尤其是乡村女生较低体重率达到37.5%。城镇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尤其是城镇女生的肥胖检出率高达14.29%。形态发育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普洱市初中一年级乡村学生的发育水平仍相对落后于城市学生。城乡差异的产生可能与不同地区的环境、生活水平、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调查资料也显示大部分乡村学生父母都是小学、初中文凭,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家长不能给子女较好的饮食指导,也不能提供充足的饮食来源,导致乡村学生多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比城市学生少,尤其是维生素A和钙的摄入量严重不足,乡村女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也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进一步分析膳食结构发现,城镇学生摄入肉类、奶类、鱼虾类、蔬菜类、水果类的量均高于乡村学生,主要原因可能为城市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文化水平高,有条件为子女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乡村学生经济条件差,这些食物摄入明显不足。而乡村学生薯类和豆类的摄入量高于城镇学生。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普洱市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①鼓励学生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②鼓励学生每天饮用1~2袋(杯)牛奶,以增加钙的摄入。③学生应增加动物肝脏的消费,以保障维生素A的摄入。④调整饮食结构,保障学生膳食供应,学校和有关部门对学生做好定期营养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15.

[2]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M].北京: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36-90.

[3] 糜漫天.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57-160.

[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8:201-205.

[5]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0-25.

[6] 康如彤,钟燕,刘康香.长沙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10-612.

[7] 刘永浩.陕西省城乡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调查[J].价值工程,2011,(13):257-258.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5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变化状况分析

(一)城乡经济增长不平衡特点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从1978年至1995年前,城乡经济总产出差距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1350―1600亿元之间,在1995年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二、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城乡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扩大,1996年城乡经济总产出差距为2332亿元,2001年与2003年差距扩大到了3000亿元以上。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反应在经济总产出的绝对差距,而且也体现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异方面,从1978年到2006年近30年间城镇实际总产出年均增长率为5.12%,农村实际总产出增长率为4.10%,城市增长率比农村高约一个百分点。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且呈扩大态势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分配方式主要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当时的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小,1978年为209.8元。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城乡差距一度相对缩小,城镇与乡村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6倍下降到1985年的1.9倍。1992年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成分逐步多元化,城乡收入差距迅速拉大,由1992年的1242.6 元扩大到2005年的7238.1元,城乡收入比也由2.6倍扩大到3.2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城乡收入比则更高。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结果是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就城镇来看,目前城镇贫困人口规模超过了2000万,约占城镇人口的5%以上。如果从消费水平来衡量贫困人口或者进一步将进城打工农民工中的贫困人群考虑在内,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可能会超过3000万。

二、城乡经济增长差距的人力资本原因

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差异如何衡量呢?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教育、保健、培训、迁移等方面投资所形成的资本,这种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从这一界定不难看出,人力资本主要体现为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接受职业培训情况及迁移四个层面。由于劳动力培训与迁移方面的数据缺乏,本文主要从前两个方面来探讨城乡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城乡差异大

虽然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文化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差异明显。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乡村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是城市的5.53倍、城镇的5.57倍。对于接受高层次文化教育的人口比例,乡村均大大低于城市,如乡村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口占全国此类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为27.8%,比城市低22.8个百分点;乡村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比重更少,只占全国的7.5%,城市与城镇的这一比重分别为72.7%、19.8%,城乡劳动力文化水平差异由此可见一斑,文化层次按照由低到高排列,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指标来反应的城乡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更加直观,据计算在1994年前城乡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相差无几,1994年后差距逐渐拉大。2006年城乡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0.42年和8.10年,差距达到 2.32年。

(二)城乡间健康人力资本积累差距大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力资本实现保值和增值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通常用 “婴儿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身体机能失能率”等指标来反映。

1.城市儿童健康状况优于农村儿童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资料显示,1991年到2004年13年间全国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了17.7、28.7、36个百分点,农村中这三个指标下降幅度更大,分别下降了20.6、33.5、42.6个百分点,但因原来基数较大,至2004年儿童死亡率仍然较高,分别是城市的2.06倍、2.43倍与2.38倍,比城市13年前还高4.8、7.2、7.6个百分点。

2.城市孕产妇及60岁以上老人身体状况优于农村

对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及60岁及以上生活不能自理人口比率指标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健康差异。近15年来,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全国高于城市,城乡差距表现出周期性地缩小、拉大的变化。除了个别年份外,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比城市高1倍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达到了2倍以上。全国60岁以上人口生活不能自理率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动趋势,不能自理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农村―城镇―城市,2004年农村人口生活不能自理率平均比城市高3.4个百分点,比城镇高3.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

以上分析表明,农村人口总体健康人力资本存量低于城镇。从微观角度来讲,人口健康状况的差异直接影响劳动力参与社会活动有效时间的差异和生产产品质量的差异;从宏观角度来看,人口身体素质会影响整个地区内社会劳动生产效率,进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三、结论与讨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普遍认为,人力资本的初始状态是一般劳动力,只有经过一定的投资才能形成人力资本。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投资是形成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人力资本,实现经济、社会收益的必经途径。但是,就农村来说,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和强度又受到当前农民收入水平、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投资倾向的影响。从纵向来看,我国农村无论是正规教育投资、卫生保健投资、职业教育与培训投资还是劳动力的迁移投资,也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家庭投资都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但从横向比较来看,不论是教育投资还是健康投资,也不论是政府投资还是家庭私人投资,农村与城市均有较大差距,体现了人力资本“收益”对“投资”的影响机制。尽管人力资本积累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再加上政府投资政策上的城市倾向性,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低水平,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又直接影响到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6

不同职业群体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各不相同,与其他职业相比,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应用SCL-90对176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照。发现乡镇卫生院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笔者随机选取所在地区的乡镇卫生院9所,对206名医师护士调查情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量,收回有效答卷176份,其中男64份,女112份,平均33.1岁;医师80名,护士96名,老中青年跨度较大,以中青年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大专为主。

1.2 统计方法:采用SCL-90,所得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与全国常模的比较除躯体化外,所调查的176名医护人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分均比全国常模低,差异有显著性,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全国常模,见表1。

2.2 医师和护士与常模的比较:见表2。

2.3 心理问题发生状况:根据调查,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常模低,反映了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相对而言,护士比医师更易发生心理问题。

3 讨论

3.1 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和其他的一些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认为,相对于发达地区的医疗系统,乡镇卫生院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竞争压力不是很大,工作轻松,福利好,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健康保健知识,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他们健康水平较好。

3.2 医师的敌对性因子低于护士,心理问题发生率低。说明在一个医疗单位里,医师是主体,地位高,本身受过较好的教育,遇到产生心理问题的应激源时可进行有效的调节,保持身心健康。而护士一般要遵从医嘱,进行相应的工作,因而在同行中地位较低。相对于医师而言,护士会有怨言、牢骚,产生敌对情绪,会严重影响她们的工作。因此要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敌对情绪。必要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时护士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尊和自我满意度。要一起努力,共同营造同行间平等、接纳、尊重的关系。

4 结论

4.1 乡镇卫生院176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全较国常模好,这与乡镇特殊的地域,竞争压力低,收入相对稳定有关。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7

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卫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市和乡镇(街道)加强公共卫生的投入保障和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卫生监督和基本医疗服务,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到2010年,全市公共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力争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二)主要任务

1、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预防接种等各项疾病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结核病、艾滋病、肝炎、霍乱等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职业病。积极开展高血压病、精神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提高对农村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能力。

2、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加强婚前保健服务,积极引导未婚青年接受婚前检查。加强妇女生殖保健、常见妇女病防治,强化产前筛查与诊断,提高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出生缺陷,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

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创建文明村镇、卫生村镇等活动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等活动,加强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工作力度,积极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农民健康意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协调公安、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环保、农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以食品等健康相关产品、职业卫生和医疗市场监督执法等为重点,全面加强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加强对企业、学校、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单位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5、改进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调整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布局和配置,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做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及时救治。

6、做好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公安、卫生、人口和计生、教育、劳动保障、综治办、外口办等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之间流动人口信息的交流,重点做好对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爱国卫生、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加强艾滋病、肺结核、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患者的查治和管理。

二、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机构。

1、成立全市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将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市对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岗位目标考核内容。市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市域卫生规划,不断优化布局配置,建立和完善以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为龙头,乡镇(街道)、中心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全市公共卫生网络体系。

2、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落实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对辖区内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检查与考核。要明确分管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并确定专(兼)职公共卫生管理干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强化功能,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1、加强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中心,应依法履行公共卫生工作职责,承担辖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以及对乡镇(街道)、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

2、强化基层卫生院的服务功能。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市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向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其职能以提供辖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公共卫生工作实行院长(中心主任)负责制,在乡镇(街道)卫生院内设立公共卫生科,按辖区人口2-3名/万人的比例配备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区域内的公共卫生工作。乡镇(街道)卫生院要与计划生育服务站设施资源共享,在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共同发挥积极作用。

3、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体系。根据“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派出机构的办公用房由市政府协调解决,其人事和财务纳入市卫生监督所统一管理,人员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拨付。

(三)强基固本,完善基层基础建设。

1、村级组织要做好本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村“两委会”负责组织实施本村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信息报告和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等;办好村卫生室,督促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履行公共卫生工作的有关职责。各行政村要确定一名公共卫生联络员,具体负责本村的疫情报告、计划免疫管理、妇幼保健等工作,联络员原则上由该村乡村医生或村

干部、计划生育服务员兼任。

2、加强村卫生室“网底”建设。村卫生室是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要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接受村“两委会”、乡镇(街道)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承担责任区域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和转诊、健康宣传,协助做好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建立健康档案等工作。

3、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严格准入条件,新录用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考。强化农村公共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从业比例。加强在职医务人员全科医学知识转型教育和乡村医生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继续大力开展市属医疗单位结对帮扶乡镇卫生机构、卫生下乡、巡回医疗等活动。

三、加强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一)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通过政府以购买和补贴公共服务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健康教育、健康随访、社区巡诊等基本医疗服务。把推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改进对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免费提供二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二)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为农村儿童提供系统保健和预防接种;为农村妇女提供孕产妇保健和妇女病检查;为农村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和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随访服务,实行动态管理;为农村结核病、血吸虫病、艾滋病和精神病患者提供随访、督导服药、康复指导、防治咨询等服务。

(三)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落实对农村、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的巡查协管,加强对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的监测和集体聚餐的指导与管理。做好人畜共患疾病的监控与防范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及时率和卫生监督覆盖率,努力避免因信息报告不及时、控制措施不力而造成的损失。

(四)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和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全市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设立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直接面向农民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支出(项目及基本内容见附表)。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每人每年10元标准设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用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审计部门审计和社会监督。

(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扶持力度。各乡镇(街道)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政府逐年增加对乡镇(街道)卫生院的投入,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投入,切实帮助卫生院解决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乡镇(街道)公共卫生人员经费由市财政按规定安排,并逐年有所增长,乡镇(街道)卫生院院长和公共卫生人员社保经费由市财政按规定核拨。切实提高农村卫技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山区、贫困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经费按30—50%的比例列入市财政预算安排。

(六)建立乡镇(街道)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机制。乡镇(街道)财政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主要用于对辖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和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的经费补助。

对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装备和农村改水改厕、垃圾整治、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投入,应纳入本乡镇(街道)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集中领导。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稳步、有序、全面推进辖区公共卫生工作。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8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健康”为主题,以全民健康和谐为宗旨,以开展“十个一”健康知识传播为抓手,采取有效传播方式和干预措施,帮助城乡居民掌握健康知识和有益健康的基本技能,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技术支撑、群众参与的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提高群众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基本技能掌握率,降低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疾病发病率,实现“健康宣传普及化、健康教育均等化、健康素养全民化、健康经常化”的目标。

(一)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健康条》、《健康素养知识手册》、《健康知识进万家》读本传播活动覆盖率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达到。

(二)全面普及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限盐低油、戒烟限酒、环境卫生、安全饮水等健康生活方式,城乡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行为形成率达到。

(三)全面开展结核病、肝炎、菌痢、艾滋病、流感等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理疾病等慢性病和包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健康教育,防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城乡居民对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相关行为形成率达到,发病率逐年降低。

(四)全面开展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城乡居民对我区妇幼“四免一救助”惠民政策知晓率达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到,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

(五)全面开展健康基本技能宣传教育。城乡居民对拨打急救电话、测量脉搏与体温、抢救触电、火灾逃生、地震自救、危险标识辩认等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率达到。

(六)全面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城乡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率达到。

三、活动形式

(一)开辟一个卫生健康栏目。

(二)普及一本健康知识手册。

将区卫生厅编印的《健康素养知识手册》发到城乡健康教育咨询点、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宾馆、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在城乡居民中学习普及。

(三)建立一个健康教育咨询点。

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宗教场所设立健康教育咨询点,由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提供宣传品、设立宣传栏,组织开展规范的健康咨询服务。各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均应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在农村人口聚居地、公路干道两侧设置健康教育宣传墙或墙体标语。

(四)开展一场健康教育巡讲。

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各镇、街道配合,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明确健康教育主题,组建宣讲团,组装宣传车,定期组织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寺院等巡回宣讲,举办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

(五)演好一台健康教育大戏。

区文体旅游局要组织编排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卫生与健康题材的文化节目,结合文化广场集中活动,组织下农村、进社区巡回演出,每年到各社区、行政村演出均不少于1场次。

(六)放映一场健康科教电影。

区文体旅游局以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为平台,开展健康知识电影宣传活动,组织放映健康教育宣传片,行政村、农林牧场和社区平均每季度不少于1场次。

(七)开设一堂健康教育课程。

区教育局开设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一课时,并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对中小学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一对一传播活动,做到学校健康教育教师、教材、教案、课时、传播五落实。

(八)发放一个健康教育服务包。

区以区标准化健康教育服务包为样本,统一组织,整合资金,对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干预物品进行整合打包(包内装健康手册、宣传折页、体重指数速查表、定量盐勺、体温计等),并逐步普及发放到城乡居民家中。

(九)举办一场健康知识竞赛。

区宣传、工会、教育、文体等部门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企业员工、中小学生等各类人群中,组织开展健康知识竞赛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通过人人参与、层层选拨、逐级竞赛、决赛,形成浓厚的健康教育宣传社会氛围。

(十)评选一批健康行为模范。

区按照区健康全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标准逐级推荐,评选健康行为模范家庭个、健康行为模范学生人、健康行为模范妇女人、健康行为模范老人人。通过健康行为模范评选活动,带动公众学习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

四、实施步骤与方法

(一)准备阶段(年月月)

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网络,召开启动会议,全面安排部署“行动”实施工作。

(二)实施阶段(年月年月)

1、基线调查。以各镇、街道为单位,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线调查,了解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完成调查报告。

2、师资培训。区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分别成立技术指导组,逐级培训师资力量。区级培训不少于3期,各镇、街道不少于4期。

3、项目实施。开展“十个一”有效干预活动,普及宣传健康知识,总结上报工作信息,反映工作亮点,宣传推广先进经验,抓示范,树典型,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4、督导检查。区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行动办”)组织各成员单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掌握工作进度和质量,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5、开展监测。区行动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网络及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动态掌握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6、总结工作。区行动办及时收集整理有关数据,完善档案资料,每年上报一次工作总结,接受上级考核。

(三)考核阶段

1、时间安排。区每年对“行动”进行自评,区进行年度考核,年月,区对整体工作进行考核评估,通报考评结果。

2、考核方法。依据考核评估细则(另发),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各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评估,并采用入户调查的形式对城乡居民进行健康素养水平监测。

3、考核分值。综合分为分,评价结果分为四级,即分值分以上为优秀,分-分为达标,分-分为基本达标,少于分不达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健康全民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区“行动”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范生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戴凤琴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各成员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进一步强化协调配合,加大督导力度,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二)明确部门职责。

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行动”工作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制订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考核评估方案及细则;做好健康教育咨询点,师资和骨干培训,“健康教育服务包”设计和发放工作;组织督导、技术指导与考核评估。

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媒体做好“行动”宣传工作,协调开办卫生健康栏目,将“行动”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落实健康教育宣传栏、墙体标语设置,组织巡展巡讲与大课堂活动。

财政局负责制定《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做好“行动”专项资金筹集、划拨工作,加强对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会同审计局做好专项资金监督审计,切实管好用好“行动”专项经费。

教育局负责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推行健康教育课制度,抓好“五落实”,结合实际,开展“小手拉大手”、健康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手抄报、健康沙龙等活动。

文体旅游局负责“健康教育科普大戏”巡演工作,制定文艺活动传播计划,组织编排卫生与健康文艺节目,组织戏曲巡演活动。负责“全民健身活动”实施工作,动员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投身健身活动,实现“每天锻炼小时,健康工作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农牧局负责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健康普及活动,利用“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专题讲座、咨询活动。

宗教局负责规范和完善宗教场所的健康教育咨询点,并按要求开展工作,组织信教群众开展健康知识“传、帮、带”活动。

计生局负责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开展生殖保健、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知识普及活动。

工会负责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知识大讲堂,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

妇联、团委负责组织广大妇女、青年积极参与“教育一名妇女,带好一个家庭”和青少年健康素养知识竞赛普及宣传活动。

科技局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利用信息网络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和推广卫生科普知识。

区健康教育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机构所要组织编写健康手册和培训教材,设计展板模板,开发宣传资料,负责城乡居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监测和效果评价等。

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切实抓好“健康全民行动”工作。

(三)落实经费保障。

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万元,年共计万元,用于印制传播材料、开设卫生与健康栏目等。区从中央财政9类3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元/服务人口/年)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中,按照元/服务人口/年的标准,每年提取万元,年共计万元,主要用于“十个一”传播活动的工作经费。区财政局要按照“行动”要求,以辖区人口每人每年元的标准划拨配套资金,年一次性配套万元,主要用于宣传干预工作。

乡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9

【关键词】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许昌县地处河南省中部,环抱许昌市区,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万亩,辖16个乡镇,445个行政村,总人口近80万,许昌县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地方性氟中毒曾经是危害全县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地方病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以降氟改水为主的防治措施,而防治措施的真正落实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2009年按照《2008年中央补助专项资金河南省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我县于2009年开展了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项目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随机抽样原则 ,在全县选择了五女店、小召、蒋李集3个乡镇的目标人群进行了地氟病防治知识调查,每个乡(镇)各抽取1所中心小学、1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4-6年级在校小学生30名,家庭主妇15名,共调查135人。

1.2 健康教育方式 采取上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课,播放光盘,电视讲座,发放宣传单、宣传册,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宣传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

1.3 调查方法 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培训调查员,采用入校和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1.4 效果评价 在项目开展前后采用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调查,对比评价项目开展前后健康教育效果。

2结果

2.1基线调查:2009年5月27日至6月4日,对三个健康教育项目乡进行了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基线调查问卷,蒋李集镇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76.67%,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68.89%;小召乡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80.00%,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55.56%;五女店镇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77.78%,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66.67%。3个乡共调查135人,合计应答405题,答对297题,知晓率73.3%。

2.2效果评价调查:2009年9月16日―24日开展三个项目乡镇地方病防治知识效果评价调查:蒋李集镇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96.67%,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100.00%;小召乡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93.33%,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95.56%;五女店镇调查小学生30人,知晓率96.67%,调查家庭主妇15人,知晓率100.00%。3个乡共调查135人,合计应答405题,答对391题,知晓率96.54%。

3讨论

3.1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参与

健康教育随着科学的发展,已超越了一般卫生宣传的范畴,成为传播和教育并重的新兴科学。近几年我们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开发领导层。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向上级领导宣传汇报我市的地方病病情,使他们了解危害程度和防治方法,赢得他们对防治工作的支持。二是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宣传工具,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在《许昌日报》、《许昌广播电视报》连续刊登地方病防治科普文章,在许昌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地方病防治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扩大了对社会的宣传。三是加强重点人群宣传。近年我市各地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课程中增加了地方病知识内容,如碘缺乏病的病因、甲状腺功能、人体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氟斑牙发病原因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地方病防治知识,把这些科学知识带进每一个家庭。

3.2开发卫生资源,提高防病效益

我们开展卫生工作的目的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占用和消耗卫生资源。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力量有限,每年不可能将很多的经费用于卫生工作。在国家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卫生工作的社会效益,就要努力争取多方集资,广开财路,扩大卫生资源,这是提高卫生工作效益的重要途径。

多方筹集卫生资源的主要手段要靠健康教育。地方病防治实质上是一种卫生保健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的实质是一种健康投资,健康投资可以为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谁受益,谁补偿”的经济原则出发,国家、集体与个人都应分别对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补偿,这就确定防治工作可以多方筹资,广开财源。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卫生资源就必须靠健康教育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转变人们的卫生观念,引导人们合理消费,争取更多的健康投资。

近几年我们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地方病的严重危害和防治方法,动员人们把多余的资金投入到防治工作中去,以改善卫生条件,增进身心健康。

3.3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促进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健康教育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知”是获得卫生信息,掌握保健知识,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信”是我们对获得的保健知识相信、信仰,并形成一种信念。知识一旦形成信念,就会支配人的行动。“行”是将获得并相信了的知识付之于行动,产生一新的行为。

基线调查与效果评价调查比对,我们发现通过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小学生及农村育龄妇女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今后,应进一步巩固健康教育成果,加强对小学生及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教育的力度,通过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知识的传播,促进目标人群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达到预防地方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新平,王耀勃.漯河市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