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10 14:49:59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范文1

分析当前的民间借贷市场,不难发现许多民间借贷与银行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警惕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蔓延有为紧要。

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7月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规模约1100亿元。这么多现金流从哪里来?其中有真正的民间自有金,但有相当部分是从银行流出来的。银行金流向民间借贷有三条途径:

一是企业或个人从银行获得贷款,用于民间借贷从中获取差额利息。参与民间借贷的既有家庭个人,也有不少企业,他们投入民间借贷的钱很多是从银行贷款来的。有的市民用房产向银行抵押贷款,也有少数公务员以个人身份从银行获得贷款,较大规模、较好信用的企业更容易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有一家做高科技的企业,银行对其授信3亿元的信用额度,但这家企业一下子不需要那么多金,只从银行贷了一亿元,其中5000万用于企业发展,另外5000万以年利率50%拆借给一些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企业,获利息2500万元,除去总共给银行600万元利息净赚1900万元。类似这种情形绝不是个别现象。

二是经一些信贷服务中介公司流向民间借贷。比如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有许多是各股东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作为注入金,这些金不仅作为担保金,而且也对外放贷,小额贷款公司还可以从银行拆借到不超过注册本额度50%的金。

三是有个别银行员工与民间借贷放贷者勾结,利用工作便利,截留或欺骗储户的存款进入地下高利贷市场。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范文2

一、出口卖方信贷的定义

出口卖方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困难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

我国的国际工程出口卖方信贷是指我国有资格办理出口信贷业务的银行对我国企业在境外承接的能带动国产设备、施工机具、材料、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工程项目所需资金发放的本、外币贷款。企业将申请到的银行贷款用于承包工程项目,对于承包工程款则允许业主延期支付,并支付相应利息。

二、项目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成本不完整

非项目工期内的专项借款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导致项目成本不完整。笔者认为,企业从银行借入的款项属于专项借款,专款专用,完全用于项目,利息费用应全部由项目承担,但由于借款期限和项目工期不一致,很多企业只是将工期范围内的利息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而将项目工期之外的财务费用由企业总部负担,导致项目成本不完整。

例:2005年7月1日企业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4 000万美元用于某出口信贷项目,贷款年利率为4%,贷款期限为9年,每半年计息一次。同时,企业与项目业主签署了工程承包合同和延期付款合同,项目工期3年,开工日期为2005年7月1日,合同总额为6 300万美元,80%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延期付款利率为2%,宽限期3年,延期付款合同金额将从2008年6月30日开始分9年18次支付,由项目所在国财政部对项目还款提供担保。具体付款计划见表1。

工程项目部实行独立核算,企业与工程项目部之间的款项往来分别通过“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核算。

该笔贷款的全部利息费用(假设贷款期间的利率4%维持不变):4 000×4%×9=1 440(万美元)

1.企业总部在2005年12月31日向银行支付半年期利息并结转工程项目部,具体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电站项目部 $800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800 000

在项目工期(2005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内,公司总部共通过上述分录向工程项目部结转利息费用480万美元(4 000×4%×3)。工程项目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将该部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予以资本化,具体分录:

借:工程施工――工程成本――间接费用――资本化利息$480 000

贷:其他应付款――企业总部往来 $480 000

2.2008年7月1日,工程全部结束,企业总部不再向工程项目部结转利息费用,而是在支付利息的当期作为企业总部的财务费用。具体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800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800 000

工程结束之后,企业总部总共承担了应该由工程项目部承担的利息费用960万美元(1 440-480),这960万美元没有计入工程项目成本。

(二)配比原则运用不当

业主延期付款利息收入作为借款利息支出的补偿,不符合配比原则。应该说,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与企业支付银行的贷款利息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是企业因延期收取工程款而得到的融资收益。企业应在收到业主按期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时,冲减“财务费用”。但企业现行的做法是将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作为对银行贷款利息的补偿处理。企业在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时,将贷款利息与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相配比,作为“其他应收款”处理,在以后年度收到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时再冲减“其他应收款”科目。

接上例,2005年12月31日,企业支付银行贷款利息80万美元(4 000×4%×6/12),企业总部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将其中的40万美元[4 000×(4%-2%)×6/12]转账到工程项目部,由工程项目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其他40万美元作为“其他应收款”。

企业总部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电站项目部$400 000

其他应收款――××国家电力公司$400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800 000

工程项目部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工程成本――间接费用――资本化利息$4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企业总部往来$400 000

三、具体会计处理建议

上述两个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按照配比原则处理贷款利息、业主延期支付利息以及项目成本的关系。贷款利息与业主延期支付利息没有任何关系,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贷款利息,企业总部应转账到工程项目部,由工程项目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贷款利息,企业总部应通过预提方式提出并转账到工程项目部作为期间费用;业主延期支付利息与项目成本没有关系,是企业延期收回工程结算款而获得的融资收益,应在收到业主按期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时,冲减“财务费用”。

(一)专项借款利息支出的会计处理

1.在资本化期间(2005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每半年支付银行借款利息。

企业总部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电站项目部$800 000

贷:银行存款―― 美元户$800 000

工程项目部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工程成本――间接费用――资本化利息$8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企业总部往来$800 000

2.企业总部在2008年6月30日,预提非资本化期间(2008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的借款利息并转账到工程项目部,以便工程项目部能按时办理竣工决算。

企业总部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电站项目部$9 600 000

贷:预提费用――××电站项目借款利息 $9 600 000

工程项目部账务处理为:

借:财务费用$9 6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企业总部往来 $9 600 000

3.企业总部在2008年12月31日支付半年期银行借款利息。

借:预提费用――××电站项目借款利息 $800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800 000

(二)业主延期付款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企业总部在2008年12月31日,收到电站项目业主支付的延期支付工程结算款和利息3 276 000美元,其中本金2 800 000美元,利息476 000美元。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3 276 000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开展“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系列活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银监会建设“六项机制”的要求,按照浙江银监局确定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推进工作思路,努力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加大对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实现银行、企业和地方经济共赢。

二、活动内容和目标

通过对小企业经营及融资状况的进一步调查,掌握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及问题;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完善刘明康主席提出的“六项机制”,即“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相对独立的考核、核算机制;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从而认真开展小企业信贷制度的有效安排,积极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寻找新的信贷增长点,实现银监会提出的小企业贷款商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小企业金融服务从政府扶持型向商业化模式的转变。

三、活动范围及组织

活动范围为整个*市辖区。活动由*银监分局牵头,市级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银行业协会、各县(市)监管办事处配合。邀请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经贸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工商联、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及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为协办单位。为了加强领导,保障该项活动的有效开展,成立“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领导小组,由*银监分局各业务科室、各县(市)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及银行业协会负责人组成,由*银监分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

四、活动时间及安排

本次活动时间为2005年11月---20*年12月,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调研准备阶段(2005年11月--20*年1月):

1、向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意义,达成共识,取得支持。

2、向300家小企业发出调查问卷,摸清小企业资金需求及融资状况。

3、召开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参加的联席会议,结合浙江省小企业贷款推进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确定活动方案。

4、在*政府网上开辟“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论坛。

(二)组织实施阶段(20*年1--8月):

1、召开“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动员会。

2、召开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小企业代表参加的推进小企业贷款座谈会,沟通情况,达成增加信贷有效投入,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共识。

3、举办一次以“六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讲座。

4、按照“六项机制”的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上级行支持推进小企业贷款的各项政策,结合本行实际,提出贯彻意见;各银行业法人机构,制定本行的支持推进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措施。上述“意见”和“措施”制定后及时上报*银监分局。

5、召开异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座谈会,探讨异地银行业如何与本地银行机构形成合力,共谋支持*小企业发展的良策。

6、与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及市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

7、城市商业银行选择一家支行;农村信用社选择两家县(市、区)联社或合作银行,按照银监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的要求,开展小企业贷款试点。并以点带面地在全辖推广。

8、由银行业协会牵头建立“小企业违约信息通报制度”。

9、银监分局开展银行机构小企业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调研,外出学习考察,并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理论研讨会。

(三)检查整改阶段(20*年9--10月份):

1、布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落实“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各项工作进行自查。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重点自查上级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法人机构重点自查本行制订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2、*银监分局各监管科室及各县(市)监管办事处组织若干小组,对所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就“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的组织制度、创新工作及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3、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银监分局检查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四)总结表彰阶段(20*年10--12月份):

1、评选“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客户经理。由小企业投票评定。

2、评选优秀守信客户。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银监分局和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经贸委、财政局、统计局、银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共同审定。

3、各银行机构总结活动经验,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探索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建立担保体系、统一信用评级等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的长效机制。

4、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本次活动涉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银行业协会,还要取得市委、市政府以及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经贸委、财政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要建立好工作协调机构。*银监分局作为这次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应担负起主要组织协调职能。各县(市)监管办事处做好配合工作,形成上下联动的局面。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银行业市场结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我国千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万亿元的资金规模,不仅超过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而且也超过创业投资、股权交易市场和债券市场(史建平,2015)。正是基于银行贷款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北京市,考察近三年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和贷款环境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影响,并与津沪渝三个直辖市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北京市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进一步推动银行小微贷款的健康发展。 一、 四直辖市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比较

1. 小微企业贷款绝对规模比较。

(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较。从绝对规模来看,上海市小微企业贷款连续三年领先,贷款余额从2012年的6 953亿元上升到了2014年的8 885亿元。2012年贷款规模排列第二位的是天津(2 745亿元),其次是北京(2 546亿元)和重庆(2 245亿元)。到2014年,北京市的贷款规模上升到了第二位(5 106亿元),天津(3 476亿元)和重庆(3 377亿元)位列第三和第四。

自2013年起,全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由高速增长转为趋于稳定增长,越来越多的银行从单纯追求“贷款余额”增长转变为追求“金额”与“户数”双增长(史建平,2014、2015)。2013年~2014年上海和重庆的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在相对平稳中有所下降。而2013年北京市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在较低基数的基础上加速到25.88%,2014年增速达到惊人的59.31%。

这反映了竞争压力下银行在开发小微企业贷款时粗放的经营模式。在经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如此高的增速难以持续。

(2)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比较。个人经营性贷款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个人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合法经营活动的人民币贷款。小微企业主以自然人的名义申请贷款,只要贷款用于所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其目的与企业贷款无异。因此,以小微企业主(包括个体工商户)为对象的个人经营性贷款是广义的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一部分。

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表现不同,北京市个人经营性贷款(包括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的绝对规模连续三年领先于其他三个城市,到2014年达到2 198亿元,分别是上海(1 083亿元)、天津(555亿元)和重庆(1 458亿元)的2.03倍、3.96倍和1.51倍。从需求方面来看,北京留学回国人员达10万人,占全国四分之一。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北京市政府各类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在京创业,北京市个人经营性贷款需求可能更高。从供给方面来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小微业务与个人贷款、个人与家庭理财业务相结合而进行大零售管理。北京市作为四大国有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总部,银行大零售的发展进展更快。这可能是北京市连续三年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高居榜首的原因。 2. 小微企业贷款相对规模比较。

(1)小微企业贷款与个人经营性贷款之和/GDP比较。为了更好地分析和比较四直辖市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有必要计算广义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即小微企业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在地区GDP的比重。在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机构贷款/GDP是衡量金融发展深度最经典的指标(?rihák et al.,2012),故广义的小微企业贷款规模/GDP可以看作是衡量各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深度的指标。上海的GDP最高,但其广义的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也最大,2012年~2014年中其广义的小微企业贷款的相对规模均在40%上下。而2012年北京市广义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GDP只有21.20%,处于垫底位置。但此期间北京市广义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惊人,到2014年,北京市广义的小微企业贷款/GDP上升到34.24%,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超过重庆(33.89%)和天津(25.64%)。

(2)小微企业贷款/企业贷款比较。另一个比较小微企业贷款相对规模的指标是小微企业贷款在全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比重,这一指标可以反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相对于全部企业贷款的投入,以及小微企业贷款与全部企业贷款相比的变化。上海该指标在2012年以27.68%排在第一并连续三年保持首位,到2014年已经上升到了29.19%。北京市该项比例一直是四个城市中最低的,2012年为9.49%,仅为上海市当年水平的三分之一,此后虽有所提升,但到2014年也只有13.75%,约为上海市和重庆市同年水平的一半左右。

北京市小微企业贷款在企业贷款中的比重连续三年低于其他三个城市,说明近年来北京市银行的主要贷款资源用于支持大中型企业,与其他三个城市相比,北京市的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远远不足。 二、 四直辖市银行业市场结构比较

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有重要影响。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的特征及中小银行在处理“软信息”方面的优势使之有更大的激励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而大银行由于更加复杂的组织结构导致更高的成本,对小企业贷款时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Berger & Udell,1995;2002;Stein,2002;李志S,2002)。因而,高度集中的银行业市场不利于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为此,有必要探究四地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特点及其与小微企业贷款之间的关系。

1.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比较。资产的市场份额是传统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指标。而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贷款成本高等特征还要求银行离小微企业尽可能近。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太少、市场份额太低则意味着它们距离小微企业的太远,贷款成本过高对小微企业贷款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小微企业贷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收集和处理各种渠道的软信息,即使银行开发基于供应链的小微企业批量贷款模式,也仍然需要一定的人力在后台对信息进行核实。如果中小银行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市场份额太低,也不利于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

2012年~2014年,四城市五大国有银行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市场份额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北京市五大国有银行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市场份额分别下降4.74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前者降幅居首位,后者降幅仅次于重庆(3.37个百分点)。此期间北京市中小银行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对于推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横向比较,由于五大国有银行中有四家总部设在北京,因此,北京市银行业的集中度仍然比较高。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五大国有银行机构的市场份额为41.45%,仅次于上海(42.29%)。而从业人员数量仍占据了银行业市场一半的份额,比位居第二的天津(45.10%)高出5.13个百分点。

从资产总额的市场份额来看,2012年~2014年间除上海外,其他三个城市五大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北京五大国有银行资产的市场份额下降2.5个百分点。但横向比较,北京市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仍然最高。

综合以上三点可知,无论以机构、从业人员,还是以资产的市场份额来衡量,2012年~2014年期间,与其他三个城市一样,北京市的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银行业市场的集中度仍然高于其他三个城市。

2. 城市商业银行市场份额比较。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以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地区经济为市场定位,它们的户均贷款规模多在100万元以下,不仅远远低于国有银行千万元的水平,而且也低于股份制银行数百万元的量级,真正服务于更多以小商户、小业主为主体的小微金融受益群体(史建平,2014、2015)。因而,城商行市场份额的提升有利于小微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贷款的发展。

2012年~2014年,无论机构、从业人员或是资产的市场份额,城商行市场份额排列前位的均是天津,到2014年,天津市的城商行在机构数量、从业人数和资产三个方面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0.70%、12.14%和17.76%。同年,上海城商行机构与资产的市场份额排列第二,重庆城商行从业人员数量的市场份额排列第二,而北京城商行机构与从业人员数量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三位,而资产的市场份额则排在最末。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三个城商行的市场份额基本呈增长态势不同的是,北京城商行从业人员和资产的市场份额却分别下降了2.05和0.74个百分点。

自2006年中国银监会放开城商行跨区经营限制以来,一些在总部城市具有良好表现的城商行纷纷开始在其他重点城市、特别是四个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入驻城市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也促进了当地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根据各城商行官方网站提供个数据计算,截至2014年底,已有11家异地城商行在北京设立82家营业网点,占北京银行业营业网点中的市场份额仅为2.07%,低于上海和天津。北京市城商行市场份额不高,与异地城商行引进数量不足有关。 三、 四直辖市小微企业贷款环境比较

1. 地方政府改善贷款环境的举措比较。在改善贷款环境方面,除了按照中央的部署将担保公司分期分批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外,各地方政府还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完善抵质押物评估机制。但四直辖市政府工作的重点和推进速度有显著的差异。北京市除了推动相关部门为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业务快速办理各类抵押物和质押的登记外,2011年还提出推广中小企业信用报告,2012年要求整合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基础信息,建设中关村信用信息平台和科技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2014年再次提出加快建立小微企业评级和信息通报制度。

天津市从2010年开始就建立地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信用信息的全面共享。2013年底开始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工作,2014年市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重点用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平台、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上海市更是制度建设先行。早在2010年就出台了地方性的知识产权评估标准,对知识产权评估师的基本要求、职业责任、评估操作程序、评估方法、评估参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范,为促进银行向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小微企业贷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上海市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可向社会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都向各类融资担保机构开放,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开展与担保业务有关的信息查询。同时也于2014年初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对象,试点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将信用评级与开发信贷产品相结合。而重庆市于2012年依托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和市工商局建立恶意欠款人“黑名单”制度,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借款人征信服务。

综述所述,在改善贷款环境的举措中,北京市没有像上海那样着力建设知识产权评估标准,在地方小微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也落后于天津和重庆。除了在中关村高科技园外,北京市在全市小微企业法制和社会诚信环境建设方面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2. 小微企业贷款环境比较。为了量化和评价京津沪渝四直辖市的法制环境和社会诚信环境,我们利用王小鲁、余静文、樊纲主编的《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13年报告》中的数据。其中的“法制环境”由“司法公正与效率”、“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两个指标组成,衡量地区司法系统执法过程中的公正程度及效率水平;“社会诚信环境”指适合企业经营的地区社会诚信环境。数据来自对全国4 000多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评分以5~1表示(数值越大表示该方面表现越佳)。

天津市在法制环境和社会诚信环境两方面均表现优异,分别以3.63和3.56分位列全国首位;上海市法制和诚信环境分值分别为3.36和3.42,均排在全国第二位;重庆和北京的法制环境分别排在全国第四和第五名,分数为3.33。社会诚信方面,北京以3.31分排在天津、上海之后,位列全国第三;而重庆社会诚信得分为3.17,排在全国第11位。通过比较可知,北京市的法制环境与其他三个城市相比较为薄弱,而社会诚信环境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综合来看,当度量从正规金融部门融资难易程度的指标(包括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和除贷款利率外的额外费用两个分项指标)时,北京市的得分只有3.02,排在全国第16位,不仅低于天津和上海,而且低于重庆。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总结全文,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首先,北京市小微企业贷款规模高速增长,2014年绝对与相对规模仅次于上海。但北京小微企业贷款在全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比重一直低于其他三个城市,银行的贷款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远远不足。其次,北京市银行业市场结构集中度下降,但垄断程度仍高于其他城市,中小银行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北京市法制与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小微企业从正规金融部门融资比其他城市更难。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改善银行业市场结构、提高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除了鼓励在京中小银行发展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技术先进、业绩突出的外地城市商业银行加以引进,并支持已经进入北京市场的外地城市商业银行增设营业网点,以强化它们的示范效应和鲶鱼效应,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

第二,进一步完善法制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任务艰巨,但一旦完善,则可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将完善法制环境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办法》和《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技术规范》,从评估对象、知识产权评估师的基本要求、职业责任、评估操作程序、评估方法、评估参数等方面制定知识产权评估标准,使知识产权质押的评估有法可依,促进高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小微企业贷款的发展。还应该进一步整合金融、工商、税务、法院、海关、质检等部门信息,建立北京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网,实现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并扩大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例如:可作为政府招标采购时考虑的一个重要标准),构建完善的失信惩戒、守信受益的信用约束机制。更重要的是,完善融资担保公司的考核机制,制定P2P平台的考核管理办法。对于违规、跑路和诈骗的担保公司和P2P平台,其法人代表和高层管理人员一律列入“黑名单”,终身禁止在京进入金融业。

第三,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鼓励差异化竞争和精细化管理。应该更注重小微企业贷款质量考核,注重贷款笔数、户数、贷款期限和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鼓励银行主导“下沉”客户对象,并进行精细化管理、规范竞争。

参考文献:

[1] 李志S.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38-45,94.

[2] 史建平.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绿色信贷;产业升级;绿色信贷功能

中图分类号:F8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4-0012-09

自2007年7月绿色信贷政策正式出台以来,关于绿色信贷的理论效应和实施效率的问题,国内已经有一些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对绿色信贷的应用前景预期乐观,认为它阻断了污染企业的资金供应渠道,从而迫使污染企业退出市场或者进行绿色转型。但从微观实施层面来看,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由于配套政策不足、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绿色信贷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然而,作为与政府的产业政策配套措施的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作用却鲜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意在从宏观上探讨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试图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绿色信贷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何在?(2)绿色信贷实施以来,对我国的产业升级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

一、绿色信贷服务于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关于金融资源的配置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王良健,钟春平(2001)提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的发展能促进结构优化。同样地,金融抑制会阻碍结构的变迁与优化,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王佳菲(2006)指出优化资源配置是金融在产业结构转换中的本质功能。顾海峰(2009)则从金融发展视角,提出了基于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协调作用的产业选择金融支持架构。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过程可简要描述为:金融影响储蓄、投资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即金融活动主要作用于资金分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这一传递过程就越明显。金融运作主要通过间接融资为主的信贷市场和直接融资为主的证券市场两种渠道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金融运作主要通过何种渠道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结构和企业的融资结构。就中国目前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而言,企业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而且,间接融资的比重近年有增加的趋势(表1)。因此在较长时期内,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资金支持方式更多地还必须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来完成。

对于“绿色信贷”,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总的来说,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它要求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于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如新能源、节能改造等绿色产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并在金融服务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另一方面,对属于产业政策中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加以信贷约束;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且国家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升级的,可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应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

在我国当前信贷主导型的金融模式之下,金融主要通过信贷市场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信贷作为金融业全新的理念和实现绿色经济的基础,对于基于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产业结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信贷主要通过如下机制作用于产业升级:

(1)资金形成机制。产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资金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企业规模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占据企业融资来源80%的银行贷款对产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关键影响。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和对污染产业的限制,往往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的资金集中,加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资金导向机制。绿色信贷政策的资金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资金导向的倡导机制与矫正机制。一方面,银行通过对信贷投放总量和方向的把控,迫使污染产业结构发生松动、淘汰、改组与发展,为结构调整创造先决条件。同时,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利率机制,调整资金的运用成本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由于产业外部性的存在,如环保产业,单凭市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投资激励。因而政府通过对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以政策性绿色贷款的方式向私人金融机构不愿或无力提供资金以及投入资金不足的重点绿色产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实现对市场机制的矫正。

(3)信用催化机制。绿色信贷的信用催化机制实质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大,即信用创造,加速资本形成,促进生产中资源的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把潜在的资源现实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总量增长。在信用催化机制作用下,资金投向不限于已存在明显效益的产业或项目,往往以资金的增值返还为出发点,选择具有超前性以及有广泛的前向、后向和旁侧扩散效应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催化绿色产业、主导产业及其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与调整更迭。

此外,从银行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看,绿色信贷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反过来产业结构的良性程度也影响着银行业的发展。在良性的产业结构下,银行对产业的支持可以降低摩擦成本和风险系数,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资源有效配置又促进产业在更高层次上优化,形成螺旋式上升态势。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二、绿色信贷服务于产业升级的效应分析

绿色信贷对于产业升级转型的促进作用,是否达到了理论预期的效果?由于相关统计数据的贫乏,以及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完全,我们在数据收集方面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受制于此,在此仅能以宏观数据对绿色信贷实施的效果做简单评估。

有资料表明,由于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使银行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授信有较大额度减少。在银行整体的信贷结构中,银行对主要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贷款占信贷总额的比例已经很低,2007年底银行对我国六大高能耗产业的贷款存量综合仅占总贷款余额的7,23%,并且仍在收缩之中(表2)。仅在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在此类行业的授信额度就分别减少了162亿元和64.4亿元。

表3表明,近年来银行对环保节能项目的贷款逐年上升,从2007年绿色信贷正式实施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到2009年增速达到130%,大大超过了我国信贷投放总量30%的平均增速。截至2009年底,工商银行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贷款余额1149亿元,对新能源开发项目贷款余额1029亿元;农业银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2090亿元,比年初增加534亿元,其中,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贷款1345亿元,水利、环境管理贷款406亿元;中国银行绿色信贷及低碳金融业务贷款余额1661亿元,较年初增加483亿元,其中清洁能源项目贷款1156亿元;建设银行绿色信贷贷款余

额2270亿元,比年初增加360亿元,其中支持清洁能源的项目近千个,装机规模达1.2亿千瓦,贷款余额1130亿元。

表2和表3的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绿色信贷的实施强度和广度正逐年增强,其资金导向机制在实施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银行正逐步将信贷资金从高污染行业抽离,转而注入高科技、环保产业。然而,就信贷绝对量而言,处在高污染行业的贷款绝对数额仍然远远高于环保项目投入的贷款总量。并且,环保项目涉及的企业数目仅4099个,这说明环保贷款的覆盖面尚未铺开,投放力度并不尽如人意。

绿色信贷对环保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2007年绿色信贷正式实施开始,我国的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见图2)。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2007年之前逐年快速上升,在2005年增长速度甚至达到14%。但是从2007年开始,二氧化硫的排放开始稳步下降,年均下降速度平均达到5%。其他的主要工业污染物如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也自2007年开始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趋势。

对绿色信贷支持我国各类产业减排的效果,我们分别选取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排名前四的高污染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排放强度指数作为分析参数。排放强度指某行业或地区污染物排放量与相同范围内统计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值,表示单位产值的污染强度,可作为产业技术发展水平的参考指标之一。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来,所有样本范围内的高污染行业的单位产值排放强度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列在第一的造纸业和电力行业,主要污染物单位排放强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削减速度相当快。这表明这些行业近年来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在转变发展方式,走环保集约型发展道路方面有较大的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图示大部分行业中,下降趋势开始于比2007年更早的年份,而在2006-2007年这一节点上,只有部分行业出现了污染排放强度加速下降的趋势(斜率变化),且变化并不明显。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排放强度在2008年甚至出现了轻微的增长。

在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我们选取经济贡献率作为指标。经济贡献率指某行业的工业总产值(现价)与统计行业总产值(现价)的比值;污染贡献率指某行业某种污染物排放与统计行业此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值;贡献率效应指数是某行业经济贡献率与其污染贡献率的比值,表示该行业的正负效应的差距,可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参考指标之一。2008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纺织业。这4个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60.6万吨,经济贡献率为17.1%,污染贡献率却为66.3%。与2007年相比,2008年造纸业出现了经济贡献率提高但污染贡献率下降的良性变化趋势。但其他三个行业的经济贡献率均低于2007年,污染贡献率却不降反升。相似的,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排行前四名行业共排放二氧化硫1388.7万吨,占统计工业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5.8%,然而四个行业累计经济贡献率仅占30%。

表4和表5的所列出七大重污染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业之外,其他行业的贡献率效应指数都小于1,尤其是污染排名第一的造纸和电力行业的贡献率效应在10%以下。从变化趋势来看,除了造纸行业的贡献率效应有微小的上升之外,其他七个高能耗行业的贡献率效应均有所下降。数据表明,这些高污染行业产生的正的经济效应远低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效应,低产值、高污染的情况较为突出。虽然从排放强度来看,这些产业的环保改造水平均有所提高,但从整体的产业结构而言,这些产业仍然属于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急需产业升级发展或者行业收缩。

三、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功能发挥不力的原因

以上分析表明,绿色信贷实施以来,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绿色信贷的资金导向力度逐年增强,资金加速从两高行业流向环保行业。并且随着绿色信贷实施力度加大,我国总体环境状况好转,产业的污染程度降低,绿色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采用。然而,绿色信贷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效果还很难令人满意。一是在信贷总体结构中,银行对环保项目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二是几大主要污染行业的污染净化技术水平虽有所提升,但在绿色信贷政策引入前后,技术水平提升速度并未出现显著的趋势变化;三是从污染企业的贡献率效应来看,高污染、低产值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甚至有逐年恶化的趋势,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未能显现。绿色信贷的产业升级作用效果的不尽人意,根源在于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中的制度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绿色信贷实施力度过小,无法达到从整体上把控资金流向的作用。虽然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已经三年有余,仍有一些省份和金融机构并没有实行实质性的绿色信贷政策。有的即使实行了,也只停留在表面上。2009年1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就绿色信贷政策推出以来的实施效果进行的阶段性总结评价是:“绿色信贷取得了阶段性、局部性成果,但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大面积推进还面临着不少制度性和技术性的困难”。银行不能严格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意味着“两高”行业仍然能够在维持其原有粗放型生产模式的情况下低成本获取资金,自然缺乏产业升级的激励和动机。

2、企业环保信息获取难度大,绿色信贷政策难以落实。对于银行在授信前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成本,缺乏具体可得的数据。但是基于环境风险评估的专业性,评估范围的广泛性以及风险评估的动态持续性,有理由认为,企业环境风险动态评估是一件难度高且成本不菲的任务。曾先,要进行企业项目环境风险评估,银行必须获得关于各个企业或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目前,我国环保政策和信息零散、缺乏统一管理与机制,加上环保专业性强,银行信息搜集成本非常高。其次,由于环境风险评估的专业性强,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内部人才并没有特别储备,因而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势必提高银行运营的人力资源成本。或者,银行可以选择聘用专业第三方机构,对贷款项目环境及社会风险进行评估,但由此同样也会产生不菲的咨询测评费用。在获取环保信息代价如此高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很难全面落实对企业的环境评估和审查。

3、政府对企业污染的监管力度过小,企业缺乏进行绿色改造的激励。在理想情况下,由于政府环境管制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如果贷款企业不遵守环保政策,就会面临罚款、支付治理成本、暂时或永久停业。高额的罚款必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企业偿还贷款的能力,造成银行贷款风险。这一方面迫使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另一方面使银行在投放贷款时不得不对自身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做详尽评估,切实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然而,在我国环境违法的成本太低,违法比守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我国环境违法成本平均不及治理成本的10%,不及危害代价的2%。从司法角度来看,曹飞和潘燕平(2007)指出,涉及公共性的环境案件,存在环境的搭便车和巨大的交易成本,地方保护主义对司法独立的干扰使得本来处罚轻的立法在司法的环节进一步“缩水”,以至于使得环境违法犯

罪成为一种“盈利”的产业。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据,2003-2005年间,由于地方政府的纵容和袒护,全国70000宗环保违法案件仅有500件得到处理,仅为全部案件的0.71%。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然缺乏进行绿色改造的激励。企业环境风险损失得不到应有的承担,银行的绿色信贷的激励便会大打折扣。

4、民众监督缺位,银行疏于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主要理论依据。Mc Williams,Siegel和Wright(2006)通过构建模型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的。Scholtens和Dam(2006)通过对接受赤道原则和未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接受赤道原则的银行大多是处于社会公众关注之下的声名显著的国际性银行。对于这些银行而言,虽然接受赤道原则后,银行发放贷款的各项操作成本有所上升,但是声誉给他们带来的正面收益大于成本。我们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运行由政府、市场和民间(民众意识、NGO、媒体等)三方互相作用而形成制衡。在民间力量强大的情况下,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才有较大的现实经济意义。在中国现有的民众意识缺位,民间组织力量薄弱的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社会道德标准无法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银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有效性便会扭曲。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受环境瓶颈和产业水平偏低的制约,绿色信贷政策有一石二鸟的功能。绿色信贷通过资金的形成、资金导向和资金催化三大机制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的高级化发展。然而分析表明,绿色信贷的实施以来,我国产业升级效应并不显著,个别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甚至出现了轻微的恶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环境信息不对称、企业环境风险成本不合理以及民众监督缺位,从而导致绿色信贷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建立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环境风险的管理体系,是提升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作用的关键。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在银行业内部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实施绿色信贷提供动力。在此,不仅要有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贷款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的措施,而且还要有对切实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优惠政策,提高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潜在收益,促使银行加大对环保节能贷款的投放力度,严格收紧“两高”信贷,从根本上切断两高行业的信贷资金来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积极进行绿色金融创新,增加银行“绿色收益”。除了政策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外,应当积极鼓励银行在绿色金融产品方面进行大力创新,创造“绿色收益”。例如,银行可以尝试以碳排放、减排额作为抵押物,为环保产业融资,从而提高绿色企业的信用支持力度。而且可以通过将绿色信贷和碳金融市场相联系,为银行拓展市场,创造更好的效益。

3、完善环保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信贷。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排污情况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环保信息库,并与金融部门形成有效信息沟通机制,共享企业环保信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建立银行自身的社会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减少环境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4、加强对企业环境监控,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查处力度。环境处罚力度过小,是企业持续走高污染、粗放发展老路的帮凶。环境部门把好企业环境关,对污染超标的企业采取高额的罚款、强制停止生产等措施,才能给绿色信贷政策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迫使企业加快实施环境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集约化、高级化发展。

5、改革价格、税收、环保体制,为绿色信贷的推进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通过加大税收力度、提高赋税水平,提高“两高”行业的生产成本,以补偿他们对环境的污染成本;限制“两高”行业的产品价格,压缩其利润空间。通过这些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两高”行业商品价格高、环境污染成本低的局面,从而限制地方政府对这些行业保护的积极性,降低银行向“两高”行业投放贷款的激励,减少“两高”行业对于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范文6

一、明确目标和重点,积极做好“三大战役”金融支持工作

(一)金融支持“三大战役”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大战役”总体部署,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发展格局,切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年力争做到“三高于”,即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工业贷款增幅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年贷款增幅高于全省本系统平均增长水平。

(二)金融支持工业强攻战的重点和目标:重点构建“重点项目—产业链—工业园区”点线面金融支持立体模式,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切实加大对符合国家政策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保持全市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合理增长,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年确保工业贷款全年新增34亿元,增幅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增幅5个百分点以上,力争高于10个百分点。

(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战的重点和目标:重点实施“三创新、三打造”重要举措,引导信贷资金回流县域,扩大信贷覆盖面,稳步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县域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水平,稳步提高县域贷款余额在全市总量的占比。

(四)金融支持跑项争资攻坚战的重点和目标:重点围绕“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举,本地融资与异地融资兼容”的思路,积极向上争取更多信贷规模,向资本市场融入长期资金,向内挖掘信贷增长潜力,向外吸引资金流入。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确保120个亿,力争达到150亿元,其中全市各国有商业银行全年新增各项贷款确保完成63.5亿元。

二、构建金融支持立体模式,强力推进工业强攻战

(五)加大对工业园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全市各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及功能定位,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重点加大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汽车、食品加工、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加工六大主导产业和金巢生物医药、崇仁变电、金溪香料、黎川日用陶瓷、东乡变性淀粉、宜黄塑料及南城、南丰农副食品加工等七大特色产业基地的金融支持力度,形成区域品牌效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选择金巢经济开发区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示范区进行试点,通过组织召开专家论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政银企对接等多种形式,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巢开发区内新设立分支机构或设立专门的金融服务部门,制定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方案,为示范区企业提供信贷融资、上市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有效支持和专业化培育辅导,重点围绕金巢生物医药产业,研究个性化金融扶持措施,充分吸引同行业龙头企业总部迁入,打造区域性生物医药产业总部经济。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在开发区内注资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有效整合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年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示范区80%以上有信贷需求企业能够获得银行授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示范区发放新增贷款要达到本机构工业贷款新增计划的15%以上。

(六)加大对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产业集群进程。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支持与本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有关联的国内外高增值、成长性、补链型企业落户园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着力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特色明显、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群。

(七)加大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支持的原则,加大对具有较强竞争力、创税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行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推进以博雅生物制药等企业为核心形成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以江西变电等企业为核心形成变电产业集群,以思派思香料等企业为核心形成香料产业集群等。加大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重点项目建设所需配套信贷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对投资计划内已经启动正在建设中的项目,要保证必要的信贷配套资金。在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额度较大,一家金融机构难以承贷的情况下,由主办金融机构牵头,运用银团贷款、联合贷款、推荐上级行直贷等方式给予支持。

三、加大县域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战

(八)创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区域性特色产业总部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把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作为做大做强抚州市金融业的突破口,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力争使县域贷款余额在全市总量的占比逐年稳步提高,实现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不低于50%的信贷投放目标。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结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创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站在打造区域性特色产业总部经济的高度,研究制定金融扶持措施,充分吸引同行业龙头企业总部迁入,支持县域经济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重点围绕金溪香料、崇仁变电等七大特色产业打造区域性特色产业总部经济。同时,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关于抚州市金融“一对一”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抚府办发〔2011〕18号),要求“一对一”对接服务产业的信贷余额达到本行(社)全部工业贷款余额的30%以上,并且其信贷增长水平高于本行(社)信贷平均增长水平。

(九)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打产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发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加快形成“一县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的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格局。积极开展适合县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信贷创新业务,开发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特色产业信用共同体贷款、供应链融资模式以及集群联保授信等融资模式,满足特色产业基地企业的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积极开展林权、土地经营权、山地租赁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农户住房贷款、农户大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贴息贷款、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贷款、“信用担保+农业信贷”模式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及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等,全力满足“三农”融资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我省纳入全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为契机,确保涉农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以上,农村信用社要尽力确保涉农贷款占全部各项贷款比例不低于70%。

(十)创新信贷审批机制流程,打造符合市场主体需求的“流程银行”。适当下放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审批发放程序,提高贷款审批发放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强力推进跑项争资攻坚战

(十一)向上级行争取更多资金。在当前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未发生转向,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受限的情况,各国有商业银行要主动承担起跑项争资的重任,要把跑项争资作为最重要工作来抓。建立金融机构跑项争资“一把手”责任制,切实加强与上级行的沟通和联系,多汇报,多请示,反映抚州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日益改善的金融生态环境、投资创业的巨大资金需求的实际情况,积极向总行、省行争取信贷规模,各国有商业银行全年新增各项贷款确保完成63.5亿元;法人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应保持合理适度增长,确保信贷新增总量严格控制在人民银行规定的适度新增贷款限额以内。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调度,制定出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调度方案,切实履行调度职责,协调和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目标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以确保年全市信贷工作目标的顺利实施,同时积极向上级行争取充分的再贴现、再贷款额度,缓解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额度紧张的状况,并根据各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情况予以适当支持。

(十二)向资本市场融入长期资金。大力推进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各县(区)要建立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后备企业库,实行重点培育,动态管理,并积极向具备资格的承销银行辖内分支机构推荐,由承销银行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专业意见及良好的顾问服务,按照相关协议组织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和发行,积极尝试以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和重点园区为单位,试行中小企业捆绑发债,力争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上有所突破,重点筹备发行金巢生物医药、金溪香料产业、崇仁机电等行业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加快优质企业上市步伐,深入挖掘、培育辖内优质企业,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政府相关部门要设立抚州市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专项资助基金,用于中小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改制上市相关费用资助,对积极参与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的承销金融机构辖内分支机构予以一定奖励。

(十三)向内挖掘信贷增长潜力。加快组建成立抚州市农村商业银行步伐,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切实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加快形成每个县区至少设立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面。搭建政银企融资平台,建立优质项目储备库,原则上每年组织1—2次大型政银企合作或项目对接活动,积极向商业银行推荐优质项目,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达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十四)向外吸引资金流入。加快引进埠外金融机构的步伐,政府有关部门要在经营场地、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帮助支持,积极引进异地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到抚州设立分支机构,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推动与协调驻昌股份制商业银行到抚州开展信贷业务,力争埠外金融机构对抚州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有所提高,以促进异地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充分整合金融、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司法等部门职能,加大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联合制裁,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努力将抚州打造为“信用高地”、“投资洼地”。

五、建立综合考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金融支持“三大战役”取得实效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范文7

工作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金融行业月度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行业月度总结范文一:__年我市金融工作以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为主线,积极促进信贷投放,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__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信贷工作

__年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__亿元,同比增长18.1%,比年初增加_亿元,同比多增__亿元,完成省政府下达新增170亿元任务的104%,在全省各市中排名第2位。

上市工作

金辰机械经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确定中介机构、完成企业改制、进入辅导报备过程后,预计于__年一季度申报材料。中镁股份、风光化工已启动上市准备工作,津大肥业、卓异科技等均与券商密切洽谈。

3.基金融资工作

卓异装备制造、巨成教学科技、丰华实业、风光化工等企业与基金公司进行了谈判,拟引进的基金规模共计5.4亿元;光大麦格理大中华基础设施基金有意向控股或参股污水处理、供热、供气等公用事业。

4.多渠道融资工作

通过拓展融资渠道,促进表外业务、融资租赁、信托等多途径融资,全年多渠道融资超过260亿元,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70亿元指标计划。

5.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行业建设工作

__年我市已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51家、注册资本金额为26.8亿元,当年累计为中小企业和“三农”发放贷款2083笔、金额_亿元,贷款余额为20.3亿元。我市已批准开业的融资担保公司22家、注册资本金__亿元,当年累计为_户中小企业发放担保贷款43.6亿元,担保贷款余额达46亿元。

主要工作

1.积极推动信贷投放、引导信贷投向。

一是建立信贷工作推进协调机制,每旬调度一次信贷工作,每月最后一周对各金融机构实行日调度、日汇总、日通报。二是设立了信贷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将新增贷款200亿元任务指标分解到各金融机构和各市区、园区,政府的各类存款优先支持信贷投放突出的金融机构。三是年初整理出我市__年有融资需求项目171项、资金需求437亿元,根据资金需求组织了多渠道融资、重点项目融资及进出口银行业务推广等多场专项对接会。四是积极引入外埠银行,兴业、光大银行在我市的分行开业。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截至__年__月末,9家已入驻的外埠银行贷款余额__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16.7%,年度新增贷款66.9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38%。五是引导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及“三农”,市人民银行与我办开展了金融支农“大集”活动,我办下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融资平台与国开行合作,为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当年发放贷款1亿多元,到现在累计为300多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4亿多元。

2.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上市。

一是推动重点企业加快上市准备,使__机械、中镁集团等企业及时启动了上市工作。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政府出台了支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保持我市扶持资金与省政府资金同步、同比例到位。三是培育后备企业,帮助企业提升素质、树立形象、加快发展,争取早日达到上市条件。四是为拟上市企业做好服务,协调解决土地、资金、规范等方面问题,与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共同出台支持企业上市政策。五是为即将启动的新三板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工作打好基础,制定了新三板的奖励政策,联系中介机构开展新三板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推广培训。

3.加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力度。

一是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制作了2万副宣传扑克发放至基层单位,组织了15个单位及各市区开展广场宣传活动,在__日报做了1次宣传报道。二是抓好清理工作。全年共开展排查工作2次,现有待处理的案件共2起。同时准确摸清聚众上访情况,按照区别对待的原则,做好疏导劝解、宣传教育。三是制定了《营口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应对非法集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一是推动港口金融创新,起草了报送省政府关于设立“营口港口金融创新试验区”的请示,省政府批复同意后,我市分别召开了物流商贸业及金融业座谈会,同时赴上海、宁波等5市学习先进经验,8月份完成了营口金融创新试验区方案初稿。二是研究实施科技金融试点。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构、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营口惠营公司将为种子基金提供1500万元。

5.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加强对两个行业的监管。

一是积极推动机构设立和可持续发展。20__年新批开业担保机构5家,小额贷款公司新批开业20家。网点布局更趋合理,小额贷款公司可实现各县区全覆盖。我办分批择优向省开行推荐了一批小额贷款公司,争取开行的融资支持。同时突出特色,培育大型、专业化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二是完善行业监管措施。推动市区两个行业监管体系建设,采取市县监管部门联动、抽调协会及中介人员配合的方式进行现场检查。组织好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系统日常使用工作,实现风险实时监控。三是推动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并将协会的工作重点放在按季开展对从业人员业务培训。

金融行业月度总结范文二:今年,敖汉旗金融办在旗委、旗政府的领导下,在市金融办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很好地履行了职能,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作,使敖汉旗金融运行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有所提升,保险业市场竞争明显,服务范围逐步拓展,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和担保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金融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了敖汉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

一、__年金融工作开展情况

(一)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为进一步调动全旗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订了《敖汉旗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由于政策对路,使金融投放大幅增加。截止11月末,全旗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1.63亿元,同比增长了31.79%;各项贷款余额18.16亿元,同比增长了17.77%。人险保费收入6990万元,各项理赔支出723万元;财险保费收入1816万元,理赔支出578万元。各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农牧业产业化资金的扶植力度,基本满足了中小企业、农牧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37亿元,比年初增加1.0亿元,增长3.36%,农牧业贷款余额14.57亿元,比年初增加5.13亿元,较年初增长了53.54%。两家小贷公司累计发放支农贷款9309万元,期末贷款余额4425万元。

(二)融资功能进一步增强

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四个平台共同发挥作用,增强了政府项目、中小企业、“三农”融资能力。投资公司为新惠第六中学融国家开发银行贷款7000万元,年初进入放款程序,至10月底已申请到位资金4300万元,是金融办成立以来融入的第一笔资金,同时也实现了开行贷款在敖汉“零”的突破。另外利用赤峰恒德担保平台为谷丰粮贸、黄羊洼草业、新洲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小企业融资万元。

(三)大力实施“引进银行”工程

今年在引入包商银行的基础上,成功地恢复了建设银行,同时与元宝山区农村合作银行联系在敖汉旗建设一家村镇银行。预计村镇银行年内即可营业,包行、建行在__年可投入运营。通过“引进银行”工程进一步健全了全旗金融体系,活化了敖汉的金融市场,有效地形成良性竞争,使全旗金融形成多元竞争、健康发展的格局,真正惠及民生、造福百姓。

(四)有力地营造诚信环境

敖汉旗旗委、旗政府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协调指导,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成立了政府旗长任组长的金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使金融工作纳入了地方政府的宏观协调管理范畴;金融办积极推动政银企合作,上半年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向金融机构推介重点项目42项,召开银企座谈会沟通信贷信息,促进银企合作。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在引进银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诚信敖汉,牵头组织敖汉旗信用社2300多万逾期贷款清收工作,以引进大棚养滑子菇为着力点,解决设施农业发展难题,化解贷款风险,即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又有助于贷款回收,还能净化金融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五)加快了产业化进程

农牧业产业化是农村牧区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支持产业化建设和小企业发展是旗域经济的重点,是信贷投放的着力点,是研究产业化和小企业发展进程中的资金瓶颈的有效途径。我们已深入到有关乡镇进就农牧业产业化进行了调研,组建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龙头企业培植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有效解决农牧业产业化融资难的问题。

(六)组建了乡镇金融机构

根据年初金融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各乡镇苏木成立了金融工作领导组织,明确了分管领导,确定了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金融工作,打开了金融工作上下联动的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敖汉旗金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从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上发现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贷规模较小,存贷差过大,服务网点布局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

(二)小企业融资艰难。由于县域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发放贷款需要层层审批,贷款周期较长。银企信息不对称也是主要因素,企业对银行的贷款政策了解极其有限,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款能力以及信用程度没有准确的把握。双方掌握信息的不对称,制约了银企之间的合作,是形成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矛盾的重要原因。

(三)敖汉鑫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政府投融资平台,承担着大量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目前由于公司刚刚运营,公司没有现金流,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资产质量欠佳,尤其是3000万元现金资本由于财政局借回,致使公司在各家银行验资准入环节遇到了一定的阻力,这既影响准入条件,又势必影响后期的抵押担保规模。

金融行业月度总结范文三: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我们在忙忙碌碌中走完了__,迎来了__。在此,我把自己在__年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努力改进不足的地方,发扬优点,争取使自己在来年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在业务工作方面:今年由于新系统上线,业务的集中与综合,我遵照上级行的指示,岗位从滞后复核变成了综合柜员。无论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态度,以一名银行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在工作中认真认真再认真,严格按总行和支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把合规放在第一位。

从事滞后复核的工作本身就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与信赖,我也不辜负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期望,不滥用自己的职权,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每天不厌其烦、仔仔细细地翻阅着每张张传票,看柜员办理的业务是不是合规,章子盖地是否盖到位,签名是不是写在了该写的地方,汇款、存款填票的要素是否齐全,坚决不让一个章子漏盖,不让一个签名漏签,不让传票的要素不全,不给不合规的业务授权。虽然不在前台,但是我却是前台的有力支撑,为前台提供着各种后勤保障服务,想前台之所想,急前台之所急,有力地扫除了前台柜员的后顾之忧,省却了结账之后翻阅传票的麻烦,减轻了柜员的工作量,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办理更多的业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此期间,我认认真真地履行着我的职责,完成了行里交给我的每一项任务。

在临近年末从事综合柜员的日子里,虽然接近十几年没有从事前台服务,但我还是顺顺利利地完成了我的工作任务。作为前台操作人员,我深知其岗位的重要性,毕竟我直接面对的就是客户,我的形象就代表着农行的形象,只有我热情周到的服务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取得更大的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我声音洪亮地与客户交流,规范自己的服务,耐心诚恳的解答客户的询问,及时、准确、快捷地为客户办理各项业务,并且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积极营销行里的各种理财产品和金融服务,从短信通、支付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到“安心得利”,“农银汇理基金”、“存金通”等等。同时,我还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行里的各项业务培训和活动,学习新业务、新知识,不断跟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始终站在农行金融服务的第一线。

在安全和风险防范方面:我们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我们的工作是直接和现金打交道,因而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风险,尤其是接送库的时候,所以为了银行资金的安全运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加强自身安全防范的意识,认真学习和履行上级行的关于安全及风险防范的文件,警钟长鸣,为客户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一定不忘坚持规范操作,以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生活当中,我一直坚持着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上下班,积极带头打扫营业室的卫生。当然,我还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同事,关心同事,与同事和睦相处。同时,在大家忙碌工作的同时,也不忘为大带去欢笑,调剂的营业室的气氛,使大家以愉快轻松的心情处理着各种复杂的业务。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服务的质量、业务技能还有待加强、提高。我打算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积极地学习各项新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为行里达到今年的新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同志们,“春天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还等什么呢?让我们放手大干一场吧!

金融行业月度总结的人还看了:

1.金融行业实习总结

2.金融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

3.金融行业述职报告范文

4.金融实习总结范文3篇

5.金融行业实习鉴定总结

6.金融实训报告范文6篇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范文8

一、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许多中小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还处于制度安排的原始积累、渐进完善阶段,因此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制度性风险很大。再加上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再就业工程滞后,职工分流难,中小企业改制在提留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剥离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后,有的企业资产甚至为负,根本达不到商业银行的放贷标准。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在建立科学的投融资体制和风险约束机制,普遍采取“授权授信”措施,大部分县市已经没有多大贷款能力,基层行只存不贷,而且申贷、放贷有一套严格要求和程序。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国有大中型银行进人中小企业贷款市场时,信息收集和交易成本高、且缺乏规模效应,同时风险较高。因此,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不愿进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了降低营运成本、控制经营风险,国营商业银行大都转向经营批发业务,重点支持自然垄断行业和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远远高于大企业,而且倾向于给中小企业短期贷款。中小企业借不到长期贷款,就只好短借长用,导致延期贷款增加,使得中小企业部分丧失信用。另外按照目前只面向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呆坏账准备金核销制度,银行给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贷款,即使形成不良债权,在若干年后或许可以通过呆坏账准备金核销,但对于中小企业就没有这种可能,所以银行失去了结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3、贷款抵押、担保难,影响信贷投入。首先,中小企业可抵押物较少,抵押物的折扣率较高。据调查,目前中小企业抵押物折扣率平均高达46.7%,高于国有企业20多个百分点。其次,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烦琐、收费高,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企业每办理一笔抵押贷款,必须经工商、房产部门评估登记,并到法律公证处进行公证,由此下来,贷款费用率高达16%以上,中小企业难以负担。

4、当前融资结构和金融安排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我国的金融格局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结构和体系。虽然国有金融的高度垄断地位已受到挑战,但是迄今为止四大国有银行仍然占有75%以上的金融市场份额,并且四大国有银行70%以上的信贷资金仍然由国有大中型企业使用,而占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使用的银行信贷资金却不到总数的30%。并且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对非国有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更少。据统计,1998年6月末,工商银行对国有工商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额1.28万亿元。占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既82.5%,其中7235亿元投向国有特大型、重点中型企业,占国有企业贷款额的56.4%。而对非国有企业贷款较少,其中:集体工商企业的贷款余额1775.21亿元,只占工商企业贷款的11.43%;对三资企业贷款余额为938.46亿元,占工商贷款的6.04%:对私营及个体工商企业的贷款只有75.98亿元,只占工商贷款的0.49%。上述实际情况和数据表明,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和国有金融的信贷政策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二、资信评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资信评级即由专业的机构或部门,根据“公正、客观、科学”原则,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考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关其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的评价,并以专用符号或简单的文字形式来表达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对各类企业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程度的评估,是对债务偿还风险的评价。资信评级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重要参考。从本质上讲,资信评级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定性判断。信用评级仅是对信用风险的评价,信用风险仅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评级结果不能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资信评级与投资决策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评级机构不承担投资者采用评级结果的法律责任。

资信评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标准,是赢得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信任并获得项目资金筹措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信用管理体系首先应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增加银行信贷的不确定性。资信评估的主要作用在于管理和降低风险。通过正确的判断风险,分析风险的相互联系,对其进行管理。

1、资信评级对银行放款的重要性

贷款评价被资信评级所简单化。关于中小企业的过去信贷的数据,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当同意贷款申请时,通过邮件告之小企业,而续借、调整和贷款或信用额度的管理则通过电话来传达。这些成本的降低对银行机构来说是有利可图的。

通过资信评级银行可以定位新的消费者。通过了解消费者的数据,银行能发现潜在的中小企业借款者。根据已定位企业的资信级别,银行和它们建立了新的关系。一旦这种关系建立,监督这些新的消费者贷款的成本是很少的。同时消费贷款减少了对中小企业提示单证的需要。银行避免了获得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成本。资信评级还因为它的速度对放款者有利。贷款检查进行的很快,签定贷款、结束程序只需几小时甚至几分钟,而传统的方法需几天。银行不需去估价抵押品而节省了时间。

2、资信评级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作为借款者也从资信评级中受益。资信评级把所有的中小企业贷款看作是消费贷款。消费贷款比企业贷款过程快,成本低所以,与传统的企业贷款相比,借款者从资信评级中获得较有利的贷款条款。

资信评级对借款者的另一个好处是资信评级具有客观性。在资信评级系统的评估中企业的背景是不考虑的。这样,借款者被不公平对待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大型企业制度完善,有自己规范的财务报表可以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而且资本实力相对雄厚,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往往同银行和各方的投资人都有了一定的和长期的合作关系,总的来说公众对其比较了解,等集资金时就相对容易。但中小企业规模有限,实力有限,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像大企业一样定期向公众公布自己的财务报表。加之这些企业往往存在历史较短,信用记录不全,公众对其的了解程度不够,在进行贷款或在资本市场融资时必然会困难很多,从而束缚了这些企业的发展。资信评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通过对这些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的评级,得出简单如AAA或BB的评估结果。一方面,资信评估机构可以将其评估结果提供给企业的供货商、投资人、贷款银行、顾客、员工、保险公司等一切与该企业有关的社会公众,帮助企业对外部展现其经营状况、经营水平、内部环境等等一系列的具体情况,提高社会对该企业的认知程度,简单直接而又公正可信度高,增加了企业的筹资机会,降低了筹资成本。另一方面,银行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依照对这些中小企业的评估结果,可以在对其贷款投资的同时准确分析和控制风险。这样,资信评估既给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增加了发展的机会,也为银行和社会公众提供了防范风险的保障。

3、资信评级对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资信评级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诚信。可以作为资本市场管理部门审查决策的依据,保持资本市场的秩序稳定。因为资信等级是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债券发行的前提条件,它可以使发行主体限制在偿债能力较强,信用程度较高的企业。同时资信评级也有利于企业低成本地筹集资金。企业迫切要求自己的经营状况得到合理的分析和恰当的评价,以利于银行和社会公众投资者按照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信用状况给予资金支持,并通过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自己的资信级别,降低筹贷成本,最大限度地享受相应的权益。

三、工商企业资信等级及其含义

A等

AAA级企业的信用程度高、债务风险小。该类企业具有优秀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佳,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不确定性因素对其经营与发展的影响极小。

AA级企业的信用程度较高,债务风险较小。该类企业具有优良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较佳,盈利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不确定性因素对其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很小。

A级企业的信用程度良好,在正常情况下偿还债务没有问题。该类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但是可能存在一些影响其未来经营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削弱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B等

BBB级企业的信用程度一般,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该类企业的信用记录正常,但其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及未来发展易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偿债能力有波动。

BB级企业信用程度较差,偿债能力不足。该类企业具有较多不良信用记录,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含有投机性因素。

B级企业的信用程度差,偿债能力较弱。

C等

CCC级企业信用很差,几乎没有偿债能力。

CC级企业信用极差,没有偿债能力。

C级企业无信用。

四、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1、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必须考虑企业贷款规模小、流转快、周期难以准确测算、逾期可能性相对较高等特点,减少对企业报表的过分依赖,突出实地检查,随时关注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重点掌握企业的贷款使用、存贷增减、贷款回笼等情况,最后由权威公正的评估机构采取有别于大企业的标准,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并根据企业经营者素质、风险保障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主要指标,综合评出不同等级,作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和重点扶持的依据。对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实施优惠贷款条件,其至可以给予无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对于信用差的企业,不予贷款或提高贷款条件。

2、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和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工商、税务部门年检系统的作用,建立一个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的专门职能机构,或由国家主要金融机构参加的、非盈利性的会员机构,这个机构可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全面负责全国企业征信管理,并集业务、技术管理为一体,具体实施征信采集、信息加工、提供征信产品、维护和完善征信系统等工作,随时在全国信贷登记咨询网络上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公示。在此基础上,待条件成熟以后,最终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体系为主,商业化企业征信公司和银行、企业行业协会信息咨询为辅的中小企业资信调查体系。

银行企业信贷工作总结范文9

(一)统计口径

目前,各主要商业银行已建立小微企业信贷数据定期交换机制,数据统计口径采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规定的小微企业划型标准;同时各行根据管理需要设置各自的行标小微企业统计口径。四大行内部管理口径如表1所示。

(二)组织机构设置

1.以工行和农行为代表的传统经营模式。传统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在服务大中型企业基础上,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在客户评级、信贷政策和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该模式在国内以工行和农行较为典型。工行总行小企业金融部与信贷管理部合署办公,其38家一级分行中超过20家设立了独立的小企业金融部,在差异化信贷政策制度制定方面协调能力较强;农行总行和一级分行的小企业金融部与公司业务部合署办公,在统筹考虑大中小型客户的协调发展和产品的交叉销售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工行和农行在部分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行设立了小微企业专营机构,专门负责小微企业客户的营销维护,一般不具备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职能。2.以中行和建行为代表的信贷工厂模式。信贷工厂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前后台分离和后台职能集中化,该模式的核心在于成立专业的小企业经营中心,集中处理审查审批、贷款发放、押品管理和贷后管理等后台工作,中心内设置相应岗位,实行流水线作业,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因流程层级分割、部门分割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该模式在国内以中行和建行较为典型。两家银行总行均设立了独立运作的小企业金融部,下设业务、产品、渠道和风险管理等团队,强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条线指导、资源保障并落实考核责任;中行34家一级分行中有30家设立独立的小企业金融部,建行60%以上的一级分表1:四大行小微企业贷款统计口径外部报送口径内部管理口径工商银行统一采取《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规定的小微企业划型标准。单户授信总额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农业银行符合四部委小型和微型企业标准,且单户授信余额控制在3000万元(含)以下的企业。建设银行符合四部委小型和微型企业标准,且单户授信余额控制在3000万元(含)以下的企业。中国银行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的企业以及批发业年销售额在1.5亿元以下的企业。行设立独立的小企业金融部;两家银行在重点城市行和重点县支行成立了专业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实现了后台集中作业。3.以民生和招行为代表的事业部制模式。事业部制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成立独立核算的中小企业事业部(中心),实现小微企业业务的专业化运营。采用此种模式的主要是民生银行和招行。民生银行和招行在总行层面成立了离行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在小企业集中区域设立分中心,在支行层面大中客户及小企业经营团队按照两个序列分别进行独立管理和考核。中心账务独立,资金由总行统一调度,按照内部转移定价计算成本,贷款收益体现在中心,业务成本由中心承担。该模式在资源配置和系统管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事业部与分行间很难厘清业务边界且存在业务竞争关系,导致该模式运行效果并不理想。4.以包商银行和泰隆银行为代表的离行团队模式。离行团队模式主要是利用地缘、人缘、亲缘优势,注重收集分析非标准化信息,破解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并通过延长网点营业时间、扫街式营销等形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贴身服务。该模式多见于中小城商行,以包商银行和泰隆银行最为典型。包商银行和泰隆银行采取“总行+区域支行”两级模式,实现管理扁平化,突出区域支行在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泰隆银行建立了以充分授权为基础的高效业务办理流程,把贷款审批权限集中在基层一线,做到业务办理“三三制”,老客户贷款三小时内解决,新客户三天内给予明确答复。目前泰隆银行72%的业务审批在一线完成,90%以上的贷款在半天内办妥。该模式的主要优势是流程短、效率高,一般适用于物理网点较少的中小城商行。

(三)信贷制度及流程

1.信用评级大部分商业银行制定了独立的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且在评级指标设置方面,注重现金流和非财务信息的运用。如建行采用模型评级和评分卡并行的两种模式,对于规模相对较大、财务信息相对充分有效的小微企业,采取模型评级,注重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其小企业评级模型共分为房地产、新成立、微小(年销售收入小于3000万元)和一般小企业(年销售收入大于等于3000万元,细分为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其他行业)四大类七个模型,并对“速贷通”业务免评级;对于单户授信500万元(含)以下的客户,试行评分卡打分模式,重点审查客户履约能力、资产和企业主信用状况,单户授信200万元以下的业务贷款存续期间不需要进行年度评价。工行小企业评价模型分为小企业、微型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一年的小企业三大类六个模型,在评级指标设置方面,财务指标权重占比不超过30%;中行在现有评级系统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客户定性信用评估系统,对客户的非财务信息进行评价和判断,形成清晰定义的结构化问题清单,在对客户全面评估的同时,有效避免了评级人员的主观判断及人为干扰,使小企业客户甄别水平大大提升。2.信贷政建行注重加强限制类行业管控和不良客户退出,规定针对“6+1”等敏感行业(钢铁、多晶硅、风电设备、煤化工、水泥、平板玻璃、造船),原则上不得新增授信(低信用风险业务除外);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不良率较高的行业,限制发展;对钢贸类行业明确规定客户数量不允许增加且贷款金额要逐步压缩。同时,建行明确提出要针对小企业生命周期,确定合理的客户换手率(如2013年明确要求小企业客户换手率不低于8%),重点退出主业不清、盲目扩张、脱离实体经济、管理混乱的民营企业。工行针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化的准入标准。对投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电力等行业的小微企业不纳入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差异化管理范畴;对制造业、批发业等小微企业客户集中的行业,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对限制性行业中的优质客户,如核心企业的配套厂商、强担保客户放宽准入标准。中行注重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研判,通过对宏观经济、市场环境、行业风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中小企业业务目标行业的优先次序。3.业务流程中行和建行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等后台职能集中于小微企业经营中心,突出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特点,一般5个工作日即可放款。两家银行实行小微企业信贷审批人员派驻制,审批权限基本下放至二级分行,审批模式为审批人单批或双签,单笔业务基本不用通过贷审会。区别于中行和建行的信贷工厂模式,工行部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审批权在二级分行,且实行审批制和审议制相结合的方式,但根据其规划,工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和个贷业务审批权限要逐步上收至一级分行。

(四)信贷产品

近几年,各家商业银行积极适应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小微企业特色信贷产品。一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品牌不断丰富。银行同业加快产品整合步伐,将信贷产品、结算产品与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财富管理产品相融合,打造综合金融品牌。如建行形成了以“成长之路”为主打品牌,包括小企业速贷通、成长之路、小额贷和网络银行e贷通在内的四大类十余种特色产品;工行建立了中小企业客户的专属服务品牌“财智融通”,包括网贷通、易融通、小额便利贷和贸易融资贷四大序列17个产品;华夏银行打造了“龙舟计划”,针对小微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将服务方案分为“创业通舟”、“展业神州”和“卓业龙舟”三个系列,囊括传统信贷融资、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结算和财务管理等多项产品。此外,民生的“财富罗盘”、北京银行的“小巨人”也属于此类多层次、广覆盖的综合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品牌。二是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与互联网金融加速融合。部分同业纷纷顺应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强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积极推出电子商务融资产品。如工行、中行和建行均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网络信用贷款、网络联保贷款等产品,客户可以通过网络自助进行贷款申请、提款和还款。三是建立低风险产品的授信放大机制。建行将现有信贷产品按照风险大小分为高、中、中低和低四类,对前三类产品,在计算客户授信额度时,按照1:2:3的比例放大授信额度,低风险业务不占授信额度,表外业务按净敞口占用授信。

(五)担保方式

主要同业纷纷重新审视小微企业风险特征,破除“抵押物崇拜”,注重第一还款来源,积极探索外部增信模式,不断创新担保方式。一是围绕商圈、商会的企业互助增信类担保创新不断加速。如民生银行围绕商圈、商会和专业市场发起成立了城市商业合作社、小企业俱乐部等机构,机构内部成员可通过互保、联保或以小企业互助基金担保(一般要求50家以上企业,募集基金1000万元以上)等方式获得授信,小企业互助基金发起人最高可获得10倍于基金的贷款。建设银行探索政府风险补偿金与企业互助增信相结合的模式,贷款企业通过缴纳一定比例助保金形成助保资金池,该资金池和政府风险补偿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池内企业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信用贷款。二是围绕产业链核心客户的中小企业担保模式创新较为活跃。主要同业抓住供应链、产业链内资金较为封闭的特点,积极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发票融资、存货浮动质押、保理融资等业务,大力推广全产业链总体金融服务模式。如工商银行从自身核心客户入手,借助核心客户的产业链系统,对供应商的供货历史、合同履约能力等进行评价,供应链上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可凭借核心客户订单获得纯信用贷款。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等推出了“加盟贷”、“连锁贷”等新型产品,依托大型连锁品牌对特许经销商的审核和考察,进行优质客户筛选,对于优势品牌的加盟商,适度放宽抵押担保要求。三是现金流类信用贷款产品发展较快。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抵质押物的特点,主要同业基于掌握的客户结算量、交易流水等信息,创新出多款标准化信用贷款产品。(详见表2)

(六)风险管控

一是实施中后台集约化管理。中行和建行将贷后管理纳入小企业经营中心统一管理,并按照贷后管理流程设置预警监测、催收提醒、风险分类和资产处置等不同岗位,强调贷后管理的流程化、集中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二是注重现金流分析和“软信息”。建行通过加强与政府、核心企业以及优质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同时借助税务、海关信息查询等多种手段,强化对小微企业信息的收集和甄别,以降低银企信息的不对称性;中行高度关注企业现金流和货款归行率,强调客户的结算配合度,力争成为客户的唯一结算行;民生银行重点围绕“一圈一链”(即商圈和产业链)做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把目标商圈内聚集的小微客户群进行分层分类管理,按照经营年限、收入规模等维度切分,有针对性地分别设计授信方案,同时通过抓住区域重点产业,依托核心企业交易信息,向其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打造特色产业链;中信银行重点发展“一链两圈三集群”(一链指供应链上下游,两圈指商贸企业集聚圈和制造业集聚圈,三集群指市场、商会、园区集群)的目标客户。三是建立风险管控系统。工行在信贷管理系统平台上开发了小企业信贷管理子系统,以满足小微企业贷款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要求;中行和建行引入了淡马锡小贷风险管理技术,建立起对小微企业“非现场监测为主,现场监测为辅”的分级预警机制;招行基于大数法则打造了决策引擎系统,运用风险识别和量化技术,对小微企业客户实现批量化风险管理策略;包商银行开发出基于现金流的单人单户分析技术,在授信审批环节对客户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逻辑交叉验证;泰隆银行开发了小微企业信贷系统和影像平台系统,并在系统中纳入“三品三表”等核心要素,二十年来泰隆银行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左右。四是运用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手段。部分同业将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引入小微企业贷后管理,按照区域、产品、行业和客户等不同维度进行限额和比例管理,并以此作为信贷结构调整和客户退出的依据。如建设银行将客户分为A、B、C三类,规定A类客户贷款余额占比不得低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20%,C类客户最高不得超过30%,A、B、C三类客户高风险产品的上限控制比例分别为90%、80%、70%;重点目标行业贷款余额占比不得低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50%。中行将客户按信用等级分为三类,给予了不同的授信额度上限并规定一类客户可以获得一定额度的信用授信。

2对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转变经营理念,明确业务发展重点

一是转变业务发展观念。面对日益加快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金融脱媒趋势,要切实树立大中小微客户协调发展理念,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提升至巩固农行县域业务领先地位和保持净息差优势的战略性地位,充分发挥农行的网点和人员优势,进一步加快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二是突出业务发展重点。重点支持优势产业核心企业或重点项目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地区产业集群中绩效居前的优势小微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优势明显、国家政策支持的节能环保型小微企业;区域重点商场、专业市场内的商贸企业;知名商品品牌的经销商或商以及资源优势突出、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资源型小微企业等。

(二)实现专业经营,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一是选取部分经济发达、信贷资源丰富的地区,按照“产品标准化、作业流程化、队伍专业化、运作批量化、管理集约化”的原则,试点建设工厂化的小微企业运作平台。以二级分行为单位或在一级分行辖区内设立2~3个跨二级分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设置贷款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岗位,通过向中心派驻专业审查人员和独立审批人,集中办理辖内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二是针对业务量较少的地区,通过优化授权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方式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保持现有的业务运作方式不变,通过完善差异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授权体系,向二级分行和部分信贷管理水平较高的支行适度下放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权限,同时将评级、用信权限放至同一层级,实现“一次报送、一次审批”,通过“一体化”服务的方式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三)优化制度流程,加强对业务发展的支撑

1.微型企业。对于授信额度5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建议比照个人贷款的流程发放。在信贷政策方面,不受现有行业信贷政策的限制,无需对客户进行分类;在评级体系方面,建议参照建行和美国富国银行的做法,设计独立的打分卡,打分卡从企业基本情况、实际控制人基本情况以及担保情况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在经济资本计量方面,按照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经济资本系数计量;在业务流程方面,比照个人贷款的流程发放,简化报批资料,如实现小微企业上报材料表格化和标准化。2.小型企业。对于授信额度500万元以上的小型企业,建议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调整相关政策,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在信贷政策方面,一方面对已实行行业分类和“两高一剩”行业的企业,制订差异化的小微企业行业准入标准,同时对各地具有竞争优势的小企业产业集群,采取总分行联动方法,制订区域信贷政策,确保信贷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引导区域小企业业务发展;在评级体系方面,在现有模型评级基础上,考虑小企业的不同行业特性,区分不同敞口,在指标设计上,充分考虑小微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的特点,重点关注小微企业“三品三表”等非财务信息;在业务流程方面,调整审批权限,按照“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的原则,将小微企业客户评级、分类、授信、定价审批权限尽量集中到二级分行层级解决。

(四)加快产品创新,建立小微企业业务专属品牌

一是构建小微企业业务专属品牌。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整合各条线资源,建立包含小企业信贷、资金结算、法人代表财富管理等一揽子综合服务的专属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品牌,并将现有产品整合优化为统一品牌下的伞形产品体系,实现产品线、产品箱的集中宣传推广,提升农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品牌形象。二是加快产品创新。针对农行产品线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基于产业集群、商圈、供应链和资金链的产品研发,加快信用贷款和电子商务融资产品开发,同时,适度下放产品创新权,鼓励分行研发小微企业区域特点产品,并择优在全行推广。三是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推动产品、流程和机制创新,以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循环贷款等适应线上运作的产品为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和小微网商开设网络“融资超市”,积极推进互联网渠道建设。四是推动产品“套餐化”组合营销。按照出口型、生产性、服务性、贸易型企业设置产品套餐,套餐中设置基础产品和扩展产品,通过差别化定价引导客户选择套餐组合,形成交叉营销的长效机制。

(五)强化科技支撑,完善风险管控手段

一是建立差异化的贷后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开发标准化、表格化的贷后管理统一模板,对贷后监管的环节、重点、频次、形式等予以规定,实现小微企业的标准化贷后管理;另一方面要侧重于非财务因素,如法定代表人个人资信状况、企业经营年限、企业实物资产、生产销售信息、结算账户现金流等。二是完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围绕小微企业核心风险特征,逐步推动贷后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征信系统和税务系统等内外部系统的对接,实现对客户账户往来、资金流向、信用卡消费与还款及纳税数据的动态监控和实时预警。三是构建以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为基础的客户结构主动调整机制。加强区域、行业、产品、客户多维度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农行风险偏好对目标行业贷款结构、产品风险结构、客户区域分布结构等进行限额或比例管理,并以此作为客户结构调整和潜在风险客户退出的依据。

(六)牢固树立收益平衡风险理念,强化定价管理

一是强化定价目标管理。充分考虑小企业业务的高风险特点,坚持“量价平衡”的经营方针,在收益有效覆盖风险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区同业竞争、客户可接受程度等因素,确定差异化的定价目标,充分发挥小企业业务的定价优势,提升对全行NIM的贡献率。二是建立客户综合回报定价机制。建立以客户综合贡献度为基础的小企业浮动定价制度,综合考虑客户产品覆盖情况、农行交易结算情况和存款贡献等进行定价浮动,对合作时间较长、综合回报高、交易结算稳定的客户实行优惠定价。

(七)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