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10 14:50:01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范文1

【关键词】 中药鉴定学;自主学习;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71-02

《中药鉴定学》是我校中药专业大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而开设的专业课程。在整个中药专业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是以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品种混乱、质量低劣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等相关问题的应用性学科[1]。课程内容之繁杂,涉及的知识领域之广泛,需要学习对象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较好的实践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学好此门课程,在生产实践中更好的应用中药鉴定技术。

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发现,对于这样一门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的课程,单纯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课堂教学进入被动的状态。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富有激情的授课过程并未收到与之相应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未有所提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加之90后的学生群体追求独立的个性特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下,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提高《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洛斯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提出了“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实践者的广泛认可。所谓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学生个体特征为前提,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独立创造的教学环境,以达到开发学生潜能,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2]。这与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所提出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在《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一定程度激发学生潜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主动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尊重,学习效果得到相应的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传统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将教学中的经验进行如下的总结。

1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和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在每堂课程结束前,教师根据下一堂课内容中涉及的有关中药鉴定学研究热点、社会关注焦点、与实际密切相关联的有趣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学习任务,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查阅资料、课前预习等形式在课下完成学习任务。在下一堂课程伊始,学生将分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总结,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对问题进行讨论、解答、汇报,能够基本上掌握本堂课程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同时带着小组未能很好解答和理解的问题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设置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习效果。

2 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划时代的信息技术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自主学习平台,是促进自主学习教育模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通过建立《中药鉴定学》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可以将查阅的最新资料、科学研究成果、授课视频、教学资料等上传至网络课程与学生分享,使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对于上课未能很好掌握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课件、教案等资料进行再学习和再掌握。同时构建网络题库,设置章节及单元小测试,学生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后,通过小测试以检测自学的效果。随着网络课程不断的完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学课程的内容,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3 灵活多样的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结合中药鉴定学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适应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需求,提高生存技能打下基础。目前在我校中药专业学生中主要开展如下几种实践活动。

3.1 收集中药材标本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中,提供常用的中药材饮片约260种,而市场中流通中药材约3000种,常用中药材约1200种。可见,仅仅掌握课本中常用中药材的鉴别是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中药鉴定技术的需求。因此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实验室未能提供的而在临床中常用的其他中药饮片、原药材,或伪品药材。将其放置在固定容器内,作为标本供全体学生及下一届学生参考学习。

3.2 制作中药鉴别树状图 通过中药鉴定学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鉴别一味中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课本中的重点药材平均分配给班级中每一位同学。学生对所分配的药材制作中药鉴别树状图,图中包含与药材鉴别相关的所有内容,并辅以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一味药材鉴别的所有信息。学生将制作好的树状图发给教师,教师针对每位同学制作的情况加以点评、赋分并反馈给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达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

3.3 组织各种形式的中药鉴别竞赛 为激发学生学习中药鉴定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每年开展以促进和提高中药鉴定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为目的的不同形式的中药鉴别竞赛,如中药性状鉴别口诀编写大赛、中药饮片鉴别大赛、中药粉末鉴别大赛、中药伪品鉴别大赛等。在竞赛过程中,学生自发的努力准备,反复操作练习,团队互帮互助,进一步夯实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极大的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的使命感。

4 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模式的研究

自主学习教学模的顺利开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对每一位同学建立自主学习过程评价档案,评价中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汇报、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竞赛得分、随堂测试、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综合以上得分后给予总评成绩。以总评成绩综合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学习效果的评价,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更新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

综上,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习对象,不断创新、敢于破旧立新,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在实践中常思考、善总结,寻找适应《中药鉴定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4.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范文2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其哲学基础可以追溯至18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家、人文主义者詹巴帝斯塔•维柯,然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直接的贡献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内部动机,包括好奇心、进步的需要和同伴间相互驱动的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而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又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抛锚式、支架式、交互式和随机访问式教学法。

2教学目标设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商品学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中药商品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各论中每味药的来源、药材产地、采制、商品特征、化学成分、质量要求、鉴别与检查、性味功能和用法用量这些知识层面的目标一般设置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明确指出哪些药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然而学生仅仅掌握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便学生全部掌握了书中中药商品学的知识,并且工作后也没有遗忘,但如果不能利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仍然是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的,更谈不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因此,我们还应培养学生利用中药商品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简单明了的,通常利用已有的知识还是不能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除了教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授方法,掌握了方法可以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解决不同的新问题,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为了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目标,中药商品学教学中总论内容的教学尤为重要。张贵君教授主编的《中药商品学》教材中总论部分着重介绍中药商品学的概念、中药商品的经营与管理、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中药商品的包装贮藏和中药商品的特征鉴定。如在总论的中药商品特征鉴定的学习中,将掌握中药商品特征的主要内容设为知识目标,通过知识学习要求学生总结中药商品特征的描述方法,进而将此方法应用于中药商品的等级区分,培养学生利用中药商品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各论内容,培养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商品学总论中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在药材市场实践和饮片厂实践中发现问题,利用已有专业知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暂时不能解决,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寻找新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3教学环节设计

针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深入研究,目前提出了抛锚式教学和支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了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环节是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笔者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商品学教学环节做了初步探索。

3.1设置冲突,温故知新

中药商品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相关学科多,因为它是建立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特别强调学生原有经验的运用以及与新知识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作用中,学生构建掌握了新的知识。这与中国传统的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理论不谋而合。在教学中,首先简单和学生一起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将复习的内容集中在中药商品学中需要应用的知识。受课时的限制,一般在本次课结束提出下节课需要复习的内容,由学生课后自行复习。需要强调的是,在“温故”的同时教师需要适时、适度和适量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将不同规格等级的三七样品及部分伪品给学生,让其辨认分等级。学生利用药用植物学知识知道正品三七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茎;利用中药化学知识了解到三七主要含有皂苷类成分;利用中药学知识知道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利用中药鉴定学知识知道三七的鉴别特征。但利用已有知识还无法辨别三七头子、剪口、筋条的商品特征,对于三七的市场行情也不熟悉,也不知道三七不同商品等级是否存在化学成分和功效的差别,更不了解为什么要对三七如此分等级。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后,也能够想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对不同三七商品进行成分分析,找出化学成分的区别,利用中药鉴定学知识对不同三七商品进行鉴别特征描述等。但应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形成了认知冲突,自然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同时也感到已掌握的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决的确有帮助作用,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知的需要。

3.2创设情境,引导自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改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这与我国的教育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中心意思不谋而合,都是讲教学应变成助学和帮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包括学习活动的组织、学生心态的分析、课堂文化的建设等。在创设学习情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应以达到学习目标为主导,但并不直接告知学生学习的目标,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学习目标。在中药商品学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学条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提前将本节课的问题布置给学生,方便他们课前查找相关材料,让每个学习小组制作自学课件,这是学习活动的前期组织和准备,为学生创造了必要的学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药材标本,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件展示和讲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自然而然引出问题,也可根据生活真实情境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文化的建设和学生心态的观察。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利用已有的材料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不应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和权威的身份对待学生,而应以普通组员的身份参加,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努力营造平等、互动和积极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给予鼓励,争取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如有的小组中个别学生总是很少发言,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就应注意观察,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整个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始终把握好学习目标,做好引导,切不可离题,否则难以完成教学目标。

3.3归纳总结,构建新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不管教师如何出色,都代替不了学生学习,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授者。当学习情境完备、学习目标明确后,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可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材料自主进行新知识的构建。如学生对不同商品规格三七的商品特征描述是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性状鉴别方法,通过观察标本、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自我构建的新知识。通过资料查找、与师生的讨论,掌握了三七不同商品规格的价格,明确了以质论价的意义。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了新知识。学生在展示制作的自学课件后,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对课前设置的认知冲突进行梳理,对新构建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示学生寻找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如对于三七分等级的依据,还能应用于哪些根及根茎类药物?含有皂苷的药物还有哪些?如何控制其质量?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提高了其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4学习效果评价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范文3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赋予了它新的概念,即研究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的应用学科。这个概念在宏观上讲是两个内容,一个是质量标准,一个是鉴定方法,二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本质的联系。研究质量标准是为了控制和鉴定中药的质量,为中药的生产、研究和使用提供依据和保障,提升中药的管理水平;这个标准涵盖着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三项指标的必备内容。研究鉴定方法可使中药的质量标准不断提升并趋于完善,是保证质量标准的基础,适用的标准是由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的,这里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体系包涵形态鉴定法、理化鉴定法和生物鉴定法三大板块,每一板块又延伸为多种方法。这种框架的构建可以应用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来教学,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中药鉴定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内容多而枯燥,但却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系统性;二是知识涉及相关学科多,但又不失其自身的完整性;三是实践性强”。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真正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中药专业人才,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中药鉴定学的学科特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胜任。很多学者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也在中药鉴定的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改革,收获了一定教学成果但基本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探索还不多。笔者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其哲学基础可以追朔至18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家、人文主义者詹巴帝斯塔·维柯,然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直接的贡献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学生的内部动机包括好奇心、进步的需要、自居作用和同伴间相互驱动的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意义的建构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而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又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抛锚式、支架式、交互式和随机访问式教学法。

2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学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在“学习知识”的肤浅层面,也就是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不只是将目标扩充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层面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一个综合目标。

对于每味药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这些知识层面的目标一般设置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明确哪些药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鉴定知识。然而学生仅仅掌握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行中药专业4年制本科教材全书共载药500多种,其常用中药有350多种。即便学生全部掌握了书中所载中药的鉴定知识,并且工作后也没有遗忘,如果不能利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仍然不能胜任从事中药专业的工作,更谈不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一味的追求扩大掌握鉴定药物种类的数目,仅注重知识层面的教学也不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原则。因此,教学还需要有培养学生利用中药鉴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然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是简单明了的,常常利用已有的知识还不能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和当今飞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如果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就必须是教学目标之一。

所以除了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方法,掌握了方法可以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解决不同的新问题,最终得以实现培养目标。如我们在大黄的这味药的鉴定教学中,要设置的目标除了知识掌握的目标外还需要设置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例如可以将学生利用已经掌握基原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生物鉴别的知识去区别正品大黄和土大黄这一能力设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能够对于新出现的不同来源的大黄伪品进行鉴别,以及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新的鉴定方法具备学习能力。

3教学环节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深入研究中,目前开发了抛锚式教学和支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无论是运用那种教学方法,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教学环节做了初步探索。

3.1串联相关学科,设置认知冲突

中药鉴定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相关学科多。因为它是建立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特别强调学生原有经验的激发以及与新知识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作用中学生构建掌握了新的知识。’

教学中,首先简单和学生一起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主要引导复习的内容集中在中药鉴定学中需要应用的知识。通过复习,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利于后续学习中对这些知识更娴熟的应用,在串联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教师需要适时、适度和适量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交互作用的产生,当利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时,即产生了认知冲突。如将正品大黄和土大黄饮片实物给学生,让其辨认哪种是正品;将黄芪、桔梗和板蓝根等饮片给学生,让其分别辨认等。利用药用植物学的知识,学生会知道正品大黄来源于蓼科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 eumtanguticumMaxim.eXBal1.和药用大黄RheumoficinaleBail1.的干燥根及根茎;利用中药化学的知识了解到大黄主要含有蒽醌衍生物、鞣制等物质;利用中药学的知识知道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因为没有正品大黄和土大黄的原植物所以无法辨别两者,也不知道土大黄是否和正品大黄存在化学成分和功效的不同,更不了解为什么要区别这两者。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此问题后,也能够想到一些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如对两种大黄进行成分分析找出化学成分的不同从而区别两者等。但对于将黄芪、桔梗和板蓝根等饮片一一辨认出来,一时找不出更好的方法。应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教师给出的问题,形成了认知冲突,自然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同时也感到已掌握的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决确有帮助。这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知的需要。

认知冲突的设置需要掌握适时、适度和适量的原则。如以上两个冲突的设置可以在总论中设置以便学生自主构建中药鉴定学习的任务和意义等新知识;也可在各论的学习中设置以便学生自主构建大黄鉴别要点以及黄芪、桔梗和板蓝根性状鉴别中的横切面的区别。只有适时的设置冲突才能最大地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但如果冲突设置的太激烈,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不仅无法解决而且根本找不到任何解决的线索,甚至是本学科发展前沿的难点,专家学者都在为此讨论,也许学生会感到绝望。冲突也不宜过多,应一步一步设置呈现。否则学生感到似乎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中药鉴定学又有太多内容,望而生畏。只有适时、适度和适量的设置认知冲突才能达到设置冲突的目的。

3.2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习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改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去发现这些准绳…,这与我国的教育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中心意思不谋而和,都是讲教学应变成助学和帮学。教师主导的任务之一就是创设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它包括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者心态的分析、课堂文化的建设等广泛内容。再创设学习情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应以达到学习目标为主导,但并不直接告知学生学习的目标,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学习目标。

在中药鉴定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学条件将学生分成数个学习小组。不论是实验课还是理论课的教学,教师都为每个小组提供药材标本、显微镜和简单的理化实验所用的试剂。如不能提供给每个小组电脑和上网条件或课时有限,可提前将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给学生,方便他们课前查找相关材料。这是学习活动的前期组织和准备,为学生创造了必要的学习条件。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设置问题可利用的方法很多,如教师可加以引导让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也可根据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在西洋参的教学中,可提出市场有以生晒园参代替西洋参或以次充好的现象,如何辨别?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文化的建设和学生心态的观察。教师不应以居高的态度和权威的身份对待学生。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利用已有的材料开始分析解决此问题时,教师应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努力营造出平等、互动和积极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表现,揣摩其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鼓励,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如随机参加不同小组的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可用显微鉴别的方法来区别茯苓和猪苓,但在做显微临时制片的设计时却错误地用了水合氯醛进行加热透化。

此时教师首先需要肯定想到用显微鉴别方法解决问题是很好的思路,然后再提示学生是否去翻阅一下实验教材的内容使自己的设计更加完美。这样既锻炼了其自学能力也不会挫伤其积极性。又如有的小组的学生总是很少发言,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应注意观察,找出原因。是因为课前准备不够还是信心不足?是缺乏兴趣还是性格问题?找出原因后,“对症下药”,珍视他们特征,因材施教。在整个情境创造中,教师始终应把握好学习目标,做好引导作用,切不可离题万里,天马行空。否则难以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成效。

3.3探究建构新知,归纳梳理总结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不管教师如何出色,都代替不了学生学习。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授者。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学习情境完备,学习目标明确后,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会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材料自主进行新知识的构建。如西洋参的鉴别教学中,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是如何鉴别西洋参的真伪优劣。在学习小组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老师的点拨,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材料,分别用找出了西洋参的形态学特征,显微特征,找到了所含化学成分的特殊鉴别反应,想到用特异基因序列来鉴别等。这些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查得的资料和实验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即学生学会了利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生物鉴别方法鉴别了西洋参的真伪和优劣。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和学习中得出了一些结论,解决了部分问题,获得了相关知识。之后,还应组织他们对这些收获进行总结,课堂发表,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定期组织学生对新构建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系统归纳,找出内在联系和规律。如帮助学生整理能进行微量升华实验的中药有大黄、丹皮、斑蝥、青黛、薄荷、安息香等。那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微量升华的成分是什么?找出内在联系和规律,明确了微量升华实验的意义、应用范围和原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4学习效果评价

建构主义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为怎样构建知识的评价比对结果的评价更重要。

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评价内容由重知识记忆向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心理素质和学习态度的综合考察。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笔试更多的倚重多元化体系评价。评价体系采用由单级向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范文4

[关键词] 中药鉴定学;课程特点;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1(b)-145-02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DAI Liping YANG Jingfan WANG Lili ZHENG Yan

College of Pharmac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3, China

[Abstract]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s not only the backbone professional course to TCM professional, but also a very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discipline. However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is similar and there are a lot of complex knowledge point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s to use the pre-academic knowledge points reasonablely and establish a suitable method to learn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method about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by analy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on of four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features; Learning methods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它不仅是一门“保持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更是中药专业一门骨干专业课程,也是中药资源与开发、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是中药鉴定学常用的四大鉴别方法。要从总体上宏观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求同存异、重在存异”。

中药鉴定学分类特点是根据药用部位分类的,这样便于掌握每类中药的性状与显微特征,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是进行中药真伪鉴别的主要手段,也是本门课程很重要的一部分。涉及药材多,知识结构雷同,对于初学者不易识记且容易遗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属分析:

1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重在提炼共性,侧重鉴别点。如皮类药材共性之一:从入药部位上,皮类药材是双子叶植物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共性之二:其形状多为双卷筒、复卷筒或单卷筒,少数药材外形平坦[2];共性之三:外表面粗糙,不去栓皮者可见皮孔;内表面多平滑。将上述三个相同点提炼出来后,概括为一般共性常识。断面特征是皮药材的重要鉴别点,将之提炼出来就相当于掌握了药材鉴别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例如黄柏断面具有层片状结构、肉桂断面近1/2处可见一条金黄色的线,习称“隔沙线”等,学习过程的建立先提炼共性,再侧重提炼鉴别特征的方法,做到将共性内容转化为知识储备中常识性内容,突出分化每味药材的鉴别点。将之提炼出来,重点内容重点掌握,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依据:“分类,提纲,挈领,重在鉴别点”。大纲中涉及到的根及根茎类药材百余味,逐一掌握其四大鉴别特征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但此类药材又有明显的可聚类性,把其共性的知识点做为“纲”,把每味药材的鉴别点作为“领”。“提纲挈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以占大纲中大部分内容的根及根茎类中药为例,从显微鉴别的层面进行如下总结:

2.1 分类

根及根茎类药材依据植物分类特点可将其划分为蕨类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中药鉴定学》教材中也是如此划分的。

2.2提纲

首先按照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组织构造、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组织构造及蕨类植物一般组织构造进行分类,其次分别提炼其“纲”。在学习过程中将“单子叶植物根药材的一般显微构造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广阔的基本组织、内皮层明显、辐射型维管束、小型的髓,单子叶植物根茎类药材的一般显微构造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广阔的基本组织、维管束散列、无髓、基本组织中多含草酸钙针晶束,双子叶植物根茎的一般构造由外向内依次为木栓层、相对狭窄的皮层、形成层向外分生韧皮部、向内分生木质部、小型的髓,双子叶植物的根则无髓,其基本组织中通常含草酸钙簇晶或方晶”作为常规的“纲”,同样要完成“纲”性知识常规性转化,将其熟记于心,并在大脑中构建常规知识点文字与显微图像的对应关系,突出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的同时,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服务于生产实际,服务于社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3 挈领

所谓的“领”是指一般构造以外的知识点,即“鉴别点”。例如黄连的组织鉴别可概括为以下四点:①具备双子叶植物的根茎的一般构造。②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类三角形。③皮层外部具有根迹微管束及叶迹微管束。④味连皮层、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髓部偶见石细胞分布。雅连则在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可见大量石细胞分布。云连组织中无石细胞[2]。后三点即为黄连显微组织的“领”,是重中之重的内容。

其次双子叶植物的根茎除具备一般构造外,部分药材尚存在异常构造,如大黄根茎的髓部具有外木式的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其射线呈星芒状射出即(星点)、商陆的组织构造中具有多轮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罗盘纹)[3]、怀牛膝组织构造中具有异常维管束2~4轮(筋脉点),还有一些科属的药材因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而在其断面组织构造中可见分泌组织,例如伞形科、菊科、芸香科药材多含挥发油因而组织构造中可见油管、油室或油细胞;五加科植物多含有树脂而在其组织构造中可见树脂道;桔梗科植物多含乳汁故组织构造中可见乳汁管。这些均是要重点总结的“领”,即每味药材的“鉴别点”。建立提纲挈领的学习习惯,重中之重的内容,重点掌握。

3 小结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知识点相互渗透与联系,共同应用于中药真伪与优劣的评价。四者相互独立,又彼此统一,在中药真伪与优劣的评价过程中是互为佐证的。

性状特征与显微组织特征是有机统一体,即宏观性状与微观性状的统一性的问题。换句话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组织特征就有什么样的性状特征,微观构造决定宏观性状”。例如何首乌显微组织特征中除具备双子植物根的一般构造外,在其皮层部位具有4~11个异常维管束。故何首乌性状特征具备“云锦花纹”;显微特征中大黄根茎的髓部具有外木式的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其射线呈星芒状射出。故大黄根茎性状特征中有“星点”,也就是说正因为其髓部具有异常构造才导致其性状上的“星点”;同时大黄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呈黄色。与之相应的大黄显微组织构造中,在其基本组织中可见大量的大型草酸钙结晶盐,其韧皮部外侧则含有大型黏液腔。同时大黄中主要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故能使唾液染成黄色。所以对于一个药材其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印证的。在学习的过程切忌把它们分离成独立的知识块,死记硬背。反之建立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理化鉴别紧扣药材及其混伪品中主要物质基础的性质,构筑好和前置学科的关系,首先要把前置学科中生物碱类、蒽醌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皂苷类成分及挥发油类化合物的一般理好性质提炼出来为中药鉴定学服务;其次明确其在药材中的分布特点与含量;最后了解其常见混伪品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与特点。例如季胺型生物碱类、对二苯乙烯苷类、香豆素类化合物因结构中均含共轭双键,因而在365 nm或254 nm下均显现较强的荧光,故主要含有上述化合物的药材均可以用荧光反应鉴别之。例如秦皮中含大量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故秦皮药材日光灯下就可见碧蓝色荧光[4];大黄正品有三种即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而伪品即所谓的“土大黄”近30种,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的性质可知正品大黄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伪品大黄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比正品还高,但除此之外,尚含有对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对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因结构中含有较长的共轭双键,在365 nm或254 nm下可显现较明显的亮蓝紫色荧光,而正品则显黄棕色荧光。故在理化鉴别项下,就可设计荧光鉴别法,快速鉴别正品大黄和伪品大黄。中药鉴定学和前置学科联系紧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纲中要求掌握的药材近300种。每味药材知识结构设置基本相似。真伪鉴别项下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识记,优劣的评价中有大量现代的方法和技术,同时不能脱离中医药的临床特点,即建立“功效相关”的质量评价方法[5]。

综上所述,在牢固、灵活掌握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等前置学科相关知识点的同时,建立适合中药鉴定学课程特点的学习方法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2] 蔡少青.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1.

[3] 陈虎彪,赵中振.药材鉴定图典[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4.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4.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范文5

药店个人自我鉴定一

XX年6月份,结束了我学校学生的生活,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在这期间里,我在残酷的社会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克服了种种困难,让我收获了不止是金钱上的财富,更是人生中宝贵的一笔财富,自我鉴定《药店实习的自我鉴定》。

在这将近一年的工作里,我不止为公司完成了各项任务,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像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更需要多做事来积累自己的经验。在实习中,我认真履行岗位现职,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坚持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努力做到让领导放心、满意,

二是做好日常工作事务,完成自己每天、每个月该做的事,如文件打英复印,整理数据和上传,和有关药店的证照的管理,

三是档案管理,把一百多家药店的筹建、验收、员工培训和员工资料档案和健康档案的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在工作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对药店的日常管理和各方面的程序管理还不够明白,因此,我努力学习并克服,初见效果。我注重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模索、查阅资料实践锻炼,较快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多问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撑握技巧,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从不会到体会,从不熟到熟悉,我逐渐摸清了工作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工作重点。我严格地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不迟到,从不早退,不旷工,待人处事有礼貌。

此次的实习为我步入社会以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感知社会的残酷性的机会,让我在实际社会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会生存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提高,我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药店个人自我鉴定二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我对自己的鉴定如下,药店实习的自我鉴定。

在实习工作期间,我能热情招呼,微笑待客,礼貌谢别。咨询回答专业、耐心、细致,使顾客满意。做事认认真真,从不马虎。

在销售的过程中,顾客购买药品往往是出于某种需求,没有无病乱吃药的人。

那么我在推介药品时就要找出能配合顾客购买需求的药品说明来,但是说明的内容有时会因药品有多种特性的缘故而繁杂,这就需要我在药品特征中把最影响顾客购买决定的那一点,用最简单、最有效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之让顾客能快速的清除明白。

形象、具体地表现药品。如果一心一意追求简短,有时会过于抽象,让顾客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我会用生动、具体的言词表现药品,顾客会比较容易接受。 我不会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免顾客听不明白而导致销售中断。 专业的术语虽然可以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位药店营业员真专业,但它也封锁了顾客对该产品或服务的理解,反而阻碍了顾客的购买欲望。所以,我在推介药品时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范文6

关键词:生药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医疗用途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1]。生药学实验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在前修课程药用植物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使学生掌握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熟悉各类药材的鉴别特征,加强学生对生药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为学生走出校园,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准确识别与鉴定生药、制定质量标准、开发可利用资源及新药应用研究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现今科技不断发展变化,无论是生药种类、品质的变化,还是相关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生药学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丰富和扩大。而传统的生药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药材性状、显微与理化鉴定为主,教学形式与内容已无法满足习惯在网络普及、巨大信息量包围下自主学习的学生的要求,所以针对目前实验课教学的不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尝试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进行改革探索,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生药学人才[2]。

一、生药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生药学实验课程学习模式多数是实验老师准备好相关的试剂、工具、仪器以及药材、饮片、粉末,课堂上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内容方法、完成实验报告,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教学,投影屏幕上会展示部分药材与饮片图片、切面简图与显微图片等。学生徒手切片、显微制片(横切、纵切、粉末),参照书本图示或者请教老师,显微观察辨识显微特征,进行显微绘图。实验报告内容差别不大,以显微特征图为主,无法避免学生的抄袭行为,不能真正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课堂形式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生药学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涵盖生药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而其中显微鉴定占60%以上的时间。性状鉴定实验多为通过生药材的饮片认识生药材,而关于原植物的形态几乎没有涉及,缺乏对生药基源植物形态的直观认识和鉴别能力的培养[3]。显微鉴定课时安排较多,理化鉴定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简单的显色反应和薄层鉴别,对新技术如指纹图谱、DNA分子遗传标记等技术运用较少,这些内容单调、枯燥,学习方式简单被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多重要的理论要点在实验中未能得以验证和深化,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内容零散不成系统,缺乏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达不到教学效果[4]。因此,结合生药学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现有的资源、实验条件,提出生药学实验改革的一些建议,力求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验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使之与我校创新性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5]。

二、现有条件下进行生药学实验改革探索

1.重视预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开放设计性综合实验。我校的生药学实验课通常在生药学理论课进行一半后才开始,在上了几节理论课后,学生对生药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适时简单介绍生药学实验,布置学生预习,给出一定的范围和生药常识、几点建议,让学生写出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如生活中常见的人参、枸杞都有哪些品种、质量优劣、鉴别方法、发展趋势和思考等;药材真伪也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真伪天麻、真伪肉桂、真伪大黄、真伪桃仁、优劣熟地、真伪陈皮、地骨皮与香加皮等多种不同真假优劣药材,供学生选择。实验采用分组形式进行,每组需根据不同的实验对象,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成员间互相讨论分析,写出设计方案,教师对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后,各组根据最终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设计性综合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兴趣带动实践,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把静态的知识点与实验中的动态过程串联起来,使学习变得鲜活有趣。有些方案甚至可以持续整个实验课程,后期假期或者周末继续进行,甚至培育出大学生创新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实现教学相长。

2.利用校园植物、民族医药标本馆促进来源鉴定、性状鉴定的学习。我校的校园植物多种多样,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主要植物有300余种,毗邻武汉纺织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园植物,就近观察实地药用植物,追踪四季,全面辨识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如早春短命植物点地梅季节性强,观察时期短;银杏四季变化明显,需长期关注。自然界种类纷繁的物种使它们在形态学特征上具有种种共性与差异,大量的形态解剖学等方面的术语、概念和知识信息在实物面前也变得生动起来。源植物鉴别简单准确、实用性强,同学们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或研究打下基础。具体教学中要因材施教,突出民族药学特色。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现有56个民族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近60%。中南民族大学长期致力于民族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且建立了民族医药标本馆。针对民族院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地,这些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极具特色的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彝族等医学,民族医学在用药上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多年来,各地的学生带来了他们当地特色的民族药材以及成药,这些展品对学生来说是了解生药材、了解地方民族药物的一个窗口,利用民族医药标本馆结合教学,同学们用感官(眼、鼻)与触摸、折断等方法,以药材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为依据,对生药进行性状鉴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药材兴趣,也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6-7],让学生更加热爱这门课程,而且对家乡的事物多一分了解,对道地药材有更深入的认识,区分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了解地方习用品、新伪品鉴别等内容,丰富了课堂。这些传统经验的鉴别往往简便、有效,在工作、生活中常用。

3.通过智能手机、数码互动实验室丰富实验教学。生药学实验课学生显微观察和鉴别药材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前教师采取巡视的方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可观察学生装片技术正确与否,但学生是否看懂药材显微鉴别特征,则无法当场确定。有些学生遇到问题会及时举手示意教师帮助,有些学生则根据讲义或他人之说主观判断鉴别特征。教师经常处于忙碌状态,学生在等待老师指导的同时无所事事,实验学时利用率降低[8]。近几年,大学生几乎都拥有智能手机。虽然性能、价格有差异,但手机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延伸到了课堂。利用手机拍照和摄制视频,辅助显微镜观察实验及教学有很多优势。如测茯苓菌丝长度的实验,不同长度、分枝形态的菌丝,都可以先拍成照片,再用软件处理后集中在一起,这样观察起来直观形象,做出来的实验结果更好。在显微镜下鉴定草麻黄粉末的特征方晶(嵌晶纤维)比较困难,先找到的同学拍成照片,其他同学可以传看,再对照着自己找。由于是相同的实验条件,同学们学习的信心增强。偶尔遇到老师忙碌,自己结合教材仍不能识别其鉴别特征,对目标组织觉得模糊犹豫的,可以同时拍多张照片,再集中请教老师,这样既解决了疑问,也没有耽误实验进度。显微制片有时候不易重复,遇到好的制片要及时拍照留存,无疑手机是方便实用的。如麦冬和山麦冬可以通过横切面数韧皮纤维束的数量来鉴定,学生做好的制片可以与教材上的图相媲美,还更形象生动、直观,视觉效果好。这些照片的留存,都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我校2015年筹建了数码互动实验室,数码互动由显微镜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及投影系统等组成。学生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都可随时传输到计算机上,教师机可同时查看整个教室显微镜的观察图像,并可通过投影系统反映在屏幕上,这样教师可针对反映在屏幕上的真实图像进行讲解,讲授效果客观、形象,便于学生掌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点评单个同学,实验指导实时有效[9]。拍摄的数字图片比墨线图更真实、更清晰,能直观地反映出药材的显微构造,避免因理解不同或绘图误差造成的失真。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显微鉴定的难度和工作量(主要是显微绘图),加快了鉴定的速度[10]。我们多个学期不断累积,收集药材、饮片、显微、理化鉴定等图片,制作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学生可直观地看到真实、丰富多彩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内部组织细胞构造图像,可以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细胞后含物时,我们将马铃薯、半夏、浙贝中的淀粉粒,大黄、黄柏、半夏、地骨皮、射干中的结晶,都用照片展示出来,学生理解起来清晰明了,简单直观。因此,生药学实验过程中合理利用智能手机、数码互动实验室,可以更有效地教学,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4.考核方式改革,多种形式全面考查。以前的生药学实验考核基本上按照实验报告、考勤等平时成绩占70%、实验考试占30%的比例计算成绩。现在由于实验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调整,各部分所占比例也有所改变。每学期开设1—2个综合性实验,占总实验成绩的30%,评分时特别要参考学生在实验方案设计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表现;平时实验报告和考勤占40%;期末实验考试占30%。其中实验考试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重点生药的辨识技能,一般随机选择10—20味生药进行识别;(2)对各类代表性生药显微切片或生药粉末制片的组织观察;(3)未知生药切片或粉末制片,通过观察回答有何种显微结构。鼓励学生多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将课外活动成果纳入课程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随着学科的发展,生药学的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生药学的教学不能一成不变。探索生药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在本科生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现有的教学资源实验条件下,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厚基础,重开拓,实现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少青.生药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夏金鑫,丁启龙.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药学研究,2015,34(1):53-54.

[3]张春平,钱徐萍,陈悦桐,等.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6):123-124.

[4]陈立娜,高艳坤,范君婷.生药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5):371-373.

[5]帕丽达·阿不力孜,丛媛媛,米仁沙·牙库甫,等.基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生药学实验教改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5):125-126.

[6]赵志敏,杨得坡,唐贵华.生药学实验多样性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J].药学教育,2017,33(2):70-72.

[7]艾洪莲,万定荣,李正辉,等.提高民族院校“药用植物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6,(12):45-47.

[8]石冬梅,李鹏,李志军.虚拟实验在生药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6,17(4):40-43.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范文7

【摘要】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以往的教学环节设置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1)小组划分过大;2)重点不突出;3)教学方式过于简单;4)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5)考核方式单一。针对以上问题,学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具体包括:1)细化实习小组,规范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实习后开展标本评展。2)精简实习内容,突出实习重点。3)充分利用好工具书和教材,发掘学生自身学习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4)注重生态环境考察,有目的地要求学生练习使用药用植物学专门术语来描述植物的性状。5)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方式。通过以上改进,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环节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植物学课程实习环;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医药是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的重要特色之一,故药用植物学便成为我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讲授它们的组织形态、生理功能、分类鉴定以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对以下几点有初步的认识:1)常见药用植物的鉴别要点;2)常见药用植物的资源分布;3)常见药用植物的分类地位及亲缘物种;4)现代药用植物研究新技术。该课程是我院学生在高年级学习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主干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该课程讲授的知识尽管并不晦涩难懂,但内容相对繁杂枯燥、缺乏系统性。学生普遍反映药用植物学是知识点多而杂、学习主要靠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的课程。而野外实习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野外实习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将教材上死的东西变成生活中活的范例,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是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目前以湖北省京山县绿林镇风景区和太子山林场为实习基地,于每年8月底举行为期一周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从近年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实践情况看,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小组划分过大,每组包括约18名学生,这样就不能使每位学生都获得充分参与的机会;2)目标不够明确。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本应以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了解它们的性状鉴别要点、野外生长状况以及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但由于实习点内的植物不全是药用植物。根据现有的实习安排,在学生采集的标本中往往混有大量的非药用植物。这样就导致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不得不抽出相当部分的时间精力向学生讲解这些非药用的植物,这样就冲淡了实习主题,影响了实习收获。3)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学生遇到不能辨认的植物时,不是求助于工具书和文献,而是直接询问教师。教师也会直接告诉该植物的科属和定种,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从工具书中寻求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锻炼学生的思维,反过来容易助长学生以瞬时记忆和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习模式。4)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观察植物走马观花,不够认真细致。学生机械记忆,不能真正掌握各科属植物的鉴别要点。5)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以实习报告为依据来确定学生的成绩,难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于这些问题,经反复研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对策:

1)细化实习小组,规范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实习后开展标本评展。在实习活动中,教师应对实习小组进行细化,将一个大组细化为5个小组,每组4人左右,每个小组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这样便能使更多的学生有亲身实践的机会。同时还要求学生在采集植物时注意标本相关信息的记录,如标本的典型性、完整性、采集时间、生长环境、重要形态特征等。这些信息对后续的标本鉴定和研究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为了狠抓每个小组标本采集的落实情况,我们在实习后还将开展标本评展工作,将各个同学的标本制作技能和原始记录的详尽规范程度纳入实习量化考核中。同时,还要将学生制作的优秀标本作为教师将来开展理论教学的实证标本。

2)精简实习内容,突出实习重点。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带领学生去野外,走到哪里讲到哪里。这样,一部分比较典型,对教材上知识结构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的药用植物,就有可能因为在考察的过程中没有遇见而无法向学生讲授。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实习前,教师首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挑选出一些形态结构典型、分类地位明确的常用中药,对这些中药的各方面特性有一个总体性的把握。到达实习地点但尚未开始野外实习前,教师分组向同学们讲解这些植物的基本情况,要求每组学生必须能够采到这些植物,完全掌握这些植物的性状鉴别要点及分类地位。实习结束后的药用植物辨认考试中,这些植物也会占有相当的比例。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学生明确了实习要点,同时可以达到利用重点掌握一两种植物带动理解一科植物的辨析要点的效果。

3)充分利用好检索表和教材,发掘学生自身学习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单纯简单地识记药用植物的科属不应是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主要目标。比较起来,提高对药用植物识别能力是其中更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植物的各级分类检索表是药用植物鉴定的基本工具书,教师应对检索表使用和编制方法进行详尽的专题讲解。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将工具书作为工作以后可以终身依靠的哑巴老师,利用检索表对无法辨认的植物名称及其科属分类进行确定,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反过来根据实习地点常见的药用植物编写检索表,这一定有利于他们掌握植物亲缘关系辨别及分类理论,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药用植物学理论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还应注重教材在实习教学中的地位。尽管有植物志和检索表这样准确全面详实的工具书,但是这些工具书信息过于庞杂,且体积巨大、携带不方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地掌握。相比较而言,教材知识精炼、突出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知识与主干概念。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有意针对教材的内容,结合实习地点的实际情况,设计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为目的的实习内容,让学生充分开展落实,最后达到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的目的。

4)注重生态环境考察,有意练习使用药用植物学专门术语来描述植物的性状。药用植物的生长繁衍必须依赖一定的外部环境。反过来,植物对其所处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因此,十分必要加强对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考察与分析。具体地说,首先要掌握各种生态类型和群落类型的特点以及植物种群、群落之间的联系;其次要了解植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如气候、土壤、地形、其他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子对药用植物分布的影响,为资源调查提供依据。对药用植物术语的熟练运用也是野外实习的重要训练目标之一,为了落实这一点,应强化室内实习环节。教师应把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作为教学、科研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药典收录的药用植物以及实习基地药材植物分布情况,设计一系列实习专题,让学生进行实习地植物资源调查。实习前应先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专题涉及的药用植物的资源分布、生长环境、植物鉴定性状和药用价值等信息。调查采集完毕后,进入室内实习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进行室内标本制作、温习描述植物形态的常见术语、整理实习资料、编制定种检索表。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继续查阅文献,写出药物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和资源开发的综述报告。这样也就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校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编制校园药用植物检索表;或者假期让学生调查家乡的药用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等,并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查找其科属特点,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内容进行加深拓宽。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范文8

1.1中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目前,我院中药房中药剂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普遍偏低,现有中药专业毕业生两名,却从事着西药调剂工作。而从事中药调剂工作的全是非中药专业的,虽然有些人因多年工作取得中药师资格,但几乎没有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与工作密切相关联的中药专业基础知识[1]。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仅能达到调剂配伍的目的,在审方核对和解决患者对中药使用中的问题时往往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而对中药的研究,用药咨询,质量鉴定,临床药学等重要工作,只能望尘莫及。

1.2中药饮片鉴定水平下降

随着中药材市场的发展,传统的散装饮片被固定规格的小包装饮片代替,饮片的直观性下降。加上工作态度问题,不像以往那样能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传统经验鉴别饮片真伪[2]。有一技之长的老药工又陆续退休,有着悠久历史的学徒传统也丢之贻尽,采购进来的中药材,质检员如果水平有限或者不严格把关,只是依靠外包装上的名称剂量验收并填写记录,调剂人员在调剂工作时只是照方抓药,长此以往,调剂人员的饮片鉴定能力逐步下降,甚至出现不会辨别饮片真伪,质量好坏的情况,这样在工作中根本发现不了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1.3继续教育不完善

医院每年都有一定名额的医生到省内外进修培训,增强业务知识,而中药调剂人员一不培训,二无进修机会,知识得不到更新,业务水平不可能提高[3]。医院虽然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开展继续教育,却只是形式化,脱离实际工作。每年交钱答卷了事。实际上只是为了晋升职称或考试获得学分,对工作实质没有任何帮助。

2改进中药房药剂师能力现状的思考

2.1为药剂师创造条件提高业务能力

中药房在医院属于医技科室,大多数医院领导重视不够,常被认为工作简单,重复性强,技术含量低,只要不发错药就行,这种观点是极其危险和错误的。应在医院管理者重视的基础上,一方面由医院为药剂师创造脱产进修学习、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对中药调剂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中药队伍后继乏人,医院不仅要引进专业人员,更要充分利用好、培养好现有的人才资源,更不能浪费,同时开展业务与学术交流总结,通过增加药剂师查房、会诊、病例讨论等实践锻炼,为药剂师创造产于临床用药的机会,使其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工作氛围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药剂师自身也应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以局时俱进的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中药药理、药性、性能等药学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学习中药的购进、验收、养护、申领、调剂和鉴定知识。药剂师应密切关注药学发展得新信息、新动态,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归纳与更新。中药的储存环境对于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一旦中药吸湿而发生霉变、潮解,就会大大降低其有效成分,因此必须加强中药在库管理的学习。

2.2提高药剂师岗位责任意识和用药安全意识

药剂师的责任和安全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提高药剂师岗位责任意识和用药安全意识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当务之急。可通过加强医德修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尤其是重要岗位必须专业人员把关,严格制定并执行处方制度,对处方需严格审查,为避免错误给药,应在确定患者姓名、剂数后方可给药,尽量做到一人审方调配,一人核对发药。准确无误的处方调配是保证药效的前提,因此药剂师在配方时需按处方所列药品顺序调配,不得混堆、挑味,以避免错配漏配,对于方中某些特殊药材的煎煮方法还需向患者说明使用方法及用量。药师应能灵活应用中医专业知识于工作中,尽自己的能力为患者提供了优质药学服务,不仅要清楚地说明药品的使用方法和禁忌症,还应指出处方中药品的非常规用量,提示患者要进一步咨询医生药剂师。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体质患者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孕妇及儿童,更应根据其体质特点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出现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处方,应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在反药畏药处签字方可调配,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需特别提醒患者注意事项和服用药物的方法。

药学个人实习鉴定总结范文9

【关键词】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本科; 教学方法

中药制剂分析是在学生学习过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和中药药剂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其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树立比较完整的药品质量观念,熟悉各种中药剂型的质量分析,掌握常用的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各种分析方法的评价比较与选取,或在制订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工作时具有初步的能力。

由于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琐碎,所以容易出现教师授课中平铺直叙,不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的现象。学生也反映中药制剂分析的知识体系太过庞杂,各章节间看似也没有太多的联系,所以不能认识到中药制剂分析这门课程内容的重要性,更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主线,从而对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作用产生疑惑。古人韩愈有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在开设中药制剂分析课程时,对于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能为日后中药质量检验和药品的研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一直是我们不断摸索和追求的目标。为此笔者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中药制剂分析进行了教改尝试。

1 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统领教学内容,凸现本课程知识主线,纲举而目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WwW.lw881.com充分地读懂读通教材,是学生的学习之本。我校中药制剂分析的教材采用的是由梁生旺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第二版)。本教材共分为十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任务和特点,以及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程序和注意事项,重点强调了药品标准的定义和作用,国家药品标准的版本和内容。其余九章的教学内容都可归属于为制定质量标准所必须开展的工作。

笔者在讲授完第一章内容之后,也就是在学生对药品标准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用半个课时将教材其余章节内容做简单介绍,并且把各章节的内容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关系的图表列出(表1),进而帮助学生在日后学习中理出一条知识主线,这样做就不会出现因为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多学科交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和中药制剂)等特点而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茫然失措。通过采用此种教学方法的改革,笔者发现学生能够在各章节学习中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标。而此法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薄到厚”通透地研读教材作好了铺垫。表1 各章内容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关系

2 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主要内容为主线,调整教学内容,循序而渐进

在学生明确该课程的知识主线的前提下,为了条理清晰地分解教学内容,笔者又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主要内容为主线将教材的相关内容分为:性状、鉴别、检查和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所包括的章节如表2。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以一到四单元依次逐步深入。其中特别需要说明的是:① 教材的第二章分别属于两个单元,其中第一节性状鉴别属于第一单元,主要介绍各种制剂的性状;而第二节显微鉴别和第三节理化鉴别则应归为第二单元,重点介绍各种理化鉴别的方法,如色谱鉴别、光谱鉴别、指纹图谱技术等。②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成分的分析和第六章含动物药、矿物药的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内容都是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中不同类型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因此笔者在学生已熟知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的背景知识基础上,将两章内容合并,采用研究对象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以及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分类的方法讲解各种结构类型药物的含量测定。通过这样的分类方法教学,一则可以让学生认识化学结构在药物含量测定的决定作用,同时又有助于学生提高选取和建立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③在第四单元、第八章和第十章的学习中,因为学校规定的教学课时有限,所以笔者采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通过有目地的教学单元分隔,调整章节顺序的教学改革,使得“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这条知识主线更加显著,而且促使学生目的明确地学习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并在各个教学单元中都有明确的任务。表2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顺序表

3 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总览知识点,温故而知新

在表1知识主线的贯穿指导作用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详细讲解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已使学生明确了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任务。但是笔者又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内容繁多,学生理解记忆困难较大。因此笔者提出利用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的方法进行教学,它不但归纳总结了前七章所要求学生掌握的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相关的各项内容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表3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订的部分板书通过此表明确的强调了质量标准中鉴别一项所必须包括的内容和开展的研究方法,同时复习归纳了教材第三章所讲重点知识。笔者利用此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了学生,使其理清了该课程的知识主线和层次,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内容,从而达到 “从厚到薄” 学习教材归纳掌握知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温故而知新。

4 以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为顺序,以中药制剂质量评价为目的安排实验教学,举一而反三

在采用四个单元分隔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的实验教学也配套地采用了此种顺序安排,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理论课的理解,而且还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了药物分析的基本程序,为日后更好的开展药品检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开展工作如下:①依据教学大纲中实验要求,以《中国药典》(2005版)和中药制剂分析教材的实验部分为指导,选取成方制剂为研究对象。实验内容包括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两个部分。②基础性实验是分别在第二、第三、第四教学单元基础上依次安排学生做牛黄解毒片的质量标准(2005年版)中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以此来显现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别实验的内容包括黄芩的化学定性鉴别、以胆酸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牛黄药材和以大黄为对照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大黄药材。通过上述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薄层色谱的操作和使用,认识和理解对照物的选用;而且还能够彰显薄层色谱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的广泛应用。

在完成牛黄解毒片的鉴别实验和第三单元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做牛黄解毒片的砷盐限量检查,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杂质检查在药品质量评价中的地位和意义。含量测定是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笔者也将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作为重点,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的黄芩苷含量的实验之外,还安排了代表性重点实验,即:“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连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③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为指导,以成方制剂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设计和制定其质量标准。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乐脉颗粒”为研究对象,设计出赤芍、山楂的定性鉴别、香附中砷盐的限度检查以及丹参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通过开展中药制剂分析综合设计性实验,加深了学生对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