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实验室安全集锦9篇

时间:2023-03-13 11:03:59

化学实验室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1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环保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把安全与环保放到了重要地位,时时处处讲求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落实到我的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理解的: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主要环节。化学实验,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化学实验它本身具有一定不安全因素和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如何做到安全实验、环保实验,从而把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呢?这就是作为一个实验管理员应该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的认识。

1. 安全问题

1.1 实验室设施的安全。实验室、准备室、仪器室、药品室及危险药品室应每间配有干粉灭火器、砂箱,危险药品室还应安装报警器和注明绝对禁止使用明火的标志。电线要经常检查,要安装防爆、隔离或密封式的照明电器设备。不得让电器设备带“病”运行。实验室应安装排气扇,这些排气扇平时起到排出室内有害气体的作用,而且在火灾发生时也能起到机械排烟的作用(实验室应注意开窗通风)。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毒口罩、耐酸手套、简易急救箱。剧毒药品管理上应严格执行 “双人验收 、双人双锁、双人领用、双本帐册”。确保药品的正常使用,力求不发生任何意外。

1.2 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老师要教育学生不得品尝实验用的水果或认为可以食用的药品,不得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实验药品当作医药药品使用,因为化学药品纯度高,大多数都未经人体实验,所以少量杂质仍可能给用药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不得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凡是在做有毒气体实验时,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应启动一切通风设备。教育学生不要在水槽外震荡药品,绝对禁止随意混合多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特别强调实验过程中具腐蚀药品的取用,一些易爆炸、易爆沸、易中毒的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2. 环保问题

2.1 药品存放的环保。化学药品种类较多,应做到两分开八预防。两分开:教师演示实验化学药品和学生分组化学药品分开;剧毒药品、易燃易爆化学药品与一般药品分开。八预防:红磷、电石、过氧化钠放在干燥器里防潮解;AgNO3溶液、KI溶液、浓HNO3等放在棕色瓶里防分解;FeCl3溶液中加入盐酸、Na2SiO3溶液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防水解;液溴、CS2等加入水密封封存防挥发;NaOH溶液、KOH溶液、Na2CO3溶液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盖住防粘结;浓HNO3、KmnO4溶液等用玻璃塞而不用橡皮塞盖住防腐蚀;钠、白磷存放在水中防着火。从而保证药品存放安全化、环保化。

2.2 药品配制的环保。在教材中,有的指明了化学药品浓度,有的没有指明。其实有的药品的配制是可以做到既节约药品,保证了实验效果,又减少了环境污染。(1)溶液浓度可以减半处理的学生实验有:高一NaCl溶液的配制;高二中和滴定中标准液盐酸和待测溶液NaOH的浓度。(2)、高二银氨溶液配制中,AgNO3溶液和氨水的浓度可由2%降到1%。(3)、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一般配成1:4的浓度为宜。

2.3 药品处理的环保。化学实验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而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果把实验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方面可以节约化学药品,变废为宝,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和能力。

(1)回收利用。如高二原电池实验后的稀硫酸可回收,第二个班可接着使用。同样,高一焰色反应中洗铂丝用的稀盐酸都可以这样处理。实验中废弃的酸可用于冲洗厕所;高三学生实验一,测定过后的CuSO4可回收配成硫酸铜溶液;高一学生实验四,氯化钠溶液可回收做其他实验用。

(2)循环使用。通过对可回收药品的循环使用,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如在做萃取实验中用过的CCl4,可用NaOH溶液洗液、分液,又可得到CCl4;银镜反应后的Ag,只要加稀硝酸再加热可制得AgNO3溶液。

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2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1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包括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实验耗材及废弃物管理有待加强,基础建设投入有待提高[2]等问题,诸多文章都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良策;探究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还必须在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医学实验室是因其独有的专业性而存在的实验场所,其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复杂多样,涉及安全隐患较多,安全管理难度大[3],因此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也因之具有不同的特色.在医学实验室活动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参与者要由被动管理转换成主动遵守,才能达到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校园安全、保护环境安全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成为探索高等医学院校安全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2.1具有基本的实验室设备设施

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基本安全装备的建设和投入,是作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硬件保障[4].应充分利用国家对高等学校建设提供的大量资源支持,加强实验室安全硬件条件建设.在实验室设计时,合理划分区域,并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合理布局设计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布局.设备方面要做到定期核查、调试、维修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淘汰达到报废年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并可每年通过项目申报和专业建设等途径及时更换和补充实验室所需设备,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2.2具备基本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安全管理团队建设首先要构建“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安全管理组织构架[5G6].医学实验室安全风险涉及面广而复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严重,所以对安全问题必须由上至下人人重视.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职责要划分清晰.在管理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有效传达责任压力和管理意图,做到“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强化责任担当.其次就是发挥团队优势,资源共享、合作促进,提高效率.

2.3具有基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是协调生产关系、规范组织和个体行为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建立严谨合理、层次清晰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践行工作有章可循.

3医学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1充分了解师生实验者的实际需求

人的因素对于安全来讲是最重要的,安全运行离不开人的安全素质,许多安全事故都是源于安全知识的缺乏,同时也有专业技能知识的不足.只有了解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才能做好分析预测、制定对应的应对处置预案措施.

3.2从预防为主角度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措施

我国的多部法律中,将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医学实验室安全从预防事故的角度出发,可以确保实验室与实验人员的安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对人和环境的伤害.

3.2.1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认识水平

医学实验室在实际工作中,会涉及到大量特种设备比如真空泵、培养箱、蒸汽发生装置、超低温冰箱、离心机等专用仪器设备,还会涉及到各种不同危险程度的耗材,包括危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实验动植物、放射性同位素等.管理和使用不当均会造成安全事故,对人身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近年来国家对危险物品及设备的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7],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必然也越来越高.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对安全潜在危险因素的敏感度、辨识度、预测能力成为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必然要求.

3.2.2建立安全教育体系

(1)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利用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形式进行安全常识和各种相关知识的教育,建立起全链条的医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体系,形式上可以是安全手册、安全刊物、网上安全信息与常识、多媒体网络课件、培训课程等[8],内容可以包括医学实验室的环境安全建设规范、实验室各项实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警示、各种实验用品的潜在危险提示、实验室废弃物及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措施等,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做到进入实验室前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后则思路清晰、行为规范.(2)开展实用、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大众广泛熟悉的、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微信平台等多媒体技术,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系统,并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群,广泛开展入校、入院、入室安全教育.根据医学实验室的特点,开展有序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加强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针对性教育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知识竞赛、安全演习、宣传展板、安全小游戏等方式.国家规定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培训应由有资质的专门机构组织进行,例如辐射安全培训.

3.2.3建立严格的安全准入制度

医学实验室不仅具有一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点,还具有其特殊性,如有危险化学品、实验动物、生物化学及放射性废弃物等.因此必须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才能让师生认真对待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安全意识[9].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便捷的多媒体技术建立安全学习考试系统,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识课程[10].师生是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主体,也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直接受益者,明确准入原则,实施有效的教育培训措施,比发生事故后的惩处有更大价值.

3.3建立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

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是对实验室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价,为制订防范措施、实施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有实践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指导,对科学规范管理起到导向作用,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系统[1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安全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一线工作者以及各种行业专家都有或多或少的归纳.只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就可以建立符合自身行业、专业特点的安全评价标准.只有遵循一定的标准进行工作实践,才能让基础工作有扎实的积累和沉淀,从而持续产生较好的效果;也只有建立了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开展不同范围的自查、检查与交流,以检查促建设,以交流促提高,还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更开阔的视野中拓宽思路,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3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1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4]:(1)安全意识淡漠,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对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没有认识到其必要性,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简单地用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等常识性的安全教育代替专业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部分学生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就进入实验室,无知从而无畏,导致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发生。(2)安全培训方案不甚科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优质的培训方案可以使安全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有效地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缺乏规范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方案,培训目标不清晰、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计划不系统,专业性、实用性、操作性不足,存在虽经过培训依然无法处理实际问题的情况。(3)安全培训队伍薄弱,影响培训效果。高校安全培训多由保卫处、国资处等部门的管理人员承担,他们对于专业实验室的情况并不了解,对于实验室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状况没有经验,也没有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有些学校的安全培训由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往往简单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具体问题,安全知识的培训没有系统性,缺乏政策法规介绍。(4)缺乏制度保障,无法保证覆盖面和长效性。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大多由保卫处、国资处或装备处共同负责,但是对于安全培训由谁来牵头和负责,缺乏明确的职责指向。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归口不同部门管理,其中本科生由教务处管理,研究生由研究生院管理,教师、博士后、聘用人员由人事处管理,多部门管理的情况下,缺乏制度的保障和部门之间的协调。

2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系统而规范的安全培训体系应当具有完善的培训内容、专业的培训队伍、多样的培训方式,同时营造浓郁安全文化的氛围,巩固和促进安全教育的成效。

2.1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室由于存储和使用许多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害的化学品,因此在实验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化学实验还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水电、气体钢瓶等。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设备使用、规范操作、应急(急救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5]。(1)消防安全:必备的消防知识,如火场逃生与自救、火灾报警、常见消防设施的使用,以及针对实验室不同类型的火情如何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等。(2)用电安全:化学实验室中有各种电器、设备以及反应装置,需要用到的有交流电(三相和单相)、直流电和弱电,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基本的电学常识和实验室用电的常规注意事项,了解实验室存在的电气危害、触电的预防、触电后的处理和急救及电气火灾的扑救等。(3)生物安全:化学学科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涉及到部分生物安全问题,应当知晓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给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安全以及初步的防范,知晓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学会基本的处理措施,并树立生物安全的概念以及自我防护、环境保护的意识。(4)辐射安全:化学实验室会用到具有放射源的仪器、用作标记物的放射性物质,应学会如何对辐射进行防护及辐射性废弃物如何处理,并建立职业健康思想,知道需要定期对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定期进行工作人员的身体检查。(5)实验室常见设备:化学实验室用到的设备类型很多,如高温、高速、低温、加热、压力容器等。压力容器如带压反应釜、高压灭菌锅、气体钢瓶,属于特种设备,需要定期检查,有特定的操作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电炉、马弗炉、干燥箱(烘箱)等高温设备,大多功率较高,不能超过实验室用电的额定功率,不能将多个大功率设备插在一个接线板上同时使用,并应定期检查温控部件。(6)化学品安全: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化学品。由于其危害性,在采购、存储、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都有相关的规定以及特殊的规范要求,实验者掌握并遵守有关规则才可以达成化学品的闭环管理。对于剧毒品、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公安部门颁发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实验者必须了解并强制执行有关规定。(7)应急处理:学会如何处理实验室突发事故,学会简单处置实验中的小伤害,如烫伤、割破手指、化学品溅入眼中等事故。

2.2防护措施

进行化学实验时必要的防护可以使工作人员减少或免受伤害,首先应当采取自我防护的措施,如穿棉质工作服、戴防护眼镜及防护手套、穿不露脚趾的鞋子等。同时,应当在实验室硬件条件上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营造健康和安全的实验室环境,比如良好的通风以及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如洗眼器、紧急冲淋器、医用急救箱等,确保实验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2.3环境保护

在实验工作中学会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不伤害别人。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不能影响环境和他人。应当了解化学实验产生的“三废”如何处理及在实验室如何遵守环保规定,例如实验的废弃物不得随意抛弃、生活垃圾与实验垃圾要分开收集、实验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等。

2.4规范的实验操作

据统计,大部分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而引起的[6]。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其特定的要求和专业的规范,不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能引发事故。例如:蒸馏和回流时,不能是密闭回路,否则会引起冲料甚至爆炸;在加热液体时应加入沸石以防局部过热而爆沸。虽然在教学实验中已进行过实验操作的培训,但是学生真正步入科研实验室独自开展工作时,依然会有遗忘和疏忽,在安全培训中再次强调单元操作的规范性,可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预防科研实验中错误和疏漏的发生。

2.5事故案例分析

有针对性地选择发生在高校实验室的典型安全事故,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而专业的剖析,可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警示作用和教育价值[7],可以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面对一个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鲜活案例,也可能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机械地灌输安全知识,具有更好的培训效果。

2.6政策法规解读

初步统计关于安全、环保的国家、地方的政策法规多达30余种,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法规条例也在不断修改、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现行法规进行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执行和遵守各项安全环保的规定。

3专业化的培训队伍

规范健全的安全培训体系必须具有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实验室安全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可以由具备某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共同组织成一支培训队伍,各自承担部分培训内容,比如教师承担安全知识、操作规范的讲解,管理人员解读政策法规,消防工作者介绍消防安全知识等,这种由多层次、多类型专业人士组成的培训队伍,才能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培训人员的再教育,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促进培训人员自身水平的提高,优化其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安全环保理念。

4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必须采取多种培训方式[8],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强化、不断重复,以期在思想意识中牢固树立安全的观念。(1)增加实践环节。安全知识的传授,更多是纸上谈兵,在实验室中面对出现的各种情况,必须经过演练和操作,在实际工作中才会真正应对。因此,消防器材的实训操作、消防演练、事故逃生演练、化学泄漏处理演练等,应当作为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实验安全事故的实际应对能力。(2)多管齐下提高培训效果。将安全培训纳入课程教学,使安全培训成为强制性的环节,例如北京大学化学院将安全教育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将安全教育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研究生的必修课,或以讲座报告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邀请学者、环保、消防等专业人士,开展不同方向的专业讲座,可以接触到各方面的最新动态,又或者编写安全手册,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进行自学,将自学与讲学结合起来。(3)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广和强化安全培训。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推广安全教育和宣传:在网页上开设安全园地,介绍各种实验室安全的知识和规定;制作安全教育慕课课程,开展网络学习,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均制作有网上开放课程,供大家学习;利用虚拟仿真技术、VR技术对实验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当出现错误操作或违反操作规程时,危险状况通过虚拟画面呈现,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留下深刻印象,操作培训效果更加直观。(4)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的氛围,可以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实验室安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9]。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营造氛围:实验室门口张贴安全警示以及潜在的安全危险,做好预防提示;将实验室安全制度张贴在实验室,明确规范要求;充分利用墙报、校刊、标语牌的作用进行安全宣传和安全气氛烘托;举办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实验室安全月活动,进行安全实验室表彰等活动,形成与制度约束相适应的氛围,达到比制度约束更为有力的效果[10]。

5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

5.1安全培训应当与安全管理制度相结合

构建规范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有手段促进执行、有机制激励完成,才能实施推行、达到效果。(1)建立考评制度,用考核来检验培训效果,并与实验室准入制度相联[11]。经过课程学习或自学后,参加网上的安全测试并与门禁系统联动,通过者颁发合格证书,合格者方可开通门禁进入实验室。通过强制的手段,使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经过安全测试,达到初步培训的效果。(2)通过安全检查制度,查找实验室危险因素[12],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因为课题研究方向不同或改变,以及各实验室潜在的危险因素不同且随时变化,所以要以检查促进针对性的培训、以检查促进个性化的安全管理。

5.2以学生为本,建立学生参与机制

建立课题组安全员制度,课题组安全员是由导师指定的学生。首先对安全员进行培训,再由他们将安全管理的具体规定和安全知识向导师和同学传达;来自实验室的安全员,也可以将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反映出来,大家共同商议解决。安全员同时参与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其他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提醒自己课题组注意。通过学生参与制度,使学生从被教育、被检查的角色,转换为教育者、检查者,真正成为实验室的主人,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6规范化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优势

6.1全员覆盖

随着高校科研任务的加重,科研合作者、科研助理、博士后、联合培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而研究生导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虽然长期在实验室工作,但是对于日益严格的安全要求及环保规定,并不了解或观念落后停滞,都需要不断地学习。通过教务处、人事处、国资处、保卫处的多部门联动,在新生入学教育、新教师入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等各环节中,加入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真正实现全员覆盖。

6.2分层次具有针对性

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情况各有不同,对于不同的对象,应当分层次进行教育和培训。对于理工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室安全应作为应知应会的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不同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对于大一学生,应当掌握通识的安全知识、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防护手段;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应当掌握涉及专业方面的实验技能以及安全知识;对于大四学生及研究生,开始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涉及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和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解决问题和自我保护。对于新进教师以及博士后等人员,以政策法规解读为主要培训内容,培训的方式以自学为主。同时,根据各类型实验室常发生的问题和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培训教育,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具有更好的效果。

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4

关键词 化学试剂 实验室 安全管理

二十年前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这两起案件是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管理中出现的特殊案例,时隔二十年,复旦和清华,国内两所顶尖级的高等学府,两起实验室化学试剂引发的中毒案件,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所有学校实验室化学试剂的安全管理问题。

一份化学试剂要经过生产、销售和流通等环节才能到达使用者手上,期间诸多过程都有人接触。本文主要就存放在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如何科学有效地安全管理谈谈工作中积累的一些体会。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

对购买的化学试剂进行分类是实验室试剂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用途或学科来进行划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和不断发展,化学试剂的品类增加得越来越多,门类划分得越来越细,而且形成了在品种上系列化、功能上配套化的格局。从化学性质来讲,可分为有机试剂和无机试剂两大类。化学试剂品类的全部危险性分类种类见表1。

二、化学试剂的贮存管理

化学试剂应集中统一管理, 实验室按试剂储藏室、实验准备室、仪器室或兼办公室分开设置。储藏室要干燥通风,设置防盗设施。储藏室内外安装摄像头,连接校园网,一旦有异常实时报警。剧毒试剂和危险品存放于专用库房的保险柜内,安装报警器和24小时持续监控设施,库房安装护栏和防盗门,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三、化学试剂的使用管理

1、制定并张贴“放射性物质管理方法”、“剧毒化学试剂和危险品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规定”。剧毒试剂领用程序按领用人申请―学院审批―校保卫处审批―校资产管理处走账开票严格执行,持保卫处专门介绍信,到库房双人签字领取。库房限次限量当天用当天发,并作剧毒试剂同等领取剂量的回收或处理过程记录。

2、预防万一,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准备。在实验室走廊墙壁上张贴一般伤害处理和化学灼伤处理方法,图例显示试剂中毒的急救措施。有报道:“致命苯酚瓶爆炸伤女研究生”。这是沈阳某高校一名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时发生的事故。如果她规范操作就会有惊无险。实验室备足灭火器材,定期检查质量是否完好。遇到火情时,保持沉着冷静,首先断电、关气。局部着火,先用湿布、沙子等材料覆盖灭火。火势较大时,依据火情大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火情继续扩大且危险时要及时报警。

化学试剂虽然对个体和群体都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如果我们的安全措施管理到位了,安全意识规范到人了,就可以将其危险性减至最低,就可以扬长避短,把它用于高科技、新产品和新成果的研究开发。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为社会发展进步创造巨大价值,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政禹.GHS化学品危险性分类及其公示要素(上)[J].化工环保,2008,28(3):189-195.

[2]黄剑平.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有关探讨[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5(5):82-84.

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5

青岛市公安局根据国家及公安部相关法令构建了易制毒化学品“市公安局———区公安局———派出所”三级无缝隙管理体系,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了严格的监督管理,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也由此建立了相应的的规章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1使用者对易制毒化学品可能的危害认识不够因为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实验教学和科研经常使用的化学试剂,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普通化学品的层面上,思想潜意识里放松了对这些特殊药品的警惕,导致使用者对易制毒化学品可能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够,经常会发现各实验室中存有部分盐酸、硫酸、丙酮等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者也会在实验过程中随意拿取、摆放。同时因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内容太少,人们对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的危害性认识不够,防范意识差。

1.2对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过程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山东科技大学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学校负责对各二级单位易制毒化学化学品采购与使用的资质申请进行审查,审批;二级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设立易制毒化学品专管员、仓库保管员。专管员主要职责:每学期由使用人员对易制毒化学品种类、数量的申报计划进行分类汇总并网上申请购买备案;核对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台账记录。保管员主要职责:严格遵守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制度管理,安全存放化学品。认真填写统一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入库台账,核查每次出、入库实际数量与台账相符。经院长审查同意后报送当地公安机关审批备案,然后通过正规渠道联系有资质的供应商;教学及科研实验室由其主管教师具体负责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过程管理。实际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受实验课程分布较广、实验内容各异、学生实验班级多、人数较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给特殊化学品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容易将易制毒化学品与普通化学品管理相混淆,尤其是公安部已经明确为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如常用的盐酸、硫酸、甲苯、丙酮、高锰酸钾等试剂,对这些既是常用试剂又是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措施较为薄弱,没有专门的橱柜,每次实验后剩余药品没有专门的处理程序,使用过程管理出现明显的漏洞,不但有可能造成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入社会,同时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2我校对易制毒化学品专项管理实践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如前所述,我校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重点应放在教学与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层面上。教学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主体,高校化学品的使用者主要是任课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学生,他们是接触易制毒化学品机会最多的人员,不仅是监管的主要对象,也应成为管理者的主体。实现“全民管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及学生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危害要有清醒的认识。为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报刊及展板等现有设施,广泛宣传《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熟悉公安部对易制毒化学品的三种分类所包含的各种化学试剂;通过图板、漫画上墙等形式曝光国内部分高校出现的利用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的案例,以起到警示作用;利用学生集中活动时间,不定期举行禁毒宣传教育;设置第二课堂,聘请公安局禁毒从业警员、高校教师、部分管理工作者作为主讲教师开设“禁毒知识”讲座;举办禁毒有奖知识竞赛等部分活动起到广泛宣传的目的。通过宣传,广大师生已经对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及涵盖的具体药品名称有了全面的了解,对这些易制毒化学品一旦流入社会造成的危害有了清醒的认识,全院师生将抵制的危害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积极献计献策,主动参与到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中来,既是使用者又是管理者,从源头上杜绝易制非法流入社会,在学院内初步形成全民参与管理的良好局面。

2.2健全制度,严格控制流通环节制度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入社会,认识是前提、流通是根本、制度是保障。根据2005年8月26日国务院第445号公布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结合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规范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从采购、保管、领取和使用各个环节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章办事,坚决杜绝人情管理。管理流程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图1所示。(1)采购易制毒化学品的购买,实行分类专项管理。根据学院教学及科研实验的需求,各系实验室、科研团队首先向学院提出购买计划,系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审核后交学院由专人负责按易制毒化学品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汇总,填写《易制毒化学品购买申请表》(包括购买单位、法人、经办人、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数量、用途等和拟选择的经销单位、法人等信息),学院(学校)分管领导签字、单位盖章后,分类、分级报公安局报批,办理购买备案证明。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向青岛市公安机关报批,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向青岛开发区公安机关报批。取得购买备案证明后,方可购买易制毒化学品。从2009年9月份以来,我校按照易制毒监管单位即当地公安局的要求,易制毒化学品的采购、入库、出库全部实现网络信息化,购、销、警三方同时共享交易信息,这不仅为购销双方单位交易带来极大的方便,更实现了当地公安局对购销、使用的全程监管。只有在公安机关审查通过并核发购买许可证或备案后购买合同方可生效。(2)领取采用谁申报谁领取的原则严格按有关程序领取,领用人填写领用申请单,由所在系(院)主要负责人审批签字,经专管员及仓库保管员双人审核无误,方可领用出库。领用人及相关人员填写《易制毒化学品入库、出库,使用台帐》并签字,内容包括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规格、数量、领用日期、领用人、保管员、专管员。易制毒化学品要随用随领,少领少存。(3)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部门,在领取后必须填写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台帐,内容包括: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规格、领用日期、领用量、领用人、每次使用日期、使用量、使用人、剩余量、结束日期、存放地点、存放方式等信息,建立信息库,以便随时掌握易制毒化学品的领用、存放、使用情况。教学实验或科研项目结束时,将剩余的易制毒化学品交回仓库,重新登记入库。学院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使用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各实验室的易制毒化学品,要有专柜保存、专人负责,杜绝易制毒化学品丢失情况出现,任何人不得将易制毒化学品带出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的,需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实验回收的易制毒化学品废液交由有资质的单位予以销毁,防止流入社会或造成环境污染。

2.3强化责任心,实行责任倒查制自2009年以来,学院实行了责任倒查制。对在领取、使用易制毒化学品过程中出现丢失、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将严格按照申请流程对各环节相关责任人进行倒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依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采取这一措施后,极大增强了实验人员与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基本能做到实验用量准确、存放地点安全、剩余药品管理到位,没有出现任何责任事故,全员管理成效显著。

3结语

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6

关键词: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

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实验室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先进,精密仪器、药品种类几何级的增加。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化学实验室,由于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经常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灼伤等事故。为减少或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针对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剖析存在的安全隐患非常必要。

1 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分析

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实验室成为地方高校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建筑宏伟、房间宽敞明亮,各种辅助设施相对齐全。然而由于盲目建设,许多实验室设计不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1]。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实验室的软件条件达不到要求,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往往是年龄相对较大的人员或毕业不久的研究生,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不均衡,造成对新设备无所适从,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部分地方高校由中等学校合并而来,许多药品或设备由于受资金限制没有及时更新,导致部分化学药品过期,许多设备更是缺乏应有的维护。

2 化学实验室常见事故类型

化学实验室事故主要包括火灾、爆炸、毒害以及触电等[2]。

(1)火灾事故是化学实验室常见事故之一,往往是大的火灾事故很少发生,但小火灾却不断。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既有人的问题,也有物的原因。如学生做实验时忘记关电源或在实验过程中长时间离开实验岗位,致使实验仪器或药品长时间加热而引起燃烧。再有就是误操作,如误将火源接触易燃药品引起着火;物的原因主要有药品存放不当或电气设备线路老化引起失火等。

(2)爆炸事故往往是火灾不能有效控制引发的,这主要是大量药品的存在造成的。另外爆炸事故还可能发生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如压力容器超期使用或操作失误引起危险品泄漏而引起的爆炸事故[2]。

(3)化学品毒害事故。由于化学实验室有毒药品较多,实验室使用较为频繁,加之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在实验过程中防护不够甚至有学生将食物带进实验室,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毒害事故的发生。另外实验室有毒气体泄漏或废气排出不畅也是造成毒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化学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

从上述化学事故类型来看,化学实验室主要存在三种安全隐患,可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方面的因素[3]。

3.1 人的不安全行为

出入实验室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以及外来相关人员,不论哪类人员,安全意识和知识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进入实验室没有意识到危险源的存在,仍然按照传统思路和做法行事,以至于对危险源视而不见,或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对有明显漏洞的危险源不予理睬,因此危险源的存在与实验者的不安全行为,如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乱动实验仪器和药品,必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一些地方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有一些年轻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素质较高但只重视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往往忽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有部分新进教师把实验室当作自己的家,长时间呆在实验室,各种设备每天24小时运行,甚至还有一些生活用品放在实验室里,这都是人为造成的安全隐患。再加上近年来地方高校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和仪器、药品数量的增加,原有专职实验室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新进的实验教师往往在上岗前缺乏实验室管理经验,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理能力差,这些都给实验室的安全留下了很多隐患[4]。

3.2 物的不安全状态

由地方高校的特点可以看出,化学实验室存在大量过期甚至失效的危险品,由于资金或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处理,构成重大危险源。除过期失效的化学品存在危险外,一些仪器设备、公用设施由于质量问题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质量不过关的配电设备以及后来改造添加的用电设施等。另外,物的不安全状态还表现在正常运转的设备上,如干燥用的烘箱,长时间运行就可能带来危险,再加之烘箱内如果放有危险品就更容易产生危险了。

3.3 管理不到位带来的安全隐患

实验室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求管理者除了对本实验室所有危险品熟悉外,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应具备安全管理意识和必备的安全常识,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如《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5]。而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着管理者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常由临退休人员或刚毕业的学生充当管理者。年龄大者往往对管理制度置若罔闻,熟视无睹,而年轻管理者缺乏管理经验,没有认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也不具备实验室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对相关人员要求不严格等。另外,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教师、学生以及外来人员不了解自己的安全职责,实验教学时,经常不按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极易引起安全事故,轻则毁坏实验仪器设备,重则出现人员伤害,这时往往难以追究安全责任。

4 保障安全的措施

要消除安全隐患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工作做在前面。为此经常性的实验室安全检查非常必要,通过检查可以发现陈旧和失去功能的安全设施,失效和随意丢弃的实验药品等安全隐患,然后有针对性地予以彻底清查解决,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定期更新仪器药品以及实验室相关安全设备,健全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责任到人,加强对新进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等非常必要[5]。

参考文献

[1] 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 宋象军.浅议大学实验室安全及管理[J].大学科普,2012,6(2):32-33.

[3] 武晓峰.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81-84.

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7

关键词: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目前,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日益增多,这些危险化学品多为易燃易爆、剧毒或强腐蚀性、放射性等物品,因此危险系数非常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所以,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由于职业院校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对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知识关注度不够,并且缺乏相对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导致了部分在校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及责任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虽然实验室建设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但相关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措施、人员安排等方面却未随实验室情况的转变进行完善,致使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危险性大。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且很多都具有易燃易爆、强毒、强腐蚀、强辐射等特点,在储存和使用环节有很大的危险性,任何的疏忽和操作不当,均可能引发爆炸、毒气和化学灼烧等安全事故,从而给学院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二、强化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能够从根本上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具体的措施就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宣传危险化学品知识、讲授安全防护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流程等,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防护技能和事故应变能力,以有效减免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体制。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首先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特点以及实验室管理需求,建立起科学、严谨、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在管理制度基础上,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保管人员、实验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再次,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规范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首先,危险化学品应集中存放、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标准化的仓库或储藏室。其次,完善库存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双人管理制度,并设立两本出入账簿,做到进出有序、可查,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查,确保账物相符。再次,建立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帮助其充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危害性、储存特点、使用规范等,并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防护设备。实验室和仓库还应建立起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以便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

4.注重废弃化学物的处理,避免化学废弃物污染。对于实验室所产生的各种垃圾、废弃物等,都应当收集、分类并储存在相应的容器中,不能混装,更不能随意丢弃、倾倒。与此同时,将废弃物集中收回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初步处理,比如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当用量较小时,可以放在通风处让其自然挥发;对废酸、废碱液体,可以加入试剂进行中和,等其PH酸碱度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加大量水进行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对于剧毒废气、废液等要定期联系专业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整个流程安全无虞。

总之,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风险管理工程,想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我们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管理制度、安全责任体制、实验室日常管理、师生管理、实验废弃物管理等几大环节着手,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切实保障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科研、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8

关键词: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研究化工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的重要基地,对学生的化工知识学习和强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化工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导致化工实验操作存在风险,对化工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制约。为了实现化工实验教学的稳定、有序进行,保障师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需要建立一种系统化预防化工实验风险的管理机制——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消除化工实验操作的安全事故风险隐患,保证师生和国家财产安全,促进化工实验的安全稳定进行。

1.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特点

第一,危害范围广、危害后果严重。化学实验室中有一些危险化学品,这些危险的化学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很容易引发各种危险。这些危险在发生之后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第二,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化工试验室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很多高校的化工科研工作发展处于一种初级阶段,缺乏一些潜在危险因素的预测,化学实验操作时候出现的危险事故很难被有效预测出来。第三,化工实验室环境污染严重。在没有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化工实验室内部环境容易出现污染的情况,虽然这些污染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比如人体病变、仪器设备或者线路出现腐蚀等引发的安全事故。

2.化工实验室操作不安全因素分析

(1)化工危险品化工实验中应用的化学物品众多,存在一些危险品,主要有易燃易爆的甲苯、乙醇、二硫化碳;易燃固体红磷、硫磺等;腐蚀性强的化学品硫酸、硝酸、盐酸等。(2)化工实验室硬件设施不完善现阶段一些化工实验室的整体规划设计不合理,化工实验室的功能分布和应用不合理,制约了化工实验操作的有效进行。化工实验室内部缺乏有条理的管理,化工实验操作设备的随意摆放和随意挪动现象严重,由此很容易引发电器短路的问题,在化工实验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3)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的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比较笼统,对化工实验室的管理规范不够细致、不够全面、不够具体,制度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化工实验教学管理中无法执行。另外,一些高校的化工实验管理职能不明确,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互相推卸责任和工作任务交叉的情况,化工实验室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4)缺乏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化工实验室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在化工实验室进行学习操作的时候往往由于过度注重化工实验技能训练和巩固理论知识,由此忽视了对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的日常训练。关于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学习也仅仅局限在如何操作灭火器,忽视了对化工实验室中其他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和处理。

3.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创建

(1)加强对化工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设现阶段,高校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科学研究、轻视环境保护的思想,在化工实验的操作中甚至存在不遵守制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进行化工实验室消防防火演习的时候,一些教师明明听到了警报,却已然进行授课,不配合学校开展防火演习,另外,高校的化工实验室的一些工作人员,不了解常见化工物品的使用要求,导致对化工物品的错用、误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如曾有化工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小心将冰箱中的含苯胺溶液当作酸梅汤服用,最终导致人员中毒。出现这种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为此,高校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化工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重视,通过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高校要定期组织化工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培训,让化工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不仅于此,高校还需要对化工实验室的学术开展安全培训,让学生提升自己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学生要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对自身安全的维护。(2)完善化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化工实验室化学用品的分类管理需要以《化学品物质安全数据表》为依据,对待不同的化学用品分别制定对应的化学品采购、使用、废弃物收集处理等管理规范,具体包括易燃易爆品的存放管理、废弃物的存储管理、强腐蚀剂和的领用以及限制使用量、剧毒废弃化学品的收集等。通过对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强化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根据化工试验室物品危险程度不同也可以制定不同的管理规定,比如对于易燃易爆品的使用需要佩戴相应的手套,并要保证在通风橱里进行相应的操作。对于操作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任务要至少保证有两个人同时在场,不能让一个人进行操作。另外,还要制定落实化工实验室安全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院系主任、领导部门的工作责任,实现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层层相联。在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为了能够尽早处理好化工实验事故,需要有关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通过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在化学实验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3)健全化工实验室安全硬件保障体系①建立新型化学试剂存储柜化工实验操作中国所需要的大量化学剂是化工实验室出现危险可能的重要来源,为此,化学剂怎样进行存放成为有关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化工实验室应用的试剂柜大多应用的是不通风的文件柜结构,这种结构方便各种类型试剂的分类和摆放。但化学试剂在长期的存放中会挥发出一些难闻的气味,影响了化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需要有关人员在原有不通风文件柜的基础上设计推广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抽拉式试剂柜。抽拉式试剂柜具体可以被分成三层,对化学试剂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化学试剂存放和摆放的问题,在化工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保证了化工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②建立适合生物发酵实验的水、电、气分离实验台化工实验研究中的重要设备是各种生物发酵设备,其中包括水、电、气实验设备。在化工实验操作的时候需要在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水、电、气。化工实验中通用的实验台会将水源和电源设计在同一个实验台上面,在出现冷凝水溢出问题的时候会引发短路漏点的事故,为此,在化工实验台上需要预先留好相应的气路管线通道。通过新型水电气分离化工实验台的设计,有效解决水、电、气应用操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闭路训练冷却系统的建设节省化工实验中的水资源。③建立“悬挂式电架”在化工实验科研成果产业化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相应实验室的搭建为化工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支持。传统化工实验中在四面墙壁设计的电源对化工实验中部装置用电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不管采用怎样的拉线方式都可能出现插线板落地、插线板串联、插线板电容量不充足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为此,在搭建化工实验室装置的同时,设计了一种专用的电架,为一些实验操作单独供电,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插线板落地现象的出现。(4)完善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训练通过对高校化工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分为硬件原因和软件原因。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通过防范措施进行控制的,或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后能够将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为此,在化工实验操作教学中,怎样合理控制化工事故,在化工实验操作的时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从而在最大限度减少化工实验操作的损失是化工类学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为此,在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加强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是首要工作任务。在化工实验教学中将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工作融入到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化工实验教学中要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通过对化工实验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提升化工学生较强的化工实验操作动手能力,降低化工实验操作的风险。第二,在化工实验操作的进行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的不良操作习惯,向学生讲述这些不良操作习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三,定期模拟化工实验安全事故出现的场景,加强对学生的化工实验安全防护演习,增强学生化工实验操作安全必要性的切身体会。

综上所述,实现化工实验的安全管理是建设和谐化工实验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化工实验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有关实验操作管理人员在把握化工实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升化工实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同时还可以针对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在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集体或者个人予以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更好的落实化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作者:蒲艳玲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邱会东,李广,王伟,龙彦辉.中美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比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4:203-205+209.

[2]冯寿淳.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J].实验室科学,2014,03:196-198.

[3]邵菊芳,蒋敏,孙康,王永志,刘光芬,索佳.化工类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体系构建及对策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4,03:199-200+205.

化学实验室安全范文9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含义;实验室安全内涵;实验室安全路径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5-02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学与科研的基地。但是由于实验室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内容、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易燃、易爆、强腐蚀性、有毒有害的试剂,学生使用不当或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1]。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1 安全的含义

安全:是指人、物、环境,不受到威胁和破坏的一种良好状态。

现代汉语辞书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有专家学者提到安全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安全的状态,即免于危险,没有恐惧;另一方面是指对安全的维护,指安全措施和安全机构。

其社会学的含义:是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2 实验室安全的内涵

2.1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直接关乎校园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须、必要因素。

2.2实验室安全的范畴

2.2.1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实验室环境安全包括:

(1)整体环境:

建筑环境:建筑环境的设计既要符合实验室相应教学与科研的要求,又要符合国家、地方和政府对实验室设计的整体要求。要充分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的保护与及时维修,卫生状态的保持等。

特殊实验室如生物实验室要遵循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及储存仓库要遵循国务院2011年2月16日通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四防安全:防火灾、防水淹、防漏电、防盗窃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条件。

2.2.2 物品安全

物品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主要内容。

(1)设备安全:实验设备是完成教学及科研必不可少的条件。实验设备的安全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实验设备要符合教学及科研需要,包括实验台、实验消毒设备、实验用具清洗设备及人员伤害后的冲洗设备、通风防护设备、家具等的安装与使用均应符合要求;二是对专业设备的正确操作和使用及对实验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2)材料安全:尤其是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符合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及隔离的要求。

(3)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包括从事在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培养(如微生物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和从事活体动物实验项目。除前述提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令《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

2.2.3人员安全

人员安全是指从事实验教学或科研的工作人员、教师及学生的安全,是建立在其他所有安全的基础上的,也是安全的最终目标。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知实验设备的功能,掌握安全防护及逃生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学生要遵守实验守则,服从实验教师指挥。

3 实验室安全的路径

3.1 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心

实验工作人员要了解岗位工作职责,热爱实验室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建立现代化的人才量化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合理的量化考核内容、公开公正的考核过程,恰如其分的全面评价实验技术人员,是培养实验室技术人员责任心及业务素质的最佳途径,考核是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结果评价,还要结合平时的实验室管理中的过程评价,注重平时检查与督促。以我校为例不仅建立了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考核体系及标准用于年终的考核,同时平时也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室安全四防、环境卫生管理状态进行量化考核。有效地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和有序运行工作。

3.2建立安全保障的制度

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制定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3]。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使用规范、实验操作流程等。以我校为例建立了一整套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卫生、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耗材、实验动物、危险化学品管理、废气、废渣、废水管理等共六章、二十三项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流程。充分的保障了实验教学及科研的顺利开展。

3.3 开展实验室安全的教育

包括基本教育和专业教育。

3.3.1基本教育:面对所有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在实验室上课的学生。

教育内容有:①实验室的管理制度;②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③实验操作流程;④常见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对及处理方法。

开展方式:①利用实验室内的宣传板、文化墙营造安全第一的氛围;②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之前集中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③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随机性的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④对一些安全隐患比较大的项目,有针对性的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对安全事故的应急防范能力。

3.3.2专业教育:主要面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在具有特殊防范要求的实验室(如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或合成易制毒化学品、开展微生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工作、使用活体动物等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学生。

教育内容:①国家及学校有关政策及管理制度要求;②相关实验室或工作的潜在危险及防护要求;③相关实验室工作的专业技术要求;④特殊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⑤事故记录及上报流程。

开展方式:①专业培训及学习;②特殊事件及场景的模拟训练;③专业技能的考核及评比。

4 结论

实验室安全是涉及到高校教学及科研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安全的保障不仅有赖于实验技术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更有赖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殿鹏.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 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