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梯试用期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13 11:04:25

电梯试用期总结

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1

【关键词】电梯;安装;方案

0.工程概况

某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万m2,高层建筑总层高三十一层,设有裙楼和公寓。分别配置有消防电梯、主楼电梯、裙楼电梯、裙楼货梯,共计十三台,具体情况见下表。在已开发建设并投入运行的120多台电梯(不同品牌)中,发现了一些质量、安全隐患,如运行噪音较大;轿厢在运行中抖动或晃动;电梯运行时轿厢或机房内噪声大于规定值;控制系统不灵敏,如电梯按钮失灵、指示灯不亮、到站平层后门不开等;电梯平层后又自动溜车;轿厢平层误差超过规定值范围;电梯随行电缆中不含五方通话与电梯视频监控线(音视频扁平电缆线);外挂式五方通话电话机极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电梯导靴为滑动式导靴,滑动导靴的靴衬磨损过大,导靴油时油对轿厢设备污染和影响等,同时,部份品牌电梯存在不间断出现变频器、钢丝绳故障等情况。对于正在开工建设的电梯安装项目,针对其特点,在总结以往电梯安装、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项目优化并实施。

1.电梯选择及安装优化方案简介

1.1已开发项目的情况

(1)电梯品牌分布广范。

采购了不同品牌的电梯,其中就包括了通力、三菱、巨人通力、博林特、阿尔法、正野、海诺等品牌,因此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且不利于售后维保及备品、备件集中采购等问题。

(2)安装队伍不固定。

目前安装队伍的确定方式主要是通过确定采购品牌后,由厂商或商指定安装队伍,在签定采购合同的同时,以附件的方式签定产品安装合同,其产品买卖与安装同为交钥匙工程。由此,安装队伍与安装品牌一样多,不同的队伍,其售后维保服务能力各不相同,导致整体的服务水平差异化,也留下了安全隐患。

(3)电梯安装阶段的质量管理模式需改进。

电梯安装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起重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土建施工等,作为一名安装工程师及项目负责人,必须熟悉以上几点,并经常对安装进程进行旁站、巡视。电梯安装质量验收以获得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电梯使用许可证,作为产品的最终质量验收。但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施工过程控制应该成为整个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因此作为开发商,需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4)电梯工程与其他专业施工界面交叉管理的问题较多。

A.电梯工程与土建工程分界:电梯厂商提交电梯设计条件图,主体设计院按电梯设计条件图出与电梯有关的土建施工图;主体单位根据施工图预留与电梯有关的井道、孔洞(包括但不限于厅门外呼、层显、厅门洞、机房留洞、无机房控制柜留洞等),提供井道分隔梁、圈梁、机房吊钩、机房结构支撑、底坑设施混凝土基础,电梯厂商配合提交书面认可文件;电梯主机工字梁由电梯厂商供应和安装;电梯设施就位后的孔洞封堵和主机工字梁的混凝土回填由主体单位负责,电梯厂商配合;属于已明确主体单位责任范围之外的其他所有与土建工程有关的施工内容由电梯安装单位负责,例如钢牛腿的制作安装、门机的支撑和固定、外呼和梯厅显示的定位等。

B.电梯工程与电气工程分界:供配电系统分界点在有机房电梯机房电源箱出线端,由总包单位负责电源箱的采购和安装,由电梯安装方负责电源箱出线至电梯自带控制柜的布管接线(应委托具备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负责施工);无机房电梯为电梯控制柜的进线端,由总包单位负责控制柜进线的施工;其中对讲报警装置的电源独立设置供电回路,电梯安装方配合。

C.消防报警系统分界点:为电梯控制柜接线端子板,由电梯厂商在端子板提供消防迫降和消防报警反馈信号所需的继电器接口;由消防单位负责接线,电梯厂商配合。

D.智能化系统分界:多媒体信息系统分界点为电梯控制柜接线端子板,由智能化承包单位接线;电梯集中监视系统或监视盘自电梯控制柜至消控中心电梯集中监控装置之间的电缆布管穿线由智能化承包单位负责施工;电梯集中对讲系统自电梯控制柜至消控中心电梯对讲主机之间的电缆布管穿线由智能化承包单位负责施工,消控室对讲设备由电梯公司提供;轿箱视频监控系统分界点为电梯控制柜接线端子板,由智能化承包单位接线,摄像头由智能化承包单位提供并安装,电梯安装方配合;电梯安装方应配合智能化系统进行电梯控制等功能的施工和调试,应开放相对应的接口。

E.接地系统分界:总包单位在电梯机房、井道内及底坑提供接地端子,电梯安装方负责接地端子至电梯设备之间接地线的施工和调试。

因此,电梯工程与其他专业施工界面的管理涉及整个项目建设的大局,开发商需主动投入力量适时协调处理。

(5)电梯安装验收与物业接管验收之间存在矛盾获得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电梯使用许可证,是电梯产品的最终质量验收。但作为交钥匙工程,最终质量验收合格并移交物业公司之前,仍存在少量在验收过程提出来需整改、完善的项目,影响了物业接管验收,两者之间的时间差需合理消化处理。

1.2原因分析及优化方案

(1)不同时期、阶段及项目定位的选择并不断改进电梯选型配置时,一般是按照不同时期、阶段及项目定位情况时建筑物的自身情况和使用环境,包括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根据建筑物用途,分办公楼、住宅、旅馆等,还有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建筑,如智能大厦,即使是办公楼,也有公司专用楼、准专用楼、分区出租楼、分层出租楼之分;楼层数、楼层高度、电梯的提升高度;大楼的人数及在各层的分布情况;各层的有效使用面积及其用途(如会议室、餐厅、办公室等)等,从而初步选定了不同品牌、型号的电梯,并在后续项目上不断优化改进。

(2)对电梯技术、配置选择的结果并优化。

首先考虑有机房或是无机房,小机房或是普通机房;其次考虑矢量控制的调频调压调速技术(VVVF)时有采用PLC控制还是微机控制之分,一般考虑为32位微机控制电梯,而PLC控制的电梯成本相应要低,但是无法再升级,即使升级需要费用要大。而如果采用微机及串行通讯接口控制的电梯,以后升级余地大。选择住宅电梯如选择VVVF控制的小机房电梯或无机房电梯比较好,这样土建成本就降低很多。如果小机房电梯和普通机房电梯比较,设计更简单(小机房电梯就是将电梯井往上延升2.5M),施工也方便;而普通机房都大于电梯井,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大出部分的承重;而无机房电梯更能节约土建成本。在配置选择上考虑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比如微机控制及串行通讯,或可选用永磁同步无齿轮主机。

(3)对电梯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节能和绿色环保等方面的考虑及改进。

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与制造质量密切相关外,还与安装、维保质量相关;电梯的舒适性涉及电梯的速度、加速度、振动、噪声、平层准确度、装潢等方面;“绿色电梯”要求电梯节能、减少油污染、电磁兼容性强、噪声低、安全可靠、长寿命、与建筑物协调等;节能方面要求良好的拖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调速方式)能够节能,优良的群控可以节能,无人乘坐时电梯照明自动关闭等节能。这些是电梯选择、安装实施过程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2.该工程电梯安装项目实施

2.1选择了经长期使用并检验合格的产品

在总结以往电梯安装、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并综合考虑后期维护、保养、使用情况,选择合格、安全、可靠的产品,特别注意门系统的安全,这方面占电梯事故比例较大。同时,在操纵控制系统中,用计算机控制或无触点逻辑元件取代了早期继电器触点电路大大提高了可靠性。我们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确定,主楼选择了小机房电梯,裙楼选择了无机房电梯,并采用微机控制、串行通讯等优化技术。

2.2选择舒适、节能和绿色环保的产品

产品的速度特性、工作噪声和平层准确度是电梯舒适性的主要性能指标,这些依赖于优良的拖动系统、导向系统(滚动导靴)、操纵控制系统和轿厢等,而且有较高的安装质量;噪声来源于曳引机的振动和噪声、钢丝绳的振动、轿厢在不平直的导轨上运动而发生的振动、风噪声、门的运动等,一般主要是运动中的轿厢噪声、机房噪声和开关门噪声;平层准确度与电梯的载重量、速度及运行方向有关。节能方面要求良好的拖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调速方式)能够节能,优良的群控可以节能,无人乘坐时电梯照明自动关闭等节能。“绿色电梯”要求电梯节能、减少油污染、电磁兼容性强、噪声低、安全可靠、长寿命、与建筑物协调等。

2.3加强电梯安装过程监控,消除潜在安全、质量隐患

(1)控制导轨安装误差,对导轨接口不平处进行处理,导轨支架逐一检查是否松动;检查各曳引绳张紧力是否一致,曳引绳的松紧度差异是否过大;确保曳引机座固定牢固,避免出现较大间隙;避免滚动导靴的滚轮磨损不均匀或滑动导靴的靴被磨损过大的情况出现等方面来控制轿厢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抖动或晃动现象。

(2)轿厢平层误差超过规定值范围时,调整平层感应器与隔磁板位置,紧固松脱的隔磁板固定螺丝;调整抱闸系统,间隙过大或过小,制动弹簧过紧或过松都会产生误差;调整选层器上的换速触头与固定触头的相对位置,所有这些在调试过程中处理完。

(3)电梯平层后又自动溜车的原因是曳引绳打滑,曳引绳上油过多,或与曳引轮槽位置不适,制动器抱闸间隙过大或失灵,制动器上有油污打滑等相关,必须在交工前及时处理完。

(4)电梯运行时轿厢或机房内噪声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主要是导轨油不足,滑动导靴内有异物卡住,滑动导靴被磨损严重,机房内机械转动部分间隙过大,曳引机固定不牢,安全钳间隙过大,有时摩擦导轨等原因产生的,在调试过程中及时进行了处理。

(5)针对存在的控制系统不灵敏,如电梯按钮失灵、指示灯不亮、到站平层后门不开等情况,重点检查控制系统内继电器等元器件触点是否失灵,线圈是否烧坏、微动开关是否失灵等;控制元件是否安装、调整不准确;机械传动机构磨损或卡阻;熔丝烧断或焊接点不良等情况并及时处理,不留隐患。

(6)重点检查观感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包括轿厢、轿门、层门安装精度差;标高与水平尺寸精度低;土建施工达不到电梯安装要求;机房、导轨支架、轿厢内外、底轨等处存在垃圾杂物;产品保护不到位等。

(7)合理配置监理人员,做好电梯安装过程监理控制。

A.电梯进场以后,监理人员根据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认真验收。主控项目包括随机文件必须齐全,如土建布置图、产品出厂合格证等;技术资料应齐全,如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一般项目包括随机文件还应提供装箱单,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动力电路、安全电路的电器原理图等;设备零部件与装相单相符;设备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等。

B.认真控制好工序验收,电梯安装的工序验收很多,为了确保安装工程质量,特别要抓好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验收工作,包括土建交接检验、主机安装验收、导轨补充安装验收、悬挂装置安装验收、轿厢与门系统安装验收、电气装置安全验收、安全装置安全验收、单车调试验收等。

C.在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进行分部工程验收,所有分项工程验收全部合格,特别是电梯有关的运行实验、超载试验、安全钳试验、缓冲器试验、额定速度试验、平层准确度试验等全部达到设计要求;质量控制的资料完整;观感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由此可见,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电梯运行质量的好坏,并避免出现潜在的安全、质量隐患。

3.结论

从进度方面看,由于提前介入,根据项目定位及最后确定的建设方案,通过比对,及时确定了电梯品牌、型号、参数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后的几点匹配要求,如电梯随行电缆中须含有五方通话与电梯视频监控线(带钢丝音视频扁平电缆线);五方通话电话机为嵌入式轿厢壁安装;2.5m/s电梯的主、副导轨采用实芯导轨;电梯轨道导靴采用滚动导靴;电梯轿厢净高要求在2.4米以上;要求安装永久性梯门框与砼门洞之间缝隙安全防护挡板;质量保修期为安装竣工移交物业之日且在当地质量监督局发放验收合格证之日起的24个月等。在与其他专业施工界面(土建、电气等)交叉施工时,及时、准确地确定了井道尺寸并预留了各种穿墙及楼板孔洞、机房吊钩、机房结构支撑、底坑设施混凝土基础等,提供了良好的工作面并及时办理交接验收,极大地加快了安装施工进度。从安全、质量上讲,在施工过程中重点针对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如运行噪音较大;轿厢在运行中抖动或晃动;电梯运行时轿厢或机房内噪声大于规定值;控制系统不灵敏,如电梯按钮失灵、指示灯不亮、到站平层后门不开;电梯平层后又自动溜车;轿厢平层误差超过规定值范围等情况,在安装过程中适时对导轨、曳引绳、曳引机座、导靴、平层感应器与隔磁板、抱闸系统、安全钳、控制系统、轿厢、轿门、层门等零部件设置控制点,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和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经济方面考虑,由于电梯与其他专业施工界面配合顺畅,减少了返工及现场签证变更量,现场施工组织合理、顺畅,提高了工效,节省了投资。

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2

关键词:电梯;安全性;检测检验

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电梯安全性能检测检验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电梯的安全必须依靠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良好的维护。电梯检测检验是一项专业性高,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可以从技术层面提高电梯检测检验水平,保证电梯安全,从而使我国的电梯总体安全技术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就电梯安全性能检验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同行探讨交流。

一、电梯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电梯门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

因为电梯的门系统是出现电梯事故比重的两大系统之一,在电梯各类安全事故中位居第一,根据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发现,这是因为电梯门系统自身的设计特点决定的,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要经常的开关门,每次运行都要有两次的开-关门动作,门系统频繁的工作,容易使系统老化速度快,造成电梯门锁设备出现问题,从而导致电梯事故的发生。电梯门系统发生故障主要是由于门锁开关不能及时接通或门锁短接造成的。在电梯的平时维护中,许多维护人员为了减少门锁出现故障问题,通常会在门锁开关的井道位置上联接一个永磁感应器,感应器的安装位置与电梯门的开关方向平行,只要电梯到达选择好的楼层,电梯上的隔磁板就会插入永磁感应器,虽然这个方法使得电梯门锁故障问题逐渐的减少,但是因为永磁感应器与电梯门锁相联,使电梯门锁电气安全触点不能有效的验证电梯门是否锁紧,造成在锁紧装置失去控制的情况下电梯仍然能够正常运行,这样很容易造成电梯坠落等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电气控制存在的问题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安全保护设备、重量平衡系统等部分组成的垂直升降设备,在近几年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对于电梯安全事故的报道也逐年上升。因此,对于电梯安全的研究就有着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由于科技的发展,电梯控制结构设计的多元化也引起系统故障出现的多样化。一般情况下,电气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由元件自身质量、安装质量、维护质量不合格而导致的各个接触点故障。二、由事实性故障和误动作性故障而引起的安全回路故障。三、信号灯、接触器、控制柜故障等。整体而言,这些系统故障主要是由电器安全、电路安全和电器的安全寿命引起的,下文就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三)电梯门系统的事故及其分析

电梯门系统的结构特点,如每一运行过程都有要经过开关门动作两次,造成了电梯门系统方面的事故发生率居电梯各类事故的首位。电梯门系统事故一般分为剪切、碰撞事故和坠落井道事故两类。门锁开关被短、接应急按钮被短接、门锁电路短接和门锁电路故障短接等原因会造成剪切、碰撞事故;层门损坏、强制关门、装置失效利用紧急开锁装置开启层门、在门锁损坏或门锁啮合尺寸过小的情况下用力扒开门厅等是造成坠落井道事故的原因。2011年本市西区某居民小区就发生过一未成年男童强行扒开电梯层站门坠入井道的不幸事故。

二、电梯的安全性能保障

(一)加强对电梯的检测工作

电梯检测人员要对设备进行公证客观的检测,并给出相应的检测报告,系统控制关系电梯的安全性能,如果出现问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由应急电气安全开关。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构成电梯安全的主要部件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应确保所有急停电气开关都处于有效工作的状态,每个开关的动作,都能使电梯有效制停,安全钳是电梯中很重要的部件,如电梯运转过程中悬挂装备失控或断开时,它能将轿厢制止在导轨之上,从而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限速器是一种在电梯超速时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在调试电梯和政府质监部门进行验收时,一定要对这些安全装置进行试验,确保它们能有效运作。

(二)安全部件检测

电梯中包含的安全部件分为4种“电梯门锁、安全控制器、运行限速单元、电梯运行缓冲器。通过分析近几年发生的电梯事故可以看出电梯的层门是发生事故的主要源头。因此对层门门锁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测。在电梯国际标准中有相关的规定。电梯门锁电气触点应在门锁啮合尝试达到或超过7mm时方可接通。

(三)电梯振动检测

频率的振动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实验得知,20Hz以下的振动,振动加速度达到10cm/s2的时候人就会有感觉,而且随着振动的加剧感觉也会越发明显,如超过10cm/s2就会造成人体的感官平衡失调。水平方向的振动比运行方向的振动会让人史有小舒服的感觉,通过很多的测试总结出标准的水平振动是小大于15cm/s2,运行方向的振动小大于25cm/s2是合适的。

为了降低电梯振动导致的小适感,除了对振值大小进行检测之外,还应该对振值进行频谱分析,通常用的是振动测试分析仪,能够有效确定出是高速轴动小平衡导致的振动还是电机磁极导致的振动。

(四)安全寿命

电梯的控制系统工作相当频繁,其循环工作次数每年可达上百万次。电梯运行的期间,安全回路中继器、主控电器、门控电器等都要参与到每个工作循环中,这种高频率的循环动作对电器元件的工作寿命影响极大,如果电梯在电器元件超过工作寿命的情况下继续运行,将会对电梯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威胁。因此,保证电梯的安全寿命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鉴于以上情况,制造单位应尽可能做到在使用说明中标明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电梯的使用中做到定期维护和元件更新。

(五)悬挂装置

测试部件:曳引钢丝绳。测试表现:钢丝绳属于易损品,有的钢丝绳会有断丝甚至断股的现象,有些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严重锈蚀的情况。导致风险:曳引钢丝绳一旦出现问题,例如断裂、打滑,就会导致轿厢跌落,损坏建筑设备,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总结分析:使用中的曳引钢丝绳分三类。大多数在用的钢丝绳磨损断丝数在要求标准内;有部分钢丝绳磨损断丝数已超过标准,被标记为一类风险,但未报废处理;还有一类的风险等级更高,磨损断丝数不仅超出标准,而且已经达到报废的程度。对曳引钢丝绳的要求主要是从断丝、磨损、变形、锈蚀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当断丝分散出现在整条钢丝绳上,任何一个捻距内单股的断丝数大于4根,断丝集中在钢丝绳某一部位或一股,一个捻距内断丝总数大于12根(对于股数为6的钢丝绳)或大于16根(对于股数为8的钢丝绳)时,应判废;当磨损后的钢丝绳直径小于或等于原钢丝绳直径的90%时,应判废;当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形、绳股挤出、扭结、压扁、弯折和严重锈蚀等情况时,应判废。所以,对曳引钢丝绳的检查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出现需要更新的状况就要及时进行更新。

(六)型式试验

电梯中的使用部件非常多,不同机型的部件在安装工艺上存在很大差异性,所以检验人员应对照电梯机型,按照规范步骤对电梯安全部件和型式部件进行系统检验。限速器、门锁、制动器、缓冲装置、超速保护装置等安全装置都需进行严格的型式监察。导引线、控制柜、冲绳组合、电梯导轨等运行结构都应进行多册型式检验。电梯安装定型之后,工作人员应对其生产和制造过程进行详细了解,如电梯是否出现转厂制造问题,构成部件的组合结构是否稳定,电梯生产厂家使用的安全技术是否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机构的规定等,且其型式检验周期为三年。

(七)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体系

统一各类电梯同类部件的安全检验技术标准,建立协调的电梯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化体系,是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依据检验中发现问题的统计数据适时改进检验技术重点,对电梯安全部件和检验控制对象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结合电梯事故原因统计分析数据确定安全检验技术重点。对电梯的井道空间、轿厢、层门等同类部件的检验,制订基本协调一致的安全检验技术标准。在修订各类电梯安全检验规范时,关注电梯同类部件的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的发展,尽量减少少各类电梯同类部件的安全检验技术要求的差异。根据目前我国电梯安全性能检测检验现状,必须完善我国电梯安全技术标准的修订。只有这样,新标准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基于目前在检验规程中采用的安全技术要求均来自于电梯安全技术标准的事实,电梯安全检验部门必须参与对电梯安全技术标准的修订。只有在规范和标准持续协调配合的基础上,方能使检验规范在技术标准的支撑下,真正起到安全技术法规的作用。

结束语

面对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快速发展的现状,电梯的控制功能越来越向小型化、集成化、多样化发展。同时,在电梯被广泛应用的潮流中,电梯安全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我国电梯电气控制结构的设计还不能完全符合国家制定的安全标准。因此,加强电梯电气控制结构安全研究就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电梯的电气控制结构的安全性必须按照《安全规范》的相关规定,从安全电器、安全电路、安全寿命三方面考虑才可保证。从我国电梯行业的实情出发,在安全规范中及时更改过时条例,新增与时俱进的安全性要求,也是促使我国电梯行业良哇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戴国和.电梯安全性能检测工作研究[J].机电信息,2014,27:65+67.

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3

[关键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发展现状;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099

1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概况

由于历史原因,在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以前,我国所建住宅建筑标准不一,存在相当一部分六层以上的住宅并未安装电梯,这给中老年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出行障碍。

为解决部分公众对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迫切需求、破解老龄化社会趋势即将带来的难题,我国部分省市先后进行了政策试点。可喜的是,一些率先试点的城市经过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后,进一步提出了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对加装电梯的申请条件、相关审查部门、决策依据与原则、产权、资金分摊、安全设计导则等出台了相应的规定细则,推进政策实施的引导工作。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出台的有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文件:

对于北京市而言,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60岁及以上老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7%,约为34077万人,高于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因此,北京市为老龄人出行难题的表现将更为突出。

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老龄人上下楼困难的问题,体现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更是解决未来中国老龄化社会难题的重要实践。除此之外,还为钢铁、水泥等传统工业提供发展机遇,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强化内需拉动,节约能源资源,推进供给侧改革,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动力基础。可以说,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既是民心所向,更是大势所趋。

2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问题与原因

与其他率先试点的城市相比,北京市虽然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开展早、政府支持力度大、公众对其基本持理解态度等优势,但是与老旧房屋总量大、加装电梯需求大等现实相比,总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21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问题分析

第一,相关政策可操作性不足。尽管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早已列入了政府民生工程的议事日程,早在2010年北京市多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但是,其中关于 “应征得因增设电梯后受到采光、通风和噪声直接影响的本单元业主的同意”的住宅增设电梯申请原则,赋予了业主对于增设电梯工作的“一票否决权”,而这成为实际工作推行的主要障碍。此后,北京市又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如2011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又专门下发了针对此《指导意见》的有关条文说明;2016年出台的《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高了财政补贴标准,对职责分工、实施流程进一步做出规定。但是就现实而言,政策执行还需要相关部门在落实政策时予以保证。北京市目前4~6层无电梯的单元共有237万单元,其中中央单位44万单元,市属单位193万单元,成功增设电梯都是政府全额出资的中直单位,市属单位尚无成功案例。

第二,住户意见不统一,资金协商有分歧。政策规定,中直部门单位家属区的家装电梯由政府全额出资,其他市属小区每部电梯补贴24万元。但是按照当前物价水平计算,加装一部普通电梯的费用约为100万元,按每栋楼12户计算,依照楼层越高收费越高的原则,每户需负担4万~8万元。并且住在一、二层的住户由于电梯需求较小,加之很多居民由于挡光、噪声以及心理不平衡等多方面原因阻拦实施,所以很难实现全体业主同意的法规要求。长远来看,后续的高昂维护费用也成为了打击很多人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对政府而言,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财政补贴将面临保障压力问题。若日后加装规模大幅提升,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将会成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面临的首要问题。

第三,审批手续烦琐,机制体制欠缺。第一,审批流程过长,时间成本高。申请加装电梯不仅需要准备专业图纸、楼体建筑单位资料、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等多种材料,还需要到国土、规划、建委、供电、供水、燃气等多部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第二,现行政策规范政出多门,相互隔阂。2016年市属住宅增设电梯试点中,就存在由于质量安全监管权责不清等原因,而中止相关工作,予以“备案”收尾的例子。第三,电梯的后期维护保养成本高。电梯的维护保养决定电梯的合格率和使用寿命,根据我国现行法规规定,不同类电梯每半月、季度、半年、全年都应进行相应保养。北京市电梯维修保养,在不更换零部件、刨去电费等费用的情况下,仅支付专业人员维护保养费就在3000~4000元。现阶段北京市成功增设电梯的小区后续的维护、年检、电费等费用暂时由财政支出全额承担,这使得加装电梯的后续工作一直存在争议。

22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原因分析

第一,政策滞后,与现行标准规范存在冲突。作为一项系统化、专业化的工程,电梯增设工作的开展必须首先要严格遵照相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但是从现有的政策和规范内容来看,很多规定在制定之初并没有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问题纳入其中,如现行消防、采光规范标准没有考虑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问题,这使得现有政策规范要求与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相抵触。不仅如此,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难以依法依规找到解决依据和途径,解决方案的效率低、合理性不足,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隐患。与此同时,当前各相关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部门受激励机制不完善、工作阻力大、法律法规保障不健全、缺乏完善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住建、财政、发改、国土、规划、消防、质检等部门对于增设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只能通过“严卡规定”或“不予办理”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和责任。

第二,诉求多样,难以平衡协调住户利益。我国《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经过两个“三分之二”同意:总人数占业主总数、所拥有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都达三分之二以上即可。但是在际运行过程中,“三分之二”多数派利益难以均衡。由于年龄、经济条件、楼层高低等客观条件不同,相对于住在高层的老年人而言,存在持“挤占生存空间、加重经济负担、降低住宅经济价值”等观点的住户。以私有产权小区加装电梯后楼层资产增值空间的差异为例,城六区60~100平方米的单元楼高层房价将上升20万~50万元不等,而对低楼层业主来说,则会削减现实收益。

第三,责任主体不明晰,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之所以当前增设电梯工作成功案例只局限在中直单位,其根本就在于一方面中直单位的责任主体较为清晰,房屋所有权基本归国有,且由政府全额出资,另一方面住户类型较为单一,基本为职工家属,便于利益统一和关系协调。与之相比,市属单位落实难、推进难的原因就在于房屋所有权属性复杂,加装电梯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统一的加装电梯相关事务管理部门,从而使得在是否加装问题、对电梯的购置安装、运行使用、保养维护费用分摊,以及对低楼层住户采光的影响、电梯的安全和噪声、加装电梯对房价影响等问题存在异议,不同业主之间的多元化利益很难协调统一。

3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大组织领导。政府应当提高重视程度,在电梯增设工作中真正承担起“掌舵者”的使命。建议专门成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市领导亲自挂帅,住建部门牵头,发改、财政、规划、消防、质监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并专门为电梯增设工作开设行政审批“一条龙”服务窗口,委派专人相互配合,相互协商,对增设电梯工作提供服务性信息、政策条文、指导意见、原则标准等一系列指导和帮助,确保电梯增设工作能够高效持续开展。同时,在严格把好消防等安全性环节的前提下,对于住户自行协商达成一致的问题,要尽可能地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操作程序,强化政府协调,切实实现政策落实效率和效益“双赢”。

第二,强化制度落实。建议中央政府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文件和管理办法对该项工作进行规范引导,并对现有规范标准进行修订完善,真正将电梯增设纳入其中,确保制度规范与电梯增设相匹配,为增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合法合规保障。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应在加大对各地区增设电梯数量、类型及住户需求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发展现状,制定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或实施办法,对电梯增设工作中涉及的城市规划、土地使用权、建筑结构、消防安全、建筑施工质量、电梯安装质量、房屋产权等行政管理事项进行明确规定,并将利益受损业主补偿、资金投入分摊、施工过程居住安全、物业管理维护等诸多因素考虑在内。

第三,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在住户利益重新分配问题上,积极调动和指导街道、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在协商中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基层组织可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一次性由高层居民给予低层居民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与电梯公司协调,降低电梯安装价格,之后对电梯使用者按次收费,费用所得一部分归低层用户所有;通过合同约定,由高层变卖房产后收益所得来清偿低层补偿费用。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从政策层面以制定补偿参考标准和协商规则的方式,对补偿范围、补偿方式选择、高层业主分摊补偿资金的原则等内容进行底线明确,再指导利益相关方进行自行协商,从而为住户利益平衡目标的实现提供群众途径。

第四,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建议选择老龄人居住公房作为试点进行推广。从北京市调研情况来看,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中直单位的成功经验无法全面“克隆”,但是可以通过试点探索的办法予以总结和改进。在试点对象选择上,一方面可以继续借鉴探索成功经验,选择中直单位老龄人集中居住的城六区家属区进行试点,进一步提升国家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和尊重,积极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培植示范点建设,优先选择责任主体较为明确的公房做为突破口,提高增设电梯工作的成功率,以便其能发挥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相关部门、科研创新人员和电梯设备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创新扶持基金和政府专项资金,用于鼓励相关企业和人员开发出适合在既有住宅加装的电梯新产品,提高相关各部门参与增设电梯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化解过剩产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深入的源动力支撑。

综上所述,推进北京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需要政府在体制机制上发挥领导作用、在制度政策上执行落实、在多方利益协调上积极引导、在工作方法上创新突破。从而进一步发挥已有成功经验的优势,扩大试点,将政策红利推广到更多有需要的群众中去。

参考文献:

[1]韩清雪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问题实证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

[2]上海建科老年用房研究中心,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老年用房专业委员会课题组,夏惠干建立旧住宅加装电梯的长效机制[J].上海房地,2010(7):33-36

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4

关键词:电梯制造许可;型式试验;电梯整机;覆盖原则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3-0083-02

按照我国相关法规要求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制造许可和型式试验是保证制造单位生产的电梯产品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重要前提。按照《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和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的要求电梯安装施工单位应在按照规定履行告知后,开始施工前(不包括设备开箱、现场勘测等准备工作),向规定的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提供制造资料和安装资料、使用单位部分资料审查,资料审查符合后方可以施工。在提供的制造资料中前两项分别是电梯制造单位的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这表明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也在从源头入手防止非法电梯产品进入市场,从源头保障电梯使用安全。但在实践监督检验中发现还有个别单位和个人对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电梯整机型式试验的关系和覆盖原则理解不透。笔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发表一点个人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电梯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电梯整机型式试验之间的关系

根据《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制造许可规则》)第二条规定 电梯取得制造许可方可正式销售。 制造许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产品型式试验;制造单位许可。

作为电梯整机制造,除特殊类型电梯和各种类型的进口电梯许可方式为型式试验。其它各类型电梯的许可方式都是制造单位许可。这里我们重点讨论制造单位许可。《制造许可规则》规定制造许可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制造许可方式为产品型式试验的,制造许可的程序为:申请、受理、型式试验、备案、公告。完成规定程序中的备案后,申请单位即可正式销售取得许可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方式为制造单位许可的,制造许可的程序为:申请、受理、型式试验、制造条件评审、审查发证、公告。制造单位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后,即可正式制造、销售取得许可的特种设备。

通过以上程序和《制造许可规则》中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取得制造许可的单位,通过取证产品的型式试验和制造条件评审说明其具有了制造许可类型、型式、参数覆盖下的电梯的能力。是对申请单位质量管理、软硬件条件、制造能力的一种认可。型式试验是对取证产品批量生产前对其机构配置安全性能与国家规范符合性的确认。制造许可需要由取证产品的型式试验来实践考量制造单位软硬件水平。取得型式试验合格证的取证产品也需要由通过制造许可的制造单位来保障其今后量化生产的质量。也就是说制造单位许可决定了申请单位是否有能力生产制造电梯,其范围由申请单位制造的最大样机和制造最大样机的制造条件来界定。型式试验决定了有制造能力的申请单位具体能生产什么部件配置和参数设置的电梯,其类型、型式、主参数应在制造许可范围覆盖下,部件配置和其他参数变更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应重新进行变更项目的型式试验。如果产品类型、型式、主参数变更超出原制造许可范围,应进行制造单位基本条件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查并进行变更项目型式试验。考虑到制造企业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造装备等因素的变化,制造许可证有效期是4年,而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只要未出现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电梯整机部件配置或其主要参数在规定方向上发生变更,并且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未提出型式试验要求,可长期有效。

2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的覆盖原则

比较《制造许可规则》和《电梯型式试验规则》(报批稿)(以下简称《型式试验规则》)我们发现。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和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的覆盖原则不同。制造许可证明文件是以类型、型式、主参数覆盖,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是以类型、型式、部件配置、参数覆盖。其中两者的参数覆盖原则也不同,以曳引式客梯为例,按照制造许可目录是以额定速度向下覆盖,而型式试验是以额定速度、额定载重量两个参数覆盖。型式试验覆盖更细致具体。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针对的对象不同,要表达的意义也不同。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的对象是制造单位,其表达的是制造单位的综合能力。型式试验的对象是取证产品,表达的是定型产品的综合性能。取证产品在部件配置和非主参数变化,并不影响对制造单位综合能力的判定,而只会影响变化后产品的综合性能。所以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的覆盖原则没有这两项。通过前述的制造许可和型式试验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制造许可范围覆盖下的经型式试验合格的电梯是可以批量生产的。所以审查某一单位的电梯产品是否符合制造范围,应首先确定其类型、型式、主参数是否符合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的覆盖范围,再确定其部件配置、其他参数是否符合型式试验合格证的覆盖范围。单纯的以狭义“型号”作为覆盖原则是错误的,为鼓励制造单位提高工艺水平,采用先进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产品的型号编制也不宜固定。制造单位因辅助工艺的调整、非主要部件的结构变更等原因变更产品型号,只要电梯整机部件配置或其主要参数未在规定方向上发生变更,则产品仍在型式试验合格证覆盖范围内。

型式相同的电梯或类型相同、型式不同的电梯,如果《型式试验规则》中明确的电梯整机部件配置未发生变更、主要参数符合覆盖原则,存在区别的电梯部件(如玻璃门或玻璃轿壁)经型式试验合格,且其部件配置的合理性已经型式试验机构确认,型式试验机构认为样机的型式试验结果对其具有覆盖性,型式试验机构可在其出具的《型式试验合格证》覆盖范围中予以明确。

以上对电梯制造许可和型式试验关系和覆盖原则的探讨,是结合现有法规是实际工作发表的个人认识和理解。其中参考的《制造许可规则》是2003年的试行稿,《型式试验规则》是报批稿,相信待两个规则正式稿出台后对电梯制造许可和型式试验的解释将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稿)[S].

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5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 室内装修 垂直运输

中图分类号:TU974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建设中的大型建筑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屋盖的跨度大于120米、或悬挑长度大于40米、或高度在350米以上,屋盖结构形式超出常用空间结构形式的建筑。这些建筑多为客运楼、航站楼、体育或影视馆、展览馆、博物馆、观光高塔或高塔综合楼等,都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建筑范围。其结构设计是需由“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专项审查批准的,而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复杂难度超乎寻常。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在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工程而进入内部设备安装及装修施工时也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在这里将本人参加过的几个超限高层建筑建设中的一些经验,特别在垂直运输方面的经验做一个概述。

2 常规垂直运输计划与提升方式

利用电梯井道是垂直运输的主要路径。一般情况下,电梯安装工程总是先行进场施工,安装好1—2部电梯作为施工人员和小件材料的上下运输使用,再用部分井道安装卷扬机提升设备。这些运输点是专门运送大件和较重的材料,例如:石材、水泥、钢材、大的管材、玻璃等。如果楼层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3000平方米,一个运输点已不能满足施工需要了。根据工期与进度的要求应该增加材料运输点达到4—5个。但在超高层建筑中楼层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并不多,少量的运输点已能满足施工需要。另外空调主机、水塔等这些应该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大型设备,以建筑物顶部的装饰材料等就要利用大型塔吊来完成垂直运输的工作。

3超限高层垂直运输的计划调度

在超限高层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的计划调度仍按常规方式进行是不合适的,例如先行安装电梯用作垂直运输就行不通。因为在这里安装好并调试到能安全使用的电梯,这本身就是一个特殊工程。电梯提升性能已超出常态,安装调试时抗风压摆动,保持平稳运行需要多项措施,调试运行的周期较长,以广州塔为例,最快也要六个月左右才能完成此项工作。这就给施工总计划与进度造成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广州塔建筑高度600米,主体核心筒高451米,天线桅杆高约150米。核心筒的电梯井道六条,这六条井道可以从地面一直到428米。广州塔有五段核心筒伸展出的钢结构建筑层,这五段内共有各自的短程电梯。所以在设备安装及装修施工期内主要的垂直运输还是要依靠着六条井道,可以说90%的材料是通过井道进行运输的。

这些井道施工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下简称A段)以运输施工人员和材料为主,井道内安装改装后的SC200/200施工升降机,这个改装主要是根据井道大小改造箱笼的尺寸。

第二阶段(以下简称B段)井道壁批灰。刷防水漆及面层漆。

第三阶段(以下简称C段)安装并调试电梯。

参建各单位共同研究后,决定合理安排三个阶段与设备安装及装修施工的时间段,具体安排如下:

先拿出一条井道进行B段施工,其他井道处在A段状态,三个月后这条井道已处在C段状态,这时再拿出一条井道进行B段施工。这个时段有四条井道处在A段状态,二条井道处在B、C段状态。施工计划就安排设备安装及装修施工进入主要的施工时期,A段状态的四条井道完全保障了施工的需要。

九个月后两台永久的工作备用电梯已基本可以使用。一年后设备安装及装修施工已完成约70%的工作量(地下层及一、二层除外),再交出三个观光型电梯井道进入B、C段状态。这个时段有一条井道运送大或重的材料,两条工作电梯运送人员和部分小而轻的材料。也能满足施工需要了,但塔的最上部还有四层以及塔顶几个平台没有梯可上去。参建单位各方专家研究后决定安装一台桅杆式起重机。这台设备起吊重量在5吨以上,除了升物外还能够回转起重臂和变更其外伸长度,并能垂直回转360度,而且底部安装面积小、安装方便。这种桅杆式起重机在广东省大型建筑工地中目前还较少使用,安装了这台起重机就解决了塔顶的各种材料的垂直运输问题。

当设备安装及装修施工完成约90%工作量时,最后一条井道也进入B、C段施工。这时塔上部各层的设备基本处于末端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装修也只剩下最后的电梯口部分的收口时期,施工所需的材料也大部分运到现场,可以说内部施工已大部分完成。塔顶的这台桅杆式起重机一直工作到塔顶的“观光球体仓”和“跳楼机”这些娱乐设备的安装。保障了“广州塔”建设最后阶段的垂直运输。

还有一个问题,这台桅杆式起重机光臂长就超过10米,无论是安装和拆除,在塔内运输都是个大问题,如何解决呢?“广州塔”的建筑主体是钢结构的,工地上不缺乏优秀的电焊工,结果在运上和运下时把大件都切割成合理的长度和可运输的重量 ,安装时再度焊接起来,这就解决了全部问题,这也是“广州塔”建设中的与众不同之处。

4 垂直运输的组织安排与安全措施

为了合理地安排各单位运输材料的时间,工地成立了“电梯管理组”,各参建单位根据施工进度及缓急情况向电梯管理组申请运输时间,主要是报告这批材料的运输总时间。(例如:1小时运输完,3小时运输完等)然后“电梯管理组”总协调安排时间段,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整个施工阶段除了电梯保养及检修,几乎是24小时运转。施工人员的进场也是根据材料进场的情况分时段工作的。每个工人自带一餐饭上塔,完成了当天的工作量才下塔,减少人员上下塔的运输时间,减轻垂直运输压力。

垂直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措施都是早有规范或成熟的条文,关键是落实。“电梯管理组”、电梯司机、各参建单位安全员、监理等各方共同努力,就能使施工安全有保障。

5结论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每个环节都有与众不同之处,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各自的条件,合理地作好垂直运输计划调度,并在实施中逐个解决难点,就能使垂直运输顺利完成。“广州塔”的建设过程中运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目前“广州塔”已荣获包括“鲁班奖”在内的国内各项建筑大奖。本人有幸参与了该项目的建设,在这里我将自己的一点工作经历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 粤建市函[2011]580号关于印发《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细则》

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6

关键词:水电厂;梯调中心;监控系统;实施;维护

某水电厂为一座中型水电站,其管辖范围的水电站主要分为三层,因此所建立的梯调中心监控系统也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总梯调中心设置在某二级站点。出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该水电厂的梯调中心需要搬迁到新的生产调度中心处,以下本文中主要详细分析了其在新梯调中心监控系统都建设实施问题与维护措施。

1 新梯调中心监控系统的建设原则

由于本次梯调中心需要搬迁到新的地址,因此相关部门决定趁此机会对梯调中心的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使原来的梯调中心作为备用梯调,并使新梯调中心能够实现“四遥”功能。在新梯调中心监控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首先,梯调中心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与配置必须要尽可能的与国际接轨,要积极采用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利用网络交换技术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实时调控,要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但不可盲目引进先进技术,最好选择一些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

其次,在监控系统的建设实施中,应该尽量使用分布处理技术与冗余技术,这是为了能够保证某一节点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的运行。例如在交换机等重要设备的安装时,要安装一定的热备冗余配置,这样可以极大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除了在设备配置上采用冗余技术以外,还可以在软件系统中采用冗余技术,并分布处理数据库,确保各个部位的控制功能具有一定独立性,以全面保证监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第三,监控系统应该实现全分布开放式系统,在该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都要满足开放系统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今后系统功能的完善和硬件的升级,以满足更大的系统规模需求。

第四,基于水电站梯调中心监控系统的特点,在其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规范性和标准化,并注意完善各个模块的功能,确保所有的硬件与软件都能够安全运行,避免故障的发生,保证系统设备的安全。

第五,利用光纤技术来完成系统网络建设,这将大大提高系统的通信水平,但是需要注意做各个设备之间的防干扰措施,确保人机接口功能符合相关要求。另外,系统网络还要便于操作,且实现面向对象的全汉化界面,以适合更多操作人员。

2 水电厂梯调中心监控系统的建设实施

2.1 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2.1.1监控系统和其他网络系统的有效隔离,在监控系统和厂局域网间增加了SYSKEEPER-2000型双网双电源单向物理隔离装置,实现两个安全区的非网络方式的安全数据交换防比穿透性TCP连接。监控实时数据送至二区和三区的二次防护技术措施,具体监控系统提供数据接口转换的设备有:二区一台水调接口机(104通讯规约接口送至营销系统、H9000串口通讯规约送水调自动化、通过串口规约送至状态监测工作站),三区两台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旧Oracle数据服务器、新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监控系统负责将监控系统实时数据写到新旧两套Oracle数据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中)。

2.1.2上位机AVC, AGC功能的完善和实现。经改造后的监控系统能实现接收省调发出的AVC, AGC调节命令,并根据电厂运行情况,通过最优、合理的控制,进行实时电压、负荷计算并分配到机组。同时,增设了监控系统的一次调频功能,加快机组的响应时间,增强调节能力。

2.1.3交流采样通讯:由于电厂各站机组和开关站LCU电测变送器改成交流采样装置,增加了PLC串口通讯功能,根据新的规约编制程序完成交流采样与监控系统LCU的PLC通讯功能。

2.1.4 104规约与省调通讯:采用104规约通过数据透传时隙复用设备和省调进行通信,该功能在厂外服务器上也实行104规约,实现了数据的上传下达,与地调的通信仍采用CDT规约。

2.2 梯调的网络结构

梯调采用100MB以太网双网冗余系统,各设备至两台HP ProCurve Switch 5304XL网络交换机间通讯采用高品质屏蔽双绞线介质连接的星形结构,梯调主控级设备有:操作员工作站2套、工程师站1套以及网络交换机等。

2.3 梯调设备建设

在本监控系统中,梯调设备的建设主要包括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站、网络打印机和网络交换机等四方面。其中操作员工作站要设置两套,并互为冗余。一旦某一方出现故障,另一方能够自动接替数据采集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计算机监控系统还要实现一定的语音报警功能,要能够全面的保证梯调中心的数据采集要求。

3 监控系统的维护措施

在水电厂的梯调中心监控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所有站点的设备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在维护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对系统进行测试。本水电梯调中心监控系统的具体测试方法如下所示:

3.1 监控系统千兆单环网试验

3.1.1单环网络检测试验

依次断开梯调、湖站和黄站三地间的单个网络物理连接,则三地间的相互通讯不受任何影响,达到环形网络设计及运行要求。

3.1.2 湖、黄两站监控系统0号、1号网络切换试验

分别退出湖、黄两站机组LCU的0号网络,两站机组LCU均能自动切换至1号网络运行;退出湖、黄站HNZOPA操作员站的0号网络,两站HNZOPA操作员站均能将各LCU自动切换至1号网络运行;将湖、黄站0号网络交换机退出,湖、黄站0号网络交换机上所有设备自动切换至1号网络运行。核对与省调、MIS/SIS系统通讯工作站监控系统数据实时性、PMU系统网络连接状态正确。

3.2 梯调对湖、黄站远控试验

梯调操作员主控站上分别对各机组依次进行操作开机并网、负荷调节、停机令,监视两站各机组执行指令正确。

3.3 主干环网交换机故障处理试验

分别退出湖、黄两站主干环网交换机,在湖站主干环网交换机退出时,把原环网交换机到黄站的网络光纤通道移至0号网交换机,同时将黄站原环网交换机到湖站的网络光纤通道移至0号网交换机;在黄站主干环网交换机退出时,把原环网交换机到湖站的网络光纤通道移至0号网交换机,同时将湖站原环网交换机到湖站的网络光纤通道移至0号网交换机;梯调、湖站、黄站计算机监控系统0号网仍能正常运行。湖站或黄站环网交换机故障时仍能实现梯调监控系统对湖站、黄站的集中控制与监视。

4 结论

总之,水电厂梯调中心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是新时期水电事业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良好的梯调监控系统,才能对各个梯级电站的正常运行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水电厂的安全生产。本文中以某水电站为例分析了在梯调中心监控系统的建设与维护中心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7

摘要:

本文以GB7588为依据,重点对曳引式电梯的4种非常规运行控制方式进行了一一介绍;在对电梯检规TSGT7001内容要求理解的基础上,分别对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消防返回运行3种控制方式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紧急电动运行;检修运行;对接操作运行;消防运行

曳引式电梯除日常乘用时响应外呼、内选信号的正常运行外,还存在一些为我们所不熟悉的非常规运行控制方式,比如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电梯维保的检修运行、方便车辆装卸货物的对接操作运行,以及发生火灾事故而紧急迫降逃生的消防返回运行等等。电梯这些运行功能都是针对实际应用殊需要设计出现的,这些不同的运行控制方式都有相应明确而严格的国家标准依据和检验规范要求。

1正常运行控制

正常运行控制是指乘客在日常使用电梯时,通过按触电梯的外呼、内选按钮或刷卡等方式输入乘客要求到达层站的信号指令,操控电梯以额定速度达到目的楼层。正常运行要求明确,即:电梯速度额定、信号显示指示正确、无超速和缓速或乱层乱向情况发生。另外,依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以下简称GB7588)的要求,电梯运行应采用电气控制,当前变频、永磁同步、能量反馈、智能控制等现代先进机电控制技术广泛运用到电梯控制中,集选、并联、群控等控制方式逐渐取代了手柄、信号控制,这些先进控制方式在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同时还提高了电梯的输送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2非常规运行控制

目前,曳引式电梯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非常规运行控制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紧急电动运行控制方式、消防运行控制方式、对接操作运行控制方式和检修运行控制方式。

2.1紧急电动运行控制

根据GB7588的要求:对于人力操作提升轿厢额定载重量大于400N的电梯驱动主机,其机房内应设置一个符合该标准中关于电气安全装置要求的紧急电动运行开关。电梯驱动主机应由正常的电源供电或由备用电源供电(一般存在于无机房电梯)。当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动作后,除由该开关装置控制的以外,应防止轿厢的一切运行。另外,依据强制性标准规定,当紧急电动运行时应使下列电气安全装置失效:安全钳装置上的电气安全装置、限速器的电气安全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的电气安全装置、极限开关和缓冲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实际上紧急电动运行控制装置的设置是当电梯发生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或者电梯轿厢冲顶、蹲底导致缓冲器被压时,可以通过该装置操控电梯以检修运行离开故障位置,以达到紧急情况困人快速放人,或及时排除故障使电梯恢复正常的目的。

2.2对接操作运行控制

有的电梯,一般为载货电梯,为了方便电梯装卸货物,需要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允许轿厢在层门和轿门打开时运行,这就是所谓电梯对接操作运行。众所周知,“开门走梯”是电梯业内大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风险,易导致剪切、坠落等事故。因此,为了保证安全运行,在GB7588中14.2.1.5条款中对接操作控制方式准予运行的条件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1)轿厢只能在相应平层位置以上不大于1.65m的区域内运行;(2)轿厢应受符合要求的定方向电气安全装置限制;(3)电梯对接操作运行速度不得超过0.3m/s;(4)层门和轿门只能从对接侧被打开,并且从控制位置应能清楚看清电梯运行的区域,以防发生危险;(5)对接操作运行需要与一个钥匙操作配合进行,只有在用钥匙操作的安全触电动作后方可进行相应操作。此外,标准还规定该钥匙只能配备给专门负责的人员保管使用;(6)轿厢内必须设有一停止装置,以备紧急情况使用。总之,对接操作运行危险性极高,必须在满足标准要求的情况下,由通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

2.3消防运行控制

消防运行控制通常是指“消防返回功能”,一般乘客电梯的该功能是电梯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的紧急迫降至基站或撤离层的功能。由于井道建筑结构的原因,发生火灾时,烟气或火焰容易通过电梯的井道蔓延,普通电梯不具备防火功能,火灾时并不能保证正常工作,为了保护电梯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般情况下均规定发生火灾时禁止使用普通电梯,必须使电梯停止响唤信号,直接返回基站或撤离层。在这里,我们应注意普通电梯消防功能并不能与消防员电梯消防操作混为一谈。在GB26465-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对消防员电梯的定义为:设置在建筑的耐火封闭结构内,具有前室和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为普通乘客使用,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其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等功能能专供消防员使用的电梯。而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以下四种情况应设置消防电梯:(1)一类公共建筑;(2)塔式住宅;(3)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4)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对于普通曳引式乘客电梯,GB7588对其消防返回功能的设置并没有提出具体强制性要求。

2.4检修运行控制

检修运行控制是电梯的一项最为基本的辅助功能,它在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安装调试、应急处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B7718规定,为了便于电梯的检修和维护,应在轿顶装一个易于接近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应由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检修运行开关)操作。电梯一经进入检修运行,应取消上述提到的几种控制运行方式:(1)正常运行控制;(2)自动门的操作;(3)紧急电动运行;(4)对接操作运行。GB7588并没有说明在轿顶检修操作之外,电梯其他位置能否设置检修操作。如果电梯在除轿顶之外也设置了检修操作装置(一般设置在机房控制柜上),则它与轿顶检修操作的逻辑关系应该确保“轿顶优先”,即:在两处检修装置同时开启的情况下,只有轿顶检修装置可以正常操作使电梯检修运行。另外,对于曳引主机等设备安装在井道内的无机房电梯,为了便于维修保养,有时在轿厢内、底坑内或检修平台等多处设置检修控制装置,则它们之间的互锁系统应保证:(1)如果仅其中一个检修控制装置被置于“检修”位置,通过按压该检修控制装置上的按钮能使电梯运行;(2)如果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均被置于“检修”位置,则在两者中任意一个检修控制装置上操作均不能使电梯运行,或同时按压两个检修控制装置上相同功能的按钮才能使电梯运行。乘客电梯之所以对检修运行的控制关系进行详细而严格规定,无非是为了保护在轿顶进行检修操作的维修人员,防止当轿顶有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操作时电梯的意外运行的发生,最大程度保证维保或检查人员的安全。

3电梯运行控制检验方法

当前,对于电梯的检验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维保)检验。另一类是政府行政行为检验,凡是列入质检总局特种设备目录里的电梯都必须依法进行,这类检验包括电梯安装完成投入使用前的监督检验、每年一次的年度定期检验,以及对电梯安全部件进行的型式试验。无论是哪一类检验,其依据主要是GB7588和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TSGT7001)。为保证电梯质量符合标准及检规要求,厂家的出厂安装检验应严于法定监督检验,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的年度自行检验项目也不应少于TSGT7001规定的定期检验项目。电梯的正常运行控制无非就是以额定速度上下运行、制停平稳,能够正常响应外呼内选控制,集选、并联或群控逻辑不乱;而对接操作运行控制在日常使用的客、货电梯中鲜见,且相关要求在GB7718中阐述具体明确,在此对这两种运行控制方式的检验要求不做赘述,以下着重讨论一下其他3种运行控制方式的检验方法。

3.1检修运行的检验方法

检修运行是电梯运行重要方式之一,检验时首先检查控制装置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检修装置的位置、检修装置的标示,如果控制开关是自动复位的即为不符合要求。其次试验控制装置的有效性,查验检修运行一旦运行是否取消紧急电动、正常运行控制、对接操作运行。把开关打到检修位置,按压按钮,观察轿厢运行方向是否与标示的运行方向一致。对于存在多个检修装置的电梯,将(机房、轿顶)检修开关同时动作,按压其中一个或是同时按压多个检修装置(上行或下行)查看电梯是否符合“轿顶优先”或是多个检修装置控制运行应符合的逻辑关系。

3.2紧急电动运行的检验方法

与检修装置检验类似,检验时首先进行外观检查,确认紧急电动运行装置的位置、紧急电动运行检修装置的标示是否清晰、控制开关是否为双稳态型式的。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动作试验:(1)紧急电动运行时,一并使(机房或轿顶)检修开关动作时,查看紧急电动运行是否起作用;(2)紧急电动运行时,按压按钮,观察轿厢运行方向是否与标示的运行方向一致;(3)紧急电动运行时查验:安全钳上的电气安全装置;限速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的电气安全装置;(上、下)极限开关;电气安全装置(液压缓冲器)的设置、位置、功能是否失效。

3.3消防返回功能的检验

前文已经提过,设置消防返回功能并非GB7718的强制性要求内容,根据TSGT7001要求,如果电梯购买合同要求配置并设置了消防返回功能,在进行电梯的监督或定期检验时则应按照检规要求进行试验检验。(1)有消防功能的电梯应设置基站(撤离站),便于发生火灾时人员逃离疏散,基站设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消防规范要求。(2)确定消防开关的位置是否与基站(撤离站)在同一楼层,并标有显著“消防”警示标识;检查开关设置位置是否位于电梯层门旁易于接近操作位置,不建议设置过低,防止被误操作。(3)消防开关防护罩应当完好,有效防止电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被恶意操纵;防护罩以玻璃或硬质塑料材质较为适宜,便于观察动作状态和紧急情况下破碎使其快速动作。(4)消防开关应是双稳态电气开关,不可自动复位,不应采用钥匙进行动作与复位。(5)进行动作试验,任意内选楼层呼梯,使电梯运行离开基站,动作消防开关,电梯应立即就近减速平层,不开门,然后返回基站或撤离层,开门待命;消防开关动作后,电梯应不响应内选或外呼信号。有的品牌电梯在消防开关动作后,轿厢内有语音报警信号或显示消防警示信息,提醒乘客迅速离开。此外,有些电梯在进入消防状态后,完成反基站开门待命后,如果在轿厢内持续长按关门或其他楼层按钮,电梯仍能关门并将乘客送到指定楼层,在长按开门键后开门放人,这种功能就是消防员功能,这样设置是考虑特殊情况下需要消防员利用电梯在火灾情况下实施救援。笔者认为一般乘客电梯配备消防员功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也容易造成乘客误操作,反而延误疏散时间。

4结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梯数量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我国在用电梯总数已超过360万台,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电梯大国。曳引式电梯作为列入法定目录的特种设备,服务民用、关系民生,正确学习、理解电梯运行的各种形态特点及相应规范要求,对我们提高电梯安全管理及检验技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2]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3]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S].

[4]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5]秦宜奋.电梯的几种运行形态特点及其逻辑关系[J].科技传播,2013.04.

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8

关键词:自动扶梯 电气故障 排除

引言

从1854年,美国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了第一台安全电梯,到如今电梯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自动扶梯更是许多大型的商场、超市、地铁、飞机场以及火车站不可缺少的辅助设备。据国家质监局的统计的关于电梯事故的数据显示,近些年来,全国电梯故障发生的频率在每年40起左右,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例如,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突然发生逆转,很多乘客猝不及防,造成1死、3重伤、27轻伤的严重事故;2015年7月26日,湖北荆州市安良百货公司手扶电梯发生事故,一名带着幼儿的女子被卷入电梯内,这就是震惊全国的“电梯吃人”事件。

一、自动扶梯电气故障分析

自动扶梯是一种带有循环运动的梯级,用来运输上下行的乘客或者货物等固定的电力驱动设备。1900年,现代自动扶梯的雏形在法国巴黎国际博展会上第一次亮相,此后,自动扶梯很快的应用到了人们生活中,包括火车站、汽车站、大型商场、地铁以及飞机场等各种人流比较密集的场所,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

自动扶梯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要经过各种各样严格的机械调试、电气控制柜调试,整梯的机电联调等,其中电气控制柜的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特别是线路故障,相对比较复杂,处理起来也很棘手。

1.自动扶梯电气控制系统构成及其重要性

自动扶梯通常由承载系统、驱动系统、梯路系统、安全系统和电气系统这5大系统组成,其中电气系统主要包括控制柜、主驱动电动机、停止钥匙开关及启动警铃钥匙开关、制动器线圈、自动电动机、上下端部的启动、移动检修盒、故障显示器等部件组成,是一种集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实现自动扶梯电力拖动控制和逻辑控制能力的核心部件是控制柜,大部分情况下控制柜位于自动扶梯的上端部机房。使分散的电器元件共同作用实现自动扶梯的自动控制与故障显示功能的器件是下端部机房的控制箱。电器开关分散在自动扶梯的各个部分,用来确保自动扶梯的安全运行。自动扶梯使用检修盒进行检修运行,利用自动电器控制装置确保各个机械部件的适时加油、降低运行噪音,提高运行舒适性以及延长机械的寿命。

2.自动扶梯常见电气故障的原因分析并进行排除

自动扶梯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继电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微机控制等几种。其中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的自动扶梯被广泛利用,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少的控制柜接线,编程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相对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安装调试相对简单,维修也比较方便,因此其故障率大大降低。

自动扶梯的故障中有很大的部分是电气控制系统出现的故障,并且是诸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自动扶梯的电气故障,其中主要的因素有元器件质量、安装调整质量,维修保养质量、外界环境的干扰变化等。以下举例进行分析并排除故障:

1)自动扶梯逆转故障

自动扶梯在上下行的过程中在非人为的情况下发生运动方向改变的情况就是自动扶梯的“逆转”。自动扶梯“逆转”非常容易导致下跌、滚落、挤压、踩踏等事件,特别是满载情况下发生的概率更高,严重危害到民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是自动扶梯事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

自动扶梯“逆转”的原因错综复杂,电网错断相、失压等原因造成电动机反转或者驱动力不足,特别是在重载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上行的自动扶梯逆转;低压元件也会造成自动扶梯逆转;装置的短路、粘连、断路等故障,或者安全电路、制动器控制回路故障而失效,无法发挥正常的保护、控制、制停等作用,从而也将会导致自动扶梯逆转。

2)驱动系统故障

自动扶梯的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主传动系统和扶手带驱动系统,包含着很多受力传动部件,其中受力相对较大的是连接固定这些传动部件的零部件,如驱动主机固定螺栓、梯级链和驱动链的链销等,如果这些部件发生断裂或者松动,传送部件就会失去控制,严重影响到自动扶梯的安全运行,同时扶手带的驱动如果动力不足也会影响到自动扶梯的安全运行。如果自动扶梯的器件达不到设计需求,或者在安装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的程序安装就会造成断裂和松脱;另外,在自动扶梯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常维护保养,否则可能导致不能够及时发现自动油不供油或者供油不稳定等状况,处于失油状态或者其他非正常状态下运行的自动扶梯,都会严重的磨损梯级链、驱动链,导致梯级运行摆动,甚至于发生断链的风险。

扶手带的运动大多都是利用摩擦力来进行驱动的,如果扶手带的驱动装置的压紧力不足,或者没有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导致扶手带老化磨损甚至发生断裂,以至于摩擦力不足,所以驱动力不足,极容易造成扶梯上的乘客无法站稳甚至跌倒,从而引发事故。同时,制作缺陷,安装误差或者调试不到位都会导致自动扶梯的扶手带断裂或者脱落,使自动扶梯驱动力不足,造成事故等。

3)梯级下陷

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自动扶梯梯级的前后滚轮共同作用于导轨上,保持梯级踏面的平衡水平,但是如果梯级滚轮本身就存在制造缺陷而在调试的时候没被发现就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就会导致梯级不能与梳齿板啮合(可以参考国际GB16899-2011中5.7.2.5条)。此外,滚轮的在运行中的长期磨损,又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保养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剥离、龟裂等严重的问题。或者因为不良使用,例如用于搬运远超于标准重量的载荷作用在梯级上的时候,导致机械设备变形,甚至于梯级不能与梳齿板啮合,从而引发故障。

3.责任意识不足

现在种种的技术工具越发的精密和复杂,也越来越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这类贴近生活的技术产品高度的依赖于专业的维护团队,普通的民众很难从外观或者感官上来判断和排除危险,因此就需要这个专业团队有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尽可能的排除危险,并加强关于此种精密技术产品的安全宣传力度,提高民众风险意识以及安全使用意识。

二、案例分析

1.故障现象

用PLC模拟测试某品牌的地铁公交型自动扶梯电气控制柜时,扶梯上电是主板报变频检测电源缺相、错相的故障。

2.原因分析

根据故障提示:

第一步:先去检查试验台、变频器等

经过仔细的检查,实验台剂变频器380V输入电源的R、S、T接线端的相序、接线情况均正确无误,因此排除实验台以及变频器存在问题的可能。

第二步:检查是否扶梯主板硬件电路以及程序写入出现问题

更换新的主板并且重新写入控制以及变频程序,发现故障仍未消除,排除扶梯主板硬件电路以及程序写入的问题。

第三步:检查是否是扶梯主控板及变频器之间的通讯牛角线的问题

更换连接扶梯主控板与变频器之间的40Pin通讯牛角排线(如图1所示),发现相故障立即得以消除,寻找到故障原因。

原因分析:可以推断出,因为变频器的通讯排线出现暗断等因素会使得主控板无法正常检测到变频三相输入R、S、T的相序,因此主控板会判断变频三相输入R、S、T的相序与程序中设定的R、S、T相序不一致,所以报错相故障。

三、结语

对于出现的故障要结合电气控制原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推断故障可能产生的各种可能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一的排除,并提出应对措施,总结出有效的评判方法,并且及时做好总结形成相应的分析总结报告,为日后积累宝贵的经验财富。

参考文献:

电梯试用期总结范文9

兴安盟特检所在对某单位2#在用电梯进行8.10项(上行制动试验)进行试验时发生轿厢上冲现象;其中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空载曳引力试验、运行试验均符合?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的规定要求。该台电梯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生产, 1999年5月1日出厂,于同年10月份安装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型号为GPS-CR、额定速度1.60m/s、额定载重量1000kg、12层12站、控制方式为集选型,安装两根补偿链,限速器为单向限速器,由通辽市奥通电梯有限公司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8.10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 上行制动试验的检验内容和要求:

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当被可靠制停,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

检验方法:

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至行程上部时,断开主开关,检查轿厢制停情况。

当时在进行此项试验时是由维保单位的一名维保人员负责观看电梯层站标识、电梯运行到八层时该名维保人员发出断电指令,另一名维保人员切断该台电梯的主电源开关,电梯没有立即停止运行、而是继续向上运行直到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才停止;打开顶层层门观察,轿厢地坎处于上端站的中间位置,打开基站观察,对重缓冲器已发生倾斜,补偿链断裂的散落堆放在两缓冲器之间。(见下图)

二、原因分析

发生轿厢上冲现象后,检验机构决定对轿厢发生上冲现象的原因进行查找;着重从平衡系数、曳引机制动器的制动效果、曳引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分析。

1. 平衡系数的测试

①以电动机电源输入端为电流检测点。

②轿厢分别空载、装载额定载重量的30%、40%、45%、50%、60%、作上、下全程运行,当轿厢和对重运行到同一水平位置时,记录电动机的电流值.

③将上下行电流绘制电流-负荷曲线,以上、下行运行曲线的交点确定平衡系数。

现场实测值为

平衡系数图

④经过画图得出平衡系数值为52.5%,大于标准的规定值,建议:应拆除

④经过画图得出平衡系数值为52.5%,大于标准的规定值,建议:应拆除1-2块对重块。

⑥平衡系数过大则证明对重侧重量大,超过标准规定值。

2.对曳引主机制动器两侧制动闸瓦的间隙测试值分别为:

①0.15mm 0.09mm 0.09mm 0.09mm

②0.24mm 0.15mm 0.09mm 0.15mm

③经计算得出制动闸瓦间隙的平均值为0.1mm和0.15mm,符合规定要求。

④按《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规定,对制动间隙值没有具体要求,只要求:

A.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当分两组装设;

B.电梯正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当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当防止电梯再运行。

⑤按原有的检规规定在开闸时,制动片不得与制动轮磨擦,制动闸瓦四角平均间隙不大于0.7mm。

⑥以上的测试值均为维保人员在电梯发生轿厢上冲现象调整后的测试值。

⑦通过对另外一台电梯的制动间隙测试,制动闸瓦四角平均间隙大于0.7mm。

⑧发生冲顶现象之后,据使用单位人员说原来在上下班高峰期,轿厢平层精度就相差较大。这说明原来制动器的制动效果不佳。

3. 空载曳引力试验

①标准要求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当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

②试验方法:将上限位开关(如果有)、极限开关和缓冲器柱塞复位开关(如果有)短接,以检修速度将空载轿厢提升,当对重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后,继续使曳引机按上行方向旋转,观察是否出现曳引轮与曳引绳产生相对滑动现象,或者曳引机停止旋转。

③现场试验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

④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曳引能力要求轿厢在125%额定载荷状态下处于平层位置时无打滑现象。

4. 上行制停试验

①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当被可靠制停,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

②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至行程上部时,断开主开关,检查轿厢制停情况。

③上行制停试验测试滑行间距大约为320mm左右。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的计算对此项试验的滑行间距应为S=V2/2a(a取0.8m/S2)

④S=1.6m

⑤有上述公式计算得出的数值看出上行制停试验测试滑行间距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5.轿厢下行制停试验:

轿厢装载1.25倍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至行程下部,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曳引机应当停止运转,轿厢应当完全停止,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

①轿厢在装载125%的额定载荷的向下运行时,切断供电电源,轿厢应能可靠的制动住。

②轿厢在装载125%的额定载荷的情况下,处于平层位置时无打滑现象。

③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曳引轮按电梯上行方向运行时,空载轿厢不应被提升。

④经现场对空载、满载、125%额定载荷试验轿厢均能可靠的制停。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