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梯安全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3-28 10:10:22

电梯安全论文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1

[关键词]事故 安全 措施

中图分陈类号:TU857;X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97-01

我国已成为电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电梯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各类电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恶性事故的惨痛后果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震撼。每一份事故分析报告,都能披露出电梯事故发生前的各种问题,事故隐患受到的漠视。所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究竟如何才能构筑真正有效的安全生产平台,有效遏制电梯事故的发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电梯的现状

目前我国取得电梯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已近500家,在用电梯数量已超过200万台,每年新增40多万台,全国取得电梯安装、维修许可证的中小施工企业有5000多家,保养难,维修难,已成为现在的严峻的问题。

2.电梯事故的原因

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3.电梯事故案例及分析

许多电梯事故发生前,不是我们没有发现隐患,而是漠然处之,存在侥幸心理,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其结果是事故必然爆发。有些人看不到隐患“立即整改”和“限期整改”的区别,甚至把“违章操作,带病运转”视为正常状态。

3.1 电梯维修工被压井底

正在装修中的某公司大楼内发生一起电梯“咬人”事故。当天下午,取得电梯维修资格证书的某公司王某独自深入电梯井底对电梯进行调试。因为要进入电梯井底,王师傅先把电梯轿厢调到停在二楼的位置,然后利用钥匙打开了一楼的手动电梯门,进入井底作业。王师傅在维修电梯时把电梯上下升降给锁住了,正常情况下各层人员无论如何是打不开电梯上下楼的。令王师傅没想到的是,一场致命的危险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公司员工小罗在二楼准备下楼时,为了图方便,来到电梯门前轻轻按了一下下楼的指示键,电梯门大开了,小罗走进电梯,再按下楼键时,电梯"砰"的一声直接跌到了一楼。

事故分析:

以上事故是电梯维修人员在维保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的自身伤害。事故中维修工独自一人维修并下入到电梯底坑中,无人配合,无人进行监护,更没有立指示标牌。而其进入底坑之前,未将电梯轿厢内的检修、急停开关打下,进入底坑后又未将急停按钮按下,使得电梯一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有人呼梯后,电梯自动运行而最终导致其受到伤害。

事故思考:

从上述事故上可以看出电梯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保养时,安全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电梯故障, 自认为是小故障,常一个人去处理,这样既没有了安全的监护,又没了安全的保障。在电梯维修过程中,不管是上轿厢顶部、底坑,还是电梯机房,在维修中一定要先将电梯电源断开。需运行检查时,也要将其处于检修状态进行。

3.2 坠落电梯井道

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付先生说公司有过规定,货运电梯是严禁乘人的,该名女工来厂才半年,从事的是包装工种,对相关规定不是很了解。

事故分析:

此事故是电梯电梯厅门敞开着,无人把守,又没有悬挂标识牌和设立防护栏情况下,误以为厅门开着,轿厢就在该层,而误入井道,造成事故。

事故思考:

此事故提醒乘客,在进入电梯轿厢前一定要注意观察,看电梯是否在该层站后再进入。如果作为电梯的管理者,做到了对乘客宣传乘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将乘梯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告知乘客。

3.3 平层超差引起的坠人事故

某机械厂金工车间主任准备从3层到1层找车间检验员来检验一批零件,按了几次召唤按钮,电梯显示装置的灯不亮,只听到井道内有电梯行动的响声,原来此刻电梯正在检修,故电梯驾驶员(无操作证)没有将指层灯开关打开,后来多次听到3楼呼叫,就把电梯开往3楼。当电梯从上往下运行将到达3层时,驾驶员停下电梯拉开层门50CM左右准备相告不能载客,想不到该主任见3层门缓缓打开就立即跨了进去,结果从轿厢底部坠落底坑,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

此事故是由于电梯驾驶员违章操作――电梯未到平层位置,在轿厢门开着的情况下,弯腰用手拨动门锁打开了3楼厅门,导致该主任误以为轿厢到位而一脚踏空跌入井道致死。

事故思考:

此事故起因来自电梯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这给我们电梯管理者提了个醒:在电梯管理上,我们不但要有严谨的安全操作规程,还应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 另外还要严禁电梯操作工不经培训无证上岗。

4.电梯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4.1使用单位应加强管理,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等。按规定配备持有电梯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管理人员。

4.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安全培训,《电梯安装维修人员安全手册》作为培训教材和现场安全施工的工具书,人手一册,不断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4.3强化四级事故掌控。即结合典型案例,理性认识事故,强化服务意识;组织现身说法,深入分析事故,掌握服务技能;注重隐患排查,严密防范事故,提升服务品质;启动应急预案,稳妥处理事故,提高服务满意度”。当遇到管道爆裂跑水、电梯设备湿水、停电、运载货物、停梯关人等突况维修人员应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定期开展以“突发停电、消防疏散、电梯困人事故处理”为内容的大规模安全应急演练,从而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

4.4加大对乘梯知识的宣传力度,在电梯轿厢张贴安全乘梯须知,确保乘客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知道如何处理。

5.结束语

电梯事故的管理与预防应从电梯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电梯乘梯安全常识的普及两方面入手,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电梯行业的安全法规建设和员工的素质提升,才能使事故减少到最低,也能更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贺小明.电力建设现代安全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转贴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2

一、思想素质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XX年是市委市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市局“科技信息提升年”,以及实现中心“1133”工作目标的重要一年。XX年上半年,我部认真学习和领会市委市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市局“科技信息提升年”工作主题,以及实现中心“1133”工作目标的重要性,积极推进部门检测队伍的建设和部门的内部管理。通过组织学习,使全部门每一个同志都深刻理会了市委市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市局“科技信息提升年”工作主题、实现“1133”工作目标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全部门人员为安全生产服务、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的意识。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全部门同志踊跃捐款,奉献了一份自己的爱心;我部段晓明同志更是深入灾区,为灾区排险和重建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部通过集中学习和典型案例教育,使全体人员廉政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确保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落实到了实处,较好地执行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责任书》。

按照中心开展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活动的部署,我部积极进行了相关的工作,张东平同志还在中心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上发出了倡议。

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中,我部积极组织部门全体人员学习、讨论和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同时按要求做好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展风采”活动的相关工作。

二、安全工作管理目标方面

安全工作是检验工作的重中之重,电梯检验部一直把安全工作作为本部门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我部严格按照与中心签订的《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要求和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针对检验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部门坚持了现场检前会制度,检验人员在每次检验前对电梯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了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向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讲解检验工作中的安全要求,避免了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不安全行为。

正副部门作为部门安全工作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经常深入检验现场监督安全工作,督促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和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检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不符合检验安全条件的,不进行检验工作,严格控制住了安全事故。同时认真积极做好消防、治安工作,使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

通过加强对部门内部的安全和治安管理,我部杜绝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治安事故和的发生。无钱物、票据、档案资料及其他公共财产损失、被盗和泄密现象发生。

三、工作质量管理方面

坚持每周组织部门全体人员学习国家标准、检验规程、中心质量体系文件,讨论检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质量技术部现场抽查和检验报告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准检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了检验技术水平和检验质量。

部门正、副部长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检验现场,对新安装、改造、修理和定期检验的电梯、扶梯检验情况进行抽查,严格控制了检验工作质量,杜绝了重大检验工作失职。

四、行政管理目标方面

为搞好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我部完善了与检测质量、检测安全和检测收费率直接挂钩的分配办法,鼓励本部门人员积极工作;通过提高技术骨干人员的待遇,调动了检验人员提高学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年度培训考核计划,将考试成绩作为培训效果的检验,促使检验人员自觉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

完善和加强了部门内部管理,强化了部门管理办法、办事流程和内部分配办法,增强了部门每一位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严格执行了中心《行政管理制度》。

今年我部实行了检测小组远郊区县检验任务承包的工作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服务质量管理方面

为搞好服务质量,我部不断加强对本部门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经常性地向电梯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了解内业人员和检验人员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今年6月,我部配合质量技术部,对本部门检验人员进行了现场的检测比对,提高了本部门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按照中心“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告知免责的规定”,认真做好严重事故隐患告知及报告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了每检验完一台电梯,立即书面告知受检单位,并有受检单位人员确认签字;对检验中发现的严重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形,在规定时间内以挂号邮寄的方式报告了所在地行政监察部门。

完成了对丝绸宾馆“1?6”电梯伤害事故和“6?12”江湾国际花都电梯安装事故的应急处理,并及时帮助监察部门进行技术分析,确保了事故调查的顺利进行。

为提高我部检验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技能,按照市局大培训、大锻炼、大考试的要求,我部已有一名人员到企业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锻炼,送出了5名检验人员参加了国家局组织的电梯检验师培训。

六、检验任务目标方面

经电梯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XX年上半年,完成电梯、扶梯检测10498台。其中完成电梯检测9361台(新安装检测1941台、修理检测127台、定期检测7293台),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检测1137台(新安装检测126台、修理检测37台、定期检测974台)。通过检测,共发现电梯、扶梯存在安全隐患4375条,并对存在安全隐患较为严重51台电梯、扶梯进行了现场复检,保证了电梯、扶梯的安全运行。

定检率达到94%,申报设备检验率和严重事故隐患报告率达到了100%,对到期而未检的电梯按规定收集了见证材料,并按规定及时进行了上报。

七、业务开拓方面

在业务开拓方面,我部5月底在完成了电梯限速器检验仪的配备后,全面开展了限速器检验工作,上半年已检验电梯限速器1535台。

同时对别墅

电梯、船用电梯检验、对委托评估和鉴定工作也进行了积极的开拓。

八、科技工作方面

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完成了市局项目《重庆市电梯安全运行保障条件与应急处理对策》,现正进入结题验收阶段,同时我部与涪陵分中心联合进行的《电梯限速器检验规程》制订工作正在稳步开展;XX年上半年,我部人员在部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九、体会

我部上半年实行了检测小组远郊区县检验任务承包方式,提高了远郊区县的检验效率,尝到了求变带来的甜头。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3

此前,南京地铁官方微博称:“约95%的自动扶梯右侧磨损严重,不再提倡‘左行右立’,站稳扶好更重要!”南京地铁曾在2010年至2011年间,推广过自动扶梯“左行右立”,并将此作为文明礼仪来宣传。但南京地铁部门后来发现,常有乘客因在电梯上跑动而摔倒。考虑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南京地铁随后进行了冷处理。这两年开始,则明确不再提倡这一行为。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广东、上海等地。

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表示,自动扶梯与普通楼梯不同,普通楼梯的台阶高度在16到17厘米左右,而自动扶梯的台阶高度一般在24厘米左右,远远高于正常行走的楼梯台阶高度,所以自动扶梯并不适合行走。他认为:“‘左行右立’是一种‘道德绑架’,在扶梯上走动才是更不文明的行为。”

地铁“左行右立”是危险的字面文明

就在“左行右立”在多地被取消的时候,“靠右站稳”这一固有思维却似乎难以磨灭。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始,“左行右立”被官方当作一种文明出行的典范大力提倡。可是,被打上“文明”“素质”标签的“左行右立”这一行为模板是否真的合理安全呢?

“左行右立”很明显是一句外行话,它没有考虑到这一适用于固定楼梯的标语是否适合手扶电梯这一运输工具,没有考虑到电梯右侧板的磨损问题,没有考虑到在客流量大的地方在手扶电梯单侧站立是否会让效率更低,也没有考虑到在高速运行的手扶电梯上快走、奔跑本来就很危险。着急赶路的话完全可以走楼梯,为什么要抢那几十秒去跑狭窄的电梯呢?

标语口号使得词句简洁有力,朗朗上口,容易记住。然而,正如徐贲在他的文章《过度运用口号和标语妨碍公共理性》中的论述一样,标语口号常常是一种肤浅、粗糙、程式、空洞的表述,是一种非常单一的主观宣泄,而不是理性周详的思考表达。外行讲话没关系,有人讲外行话也没问题。问题是,在一些观点、意见被标语化后,接受这些观点的人们也通常很少去反思其背后的道理和逻辑,而去追求一种“字面的文明”,这是非常危险的。

公共议题需要更多公众讨论

目前,加拿大、美国、日本已经相继取消了在电梯上“左行右立”的规范。在国内,像广州、上海也开始陆续取消这个规范。对此,反对者认为,公众早已经习惯了“左行右立”,对突然取消很不适应。而且“左行右立”也是一种秩序,没有秩序就更谈不上安全。如果左边不留出走的地方,有些乘客赶时间非要走,也可能出现矛盾和推搡。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4

关键词:老旧电梯;风险评估;安全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084-02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工程风险管理成为了社会与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工程风险管理涉及发现风险、评估风险以及规避风险。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公众利益,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是工程管理者应该重视的课题。

1 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在现代社会,电梯成为了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同时它又是一种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电梯一旦出现事故,可能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分析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因素,对开始老旧电梯安全风险管理有重要作用。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有五点。

1.1 技术落后,容易出现故障

老旧电梯普遍存在拖动与控制技术落后的问题,由于技术落后导致电梯的可靠性较低,加之使用多年,造成电梯零部件出现老化与损坏,老旧电梯的故障发生率大大提高,并且逐年增加。

1.2 老旧电梯与现行电梯安全规范的矛盾

我国电梯安全的规范文件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从1987年以来,几经修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2003年修订的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增加了大量新的安全要求,其中包含许多技术与安全性要求,显然老旧电梯达不到现行电梯安全规范的要求。

1.3 老旧电梯老损问题严重

老旧电梯由于长期的工作运行,不可避免的存在线路老化、磨损的问题,电梯的主要部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旦达到或超出电梯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电梯就等于是一颗定时炸弹。电梯的主要部件包括钢丝绳、继电器、曳引机、接触器、变压器、制动器、限速器-安全钳、轿门门机及层门系统、缓冲器等,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带来严重危害。

1.4 老旧电梯维护和改造困难

老旧电梯普遍存在维护经费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大多数的老旧电梯不能及时进行检查、维护与改造。在我国的老社区中的老旧电梯得不到专业的维护,一般由物业公司管理,常常出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维修不及时,影响住户使用;另一方面电梯维护工作无法达到新的技术标准。

1.5 我国缺乏老旧电梯报废的相关规定与标准

截止目前,我国还没出出台明确的电梯报废标准,老旧电梯没有明确的退役时间表,没有报废评估的方法与标准,使得很多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电梯还未服役,严重威胁着人民的人身安全与生产安全。

老旧电梯安全隐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人们对电梯安全需求的提高,针对老旧电梯的现状,分析老旧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估办法与相应措施,为老旧电梯的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有重大意义。

2 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

前文提及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老旧电梯报废标准,同样的我国也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办法。针对我国现存大量服役老旧电梯的现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刻不容缓。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是建立在进行的检测仪器设备与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之上的,二者缺一不可。

利用设备与工程安全原理对电梯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作出初步辨识,对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而预判电梯存在的危险源、老损部件、故障概率以及电梯寿命周期,最后结合电梯安全状况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

一般来说,老旧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准备阶段、安全隐患分析与辨识阶段、定量与定性评估阶段、制定安全措施阶段、安全风险评估结论与建议阶段以及编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阶段。

安全风险评估程序依次如下:

①准备阶段。收集与掌握评估对象的基本信息,与相关单位签订评估协议,明确权责与评估目的,准备设备与确定安全风险评估组成员。

②安全隐患分析与辨识阶段。依据被评估电梯运行与维护的情况,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检测与分析,识别出有害因素,确定风险来源、关键部位以及存在方式,明确电梯发生故障的方式与规律。

③定量与定性评估阶段。对辨识阶段的基础上细化评估单元,对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进行可能性与严重程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④制定安全措施阶段。在电梯安全风险定量与定性评估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能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的维护方法与技术手段。

⑤安全风险评估结论与建议阶段。列出评估电梯的安全隐患因素与主要威胁,指出电梯运行过程中应该重点防范的主要风险源,为电梯使用者与管理者提出安全措施与应对风险的建议。

⑥编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阶段。综合以上评估的结果编制出风险评估报告,以备查用与借鉴。

3 老旧电梯风险识别

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是以电梯的运行安全为出发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并指出风险来源与风险等级,对各项评估指标进行划分,电梯运行环境评估、管理维护保养评估、制动功能评估、控制功能评估、曳引功能评估、限速器-安全钳可靠性评估、轿层门与层站评估、电梯整体性能评估、电梯能耗评估、电梯安全装置评估以及关键部件可靠性评估。各种指标的综合评估能够对发现老旧电梯的所有潜在隐患,并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行危险识别。

危险识别的办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与针对性,每一种危险识别方法能够识别出老旧电梯中不同的危险因素。

因此,危险识别方法的运用要对症下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般而言,常用的电梯危险识别方法有三种:

3.1 对照相关标准进行识别

利用我国最新出台的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关标准对电梯进行危险识别。

3.2 收集电梯使用记录

收集和查阅电梯的使用记录,包括电梯的故障记录与危险历史,直接获取电梯使用过程中的量化数据,帮助我们对电梯危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可以通过事故树分析法追溯电梯故障的原因与规律,进而辨识出影响电梯安全的危险因素。

3.3 实践测试法

有专业的工程安全技术人员使用先进设备对电梯进行实地的现场检测,收集测试数据,借助工作任务分析与假设分析法进行电梯危险识别。

4 老旧电梯风险等级评定及降低风险措施

老旧电梯的风险等级评定依据前文提及的安全风险评估程序,针对电梯风险评估进行等级评定,确定电梯风险的类别,制定相应的减低风险的措施。

参照我国GB/T 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估和降低的方法》与GB 24804-2009《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标准,对老旧电梯的风险要素的等级划分以风险带来的损伤严重程度为定性参照,见表1。

依据电梯风险要素发生的概率的近似定量制定出各种风险要素的概率等级,见表2。

基于电梯风险等级对电梯风险类别进行评定,并拟定对应措施,风险类别说明见表3。

电梯风险评估优先考虑风险等级,而不是损害的严重程度。具体而言,电梯风险等级为“2B”的风险情节要高于“1E”,虽然“1E”的风险等级会导致严重的损害,但由于“2B”的高况,要优先对“2B”进行维护与修改,然后再对“1E”进行维护,这里要说明不管风险类别如何,都应该引起电梯风险评估人员的重视。这里电梯风险类别的评定与划分仅仅是从电梯运行安全的角度出发,我们还应该考虑到电梯实际的使用环境、使用年限、使用频率以及日常保养情况,在综合考虑电梯管理的经济因素,来采取具体的风险减低措施。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电梯管理;医院;安全部门

电梯是为公众服务的重要特种设备,从2014年开始,国家对于电梯的监督管理法律依据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提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突出了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医院是为大众服务的场所,医院电梯尤其是医用病床电梯的垂直运送急、危患者,是赢得患者生命宝贵抢救时间的重要措施。医院一般缺乏专业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于电梯安全管理认知程度很低,对电梯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较低。为此,开展医院电梯的有效管理,预防电梯安全事故出现,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十分重要。

1 医院电梯安全管理

1.1 成立电梯安全管理部门

对于医院来说需要建立电梯安全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电梯安全管理。医院需要依据使用电梯的数量配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通常来说在用电梯是0部之下的需要设置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用10部以上的需要设立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部门。所有从事电梯安全管理的人员与相关操作人员依法获得电梯管理员证以及电梯作业证,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操作。

1.2 建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该至少含有:电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电梯司梯人员岗位职责、电梯日常安全检查制度、电梯司梯人员的培训制度,电梯应急救援预案等。

1.3 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应该含有以下几项内容:电梯的出厂合格证、电梯重要安全部件的试验报告、电梯安全维护保养说明书以及电梯技术图纸等技术资料与文件等;电梯的安装、竣工与递交资料;电梯的验收检验报告与电梯的定期检验报告;电梯的使用登记证,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电梯定期日常检查记录与电梯的日常运行记录等;电梯维修与改造记录,电梯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等。

2 电梯的日常管理

2.1 新安装电梯

对于新安装的电梯,需要经过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并在投入使用之前或则是在投入使用一个月内,需要向当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电梯的检验合格标志需要置于电梯轿厢内部显著位置,一般挡在轿厢内操纵盘位置。对于电梯轿厢显著位置必须粘贴注意事项,其应该含有乘客均匀分散乘坐;禁止在轿厢内蹦跳与摇晃;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后立即对外取得联系,并保证镇静等待救援;出现火灾地震之后严谨乘坐电梯;医用病床电梯应该告知患者乘坐电梯应该有义务人员或家属陪同。电梯起,停时消耗的电能会多很多,同时乘电梯的人可能第个楼层都有。为此对于10层以上的电梯应该实行分开,对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实行分开单双层,也就是一部电梯只在单层停靠,异步只是在双层停靠。

2.2 已用电梯的检查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天都需要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其主要含有含有:光幕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的声音、电梯的警铃与通话装置是否正常以及电梯机房设备是否正常。对于电梯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立即处理,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决定停止电梯使用,并及时告知医院的负责人。

3 电梯的维修保养

3.1 电梯的维护保养

对于电梯的维护保养需要由电梯生产制造单位或者是依法取得电梯安装、改造以及修理许可证等单位进行,医院应该同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订保养服务合同,维护保养单位依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每月最少开展两次的电梯清洁、以及保养等。对于签订维修保养服务合同的时候,医院需要选择电梯生产制造单位,对于新投入的电梯,都必须签订电梯维护保养合同,电梯质量保证期内生产制造单位定期的回访不能代替日常的维护保养。

3.2 电梯的维修与改造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障中出现常用零件磨损、小故障的排除等,因为维护保养单位负责更换或维修处理。依据电梯有关技术资料的论证,电梯每运行3年需要开展1次的中修,更换老化的部件,电梯门吊挂轮等。对于运行5年需要开展一次大修,更换曳引轮、钢丝绳、限速器钢丝绳等重要安全部件。

3.3 降低电梯能耗的办法

及时更换老旧故障部件是提高单个电梯工作效率、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对故障频发的电梯,要制定特殊的维护方案,增加维护次数,减少临时故障时间。另外,对电梯照明、通风系统做到智能控制,在长时间无人情况下能自行关闭照明、通风,减少电力损耗。在工作日下班期间及节假日等人员少的时间,只保留必要数量的电梯运转,减少电梯不必要的损耗。实施中可以先在每栋楼关停一部电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再做相应调整。比如一部6KW的电梯,按25%的利用率来算,一天的可节省电量为:6×25%×12=18度,一个月(30天)就是18×30=480度电,这还不包括照明、通风、控制系统的损耗,长期坚持对节省电力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4 结语

医院至少每年需要举办一次电梯困人急救演练,演练前应该依据应急救援预案策划演练脚本,充分的做好演练准备演练应真实、有效、保证安全。演练后应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体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杨金荣,王芳.早期风险干预在医院电梯风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1):59-60.

[2] 郭枫.医院电梯安全管理的策略[J].医疗装备,2016(09):104-105.

[3] 方斌.σ皆旱缣莅踩使用的几点维护与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22):76-77.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电梯 安全 检验 维护保养

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些必备的工具,而电梯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用。可是电梯系统却是一种极其繁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电梯的作用甚广,其作为承运人员以及货物的特种设备,电梯如何安全的运行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不但要求乘坐舒适、停靠准确,而且更要方便快捷,尽量缩短候梯和故障停梯维修时间。

一、人员资质限制及责任

1检验人员必须持有检验检测证书

根据我国《特种设备监察条例》规定规定,我们所有的电梯检验机构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检验资质,而且其从业人员必须经过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此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启用合格人员对电梯进行检验检测,既是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办事,也是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行为。

2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对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所有符合规定的检验机构以及其从业人员在对电梯设备进行检验检测之后,都必须要及时、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经检验检测人员签字后,由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机构及检测员对检测报告负责。只有经过认真检查,才能及时发现、消除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机构或人员,按照《条例》规定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让检测机构及人员对检测报告、鉴定结果负责,可以有效杜绝马虎了事、假报告的事情发生。

二、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可以组织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能掌握有效的电梯安全信息,方便相关部门、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维修,减少电梯安全隐患。特别是建议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电梯(尤以公共场合的电梯为重)进行排查,制定出合理的定期检验检测方案,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排除,未雨绸缪。

三、电梯机振动检测技术

1人对不同频率的振动感觉是不同的,实验证明,在振动强度不大的振源作用下,频率为0~1Hz的振动主要影响头部,如果持续几分钟往往有不舒服的感觉;1~2Hz的振动容易使人打瞌睡;3~4Hz的振动使腰胸局部有较大振动;5~8Hz时不舒服的感觉较大;9~30Hz时脸、颈部振动大、视线受到干扰,30Hz时振感最明显;30~80Hz时振感逐渐减小,到高频区时脚部有发麻感觉。除了频率对人员各部位有影响外,振动强度对人体也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超过500cm/s2时,会造成人体器官平衡失调,导致神经与心血管障碍。人站在轿厢内,水平方向的振动比运行方向振动更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2经过检测数据统计及参照优秀电梯制造企业内控指标的规定,均证实现行标准规定正常运行轿厢内振动范围为水平振动不大于15cm/s2;运行方向振动不大于25cm/s2是合适的,而且按照国际通用惯例,振动加速度宜采用单峰值,滤波上限取为80Hz还是保留为100Hz是可供修订标准的考虑的,由于现用大量仪器均为100Hz,其实这对测值没有太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电梯乘员的身心健康,减小振动的不适感,预报故障以便及时修复,除检测振值大小,应对测得的振值进行频谱分析,所以往往采用专用振动测试分析仪,该仪器与微机相联进行频谱显示并分析,可确定是电机磁极引起振动、高速轴动不平衡振动、联轴节不同轴、还是蜗轮付与轴承振动以及该2处磨损状况。近期正在研制多通道电梯振动采集分析仪,主要用于电梯新产品研制与电梯安装调试。

众所周知,电梯轿厢的振动主要来源于曳引机运转产生的振动,曳引轮绳槽的误差,导向轮的偏差,钢丝绳直径偏差与各曳引绳张力不均匀,导轨质量及其安装误差,导靴形状与安装偏差,空轿厢自身不平衡,或与轿厢固有频率引起共振等,但这些振动源的振动频率是不相同的,根据振动检测值的频谱分析就可以找出振源,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例如改变轿厢固有频率;更换曳引绳绳头组合件中弹性元件;更换轿厢与轿架间弹性元件等,并可观察对比效果。为此可采用8通道进行数据采集,在轿厢地板上三维方向测振,在轿架上相同三维方向及在曳引绳绳板或绳头拉杆上的运行方向进行数据采集,从空载到满载各工况做轿厢上、下运行及正常平层,上述8通道同步采集,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以利设计出隔振与减振最佳设置,降低轿内振动强度,或将振动频率降到人的非敏感区范围。

四、电梯控制系统检测

很多电梯发生的安全事故,有一部分都是因为电梯的控制系统出现了问题。尤其是门锁的问题最多,门区的伤亡安全事故是电梯发生伤亡事故最多最严重的。通常,发生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控制系统故障,使得轿厢开门、关门不正常而造成的剪切伤亡事故。因此,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对安全事故多、少有这重大的影响。

五、安全部件检测

在电梯安全部件中包括限速器装置、安全钳以及缓冲器三种部件。其中限速器是一种超速探测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机房或电梯井道顶部,也有装于底坑的情况。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要对电梯限速器定期进行校验。

而安全钳是电梯轿厢紧急制动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在电梯保护系统中,是电梯结构中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钳每月应加机油 1 次,同时紧固,保证提拉力迅速传递到安全钳拉杆上,且不超过300N。同时检查弹簧、螺钉、销轴等零件是否松动,松动则应加紧;每月往楔块、钳座涂少量凡士林1 次,定期清洗、调整安全钳楔块,保证钳块的动作灵活。限速器要勤检查。轮轴与轴套每周应加一次油,每年清洗一次,铅封处不得拆卸,离心甩动装置应定期清理上油,保持动作灵活。

限速器的绳索伸长超出规定范围时,应截短绳索。每 2 年要经有关部门校验 1次限速器动作速度,确保其动作速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7

关键词:电梯安装;电梯维保;人才培养

一、电梯工程技术人员能力分析及市场需求分析

作为特种设备,电梯是需要先在制造厂加工、装配好零部件,然后再经过异地现场总安装,督检验收合格后,才能真正称为合格产品,是属于需要两地加工制作的特种设备。与整装出厂的产品相比,其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安装的好坏,即取决于电梯安装工的技术水平。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电梯出现故障的概率与其维保质量息息相关,而维保质量的高低又与维保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关。

电梯安装维保工是指经过专门的技术质量及安全操作培训,能够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电梯安装维保工作,并对不正常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员。在电梯制造、安装和使用三大环节中,由于电梯安装施工及日常维保多是高空、井道内作业,有的还是露天作业,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很大,所以电梯的安装维保是集复杂性、特殊性、危险性于一身的生产活动。

安装维保一部电梯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程,不但要接触到诸如电梯轿厢、导轨等井道机械部件,还需要了解相应的电梯控制电器部件。这就要求电梯安装维保岗位需要具备如下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

1.熟悉高空作业、防火、电焊、气焊、现场触电急救等安全知识;掌握电工、钳工、起重工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

2.熟悉电梯的机械构造、性能要求,以及电梯安装工艺的要求;懂得电气原理图,并能排除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常见故障。

3.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考核部门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

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大陆取得电梯制造单位许可的企业为498家,年产量达到21.6万台,安装验收电梯19.8万台,年均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到2009年,仅上海的电梯总量已超过11万台,跃居世界城市首位,我国俨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取得电梯安装、改造、维保单位许可的企业为5.5千家,取得电梯作业人员资格的人数为40万左右。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现在拥有电梯作业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现有电梯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途径

目前电梯安装维保工程技术人员大致有以下几种培养途径:

1.电梯安装维保企业自身培养

为了满足本身的需求,由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其培训过程就是在工作中进行,有些企业会进行部分理论课的讲解。总体来说,工程技术人员理论知识较欠缺。另外,其培训时间也不固定,需视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安装项目的工期而定。等到员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由企业组织到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所取得资格证书。

2.专门的培训机构

随着人们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市场上也相应出现了很多的电梯从业培训机构。一般培养想从事电梯维修行业而没有相关工作单位的人员,或受电梯工程企业委托对其员工进行培训。这种机构有自己固定的培训场地,电梯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多,学员也会被分派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然后再由培训机构组织到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所取得资格证书。

3.“师傅带徒弟”的原始模式

目前,市场上有20%的电梯安装人员都是经过该模式培养出来的。这种模式的培训费用较低,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培训过程不科学,系统性差,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论可言。这些人员一般很难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而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上很难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4.职业院校及技工学校培养

由于电梯工程技术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职业院校及技工学校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巨大的蛋糕”,陆续设立与电梯相关的专业。就广东而言,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电梯工程专业,另有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等,均开设了与电梯相关的专业。这些学校都开设有与电梯相关的电子、电工、电气、机械等相关课程,该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员,理论基础相对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规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因此学校都会将学生派往单位实习,锻炼动手能力。然而该模式下的学生动手能力相对弱一点,实际经验不足,需要不断的锻炼和磨砺。等到学生毕业时,学校组织到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所取得资格证书。

三、职业院校培养电梯技能人才的难点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电梯工程技术人员的缺口巨大,很多学校都在开设与电梯有关的专业。然而,这些学校电梯专业的招生情况却不尽人意。如我校电梯专业,在以“电梯安装与维修”为名连续招生两届之后,不得不将名字更改为“楼宇智能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生源短缺和高就业率严重不符的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客观原因:就业观念存在偏见

这是我国就业观念的大环境造成的。家长和学生片面地认为,上了技工院校出来就是当工人,而当工人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干得都是脏活、累活,不体面,也挣不了什么大钱。

针对电梯专业,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基本上是从事安装和维保工作。电梯机械的部件较大,安装过程相对比较辛苦。而且电梯安装基本是高空作业,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很多学生毕业后在安装行业做不到1个月,就辞职走人。电梯维保工作被很多人误解为“高级清洁工”,平时就是给电梯抹灰擦油,工作环境差,也没有技术含量,学生自然不愿意从事该行业。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些岗位必须持证上岗。要想从事安装和维修,工作人员一定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技工院校毕业生正是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且有资格上岗的群体。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相当多的用工单位却不需要上岗证,这就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学与不学一样就业,因此,又何必花钱去学呢。

2.主观原因:学校宣传力度不够

很多学校的招生工作缺少整体安排,不加强宣传,只是把招生任务分给教职工,来多少教多少,这是不可能搞好招生工作的。尤其对于电梯这类特种设备产品,学生家长对其很少了解,更不要说让子女去从事这个行业了。

其实,汽车维修工作环境同样不好,为什么很多技工院校的该专业招生情况非常好呢?因为家长对汽车了解相对较多,他们知道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汽车维修行业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家长看到这一点,就愿意送子女就读相关专业。作为特种设备,电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国家标准要求严格。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了解机械、电气、电子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3-4年系统的培养,技工院校是最好的选择。而这些问题社会上很少有人了解。

3.教学内容滞后,实训设备缺乏

由于技工院校普遍缺少资金投入,学校的软件、硬件建设都跟不上,现有教师没有条件进行培训和深造,知识严重老化,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对于电梯等特种设备,更新速度相对也是比较快的,现在电梯速度可以达到18m/s,而我们的教材还停留在2m/s的基础上。现在很多学校的电梯实操设备还是使用继电器控制,好一点的是PLC控制,然而现代电梯早已开始使用微机控制。如果我们的教材、设备、人员不能及时更新,怎样培养与企业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呢。

四、对策分析

1.学校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电梯招生难的情况,技工院校需要从学校层面进行常年宣传,而不单是在招生时才突击。从正面引导,从而改变社会对技工院校的偏见。让人们懂得电梯是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标准的不断严格,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入,现在电梯安装、维保等工作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要从电梯工作人员的收入方面进行比较,将电梯是高收入行业这个信息传递给社会。

2.提升软实力

对于学校,一方面要高标准选择、聘请社会上的电梯专业技术人员为专兼职教师。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寒暑假将老师派到相应的电梯企业进行实习,接触电梯行业的最新技术。

作为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才可以向稍微高端发展,可以重点培养从事电梯调试、维保,甚至让学生学到一些技术含量高的知识。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电梯小厂,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去这些小企业工作,导致他们的设计、调试等人才相对缺乏。那么,技工院校就可以向这方面突破,和小企业签订合同,帮助他们培养一些相对高端的人才,既满足社会需求,也能提升自己。

3.细分工种,分别培养

电梯是经过生产、安装、调试、维保等多环节之后才能正常运行,那么我们培养学生也要选好相对应的方向。在学制最后一年的时候可以将学生按不同的方向分开,小班上课。同时要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合作,将分散之后的学生输送到不同环节的企业中去。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学习不再盲目。另外,这样分班,既解决了学校不能将所有电梯有关设备都购买的现实,也解决了一个企业不愿接受过多实习生的问题。

综上所述,电梯在我国还是一个朝阳行业,需要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虽然我国已成为电梯大国,但仍然是一个电梯弱国,我们的制造技术、安装技术都非常落后。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电梯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技工院校要抓住机遇,改变办学思路,提升自身实力,不断吸引学生从事电梯行业,为我国早日成为电梯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旭.关于电梯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技能开发,2002,(8):41.

[2] 李喆.招生难生源差技工人才培养亟待打破五瓶颈[N].北京青年报,2004-08-30.

[3] 付雪岩.电梯系统教学方法[J].才智,2009,(27):238.

[4] 邱恒俊.电梯安全:生产与安装同等重要[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7,(9):46-47.

[5] 柳秉康.电梯安装安全技术探讨[C].特种设备安全国际论坛文集,2005:419-423.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8

关键字:电梯限速器 检验维修 常见问题 措施

电梯行业短时间的繁荣必然会出现市场监管机制的滞后,那么鱼龙混杂的现象也是毋庸置疑会普遍存在的,电梯供应厂商也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推出了各种型号和用途的电梯供人们选择。众所周知,限速器是电梯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在电梯的运行中起到很重要的保护作用,当突发的电梯故障到来时,它可以迅速反应切断电源、与安全钳配合固定电梯厢确保箱内人员安全。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加之国家对于电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都没有特别明确的规范和标准,那么其中必然不乏质次价廉的商品,不合格电梯的出产和使用给人们使用带埋下巨大安全隐患,也酿成了各地出现的电梯事故惨剧。

一、电梯限速器检验常见问题

电梯限速器作为电梯中起到安全作用的器件之一,它里面有一个轴承,如果电梯不分昼夜长时间的持续运行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机械养护势必会造成过度使用,年久失修必然导致电梯限速器中轴承的老化、损坏和腐蚀[1]。如果这些机械配件的得不到及时的修补、和更换,那么也会直接导致限速器的转速下降,反而加重摩擦阻力的问题,周而复始的互相反作用必然给电梯安全运行带来祸患。

其次电梯的质量问题或者超负荷运行带给电梯限速器的压力超过它的承受力,或者电梯在不适当环境下运行比如:高湿度、高温度的空气中加速腐蚀使得限速器从而减小它内部配件之间的摩擦,这样可能直接导致它的转速远远超出规定的合理指标。

然后日常电梯检验工作中会发现有些电梯限速器使用的转轮规格和钢制绳索的粗细规格之间有大小不一的缝隙,这是因为绳索规格不符合相应转轮要求的标准造成的,这种缝隙是日后电梯运行中出现时突发的错误机械行为的根本原因。

再后由于梯不断的运行中带动的空气中扬尘的不断运动,将限速器内部小零件至于灰尘环境下,另外机器的不断转动必然产生一些油料的泄露或者挤出,当油料和灰尘一起附着在这些小配件上时,随着时间的积累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而变的机械性能降低,也为电梯发生故障带来了诱因。

最后就是人为的不当维护和保养带来的潜在问题,比如有些电梯在出现故障后需要更换零配件,但是往往由于相关人员没有长远意识或者仅仅是考虑到短期降低费用而对电梯的整体性能维护缺乏整体全面性,使得维修工作草草了事,至电梯日后运行长远利益而不顾;更有的企业由于聘请的维修人员不够专业,导致有些不合理甚至错误的修理发生从而对电梯的机械性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从而降低电梯运行效率。

二、电梯限速器校验问题解决措施

以上总结在电梯检验维修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电梯的故障,归根结底是电梯缺乏科学高效的保养造成的,那么从问题本质出发,我们在电梯限速器的使用过程中提出一下几点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日常检验中出现的问题点:

第一,对安装后投入使用的电梯经常进行人工检查,及时对发现的潜在问题及时做干预。对于电梯限速器里面的关键轴承定期或者不定期经常性的,对小的配件部位也要及时的给予关注,检查是否有松弛问题存在,及时做校验[2]。做好日常人工养护之外,还要与电梯供应商等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年检,做到年度对电梯内部零配件和粉尘的清理,保持零配件良好工作;对需要更换的零件提早更换,严禁拖延推迟的维修作风。根据国家相应的准则来请求专业的单位和部门进行机械性能鉴定和评测,以保证电梯日后安全运行。

第二,以月份为单位,定期给保养安全钳,同时根据目测安全钳表面清洁状况做一定的保洁工作,及时清除表面附着的油污,确保其灵活的机械能力。另外给连杆部位充足的处理,以确保电梯开动时拉力的快速、高效传输;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和电梯的负荷能力,对起拉伸作用的弹簧、螺丝、插销定期保养和更新以确保拉伸性能。当确保可以复位时,必须让安全钳处于受力的状态,不然限速器会出现快速下滑坠落的状态,使得绳索与张紧轮挂到其他的设备上。因此检修后的电梯应依次从上、下试行额定和检修的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3]。在试运行过程如果没有特别不同往常的情况存在,电梯可以顺畅灵活实现机械动作,那么才能说明电梯恢复正常工作。

第三,值得一提的是了确保电梯在出现故障后不会被一些非专业维修技工随意的打开和调整造成的人为损伤,希望供应商专业维护人员在调整限速器之后做一个简单的铅封以保护限速器,提示相关人员不要随意拆卸和调整,为日后电梯的维护做好基础。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窥探到电梯限速器作为电梯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投入使用后,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因为它的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使用方亦或者维修方都应该本着负责的态度对电梯安全运行做出努力,做到定期专人养护,确保养流程规范、科学的展开,给乘坐电梯的人们带来安全保障,避免电梯惨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闫江峰.基于电梯限速器检验问题的研究[J].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5(25):243-243.

[2]王诗智.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5(6):103-104.

电梯安全论文范文9

关键词:检验 质量控制 风险

一、制造资料审查中的质量控制及风险

依据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电梯检规》)的规定:电梯在安装前,检验检测机构在对电磁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其它的资料进行审查,资料审查不符合时,不得进行电梯的安装,检验人员在进行此项的资料审查时,不能单纯只进行要素的审查,而要对照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制造资料与实物是否有差别或者矛盾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判定厂家的制造资料是否合格,才能提高检验的质量,避免检验的风险。在电梯制造资料审查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发现的问题

《电梯检规》规定:电梯制造厂必须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中,应注有制造许可文件编号,该电梯的产品出厂编号,……以及出厂日期。在这个审查中,往往会忽视产品的出厂日期的审查。在产品出厂日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出厂日期在电梯所属的安全部件出厂日期之前,明显是制造厂家提品质量证明文件资料是在产品没有真正进行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出具的虚假文件。作为检验人员,要在后期检验中,核实前期审查的制造资料与现场实物的相符合性。

2、安全部件中发现的问题

《电梯检规》规定:审查门锁装置、限速器、……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在进行此类型审查时,不仅要审查提供的资料完整性,还必须特别要把限速的资料与安装完毕的电梯进行对照,往住会发生同一批安装的电梯,限速器进行了混装,电梯质量证明文件上标明的限速器产品编号与实体安装好的电梯限速器产品编号不一致,甚至有时制造厂家发来的限速的额定动作速度与电梯的额定速度不一致。因此,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一定有进行实物对照,避免检验存在的风险。

二、安装资料审查中的质量控制及风险

1、施工方案审查中的质量控制

《电梯检规》规定:“安装单位提供了如下资料:……;施工方案,审批齐全;……。” 电梯安装单位往往对施工方案的不重视,编制的施工方案根本起不到指导安装的作用;在施工方案审批中,其编制、审核和批准没有进行签字或存在代签,更多的是没有按照安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履行审批手续。因此,检验员人员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资料审查中,不但要对指导电梯安装作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审查外,还要对施工方案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进行审查。审批手续齐全实际上包含了施工方案是否进行编制、审核和批准的责任人员的签字和是否是质量保证体系规定的责任人员所签的字。总之,经审查后施工方案,要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合法性。

2、自检记录(自检报告)审查中的质量控制

《电梯检规》规定:“检验机构应当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实施监督检验,在维护保养自检合格基础上实施定期检验。”施工单位的自检应包含自检记录和自检报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施工单位自检记录采用的是过期的格式和版本,与现行的要求不相符合;自检记录(自检报告)应该的数据测量的,没有填写量值,只有一个定性的结果。因此,检验人员在审查施工单位的自检记录(自检报告)中,要审查施工单位自检的项目不能少于《电梯检规》所规定的检验项目;要对照自检记录,审查自检报告是否与自检记录的项目是否一致;应该是定量测量的项目必须是填写数值,避免检验的审查不力,存在的检验风险。

另外,根据《电梯检规》的规定,对于C类检验项目,检验人员可以进行资料确认进行判定,在资料审查无质疑时,确认为合格。检验人员在C类检验项目的检验中,实际上是存在检验风险的,资料无质疑实际上就是认可了施工单位的检验的结果和数据。施工单位的自检记录(自检报告)中在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底部空间相关数据测量中的没有领会标准所要求的真正含义而发生测量数值偏差比较大,在后期的数据处理上,由于换算的错误,发生了误判。检验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在审查这环节,要有综合的判定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三、电梯定期检验的检验质量控制和风险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调整和检查”。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规定:“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日常检查与使用记录、维修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

《电梯检规》在电梯的定期检验要求对使用单位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进行检查。检验人员在此项内容审查中,忽视了维护保养的时效性检查;忽视了电梯使用单位安全技术档案中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存档的检查;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只检查应急救援预案,忽视了救援演习记录的检查。

电梯定期检验时,检验人员认真对电梯的安全部件进行比照检查,查验电梯的相关主要部件是否进行了更换,检查属于重大维修(含维修)的主要部件更换,是否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办理了告知。若限速器、缓冲器等主要部件进行了更换,要严格区分重大维修和维修的界定,属于重大维修的,就不能以定期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必须按照重大维修实行监督检验。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