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48:14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1

关键词:企业 核心价值观 制度保障 心智模式

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通常是指企业终极信念。它是企业对自身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包括企业对市场、客户、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彰显企业如何生存的立场。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或企业个人价值观的导向有决定作用,其深深根植于企业内部。中国国有、民营、外资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就需要树立能够指导他们集体行为的核心价值观,它有利于促进企业成员树立目标和战略意识。核心价值观一定程度上能够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的命运,是企业文化长期积淀和升华的结果,鲜明地体现了无形资源的力量。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服从、认同到内化,将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个人的价值观融为一体,与企业同成长发展、共命运。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发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为重要,能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应坚持的原则

1.全体共识的原则。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是企业决策团队的哲学和价值取向,企业决策团队达成共识则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而管理层和员工层的认同则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关键。能否培育成功核心价值观,由全体员工的共识程度决定。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员工享受成就感和温暖感,经历挫折感和危机感,通过多次频繁地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企业价值准则。同时要注意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监督性。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员工学习领会企业文化,以考核的填压灌输形式督促员工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要求。这种监督体系是多层级的,最有力度的监督首先来自企业高层,其次是来自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的规范和考核,最后是同事之间的一种相互提醒。

2.激励约束的原则。有效激励员工为了企业利益努力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有研究表明,在缺乏激励和约束的环境中,员工潜力发挥只有二至三成,但是在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下,相同员工潜力能发挥到八至九成。企业文化塑造的关键是改变员工观念,使得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行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挫折激励是利用人们的过失或挫折心理,激励人们勇于改正,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奋争的一种激励法,但这种激励不能成为主导。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后,应给员工高度的信任和自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限制的放任。

三、创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举措

1.提升员工个人价值,完善制度保障。在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在实现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管理员工,使其能够自我管理、自我领导前,必须要从制度上保障组织成员的行为符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其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制度设计。首先要完善激励机制,确立公平的奖惩制度。在赏罚分明的奖惩过程中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其次是要注重选人用人制度的建设,要选拔和重用那些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员。充分发挥企业价值理念的作用,既要靠教育宣传,更要靠制度。

2.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妥善处理相关关系。一是处理好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有专家指出,一个组织的整个文化传统对该组织长期规划能否取得成功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培育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注意,理念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不能轻易改变。二是核心价值观与行业特点的关系。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文化特性,在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种行业个性。三是核心价值观与企业传统的关系。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符合本企业的传统。

3.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注重改变员工心智模式。企业发展前景广阔,才是员工的最大幸福。企业的发展前景来自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付出,而员工的前途是建立在企业发展之上的。心智模式是指由经历、习惯、知识素质、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良好企业心智模式是个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和推进器,它不仅影响员工自己,也影响团队甚至整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改变企业员工心智模式时,要着重营造持续学习的文化氛围,实现员工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融,员工间充分交流与讨论,促进团体良性互动,进行深度会谈,进入真正的共同思考,及时总结与反思,不断检视自己的心智模式,实现心智模式的转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宏彪.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灵魂的组织[M].新华出版社,2006

[2]高淑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J].探索,2007(6)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生活实践

一、相关综述

(一)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不与政治、法律、艺术、道德、科学这些社会意识形式相并列,而是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表现出来的更深层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价值意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有一般和具体之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般必须依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贯穿在社会主义运动、建设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之,通过不同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的演进才能最终展开、实现。每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根据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采取更加符合人们实际需要的价值表现形式,社会主义理想价值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同阶段的现实价值,使之为社会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以利于指导社会的各项具体实践活动,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二、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现状

(一)情感认同偏弱

人的情感通常以一种弥漫性的方式对某种价值体系是否内化以及内化程度产生影响。它的导向和动力的作用存在于内化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注意、理解、接受等,表现为对思想因子选择的过滤作用和对内化活动的激发作用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只是理论和口号的泛泛空谈,而是要进入火热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通过锤炼、打磨最终成为全社会遵循的价值标准。然而调查显示,企业员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情感缺位,认为核心价值体系是空洞的普世臆想,缺乏积极的体验、感受、认同。

(二)理性认知欠缺

一般而论,大众接受某一价值体系的过程先是被动地从表面上接收,然后再慢慢地过渡到主动接受价值体系中的观点和态度,并据此不断更新自己的信念,修止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内心接纳这一体系,并自觉融入自身态度体系并最终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企业员工思维观念正在重构,加入社会经验不足,识别能力有限,因此在判断、分析事物时也难免出现偏差。据调查显示,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范畴上,还是在各范畴的深入把握上,企业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度还是偏肤浅的。

(三)知行脱节严重

行为是主观意识见之于客观的外在表现,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一定的思想体系的综合反映。企业员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机,迫切需要分清价值主流与支流,迫切需要价值疏导和引领。企业员工是时代价值的标尺,是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价值的表率。但事实上企业员工普遍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仅仅作为一般性的“知识点”来认识和记忆,并没有在这一观念意识的指导下外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三、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现状原因分析

(一)职工素质脱节

当代企业员工总体上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因而能够认同传统道德价值观等。但是,也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员工道德滑坡、心理失衡的现象,认同低级趣味的、自私自利的甚至弄虚作假、损人利己的价值观念。

(二)形式主义

企业员工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的整体意识还不够强。站位提不高,眼界放不宽,考虑处理问题就事论事,思路不宽。有时精神懈怠,工作激情明显下降,工作思路不宽不新,工作亮点不多不特,存在怕乱求稳、怕冒风险、安于现状的思想,缺乏“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进取精神。

(三)体制僵硬

企业由于缺乏成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就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无依据可循,不利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足,或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态度不端正的影响,企业的价值观教育也就只注重形式、做些表面文章,而不注重实际的效果,这些都会阻碍统一的企业员工价值观的形成。

四、建立健全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建构导引机制

(一)厘清权责,促进企业思政工作有效运行

实行企业行政领导“一岗双责”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国有企业行政领导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自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目标考核体系,把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融入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二)夯基固本,推动企业政工队伍正规化建设

包括党务、工会、共青团等专职人员在内的国有企业政工干部,是直接面向职工群众开展工作的一线队伍,是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确定专职政工干部的数量,原则上应不低于正式职工总数的1%。要牢固树立政工干部是企业人才的理念,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才培养工程。

(三)结合实际,增强企业思政工作针对性

充分调动企业基层党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创造性。要有效发挥企业分公司、车间、班组等企业基层党组织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课“”制度,大力推广“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做法,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做好群众工作,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科学发展、共同富裕、公正和谐、爱国诚信”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财务文化建设应当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总体文化建设的要求,同时结合财务管理的职能和目标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兼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外来文化之精华,而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优秀的财务文化走向世界。

财务管理是一种有关财富创造的价值管理,其基本职责是发现和创造企业最核心、最本原的价值,要求在投资、融资、耗资和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科学运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核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评价和财务考核等管理环节促进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财务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先进的财务文化,而优良的企业财务文化又将有助于科学规划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清晰界定和有效维护企业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实质上就是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和剩余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财务上表现为企业期冀运用当前较少现金流换取未来较大现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现金流余缺调节的过程,因此,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价值观念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理念,企业不仅需要帮助股东实现单凭其个人无法实现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维护债权人、员工、上游供应者、下游消费者、社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共同富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企业的发展战略已经和全社会乃至全球福利联系在一起,维护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已经成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必然要求。企业既是社会繁荣的制造者,也是社会资源的消耗者,企业与社会共生的关系,决定了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与资金支持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应为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利益最大化”作出努力和贡献,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经济捐赠和慈善募捐,其核心价值在于承担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类进步。

现在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一些企业目前仍然属于纯粹的“经济人”,缺乏“生态人”的品格,唯自身经济利益是图,他们中有的不给投资者以正当的回报,多年未曾分配红利,使股票市场成为单向的融资场所,投资大众期待的“投资市”功能却难以有效发挥;有的为了挤成本增效益而未购置必需的安全保障设施和环保设备,甚至支付低于人类自身再生产所必需的人工成本;有的“不务正业”,实体企业热衷资本经营,甚至转向高利贷和衍生金融工具“创新”;更有甚者,铤而走险去生产经营毒害人类的产品,其结果是被市场所否决,被法律所取缔,最终受损的还是企业自身和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大多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法律和道德问题,需要加强诚信守法方面的教育和对违法的防范与查处。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4

1.酒店文化提高客人的满意度。

现代酒店文化树立了以客人为关注中心的理念,酒店在提供有形的和无形的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的同时,关注客人的意见和建议,推出个性化、细微化和亲情化的服务,让客人入住酒店找到享受、快乐、尊重和理解,提高了客人的满意度。

2.酒店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

酒店行业是人员流失率高的行业,服务型人才的缺乏是困绕酒店发展的问题。只有优秀的酒店文化能够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让员工找到归属感和责任感,约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起到文化留人的作用。

二、酒店文化包含的内容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就是酒店通常所说的硬件。酒店物质文化通常通过酒店的建筑环境,内部装修,设施设备,员工服饰,客房产品,餐饮产品和广告宣传等物质现象为表现和载体,物质文化是酒店文化的物质基础。

2.行为文化。

指酒店员工在服务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经营管理、经营活动、礼节礼貌、典礼礼仪、文娱活动、教育培训等行为现象,决定了服务质量的规范和标准。

3.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得到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经营模式、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能够约束酒店和员工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支柱和桥梁。

4.理念文化。

理念文化是酒店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酒店文化的核心部份,是酒店意识形态的总和,是其它文化的结晶和升华。

三、酒店文化核心价值观及文化用语

酒店文化反映酒店实际和未来的发展,必须经过反复提炼和不断完善,能够为广大员工遵循认同的价值观,切忌不可照搬照抄。酒店文化要做到酒店、客人与员工三者利益的统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总结十多年的酒店工作经验,我认为酒店应该确立以人为本,关注宾客的人性化理念,树立酒店与客人共赢的价值观,建立感恩包容和用心做事的核心价值观。酒店文化用语体现了酒店文化的价值观,对酒店文化起到了宣传作用,我将具有酒店业共性的管理、经营和服务文化用语总结如下:

1.酒店管理文化用语。

管理思想:用制度管酒店,用文化管员工,用服务管客人。管理原则:细节、细节还是细节,检查,检查,还是检查。管理要求:客人满意的服务,酒店满意的管理,员工满意的效益。

2.酒店经营文化用语。

经营理念:满足顾客需求、创造酒店效益、实现员工价值。经营思想:以服务争市场,以市场争品牌,以品牌创效益。经营方针: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经营效益化。

3.酒店服务文化用语。

服务理念:个性化、细微化和亲情化。服务宗旨:真情服务、用心做事。服务准则:热情、细致、高效、安全。

四、如何推行酒店文化

1.酒店领导身体力行。

酒店领导是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发动者和推行者,酒店文化主要是通过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影响表现出来的。“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企业文化才能传承和发展。酒店文化渗透在酒店的管理、经营和服务过程中,通过标语、案例、手册、简报、文化活动、演讲、典型榜样等载体体现,需要专门的部门不断进行挖掘、推广和拓展。

2.良好的培训体系和内部晋升机制。

员工对企业文化由认知到认同到自觉践行,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宣传和培训是贯输酒店文化的重要方式,美国的“希尔顿酒店集团”、上海的“锦江酒店集团”,都有自己的培训学校,企业文化的培训是其中的主要内容。酒店要建立内部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和团队,与晋升、奖励挂钩。

3.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质检网络。

酒店文化通店规店纪、服务标准、操作规程等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保障贯彻和执行。员工不会做你要求做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文化定对了,制度也有了,但没有实施和监督,也不能固化成习惯和传统,只有形成质检网络,才能保障制度执行,才会形成文化氛围。

4.树立学习的典型和榜样。

任何行业都有榜样,酒店业不需要员工有突出的业绩,但敬业爱岗、忠于酒店、真情服务、用心做事的员工才是酒店文化的真正推手。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客人当成自己的家人,用真情服务让客人满意、感动和惊喜的员工,演绎了酒店文化的真谛,是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

5.丰富的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员工的满足感与客人的满意度是成正比的。酒店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处处为员工提供方便,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可口的员工餐,温暖的员工浴室,舒适的员工宿舍、激情的文娱活动等,都是酒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份。

五、结语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5

【关键词】 红色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育;动力机制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红色文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的主流,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导航文化。从红色文化的内容来看,它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是中华民族从革命战争年代至今所拥有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精神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特色文化,它蕴涵的是一种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革命精神。从红色文化的本质来看,它是理想信念、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等先进思想的重要体现,曾经在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也将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诸多企业自身拥有特定的企业文化,但现实的文化主流与企业升级换代的发展目标相去甚远。如何打造富有特色品牌的企业文化,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育人精神来积极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用红色文化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是中国红土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文化,优秀的历史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支撑。通过红色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对更好地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红色文化不断增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而企业文化蕴含着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它标志着企业的文明发展程度,企业核心价值观属于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红色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导向,赋予了红色文化新的发展内涵和时代价值,是运用红色文化深邃的思想以及积极、阳光、向上的精神来激励员工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操,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红色文化引领企业积极健康向上发展,培养一支充满乐观、蓬勃向上的企业团队,充分发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自我牺牲的精神,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先进文化的铸造做出突出的贡献。

第二,通过红色文化不断增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作用。红色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导向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宣传,而是“润物细无声”逐渐渗透,潜移默化的发展过程。

红色文化中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对于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顽强拼搏、排除万难、努力奋斗,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将红色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作用,必须采取企业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大宣传。比如在企业的文艺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红色文化,可以采取播放红、红色歌曲,举办红色文化演讲、红歌比赛,带领员工参观红色文化基地、革命历史遗址,让红色文化真正走入企业内部,走进员工的心灵,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的生机与活力,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和持久的向心力,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通过红色文化不断增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创新作用。传承是红色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价值观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承,更要坚持与时俱进,追求更高层次的提升和创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企业价值观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尤其是企业员工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个性化、功利化的倾向,这些错综混乱、纷繁复杂的价值取向迫使企业对其核心价值观实现自我调整、自我提炼、自我创新,才能让企业核心价值观更好的激发员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凝聚人心,迸发活力,转变经营理念和决策思路,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三、新时期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取向现状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员工普遍认同的、指导企业运营和员工行为的根本原则,集中反映了企业管理者为有效经营企业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主要思想理念。要想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失,企业核心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逐渐缺失。企业发展中掺杂了更多的实用主义因素,坚持金钱至上、效益至上、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尤其受到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使得企业青年员工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崇尚金钱至上,甚至不惜一切手段追求物质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出现了见利忘义、利欲熏心的倾向,正确的理想信念逐步丧失,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逐渐下滑,缺乏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动力。

其次,顾全大局的奉献意识日渐淡化。企业发展中个人主义因素也日益增多,绝大多数员工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艰难坎坷面前共患难、度难关,坚持与企业风雨同舟。但也有少数员工在艰难困苦面前,不是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而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不能与企业发展“共患难、同命运”,缺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等职业精神。这部分人只注重个体发展,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致企业员工流动频繁,人才净失,顾全大局的奉献意识逐渐淡化,给企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再次,统一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企业发展中统一的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的碰撞。近年来,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如“物质第一”的世俗价值观、“人人为我”的错位价值观、“注重关系”的面子价值观、“目空一切”的虚无价值观等,导致企业员工陷入迷茫、困惑,迫切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全面引导,否则会丧失精神支柱,势必会导致企业员工道德责任感下降,工作态度敷衍了事,严重缺乏主人翁精神,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之,多元价值观的强烈冲击迫使企业渗透红色文化推行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紧迫和关键。

四、用红色文化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第一,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历史渊源。通过红色文化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浸染,能够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和持久的向心力,积极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将红色文化深入到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才能产生全面、持续的红色正能量,为企业今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红色企业文化。

第二,发挥红色文化的传承功能。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功能,它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凝聚成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是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核心的共产党员历经磨砺铸就的,是由几代革命者经验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企业价值取向的精髓核心。从“红色精神”中我们得到启示,只有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平正义的为人观、诚实守信的处事观、敬业奉献的从业观、进取创新的发展观等核心价值观,才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第三,发挥红色文化的导向功能。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导航文化,具有先进的导航作用。它宣传的是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蕴含着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胸怀。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导向,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导向。围绕“红色精神”的思想内涵,将红色文化渗透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各个领域,实现红色文化在内涵上贯通、在制度上引导、在素质上提升,真正发挥红色文化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得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第四,发挥红色文化的经济开发功能。“红色精神”是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的文化依托。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强,企业发展遇到了资产管理关系不顺、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制度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红色精神”体现出的严密组织文化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气概,无疑对深化行业体制改革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它要求企业顺应深化改革的形势,不断转变经营思路,拓宽经营理念,加大开发力度,将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生态文化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开发价值功能。

总之,要实现企业的长盛不衰,必须培育“以人为本、竞争进取、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当前,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在企业文化中注入红色文化,在经营理念中注入红色精神,在管理制度中体现红色作风,打造富有特色品牌的红色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与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杨伟.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财务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9.

[2] 刘宏,尤谊.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方式的财务影响之比较[J].财会月刊,2007.10.

[3] 房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对当代青年思想观念交化的考察[J].中国青年研究,2009(1).

[4] 钟利民,曾敏.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浅析[J].企业家天地,2009(01).

[5] 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35-239.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6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党建;国有企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其战略地位和市场地位就决定了国有企业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改革。站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进行研究,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为国有企业文化管理的创新和高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国有企业之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党建、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价值观内容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价值目标,即在实践和认识中,人们逐渐形成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则是价值尺度,是判断和衡量事物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基本标准。作为社会意识的直接体现,价值观可以集中地反映出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的状况。而企业文化的价值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方面,在企业前进方向的引导方面,在国有资产权益的维护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所坚守的总原则就是由人民共享企业改革的成果。通常来讲,国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事业宗旨、社会责任、国家战略等方面有最为直接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

1、充分发挥公有制的特点和优势,在满足社会主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

2、使国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使国家安全得以切实的保障;

3、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党建是在实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有效的融入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通过不断强化和创新企业党组织的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充分突出其政治核心地位,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为国有企业树立核心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在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性质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突出企业个性特征,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的活动过程。

二、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1、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同向性

(1)、意识形态的引领性

国有企业党建也好,企业文化建设也罢,均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着力点和指导思想。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国有企业党建是在企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企业文化建设和国有企业党建所具有的诸多特点,如民族性、先进性、科学性、主导性等等,将会使企业的文化蕴含逐渐的更新和完善。

(2)、内容指向的服务性

国有企业党建的目的是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职工群众有效的凝聚起来,为企业中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有助于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人本管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国有企业的潜能,使劳动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国有企业党建均具备强化文化自觉、改革国有企业工作内涵的效益功能,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企业行为得以规范、企业责任得以强化的目标。

2、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异质性

(1)、企业文化建设强调特殊性,国有企业党建强调普遍性

现如今,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会属于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文化,就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其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因此,其强调的是普遍性。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在尊重企业自身特点的前提下,长时间形成的全企业众多员工共同的目标价值观和基本价值观,是传播、塑造和整合企业的价值理念,实现员工意志的高度统一,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性作用的一系列策略方法。

(2)、企业文化建设强调灵活性,国有企业党建强调原则性

国有企业的性质及党的执政地位就决定了国有企业无论怎么改变其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都无法撼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地位,都无法改变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和国有企业党建均需要依靠工人阶级,但是前者强调的是人本精神,让广大员工在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具体可感的文化管理中受益,突出灵活性;后者强调的是改革所坚持的方向、原则及成败,突出原则性。

(3)企业文化建设强调层次性,国有企业党建强调先进性

国有企业党建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创新,将政党现代性意识确定下来。二是制度创新,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工作机制和领导机制需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更新,实现国有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企业决策和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坚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二是企业文化建设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教育程度,其接受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文化建设的扩散一般是管理层――骨干层――人民群众。

三、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的对策

国有企业党建不仅可以将党的政治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可以系统的整合和有序的引导企业文化。用“势”来比喻企业党建,用“场”来比喻企业文化建设,“场”要充分发挥“势”的统辖和驾驭作用,“势”要充分发挥“场”的彰显和优化作用,这两者势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1、实施文化管理战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首先,就领导体制

而言,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要明确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国有企业必须以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为基础,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从制度上明确党委的职责权限,“新三会”主要由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组成,“老三会”主要由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进行妥善的处理,形成公司治理结构与党委协调转运、有机统一、职责明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群众工作优势与党组织优势、政治优势,为提高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科学发展优势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和国有企业党建得以相互促进的前提就是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的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其次,企业党建工作重心的明确,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一体化策略。在商议大事、谋划全局、把握方向时,企业党委应该充分考虑《》及《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在企业的工作规范和管理体制中科学合理的融入党组织的职责分工、工作任务和机构设置,实现企业经济建设与党建企业文化在目标规划、目标考核、目标下达、目标总结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最后,坚持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在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提升管理、争优创先等系列活动中,保证连续性的活动内容,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系统性的组织机构、显著性的活动成效。例如鞍钢集团创先争优活动,在该活动中集团党委成立了相应的办公室及领导小组,下设多个部门,如整改落实小组、调研秘书小组、宣传学习小组等等,期下属部门也纷纷成立领导小组和下设机构,建立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行政负责人的带动作用,各个部门积极推进的机制,建立健全工作例会、信息、总结工作经验、工作调研、推介成果等工作制度。通过组织领导的强化使该工作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

2、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党建工作网,形成团、工、政、党的联动效应

首先,将党政府工作与经济管理手段进行有机的融合,既要充分挖掘国有企业的优势和资源,而且也要学会大胆的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尤其是注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和内部控制体系的结合,使国有企业的工作考核体系和工作检验标准得以不断的完善。

其次,企业文化载体与企业文化工程应该充分结合争优创先活动,通过创新工程的有效实施,可以将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逐渐渗透在实际工作当中,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文化管理当中来;通过人才工程的有效实施,促进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程,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工程的有效实施,将创新性企业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有机的统一,将争优创先活动充分落实在小组攻关、科研立项、岗位培训及技能大赛等环节中;通过先锋工程的有效落实,从组织到个体都要塑造先进典型,将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及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将广大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增效创新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既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民主监督,使党群关系更加协调,而且还可以培养党员群众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集体意识。

确保信息畅通、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清晰。通过纵向牵制和横向对比,充分结合企业的目标管理和党的工作模式,突破传统的自下而上的“线性”模式的束缚,在企业的范围内企业党委要加强目标管理的推进工作,企业各级管理层或者各类组织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对标承诺,将责任细化并在每个环节上充分落实,绩效评价考核也应该囊括各个环节的工作落实情况,由此形成“网状”的工作运行格局,比较实现企业各级管理层和各类组织的有效联动。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7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国企;党建工作;文化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上的企业数目也在逐渐增多,随着各类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我国市场上的竞争也更加趋向于白热化状态。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控制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国企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加复杂,管理约束更多更广。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是国企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国有经济突破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核心价值观、党建工作及企业文化的内涵

国企的核心价值观是国有企业为了追求企业愿景、实现企业目标而提炼出用于指导国企内部组织共同行为模式的一种精神元素,反映了企业组织本质的一整套规则。对于国企而言,核心价值观是其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处理解决企业的内部矛盾,同时能够不断地为企业组织创造新的价值。在国有企业中,企业愿景和使命是用于解决组织方向问题的,而核心价值观则是企业上下共同行为模式的具体指导原则。国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绝对领导,其次要坚持依靠人民群众,而核心价值观则成为了国企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新形势下,国企的党建工作是指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同步发展,从政治思想和组织作风等方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利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面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指在技术因素外国企所具涞奈幕积累、价值体系、行为方式、文化传统等,其中主要包括国企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国企精神、企业道德以及组织思想方法和行为规范等方面,这些都是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主的特殊文化管理模式。

二、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一)核心价值观是国企党建和文化建设的基础

国有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凝聚人心,让广大职工增强对企业的文化的认可度和认同感和,从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在国企文化建设过程中,核心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有企业进行党建和文化建设的基石。国企的核心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企业的名片,其主要体现在组织内部的发展战略和服务理念上,是企业打开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党的思想理念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国企的党建工作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纲领,确保基本立场绝不动摇,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的结合,把企业的发展现状同党的重要政治思想相结合,坚持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同步进行,时刻关注经济市场的发展动态,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内涵,注重创新和突破,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国企党建和文化建设的根本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国企党建和文化建设的根本,因此,国企党建工作首先要保证党组织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得核心领导地位,重视相关法人在企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其次,要明确规定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同部门和职位的权利和职责,灵活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统一和结合,共同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发展和创新做出努力。同时,为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企业可以建立相关文化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管理和完善,促进企业治理结构朝着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国企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三)加强民主建设是国企党建和文化建设的关键

国企党组织和广大员工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建设具有民主特性的企业文化的政治基础,也是国企进行民主建设的重要体现和反映。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企业要不断拓宽民主管理的渠道,积极采纳和思考来自不同层次职工的观点和建议,从而促进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的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融合。例如,作为行政管理公司,本企业下属有30多户国有企业,为了加强老干局和企业之间的协调和共同,本公司经常采取节假日走访的方式积极听取老干局的建议和观点。此外,在民主集中制的大力推广下,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要综合考虑来自各方的意见和观点,杜绝领导独裁现象的发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决策机制。同时,国企的党建和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人文情怀,形成一种激励、帮助的企业机制,重点关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凝聚企业内部力量,形成优良的企业风气。

三、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设力度和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对于凝聚广大企业职工的战斗力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其精神价值的寄托,也是党建工作的主要目的。作为国企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党建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有企业快速稳定发展,调节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持组织内部的和谐稳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晓燕.基于核心价值观的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J].读书文摘,2016(6)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企改革;基本要求;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019-02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包含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36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必须有先进的思想引领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企业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承载者和实践者,其改革发展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一、充分认清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1.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企增强历史担当、发挥经济主导作用的内在要求。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由于国有企业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经济主体的价值取向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经营活动、历史担当、社会贡献、自主创新等等都发挥着排头兵和生力军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全面概括的对国家、社会、公民的遵循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为国有企业正确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思想指引。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有企业规范经营决策、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发展重任的内在需要。

2.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化国企责任意识、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新时期的国企改革更加深化、更加贴近市场。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体制形态上,发展混和所有制经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在管理方式上,国资监管系统从管企业向管资产转变。国有企业改革没有成功经验照抄,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特别在产权多元化改革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困难,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对抗。国有企业的改革如何保持正确的方向,保持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保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实现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价值观的统一。

3.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正能量、推进企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广大员工的道德品行修养、精神境界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整个企业的主流文化。一个充满正能量、发展持续上升的企业,必然离不开健康、向上、积极、主动的主流文化和正确价值观。反之一个员工群体怨声载道、戾气十足、矛盾重重的企业,必然走不长远。

国有企业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员工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自觉提高道德品行修养和精神境界,培养爱国、爱企、敬业意识,让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才能经历得住改革发展大风大浪,保持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二、牢牢把握国企改革发展进程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1.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内在统一,“它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来获得人们的认同,并用以引导、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根本的、强有力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从而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1]

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在推进企业发展和国有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确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企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样,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企业就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团结一致为实现新跨越、新梦想而共同奋斗。因此,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注重长期发展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突出主业与辅业相促进,物质与精神文明两手抓,才能使国有企业能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范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48-02

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内核,才能提升凝聚力,提高民族或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我国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符合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的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体现。而“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离不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熏染。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企业文化培育与践行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生命。企业要发展下去,不但需要良好的运营机制,稳固的客户群体和供应链,更需要精神的传承,才能使企业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作为事业传承下去。这里所说的企业精神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企业的灵魂,也就是企业文化。

到目前为止,企业文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这是由于“文化”本身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人们无法运用简单的、精确的、严格的文字来定义它。文化无处不在,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企业文化也是如此。我们很难给企业文化一个定义,目前国际上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持两种观点: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思想意识、工作习惯和情感领域这些具体范畴;而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从创立到发展的整个过程所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总和,它可以是企业的内隐文化,也可以是外显文化,企业的一草一木、一种精神都可以作为企业文化传承下去,它涵盖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

介于狭义与广义概念的异同之处,再结合本文重点探讨的企业文化“落地”问题,本文所探讨的企业文化内涵是专指基于狭义企业文化概念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内涵,即“企业员工在企业创立与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和最高目标”。这就意味着企业文化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也可以是具象化的企业制度等物质形象。总体而言,本文中将企业文化作为集理论与实践、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综合概念。它是企业真正的内核、心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个字,浓缩了我国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体现了我国现阶段人文文化和社会精神内核。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企业所需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品质都被囊括其中,是创建和谐社会、营造美丽中国梦的基础,它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的意愿。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宏观来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尤其在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总目标的设定使一切社会生产活动有了终极目标,提高了社会凝聚力;从微观来看,也是企业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一个企业要发展,必然走上富强之路,而企业内部的“和谐、文明、民主”管理文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使员工劳有所得、老有所养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也是企业提升凝聚力、创建企业发展战略应当着重关心的问题。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角度来看,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是追求人权平等、解放思想、解放观念、解放人性,是提倡依法治国的根本。而站在企业角度上,这些目标正是企业文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企业文化是“人”的文化,而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使其充分体验到归属感,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企业为每个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制度办事,才能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使企业经营中各个环节有章可序、有法可依,并使遵守企业制度形成一种文化在员工日常行为中扎根,才能切实推进企业发展。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文明规范的尺子。尤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意识、精神世界容易受到多元化的物质诱惑,如何把握自己不受这些诱惑的影响,不仅是公民应有的自控力,更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从企业来看,要求员工爱国、敬业,也是一种爱企业的表现,一个不爱国的员工,从道德范畴来看,很难爱企业;一个不敬业的员工,其责任心可以窥见,很难谈得上诚信、友善,而缺乏这两样,一个企业很难再维系自身的制度,其企业凝聚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可见,在企业文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既符合国情民愿,也推进了企业的发展。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文化的构建正是社会文化构建的基础,与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中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回到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践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影响、激励每个员工,使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

(一)执行企业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企业管理中,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当今这个法治社会中,制度之于企业是立命之本。坚持执行企业制度,才能规范员工的行为、减少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对企业内、外的业务往来、事务管理保持高度统一,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处理、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都遵循严格的企业制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坚守诚信”和“遵守制度”放在前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员工形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样才能使企业制度得以贯彻执行,唯有在企业文化中强调这一点,才能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

(二)提倡民主参与

尽管现代企业文化构建越来越注重法治与制度建设,但无论法治还是制度管理,都需要人为执行,而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人的评判、预估。因此,在企业文化中提倡民主参与是极其必要的,践行社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这些目标,也正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为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也使企业文化构建更加符合员工的精神诉求,有必要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构建的参与度,推出《职工参与管理法》相关法律规定,由劳、资双方共同创办监事会,旨在由劳、资双方共同对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监督企业管理的公平、公正。且为确保监事会行事公允,充分保障劳资双方利益,由第三方人士担任监事会主席一职。另外,完善员工委员会机制,充分放权给员工,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构建与企业管理的参与热情,使员工切实参与到企业文化构建的方方面面中。成立员工基金,对困难员工给予一定程度的经济资助,在提升企业凝聚力的同时,也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诚信、友善”的氛围,使员工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生产经营工作奠定基础。

(三)强调责任品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为重要的是道德品质与责任意识,这两点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当今一些企业频频出现的危机问题、人才流失问题、不正当竞争问题,都是由于这两项品质缺失造成的。在企业文化构建中加强基于责任维度的服务品质追求,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重视责任制度,不仅对管理人员、对普通员工也同样要求责任。除构建客户评价体系对员工服务态度和综合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外,建立了首问负责制,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其次,从工作态度来看,对企业内、外业务往来的每个环节严格监控,提高员工责任心的同时,规范经营行为,强调企业制度的必要性,以此来塑造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形象。从员工的个体道德品质与责任心来彰显企业文化,使合作者、全社会认识企业管理的严谨,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

(四)注重以人为本

尽管企业文化要重视制度、责任,但也提倡民主参与,在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是当今企业普遍达成的共识。企业注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但鼓励员工创新,并注重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这一点对企业来讲是极其难得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的结果。

首先关注每个员工的成长,在企业内部淡化员工的等级,不对员工个人能力进行“人为”划分,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最为明显的是上、下级之间布置工作任务不是以命令口吻,而是在相互商量的基础上进行的,给予员工充分的自以表达个人意见。并实行员工综合能力评估机制,这种方法区别于“淘汰制”,而是根据综合评估报告对每位员工的能力、特长进行评估,调整不适宜现岗位的员工到其他岗位,以充分发挥员工潜力,为企业赢得更大经济效益,并有效增加了员工的归属感。

其次注重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强化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办学,除大专院校定点定向为企业输送适宜的人才外,企业也可以选送人才到大专院校进修。对于企业来讲,既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水平,便于企业构建自己的人才梯队。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培训机制一旦付诸实施,也为员工增加了晋升渠道和自我完善的平台,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与辅助作用,使企业文化更具人性化。

第三是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在任何一家企业中,劳资都是一对矛盾对立的关系。怎样缓解二者的对立关系,甚至构建起和谐的劳资关系是企业梦寐以求的。除发挥员工工会作用外,还需要关注员工的“劳有所得”,采取按劳分配、绩效考核机制,使人才不被埋没,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也体现了企业对员工价值的尊重与关注。

总之,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在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成为一切建设的首务。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才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茁壮成长,使企业文化更加符合员工的情感诉求,符合时代的文化需求,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找到方向。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