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绩效考评工作自评报告

时间:2023-03-15 14:52:53

导语:在绩效考评工作自评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绩效考评工作自评报告

第1篇

【关键词】 护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nursing personnel’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with the most valid mode.Methods With the highly effective information network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our hospital applied the way of assessment,target management,compulsory assignment to appraise the nurse staff’s performance unfairly and openly since April 2002.Results What we have done carried out education training,guaranteed the implement of target,improved staffs’ performance and communication,helped to develop nursing personnel’s future career,build up th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d so on.Conclusion It’s a highly effici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model to bring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nursing personnel’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anagement.

【Key words】 nursing;performance assessment;information management

良好的工作绩效是医院的重要目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有效控制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1]。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绩效考评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为适应卫生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我院从2002年4月起,在护理人员中建立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以绩效改进为中心组织实施,积极发挥绩效分配的杠杆作用,通过科学、有效地实施绩效考评规则,为培训、薪酬、晋升、岗位人事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护理人员在德、勤、绩、能等绩效方面的不断提升和发展,起到激励员工、增进沟通、增强护理队伍凝聚力、提高工作质量和组织效率等目的。现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施效果介绍如下。

1 建立对绩效考评的认识

在护理管理中建立绩效考评体系,首先要护理人员理解绩效考评体系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建立对绩效考评的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帮助护士们了解医院的组织期望要求,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明确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人员考评的一个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以绩效改进为中心,根据绩效考评标准公平、公开、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工作人员,目的是将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中去,激励员工,以评促改,不断促进个人绩效提高,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2 绩效考评标准的制定

科学确立绩效考评标准是提高绩效改进的依据,是绩效考评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2.1 制定绩效考评的原则 遵循绩效考评内容切实反映实际各级护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和保持开放性沟通、客观性、常规性、可操作性、发展性的原则,制定护理部、护士长至护士的绩效考评标准。强调考评指导思想与医院文化一致,真实反映各岗位工作职责内容,注重关键点的指标,考评项目尽量简明、精炼。为保证考评程序化、标准化、效率化,整个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电子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行全程网络管理[1,2]。

2.2 绩效考评的内容

2.2.1 绩效考评评分信息系统的组成内容 绩效考评评分信息系统分为科室考评、考评查询和考勤记录。科室考评评分为考核表类别维护、考核评分表维护、考核评分表分发、考核评分表自评、考核人评分录入、考核评分表审核。考评查询分为个人查询、人事查询和考核监控。考勤记录分为科室考勤记录和人事考勤记录。

2.2.2 绩效考评内容 (1)个人评分表项目包括:科室、姓名、级别、考核时间、评定分数(自评和管理人员评价)、考核说明、个人意见、审核人签名。(2)管理人员基本考核内容包括:组织领导能力、计划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工作绩效、协调沟通、责任感、创新发展、特殊贡献加分项目、红灯警示扣分和一票否决内容。(3)护士基本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素质、工作知识和技能、主动性和责任感、组织纪律、工作绩效、合作性与创新性、特殊贡献加分项目、红灯警示扣分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科室根据工作岗位说明书和组织目标确定本部门的绩效考评标准和项目权重数。

3 绩效考评的实施

3.1 考评前培训 制定绩效考评过程中,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双向沟通共同确立绩效考评标准,保证了考评标准的客观性和可行性,使考评更具说服力。由各级管理人员负责考评前培训,使其明确培训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掌握考评方法、内容、时间、程序,做到事前明确组织期望要求,保证绩效考评的有效性,达到持续绩效改进的目的。

3.2 区分考核表类别 依照逐级考核法,按照管理层次分为护理部-护士长-护士,护士分为A级、B1级、B2级及新毕业四个级别。

3.3 确定考评周期 常规绩效考评周期为1个月,要求在下个工作月10日前完成上个月所有人员考评工作,提交医院人事科审核。

3.4 考评方式 采取自评与上级评价双结合的方式。先由主管根据被考核人级别每月分发个人评分表,被考核人先对照标准自查自评,然后按管理层次逐级审核报告,上级审定,每月有考核说明。

3.5 考评分值与比例分配 按照强制分配法,将考评底分统一定为100分,10分为加分奖励项目,总分为110分,设倒扣分项目,考评工作完成后电脑自动统计分值。考核比例:<90分占10%,90~94.9分占20%,95~100分占40%,>100分占30%。考评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绩效分配挂钩。

4 讨论

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实施效果探讨。

4.1 教育和培训作用 实施绩效考评规则后,在护理管理上,管理者每月依据归因理论,根据绩效考评指标和项目有针对性地分析护理人员发生问题的因素,找出缺陷的内外原因[2],做好“缺陷”管理,对个人考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在考核反馈中肯定成绩,强调工作表现积极的方面,给予成就激励,这对建立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自信心非常重要。此外,根据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和教育培训,帮助护理人员认识自己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共同制定改进的方案,使护士获得建设性的反馈意见,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适时采取面谈方式教育培训,起到持续绩效改进、促进护理人员职业生涯不断发展的作用。这种绩效考评方法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员工的不足之处,减少考评结果中人为的误差,避免因晕轮效应、趋中效应和近因效应等所带来的误差。

4.2 保证护理组织目标的实施 考评结果显示,护理总体组织目标确立后,部分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落实各种护理规范常规等方面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管理和责任要求,主要表现为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和违反护理规范、常规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发生问题,在护理总目标中制定相关对策纳入考评规则,要求护士全程参与,目标责任层层分解,使科室工作目标达到与护理部工作目标整体联动,使护士在整个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中有明确的职责。将组织目标的实施纳入考评规则中作为考评要素,让护理人员充分参与组织目标的执行管理过程,变上级被动式管理为全员的主动式管理,从而保证了护理组织目标的落实,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的自觉性提高,工作中尽量使个人行为符合工作目标,促进了护士行为的自我控制,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加强。

4.3 工作绩效的提高 通过绩效考评分析,有工作岗位职责落实不清、职责不到位的情况,根据绩效情况反馈,按照各岗位护理人员工作职责,重新修订各级别岗位说明书,要求人人签署岗位承诺书,以完成岗位职责作为绩效考评的一个重要考评内容。岗位职责中护理工作的质量是关键点,将岗位职责落实到绩效考评中后,使护理人员关注自己的工作效果,关心工作质量,把“病人是否满意、工作是否规范”作为想问题、做工作的出发点,主动并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不断促进工作绩效的提高[3]。

4.4 加强沟通协调作用 通过绩效评价,变单向控制式管理为双向的互动式管理,促成了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良好的组织氛围,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4]。

4.5 激励作用 奖优罚劣是护理人员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绩效考评体系设计中,使用了在基础分加分和减分及红灯警示一票否决的办法,根据业绩评价结果确定护士对组织的贡献,以此作为组织奖罚决定的依据,这种以正强化激励,争创优良业绩为主,辅以适当的负强化以约束不良行为保证工作技师的激励机制,使护理人员产生了强大绩效改进的动力和压力,同时在一个支持、合作、平等的条件下,促进了护理人员相互之间的学习和鼓励,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6 科学信息化管理作用 整个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行全程网络管理,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发放考评表,全程网上考核、管理、信息畅通,提高考核工作的效率,起到护理绩效考评科学信息化管理高效有序的作用。同时利用网络程序分析各种护理信息,有利于全面掌握护理现状和动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决策,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人员调整、培训、转岗、留聘等多种措施,以保证用较少的人力资源获得较大劳动成果,使各护理岗位的人员使用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达到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目的[5]。

通过建立系统、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运用目标管理法、强制分配法等管理方法,配合网络信息化系统管理,经过3年多的护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实践,使护理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工作绩效,责任心进一步增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保证了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孙玲芬,张洁.绩效考评在护士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4,18(10):1768.

2 高静,成翼娟.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设计.护理管理,2003,17(11):1282.

3 廖玉联,黎月英,梁锦屏,等.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224.

第2篇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加,高校教育资金的绩效考评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专项资金由于具有独立性强、目的明确等特点成为高校教育资金绩效考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突破口。在实际考评工作中,考评指标体系作为绩效考评的工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绩效考评的质量。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是提高考评指标体系科学性的前提,在众多的方法中,层次分析法对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改进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层次分析法的内涵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记AHP)是由美国的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其主要的原理是:将复杂的评价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及所要达到的目标,把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和相互关联程度分组,形成若干相互之间不相交的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对相邻的下一层次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着支配作用,下一层次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对相邻的上一层次的一个元素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

按照AHP方法建立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层次分析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评价目标突出。在层次分析法下,不论评价问题分为多少个层次,也不论其中包含多少个准则和指标,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突出评价总目标。

2.评价结构清晰。在层次分析法下,各层次之间不交叉,界定明确,总目标支配若干准则,而每一个准则由若干子准则支撑,子准则最终由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关系明确的支配和支撑关系,将复杂的评价问题细化为一个结构清晰的评价体系。

3.便于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在层次分析法下,总目标以及各层次准则的评价得分情况都能够追溯到具体的指标,便于对考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找到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绩效改进对策。

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专项资金的特点

高校专项资金是高校为了实现专门的工作目标而申请的财政资金,在绩效考评中具有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用途单一。专项资金在其立项、申报时就明确了资金的具体用途和绩效目标,而且用途往往比较单一,容易界定。

2.专款专用,适合进行绩效考评。专项资金经过批复后,在高校内实行单独核算,单独管理,不论金额大小,都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允许随意调整资金用途。因此,针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考评相对容易实现。

3.分类管理,项目特点鲜明。高校专项资金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几大类,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分类进行管理的。以北京市属高校为例,专项资金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基础设施改造、设备购置、科研计划、科研基地、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信息化建设、图书馆建设等等。各类专项资金支出内容各不相同,绩效目标差异明显。

4.社会效益强于经济效益。由于高校专项资金属于财政拨款,其公共资金的属性决定了对社会效益的要求高于对经济效益的要求。因此资金的绩效也更多地表现出公益性和长远性的特点,这增加了绩效考评的难度,同时也决定了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主观评价指标较多的特点。

5.对资金使用的政策性要求较高。高校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除了需要执行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别资金制定的管理制度外,还要履行《预算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程序,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也是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现有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以北京市属高校为例,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一般分为四级。其中,一、二级指标及其权重是统一规定的,适用于各类专项资金。在此框架下,针对不同类别的专项资金进一步细化其三级和四级指标。一级指标分为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并分别确定了60%和40%的权重。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分别以100分为总分对其所属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一、二级考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现有考评指标体系在绩效考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规范性与适用性相统一。现有指标体系规定了统一的一级和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的项目类别细化三、四级指标。既体现了绩效考评的规范性,又为各类专项资金突出自身特点留有空间,较好地解决了专项资金涵盖内容广泛的问题。

2.主要采用专家考评模式,充分发挥专家评价的作用。由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具有公益性较强的特点,指标体系中主观评价指标较多,采用专家打分的模式可以较好地实现考评目标。

3.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组织考评工作。这样既利用了中介机构的专业性,又保证了考评工作的公正性。

4.提高被考评单位的参与度。通过被考评单位撰写自评报告,进行考评答辩等环节提高被考评单位在考评过程中的参与度。

(三)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专项资金绩效的整体性不突出。现有考评指标体系从业务和财务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考评,但是,由于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往往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这样便削弱了专项资金绩效的整体性,难以体现专项资金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2.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结构不够清晰。在现有的考评指标体系下,需要对所有的指标按照业务和财务两类进行划分,忽视了分属于这两项一级指标中的某些具体指标之间的联系性;另外,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涉及内容广泛,众多的考评指标之间难免存在相互支配和包含的关系,容易出现相互交叉和界定不清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3.不便于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现有的考评指标体系无法体现专项资金在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上的联系,在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时,只能从业务和财务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而专项资金绩效的形成原因往往是综合的,这样不利于今后专项资金绩效水平的提高。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改进方案

针对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评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能够较好地加以克服,同时,还可以继续保留现有指标体系的主要优点。具体的改进方案如下:

1.考评总目标的确定。可以根据专项资金的具体内容,明确其考评总目标。总目标的确定,可以按照专项资金在预算申报时列示的绩效目标,通过分析概括加以确定。

2.具体目标层的确定。具体目标是用来支持总目标实现的,可以设定若干具体目标,并确定各具体目标的权重。具体目标也可以适当分层,同时,可以按照业务类、财务类等维度进行分类。各具体指标的得分按照一定的函数计算后确定总目标的等级。

3.考评指标的初选。具体的考评指标用于支撑最末一层具体目标,是直接用于评价、打分的内容,应当选择明确具体、易于评价的内容。同时,考评指标应当能够对具体目标层有较好的支撑作用。

4.指标体系的完善与确定。在考评指标体系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对指标体系进一步加以完善,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5.考评指标体系的运用。按照现有绩效考评的方法和流程,通过中介机构组织绩效考评工作,主要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主观考评指标进行评价。

6.进行绩效结果分析。总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具体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分析,各具体目标又可以按照业务类指标和财务类指标等进行分析,并且可以追查到具体的考评指标,有利于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绩效考评信息的使用。同时,通过对绩效考评情况的分析,还可以进一步对考评指标体系进行改进。

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专项为例,具体的考评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如下:

1.考评总目标的确定。根据专项资金立项申报时的绩效目标确定考评总目标为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以100分作为总分,并规定相应的考评等级,比如90分以上为优秀,75~90分为良好,60~7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具体目标层的确定。具体目标层是对总目标的细化,根据专项资金的特点及总目标的要求设定若干具体目标,各具体目标的分值在总目标的分值内进行分配。假定该项目具体目标层由三项具体目标组成,分别是:合法合规性目标、当前绩效目标和长远绩效目标,并分别确定其分值为30分、40分、30分。由于高校专项资金属于公共财政资金,支出的合法合规性是其绩效目标实现的前提,因此,将合法合规性目标作为具体目标之一。对于一些评价内容较为复杂、具体目标较多的专项资金,还可以对具体目标适当分层。

3.具体指标层的确定。具体指标是对各具体目标的支撑,可以在具体目标的框架下按照业务类和财务类两个维度进行选择。比如,在合法合规性目标下设置招投标程序履行情况、设备采购合同规范度、会计制度执行情况、预算执行度等指标;在当前绩效目标下设置对教学质量提高的贡献度、实验设备使用率、师生满意度、资金支出进度等指标;在长远绩效目标下设置学生就业率增长预期、对专业知识更新的适应性、未来设备维护费支出等指标。最后,在各具体目标的分值内确定具体指标的分值。

具体指标分数的确定应当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对预算执行度、资金支出进度、设备使用率、未来设备维护费支出等指标通过相关的数据计算获得;师生满意度等指标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或者师生代表打分的方式获得;而对于招投标程序履行情况、设备采购合同规范度、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对教学质量提高的贡献度、学生就业率增长预期、对专业知识更新的适应性等指标则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对项目有关情况进行了解之后作出判断,进行打分。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考评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 王敏.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考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第3篇

一、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

(一)美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将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运用到政府管理中来,公共财政也开始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效率。1973年尼克松政府为了推出生产率的测量方案。进一步推进了政府预算管理的改革。1992年,克林顿政府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大刀阔斧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一时期,改革的核心为绩效预算。1993年美国通过《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的法案,它是美国绩效评价法规制度体系的核心,从不同角度规定了绩效评价的程序和内容,将政府绩效管理提升到了法律层次,保证了绩效评价的实施。《法案》规定各部门的预算要与绩效目标相对应,绩效目标和实际的实施成果进行比较,形成书面报告上交国会,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责任心。2003年,引入了项目评估体系,达到了绩效与预算决策的统一。

国家会计总署、总统预算和管理办公室及社会公众共同对政府各部门和项目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具体由联邦、州及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美国部门绩效评价主要是实际绩效与确定的绩效目标的比较,项目评价主要是集中在项目目标、战略规划、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果四个方面。美国绩效评价的指标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评价对象不同所使用的评价指标也不同。《法案》要求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相结合,在编制本年预算时必须参考上年的评价结果,这样预算制定更合理。为使绩效评估理念有效灌输到政府各部门,将效益评价的结果与相关责任人并拢,通过绩效考评,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政府运行效率,而且可以及时发现政府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二)英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国家,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就开始对政府活动的经济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评价,二战后,对公共支出效益的评价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广泛应用于一些项目支出上,如国防科研项目和工业开发项目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制定了第一个系统的绩效评价方案。为了让政府部门用最低的成本做有效的事情,英国政府要求各部门都要具有“绩效意识”,要求对于每一个与资金相关的提案,都要考虑提案的目标与为实现目标所需的支出这两者之间的比例,在提案实施之前,需要先将提案提交到议会通过,绩效评价在英国进一步受到重视,英国还颁布了绩效评价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支出综合审查》等,英国逐步建立起了较为规范和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英国的考评工作具体由公共服务和支出办公室负责,评价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分别是对公共部门的考评和公共支出项目的考评。对公共部门的考评先由各部门对计划目标执行情况自评,自评结果还需由审计部门审核,审核结果需提交国会,最后由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结果对各部门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将成为下年度预算分配的依据。公共支出项目效果评价具体包括:项目立决项效果评价,项目技术方案效果评价,项目财务评价,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及社会影响效果评价。在对这两大方面进行评价时始终遵循“3E”原则,一般采用简单的对比分析方法。各部门根据考评结果制定以后年度收支预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促进了政府责任的落实和加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三)澳大利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澳大利亚在20世纪80年代拉开了公共支出预算改革的帷幕,联邦政府于1985至1986财年选出若干个部门作为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试点,在试点单位开展最基础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经过实践发现,对项目支出进行效益考评,可以有效提高部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部门服务的效率,政府当前的困境得以缓解,因此联邦政府于1993至1994财年,要求所有政府部门必须进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经过不断探索,于1999至2000财政年,澳大利亚政府逐步探索出了以结果与产出为基本框架的绩效考评制度,又将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等引入国家预算管理,使得澳大利亚的预算制度体系建立起来。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评价在组织实施上,各政府部门在财政与管理部的组织领导下对本部门公共支出进行考评,考评的内容体现在项目的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对比分析,本年实际完成情况和上年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等。澳大利亚对公共支出效益的评价是通过对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考察来实现的,评价指标的设计也就成为了评价工作的核心问题。财政部在遵循指标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多层次的、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部门事业发展目标绩效指标和部门产出绩效指标。澳大利亚政府业绩评价要求各部门首先制定简洁实用、可以评估的事业发展目标,其次要求各部门编制多层次的年度绩效计划,最后,各部门必须在年度结束时,向财政部和议会提交年度考评报告,由财政部对部门年度考评报告进行审核,并对各部门绩效总结评价。评价结果是安排下财年各部门预算的依据,由此,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也提高了。

(四)加拿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加拿大联邦政府1965年开始对项目支出的产出和效益进行考核,1994年推出项目审查制度,开始对各部门的预算投入进行控制,对其相应的产出效益更要进行考核,即要对公共财政支出实行效益管理。2001年加拿大内阁财政委员会提出对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和计划进行评价,使得绩效评价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更受到重视。加拿大政府工作绩效考评内容可分为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部门工作绩效考评,主要包括项目计划与执行情况、项目计划执行结果等;二是对联邦政府工作绩效综合考评,主要包括对人的健康、教育、收入等状况的测评,对就业增长、生产效率、政府支出效果、工作环境、税负情况的经济前景测评,对环保水平、政府体制绩效、历史和文化资源等生存环境测评。各部门每年均对项目计划执行结果进行自评,自评结果会在秋季年度报告中对外公布,联邦政府对部门考评结果汇总之后,对政府工作绩效总体考评,评价结果经审计署审计后提交国会,作为联邦政府调整政策的依据,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以利于公众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监督。

二、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一)考评主体与实施方式应多元化 主要表现在: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项目评价,这也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起点。二是对预算单位财政支出进行的绩效评价。三是对部门预算财政支出进行的绩效评价。四是对各级政府的综合绩效评价,这是一种政策评价,是最高层次的评价,四者层层递进、逐级包容。由于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得这项工作单靠财政部门是无法真正深入开展的,西方各国的做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项工作在我国刚刚开始,要想像西方各国一样取得较好的成效,仅依靠财政部门这一单一考评主体是难以做到的,需要将评价主体多元化,结合我国国情,绩效评价的主体除财政部门外,还应包括审计部门、各级人大及其委员会、使用和支配政府资金的各部门、专家组以及社会中介、社会公众,可将这些人员分成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专家组三大类。

西方各国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方式上,主要由各财政资金使用主体对支出效果及效率进行评价,其他部门如审计部门仅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我国现阶段采取的是各单位自评的方式,这样一来,评价的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既违背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独立性原则,又使得评价结果的质量和可信性难以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难以达到目的,失去其意义。结合我国的这一实际情况,绩效评价的实施方式不能与西方各国雷同,而应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效益考评综合管理结构,在这一权威机构的组织领导下,加上独立的中介机构和理论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共同对各财政资金使用主体进行支出绩效评价,并参考单位自评结果,对支出绩效做出客观的评价。

(二)扩大评价范围 西方各国对政府部门的活动进行评价,范围比较宽泛,如英国的业绩评价延伸到对国民保健、合同管理、农业扶持及公共工程等方面。而我国现阶段主要还是集中在对项目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我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大都是仅对支出过程的评价,未涉及到对项目立项、过程控制的评价、实施后的效果评价以及项目投资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的评价,与西方国家相比,评价的范围非常的狭窄。因此,应扩大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一方面完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另一方面逐步开展单位、部门业绩考评及财政支出综合效益考评。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长期的探索,西方各国形成了各自较为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层次、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设置了不同特点的评价指标。如美国在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时,对不同的部门,不同行业效益评价时指标是不一样的,澳大利亚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也做到了这一点,澳大利亚在进行部门绩效评价时,对每一个部门都设定一些不同的主要目标,再将每一个主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分目标,最后对这些分目标设置评价指标,使考核指标体系具有清晰的层次性,设置我国绩效评价指标应在遵循指标设计方面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象和范围的多层次性特点,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有助公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制度 西方许多国家针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定了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这些规章制度有效保证了各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进行,而我国在这方面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至今,我国没有一部全国范围使用的政府业绩考评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的评价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国内各地所进行的绩效评价工作,主要依据本地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的绩效考评相关的方法和制度,但不同地区所制定的效益考评办法、程序等都不统一,有较大差别,这样不但不利于各地区之间进行财政支出效益的比较,而且使得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无法开展,这些地方性的绩效评价制度也未得到有力执行。因此,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应尽快填补政府绩效评价工作的空白,从法律的层面上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清楚的界定,让绩效评价在执行中有章可循,此外,我国还应尽快成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建立相关动态数据库,加快评价体系构建的步伐。

(五)加强法律刚性约束,使评价结果投入实际应用 在国外,评估结果均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能运用到实际中去,如美国将评价结果与年度预算相联系,与各部门的责任义务相结合,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支出效益。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正确运用是绩效评价工作的灵魂、意义所在。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只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也流于形式,支出效果公示的信赖度大大下降,公众对绩效评价的权威性提出质疑,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影响政府对整个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因此,各资金使用部门应及时得到绩效考评结果,根据评价结果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下年度的预算,只有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实际,这项工作才有继续做下去的意义。因此,在评价结果的约束力方面,建立绩效问责制,责任追究到个人,并将评价结果与个人的既得利益相挂钩;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增强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以接受公众监督和评判,使评价工作公开透明,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

第4篇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及其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统一思想认识,切实转变观念,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为深化财政改革、实现财政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理念贯穿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首先,预算编制要将经济事业发展规划、绩效目标和预算资金分配联系起来。政府及其各部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进行分解、量化,并与总目标相衔接。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立绩效目标,测算资金需求,以此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其次,预算执行要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全过程的绩效监控和考评。绩效监控要与项目实施进展相结合,及时发现、纠正偏离目标的问题,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再次,预算执行终了要进行绩效评价并提交绩效报告,通过结果与目标的对比,对部门履行职能情况和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在树立绩效理念的基础上,工作机制创新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力保障。(一)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实行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制度,凡使用一定额度以上财政资金的项目,均需在项目申报书中明确预期绩效目标,通过预算评价论证,按程序批准后方可纳入预算。预算评价分为技术评价和政策评价两个阶段。技术评价主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性,政策评价则坚持“大事优先、绩效优先、民生优先”的原则。项目完成后,要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中介机构等多方力量,认真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检查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剖析项目在目标定位、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成效、经验、问题及教训,形成绩效评价报告。(二)建立绩效追踪问责机制。建立绩效管理与问责相结合的财政资金追踪问责制度。对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实行责任追究。财政部门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对项目完成质量、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如发现项目存在严重问题,应建议政府监察部门启动问责程序,对相关单位领导实施问责。县人大常委会对财政预算的监督,也要更加关注项目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坚持“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促进预算安排、预算执行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三)建立绩效评价应用机制。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直接挂钩是绩效评价应用的最重要体现,也是预算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为此,应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绩效显著的项目给予鼓励,对绩效良好的项目在同类项目中优先安排,对绩效差劣的项目在下一年度不予安排。(四)建立绩效评价反馈机制。要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正式评价报告完成后及时向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反馈项目主要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财政和监察部门应督促责任单位整改,以达到改进部门工作和财政管理的目的。

三、组建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为高效、有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应加大人力资源整合力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有专门机构统筹协调,有专人专司其事,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也要落实专人负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算绩效管理网络构架。同时,要充分利用监察部门的效能监察和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资源,建立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各预算单位的督促和考评。

四、针对主要问题,完善配套措施

第5篇

公共支出理论的代表人物Niskanen在其官僚模型(见图1)中指出,一个政府机构首脑及其主要人员的薪金、职务特权以及政府机构首脑和机构本身的声誉等,都和政府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因此,官僚利益最大化需要通过预算最大化来实现。这样,官僚所追求的预算规模往往不是令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优均衡点B*,而往往是总成本和总预算相等的盈亏平衡点Ba。很显然,这种选择是缺乏效率的,损失了一点的社会福利。在有足够约束和充分信息的情况下,作为财政预算的真正出资者一一社会公民,会拒绝盈亏平衡点Ba而令预算稳定于最优均衡点B*处。但是在现实中,预算体系庞大而复杂并被控制在官僚集团手中。这样就形成了普通民众与官僚体系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官僚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以及他们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使民众无法准确判断出最优均衡点B*的具置,从而扩大预算规模以达到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当然这种预算膨胀不是无限度的,如果预算收益低于成本,仍然会被民众察觉并制止,官僚甚至因此而受到惩罚。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实中预算规模可能取值于B*和Ba2之间区域,官僚企图使预算扩大,而民众试图限制官僚的这一举动。两者的合力最终决定了预算的

很显然,在Niskanen模型中,信息的充分程度是决定最终均衡点位置的关键因素。信息越充分,民众对于官僚体系的约束性越强,最终均衡点越接近最优均衡点B*。反之则越偏离B*,形成预算资金的浪费。

而财政绩效评价则是获取财政预算相关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系统的财政绩效评价早已不局限于财政支出的经济性审计,而是偏重于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多方面考察支出使用情况,从单一指标扩展到多重指标。以著名的撒切尔政府“财务管理新方案”为例,1982年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提出的系统的绩效评估方案包括140个绩效指标,应用于卫生管理部门和卫生服务系统的绩效评估。这样的评价体系已经十分系统、全面、详细。能够提供相关各类信息。但是,指标体系的完善仅仅能保证信息指标、门类的齐全,却缺乏从根本上保证指标精度的机制。

当绩效评价体系主体是利益与评价结果无关的独立主体或是与民众利益相关主体时,其评价结果可以保持客观性。但是当评价主体利益与官僚体系利益相关时,其自身利益将与评价结果正相关,这样会导致其具有修改客观结果以扩大自身收益的倾向。

除自身倾向外,现实中决定评价结果精度最重要的因素是评价约束。我们可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D=F(I,C)

D:评价结果精度,I:评价倾向,C:评价约束强度

评价倾向越大,则评价结果精度越差,误差越大。因为官僚集团只具有扩大其自身利益的倾向,所以评价结果只存在正向误差(以评价分数的大小代表绩效)。评价倾向的强度对评价误差有直接关系,当倾向强度是100%时。即完全由被评价者获得评价误差所带来的利益时,误差会达到在当前约束下的最大值。这时评价误差带来的社会损失最大,而所有利益均被评价主体(官僚集团)获得。当倾向强度不足100%时,评价主体只获得评价误差所带来的收益的一定比例,其情形会有所好转,但仍然会带来相应的误差和社会财富的浪费。

评价约束的存在会给有倾向性的评价带来一定成本,约束强度越大。则倾向性评价的成本越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评价中的倾向性。但是过高的约束成本存在于评价过程中会令评价成本太高而无法接受。

从评价主体的利益出发,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如下:

V=k*T-U

V:评价主体利益,k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误差所带来总收益中的占有比例,T,评价误差总收益,其为评价误差的函数,误差越大则收益越高。U:反约束成本,为对抗评价约束规则所付出的相应成本。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最理想的评价机制是寻找一个与官僚阶层利益无关的主体。中立性主体和民众利益主体都可以达到这一要求,但是财政绩效的评价需要专业知识和畅通的信息渠道,在当前复杂庞大的财政体系中,这一条件很难由政府体系之外的主体获得。即使通过种种努力获得等同于政府部门的充分信息,所付出的信息成本也会过于高昂,因此从整体收益成本出发,不得不寻求较妥协的手段,仍然由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到绩效评价中来,但是由于其评价倾向性,需要通过限制其决策权力、降低其与被评估主体的利益相关比例、提升约束强度与反约束成本等手段来克服评价倾向性,在评价效率和准确性上达到均衡。

绩效评价主体之间高度的利益关联性

我们财政绩效评价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很多探索。在财政绩效评价的主体方面。《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财政部负责统一制定绩效考评的规章制度,指导、监督、检查中央部门的绩效考评工作。中央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绩效考评工作。《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规定: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预算分配的主体,负责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并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管部门,各主管部门、支出项目单位是财政支出评价工作的具体组织者,负责本部门、本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日常绩效评价,由省财政厅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指定的重要项目,由省委、省政府指定的牵头单位或由省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共同组织实施;对省直部门或一级预算单位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由省人事厅、财政厅会同审计、监察部门组织实施。进行绩效评价必要时可以邀请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规定: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绩效评价规范性办法、制度,确定评价项目,指导、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并组织和统一管理重大项目评价工作;资金使用单位的主管部门根据财政部门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规章制度和部署,组织实施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指导、监督、检查所属单位的绩效自评工作,向财政部门报送绩效评价报告;资金使用单位按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规定及要求制订绩效目标,对本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自我评价,并向主管部门报送评价报告。重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可由评价工作组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相应资质、经过财政部门认可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委托中介机构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时,委托方与受托方应签订委托协议。《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表明,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是财政支出评价主体。

以上各项规定的原则,基本可以归纳为以政府相关机构为主(其中又往往以财政、审计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为

主)、中介机构和民众代表为辅。而政府相关机构与资金使用部门同属于公共部门体系,两者利益具有相当关联性甚至高度重合,这种情况下难以避免评价主体出现评价倾向性的问题,最终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产生正向误差,财政支出偏离最优均衡点,社会福利被损失而相关官僚机构却从中得益。

兼顾效率,构建复合评价系统

要扭转这种情况,只有遵从降低评价主体与评价结果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和加大反约束成本的原则。根据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财政支出管理办法,现有的评价主体主要可分为基层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人大及其专门委员会(如财经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等等)。这五类主体中。其自身利益与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可从小到大排列为:基层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人大及其专门委员会。

但是即使是人大及其专门委员会,其自身利益与评价结果也并非完全不相关。人大及其专门委员会的日常运作、经费支出仍然受到财政部门制约,在评价结果影响到财政部门工作绩效的情况下。人大利益也间接与评价结果相关。不过这种相关性因为其间接性以及人大的相对独立性。已经远远弱于涉及到具体财政资金运作的各政府部门。因此各项财政绩效评价应当以人大及其专门委员会作为最终的、主要的评价主体。

并且为了尽量保证这种无关性,还可考虑适当引入其它组成部分来合作构成评价主体。“随机抽取+匿名评价”的专家评价系统就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这种模式模仿政府招标中的评审模式,从已设定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相关专业人员,在匿名情况下对财政绩效进行评估并提交结果,整个过程保持独立、保密。因为评审专家是随机抽取并且评审过程对被评价者保密,因此基本可以保证两者间的利益无关性。但是要考虑到评审专家对相关信息掌握的不充分性,当被评价项目相当复杂并且评审专家投入的精力、时间以及专业知识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不能称为财政评价的主体模式,只是作为其中占据一定比例的组成部分。

基层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在绩效评价中的参与,尤其是基层单位和主管部门,则可有效地弥补评价过程中的信息不充分,大幅提高评价效率和降低信息成本,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利益与评价结果的高度相关性,其作用仅仅应当局限于信息提供。而不应在结果判定上有任何实质性权力。并且所提供信息必须经过审核,需要保证其可信性。可以通过严格的惩罚措施来加大提供虚假信息的成本,对基本单位和主管部门的倾向严格约束。

第6篇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省级财政项目的管理,认真总结省级财政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改进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受托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绩效评价。通过本次绩效评价,笔者发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在今后的项目实施管理中得以改进。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绩效评价;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16

收稿日期:2015-05-16

0 前言

2000年,湖北省政府正式启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全面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优化技术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和其他创新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创新资金主要支持对象为在省内注册的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范围为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竞争力较强,市场容量较大,无知识产权纠纷的项目。

为了做好这次评价工作,湖北省科技厅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组,委托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邀请有关技术、管理、财务等方面专家参与评价工作。经过动员布置项目承担单位自评、组织专家评价(创新基金项目)、实地核查项目单位情况、组织创新基金项目整体绩效评价等几个阶段,完成了这次绩效评价工作。

1 湖北省的基本情况

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14年度专项经费2 500万元,共安排支持了125个项目。其中,有2个项目因企业倒闭已中止实施;本次评价主要针对其余的123个项目进行。根据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本次评价的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评价的重点是对照项目任务书,从项目的投入、过程、产出及效果四个方面,考察项目的资金到位与支出情况、以及项目进展情况等,综合评价项目资金使用绩效,剖析项目资金投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123个项目中,新材料类项目40项、机电一体化类项目21项、农业类项目16项、生物医药类项目15项、新能源与环保类项目15项、现代交通类项目14项、电子信息类项目2项,分别占项目总数的 32.52%、17.07%、13.01%、12.20%、12.20%、11.38%和1.62%。

截至2014年底,123个参评项目计划投入资金4.29亿元,其中专项资金2 46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3.30亿元、银行贷款5 68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79万元、其它资金1 571万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4.37亿元,节点资金到位率101.86%,其中专项资金到位2 158万元、单位自筹资金到位3.47亿元、银行贷款到位5 52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134万元、其它资金到位1 169万元,节点资金到位率分别为87.72%、105.15%、97.18%、74.86%和74.41%。目前,123个专项项目实际共支出资金4.15亿元,节点资金支出率96.74%。

截至2014年底,123个参评项目新、改建中试线、应用示范基地87条/个;开发新产品113个;开发新技术、新工艺140项;申请专利177件,其中发明专利39件;授权专利13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件;取得其它知识产权49项;新增就业人数1 917人;累计新增销售收入8.55亿元,利税1.59亿元,出口创汇360.5万美元。

2 绩效评价

根据专家评价结果,123个项目绩效评价为优、良、中、差的分别为4个、85个、33个和1个项目,各占参评项目的3.25%、69.11%、26.83%和0.81%,项目执行情况合格率为99.19%(项目评价为“中”及以上项目占全部项目的比重)。

在专家对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创新基金的整体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总体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通过建立各因素的评分隶属度函数,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各因素的隶属度值,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其所属评价等级,适用于进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此次绩效评价在指标体系设计上共分为两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在此,主要依据专家定量评分结果,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按照优、良、中、差的评分标准展开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2.1 准则层模糊评价

对“项目目标与投入”(B1)指标而言,因素集B1={绩效目标的明晰、合理性C1资金及时到位率C2预算执行率C3},评判集V={优 良 中 差},专家组5位专家对每个因素进行评价,得到单因素评定矩阵RB1(略),归一化处理得到绩效矩阵EB1=(0.3496 0.5664 0.0650 0.0190)。同理可得,项目管理(B2)、项目产出(B3)、项目效益(B4)指标的绩效矩阵分别为:EB2=(0.1199 0.7785 0.0915 0.0102); EB3=(0.1606 0.5894 0.1951 0.0549); EB4=(0.0894 0.6911 0.1897 0.0298)。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项目目标与投入(B1)、项目管理(B2)、项目产出(B3)、项目效益(B4)指标的绩效结果均为“良”,说明此类项目在项目目标投入、项目管理、项目产出及项目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后期有待加强提升。

2.2 指标层评价

指标层评价对象包括14个指标,评价的主要依据也是根据专家评分结果,同时结合指标的权重,按照评价得分率85%以上为“优”、70%-85%为“良”、50%-70%为“中”、50%以下为“差”的评价标准,得出指标层各指标的评价等级如下: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4年省创新基金资金项目指标层中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其考核目标,虽然没有拔尖的指标,但整体表现较为良好,良好率达78.6%,其中,相对较好、较为靠前的是“C2资金及时到位率”、“C1绩效目标的明晰、合理性”和“C3预算执行率”三项指标,说明其所隶属于的一级指标项目目标与投入指标表现较好,相对靠后的是“知识产权目标实现程度”及“成果产出目标实现程度”指标,说明在项目产出方面,中小企业的表现较为薄弱,有待加强。

2.3 目标层模糊评价(整体绩效评价)

在对准则层的4个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再次对准则层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此次评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金项目的整体绩效作出全面判断。

项目的整体绩效因素集A={项目目标与投入B1项目管理B2项目产出B3项目效益B4},评判集V={优 良 中 差},从项目绩效的各个因素着眼,对前面矩阵得出的各准则层的指标值进行评价,得到本次专项项目的模糊关系矩阵RA(略),归一化处理得到EA=(0.1689 0.6531 0.1467 0.0312)。结果表明,从整个专项层面的实施绩效来看,绩效“优”的隶属度为0.1689,绩效“良”的隶属度为0.6531,绩效“中”的隶属度为0.1467,绩效“差”的隶属度为0.0312。依据隶属度最大原则,2014年省创新基金项目整体绩效评价结果为“良”。

3 主要结论

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专项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基本完成了专项资金预期的绩效目标。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项目均能按照项目合同书的要求,推进各项计划任务的实施,基本完成了项目的阶段性研发与产业化建设任务,总体进度正常。123个项目中,72.4%的项目按照项目任务书,完成了阶段目标任务,实施状态优良。少数项目因生产线建设滞后、资金到位不足等原因,实施进度有所滞后。

(2)组织管理措施得当,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为保证专项项目的顺利实施,大多数项目单位均能按照任务书规定的目标任务要求,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并责任到人,认真组织实施项目,推动项目按合同规定的阶段目标实施。

(3)专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带动效应较好。截至2014年12月31日,123个项目累计新增销售收入8.55亿元,新增利税1.59,出口创汇360.5万美元,新增就业人数1 917人,培训农民1 978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有些承担企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4)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存在不足,后期有待提升。在资金到位方面,总体来看, 123个专项项目年度预算4.29亿元,到位4.37亿元,到位率为101.86%,到位率较高。但是,分项来看,其中,省财政年度预算2 460万元,节点到位2 158万元,到位率为87.72%;地方配套资金节点预算179万元,节点到位134万元,到位率74.86%;单位自筹资金节点预算3.30亿元,节点到位3.47亿元,到位率105.15%。省财政专项资金特别是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较低。在资金使用方面,此次考评中,总体来说,大部分项目承担单位都能按照预算情况合理使用项目经费,但是有些项目也存在资金使用率较低的情况。

4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基于本次项目绩效考核情况,创新基金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少数项目经费没有及时到位,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实现程度与目标值指标存在一定差距;个别项目的产业化建设任务没有按期完成。

二是少数项目产出、效果指标完成情况不理想。部分项目尚处于研发阶段,其经济效益还有待以后验证。

三是少数项目承担单位对待绩效评价工作重视不够。部分项目单位提供的自评报告材料质量不高,有的信息表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未填;有的填报数据真实性存疑;有的所附材料不在项目期内,无法纳入考核目标中;有的未提供任何附件材料,给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

四是创新基金项目的合同书与其它科技项目不同,有关绩效目标过于简单,特别是年度目标及考核指标没有设置,不利于年度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

(2)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项目实施管理中,将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省政府有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精神和省财政厅有关绩效评价的要求,建立健全省科技厅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和机制,积极推进各类科技专项的绩效评价和管理工作。

二是认真落实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一方面,对这次检查、评价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如项目经费未到位、项目进展滞后等,我们将责成相关责任处室跟踪落实,督促各项目承担单位认真改进;另一方面,将这次检查、评价结果及承担单位改进问题的情况,作为2015年度项目后续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对于改进不力的单位,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采取相应措施,根据改进后执行情况,如还存在执行不到位情况,相应地扣减拨款或者中止拨款。

三是进一步完善经费监管制度,加强项目中后期管理。特别是对于实施周期长、前期专项经费已拨付到位的项目,将严格按照有关项目管理制度,关注项目的后期进展,及时组织项目验收考评工作,确保项目的按时顺利完成。

四是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加快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并推进使用,实现申报、任务书、检查、验收等计划管理全过程网上填报、审批,对项目组织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及时公开有关重要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实现科技计划管理全程可追溯。

第7篇

依法查处各种水事违法行为、提高水利执法效能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为目的,以涉河建设和堤防管理、水资源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以及规范执法行为和规范执法监督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充分发挥“优化权力运行促赶超,规范行政执法保增长”的法律服务作用,为全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活动目标

重点围绕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加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等五项工作进行,坚持做到统一执法文书制作、统一案件办理流程、统一案卷装订标准,做到案件经办人员职责明确、查办程序清晰、时限符合要求、办理结果可追溯;实现“六个明显”,即质量意识明显增强、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日常管理明显加强、执法程序明显规范、案卷质量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活动主体

区水务局水政执法大队及局属各单位。

四、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区水务局为水行政执法主体,水政执法大队在水务局委托下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凡从事水行政执法的人员,必须申请领取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统一印制的《行政执法证》。没有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执法职责时,必须出示行政执法证,在规定的职责权限和范围内行使执法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了解持证人姓名、证件号码和执法范围。不出示执法证,或者出示无效执法证的,属于程序违法,管理相对人有权拒绝检查和处罚的规定。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程序。各相关单位要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管理职能,以多种形式依法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外公布监督电话,制定行政权力目录,按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等类别进行汇编,绘制行政执法运行“流程图”,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每个环节、程序、人员、手续、时限进行明确规定,使每位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有固定“线路”、“程序”和“标准”,实现行政权力运行的“标准化”。按照法律规定的行政执法程序的基本规定,细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监督等各类行政执法行为的具体运行程序,科学合理的设定操作路径及时限要求。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坚持立案登记制度。除依照行政处罚法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外,办理行政案件必须登记立案。第二,依法调查取证。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不仅要调取当事人的陈述,还要调取其他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相关证据,做到证据确实充分。第三,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水政执法大队在作出行政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告知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提出陈述和申辩事实及理由的,水政执法大队应当予以调查核实。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全面适当地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第四,严格执行《省水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省水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第五,完善送达程序。水政执法大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应当依法送达行政执法文书,送达文书应由受送达人签字或盖章;受送达人拒不签字或盖章的,可以采取留置、邮寄、公告等其他合法途径予以送达。

(三)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案卷和案卷评查制度。每半年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自查、评查一次,认真按照《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进行行政执法案卷的自查、检查工作。认真落实好行政执法案卷立卷归档工作,定期汇总行政执法案件,装订案件卷宗,除本系统另有案卷装订规范外,严格执行《行证执法案件立卷归档管理办法》。

(四)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强对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批审查力度,切实依法打击危害堤防的各类违法行为;规范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入河排污口审查、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等行政行为;大力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制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加快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河道采砂许可,加大对违法采砂的打击,保证河道畅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监督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应在5个工作日内给相对人予以答复;对行政执法人员违法执法的情况,一经核实,追查到底,决不姑息。

(五)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按照《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的规定,建立健全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的备案制度、建立健全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学习培训制度等,严格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礼貌待人。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按照本方案,组织召开水行政执法人员动员会议,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督查机构,确定责任领导和联络员。

(二)组织实施。细化执法岗位职责,明确执法人员职权,落实监督部门和工作人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形成“岗位有其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责任体系。

(三)总结考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要以本方案确定的五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局适时成立工作检查组,对各部门开展专题绩效考评工作。

(四)组织验收。各相关单位要先行组织自评验收,认真总结活动成效,形成总结报告,于10月15日前报区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水政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水利执法年活动的具体工作。

第8篇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满意为核心,以病人的要求为目标,是全体护理人员需要遵守的原则。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我院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社会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于20__年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对全院各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统一标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导,解决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将20__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质控分析、总结会议,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4、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

5、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6、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7、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要求科室积极上报,每月科室。

组织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上半年来无重大护理安全事件发生。

8、规范病区管理,对临床科室病区随时进行检查,发现脏乱差现象立即要求整改,并进一步规范。

9、护理文书书写,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及连续。

护理文书即法律文书,是总协定医疗纠纷的客观依据,书写过程中要认真斟酌,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病人病情变化,不断强化护理文书规范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求科内护士长、质控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继续监控。

10、院感方面,按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质控人员兼职监控院感,各科室护士基本能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虽然其中有一些缺陷,但总体使院感指标达到质量标准。

11、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①基础护理不到位,新入院病人入院宣教及处置不及时、到位。

②病房管理有待提高,病人自带物品过多,物品摆放凌乱。

③为病人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解释欠耐心,满意度调查时有投诉护士服务态度差。

④学习风气不够浓,各科室均不组织科室内业务学习。

⑤护理文书书写有漏项、漏记,内容缺乏连续性,内涵质量不高等缺陷。

⑥各护理人员“慎独”精神差,在护士长不在时或值班期间,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我们护理工作是漫长而又艰辛的,每天将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医院更好的发展,克服困难扬长避短,再创辉煌。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服务面对的是需要救治和帮助的群体,在工作中出现任何失误,都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承担法律后果。这就要求我们护理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

一年来,我社区狠抓各个护理工作环节,提高护理质量安全,使差错事故发生率降低至最低点,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现将总结如下。

一、社区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

社区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

组 长:__

副组长:___

委 员:__ __ ___

1、完善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流程。

3、进行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

4、护理质量安全小组要定期对社区护理安全进行自查、评估、分析和整改。

二、确保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按照要求巡视病房。

1、静脉输液袋上贴有患者床号、姓名、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及配药护士姓名的标签,输液巡视卡护士认真、及时填写。

2、静点室内有输液患者时,注射室护士不得离开治疗室。

保证及时有效的观察静点患者,以确保静点患者的安全。护士能够坚守岗位,发现3例患者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确保了静脉输液患者的安全。

3、落实操作细节,认真执行每一项工作操作标准

严格执行医嘱制度。坚决杜绝执行口头医嘱,静点护士在为患者静脉输液时,要将患者的药品与医嘱认真核对后方可执行,每日进行日间小查对。

4、门诊静脉输液护士严格执行有证上岗

社区门诊静点护士配备多年资深护士。现社区门诊护士配备3名都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临床工作__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及各种重症的独立抢救工作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突发应急事件。

5、落实查对制度

门诊静点时候要求操作前反复查对,静脉输液要求夜班写瓶护士及第二天静点护士两人核对,互相把关。现经两人把关今年已发现16人次的写瓶错误,将错误防范在萌芽状态中。操作中查对要做到细节查对,包括患者静脉输液的液体、用药、姓名,患者清楚应答后方可进行操作。

三、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1、实行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

有护理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有原因分析和讨论。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落实培训。

2、社区建立护理差错事故防范及处理管理制度,有差错事故的处理、分析、讨论、整改、上报等工作流程。

3、社区建立护理安全公布制度,每季度公布一次并记录。

4、完善风险管理,建立转院交接程序,制定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抢救、静脉输液、查对制度等。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科室有设施、仪器、药品、氧气的安全操作、管理措施及交接记录。

7、充分发挥专项安全管理小组作用。

输液安全管理小组等,严格落实防范管理措施并有记录。

8、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指南,落实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熟练掌握静脉输液、各种注射、过敏性休克等常见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

四、提高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两次核对,药品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严格规范护理行为。

1、门诊药品的存放、使用规范管理,每月常规检查一次,按制度规定认真执行和落实。

(1)社区门诊抢救车、抢救箱、常备药品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保障抢救时及时获取。

(2)办公室护士__专人负责管理急救药品,并在使用后及时补充,损坏或近有效期药品及时报损或更换。抢救车、箱现已更换及补充药品132支。

(3)近期失效药品(三个月失效)用红色标签识别,提示先行使用,高危药品要有醒目标识,定位放置。

2、办公室护士每个月对药品进行自查,社区安全管理小组每个月对抢救车(箱)药品、常备药品进行检查。

3、严格规定除紧急抢救重症患者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对科室首次使用的新药,使用前要查阅使用说明书,正确实施给药,同时认真落实每日小查对。

4、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药品查对制度查对。

经过护士严格查对,查对出因包装不合格3批次的药品。如塑料软包装的静脉输液液体、瓶塞质量不过关的甲硝唑等。

五、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明确岗位工作权利和业务

加大普法宣传教育的力度和引导护理人员进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护理职责。利用多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学习,用法规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其自律性。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使每一个护士都熟知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让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与法律的密切关系。把安全管理措施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加强护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参加医院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培训外,根据社区工作特点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输液过敏反应的急救、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静脉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社区护士护理理论以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及国家要求的需要进行慢性病管理要求的专科护理常规、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三基”护理知识,应急预案等。同时注意针对社区专科特点开展目标明确的业务培训,强化护理学习效果。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我院护理部认真抓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加强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制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护理质控计划,并组织实施。

4、制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

5、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6、院、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

7、科室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8、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监控工作,院质控组织每季召开质控专题会议,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总结、交流经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9、加强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10、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11、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

(7)病区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8)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9)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100%。

(10)压褥发生次数为“0”。

(11)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次数为“0”。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护理部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和关心下,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及医院创建“二甲”的中心工作,结合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完成医院的各项指令性任务

护理部作为职能部门,能较好地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递工作。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任务。动员全院护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肠道门诊工作,确保了肠道门诊顺利进行。参加卫生局中心血站献血服务10人次,干部体检数百余人次,外出公益服务15余人次,

二、围绕创建“二甲”医院的工作重心,积极开展工作

1.为落实“二甲”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护理部按照“二甲”护理管理评审标准,就相关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安排,要求各部门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确保质量地按照日程安排完成各项工作。

护理定期对各科室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对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指导。

2.一月中旬护理部组织大内科、大外科的护士长到__医院、__医院,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创建等级医院做准备。

三、继续狠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根据__省等级医院考核标准及__卫生局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及医院实际,护理部在原有的护理质量检查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质量标准,制定了《月护理部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月护理质量检查表》。

护理部每月一次按照质量标准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打分,并将科室的护理质量与绩效工作挂钩,大大的促进了各科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2.为更好地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护理部重新制定了《晨会交__细则》、《床头交__程序》、《治疗班考核要求》等护理制度,并以新制度为准则对临床护士进行考核。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一、根据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参考上级医院的先进经验,制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工作标准》,建立并完善医院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工作之余,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并邀请了中医内科杨磊医师、颈肩腰腿痛科针推专业硕士研究生姜丽丽医师从基础上提升了大家对中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了解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20__年9月举行的临沂市中医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三、个人第三(张霞)的好成绩。在“5.12”国际护士节护理技能大赛中,张霞获得了本部医疗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护理体现中医特色,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进行培训,做到人人掌握:穴位按摩、拔火罐、中药灌肠、中药雾化、艾灸等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护理文件书写运用中医术语,体现中医辨证施护。针对本专业疾病,主要开展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护,科室根据收治患者的特点定期开展相应的业务学习。在20__年“山东省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验收工作中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肯定。

四、科室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小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五、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六、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5)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

(6)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7)压疮、跌倒、坠床发生次数为“0”;

(8)不良事件上报率≥20%。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6护理质量是体现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护理效果,工作责任心的总和。要提高护理质量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因此,我院护理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重抓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细化了职业道德标准及要求。进行了护士道德礼仪培训。全体护士从根本上转变了服务理念,改变了服务作风。全年无一例护理事故发生。

二、护士的“三基三严”训练是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基本途径。在工作中,我们分别针对不同科室不同岗位护士进行了每月一次的理论培训。并记录了培训内容及效果。各科室由科护士长负责本科护士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每月一次,护理部分别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了《侵权责任法》,表格式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培训,新分配的护士进行了密闭式静脉操作技能和导尿技术、胃肠减压技术、氧气吸入技术、鼻饲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在这样的训练中,我院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做到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及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化.同时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的标准。

三、从20__年开始我们加强了病房管理,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活动,这项服务的开展为患者创造了好的休养环境也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服务,得到了社会和患者的好评。我院每周进行业务查房和行政查房,及时弥补和改正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病房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四、急诊急救工作得到了有效提高。急救药品、器材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护士能在5分钟内药品器材完全到位,抢救成功率达到95%以上。

五、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有所加强。各科室紫外线灯使用能按要求记录、累计时间。物体表面消毒及时,到位,并有记录。一次性输、注液器的使用全年无一个科室出现不规范现象。

六、我院的各项护理工作以优质护理为指导,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加入了人文关怀的内容。开展了入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出院宣教,明确了护理人员承担告知义务的内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我院护理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在医疗改革的浪潮中,全体护理人员还将继续努力,为护理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7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

急诊人次。参加抢救人次。配合急诊手术

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

2、工作达标情况:

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

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

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

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次,病历讨论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

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

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

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

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五、护理实习生带教

学生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小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抢救配合演练等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抢救配合演练的教学方法收到全体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年顺利完成人次的实习带教任务六、配合医疗开展专科发展

调整原办公室建简易监护病房,留观病人逐渐增多,护理方面加强落实留观病人的病历书写、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时安排人员到ICU进修危重病人护理,腰穿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等管道护理。

__年护理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未能顺利完成护理研究课题,个别人员在培训中存在消极、被动的态度。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个别人员语气较冷淡、生硬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等。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8一、本季度对照工作计划完成以下工作:

1、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完善并修订了部分制度、标准、流程、应急预案和护理常规等内容,并开始在科室进行试运行。

2、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对部分工作加强了督导。

如核心制度的落实、腕带标识制度的管理、关键环节的病人交接、手卫生、关键部门、关键部位消毒隔离执行情况等的督导,加大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的执行力度。

3、完善护理质量检查及责任制整理护理质量细则,并按照要求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了每周一次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检查及每月一次的全院性护理质量检查,对存在问题予以质控。

并针对问题及时召开护理缺陷防范分析会,研究讨论已发生缺陷事件的原因及整改措施。使医院护理工作有很大提高。

4、坚持业务学习,落实三基三严,积极培训急救技能。

5、按照年初制定的全院分层次培训计划进行各级培训。

6、其他,按时完成质量控制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工作,并按照医院的整体部署完成了本部门的相应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季度工作计划:

1、全院护理人员不注重礼仪方面,下一季度开展礼仪知识培训并在日常工作加强监督。

2、由于护理人力资源不足,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不到位,护理部将对个别科室进行人员调整,实行弹性排班,加强健康教育。

3、护理文书书写专科护理特点不突出,对此进行了护理文书书写知识培训。

4、新护士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对感染知识认识不足,护理部在分层次培训中将加强对新护士的感染知识培训。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9半年来,护理部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和关心下,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及医院创建“二甲”的中心工作,结合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完成医院的各项指令性任务。

护理部作为职能部门,能较好地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递工作。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任务。动员全院护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肠道门诊工作,确保了肠道门诊顺利进行。参加卫生局中心血站献血服务10人次,干部体检数百余人次,外出公益服务15余人次。

二、围绕创建“二甲”医院的工作重心,积极开展工作。

1、为落实“二甲”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护理部按照“二甲”护理管理评审标准,就相关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安排,要求各部门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确保质量地按照日程安排完成各项工作。

护理定期对各科室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对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指导。

2、一月中旬护理部组织大内科、大外科的护士长到邵逸夫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创建等级医院做准备。

三、继续狠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根据浙江省等级医院考核标准及__市卫生局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及医院实际,护理部在原有的护理质量检查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质量标准,制定了《月护理部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月护理质量检查表》。

护理部每月一次按照质量标准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打分,并将科室的护理质量与绩效工作挂钩,大大的促进了各科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2、为更好地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护理部重新制定了《晨会交接班细则》、《床头交接班程序》、《治疗班考核要求》等护理制度,并以新制度为准则对临床护士进行考核。

3、半年来组织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共计50余次。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科室及时整改,护理部进行反馈性检查,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4、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召开护理质控及护理安全会议,对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5、护理部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级护士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培训。

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2次,疾病护理查房2次,完成全院护士七项常用护理操作(心肺复苏、静脉输液、无菌操作等)的培训和考核,培训率达93.5%,考核合格率达100%。

四、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1、积极参与病区服务中心建立。

三月中旬病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护理部抽调了三名护理人员加入该部门。“中心”的成立规范了新病人入院处置、特检病人的护送工作、标本送检工作,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得到临床科室的一致好评。

2、为适应广大患者的要求,改善输液室“窗口”面貌,上半年医院对输液室进行了装修,从硬件设施上改善输液室的面貌,护理部也积极地从软件设施上着手对输液室进行改造。

第一,优化护理人员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理部克服困难,抽调了两名业务素质好的护士补充到输液室护理队伍中去,确保了输液室护理人员的配备。

第二,实行了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解决了输液高峰期排长队的现象。

第三,划分小儿输液与成人输液区。

第四,美化输液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场所。

第五,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业务素质。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输液室的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病人满意度上升达90%以上,在四月份医院“满意窗口,满意职工”评比活动中,输液室被评为“满意窗口”。

2021护理质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020__年,我院护理工作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重视下,在全院护士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的护理工作计划,同时,积极投身于“创满”建设活动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对照标准,逐条逐项抓好各项工作,通过两个活动,有效的促进我院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护理人员情况

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7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49人,合同护士8人,护理员1人。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137人,注册护士132人。归属护理部业务管理的护理人员129人,占全院卫技人员38%。分布在临床一线126人,其他护理岗20人,非护理岗11人。学历结构:大专39人,占24%,中专113人,无学历5人,大专在读13人,本科在读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73人,护师51人,护士33人。年龄结构:全院护士平均年龄36.75岁,临床一线护士平均年龄34.06岁。按计划床位数295计算,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32。聘请临时护士18人。

(二)护理工作量

从以上两组数字来看,我院护理队伍结构老龄化现象与去年相比有所缓解,但梯队不够合理,影响护理人力的合理使用。护理人员短缺凸显,护士床位比较低,医护比例明显失调,现有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安全的需要,存在着安全隐患,也制约护理质量的深层次提高。

二、加强了护理管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一)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今年二月份,护理部组织举办了一期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护士长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的人本精神的塑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安排了半天的讨论,护士长们在回顾上一年工作的同时,展开了新年如何深化人性化服务的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了”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内涵,达成了共识。

(二)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月、年终考评,明确了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护士长日三见面三查房制度,护士询意见制度,有效的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病人的投诉率。

(三)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今年新增护理单元二个,护理部除积极协助组建护理单元的建设外,对新上任护士长采取跟班、指导与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上任护士长尽快转换角色,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四)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强化护理安全超前意识,重视危险信息反馈,今年,建立了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即护理部—护士长—安全监控护士,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会1-2次,就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今年共查摆护理安全隐患63条,提出安全措施12条。制定出制度、流程改进措施3条。有效的防范了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2.加强了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建立内部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对故意隐瞒不报者追究当事人及护士长的责任。

护理部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科室护理问题与科室护士长月、年终考核挂钩。

3.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今年组织了护理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并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有关护理差错事故的案例警示,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制定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防范住院病人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

有效的保证了全院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了护理安全。

三、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一)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护理部人员不定期的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评,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交叉大检查,促进了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统一和提高。

(二)健全护理质控体系网,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各科室明确了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及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质控员都有各自的质控点。此举措较好的促进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了对每份护理病历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每月组织进行护理记录讲评1次,确保不合格的病历不归档。在年终护理文书检查评比中,获得质量前三名的科室是:五官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

(四)针对“创满”建设活动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今年继续抓好等级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考评工作,并将这二项工作作为今年护理工作的主线贯穿在每月的护理质量考评中,强化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意识,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制。健康教育覆盖率100%,但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够理想。

(五)护理质量已达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7.7%;

2、一级护理合格率98%;

3、护士长管理考核合格率96.8%;

4、夜间护理质量检查98.8分;

5、抢救物品管理合格率98.5%;

6、消毒隔离合格率98.7%;

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2%;

8、护理工作满意度94.9%

9、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95%;

10、护理人员考试合格率100%;

11、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2、一人一针一管一灭执行率100%;

13、护理事故发生率0;

14、年褥疮发生率0。

四、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制定了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护士考核制度,配套完善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定周期,定培训计划,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力度,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周期内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后方可进入继续教育阶段。

(二)引进了广州总医院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软件,试行护理教育培训与护士工作考核信息化管理,将护士考核、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管理,作为护士晋升、聘任、再次注册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了“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今年护理部为培养实用型的护士,改变了以往考与做分离的做法,考试更加贴近临床,采取现场考核与现场点评,实物示教与规范演示相结合,组织岗位练兵,在“5.12”护士节期间举行了护理操作比赛,全年共组织理论考试3次,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考核2次,合格率95%。但由于部分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基础较薄弱,培训未达到预期目标。

(四)加强了护士的在职教育,护理部组织安排了全院性业务学习12次,内容为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讲座,同时,护理部充分发挥院内局域网的资源优势,及时上传护理讲座演示文稿,丰富了护士的学习内容,深受护士的欢迎。

(五)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9人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6次。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五、教学、科研工作

(一)今年接收乡镇卫生院进修护士4人,接受省、市卫校实习生共24人,并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及安排好临床带教工作,各科能组织对护生的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在召开的多次实习生座谈会上,学生反映大部分带教老师关爱学生,责任感强,带教质量较高,根据实习生意见反馈表结果,反映带教氛围较好的的科室有外一科、内科、外二科、妇产科。通过发放带教教师评价表,学生认为较好的带教教师是:___(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立足创新,今年医院护理自选项目___《通过了市科技成果验收,填补了县内无护理科研的空白,儿科开展了新技术项目二项:___,大大提高了救治重症患儿的水平。全院撰写护理论文10篇,发表省级10篇。

六、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首先护理部就如何在护理服务上体现“人性化”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广泛听取门诊病人的意见,尤其是注重倾听曾到外院就医患者的意见及与住院病人交谈,发放住院病人征求意见表、阅读回访信等途径获取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信息,找出存在的差距,制定相应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并在具体细节上进行规范。

(二)其次开展服务理念教育,强化一个转变,即服务理念的转变,倡导多主动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衣、食、住、行、治方面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照顾。如产科病房为方便产妇哺乳提供靠背凳;责任护士做病人的贴心人,每天利用为病人做治疗后的空闲时间亲切的与病人交谈,为他们传授疾病康复知识,送去亲人般的安慰。护士又如腈雨表,晨间问候时及时告知病人天气冷暖,提醒增减衣服,每逢新年、教师节、建军节、老人节、儿童节,护士都不忘问候病人,有的送贺卡,有的科护士还亲手为病人折叠千纸鹤,表达美好的祝愿。儿科护士在治疗之余,还为小患者讲故事,辅导作业等等,家长深受感动,内科还为出院病人发放连心卡,将亲情服务延伸。正是护士亲切、贴心的话语、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到家的温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许多病人在征询意见表上留下了发自肺腑的赞誉,急诊科一病人还在护士节期间为全科护士送上一束花表达他对护士的敬意。今年收到表扬护士的表扬信4封,根据民意测验结果统计,被点名表扬的最满意护士达50多人次。经统计病人最满意的科室前三名是:中医科、五官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科(并列)。最满意的护士前十名是:___

(三)爱岗敬业,热心帮助患者,为病人做好事:今年外三科收治了贡江镇敬老院一位孤寡老人因车祸入院,入院时满身污秽,头发蓬乱,生活起居无人照顾,外三科护士长带领护士们为病人擦尽身上的污秽,为病人理发、剃胡须,从家里拿来衣服为病人换上。送水、买饭、喂饭,全成了科室护士们的事。后病人转至外二科,帮助老人的工作又得到了延续,外二科的护士们共为老人捐衣服10多件,关心老人的温饱,照料老人的生活,演绎了感人的爱心之歌。朴实的老人无语落泪,只有竖起大拇指表达对护士的感激之情。

七、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其他工作

(一)协助做好外三科、内一科的组建工作,从科室建设到组建后的工作指导,建章立制以及护士群体的调适,使两个新成立的科室能在短时间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安全的进行。

(二)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的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

八、存在的不足

(一)护生带教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一起护生打错针的差错,暴露出实习生带教中老师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护生操作时放单飞现象。

(二)午间、傍晚、凌晨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在安全管理上有顾此失彼的隐患。

(三)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四)相关部门协调不够,临床护士跑外勤削减了护士有限的直接护理时间。

(五)专科护士人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