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集锦9篇

时间:2023-03-15 14:52:53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社科课题“江苏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SRB-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45-02

一、传统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存在的缺陷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以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学生将“房屋建筑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实践过程,也是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类似实际工程设计的训练中逐步提高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目前,传统“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只集中安排一周的时间。而要让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复杂建筑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全部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设计任务一般只能选择相对简单的住宅、办公楼或教学楼等功能相对单一的中小型建筑。其常规做法是指导教师给出整套的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设计范图和学生作业示范等相关资料,布置任务,并对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做讲解说明。设计过程要求学生能够做好课程设计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熟练掌握并能运用我国现行建筑工程制图规范、通用标准等相关内容做好建筑方案设计和制图工作,最终独立地完成一个设计任务。

可是,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对高职学生情况的客观分析,笔者认为这种课程设计模式逐步显现出弊端:(1)课程设计安排时间太少。由于学生从“房屋建筑学”理论学习环节直接过渡到实践应用环节,因此,要在一周时间内熟悉课程设计的任务书,实地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做出设计方案,并绘制出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的确有些仓促。(2)高职高专的学生素质参差不一,基础薄弱,即使经过理论部分的学习学生也不能迅速进入到较好的设计状态中。(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学生在进行设计时处于严重的知识预支阶段。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设计,对工程缺乏了解,不懂得如何利用资料和应用图集、不注意规范的应用及与课程的联系、不了解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因此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都不能积极地解决。(4)学生对建筑缺乏整体认知和尺度感,细部设计考虑不周。(5)尽管选择的是功能相对简单的建筑,但是,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也很难做到设计完全合理,并鲜有创意。因此,仅仅是功能性建筑的完成,学习的建筑类型也相对较少。

二、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研究及内容安排的改革

总的改革思路是,传统大纲确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周课时量远远不足,实际教学中我们将其延长为2周,并且针对课程设计内容做了大胆的改革。由学生单独设计一幢建筑的传统模式改为一个班级按照校园建筑类型分成若干组,每组完成一类校园建筑的测绘、制图、局部设计。其中1周时间穿插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用于完成收集、整理任务资料,建筑室内外测绘,建筑立面速写、建筑平、立面的确定;另1周时间集中完成图纸修改汇总和建筑设计图绘制。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实际建筑出发,结合测量、制图、构造、设计各课程知识循序渐进地动手完成图纸,避免了学生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和建筑类型的单一,最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一)开始前的准备和要求

合理分组,任务到人,全班参与。在分组时依据校园建筑类型分6~7人为一组。素质较好的小组负责图书馆、餐厅等功能造型复杂的建筑,而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小组负责教学楼、宿舍楼等功能相对简单的建筑。从建筑测绘、记录数据、核实尺寸到收集资料、分析方案、绘制建筑图纸等工作,每组任务落实到人,安排好分工协作的具体细节。

重温建筑测量、建筑制图与识图知识,强化建筑设计与构造知识。学生通过回顾以前课程的重点知识和自己动手测量建筑,加深、巩固测量、制图的应用技能,深入了解建筑设计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教师还可在课程设计期间讲解、播放一些优秀建筑和类似建筑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现场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施工、构造过程和现场的理解,使学生不仅把设计、施工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了解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多收集自己负责的相关建筑类型资料,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上课组织讨论其功能特性等,并与学校里的建筑进行比较分析,这也是学生间互相交流,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指导教师应提供设计时必需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醒学生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具体实施方法

1.建筑测绘。每幢楼都没有原图纸,学生必须在测绘中确定建筑及细部尺寸,最后依据测出的尺寸绘制成平、立、剖面,因此,测绘是制图的基础。在测绘过程中学生发现比原本想象的要复杂和困难,不但要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测量知识测得又快又好,还要发挥空间想象力。他们碰到困难,一起动脑筋、想办法,通过细心琢磨,巧妙运用知识技巧,省时省力地解决了测绘中碰到的难题,形成了集体的凝聚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在确定立面尺寸时,学生先站在合适的位置纵观建筑,再利用相机或快速表现图记下全貌,掌握建筑整体形象,然后通过立面测绘确定建筑立面。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深入思考、讨论分析,或经教师指导,最终结合平面画出满意的立面。这些使学生深深地感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益处,不但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增添了就业的自信心。

2.绘制草图。每个小组确定了建筑平、立、剖尺寸后结合校园建筑设计原理即可绘制建筑设计草图,教师指导时按照一个组一套图纸结合实物进行指导,并与学生交换意见。绘制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相互探讨中解决各种疑问,小组间的竞争也促使他们不断完善各自的设计,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在紧张活泼的氛围中得以充分激发。

3.鼓励创新,保留学生的个性化设计。在建筑形式与平面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保留每个学生对细节的个性化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于有些建筑尺寸条件限制不能准确测出,允许学生做合理的改动,但是一定要在满足平、立、剖对应的前提下正确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思。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保证了有一定的自主创新的设计空间。

4.按照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图纸。最后学生在汇总制图时,又会出现一些细小问题,此时学生再次找出建筑制图书和参照规范,重新温习,修改错误,正确绘图,最后再绘制成建筑CAD图。学生不但重复记忆和整理前面累积的内容,而且又把建筑CAD完整实战演习了一遍,也算是额外的收获。

(三)教师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学生绘制草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图纸与实物进行对比中检查、完善图纸。在这个绘图阶段,教师应展示一套标准设计图样,并指明图纸绘制的要点,防止学生犯一些常规错误。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对照标准及时找出各自图纸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学生因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图纸的正确性。

教师不应为学生准备得过细,否则就会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采用互动式评图可起到评定和教育启发的双重作用,是一种很好的评图形式。在设计中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出一个分数,而不帮学生分析图纸中的问题,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三、新的课程设计改革的优点

第一,这样的课程设计避免了学生对建筑设计不甚了解下的盲目设计,加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同时,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尺度概念有了较深的体会,形成了牢固的记忆,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建筑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本次课程设计锻炼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制图能力。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会直接从事建筑工程领域的设计与施工工作,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设计与制图能力影响深远。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工程实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本次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建筑设计和细部构造设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

第三,采用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培养要求,提高了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课本到实物,从细部到整体,从分部到分项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对待建筑与构造设计。学生把测绘的数据变成了图形乃至图纸,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第四,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团队精神,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学生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整体意识。

第五,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生熟练掌握了建筑识图、制图的能力,一般建筑的设计原理及应用,建筑构造设计能力和CAD制图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第六,这样的综合训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建筑测量、制图、构造、建筑CAD等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前后课程的链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七,本次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锻炼,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耐心乃至恒心。学生普遍反映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学习,专业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增添了今后就业的信心。

四、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的配套措施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 BIM 房屋建筑学 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构造,课堂讲授以民用建筑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为主。[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土建类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的第一次独立建筑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建筑的实践认知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独立运用理论知识及使用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等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2]如何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建筑素养,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与制图课程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课学校打好基础,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课程设计作为房屋建筑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理论的全面体现,同时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理论、了解建筑设计步骤、学习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环节。[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基本都开设在大二上学期或下学期,任务为绘制一栋房屋的完整建筑施工图,是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各高校课程设计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虽然综合了之前的制图类课程内容,但与后续课程关联小。设计采用手工绘图或者先用CAD绘图再手工描图的模式,工作量大,耗时长,很多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钻研设计内容。尤其在选题一致的情况下,设计缺乏深度和新意,雷同率高,还有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图纸试图蒙混过关。

(2)教师指导工作量大。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土建类专业招生火爆,一个标准班的学生有40人,一名教师至少要指导两个班的学生。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至少要对每个学生的建筑平面方案、建筑立面、建筑剖面进行三次指导,这么多的指导工作让教师分身乏术,力不从心。

(3)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课程设计的时间有两种安排,一种是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程结束后,在期末专门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在指定教室进行设计绘图。此时期末考试临近,学生应考压力大,难以集中精力进行课程设计,教师也无法一周全天守在教室监督学生。另一种是设与房屋建筑学同步,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寻找教室或者在宿舍里进行绘图,教师在授课间隙对设计进行指导。这种安排模式的缺点是教师指导时间无法保证,很多学生等到最后要上交图纸前再赶工,设计质量低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兴起,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带来了新的方向。

2 结合BIM的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2.1 BIM概况

BIM是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建立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数据进行详尽表达。[4]BIM技术将传统绘制二维施工图的过程,变为建立三维立体模型的同时生成二维图纸,软件使用者在交互界面的每一个操作都能直接在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上同步体现,设计完成的建筑模型再结合时间的概念,构成4D模型对工程进行综合管理。[5]我国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将BIM技术融入课程的教学改革,现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将课程中书面文字转换为生动立体的可交互式施工现场模拟场景,[6]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可视化的三维立体建筑信息模型对建筑设计过程及施工现场环境产生直接深刻的感性认识。[7]

2.2 结合BIM技术在课程设计教学

将BIM技术融入教学体系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因为紧跟制图类理论课程,开设时间早,作为学生第一次运用BIM技术进行完整建筑设计的实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枢纽作用,其在课程体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

在开始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时,先安排学生按照毕业设计要求选题,然后在课程设计中完成毕业设计的建筑设计部分。课程设计先使用BIM建模软件Revit绘制建筑方案,经教师指导后绘制三维建筑模型,然后根据三维模型生成的二维图形,结合制图规范的要求修改为标准的施工图,打印出来作为作业上交。

课程设计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程中平面设计内容讲解完毕后的第6周开始,设计过程采取机房集中指导与学生业余时间绘图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需要每周在机房指导2节课,其余时间开放机房让学生自行学习,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布置设计任务后,将机房在课余时间开放8周,变为设计教室。教师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去机房检查学生阶段成果,对学生个人疑问进行单独指导,对在设计中普遍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落实。设计时间在第6周-13周,各门课程都还没有结束,学生没有备考压力。教师指导时间充裕。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建立的BIM模型,在结构设计课程上作为进行手算和计算机分析的依据,之后再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补充BIM模型的配筋,调整建筑设计不合理的地方。BIM模型还可以被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管理软件Navisworks及工程经济学课程上使用鲁班、广联达等造价软件直接读取,用于检查模型构件是否存在碰撞冲突的情况,模拟施工进度,自动生成工程量,进而以此为基础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造价文件。

3 结语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引入BIM软件Revit,使课程设计与BIM系列软件在课程体系的应用教学紧密联系到一起。作为设计成果的建筑模型可以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设计,让他们更加重视课程设计。新颖的设计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符合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值得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廖荣.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5):99-101.

[2] 王秀珍,刘丹.浅析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中的管理控制――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5-97.

[3 安巧霞,孙三民.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6(11):109-110.

[4] 齐岳,张俊华,赵文军.结合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6):147-149.

[5] 李久林.大型施工总承包工程BIM技术研究与引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 建筑节能 创新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68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System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 Based on Energy Saving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 Qiaoxia, HAN Yue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On the problem of civil engineering focus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while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the thesis teaching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is the core of teaching from the curriculum theor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 to explore innovative talents i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oriented culture. Eventually forming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teaching mode.

Keywords building architecture;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novation; teaching reform

1 改革的目的及际意义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从业人员人数已为各行业之首。然而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员所占比例较低,同时具有高等文化教育程度的人员比例也较低,如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1%。在这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占58%,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1%。随着我国建设事业大规模的发展及建筑技术的发展,急需与之相应的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能源问题是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社会能耗的三大能耗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相当一部分(约占30%~40%)。因此,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基于此,我国相应的制定了一些建筑节能规范,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等建筑节能规范,然而,我国的建筑节能相对还是比较滞后,节能技术及建筑节能效果等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高,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建筑护能耗是同等气候的发达国家的2~3倍。另一方面,墙体改革步伐较慢,虽然墙体改革以提出有10余年,新型墙材的产量的比例有一定提高,如从不足5%提高到22%,粘土实心砖还在生产使用。为了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立法、技术、管理等措施外,应加强从业人员建筑节能发面的教育。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建筑师与工程师的摇篮,在教学培养方案中应加强未来建筑科学技术人员的建筑节能意识潜能和技能培养。然而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中,与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节能有关的知识或技能训练相对较少。例如:在材料力学性能实验中,没有对有关建筑节能材料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在建筑材料课程中,有关节能材料及新型墙体材料的知识相对较少;在建筑材料实验安排中,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实验;建筑设备中缺乏对有关对雨水的收集及利用等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知识;在建筑施工中,未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的介绍;在房屋建筑学中,建筑的总体规划设计、单体建筑的体型系数,朝向,等都影响着建筑节能,但在课程教学中很少涉及。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未来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应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将建筑节能知识有机的融合于各门专业课程中。

近年来,“参与科学研究”已成为我国研究型本科生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科生科研已在更多高校普及,如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下简称 “大创”),被认为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①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作为工科学院,学生在历年的大创项目中有一定的优秀成果出现,但暴露出的问题是有很大一部学生虽有一些科学创新的积极性,但不知如何“下手”,如何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成为我们应解决的问题。

图1 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模式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建筑节能知识与房屋建筑学教学息息相关。同时基于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当今社会对建筑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论文提出以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为核心,从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教学体系(如图1)。强调建筑节能导向作用,是为了抓住房屋建筑学教学中主要内容于热点问题――建筑节能之间的关系,形成有特色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模式。

2 目前国内房屋建筑学改革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以培养新型土木人才为目标,从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角度提出的改革有较多的研究,如王英姿等提出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创立了基于“能力―素质―知识”架构的课程大纲以及借助团队协作项目设计等形式强化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②张亮等以培养新型土木人才为目标,从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角度,探讨房屋建筑学课程在更新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内容丰富的备课资料库方面的教学改革。③此外,也同样重视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考核方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转换学习模式等方面,力求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高巍等针对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结合自身已有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践性教学活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④齐岳等在在分析了目前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将 BIM技术引入到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并提出了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新模式。⑤黄海燕等为服务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立体化及教学实践环节多层次化等内容进行了探讨。⑥

国内学者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郭卉等提出科研参与频次和科研参与强度是大W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参与科研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尤其是创造性人格的发展。⑦王锋锋等提出通过搭建校内创新创业研究平台、建设师生创新创业科技团队、完善创新创业制度来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⑧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以培养新型土木人才为目标,从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角度提出的改革有较多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但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切入到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的较少,本研究提出以建筑业的热点问题和前言领域――建筑节能为切入点,该论文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相关课程中,让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紧密和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让本科生的创新灵感来源有踪可依。

3 改革的内容

(1)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改革。项目以建筑节能为导向原则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增加建筑节能的内容,使建筑节能与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融合起来。在课程设计乃至毕业设计中增加建筑节能效果评价内容。

(2)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改革。在房屋建筑学中有部分认知实习课,在其中增加建筑节能认知实习内容:包括规划节能设计,单体建筑节能设计调查,保温材料及节能施工技术认知,增加保温材料抗渗试验以及墙体热传导系数测定等试验。

(3) 以建筑节能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新材料及其施工方法的研究,新型组合结构的研究等,将会带来土木工程应用技术发生更新更快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应用型人才在市场经济社会竞争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当今科技热点问题,并将其科研成果引入到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中去。

4 实施办法

(1)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改革。增加建筑节能的内容,让建筑节能与原有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起来。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增加规划节能设计和单体建筑节能设计,在墙体及屋面构造设计中增加自保温材料内容;在课程的最后增加建筑节能专题讲座,引入被动式、主动式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等概念,以典型的案例讲解绿色建筑的构造做法。在教学大纲及教案设计中增加建筑节能设计内容。

在课程设计乃至毕业设计中引导考虑节能设计,同时对自己所做设计进行建筑节能效果评价。编制建筑节能设计指导书。

(2)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改革。在房屋建筑学中有部分认知实习课,在其中增加建筑节能认知实习内容:形成:保温材料生产厂等单位认识节能材料到施工现场认知节能施工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增加保温材料抗渗试验以及墙体热传导系数测定等试验。

对已有建筑设计的节能现状进行调查,包括规划节能设计,单体建筑节能设计及节能材料应用情况等,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以建筑节能为主的认知实习报告。

(3)以建筑节能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筑节能为现为建筑领域的前言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设及建筑节能的部分,引入一些建筑节能设计和构造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到当地调查传统民居建筑,了解传统民居建筑的节能设计及构造,引导学生将这些建筑节能设计及构造有效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根据当地资源,启发学生研制保温建筑材料。

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学生分组讨论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认识,要求学生针对当地的气候及资源特点,提出自己对建筑节能设计、构造及建筑节能材料研发的一些观点。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以节能材料开发及节能构造设计为主,并培养学生开发和应用新材料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中难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竞赛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 结论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建筑节能知识与房屋建筑学教学息息相关。基于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当今社会对建筑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论文提出以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为核心,从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以建筑节能为导向的房屋建筑学教学体系。形成有特色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让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紧密和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让本科生的创新灵感来源有踪可依,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所学知识与所从事工作的对接。

*通讯作者:韩越

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TDGJ1635)

注释

① 刘长宏,李晓辉,李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② 王英姿,熊光晶,康全礼.基于“能力―素质―知识”架构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55-158.

③ 张亮.培养新型土木人才与“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340-343.

④ 高巍,何爱琴.卓越工程师背景下《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才智,2012(20):322.

⑤ 齐岳,张俊华,赵文军.结合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6):147-149.

⑥ 黄海燕.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S1):157-16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4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永恒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新要求,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房屋建筑学实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践。

实训是什么?实训是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实训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实训是贯彻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实训是完成从简单到综合、从知识到能力、从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

实训教学是房屋建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当代大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实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纵观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实践环节在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其掌握程度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直接影响。然而,很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收效不大,这是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单纯地死记硬背只能是事倍功半。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房屋建筑学实训教学,是对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层次、构造做法的认识实践过程,是将建筑方案设计过渡到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一次尝试,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建筑构造与建筑实体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建筑师的基本素质,并加深对建筑构造设计,即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的认识。因此,实训内容包括:了解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学会利用建筑设计专用软件绘图;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纸的方法和技巧。

21世纪的教育特征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为重点。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要紧密联系实际,尽量增加实践性活动,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房屋建筑学实训的目标:房屋建筑学实训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实践,是将其所学的房屋建筑学知识和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结合起来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房建实训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过程,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集训。在实训中,采用真题假作,让学生逐步接触实际工程,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转贴于  那么,房建实训应给予学生什么呢?

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建筑是一个工种复杂而又相互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它需要建筑、结构、设备等的配合。因此,房建实训也需要构造、设备、经济、施工等许多课程的知识都纳入到房建中。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房屋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在五天的时间里,针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内容,组织参观砖混、框架、框剪等多类公共建筑,以及单层、多层的工业建筑等。学生参与评图。评图是对学生设计成果的检查评定过程,如果没有学生参与,只是给出一个概括的分数,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提高。利用讨论式评图,可起到评定和促使学生提高水平的双重作用。对一同学的作业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并汇总意见;指出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也锻炼了交往、表达等综合能力。最后由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成果和设计过程,谈设计体会;指导教师进行总结,肯定长处,提出问题,指出改进方向。有条件时,将优秀成果予以展览,以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将部分好的作业留下来作为范图为以后的学生参考。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的发展需要建筑业的发展,而建筑业的发展依赖于学校输送大批的建筑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正是房屋建筑学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正是我们探讨房屋建筑学实训改革的宗旨所在。

房屋建筑实训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难以进入是普遍的现象。教改的重点应放在指导教师的精心策划上,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使学生渐入佳境,步入专业学习的正确轨道。通过对《房屋建筑学》实训各主要环节的问题分析和学生在设计中存在的心理状态分析,提出了搞好《房屋建筑学》实训的改革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让学生通过《房屋建筑学》实训,使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一直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李必瑜.建筑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教学教法;研究

《房屋建筑学》是建筑类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对提高学生建筑的知识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现代大学生发展需要,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实践能力,符合企业现代对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

1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方法。现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传统的黑板讲授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教师基本都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房屋建筑学》在建筑类专业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一般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方法,双边等教学方法,根据具体内容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能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2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需要建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房屋建筑学》是应用型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课后实践是《房屋建筑学》的核心内容,在课后实践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效果最佳。

2.1实践课程的设计

教师在实践课程要科学有效的进行设计,课程设计的质量对课堂效果有很大影响,教师需要根据课程重点内容,搭建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对实践课程能更理解。在实践中的课程设计是学生能否掌握这门学科的关键,教师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合理设计,使课程设计紧贴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

2.2现场实地实习

学生在现场实地实习之前要进行充分预习,对有问题的知识要进行标注。在现场实地实习中应该预先将课堂上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知道实习的目的,思考的方向,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做到充分的准备,因为施工现场环境非常复杂,学生应该把安全方面放在第一位。在现场实地实习中应该找一个在房屋建筑方面有经验的实践人员,参与学生的实习,来为学生解答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紧紧地抓住实践这条主线,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再不断地使学生得到合理的实践答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对《房屋建筑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对知识有效理解的过程中,还能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现场教学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房屋建筑学》的课程需要在现场实地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实践技能都有促进作用。

3《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经验

3.1课前布置预习阶段

教师需要在课前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充分进行预习,预习的效果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预习不是简单的课本预习,需要通过对课程全面的了解,并且能根据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使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2课堂教学阶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搭建教学平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也是检验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学生预测效果好,带着问题来学习,课堂效果很好,反之学生预习不好,课堂又成为教学的主角,教学改革就失败,必须加强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玲华,高乐.《房屋建筑学》课堂教学的优化[J].四川建材,2014(01).

[2]宋博,高海英.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3(16).

[3]汪斌,田美灵.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信息,2012(13).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6

作者简介:廖荣(1964-),女,兰州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教学研究,(e-mail)liaor1118@sina.com。

摘要:从课程的教学理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就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9903房屋建筑学是土建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等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课程涉及内容较广,既有内容繁多的建筑设计规范,又有抽象的设计理念以及繁多的构造方式,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入手。近年来,受到学时减少、教材陈旧及生源质量欠佳的影响,教师教学压力增大,作为培养工程一线综合型人才的高校教师,必须思考如何用新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1]。

一、确立适宜的教学理念

房屋建筑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多且面面俱到,无突出的重点和难点,对将来从事一线工作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房屋空间系统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工程应用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出发,以“必须”和“够用”为度,树立满足实际应用的教学理念,将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知识模块:即房屋建筑构造原理(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房屋建筑图识读,重点加强房屋构造原理的知识掌握;同时辅以专业教学实习及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体现实用性和综合性。

二、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目前该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尤其是建筑构造部分。例如:刚性基础、墙体中的墙体承重体系、门窗一章中的木窗等在实际生活中已不适应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形势,基本不再使用,但教材却占据大量篇幅。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而在教材中并未加涉及。例如:屋面材料中的沥青卷材,现早已被sbs、app改性沥青卷材或三元乙丙代替,而教材中沥青卷材却是重点,新材料被一笔代过;再如墙体保温,国家节能标准已实施多年,教材介绍较少,此类问题在此不一一例举。教师在教学中应减少此部分内容的课时,适当增加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的讲述,以开阔学生视野,使他们能适应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廖荣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二)构造内容要立足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构造教学的难点是建筑构造方式种类繁多,做法各异,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施工等学科的相关原理,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而不知在实际中的应用,因而在讲授构造内容时要向学生阐明不同的构造方式都基于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构造的重点是向学生讲明构造与功能要求、建筑技术、建筑结构、自然环境、建筑经济之间的关系,而它们间的关系决定了不同构造做法中的材料的选择和结合方式。新材料、新技术虽然造就出新的构造形式,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不会改变[2],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讲解,是帮助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关键。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的开始阶段,首先从“建筑—凝固的艺术”作为切入口,从建筑的发展史开始讲述,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在课程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避免“满堂灌”。如在建筑构造概述章节,启发学生思考教学楼的组成,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此时教师只需将教学楼组成的六大部分及其它构配件进行条理化归纳即可[3]。

(二)开放式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感性认识对巩固知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构造讲述时通过模型认识构造,从认识开始逐步深入,在交流过程中经常向学生提问“构造是如何组

成的,怎么做才能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提供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同时配合绘构造图作业,学生学习效果及积极性显著提升。

以建筑物进行直观教学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组织参观前,教师应就此次参观的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以减少盲目性。如参观单层工业厂房,首先提出观察单层工业厂房受力体系、纵横向受力构件及其它构配件与民用建筑的区别,在参观中教师对重点部位着重讲解,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避免参观流于形式。

(三)教学资源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文字、绘图、挂图、图片演示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使教学生动化。多媒体课件有集文字、声音、图片演示为一体的功效,且有知识密度大,素材多样、形象直观的特点,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例如:讲述屋顶一章时,屋面细部构造中的泛水由于基层的不同做法也不同,此时用幻灯片就可清楚地了解砖墙和钢筋砼墙处构造的差别。但也要注意,多媒体教学尽管生动活泼,但一味采用学生犹如“看热闹”,不利于消化掌握知识要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4]。

四、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在房屋构造原理的学习时,学生虽然能听懂,但动手能力较差,真正到工程设计时,学生无从下手,因而需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一)从识图、抄绘图入手,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为应用型高校的学生,看懂弄通建筑施工图纸是将来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可结合课堂讲授的知识,每章布置构造图的识读及绘制作业。如在讲述楼梯一章时,为解决楼梯口下作进出口净高不够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楼梯实物,了解双跑楼梯设计及楼梯剖面绘图,知晓在设计时如何实现,启发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及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下一步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二)建筑构造融入课程设计,加强综合训练

课程设计是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一次总结,通过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将所学设计原理和构造原理应用于自己设计的建筑,而且能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但在布置课程设计时通常对构造技术要求较少,造成学生以为建筑构造不是设计内容,在设计时经常抛开构造技术而单纯的追求形式和空间。因此,在下达任务书时,设计题目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而且内容要涵盖建筑设计及构造设计部分,同时要提出学生应查阅的设计资料、设计规范和标准图集。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应选择相对简单的砖混结构住宅楼、中学教学楼、学生宿舍等,教师可给出若干平面方案,也可由学生自拟方案,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5]。

课程设计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建筑构造设计对建筑形式、空间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此,在方案阶段就要考虑能否实现,而不是在施工图设计时才想办法解决。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如在方案阶段:门窗的选择、卫生间的布局、楼梯数量及位置等,教师不宜详细回答,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应启发学生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程设计结束前,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评图,帮助学生分析图纸中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给出成绩。评图时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由设计者先介绍自己的图纸及设计体会,再由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对优秀的作品积极肯定,对出现的问题指出不足及解决的措施,使课程设计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虽然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逐步培养学生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在以后的课程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新建筑,2000(1):8-11.

[2]岳鹏,赵西平,等.技术新形势下的建筑构造课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26-130.

[3]叶飞.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2011(2):57-60.

[4]李震.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法探析[j].安徽建筑,2012(3):52.

[5]韩雁娟,朱文正.房屋建筑学教学课程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54-56.

teaching method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urse

liao ro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p. r. china)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urse was illustrated from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idea, knowledge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e teaching link.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 in stud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thinking of teaching reforming an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ethods were proposed.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7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何金春(1975-),女,湖南永州人,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晋强(1979-),男,新疆阿克苏人,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18-02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中和在从事土木工程的职业生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包括建筑学专业若干主要课程的内容,如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防火;同时,还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和建筑经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1]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认知建筑工程领域的先导。通过对毕业生同学的跟踪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从事于建筑相关的职业,包括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工程监理等工作。大部分同学认为,在所有的专业课中,“房屋建筑学”中所涉及的建筑构造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的指导作用是其他内容无可比拟的。因此,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借鉴其他的先进教学理论和教育模式和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上做了大胆和有益的尝试。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兰州城市建设学校刘玉花老师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情况做问卷调查分析表明:82%学生认为学好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很重要;79%的学生希望加强平时考核;35%的学生觉得越学越有意思,收获很大。[2]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该课程很重要,但只有部分同学收获较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

1.总体感觉枯燥无味,较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房屋建筑学”课程主要分为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两大部分。新的教学计划对课时由68学时减到54学时,课程设计为一周,但教学内容不能删,反而要将不断出现的新的建筑构造技术内容引入课堂。由于我国教育多年的应试体制,许多大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教育应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更习惯于听课的模式。但房屋建筑学课程综合性强,内容繁杂,实践性强,同学普遍反映上课枯燥乏味,难懂难学。

2.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差

目前,“房屋建筑学”的考试采用期末完全闭卷的方式进行,重点放在学生对建筑基本理论和构造方法的掌握上,考查学生设计动手能力的试题较少,主要是考试时间短,不易完成。由于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部熟记是难以做到的,任课老师一般给学生划范围、圈重点,无意中助长了部分学生不深入学习的浮躁情绪。学生也热衷于“快餐式”的学习方法,平时不用心,临考前根据提纲找答案,背题目,不能深入、综合地进行复习,造成高分低能的后果。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反映明显,部分同学考试分数高,但课程设计动手能力差。

二、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专业兴趣和学习效率。

1.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构造成为有机整体

针对大部分同学认为教学内容零碎缺乏系统性的现象,笔者将建筑设计大作业为课程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使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构造成为有机整体。在建筑设计原理部分授课结束后布置设计大作业,题目为6班幼儿园建筑设计、12班小学建筑设计,根据学号单双号选择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在掌握“房屋建筑学”设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栋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并绘制成完整的设计方案图纸。结合建筑构造部分的课外作业如墙脚设计、楼梯设计、屋面构造及排水设计、变形缝构造等,让学生直接在自己所做建筑方案的基础上来完成。这样安排的好处:第一,建筑构造设计本身就是建筑方案设计的深入、延续和完善,与建筑设计的规律完全吻合;第二,建筑构造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错误和不合理的地方;第三,学生对自己的建筑方案有一种作为自己的设计成果的亲切感和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主动性;第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课程设计,不仅更深层次理解、掌握了课程主要的知识点,同时独立的设计过程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2.教学以原理为主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与教材内容的陈旧产生了矛盾。要想把这些新的东西都在大学期间灌输给学生,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3]“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坚持以建筑构造原理作为教学的主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这里强调的是原理学习的主导作用,重点讲清楚每一种建筑构造做法的基本原理,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指出其所在最新的规范和图集出处,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注重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3.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参与互动的机会

结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不便进入工程实体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视屏或图片资料等更直接观察建筑构造的具体做法,以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多媒体教学中,发现学生有只用眼睛,不动大脑,不动手等不利于学习的行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适当结合建筑案例进行教学。在使用图片资料时可以准备一些校园内的某些建筑物作为教学案例,这样既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又可以让同学养成平时留意观察的习惯。比如在讲变形缝构造时,笔者准备了多个教学楼和实验楼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析辨别可能是哪一种形式的变形缝,这些建筑都是他们经常接触到的建筑,那么当他们下次再经过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

4.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动手能力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学生接触较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很多数据、专业名词对他们来说是抽象的。从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笔者主要采取实物测绘、现场调研的方式。建筑构造部分讲授结束后,分组对校内不同时期建造、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进行调研,布置了调研任务,带着问题去现场。主要调研内容为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承重方式;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细部构造;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建筑的楼梯的位置、数量,测量楼梯各部分的尺寸;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材料及构造等。现场要进行测量、记录和拍照,结束后制作PPT,随机找调研组同学进行汇报,计入平时成绩。汇报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课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老师的引导,对学过的知识更加深人全面,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辩论,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5.考试阶段化,考核方式多样化

以上通过各种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和实践动手能力,但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专业名词、常用数据和一些标准、规范等记忆性的内容。笔者采取了分时段考核改革试点。考核时段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确定,进行了五次小测验,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通过平时小测验,弱化学生对期末考试的依赖,减轻学生考前压力,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不利影响。最终考核成绩中平时测验占40%,大作业20%,期末考试40%。

三、实施的效果分析

“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方案在土木2011级本科学生中实施,为方便对比期末考试与以往相同。与未实施改革的土木2010级期末成绩对比,结果发现,通过改革学生成绩有较大提高。改革前:优秀率4.8%,良好率28.6%,平均成绩75.4分;改革后:优秀率17.1%,良好率34.2%,平均成绩79.6分。效果对比图见图1、表1。

四、结论

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保证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量大大增加,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由学生参与每次测验改卷和大作业的批改工作。以上教学改革和探索希望能对相关课程教学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8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房屋建筑学;施工现场;建筑图样;建筑模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07-03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学生对建筑的认知、建筑设计意识的形成、表达设计构思能力的培养等等,都与该课程教学密切相关。其理论性、系统性、专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感到复杂深奥、晦涩难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情境教学法可以改善《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质量。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讲授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主要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对以下几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了尝试。

利用身边建筑创设情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利用贴近生活的身边建筑创设教学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收效甚好。

教学实例1:教学内容——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教学情境创设:先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对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结合身边建筑完成至少两种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各一种)的建筑设计过程分析,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建筑设计的理念。身边建筑,不仅包括学生熟悉的宿舍、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还包括住宅、医院、商场、火车站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教师当然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定建筑类型,并对建筑设计分析提出难度适中的要求。例如:(1)理解建筑物的单个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是如何满足功能需求的,它们又如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2)观察建筑物的各个立面以及立面上的所有细部构造,特别是门窗的设置、出入口的处理等,体会美学中的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虚实等构图法则。(3)体会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教学效果:抽象的设计原理、枯燥的构图法则与身边熟悉的建筑物联系起来,变得通俗易懂。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利用国内外知名建筑的相关视频、动画等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学实例2:教学内容——建筑的发展史

教学情境创设:课前,教师通过查阅整理大量的建筑实例,精选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制成课件。课上播放时,教师加以适时引导,启发学生有所侧重。如,在介绍当代建筑时,鸟巢、国家大剧院、台北101、帆船酒店、西尔斯大厦、香港中银大厦、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上海中心大厦等知名的大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都通过课件引入课堂,赏析之余,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以及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效果:多媒体使古今中外的优秀建筑作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尽收眼底,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利用施工现场创设情境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为教学情境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实例3:教学内容——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教学情境创设:可依托社会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校外实训等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进入施工现场,把施工现场作为教学情境,真实而直观地感受到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如,在学生生产实习时,恰逢某工程的屋面工程施工,学生亲眼目睹了该工程屋面基层处理和防水卷材的铺贴全过程,这样,学生对防水卷材以及其施工过程中的铺贴方向、铺贴顺序、搭接处理都有了感性认识,对水落口、檐口等屋顶细部的防水施工工序也有了一定了解,对屋面防水的构造组成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认知,不再是死记硬背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的先后顺序。

教学效果:抽象的构造做法,复杂的施工工艺,在施工现场,一切都变得形象直观。

利用建筑图样创设情境

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在建筑工程领域,设计人员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施工人员按图纸组织施工,读不懂图纸就像文盲一样无法胜任工作。学生的读图能力最终是由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能力来体现的。因此,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建筑图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会建筑构造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读图能力,是值得任课教师重视的。

教学实例4:教学内容——墙体构造

教学情境创设:教师事先准备一套完整的某工程的施工图样,结合图纸介绍施工图的组成及阅读顺序等基本识图知识,然后,重点结合建筑施工图来创设《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情境。按照阅读建筑施工图样的顺序,即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构造详图等顺序指导学生读图,教师尽量结合图纸依次讲解各部分建筑构造。比如,在讲解建筑底层平面图时,先告诉学生图上哪些线条代表墙体,图中墙体的类型、墙厚等,然后再系统介绍墙体构造的理论知识,包括墙体所用材料、类型、细部构造做法等。这样,就使学生能把繁琐的墙体构造与图纸对应起来,在掌握其构造知识的同时提高读图能力。此外,还可以结合课程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一方面,要求学生除绘制CAD建筑施工图外,手绘一部分图纸,加深学生对图上每一条线的含义的理解,进而逐步适应阅读和绘制抽象的施工图纸;另一方面,在答辩环节提高要求,不仅考核学生对建筑构造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侧重考核学生识图和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教学效果:具象与抽象相结合,把建筑物各大组成部分的基本构造、实际做法与工程图纸的识读紧密联系起来,对学生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利用建筑模型创设情境

建筑模型可以立体直观地反映房屋及其构件的真实构造,能反映构件的连接关系。利用建筑模型创设教学情境是对其他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教学实例5:教学内容——节点构造

教学情境创设:借助模型实训室,或依托专业课课程设计、结构设计竞赛等,让学生亲手制作建筑物的实物模型,可促进学生对建筑构造组成、建筑结构知识的领悟,进而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如笔者曾指导一组学生参加浙江省第九届“设计院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要求利用指定的材料(木材和502胶水等),设计并制作一个4层的建筑模型来承受一定的基础动力作用。在模型加载试验过程中,由于节点的性质混淆、制作工艺不够精细,很多精心制作的结构模型因为节点的破坏、支撑的不合理设置而失效,这无疑使学生对结构的传力路径、结构的稳定性等结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尤其是认识到节点是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节点处往往应力集中明显,受力复杂,更容易引发结构失效。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繁琐的建筑细部构造的重视。此外,该动力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时,要求各层须铺设楼面板且顶层四周必须布置女儿墙、围栏等围护结构或构件等,无疑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应建筑构造的理解。

教学效果:建筑模型的设计、制作过程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表达的过程,该过程有助于不同专业课程间的有机融合。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手段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勇于尝试,方能创设出教学效果理想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第3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燕菲.《房屋建筑学》课程教材改革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7,10(10).

[4]杨扬.《国际贸易》课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5):52-54.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范文9

1、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哲论和"三个代表"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 育;

2、专业基础课: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材料与设备、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经济管理学基础、建筑制图测绘实训、建筑工程测量实习;

3、专业主干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工程预决算、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与建设监理、建筑结构;

4、实训项目: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筑工程预算编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