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家校共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6 15:39:17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1

学校诞生后,学校和家庭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教育关系问题,也备受世人关注。可是几千年过去了,世人每每论及教育中两者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笼统,忽视了至关重要的——历史背景分析。实际上,学校与家庭都随着时代而变迁,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关系、地位、影响也都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那么,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就教育问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家校合作”,即家庭、学校在沟通的基础上,互相配合,使学生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系统一致、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这种观念,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得到稳定发展。也正因为起步较晚,才致使我国的家校合作处于发展时期,不同的教育学者对“家校合作”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理论和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的问题做思考如下:

一、理论思考

(一)学校公共关系理论

学校公共关系,即学校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与公众发生的关系。其中学校是主体,教职工和学生是相关公众,教育主体——学校及家庭、社区的相关组织等。学校公共关系工作就是学校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提升学校形象,使之得到公众理解、信任继而合作所进行的学校管理职能活动。在学校公共关系中家长的地位尤为突出,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学校更是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因为这样,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个有利的外界环境,是作为学校管理急需思考的问题。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大力开展公共宣传,争取大众尤其是家长的支持与合作,这样才能为学校赢得好的口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与学校同步做好公共宣传。

(二)动机期望理论

家校合作中又一理论基础——“动机期望”理论指出:个人的成功经历会引发自我价值感增强。对家校合作的研究中,是否能增强家长自我价值感,跟他们是否能够认识到自身对子女教育的价值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一理论指出,动机是期望、手段和期望、回报的必然产物。强调人的任何行为都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因是指人自身具有的技能、文化素养等;外因是指机会、外界环境的信赖,外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家校合作的研究中,外因就是环境、教师的期望。其中环境期望就是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的期望,期望是否能够实现,关键要看家长与教师、学校合作和交流情况。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教育发展的潮流。

(三)责任分散理论

责任分散理论指出,孩子的母亲和教师给予孩子的教育最多,所以肩负的教育责任也最大。母亲教养的责任是全面的,也是在—个私人空间中进行的。教师责任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传授知识,把儿童带进更广阔的世界。虽然,母亲和老师都是为了教育孩子,但是他们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合作者。学校通常觉得,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干涉学校的正常秩序。正因为这样,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和交流没有真正意义。也正因为如此,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非常重要。

以上三方面理论思考告诉我们,家校合作尤为重要。为了使校合作具有实效,笔者结合我们家校合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策略。

二、实践思考

(一)教师转变观念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家校合作实践中,家长与教师处于不平等的教育地位,教师是合作教育中的组织者、管理者,家长仅仅是接受者,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陪衬,没有机会发挥其主动性。

21世纪的家校合作是为孩子健康成长共同服务的,遵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并确切贯彻执行的思想。新型的家校合作是双向的和伙伴形式的。因为家庭、学校之间是伙伴关系,校方就应该尊重家长,营造平等的合作氛围。教职工要有家校合作中的平等意识,把这种认识在日常的家校合作工作中真正实现,以积极主动地接纳合作伙伴——家长,真诚地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二)家长转变观念

现在的家校合作现状告诉我们,家校合作的观念陈旧落后。尤其是家长,绝大多数家长缺乏或者没有参与学校教育的思想观念,不认为参与学校教育自己既有权利,又有义务。通常家长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孩子的学习、思想也都是老师的事情,他们管好孩子的吃、穿、住就行了。也有的认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不管,是自己管不了,干脆不管。具有这种思想观念的家庭不积极参与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他们把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理解为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有的家长只盼子成“龙”,望女成“凤”,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孩子学习方面能配合学校,也督促孩子做功课,但德育方面则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家长应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应参与家校合作,和学校同学校共同担负起育人重任,共同肩负起学校发展的重任。积极与学校配合,发挥自身教育优势;主动学习文化知识和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家教能力。在家校合作中应尊师重教,维护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给学校最大限度的支持,为学生的成长献计献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家校一体。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2

一、开发校本德育工程,

促成家校教育共识

我校育人理念的核心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成功享受成长”,让家长与学校形成统一的教育文化认同,让每一位家长都能真正参与到学校的育人过程当中。因此,我们开发了系列校本德育工程,如“九心树大成”(见表1)。“四个学会”校本德育课程,围绕“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主题,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促进学生自主成长为目标,整体规划,依照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理特点设计序列化、主题化德育课程内容(见表2)。

二、推进亲子系列工程,

营造和谐家庭教育氛围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校共同体建设的保障。我们做过一项统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少。尽管有80%以上的家长表达了对孩子的充分关注,但家长在意的是他的学习而非成长需求。因此,我们推出亲子系列工程:“读过四季”的亲子读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合作填写推荐书目,在阅读中分享知识,在共读中享受亲情;组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由家委会的家长出面组织,在体验和互动中享受亲情;成立亲子农业合作社,让家长带领孩子在播种的过程中亲近自然,交融亲情。学校还以“愿望”为导引,开展“我有一个梦想”主题德育活动;“小手拍大手”中考百日助力活动。我们以“愿望”为主线,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邀请家长全程参与,鼓励孩子“编织梦想”,共同培育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教育力量,深度挖掘、循序引导,使每一个孩子在家校的精心呵护中,感受成功、享受成长。

三、树立标杆形象工程,

建立智慧家教资源平台

家校共同体建设不同的平台和载体,最终是为了促成家庭教育的行为自觉。基于此,我们充分尊重家长的家教智慧,定期组织家长经验交流和分享,把好的家教经验及时收集起来,通过网站、论坛宣传推广出去,以点促面,形成标杆效应。每学年,学校都会举行智慧家长海选活动,通过家长自荐,学生推荐,老师力荐,层层选拔,最后在全校范围内展示候选人的智慧家教案例,由全校学生投票选出本年度九大智慧家长。在评选中,我们还征集家教金点子案例,同时针对家长提出的比较集中的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智慧家教主题论坛,为家长提供家教经验交流的平台。论坛全程由家长主持、发言,同时邀请校外德育专家参加点评,让家长通过组织、策划、辩论、互动,真正体会到家庭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亲身感受到家长的教育责任和主体地位。2010年,学校举行了首届“家长节”活动,以“共担共育共和共享”为主题,开展了“感谢有您”学生感恩书信征文、“我爱我家”幸福家庭摄影作品展、“走进课堂家长助教”校园开放日等系列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与课堂,体验成长。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家校互动,近七百名家长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志愿服务,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优势,主动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成了同心共育的教育格局。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公共艺术;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48-01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必备教育体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艺术教育开始从纯艺术领域走入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广泛吸收人类现有的艺术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当代公共艺术教育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课堂

任何艺术实践都离不开理论指导,理论是艺术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课堂是实施艺术教育模式和载体,是其理论教学的主渠道。如何把枯燥的理论转变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有效资源是当前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在当今校园,音乐节、现代舞等艺术活动十分普遍,但却也显现出艺术理论的粗疏。缺乏理论的校园艺术活动最终会走向乏力与尴尬。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加强公共艺术理论教育,在学校开设艺术理论类课程,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把现有艺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筛选;调动起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加强理论教学的普及性;从人、物、财上加大投入,建设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库,并逐步通过高校艺术实践活动来深化理论教学。

二、实践维立足于艺术创作

以艺术创作为形式的实践是检验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紧扣艺术实践性,借助校园艺术活动,简历自己的艺术活动平台,让学生进行艺术体验,真正领会艺术的本质。公共艺术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与艺术实践时也应该就地取材,在教学中要发掘和创造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摆脱职业艺术演出的专业元素,而变成一种朴素的艺术锻炼行为。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的开展实践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表现。此外,在课外艺术实践的模式建构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脱离课堂教学的狭隘思维,并且在专业艺术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自主成立艺术社团,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以及大量的学生自发演出活动等形式,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三、在生活中实现艺术教育的应用

从艺术家的工作室到欲演欲烈的大众文化艺术活动,艺术逐步走向日常生活,越来越大众化、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学校也充满着“亚戏剧“”亚舞蹈”等各种形态的艺术实践活动。这种形态的艺术教育决定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摆脱正统艺术教育的束缚,把艺术生活有效结合,利用灵活、生动的艺术形态植入于校园生活中,使校园变成一个生动的“艺术场所”。如戏剧表演就越来越多的融入学生生活。有专家指出:“戏剧教育应该考虑走出‘艺术戏剧’教育的‘象牙塔’,再建一个艺术戏剧的‘工作间’”,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亚戏剧”形态方面表演实践,为各种人生情境做“预演”,让学生全面融入艺术情境,让学校成为一个多变的艺术场所。

四、从本土艺术文化教育着手

对本土文化艺术的忽视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土文化艺术可以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是民族情感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为此它硬钢成为艺术教育的特色主题加以推广。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 年)》强调“: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2]在艺术文化教育的设置中,应当更为深入的发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并把其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来。从深度和广度上去拓展艺术教育范畴,利用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对学生开展主题艺术教育,再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反过来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这样,既能够促进本区域文化发展,也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能更好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并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开拓。

总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建立一系列完整、规范的艺术教育体系。让艺术教育超越单纯课堂教学而进入全面的艺术实践活动,超越实践经验而升华为理论提升,超越艺术涵养化入生活应用,成为立体综合、多维延伸的高效过程,必将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曦.高校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大舞台,2010(6).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音乐教育;公共;普通高校;人文教育

艺术教育是人文精神塑造的最佳途径,音乐教育以其特有的审美形式成为最为重要的艺术教育内容之一,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1]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文化意识,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历史召唤。据此,探讨什么是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其教育目的和教育属性是什么?其在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等便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一、概念的界定

在以往音乐教育的研究中,一般都专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这使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成为当前音乐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急需开拓的领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决定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不同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它既要遵循音乐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兴趣、知识结构和多样的专业背景等特点。

回顾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一定时期有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却远远没有整个音乐教育的成绩显著。由于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理论研究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从而导致实践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落后和混乱的局面,尤其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不明确。在一些关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著中缺少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这一层次,似乎学校音乐教育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当前出版的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著述中也以教材居多,涉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系统理论的研究寥若星辰,使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处于一种类似尴尬的境地。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多数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中以宏观问题居多,通过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文章的检索,发现其内容大都着重于阐述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即开展音乐教育与发展智力、完善修养和德育等方面功能和作用,而涉及微观诸如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模式、学科构建、教材建设、学科交叉教学、教法设计和评价模式等方面缺乏进一步有深度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的建立,如何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模式,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如何使之纳入学科化教育的论述十分有限。笔者认为,一种教育行为的实施,必须具备自身应有的模式而形成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在内的结构体系,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过程本身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音乐教育。那么对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首先要明确其范围,明确其概念的内涵,这样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可确定目标和对象,从而有目的的开展教学。学校音乐教育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一种是普及性质的教育,一种是职业性质的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感情、审美情操,最终实现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而专业音乐教育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性质的音乐专门人才。公共音乐教育一词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在很多辞书中未涉及此条目,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出现对“公共教育”的解释为“国民教育”。在管建华先生翻译《当代音乐教育》一书中出现公共音乐教育的概念,从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分析,公共音乐教育这一概念应该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视而逐渐形成产生的。在教育部200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也首次出现了“公共艺术教育”专业设置。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这个概念至少涵盖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三个层次。核心是“音乐教育”,“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这是明确了其教育教学层次的问题;“公共”的音乐教育,更进一步说明音乐教育的性质,指全体学生都要参与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普及性的教育活动,强调这种音乐教育是属于“通识教育”的类型。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教育亦是一种文化教育,普通高校学生作为成年人更要强调把音乐学习的文化元素。同时由于音乐教育本身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欣赏性等特征,音乐教育开展的模式和内容应该是多元性的。

基于此,从其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方面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做出初步界定:即以普通高等学校非音乐专业的全体学生为教学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活动为辅,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陶冶情操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活动。

二、理念的确定

对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是艺术教育落后的关键因素,即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教育缺乏认知,深化艺术教育的理念是开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条件。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处于市场经济的整体环境中,那种对艺术教育传统的淡漠意识在高等教育者思想中根深蒂固,这也就使得我们承担着确立一种教育理念的重任。

教育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教育本身也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我国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在普通高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其目标指向上具有同一性。因为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而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有修养的人、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的充实和发展。从深层次的社会角度来看,当前实用功利性价值观占据着主流地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教育领域,左右着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尤其对人才期待感很强的普通高校,更是特别关注其教育本身的直接社会效果。据在美国考察大学艺术教育的沈致隆先生描述,国内很多高等教育界人士对美国各大学的教学计划中能够容纳数量如此可观的非专业艺术课学时感到困惑,经常发出疑问。我们不必探究其为什么产生这种疑问和困惑,首先对教育界产生这种困惑现象的最大感受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界缺乏艺术教育的理念,教育者欠缺前瞻性教育思想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普通高校管理者要注重从哲学和教育高度去强调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高等教育界应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一个人的能力和思维的影响,对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整合,是一个人发展和成才的必要补充。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开设几门课程的问题,而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它渗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它不仅仅是繁荣校园生活,也不仅仅是培养部分艺术尖子,而是牵涉到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的问题。学校必须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和人才素质构成的总体要求上重视艺术教育。当然我们还要正视艺术教育在学校中未得到平等的位置,其意识中仍然把艺术教育看作是次要的附属活动。还有相当普通高校管理者对艺术教育的感觉反应很平淡,从调查访谈中感觉到很多普通高校虽然开设艺术课程和开展了活动和讲座,但是从其根本上并没有全面真正的认识到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而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检查和达标要求。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蕴含着人文教育思想内容的艺术教育不断提升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尤其对作为艺术教育主要形式的音乐教育的观念越来越多的被接受。笔者从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校的教务部门的领导认为应当开设公共音乐课程,这些课程对提高学生修养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必要的。但前提是保证专业课不受影响,这与过去那种可有可无的意识有明显区别。还有部分高校存在着对音乐教育的道德教化倾向,把音乐教育片面地只看成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工作一种手段和途径。道德教化的作用应该是在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基础上,是在认识、理解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必须通过审美这个环节,不能离开音乐教育本身去要求音乐教育担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否则影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虽然其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方面存在误区,但是从其对艺术教育的理念上是一个明显的改变和进步。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就是通过音乐的学习塑造其人文价值取向,深入挖掘音乐内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使学生从精美瑰丽的音乐语言中,感受深刻的哲学道理。大学生因其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历来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现实世界作出理性的思考,从而树立一种人文精神。囿于音乐本体的教育视角下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也不符合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客观实际,因此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确立文化教育的理念。

三、体系的认定

音乐某种程度上就像一种特殊的语言,不经过一定时间的前期训练很不容易进入它的内部世界去遨游。音乐的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决定了它不能直接传达概念性和视觉性的信息,它需要通过学习者的情感体验的作用,从而产生联觉去理解和想象音乐所描绘和要表达的内容。[2]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音乐教育总是为了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作而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必要的技术训练,它所肩负的美育就很难完成。正如别林斯基所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美学和艺术修养越高,他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就越深刻。”[3]音乐的实践是音乐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和环节,如果离开了一定的实践,则无法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任务。在没有进行这些工作之前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也许较难以捕捉到,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音乐素养才使能大学生对社会的音乐现象作出审美判断。而目前的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现状与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从而造成了其审美情趣低下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小学阶段音乐基本素养学习的缺失。

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这是必须要明确和认识的。由于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的断层客观存在,导致当今的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偏低,但是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上则不能认定为“补课”,因为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把音乐知识和技能重新训练,而是着重强调对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鉴赏。由于大学生本身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认知能力,加之丰富的情感心理特征,培养其终身热爱音乐的兴趣,并形成独立研究音乐文化的能力,是区别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所在。同时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又不是孤立的,它不是可以脱离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其他领域而存在,它与中小音乐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教育的不同阶段,不能照搬和替代其中任何阶段。因为每个时期和阶段的音乐教育具有与其教学对象相适应的特点。根据人的年龄和生理特征,在音高节奏和读谱等技能方面的最佳训练时期是在中小学阶段,而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处于成人的心理和生理周期,对有关绝对技术能力方面的感觉已经基本定型,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单一的训练是勉为其难的,这是对音乐教育本身的一种定势思维错误倾向。我们承认开展音乐教育必然包括那些音乐常规元素训练,这是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了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材施教。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处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高级阶段,它是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的理性成熟时期,更应该强调对音乐文化的哲学和美学价值认知,强调传统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从而为走入社会确立一种完美的价值观,为确立一种终身热爱音乐的习惯进行的一种音乐教育。因此按照教育层次递进的规律和关系,整合从幼儿音乐教育一直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使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现整体衔接。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也不能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片面的划入到成人音乐教育当中,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首先还是学校音乐教育,是按照国家教育的发展规划来进行的,而成人音乐教育是一种松散的、分割状的形式。

2001年至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实验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使得中小学生音乐教育进入改革与创新的新阶段,由此也带动了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调整和改革。同样,在这之后必然要带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为这些中小学生是将来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潜在学生。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扎实做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完整的教育系统,是一种类似链条式的结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造成不良循环。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一个前期学习阶段,由于其薄弱使得目前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处于一种较为复杂的现状。同样,如果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得不到加强和完善,学生缺乏审美价值观和艺术教育的观念,那么普通高校的学生作为未来教育者仍然会漠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推广。对于目前这样一种现状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我们应以前瞻性的眼光来审视它,继而站在阶段论的高度去认识它,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地感受到其全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柏拉图《国家篇》。 转引自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

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 第10页

[2]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年,第25页

[3]沈致隆《亲历哈佛――美国艺术教育考察纪行》,华中

科技大出版社,2002年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地方传统武术;苌家拳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Local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Henan Common Universities

――Promotion of Chang-style Boxing in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s a Case

JIN Chun-xia

【Abstract】This paper regards the promotion of Chang-style boxing in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as carried out Chang-style Boxing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motion of Henan local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Chang-style boxing in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Henan local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Henan ordinary universities􀆰

【Key words】Henan Province;ordinary Universities; local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Chang-style boxing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金春霞(1979―),女,河南郑州人,黄河科技学院传统武术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传统武术理论与教学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民办教学协会课题成果Hmx20110023

练习中国武术,体验中国武术文化,是一个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河南省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在河南高校推广、普及优秀的河南地方传统武术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日渐多样化。在此背景之下,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引入了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苌家拳,对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在大学校园推广进行了大胆尝试。

当前,在校大学生由于对河南地方传统武术的认知甚少,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意识日益淡漠。本文对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开展的河南省传统武术――苌家拳进行实践探索,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黄河科技学院在推广苌家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为河南地方传统武术在高校的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专业网站、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书籍等搜集整理,查阅了河南省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现状、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专家访谈法

为了了解在河南省高校推广地方传统武术教学的可行性,走访相关武术学者、教学专家等,以使本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1􀆰3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中所搜集到的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并对数据结果展开分析、讨论,得出本教学推广的结论。

1􀆰4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聘请6位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并依据专家提出的建议,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完善。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30份,共回收120份,回收率为92􀆰31%。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黄河科技学院推广苌家拳的目的和意义

苌家拳,又称苌门拳、苌家锤,由清朝乾隆年间原汜水县苌乃周先生所创。苌家拳以正大淳厚的功力、奇幻莫测的技击打法、独有的形神风格套路而自成体系,独树一帜。苌氏武功内练注重于养气、行气、聚气、发气的柔练刚发之过程。苌氏众多拳法与兵器系列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特色,它集养生、健体与技击实战的双重效果于一体,独立一派。其创始人苌乃周收徒众多,苌家拳传播迅速,名手辈出,传播范围十分广泛,成为与少林、太极并重的河南三大拳派〔1〕之一。

河南省作为苌家拳的发源地,在河南省普通高校推广普及河南地方优秀传统武术拳种具有深刻的意义。黄河科技学院自开设公共体育课程以来,武术课教学主要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散打、初级长拳三路、初级剑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对河南省传统拳种的知识和技术了解甚少,学习传统武术文化的意识日益淡漠,传统武术正逐渐失去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本着大学生作为文化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应该成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武术的推动者和传承人初衷,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教育资源,使学生练习中国武术,体验中国武术文化,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目的,黄河科技学院把地方拳种苌家拳纳入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之中。

2􀆰2黄河科技学院推广苌家拳的情况分析

2􀆰2􀆰1人才引进

体育教师武术基础薄弱是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一大障碍,缺少传统武术传播者是传统武术在高校推广面临的最大问题〔2〕。为了加强黄河科技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邀请苌氏武技第八代传人刘义明来校担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修课程,主要教授苌家拳。2012年初,公共体育部将苌家拳引入公共体育课程之中,在进一步探索公共体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加强高校推广和传承苌家拳。

2􀆰2􀆰2课程设置

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自推出《自卫防身术》课程以来,深受广大学生的认同,在公共体育课选课人数方面一直处于前列。黄河科技学院2011级普招本科新生共5315人,选择《自身防卫术》的323人,占6􀆰02%。

传统武术技击功能为大家所公认,2012年初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教学班开始将陈氏太极拳、少林拳、苌家拳、心意六合拳四个河南省著名的地方传统武术项目融入《自卫防身术》,作为其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借此将苌家拳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从而达到推广和传播这一河南省优秀地方拳种的目的。

2􀆰2􀆰3授课内容

在公共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苌家拳教师根据男女生体质、性别等的差异,并结合苌家拳特点安排教学内容。男同学注重技击实战内容,把《苌氏武技》二十四大战拳套路演示的猛招式变化奇巧,内容丰富,气势宏大,删除高难度动作,简化为十八式,套路演练时间为1分钟,既符合国家武术比赛规则,又使学生容易掌握。女学生大都喜爱自己有一个苗条的身材,则以《苌氏武技》的《中气》为拳学理论根基,吸取双蛇掌和八卦银凤掌之精华提炼、创编成“凤之武”。它既是以柔化刚的技击术,又是武艺,其形姿优美而酷似舞蹈,动姿旋腰拧胯,轻柔飘逸,技法神奇,显示少女的天生丽姿。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从表1可以看出,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及实用程度的评价,得到了94%学生的肯定;只有6%的学生由于原来基础较差,还不能适应苌家拳运动的特点,需要继续努力提高。

2􀆰2􀆰4授课方式

苌家拳授课除采用一般的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训练与套路演练相结合等教学方式外,还采用个人思维练习与表演相结合、武术快摔与技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保证课堂教学、练习质量,提高教学、指导效率,除专业教师授课外,在公共体育课苌家拳课堂授课中还选用了具备一定苌家拳基础且均取得过优异比赛成绩的武术系学生对公体学生进行指导,这些学生有一年以上苌家拳练习经历,较系统地掌握了苌家拳理论和技术,具备基础的教学能力。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授课形式,提高了苌家拳的课堂教学质量。表2显示,学生非常认可教师在苌家拳课堂上的授课方式,认为教师教学方式适合学生,教师和学生交流相处得好,老师上课认真负责,课程轻松易懂等。

2􀆰2􀆰5考核模式

大学体育课中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的,为了修学分上课的学生不在少数。教师为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苌家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公共体育课苌家拳的考核中,采用现场表演评分加平时成绩的考核等进行评定。

现场评分环节评委由黄河科技学院武术系学生担任,这样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执行了学校教考分离的政策,另一方面为武术系学生提供裁判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公共体育课学习苌家拳的学生对武术考核有一个直观认识,亲身体验。在平时成绩中除课堂练习出勤率外,凡是每周六参加苌家拳教师义务指导训练的学生,每到一次加1分,这样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学生对自身学习苌家拳情况的评价和学生考试成绩统计表看出,2011-2012第二学期公共体育课苌家拳教学效果值得肯定(见表3、表4)。

2􀆰3黄河科技学院在推广苌家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1传统拳师聘任与高校规章制度相悖

高校目前的武术教师大都是体育院校毕业的,虽然专修武术,但在学校学习的大都是普及性的武术套路,真正由传统拳师亲身传授的很少,其所接受的教育和传授知识、技艺与传统武术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更缺乏对传统武术套路的身体练习和理论研究。而传统技艺的武术拳师却没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无职称、无学历,这样的“三无”人员要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任教困难重重,与高校当前用人的规章制度即高职称、高学历的实际完全不符。由此造成在高校推广、传承传统武术方面人才的短缺。

2􀆰3􀆰2授课内容难以确定

通过对苌家拳的合理分解及一个学期的教学,练习苌家拳的学生对苌家拳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河南省传统武术种类繁多,仅河南省挖掘整理的拳械就有40种,单项拳械85种,共125种,套路5181套,其中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19项〔3〕。如何选择授课项目?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学生习练积极性?如何通过授课内容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传统武术观?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和平衡的问题。

2􀆰3􀆰3学时限制

高校一般公共体育选修课是以普及、推广为目标,因此选修学时有限,要考虑到期末考核、运动会、节假日、风雨天等因素,实际教学、练习时间不到30学时。而传统武术的学习又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传统武术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解传统武术的精髓,其难度可想而知。通过一个学期的苌家拳教学推广,习练学生对苌家拳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学生也有了继续练习苌家拳的欲望。但是由于学时限制,如何让对该项传统武术产生兴趣的学生有继续学练的机会,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2􀆰3􀆰4学生认识不足

河南地方传统武术拳种众多,虽然政府部门重视此方面的研究,但现实基层状况不容乐观〔4〕。传承落后于发展,流失速度快于传承速度,武术整体在萎缩,尤其是一些有名的老拳师相继离世,致使一些拳种的后备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个别拳种已经到了失传的状况。传统武术也在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下走向衰落,导致民众对其认知较少。从表5对习练苌家拳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河南地方传统武术稍有了解的只有10%,而且,了解的内容仅限于太极拳和少林拳。

2􀆰4苌家拳推广案例给河南省普通高校推广地方传统武术的启示

2􀆰4􀆰1制定灵活的传统武术师资聘用制度

河南有40多个传统武术拳种,其中6个是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有13个河南省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这19个项目,都有明确的传承人,聘任传承人到高校任教是继承和传承传统武术的最重要的举措。通过制定灵活的高校师资聘用制度解决河南省高校地方传统武术教学方面人才的匮乏问题。

2􀆰4􀆰2合理选编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

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课程内容由拳种传承人商定,在保留传统武术特点的基础上,删减高难度动作,简化套路内容,让学生更好入门,产生兴趣,是地方传统武术在高校开展的重要保证。

表6显示,在习练苌家拳的学生中,认为练习苌家拳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娱乐观赏和文化传承的作用,频次分别占92%、36%、40%和62%,表明学生对练习苌家拳健身作用最为认可,对其文化传承功能的认识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在课堂中强调过,学生有一定的认同感。防身自卫的频率最低,仅占36%,由此看出教师欠缺对苌家拳防身技击讲解。把地方有知名度的武术家请到学校来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在保持武术原有特色不变的情况下,整理出既适合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需求又利于学生接受,又有锻炼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武术练习套路。

2􀆰4􀆰3适当增加地方传统武术学时

高校公共体育课一般设置大一、大二两学年四个学期,每学期34学时,共计136学时,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分为普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传统武术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适当地增加课堂的学时数,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解传统武术的学习方法,形成较正确的动作定型和理论认识,从而产生终身学习的兴趣,达到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传统武术教学的最终目标。可以增加专项选修教学课时,并且允许学生重复选择,为学生提高专项技术水平提供时间保障。

2􀆰4􀆰4增加学生对地方传统武术的认知途径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宣传地方传统武术,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吸引学生习练。通过地方传统武术老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团结一批以传承弘扬传统武术和中国文化为理想的学生。习练的学生可能来自于不同的专业,毕业之后或者从事传统武术的教学,或者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所展现的武术习练水平会影响本行业更多的人来关注地方传统武术。

2􀆰4􀆰5增设各类地方传统武术比赛的机会

河南地域宽广,传统武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依托地方高校,传承地方传统武术,无疑是高校体育和传统武术的双赢体现。地方高校首选地方部级、省级非遗项目进行继承和传承,而后,延伸至市级的非遗项目,分批分次逐步学习。在河南省大学生武术比赛中,增设传统武术项目,也是传播河南省地方传统武术的重要举措。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河南省作为苌家拳的发源地,在河南省普通高校推广普及优秀的河南地方优秀传统武术拳种具有深刻的意义。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本着传承地方传统武术,增强学生体质,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目的,将地方拳种苌家拳纳入黄河科技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之中。黄河科技学院在推广地方传统武术――苌家拳过程中在人才引进、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模式等方面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有益经验。黄河科技学院在推广地方传统武术――苌家拳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传统拳师聘任与高校规章制度相悖、传统武术授课内容难以确定、学时限制、学生对传统武术认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3􀆰2建议

针对高校地方传统武术师资缺乏的现状,制定灵活的传统武术师资聘用制度,满足教学需要。根据不同地方传统武术拳种特点,合理选编既利于学生掌握,又利于推广地方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适当增加地方传统武术学时,为推广地方传统武术提供时间保障。增加学生对地方传统武术的认知途径,为推广地方传统武术奠定人群基础。增设各类地方传统武术比赛的机会,为推广地方传统武术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张云飞􀆰苌家拳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6􀆰

〔2〕祁燕􀆰新疆高校开展地方传统武术教学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15(3):93-95􀆰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6

【摘要】四个自信就是指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上的自信、知识文化上的自信。因为针对大学生实施“四个自信”的思想政治体系教育观念,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地位的要求,也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发展,更是推动现代大学生不断成长的需要,所以,我们国家高校要针对目前学校大学生实施“四个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运用互联网媒体,提高高校的教育条件,充分发挥学校学生会的力量,不断健全常态制度创建。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因而只有深刻的针对在新形式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提高,专业才可以在新形式下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党建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四个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党建工作

在目前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学校必训秉承的教学义务以及教学责任,可是提高大学生四个自信主要教育是比较重要的教育事业,需要社会各界比方说:学校教师、学校、学生家庭、彼此共同努力,为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那么怎样认识以及处理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建,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那么只有更好的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提高意识。才可以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党建工作。

1、四个自信的含义

在我们国家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我们国家领导人提出“四个自信”的问题。因而“四个自信”不仅仅进一步控制了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客观的思考了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彰显出了对我们国家人民幸福,利益以及福利的承担。那么“四个自信”具有其相对比较特殊的含义。

1.1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指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每一个国家针对社会经济创新进步的决定都是从各个方面来体现的,那么最关键的就是选择的这条道路是否能够与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国民经济情况相互符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贯彻落实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途径们,也是创建人民幸福生活的关键之路。

1.2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指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制度自信。因而,每一个国家针对所实施社会主义的判断,最关键的就是要与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历史问题相互符合。始终坚持“理论自信”,就是需要我们要始终坚持相信我们国家理论体系是辅导党以及人民生活顺着我们国家发展的科学道路前进,也是创建于新时展的前沿,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的科学理论。

1.3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指的是我们国家“制度自信”。中国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始终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求我们始终相信社会制度创新进步的保证,是拥有非常强大的自我创建实力的科学制度。

1.4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指我们国家文化自信。因而,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只要爱护自己的国家,珍惜爱护自己民族的思想文化,才可以在全球创新进步中不断发展。那么,坚持我们国家“文化自信”,就是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相信我们国家的文化精神追溯,象征着我们国家特有的民族文化标志。

2、提高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针对大学生实施“四个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促进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地位的要求。也是我们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程需要。实施“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够推动我们国家现阶段成长过程的要求。所以我们国家高等学校将“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教学课堂中去,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观念,提高对社会责任感,创建高尚的理想信心与观念,使学生顺着正确的奋斗方向前进,同时能够作为中国有用的栋梁之才。因此,针对大学生实施“四个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3、o跟时展需求,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

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过程中,关键是要针对党员的工作建设。由于大学生党员是党建工作对象,也是拓展此工作的主体。因而针对大学生在党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与社会经济的创新进步相互符合,尤其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相对独立性比较强、期望互等、不迷信权威等等一些特征,创建大学生的党建工作。

3.1创建大学生组织发展形式。现阶段互联网络的创新进步给我们国家高校党建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式,并且也给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营造了非常好的机会,它不仅仅只给教育发展实现了现代化,同时给教育观念及教育内容带来现代化。因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开展党建工作创建在网上支部的学生组织活动,运用目前互联网络的传播快,传播的区域比较广,其中对社会各界影响力比较大的特征,创造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进步形式。

3.2创新大学生党建的教育内容。创造大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共青团进行开展活动的优点,由此使共青团组织能够合理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承载者。因而,学校共青团在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就是因为高效的特征以及学校共青团的本身的性质来决定的。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广泛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大幅度的运用学校共青团进行开展活动的独特优势,坚持将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共青团组织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另外,还需要紧经过学校内部班级中开展的主体班会和社会实际活动,倡导社会主义旋律,由此使广大团员尤其是大学生党员进一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合理形成以团组织促进党建工作良好发展形式。

结束语:综上所述,提高大学生“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健全大学生常态制度创建。在高校中拓展大学生“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期,必须要防止表面形式,所以高校就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常态制度创建。要至始至终在高校中实施“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上改革创新,从中达到教育标准。大学生的党建工作的实施,是高效教育工作的关键构成因素,必须与时俱进,逐渐变革发展,一定要从学生入学时期到学生毕业时期整个教学过程都要实施具体的安排,积极顺应当下社会的发展,为我党的事业进步教育出更多优质建设者以及党的接班人。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是否属于产业以及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在教育界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应该属于一个产业,即第四产业——知识产业的特殊分支。高等教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因而高等教育不应该完全产业化,只有市场机制比较成熟时,民办高校才能产业化办学。学费缴纳仅仅是一种成本补偿机制,不应视为“产业化”的表现。重建高等教育产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应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相关监督和问责制度,有效遏制高等教育盲目产业化产生的乱收费等现象。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产业化 准公共产品

教育产业化在我国的提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背景是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教育事业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而高等教育“产业化”讨论的现实背景是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启动内需,国家启动高校扩招,吸收大批民间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中。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个里程碑性质的理论范式,其强调教育的经济价值。这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热衷者们最为青睐的理论证据。“人力资本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二次兴起,又带来了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的第二次兴旺,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理论几乎与此同时起步。教育市场论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走“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之路。主张完全按照“产业化“的方式运行的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可行性分析和相关观点作为支撑:

第一,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在教育市场上,存在供给小于需求的状态,必须实行产业化,允许教育产业化体制和机制的准入。

第二,教育产业化可以解决我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张问题。高校经费短缺一直是阻碍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高等教育产业化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

第三,高等教育“产业化”可以引导教育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使教育由一种纯消费行为变为投资行为,实行教育产业化,变国家投资的传统格局为民间多元投资教育的新格局,可引导广大居民把储蓄转化为教育,从而扩大内需。

第四,教育产业化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据西方经济学家估算,教育可以为全社会提供占从业人员总量约4%的就业机会。这使得大量的本来要进入劳动力队伍的年轻人因延长受教育年限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

另外,主张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学者认为,高校收取学生的学费这一现象是学生购买高等教育的资源,遵循商品交换原则的体现。高校完全产业化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批判性思考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高等教育“产业化”。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把高校学术资源变为财富,同时通过土地出租获取资金,并通过开发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构成“学术—技术—生产力”的运作模式。有的学者认为,从更为基本的经济学视角出发,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即通过市场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1]。有的学者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产业化一定要求市场化,高等教育产业化也必然要求教育活动市场化、教育机构企业化、学生受教育投资化[2]。王善迈认为,高等学校应当企业化,高等学校即是高等教育企业,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

笔者认为,简单地说,高等教育产业化即是:高等学校办学企业化、高等教育资源商品化和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市场化。笔者赞同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的观点。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越来越具有产业性质。一方面,教育是既有投入也有产出的。教育的投入包括生产性投入和服务性投入,教育的产出包括非货币性产出和货币性产出。另一方面,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产品,包括呈流动形态的教育劳务和附着形态的劳动能力。同时,教育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估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一般不少于4%,在发达国家可以达到6%至7%。

教育是产业,那么教育属于什么产业呢?一般认为,教育属于第三产业。笔者认为教育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第四产业——知识产业。教育产业仅仅是对经济产业这个概念的泛用,但高等教育与工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有很大区别,高等教育不能完全“产业化”。对于高等教育应该完全“产业化”发展的理论观点,笔者持批判的态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第一,既然承认高等教育属于一种产业类型,就要弄清楚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是什么。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54年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后被经济学家所接受。公共产品的特征可以归结为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教育服务属于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计划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完全由政府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完全由市场调节不能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都是不可取的。由于教育的不同部分,其产品属性不同,提供与资源配置方式也不相同。由于教育是具有巨大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就不应当产业化和市场化,这是运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理论上作出的基本结论。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也就是不能完全产业化。 转贴于

第二,对向学生收取高等教育学费的现象,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不推行高等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就不能收学费,这是一种误解。一方面,通过适当收取学费来补偿部分教育成本,建立一种合理的个人成本补偿制度。这是合理的。学费在形式上看起来具有“价格”属性,但本质上它不是等价交换的度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价格,也不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原则。世界各国学费在教育成本中的比重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学杂费占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维持在20%左右,因而确定收费的标准也不是成本加利润。在我国,1996年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发文规定,由国家及企业、事业组织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现阶段收取学费应以学校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25%为最高限额。因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费不是依据市场的价格机制和价值规律原则进行收取的。另一方面,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劳动潜能得到提高,因而有较高的预期收益。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高等教育的受益方也应当成为教育成本的分担者。研究表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达到20.13%,几乎是社会收益率(10.19%)的一倍(Psacharopoulos,1994)。客观上讲,应该向受益者学生征收占成本更高比例的学费。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学费的成本补偿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

第三,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只看到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和价值,而忽视了教育同时也具有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伦理、美学、宗教、生态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将经济价值视为教育的全部价值,是错误的。简言之,学校不是工厂、商店或银行,不应把经济活动中的市场机制和规则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大多数国家教育法都规定教育的宗旨是育人,教育机构的定位都是非营利组织。如果教育市场化,学校企业化,那么育人将成为手段,利润将成为教育的目标,学校也将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营利组织,将导致教育异化。

第四,针对一些高校兴办企业和科技园区,将学校的后勤部门社会化、企业化,开展收费性的社会服务,为学校“创收”,有人误认为这是教育产业化。高等学校兴办的这类产业不完全是以育人为目的,是经济性的产业活动。其创造的经济利润,部分缴给学校,补充办学经费,这是对学校支持和投入的正常回报。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高等学校的部分后勤服务,已不属于教育产业,均属非教育产业,这不应该成为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范围。

三、按教育规律办事,重办高等教育产业

从世界教育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完全推向市场,实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先例。有的是把教育视为消费性社会公益事业,完全由政府财政举办,如北欧的某些国家;有的是把教育视为竞争性公共物品,由政府举办或赞助,公民在纳税的同时分担一部分教育费,如北美国家。

从我国基本国情、教育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的战略地位出发,各级政府在承担教育发展主体性作用的同时,要积极指导各类高等学校规范办学,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遏制各种失范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倾向和行为。应坚持三项原则,即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收费性教育与补贴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盈利与非盈利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明确教育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全方位功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向社会各个子系统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教育的这种广泛的、深远的社会效益是任何经济效益所不可比拟和代替的,也是“产业化”的教育所无法实现的。因为教育的这种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过程,同一切物质生产和非教育性的社会活动过程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完善教育政策,健全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制。除明确各级政府在各级教育投入中应承担的比例、确保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加强财务监督审计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规范公办高校、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确保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尽快统一民办学校的会计制度和记账方式。规范对学校的出资行为,既要注重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又要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适用于合理回报的有关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金和资源投向教育事业。

第三,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监管,建立相关问责制度。在民办高校准入办学后,须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核算成本,设立合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办学收费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根据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关督察和定期公布审计结果制度,完善问责制度。将违规办学和乱收费的学校予以曝光;对以营利为目的、以办学牟取暴利的学校,取消其减免税资格,并给予限制招生、停止招生等处罚。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8

论文摘 要:专业学习共同体有成员平等、共同愿景、合作学习、成果共享等特征。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鼓励全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体育专业学习共同体,确立共同愿景,营造合作文化的氛围,组建多元运动项群的教师团队,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等,是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概念进入社会学领域,始于1887年德国学者滕尼斯(ferdinad tonnies)的著作中。滕尼斯认为,“共同体”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1]。20世纪80年代,“共同体”概念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博耶尔(ernest l.boyer)1995年在其《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的报告中使用了“学习的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学习的共同体,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组成的组织,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可以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与互动[2]。

近年来,“专业学习共同体”一词频繁地出现在许多教育文献中,不同的研究者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界定也不尽相同。迈尔斯(myers)和希姆普森(simpson)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每个人都在学习的文化氛围,在其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个参与者都为学习和共同受益负责。斯贝克(speok)强调指出,“一个学校的学习共同体应该推动并且将学习视为持续的、积极的合作过程,其中包括教师、学生、员工、校长、家长以及学校社区之间的动态对话,旨在提高校内学习与生活的质量”[3]。霍德(hord,1997)把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解为“学校中的教师和管理者不断地追求和分享学习,同时进行实践。其目的是通过增强他们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专业效能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通过以上研究者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内涵的释义可以看出,从事专业“学习”是成立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在共同体内成员之间通过“合作”相互支持、共享经验,以实现成员和共同体整体的发展。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价值最终是通过提高教学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来实现的。

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1.成员平等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学习者,没有上下级关系,普通教师与行政领导一起参与决策的制定和过程的实施,共同体成员相互合作,共同持续进行学习和探究。

2.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全体成员对某一想法和目标达成的共识,并要不断地为之奋斗,同时,它对每个成员都是十分重要和具有一定的精神影响的。在学习过程中,共同体激励所有成员以共同愿景为方向,并在探究学习和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加以贯彻,以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

3.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有一种强烈的排他性,与同事处于一种互相封闭、竞争和孤立的状态。这虽然有利于避开外界对教学工作的干扰,但同时也切断了教师从外界获得各种支持和评价的通道,不利于其自身及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专业学习

共同体中,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是进行共同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伙伴,在反思性的对话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并改进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4.分享个人实践成果

传统的学校过于强调教师的竞争,优秀教师大多不愿把成功经验与他人分享,教师之间的观摩学习、交流往往流于形式。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之间定期相互观摩教学,课后进行评价研讨,大家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对存在的分歧进行反复的沟通和探讨,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三、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1.共同体中的合作文化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在共同体中,成员之间都是平等的,大家自由地研讨、辩论,并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共同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体育教师的合作完全是建立在自发、自愿基础之上的。在合作的氛围中,体育教师能够及时地获取新的信息,促进个体专业知识的完善与发展。共同体中体育教师不仅实现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提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所在群体的体育专业学习与体育专业成长。

2.与教学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就是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以及业余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共同体成员运用各种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通过教学观摩、观看运动竞赛录像、共同备课和研讨等学习活动来解决问题。工作需要推动了体育教师的学习,学习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使体育教师更好地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3.学校支持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更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在过去,为了更新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学校多采取派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和参加短期培训班等形式。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在整个学校的层面上,学校领导和各科教师都可以是共同体成员,学校为共同体开展活动提供物力、人力以及政策的支持,对于学习共同体发挥应有效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共同体学习中形成了共同的专业知识和规范,个体知识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共有知识的增长,从而推动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4.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培养体育教师可持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

体育教师为适应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保持全面的、持续的学习能力。

专业学习共同体形成了一种鼓励学习的氛围,能够激发体育教师自我超越的精神和潜能,同时团队学习的方式也为这种精神与潜能的持久保持和扩大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持、保障和适宜的外部环境。共同体为每位体育教师制订短期和长期的专业发展计划,教师的专业学习围绕着统一的主题或目标展开,重视体育教师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积累新的学习经验,并鼓励体育教师在专业万面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如学习新的、时尚的专业运动技能等,从而提高可持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

四、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1.发挥校领导的作用,鼓励全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体育专业学习共同体

体育专业学习共同体也需要校领导、其他教师、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一起参与。在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校领导要尽力与每一位成员沟通,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普通教师共享决策权。在建立校内支持体制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校外体育专家、学者以及专业运动员的联系,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寻求更多的机会。

2.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状况,确立共同愿景

对学校的整体体育工作做一次诊断性调查,了解学校的运动场地设施、师资、学生人数、学生对体育课及其他体育活动的要求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反复倾听每位教师的意见,提出近、远期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把最受教师支持的目标确定为学校体育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愿景,并与全体成员进一步讨论修正。共同愿景的确立一定是校领导和所有成员共同培育和建设的,是在所有个体的真心向往和最高愿望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共同愿景是构成共同体成员共识的基础,能够让成员对共同体产生亲近感和一体感,是建立互信、增加交流和形成合作文化的关键。

3.营造合作文化的氛围

教师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教育领域的折射,是学校文化积淀和人文哲学价值内蕴的综合反映,是由历代教师共同创造、继承、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专业技能的切磋、裁判员执法的交流和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等方面,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给予体育教师个人充分的话语权,鼓励大家进行深度的交流和讨论,让每个体育教师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有利于体育教师的融合和创造。如此,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内部,才能够营造开放的、平等的、协作的、竞争的、创新的合作性教师文化氛围。另外,学校还要经常组织教职工的集体活动,给予学校教师交流的平台和交流的时间,增加教师合作的机会,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氛围。

4.组建多元的运动项群教师团队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每位体育教师各有一定的运动专长,要求体育教师精通很多项目运动技能也是不现实的。学校其他学科教师也会有一些人擅长不同运动项目,可以根据运动项目项群来分类,把这些教师与不同的体育教师分到不同的运动项群教师团队中。不同的运动项群教师团队有不同的运动技能专长,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运动专长和增强运动兴趣,有利于教师运动技能的提高和运动执教能力、裁判能力等的提高。根据学校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生运动兴趣和对时尚运动项目的爱好,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确定不同教师团队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

5.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组织,需要所有共同体成员持续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和探究以推动共同体的发展。多数体育教师比较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体育理论的探究。因此,专业学习共同体要鼓励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理论学习,养成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习惯。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检验新教法、新知识的应用效果,并不断反思,总结实践经验,内化新知识和新技能;逐步养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借助相关的理论予以解决的习惯,使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形成不同的体育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又能够在实践中使理论得到验证,最终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2~65.

[2]boycr,e.l.(1995).the basic school:a community for learning princeton,nj: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advancement of teaching.

家校共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公共体育部 特殊性 研究生 培养 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近八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设立了公共体育部研究生教育,促进了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专业体育院校和拥有体育专业的师范院校相比,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具有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研究生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部分体育院校专业学科单一状态,显示了一定的学科优势,但也存在科研潜力不足、研究生培养不均衡、学科队伍不够完善、研究方向设置繁多、特色研究方向比例不高等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具有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非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且无完全体育本科教育的普通高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的文献资料,通过网络调查,访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相关高校的校园网等,收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硕士点招生机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学术与毕业论文等信息。

专家访谈法。电话访谈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研究生现行招生机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学术与毕业论文的解读。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成因及优势

2.1.1 符合社会发展新需求体育学科专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新需求是体育学科发展的源动力。拥有多学科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所急需,而普通高校恰恰拥有多学科、高层次、强能力的众多优势,同时又具有对社会环境与发展需要的敏感性和主动性,社会发展新需求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机会、动力与平台。

2.1.2 建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建设特色学科方向和新兴体育交叉学科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制胜法宝。在高校日益重视学科建设、积极寻求新兴学科增长点的大背景下,普通高校能以非传统体育院校的教育模式,依托已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通过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建设新兴的体育学科。

2.2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培养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招生机制生源数量是硕士点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招生规模较小,每届允许招生人数大都在10人左右,受报考人数的影响,实际招生规模可能更小。与专业体育学院相比,公共体育部硕士点的生源主要来自外部,如专业体育院校或有体育专业的师范类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报考母校或同类学校。在现行的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体制中,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专业本科生,通常被保研或报考专业体育院校或拥有体育专业的师范类院校,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在研究生选材显然处于生源下游,可供选择的优秀考生资源更少。

2.2.2 培养方式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培养基本上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培养基本以学术型为主。在培养方法上,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 辅之以指导小组或副导师,这种指导方式对于培养以学术型规格为目的的硕士生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指导小组的作用较难充分发挥,学生研究方向的确立、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毕业论文选题、资料信息提供、写作指导、评阅答辩,大多由导师全程操纵,学生很少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调查发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中20%的学校实行了师生互选制度,即在招生报名时不确定导师,在复试结束后或第3学期开始进行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双向选择。师生双向选择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既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又对于促进导师队伍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从文献资料和部分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选择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双导师制度或多导师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学相关研究的趋势朝向跨学科、跨专业方向,这样既有利于人才的多方面发散发展,又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就业面。

2.2.3 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确定课程设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必备条件。目前我国现有的36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虽然各高校公体部的学科优势、教育资源特色、招生等存在差异,但采用的课程体系应贴切普通高校公体部硕士点的特殊性。

2.2.4 科研学术和学位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除了课程学习是检验研究生学习效果外,另一个检验的指标就是论文与科研。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和从事基本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位论文作为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无疑是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论文选题领域逐步扩大,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等特点。在学位论文的选题分布上,各专业研究方向的格局已趋于稳定,各专业选取教学理论与方法训练与比赛方面的课题占大部分,重复性研究较多,主要受限于研究

条件。

3 结语

(1)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不具备生源选拔的先天之利,应积极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扩大招生视角,选择从更加广泛的领域中招生。拓展生源,建立安全的招生体系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的重要任务,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招生方法拓展途径招生,如对内、对外的保送、鼓励其他学科生源报考及调剂等。

(2)普通高校公体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以弥补研究生招生选材的不足。将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专业知识、特色知识、社会需求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公体部硕士点蕴含的特色教育资源的培养价值,使之培养的研究生形成排他性的特色专业素质。还应从校内外选聘优秀教师教学,保证较高的课程教育水平,从而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