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家校合作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3 09:47:16

家校合作论文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性分 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 “革命”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何谓社会转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在哪?不同时期各国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英国的H·斯宾塞将社会划分为“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法国的E·迪尔凯姆将社会划分为“机械联系社会”和“有机联系社会”,德国的F·滕尼斯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美国的G·E·梅约将社会划分为“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等等。以上这些经典的社会二分法都是把社会划分为“传统”与“现代”,而社会转型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现代化。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刘祖云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了现代社会的特征:经济基础的市场化;基础产业工业化、商业化;社会劳动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分工专门化;社会组织关系职业化、业缘化;社会活动场所城市化;社会开放程度高速化;社会管理法理化。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期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民主转型、社会稳定、克服政治腐败、化解政治危机、完成政治文化改造等等。

家校合作问题已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比较成熟的领域,已发表过许多文章,成果显著,如马忠虎的《对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王素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刘力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及方式》、黄河清的《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等等。社会转型时期家校合作文章也收获颇丰,但这些文章多从社会学方面进行探讨,如:从社会分层、人口流动、贫困问题等方面切入。本文将从政治学的视野出发以民主理论为切入点对家校合作途径进行探讨,提出家校构建“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及其合理性分析。

二、民主理论的产生与演化

一般认为,民主始于古希腊雅典的克里斯提尼(Kleisthenes)时代,准确地说,产生于公元前508~507年。民主一词,是由“人民”和“统治”两词合成的,其原意便是人民的统治。传统的政治学通常把民主制看作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的政体,从而区别于由一人掌权的君主制和少数人掌权的贵族制。但是,近百年来的现代西方民主理论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古典的民主理论受到各种怀疑、批驳和修正,产生了多种模式的民主理论,呈现了现代民主理论的多样化特征。在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化中,出现了以下四种主要趋势:从人民民主论到精英民主论,从一元民主论到多元民主论,从政治民主论到社会民主论,从代议制民主论到参与式民主论。佩特曼在《参与和民主理论》一书中又指出除了这四种趋势之外的由20世纪后期最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哈贝马斯提出的程序民主,又称作协商式民主。程序民主是继参与民主之后在70年代兴起的民主理论。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家校合作只是形式上的参与,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程序民主理论对揭示家校合作本质有重要启示。

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理论是在批判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首先他把民主理解为程序。民主既是一种协商的程序,由此形成公民舆论和公民意志;也是一种决策的程序,由此形成法律和政策。他始终强调的东西是商谈,而民主为商谈提供了制度性的程序。这种程序主义反对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民主以人权为基础,其实质目的是平衡相互冲突的利益。哈贝马斯也不赞成共和主义:共和主义的民主依赖于某种特定的伦理共同体,依赖于某种假定的文化共识,而这种伦理共同体和文化共识都是不存在的。哈贝马斯认为,民主既不依赖自由主义的普遍人权,也不依赖共和主义的伦理共同体,而是存在于商谈的程序之中。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基于这样一个假定:只要信息的流动以及对信息的处理不受阻碍,所有商谈都可以得到合理的或公平的结果。哈贝马斯认为,民主依赖的不是个人主体,也不是集体主体,而是主体间性。他的主体间性观念比自由主义的主体观念(个人)要强,但是比共和主义的主体观念(共同体)要弱。这种主体间性既体现在民主政治的商议团体(如议会)之中,也体现在“公共领域”的交流网络之中。

三、家校构建“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起源于17世纪后期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17世纪以后公共权力的重商主义政策深切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私有企业的兴衰,这就导致市民逐步意识到自己是公共权力的对立面,是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于是围绕公共权力的商业政策,形成了以市民阶级为主体对公共权力进行讨论(批判)的公众。哈贝马斯认为,这一批判空间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哈氏的公共领域是与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的兴起相伴相随,用他的话来说:“我们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范畴,不能把它和源自欧洲中世纪的‘市民社会’的独特发展历史隔离开来,使之成为一种理想类型随意应用到相似形态的历史语境中。正如我们所要阐明的,17世纪后期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才真正有‘公共舆论’可言。因此,我们把‘公共领域’当作一个历史范畴加以探讨。”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是这样定义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的一般交换原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的确史无前例,前所未有。”也就是说,公民们必须通过公共的辩论以达成共识。每个公民不仅从自己的利益,而且从各自所拥有的价值、信仰和良知出发,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最后通过辩论,形成公众舆论。这样的公众舆论“来源不是单纯的个人偏好,而是私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公开讨论。”这种经过理性的公开讨论所产生的“公众舆论”,就其对上层权力阶层而言,构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本质特征。

由此可见,公共领域是与市民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乡民、臣民或者说是顺民的社会,因此,在此基础上不可能直接跳跃产生出公共领域,而需要一个孕育的过程。 转贴于

四、家校合作中构建“公共领域”的理性分析

(一)家校合作历史与现状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不干涉、各负其责,家长很少参与学校活动,学校也无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建国前我国一直是以建设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的职能日渐萎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单凭学校教育很难承担起全部育人的重任,家庭也是教育的场所,家庭跟学校应该携手合作。马忠虎老师在《家校合作》一书中写道:以北京市为例,五六十年代,家庭教育得到重视。市区大部分和郊区的小部分教育局分别成立了“家庭小组”,文革时期工作被迫终止,80年代后重新兴起并建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人代会和教育例会每届都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总体来说就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在育人过程的重要性。

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现如今的家校合作会是怎样的呢?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家校合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11点:

首先,家校合作观念陈旧。其中包括对合作内涵认识的偏颇;合作意向不够对称,重点都落在学习成绩上;双方主体认同模糊;效果期望未能协同,往往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教师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家校合作行为不够协调。这种不协调分别体现在培养目标、合作内容、成才趋向、教育渠道、合作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上。在这几方面,家长和教师的行为出现分歧,产生一系列的矛盾。

再次,两者合作机制缺乏活力,主要体现在:模式陈旧、缺乏动力系统和运转效率低下等方面。因此,需要探究一种更为合理的合作机制,让家校双方更有活力参与到其中来。

最后,合作管理亟待加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对家庭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没有到位;家校功能相互错位和越位;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缺位;家教指导理论和实践体系没有形成;社区教育功能发展滞后和特殊家庭孩子问题的教育问题缺少对策。

从以上家校合作现状可以看出,问题的症结在于两者没有各自准确的定位,从国家的法律文件到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总是在指导家庭教育,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动地位,而家长只有“听命”的份,很难甚至不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笔者认为,以上问题的症结由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地位的不平等所致。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就要探寻和建立一种新的合作机制。因此,尝试建立家校“公共领域”是一条可行之路。

(二)家校合作中构建“公共领域”的理性分析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2

一、家校合作联动培养及其理论依据

1.1家校合作联动培养

目前家校合作尚不是含义固定的概念,未形成一个确切地、被广泛接纳的定义。国内大多数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一般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学生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开始探索家校合作的理论及其合作方式,逐渐意识到学校应主动争取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并在实践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结合的家校合作方式。在这里,我们所要阐述的家校联动培养,就是指学校与家庭在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联合互助,共同教育,引导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

1.2理论依据

1.2.1系统理论。按照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教育也是一个系统,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构成。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者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要志同道合,抱着一直的信念,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这才是最完美的社会教育”。[2]

1.2.2生态理论。认为学校、社区、家庭都是互相关联依存的:这种观点从整个社会环境分析学生的问题并且为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甚至社会教育有机联系起来,无疑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更容易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3]

1.2.3学习共同体理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生态化的学习环境,不仅是指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建构,而且在学习适应该共同体的文化时,也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共同体做贡献。强调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主要是关注人类在日常环境中的学习,关注学习的社会交往情景。[4]

1.2.4组织社会学理论

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看,推动学校与家庭合作的动力之源主要有资源依赖机制和关系网络机制,社会成员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家长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影响着学校声誉,甚至学校长远的发展等。[5]

二、家校合作联动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构建新型家校合作联动培养模式对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1.有利于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增强工作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比较大,心理发展尚未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未完全确立;另外,由于家庭出身、心理素质和生理特征等因素的差异, 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可以说,这些问题的产生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新的压力,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支撑。家校合作联动培养,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与家庭沟通,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真正实现因人制宜, 因材施教。[6]

2.有利于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学校和家长们的共同愿望就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然而,受学习环境的变化、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未来发展方向定位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家校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够让家长更全面地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 并及时纠正和正视大学生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误区,让家长能理解和正确对待家庭教育。这不仅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学生感受到家校双方的关心与爱护、理解与帮助,更能激发其自身内在动力,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

3.有利于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学生最终目标就是要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其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与支持,需要家校双方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对青少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策略等,明确责任,切实履行义务;而且通过家校互相沟通合作,所开展的社会化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切合实际,让他们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同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7]

4.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

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正越来越明显地全方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回避社会发展进程中带来的各种影响,他需要社会各界与家庭的通力协作。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建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缺乏与社会和家庭的互动,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的力度,大学生家庭社会地位的差异和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使家庭教育方式千差万别,很难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只有各个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搭建一个务实的合作联动培养模式,发挥“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8]

三、构建家校合作联动培养模式的途径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学生家庭相联系、相沟通、相协调,这不仅可以使家校双方互通信息,更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构建家校沟通合作联动培养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实现二者互动双赢。

1.更新观念,达成共识,明确责任

在合作中,双方都应转换观念,牢固树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把大学生家庭教育纳入系统教育体系。如果家庭与学校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上、在学校和家长的角色上、在家校合作的性质上具有新的理念,就能消除合作障碍,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家校合作的目标,也是家校合作的纽带。当然,需要处理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要各自角色定位正确,形成双向互动、同步协调、教育互补、共同负责的局面。

2.建章立制,构建合作联动的长效机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8]因此, 高校应建立学校指导与家庭教育的和谐互动机制,努力探索学校指导与家庭教育的思想、方法和谐统一的支撑点以及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使之与学校教育相统一。成立由家长代表、分管领导、辅导员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会制度,反映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协助学校解决困难;要采取建档立案、视频访谈、博客空间、电话短信、飞信QQ等形式,建立高校与学生家庭联系的沟通平台。

3.拓宽有效、多样的沟通渠道,保证家校之间合作联动

学校可以主动寻求与家长合作,建立家长资源库,邀请有成就、有特长、有意愿的家长参与实习活动或就业相关讲座,或者成立“家长咨询委员会”,或者建立长期合作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就业基地;开好新生家长座谈会,建立学生家庭信息库,认识和了解学生,尤其特殊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思想、个性、特长等情况,并及时沟通互动;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建立交流专栏、班级网页,通过网络互动,缩短沟通距离,方便家长实时了解学生情况,快速与辅导员进行交流。[10]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新华网.2004-10-14.

[2][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3]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7(2).

[4]郑葳.学习共同体一种文化生态型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5]菲佛杰弗里,萨兰基克杰勒尔德.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闫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6]马荣秀.加强家校沟通,构建和谐家校合作关系.教育探索,2005(12).

[7]肖前玲,王德清.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价值及其改善措施.教学与管理.2005.5.

[8]马其南.论高校与学生家庭沟通机制的建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5).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3

[关键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坚守 创新

[作者简介]张奕(1968- ),女,上海人,北京联合大学宣传部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教育学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北京 10010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67-02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学校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保证学校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形成做学术、育人才、促和谐、谋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保证学校培养合格人才和优秀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乘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在坚守与创新上下工夫,为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有坚守的信念

1.坚守思想建设高地,永不言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加强理论武装、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政治思想过硬、头脑清醒,自觉肩负起社会使命,求真务实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大学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站得高,看得远,走在前,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工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邓小平曾经讲:“思想宣传阵地,先进思想不去占领,落后思想就必然去占领。”我校党委发挥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学风引领作用,摒弃不重视理论、不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倾向以及不重视实际,遇到问题照搬本本、条条的错误倾向。强化中心组成员的“四种意识”,即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以“三个跟进”为原则,即跟进社会发展、跟进教育发展、跟进学校发展,积极丰富学习内容,确保学习效果。以2011年中心组学习为例,按照“三个跟进”的原则,共组织集中学习(扩大)会15次,学习内容均围绕社会热点、国际形势、学校工作重点等内容展开,参与学习人员4500余人次,较好地发挥了思想引领作用,也为我校与国家和市属相关单位、兄弟院校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顶层设计、高端引领”的思路,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设计成一种政治待遇,用高水平的报告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学习、投入学习,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做了有益的尝试。

2.坚守精神引领发展,凝聚人心。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与办学特色的体现。近年来,我校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应北京联合大学办学实际的“文化融合,以文化人”的文化建设之路。北京联合大学的学校文化建设从增强软实力、凝聚人心的高度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始终高扬精神的旗帜,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激扬联大”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和目标,努力建设具有北京联合大学特点并富有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真正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以增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以“激扬联大”之势成就了“以文化人”之果。“激扬联大”所要激扬的是联大人共同的思想基础、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道德规范和共同的文化品位。我们要通过文化的激扬,形成北京联合大学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形成全体师生为实现学校效率和质量双提高、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双增强的目标而万众一心、振兴联大的拼劲和干劲。“激扬联大”的实质(魂)就是人心的沟通、凝聚和统一。

3.坚守一切为了师生,服务中心。要切实将“三贴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原则,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实做深做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关注敏感点、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突出闪光点;要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想师生之所虑、所需、所急”,在深入实际、贴近师生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问题,在了解师生、引导师生的过程中服务师生、教育师生;多关注师生身边的故事,多反映师生的切身感受,多运用师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可亲可信、打动人心。联大先锋榜、教学科研大家谈、联大新闻直通车等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送到了课堂、实验室和宿舍,追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师生的零距离,传递了信息,交流了思想,沟通了情感,最终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近年来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围绕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心,围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围绕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围绕学校党委工作重点和行政工作重心,深入宣传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中心工作中的组织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宣传报道一批部级和北京市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实训中心,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近三年完成了学校新闻网站的两次改版和系统更新,实现了新闻宣传的报网分离,基本实现了校内宣传与社会媒体新闻宣传报道的同步化、系统化,现在正集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力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和学术化方向努力和改进。

二、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离不开创新

1.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它更应该体现在观念的创新和工作本身的创新上。近期的人民日报评论员、华中师范大学党波涛的文章《增强高校宣传工作的思想内涵》一文指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挖掘新闻事件的思想意义和精神内涵,要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引导校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宣传工作,这对于把握高校宣传工作的正确导向,提升新闻报道的思想内涵,增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学理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校实际,应该发挥好专家学者在我校宣传工作中的优势,一是抓好观点新闻,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演讲、报告、讲座、发言等思想深刻、语言鲜活,能够给人以深刻启迪,我们要学会让我们的专家说话;二是抓好人物访谈,认真分析和研究社会的关切点,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事件,对我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访谈,传递他们的声音,引导校内师生,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抓好理论文章,抓住新问题、掌握新动态、跟踪新趋势,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前沿热点问题撰写重点理论文章,直面国家、北京市和学校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注重对学校事业发展中瓶颈性难题的破解;四是抓好文化建设,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和文化研究机构的研究优势,注重对文化建设成果转化的宣传报道,重视交叉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作用的深度挖掘。

2.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点应该体现在工作特色的彰显和品牌的创建。懂规律才能成特色,善策划才能创品牌。近年来我们开展的“激扬联大”——北京联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创建工作正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对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色与品牌的打造。围绕“激扬联大”而策划的三大品牌活动,最好地诠释出了“激扬联大”的主题。以“我与联大共奋进”宣讲团活动为序幕,引领全校师生员工定位“激扬联大”的传播者;以“校长邀你共话联大”为平台,引领全校师生员工担当“激扬联大”的实践者;以“激扬联大新闻事件、人物和团队评选活动”为载体,引领全校师生员工找寻“激扬联大”的引领者。最终,以每年一次的“激扬联大”年度人物、团队、事件评选结果揭晓仪式作为“激扬联大”系列品牌活动的收官之作,将“激扬联大”推向高潮。正所谓,善统筹才能聚优势,善作为才能争主动。我们将继续在创新中求实效,在提高中树形象,开创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3.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应该有抓手,要抓活动载体创新,实现由封闭型向拓展型跨越。具体包括,抓阵地建设创新,实现制度的统一化、规范化,阵地的有序化、系统化;抓队伍建设创新,实现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跨越,组建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理论宣讲、品牌策划、新媒介搭建三支队伍;抓工作内容创新,实现由蜻蜓点水型(粗放型、表层化)向精品型、专业型跨越,加强联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和形象文化培育工程。以我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例,近年来,在校党委领导下,实现了精神产品实体化,表现为,在报纸上有影、电视里有声、网络上有迹之余我们坚持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精心编印中心组学习资料《学习参考》,将学习向深度辐射,向基层渗透;精心编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丛书,将校院领导的学习心得收纳进丛书,将学习心得成果化、系统化,创造进一步推广和借鉴的条件;精心组织学校战略发展的系列报告,让全校干部了解学校的重点学科,懂得学校发展的前沿与关键性问题,把理论学习工作渗透、贯穿于学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4.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应该充分体现文化的传承创新,要营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当今世界,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竞争之后,已经开始了第五轮竞争,即文化的竞争。回顾各地文化建设的发展历史,就可以发现,有不少历史文化悠久、革命传统文化和精神深厚的地区,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文化更新和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而落伍。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群众的创新创造,支持师生的自我教育和文化自觉,要通过对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深度报道和宣传,营造氛围,挖掘经验,出典型,出经验,让师生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要为形成有国际视野,融中国民族文化、北京地方文化和北京联合大学特色文化于一体的都市大学独到文化品牌创建作出贡献。要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探索多校区多法人文化建设的新模式,从根本上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性;要以高扬精神的旗帜为主线,从增强软实力、凝聚人心的高度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性;要以增强宣传思想教育者的可信性和可爱性为突破口,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性;要在把握新闻规律、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重视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有效性。

高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我们必须站在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反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清思路,总结规律,谋划未来;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围绕中心,更好地发挥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有的作用。按照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为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工作理念来指导工作,使我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学校的第十二个五年发展中喜结硕果。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潘琪,张焱,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爱国主义

教育是国富民强的根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一国的教育水平关系着其国民素质的高低,是国家保持持续发展动力的源泉,也是增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的教育明确了办学宗旨,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当今时代东西方文化融合碰撞,教育面临西方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如何坚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有关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坚持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目前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重要依靠,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政工作事关高校的稳定发展,也决定着社会主义办学事业的兴衰成败。具体来说,高校思政工作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政工作是保障大学生群体稳定的重要抓手高校思政工作是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确保大学生群体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备了思政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落实。高校依托思想政治工作在化解学生心理危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稳定学生群体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的重要存在力量,其具有思想活跃、张扬个性的思想特征,思想行为很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当遭遇多元文化的冲击时,往往不易辨别真伪,会受其影响导致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个别学生甚至受其蛊惑滑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悔恨终生。个别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双重环境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情绪低落甚至抑郁,以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个别学生由于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热衷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以致形成行为偏激的处事方式,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个别学生因为恋爱中遇到问题,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加之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在恋爱失败后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酿成悲剧。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是新时代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了高校的重要抓手,也是确保学生群体稳定,保障高校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思政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手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国外腐朽思想和文化的渗透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西方腐朽文化中所宣扬的自由、民主、暴力、色情等内容逐渐向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在面对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时,高校大学生群体首当其冲,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大学生往往不能充分认识到国外腐朽思想和文化的危害性,致使思想上受到侵蚀,行为受其影响,导致出现了一系列教育问题。新时代高校的思政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考验,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政工作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掌握和了解国外意识形态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其发展和传播的规律性,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政工作的优势,在现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以大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政工作,及时掌握大学生群体动态,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发现,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充分掌握并加以运用,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各方面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确保大学生群体的稳定。

(三)思政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保障思政工作是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形式,也是确保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有力保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也是立足中国国情,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是指引中国教育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积蓄后备人才的重要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落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用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理论指导教育工作,使高校教育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规范有序进行,凸显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思政工作,针对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特点和规律,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思政工作,创新思政工作形式,发挥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的优势,结合日常思政工作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让思政工作贯穿高校教育工作全过程,有力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高校事业发展培养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理想情操、专业性和理论性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

(四)思政工作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实现高校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大国之间的博弈渐趋加强,在进行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同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难免碰撞,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相互冲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为激烈,西方国家通过意识形态输入妄图掌握思想斗争领域的主动权,企图通过意识领域逐步渗透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日趋复杂的形势,要取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做好高校的思政工作。思政工作是实现高校长期稳定的重要工作手段,是高校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高校社会主义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依托。利用思政工作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结合当前形势发展变化规律,制定符合高校实际的工作措施,将思政工作与学生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掌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制定思政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思政工作的各阶段规划设定明确的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实施要有明确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各发展阶段应确定合理的规划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各阶段的规划目标,逐步推动思政工作的开展。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发展的工作路径

(一)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理论课程。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时,应在结合理论教学的同时充分将国家的方针、政策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理论中的精髓与社会和时展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研讨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根据课程教学特点和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学全过程,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入中华历史人物故事讲解,用历史人物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良好道德修养激励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利用国学经典中的国学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价值观念,逐步将传统美德教育深化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思政教学理论的升华。注重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将思政理论引入多领域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不同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示范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实施规划,规划中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步骤、引入内容、效果、经费投入、保障措施,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有章可循,保障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应。

(二)深化理论宣传,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行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发展,建立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重要理论来源。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人才的艰巨使命。深化理论宣传,应当结合高校工作实际,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宣传工作,综合运用报纸、杂志、网络、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工作,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以师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加以宣传,激发师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大理论宣传力度,推动理论宣传的制度化和长效化。加大理论宣传人员的培训力度,实现培训的制度化、常态化,提升理论宣传人员的理论水准和综合素质,切实保障高校理论宣传效果。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5

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点

军校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期刊独具的长期积累形成的、并融入期刊内质中支撑期刊竞争优势,使期刊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军校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独具特色和实力的。其一,专业化的办刊理念。据统计,军校科技期刊大多确立了期刊的专业性,如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工程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工程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工程版)、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工程版)等,且这些期刊发表的大多是本院校相关专业的稿件,稿源的2/3来自于军校内部,更多的是为研究生和青年教员提供处女作或新观点、新发明的发表平台;其二,其学科优势。军校科技期刊是军校教学科研的窗口,尤其是一些特殊学科是地方院校没有的或弱项的,如军事装备、军事训练等,因而也有其特定的读者群;其三,期刊发展的多元化。入选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的军校科技期刊基本上都是纸质版和数字版发行,尽管数字版为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或中国军事期刊数据库(在总参军训网使用),而非在线期刊,但已为期刊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方便;其四,期刊的经费保障。军校科技期刊有正常的事业费保障,相应地保证了稿件的高质量。尽管市场机制能够促进期刊的竞争力,但也加大了期刊生存的压力和扩大了期刊质量的缩水,有些科技期刊编辑部存在给钱就发文的现象。以上这些特点是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实力所在,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与因素

分析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发现其结构应为:理念(意识)、编辑(人的因素)、学术质量和学术规范(技术因素)、管理和宣传(操作因素)。也就是说,一本高质量、有口碑的科技期刊可由三个关键因素决定:人、技术和操作。人就是编辑和读者,“读者为本”的服务意识和军校科技期刊编辑是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一本不为读者服务的期刊不是好期刊,一本没有固定读者群的期刊是短命的期刊,因而要不断提高编辑的学术能力和与读者的沟通能力。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这是共识。同时,人又是依靠技术来执行操作的(理念也可包含在操作的因素之内),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管理的因素。

学术质量是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质量是生命线,这不仅是企业产品的至高名言,而且也是军校科技期刊的座右铭,学术质量取胜永远是军校科技期刊追求的最高目标。学术质量可以称为办刊质量的代名词,一定程度上也是军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标尺,体现着军校的教风、学风和科研水平。

评判期刊的学术质量,既有专家、读者的评审,还可以参考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期刊质量评价。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有18项计量指标,既有期刊引用量指标,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程度,表明期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来源期刊计量指标,通过来源文献方面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其中,有5个比较重要指标: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被引率、基金论文比和平均引文数。针对这些指标,军校科技期刊应在提高稿件质量,加强与读者、作者的沟通交流等方面努力,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不断提高。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首先体现在稿件的学术质量。稿件学术质量是决定论文档次的首要因素,它不是简单的工作总结和经验总结,而是某领域理论性、创新性、前瞻性、客观性、规范性、必然性、系绕性和再现性的研究成果。为此,军校科技期刊编辑应认真审查稿件的学术质量,在把握稿件学术水平的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把握好稿件的初审。推荐具备一定学术水平的初稿给审稿专家,对于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有疑义的稿件,还可另请专家二审,确保初审稿件符合科学研究规律。

二是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及时将审稿专家的意见及文稿编辑规范等问题告知作者修改,对于模糊、歧义、不确定问题要不怕麻烦,反复与作者交流,直到专家、编辑和作者的思想达到统一。

三是重视约稿、荐稿。邀请国内外、军内外、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投稿,尤其是有计划地约请军校主导学科领域专家学者撰写专题论文,引领专业发展;邀请军校科技期刊主要栏目的高被引作者投稿,及时报道热点问题的研究论文;重视本院校教授专家推荐的年青同志、博硕士有分量的稿件,及时发现新人。

四是关注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因素涉及的稿件。如参考稿件是否出自国家、部委等资助的基金项目、国内和军内重大科研课题项目选稿,建议作者引用本院校期刊的参考文献,适当增加参考文献数量等。

五是重视读者调查工作。读者是评判、引用、推荐本刊的重要成员,没有读者群也就没有期刊的地位。军校科技期刊应经常关注网评、关注影响因子等因素,甚至可以到军校图书馆、教研室做读者意见调查,必要时书函调查期刊读者群,及时调整本刊主要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等,尽量使刊物符合读者的阅读、引用需求。

学术规范是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所谓学术规范,是指根据军校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编辑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涉及:高层次的规范,如编辑职业道德规范等;以及期刊编辑的具体规则,如编辑程序规范、文献的合理使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立论阐述的逻辑规则(或结构规范)等。前者属于军校科技期刊的学术文化范畴,后者属于期刊的学术编排规范。军校科技期刊应遵循的学术规范一般是指期刊的学术编排规范,也可称为期刊的编辑质量。

对于稿件的学术编排规范,军校科技期刊编辑部要依照国家政策、刊物宗旨及国家与国际有关出版的标准、规范、规定,对文稿进行把关修改(甚至中途撤稿)。军校科技期刊的学术规范要执行中国人民军队标准(GJB)、国家标准(GB)和国际标准(ISO),如《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3102.11-9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参考《中国高等学报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语言文字使用规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B/T)等有关标准和规定。

在遵守、执行标准规定的基础上,军校科技期刊在学术编排规范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一是论文结构。论文结构是指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内容的表述形式符合刊物的要求。尽管每本刊物在征稿启示中对论文结构和表述方式均有明确的要求,包括论文前置(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正文主体、参考文献)、与中文文义一致的前置部分的西文信息、文末注明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职称、学历)、研究课题基金资助来源、联系电话等,但作者在写文章时,并非严格照章而行,需编辑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修改。需要注意的是,在修改中要尊重作者的原意。

二是论文的文字质量。文字质量主要指论文的可读性和文字的准确性。有些科技论文稿件,其选题、结构、推理和论证都很好,只是文字表达不通顺、不严谨、文字错误多。这样的稿件,尽管可读性差,但鉴于论文内容符合科技论文的性质要求,编辑在尊重作者的原本意图上,要慎重修改,使其语言通顺,条理清楚,没有过多的语病和错别字。

三是图表、量符号和公式合理表述。军校科技期刊对图和图注、表与表注以及数学公式的写法和文献的表述形式都有具体的标准要求,如量符号、变数、函数、表示点线面的字符一律用斜体,量的单位及其词头一律用正体,表格和图都应有序号和名称(表序名居上,图序名置下),表尽量采用三线表形式等,但作者在写作时,往往以习惯或不标准表述。为此,关于图表、量符号和公式正确表述细节这方面,军校科技期刊编辑经常是要投入较大的工作量。

制度管理和宣传推介是军校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倍增器。无论是地方科技期刊还是军校科技期刊,管理和宣传都是核心竞争力的倍增器。也有文章指出,从长远看,期刊业兴衰成败取决于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而期刊业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是其本身的核心理念。核心理念的渗透I生越强,就越是能够成为现实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加强管理和宣传的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军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学术文化,其次才是全方位、全媒体的宣传,毕竟新时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那么,什么是军校科技期刊的学术文化?它是指期刊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由全体编辑、作者群和读者群共同创造、认同,并自觉执行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对于编辑要坚持的学术文化原则,主要包括军校科技期刊的编审制度、学科特色、设计风格以及编辑的职业道德等。

一是编辑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军校科技期刊的一种无形资源,是军校科技期刊不断创新的动力要素。对军校科技期刊这一刊物编辑工作,编辑要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工作中,一方面要清除稿件中的差错,不让专家、读者看笑话;另一方面要默默无闻地甘于“为人作嫁”,充分地挖掘和发挥稿件中蕴藏的潜力,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向读者奉献好质量的期刊。同时,还要符合期刊编辑规律,严格遵守编审制度和工作程序,尽量避免“人情稿”,追求刊物的精益求精,保证期刊的特色和质量。

二是期刊内容要体现军校学科特色。期刊是军校教学科研的主要窗口之一,翻开期刊就能明确军校教学科研的主导学科、学科研究热点、学科研究前沿和研究水平。这也要求“编辑学者化”,即就编辑自身而言,需要储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编辑学知识。

三是刊物设计风格是期刊文化的外在形式。刊物设计风格要表现军校期刊特色。不仅在出版标准方面囊括版面要素、本期基本信息、版面尺幅、卷头卷未等,而且要有军校特色的审美风格和版面美工,文字清晰、图表精美且版面信息密度合理。编辑要经常和排版工作人员交流如何使版面美观大气、科学规范、疏密有度等的经验,合力做好期刊的版面布局。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6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07-02

校企合作是世界各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并逐渐成为教育与产业经济结合、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正由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社会产生的巨大作用,我国学者对校企合作问题的理论研究成为热点。笔者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对后续研究进行思考。

近年来校企合作研究的发展

纵观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学校与企业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企业办学到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主题。为了更好地梳理学术界对校企合作专题的研究,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和“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库”为检索工具,以总目录为具体检索的子目录,通过输入“校企合作”作为篇名主题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10月4日,共查到6 238篇论文,其中期刊论文6 153篇、硕士论文82篇、博士论文3篇。

从年度上来看,1990~1997年之间论文数量保持在10篇以内,1998~2005年之间论文数量保持在100篇以内,2005以后论文数量快速增长,进入2010年后在1 000篇以上(见表1)。同时,最早的硕士论文出现在2005年,有4篇论文涉及校企合作的主题,分别是南京理工大学的《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大学的《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运作研究》、西安理工大学的《基于博弈的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过程研究》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研究》;而3篇博士论文均在2011年,分别是天津大学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武汉大学的《校企合作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对我国校企合作研究成果的梳理

(一)校企合作的基本认识研究

这主要涉及校企合作的内涵、意义、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与形式。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校企合作定义为: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获得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在这里,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从人才培养出发,强调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二是从科学研究出发,强调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三是从社会服务出发,强调校企合作是学校“育人”功能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有机结合。同时,从掌握的资料来看,学者对校企合作意义的认识相对统一。推动开展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理论、价值链理论、人力资源外包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在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提供的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指导手册中《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对照表》最具有代表性,可以全面地反映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过程。合作内容有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教学、能力评价、研究开发、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等9个重要环节,每项合作内容对应基本形式、延伸形式和拓展形式三个不同阶段的合作形式,体现出层层提高的递进关系。其中,基本形式是目前校企合作的普遍做法,是对职业院校的基本要求;延伸形式是在基本形式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合作方式具有先进性;拓展形式的合作过程是企业起主导作用,是在基本形式和延伸形式基础上的开拓创新,具有超前性、启发性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根据校企合作的目标导向、合作主体等不同,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见下页表2),从而为校企合作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

校企合作是世界上发达国家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从实践上来看,国外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苏联的“基地企业”、日本的“产学结合”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同时,伴随着对国外经验认识的深化,学者对相关经验的挖掘更具体、更有深度。如社会伙伴关系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领域常用的一种合作关系,分为法定社会伙伴关系、社区伙伴关系、协商型伙伴关系。这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强化产学间的知识转移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职业院校要变革传统上以技术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各方建立多样化的协作关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应在合理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克服校企合作政策制定过程中认识层面的问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操作性的公共政策体系。

(四)校企合作的相关主体研究

校企合作主体的研究,主要是对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的主体进行划分和归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都对此提出明确的要求: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师生成为校企合作的主要主体,主要有校企双边互动式、校企生三方共赢式、校企官三方一体式和校企官行四方联动式等四种形式。利益部门的博弈,不仅减缓了校企合作政策的流速,还有可能转变校企合作改革政策的流向,使得改革举措偏离民众的利益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明确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师生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与义务,将学校主导、以感情联络为主的浅层次合作转变为校企共同主导、以依法依规办事为主的深度合作。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研究日益成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对校企合作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校企合作实践中企业的积极性尚未真正发挥,等等。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当高职教育走向内涵发展阶段的时候,校企合作研究必须给予充分的支持。为此,立足于职业院校层面,未来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必须在以下两点有所突破。

(一)恰当界定校企合作的内涵特征

校企合作中存在着U型曲线现象,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强度、紧密程度等有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发展趋势,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这意味着校企合作水平取决于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功能、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的指导作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和学校主体要素的积极作用与贡献。当前,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意识非常关键,必须以此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在这种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内涵界定就必须把这些关键要素反映出来,并注重把握好职业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边界,形成学校与企业互动的状态,使其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注重制度设计,实现“价值认同”和“利益共享”的有机结合

制度创新是校企合作的着力点。它需要考虑两点:一是价值认同问题。当前,高职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在“就业教育”中注入“创业教育”元素,在培养模式上将平面化的“适应性”优化为多维度的“导向性”,在课程建设上从“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转向“以职业人为中心”。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企业互动合作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赢价值目标。二是利益共享问题。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是校企双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为了深化合作,必须在系统分析校企双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利益诉求,使校企双方共享合作成果。

参考文献:

[1]尹庆民,陈浩,裴一蕾,王晓红.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91-100.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杨丽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社会伙伴关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67-71.

[4]陈鹏,庞学光.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基于2005~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文章的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3):30-35.

[5]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8-31.

[6]张鸿雁.将校企合作写入院校制度[N].中国教育报,2012-06-13:(5).

[7]蔡春红.基于价值导向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11-13.

[8]周鸿羽.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目标调适[N].中国教育报,2012-05-12:(5).

[9]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利益诉求的有效载体[J].中国高等教育,2011(8):83-85.

[10]张俊英.学校与企业: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7

[关键词]跨界合作;高校;文化产业;文化传播;合作路径

[作者简介]易奇志,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215-04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文化兴国”战略,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空前重视以及各种利好政策的实施。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文化兴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其中,高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在以先进文化和科技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高校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主要是由高校的角色和地位决定的。在传统理念中,高校具有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四项职能,第一次明确了文化传承创新也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由此,高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时期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培养输送大量的高层次文化人才,还要成为社会主义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成为知识文化、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成为先进文化理论传播创造的主要基地。高校必须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起发展创新文化的重大历史使命。

文化产业又称内容产业、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是一个以意义、内容为核心的产业,它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述、创造、改造,满足人的欲望或愿望,满足人的精神心理需求。文化产业不仅生产供人消费的意义,而且生产关于意义消费的基本理论,通过理论建树引导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不同于以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世界,导致整个社会现实的变革。文化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理论先导的产业,高度依赖理论,其理论的核心是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文化产品与一般产品不同,特别注重甚至依赖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传递。

高校聚集了社会上最大群体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对社会、历史、现实、未来都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思辨力,高校是构建文化产业理论的重要阵地。高校需要以新的理念突破。推动全社会新的思想解放历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神,在综合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创新,把高校建设成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文化产业由于其意义的特殊性,除了理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产业的批评。如艺术知识产品的效力依赖于批评,一些关于价值、道德、他人、审美对象等内容,大部分是满足人愿望的不确定的意义,它们需要批评,否则其意义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由于教学研讨工作的特性,开展文化产业急需的产业批评有得天独厚的便利空间。

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其实特别需要一个跟业界有一定距离的旁观者,提供比较清醒的批判性、建设性意见。因为文化独具批判性,高校可以用批判的视角来看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对政府的决策执行报告和业界案例进行深入调研,从中看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修养、文化理论水平。提高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加强高校对社会文化的导引,提升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引领文化发展繁荣。

二、高校开展跨界合作是由文化产业的学科特性决定的

跨界合作(Crossover)是指跨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会,跨界合作能实现很多原本不相关的渠道里的资源共享,合力开拓1+1>2的市场,收益倍增。如跨界设计(跨美学、文学和工程学等),跨界音乐(融合古典与流行乐调),跨界营销(使营销在不同企业或品牌、渠道里资源共享)。跨界合作的潜力很大、效果很好,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

为什么要开展跨界合作?这是由文化产业的学科特点决定的。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与艺术学、经济

2]6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涉及三个层次九大类,涉及多个行业、学科与专业。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已经起步,近年来出现了从学科独立分置到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文化产业的基本研究方法,跟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学科有关系。高校做文化产业学科研究或文化产业规划时,往往有很多学科的师生参加,有学哲学、历史、文化的,有学经济管理的,有学旅游和文化地理的,有学文学、艺术设计、影视编导的。在社会实践中,我国一些文化企业也开始在“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上迈出重要的步伐。

因此,在这样一个新兴的跨学科、跨行业的领域里,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开展跨界合作,都能有效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

跨界合作要讲“美第奇效应”。美国著名全球企业顾问,毕业于哈佛商学院MBA的弗朗斯,约翰松(Frans Johansson)于200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美第奇效应》(The Merci Effec£)的书,被誉为跨界合作的代表作。弗朗斯・约翰松认为美第奇家族身为银行家族,却长年与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宗教家、政治家等多层次、多领域的人士交流合作,促成佛罗伦萨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具创新与创意的最著名的艺术中心,甚至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4]。“美第奇效应”成为跨界合作的代名词。书中介绍:跨入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的交会点时,将会因结合现有的观念而创造出大量的、突破性的新想法,产生交会点创新。而造成交会点创新的三个驱动力为:一是与其他领域的人交流;二是应用计算机信息科技;三是跨科学领域的整合。跨界合作对网状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丰富,而且跨度越大,跨界合作

成果越大,催生新事物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越强――这是跨界的哲学,也正好符合了文化产业这个新兴的跨学科特点,契合了文化产业创新的路径。

高校开展跨界合作时,要注意跨越不同学科的界限,跨越不同领域的障碍,通过异场域的碰撞,激发出巨大的创新能量,培养跨领域思考、发展的能力,培养拥有多领域专长的创新人才。

三、高校开展跨界合作的五大路径

高校在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理论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有效提升高校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

(一)集合各学科专家智慧,创新文化产业理论建设和科技研发

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学科自身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而蓬勃发展的业界新兴业态已在不断出现,文化理论远落后于业界的发展,这与文化产业理论先导、高度依赖理论的典型特性不符,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产品大多是跟风、复制、模仿,没有自己的内容、精神、价值内核,造成我们的版权经济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高校要集合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让不同学科专家学者开展跨界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众多学科交叉嫁接形成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概论和方向性的导引,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独特优势,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展相融合,与社会、经济、文化等融会贯通,形成社会主义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核。加强高校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利用高校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行业等的自主开发优势,牢牢把握新媒体数字技术前沿的动态,研究整个文化产业的结构为什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让理论研究跟上并领先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学科是一个融合的学科,多种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跨界创新,这种学科融合的资源只有在高校里才能得到。高校可以成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文化产业研究院或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将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如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信息学、艺术学、市场学和国际贸易等多个与文化产业研究相关领域的人才,聚集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开展文化产业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文化产业跨学科研究,参与地方政府文化产业规划制定、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论证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二]整合各专业优势资源,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和智慧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在当前内容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业态不断创新、结构不断调整的产业大发展情况下,懂文化、善经营、通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十分匮乏,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过分专业化,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分离,重科技、轻人文,多灌输、少创新。目前虽然全国已有超过700所学校开设了文化产业专业,但基本上是因相关学科而设的专业和方向,或是因原有学科师资而设的课程和模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一场学科建设的革命。不能用传统学科的思维来面对新兴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虽然是一个交叉学科,也不能把所有被交叉的学科都包含进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学科设置上,高校要因地制宜,根据各校资源能够整合的条件来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从低端、中端到高端的组合,从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形成自己特有的人才培养系列。要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甚至是不同高校之间的限制,在教学模式上体现交叉性的改变,如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跨校跨专业选课。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学生。应该在学好专业性课程的基础上,强调开设一些新兴的交叉方向的辅修专业或双学位。在培养过程中,既要强调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又要强调技术、艺术和商业的结合,基础性、知识性、能力性的要求贯穿所有课程。

高校要在适应社会需求的交叉点上把交叉学科做好,着重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最重要、最急需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培养,逐步建立相应的人才工程机制,成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

(三]跨产业合作,校企互动共享双赢

目前全国各地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动漫产业园区、影视制作基地、数字出版基地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层出不穷,大批国有和民营的文化企业实力越来越强。如同医学、农学等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需要医院、试验田一样,文化产业也需要相关机构和企业来检验文化理论和批评,文化产业学科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良好的跨界合作互动,解决文化产业学科发展方向、能力建构和人才培养针对性等关键性问题。

一方面,拥有先进文化和雄厚科技实力的高校是各地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引导和制衡各地文化产业理性、稳健、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各地文化产业是推动高校跨学科研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催生力量,是实现文化产业建设新跨越的突破口。二者的互惠合作是实现各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文化产业园区需要提供人才培养或人才服务的平台,高校需要人才实习或就业基地,高校可以通过与文化企业和产业园区合办相关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为企业培训员工,与企业共同研发项目,同时把企业最优秀的高管团队集聚起来做师资,打造双师型人才队伍。高校可以与文化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把实习基地或科研工作站设在园区,广泛融合学界和业界的创新智力资源,经常开展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交流。

高校应将以合作办学、共同开发、项目调研、咨询培训、实习基地等各种形式参与文化产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求纳入考核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各类文化人才在文化产业中的实践发展,走一条高校与产业相结合、互动发展的新路子。

(四)加强与政府合作,发挥智库作用,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高校要走出象牙塔,利用高校智力、知识、人才的优势,在社会实践中与社会管理者加强合作,努力成为政府的文化智库,争取做好各地文化产业的品牌报告、项目研究和文化产业规划研究,与政府联合举办文化产业专题培训,提高政府官员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既需要宏观的科学决策,也需要微观和中观层次的科学谋划。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与鼓励,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文化产业,出现一些偏离理性的冲动投资与投资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一些地方缺乏细致调研和理性分析,对文化产业把握不精准、界定不准确,导致文化产业项目蜂拥而上、盲目建设,如各地“跟风”建主题公园,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激烈。各地宝贵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是只顾眼前、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短浅目光所致。

文化产业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不同于其他经济门类。不顾文化自身特性盲目发展文化产业,不但无益于文化产业发展,还可能阻碍文,化自身的发展和繁荣。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必须理性认识

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内涵,把握其特点与规律。

高校开展系统、科学的文化产业理论探索,有纵横古今中外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经验教训的总结研讨,可以对重要案例进行个案分析(总结、提升、推广),可以提出一些批判性、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批判性的意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能使文化产业更加理性、稳健的发展,帮助地方政府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社会价值,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优秀文化品牌,实施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五)高校要走出国门,加强跨国界合作

当今。全球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趋势,国际观念愈来愈重要。中国文化要走出国门。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熟悉世界文化贸易及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人才。高校一定要跟国际交流,走出国门,加强与国外高校、知名跨国文化企业的跨国界合作。

高校应与世界知名高校合作,尤其要重视与文化发达国家有资金优势和人才学科优势的高等院校和国际组织、文化企业的合作,借助其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广泛的学术联系,确保合作立项的文化科研项目的内涵处于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高校可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交流平台。经常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形成国际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建立双边产学研国际化纽带,通过合作双方的共同参与,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务实研究团队,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同时培养一批顶尖的研究生。

高校应在本科生互换、研究生培养、师资交流等方面与国外高校达成全方位的合作,制定相关专业的国际交流计划,扩大师生交流数量;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大力加强外语教学,加大课程和学校活动中国际知识、外国文化的比重。加强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能直接参与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竞争的国际化文化产业高端人才。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8

论文摘 要:西方高校的文化型领导理论很难运用于中国,原因是:中国注重“和而不同”;时下中国正遭遇信仰危机;中国高校遭受的非文化性因素干预太多。分享式领导理论则可运用于中国,原因是:分享式领导追求民主、公平,这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方向;分享式领导利用集体智慧,有利于激励教职员工并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分享式领导的基本策略与中国社会传统及现实相吻合。

近几十年来,随着高校间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西方教育界的一些相关理论逐渐被引进国内。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如何借鉴西方高校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课题。本文仅以文化型领导理论和分享式领导理论为例,对此稍作探讨。

一、文化型领导理论难以运用于中国高校

斯米瑞奇(Smiricich)是文化型领导理论的提出者。他认为文化是“组织凝聚的粘合剂”,一个组织一旦形成统一的信仰与价值观念,此组织便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其文化功能相应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给予员工组织认同感;第二,提高员工的团队责任;第三,增加社会的稳定性;第四,促进员工对环境的了解。施因(Schein)则把文化定义为“群体或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享的基本潜意识假定和信仰”。他们都把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文化是高校赖以生存的精神信仰。

笔者认为,文化型领导理论难以运用于中国高校。理由如下:

(1)中国文化注重“和而不同”。中国包容性极强,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各自争锋;当代中国文化仍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存同求异”,追求个性。20世纪初,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招揽各色名家,他们的信仰与追求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对立,但仍能在北大各成一派。时至今日,求异思维仍盛行于各大高校,追求文化多元,追求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仍是他们的一贯目标。如学者王立军所言:“高校领导成员由于学术背景、工作阅历和个人秉性的差异,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对人的看法、处理问题的思路等也往往不同。”[1]在求异的文化背景下,以求同为核心的文化型领导理念,恐在中国高校碰壁。

(2)时下中国社会正遭遇信仰危机。“五四”以来,传统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被错误地抛弃。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主义思想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精神指导。但现今贪污腐败、堕落退化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虽数量不多,比例不大,但它严重挫伤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如何审视传统文化,如何加大反腐力度,恢复、提升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力,在全民族范围内树立牢固的精神理念,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文化型领导理论把高校共同的文化信仰设定为全体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但时下的中国高校领导层正面临着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挑战,文化型领导理论将举步维艰。

(3)中国高校遭受的非文化性因素干预太多。余承海、程晋宽曾说:“中国高校的管理显得僵化有余,灵活性不足。多数中国高校的管理依然在历史的惯性推导下运作,缺少生机与活力。”[2]这里的“历史的惯性”指的就是高校管理受行政干预成分太多。过多的行政干预会打乱高校已有的战略部署,冲击各教职工原有的脆弱的文化信仰。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但还存在学术权力弱化,党委与行政职责边界划分不清等问题”[3]现今,中国高校的领导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一些管理政策经常摇摆不定,高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受限制于行政体系。因此很多教师都选择闭门造车,远离管理系统,高校也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化信仰体系。

二、分享式领导理论可运用于中国高校

分享式领导理论又叫分散式领导理论或分布式领导理论,它追求集体成员间的联合作用,强调努力方向和所用资源的相合与一致,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参照其他成员的计划,调整行动,以求达到同步。这种理论应用于高校管理领域则呈现出一种扁平化特征,负责全局的校长评估不同教师的不同能力,然后因材施用,把相应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位置,调整集体为了一个共同任务和目标而奋斗。

笔者认为,分享式领导理论在中国有着良好的运用前景。理由如下:

(1)分享式领导的实质是民主、公平,这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方向。综观历史,由专制到文明的发展路

线已成为社会前进的共同指向。分享式领导权力分散、共同参与的管理理念,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完全一致。学者刘延庆说:“关于高校领导人才的遴选程序的改革,关键是要使遴选程序进一步体现公开、透明以及多元化、民主化的精神”。[4]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里所说的“民主化的精神”并非局限于选举时公开、公平、任人唯贤等选举原则,在未来成熟的高校管理理念当中,这种精神更当包含普通教职员工分享管理权力,“领导”概念相对弱化,而共同参与、联合作用等概念将被进一步凸显出来。

(2)分享式领导的管理策略是利用集体智慧,共同参与管理,这有利于激励教职员工,并充分、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当今很多高校,管理权过于集中,很大一批教职员工失去了参与管理的机会;学校管理大多成为领导阶层的事,出台的相关政策得不到员工的全力支持。蒋园园在《学校分布式领导概念新思维与领导力实践体系的集成》一文中就说:“显而易见,某些学校领导任务和事务必须得由那些担当正式领导角色的人来完成。但是更重要的,成功的分布式领导的关键在于使教师们参与到共同指导和规划教学及制度发展的过程中。”[5]从西方高校的发展经验来看,成功运用分享式领导理念的高校发挥团队领导的优势,利用高级管理人员和集体的共同智慧,相关决定、制度日趋集体化,其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3)分享式领导的基本策略与中国社会传统及现实相吻合。秦汉时期,政府权力分割给九卿共享;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分工合作;隋唐以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独立,各司职能。分工合作的管理方式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的管理体系之中,社会各阶层对这种管理模式还是非常认可的。在现今的民主社会,专制主义失去了生存土壤,这给高校实行分享式领导提供了可能。综观当今中国各大高校的管理模式,分工合作依然是共同模式,这也给高校实行分享式领导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总而言之,如何放眼未来,杜绝行政命令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如何让部分高校领导放弃家长制作风,真正实现权力的平等分享;如何转换思想,实现由“领导”向“合作”的转变,将成为分享式领导理论能否在中国高校取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立军.传统文化对我国高校领导行为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9(6):42.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9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学生文明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也日益多元化。中学生的言行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尤其是高中普通班的部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小集体”的消极行为,如出口成脏、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课堂吵闹、损坏公物、攀比吃穿、迷恋网络、男生留长发戴首饰等,严重的甚至打架斗殴,这种现象笔者称之为消极校园舆论。

这种舆论之所以得以形成,一是受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学生涉世未深,缺乏必要的辨别力和抵抗力,不良社会舆论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渗透,学生受影响的程度往往比成人要深,这种影响必然会辐射到校园。二是受家庭负面教育的影响。在价值观念日益多文化的今天,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分化,有些家长束己不严,身教失范,当着孩子的面评论社会现象时信口开河、言辞偏激、言教失当,甚至直接向孩子传授诸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读书就是为己”等负面价值观念。笔者曾经与一位性格孤僻的男生谈心,了解到他的父亲下班回家就喝酒,酒后“教育”他:一定要用功读书,出人头地,参加工作后一定要想办法当官,升了官要为家人谋取利益。这必然会对孩子的情感、态度、行为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经由学生渗透到校园。三是受学校教育误区的影响。现行教育评估机制依然重应试,使学校、班主任、教师不得不偏向关注学生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从而导致学生情商偏低,哪些“小集体”消极行为的学生,大多具有习惯不良、情绪不稳、意志薄弱、好逸恶劳等品质,这对消极校园舆论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消极校园舆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扩大负面影响,消磨人的意志,腐化人的心灵,分解正面教育。必须动员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综合教育,使之沿和谐文化方向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营造和谐的社会育人环境

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调节和管理学校文化建设。

——坚持体制创新,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德考评管理制度。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目前,高安市在义务教育学校禁止双休日补课的做法值得称道。

——坚持以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调控教育。组织编写集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德育教材,心理素质教材、礼仪教育教材等。加强中学班主任及专职德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学校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及学生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配齐配足、音、体、美和卫生等各学科教学器材,整体提高教育配置水平。

——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进一步优化社会育人环境。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投入和建设,保证各类文化,科教、德育场所和公益设施向学生免费或优费开放。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经常性治理。依法加强对网吧及其它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治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三位一体的 育人机制。努力杜绝消极社会舆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2007年5月开始高安市有关部门联合对网吧进行整治,要求电信部门深夜12点切断网源,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网客上网须出示身份证。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开展礼仪教育 培育文明风尚

所谓礼仪就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行为是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生活和事业的成败。人们礼仪修养的高低影响着集体、民族和国家的形象与事业的兴衰。因此,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必须切实搞好学生的礼仪教育。

——开设礼仪教学课堂,规范学生日常礼仪。学校可以聘请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依据礼仪教材,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采用授课、报告、演讲、播放录相等形式集中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礼仪、服饰仪表、尊师礼仪、同学间礼仪、集会礼仪和校内公共场所礼仪等方面掌握系统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则,从而为学生提高礼仪修养打下基础。

——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礼仪修养。班主任和其他德育工作者要运用班会课、团队活动等第三课堂,采取座谈、讨论、演讲、知识竞赛、展览、文娱表演等方式,配合礼仪教学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寓教寓乐中掌握宽容、敬人、自律、遵守、适度、真诚、平等的礼仪原则,以提升学生礼仪修养。

——完善学校日常管理体制,保证礼仪教育顺利进行。学校日常管理体制由管理者、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构成。管理者由值周校长、行政、值周班主任和值周班学生组成,四方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管理制度的检查内容除卫生、课间操、天天唱、就寝纪律集会等外,必须把学生发型、服饰、同学间关系、课堂纪律等礼仪内容也纳入检查范围,并与评选优秀班级挂勾。管理方式由检查打分、阶段总结、情况反馈、整改提高组成,阶段总结后值周行政要把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并提出整改要求,对全校性“小集体”消极舆论现象,如戴首饰、穿怪服、男生留长发、互叫外号、出口成脏不吃正餐吃零食等,学校有关部门要配合班主任集中对他们进行教育、疏导,并建立跟踪档案,千方百计地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审美观,对“刺头儿”要及时邀请共家长来学校共同教化,标本兼治。

创新班级工作 柔性疏引消极舆论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级建设的指导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成人世界派往学生世界的“全权大使”,在育人这一神圣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因此,班主任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具备和形成专业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能力、教育素养和教育风格,艺术性地,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柔性化解消极舆论。

首先,要关注消极舆论源、舆论人和舆论圈。学生的舆论源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获得舆论的途径主要是(家庭成员、同学、朋友等)和大众传媒。舆论人主要是班上头脑灵活,善言辞、情商高、人缘好,具有亲和力和领袖气质的“刺儿头”。在班级中,持一致消极观点的人自动形成一个个舆论圈,如厌学者舆论圈,悲欢者舆论圈,不良习惯舆论圈。对舆论源的控制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配合,清除消极社会舆论,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班主任要通过班会课,课外活动等阵地积极的舆论引导,提高学生的舆论“免疫力”。对舆论人班主任要辨证认识其导向功能,采取个别辅导、个别矫正的办法教育转化,引导他们在班集体建设中利用自身的号召力发挥积极作用。对舆论圈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深入分析,及早寻找合理对策采取心理辅导、倾注爱心、个别谈话的办法分化舆论群,转化舆论人,阻断舆论源。

其次,营造宽松、和谐的班集体人际关系。班集体人际关系主要由师生人际关系和学生人际关系两部分构成。班主任所代表的化与学生所代表的青少年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容易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甚至紧张,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尽量以平等协商者的身份与学生对话,对学生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多一些不失原则宽容和理解,寻找既搞好班风、学风,又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结合点。

再次,建立公正,透明的班集体事务处理系统。班集体事务是学生的公共事务,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班集体的良性发展,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如果在班务处理中存在不公正现象,虽然学生迫于老师的“权威”表面上会倔服,但内心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和管理热情,严重了甚至引发学生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造成班集体的人心涣散,因此,必须保证班务处理的公正,透明,建立公正透明的班集体事务处理系统。

——指导学生制订一套合理的班务制度和处理程序,民主选举班干部并对其作出详细的工作分工权责分明。班干部依据制度和处理程序管理班级事务,每日一小结,每周一总结,开诚布公,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在总结会上,同学们可以对班干部的工作发表看法,对班级舆论作出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开展讨论。发挥民主的力量可以保证班级事务处理的可控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