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集锦9篇

时间:2023-08-24 17:14:51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1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不断转化,随着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显得滞后。面对扑面而来的挑战,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也应转变观念,努力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方面。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指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协同运作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决策、管理与实施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方法、途径、渠道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基地建设的一体化,具体如下:第一,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的行政全面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形成学校党委领导,党委和行政共同决策,行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的工作体系。第二,建立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为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委、行政、共青团、学生会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第三,建立学校与大学生家庭沟通的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要教育子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使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按规定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保证经费投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改进考试办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2.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坚持把形势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每个学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实行考核。建立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学生导师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承担一定的形势政策课教学任务,同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及有关专家担任特约报告员。

3.不断完善和加强师德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专业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学习和遵循的榜样,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师德建设情况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要通过对教师职前培训、职后培养、职务聘任,以及年度考核等方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师德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4.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实施和谐校园工程。在切实维护好学校内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重点突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摆脱以往僵硬的工作套路,创新载体,采取便于为学生所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继续改进和完善已有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使之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工程。

5.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坚持以特色促建设,以特色求发展,开创富有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建立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6.以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为前提,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加强。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普查建档工作。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7.以学生宿舍为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是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的又一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同样包含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因此,以学生宿舍为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同时又能直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活动,除在学生公寓内开展各种教育、检查评比活动外,还要积极发挥公寓自管团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对新任专职辅导员不仅要进行岗前集中培训,还要进行定期培训,并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及进修机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职攻读学位和国内外业务进修,纳入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享受学校有关鼓励政策。

2.切实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供政策保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师职务评聘政策,进一步明确评聘条件。充分考虑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注重考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绩。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

3.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学校要一定比例,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并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指导。学校要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学术研究机构,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其教育管理事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发展,因此,作为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更尤显重要。

参考文献: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2

关键词:特色学校;行动研究;机制;视角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0—0009—04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2010年7月23日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把“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以特色凝聚学校精神,促使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通过特色创建工作实现学校品牌的培育,促进学校办学再上新的台阶逐渐成为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学者和学校的共识。

一、以行动研究推动区域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思明区的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区域内学校基本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验收工作,基本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教育已经实现初步的均衡,但如《厦门市思明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言,“还存在着素质教育理念仍未深入人心,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教学方式还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等现象,还存在学校的办学质量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择校现象依然存在等问题”。于是,走特色发展之路,以特色求质量就成了思明区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对特色办学进行了理论探讨,很多地区也开始了特色办学的实践,但对特色学校的认识,学术界至今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创建的路径和方式也不是很明晰。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涉及的学校众多、类型不一,加之学校的情况不一,无法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推进。而且,如果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推进,会与特色学校创建的应有之义相悖。因此,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会因各个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水平、学生情况、校长的办学思考等的不同,路径和进度也各不相同。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学校要研究、思考自身特色定位,制定包含特色办学理念、特色发展目标、特色建设的系列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的学校特色发展规划;要推动全员参与学校特色发展规划的执行,确定未来几年学校特色建设的重点领域,设计、打造和提炼学校特色精神和特色活动;要设计学校特色创建科研项目,推动“以科研促特色”。根据思明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构建了在区教育局(区域教育行政)的领导下,区教师进修学校(区域教研机构)作为实施主体,通过“思明区中小学学校特色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带动,推进区域性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模式,在研究中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特色创建中进行研究工作。

为了高位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区教师进修学校“思明区中小学学校特色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为依托,开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创建的行动研究,带动区域特色创建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特色创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基于此,课题的研究目标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明方向。使学校通过特色创建工作的推进,系统思考特色办学工作,明确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第二,找方法。在项目推动过程中,思考和总结不同类型的学校所应采取的特色创建推进策略和工作方法。第三,同成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促进教研员、校长、教师、学生等参与方的共同成长。

二、区域性特色学校创建行动的工作机制

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我们确定了12所实验校。其中,既有优质学校,也有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既有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也有刚创建的学校;既有完中、初中,也有小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以下几种机制,以推进特色创建实践和研究工作。

1. 建立“四方合作”推进的工作机制

在由专家、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中小学四方构成的工作机制中,学校是区域特色创建的主体,是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处于中心位置;专家是学校创建特色工作的引领者和帮助者,负责帮助学校诊断分析,引领学校寻找正确办学方向,形成实施方案;区域教研部门是协调者,也是学校特色创建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负责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并与学校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订和实施区域推进的整体设计方案;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为特色创建提供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搭建展示平台,提供经费支持,并且监督区域内学校特色创建的实施和开展,及时进行管理,保证创建工作的推进。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历史、内外环境、师资队伍情况、校长的办学理念以及已有的办学特长或特色项目进行调查研究,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内驱力,共同思考、相互交流、科学论证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和行动计划。区域教研部门深入学校指导学校的创建工作,同时搭建校长论坛、特色学校创建沙龙等交流、研讨平台,促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2. 建立重在提升特色创建领导力的学习研讨机制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3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进一步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笔者认为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学中的“四化”建设,使教学管理制度化,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模式创新化以及教学环节规范化。

一、概述

《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和态度,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重点:在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形势,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难点:针对学生对总体形势的认识,解决思想实际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很强的政治理论课,它的相关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社政司和和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组织实施我校全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要紧紧围绕国内外形势、重大事件、重要时事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围绕我省建设,以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能力为着力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要求担任本课程的专职与兼职教师要根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上级有关部门提供教学辅导资料,进行集体备课,统一安排教学内容。

二、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要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是基础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应纳入高校学生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按课程建设的一般规范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是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基础保证。、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关文件中都做出过明确规定,要求各层次各科类学生都要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纳入学籍管理,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消息,全面加强课程建设。

(二)要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是关键

第一,构建“一体化”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负责、专兼队伍相结合、全校密切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第二,建立“五个统一”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实施机制。“五个统一”指每学期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制定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任课教师和教学任务,统一编印形势与政策教育学习资料,统一为任课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统一组织实施备课、听课、考核等教学环节。第三,实行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值班教师和监督教师。

(三)要完善教育教学保障机制是保证

要落实开展工作所需经费和场所,提高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的课酬,确定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积极参与形势与政策课讲授机制。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重大时事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社会热点剖析等。但专题如何设,主要讲什么,课程内容如何设计。关键是以“遵循三个统一,体现三个特征、做到三个相结合”为指导。遵循“三个统一”指,第一,政治性与知识性统一。即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同时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同时就形势、政策而言,又都是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它与哲学、政治经济史学以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该课程既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又具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其理解就是政策是相对稳定的,形势是不断变化的,要求在相对稳定之中去把握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识,要求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和追踪形势演变过程。第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课程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的教育和教学,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形势、把握政策,并在教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学中要体现结构性与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印发的教学要点相结合,要按教学要点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相结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思想实际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往往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同时,国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在不断推出和调整。要体现针对性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景象相结合,应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敏感话题、突发事件等问题确定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点,做到教育教学有的放矢,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使学生学会自觉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产主义道路”等问题讲解。要体现知识性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形势与政策都是一个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如加入WTO与高教水平、科教兴国等问题的讲解。

四、强化“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的具体举措

(一)要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坚持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应最强烈,感兴趣的话题。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教学传递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模式转变,但切忌“以学生为主体”就等同于让教师当“配角”;以“课内”加“课外”向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转变,但切忌以“课内”加“课外”就等同于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满堂灌”式的“空洞说教”式灌输向“灌输艺术、方法和水平”上转变,但切忌摈弃“满堂灌”就等同于不要“灌输”。 转贴于

(二)要规模性教育与常规性教育相结合

规模性教育能够产生轰动效应、集中效应,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要系统讲授与形势讲授、专题讲座相结合。要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统讲授,每次授课的选题要精心的安排,重点突出。要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政策,不能离开学生利益的满足,要把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可以结合学分制,对学生听课、讨论、写报告等进行累计积分,折算成这门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要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相结合。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时,有必要穿插“校情”介绍,正确认识小范围与大环境形势,才能实事求是地考虑自身与国家,自身与社会,自身与世界的相关问题,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势与政策教育只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引导学生参与公共教学实践,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访问,让学生从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要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通过课外教育弥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保时不足,实现多模式教学有效方式,一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二是发挥校园新闻媒体作用,如校报,广播台,网站,宣传。

(三)要实现由“刻板性”向“策略性”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与学之间的刻板性,做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达到较好教育效果。在创新课堂教学时。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实际,让形势与政策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全面了解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以及疑惑疑难问题,增强教学实效性;把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渗透到教学之中,增强教学的方向性;正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揭示出起原因,增强教学的原则性。要多给学生一点参与教学时间,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给学生的一些思维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多给学生的一些表现整体素质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性。

(四)要实现由“传统单一化”向“现代多样化”转变。“枯燥”“单调”“呆板”等往往是学生不喜欢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原因,学生对声音画面等形象性多媒体诸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要教学更加完整,连续,直观,形象,生动,有效。

五、结论

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会涉及到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要确保课程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就要把好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项工作,为此,完善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就要注意抓住以下环节。把每个环节的实施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在教学环节上实行制度化规范化。

(一)选好教材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政策性,时效性,动态性决定教材和教学资料建设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加大支持和投入,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教材和教学资料建设规范化。第一,成立教材编写部门。主要从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中抽调一部分资历深,能力强,业务精的教师编写教材,可使此项教育紧跟时代步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第二,建立资源库。建立资源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方便驾驶教学和学生查阅,能方便、快捷地把握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第三,定期安排学习资料。各高校把教育部委托时事报告杂志社编写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作为教材发放给每个学生,把《时事报告》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作为教师教学必备教材。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4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 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对形势与政策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做了详尽的规定。同时,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而发展,对社会发展、变革,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思想保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中国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提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因此,全国高校都非常重视时事政治的学习,有的学校开设了时事政策教育课程,有的学校把时事政治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贯穿讲授;有的学校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政治运动,读报纸、念文件、听报告等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1953年,各校先后普遍开展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的时事政治活动。这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活动有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从而明白当时所处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必将向社会主义过渡,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为政治运动打牢思想基础。

为使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各地高校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运动,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明白开展这些运动的意义,从而为政治运动的顺利开展打牢了思想上的基础,积极投身于运动之中,推动了运动的顺利进行。

3.加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年,我国一直以《共同纲领》代行《宪法》。为此,国家加紧了宪法的制定,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高校学生利用时事学习的时间,学习了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实质,认识了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认清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为全面实施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党的到“”前的十年,即1956年至1966年,是党领导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建设和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中,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1961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把“形势与任务”课程单独设置,同时明确了“形势与任务”课为各专业、各年级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讲解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任务、方针、政策,帮助高校学生了解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情况,坚定他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

2.为及时纠正挫折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很大的成就。1958年的“”运动和1959年的庐山会议,使国民经济和党内民主受到了严重损害。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失误,党中央及时进行了纠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扭转了被动局面。在纠错过程中,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向高校学生传递了中央纠正错误的决定及指导方针,帮助高校学生认识党中央为克服各方面的困难,所采取的措措,从而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仍然取得许多重要的成就,奠定后来发展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为实现拨乱反正清除了思想障碍。

“”结束,中国进入了在拨乱反正时期,党中央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对和的历史功绩进行了评价,为党纠正“左”倾错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为进一步拨乱反正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高校学生冲破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在高校中恢复了我党实事求是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阶段,新思想,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因此,我国更重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意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发展形势,正确的把握新事物出现的必然趋势,从而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人生道路选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影响其他社会群体思想观念,使他们看到改革开放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带来的巨大变化,奠定全社会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

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促使大学生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发挥作用。

党的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帮助高校学生深刻领会“五位一体”建设的含义和内涵,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入脑入心,从而化为力所能及的行动,学业完成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发挥聪明才智。

2.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党的十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为大学生深入解读了什么是“中国梦”,让广大大学生真正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白中国梦既是宏大叙事的“国家梦”,又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实现;同时让大学生了解国家的现状与形势,让大学生明白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从而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和“个人梦”的信心,从而为之努力奋斗。

3.促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克难新阶段,大学生作为时展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切实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培养懂政策、明时事、有全局观、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共命运、与人民同奋斗、与民族共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五、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大学生群体有知识、有想法,思想活跃,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难度比较大,不能采取单纯的灌输式方法,需要更科学、更系统、更先进的教育方式支撑。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是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客观阐述,是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威解读,易于大学生理解接受认同,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多样,尽管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现实的支撑,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改革开放发展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高校德育的途径、优化高校德育体系、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

六、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

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判断形势,制定执行政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国“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用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当前的形势及形势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社会的形势发展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的指导,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观察和分析形势的观点,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

2.帮助大学生坚定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的根本立场。大学生因多年在象牙塔,生活环境和接触的群体相对单纯,很难接触与融入其他群体,对人民感情不深厚。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就是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给大学生,让他们了解其他群体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人民的幸福与疾苦,从而拉近大学生与其他群体的距离。同时通过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关注民生的内涵,帮助大学生坚定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3.帮助大学生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的目标指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十年“动乱”等;拨乱反正后我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理解我们走的是什么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三个自信”,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

七、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对大学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1.帮助学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

大学生群体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大学生正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能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握未来,勤奋学习,成才报国。但我国大学生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情况,对国家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概念模糊,所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就成了帮助大学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的“主阵地”。从“形势与政策”课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到成为独立的课程,都起到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的作用。

2.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的主渠道。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现实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所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及与政治体系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政治认同如何不仅关系自身政治素质,而且影响中国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培养了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具有特殊作用。

3.把大学生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的主要环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了不少困难与矛盾,但历史已经证明,党和政府一定能够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作出正确的决策。面对每一次的挑战,要取得的最终胜利,需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单纯、有朝气的群体,但一些人存在浮躁、冲动的特点。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清形势、明确自己的任务,把正确政治方向体现和落实到生活学习中,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八、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在促进了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确保大学生成长中不走弯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走过了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初期、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拨乱反正的改革开放时期,再到现在的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化,“”,等一次次政治运动及89年;国际上,美苏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不结盟运动掀起、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方经济危机(滞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第一次海湾战争、97亚洲金融危机、科索沃战争都给人们的思想造成冲击。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性格、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稳固的时期,思想比较活跃,但不稳定因素也较多,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高度重视与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不受外界环境的误导,进而对自己思想方向、道路、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作出人生正确的选择,不走弯路。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转变大学生思想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从而不迷失方向,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形势、认识自我,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是非观,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曲折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各个时期国情、党情、世情、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不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等都不同。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大学生感知社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成果,正确选择正确并适合自己的社会实践,从而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锻炼自己的智能,为将来的职业道路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更科学、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黄苏飞.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文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11,2.

[3]李斌雄.形势政策教育学: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基于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经验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2,10.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5

关键词: 学校 社区 互动 限制因素

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的互动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发展新型教育体系的前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提倡学校与社区紧密结合,使学校和社区走向整合。从学校角度讲,教育改革与发展正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为学校自身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从社区角度讲,在社区发展中,不论是物质建设还是精神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根据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尤其重要,这不仅为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避免了这些教育设备和场所的闲置,提高了它们的利用价值和寿命。学校与社区互动,正成为实践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积极策略。然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部分中学实现了与社区的资源共享,大多数学校仍是大门紧闭、围墙高耸,学校与社区互动无从谈起,教育资源共享更是难以全面展开。

一、升学的压力使得学校不敢与社区进行互动

这种情况以高中最为典型,高考是最主要的压力。虽然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向大众化迈进,但升学仍然是每一所高中搞教育的主要目的。“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在它通过自我变革来适应社会需求时,却让基础教育变得无所适从,甚至不惜背离教育规律来适应高考制度”。国内的许多高中,目前正是这种情况: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校大门永远向社区居民紧闭着。在高中校长看来,虽然也认同学校向社区开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周边群众、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好事,但是,高考是决定学生人生命运的大事,在高考的指挥棒还没有消失的情况下,谁也不敢拿学生的前途做赌注。况且学生的升学率也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前途,从学校到社会,都把升学考试看得很重,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的唯一尺度,面对现实,学校不得不重视升学率。“家长担心学生的学业,学校管理层担心学校的业绩,任课老师担心学生成绩的量化排名,多种因素的综合让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难以落实,更不用说学校与当地社区的资源互动了”。所以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没有足够的资源,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或模式,中学是不会轻易向社区居民开放的。

二、学校和社区互动缺乏思想观念上的认可

1.就学校方面来说,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还没有建立起服务于社区的观念,没有意识到发挥学校优势,主动承担起社区教育的责任对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的学校系统具有高度的公共性,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公共性的特征归以条块分割为标志的部门所有。部门所有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导致学校教育资源有深厚的专属性,自成体系,各自封闭办学。这种情况下,哪个部门设立的学校,哪个部门就对该学校的资源拥有使用权,能够享用的只是在校的特定的受教育者,使受教育的对象有明显的指向性。此外,有些人在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上,还存在着看重物质上的帮助,而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共享缺乏足够的认同,以及重宣传轻精神氛围熏陶而轻实际行动的倾向。

2.就社区居民方面来说,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学校看成很神圣的地方,那里是能使他们的子女出人头地的场所,寄托了他们改变人生的希望和梦想。因此,他们认为学校就是学生学习、受教育的地方,任何人都不能且不应该打扰学校的教学活动。而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更是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受教育阶段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以便在将来就业时能有更多的机会和胜算。另外,各社区中仍有许多人认为,教育纯粹是学校教育,教育工作只能由学校来完成,其他组织教育资源缺乏,并且有自己的工作和利益,教育资源共享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

三、学校和社区的互动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的社区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端于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其由自发形式向自觉形式转变,便是建立由政府、社区、学校各方面力量组成、政府力量为主导的社区教育居委会为标志的。实践证明,中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介入,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问题在于政府介入的方式。据调查显示,政府介入社区教育的主要行为方式依次是:舆论宣传、政策指导、会议推动、下达计划任务和检查评估,经费援助和法律规定相对靠后,这表明目前政府介入社区教育的行为方式从整体上来说是行政性的直接控制方式。这样,社区教育的发展就会对执政的人有很大的依赖性,理论水平、思想倾向不同的人对社区教育的看法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社区教育的发展就很可能产生“人在政在,人去政亡”的负面影响。同时,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对社区教育进行规范,国家的教育政策现在倾向于高等教育,把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在还没建立实验区的地区,政府文件里根本没有“社区教育”一词。即使在已经被国家定为社区教育实验区的一些地方,社区教育也根本没有开展起来。有的地方政府想发展社区教育,却苦于没有上级的支持,不敢贸然“下手”,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没有得到发挥。所以,没有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和教育资源的共享也很难开展起来。

四、学校和社区的互动缺乏专项经费支持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国家教育经费不足,地方投入少,这是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经济因素。当前,有部分中学有选择地向社区开放了一些教育资源,但开放的都是操场、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图书管和体育馆等一些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且信息含量低的资源。我国大多数社区教育发展的经费来源于地方政府拨款和学生的学费。开展社区教育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的投入,必须有一定的经费。目前虽然每年的教育财政性经费都在增加,但用于社区教育发展的资金却非常有限。学校专职人员配备、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等方面与社区互动的经费都未被考虑进学校的财政预算中,更不用说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教育的费用了。没有专项的经费支持将很难保障学校和社区的有效互动和持续发展。另外,很多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本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有限,有可能都不能满足在校受教育者的需求,向社区居民开放更是空谈。一些教学质量好、资金丰厚的学校虽然想将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但面临着管理、维修费用的增加,同时还面临着对突发安全事故及与社区协调方面的担心,这些都对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学校和社区的互动缺乏法律支持

从我国的教育法规的发展史看来,有关法规和政策也鼓励和支持发展社区教育,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以法的形式提出要支持、发展社区教育,鼓励学校与社区结合,为实现全民的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良好基础。但中国还没有制定完整的社区教育法,这样就无法对社区教育的性质作出确认,对社区教育的对象和及其权力任务无法作出认定。

六、学校和社区的互动缺乏宣传力度

东营市教育局局长张洪生曾说:“教育宣传也是生产力。”教育没有社会的广泛支持,几乎寸步难行。即使学校搞一项小小的改革,如果得不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也会难以启动或中途夭折。而人们对于教育的误解,也多是由于宣传不到位造成的。宣传做好了,误解、抱怨就会转化为理解、支持。张洪生说:只有把我们教育工作的思路、措施、成就和经验,以及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恰如其分的宣传,才能使社会各界了解教育,了解我们的思路和主张,并激发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情。同时,宣传工作做好了,还可以使各级党政领导在决策前充分了解我们的主张、思路与措施,促成领导的决策信心和决心,通过领导的科学决策转化为物质力量,成为生产力。我们搞社区教育,也要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让学校和社区居民充分了解社区教育对居民生活的意义,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目前我们的社区教育宣传工作还缺乏一定的力度,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并不了解社区教育是怎么一回事,有很多学校也没有意识到参与和支持社区教育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和对学校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不了解、不理解,支持和参与就无从谈起。

七、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形式缺乏多样性

目前,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工作是一种动作模式,即:有班子―定制度―签协议―贴告示―发证件―开大门,缺乏多层次、多渠道的探索。学校资源向社区成功开放的大都是在东部沿海和一些大城市经济实力较强的学校,经济实力是互动成功的首要条件,对发展落后、经济薄弱的地区的学校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另外,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的模式还与学校的发展特点和社区的人文特点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淑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2.

[2]黄云龙,范传伟.社区教育发展中政府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报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10.

[3]石,卓斯廉,汪志广.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社区[M].中国社区出版社,2005,1.

[4]周彬.论高考制度教育功能的缺失与提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5]吴忠魁.论终身学习与学校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J].教育研究,2001,5.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6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216-02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在高等院校设立的向本科教育过渡的特殊教育阶段。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具有两个特点:其一,预科生的少数民族身份;其二,预科生是准大学生但是不具备大学学籍。他们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降低一定分数录取到国家指定的重点高校或民族院校,然后在委培大学(可以是录取大学或预科培养基地)预备学习一年,其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弥补基础知识薄弱的不足,拓宽视野,尽快成为优秀的、合格的大学新生。

一、加强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既是一个教育问题、政治问题,又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幸福的战略问题。

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既是将来民族地区干部的后备力量,又是将来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所以全面持久地做好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事关中华民族大团结和长治久安。

二、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思想特征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祖国的偏、远农牧区及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有云南、贵州、四川,西北地区的有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这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人们思想比较保守。他们受当地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的影响较深,民族意识比较强,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性。来到内地以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饮食习惯、行为方式发生很大改变,加之语言沟通障碍(多数学生在当地用民族语言授课),在新的环境中他们往往表现出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其他民族的同学缺少理解和信任,表现出人际交往的狭隘性。由于青年人自律意识不强,而且正处于对“三观”的自我完善阶段,对未来的学习和专业选择充满了迷茫,加之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特殊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

三、加强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坚持课内课外教育有机结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积极推进“两课”和“三进”制度,把党的先进理论成果和民族政策在学生中传播开来,使他们入脑、入心。通过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形式政策课》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民族自治政策,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民族和文化,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从而自觉的转化到维护祖国统一的行动上来。一是要通过不同形式,如党课、团课、讲座、报告等形式开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牢固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二是要开展“五观”、“四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使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三是利用新生入学时的集中教育和在校期间的分散教育等形式,开展国情和中原文化教育;四是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各民族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五是要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民族学生的法律意识,规范预科学生言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外、课堂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掌握了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切身体会到民族政策在他们身上的具体体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2.严格规范的学生管理工作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寓教于管,管教并举,依法治校。要建立一种管理机制,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对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融入到科学有效的管理中去,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要建立长效机制:其一,制度机制。针对学生自我纪律意识较差,民族自尊心强等思想问题所引发的不遵守纪律,喝酒、打架等行为,要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言行,如“预科生纪律处分条例”,“预科生考勤管理规定”,“预科生宿舍管理办法”等相关条例。其二:考核机制。建立班级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小组(学生的一种自治组织),并制订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学生的思想、出勤、纪律、学习和活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考核结果占学生总成绩的20%。其三:创优机制。建立各种评优、评先、表彰机制,形成优良校风、学风。如开展“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的创建活动,评选“民族之鹰”、“民族之花”,“百强学风宿舍”等系列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愫。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及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

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要关注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切身利益,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学习、交友、健康等方面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困惑,及时把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爱护送到他们的身边去,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牢、做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号召力和说服力。一是要在开学之初为学生创造干净整洁、温馨的内、外部环境;二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三是给学生提供“奖、助、学、贷”等资助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预科学业;四是在重大活动和民族节日期间给学生提供免费年夜饭与学生共度佳节等。

综上所述,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既有同于当代的大学生,也会随着国内外各种形势的变化产生一定的波动。希望有更多的从事民族教育事业的同行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形成更多的研究成果反馈社会,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2] 民族预科教育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7

谈起专家型管理者,大家常常会想起读书、写作、理论、讲座等关键词。我认为以上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考量学校管理者品质首先还是要看他的实践智慧。校长不一定要当教育理论家、教育学家,也不能只是当意气风发的文人,指点江山,而应当是一个思考着的实践者。专家型学校管理者的特质应当是思考力、领导力、规划力、执行力等诸多要素的结合。我们常说,培养人的核心素养要关注其“专家思维的培养”以及“复杂情境中的交往能力”,其实专家型学校管理者的核心素养大抵也是如此。下文仅以我校组织的一次“新年狂欢暨项目学习周”的活动为例,谈一谈我对专家型学校管理者的一些粗浅认识。

缘起

2014年的秋季学期,恰逢阴历闰月,时间特别长,比往常多出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开学初,学校领导组就着手谋划如何利用好这段“多出来”的教学时间:一方面学校将日常的教学工作规划得更细,更有层次;另一方面学校也想重点策划一两个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校园生活品质。11月,我们一行四人参加了在浙江杭州召开的第二届当代教育家论坛,李希贵等专家都提到他们在学校为学生策划的“新年狂欢周”等活动。当时大家就萌生一种共识:我们学校是不是也可以策划类似的活动呢?为此,学校多次召开校务会、年级部主任会,研究策划活动方案,最终决定在元旦前的最后一周(因调休,本周正好剩下三天上学时间),也开展一次我校的新年狂欢节活动。第一次搞这样的活动为了避免过于“娱乐化”的倾向,进一步突显“学习”的特质,我们加上了名称的后一部分“暨项目学习周”,突显学习特质,不仅仅停留于“狂欢”,还进一步强调对于活动品质的要求。

【思考】什么是专家型的管理者,像李希贵先生那样的专家国内也没有几位。就大多数的学校管理者而言,只要有一种思考的习惯、学习的习惯,只要真心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我们都有可能走向专家型管理者(专家也有大小之分的)。学习和思考是专家型管理者共同的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懒得思考的学校管理者能成为管理的专家。因为热爱教育,因为一直在琢磨如何更好地提升师生的校园生活品质,所以我们才挤时间去参加学习,才用心将学到的新观念、新方法充分运用到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去。

【思考】要想能够设计出整个活动的规划,需要学校管理者对课程和教学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活动的时间安排则要兼顾场地与师资等诸多因素。这些都是对学校管理者的考验,这种统筹规划的能力也是专家型管理者的核心特质。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对教育规律有比较好的把握,但是仅仅是了解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理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种协调统整的能力,这种统整既包括对事情不同阶段的把握,也包括对各种资源(人员、场地等)的整合。当然,实现这种协调统整的前提是基于对学校情况的深度了解,只有了解了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才可能实现合理统筹、正确决策。

实施

1. 场景与氛围。早晨师生进校时段,在学校大门口安排部分老师和同学穿上定制的喜洋洋卡通服装,迎接全校师生。学校环境布置到位,着力渲染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2. 理解与表达。以传统节日文化体验为主题,以理解与表达为学习方式,以语文教师为项目学习指导老师,形成分年级的具体项目学习方案,并由语文学科专家对教师适当培训后实施。

3. 探索与创造。以传统节日文化体验为主题,以探索与创造为学习方式,以数学(科学、信息技术)教师为项目学习指导老师,形成分年级的具体项目学习方案,并由数学、科学等学科专家对教师适当培训后实施。

4. 艺术与欣赏。以传统节日文化体验为主题,以艺术与欣赏为学习方式,由音乐、美术、英语教研组设计并组织实施,活动内容包括音乐项目学习、美术项目学习、英语文化体验学习等,分低中高三段设计,由教研组统筹实施。

5. 猜谜与祝福。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有奖猜谜,二是制作新年贺卡。猜谜项目由学校提供两千条以上适合低中高年级学生的谜语,布置在学校醒目位置,并设计竞猜具体方案,指导年级部组织实施。制作新年贺卡项目由美术教研组指导,德育教研组长组织分班级具体实施。

6. 义工与影视。家长义工课程由家长委员会负责,各年级部协助落实,力求多一些动手与实践,呈现尽可能多的课程样式。影视欣赏课程则由学校德育处选择并播放合适的影视作品,各年级德育组长统筹本年级活动安排。

7. 展示与狂欢。学生活动中心牵头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以团体节目为主,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我们主要展示前期项目学习的成果,教师也要参与展示,强调师生互动、台上台下互动。

8. 回眸与展望。我们利用元旦假期各年级在教导处的指导下设计元旦实践活动,建议学生与家长一起制作过去一年的成长记录,并做好新一年的成长规划,假期返校后学校组织专项展示评比活动。

【思考】实施的过程不仅仅是校长、主任等管理者的职责,更要充分发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这时对于管理者的考验更多是要考验他们所带领的团队的建设水平,考察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实施的过程不仅要求管理者自身对于相关内容要理解透彻,更要能够将这些观念、思想变成学校的办学思想,团队的核心价值观,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而融入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活动的规划设计只是为活动绘制了蓝图,关键还要看活动的实施水平,参与实施的“每一个”都很重要。专家型管理者要善于将自己的困惑转化为团队的思考,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团队的观念,从而引领整个团队走向更高处。

收获

1. 学生成才。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收获了不一样的成长,学习方式的变化对于学生课内的课程学习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较好发展,这种能力不仅仅表现为学科的技能、技巧,更表现为人的发展的一般能力,如交往技能、合作技能、协同学习的技能、项目学习的技能等。这样的活动关注的是全人发展,学生的心智、情感等均得到充分的彰显和锻炼。更为可喜的是,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以崭露头角,他们有的特别擅长沟通,有的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的动手能力特别强,还有的特别能吃苦耐劳……每个人均有机会成为最棒的一个。

2. 教师成长。通过这次活动澄清了我们关于教师研修的两点片面认识:第一,老师怕苦。以往在策划很多活动的时候,总有一个顾虑,那就是老师会不会觉得太辛苦,是不是愿意参与。这次活动老师们都很辛苦,在活动启动阶段也有少数老师觉得不理解,觉得怕麻烦,但是等活动开始之后,老师们的认识就逐渐统一了,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活动有价值,都能够积极投入其中。第二,老师不懂。以前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总是试图先进行全面的理论阐述,然后再进行实践指导,还常常抱怨老师不理解,行动不能及时跟进。对于项目学习的理念,学校曾对教师进行过专题的理论培训,效果都不理想,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却让很多老师都领会了项目学习的基本理念。实践告诉我们,其实老师学习和内化教育理念的过程也可以像学生的学习一样在“做中学”。

3. 家长支持。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小学的家校矛盾日益凸显,很多极端的案例不断见诸报端。如今家校沟通和理解的程度远远不及以往,我们在与家长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为自己、为学校配上“厚厚的防护甲”。这次活动中我们却真切地看到了家长们给予学校的诸多支持:那么多的家长自愿到学校来为孩子们执教义工课程,为孩子们的汇报展示做后勤服务,为整个活动做全程的摄影摄像等。其实家校沟通没有什么天然的无法逾越的屏障,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搭建合适的平台,如何让家长理解学校的教育行为,家长只要能够真切地理解学校的教育意图,对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事情,家长一定会支持,这也是我们从这次活动中所体悟到的。倘若你所做的一切仅仅停留于表面,仅仅关注学校和教师,而忽视学生与家长的感受,那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很难获得家长的真切支持。

4. 社会满意。我们一直认为学校的教育活动最终应该指向学生成长,学校应该低调一些,不必忙于扩大所谓的社会影响,因为教育是慢的事业,是指向未来的事业,教育成果的显现是相对滞后的。这次活动学校也没有想做过多的宣传,毕竟只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而已。但是“事与愿违”,活动期间全校4000多名师生员工在自己的QQ空间、微信中实时“转播”,让这个“事件”很快“发酵”成我们这座小城的一件大事。随后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便陆续关注我们的活动,海安电视台“民生热线”栏目每天关注活动的最新进展,海安播报的网络空间甚至专门安排了记者在学校实施“实时播报”,整个活动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社会上遇到相关的领导、朋友,大家只要知道我们是来自实验小学的老师,都会谈起这次活动,甚至学校的往届毕业生及其家长也在校园网留言: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没有这样好的活动呢?

【思考】谈学校的发展,思考学校的办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视角,作为成熟的学校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兼顾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多方的需求,尽可能追求一种共生发展的状态。也许我们无法用直观的语言来描述“共生发展”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但是上述活动中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一种美好的共生境界,学生、教师、家长、社会都为活动付出了自己的辛劳,同时大家又一起分享着活动所带来的喜悦与感动。只有在尊重儿童、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兼顾各方利益,学校的发展才可能走向更高的平台,才可能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专家型管理者在学校的办学追求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局部的、浅表的利益,而应该引领自己的学校和团队往“高处立、深处挖、宽处行”,从而实现办学品质的整体提升。

反思

当初在选题策划的时候就是想要通过这次活动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校园记忆;第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第三,进一步优化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交往,融洽情感,凝心聚力。现在看来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三个目标的达成水平尚有差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力争做得更好。我们曾在申报学校“十二五”主课题时写道: 所谓共生教育就是以“共生”为核心哲学思想,本着“尊重多元、顺应自然、对话生成、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建构、开发具有学校共生特色的课程体系,变革、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具有共生特质的教育实践形态,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理想公民。这只是一段理性的阐述,共生教育的实践形态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直缺乏一种实践层面的鲜活的共生教育样本,现在看来这次“新年狂欢暨项目学习周”的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共生教育的校本实践,今后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类似这样的有益探索。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8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 高校工作研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地处鄂西北,是1983年成立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型普通本科院校。和全国许多高校一样,学校早在1985年就开始探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经过20多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该校特有的教学组织模式。目前,该课已列入学校课表,规定每个大学生在一、二年级每学期都必须上课,每学期0.5个学分。师资方面,学校构建了专题教研组负责该课的教学与科研活动。通过长期运作,该课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今天,进一步改进该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该课课程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一所地方性综合型院校(省属院校),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探索积累的一些经验、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对其他的同类型院校带来有益启示。因此,笔者结合该校工作实际,对进一步改进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重视落实该课教育教学工作

第一,要认识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不仅属于德育范畴,而且属于智育范畴。

人们往往习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待该课,认为该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有关国内国际形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确,该课开设宗旨之一是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分析理解形势与政策问题,让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和任务,也就是说,它要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导向作用和精神动力作用。但如果对该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该课是一门政治课”这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该课不仅要宣讲好形势,对中央政策进行诠释,还要多讲一些不利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增强该课的学术价值。通过大量的经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渗透,大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高校全面育人的目标。

第二,要认识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项涉及全体教师的工作,各专业课的任课教师也应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担负起一定的形势与政策方面的教育任务。主要看来,这一工程包括两大板块:一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进行的全校性集中式(主要是集中作形势与政策报告)或分散式(即分班上课)教学;二是由各院(系)分党委(党总支)、学工部、宣传部等单位,通过组织专题演讲、辩论、论坛、座谈、专栏展览、社会参观、社会调查、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开展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这两大板块应统筹规划和安排,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场效应”。

客观地讲,现在很多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在这两大板块方面仍缺乏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有些高校很少开展全校性的集中教学;校内各单位开展的教育活动也不平衡,层次也有待提高,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甚至一些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方面仍处于自发状态。

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而言,该校虽在第二板块没有积累多少经验,但在第一板块(采取全校性“集中式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果。这主要得益于该校党委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形成的“校党委统一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负责确定报告内容和安排教师作报告,宣传部、学工部负责报告现场准备,各院(系)分党委(党总支)、辅导员负责组织学生听报告、抓考勤和维持听报告秩序,教务处负责相关部门协调”的工作体制。现在,这一工作格局已基本制度化。当然,要确保这一工作体制高效运作,不仅需要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通力合作抓好该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共识,还必须建立起对各部门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要认识到,形势与政策教育应贯穿大学生培养全过程,但又要注意区分层次。

教育部规定,形势与政策教育应列入大学教育全过程。该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的标准来计算学时。本科生学习成绩合格计2学分,专科生计1学分。该课实行每学年考核一次,该课总成绩为各学年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纳入学籍管理。该课主要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以及学生分析形势与政策的能力。考核可以采用开卷考试、写论文等形式进行。因此,那种认为大三、大四学生的学习、考研或找工作任务重,而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网开一面的消极做法是不妥当的。

对大学生进行全过程教育,也要因材施教,体现出教育的层次性。对大一学生要着重培养学生了解、观察和分析形势与政策的兴趣,增强学习该课的主动性。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形势,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方式主要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宣讲。对大二、大三学生要着重引导学生从各类媒体和渠道主动关注时事,要充分利用学生党支部、分团委和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注意培养学生骨干,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对大四年级要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和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与就业相关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目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对大学新生在入学教育阶段进行高等教育形势的教育、在毕业班进行就业形势教育已成为惯例,体现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但教育覆盖面还须扩大。考核方面,对大一年级能否以统一命题、开卷答题的方式或以听报告会的出勤情况为依据来进行考核,对大二、大三年级能否以撰写学习体会、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由谁来考核,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日常工作机构

关于这一点,除前述之外,当务之急是要确定由专门机构(不设专门的教研室,也要至少有专人专职负责)统筹全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活动安排。现在,有一些高校已将该课的教务管理置于某一职能部门来推进。但笔者发现,也有些高校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的教师兼职进行教学管理的,这是权宜之计,十分不利于该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试想,作为教师,他既要从事其他课的教学工作,又要负责该课教学的日常组织工作,其教学精力有所分散,也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该课的学科和课程建设,不利于集中精力开展该课的教学组织与协调工作。更为关键的是,除教学以外的各单位组织的许多形势与政策方面的教育活动(即第二板块)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致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拘泥于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无法推进。

三、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融入学校教学总体安排序列

首先,高校应承认该课具有很多特殊性,并要给予一些特殊安排。比如,在教学组织模式方面就可以灵活一些。为了发挥该课教学的规模效益,学校完全可以在音响效果好、容量大的教学场所(如大型报告厅、体育馆),利用全校学生没课的时间举行大型形势报告会,也可依次由各专题组选派若干主讲教师利用学生没课的时间在一些大教室给每个院(系)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分别上课。但要注意,不论是采取大规模的报告会形式还是采取班级授课形式开展教学,都要在每学期初制定好课表,落实该课上课时间和地点。否则,就会“打乱仗”,加大运行负担。除教学安排外,该课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学生成绩考核等方面既有特殊性,又有与其他课程教学共同的一些要求。因此,学校必须把该课纳入到学校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统筹安排,从而使该课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规范化。

四、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一门学问,每一个领域都属于各自的学科。没有该领域的学科背景的教师显然是难以担任该课教学任务的。因此,如何建立由分属多个学科的专家们组成的教师队伍,该校一直在探索。

最初,该校是围绕一些重大事件临时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教师来集中进行研讨,达成共识,撰写统一的宣讲提纲,也就是集体备课。然后,选派教师分头深入各院(系)去宣讲。这种形式的弊端主要是教学内容围绕事件转,师资也不稳定,每个教师没有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不利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深化。

随着该校办学规模扩大,该校拓宽视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教师和部分校领导中挑选,甚至在社会上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来上课。兼职教师选聘力争稳定、精干,在该学科某领域有独到研究,热衷并能胜任较高水平的演讲。该校提出要求,希望每位兼职教师在本学科长期保持至少1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以便推陈出新,丰富、深化该课教学内容。该校还通过给每位兼职教师发放教学日志、教育部《教育教学要点》等教学资料的措施来规范该课教学管理。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一些专家的优势来举办形势报告会效果较好,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兼职教师多是“独立作战”,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集中研讨;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容易调动;兼职教师因为本职工作繁忙(比如出差)而很有可能使原有教学安排延误。

为此,该校又开始新的探索,采用了目前师资队伍的建设模式,以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全体教师为该课专职教师。根据对本课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教师划分经济社会组、国内政治组、国际政治组三大专题(教研)组。每位教师必须自愿参加其中一个感兴趣的组,力争各个组的教师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形成学术梯队,每个组还选出了负责人。这样,专题组就能长期关注、研究某一领域的形势与政策问题,每个专题组的成员有了明确的专攻方向,保证了该课教学内容研究的可持续性。每个学期各个专题组要根据教育部对该课制定的《教育教学要点》准备一个专题,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选派主讲教师给学生做形势报告。实践表明,通过集体的智慧优化和深化各专题、各领域的教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上级有关专家的认可。

五、加强该课的教育教学研究,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

各专题组在明确总的研究方向之后,如何选择好每学期的专题,十分重要。专题的确定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考虑该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因此必须慎重对待。专题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不能仅围绕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来设置专题,否则,不利于师生对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全面掌握。因此,各专题组每学期初应集中学习和研讨教育部对该学期制定的《教育教学要点》,在吃透其精神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专题。每个专题的备课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学校每年应拿出一笔资金来支持该课教学内容的研究,这样做能够推出不少新的科研成果,形成若干课题库。当然,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格外重视该课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特殊性研究,可以通过召开教学方法或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等,强化该课教学效果,丰富教育教学形式。

六、重视该课的教育教学资料建设

该课教学资料由稳定的教学基本框架和活的素材组成。目前,对于此课程,全国几乎没有质量比较高的由相对稳定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构成的基础教程。即使有些部门或高校主编了该课的基本教材,但在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前瞻性、时效性,以及学科上的逻辑性和足够的理论深度。由于该课时效性强,需要一些教学参考资料,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每个新生订一年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2元/册,共2册/套),有的学校将此作为新生的自学教材并出题考试,有的学校主要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形势与政策资料以引导学生关注形势与政策,都是比较好的做法。目前,很多学校在校园网、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建设方面基本满足了学生了解形势与政策的要求。但我们发现,有深度分析的文字、音像资料连一些高校都比较缺乏,各学校应加大这方面的建设力度。另外,如何给学生及时编写高质量的形势与政策参考资料,以及在学校红色网站中如何开设生动活泼而又内容丰富深刻的形势与政策专栏,也需要研究和认真组织。至于教师备课所需资料,应予以特殊安排。为了让任课教师充分了解形势与政策前沿问题,应给予任课教师阅读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新华内参等机密文件的权利,同时任课教师在使用这些资料时,必须严守保密规定。

七、进一步加强该学科建设的对外合作力度

和其他许多地方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一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方面还是不太充分的,使该校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时缺乏相关学科的依托,而且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当地没有综合性重点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学术互动性较弱,这些都是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甚至人文综合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因此,这种类型的学校应进一步协调好各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重视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建设,同时还要加大与外校的人文社科类学术交流的力度。就形势与政策教育而言,适时聘请知名专家来校作形势报告会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该课教师参加各类专题培训或相关学术会议的力度,并把它形成制度,增强教师授课能力,强化讲课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等.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3).

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对策范文9

关键词: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公平;效率;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唐小平,男,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曹丽媛,女,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河北 保定 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4-0133-06

本文所探讨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且当前正在实施中的有关“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各项政策。“211”工程提出于1993年,即面向21世纪, 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领域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985”工程提出于1998年,是我国在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985”工程与“211”工程共同组成了当前我国实施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

一、效率优先: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提出

(一)效率优先的内涵及其表现

所谓效率,通俗地说,就是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初期一种策略性的提法,主要意思是:就经济效益问题和公平问题两者的关系而言,经济效益问题是最为重要的,要优先于公平问题;但是,公平问题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属于“兼顾”范围的问题。对“效率优先”的理解,首先得明白,“效率优先”不等同于“速度优先”。提出“效率优先”实际上就是鼓励竞争,是明确我国在经济体制上要以市场经济制度为导向,摒弃过去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短缺经济”(或票证经济)影响;在思想认识上要反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和守穷惧富思想。这种平均主义思想在中国有深厚土壤,不树立“效率优先”的竞争意识来克服平均主义思想,就难以推进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1]。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则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应该等于教育资源投入均等+教育资源对学生成就产出的效率均等+教育产出的均等,并指出,“完全的机会均等只有当全部差别性校外影响消失时才能实现”,“由于存在着差别性校外影响,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2](P19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经济领域内的策略性原则逐渐泛化到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社会的其他领域,成为制定政策的首要原则[3]。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政策明显受到这一原则的支配,是在我国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对国内外环境做出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过去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的反思中,针对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这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经济领域尤其是收入和分配领域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首要原则,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来刺激效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并将其写入了党的文件中,这个原则作为经济和社会建设各领域的主要原则被确定下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也日益突出。有专家分析认为,从国际比较来看, 中国属于世界上地区间经济差异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按省级比较,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已接近或超过地区经济差距巨大的印度、前南斯拉夫等国。

(二)“重点建设政策”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在公共政策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三种:效率优先、公平优先和公平与效率并重。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旨在对少数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的重点支持,因此其本身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知识)智力为核心的国家竞争力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各国政府提出了各种战略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例如,罗马尼亚早在1993 年就通过法律成立“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对高校在管理、组织、师资和教学资源以及用于质量提高的经费比例等方面的一般标准和最低要求作了详细规定[4]。1992年克林顿总统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战略;1997年,欧洲委员会发表《走向知识化欧洲》报告,强调加强科技和教育;等等。而我国政府也早在1989年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把科技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党的共识确定下来;199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第一次正式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普遍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尽管在经济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是在高等教育方面相对于西方来说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若普遍性地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让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追赶发达国家,又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缩小范围,对资源进行重点配置,就成了非常现实的选择”[5]。例如,1999年韩国原教育部制定了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BK21计划”(Brain Korea 21),有重点地把一部分高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2001年日本文部省提出“国立大学重建方针”,计划重点建设30所世界一流大学。总之,以“效率优先”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成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而做出的共同选择。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正如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指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高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学办得好不好, 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P88)正因为如此,我国公共政策领域相继出台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7]

(三)“重点建设政策”效率优先的成果

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公平的价值高于效率的价值,效率优先,最终是为达到更高层次的公平。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是主观的,但有其相对的客观标准:公平的标准是大多数人的公平,效率的标准是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长远效益。两者在发展中得到统一[8]。数据显示,通过十年“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中国重点大学与美国大学联盟学校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在科研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差距缩小显著[9];部分学科接近或者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如从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的统计情况看,“985工程”学校已经有11所学校的18个学科进入本领域世界前20名高校行列[10](P21)。

但是,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不仅有效率而且有公平,尤其是对于教育这个准公共产品来讲,公平应该是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时的首要价值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正如上述效率和公平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对此,哲学大师罗尔斯主张把优先权交给平等,而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密尔顿·弗里德曼则主张把优先权交给效率[11](P80)。总之,“重点建设政策”效率优先是时代的产物,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意识形态,如“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意识形态的产物。但是,这一意识形态已经导致了严重的问题,即伤害了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公平。因此,笔者有必要对“重点建设政策”效率优先所导致的严重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二、公平缺失:我国高等教育重点[KH*3]建设政策产生的问题

公平是社会与教育的核心价值,公平的卓越是推动灵魂的卓越。“重点建设政策”效率优先产生的严重问题在于教育与社会公平的缺失。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12],而“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上是对高等教育领域中价值的权威性控制”[13]。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公平缺失”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将产生各种问题。伯顿·R·克拉克教授认为:“如果高等院校各具特色,而不是被呆板地纳入一个大而统的体系,高等教育就能够最有效地体现公平精神。”[14](P287)

(一) 高校之间的不均衡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虽逐年增加,但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2002 年,全国财政教育经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89 404亿元的比例为2.87%[15](P13)。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意味着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和重点学科。因此,国家选择重点建设的“211、985工程”大学的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都要优于普通高校,从而导致不同高校之间的竞争在起点上就是不平等的。国家、部门和地方在“211工程”建设中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仅“九五”期间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就达到18亿元,成为建国以来直接投资最大的高等教育项目[16]。同时,由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称号对于高校的生源有很深刻的影响,是许多考生报考参照的首要指标,而那些没有进入名单的高校不得不接受较差的生源、较差的师资力量、进而是较差的毕业生质量的结果并进入恶性循环。这种“马太效应”显然影响了教育公平,一些普通高校时常担心国家和地方增加对“211工程”的投入将占用自己本可获得的份额。“虽然它的开放入学政策,允许所有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有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机会,但其分层、淘汰政策,使那些不具备接受‘高深学问’的人,在经过一个旋转门效应后,被淘汰出去。”[17]

(二) 区域之间的不均衡

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 使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度聚集, 失去地域平衡, 促使强势地区“强强联合”, 弱势地区“孤军奋战”, 出现薄弱地区人才外流、重点实验室“空巢”甚至被摘牌的尴尬现象, 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恶性循环[18]。一直以来,受到高等教育效率优先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211”和“985”高校大多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重点高校很少,其中,“985工程”的38所高校只有7所分布在西部省份,“211工程”的116所高校只有26所分布在西部省份。根据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等途径促进经济的增长,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规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重点高校的地区差异将进一步加剧我国经济领域本身业已存在的东西部差距。同样,由于重点高校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因为重点高校的数量比较多,针对本地生源的招生计划指标相应增多,所以,东部地区的学生接受重点高校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就明显地高于西部地区。这种差异反过来也将进一步加剧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等各领域的差距。

(三) 入学机会的不均衡

在存在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中,教育能够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改善其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公立学校之父”贺拉斯·曼说:“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19]但重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受益者,却未能很好地为实现社会公平发挥应有的作用。据调查显示,我国重点高校中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以北大为例,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同时,有调查显示,来自不同阶层的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有很大差距:越是层次高的高校,农民阶层的子女分布越少;越是层次低的高校,管理阶层的子女分布越少[20]。寒门学子通过高考“鲤鱼跳龙门”、寄希望于高等教育来改变命运的时代正受到严峻考验。

(四) 教育过程的不均衡

长期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采取的向重点高校(问题出在“重点高校”的确定并不全是实力公平竞争的结果,而是搀杂了许多人为因素)倾斜的政策,也加剧了高教内部发展的失衡,导致不同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不均衡,使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无法得到保证[21]。这也正是因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的结果,所谓中国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是指在某一社会发展时期,对不同地区的高校、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以及一些重点专业、学科点的不均衡投入,从而使高等教育呈现出相对非均衡发展的特征[22]。并且在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各方面的差异愈加明显。据研究表明,来自较低收入群体的学生和农村生源在样本高校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是在“985”高校中来自较高收入群体的学生比例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而“985”高校的学费水平明显低于一般院校,净支付也明显少于一般院校;在一般院校中,较低收入家庭承受了比较重的高等教育个人费用。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执行远未达到促进公共资源分配公平的预期目标,也没有解决短期意义上的经济能力约束对入学机会的影响[23]。这样,使高等教育资源在分配过程中形成了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加剧了不同高校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重点大学投入多,生源质量高,而一般大学投入少,生源质量相对来说也较差。即使大家都有同等的教育机会,也无法保证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均等[24]。

(五) 教育结果的不均衡

罗尔斯指出:“在社会的所有部分,对每个具有相似动机和禀赋的人来说,都应该有大致平等的教育和成就前景,不应受到他们的出身的影响。”[25](P56-57)对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来讲,就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法律的出台,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就业领域的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乃至身体歧视。但随着社会宏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攀升,在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就业不公平。目前,一些单位其中不乏政府机构把高校划分为三六九等,在招聘条款中设置“院校门槛”,明文规定只限“211”或“985”高校毕业生。这种新的就业歧视实际上剥夺了许多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阻碍了非“211”、“985”高校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上升渠道,加剧了阶层之间的差距。这不利于人才的多样化发展,也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对实现高等教育结果公平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事实上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据教育部和人保部公布的数据,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仅保持在70%左右,也就意味着每年都有200万左右的毕业生离校时还找不到工作。

总之,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社会不公,导致人与人之间残酷竞争,导致团体与团体之间相互敌视,这样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不能导致和平、互助与爱的政策,它就是不正义的,不道德的。这正是美国学者科尔曼在1968年提出切实保障学习者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获得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赢得教育效果对生活前景机会的影响均等这四条教育平等标准的真实原因[26]。

三、公平与效率并重:重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以效率优先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提出是结合国内外环境而作出的选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在实施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而言,公平的缺失将会加剧高等教育以及社会的不公平问题。“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相对于缩小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而言,通过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来增进社会公平, 是更为有效的。”[27]因此,从公共政策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角度出发,重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树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价值理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曾经宣称:“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的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发明都要大得多。”[28](P71)在某一经济体制下是公平的事情,在另一经济体制下可能变得不那么公平。公平是相对的,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29]。美国智囊机构兰德公司(Rand)在1999年的教育研究报告——《填平教育的鸿沟:收益和成本》(Closing the Education Gap:Benefits and Costs)中认为,教育公平能够给政府创造巨额的财政收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30]。公共政策是一个体系,包括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政治政策等内容,这些政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以效率为价值取向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理念的影响,这也是在当时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形成阶段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完善,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公平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在追求效率提高的同时,“公平正义”成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是自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公共政策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理念以来,我国公共政策理念开始向更多地强调公平转变的标志。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有效工具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而言,就是要树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价值理念,把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目标放到和促进高等教育效率的政策目标同等重要的位置。具体来讲,首先要在制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时,把教育公平的理念融入到具体教育政策的制定中去,即以是否能够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作为制定和规划各项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向度和重要准则。其次要将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执行过程之中,将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执行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理念和依据之一,推动教育政策的执行由对教育公平的被动适应向主动思考转变。

(二) 构建新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决策机制

如果说公平是公共政策追求的价值理念,是一种结果上的实质正义,那么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平也就是程序正义则是公共政策实现其价值理念的有效途径。因此,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仅仅具备公平的理念还远远不够,重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决策机制,保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平也就是程序正义,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判断一个公共政策程序正义与否的主要标准是公民参与度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重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构建新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决策机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高等教育决策。“与程序的结果有利害关系或者可能因该结果而蒙受不利影响的人,都有权参与该程序并得到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主张和证据以及反驳对方提出之主张和证据的机会。”[31](P88)因此,在制定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有教育部、地方政府和“211”、“985”工程大学这些高等教育系统的“精英集团”,还应该包括没有进入这些工程的普通高校、学生、教师代表、专家等,通过决策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实现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程序正义。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社会对重点建设高校评估过程和选拔过程的参与,则是促进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决策机制由现在的“精英模式”走向“公众模式”,实现程序正义的有效途径。在“公平与效率并重”价值理念的指导下,重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一是在继续加大对“211和985工程”高校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大非重点高校的投入力度;二是要淡化重点高校的概念,强化重点学科的建设,非“211和985工程”高校也可以通过发展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增强其与重点高校的竞争力。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和强化重点学科的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保证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才是寻求高等教育公平更重要、更实质的内容,而这种公平必须依靠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来实现。此外,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公平的教育不再只是数量和形式的问题,质量成为人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质的诉求。这也是十报告“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补偿政策

在坚持效率优先原则的同时,必须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增进教育公平。因为“大多数收入和财富上的不平等所反映的机会不均等,可以在现行制度结构中加以有效的纠正”[11](P90)。罗尔斯说:“正义(公平)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25](P58)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关于“作为公平的正义”研究影响巨大,其中讨论比较广泛的是罗尔斯提出的差别原则,即在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情况下,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它们就是正义的。总之,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一个基本观念是:“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各种基础——都应该平等地加以分配,除非对其中一些或所有这些基本善的不平等分配,会有利于最少受惠者。”[32]结合罗尔斯的差别原则,重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需要在“公平与效率并重”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并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补偿政策,对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补偿,以加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公平性。第一,在加大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在资源配置上向弱势学校倾斜,努力缩小高等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第二,制定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资源共享政策,充分发挥重点高校对普通高校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在教育资源上的不均衡状态短时间难以解决,所以提高现有重点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打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资源壁垒,通过建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优秀教师资源的交流平台等,实现重点高校对普通高校的“反哺”,在教育资源上支持普通高校,这样对于后者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偿政策。第三,改革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分配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部级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加这些地区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弥补地区和城乡差距。同时,还要大力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公平公正,关注弱势群体,保障贫困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第四,继续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资助力度,实现贫困生全覆盖,确保每一个贫困生顺利成长成才。第五,大力实施重点高校对口支援一般高校,尤其是积极推进东部重点高校支援西部一般高校,帮助一般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短时间内有较大提高,为这些高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范章.我国“转轨”时期的效率与公平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7,(1).

[2] 张人杰.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4).

[4] 李文兵.90 年代的罗马尼亚高等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2,(10).

[5] 姜尔林.趋同与趋异: 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

[6]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A].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年—2002年)[C].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7] 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2004-03-25.

[8] 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9] “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211 工程”发展报告( 1995-2005)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985工程”建设报告编研组.“985工程”建设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1][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王奔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2]陈庆云.公共政策的理论界定[J].中国行政管理,1995,(11).

[13]涂端午.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分类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6).

[14]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6]刘继安.“十五”“211工程”中央专项资金投入60亿元[N].中国教育报,2002-09-17(1).

[17]刘少雪.经济状况与美国高等教育平等[J].江苏高教,1999,(5).

[18]汤俊.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区域布局的不均衡性[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19][美]J.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20]李斌.调查显示家庭背景影响大学生入学就业机会[EB/OL],2010-06-27.

[21]彭泽平.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3,(5).

[22]王锐兰,等.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实思考[J].教育研究,1993,(3).

[23]李文利.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的促进[J].北京大学教学评论,2006,(2).

[24]杨德广.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学评论,2003,(1).

[2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6][美]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7]杨东平.公平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J].江苏高教, 2007,(1).

[28][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9]苗苏菲.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与教育公平[J].高等教育研究,1996,(1).

[30]陈中原.教育平等的经济赦益——读美国兰德公司报告札记[N].中国教育报,2000-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