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6 15:40:00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学校发展 物质内容 精神内容

学校不仅是客观的物质性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存在[1]。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学校的办学、精神和风气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只有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这所学校才有特色;只有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这所学校才有育人精神;只有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这所学校才有内涵。

一、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概念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笔者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对中小学校园文化这样定义:中小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校园环境和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统一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以鲜明、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熏陶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行为习惯和道德风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我们要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和谐理念、思维和指导方法[2]。因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塑造思想、陶冶心灵、发展个性、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的精神,形成学校活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基础的就是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精心布置校园建设美好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一是要根据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学校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二是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取小种植园、小养殖园等美化校园的措施。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如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发挥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容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教师中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增强广大教师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师表形象,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认真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其次是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设计要突出普遍参与性、趣味性、益智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要总结、提炼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培养目标的概括和抽象。学校精神既是在学校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更是通过对学校办学特色、历史传统、时代要求等总结分析归纳提炼出来的。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内容

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性文化,表现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它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更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保证。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到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学校所有制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改革创新意识。制度建立之后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互相沟通、交流的机制,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矛盾及时化解。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必须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构建一个高效、精炼、有序的运行机制,确保工作的实效。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建立完整的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管理机制,共同构建美好的校园。

学校是客观的物质性存在,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带动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项红专,主编.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8.1.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本文从舞蹈对大学生所发挥的独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探讨舞蹈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和策略,目的是使人们加深对舞蹈的进一步认识,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大学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1]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提高全体大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道德情操。舞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一道独到风景线,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

一、舞蹈在校园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舞蹈可以培养大学生高雅气质,提高综合素质。

舞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并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和要求对人体关节和肌肉进行训练,使肢体达到一种异常挺拔的非自然体态,这就是舞蹈演员气质出众的原因所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往往忽视自己的体态,经常出现身体不正、弓背含胸、端肩缩脖、膝盖弯曲等现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舞蹈形体训练,对其基本站姿、基本坐姿、走路、跑步及头面部姿态进行科学的指导,就可以纠正生活中的不正确姿态;同时,可以培养大学生高雅气质,使其内在修养与外在形体美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增强大学生自信心。而自信心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等一切活动的动力。

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因此,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课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交往,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而社交舞正是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一种交际方式,通过社交舞可以加强异性间的交流,提高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参加社交舞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社交礼仪。首先,参加舞会要讲文明、讲礼貌,跳舞时衣着必须整洁、舒适;其次,举止必须落落大方、彬彬有理,既不过于拘谨而扭扭捏捏,又不过于开放,没有分寸;再次,谈吐要文雅礼貌,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出口脏话,跳舞中无意碰到别人要主动说“对不起”,跳完一支舞要主动向舞伴道谢。社交舞是在校大学生交往的重要途径,通过高雅的交往方式学会社交礼仪,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并非为了掌握一种生存技能,而是把舞蹈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舞蹈美育也是一种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2]而素质教育正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通过舞蹈可以使大学生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时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狩猎舞蹈是为了培养狩猎技能,是结合原始的狩猎方式而进行的集体舞蹈;战争舞蹈是表现原始战争操练、阵法等内容,反映原始军事技术及鼓舞士气的舞蹈;祭祀舞蹈是反映人们信仰,祈求上天和神灵的舞蹈。因此,通过舞蹈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间舞蹈更是丰富多样。通过舞蹈,大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

比如,蒙古族舞蹈就是蒙古族人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所创造出的草原文化。蒙古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蒙古人平常不是骑在马上,就是在自家的毡房内,所以蒙古舞腿部动作比较少,而上身动作相对较多,蒙古舞蹈动作体态中的立腰、直背、昂首挺胸,以及动作风格的粗旷、勇敢、豪放、朴实、热情、直爽等就是长期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族人民的真实写照;而牧马舞、盅碗舞、摔跤舞、挤奶舞等则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通过藏族舞蹈,大学生可以了解到来自“世界屋脊”的高原文化。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基本体态是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悲惨的农奴压迫制度有密切关系,在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藏族舞蹈风格也有了细微的发展和变化。比如在舞蹈《酥油飘香》中出现了昂首挺胸,甚至微微后靠的舞蹈体态,就充分表明我们新时代的藏民当家做主后,在党的领导下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

(三)舞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知识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对国家的长远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舞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触发人的想象。舞蹈之所以能发展人的想象,是由舞蹈的特殊功能和它的美学特征所决定的。舞蹈家往往冲破了普通人常规的思维方式,从人们想象不到的角度展开想象,创造出惊人的杰作。[3]在舞蹈中,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外,更给人以一种理性的思考。大学生通过舞蹈中理性的思考,从而触发自己惊人的想象力;用舞蹈中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自己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就有可能碰撞出知识的火花。这种创新意识就是当代大学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体现。

(四)舞蹈对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宣传教育作用。

舞蹈是经过艺术家加工、提炼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艺术,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并创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内容上,舞蹈多以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及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为主题。

校园文化正是以培养和造就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弘扬育人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建设。[4]因此,舞蹈以其独特的功能融合到校园文化素质教育中,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开发大学生智慧、培养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成为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舞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考

(一)高校应该开设舞蹈美育课程。

舞蹈美育课程并非专业教学,而是把舞蹈当做一种美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舞蹈美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具有舞蹈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舞蹈美育课程首先要开设形体训练,通过形体训练塑造大学生优美体态,培养大学生高雅气质;在改善自己形体的过程中,大学生体质得到增强,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表现出自信、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其次在舞蹈美育课程中要开设一些简单的舞蹈剧目排练课,通过剧目排练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领略和感受舞蹈的独特魅力;在排练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协作能力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最后在美育课程中要开设舞蹈欣赏课程,观看一些高水平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通过欣赏课,大学生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并接受德育、美育等综合素质教育。

(二)高校要重视舞蹈实践活动。

舞蹈离不开实践,实践离不开舞台,而舞台实践活动正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制定年度计划时要统筹安排重要舞台实践活动。比如,每年的迎新生晚会、元旦晚会、大学生艺术展演、运动会开幕式等,正因为有了这些实践机会,舞蹈才能发挥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舞蹈对全体大学生的教化作用,建议每次舞台实践活动都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素质教育中心、后勤等几个部门密切配合,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学校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舞台实践创造有利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以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三、结语

舞蹈弥补了大学生对体态美认识的不足,能够纠正学生生活中一些不正确姿态,提升学生的气质和自信心,使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舞蹈可以使大学生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并使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得到有机的统一;舞蹈在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开发大学生智慧、培养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等方面有独特功能,并融合到校园文化素质教育中,成为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黄培清.试论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02).

[2]朱鹏屏.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舞蹈美育课程设置[J].艺术百家,2006,(01).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3

摘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努力构建大学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校园文化 全面发展 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的实现,确保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程度日渐增强,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日益突显,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依靠学校群体的智慧与力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校园,服务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文化的育人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师生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从而奠定和谐校园所需要的普遍的文化基础。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来教育师生、感染师生,使每个师生都能知法守法,弘扬正义,诚实守信,勇于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校园和谐。 

从文化的导向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学校的主流价值,从而为和谐校园构建提供全体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体系。文化主导着人们的价值观。经过和谐校园文化的引导、熏陶和规范,形成和谐校园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师生都能以服务校园和谐、促进校园和谐、实现校园和谐为己任,摒弃破坏校园和谐、阻碍校园和谐的观念和行为,和谐校园才能健康发展。 

从文化的凝聚功能来看,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凝聚师生,形成人人向往和谐校园、人人服务和谐校园建设的向心力。文化可以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当校园和谐成为全校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和追求的目标,校园文化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可以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而奋斗。 

 

二、和谐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如果说由中学到大学环境的变迁,已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冲击的话,那么,由大学到社会,将面临着更大的心理挑战。复杂的社会生活要求大学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交际能力,否则,就有可能无所适从。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蓬勃兴起,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方面得以很好地兼顾。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促使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往日“象牙塔”内的单纯和幻想,使大学生大大缩短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2.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文化素养的提高、知识结构的完善 

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是不平衡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也是不同的,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一方面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表现、提高自己的领域;另一方面,也能为大学生实践志趣、爱好,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一个广阔天地。如大学的“英语角”、“演讲协会”、“科技中心”等就是这样成立起来的一些社团。 

3.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往往缺乏对我国革命历史的了解,缺乏对国情的了解,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大,同时大学生的人生观又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正面的灌输和引导必不可少。但毋庸置疑,以熏陶为主要手段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意义也是极其重大的,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好、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4.有利于大学生

编辑整理本文。

的身心健康 

随着改革开改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校园社团活动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红红火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正是它,给大学校园增添了一种气氛、一种活力,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5.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由于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的教育,另外大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较浅,因而容易用自己良好的愿望来设想社会,而当他们涉入社会后一遇到挫折就感到不适应,有些人表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多数人对步入社会有兴奋感,当然,也有人存在恐惧感。因此培养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就目前看,狭小封闭的课堂和寝室是难以完成的,而校园文化则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例如在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们组成的种种文化沙龙和社团中,使他们更容易进行感情交流。 

 

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着力点 

 

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标。培育大学精神,关键是要营造优良校风。校风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2.注重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实践上讲,构建和谐社会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人际关系角度看,和谐社会应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这就需要大学生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要培养合作精神。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的要求。 

3.加强大学生诚信理念的重建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为此,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必须把大学生诚信理念的重建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通过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倡导诚信立身、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待人,唱响主旋律,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的大环境,积极营造诚信的育人氛围。 

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与人才的培养和加强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这种竞争又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专才,而且是通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由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立足于全面发展,注意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射作用。 

总之,构建大学的和谐校园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普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要不断探索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律,创建出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孝志、江立成.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4

1.快速转型,加强专业学习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以下简称“翡翠幼儿园”)项目启动于2010年,建设目标是“绿色建筑三星级校园”。为打造完美的生态校园,在筹建期,筹建教师快速从“教育人”向“建设人”转型,研读建筑图纸,认真分析功能定位和建筑细节,全程参与园所筹建。

2.关注细节,优化方案设计

项目动土后,为力求室内精装、景观、弱电等设计方案的最优化,我们精心搜集素材,和设计师谈未来办园方案、谈幼儿园孩子的活动特点,与其沟通、磨合、共同创意,将“生态教育”的理念融合其中,致力于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建设。

二、空间艺术表达和体验—校园文化的物化发展

1.空间的故事——优化形象标识翡翠幼儿园坐落在融汇科技灵感与生态灵性的生态示范区,幼儿园得名于园所旁美丽的翡翠湖湿地公园。园所的空间故事融入了幼儿园的标志设计中:芽型的LOGO似一只翠鸟倏地从翡翠湖面划过,带起了一弯美丽彩虹;青如黛色的湖面微波粼粼,港湾中一群小船就像我们的孩子般,喧嚷着即将起航。

2.空间的情感——美化建筑设计

(1)视觉充分表达空间的文化张力

幼儿园文化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空间的着意安排转化到每个人的视觉感受中。为表达积极的生命成长与可持续生态发展的共生共荣,我们在基本空间视觉设计中采用了悦动明快与怡然自得的色彩和符号。葱郁欲滴的垂直绿化搭配鲜亮活泼的橙色建筑立面;中国红元素的大厅辅以绿色廊柱似的参天大树为每个可爱的生命举托着稳定和安全……漫步在翡翠幼儿园里,随处都能找到生命的欢乐色彩,和谐巧妙的搭配潜移默化地缔造了这个幼儿园所孜孜追求的文化底蕴。

(2)视听觉协奏曲

为了让孩子们自然地感知声音在人类生活中的美妙,园所在大厅空间设计中,大胆运用涡旋状的天顶来刻画空间模糊性和流动感,轻揉着空旷大厅的曼妙回音,演奏着视听觉共鸣的协奏曲。置身其中,整个大厅充满着流动和想象的氛围,充分契合儿童的秉性,有利于释放他们的心灵。

(3)听觉和触觉的通感

我们充分展示“墙面文化”。在大厅的弧形墙上,可爱的卡通形象在视觉上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敢说敢唱的开放氛围。同时,我们将这种欢乐歌唱的情境谱写成园歌,从听觉上进一步将流动、活跃的氛围带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4)触觉和思维的互动

在幼儿园大厅,一个灿烂的巨幅孩童笑脸墙拉近了空间和孩子们的距离。巨幅笑脸墙是由几千张小照片组成的微观世界,这些照片记录了翡翠幼儿园从奠基到建成、从首届新生报名到入园亲子体验……既有幼儿园的建设历史,又有孩子们的成长历程。这种展现方式有利于引导孩子们感受时间、体会成长,培养良好的自我思考的习惯和兴趣。

(5)思维和心灵的启迪

空间的生命在于让孩子们释放各自的秉性与心灵。翡翠幼儿园通过多感官体验的精心安排与设计,最终要实现的是对孩子们心灵的呵护和培养,塑造孩子们活泼、开朗、温暖的性格与内心世界。

三、自然、建筑与孩童的共同成长—校园文化的精神继承

1.倡导环境育人,提高教育实效

作为国内首家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的校园,翡翠幼儿园透过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创造性地利用内部空间和外部场地,一地多用、合理规划,使整个园所建设突出了空间共享、自然为本、人文关怀、信息整合的特点,让孩子从建筑本身随处感知生命的快乐。

2.构筑生态家园,初显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科技哲学 书香校园建设 必要性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在高职院校实施书香校园建设其实就是通过教育者的积极引导,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广大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感悟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涵盖了自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汲取精华,建设书香校园,对于承载教书育人任务高职院校来说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一、书香校园建设服务师生成长

在科技哲学领域关于科技伦理的研究中,我们能找到包括人的理性理论、人的心灵理论、人的追求理论等,这些将为书香校园建设的主体――人,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解决了科技伦理中人的理论问题,也就能更好地建设书香校园,服务师生成长。

1.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理性的过程。书香校园建设的主体是人,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存在物,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分享普遍理性的理性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认识普遍理性的理性过程。一所真正有内涵的学校,应该是让人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书香的味道,感受到人的理性内涵。教育不应该成为一个训练“机器”的机构,而应该成为培育有理性的人的场所。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广大师生认识理性,学会分享理性。

2.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提升人的心灵境界的过程。书香校园建设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任务。书香校园建设是一个努力向上,努力向无限追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是人的限度,尤其是社会的限度。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同范式的文化传播更加普遍,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更加凸显,对科技文化教育提出挑战。高校是人文精神的殿堂,建设书香校园,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构建我们的价值观,对于高校的德育教育来说非常必要。

3.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实现人的追求的过程。师生在校园环境中,通过主体的认知来表达对人文精神的接受。当人的期望值特别高,不能达到时,不能忽视我们对善良追求的动力,我们更需要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来实现书香校园文化层次的提升。书香校园文化具有德育教育的特质,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关联,高品位的文化理念灌输,能保证学生人格修养的形成,达到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4.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文化扬弃的过程。书香校园文化受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当今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个性超脱于社会文化,形成扭曲的道德观,对文化教育的现状提出挑战。时代要求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同步,书香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反映社会的总体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强化主体意识,对文化进行扬弃,接受对师生发展有益的传统文化,摈弃那些功利主义文化。

二、书香校园建设服务学院发展

在科技哲学领域关于科技方法的研究中,我们能找到包括假设理论、归纳理论、演绎理论等,这些科技研究方法的理论将为书香校园建设搭建更加合理的框架。把科技方法理论运用到书香校园建设,能让书香校园建设更加科学、理性、规范,服务学院发展。

1.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回归过程。书香校园建设能更好地对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质和内涵进行追求和把握,是一种回归过程。文化的积淀是书香校园建设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要注重对文化本质和内涵的把握,引领文化建设的潮流,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找出文化深层次的价值所在,建立能服务学院发展的文化模式。

2.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动态过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归纳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都是时代的需要。归纳和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完善的文化价值体系,把校园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文化的动态性。

3.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辩证过程。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从书香校园到校园溢满书香,是对文化的演绎,是一种辩证过程。文化的发展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辩证的否定过程,即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是客观存在的,书香校园建设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也就必然遵循辩证否定的规律,因此,我们的书香校园建设过程是一个辩证过程。

三、书香校园建设服务社会进步

在科技哲学领域关于STS(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研究中,我们能找到教育活动、思想文化活动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些关系更加有利于书香校园体系的构建。要有效利用这些关系,使其服务于社会。

1.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的提升。思想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前提,对文化建设有指导作用;文化建设是思想建设的表现,对思想建设有展示作用。用STS中的理论关系来指导书香校园建设,其实就是研究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关系的过程,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STS理论能指导书香校园建设,书香校园建设能展示STS理论的成果,二者的相互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能更有效地推动文化的进步,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综合素质。文化是内化为人类思想的人化过程,文化能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让教育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过程其实是人的综合素质提高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育的接受和文化的传播,二者相互影响有助于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校园文化 功能 举措 

 

一、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教学、办公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与高校相关的校园环境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二是精神文化,它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总的来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校园文化使各个大学拥有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人类共同性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成果的总和”。 [1](p6)无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对前人成果的坚持、批判、吸收和继承。文化为全人类所创造又为全人类所享有。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学校园文化仍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文化的时代性 

任何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原始人创造文字,驯养、繁殖动物、种植植物,创造了原始文化;蒸汽机的发明,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化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闻世开创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文化的新纪元。总之,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随时代的前进而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校园文化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按其产生与存在而言,原本都是民族的。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p64)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正是共同的文化使56个民族统一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为此,民族性是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4、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无阶级社会里,文化活动的创造总是群体性的。因此,反映这些群体活动的人类文化带有该群体的共同特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带有阶级色彩。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和科技文化成果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和专制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一切文化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与私有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具有重要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学校确定的目标上来。具体来说,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所有的教职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共同为学校建设事业而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学校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吸引师生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实现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成员之间主体地位平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为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不仅来于校内也来于校外,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精神上。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一旦形

成,它对大学师生员工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而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形成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学校建设中,它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格和特征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着师生员工的共同心声,一幅好的校训,一首好的校歌,就会营造一片校园文化的氛围,一次健康有益的大型活动,往往会使师生员工终生难忘,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对学校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约束功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学校文化依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宪法、法律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形成校纪、校规、校风、校训以及各项制度等,是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规定大家怎么做,如何做,要求大家沿着规定的目标前进。凡是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校园文化对每位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 

5、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辅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会辅射到整个社会。例如: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的招生广告开始就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入校后加之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直到他毕业走向社会都会念念不忘。一些学校实施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送科技到农村,送科技到工厂,请专家到学校。学校和企业联姻,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教师和社会接触的范围日益扩大,校园文化的辅射功能日益凸显。 

 

三、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关系着高校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创造性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尊重办学规律,坚持高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这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必须长期坚持。

    3、科学发展观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依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新观念,培育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精神,创造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制度才会民主、科学、规范,使各项制度服务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4、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高校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保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能保证制定正确的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就能保证在制度的实施过

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1、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健全以党委为核心的党政工团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做到这一点,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指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科学安排,全面落实。三是坚持以教职员工为本,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坚持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和品格行为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并经常反思和探究实现领导作风好转的有效途径,保证从源头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职员工的建设,关键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教职员工的实际出发,从国家和学校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服务于教职员工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始终注意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格局。这种格局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这里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导向,以培养中华民族精神为要求,构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秉承中华优秀文化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构建以优秀文化为主流特征的文化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开展的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离不开制度的强化,而后用情景来内化。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水平还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条件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些制度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党委工作制度、行政指挥决策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务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这些制度的关键是:一是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即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二是保证制度的科学性,根据学校建设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办学规律。三是保证制度的制订程序性,从教职员工中来到教职员工中去。四是保证制度的实效性,各项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需要,制度拥有了群众,就会使制度内化为现实。 

5、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理论和行动上的开拓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一致。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相适应的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同时,时代的发展和前进,高校自身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永葆先进性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方面的创新就要注意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全方位优化、干净整洁、设

备仪器及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以增强学校外在的感召力。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3]。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2] 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7

关键词:和谐管理;高校;校园文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因此,建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健康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至关重要。

一、和谐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基本框架

东方古代自然哲学的非理性文化模式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天人合一”,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相生相克、相互牵制与促进是万物产生的前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东方文化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西方早期管理模式崇尚理性,19 世纪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出版了《和谐经济论》,把人的心理和文化因素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强调关注组织和人的和谐问题。波兰管理学者阿达米斯基在他的《劳动和谐论》中用“和谐理论”雏形来解释有关生产中计划和控制集体工作的规律,他制定的把若干复杂的作用同时用图表示出来的“和谐图”,保证了大量作业和谐有序地进行。

和谐管理理论强调“和谐主题”、“和”与“和则”、“谐” 与“谐则”以及和谐的耦合。和谐管理理论将“优化设计”对应于“谐”,而将“人的能动作用”对应为“和”、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通过引入则,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在管理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单纯依赖科学设计的观点,为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则的引入和运用中,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也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和”的强调上,并认为经过传统积累和环境诱导下的行为协调形成的“和则”体系,对组织应对不确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席酉民教授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与复杂系统理论相结合,在1987 年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重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建立了一种通过和谐机制减少内耗、提高组织运行和管理绩效的理论体系。和谐管理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组织围绕“和谐主题”,以人与物的互动以及人与系统的自治性和能动性为前提,以“理性设计和优化设计”及“环境诱导下的自主演化”为则来调动“人的能动作用”的系统管理思路与方法。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社区,高校校园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文化,具有高雅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高校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规范和辐射的功能。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校园文化呈缺乏主体文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的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道德标准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在高校扩张过程中,多校区管理模式多元化,使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加剧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造成高校主体校园文化的缺失。

2.高校校园文化脱离学生生活

高校校园文化中行政文化与学术文化矛盾加剧,校园主流文化脱离学生生活。教授、博士积极竟聘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看重职称评定,课程设置、基础建设、学校管理重心向教职员工倾斜,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活动基本是由团委、学生处、院(系)党团组织等学生管理部门出于学校文件性、制度性的安排,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和爱好相差甚远,忽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3、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着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指引方向,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4、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通过对比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和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特点,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特色不够鲜明、我国高校普遍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国高校科研基础薄弱。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中的综合竞争能力,我国高校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校园文化的宝贵经验,使之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服务。

三、和谐管理理念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1、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和谐管理中的和谐主题指的是组织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有一定阶段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全局指导意义的核心任务与核心问题。高校应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结构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逐步建立、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2、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和谐管理强调关注人的主观性、主动性,因此,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学生作为学校教学中的主体,是学校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展开的,没有学生,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二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无私地奉献。优秀学生的培养,更主要依靠的是教师主导性的发挥。高等院校要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教学的观念,将师资建设与学生发展放在同等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进步与人才培养的和谐,实现共同进步。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和谐管理强调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具体可理解为活动安排(规则)与资源配置(资源)的规范化与结构化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补充。

4、加强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

和谐管理强调着眼于相对确定性下的科学设计和优化。随着国际接触与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密切,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正以多种途径和方式传入我国,渗透到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中,我国高校应该选择性的吸取国外高校成功的校园文化,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首先,积极拓展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其次,扩大留学教育的规模。一方面要扩大我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的队伍,一方面要扩大外国学生来我国留学的队伍。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韩巍,葛京.和谐管理理论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陆晓艺;党辉 和谐管理理念下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经济师 2008-11-05 期刊

[3] 赵美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改革与开放 2009-07-15 期刊

[4] 杨晓江.美国学者视野中的校园文化.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

[5] 陈宜大.关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思考.沈阳: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转化应用;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形象和标志,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无形中促进人们的思想进步和素质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研究,以期能够在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同时,有效发挥大学的育人功能。现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是现实中大部分的成果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领域,并没有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意义,无法有效的促进文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研究的深入,因此,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的意义、现状以及问题,从现状和问题着手,找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新路径就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意义

总体来讲,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即高校文化的建设,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丰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具体看来,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1.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校园生活的主体,势必是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载体和路径,在促进校园文化转化应用的过程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不仅能够为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路径,还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锻炼自我、展示才华,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得以启发,进行文化的创新与创造,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2.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提升高校办学魅力。高校校园文化不仅仅包括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还有不可或缺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中,要进行物质文化的建设,更要与时俱进,注重校园精神文明、体制机制以及行为规范的改造与完善,在这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无疑会对学生和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和教师自觉的规范自身行为、振奋自己的精神状态,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情操,从而有益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维护,提高学校的影响力,树立高校良好的形象,彰显其教学魅力与底蕴。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当今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也要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在实践过程中,要创造形式多样的载体,不断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同时,高校也是先进思想的集散地,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将在师生群体中得以实践,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开来。

4.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随着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对高校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也丰富起来,然而,由于缺乏对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这些理论并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另外,纵观近十年来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成果,虽然研究的角度颇多,但不可避免的仍旧存在形式单一、研究重复,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理论的研究也过于表面化,多流于形式,其实,归根结底大部分都是由于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缺乏转化应用的原因,将丰富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才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进而发现理论的不足,通过实践解决新问题、新矛盾,使理论的研究得以深入发展。

二、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问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各个高校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研究,表现在加大本校形象塑造,主动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在理论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近两年爆发式增长的校园文化研究学术成果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文化建设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学校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完善校园环境、建立学校文化符号,增进校园文化氛围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承认,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在成果转化应用上没能跟得上理论的发展,相对于丰富的理论成果,文化研究在实践应用上也稍显匮乏,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大学生是校园活动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也是各个活动的主要受益者和参与者,而在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上,却没能充分的将学生纳入实践者之中,或者只是一味的采取一些简单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往往使成果的传播与实践流于形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是思维最活跃、行动力最充足的一代,应该借助学生的力量,将学生真正的看作学校的主人,在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上,听取学生的建议,甚至将一部分工作交由学生去做,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化研究成果首先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和应用开来。

2.对成果的转化应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上也稍显狭隘。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大多学校还没有能够真正的从思想上树立起进行转化应用的意识,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认为只要将理论丰富起来,将优秀的理论传播开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取得成功。殊不知,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重在将其应用于实践,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在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丰富理论的相互作用中,即在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得理论认知,从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反复循环和上升中,高校文化成果才能得到转化应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3.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不足,缺乏指导。对于如何做好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各个高校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体看来实践能力稍显不足,并且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这就使得各个高校在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中不断的进行交流学习,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但由于都处于初期,导致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路径相同、文化活动缺乏新意、高校文化建设趋于一致,缺乏个性,这实际上限制了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最终阻碍了文化创新和发展。

4.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做保障。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转化,首先必须解决体制先行的问题,只有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才能实现有效转化。完善的体制机制应当包括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创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的治理政绩考核机制,科学的实践决策机制以及有效的导向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监督机制。而现实中多数高校并没有相对完善的体制机制,甚至只是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流于形式,交由一些非专业人员做做面子工程严重阻碍了校园文化的实践发展。

5.缺乏有效的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载体。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势必需要一定的媒介和载体,创造有效的实施载体,是促进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步。而大多数高校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例如,校园文化品牌的建立缺乏新意,大多为了学校形象工程照搬照抄国外经验或者其他高校;没有充分调动自身学校的积极性;高校治理上出现“泛行政化”现象,高校功利性增强,商业气息浓、学术浮躁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有效载体的缺乏,严重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转化应用。

参考文献:

[1]房兴.近十年来国内高校校园文化研究评述[J].学海纵横,2015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111-03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更是党的十对全体国民提出的重要课题。在高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认同度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师生通过网络进行的校园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是校园文化内容得以表达和实现的条件与载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因素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创业意识、成长意识的形成,也给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挑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和内容,把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先进科技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渠道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师生共进”的和谐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化,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文化的交融与繁衍日益广泛,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政治性特征隐性存在于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活动中。受西方不良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片面追求个体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俗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潜性教育作用和渗透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精神已是当务之急。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认同度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高度自主的创造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建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形式,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不断提升青年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创建、参与中的互动、开放、平等又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网络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在参与、互动、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形态进行传导和散播。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高校网络文化的视野中加以思考,以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和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建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关涉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对社会文化“热点”和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内容要深度挖掘、深入解读。在理论课课堂上围绕“热点”问题,选准时机,找准事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深入挖掘其教育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引导教育。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开放的社会性为大学生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载体移动方便,信息来源高度开放,交流共时互动,传播跨越时空和身份界限”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它还“打破了校园疆界,破除了地狱鸿沟”。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架构了桥梁。此外,校园网的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但同时又易引起学生对信息资源内容的误解,对信息处理的错误观念,导致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的现象,这又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文化选择功能,“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各种环境影响进行选择和调节,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转移环境影响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景”。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应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

3 高校网络文化复杂的价值多元性挑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网络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尖锐矛盾和冲突的纷繁芜杂的多元世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对现实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网络文化的共同反映。信息来源的开放性带来了内容的多元化,加之新兴社会文化传播方式以更为自由的传播途径,无孔不入,使各种社会舆论信息良莠不齐,这些状况冲击并消解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少数学生社会道德生活呈现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维护和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困难和障碍。面对如此复杂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整合功能。要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性,积极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有效地传送给受教育者,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并始终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有序发展和谐共存。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对校园网络文化呈现出的多层面、多渠道的不同声音分门别类,有效识别,唱响主旋律,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阵地。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高校网络推动了大学生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合与发展,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愈加强烈。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完全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从虚拟空间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满足。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缓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但同时,网络中的污浊和混沌也在腐蚀着他们的意志和心灵,迷惑他们的行为选择。高校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性对大学生性情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增加了难度,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同时,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研究,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教师与学生作为建设主体,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网络渠道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因此,依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鲜明的育人导向功能,探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如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准确概括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网络文化的特殊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围绕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对高校网络文化功能的研究应以育人为主旋律,构建智育、德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研究模式。

1 智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能的锻炼开发大学生的智能。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性研究,积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高校校园教育网络,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愿科研、自专学术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智育功能。

2 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艺术,遵循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将学生内在需求和时展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着眼于时展语境,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新途径,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美育,是指以美育人,使大学生在美的创造和鉴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渐实现心理更加健全、人格更趋完美、个性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大美育”观为指导,高校网络文化内容要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例如,网络文化内容按照美的内涵分设“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专栏。“内在美”专栏可通过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优秀作品的正能量的发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在美”专栏可设置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打造青年学生喜爱的时尚、健康主流,在传递富于美感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对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以正确引导。

4 行育,主要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加强高校网络的行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网络建设要抓好网络舆情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关注校园网、博客群、网络社区、BBS论坛等网络空间,真正参与相关内容的建设与交流,建设公平、公正、和谐、友好的网络舆情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高校网络主流舆论。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积极主动研发网络产品,如师生共创微电影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大学生喜欢的个性化沟通平台,如博客,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5 教育,指大学文化育人既要通过显性教育方式。如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具体形式来实现,又要通过隐性教育,即大学的学风、教风、校风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途径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在高校网络文化中营造和谐、唯美的校园文化,注重寓教于“境”。如将学校的校史、优良传统记载于网络文化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独特气质和校园气派,自觉地融人到校园情境中。此外,校园网络文化还应匹配相关课程教育的教育资源,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相关人物的介绍、评论。通过榜样人物实例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根植于社会,容易受到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受到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碰撞,更易呈现思想纷呈的局面。因此,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原则,以培养德育、智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效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开辟了高校校园网络并将其作为“第三课堂”与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的“第二课堂”并驾齐驱。网络课堂具有超越时空、随时随地开展工作的育人优势。因此,优质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 建设优质高校网络文化,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网络既是舆论阵地,又是思想宣传阵地。对高校来说,积极采取措施,创新方法,开拓路径,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管理,营造健康、积极、文明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和谐、优质的高校网络文化,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基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的现实问题。例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实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目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现存的社会问题,不被现实问题所困惑。强化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使高校网络真正成为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