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7:15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范文1

关键词:教育活动 批评指正 乐于接受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

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

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过多地横加指责,或告之家长加以惩罚,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XX-1-16 23:42 回复

juimlo1986

0位粉丝

2楼

3、利用情境批评

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假如:

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

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泠处理代替热处理

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四、批评的注意点

1、要“批评”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要“批”而有情

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3、批评注意分寸

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有的宜在课后个谈心时悄悄“说”;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寓批评于尊重之中,于表扬之中,于谈心之中,于谅解之中,于自责之中,于关怀之中,于希望之中,于玩笑之中,于幽默之中,于激励之中。这样的批评,没有疾言厉色的指责,没有错一罚百的处罚,但是被批评的学生在汗颜愧疚的同时萌生的是知错改错的决心。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范文2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思想;高校;德育教育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改革开放步伐的加速,青年学生受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因素影响,一些西方国家正着力对我国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导致大学生各种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并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消极现象,高校德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在高校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把德育贯穿到课堂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是非常必要的。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包含有丰富的德育思想,从而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邓小平的学校教育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洞察力,对于高校培养更多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富有战略指导意义。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理解邓小平的学校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并用来指导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高校的德育工作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宝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的设计中,教育始终占据主要的位置,其中思想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任务与目标、原则与方法、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等基本问题作了一系列论述。它们前后联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续和发展,对于改进和加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主要探讨有关德育的问题,以期有助于高校德育教育。

第一,关于德育目标。邓小平明确指出要把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邓小平又在1980年将这一目标明确化,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1](P369)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2](P110)。“四有”是社会主义新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又包含科学文化素质,这两个方面形成统一整体。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四有”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2](P153)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使全体人民做到有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保证。

第二,关于教育核心。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改革开放步伐的加速,青年学生受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文化多样化的思想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正着力对我国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导致大学生各种思想观念发生碰撞,高校德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为首”,其中“德育为首”重要的是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正如邓小平所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P157)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还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武装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要引导青年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面前,善于思考,提高明辨是非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信仰和道德。而且邓小平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的结合:“但这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2](P158)

第三,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邓小平认为一个民族的振兴靠教育,而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处在教育的关键地位。“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2](P160)对于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大力发展教育,就要增加教育投入,大力增加教育经费。

第四,关于教育方法、手段。邓小平同志强调:“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2](P161)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P161)。我们要改善以前理论的灌输教育,加强道德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强调对青年学生加强安定团结的教育,不仅对于现实,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都有重要的作用。他说:“中国不能乱哄哄的,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搞建设才有出路。一切反对、妨碍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东西都要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都要排除。要用这个道理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2](P162)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对于实现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特别加以重视。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借鉴

邓小平的德育思想立足于社会大教育、大德育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德育的地位、目标层次、内容体系、途径方法及管理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是对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新发展,为构建新时期德育理论系统,增强德育实效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邓小平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出发,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建立了“开放德育”思想。他的“开放德育”思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德育从学校教育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二是德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培养跨世纪人才。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使得德育跳出了学校的框框,走向了社会,并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社会化的学校德育。邓小平的“开放德育”思想不仅强调德育要走向社会,而且强调要走向世界。他指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优秀文化成果,当然,也包括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领域的优秀成果。这就提出了德育也要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因此,高校德育要善于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德育的一些先进思想和方法,注意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对合理的东西要加以吸收和运用。

在邓小平的德育思想中,特别强调理想信念的培养。历史表明,理想、信仰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但信仰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非科学的信仰必将逐步地被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所代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终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了人们的信仰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我们既要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去完成现阶段的历史任务,这样才能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引向胜利。同样,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离开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也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的。因此,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任何动摇、否定和亵渎,都是完全错误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青年学生中出现的怀疑社会主义制度、向往西方生活、价值取向移位等等问题,往往都是同理想信念的失落相联系的。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它从反面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德育要与严格的管理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青年学生,主要是教育引导的问题。我们不能搞运动”,“方法以教育、引导为主”[3](P204)这就是说,我们实施学校德育,主要是靠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向学生传播和灌输革命的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但仅有教育引导还不够,还必须把正面教育与严格的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小平同志讲,我们“不能排除使用某种专政手段,使用纪律、法律手段”,“对于严重破坏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又屡教不改的人,也要采取严格措施加以认真的教养改造,不能让这极少数人危害学校和社会”[4](P106)。只有坚持正面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校德育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既要靠自身的自律,更要靠学校教育,对青年学生,则主要靠学校的德育来实现。首先,要把德育放在教学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要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教育,这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各科教学并未对德育予以足够的重视。许多老师认为,德育是德育课老师、辅导员的事,而任课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本学科的知识,不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断层,让学生认为只有上政治课、德育课时才有德育教育。因此,许多教师无视学生的思想状况,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使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形成连贯性,继而导致德育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不良后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育人是首要的,每个老师都要身正示范,把德育放在教学的核心。其次,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比较于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学校扩大规模等,学校在德育方面没有提高到应有的层次,对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没有提高到应有的程度,不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大多数辅导员还有行政工作,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也就不能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师的劳动强度比较大,投入精力比较多,因此要减少辅导员的行政工作和劳动强度,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才能使教育者的劳动成果得到更好的肯定。第三,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才能对学生产生身正示范的作用。一是形象渗透。德育工作者与其他教育者有所不同,德育工作者起到直接楷模作用,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乃至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要成为楷模,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身正示范,不然学生就不会信服教师,自然就不会真心尊重教师。二是品格渗透。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教师的品格、个人魅力至关重要。教师要讲正气、自律等,并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三是情感渗透。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成为同志式、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真心沟通,而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认为对教师言听计从的就是好学生,对自己有意见的就是差学生。教师要真正与学生情感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了解也会有利于教师的教育,与学生沟通就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有利于抓教育的重点,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也是重要一环。社会实践是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职场招聘也要求有相关经验,因此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结合学院特色、学生意愿精心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及专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性,并且能为学生将来的工作积累相关经验。学生就业时往往面临没有工作经验的困境,长期的专业性强的社会实践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社会实践就会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也就带动了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而改进教学方式是现实的需要。在当前德育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网上开设德育网站、网页,并吸取国内外德育教育的最新发展经验,及时更新,使大学生接受到网上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效果。德育内容应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进行展开,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予以正确指导。课堂教学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条件、氛围、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使课堂教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氛轻松,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有所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德育教育者面向各个专业学生,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了解各专业及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了解专业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与教学相结合。同时,教育者也可以将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引入德育工作领域,提高德育工作的知识含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教育(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范文3

[关键词] 社会变革;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困境

变革型社会变革成为新常态,经济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政治和意识形态争夺暗流涌动,古今、中外文化相互冲突和融合,伦理道德陷入“阿伦特困境”即“现代世界的教育问题在于这个事实:教育本质上不能放弃权威或传统,但它又必须存在于一个既非权威所建构,又无传统可维系的世界里。”[1] 变革型社会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是教育也需要主动变革。

变革性社会,已有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文化伦理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社会变革要求,已然成为社会的共识。基础教育关涉青少年成长成才,关涉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变革的焦点领域。社会变革背景下,基础教育目标、环境、关系、文化等场域迎来变革,要求中小学德育走向专业化。此外,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变革导致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这种消极影响在基础教育领域阻碍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加以专业化的干预,因此,要求中小学教师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走向专业化。近年来,学者们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德育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从能力视角来审视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的研究还比较少。由此,本文尝试在社会变革的现实背景下,以德育能力专业化为视角,与时俱进的审视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困境场域,探寻中小学教师变革型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可能性。

一、变革让德育陷入困境

“变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2]“教育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变革是教育得以延续的一种‘基本法则’,它标志着教育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3]。社会变革导致教育环境和教育系统发生变革,使德育陷入了德育内涵困惑、德育主体困顿、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等三重困境。

(一)德育内涵困惑

德育的内涵决定着德育的深度和广度。从德育内容的广度上来讲,德育内容具有基本性和时代性特征。基本性德育内容是指德育之于人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普适性要求,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时代性德育内容可从历史和意识形态两个向度加以解释。历史的向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现实对德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德育内涵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德育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视角下,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国民教育的德育维度势必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一直以来,对于德育是否走向政治,在学术界存在争论,比较熟悉的就是“小德育”和“大德育”之争。持“小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不应泛政治化;而持“大德育”观点者认为:德育是指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等。在社会变革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而发生流变,从德育专业化要求出发,对德育内涵和内容的不同界定,对专业德育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德育陷入困惑,势必深刻影响德育实践。

(二)德育主体困顿

德育是谁的工作?德育如何前行?如何走出德育倦怠?在中小学,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德育是否也是全体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内容,则存在争议。对德育主体认识的不同,直接影响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中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

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德育科教师的工作,而不是非德育科教师的工作。德育是一门专业活动,是德育科教师主要工作,德育科教师负责启蒙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绪,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非德育课堂上出现的学生道德问题,应当交由德育教师来处理。

另一种观点认为,立德树人是全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依靠课堂内外的共同努力。德育对于教学的特殊规定性意味着道德教育应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维度,包括非德育科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都应承担道德教育的使命。因此,具备有效的专业道德能力,不仅是对德育科教师的要求,同样也是对非德育科教师的要求。

德育责任主体不明,导致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都陷入德育是否“作为”的两难境地。这种心理困境的长久滋生,还会导致教师陷入德育倦怠的疲惫状态。

(三)德育能力专业化困局

20世纪60 年代末70年代初,教师专业化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在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业型教师,“实地调研表明,不论是德育学科教师还是非德育学科教师都缺乏专业的德育能力”[4],教师德育能力陷入专业化困局。

炔课度的困局主要体现在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内化的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方面。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道德;另一个层面是教师具备开展有效德育工作所需要的德育理论知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是对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建构的知识和素质要求。在现实中,往往存在重视教师本人的德性和品质,而忽略了德育专业知识的要求的困局。

外部维度的困局主要表现为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对教师外化德育活动的能力要求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只需要教师具备专业德育理论知识,外化的德育行为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忽略专业德育能力的培养;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必须经过训练,并在实践锻炼中获得,是对传统经验型教师德育提出的专业化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在德育维度的能力建构。

二、走向变革:变革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走出困境场域,需要变革传统经验型德育思维,从能力专业化视角审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合理域限,重点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的层次和结构,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

(一)专业德育能力层次

专业德育能力包括德育、专业德育和专业德育能力三个递进层次的含义。搞清楚这三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是我们厘清专业德育能力结构和开展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首先,德育的含义。如前所述,德育存在大小德育之争的解释学困境。从德育的首义来讲,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但是,德育具有实践性,德育的含义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伦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德育政治泛化倾向应当杜绝,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檀传宝先生指出的德育应当防止“泛政治化”,又要杜绝“去政治化”,德育要让“公民人格和道德人格相互支撑”。他还从历史形态视角将德育划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与现代学校德育。

其次,专业德育的含义。专业德育是从德育专业化出发,将德育视作专业化教育活动,是“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素养中德育维度的专业化,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容包括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以及专业德育情感。”[5]专业德育包括教师德育专业化和德育教师专业化两个维度。前者是就德育而言,需要专业化的知识架构和能力体系;后者是就教师而言,需要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走向专业化。同时,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第一目标,德育科教师和非德育科教师协同德育过程,是专业德育的现实要求。

再次,专业德育能力的含义。把握专业德育能力的内涵,可以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考察。从心理学视角,“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6],专业德育能力则是教师开展专业德育工作所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组织行为学视角,是指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胜任力,指教师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达成德育目标的能力。专业德育能力是对教师德育能力专业化方面的要求,反映教师德育能力结构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特点。从德育走向专业德育,再到专业德育能力,体现了德育的实践性特征,是德育与教育教学专业化实践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

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性,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可以划分不同的能力类型,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结构是不同的。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开展教师职前职后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实践标准,是衡量教师专业德育能力水平的依据。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由内之外,可以划分为一般教育能力、专业德育能力两个层次。

第一,一般教育能力结构生成。一般教育能力结构是指对所有的教师而言,所要求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结合。德育能力是教育能力在德育维度的能力体现,因此,教育能力是德育能力的基础能力,也是专业德育能力结构中的处于基础地位的一般性能力。对于教育能力结构的研究,学者们较早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孟育群认为教师能力结构包括: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张晓红通过问卷分析认为“中学教师教育能力包括:交流沟通、育人为先能力;推陈出新,能动教学能力;把握课标、灵活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勤于研究能力。”[7]作者认为,教师一般教育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课堂知识传授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教育信息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第二,专业德育能力结构生成。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是指教师为专业化德育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学者们对德育能力构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有:刘争先博士认为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德育学科专业能力、组织和管理德育过程的能力、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三个方面。檀传宝教授发出“教师专业化≠教学专业化”论断,提出了“教师德育专业化”命题,并指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专业伦理和专业知能(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8],丰富了教师专业德育能力培养的伦理学内涵。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结构除了普遍认同的德育学科专业能力、过程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和伦理建构能力以外,作者认为,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还可以增加情感共振能力、思潮辨识能力、变革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结构内容。

情感共振能力是在德育过程中,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从而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思潮辨识能力是教师主动辨别社会不良思潮,科学分析,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凝聚班级良好氛围的能力;变革适应能力是教师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现实,甄别变革带来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引领学生适应变革、积极创新的能力。

总之,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和培养体系建构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研究视角的不同,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的途径也不尽相同。檀传宝教授在探讨如何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时提出从政府、大学、中小学校及中小学教师三个主体的视角建构教师德育专业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也可从关系的视角,审视中小学教师在与学生、学校、学生家庭、同事、社会等的关系互动,关照教师专业德育能力生成。还可以从道德心理学出发,基于德育能力形成的心理学特征展开剖析,厘清教师专业德育能力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汉娜・阿伦特.过去和未来之间[M],译林出版社,2011,181.

[2]中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6.

[3]王万俊.略析教育变革理论中的变革、改革、革新、革命四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

[4]刘争先.学科德育与教师的德育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5]刘海莲.教师德育专业化:内涵、途径和方法[J].教师教育论坛,2014,(8).

[6]普通心理学编写组.普通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反思问题;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47-01

针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而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运算之外,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度。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也同时要求老师要在家教学课堂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促进效果,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在课堂与学生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思想灌输,理论学习与德育学习互相融会贯通,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1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1.1 对小学德育渗透观念意识淡薄。

小学数学课程上的教学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在感性认知上通过实践基于一定的引导作用,而在德育教育问题上的挂念渗透意识淡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方法布局多元化、形式内容单一,就会造成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感,从而削弱了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老师本身对德育观念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提升数学学习效率,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的首要服务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学习习惯的对错等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普及。很多老师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来,很难适应现代教改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实践过程中变化出现不伦不类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不会达到教改要求下的知识吸收,也不会达到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效果,进而导致德育渗透工作很难更好的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得以实施和运用。

1.2 德育渗透方式单一,学生兴趣感不浓厚。

教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少、形式多,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要积极地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的机会。很多情况下老师恰恰忽略了在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地位,主观上操控课堂,让学生们被动的吸收数学知识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方法。学生们在直接吸收知识的状态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有直接的影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灌输也就无法正常进行。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较强,找好小学生的兴趣切入点极为重要。在教学环节中老师只顾死板的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对其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及时的向学生做引导。老师对数学学科中开展德育渗透的内容不能及时的进行正确认知,只讲解数学理论运算知识的教授,不掺杂实践生活的课堂活动就会在内容上略显空泛。实践内容的思想引导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让学生对数学学科贴近生活的道理有一定的认知。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策略

2.1 加强德育认知观念,丰富数学渗透方式和方法。

首先校方要加强教师内部队伍建设,对教学进行课改教学目标观念的渗透和普及。校方加大力度对德育渗透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措施,促进教师对其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教师提起重视的前提下,就会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流程做规划革新。开展数学课堂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就是数学学科中最好的德育渗透途径之一,对吸引学生兴趣感作用较强。老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编制特点和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创设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生活情景。以适应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为主线,让情景教学情结搭载德育意识功能。学校要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团体实践活动,走出课堂在实践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参照物,更好的吸收教学内容。在情景活动中对学生的德育观念进一步加以引导,促使学生自愿接受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知识的吸收过程。加强德育认知观念,丰富小学数学渗透方式和方法,促进德育工作的在数学学科中的有效落实。

2.2 注重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对小学生这一生源群体来说,渴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认可和赞许。对于来自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认可尤为重要,这是满足小学生刚刚萌芽羞耻心理的阶段。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开朗的面对每次成功与失败等德育教育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的运营评价体系,开展数学学习小组合作式解题方式。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数学题进行审题、分析、探讨解题方法,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与同学分享整个解题过程,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融进每个小组的学习氛围例,对学生们的看法和解题思路做及时的更正和观念上的正确引导,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老师细心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和肯定,在学生们思想错误表达时避免正面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找到一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避免引发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老师对学生不断肯定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意识、思想创新能力等德育教育观念的渗透。

3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与德育渗透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相互融汇贯通。在创新能力、语言表达、感性认知思维等德育教育内容方面都有所提高,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力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迫在眉睫,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做贡献。不仅仅是小学数学一门学科,其他学科也与德育教育内容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小学的任课教师首先要全面提升自我职业道德素质,在自身具备高水准德育水平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观念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1] 曹羽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04).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范文5

关键词:四位一体 教学结构 思想政治

一、建立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二)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一)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整等疑难与困惑,应以提升实践智慧为目标取向,遵循满足需求、基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三原则,来设计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是关乎培训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侧重理论、理念,培训方式以讲座为主,这种培训脱离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艰巨性,它不可能有完全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我闪认真研究。

一、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是提升实践智慧

培训目标是构建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依据,必须首先厘清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

教师培训目标取向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知识取向,即通过培训,丰富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二是技能取向,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活动设计技能等;三是能力取向,即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增强工作能力。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知识基础较扎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双肩挑”,但就德育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技能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备的,但作为德育骨干教师仅有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具体的德育情境和德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是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升的内化,也就是实践智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教师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应用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解决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把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秉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与立场,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尤应如此。我们把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帮助德育骨干教师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德育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按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培训目标,再确定如何选择教育经验,也就是在培训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即培训课程,然后思考如何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如何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提升实践智慧,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德育骨干教师是成人学习者,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应当因成人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德育骨干教师的现状、需求,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内容针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课程要注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培训。因此,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以满足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给予参训者足够的选择权和机会,围绕参训者的需求组织教学。其次是要克服简单的“传授”、“讲解”、“指导”之类的形式所体现的单项研修或集中训练,应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2.基于实践的原则:要以德育骨干教师工作实践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充分尊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培训者必须和培训对象一起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通过案例的采集、评析、反思等研修方式,让存在的问题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步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由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动态课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要用前沿的理论来诠释,最终要升华为理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总体框架

1.以问题为核心,确定培训专题。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比较全面地收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案例写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反思性培训专题,形成了七个培训模块。

2.以专题为纽带,组合理论与实践。反思性培训专题就是培训对象急需弄清楚的实践问题,培训者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选择最前沿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临床性”的,培训者通过学习理论,达到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实践中的问题,对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安排“德育原理”、“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几个问题”等两个理论讲座,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学校德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案例的撰写与评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专题,安排了“德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理论讲座,紧接着举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观摩”、“班级活动课研讨”活动。在这里专题是纽带,紧紧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培训模式。德育骨干培训要本着开放、互动、实践、反思、创新的理念,开展讲授、交流、观摩、讨论、考察、研究等活动,为凸显提升实践智慧的目标取向,我们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研究发现—提升智慧五步培训模式,每个专题均按五步模式滚动推进。

(1)理论学习是先导。理论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自学研修等形式,培训力争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剖析相融合,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促进,使理论培训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

(2)实践反思是基础。实践反思主要采用自我诊断、案例评析、课堂观摩、活动设计、专题考察、撰写心得等形式,实践反思强调实践真实扎实、反思真切深刻,真正让实践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

(3)交流分享是促进。交流分享主要采用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德育论坛、经验交流、观点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强调全员参与、观点鲜明,既注重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分享,又注重培训对象与导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研究发现是创新。研究发现主要采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归纳整理、理论概括、专题总结等形式,研究发现强调切口要小、过程要实、挖掘要深,让研究发现成为德育创新的源泉。

(5)提升智慧是归宿。提升智慧主要采用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效,真正达到提升实践智慧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姜勇.实践取向的课程实施刍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2,(6).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范文7

关键词:小学德育 ;教学问题 ;解决措施

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基础与保障。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德育、智育、体育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与促进的关系,通过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当学生对道德是非有正确的判断力,对客观事物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为我国学校教育提供保障。

一、小学阶段展开德育的意义

德育也称为是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学内容的讲解、道德思想的传递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实现对学生政治意识、道德观念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德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的核心,也是新课改的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展开德育,意义重大:第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社会阅历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还不全面,甚至不能对一些社会现象做出准确的判断。德育就是通过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与道德等多方面内容的教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第二,促进两个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小学阶段展开德育,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增强其社会觉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改变社会风气,提升文化素养。第三,有利于教学进度的开展。小学德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学科的情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不但能提升小学生的素养,而且对其后续学习活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小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不足,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校自身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家庭教育中德育的缺失、德育内容空泛且形式单一、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枯燥理论知识的讲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才能找到病源,然后对症下药。1.德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重智育轻德育是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从学校与教师的角度而言,虽然认识到了德育对小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德育并不会成为衡量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人们习惯了用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在考试中道德与法治所占分值较低,甚至还有很多学校不会将这一学科的成绩纳入总成绩中进行综合评价。这就使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做到了知识的传递,但是对德育的渗透不足,这也是影响小学生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2.家庭中德育的缺失小学德育需要学校中教师向学生传递道德要求,做出道德示范,但是家庭教育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环节。家长的言行、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素质、性格以及教育理念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小学生,很多家庭中德育的缺失是影响小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中德育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低,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要求缺乏章法,孩子一旦出现错误,动辄斥责、打骂。既不能给孩子做出良好的道德示范,同时也不会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德育引导。第二,隔代教育中溺爱明显。在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对其展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们多半是被祖父母所照顾与教育。祖父母对学生的约束力不足,溺爱现象明显,导致很多小学生存在着不良习惯,道德素养不高。留守儿童家庭中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很多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反馈与解决,也是学校德育的一大阻碍。第三,家长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自身也有着明确的道德是非观念,但是缺专业且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同时家长也很少主动和教师交流沟通,未能掌握科学的德育方式,导致了家庭德育效果不足。3.德育教学内容空洞、方式单一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时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合理,仅仅根据教材来编制教学计划,但忽视了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学计划的制定更偏向于“成人化”,这就导致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语言抽象化,教学内容空洞,完全是根据教材照本宣科,教学实效性不足。此外,从德育开展的形式来看,也相对陈旧且单一化。很多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未能结合生活案例进行分析,也未能展开德育实践活动,更不是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渗透的,而是单纯的语言讲解,给学生一种空洞的说教感。枯燥的德育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其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影响了德育效果。4.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素养有较大负面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变革,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也给人们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便利,当前很多小学生也拥有了智能手机。这就意味着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网络信息,但是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辨别能力不足,网络上的东西错综复杂,不乏存在一些不良信息,影响了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与价值观念。例如一些平台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做出了很多故意搞怪的言行,还存在着拜金主义思想。一些网络直播、游戏等也存在着一些不良思想与价值观念,影响了小学道德教育的良好开展。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学生查阅学习资料,开阔阅读视野提供便利,同时也难以避免有一些不良文化侵蚀小学生的思想,如何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网络文化,是当前家庭与学校德育中都亟待解决的问题。5.理论知识的讲解过于枯燥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对社会事件的思考更是深刻。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自然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小学德育课程也往往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给学生分析一些道德要求、法律规范以及社会风俗等。但是,德育单纯凭借理论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一味地强调理论,对学生而言不但毫无新意,并且会感到枯燥,教师讲解的大道理对学生而言就是说教,学生逐渐会对这一课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样既会影响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难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三、优化小学德育的举措

小学德育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当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提升对小学德育的重视程度第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扩展德育空间。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实施,教师应当意识到学校教育不单要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育人”。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从多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才能给其他学科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实现德智并重,给德育更大的空间,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第二,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提升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只有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注重“德育”这一指标,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时刻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才能改变此前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德育的忽视。每个学期在教学评价工作中增加教师德育教学能力的指标,将班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成绩、日常道德行为等都纳入其中,既增强了教师对德育的重视,还提升了这一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第三,营造良好德育环境,增强德育教学实效。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文艺活动、传统美德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文化氛围,提供更多的德育契机,优化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可以在植树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外植树种草,并在这一活动中渗透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理念,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又如在国庆节期间可以展开以爱国、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们可以制手抄报,进行歌曲演唱,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社会,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2.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并非是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反复且动态培养的过程,尤其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作为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因此要以较高的道德素养来要求自己,并注意从生活小事中进行德育。当孩子犯错或出现问题时,要将德育放在首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出现某种错误行为的原因,然后注意采用语言交流、故事引导、实例启发等方法来引导与教育孩子。此外,家长要注重与学校的沟通、合作,时刻关注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教师沟通。当发现孩子存在一些不足且不能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引导时,可以向教师请教,因为除了家长,教师最了解孩子性格与成长情况,而且是专业的教育人士。通过交流互动与合作,可以提升家庭德育的水平,也助力学校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3.优化德育的内容与方法第一,关于德育教学内容,教师不但要按照教材来编制德育教学计划,更要从各种书籍、网络信息中搜集更多的德育教学资源,让德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既要通过英雄人物、道德模范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更要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与判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与法治水平。第二,优化德育教学方法。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并非只有语言讲解与分析这一方式,故事情境的创设、舞台剧表演都是良好的德育教学方法,不但新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除了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如环境教育中开展“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展开各种清洁活动、植树种草活动;在感恩教育中开展“今天我当家”,让学生作为“一家之主”负责当天的所有家务,体会父母的辛劳,感恩父母对自己的关爱。4.合理利用网络文化在网络时代,小学生不可能不接触网络,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作为家长与教师要看到网络对小学生培养的优势与弊端。自然要“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要合理利用网络中的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而为了避免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同时保证学生正常使用网络开展学习,可以在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计算机中安装屏蔽软件,智能手机则开启儿童模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被网络中不良文化所影响。5.提升德育的趣味性传统的德育,教师采用的方式单一,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对其兴趣不高,自然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占据了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课后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背离了德育的初衷。因此教师可以改革教学方式,在德育课堂中增加一些趣味因素,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程的趣味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德育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小游戏,在展开“信任”这一主题的讲解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趣味开火车”的游戏,每五人一组,第一名同学的眼睛被遮住,后面的同学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在活动终点放置一把凳子,围绕凳子转一圈,返回起点则成功。可以几个小组竞赛,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在这一过程中,火车头不能偷看,但是后面的同学可以提示,双方之间的互相信任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小游戏会给学生更多的感触,也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综上所述,小学德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本文建议:加深对德育的重视、发挥家庭德育的作用、优化德育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合理利用网络文化,避免学生思想受到不良影响。此外,还应当提升德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此才能提升小学德育的教学实效,并给其他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姣俐《浅谈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教师》2019年第4期。

[2]和淑荣《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明日》2019年第12期。

[3]雷群娣《浅谈新时代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年第11期。

[4]陈俊英《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研究》,《国际教育论坛》2020年第11期。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范文8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德育修养

1 、加强理论学习。本学期,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新的义务教育法》、扎实开展师德大讨论活动,以“如何做个新形象高素质的教师”为主题,结合市教育局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并且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实践,撰写心得体会,提高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以教育行评为契机,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并有两位老师在镇德育论文汇编中荣获三等奖。

2、健全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将德育工作全面纳入班级及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落实好德育工作。

二、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加强管理、开展养成教育。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要求各班每周开展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受到了良好教育,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2、组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养成教育入手,强化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并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地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充分利用晨会、思品课、校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校园文化建设潜移教育

1、抓好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花园式”学校建设中,继续以美化、绿化管理为重点,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为师生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

2、积极创造条件,增设育人环境,进一步搞好德育阵地建设,各班能够及时更新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争章活动。保障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健康、和谐地开展,使每一名同学都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小学教育师德论文范文9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 渗透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91-02

通过中国知网,对“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现状”等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寻找到1990年初至2016年末间有关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期刊文章共40余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意识

喻学林(2007)指出,以学校道德教育是社会的道德建设的一条途径之一。以道德教育与学校的关系看,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李静波等(2007)指出,体育教学对我国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积极的影响,且对品德指标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

马姣(2009)指出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意识会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态度、行为和结果。较强的德育渗透意识会促使教师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优势。

从以上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以及高校的教师的德育意识还是较强的,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因为这是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前提。

2.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内容

王继强、王继娜(2005)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从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集体性、针对性、竞争性、规范性、表率性、交往性六个方面阐述了体育课是将智慧、体质、意志和道德品质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马姣指出体育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各项教学内容都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为寓德于体提供了良好条件。如通过对学生讲述中国体育史、奥运史、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武术等民族体育运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田径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等意志品质;通过球类活动,渗透集体主义思想、进取心、规则习惯;通过舞蹈和健美操,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王雪艳(2012)指出,在小学阶段绝大多数体育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不同的德育教育,有机渗透集w主义观念、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中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德育内容认识不系统,各家意见不一致,而具体的德育内容应该和我们体育教学中哪些运动技能结合没有研究的很透彻,这是我进行后续研究的主要动力。

3.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方法途径

王雪艳指出,体育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利用自己表率的教育时机(如教师的精神面貌、语言、衣着以及态度)、教学组织过程(调动队伍、分组教学、学生展示)、教材的特点(如短跑、耐久跑、球类)、利用身边典范的力量等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马万凤认为教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性;在实施德育方法上应综合考虑,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坚持实施方法的适应性原则。

由健把实施德育渗透的方法归纳如下:利用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建立课堂常规;利用体育实践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占领业余文化阵地;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运用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冯悦民、江翠萍认为可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抓住特殊教材,改变组织教法,课堂常规教育这五种途径进行。

研究者们对体育教学中试试德育渗透的方法假设了很多种,也罗列了很多种,但时效性如何?学生的收获如何?教师在渗透德育内容的时候有没有较好的建议,却没有交代清楚。

4.体育教学中德育的评价

陈秀华指出,教师要使思想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必须坚持经常性、加强紧密性、注重实践性、体现实效性、注意及时性的。

王雪艳指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形式主要以说教为主、形式单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和社会现实脱节严重。评价往往是体育教学评价最难实现的一部分,因为教学目标涉及的方面太多。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德育地位,已达成广泛共识。但是我们也发现有关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主要体现在:(1)关于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主要涉及体育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的意义、特点、途径和方法,理论与实践脱节;(2)关于将体育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具体结合的研究还很少,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研究;(3)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取得效果如何呢?还存有哪些问题?如何来解决等等。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中学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情况作深入的研究,这也是本研究今后要解决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