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创新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8:02

化学创新论文

化学创新论文范文1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由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的《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142个经济体中,我国排名第35;中国高校排名指数第9,高科技制造第16。⑥长期以来,我国走技术引进和引资合资的发展道路,导致我国技术附庸、创新惰性和产业“空心化”等不良后果,2012年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而美、日不到10%⑦。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013年最新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中国在被调查的60个国家中居于21位。⑧我国刚步入效率驱动型国家行列,离创新型国家的标准还存在一定距离,创新力不足与工科大学生创新力不强呈正相关。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统计资料显示,80.7%的美国工程师可在全球受雇,而只有10%的中国工程师满足同样的要求。2013年《洛桑年鉴》也表明,中国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连续多年位居末尾。美国高校创业率为20%以上,我国2012届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为2.0%⑨,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大学也仅为4%。工科大学生是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所依赖的宝贵人才资源,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工程师竞争力不足和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低下所折射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高校缺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和体制机制。当前大学创新创业文化的理论口号多于实践内容,创新创业的精神理念及价值观、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这些都严重制约大学师生内在创造力的发挥。

二、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路径

高校应确定富有个性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物质层面的文化为载体,以制度层面的文化为保障,并寓于行为文化之中,着眼于精神层面文化的升华。

1.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规律、富有个性。高校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明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在目标确定过程中,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大学人才培养的共性内容,又要强调自身的个性及特色。共性的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世界胸襟及良好的国际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身心健康,良好的创业道德等。高校个性目标必须体现出大学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潜质、专业要求及地缘特点等。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能改变世界的人”,这都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普遍存在创新创业人才素质内容欠缺的问题,大学育人理念要更新,即在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内包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因此,在大学培养目标设计中要体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创新创业精神文化:鼓励创新,兼容并蓄。创新创业精神文化是创新创业文化的灵魂,在整个创新创业文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反映大学师生面对创新创业的内心态度、意志状态和思想境界,即是创新创业价值观、创新创业思想、创新创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概括,是创新创业的根本和出发点。要树立与创新创业相适应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坚持“鼓励创新、兼容并蓄”的原则,牢固确立以创新为荣的价值观,倡导“有创意、善创新、能创造、敢创业”的文化氛围,为推进教育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鼓励创新,兼容并蓄”是产生创新的基础条件,也是大学创新文化的重要内涵。一是鼓励合作,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大科学”时代提高科技创新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后现代化”时代激活资源存量、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二是保护个性、自由竞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曾指出:“营造富有创新精神文化的最大难题,在于找到能鼓励不同观点发表的途径。”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因此,高校要鼓励学术争鸣,提倡求异思维,活跃学术气氛。三是宽容失败,不怕失败。美国硅谷创业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Itisoktofail”是创业者的座右铭、安慰剂。我国高校要具备“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的包容胸怀,培养学生正视失败、敢于创新的态度。

3.创新创业机制文化:优势互补、协同共赢。制度建设是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的基础。目前,我们亟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创新创业意识、保障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创新创业思想和奖励创新创业行为。建立政府激励、社会激励和市场激励机制,确定创新创业价值导向。政府、企业、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上高度契合,也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依据“协同创新三螺旋”理论,三方应优势互补、目标行为协同,才能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政府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政策推动、行为主导等方面,高校则更多地体现在育人主体、整合资源等方面,企业和社会则更多地体现在资金支持、创业包容等创业环境方面。通过给予大学生荣誉、基金、环境等支持,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时尚、风气,从而使之有目的、有动力、无忧虑地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实践。

4.创新创业行为文化:师生共创、教学相长。高校创新创业行为文化寓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外化在师生的“教”与“学”行为。教学模式改革包括静态的课程设置和动态的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改革上可借鉴美国经验,即1/3以上大学在本科教学、1/5以上大学在研究生教学中设置创业课程、1/3以上大学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设置创业课程。麻省理工学院(MIT)开设的音乐和艺术课程多达几十门,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保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必要张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⑩对此,我国高校应积极借鉴并进行本土化改造。一是开设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在课程设置上讲究新颖、实用。二是重视通识课程建设,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方法上,一方面可以采取小班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制订个性化“营养套餐”,尝试采取“创新创业通识课+专业课”方式,既扩大创新创业教育受益面,又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为在创新创业方面有强烈需求的学生提供小班化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探索精神。哈佛大学肯尼迪公园门柱上铭刻着“创造权力的人对国家的强大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但质疑权力的人做出的贡献同样必不可少,特别是当这种质疑与私利无涉时”。三是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麻省理工学院采用“学生自行设计安装机器零件”的教育方式,培养了一批批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也将社会实践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应坚持“能力为本、显隐结合”的原则,扩大教育空间,做到理论与实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二结合”,课堂内外、书本内外、学校内外“三统一”,采取“模拟公司”“创业茶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演习,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化学创新论文范文2

一、高等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中的思想文化障碍

思想文化障碍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学制度的创新进程。高校教学管理观念中应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管理,激励教职工积极地参与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管理中,极大地激发教职工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实现由被动的政策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政策制定参与者。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教职工都认为自身只是被高层管理的对象,对于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教学管理都保持漠视以及无视的态度,即所谓“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理念,当然这种思想和价值观是极其不正确的。这种对于高校管理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到高校教学管理政策及办法的执行与实施,而且会削弱整个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要顺利进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表意见和建议,为教学工作的创新出谋划策,贡献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表决等理念是我国开展政治决策的宗旨,是体现广大人民意愿和公平性、进步性的政治理念。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就要贯彻这种民主理念,确保和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各项基本权力,有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中的行为文化障碍

1.潜意识里的行为文化障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使得拥有一个“金饭碗”变得异常重要。高校里的教学工作在快速进步的经济时代是非常美好而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工作。然而,由于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潜移默化,高校教学工作的绝大部分领域弥漫着安逸、不思进取等消极的思想风气。这种知足常乐的工作心态和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妨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创新。除此之外,这种消极的态度长期存在会使得教职工的行为和思想变得懒散,增加了工作和项目研究的惰性,即所谓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消极理念。根据日常的教学管理经验,我们将这种惰在教职工及教学领导层的具体行为表现划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惰。一些高校教学管理部不针对本校自身的教学的特点,因地制宜,只是盲目地照搬上级的管理办法和指示,使得本部的管理政策得不到创新和改善,达不到制度创新的效果和目标。其次是教职工的惰。教职工事不关己、安于现状的惰,使得教学工作只是按部就班地展开和完成,不利于创新思路和想法的产生,也不利于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从深层次上来说,也不利于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成才与成长。最后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惰。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是一个集体,如果队伍里面的每一成员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即所谓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不去积极地探讨和总结,深入地研究和考察,广泛地交流和讨论,那所谓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制度上的创新,都是“纸上谈兵”,永远也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而且会与要实施制度创新的意愿渐行渐远。

2.本末倒置的行为文化障碍———形式教条、重物轻人

如今我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处处宣扬着“以人为本”的先进文化思想,我国的各个文化机构、基层服务组织、政策决议机构等绝大多数领域也都在将这种文化理念贯彻并渗透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高校教育的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将这种理念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反思。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都是重物不重人,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在许多有关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忽略了人的主观存在性,没有充分地尊重教职工和学生的意愿与需求,一些政策的执行只是以命令的形式强硬地强加在教职工和学生身上,一定程度上有违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不利于新的想法和建议的采纳和产生,阻碍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其次,在上面忽视集体意愿的基础上,没有尊重和重视学生及教职工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我国合法公民都享有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产生的参与权、选择权、投票权、知情权等基本法律权益,学生的这些基本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实际工作和政策制定的削弱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选择权,比如选修课的设置、导师的选择、实习课程及实验课程的自主选择,由于学校自身实力和师资力力量的薄弱,都无法得到完全保证。与此同时,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不能充分体现,这除了有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欠缺的影响之外,与学校也有莫大关系。学校本身在做这些决策的同时,没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宣布某些新政策的颁布,引起广大学生内心的不满和疑惑。就算政策本身对大家是非常有益的,但也不利于政策的实行和落实,这就大大影响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不能做到集思广益,也就不能做到人人诚服,不能为教学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也就不能完成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三、应对文化障碍,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

1.创新高校教学管理观念文化

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应该实现新的突破与创新,上面已经谈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我们就要善于贯彻这种观念到实际的教学工作环节中,重视教师的教育价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管理即是教育服务,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对他们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就是对他们的服务。始终把教职工和学生的实际诉求放在第一位,有利于我们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内容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人人都关心自己的利益,对和自己利益直接联系的决策和工作,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参与的意识会不断增强。那么,怎样创新这种教学管理观念呢?应该形成哪种类型的管理观念,才会促成上述结果的产生呢?我们进行了如下探讨:(1)教学管理观念契约化。所谓契约化,就是使得教职工认可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划和内容,并与教学管理部门达成契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行为的约束,但这种约束是朝着事情发展美好方向进行的,它具有较强的民主性,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措施让教职工画押签字,而是一种协议的方式,给了被接受者充分的自主考虑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教育机制。同时,这种契约式管理观念不仅在心里层面上给予教职工极大的自由和解放,使他们不必每天为了工作而工作,而且,还有利于教职工把这种人人平等、公平参与的理念传播到学生中间去,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教学管理方式人性化。本节的前言探讨中也有提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此我们就再强调一下“以人为本”的对制度创新的意义。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可以让被管理者充分体会到自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鼓励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已有的工作中去,有利于新思潮的产生、新想法的形成,这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2.创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观念文化

化学创新论文范文3

[摘要] 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继承创新,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基本路径。继承创新贯穿于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文化的可离析性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哲学文化的继承创新。这一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模式选择和建构机制,融合了至少20世纪以来关于我国哲学文化发展的各种积极的探讨和主张。

[关键词]中国哲学文化;继承创新;哲学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6)02-0034-06

一 继承创新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基本路径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领域的创新,又遍及各个创新的领域。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创新在核心内容上显然就是哲学创新,包括哲学内容和哲学研究方式、研究手段的创新。创新是当今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哲学脱困与建构的首要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国传统哲学新生、马哲中哲西哲集成整合性创新的研究,乃至马、中、西三大体系哲学生态现状的拷问,等等,已成为哲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着力研究的重点。大家正在期盼中国新的哲学文化。

中国新哲学应当是在现有中国哲学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不可能撇开现有的“哲学生态”凭空诞生,新哲学的诞生有赖于对现有哲学资源的整合、挖掘和利用,哲学资源和哲学经验的共享是哲学创新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大力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重估国学价值,重振国学,加强与西方哲学文化的沟通、交流与对话,学习借鉴西方哲学研究的经验、优秀成果以及西方对现实问题的哲学创新能力,特别是立足于当今社会实践,确立中西这两种哲学视域,继承借鉴中外已有的优秀哲学文化成果,创建中国新的哲学文化,其呼声渐高,行动趋实,成效初萌。我们的主流话语是,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同时,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继承创新是任何哲学和文化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正如恩格斯在论述现代社会主义学说时所说:“现代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哲学文化创新与哲学文化继承密切相连。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继承不是因袭,而是继优承粹,是扬弃。扬弃包含着批判,更意味着创新。创新是最好的继承。继承与创新、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是辩证的统一。

二 继承创新贯穿于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全过程

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先秦、汉唐、宋明、近现代等历史时期。每一时期的哲学和文化无不是继承创新的结果,并且又具有各个历史时期继承创新的不同特点。

运用西方近现代的某种思想理论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实施解构、整合或重构,是20世纪以来我国哲学文化发展的一大景观。其中,主要是授西学入儒。在这一过程中,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新实在论、生命哲学、新黑格尔主义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将这些不同的流派和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宋明新儒学相结合,分别建构了“新理学”、“新心学”等理论体系,对于推进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宋明理学是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探寻儒家所主张的伦理纲常、道德规范的最后根源及其合理性,探究践履和完成儒家所主张的伦理纲常、道德规范的方法或途径,即理学家所谓的“本体”与“功夫”。崔大华《儒学引论》评论说:“宋明儒学的功夫、本体之学,即性理之学,或简称理学,是在扬弃汉代天人之学和魏晋自然之学的理论观念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回应佛学的挑战并吸收其理论成就的基础上来阐述这两个主题的。”[2-1]并且作为儒学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宋明理学“实现了对儒学基本思想新的、高于汉代天人之学和魏晋自然之学的理论升华”,“实现了对佛老思想的批判和消化”,[2-2]完成了之前中国哲学天人之辨向宋明哲学理气、心物之辨的主题转换。同时,作为宋学,在研究阐释儒学思想理论的学术方法上,对于汉唐经学显然更加是脱胎换骨的变革。因此说,宋明理学是继承创新的新儒学。

汉代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以“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为思想核心的理论主题。不过,与原始儒学相比,汉代儒学有其新的、独立的理论内容和特色。第一,以经过改造的、增益了许多新内容的战国时代的阴阳五行和八卦思想为构架,纳入当时理性认识所观察到的全部对象,构筑了一个十分周延的,即在一切自然的与社会的事物间皆具有互动联系的有机宇宙系统,这是一种既相当粗糙又相当彻底的有机自然观。第二,在这种有机的宇宙图景中,特别明显地凸显出稳定的、具有必然性或规律性的天人感应结构,汉儒称之为“天人之际”。[2-3]至于章句训诂的汉代经学儒学,更是这一时期独特的学术创造。显而易见,汉代儒学的继承创新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哲学文化发展演变的源头,各种不同思潮和学派,具有原创的性质,不言而喻突出彰显着其理论创新的特征。即使如此,仍然各自有其所继承的思想资料和观念渊源。老子和孔子分别建立了以“道”和“仁”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体系。这是我国古代两位文化巨擘的思想理论创造,并对中华民族和世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进一步考察可知,老子“道”和孔子“仁”的观念,分别是从先前“天”、“人”的观念演变而来。老子“道”的观念渊源于以前“天”的观念,又是对意志人格和主宰之天的否定。在思想观念的联系上,老子继承并发展了西周对天命信仰的动摇和疑天精神,直接以道代天,但老子的“道”基本上不具人格化、意志化品格,而是与人格化、意志化的天迥然不同。虽然如此,老子所以能提出道的范畴,仍是由于欲取代至上主宰地位的天帝之故。西周人以德疑天,以德来动摇天的至上和主宰地位,但在根本上仍倚重于天,德从形式上是从属于天的,所谓以德配天。老子则不同。他不相信天神上帝,而思维中亦坚持世界有一根本的实体存在,这个实体就是道。另一方面,老子在观念中废天帝的绝对地位而立道,是将天还原为自然。在《老子》一书中,天常与地并称,或“天下”连用,都以“自然”(或包括人类社会)为内涵。把天还原为自然,还原为世界万物之一物,也就不具有至上的地位和人格意志的意义了。这表明老子由于欲取代天帝而有“道”。以道代天,且道又基本不具有人格、意志和主宰的性质,

与西周人的“以德配天”观念相比较,是一次理论的飞跃。

老子不仅以道代天,而且是由天而道。春秋时,“道”的概念已比较流行,且常有“天道”或“天之道”的说法。范蠡说:“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天道”、“天之道”或“道”的概念,并非老子的创造。但可以看出,老子是在“天道”或“天之道”观念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道”与“天”分离,并赋予“道”以形而上的意义,把它视为一个超越于一切具体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以此作为解释世界的根本范式,这是老子的贡献。正因为老子的“道”是从传统的天帝、天命、天道等观念体系中脱胎而来,所以,在《老子》关于道的性质的某些描述中,还不免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如“道……渊兮似万物之宗……象帝之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3-1],等等。

老子由天而道,以道代天,还因于老子之“道”与“天”的本来意义上的联系。在商代,天字本来为颠为大,至上神并不称为天。基于此,老子也将“道”规定为大。如《老子》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3-2]老子“先天地生”的根本本体就是道,也可以勉强称为大。孔子也曾说过:“唯天为大,唯尧则之。”[4]按照郭沫若的看法,《老子》第25章“强为之名曰大”一句,应为“强为之名曰大一”。“老子发明了本体的观念,是中国思想史上所从来没有的观念,他找不出既成的文字来命名它,只在方便上勉强名之曰‘大一’,终嫌太笼统,不得已又勉强给它一个字,叫做‘道’。选用了这个道字的动机,大约就因为有‘天道’的成语在前,而且在这个字中是包含有四通八达的意义吧。这些话正表示着老子的苦心孤诣的发明。”[5]“大一”就是道,“道”就是大一。《说文》训“天”为“颠”,从“一大”。“一大”显然与“大一”互为颠倒。可见,天与大,大与老子之道,具有密切联系。在老子的观念里,道由天幻演而来,之后,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一切物质的与观念的存在,连人所有的至高的观念“上帝”、“天”,又都是由道所派生了。郭沫若评价说,老子对于殷周的传统思想的确是起了一个天大的革命。这对于老子,评价是不过分的。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与老子“道”的范畴一样,“仁”的范畴的提出,也并非始于孔子。“仁”,卜辞作“十二”。《说文》曰:“仁,亲也,从人,从二。”《诗》、《书》中均有仁字出现。不过,这些文献中所说的仁,大致只是仪文美备的意思,而并不表现为一以贯之的观念,更不是一哲学范畴。春秋时期,“仁”的内涵扩大了,特别是和“礼”建立了某种联系。可以说,春秋时期,“言仁必及人”已成为一种新的时代思潮,“仁”与“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为孔子建立仁学思想体系,奠立了历史文化基础。

孔子的真正贡献在于,第一次把仁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提升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原则,多方面多层次地阐述了“仁”的丰富内涵。即:“仁者爱人”;“孝弟为仁之本”;“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推己及人”,等等。总之,孔子所强调和注重的是人和人际关系,突出的是人的意识和观念,体现出的是对人在天地万物中的至上地位的确认。一句话,以人为重心,爱人,贵人,重人事、人为、人的作用。这种观念,从渊源上考察,仍然是西周以来疑天而重视人为观念的发展。

西周初期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观念,尽管“敬德”与“保民”都还隶属于天命观念体系,但毕竟看到了“敬德保民”的主体――统治者,以及所保之“民”的重要作用。春秋时期,则出现了奴隶解放的潮流。解放的奴隶由“会说话的工具”变成了获得人身自由的农民,取得了“人”的资格,这反映在思想家的观念上,也就是“人”的发现。没有这些关于人和人的作用的观念发展为前提和基础,或许不会有孔子的仁学体系的创立。孔子的“仁”是以西周以来的“德”、“民”、“人”为思想渊源的。否则,如果只有“仁”的简单概念,孔子完不成上述提升。

孔子总结发展西周以来强调重视人和人的作用的思想观念,创立仁学体系,还表现在他对天的理解和态度上。在孔子那里,天大体具有主宰之天和自然之天两种含义。前者反映了孔子的时代局限性和传统天命思想的影响;后者体现出孔子对西周以来强调重视人和人的作用观念的扬弃,以及与老子天道思想的互相影响,同时也表明孔子从“究天人之际”到重“人人之际”的世界观转折和过渡性质。即使孔子仍有很大的天命思想成分,但他轻天命远鬼神的思想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对于天与人,孔子一轻一重、一远一近,明显损天益人的思想倾向,是他创立仁学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孔子“仁”的范畴是对西周以来关于“德”、“民”、“人”范畴形式的总结、改造和抽象化;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也是对西周以来怀疑动摇意志主宰之天的地位,提升强化人的地位作用的思想的飞跃性发展。这种早期人文主义的人道精神与老子的贵道原则,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先秦时期我国哲学文化的继承创新,另一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是先秦黄老学,它是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综合继承创新的一个突出成就。黄老学作为一种学说,其基本的学术特征可以概括为“道法结合、兼采百家”。其“道法结合”的政治主张,致力于用道家哲理论说法家政治,紧扣着社会发展变化的脉搏,适应了列国富国强兵、变法图强的时代需要;其“兼采百家”的学术取向则汇集了各家学说的优长,规避了它们的偏弊,十分符合学术思想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的走势,从而引领了战国学术发展的潮流,成为那一时代真正的显学。[6]道法结合、以道论法的创新性意义是:改变了传统道家疏离政治权力、漠视政治权威的一贯态度,转而与政治权力合作,积极探讨治国之道,使道家在现实政治的领域中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道家哲理引入法家学说使法家的法治主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避免了以往那种疏于理论、缺乏论证、对抽象的理论问题不感兴趣的缺陷,有力地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黄老学整合百家、继承创新的另一突出体现是,吸取了儒家学说“为国以礼”、“为政以德”、重视道德教化的理念,与法家的核心理念――“以法治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调和法儒。它所探寻出来的这一理论方向,不仅成为了战国中后期多数思想家共同认可的政治理念,主导了该时期学术思想的走势,而且最终形成了比较适合中国古代社会长治久安需要的儒法结合、阳儒阴法的政治模式理论。

三 中国哲学文化继承创新决定于文化的可离析性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哲学文化的继承创新,在继承上的理论根据是,文化系统要素的可离析性,或者同一文化要素可以成为不同文化系统的结构要素。任何文化系统

都包含若干要素,即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其中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个文化系统所包含的文化要素,有些是不能脱离原系统而存在的,有些则可以经过改造而容纳到别的文化系统。”文化要素之间除了可离与不可离的关系外,还有相容与不相容的关系。例如,道德教育和法律制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君主专制、封建道德与近代科学的发展是不相容的。“同一个文化系统中,既有相容并且不可离的许多要素,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是这个文化系统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机制,它们稳定的联系即是这个文化系统的结构;同一个文化系统中,也有不相容或者可离的许多要素,前者隐伏着导致系统崩溃的契机,后者则可以成为代之而起的两个不同文化系统之间,既有一个取代另一个的关系,又有一个继承另一个的关系。因为有一个继承另一个的关系,所以二者之间包含一些共同的文化要素。”[7-1]

哈贝马斯指出,尽管不同的理论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就不存在着交流、对话、沟通和竞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理论的存在方式不应该是封建割据式的独白,而应该是相互之间充分有效的对话。罗蒂也认为不同范式和话语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对话之中不同的范式之间才能相互沟通,只有在与其他范式共同体沟通的过程之中我们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超越自我,实现伽达默尔所希望的“视界融合”。罗蒂在为其《哲学与自然之镜》中译本所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西方知识分子对非西方文化日益怀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好奇心和开放态度。在一切非西方文化中,中国文化无疑最古老、最具生命力、也最丰富多彩。人们或许可以期待,西方理论自身的变化将促进西方知识分子从中国文化更多受益。[8]我们说,构建中国新哲学或者说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同样要通过讨论、对话和沟通,包括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对话沟通以及与世界所有异质哲学文化的交流对话沟通。这就是哲学文化创新所离不开的继承性问题。

中国哲学文化的继承创新,是中国哲学文化自身超越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创新就不可能发展,创新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处于文化核心地位的哲学的创新,指的是理论内容上的思想创造、超越提升、进步深化,以及建构方式、表达形式上的变革飞跃、自我解构、话语重建,等等。在历史学的视野下,当哲学文化创新成为一个问题或一种诉求时,它所表达的含义首先是对某种既成理论的拒斥,它所要拒斥的实际上是一种话语体系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关系;在社会学视野里,这恰恰是某种“危机”――包括理论自身的危机和现实方面的危机――的一种折射。这在实质上就是哲学文化的与时偕变:内容要变,不变就会与时代脱节;形式要变,不变就会与主体要求错位。因此,哲学创新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提出某种新的理论,而在于提出某种现实有效的理论。中国哲学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和价值观念,其创新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高发展的客观需要。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这一深刻论述为中国哲学文化的继承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四 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模式选择融合了20世纪以来关于我国哲学文化发展的各种主张中的合理成分

我国学界20世纪以来就如何发展中国哲学和文化所进行的积极探讨和所形成的几种颇具代表性的文化主张,是非常值得玩味与分疏的,它们在为发展中国哲学文化而形成继承创新架构方面,应当说均具有程度不同的筚路蓝缕之功。

20世纪嬗变形成的形态各异的中体西用论,就其共同的本质和特点来说,基本上是传统的立场,卫道的态度,折中的方法,抑或具有开放的心态。文化立场是传统的,就是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约而同地有着共同的价值认同,但又不同于国粹论者对传统一味地僵化固守,只是认为中国传统的价值系统、人文精神对于中国社会走向近现代乃至对于世界文化的未来发展并非不有重大意义。正由于此,特别是在近现代中国处于民族危亡、文化危机、西学冲击的背景下,更决定了20世纪的中体西用论者基于传统的卫道态度。但是,他们又都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已不可能再走回头路,或者停留在旧时代,也由于他们感受到了西方文化中的积极精神,于是便自觉形成了前此立场态度下的一种开放心态,尽管其开放的视野、目标、程度有所不同,而目的却是一个,即求西用以固中体。这样,在方法途径上采取折中调和的中体西用则是比较顺理成章了。

我们认为,中体西用文化观心态上不同程度的开放性取向,初步具有了继承借鉴文化资源的自觉意识,在这一点上是有其历史进步和开新意义的。当然,这种文化观还根本没提创造性转化或转化性创造的问题,而其文化上传统的立场、卫道的基本态度、折中调和的方法更是完全不足取。因为,立足于传统与立足于现代特别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不同。同时,传统又有优秀非优秀、好和坏等的分别,立足于传统不可能对此加以正确的区分。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对传统做出科学的分析、合理的转化、有效的利用。指出:“我们应该在中国自己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西洋有用的成分”,“这不是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是指基本理论,这是中外一致的,不应该分中西。”[9]张岱年认为,中体西用论在思维方式上是一种“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固思维方式”,态度和方法上“属于调和折中”[7-2],因此,总体上是错误的。方克立分析说:“如果不是将中西文化辩证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把‘西用’嫁接在‘中体’上,还是把‘西体’移植到‘中用’上,都很难避免使之变形”,“这种体用二元的思维方式不但比传统体用观还要落后,尤其不适用于今天开放的时代”[10]。

作为20世纪中体西用思潮演进中的一个理论表现和历史环节,也作为在新中国成立后和时生巨大变化条件下出现并日渐泛滥的“左”倾思潮的一个理论回应,或者说是基于难以割舍的作为一位现代新儒家一种原有的“中体西用”心理情结,冯友兰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抽象继承法”的理论主张。该论的历史背景、实际意义和具体作用,当作具体分析,就这一观点的理论旨趣和学术取向来说,显然在于中国哲学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中体西用论相比较,这一观点明显强化了继承的观念,而在观念形式上却淡化了“中体”的意识。就这一方

法本身来说,显然是形而上学的。它忽视了哲学命题与哲学体系的联系,且仅局限于哲学命题,这就难免失之片面。这是冯后来自己也认识到了的。但是,如果作为一个侧面、一个环节、一个成分,即从继承来说,是有其合理价值的。它所讲的是一种继承的方法。关于这一思想,冯友兰在谈到与批判继承观的关系时曾说,其实,抽象继承和批判继承并没有冲突,也不相违背,它们说的是两回事。批判继承说的是继承要有所选择,说的是继承的对象的问题,是继承什么的问题。“抽象继承说的是怎样继承的问题,批判继承选择了继承的对象以后,就有个怎样继承的问题,它讲的是继承的方法。”[11]我们还可进一步说,抽象继承和批判继承,都有一个“继承”,在这一点上二者有一致性。

在反对“全盘西化”论及其变种、国粹论和“中体西用”论等理论思潮中,20世纪三十和八、九十年代产生发展出“综合创新”的文化主张,这是20世纪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者对古今中西问题在文化观上一种比较全面、正确的回答和模式选择。这种主张从文化立场、政治立场、文化心态、思想学术态度、思想方法、研究方法等,都明显地优于极端的西化论和国粹论,也优于折衷调和的“中体西用”论和“西体中用”论,不仅超越了欧洲中心论和华夏中心论的偏见,也超越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方式。“综合创新”论的落脚点在于“创新”。这种“创新”又是辩证的、综合的,因为它的时空前提或资源前提是“古今中外”,这就需要“综合”;综合的目的和前提是“批判继承”,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是说“继承”是为了“创新”。这种在“综合”基础上的“创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既充分继承、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资源,又具有真正超越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的现代品格,更是彻底扬弃了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的“文化一意识形态”那种不变的范式和陈旧内容。它一改我国长期以来文化问题上在中西体用之间打转转的窠臼,以高度理性和开放的胸襟,面对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文化,以文化创新为主旨,以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为价值目标,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因此,在今天意义上的继承创新至少是近百年来我国各种文化发展主张理论探索综罗凝炼所得出的理论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者融合吸收各种文化主张合理成分而形成的理论结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我国哲学和文化发展的理论建树及模式选择。它强调的是发展中国哲学文化要有所继承、有所创新:继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为主导、为指导,面对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文明成果,广泛地批判继承;创新是满足中国哲学文化自身发展需要的创造、创新过程和活动。合起来就是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简言之即继承创新。继承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创新统领下的继承,继承创新包摄着无尽的思想内容和开放性的方法层次。这就要求,就现代中国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大学术系统、三个主流学科来说,“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和各自独立自足地发展的状况,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话、合作与融通,努力创造出一种能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之精华的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根据和精神支柱。”[1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4.

[2]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68[-1],422[-2],258[-3].

[3]任继愈.老子新译(修订本)[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8-69[-1],113―114[-2].

[4]杨伯峻.论语译注[Z].北京:中华书局,1980.83.

[5]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31.

[6]白 奚.论先秦黄老学对百家之学的整合[J].新华文摘,2005,(24):39.

[7]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5―6[-1],325[-2].

[8]丁冬红.作为主体的人死了?――后现代主义的三大批判[N]学习时报,2004―03―25(6)

[9]著作选读(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52.

[10]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474―475.

化学创新论文范文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责无旁贷,下面我结合自己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浅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体现。

创新能力培养是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之一。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以探究性活动为载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认识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探讨能力,培养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及发展个性特长,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多种多样,我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是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1.通过做“趣味化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自身的特点,老师只有把实践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新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实践中产生。老师讲述有关生活、社会与化学的联系话题,而后教师和学生配合变“化学魔术”.根据安全、简易、新奇和学生实际,选择“魔棒点灯”、“吹气生火”、“空瓶发烟”、“茶变墨水”、“滴水生烟”“烧不坏的手帕”、“水下蜡烛”等节目,变幻莫测的化学魔术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从师生的介绍中懂得了科学道理.学生亲自动手做趣味化学实验,如“彩色温度计的制作”、“水中花园”“喷雾作画”、“一触即发”、“自动长毛的鸭子”、“防火布”“大飞泡”等实验,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有引导学生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制作和小化工产品.如自制肥皂、自制气水、除去衣服上的各种斑迹、配制去墨灵、冰箱除臭剂,粘蝇纸等.自制这些小产品,经济实用、简单易行,易激发学生的热情.

2.重视课外延伸,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大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活动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究问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例如(1)开展“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饮水与健康,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加沉淀剂等,使得人们对饮水的问题产生了困惑与恐慌。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能够而又健康的水?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采集水样,分组实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2)开展“空气污染质量调查”。通过对大气的监测,演示讲解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使用大气采样器亲至现场采样,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当时空气的质量等级,进一步分析讨论,撰写环保论文.(3)废电池的回收研究项目,通过网上浏览查找资料,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性能、价格、使用范围,分析各种电池的利弊,寻找新的能源以及回收废电池的意义.也可让学生有创意的提出废电池各部分的再利用方法,自主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进行实验,要求操作严谨,观察仔细,记录详尽.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撰写成文.

3.利用化学科的特点,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习题是学生运用已获取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独立设计、操作、记录、分析、推理,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一种途径.为此我校设立了三.一活动室,即一个实验原理加上一个实验方案得到一个实验结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可以自行择题,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活动指导.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布置学生一个实验习题:“探究氯水的成份”,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设计实验方案,并简述方案的设计思想.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一活动程中,学生实现了由已知信息加工变异出新颖信息,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实验技能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4.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的情境,在趣味化学活动中,我注重设疑,把学生置于未知问题气氛中,如老师提出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动态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敢于展开自己的思想观点,开展热烈讨论,进而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我在和学生的趣味化学活动中曾演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让每个同学都看到,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几分钟,让学生们看到了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针对此现象我提问,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谁能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学生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讨论十分热烈,提出如下几种假设:

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此时,我针对假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用洁净烧杯C配好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观察现象。

3.小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4.把B烧杯的浓氨水滴入C烧杯中,观察现象。

最后学生在讨论、交流基础上获得共识:

1.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由问题引出创造性假设,进行实验探究,最后达成共识,得到正确结论。

化学创新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化 文学理论 教学创新

当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催生着生态文化的迅速崛起。和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相比,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学术前沿敏感领域的文学理论界,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探索“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范畴、命题,并以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为依托,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清理。文艺学研究中的生态维度,对文学创作、对建设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成为更新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提升文学理论课程的时代特色的推手,并为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一、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

当代著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创建了意义深远的自然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他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系统,是呈现为完整、美丽的生命共同体。自然之美具有关联性,起于人与世界的交感中。这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恪守的把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相一致,而且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基于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论的体系框架、学科品格、研究视角等基础性问题,还是从微观入手,引领学生学习若干基本知识要点,如文学的语言特性、诗歌的韵律节奏、文本的二度创作等等,都需树立一个核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向现代社会和未来培养一批着眼整体、承续历史、善待自然的具有浓郁生态情怀的知识分子。

如何帮助学生在文学和文论的领域里自觉运用生态的意识去审美,如何使他们在文学审美的层面上认识到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则就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至高之境?方法自是众多,其中的一种“无法之法”是最佳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无法之法”中的“无法”当然不是毫无方法,作为“法”之一种,它是更高层次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有度的协调综合,打造理论学习的自由空间。譬如美国当代文艺美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1)以先闻道者的身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学生多了解我国古代儒家人体天道、亲善和谐的主张,道家向往回归自然的志趣,历代文人在诗文中表达出的对天人合一真谛的体悟。多阅读马列文论中与此相关的章节内容。多接触当代生态环境、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见解,在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人与宇宙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再回到四要素问题本身时,学生的知识视野已极大开阔,对问题的纵横维度的理解必然深刻许多。

(2)以伙伴者的身份,启发学生结合个人见闻和阅读、写作实践,通过以己及人、以人观理的过程,以臻“以理观理”之境,这样的思考过程因结合个人体会而更易产生超越于书本知识的独特的切身之感。

(3)以组织者的身份,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若条件许可,还可组织学生就此问题专访某位作家或批评家来加深理解。这种从课堂之内的知识传授向课堂之外的实践课程的转换,将带给学生新鲜活泼的学习乐趣和生动感受。

(4)以上三种具体方法综合运用,“独语式”、“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交叉使用,授课形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因地制宜。既将“无法之法”化为无形,又使它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型教学范式是相对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通过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塑造“天人合一”整体生态文论观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使教学和研究自由的思想渗入课堂内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促进生态文论知识的有效生成。据此,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的研究型教学范式在结构特性和课程价值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三点:

(1)教学和科研统一于教学身份的双重性上。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教师

[1] [2] 

和学生都兼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不是一边倒的灌输知识,而将学生视为平等对话的伙伴,一则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质疑本能和问题意识,比如从根本上质疑:生态文论与过去文论的区别何在?是否所有的生态学原则都能解释文学艺术现象?二则有步骤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比如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人们在文学艺术中如何表达了他们的生态意识?怎样勾勒文学表现生态意识的历史过程?怎样解决文学在表现生态意识时所体现出来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确立生态文论和生态批评的一般理论标准?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不是一时一地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这项事业注定了教学与科研的不可分离。只有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在研究型教学范式里,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中才能逐步得以解答。

(2)独立与创新孕育于教学平台的民主性中。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活的灵魂,民主的教学平台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师生之间可以平等的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正是在这种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养成宝贵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学术勇气去解构一直奉为圭臬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才有足够宽广的学术胸襟去建构天人合一、心物交感的中和协调的生态观。

(3)互动与合作贯穿于教学形式的协作性里。闻道求知是大学的独特学术品性,开展学习协作是达到这种品性的必要途径。个人化的闭门式学习和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懂得与人互动,才能使个人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对照,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探求新知;只有懂得与人协作,才能从更深立意上懂得万物共生、并行不悖的生态智慧。

三、倡导文本细读,启动生态批评

建构整体的生态文论观,除了必要的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的研究型教学之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前后环节有所延伸。具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1)教学之前倡导学生多读、细读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文学文本。生态文论是对生态文学的理论观照和规律总结,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因此在进入系统的生态文论学习前,对生态文学文本广泛阅读、积累充分的感性体验是十分必要的。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生态意识的经典之作,如被誉为西方乃至全球“绿色圣徒”的美国作家梭罗,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从一部不受人重视的普通浪漫主义之作,一跃成为人类生态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杰作。除此外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优秀文本,如享誉世界文坛的《与狼共度》(莫厄特)、《寂静的春天》(卡森)、《诉讼笔录》(勒克莱齐)等,我国的生态文本如《怀念狼》(贾平凹)、《水中的黄昏》(蒋子龙)、《拯救大地》、《守望家园》(徐刚),《只有一条江》(岳非丘)等。另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本,在现实的生态语境下,可以转换现代生态视角,重新进行解读,如《白鲸》、《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如何在当下呼吁生态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冷静期重新审视此类文本中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如何历史的、公允的全面评价?这样的思考有赖于相关的文本细读,而有所思,才能有所学。

化学创新论文范文6

1、传统的教学模式排斥创新。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抓进度、抓得分,把一切可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东西都转化成为一种固定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缺乏思维更没有创造思维的机会。

2、课堂教学难以顾及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教学素质较低,导致了在课堂上主要关注知识的讲解分析,多余动作多,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师的注意力局限在知识与课堂环节以及课堂纪律上,难以顾及学生的思维状态,只能关注学生的表面动作。

3、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不够

受到应试教育以及以老师、教材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熏陶,学生思维从属于老师及教材,学生既缺乏创新的意识也缺乏创新的能力,甚至思维都处于“怠速”状态,难以启动加速。长期的培养让学生墨守成规(规则、方法、理论、说法、习惯),迷信书本、权威,不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盲目效仿别人的想法、说法、做法,不敢向书本和权威质疑。中学的理科基础知识教学,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生活及学习中的问题,变接受知识为发现知识,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二、高中化学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

1、民主平等的课堂。

民主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基础,民主才有自由,自由才能自主,自主才能勇于创新。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精神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不能占用整个45分钟来一言堂。

2、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与时空。

民主的课堂除了保障学生的课堂自利,还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思维留下空白。同时,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情绪也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改善学生的课堂状态,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的状态。

3、教师的正确引导。

课堂还给学生不等于教师不问学生,教师的任务比传统课堂的要求更高。教师就像央视住处人一样,永远把嘉宾放在前面,但是自己一直控制着嘉宾的发言,控制着整个的场面。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对学生的激励,对知识的总结等无不体现教师引导的存在。学生也不是给了时间就会创新思维,也需要教师的对思维的激发与引导,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平台及催化剂。

三、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1、改革课堂教学环节

实际上这里讲的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当前,很多的学校提出很多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什么讲练结合、三案六环节、循环大课堂等,总结这些模式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重视预习,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中,对学生的预习高度重视,他们的理由是这样的——学生要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就要对知识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又准备地入场才能进行更好的展示与更深刻的思维。这其实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关,就是学生的思维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起点上。当前,我们很多的教师在学生没有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就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对学生展示环节的重视,他们重视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大声质疑、勇于展示,学生把自己的创新点都展示出来,激发了积极性,加深了交流互动。三是他们对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的重视,这个环节让学生互助合作,知识进行碰撞,激发了很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2、教师积极的思维引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教师要多角度引导学生是思维,课堂发挥学生自主并不是让学生的思维一盘散沙。引导的方法很多,例如:引疑激趣,诱发思维的兴趣性;善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标新立异,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等等。在化学教学中有:多题一解、多仪一用,多物一性等,例:⑴已知两种质量(或体积)分数的溶液(或气体)欲混合为一定质量(或体积)分数的混合溶液(或混合气体),求两混合成份的比例;⑵已知两种烃的分子式及其这两烃混合物的平均分子式,求混合物中两烃的比例,都能用“十字交叉法”求解。这就是多题一解。多仪一用:如大试管、锥形瓶、烧瓶、集气瓶、U形管加上橡皮塞和导管,都可以用作制取H2(或CO2)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容器;集气瓶、试管、锥形瓶、烧瓶都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等等。

3、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如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有趣味的化学故事、夸张的卡通图片或动画、生动的化学史料、适合学生言语习惯的文字对白等,都能吸引学生自觉融入学习活动中。如:“维生素”问题情境的设计。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几个月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你知道船员们患的是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呢?上述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导引学生对维生素的结构、功能及对人身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

化学创新论文范文7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大学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环,是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2]。作者在调研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剖析了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关于创新性的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2.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关于创新性的矛盾

2.1目标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部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制定了明确的标准(教高厅[2004]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4],还提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高[2007]2号)[5]。因而,从大的方向来看,毕业论文应该属于教学的范畴,而不能等同于创新性科研工作。然而,在目前提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创新性已经渗透在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毕业论文。不同的高校,也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论文题目。彭邦华等人[6]提偈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相结合,通过参与科研课题完成毕业论文。郭艳华等人提偈提前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完成毕业论文。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不一定适用于基础不同的学生,也不适用于所有的高校。因此,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环节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目标定位,保证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而不能一味追求创新性。

2.2考核机制

教育部下发的文件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4],明确强化毕业论文中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和答辩等环节的规范和管理,各高校内部也有专门针对毕业论文规范的细化文件,如:选题要求新颖、具有创新性,工作量饱满,论文撰写须严格参照模板等。通常,创新性较大的课题工作量大、周期长,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成果而相对成熟的课题易于执行,可参考的方法和文献也较多,易于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样就给论文的评阅和考核带来分歧,如果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论文成绩时,学生在选题时就会避重就轻,反而对创新性的培养带来不利因素。因此,考核机制必须明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不能以成果“论英雄”而要更加注重毕业论文过程中思维的培育和能力的锻炼。

2.3时间投入

本科毕业论文一般是在大四的第三个学期末开始,正式开展毕业论文的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占大学学习时间的八分之一。而开展毕业论文的时间恰逢学生找工作,有些工作单位还要求实习、见习,有的学生则从事兼职工作,有的学生还要应对毕业补考,部分优秀的学生还要考虑考研复试和面试等等,这就使得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精力投入不足[8]。虽然高校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方面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但考虑到学生就业和考研的重要性,通常还是默许。因而,时间的投入也成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

3.提升毕业论文创新性的途径

3.1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

将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有科研兴趣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项目的历练对于他们十分重要,他们在项目过程中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能主动设计、开展实验,还能自主支配部分经费。这些对于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十分具有吸引力,对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科研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科研仪器、实验场地,还能解决教学经费有限、资源不足的困难%目前,能提供给大学生的科研项目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如部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还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及结合老师项目提供的科研课题等。通过这些形式科研项目的培育,毕业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科研课题,也能借助各种资源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并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3.2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毕业论文

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9],这也迎合了一部分学生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兴趣。企业需要生存,同样要面对创新这一课题。即将要走出校门的学子,他们渴望锻炼,急于将自己富有创意的思维付诸于实现,校企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恰好能提供这样的平台。校企联合指导,有利于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性人才。

3.3 基于导师制的指导模式

化学创新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包装设计,民族化创新

 

包装是一门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作为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包装起着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宣传商品,树立品牌的作用,包含了科学、艺术、材料、经济、心理、市场等众多要素。

现代包装艺术追求个性语言,其从属性与独创性在追求完美和协调的过程中寻求着独特的艺术欣赏魅力。要做到包装的美观、个性,好的设计构思尤为重要。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档次,提高商品的价值。富有人性化的产品容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和心理、生理的满足与快乐。

笔者以为,可从包装设计的内容元素入手对此加以分析:

(1)包装材料。从自然经济时期竹、藤、茎、叶等天然材料到瓦楞纸、金属软管、聚乙烯等新型材料,包装材料不断推陈出新,现今已进入复合材料新时代。种类繁多的包装材料让我们在选择上必须要注重产品的自身属性和市场内涵。

(2)包装造型与结构。包装造型种类多样市场营销学论文,有盒类、袋类、瓶类、罐类等。结构可分为:便携式、易开式、开窗式、组合式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包装外观所体现的审美情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适用、方便和美观始终是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3)包装视觉传达设计。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针对产品特性,通过运用文字、图形、色彩、标志等元素,创造出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的过程。任何优秀的包装视觉传达设计无不是经历了缜密、成熟的设计构想后,才在审美意境和艺术风格上取得成功的。

包装之美贵在设计,设计之美贵在创新,而民族化创新是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大师韩美林说:“艺术要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依靠民族传统加上现代意识”。诚然,民族传统的应用绝非只是对民族文化形式的直接搬套,现代意识的贯彻亦非国际主义风格的简单移植。我们应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吸收其“形、色、气韵”的内涵,同时,融汇包含了西方现代意识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属于自身的设计创新思路免费论文下载。这也在本质上符合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

十数年来,我国包装作品在国际上屡屡斩获“世界之星”、“亚洲之星”之类大奖,业界为人称道的新作也不断涌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加之成功演绎的典范。我们不妨从设计要素的材料、造型、结构、图形、字体、色彩等方面逐一加以分析。

(1)材料。国人自古就赋予了“包扎”以“礼”的内涵,选用陶瓷、叶草等作为包装材料。这不仅是防腐、消毒等的功能需要,更是传统文化的呈现,给人以浓郁的民族气息。传统酒类有其自身的本土属性,具有民族指代的丰富特质,因此,配以充满自然纹理和乡土气息的材料无疑是其包装的上上之选。如“ 酒鬼酒” 以捻结的麻绳和缝缀的麻袋为外包装,其质朴的陶罐盛酒器与压凸、烫色的水纹纸的组合,更给人以古朴浑厚、天人合一的审美感受。

(2)造型和结构。我国传统容器形式多样,它们大都造型饱满、敦厚、富有张力。这源于中国传统审美中追求圆满、完整、具有包容力的民族心理。在包装设计的创新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论文,我们可广泛借鉴民族建筑、家具、生活用品中具有国际共同认知的设计要素,创造出别致的造型和科学的结构。在包装设计中不乏佳作。

如,国内设计师根据川西出土的殷商时期三星堆青铜器制作的酒包装容器。其主体以三星堆人头像造型为瓶身,古朴大方。外突的双眼,飞扬的两耳,清晰的口鼻构成了其特有的造型装饰效果。加之包装外盒结构上采用了匠心独运的开合式展示,这些都使得其整体效果辉煌夺目,不同凡响,充分体现了一种极具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的美。

水井坊白酒包装设计是民族化创新的又一佳作。其内凸的六面表现出古井台的意境,寓意好水酿好酒,传达了佳酿的信息。同时,古井台台基则采用了传统的木门结构把纸质外盒和木质基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此创意体现了中国式的高贵与威严,彰显品质。

(3)图形。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蕴藏着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装饰图案的图形宝藏。它包含了国画、雕刻、剪纸、刺绣等工艺品以及大量在戏剧、服饰、脸谱、纺织印染等物品上寓意深刻、吉祥喜庆的图案。它们装饰手法丰富,追求圆满、完整、对称和稳重,极具装饰美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它们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我们不能满足于照搬或删减,而是要赋予其现今的审美标准和技术手段。比如将图案的某些元素进行重构和转化,将某些图形的象征意义加以引申和拓展,做好二次设计工作。

茶叶作为一种极具民族性的商品,其自身属性使传统图形这类表现语言较之其它更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如“茶枕工坊”系列包装,采用简洁独特的云纹、印章、如意等传统文化符号,结合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烘托出其淡雅、飘逸的茶文化底蕴。这种对传统图形“以物传情”的合理应用市场营销学论文,减少了设计的商业气息,提升了文化意境,增添了时代的亲和力。

月饼包装是另一类典型的民族设计,其风格植根于传统又不断推陈出新。秋韵丽影系列包装是极具古典意蕴的作品,其素材主体选自金陵十二钗的形象。通过对图形的重构和篆刻质感的层次演绎,包装的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突显出民族化包装商品的文化品位与无穷魅力。

(4)字体。汉字是独特的象形艺术,是极具本土化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汉字在包装中的运用是民族化精神形象与情感气质的彰显。书法与篆刻是汉字的外延展现,如与西方的“构成”手法糅合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普洱茶包装把汉字宋体笔画打散,大小不一,粗细不等地满版罗列,这种民族文化的创新演绎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标题采用虚实相映的手法呈现出书法字体的品牌名称,同时,篆刻印章的构成与书法字体相映生辉,起到了点缀、活跃画面的功能。汉字本身具备的形象美在这里已成为民族化创新的一种形式特征,准确、明晰的地体现了产品的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

贵府特醇酒系列包装则以青花瓷纹为底,衬托出产地的悠悠古韵免费论文下载。瓶标处施以蓝色字符,似古瓷拓片。而正中以印章艺术形式书写的贵府名称,其书体意态美的不规则性和渗透性与产品整体的严谨性巧妙而又奇特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非凡的视觉力度,折射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现代设计意识。

(5)色彩。有道是,远看色彩近看花。消费者对产品包装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无论是朴素与浓艳还是大俗与大雅,在包装的民族创新中都拥有一席之地。民族色彩在感性化的基础上有着丰富文化寓意和信念。比如在我国的传统习惯中,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和富贵,它在民间习俗和礼仪交往中运用最多。又如皇家追求富贵和华丽,其色彩的运用多以金、银、黄、红为主色市场营销学论文,一些与宫廷题材相关的包装色彩上大多采用黄、金色调。

汉帝茅台酒包装为突出“帝王国酒”的尊贵品质,就运用了金光爵杯、玉玺盒盖,飞龙雕刻,双轴诏书等元素加以设计。其中,箔纸的亮金、印章的朱红、软绸的明黄对情调渲染构成了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色彩在此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文化特征。

采芝斋糖果包装系列的主色调是暖色。大面积明快的橙红色构成了商品特有的色彩基调,并利用补色和无彩色的隔离调和使品牌名称更加醒目,加之苏州传统文化中丝绸、工艺元素等的共同演绎,形成了其典雅美观,富有文化品味的食品包装设计。这里民族色彩以潜在的暗示和视觉的魅力吸引并打动了消费者。

任何艺术都是审美判断的结果,都是美的创造。对于包装设计来说,通过创新可使产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占有率。而创新融入民族元素之后必能更好的获取打动审美对象的艺术之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我国包装设计的创新,应汲取时代设计理念的精华,融合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兼具广阔国际视角和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体现时代精神的特征。对于设计师来说,包装设计的民族化创新必将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曹方.包装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8

【2】沈卓婭.包装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

【3】曾沁岚.包装设计.实务东方出版中心.2008.6

化学创新论文范文9

一、做好课堂实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佳环境。初中学生特别喜欢实验,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绪言课,可通过简单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学生对新异内容的敏感,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以精彩的化学实验把学生带入绚丽多姿的“神话”世界,培养学生的求新意识。我设计了“白纸显红花绿叶”的趣味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蘸稀硫酸绘花,再蘸氢氧化钠溶液画叶,然后将白纸挂在黑板上,用喷雾器把石蕊试液向上喷洒。立时学生便发出惊讶的啧啧声。我还用较短时间表演了“魔棒生烟”、“清水变牛奶”等,实验中呈现魔术般的变化,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从而激发了他们追求新知的欲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把握化学教材,掌握实验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尝试改进化学实验和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实验技术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实验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需要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和重新设计。在指导学生学氧化碳性质时,我让学生完成如下实验:取一个空雪碧瓶,使其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注入一半水,再迅速旋紧瓶盖振荡。学生便观察到瓶子很快瘪了下去,他们亲身体验到二氧化碳的可溶性。然后从瓶中倒出一些液体进行与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其他性质实验。实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欲望和求知动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锻炼。

二、开展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初中学生适于形式生动活泼,内容浅显易懂,所需时间较短的课外实验。我们可以把对化学有特殊爱好的同学组织起来,建立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活动时,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实验的改进创新和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上,引导学生发现课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大胆设想,改进方案,重新实验,使实验得到完善并有所突破和创新。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后,我将制取氧气的几种装置图用投影片展示出来,同时提问: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同学们分析比较后,选出了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具有以上特点,还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在定好方案后,我将学生分组,互相配合,组装仪器,选用药品,进行实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学习了氢气的性质和制取后,我充分利用学生爱动手的习惯的优势,结合教材后面的家庭小实验,让全体学生各自选取合适的材料,制作一套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带到班上参加展览、讨论并进行实验。有的同学是随便找些易找到的材料,不管能否使用。在装药初试时,不是漏气,就是无法导气。而认真的同学情况就好得多。我便让这两类同学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认真的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些成功的创新举措也成为他人的“创新点”,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进行探索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