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审计外部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8:09

审计外部化论文

审计外部化论文范文1

摘要:对于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但是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共识。我们在评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将审计环境、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多元立体的逻辑起点,同时力求探索出一种新的审计理论结构。

关键词 :审计理论;逻辑起点; 审计理论结构构成

近些年来审计实践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为满足各种监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而现有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却始终停留在一个原始的层面。如果理论研究跟不上审计实践的变化,不能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将很难指导实践。我们试图总结审计实践的发展,结合审计环境的变化与审计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一种立体的审计逻辑起点,探讨审计理论结构新变化。

一、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及述评

1.莫氏框架:莫茨和夏拉夫1961 年出版了《审计理论结构》,以抽象科学为起点,创造了由哲学基础、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审计实际应用五个要素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莫氏框架开创了审计理论研究方法,但其研究核心太过宽泛,且缺乏对理论性问题的讨论。

2.尚氏框架:尚德尔1978 年发表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是对莫茨和夏拉夫理论的发展,其以审计假设为核心,并提出了目标、标准、判断和证据四要素尚式结构。该框架改变了莫氏框架核心宽泛的缺陷,但是审计假设并不能反映变化中的审计环境。

3.蒙氏框架和安氏框架:蒙哥马利在《蒙氏审计学》中和安德森1977 年在其《外部审计学》中都提出以审计目标为起点,且都将准则、假设、概念和技术作为审计理论的基本要素。蒙氏框架开创了目标导向的研究方法,但审计目标只能在一段时间内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却很难把握审计的本质;安式理论注重理论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颠倒了审计假设和审计准则的逻辑顺序。4.李式框架和弗式框架:汤姆·李1984年在《公司审计学》中和戴维·福林特1988 年在《审计哲学与原理》中提出了审计本质与目标、假设和概念的审计理论结构。他们认为从审计本质出发研究审计理论,并将审计本质与目标组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审计理论结构复合起点论的先例,但是无法说明审计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

(二)国内研究成果及述评

1.蔡春1991 年在其《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首次将审计信息和审计控制列为审计理论的要素,将审计与管理学、信息学等学科有效的整合。他意识到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有一定影响,却没认识到审计环境的影响渗透于其他要素,没有将审计环境单独作为一个要素。

2.阎金锷教授1996年《审计理论研究的新起点—审计理论结构探讨》,徐政旦、谢荣等人2002 年在《审计前沿研究》中都支持审计本质起点论,要素构成与国际上的理论大同小异。但是审计本质作为审计固有的属性,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映审计环境的变化,单独将审计本质作为起点易造成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

3.国内还有汤土云教授的审计环境论、刘明辉的审计环境起点论以及多元起点组合论等等,各种审计理论结构研究都是当时审计实践规律性的一种探讨,有其时代特点和价值,故也需随着审计监督的强化和审计环境的变化不断探索、完善。

二、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及构成新论

(一)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新起点

审计理论研究从哪里开始,是科学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关键。近年来,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由单一论趋向于复合论、多元化,我们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并不是单独的哪一个要素,而是由几个要素共同构成。

首先,审计环境是承载审计要素的立体空间。审计环境是一定时空状态下,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实施审计活动时所面临的主客观因素之和。可以说正是由于社会环境的需求才使得审计科学产生,审计环境变化影响着审计实践,而审计理论又来源于审计实践,所以审计理论始终处于审计环境这样一个立体空间的渗透下,才得以产生和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将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客观起点是合理的。

其次,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的稳定中轴。审计本质始终是接受财产所有者委托或授权监督经营者,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本质表示审计究竟是什么,是各类审计共同的、规律性的揭示。只有把握审计内在规律性,才能支撑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稳固构建。

最后,审计目标是联结外部变化和内部稳定的支点。审计目标是评价和鉴证审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它指导着整个审计工作,构成了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从与外界的动态联系看,审计目标必须适合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并随着审计实践过程进行调整和校正;从内部的系统联系看,审计目标又不能脱离审计本质无限制的调整,因此审计目标可以说是审计环境外部变化和审计本质内在稳定的相对统一。

总之,以审计环境为背景、审计本质为基础以及审计目标为导向共同作为起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能够有效的将审计的外界变动性和内部稳定性连接起来,有利于同时从内外部把握审计,研究审计理论结构。

(二)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基于前文分析,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的宏观背景和审计本质作为贯穿审计活动始终的主线,应当将二者分别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单独分层,所以我们认为审计理论的要素应划分为三个层次:审计环境层、审计本质层和内部要素层(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和标准、审计方法及审计报告)。我们对审计理论结构立体图形截取横截面进行说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审计环境层:运动变化。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应当首先适应其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需要,并随同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审计理论结构各要素始终处在审计环境的大背景下,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与影响。100 多年来,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再到风险导向审计;审计内容从财务审计发展到合规性审计,从经济效益审计,再到环境审计、碳减排审计等,可以说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在环境的变化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2.审计本质层:保持不变。由于审计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审计本质也受环境影响,但是审计的经济监督本质却是稳定的。同时,除审计环境外的各审计理论结构要素都受制于审计本质,不能超越其来随意构建。审计接受业务委托,最先要确认的就是独立性问题,鉴于审计的受托关系,审计从产生之初到发展至今,独立监督本质一如既往。

3.内部要素层:要逻辑排序。(1)审计目标连结变化与稳定。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内部要素层的第一个要素,反映社会环境的变化,并依据审计本质设立,起到内外联结作用。自19 世纪来,从“查错防弊”到“验证报表公允性”再到如今的“双重独立目标”,审计目标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审计环境条件下才是现实的。但是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的本质却从未改变,所以审计目标不能违背审计本质来随意设立。(2)审计假设和审计原则标准相互影响。审计假设是在一定的审计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审计目标决定,并受制于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就是审计的前提,它是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的前提条件和必要补充,同时审计原则是在审计前提条件下,对有关事项做出的具有普遍性的一般规定;审计标准是在审计原则的指导下对有关审计业务做出的具体规定。(3)审计方法承上启下。审计方法受制于审计标准,是联系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审计方法的应用结果检验着审计原则的科学性和审计标准的合理性,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且也能检验、完善理论。(4)审计报告是载体。审计报告是审计职能实现的具体形式,承载着审计实践的最终结果。审计师通过报告发表审计意见,履行审计责任,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审计报告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最后一个要素,是审计活动和相关外界行为的连接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审计理论由外而内的立体分析思路,构成了一条鲜明的主线,即:“审计背景”—“什么是审计”—“为什么审计”—“对谁审计”—“怎样审计”—“审计结果”。审计环境构成了“审计背景”;审计本质包含了审计概念,指明“什么是审计”;审计目标表明“为什么审计”和“对谁审计”的问题;审计方法是进行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手段,解决“怎样审计”问题;最后审计报告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审计结果”。顺着这条主线的方向,无论研究审计理论还是进行审计实践,都能保证在审计环境复杂的变化下,把握审计本质这一根本属性,由审计目标的引导,确保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偏离重心,如此审计质量将获得很好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振武,张子瑾. 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研究[J]. 会计之友,2011(7).

[2]赵红莉.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新思考[J].财会通讯,2010(4).

审计外部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外部化 优势

一、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外部化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由于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要求,了解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过程,因而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监督功能,检查企业的管理控制效果、各级管理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评价企业各部门经营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是否良好。应该说,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控制、风险管理和企业道德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鉴证、评价及确认、咨询等职能。

内部审计外部化也称为内部审计外包,它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专业机构来执行。业务外包源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自己增加价值 。因此,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或将价值链上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只保持核心业务部分;或者全部外包出去以便获得更加独立和客观的评价结论。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内部审计外部化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内部审计职能全部外包,二是内部审计职能部分外包。

内审外包的内容可以包含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财务审计外包可以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事务所有较强的专业优势使企业获得专业的服务;管理审计则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形寻找特定的机构,如管理咨询公司可为企业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帮助管理层界定主要的审计风险领域等。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

(一)提高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按隶属关系分为审计委员会领导、监事会领导、管理层领导,因为内部审计师受雇于企业管理人员,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容易站在受雇的角度,较多考虑取悦管理者而较少考虑本身的职责,所以与外部审计相比,独立性缺乏是内部审计的一个突出问题。常见的情形是管理层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干预内部审计,同时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须主动与管理层协调好关系。在这种利益牵制下,内部审计机构可能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将内部审计外部化,委托给企业外部的独立机构与人员执行,可以较好地解决内部审计独立性缺乏的问题。外部的注册会计师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契约开展内部审计,他们独立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与企业的其他部门也不存在内在联系,他们可以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评价,使内部审计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他们遵守公认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会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提出审计建议,从根本上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供更具客观和独立的审计结论。

(二)获得高水平的专业服务

在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很多专业领域的工作从工作理念到专业标准都在和国际接轨,如会计师事务所加大了管理咨询、资产评估业务量;国家制定了新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所有这些变化,使得我国企业能够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人才。

在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最主要、最常见的审计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他们本身也是外部审计主体,他们的服务对象遍布各行各业,他们了解不同的经营理念,熟悉各样的管理模式,他们能够根据积累的经验(专业判断)和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了解的企业风险控制状况,进行客观评价,给出积极、合适的建议。

(三)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技术进步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对内审人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企业设置固定的内审机构就会形成固定成本,包括机构成本和人员成本。将内部审计外部化,使企业将固定成本变成了可变成本,审计成本有了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第一,企业设置内审机构后形成了固定成本,而内部审计外部化后取消了内审机构的设置,由此而发生的固定成本完全消失。第二,企业自己的内审人员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拓宽业务范围,会产生后续的培训成本和人员工资。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节约诸如招聘费用、培训费用、支付给专业人员的高额薪金。第三,外部审计机构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在相同的价格下,企业可以选择更为优质的服务。所以,无论将内部审计部分外包还是全部外包,都会使原有的审计成本有所降低,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企业负责人会权衡购买内部审计服务与企业自己承担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本孰高孰低,从而决定是购买内部审计服务还是企业自己承担内部审计工作。

(四)集中精力做主业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专业和精细化,企业需要不断在自己的主业上进行深层次的拓展,才能更好地占领市场。因此企业高管层应关注的是企业的核心领域和关键业务,将内部审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机构,是将企业的有限资源更有效地投入和安排到关键业务中,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当然,那些长期工作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师要比外部审计师更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手段等,工作效果会更好。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专业服务机构,其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服务水平越来越高,企业完全可以将内部审计的部分职能或全部职能交给这些专业公司来做,既可以节约成本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提高对外财务报告质量

虽说会计师事务所是审计专业服务机构,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审计范围、侧重点、工作深度等各方面有所不同,由外部审计主体实施内部审计工作能否达到质量要求也是各界关注的重点。我国及国外的独立审计准则都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对外财务报告时应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与评价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内部控制风险,提高对外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双管齐下,能够从深层次预防、控制和揭示不当管理行为,披露企业真实经营业绩与经营水平。如果实施内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们能够获得世界各国唯一共同认证的职业资格――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会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服务。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现实考虑

近些年,西方一些大型的企业、跨国公司都自觉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已成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我国,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没有准确的认识,认为外部审计有客观性和权威性的特点,经外部审计鉴证后所获得的审计意见对企业影响大;而内部审计不过是内部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意见也没有权威性。由于我国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相应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等,催生了社会上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需求。加之企业规模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不同、文化不同等一些因素,企业内部审计能否外包、如何外包,如何实现内部审计功能最大化,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一,选择适合的外包方式。对企业而言,对内审的需求已无需讨论。内审是否外包、选择何种内审外包形式,应考虑以下情形:作为中小企业,由于内审任务不多内审外包是不错的选择,而外包的业务范围可根据需要而定。对于大中型企业,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复杂性,外部审计师不能清楚了解企业的文化、背景和部门间利益关系,适合进行部分业务外包,主要用来解决内部审计人员无法胜任的特殊专业领域的问题。

第二,慎重考虑风险。企业选择内部审计外包形式后,应与受托方签订合同,明确业务服务范围、人员配置、责任划分、收费等,尤其要防止受托方为规避责任而减少工作,无法满足内审的监管职能和增值作用。

第三,加强内审服务的监管。内部审计外包使企业成为外包业务的委托方,若想实现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作用,有必要对受托方的执业过程进行监控。一方面,防止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重要信息外泄,另一方面要使外包审计人员对企业全面了解,提高其评价和建议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尤其对其服务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管办法。

四、结束语

根据上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状况,既存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需求市场,又存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供给市场,所以内部审计外部化在我国是具有可行性的。内部审计外包与否是管理层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和需要决定的,是各项审计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企业可通过选择和使用内部审计外包方法实现内部审计功能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持续地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尹维.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精要[M]中信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三版

[2]宋明.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途径分析[Z]中华会计网校,2011-5

[3]余涛,赵栓文.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途径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1)

[4]于和平.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3)

[5]丹华.如何推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Z]中华会计网校,2009-8

[6]许怀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Z]中华会计网校,2007-2

[7]龚凤兰.内部审计外部化: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新契机[Z]中华会计网校,2006-9

审计外部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内部审计 外部化 优势分析 劣势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概念

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又称内部审计外包,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有一系列优点,然而,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我同企业能否实现内部审计外部化,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应认真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优势分析

(一)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是保证上市公司审计职能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独立性越高审计效果越好.因为外部的审计人员和上市公司管理层没有经济利益联系,他们会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不仅不会受制于于公司的所有者同时独立于经营者,外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天然优势使其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更可靠。外部审计机构可以定期更换审计人员,减少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建立密切联系的可能性,降低舞弊风险。使审计人员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进行内部审计

(二)促进内部审计技术改进

很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内审职能没有充分认识因此不太重视,并且审计业务不属于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层通常不会花费过多的人财物在这上面。这就导致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素质较低、审计水平不高。而审计业务属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业务,为争取市场占有率,抢占更多的客户,会计师事务所会不惜重金对内部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拥有独特的优势。通常来讲,外部审计机构的从业人员审计水平较高、审计经验丰富。聘用外部的审计人员进行内部审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和外部审计人员的配合还会提高他们的审计技术水平,拓宽他们的眼界。

(三)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由于内部审计不是企业的核心部门,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多数企业不会向内审部门投入充足的经费对内审人员进行培训,人员素质不高,会导致审计质量低下,审计失败的局面。由于内审部门在企业结构中的特殊性,它的职责是应该发现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和经营中的L险,但由于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都与企业其他的部门和人员有联系,这些会使审计人员发现问题时反而沉默不语。外部审计机构独立于企业,因此和企业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外部审计人员会客观的看待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审计业务是他们的核心业务,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由外部专业机构进行的审计可以有效弥补内部审计的不足,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四)节约企业费用

企业的审计业务已由传统单一的审计业务向管理咨询业务和内部风险管控业务过渡。这些业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需要懂财会、计算机、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知识架构,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培训费用,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审计成本。当企业对内部投入的费用高于向外部购买所需服务时,企业会选择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内部审计外部化主要可以降低企业以下的费用:减少雇佣和培训费用。节约软件技术开发的成本。降低成本。会计师事务所是专业的服务机构,可以将审计技术开发、审计软件更新的成本分摊到所服务的企业身上,企业在同等成本下可以享受到高效或等效的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客户也会降低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费用,使企业享受到质优价廉的服务。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应考虑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劣势分析

内部审计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虽然审计职能也可由其它许多部门履行,但内部审计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因为它自产生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职业组织,常常设置在企业内部,非常强调内部控制和风险分析。一般认为,企业内部全职的内审人员能够融入和吸收企业文化并以此来理解经营风险和潜在的战略效果。而且,由于不断地参与企业经营,他们能够理解对控制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内部关系。另外,以他们的分析为基础的管理决策的成败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命运。虽然我们承认外聘人员受到的市场驱动能够提高其审计服务的总体绩效,以有效地增加企业价值,但在分析内审部门的战略优势时,管理层应考虑内审外聘的以下几点劣势:破坏内部审计职能的整体性;导致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缺乏责任感;放弃了内部审计自身的资源优势;外部咨询机构可能会丧失独立性;企业会越来越受制于外部审计人员;企业将失去一个颇有价值的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问题;会使内部审计职能失去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在决定向外购买内部审计服务之前,应该认真仔细地评估自己的需要。内审外聘并不一定将整个内审工作全部交给外审人员,而是将特定的功能或某一部分承包出去,使得企业自己的内审队伍与外部审计并存且互相合作。因此,企业应保留一个规模合适的内部审计部门,并在需要的时候聘用外部人员,将更为经济、有效地满足企业的需要。

四、结语

由于内部审计在公司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及其对内部控制制度持续的评估,它在帮助管理当局及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报告方面起着任何其它部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内部审计在角色定位和自身能力上存在着缺陷,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很难完全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以满足管理者对财务审计和各种经营审计的需要,因而可得出结论,内部审计工作外部化有着现实的可能。但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应该找到一种合适的外包方式,使内部审计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制约作用。

参考文献:

[1]钱荷英.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江苏商论,2002.

审计外部化论文范文4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大幅增加,教育内部审计任务日益繁重,内部审计职能外包是有效措施。本文在阐述我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其优劣势等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教育系统经常开展的审计项目类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计算权重为外包与否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育 审计 外包

一、引言

内部审计外包起源于西方,是指将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外部机构执行。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组织职能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理论等。

对于教育系统而言,内部审计作为教育单位和部门“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规范教育经济活动、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期,一方面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重拳出击、密集反腐,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近年来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加强教育经费监管、把钱用在刀刃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内部审计作为监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任务也更加繁重。

在此背景下,对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运作模式的探讨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心的话题。特别是内部审计外包,目前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实务中较为常见。本文拟在总结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优劣势等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讨内部审计外包决策机制,从而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务参考。

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在“七五”(1986—1990 年)和“八五”期间(1991—1995 年),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分别经历了创业打基础和发展上水平阶段,教育内部审计监督体制逐步建立。但1998 年,在政府机构改革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为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编制,很多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撤销了内部审计机构,或并入其他机构,或改为合署办公,审计人员数量大幅减少。在这一时期,我国教育内部审计总体上还比较弱小,审计项目数量及审计资金总额都有限,再加上第三方市场机制及提供的服务尚不健全,内部审计外包仅处于起步阶段。

(二)恢复发展阶段

进入21 世纪,教育部修订实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有关领导也多次呼吁内部审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实务中,1999—2009 年期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各地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基建修缮项目审计成为高校重要工作之一,这一方面推动了内部审计机构队伍自身的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由于较强的专业性也促进了内部审计外包的发展。2000 年以来,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逐步推广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内部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外包内容由基建修缮项目审计扩大到经济责任审计,部分财务收支审计也开始外包,外包项目的数量和涉及的审计资金都大幅增加。

(三)快速发展阶段

2010 年至今是我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长,提高教育经费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增强教育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为此,越来越多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增强了内部审计力量;同时,审计业务也不断深化,基建修缮项目审计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审计转变,经济责任审计常态化,专项经费审计、科研经费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也逐步开展。内部审计从查错纠弊财务收支审计向风险管理咨询服务深化。审计任务的加重,凸显审计人员相对不足,再加上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在规模和质量上的迅速提高,内部审计外包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意义与作用

随着内部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审计内容日益复杂,对审计技术和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内部审计外包的意义与作用更加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我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还不高,内部审计人员数量有限。面对日益繁重的审计任务,寻求外部力量、提高审计效率成为必然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提供审计专业服务的机构,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可集中力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受托的审计事项。因此,内部审计外包已成为教育系统执行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包形式的选择上,可分为部分外包、全部外包、合作外包等,各教育部门和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安排。

(二)拓展内部审计业务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系统各部门和单位所处的环境、涉及的经济活动、发生的资金往来都更加复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维护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任务更加突出,教学、科研、基建、物资采购、财务管理、校办企业、招生等领域的监管要求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与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背景单一的现实状况不相协调。因此,借助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审计项目中引进计算机、基建、管理、经济等各类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开展全方位、多类别的审计业务成为教育系统构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高内部审计服务层次与水平

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深水区的矛盾与问题日益凸显,内部审计不仅要履行审计监督、规范行为的职能,还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决策咨询的作用,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瓶颈问题的解决,在更高层面上提高内部审计服务水平。内部审计机构通常对本部门、本单位进行审计,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外部注册会计师则是跨行业、跨单位开展审计,具备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各条线上的规章制度也更加熟悉,能为受托部门和单位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审计服务。

四、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优势分析

教育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公共财政投入是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当前我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优势:

(1)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目前我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内部审计外包程度也有较大差异。笔者所在的上海市,教育内部审计发展在全国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上海市教委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同时下设上海市教育审计中心;17 个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绝大部分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具体形式有独立设置、增挂牌子以及合署办公等;在沪公办高校基本均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且独立设置的占较大比例。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教育内部审计仍存在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可以推想这种情况在全国教育系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内部审计外包成为我国教育系统有关部门和单位优化审计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2)提高审计独立性。James(2000)对内部审计职能外包是否能提高使用者在防范财务报告舞弊方面的信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人认为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给国际级会计师事务所,比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并向高管层报告,防止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我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在工资、福利、晋升等方面与本部门、本单位领导及有关方面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外包,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审计职能,不仅可以做到组织上独立,而且在审计决策判断过程中可较少受到外部干扰,从而能够保证审计更加公正、客观。

(3)提高审计质量。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及审计经验与职业注册会计师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整体行业取得较快发展,注册会计师在数量及人员素质等方面显著提升,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趋向专业化、优质化,运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也更为先进。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是财务背景,年龄结构、职称资历等尚有欠缺。因此,很多教育部门和单位采用内部审计外包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劣势分析

虽然外部注册会计师通常具备更强的审计技术实力,但就组织管理而言,内部审计在很多方面是注册会计师所不能替代的,如美国世通财务舞弊丑闻最初就是由公司内部审计发现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也存在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忠诚度问题。内部审计外包主要通过契约形式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与本部门、本单位事业发展休戚相关,而会计师事务所更多的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内部审计外包存在因注册会计师对部门和单位缺乏忠诚度而未能揭示潜在管理隐患的风险。

(2)控制成本问题。内部审计职能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不能一托了之,而是要对其履行契约有关规定以及审计质量等情况进行复核和监督,在这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笔者认为可称之为控制成本。控制成本大小与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项目复杂程度等直接相关,具体包括人力成本、机会成本等。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控制成本再加上支付的审计费用,如果高于取得的收益,内部审计外包则是不合理的。

(3)内部环境熟悉度问题。内部审计人员是组织的雇员,对组织的文化特质、管理理念、工作程序、风险及问题、控制措施、发展瓶颈等内部情况较为熟悉,具有外部注册会计师所不具备的“私有知识”。特别是教育系统,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懂得经济管理的人才较多,但是懂得教育发展规律的较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能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的服务与现实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五、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对策

(一)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规范

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内部审计外包与反外包的争论一直都非常激烈。就我国教育系统而言,《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 号—— 高校内部审计》规定“ 高校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规模较大的高校( 年收入5 亿元以上或教职工人数在3 000 人以上) 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足额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因此,在教育系统,将内部审计职能完全外包并不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通常是根据项目性质和内容,选择外包与否,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外包进行决策。

(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Saaty) 于上世纪7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模型主要分三层。最高层为目标层,本文设定为对外包与否进行决策。中间层为准则层,综合上述对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外包优劣势的分析,本文将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成本效益、忠诚度四个因素作为准则层影响因素。最底层为方案层,本文将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经费审计、基建修缮项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咨询等6 项审计类型作为具体方案。

根据专家意见及笔者长期实务工作经验,利用Saaty 的1 至9 标度值构造判断矩阵。为方便运算,笔者采用YAAHP 软件,计算结果如下图:

如图所示,项目外包权重按大小依次为基建修缮项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管理咨询。

六、结语

2015 年继《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颁布实施;同年教育部内部审计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这是近十年教育部首次召开内部审计工作会议。这说明新时期下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为此,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有关高校应积极整合审计资源,采取外包、内部审计实施、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联合审计等多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科学决策外包内容,推动我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范围全覆盖及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颖.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理论基础研究[J]. 会计师,2010(05):82-83.

[2] 李琳. 基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D]. 兰州: 兰州理工大学,2009.

审计外部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内部审计受托责任《内部审计思想》

(一)

思想的解放,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永远需要各种丰富的养料,这种养料首先就是丰富的思想资料的积累。1990年以来,我国许多学者开始至力于西方内部审计典籍的传译,成绩斐然。如1990年,劳伦斯・索耶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作为“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引入中国。1995年,安德鲁・钱伯斯等人合著的《内部审计》也被译成中文出版发行。2005年,《索耶内部审计》(英文第五版)中译本又一次隆重推出。学者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内部审计学术的繁荣,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学者研究内部审计的新作层出不穷。在浩瀚的研究著作中,内部审计的全球性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历经六十个春秋,坚持不懈地支持和推动的内部审计研究成果,有如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格外引人注目。

科学的逻辑就是大浪淘沙,沥尽黄沙见黄金。IIA在其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推选出五十年来最具影响的十部著作。她们凝聚了内部审计理论学者和实践家的思想智慧与体验颖悟,实属闪光的金子,值得我们着力特书。

总的来看,这十本著作可以归为四类:一类是促进内部审计职业化的著作,包括IIA编纂的《内部审计职业准则汇编》和《内部审计质量保证检查手册》、艾尔文・格雷姆(Irvin Gleim)独撰的《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评论》;二类是直接提炼实务、指导实务的著作,即阿尔布雷克特(W.S.Albrecht)等人完成的《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业绩》;三类是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的著作,包括威廉・梅尔(WilliamcMair)等人合著的《计算机控制与审计》、斯坦福研究协会完成的《系统可审性与控制研究》;四类是体现内部审计思想性、学术性的著作,包括维克托・布林克(Victor z Brink)和赫伯特・维特(Herbert Witt)合著的《现代内部审计:评价业务与控制》、劳伦斯・索耶(Lawrence B Sawyer)和格林・萨姆纳斯(GlennE Sumners)合著的《索耶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实务》、戴维・科瓦齐克(David Kowalozyk)撰著的《卡德默斯业务审计手册》、保尔・希切(Paul Heeschen)和劳伦斯・索耶合著的《内部审计师手册》。

维克托・布林克于1941年出版的《内部审计――性质、职能和程序方法》开内部审计专著之先河,《现代内部审计:评价业务与控制》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撰写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是一部世界性的审计名著,他将现代管理科学与内部审计职业实践融为一体,强调业务导向和管理导向的综合审计。索耶认为,现代内部审计通过评价组织的全部经营活动来为组织服务,审计人员应将视野转向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这需要新的态度、方法、分析和思想。索耶将重点放在管理审计上,认为管理审计是从企业顾问的角度审视经营活动,试图从业务审计人员发现的缺陷中透视隐蔽的违背管理原则的行为,帮助管理层更加经济、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地进行管理。但尽管作者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内部审计职业化、控制等问题,大量的笔墨还是用于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介绍。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性巨著《卡德默斯业务审计手册》,由IIA首任秘书长布拉德福・卡德默斯(Bradford Cadmus)在1964年首版,戴维・科瓦齐克于1987年再版。这本专著阐述了业务审计的性质,认为“业务审计不是一种具有特定程序和技术的不同审计类别,而是一种探究、分析和思维的方式”,“业务审计的特征是由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决定的,而不是独特的方法所决定的”,“而当审计人员真的认为需要对其探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加以改变时,那就需要寻找指导他们进行业务审计的专门手册了”。可见,这本手册意在改变人们传统财务审计的思维模式,但受历史环境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局限,其内容和视角都略显狭小。

另一部影响内部审计历史进程的思想性巨著是1962年出版的威廉・伦纳德(William.P.Leonard)撰著的《管理审计》。该书后被日本著名的内部审计学家青木茂男教授翻译成日文,盛极一时。伦纳德将管理职业界提出的管理审计和内部审计职业界提出的业务审计合而为一,他指出,管理审计是对各层次管理当局的管理能力实施的检查,这本书旨在说明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特定工具如何评价管理方法和企业各个职能领域的业绩。作者基于管理的基本要素,分析了管理审计的基本概念,并详细介绍了管理审计过程,而对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鲜有涉及。

英国学者安德鲁・钱伯斯(Andrew D Chambers)等人合著的《内部审计》,也堪称内部审计领域的经典著作。该书初版于1981年,再版于1987年,这正是内部审计职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作者从职业化的要求人手,探讨了内部审计理论的主要构成(一套管理理论;内部审计作用的理论,包括独立评价、为管理层提供建设和职能冲突等概念;一套关于工作方法的理论),接着介绍了主要的审计技术,还考察了内部审计管理、计算机审计等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除了构建理论框架,该书还在多处体现了其颇具启发性的贡献:介绍“审计行为科学”时探究了内部审计的矛盾、参与式审计等问题;讨论“管理审计”时,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基础上增加了“公平性”审计(即从“3E”到“4E”)等。但该书同样没有对内部审计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IIA研究基金会汇集理论界和实务界享有盛誉的学者编著的《内部审计思想》,是一部承载传统、聚焦现在、启迪未来的思想巨著。《内部审计思想》英文版原名“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l Auditing”,全书“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和展望”;“内部审计和组织治理”;“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必备要素”;“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管理”;“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全面影响”。《内部审计思想》没有再去纠缠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层面的考察,而是直面内部审计的本质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既涉及长期困扰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包括近十年来主要的前沿课题。《内部审计思想》折射出来的是内部审计和组织方方面面、前所未有的融合与交织,这对

于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该著作各专题作者既具深厚的学术功底,又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内部审计思想》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提炼和升华,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启发人们对内部审计的理性学术研究”,“扮演学术界和实务界沟通的桥梁”。《内部审计思想》“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将观点、方法或技术结合在一起,还将两个不同的团体――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正如该书序言所述,《内部审计思想》是IIA“成为学术思想领导者迈出的第一步”,这也是我们将此书命名为“内部审计思想”的缘由。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受托责任的失败,冲击着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新课题日益受到关注。1999年,IIA通过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被界定为“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力,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思想》正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阐释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新理念,提供了高屋建瓴的多维视角。此专著的贡献表现在:

第一,彰显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内部审计配置方式重大变革的全面认同。内部审计并非必然是组织内部设立的一项职能,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早已既成事实。由于涉及管辖权的利益之争,内部审计的配置方式曾引起广泛的争论。安达信为安然提供内审服务引起的独立性问题至今余波未了。《内部审计思想》指出,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客观的活动,并非必须在组织内部设立,这是IIA新定义的暗含之意,也是当代内部审计实务的显著特征。内部审计的配置方式包括内置(在组织内部设置)、合作内审(组织内审部门与外部职业服务机构的合作)、完全外包(完全聘请外部服务提供者)几种方式,组织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夯实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基础。职业道德规范是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思想》系统地讨论了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以及专业胜任能力的框架。莫茨(Mautz)曾指出:“独立性问题对内部审计总是一个难题”。长期以来,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如同带刺的玫瑰,学者或轻描淡写,或避而不谈。《内部审计思想》知难而上,以内部审计职业化为背景讨论了独立性与客观性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概念:客观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未不恰当地影响评价、判断和决策的精神状态;独立性则是指不存在威胁客观性的重大利益冲突。作者认为独立性依附于客观性,一味执着于独立性容易造成内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冲突与对立。因此,不要过分强调独立性,而应重点关注客观性;进而,作者提出一个便于内部审计人员识别和管理影响客观性威胁因素的框架,分析了威胁客观性的具体因素,以及减小和管理这些威胁因素的工具。

专业胜任能力是职业道德的要素之一,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内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思想》回顾了学者的研究,详细分析了IIA的《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CFIA),分别探讨了内部审计入门者、胜任的内审人员、内审管理者所应具备的技能和品质。

第三,突出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职能,并将其贯穿全书。IIA在新定义中正式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界定为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内部审计思想》从价值增值出发,分析多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指出传统单一内部审计服务的缺陷,并给出一个确认与咨询服务类型的连续统一体,涵盖了财务审计、业绩审计、快速反应审计、评估服务、协调服务及补救服务。不仅如此,作者还针对确认服务,分析了确认服务的等级、审计证据与确认服务的类型及等级的关系、向外部提供确认服务、舞弊调查等问题;针对咨询服务,考察了混合项目、确认与咨询服务的平衡、咨询服务的限制因素、咨询服务的风险与收益等问题。在其他章节,各专题的讨论都紧紧围绕内部审计的确认和咨询职能展开。

第四,置内部审计于组织治理的框架下予以考察,分析内部审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及内部审计的作用,视内部审计为组织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风险和控制都是组织治理的关键要素,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包括监控、评价和分析组织的风险与控制,《内部审计思想》强调以良好的公司治理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视控制为一个过程,而内部审计的基本治理活动就是进行“风险监控”和提供“控制确认”。监控风险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组织的潜在影响、确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及之后监控新风险的环境、监控现行的风险策略和相应的控制措施等。控制是管理层为了提高实现既定目的和目标的可能性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是管理层适当地计划、组织和指挥的结果,控制确认关键是保证控制措施处于正确的位置以处理组织风险,包括评价高层基调、评估控制环境、测试控制有效性、评价管理层监控程序的有效性、向相关主体报告评估结果。《内部审计思想》认为,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改善治理、实现“善治”,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守门员”。

第五,凸显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审计这一全新领域的巨大潜力。著名学者威廉・金尼(William R.Kinney)系统地介绍了风险管理审计过程。基于“企业风险是有碍于实现组织目标威胁因素”的定义,他将企业风险划分为外部环境风险、经营过程和资产损失风险、信息风险三类。依托COSO“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的要素(环境、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来分析风险管理审计过程。金尼认为,ERM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隐含了某些认定,针对这些“风险认定”,内部审计可进行单独评价,从而完成对风险管理的审计。金尼的研究为学者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壤,为实务界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指南。

第六,将内部审计视为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IIA在1999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新定义中,强调内部审计要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然而学术界对系统化、规范化的内部审计过程的讨论却不多见。《内部审计思想》构造了一个由业务类型、内部审计合作程度和组织特征三个维度组成的背景框架,业务类型是连续统一体,包括从内控测试的传统遵循性审计,到测试业务及业绩的业务审计,再到咨询服务;内部审计合作程度则从“完全内置”,到“一定程度的内外合作”,再到“完全外包”;组织特征包括行业、国家、法律环境、组织规模、组织文化、内部审计部门的复合技能等因素。以此背景框架为基础,作者考察了内部审计的项目计划、项目执行及项目结果沟通过程。内部审计过程观必将深刻影响学者和实务界人士的思维方式。

第七,以“审计本质是一种控制”为主旨。《内部审计思想》从不同角度探讨内部审计的重大问题,但殊途同归,即内部审计本质上仍是一种控制,控制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组织管理风险、

促进有效治理,实现组织目标。追寻内部审计的历史轨迹,无论在财务领域还是经营领域,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管理审计,内部审诗一直是一种控制机制。纵览内部审计的当前实务,无论是在组织治理中发挥监控风险、控制确认的职能,还是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风险认定”的单独评价,或是在控制自我评估中扮演“促导者”的角色,内部审计仍是一种控制机制。展望未来,责任与控制仍将是内部审计永恒的主题。

第八,充分考虑信息技术(IT)对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全面影响。《内部审计思想》回顾了IT的进步对内部审计发展的积极促动.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全面考察了当前IT对组织治理、确认与咨询服务、风险管理、内审部门管理、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IT对内部审计的对象与方式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渗透性的影响。从对象上看,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内部经营流程,改变了组织和外界联系的方式,从而改变了组织的风险、内部控制以及所需确认的领域;从方式上讲,随着IT的发展,各种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不断涌现,彻底变革了传统的审计模式。所以,IT不仅是组织管理过程和战略的驱动者与协进者,也是内部审计活动的驱动者和协进者。

最后,以管理职能为主线,系统讨论内部审计管理。《内部审计思想》特别将内部审计管理作为一个重要议题,作者基于管理职能,分别探讨了内部审计计划、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及控制。作者强调了沟通对于有效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沟通是改善治理、建立“客户”关系基础、协调审计工作并完成目标的前提。其论述严谨而不失启迪,如讨论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应视为投资中心,内部审计部门如何成为组织的管理培训基地,内部审计部门人力资本战略模式怎样选择、知识资源如何管理等诸多问题,极大了拓宽了内部审计管理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内部审计管理实务。

当然,《内部审计思想》并非完美,在不少方面还有待研究。

首先,内部审计配置方式研究不够深入。认可内部审计外包是IIA新定义作出的重大调整,但合作内审程度、方式的选择是不确定的。那么,除了合格内部审计人员的短缺,影响这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如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流程进而影响内部审计的配置方式,组织规模、行业特征会产生什么影响,组织文化、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吉尔・考特曼彻(GilCourtemanche)曾呼吁“不能掉内部审计极具价值的功能”。考虑配置方式选择时,内部审计成本固然是一个因素,但如何进行理性的内部审计外包成本收益分析,如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收益如何衡量,内部审计部门成为组织的管理培训基地会对内部审计配置方式产生什么影响等。组织该如何抉择配置方式,《内部审计思想》没有给出具体答案或指导。

其次,未讨论内部控制问题。无论是对于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还是从内部审计的职业地位来讲,内部控制都举足轻重。1971年IIA第3号“内部审计师责任说明书”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1977年美国的《国外反贪污行贿法》更是确立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定职责;吉尔・考特曼彻分析内部审计研究时也指出,“内部控制”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安德鲁・钱伯斯等认为内部审计所应拥有的一套管理理论须以内部控制概念为中心;维克托・布林克在回首IIA五十年时指出,内部审计最该关注的是“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思想》却避开了这个问题。COSO在2004年9月正式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报告,称ERM框架并非对原有内部控制框架的替代,那么,ERM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内部控制的框架构成、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等等,仍是重大的理论问题。

再次,没有系统研究内部审计准则的相关问题。内部审计准则既属于基本理论范畴,也是理论和实务沟通的桥梁,还是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准则也是一个丰富的研究领域,目前比较迫切的问题包括:研究不同的内部审计需求与不同的证据充分性、相关性、可靠性的关系,以便与审计委员会、业务经理、外部审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研究什么样的内部审计服务可以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研究认定关键风险的指标并建立连续不断地认定风险并作出决策的信息系统;研究实施咨询活动时如何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研究如何确保审计信息及管理信息的安全;研究如何评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关联的确认;研究内部审计与企业再造的关系;研究内部审计服务价值的评估问题;研究如何评估企业行为规范的价值;研究内部审计与组织整合的关系;研究提高审计效能的技术与方法等。为此,内部审计准则研究不可回避。

最后,咨询职能的独立严重影响了传统确认服务的理论与实务体系。传统的内部审计一直强调“评价”的同时“提供改善建议”,确认为主、兼顾咨询。1999年IIA的新定义则将确认服务与咨询服务并行,这使诸多问题接踵而至:理论上,咨询服务冲击了原有的、围绕确认职能所构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如审计的定义、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等,正因为此,《内部审计思想》未能、也难以形成一个逻辑的理论系统;实务上,咨询服务破坏了委托人、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三方关系,带来自我检查威胁、确认项目运行过程可能受阻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既有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以确认服务为核心,咨询服务的实务框架应如何构建、与确认服务的框架如何协调,值得探讨。咨询服务能否独立于确认职能之外,两种职能之间会有哪些冲突,亟待进一步的思考。

此外,《内部审计思想》在经验研究方面还很匮乏,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经验研究捉襟见肘,这部分是囿于相关资料的获取困难,但一些已有的经验数据也未被学者们所重视。经验研究的不足必将制约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然而,瑕不掩瑜,学者秉先贤遗风,把握时代脉搏,以其卓尔不群的理智才干,博大精深的学术素养,见微知著的哲学思维,使《内部审计思想》成为本世纪初内部审计领域最具思想性的著作。

(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诸多内部审计学者及实务界人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内部审计本质上属于受托责任问题。在各种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受托责任普遍存在的今天,内部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控制机制,它可以评价和改善受托责任系统。在我国会计审计界,杨时展先生最早将西方受托责任概念引入中国,认为受托责任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学者进一步指出,受托责任不仅仅是一个动态概念,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支配着审计发生、发展的思想。大量的丰富史料证明,受托责任系统的发展主导了内部审计性质的变迁。

众多学者认为,将受托责任分为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奠定了现代内部审计坚实的理论基础,现代内部审计正是包

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管理审计的综合审计;这种综合审计是组织复杂受托责任系统中确保各种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对于组织外部受托责任,内部审计行使确认之职,成为董事会、高管层履行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的得力助手;对于内部层级受托责任,内部审计确认与咨询职能并举,为评价各经营管理层业绩、改善业务营运尽应有之力;对于横向的水平受托责任,内部审计还可尽协调之责。作为受托责任系统控制机制的内部审计,已然成为“透视整个组织的窗口”,成为组织治理各相关方赖依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最终成为组织增值的促导者。这是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也是几代审计学人的感悟。

审计外部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家族企业;审计;实证研究

一、和回顾

家族企业,本文定义为由某一家族控制大部分股份的企业。研究表明,在全球500强中,有175家为家族控制的企业。在欧洲,43%的企业为家族企业,美国80%以上的企业为家族企业。而在我国,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为家族控制的企业,家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企业群体。在这一领域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别是家族企业的审计问题,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话题。家族企业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为我们更好地研究企业对审计的需求提供了一个平台。目前,我国对家族企业,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都没有特别的强迫企业进行实施,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规则强制因素对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影响,为我们研究家族企业对审计的自愿需求提供了契机。

对于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有许多理论可以进行解释。如根据委托理论,审计是一种监督手段,是委托人为减少风险而采取的一项监督措施,以减少人的拟向选择等机会主义倾向,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有外部股东参股的家族企业中,由于受各自利益驱动,也可能出现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中小股东需要借助审计这一监督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根据上述理论,研究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可以被观察:一是家族企业所有权的社会化程度,二是家族企业管理社会化的程度。第一个特征是因为家族企业从非家族成员中吸收了外部资本。股权多样化增加了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为大股东(一般来说是家族)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有为了自身利益而转移企业资源的利益驱动。外部股东迫切需要一种监督手段来阻止这一行为,以维护自身利益。而外部股东对企业进行监督的能力和激励取决于他们的参股水平,非家族成员的参股水平越高,其对监督的需求也相应上升。第二个特征与家族企业引入非家族企业管理人员有关。为了企业的健康运行,家族企业所有者必须赋予一定的管理权限给非家族企业管理人员。但同时,为了防止过高的成本和弥补所有者控制权的损失,家族企业所有者可能增强对审计等监督的需求。当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的比例上升的时候,所有者就有对监督更强烈的需求,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管理问题。此外,作为所有权社会化的一个延伸,家族企业的债务规模也是影响审计需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为了弥补控制权的损失和确保资金的安全与收益,债权人也有切身利益需求加强对资金使用者——家族企业的审计监督。

西方国家一些学者已经研究了家族企业对审计需求的影响因素。Chow (1982)研究了成本、企业规模和债务对家族企业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他发现企业债务对外部审计需求有较强影响,而企业规模对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则较为温和 。Abdel-khalik (1993)运用组织结构研究了企业规模和债务对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影响,他发现在企业规模和审计需求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而债务对审计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国内的研究则主要定位在审计对家族企业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审计等方面,而对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则较为缺乏。如吴威(2002)认为年度报表审计能够使家族企业得到外部股东更多的信任,同时也为制订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对部分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验证家族企业的审计需求与企业规模、债务、家族企业的社会化程度以及内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二、假说

(一)家族所有权化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家族企业所有权社会化程度是我们研究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根据西方学一般经济人的假设,在家族企业中,外部股东所持股份占家族企业总股本的比例越高,家族成员越有激励通过在职消费等形式把企业的资产用于个人用途或转移资产。为了有效遏制这一行为,维护自身权益,非家族股东必然要求加强对企业的审计监督。外部股东在家族企业的持股比例与审计需求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是不难推测的。上面的讨论可以归结为以下假说:

假说1: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外部股东在家族企业的持股比例正相关。

(二)管理社会化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像前面谈到的那样,研究家族企业的审计需求必须把管理社会化程度作为分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评判家族管理社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中所占的比例。我们认为,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所占的比例越高,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程度就越高,家族企业业主就越有对企业进行审计的利益驱动。不难推论,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所占的比例与审计需求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上面的讨论可以归结为如下假说:

假说2: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所占的比例正相关。

(三)企业规模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经验研究表明,企业的规模与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有相关关系。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家族企业、特别是两权分离的家族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进行有效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补偿控制权的损失,家族企业的业主对审计监督就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其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由于内部控制不力而可能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监督可能弥补的损失也相应增加。第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审计的边际成本将逐步下降。不难证明,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实施审计的边际成本越低。上述的讨论可以为以下假说:

假说3: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家族企业的规模正相关。

(四)企业债务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对于企业债务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多数研究倾向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他们认为,随着债务在企业资产结构中比例的上升,股东有更大的激励从债券持有人手中转移财富,债权人从维护自身权益出发,必然加大对审计监督的需求。许多经验研究验证了外部审计与企业债务规模之间的关系,但没有验证内部审计与债务规模之间的关系。为了全面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既包括外部审计也包括内部审计。上面的讨论可以归结为以下假设:

假设4: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债务在企业资产结构中的比例正相关。

(五)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关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结论。如郭纪堂(2003)认为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外部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延伸,二者是互补关系。而Peter carey,roger 和george tanewsk(2000)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二者是替代关系 。我们认为,在一个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审计方式的环境中,家族企业对内部和外部审计的选择无外乎取决于两个指标,一是审计成本,二是审计质量(可信度)。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制度和经济制度环境中,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审计成本和审计质量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对于二者的关系也很难下一定论,只能通过实证的研究来得出一个接近于现实的答案。如果二者在实证研究中呈正相关关系,则说明二者相互补充,是互补关系,反之,如果负相关则二者互为替代。如果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则二者既非替代也非互补关系。这种方式与经济学中互补商品和替代商品的定义十分相似。因为本研究是探索性质的,因此我们假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既不是补充关系,也不是替代关系。我们的假说如下:

假说5:家族企业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需求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三、

(一)数据采集和样本

本研究是我们承担的国家基金资助项目《当代的家族及其管理化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中用到的数据资料来自我们为完成该项目而对湖北省民营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

调查中我们共发出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23份,回收率为28.2%。问卷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管理情况、经营理念等三大部分共30个。本研究共用到调查问卷的以下:企业所在行业、注册资本、员工数量、销售收入、总资产、债务占总资产的比例、外部股东所持股份占企业总股本的比例、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的数量以及企业是否进行外部和内部审计服务。在423个企业中,有42个因为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被删掉:1、14个没有满足家族企业的标准;2、其余28个因为漏掉了模型中需要的个别数据。

表1: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样本分布 百分比   样本分布 百分比   样本分布 百分比

企业所在行业: 注册资本(万元): 2001年销售额(万元):

跨多个行业 26 6.82 100以下 223 58.53 100以下 138 36.22

农业与种植业 13 3.41 101-500 100 26.25 101-500 116 30.45

自然资源开采 10 2.62 501-1000 34 8.92 501-1000 63 16.54

房地产建筑业 27 7.09 1001-5000 21 5.51 1001-5000 44 11.55

制造业 143 37.53 5000以上 3 0.79 5000以上 20 5.25

餐饮业 22 5.77 企业注册类型: 职工人数:

运输业 9 2.36 独资企业 29 7.61 50以下 229 60.1

娱乐业 7 1.84 有限责任公司 325 85.3 51-100 75 19.69

修理业 4 1.05 股份有限公司 19 4.99 101-200 40 10.5

其它行业 120 31.5 其他 8 2.1 201-300 15 3.94

300以上 22 5.77

(二)回归

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对家族企业的审计需求及其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考虑到不同因素对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可能存在不同影响,我们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分别建立了两个回归模型,并分别设置了四个自变量。分别是外部股东持股比例、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的比例、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债务在总资产中的比例。

回归模型如下:

1、 外部审计需求的回归模型:

这里 代表家族企业进行外部审计的几率。

2、 内部审计需求的回归模型:

这里 代表家族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几率。

因变量:

iayes(内部审计)来源于问卷调查上的问题:你的公司是否建立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内部审计?如果企业的答案为是,则变量赋值为1,否则为0。

eayes(外部审计)也来源于问卷上的一个问题:你的企业是否进行过外部审计?如答案为是,则赋值为1,否则为0。

自变量:

ESHA指外部股东所持股份占家族企业总股本的比例;

EMAN指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中所占比例;

SIZE:指企业规模。为了确保企业规模能在模型中得到真实的体现,我们对与企业规模有关的三个变量,企业年度总销售收入、员工数量和总资产进行了一个因子分析。产生的新因子变量SIZE的方差贡献率为90.739%,三个变量的变量共同度分别为0.886,0.846,0.990。

DEBT:指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自调查问卷中被调查者对企业资产中债务和自有资金比例的回答。

(三)结果描述

表一是本研究用到的企业的基本情况。381个家族企业的平均雇员数是48个,2001年的平均销售收入是600万元,平均注册资本是200万元。企业的组织形式中90.3%为公司制,7.6%为家族独资,2.1%为其他。公司制占据了家族企业组织形式的绝大部分,这与国内大多数学者关于家族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研究是一致的。

表2:样本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基本情况表(n=381)

内部审计

是 否 合计

外部审计 是 38 3 41(10.8%)

否 49 291 340(89.2%)

合计 87(22.8%) 294(77.2%) 381(100%)

表3:样本企业外部审计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表

变量 所有样本(n=381) Mean(S.D.) 进行外部审计的样本(n=41)Mean(S.D.) 没有进行外部审计的样本(n=340) Mean(S.D.) T值

ESHA 18.1%(9.4%) 25.3%(3.5%) 17.2%(9.6%) 10.70(p

EMAN 24.2%(10.1%) 31.1%(8.5%) 23.4%(10%) 4.73(p

SIZE 0 1.81(2.19) -0.22(0.33) 5.90(p

DEBT 16.6%(13.2%) 30.4%(10.8%) 14.9%(12.4%) 8.56(p

注:变量含义与上文相同。

1、外部审计。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381个样本企业中,有41个(10.8%)进行了外部审计,340个(89.2%)没有。而在对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面,通过对样本企业的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发现,在企业股权结构、管理层构成、企业债务和企业规模方面,进行外部审计与没有进行外部审计企业的不同是非常显著的。首先,从外部股东在家族企业的持股比例来看,进行外部审计的样本企业的均值为25.3%,对比没有进行外部审计的均值17.2%,差异是非常明显的(T(381)=10.70,P

表4:样本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表

变量 所有样本(n=381) Mean(S.D.) 进行内部审计的样本(n=87)Mean(S.D.) 没有进行内部审计的样本(n=294) Mean(S.D.) T值

ESHA 18.1%(9.4%) 25.1%(3.1%) 16.0%(9.7%) 13.86(p

EMAN 24.2%(10.1%) 30.9%(5.9%) 22.3%(10.3%) 9.9(p

SIZE 0 0.93(1.74) -0.27(0.29) 6.41(p

DEBT 16.6%(13.2%) 18.3%(13.8%) 16.1%(12.9%) 1.39(p=0.17)

注:变量含义与上文相同。

2、内部审计。从表2 和表4可以看出,在381个样本企业中,有87个(22.8%)进行了内部审计,294个(77.2%)没有。在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上,我们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变量对家族企业的内部审计需求明显不同。从表4可以看出,在外部股东持股比例、非家族成员在管理层的比例以及企业规模等三个变量上,进行内部审计与没有进行内部审计企业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ESHA(T(381)=13.86,p

3、回归分析。从逻辑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家族企业外部审计需求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在已经进行外部审计的家族企业中,回归模型拟合的准确性为73.2%(有30个家族企业可以被模型所解释),在没有进行外部审计的家族企业中,模型拟合的准确性为100%,回归模型总的拟合准确性为97.1%。内部审计需求模型也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回归模型总的拟合准确性达到88.5%。表5、表6显示了回归分析的结果和统计预测。表7显示了回归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表5:外部审计需求的逻辑回归分析

变量 B S.E. Wald Sig.

WBZB 18.20 7.34 6.14 0.01

WBGL -3.44 4.38 0.62 0.43

WBZW 6.88 3.37 4.17 0.04

SIZE 3.63 0.66 29.94 0.00

Constant -7.71 2.38 10.52 0.00

-2 LL: 88.677

Nagelkerke R Square:0.733

表6:内部审计需求的逻辑回归分析

内部审计 B S.E. Wald Sig.

WBZB 29.35 5.03 34.10 0.00

WBGL 3.98 3.63 1.20 0.27

WBZW -7.46 1.99 14.04 0.11

SIZE 4.11 0.53 59.34 0.00

Constant -8.02 1.68 22.81 0.00

–2 LL: 174.3

Nagelkerke R Square:0.699

表6:变量相关性分析表(N=381)

EXAUDIT INAUDIT WBZB WBGL WBZW SIZE

EXAUDIT 1.000

INAUDIT 0.578 1.000

WBZB 0.265 0.406 1.000

WBGL 0.236 0.358 0.682 1.000

WBZW 0.367 0.071 0.159 0.189 1.000

SIZE 0.628 0.504 0.301 0.355 0.298 1.000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从表5、表6可以看出,这两个回归模型实证了家族企业所有权化程度,即外部股东持股比例与家族企业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external audit: B=6.14,p=0.01; internal audit:B=29.35,p

最后,我们通过SPSS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样本企业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之间有一个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0.578,p

四、结论和讨论

对家族企业审计需求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实践问题,开展这一研究可以为我国家族企业的管理社会化和所有权社会化及其监督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建立的模型在家族企业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对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手段提供了支持。但从总体情况看,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在381家样本企业中进行审计的企业仅有90家,这说明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在家族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审计自身的成本、效果以及家族企业业主的自身认识有关。

在对研究假说的支持上,我们发现只有部分研究假说得到了验证。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外部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假说1得到了验证。这表明在家族企业中,外部股东倾向于把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假说3也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家族企业对审计的需求与企业规模有较大关联度。我们认为正像假说中提到的,在我国的家族企业中、特别是中小家族企业中,审计成本仍是许多家族企业考虑是否进行审计的重要因素。企业的规模越大,审计的边际成本越低,家族企业越有进行审计的需求。假说4没有完全得到证实。实证结果表明,在家族企业环境中,债权人倾向于通过外部审计,而不是内部审计对家族企业进行监督,以维护自身利益。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债权人对内、外部审计的不同信任度有关。在信息不对称和内部审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情况下,债权人更为倾向于信任外部审计,而不是内部审计。假说2则完全没有得到验证。这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我们分析其原因,一是可能部分家族企业业主认为审计作用有限,难以在减少冲突、弥补信息不对称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没有进行审计;二是可能家族企业的业主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度比较高,他们采用了一种更为委婉的方式来监督双方合同的执行;三是可能部分家族企业虽然实行了管理社会化,但其业主的集权度仍然比较高,职业经理的实际权力,特别是在资金运用上的实际权力较小,无需对人进行较高成本的监督。假说5主要讨论了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它没有得到证实。我们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进行外部审计的企业大都进行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补充。这可能与家族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内外部审计的不同信任度以及内外部审计的不同成本有关。不难推论,家族企业利益相关者更为信任外部审计,但外部审计的成本比内部审计要高。家族企业利益相关者只有在需要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成本较高的外部审计。但是我们的研究并不支持内部和外部审计之间的替代作用。

由于条件所限,本研究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局限。首先,样本企业仅仅是湖北省家族企业的代表,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还有待验证。其次,从总体上看,样本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样本企业的比例达一半以上(58.53%),没能代表更多的大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如果我们的研究涵盖更多的大企业,则上述假说能否得到验证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的研究仅仅反映了中小家族企业的结果。第三,我们研究所用的调查问卷,形式上大多采用的是选择题,目的是为了简化工作、减少错误和提高回收率。如果问卷采用具体的实际数据,则模型将更有说服力。1、萧英达,张继勋,刘志远.国际比较审计[M].上海:立信出版社,2000. 2、徐念慈,黄觉,贺灿星.对内部审计职能的再认识[J].财会月刊,1998(2). 3、甘德安等著,《家族》[M],中国出版社,2002。

4、汪雅琼,浅析审计的独立性[J].中国审计,2002(8)。

5、Johnson, W. B., and T. Lys,1990. market for audit services: Evidence from voluntary auditor chang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6、Palmrose, Z-V. 1984. The demand for differentiated audit services in an agency-cost setting: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7、Chow, C. W. 1982. The demand for external auditing: Size, debt and ownership influences. The Accounting Review (April)。

8、Abdel-khalik, A. R. 1993. Why do private companies demand an audit? A case for organizational loss of control.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Winter) 8。

9、Peter Carey;Roger Simnett;George Tanewski,2000,Voluntary demand f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auditing by family business。I

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dit Reseach 19。

ABSTRACT

审计外部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 产权经济学; 产权保护; 审计; 产权制度

一、引言

随着产权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产权分析范式在会计、审计研究中的兴起,从产权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审计问题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产权经济学比较完整和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雷光勇,2001),能够解释现有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思路。同时,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有助于明确界定、合理变更安排产权,以此降低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

自1980年我国恢复独立审计制度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独立审计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的监督作用。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审计失败事件,但这并未动摇独立审计的社会监督地位,反而更加突出了系统研究,进而改进独立审计管理制度安排中的权责对应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郭道扬,2002)。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对独立审计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主要是从契约经济学和事务所内部治理角度进行。最著名的当属瓦茨和齐默尔曼,两位学者在《实证会计理论》(1986)中单辟一章《契约理论在审计中的运用》,概括性地论述了契约理论在审计中的应用,直接解释了审计师职业能力、独立性、信誉、职业协会、事务所组织形式及规模、行业专业化等一系列实务问题,并深刻地指出,会计和审计都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的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夏恩·桑德(1997)在《会计与控制理论》一书中,从企业的契约理论导入,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本身也存在着一套契约,通过报酬政策、业务培训、内部质量控制等形式,指导审计人员选择适合其他人期望的活动。David Flint(1998)提出建立事务所内部控制方针和程序应包括的一般方针、人员素质、审计管理和实务,从而为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指导。Thomas C. Wooten在2003年发表的《关于内部治理控制的研究》一文中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事务所人力资源、事务所内部控制过程、审计经验等对事务所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国外学者利用产权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独立审计问题的著作较为零散,尚未明确提出“产权会计(审计)”范畴,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三、国内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界从产权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思考和分析中国的会计问题,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学产权学派,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茅于轼,2003)。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对独立审计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

(一)产权保护导向审计学说

“审计是什么”是揭示审计本质的永恒命题。关于审计本质的研究依次经历了“查账论”、“方法过程论”、“经济监督论”和“受托经济责任论”等,“产权保护论”从契约产权角度为审计本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雷光勇(2001)认为审计是为产权而服务的,界定和保护产权是审计的基本功能。审计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即满足不同产权主体的平等要求。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的产权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审计的产权功能和产权内容。王善平(2004)对受托经济责任进行了逻辑扩展,指出独立审计的本质就是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产权,审计师应……在保护他人产权中保护自有产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权保护审计概念。张荣武、伍中信(2005)对产权保护审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与展望,指出了产权保护审计需重点研究的三个问题。上述研究成果实质上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保护产权,然而,审计究竟是什么问题,还是一个尚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以“产权动因论”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研究

自从莫茨和夏拉夫开创了审计理论研究之先河,人们对审计理论的研究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关于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可谓百家争鸣。部分学者也依据产权经济学对独立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进行了研究。陆勇、李文美(2006)从审计角度探讨产权保护问题,提出应当以产权保护为导向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并构建了以产权保护作为导向的新的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张毅(2009)通过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对审计关系层面和审计理论体系要素进行剖析,指出产权动因贯穿于审计理论体系各要素中。因此,应以产权动因论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新模式。上述研究成果认为审计的基本动因是维护产权,审计是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为适应维护产权的需要,受产权持有者之托而进行的监督受托者以维护产权责任的活动。

(三)会计师事务所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现代产权经济学认为,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就会对生产产生影响。通过合理界定和安排企业产权结构能够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费用、提高运行效率、改善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张立民、唐松华(2008)通过分析独立审计产权功能的演化与延伸,认为三十年来,中国事务所产权的演进历程实际是适应审计的产权功能演变和延伸的过程,其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从被动增长到主动发展、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过程。张立民(2008)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事务所从建立“公有制”事务所起步,经过两所两师合并、脱钩改制、规模化、诚信建设等阶段的产权变革,中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论证了事务所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其治理制度的安排,特别是产权制度安排对其自身发展和社会作用的发挥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产权结构及人力资本激励研究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实施“做强做大”与“走出去”战略,离不开人力资本作用的正常发挥。同时,事务所竞争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本的竞争,归因于人力资本产权能否顺利实现。朱小平、叶友(2003)综合运用企业理论,从所有权结构、内部委托关系、企业生产要素特点和内部决策程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事务所应采取合伙制。同时指出事务所内每个成员都应承担剩余收益,且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最好对应。朱小平、叶友(2004)从事务所本身及其内部关系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和专业知识的通用性,指明了事务所采取合伙制的必然趋势。王善平(2006)认为,要发挥独立审计的产权保护功能,必须深入研究独立审计中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殊作用。人力资本提供创造性劳动,为事务所创造超额利润是他们的责任,相应的,他们应该获得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非人力资本是一种信号机制,一种担保与赔偿审计失败损失的行为约束机制。彭桃英、孟旺(2007)分析了事务所现有激励模式的缺陷,构建了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本权能和利益两个方面的激励方法,以实现和保护注册会计师的人力资本产权。

(五)其他相关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的产权分析

韩庆敏(2000)运用产权经济学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形成根源及其产权基础进行分析,认为恰当的产权制度安排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根本保证。杜兴强(2003)在分析会计信息产权的基础上指出审计信息也存在产权界定问题,认为审计信息产权应与会计信息产权相适应。冯均科(2004)主张从产权角度分析审计关系,认为审计关系本质上是产权关系的一部分。因此,审计契约制度的设计应维护企业所有者产权,同时又兼顾维护社会公众利益。陈勇等(2005)认为在现实中,应根据程序理性的原则来界定注册会计师产权,即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职业谨慎是现实中对注册会计师产权的一种界定。陈韶君(2007)研究了资本市场中审计寻租的产权机理,提出只有推进股市产权制度改革,才能遏制资本市场审计寻租。

四、总结与展望

产权的明确界定并得到有效保护是经济转型国家建立、完善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在上述产权审计研究成果中,学界运用产权经济学理论分析、扩展了审计基础理论,提出审计的本质与目标是保护利益相关者产权,并以产权保护为导向构建了审计理论体系。这为中国审计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揭示了审计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就现有的研究成果看,上述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重事务所外部产权制度研究、轻事务所内部产权结构分析。学界侧重于从整体上分析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保护利益相关者产权的必要性及其利益均衡问题,忽视了事务所内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均衡的制度建设理论与实务。二是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交易费用是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其计量与分析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审计保护产权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降低市场交易各方(事务所与利益相关者、事务所内部)费用、提高审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之上,但相关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三是事务所产权安排的研究成果零散、有限。不同类型的事务所及其产权结构的差别是什么,学界尚无研究,只是分析了事务所应采用何种组织形式;提出了事务所人力资本产权概念,但未明确其权能和权益是什么。四是过于强调利益相关者产权的保护,不利于审计市场的平稳有序发展。保护利益相关者产权的前提应该是交易各方(事务所与外部交易人之间、事务所内部各交易人之间)的产权首先得到明确的界定,同时,交易各方的产权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因此,在强调注册会计师行业社会功能之前,应首先明确事务所内部各独立产权主体(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能、权益、权责以及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产权的清晰来降低事务所内部交易成本,减轻甚至消除“内耗”,提高事务所效率,从而更好地保护事务所外部利益相关者产权不受侵害。

未来的产权审计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继续深入探索。笔者认为,今后需要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计保护产权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经济学是审计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既可以用来诠释审计理论问题,也能够为审计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虽然审计的产生、发展与保护利益相关者产权紧密相连,但审计保护产权的模式、作用路径、审计信息生成与传递、审计经济后果等基础性理论问题尚需综合经济学众多分支学科进行交叉研究。2.会计师事务所产权制度研究。在独立审计管理制度安排中,产权制度是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事务所产权制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涉及有关利益各方的权、责、利关系,包括两个层次:宏观产权制度和微观产权制度。宏观产权制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外部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关系的制度化,即外部产权结构;微观产权制度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经济行为关系的制度化,即内部产权结构。3.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力资本及其产权问题研究。在事务所中人力资本是否享有事务所所有权,其权能和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明确界定可以解决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性”问题,有利于事务所内部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收入分配均衡、责任承担均衡,有效保护二者产权不受侵害。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人力资本产权改革是整个事务所产权制度改革核心中的核心。没有有效地保证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制度安排和制度框架,必然使人力资本这个事务所中最具影响力和扩张力的要素失去其应有的价值。4.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产权分析。事务所组织形式不同,则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也就有所不同,即事务所内部产权结构有所区别。而产权结构决定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是产权结构的具体化。对各种组织形式事务所内部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权、利、责的界定,有利于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5.审计服务交易各方交易成本的定性、定量分析。交易成本是现代产权经济学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应重点分析研究会计师事务所与外部(审计委托人、审计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交易成本包括的内容与计量。这既有助于维护利益相关者产权、提高审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又有助于更为直观地评价不同的事务所产权安排的优劣。

【参考文献】

[1] 雷光勇,崔文娟.现代审计产权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4):18-21.

[2] 郭道扬.兴盛发展的20世纪的审计事业与公共会计师事业[J].(美)中国经济评论,2002(1).

[3] (美)R.L.瓦茨,J.L.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M].黄世忠,等,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413-446.

[4] Shyam.Sunder.Theory of Accou-

nting and Control[M].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1997.

[5] 伍中信,田昆儒.产权理论与中国会计学:问题与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王善平.独立审计权责结构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7] 张荣武,伍中信.产权保护:现代会计、财务与审计的共同使命[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1):86.

[8]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2.

[9] 陆勇,李文美.以产权保护为导向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研究[J].会计研究,2006 (12):83-87.

[10] 张毅.以产权动因论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1):74-78.

[11] 张立民,唐松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权功能:演化与延伸[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8):3-10.

[12] 张立民.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历程的产权视角回顾[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1):23-29.

[13] 朱小平,叶友.会计师事务所法律组织形式的企业理论观点[J].会计研究,2003(7):42-45.

[14] 朱小平,叶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的发展趋势[J].财会通讯,2004(3):12-14.

[15] 王善平.独立审计权责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8.

[16] 彭桃英,孟旺.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事务所激励机制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2):66-68.

[17] 韩庆敏.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产权经济学分析[J].财会月刊,2000(10):13.

[18] 杜兴强.审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J].中国审计,2003(17):23.

[19] 冯均科.审计契约制度的产权经济学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3.

审计外部化论文范文8

一、的提出

内部审计在中已逐渐被纳入战略管理的轨道,并为实现组织目标发挥积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资源能力的分析和西方企业对内部组织机构的调整和重构,加上“四大”的极力推动,使内部审计外部化在西方越来越普遍。据有关资料披露,在美国企业界,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企业已占到20%以上,在汽车、、航空、化工、信息等行业已超过50%。内部审计外部化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许多工作者也极力主张内审外部化。

内审外部化是指审计业务由企业外部的民间审计组织全部或部分承担,主要有外包与合作两种形式。前者指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大部分外包给外部审计组织,后者指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根据需要借助外部审计力量,共同完成内部审计工作。

支持者指出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一系列优点,主要有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和稳定审计质量等等。不可否认,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确有一定的优点,然而,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企业能否内部审计外部化,不能一概而论。本文主要从对以上三个优点的分析和对内部审计内置的优势进行讨论,借以说明企业不能盲目跟风,应认真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二、分析与质疑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未必能保证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支持者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他们对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进行了探讨,认为虽然内部审计机构代表所有者履行监督职能,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但其实际工作和管理层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管理层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干预内部审计,同时,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须主动同管理层协调好关系。在这种利益牵制下,内部审计机构可能会失去独立性,而外部审计工作一般都是由注册师领导完成,它们独立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有一套保证审计准则受到遵循的机制,从而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并报告审计结果。但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否一定能保证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首先,内部审计外部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形式上的独立。一般认为,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能够公正不偏地进行调查与报告的一种状态”,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两个层次。实质上的独立是指审计师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不允许审计师的观点和结论变得依赖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的利害关系人施加的任何压力和影响的一种精神上的状态。由于他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所以也被称为“精神上的独立”。与之对应的是“形式上的独立”,是指“在第三者眼里,审计人员与委托人或有关团体之间保持一种超然独立的地位”。由于精神上的独立比较抽象,难以把握,所以现实中更多的是通过制定一些约束制度,如回避制度等,来保证形式上的独立。把内部审计业务委托给外部审计组织的做法,只是在形式上把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的距离拉大,使审计人员在上、业务上和组织关系上独立于被审计部门,使得审计只对公众和合伙人负责,至于精神上的独立很难得到保证。

其次,价值核心才是独立精神的理性回归。行为约束不是最终目的,一种职业存在的意义归根结底在于其价值的实现。早在1997年3月,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成员威廉教授在其论文《审计独立性:行为约束还是价值核心?》一文中就率先呼吁独立性应作为一种基本职业意识的回归,提出了独立性的核心价值观。他认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在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价值的三个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两个是计量方面的专长和实施标准化规范的能力),注册会计师对独立性的遵守应源于一种自发的动力”。三年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独立性准则委员会了《审计人员独立性概念框架》,强调“保持独立性不限于对规则的遵守”,“审计人员必须对自身的独立性进行自省”等,再一次凸现了核心价值观的观点。这种意义上的独立性是不能通过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中一系列行为关系上的约束性规定来规定并配套相关的检查监督机制来形成的。形式上的独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防范作用,但却不具备始终的约束力,不论是回避制度,还是禁止“杀价”竞争、不许请客吃饭、不准作虚假广告,都只是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独立性问题的内核中去。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未必能为企业节约成本

主张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外部化能为企业节约成本,主要表现在节约招募、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节约开发软件的成本,以及降低雇佣成本等等。本文认为这只是暂时的表现,从长远来看,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与外聘事务所的成本高低是个动态演化的过程,是最终博弈的结果。因此,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否为企业节约成本的问题,需要做深入地分析,以便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的战略决策。

首先,内部审计外部化会增加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内部审计的监督、控制、评价和咨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内审人员能够及时获得信息、传递信息和反馈信息,而外部审计人员的阶段性服务却做不到,这本身就是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一种机会成本。另外,内部审计外部化会使内部审计失去灵活性、针对性和及时性的优势。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提供服务,而外部审计人员却不能长期驻扎在委托单位,只是在接受聘用期间提供临时服务,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外聘审计机构不可能像内部审计部门那样召之即来,及时解决问题。

其次,“低价进入式定价策略”不会使企业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斯谬尼克(Simunic)、西蒙(Simon)和弗朗西斯(Francis)等人通过发现,“低价进入式定价策略”正在成为事务所一种普遍的定价策略,即事务所为招揽审计业务,在初次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协议时会压低审计收费,期望通过较长时期的审计约定来弥补此前的损失。因此,短期看来,被事务所压低的审计收费远远低于组建一个内部审计部门或维持已有的内部审计部门的正常运转的耗费,给企业的管理者造成一种节约成本的假象。迪·安吉罗认为,根据经济学原理,“低价进入式定价策略”对事务所而言是一种沉没成本,但由于最初的低审计收费使注册会计师获得审计委托,通过“边干边学”,在任注册会计师拥有了成本优势,较长的任期可以使其在随后几年内获得特定委托人的“类租金”。同时,随着咨询业占事务所收入比重的日益增大,事务所已经不仅仅为获取某一客户的审计服务而使用这种定价策略了,以先前的“五大”为代表的事务所纷纷借助前期的引导价格,将审计作为敲门砖以期兜售更为有利可图的非审计服务。然而,内部审计却恰恰是美国国会出台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被明令禁止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的上市客户提供的非审计服务中的一项重要。随着服务的多元化发展,非审计服务的收费大大超过了审计服务,那么,在最初以低价换来的较长的任期中,事务所会获得更多的收益,相应地,企业也就要支付更多的服务费。尤其,当这些非审计服务与企业的需求不尽吻合,不能给企业带来增值时,这些耗费所带来的后果只能是经济资源的浪费,这与当初为企业节约成本的预期背道而驰。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未必能提高和稳定审计质量

不可否认,外聘事务所从整体而言具有比较高的专业化程度,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知识,但不能因此就断定外部化的审计质量就一定高。第一,内部审计外部化后,企业委托关系的链条加长,同样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

第二,前面提及的约束条件只是外部环境,要依靠道德来遵守,在强大的利益驱策下,道德的力量有时候会变得很微弱。另外,这些约束真正发挥效力的时候是在事后,往往以某种处罚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在事中的约束效力如何很难得知,所以根本无法保证审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审计质量。事实上,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审计质量恰恰就得从每个审计项目的各个环节做起,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再次,外部审计的视角上的缺陷和审计范围可能受到的限制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外聘事务所的知识结构往往是通用有余,专用不足,处理具体问题时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企业缺乏深入地了解,未必能很好的契合企业实际,从而也很难保证审计质量。

三、外部化和内部审计优势

上述分析只是对内部审计外部化优势的质疑,旨在说明不能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绝对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是相对而言的,可能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或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节约成本和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外部咨询机构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他们通过了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并且在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点是仅仅服务于某一企业的内部审计师所不能及的;内部审计外部化还可以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聘请当地的咨询机构或是熟悉该地区业务的外部审计人员可以帮助企业尽快融入该地区文化,避免过长的适应期所带来的额外开支。

在看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上述优势时,我们也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全面地认识内部审计自身的优势,这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和长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内部审计更利于企业实现增加价值的目标。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营运。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的目标正在从传统的消极防弊向增加价值转移,而内部审计在为增加组织的价值方面又有独特的优势。其一,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外部审计相比,它更能从组织的全局和实际出发,更清醒地识别和讦估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其二,内部审计还具有综合性,它对组织所有业务进行审查、评价,因而它能对组织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估,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防范和化解组织面临的风险,在风险管理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其三,内部审计机构还是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的主要评价者和维护者。组织可以通过外聘审计师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但内部审计机构更了解本组织的情况,而且,更关心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从而他们的评价不仅更加准确、有效,而且成本更低,评价更及时。

其次,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第一,审计机构内置有利于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性和企业的自主权。内部审计组织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源依赖代表了组织间关系的传统观点。它强调组织基于资源的供应要尽力减少自身对其它组织的依赖,认为组织不希望受其它组织的控制和摆布,因为这会对其业绩产生。当组织感受到更大的外界依赖性威胁的时候,它会竭尽全力利用各种战略维持他的自主权。第二,审计机构内置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效果。效率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在于协调各种组织内和组织外的经济交易关系,那些能有效管理其经济交易的组织将获得成功。内部审计在管理经济交易方面更能直接发挥作用,原因在于内部审计独特的内部监督和信息传递角色,是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及时的信息反馈来源。

四、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策略选择

需要指出,上述分析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点与作用,而是不赞成将该问题极端化和无条件化。我们应该全面地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合理地评价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实施所应具备的各种条件,不能盲从。

审计外部化论文范文9

论文题目:试论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

一、选题的意义

进一步加强国家审计监督工作建设,提高政府资源合理使用效率,是政府监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保证。政府通过财政审计,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通过企业审计,揭露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以及决策失误给企业所造成的损失浪费,维护国有财产安全;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审计工作应适应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顺应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审计工作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审计工作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因此,对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国家审计如何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显得非常必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就有学者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日本学者开始重视日本的生存空间和经济安全问题。最早使用经济安全这一概念的官方报告是1980年日本政府出台的《国家综合安全报告》,该报告中经济安全被视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80年代,美日两国学者相继出版了有关国家经济安全的学术专著和研究报告。直到90年代,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才引起国际政界要人、战略专家的关注,此时,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逐渐融入到很多主权国家的国家战略或政府政策之中。

有学者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维持那些有利于促进资本和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从而维持一国公民较高的生活水平,维持一个对创新和国内外投资及经济可持续增长有益的环境所必须的条件;另一种观点强调,国家经济安全是本国经济不受外国严重剥夺的威胁,也即国家经济安全就是一个国家不受其他任何国家使用经济等手段进行操纵的状态。相反,经济不安全就是易于受到其他国家侵略或伤害的状态。这部分学者认为,如果说国家安全指的是保护本国免受外国暴力威胁和伤害,那么国家经济安全就是保护本国经济使其免受外部力量的影响和伤害。

此外,左根和阿什针对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地区间收入差距、乡村向城市移民、大量失业、社会稳定、粮食短缺、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他们研究了中国政府的自给自足政策和有效治理在经济安全中的极端重要性。两位学者认为,经济安全的核心不仅包括有效的商品、金融和劳动市场,还需要良好的工业结构和有效的规制制度。

国内:左敏(2011)认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审计的现实目标。本文从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和体现形式入手,深入分析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审计局限,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应按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要求重新定位审计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即以落实权力主体经济责任为主攻方向,强化对公共资源整体性的监督,保障公共资源安全;强化对公共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保障公共权力运行安全;强化对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保障公共管理安全;强化对国际竞争引致公共风险的监督,保障宏观经济安全。刘博,安广实(2010)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并长期关注的问题。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相关研究成果予以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进行了展望。雷家骕(2000)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核心领域应包括战略资源和能源供给利益、产业生存与发展利益、金融系统运行与发展利益以及财政收支与运行利益四大方面;而国家经济安全相关领域包括科技发展、信息安全、生态环境、社会稳定性、公共安全、周边事态、国际关系七大主要方面。王梓薇(2008)认为针对国家经济安全理论研究的不足,文章以理论与实践为主线,就国家经济安全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归纳了国外学者在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主要进展,以及国内学者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乔瑞红(2009)认为国家经济安全关系到一国经济能否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政府审计只有把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作为首要任务,才能有深度、有高度。本文论述了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作用,阐述了两者关系,提出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途径。

王素梅,李兆东,陈艳娇(2009)认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审计的职责所在。政府审计应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国家重点行业的运行、国家金融安全、国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监督、预警和服务作用。政府审计应贯彻全面审计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以审计信息、审计报告为载体,实现审计功能结构的调整变革,保持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廖义刚,韩洪灵,陈汉文(2008)认为政府审计在不同的国家形态下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性质。本文以洛克、奥尔森和巴泽尔的国家理论模型为基础,从本源上追溯了不同国家形态下政府审计的职能及相关特征差异,并给出内在逻辑一致的解说。本文的结论将为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战略作出合理安排提供一个得以支撑的思想框架和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王世谊,刘颖(2009)认为政府审计在促进国家经济安全运行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监控作用、预警作用和保护作用。政府审计发挥作用途径主要包括:增强排险功能、规范功能、促进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和守护功能。政府审计发挥作用主要方式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为支撑,以探索创新精神为动力。蔡春,李江涛,刘更新(2009)认为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引起了高度关注。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审计历史层面、理论层面、法律层面、国际经验层面以及现实层面五个方面提出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依据,从基本层次与衍生层次两方面剖析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机理,并从创新审计模式与构建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两方面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路径选择问题。官银(2010)认为政府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方式,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对实现经济调整、政策执行具有监督职责和预警作用,可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性资金的绩效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可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实施。因此,政府审计应创新审计理念,构建审计预警机制,实施绩效审计,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确保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汤小莉,逯颖(2011)认为政府审计是公共财产的卫士;它的特殊的身份,使它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审计也在不断拓宽审计监督范围的边界,正朝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方向延伸。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国家经济安全审计评估报告、制定国家经济安全评价标准等方式建立国家经济安全审计监测预警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作用。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国家经济安全这一研究是一脉相承的,首先都肯定了一国维护经济平稳运行、保证基本福利水平,使其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威胁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国家经济安全还需要在有效保障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合作以及获取收益的能力。

三、框架结构

第一部分:简述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通过定义,引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对国家审计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

第二部分:介绍国家审计与国家安全经济的关系,简要分析了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第三部分:介绍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对国家审计的几个主要作用分条简述,为下文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路径打下铺垫。

第四部分:介绍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路径选择,对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方式方法分条描述,进行总结性的归纳整理。

四、进度安排

1月5日前在广泛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完成开题报告

1月6日至2月28日完成论文初稿

3月1日至4月30日完成修改稿

5月中下旬定稿并提交相关资料

五、参考文献

[1]宋常.“免疫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国家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4-11

[2]左敏.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J],审计研究,2011.(4):8-13

[3]杨建荣.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一个基于新兴古典理论和公共受托责任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9.(05):9-11

[4]王素梅,李兆东,陈艳娇.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95-99

[5]乔瑞红.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之关系[J],现代财经,2009.(06):68-71

[6]官银.政府审计: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11-12

[7]张维.国家审计、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J].学术论坛,2011.(11):107-111

[8]李健,冯均科,侯兴国,曹广明.政府审计监督与国家经济安全[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05):7-9

[9]刘博,安广实.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综述与展望[J],财会月刊,2010.(18):71-72

[10]刘成立.政府审计“杀毒”功能与国家经济安全[J],财会月刊,2010.(27):66-68

[11]蔡春,李江涛,刘更新.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依据、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J],审计研究,2009.(04):7-11

[12]张庆龙,谢志华.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J],审计研究,2009.(4):12-16

[13]王梓薇.国家经济安全研究回顾与展望[J],生产力研究,2008.(23):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