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医保体系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8:31

医保体系论文

医保体系论文范文1

摘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这要求使用新的管理体制进行管理。一是建立新的筹资体制;二是合理调整住院补偿起付线,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和封顶线,扩大补偿范围;三是加大管理监督体制建设;四是建立预警机制;五是建立健全基层医护人员培训体系。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对策建议

广大农民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二元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使他们享有的由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微乎其微,特别是关系到广大农民身心健康的医疗保障,同城镇居民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只有在农村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特别是医疗保障体制,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新特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实质是一种政府高度补贴的自愿性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8年已经实现全覆盖。截止2009年第一季度,参保人数达到8.3亿,全国农民累计已有9.24亿人次受益,累计补偿资金达591亿元。新农合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针对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它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一)农民自愿

在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缴纳合作医疗保险费,家庭的所有成员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参保的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纳10元的保险费并存入个人账户,就能得到国家、省、市、县财政共计40元的补贴,形成社会统筹基金.参保者大病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就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得到补偿。这种做法,一方面,扩大了该项制度的覆盖面,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人参保,全家吃药”的不良现象,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筹资范围和基金的整体规模,提高合作医疗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二)政府做保证

在资金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政府投入为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筹资额度占80%.2009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达到每人每年10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合农民按40元标准补助.对东部省份按照中西部地区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40元,农民个人缴费增加到不低于20元。东部地区的人均筹资水平应不低于中西部地区。从2010年开始,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合农民按60元的标准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相应提高到60元,农民个人缴费由每人每年20元增加到30兀。

在管理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次要求省、市级人民政府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

在分担风险方面,新农合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或逐步向县(市)统筹过渡,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结合,医疗服务水平和基金的互助共济与抗风险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三)保障重点明确

在以往实行的合作医疗中.农民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是农民受益度小、统筹面窄、抗风险能力差。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对较高的保障水平,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新农合补偿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50%的地区新农合住院补偿提高了5个百分点。把保障重点放在保大病上,这样可以缓解因病带来的经济损失.避免因患大病而致贫、返贫现象的出现。同时,在保障大病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小病,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吸引更多农民参加。从2008年开始,政府部门积极推进门诊统筹,加大门诊统筹力度,把保障的重点由大病起步逐渐向门诊小病延伸;扩大大病统筹的一些门诊慢性病种。

二、建立健全新的管理体制

(一)建立新的筹资体制

新农合强调政府是筹资的主体,地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0元,但在实际运作中,政府对新农合的投入比例较低。特别是县乡财政困难,负债过重,无法保证其资金的投入,主要的资金最后还是由农民负担。有些省市规定,参保者在乡、县两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看病,只能得到约20%的医疗费减免,而参保者到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没有任何补偿。可见,新农合的受益人群主要是生大病住院治疗的参保者,这就造成部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一些地方在推行新农合的过程中.筹资成本由政府或卫生部门承担.由此造成一些政府部门工作缺乏主动性。地方政府投入不足,集体经济投入部分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为改变上述现象,首先,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新农合的投入比例,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新农合专项资金制度。按2006年底参保农民4.1亿人,每人每年补偿40元计算,共需164亿元,这约占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08%、国家财政收入的0.4%.即使提高到每人60元,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也有能力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贴。比如,石家庄市政府就单独拿出一部分钱在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制度之外又实行大病补助.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在乡镇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逐步纳入到医保体系中.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金.解决政府投入不足以及公共医疗设施缺乏的现状。其次,降低新农合运行成本。新农合是以县为单位统一审核报销,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由保险公司派专管员负责对到外地公立医院医疗机构就医的参合人所发生医疗费用的审核和补偿.而农民居住分散,健康状况差异又大,这造成管理成本偏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县级单位设立了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在乡镇也成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机构人员和办公经费都列入财政预算,这增加了县乡政府的财政负担。为了减轻财政压力,许多县乡政府将部分费用转嫁给卫生机构,最终又将转嫁给患者,无形中浪费了国家大量资财,也降低了对农民的保障水平,因此,必须降低新农合的运行成本。比如,可以让保险公司参与进来.由保险公司设立结报补偿服务中心,建立起有效的运作机制.同时加强风险管控,降低新农合运行成本。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将基金委托给中国人寿二道江支公司全权管理.从而将“新农合”运行成本降低了90%。

(二)合理调整住院补偿起付线,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和封顶线.扩大补偿范围

从2009年起,河北省新农合年最高报免额度提高到3万元,但由于此制度中的大病补偿不是病种补偿,而是以医疗机构级别来确定补偿标准,乡级住院补偿比例为70%-80%、县级为60%~70%、县级以上为45%-60%。受基层医疗部门医疗条件和手段的限制.部分大病患者不敢到这些医院就医,只能到报销比例低的大医院就医,再加上部分所用药物及检查项目不在报免范围内,直接导致报销基数大大减小,最后拿到手的报销费用也不过总费用的40%。以石家庄市为例.2007年1-6月,石家庄市住院补偿比例为29%.但仍高于全智平均水平28%.这个比例体现不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救助为主”的精神,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特别是困难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即便是北京市这样财力雄厚的城市.住院补偿率也只有2008年的48.4%。

(三)加大管理监督体制建设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大致有3种形式:一是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二是由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主管,或新组建的一个独立机构(直接隶属于地方政府)来管理;三是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管理。由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并没有形成专门体系,管理部门上只是涉及卫生、财政、民政部门,而审计、农业、发改委、教育、人事、编制、人口计生、药品监督和扶贫办等部门还没有完全介入到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在宏观上没有形成符合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卫生、财政、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定期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内部及外部审计的监督机制。

一方面,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为参合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遏制农村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比如,陕西省进行了新农合单病种限额支付改革.减轻了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我们认为,一要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二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将定点医疗机构做好新农合工作情况纳入到日常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三要建立由参合农民组成的监督小组与新农合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情况和管理状况进行不定期评议的制度,并完善监督机制。对评议不合格或排名最后的医疗机构,要取消其定点资格。四要对经常违反规定给病人乱开大检查和大处方的医生进行惩处.除了吊销其处方权外,还应该以通告的形式告知参合农民.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来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的盛行。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健全社会监督、审计监督等机制。一是彻底管好农民的“保命钱”。合作医疗基金是参合农民的“保命钱”,管好用好是新农合工作的中心环节。基金规模越来越大,监管任务也越来越重。四川省人民检察院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1月-12月,四川省检察机关立案查办涉及“新农合”职务犯罪案件22件52人,涉案金额90余万元,诈骗“新农合”基金的犯罪案件也达到40件82人,这些犯罪案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为此,要严格落实和执行好基金财务管理与政务公开制度.各省、市、县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合作医疗基金监督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严禁以任何理由挤占、截留、挪用合作医疗基金。二是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完善对医疗机构的立体化监督体制。当前的监督主要有审计监督和财务基金管理制度,这些只是技术监督,还要发挥社会力量来进一步强化监督,形成一个立体的监督网。比如,建立医疗报销公示制度和患者回访制度。同时,还要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比如,有些地方定期公布县级医院所用药品报销的比例范围。三是发挥农民参与监管的作用,采取多种监管形式,除公示、举报外,还可以采用不定期抽查、聘请农民作为监察员和信息员等.加强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监督。

(四)建立预警机制

监察、人事、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对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行政处罚的有关规定或制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除了实行药品集中采购或跟踪采购、严格执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外,还应该建立医药费用警告与通报机制.严格控制参合农民自负医药费用比例,把医药费用控制成效列入新农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重点对药价进行监管,确保定点医疗机构间药价的统一。同时,对不按规定核实参加新农合人员的身份,造成冒名顶替;不严格执行新农合诊疗目录或药品目录:使用自费或贵重药品及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不告知:不按病情需要收入住院病人,有意过度使用新农合基金:截留病人,不及时转诊延误治疗:“搭车”开药或更换诊疗项目和药品等行为;依法依纪进行处理或处罚。

(五)建立健全基层医护人员培训体系

医保体系论文范文2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笔者在整理研究湘西民族医药论文、专著并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特色,在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上指出以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方法保护民族医药文化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突出民族医药的优势特色是保持民族医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认为将民族药物资源合理开发、实行产业化发展是弘扬民族医药的有力措施,建立合理的民族医培养管理机制是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湘西;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1-0001-03

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其聚居区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等。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文化,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口耳相传,延续至今。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文化近三十年来研究者较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族医药和中医药都属于古代留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目前湘西民族医药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与困境,因此加强对这些民族医药文化的研究,制定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尤为重要。

1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1?1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以口承文化为主湘西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医药文化史,从历史资料来看,他们都是没有文字的民族,但是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因此民族医药文化主要靠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等流传下来。苗族医药经历了九黎蚩尤、三苗和荆蛮三个时期的发展,以古歌或神话的形式得以保存[1]。湘西苗族有祭祀神农的习俗,而神农曾“尝百草”,是药物的创始神。湘西苗族称自己的祖先为剖尤或绞黎够尤,其实即传说中的九黎族部落首领蚩尤[2],蚩尤与黄帝部落大战失败后,九黎部落从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中游,形成了三苗国。苗族历史上“蚩尤传神药”的故事一代代传了下来。湘黔边区的苗族人民至今还有一首流行的歌谣讲“药王”采药和治病的故事。湘西土家族也有悠久的医药文化,土家人民秦汉时期就定居此地,深受巴楚文化和荆蛮文化影响,有关医药的民间故事也很多,如药王菩萨为民治病,乘白虎升天成佛;药王发现茶叶的解毒功效;英雄卵雨射下十个太阳,其中一个太阳落下成为温泉,土家人可以洗浴祛病等。 湘西侗族则有古歌《玛麻妹与贯贡》,讲的是孝子贯贡遇到仙医玛麻妹治病救母的故事。玛麻妹是侗族的女性神医,这个传说有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子[3]。湘西各少数民族的先民在与自然、疾病斗争的几千年中,积累了大量防病治病经验,发现了医药知识,虽带有原始色彩,但是作为早期医药文化弥足珍贵。

1?2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具有朴素的自然科学性质湘西各民族的医药文化早在三千年前的部落时代就已经出现,后来由于地域关系,山区险阻,与世隔绝,各民族医药文化独自发展,保留了早期的朴素自然科学特点。土家族医药学具有“天人合一”的认识观,发展出土家特色的“三元学说”。土家医认为天、地、人共同构成自然界,并用天地人或天地水三元关系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如人体上元为天统领心神,中元为地统领脾胃,下元为水统领肾。气、血、精三大物质促成生命活动的正常。 苗医也有“三界”学说,用自然界中树、土、水三者关系说明人体功能和相互关系。头颈部为树界,胸腹部为土界,下腹部为水界。分别主心智、营养和生殖[4]。湘西侗族民间流行的医书《医家垒》,记载侗族医学有“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理论,天与气生人,水与土养人,气多气少人都会生病,五位一体理论将病因、病理、药物性味等理论联系为一个整体。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都带有秦汉早期医药文化的特点,即用自然界的天地水土等自然物质、自然界的层次来类比解释人体,这与中医学基础理论一样,是中国上古医药文化遗存的特点。

1?3湘西各民族医药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在长期的发展中,湘西各民族医药都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如土家族以三元学说为指导,认识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气血精的失调、异常是疾病的基本原因,诊病方法上土家医发展出了“看、问、听、脉、摸”五诊法,治疗学上有“七法”、“八则”,特别是外治法上“五术一体”,“刀、针、水、火、药”综合治疗[5]。湘西侗族医生有看、摸、划、算诊断方法,包括观面色、看异常部位形色、辨指纹、摸脉、摸皮肤、摸筋骨、阴阳推算、画字驱邪等,治病方法有推捏法、熨烫法、针刺法、拔罐法、熏蒸法、烘烤法等[6]。湘西苗医创立了三十六症、七十二疾学说,最早研究苗族医药的欧志安先生提出了苗族医学的“英养学说”、“斩茄学说”、“萎雄学说”、“生恩学说”四大系统,苗医的外治法有放血疗法、生姜疗法、气角疗法、化水疗法等二十多种[7]。

1?4湘西民族医药简便廉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尽管有现代医药,但是湘西的民族医药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医疗作用。民族医生多亲自上山采药,或用井底泥、茶枯、京墨、灶心土、烟矢、黄泥等生活常见物治病,治疗费用便宜,方法简单,但是治疗效果却很显著。根据笔者课题组湘西学生工作者对家乡21个民族县乡地区的问卷调查,老百姓对民族医药有广泛的了解和应用,腹泻、感冒、跌打损伤等病痛都会服用一定的草药和采用刮痧、熨烫等民族医疗法。侗族医药在骨折损伤方面有独特疗效,苗族医药在解毒、克毒方面独树一格,土家医药封刀接骨疗法,服侍护理技术卓有成效。至今民族医药在湘西百姓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5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具有“神药两解”“巫医一家”等巫术色彩由于地处古代的荆楚和巴蛮之地,湘西民族深受楚巫文化影响,各民族医药都带有宗教色彩,巫术特色浓厚。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医药都有“神药两解”、巫医不分的特点。土家族有“梯玛”文化,梯玛即巫师,集占卜、算命、祭祀、治病于一身。土家族的“梯玛神歌”中有大量的医药文化内容。如生病要驱邪、驱瘟,消除瘟疫要去除风、寒、湿、火四种邪气,梯玛祭鬼可以消灾祛疾等[8]。 侗族“巫傩医学”有送鬼法、招魂法、驱邪法、祈福法等,以精神疗法结合药物疗法,加上按摩推拿,起到“神药两解”的作用。

1?6湘西民族医药文化有一定保守性目前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危机,老一辈民族医固守传统习惯,医药技术传男不传女,彼此学习交流少。新一代年轻人宁愿学习西医、中医理论,不愿意继承民族医术。这与民族医药文化的保守性有一定关系。在课题组访谈调查的民族医中,愿意将自己的医术心得进行交流的几乎没有。近年得益于湘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专家的努力,《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宝典》《土家医方剂学》《苗家实用药方》《苗家养生秘录》《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等民族医药专著出版,为保存、研究湘西民族医药做出了卓越贡献。

2湘西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策略设想

2?1以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方法保护民族医药文化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随着老一辈民族医年事已高,后继无人,保存好民族医药文化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由于湘西民族医药以口承传播为主,文字文献少,不像藏医、蒙医、壮医那样有传世的典籍文献,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也正在整理、重建之中,因此湘西民族医药短时间内难以建立完整、完善的理论体系,更谈不上规范化、标准化,做好保存工作才是确实可行的第一步。湘西民族医药相对于西方医学体系,甚至是中医医学体系来说,其文化性远远大于自然科学性。对于少数民族文化、非主流文化用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方法来保护、研究、整理、解读是目前国际和国内常用的方法。文化人类学运用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的方法,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文化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人类文化的本质和意义[9]。人类学的优势在于客观对待被研究的文化,重视田野调查、实地观察,了解研究对象的深层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湘西民族医药的特色源于独特的民族文化,这是汉族文化和汉族医药难以解释的,如果从所谓实用、科学的角度去理解民族医药,民族医药将很快失去立足之地。只有从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内涵意义入手梳理,才能完整保存。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才能摒除实用的功利观念,还原文化根脉,才能理解神秘的巫医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对湘西民族医药进行研究的专家还非常少,研究方向多集中于方药搜集、民族医访谈资料整理等,从文化角度完整保存、解读民族医药的学者更是少之又少。

2?2突出民族医药的优势特色是保持民族医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近年一些学者提出湘西民族医药保护也应该注意积极建立民族医院,重视民族医行医资格认证,将民族医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等措施。但是湘西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目前虽有学者研究整理,但是总体来说还只是初具雏形,体系的严整性构建远远不够。民族医的资格认定也不同于目前国内的医师资格认证,如何规范诊疗技术,如何进行疗效考核尚待研究。在主流医学的冲击下,民族医学要得以发展,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民族医药简便廉验,既有内治法,也有很多独特、有效的外治法,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在跌打损伤、骨折骨伤、虫蛇咬伤、中毒克毒,甚至是养生延寿方面都有优势和强项。因此,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优势,扎根群众基层,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切身病痛才能让民族医药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在建立民族医院有难度的情况下,可以依附地方中医院建立民族特色诊疗科室,对确有绝技的民族医生可由地方扶持建立民族医特色诊所,并由卫生部门建立相应资格审查与考核制度。有了固定的行医场所,民族医才能专心弘扬民族医药,建立稳定的师徒相传培养模式。

2?3将民族药物资源合理开发,实行产业化发展是弘扬民族医药的有力措施民族医药文化的保护不仅要重视文化保存、民族医培养,药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产业化也势在必行。有学者提出建立武陵药物资源生态区的建议[10],认为武陵山区为“华中药库”,药用动植物有2000-4000种之多。湘西植被丰富,药用植物繁盛,延龄草、灵芝、七叶一枝花、杜仲、八角莲等珍贵药物可大力开展规模化生态种植,带动地方经济效益。民族医药不仅要种植产业化,药物推广也需产业化,因此民族医药应加强与医药研究部门的合作,开展民族药物有效成分或验方方剂的科学研究,并积极转化科研成果。湘西民族地区也是长寿老人聚居的地方,如麻阳苗族自治县就是著名的长寿县,可以利用民族医药资源打造养生产业、长寿旅游产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融药物种植、养生药膳、长寿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药植园。这样才能扩大民族医药的影响力。

2?4建立合理的民族医培养、管理机制是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湘西民族医以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为主,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现有民族医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民族医药理论缺乏自觉的整理提高意识。只有建立合理的民族医培养、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医药与中医药都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相似的发展历史,都以朴素的自然哲学为理论基础,方药使用上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因此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可以选送部分民族医到中医院校短期进修,加强理论修养,增强科学意识,适当与现代医学研究接轨,更好地传承民族医药文化。中医院校也可以开设民族医药的选修课,提高湘西民族地区学生对民族医药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民族医药接班人。民族医的培养和管理规范化必须在民族医整体素质提高、民族医药体系基本建立、突出民族专科优势的基础上施行,同时需要民族医疗科室、民族医疗诊所制度的完善,目前可能尚需时日,但这一步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发展,湘西民族医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断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建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研究所等众多科研单位,成立了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怀化、通道、麻阳、芷江等地都成立了民族民间医药学会,涌现了一批民族医药研究专家。但是目前民族医药的发展还没有走出低谷,急需加大在文化、资源、制度等方面的保护和建设。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湖湘医学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植根民间的医药宝库,值得有识之士积极努力,将其妥善保护、传承,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田华咏.略论中国苗医特征及其对人类医学的贡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8(9):2.

[2]田华咏.从苗族原始神话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80):127.

[3]田华咏,田兰.侗族医学史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7(7):8.

[4]杜江,胡成刚,赵俊华,等.苗医“三界”学说探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3(3):8.

[5]邓星煌,萧成纹,刘逢吉,等.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宝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25.

[6]萧成纹.论侗医诊疗技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5):328.

[7]田华咏.苗族医药研究20年评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2):67.

[8]田华咏.“梯玛神歌”中的土家族医药文化解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6(6):10.

[9]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9.

医保体系论文范文3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核,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专业性和实践性上来看,医疗保险专业应该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

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应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险教学模式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多数院校至今仍主要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极为薄弱。

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实操指导性强的教材和模拟软件。

(1)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

首先,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目前的就业问题严峻,很多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通过继续深造以留在高校, “跻身”高校教师行列。

因此,这些教师是没有在专业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或实践的,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实践领会与操作能力则明显不足。在这方面,国外政界和教育教师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为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师资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通道。[1]而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学历要求等,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或有政策实践的专家由于没有高学历而无法从教。

其次,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性造成了教师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需要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保险专业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医学底蕴。而某些院校医疗保险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临床医学专业,这些教师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但只有少数教师有过保险公司实践经历,多数教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医疗保险的实践经验;另一个极端是,专业教师都来自于金融保险专业,有着深厚的金融保险学功底但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这些教师都很难将医学知识和医疗保险实务有效结合。

(2)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模拟软件。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一般涵盖了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学、人身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材数量多,更新速度快,但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有些教材虽然名为“××理论与实务”,但是实务部分一般仅陈述某省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或者某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条例、细则,缺乏实际操作内容的介绍和指导,缺乏相关案例的讨论启示与实践延伸。

此外,医疗保险专业在许多高校并未配备实验室或者与其他专业共用实验室,并且各大高校在医疗保险实操模拟软件的引进和开发方面投入过少。

1.2 缺乏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医疗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发展较为完善,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领会,这是各大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匮乏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理性认知和感性了解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市场发展和需求。

1.3 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清、实践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实践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按照教学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组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相互承接、相互联系的实践课程。然而,现在部分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完整的实践计划和安排,造成教学混乱的局面,实践课程教育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造成实践课程被“混着过”,这些不利于实践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拓展,进一步造成了学生应付实践课、教师胡乱安排实践课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与医疗保险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医院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等实操性实习单位熟悉相关专业岗位的职责及办事流程,开展医保政策实操手册的学习,进行

数据处理软件的上机实验等。而这一类的实验操作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安排,大部分支离破碎、流于形式,实际教学质量并不高,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

2.1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双师”队伍建设。

医疗保险专业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包括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授课教师既精通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熟悉医疗保险业务,如医疗保险产品分析、医疗保险计划设计、医疗保险核保理赔、医疗保险产品营销等。然而,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一般的专职教师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师资配备时,可以考虑安排“双师”教学,即医疗保险专业理论课程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而实训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训教学部分由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员负责。[3]“双师”教学既有利于专业教师专心负责和深化理论教学、从而减轻压力,也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一线专业人员最直接、最权威的指导,亲身体验医疗保险实务操作流程,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各院校要考虑培养具有“双师”特征的专业教师。例如,将现有的专业教师分批送到相关岗位去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回校后便可胜任医疗保险专业相关课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完全依赖外界师资力量的尴尬局面。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会医疗保险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包括实训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岗位模拟、现场讨论、计算机模拟操作等教学。在校外,各大高校应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如医院医保科、政府医保局、商业保险公司等)、民间团体(如医疗保险协会等)合作,将其建设为长期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物参与度和社会问题认知程度。另外,还应当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要培育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人才。此外还应加强与外界交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和社会信息,以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做出更好的安排和计划。

(3)实践教学资料的准备。

实践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实践模拟操作软件等资料。体现出各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的方式及手段、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办法。根据需要编制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一部,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外购或其他途径取得。

2.2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时,由于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双方辩论的形式进行;在基本制度运用阶段,其实践内容应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基本制度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内容设计上应能够体现社会医疗保险职位的特点。可以按照医疗保险的职位设计实践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模拟实际职位手工操作与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具体做法是:提供固定场所建立模拟职场和实训室,引进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课堂教学企业化管理试点,装备模拟保险流程各环节的专业教学软件。

(2)校园实践教学。

在学校模拟保险企业等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保险文化和职业素养。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等,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适应保险市场的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各种公开和内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竞赛,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5]还可以组织专业学生在校内向同学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咨询服务。

科研和创新活动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也是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展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平台。[6]科技竞赛特别是国家教育部等主办的学科竞赛,对于推动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医疗保险专业要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未来学术之星”等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研比赛项目。

(3)社会实践教学。

校外综合实习部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进行。

目前,医疗保险专业社会实践中的医学实践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医疗保险专业开设医学课程是专业工作的需要,但实际教学中总认为知道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即够用,忽视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校外实践,医院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的社会实践部分应建立医院临床实习和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双实习”制度。[7]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可以选择医院、医保中心、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其校外实习基地,由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具体的工作。其内容应体现社会医疗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般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安排实习的内容,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具体内容和程序可与实习基地教师合作确定。力求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实习效果,获得实习单位好评,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实现实习后直接与实习单位签约就业。

(4)各实践环节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安排,可将医疗保险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验课、专业课题调研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等形式,开展课内外相关实习课程,课程内容层层递进、相互联系,形成整个专业实习课程整体流程,培养出实操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专业与市场对口的学生。[8]

1)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如《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主要由操作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组成。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实验课题,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针对医疗保险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问卷并进行

统计分析。每学期的第 1 周布置下去,第 1 7 周上交,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自行选择课题方向、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做统计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2)毕业论文与实践的结合。如:承担了校级科研项目的同学,由于有科研项目任务,因此会组织其他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利用暑期或平时的实践课程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对策,最终各位小组成员完成这个项目的子课题并分别作为各自毕业论文的选题,从而较为成功地将学生科研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2.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考核应当体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可以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采用“过程评价+考试考核”综合评价模式,考试考核学生对医疗保险学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其中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选择相邻两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评价其教学效果。

3 结语。

一个完整的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实践教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条件、形式和评价,而开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将有益于全面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体系,并为教学条件和实践管理提供较为具体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扩展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体,为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张文鸣。2007 年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9-60.

[2] 况成云,杨江林。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素质[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l(8):478-511.

[3] 藤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3):10-11.

[4] 袁杰,郑先平,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13.

[5] 郑先平,刘雅。对健康保险专业核保理赔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86-88.

[6] 俞彤,刘霖叶,等。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59-360.

医保体系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户;新农合;保障能力;综合评价;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323.89;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5-0086-06

随着国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民的就医保障状况不断得到改善。新农合制度推行近10年来,在为农民缓解就医压力、减轻看病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究竟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保障能力如何,怎样合理的对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也受到政府相关管理机构重点关注。国内学者对新农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一些学者从新农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如李颖琰等[1]基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建立了新农合评价指标体系;杜进林[2]从新农合的筹资、补偿、费用控制三大环节展开研究建立了新农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冯晓[3]、薛晴等[4]对新农合的运行绩效进行了评价;田秀娟[5]等通过对新农合的综合评价,就农民的评价进行了预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曹蓉等[6]对目前新农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做了分析和总结。综上对新农合的评价研究中由于研究视角及方法的不同,地区的差异,结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本文试图从参合农民的视角出发,以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陕西省为例,建立对新农合的就医保障能力评价体系,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讨论新农合制度对参合农民就医保障能力状况,针对新农合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地方管理决策机构提供参考。

本文数据是课题组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为保证样本的广泛性及代表性,在充分研究陕西省新农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择宝鸡、杨凌、安康三地展开调研,调研对象涉及15个乡镇,问卷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总计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687份,有效率为91.6%。

一、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新农合利益相关主体的界定

根据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个人或组织[7]。美国学者Ruairi较早的将该理论引入到卫生政策分析当中来,后来得以普遍应用,并在组织绩效评价及决策制定方面得以推广。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和建立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优点在于能够全面考虑各参与主体对新农合制度支撑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研究认为,新农合制度利益相关主体一般包括四个:政府机构、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农民作为新农合制度的最终受益人,其对该项制度的综合评价可以视为新农合实施效果及其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保障能力的客观反映。本文认为从受益人参合农民视角出发,设计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农合其他利益相关者主体对该项制度的支撑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反映该项制度对受益人的就医保障能力状况是可行的,符合逻辑和实际的状况。

(二)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隶属度

评价指标的确定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及实际调研信息汇总,归纳出新农合影响参合农民就医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根据评价指标的特异性、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目标性等特点,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长期从事新农合工作的工作人员及研究人士的访谈,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征询意见,最终确定为三级指标体系,3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地方政府、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三个参与主体角度进行设计,最终分解为21个评价指标。在调查问卷设计过程中每个评价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设置“很差、较差、一般、较强、很强”为测量值,数据处理时分别以“1~5”与之对应。指标体系构成及评价隶属度见表2。

二、指标权重赋值

(一)方法的选择

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构权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构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传统的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大体上分为: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主观赋值法主要依据评价人或者专家的主观认识和经验知识来确定,这种方法一般不会违背常理,但是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主要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等;客观赋值法,主要根据各指标的相关关系,通过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权重,如熵值法、主成分法等。此类方法的优点是符合客观实际,但往往忽略了决策者的主观知识和经验,可能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基于此,本文选取AHP和熵值法,主客观赋值法结合起来,取其权重的平均值作为指标的综合权重。

(二)熵值法指标权重确定过程

熵值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其表达式为:

其中:Pi表示出现第i种状态的概率值,K表示一个大于零的常量。当系统拥有的信息量(系统的确定程度)增多时,系统的熵值就会越小。所以,系统的不确定程度越小,则熵就越小,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反之,系统的不确定程度越大,则熵就越大[8]141-195。运用熵值法构权步骤如下:

由熵及熵权的函数性质可知,当调研对象对指标评价得分差异较大时,熵值较小,熵权则较大,说明评价信息越全面,具有可信价值;若被调查者对指标的评价相同,熵值大最大为1,熵权为0,则意味着评价信息无效。结合层次分析法构权结果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指标的最终权重(见表6)。

(三)层次分析法构权过程

新农合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确定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需要构造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即需要结合专家意见对评价指标的两两重要性做出判断,本文采取专家咨询的方式进行,选取从事新农合工作的专家及有过此类研究的9位专家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做出评判,根据层次分析法理论中的“1~9”标度法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和排序,进而得出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CR值小于0.1)和层次单排序。各指标的权值计算过程如下:

准则层判断矩阵及排序值见表2。

三、陕西地区新农合保障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具有模糊概念的独立指标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给出模糊对象的具体量化数据,还可以判断对象的优劣等级,其结果较为准确地刻画了事物本身的模糊状况[9]。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利用调研数据,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农合的保障能力进行评价,计算软件为Matlab 10.0,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A为指标权重,R为模糊评价矩阵,bi是由A与R的第i列运算所得,它表示指标体系对Vi的模糊子集隶属程度,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分析出各指标对应的评价结果,其中权重如下:

一级指标权重为:A=(0.415 1, 0.223 7, 0.361 2)

二级指标权重为:A1=(0.101 4,0.228 1,0.124 3,0.337 0,0.209 6)

A2=(0.091 2,0.156 9,0.152 4,0.118 5,0.196 2,0.068 4,0.217 7)

A3=(0.043 5,0.228 1,0.107 1,0.049 3,0.042 1,0.101 9,0.097 7,0.115 4,0.216 2)

R0为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各指标评价矩阵,R为新农合整体保障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矩阵,R1、R2、R3分别为农户对政府保障、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保障、定点医疗机构保障层面各指标的评价矩阵(见表1)。B=A0·R0,B1=A1·R1,B2=A2·R2,B3=A3·R3;“·”为模糊算子,B表示指标体系对评语集Vi的模糊子集隶属程度,其中评语集为:V=﹛V1,V2,…,Vm﹜ =﹛很强,较强,较差,很差﹜。计算结果模糊向量见表7。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可知,参合农民对陕西地区新农合的整体评价较高,但对参与主体地方政府的保障整体评价却一般,定点医疗机构的保障能力则评价为较差。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中也可以得出一致的结论,33.27%的被调研对象认为定点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保障不足,53.11%的人反映出定点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这一现象在偏远农村比较突出,同时38.09%的参合农民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评价为“较差”;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保障、价格水平、就医方便程度评价都不高。对地方政府机构评价为“一般”的主要原因是对卫生机构的监管力度、新农合缴费报销比例合理程度、参合人对政府工作满意程度三方面满意度不高。

综上分析,陕西地区要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保障能力主要应从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地方政府的保障能力着手应对:首先,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改善参合农民就医现状,配备齐全医疗设备,扩大村卫生室的覆盖面,提高农民定点就医的方便程度,确保常见病、突发病的就医条件;第二,强化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尤其是村级卫生室医护人员的配备,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私人诊所、村级卫生室的医生不具备医师资质,专业素质技术水平无法得到保证;第三,地方政府机构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药品质量可靠、价格水平公道、用药合理,扩大药品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尽快推行大病医疗二次报销制度,缓解农民大病就医压力,提高参合农民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颖琰,王禄生,杜进林,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阶段报告[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5):13-16.

[2] 杜进林,李颖琰,王禄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3):257-259.

[3] 冯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绩效评价研究[J].经济管理,2007(16):91-97.

[4] 薛晴、张正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优化模型与效率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11):81-85.

[5] 田秀娟.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综合评价[J].中国农村经济,2010(5):86-95.

[6] 曹蓉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761-764.

[7] 刘开瑞,马锦.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88.

[8] 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 陈伟,齐媛媛.基十价值链优化的装各工业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9(5):49-50.

Evaluation of Security Capability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JIN Hua-wang,WEI Feng *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医保体系论文范文5

关键词:医学院 人文素质教育 评价体系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11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医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成为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方式,已经朝着医学教育领域发展。因此,评价体系中主要研究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评级活动,其中的科学性直接关系着教育评价目的的实现以及对于评价结果的认证。但是在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以及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中仍然缺乏相关的教育理论体系以及实践的研究,因此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必须要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机制进行研究,总结相关的实践性、科学性。

1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内涵及其表现

在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中,它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以及受教育者人文素质的发展变化及其内部包含的众多因素进行的价值判断。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很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必须进行有序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研究,并且要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作出比较科学的价值判断。

在医学院中,人文素质教育直接影响着医疗保健专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中,它不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管理、指导学院的工作、提高办学的效益以及办学的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医学院以及教育工作者进行自身检查、反思、改造教育,并且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这种教育评价体系是评价目标的分解,是评价目标具体化以及行为化的具体表现。这种教育评价机制能够推动医学院教育观念的转变 ,能够提高医学院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水平,能够改善医学院教育评价的制度,提高教育的质量以及教育的效果。

2 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理论及其基本特征

2.1 分析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理论

从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来看,教育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客体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院校评价、专业评价以及单项评价。其中院校评价是把整个院校作为一个对象进行评价,专业评价是以专业学科为单位进行评价,在评价的体系中,院校评价和专业评价都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而单项评价是为了规范以及加强某一项教育展开的评价,这其中包含:实验室的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等。综上所述,为了研究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医学院校主要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是单项评价,这就要规范医学院校的整体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评价的机制中,其基本的思想是:以教育为主要的目标。对教育的整个过程以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要根据制定的教育评价理论进行,保障其中理论进行的系统性。

在教育评价体系中,主要的体系都是根据教育的质量进行具体控制的,其中对于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主要表现在:教育质量的产品,对于医学院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质量分析;质量的产生过程。对于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标准应该分为本质质量标准和过程质量标准两个方面,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标准进行。根据质量的评价,可以分为的理论层次有三个方面:结构――过程――结果。这种理论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根据这种模式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地反应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状况。

2.2 分析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特征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中包含着许多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评价要以教育的全部领域作为对象,其中要以学生为重点,来进行全面的人文发展,要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育评价的机制中,不仅要全面地评价办学的理念、办学的水平,而且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质量。对于学校的评价,要根据学校的课程以及学校办学的条件、校园的各项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教育中既要重视对显性的课程教育评价,也要重视对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校园的文化建设的评价,根据学生的社会活动以及教育基地的建设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学的工作进行评价,也要对教学的管理、教学的保障措施进行评价,根据各方面的评价来提高医学院的整体水平。

3 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方法

在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教育内容具有基础性、教育空间具有开放性、教育的目标具有全面性,因此可以看出,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方法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总结性的评价以及过程性的评价,要重视个人的评价也要重视他人的评价,要重视个性的评价也要重视共性的评价,以及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这种多形式的评价方法中,要重视对评价的机制进行引导,由于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完善教育的管理,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教育评价的机制中,这种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社会性的特征,要根据评价机制进行具体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根据评价的结果,能够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改进,以顺利地达到教育评价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使用教育的资源。

4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基本框架及其原则

在人文教育评价的框架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建立目标的导向性原则,要根据评价的指标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评价的全面性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应该全面地认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能够全面地反应教育质量的体系;教育的科学性的原则,就是要根据评价的机制建立一定的逻辑关系,能够保持与目标一致性的特征;可操作性的原则,通过评价能够实现对教育质量的总结,而且能够有助于评价过程的实施。

在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机制中,对于评价的原则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4.1 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在医学院校实施的教育价值观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服务的。因此在教育评价的机制中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思想,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建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能够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重要的教育基地。

4.2 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由于知识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也在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要做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够不断完善教育评价的理论以及相关的体系,发挥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调控作用,引导医学院校的全体师生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 要坚持医学院校发展的主旋律

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对于医学理论与新技术的发展,能够结合分子生物学和脑科学以及相关的医学工程进行不断的突破。保证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要不断的改变,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要改革教育评价的机制以及教育评价的思想。

4.4 要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的一致性

对于医学院校的教育评价是一种手段,但是教育管理就是一个环节。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从而结合管理手段进行研究,总结出教育评价的结果,向学校的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为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能够促进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不断变化,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评价标准,规范、标准地改善教学,将评与建相结合,最终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地完善评价的体系以及评价的机制。

5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体系以及评价的机制,促进医学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在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具体地指出医学院在教育管理中体存在的问题,提高医学院校的整体水平和相关的教育质量,为发展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提高有力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曹文娟.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2).

[2]周增恒,李四海,郭兆江.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32).

[3]李春燕,邓瑞娇.护理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护理,2011,(16).

[4]曹红娟,江安利.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的内涵分析与思考[J].护理进修,2012,(31).

医保体系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甲述了中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对于本科教学课程设里,文章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与思路,整合内容与授课方式,实现缩减专业课程时间,扩大限选课程时间,突出中医思维与认知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教育战线明确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这是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针的体现,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大力推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以适应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使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方式有机融为一体。

中医高等教育由于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环境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医一病一药(手术)”的单纯治疗模式向群体一保健一预防一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模式所基露出来的弊端与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改革中医药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运行方式皿待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又是教学内容的核心,而教学运行方式是如何组织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得以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手段.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实践技能娴熟、职业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中医药人才.目前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迅猛发展的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建立一种科学的、多样化的、开放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并与全面素质教育相吻合的中医药课程体系,即改革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运行方式势在必行。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

1.更新中医学教育理念。因为一定的教育理念制约或指导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教育改革要取得进展,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50多年的办学历史,凝练出了具有中医药教育特色的仁德、仁术、仁人“三仁”教育理念。“仁德”就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的道德追求。“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仁人”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是“大医精诚”思想在现代社会科技条件下的衍化和深化。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三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中医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概而言之,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要按照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更新,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2.遵循中医学的形成特点和认知方法。中医药学是根植于中华文化这一沃土并孕育、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母体就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基础,从而产生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现代西医相比.这是两种异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置必须遵循中医自身认识自然、社会、人体、生命以及疾病的特点,遵循中医独特的认知方法。

3.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中医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其思维方式直接主导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牢牢把握中医学的精髓,来从事中医学临床工作.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全面深人地理解、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领会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中医学辨证论治规律与理、法、方、药相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技术与能力。使中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医疗市场需要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思路

1.从以教师为本,以教材为本,转移到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中医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中医药人才的自身培养和成长规律,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卫生需要、卫生服务模式、医学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实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强化以中医教育为主体的思想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2.强化素质教育,增加人文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以衬垫专业基础,开发创新意识。中医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门传统医学,又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合课程体系必须充分吸收人文社科内容和自然科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

3厚基础、宽口径,强化临床思辨能力,强化临床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研究中医学理论问题,跟踪未来疾病普遍化,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潜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统一,普遍达到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层面。通过新课程的设置,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以高质量、高水平步人社会,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里的特点

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整合中医学课程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放眼未来,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形成中医学专业有特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1.整合中医、西医课程,克服课程叠加,学时过多,学业过重的矛盾。通过开设综合课程,整合中、西医课程,减少重复叠加的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总学时数,减轻学生负担。增加限选课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自主选择的余地。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增加,一方面增加中医学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中医学系统深人的研究与学习,提高中医技能与理论水平;一方面增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

2.整合中医课程,摆脱原有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科特色,突出辨证思维方法的培养,保持理法方药一致。尽可能地、科学合理地减少知识点的重复,知识板块的叠加,增加必要的现代研究成果。中医学专业教材内容的组织与课程设置,应服从并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理法方药的统一,改革后的课程进行充分整合,把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法学整合为中医基础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证候辨证部分、方剂学整合为方证学;把中医诊断学中辨证学的综合辨证部分、伤寒、金匾、温病整合为辨证治疗学;把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案学整合为中医学术流派与医案选,以减少知识的重复,突出中医理论体系,训练学生中医思维和认知方法。整合中医课程主要为了突出中医学术内核,实现中医认知方法,保持中医理法方药统一,强化辨证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方证学、辨证治疗学尽可能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便于开展案例式教学。中医方法论的开设则增加学生中医学思维模式、认知规律、临床应用能力的训练。

3.整合西医课程,引进国外综合医学课程设置。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单个课程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概念,开设综合医学课程,在一门课程中融合多门学科知识板块,使学生受到最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例如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为人体形态学;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两门为人体机能学;整合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为病原生物学;整合科研方法学、卫生统计学两门医学科研方法学;整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四门为生命科学基础。 综合医学课程模块的设置,降低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分割

性,形成一个整体医学知识框架;避免或减少了不同学科间相关内容的重复,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在综合性课程中,学生可将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问题或系统,提高了教学目标的水平。综合性课程模式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4.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专业课程,增加限选课程。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整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课,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新开设限选课,以凸显中医人文学科背景,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促进基础于临床之间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5.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的知识板块、知识点保持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相链接。为了保证中医学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确保能够成为临床合格的中医高级人才,整合过的课程保留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规定的内容和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卫生需要,适应市场对中医人才的要求。

四、教学运行方式的改革

中医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跟上时展、适应社会卫生事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祖国传统医学人才。教学运行方式应突出能力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科室轮转与名师传承一体化的教学运行方式,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强学生临床感性认识与提高临床动手能力。

1.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操作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公共基础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西医基础课采用理论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改变理论课枯操乏味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

2.临床课程与临床实习一体化。中医教学模式是将中医理论与临床课、临床见(实)习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中医教学没有基础与临床之分,彻底打破基础课、临床课与临床实习课分段教学模式,打通前后期中医课程。采取在医院边上中医理论课,边临床实习的“基础课—临床课—实习课”三阶段相互交叉滚动循环,使理论课教学与临床实践自然融为一体。

医保体系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转贴于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医保体系论文范文8

【关键词】 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传统保健体育

传统保健体育有别于其它竞技体育运动形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它是医疗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院校研究生在学习中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学习,更能够加深对医学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更加能够体会到传统保健体育对身体的健身作用。

1 开设研究生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有着优越的理论基础

传统保健体育的基础理论源于古代养生学,是融汇中国古典哲学与祖国医学理论之精华而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同样适用于传统的保健体育。“天地一体”、“五脏一体”、“天人相应”,中医理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的五脏六腑也是一个整体。传统健身思想与之一脉相承,认为体育的作用不在于发展身体某部分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或治疗某种疾病,而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综合锻炼,达到调理中枢神经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和适应能力,改善整个机体功能,以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1]。而中医院校研究生在学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医学书籍时,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传统健身文化,从而为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 开设研究生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

自1982年6月国家卫生部、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传统保健体育内容”的通知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在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上,大多数中医院校已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这一传统保健体育的精华之作作为必修课,其中部分中医院校开设了传统保健体育选修课、武术选修课。更为可喜的是,部分中医院校开设了三年级传统保健体育选修课,教学由普及型向专项提高型、专业应用型的方向发展。

研究生在经过本科的学习时,都亲身经历了传统保健体育的学习,也都感受到了传统保健体育的巨大魅力,在这样浓厚的氛围下,开设研究生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必将受到极大的欢迎。

3 开设传统保健体育课程适合中医院校研究生终身体育的培养

“终身体育”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而提出的一个新的体育概念。随着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终身体育”又被注入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受教育的主体获得充实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终身受益[2]。

传统保健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项目有着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风格特点与运动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随机性,适合中医院校研究生不同年龄、性别、身体和可支配时间而进行随时随地的锻炼健身,从而达到锻炼终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向晨.传统保健体育在中医院校体育本科课程中的开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84.

医保体系论文范文9

中医国际化,教育是根本

中国历来倡导科教兴业,以学术教育为本。诚然,没有教育国际化作前提,中医国际化就如栽种了小苗却不灌溉浇水,中医的田园中无好农夫一般。在西方面临的反中医浪潮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

中医教育事业是开路及导航先锋。目前英国出现诸多图谋眼前小利不顾中医大业的“中医外卖店”不良现象,加上良莠不齐的行医资格,使本来已经缺乏西方法律保障及官方认可的中医进入更艰难,更坎坷的道路。

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历史证明它具有与时代知识同步的应和能力。医学??育网搜集整理辨证论治正是西方整体医学的新概念,其独一无二的在病症发展演变的辨证分析过程中施行诊治的思维方法穿越当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科学与艺术,是开发医学全球化的金钥匙。西方上层势力对中医当地发展的浪潮所持态度亦相当明朗,呼吁有识之士号召中医界不应只图眼前短利而断送中医长远的发展前途,中医教育界更应以中医国际化发展为己任,为其装备优秀的阵容。

中医教育观

中医一向在不断与当代思维相结合的过程中成长,派别对论也是中医教育的传统发展演变过程。中医教育近代出现了两观,即纯传统中医教育观和中西医结合教育观的争论。前者认为中医作为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经历了千年的临床实践与考验,是根本不能与西医相结合的;后者则认为中医不应只局限于中国文化及环境圈子里孤芳自赏,应以西医模式矫正中医,以西方的循证医学为主流进行研究实验。

本人认为,全球医学已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西医结合教育观实是对现实反映。提倡者缺乏实体内容,而反对者,虽大有中国民族文化优越感,但也不应固步自封。

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从中西医两个系统中找出一些有机结合部分,把重点放在临床上的结合,建立一套既保全中国医学传统优点,又可以让现在的医学界接受的理论系统。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种结合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而是有机的求同存异的结合。当然,理论的结合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机的演变出来,而临床上的结合将是现阶段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第一关,其中教育方针也应重于临床。

中医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教育对象的问题

中医教育国际化的首要问题是对谁施教的问题,是西方医学界 还是医疗保健界还是替代医学界 即要因人施教。这里我们要强调如何使中医走进外国正规医学教程里,即纳入西方的医学院教育体系里。

我认为要促进中医教育国际化,西医是施教的主要对象,我们应向有医资的西医进行专科培训,通过他们在西方主流医学体系的地位与影响来带动当地有权威的舆论,使中医更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此外,他们战斗在疾病的最前线,是迅速而广泛应用中医于西方临床中的生力军,他们安全,有效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于每日的诊疗过程,将是引进中医于西方主流医学体系的最积极有效的途径。

此外,本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当地有医学教育权力的大学,即医学院校(medical school)。目前,医学??育网搜集整理在英国中医教育只能进入卫生保健系,学生无资格行医,故此,不能有效将中医引进西方正规医学。

第二,中西医理论体系问题

即在不失中医精粹的前提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把中医理论体系传授给那些具有完全不同教育观和医学背景的西医 这里也不单纯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学术交流相互演变的问题了。

第三,中药的合法应用问题

中药在西方国家合法使用,认证审批过程艰巨,要努力破此难关不但需要药业界,研究机构和政府的努力,而且还需要金融界的配合运作,划时代的全能领袖人物在中药界的出现已刻不容缓。

第四,中医师注册和继续教育的问题

中医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还要将合格中医师的注册及其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巩固中医队伍水平的手段,并不断与西方的医疗保健系统配合,为中医进入主流医学铺路架桥。

中医学现代化的最新进展,当是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另外,建立一个正规的中医管理注册机构也势在必行,以此将从业中医师的注册及其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巩固和发展中医队伍水平的手段,从而为中医早日进入主流医学铺路架桥。英国中医管理委员会(chinese medicine council, uk)即是以中医专家为主导的权威管理机构,旨在配合英国中医立法进程,保障行医安全,维护中医海外合法权益,并实施专业管理与医师注册的职能。

伦敦中医学院教育经验谈

1994年初英国亚美迪医药基金会(acumedic foundation)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在英国开设英国医生继续教育局批准和认可的,以英国在职西医为学员的中医课程。

伦敦中医学院深黯使中医走进外国正规医学教程,即纳入西方的医学院教育体系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对有医资的西医进行专科培训,使当地的医生能够安全使用中医药,在促进中医药在西方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过程中而逐步实现。

伦敦中医学院以英国医学局(gmc)注册的在职西医为培训对象,自1995年10月开课至今已有六届学员毕业,300多家医院及家庭医生接受培训,被星岛日报誉为“华洋结合,创英国医学里程碑!”。现在很多毕业学员已在自己的医院开设中医课程,并且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他们在报章上发表文章说:“完成此课程使我能够采取中西合璧的医术为病人诊病”:“西方的医师转向中医药,向东方寻求治疗疾病的方法”,并赞扬“伦敦中医学院 acumedic在新世纪,使东西方联合,开创了新医疗方向,给英国的(gp)医师,带来希望。” 这些学员还不断呼吁政府对中草药进行研究及合法化。他们的主体是英国本地权威性和信赖性很高的家庭医生(gp),他们的社会地位高,基础深厚,学风严谨,在社会上及医学界影响非常大,对于推进西医接受中医,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快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伦敦中医学院师生将继续为推进中医教育进入西方医学教育体系,为其成为正规医学教育的一个分支,并最终得到国家承认的医学资格而努力。

伦敦中医学院十余年教学经验,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医学??育网搜集整理 方法如前所述,把东方的医学智慧用西方的“语言”来阐述是一种艺术。1994年以来,伦敦中医学院在教育西医艰难过程中得出不少经验,编辑总结出一套相对实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第二,学院把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诊断观念相比对,并以临床疗效来证实。

第三,在学习过程中就中医理论体系与西医理论体系进行比较辩论,以百家争鸣的方法和态度来探讨不同的观点。如中医整体观脏腑气血相互依存性与西医以解剖证实循证医学相比较。

第四,对中西医的临床互补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启发性地强调综合性医学模式的未来发展,并明确表明西医对中医的学习有助于现代全球医学的成立与发展。

目前的问题及走向

中医教育与中西医结合

传统中医若想在海外得到接受和认可,需解决和克服语言及翻译问题。由于中医的英语教科书存在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翻译产生了不同的解释,故而导致争论。中医现代化过程中没有建立量化标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便进行量化考核。这个问题亦亟待解决。

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如何将中医纳入国外主流教育领域,以及如何配合主流医学的教育内容是关键。根据伦敦中医学院(cmir)的经验,突出中医精华及处理某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加以时日,灵活配合。

此外,就西方临床理论及循证医学而言,如何制定西方医学界可以接受的研究方法,配合其教育与继续教育,也是当务之急。

医生与病人关系和病人安全问题

在英国及其它西方国家,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以及病人安全问题不仅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因它保证了医生和病人的沟通,它同时也是医疗上非常重要的方面,且已经建立了很多不同的标准以确保医生与病人的沟通及保障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与配合。就英国而言,所有疗法和不同医学都有其不同标准,英国职业标准组织(national occupation standard, nos)已经根据不同专家的建议及配合建立了这方面的标准。目前草药和针灸医学已经制定了标准,本人参与了针灸标准的制定,提出针灸是中医的一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应让病人了解治疗方法和诊治过程。

西方人对中医缺乏知识,帮助他们简单了解治疗方法和背景是必须的,否则会影响疗效。在nos标准中,治疗和诊断过程中如何保障病人安全也有相应的要求,但因西方存在不同针灸疗法和系统,所以在教育大纲的制定问题上尚存在不同意见。如医学针灸,medical acupuncture, 不承认,也不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所以我提出设立中医(cm)而不是传统中医(tcm)的标准,中医标准包含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标准,中医标准并未落到实处。因而在西方国家,中医海外教育需要树立相关的标准,中医在海外的教育大纲也应因地制宜,根据西方国家需要而制定,不能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同时应保证中医精华不流失。

中医教育展望

中医不能简单的科学化,更不能西医化,只能有机地综合化。现代医学已经是多元化,走向综合化且如同世界经济一样走向全球化,中医教育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