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9:33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1

[关键词]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策略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汇聚强大的人才智慧和力量。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硕士生教育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改革和完善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与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机制。[1]机械行业作为一种基础性产业,已融入各个专业领域,机械类硕士生不仅要服务于机械领域,还要服务于其他专业领域,因此对机械类硕士生的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日益提高的人才质量要求,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机械类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社会持续提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一、机械类硕士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离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有比较大的落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硕士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近年来积极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在学或已毕业的机械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一方面,机械学科是传统学科,经过长期的发展许多技术已相对成熟,要在该领域有所创新,需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但许多硕士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被动式学习方法,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方面过于依赖导师,缺乏独立工作能力。[2]另一方面,硕士研究生真正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最多一年左右,其余时间则忙于上课,找工作和准备毕业论文,对机械类硕士生而言,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创造性课题研究。此外,受择业就业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研究生既要做课题,还要考公务员或各种证书,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动力去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对创新能力的认知存在偏差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创新性思维与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本质上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应正确理解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内涵,但目前大多数硕士生培养单位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并不透彻,对创新人才的定位并不科学,因而难以制订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3]许多高校简单地用获得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标准,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不仅没有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并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导致了近年来大量垃圾专利、垃圾论文和虚假成果的泛滥,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还造成了严重的学术腐败与学术道德问题。

(三)培养模式单一

受传统研究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行硕士生教育体系大多采用传统的规范化单一培养模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模式基本雷同,基本上都是先完成课程学习,然后开展课题研究,课程学习以修学分为主,所学课程多为公共基础课,与课题研究内容关联不大,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脱节。二是专业型硕士生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模式雷同,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系统考虑两者的差异性,同一导师在指导两种硕士生时往往采用同一模式,没有体现出差异化。[4]三是管理及考核模式单一,在教学管理、师资选配、资源保障以及考核机制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不能有效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四)教学资源匮乏

创新来源于不断的实践,而实践需要相应的环境与资源。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对于本科教学资源的配置比较重视,而在硕士生教育的教学资源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只重视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培养硕士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平台。此外,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硕士生任课教师与导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时掌握相关领域在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及进展,并将其应用于硕士生培养。[5]受年龄、环境和管理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导师不能与时俱进,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相关问题的原因剖析

影响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但通过对机械类硕士生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制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选拔模式僵化

研究生选拔机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研究生选拔方式注重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缺乏对考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考查,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多年以来,机械类硕士生选拔一直沿用固定的模式,初试阶段考核政治、英语和数学三门基础课和一门专业基础课,考查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对考生的应用及创新潜能进行测试;复试阶段以面试为主,通常也仅限于对考生基本情况的初步了解,缺乏对考生能力的深度考查。这种人才选拔体制对专注课程学习的应试型考生有利,许多具有创新潜能的应用型考生则往往因考试成绩的劣势而惨遭淘汰。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能自主学习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而这些要求在现有的研究生选拔考核中都没有体现,从而导致部分研究生虽然入学考试成绩突出,但研究生阶段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科研方面都表现平庸,少有作为,难以达到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定位失当

受传统教育理念与现实条件的限制,现有的硕士生教育大多是教学型、知识型和封闭型的培养,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课题研究,硕士生都囿于书本和理论,科研能力训练不足。这种培养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挥,难以培养出具有独立性、创新性的人才。硕士生教育体系比较复杂,既有学术型硕士,又有专业型硕士,每一类硕士又分为不同的专业,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硕士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方面各有不同,为了保证培养质量,针对不同硕士生的类型,须有不同的教学定位,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及管理体系,如专业型硕士生侧重于职业素养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学术型硕士生则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工科硕士生与文科硕士生在培养方法上也应有所区别。但目前的硕士生教育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定位模糊,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专业实践的问题,学术型硕士生与专业型硕士生之间、不同专业方向的硕士生之间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配置等方面大同小异,课程学习与后期的课题研究严重脱节,导致硕士生与任课教师、导师以及管理人员之间难以有效沟通,教学体系与培养目标难以有效融合,学生的学习动力、创新潜力难以被有效激发,严重影响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缺乏系统的保障体系

受现实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硕士生教育体系难以有效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首先,缺乏系统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许多学校都制订过促进硕士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大多是对传统教学管理体系的修补,没有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体系,难以发挥有效的功能。其次,缺乏产学研高度融合的综合实践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实现教与学、产与研、教与研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平台的多样化,结合行业生产、课题研究、实验实训等多种实践平台,培养硕士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受观念、资源和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缺乏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平台,缺乏完备的硕士生创新活动保障体系。此外,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匮乏也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但师资建设没能及时跟上,在任课教师与导师的遴选、培养和考评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导致师资队伍良莠不齐,部分教师在教学能力、敬业精神、岗位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避免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严重影响。

三、强化机械类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措施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为了有效提高机械类硕士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硕士生培养模式,采用有效对策解决制约机械类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构建系统完备、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改革硕士生招生模式,建立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

改革现有机械类硕士生招生办法,将创新潜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硕士生选拔考核体系。首先,在专业课考核内容中动态调整考试内容,增加考查创新思维的内容,重点考核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克服现有专业课考试题型固化、过于侧重基本知识点的缺陷,解决部分考生通过题海战术或针对性突击的方式获取专业课高分的问题,让真正有思想、会思考的考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其次,改革复试模式与内容,着重考查考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潜力,降低基础知识考核的比重。摒弃现有基于考生自我介绍与各种证书对考生进行学术能力评价的方法,在复试内容中增加创新能力测试的内容,尤其是学术型硕士,应单独进行创新能力测试。测试形式可以是笔试或口试,内容为与机械相关的工程实际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综合评价考生的创新思维与学术潜力。此外,提高复试在硕士生招生中的比重,淘汰学而不用的应试型考生,录用有思想、有潜力、真正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考生,为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二)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教学方法与培养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需要包括任课教师、指导教师、教助人员和硕士生在内的各方人员通力协作。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强化教学改革,充分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掌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难点问题和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适应的教学及管理体系。制订培养计划时,针对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和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讨能有效激发硕士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创新实践平台

机械学科属于工程学科,更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配套的创新实践平台支持硕士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多学科融合、多层次实施和多方参与共建的创新实践平台体系是培养机械类创新型硕士生的必要条件。机械类硕士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机械领域的相关企业和研究所,为了实现硕士生学习与工作的有效衔接,应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各自优势,建立硕士生联合培养机制,充分整合和利用各方资源。高校主要承担硕士生课程教学体系,利用相关企业或研究所的资源建立各种创新实践平台,结合企业或研究所的相关技术课题指导硕士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不仅实现产学研的真正融合,相关企业与研究所还可借助创新实践平台和多方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共享与整合,有效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师资与保障系统建设,营造创新环境

任课教师与指导教师的执教能力与业务水平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应强化对硕士生任课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规范硕士生导师选拔机制,确保导师的学术能力与个人修养。建立导师与硕士生定期交流机制,通过与硕士生的多层次与多角度交流,扩充导师自身的视野,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此外,加强硕士生导师的培训与交流,通过国内外访学、进修、短期培训和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多个渠道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质量。硕士生培养单位应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制度保障方面,应建立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机制,强化对硕士生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不断改革与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资源配置方面,应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搭建多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科研立项、专利资助和学术竞赛等多种方式拓展硕士生开展创新研究的渠道和途径。在培养模式方面,构建高校、企业和研究所合作、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培养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有效保障硕士生创新活动的实施,促进硕士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士荣.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特点与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5(5):86-91.

[2]段海滨,魏晨,武建文,等.北航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6-109.

[3]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4(1):163-166.

[4]赵万峰,邓戎,郭向明.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5(2):89-92.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而设置的,是将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揉合而成的一种学位培养模式。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这种特殊要求的专业学位类型,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探索制定新的教学方法及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指导思想

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平台,以服务企业为目标,在平等互利、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的联合培养工作,满足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学校机械工程学科的科研优势、创新优势在制造装备业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和人才合作培养,最终形成专业学位硕士灵活多变的培养机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形成稳定、有序的规模化研究生合作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探索建立适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了近70门专业学位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扎实的课程体系基础。然而这些课程设置仍是以理论课程为主,一般包括校级公共课程、专业领域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程,且专业课程并没有与学术型的研究生形成本质的区别。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体系,学生感觉无所适从,并不理解这些课程在工程上的实际适用范围及运用方法,加之以往各自为政地割裂式课程体系及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使得这些专业学位课程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相互联系的统筹性,严重的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因此重新规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一)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培养效果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定要体现其专业性、工程应用性,其培养的目标是将其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所以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强调应用和实践,而学院开设的理论课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理论知识太深且工程实用性不强。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面向实际工程应用,根据课程相关理论技术,结合自己的最新科研进展,修订课程大纲,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学习重在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探索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以书本讲授为主的单一知识传授模式,增强了与学生之间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专业流互动,这样就深化了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增加了企业现场观摩、生产实例探讨、上机实践等课程环节,这种边教学边具体实践的综合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的培养效果。

(二)全面推进学科交叉式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虽然学校已经实现不同院系的课程互选,但这种交叉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从学科内在联系性及整体性出发,构建有机融合的跨学科多层次课程体系。

针对这个问题,学院秉承因材施教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实际需求,依托学院近年来承担的一系列重大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及企业工程项目,通过探讨和归纳机械领域科技发展的有关例证,在教学中引进各自的经典科研案例进行分析,这样能让学生清晰掌握整个机械工程知识脉络,对机械制造领域有较全面的整体概念及前瞻性,进而将课程内容灵活运用于工程实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开放式思维。该方法既突出了各门课程的个体差异,又兼顾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为例,首先利用机械设计、系统仿真及分析等相关知识进行自动化生产线机床、辅助设备及工件传送系统的硬件设计及优化;再通过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完成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等一系列软件方面设计;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则用于制定合理的生产节拍等相关生产流程的管理,这种“案例教学”与“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新型融理论学习与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课程整体的概括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素养。

(三)切实落实专业实践环节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培养目标上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使其具备独立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还可以从事理论研究,而且更重要的,应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能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实际技术问题。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体系还专门增加了实践教学(实验、设计、调查分析)3学分、专业课程实习实践4学分、专业实训4学分。 为专业学位硕士量身定置的实践环节学习年限要求不少于1年半年,单从时间上看,这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年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更凸显出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拔高。专业实践环节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课程实习实践或专业实训,形式为导师课题研发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如工研院、装备工程中心、数控工程中心、CAD工程中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等)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实际,将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的实际研发活动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实践知识,为学生专业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能解决企业确实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校企双赢。

四、强调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学位论文是这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并且最能反映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高低,能综合反映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应弱化理论研究,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可以考虑采用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与改造、工程管理等多种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形式,着重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及拓展。

学校鼓励和提倡专业学位硕士结合具体应用课题或现实技术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该课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技术难度,有足够工作量,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能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起促进作用。好的专业学位论文通常会获得一定的具有创新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五、结语

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学位硕士的答辩各增加了1名在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作为学位论文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最后答辩管理的监控力度。总之,学院从授课到学位论文研究以及最后的学位授予,都与专业实践息息相关,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学业与职业无缝对接。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亟待提高与完善,以便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宜.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5).

[2]王新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3).

[3]张兴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6).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留学;日本;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理工学;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08-02

从1872年中国近代走出第一名留学生容闳以来,我国的出国留学事业已经走过多个历史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激增,兴起留学的热潮。因地理位置的相近与文化的相似,赴日留学逐渐成为很多学生的选择。另外,日本为全面加入到全球化人才争夺战而积极地调整留学政策,在2008年提出接收“留学生30”,更使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国之一。[1]

在日本,研究生院被称为大学院,硕士研究生则称作大学院生。大学院生毕业将被授予修士学位,等同于我国硕士学位。特别要说明的是,研究生或特别研究生在日本是期望在大学研究机构中针对相关专业领域继续深造的入学者,学习期满后将不被授予学位。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是日本一所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日本国内大学综合排名中排位第二,仅次于东京大学。其大学院18个研究科中的工学研究科包含社会基础工学、建筑学、机械理工学、航空宇宙工学等17个专业。其中机械理工学专业下又分有机械系统创成学、流体理工学、物性工学、机械力学等8个研究室。物性工学研究室中的热物理工学方向、机械系统创成学研究室的机械系统创成学方向以及流体理工学研究室的分子流体力学方向等多个研究方向与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相似,故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与京都大学机械理工学专业为例,分析对比各自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案,希望对将来有留学日本意向的学生起到参考作用。

一、中日两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比较

1.培养目标

北京工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分别设置有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学硕)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它们虽处于同一层次,但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名称虽为动力工程专业,但其研究方向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相同,故本文视其为同一专业的另一种培养方案。

从培养目标上来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侧重培养满足科研、教学、设计、工程设计等各方面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求兼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格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培养目标中不仅对学科领域的学习成果做出要求,在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上也有着较高的期望。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成为专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要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京都大学的机械理工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克服有挑战性研究课题能力,具有领导能力的技术人才和研究人才。在京都大学该专业教育目标别提到了期望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努力回馈社会。

对比两所大学的培养目标,可看出北京工业大学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偏重科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偏重工程实践,而京都大学在科研与工程实践间并没有明确的偏重。国内高校近年学术道德问题频出,研究生教育不仅要达到学术的标准,更要注重个人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所以将德才兼备写入培养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2]将回馈社会写入培养目标对日本本国来说是为了维持产业活力以解决少子化带来的人才匮乏,对于留学生则是为了提高日本的国际威望,为日本在国际人才争夺中取得优势。[1]

2.学制与课程设置

现在日本的大学课程设置制度是根据1991年7月正式实施的新《大学设置基准》制定而成的。其中提到,在符合国家最基本课程设置要求下,各个大学可以基于学校特点制定其办学方针与教学思想,并且可自主进行课程设置。[3]所以京都大学的课程设置在个别课程上和其他日本大学会有不同,但在实现相应学位的教育目的上是相同的。

北京工业大学此专业学术学位硕士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与学术活动,研究生需要修满至少26学分。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程知识、综合素养、实践训练共5个模块,研究生需要修满至少32学分。在课程设置上学硕与专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专硕课程中增加了科技文献检索、六西格玛管理、工程伦理案例分析等工程综合素养课程与总计1年的校内外实践训练环节。从图1中可看专硕在各模块中所分配必修学分较平均,使其在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两方面得到平衡。京都大学机械理工学修士课程包含基础科目、发展科目与实习科目,大学院生至少需要修满30学分。

表1 京都大学机械理工学专业与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京都大学的必修学分配比相对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硕更平均。如上文诉述京都大学机械理工学专业涵盖的研究方向众多,所以基础科目需要兼顾各研究方向。学生需根据各研究室研究题目在发展科目中学习相应内容。其次,如表1所示日本高校和国内的专硕课程同样重视实践训练环节。在图1中也可以看到京都大学的实践环节必修学分占到总学分的近三分之一。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课程中设置了更多针对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课程。国内的学硕课程虽然也有实践训练课程的设置,但更注重科研方面。另外,受到国情的影响,国内必修课程中均含有思想政治、哲学和英语课程。京都大学工学研究科为深化专业教育与拓宽工程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设有选修的共通科目,如表2所示,其中大多为英语课程。面向留学生还开设有辅导日本语的专项课程。

表2 工学研究科共通科目

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学习年限2.5-3年。京都大学机械理工学专业的学习年限为2年,在研究和学习中有出色进展者可以缩短修业时间。日本大学大学院中普遍采用2年学制,与国内相比缩短了学习年限,但必修学分却与国内大致相同。虽然中日两国1学分对应学时数略有差异,但也不难得出日本大学院课程与国内相比并不轻松的结论。

3.招生要求

日本申请修士课程与国内一样需要相应的学历证明,并且报考大学院留学需要提交自己的研究计划,明确自己希望研究的课题。可以参考相关的学术论文来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之后,需要撰写研究计划书。在申请之前,需要与目标导师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在获得内诺之后申请入学。

成为大学院生与国内一样要经过大学院生录取考试。以京都大学机械理工学为例,设有笔试和面试。笔试有数学、机械力学和专业科目三门考试。另外,英语也作为考核的科目之一,非英语母语的考生需要提供TOEFL或TOEIC成绩,成绩优秀者可抵作英语笔试成绩。

二、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国内大学大多设有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日本大学中只有大学院生。从培养目标来看,中日大学均以培养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但从京都大学的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相比国内日本大学更注重所培养人才对社会、对环境的意义和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相比国内日本大学一方面在同一专业下涵盖更多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日本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学生在选课时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日本在招生方式上更加灵活,有意留学日本的同学在取得必要资质的同时,也要与研究室导师取得联系,进行良好的沟通。

参考文献:

[1]王磊.日本“留学生30”的背景、问题与展望[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128.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001-02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达50万人,从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大量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职业分化愈来愈细,技术含量愈来愈高,社会在工程等专业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提出建立校企联合模式,通过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实现专业学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学位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能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两个突出问题。

2.1 学位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从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来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且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比例较大、全日制攻读比例过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为此,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并且主要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从近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及比例逐步增大,学位类型结构日趋合理。近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型和学术型结构比例从2010年的0.302:1,到2011年的0.427:1,2012年发展到0.569:1。而南华大学2012年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结构比例发展到1.415: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扩大招收,研究生的生源结构调整,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2.2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能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中较多地移植了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制订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论文选题、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大多照搬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以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不能凸显,也就达不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培养过程缺乏实践性、质量评价模糊不清、概念认同度较高但实际认同度较低等问题。因此,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变得更为迫切。

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存在的优势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能够向研究生教育提供实践机会、需求信息、政策支持和财政资源,是研究生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高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获得创业经验,将更易使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利用学校优秀的、廉价的人力资源、研究条件和科技资源,实现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提高创新能力;有利于高校科研以需求为导向,促进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导师寻找新课题,获得企业经费的支持。

4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合作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模式日益多样化,内容日益丰富。具体来说,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根据合作层次不同,包括4种主要合作模式[2]。

1)引进企业人才到高校兼任导师是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雏形,可以实现跨学科、跨单位研究生培养资源的共享,扩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每个研究生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一起对其进行科研指导,接受企业管理及开展企业产品研发,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是以科研项目成果为媒介,把大学与企业联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企业与大学针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需要提出研究课题和项目,由企业负责研究资金,双方提供研究人员共同成立科研攻关小组,科研成果由企业进行工业化生产。

3)校企联合开办研究生班。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性教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筹措研究经费。同时,企业还能把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以及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直接带进学校,使研究生能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到关键技术研发之中,拓宽研究生的视野,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①联合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提供重要平台。高校与企业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高校负责跟踪检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和指导。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非常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聘用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很受企业和高校的欢迎。②面向行业产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将从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各类创新力量,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3]。

5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实践

专业实践环节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其实践性得到最大体现的环节[4],同时也是其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最大区别。落实专业实践环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南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分别与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衡阳运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

1)研究生集中于第一学年在学校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并且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开设特色课程。如专门为联合衡阳运机基地培养的研究生开设了钢结构与有限元分析、皮带运输机械设计等课程。

2)聘请基地所在企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如聘请湖南天雁企业负责人、技术副总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学校对基地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注重发挥校企双方导师在理论研究、生产实践方面的优势[5]。导师根据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和实施学位论文培养计划,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大量具有实用性、适应企业技术攻关的论文选题,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保证。

例如:在湖南天雁基地,论文选题主要根据企业在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特殊技术要求以及学院在激光加工、热处理加工等方面的科研基础进行选题;在衡阳运机基地,选题根据企业在运输机械钢结构设计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学院在ANSYS有限元方面的科研基础进行选题。

3)研究生在联合培养基地完成论文实践环节。工作期间所形成的科研论文,经校企双方认可,并经企业审核同意后,才可在期刊报纸和学术会议上发表,避免技术泄密。在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科研成果之产权归属根据不同情况协商处理。

6 结论

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利用企业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有效提高基地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实现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同时也拓宽了机械工程领域开展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渠道,为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志胜,戴剑勇,等.完善产学研基地培养模式与机制,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J].南华大学学报,2012(13):83-85.

[2]张振刚.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9.

[3]王建民,楚红丽.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2001(24):66.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开放式数控系统 机械工程 专业硕士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120-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实践能力,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已经无法满足经济设备的发展需求,社会在工程等专业领域对高层次、 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硕士应运而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职业为依据,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实用专家级”人才[1] 。而机械工程学科是最具综合性和工程实践特征的工科学科之一,“机械工程”专业硕士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 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要达到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专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最重要保证[3]。

数控机床是机、电、液、气、光高度一体化的产品[4],数控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数控系统又是数控技术的核心。因此,基于数控系统的研究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数控系统仅能进行数控编程,结构封闭、柔性差、不具备二次开发功能,即限制其在高端、柔性数控机床上的使用,也不利于机械工程专业硕士阶段的实践教学。开放式数控系统具有开放、柔性高、成本低、升级扩展容易、投资风险性小和可以引入最新的PC软硬件技术等优点[5],已成为新一代数控技术的主流。在开放式数控系统中,工业PC机+开放式运动控制器形式的开放式数控系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在现在市场上该类开放式数控系统中,美国Delta Tau公司的PMAC[(Programmable Multiple-Axis Controller)运动控制器,基于PC 机平台,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是目前功能最为强大,开放性最高、灵活性最好的一种控制系统 [6]。利用PMAC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机械类专业硕士现代制造工程技术实践教学,为提高机械类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及研发能力提供基础。

1 开放式数控系统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开放式数控系统及机械工程行业特点,从复杂零件数控编程、PLC控制、数控插补、传感器伺服控制、控制界面二次开发等角度,开展实践型实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实际设备开发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 复杂零件数控编程实验

数控加工是机械工程专业最具实践性的课程,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在研究生阶段,数控编程学习的重点已经不是由直线和圆弧构成的简单轮廓加工编程,而是复杂轮廓零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程模块开发。为锻炼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将微分几何、数值计算相结合,利用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展复杂型线零件自动编程模块开发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凸轮具有型线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是复杂零件的典型代表。利用高级语言,根据凸轮设计参数完成凸轮廓型计算,生成加工坐标。运用PMAC系统自带的Pmac Plot32 Pro采集软件,采集凸轮加工实际坐标,得到凸轮廓形曲线如图1所示,可根据该图形验算自动编程计算的准确性。

1.2 PLC控制编程实验

与应用于过程自动化的专用型PLC不同,数控系统的PLC属于内嵌式,主要处理设备本身的逻辑运动控制。而开放式数控的PLC进一步缩小了PLC程序与运动之间的区别,PLC可以实现复杂的运动、在线参数设置、过程计算及运动程序触发等功能。

PMAC开放式数控系统自带的PLC功能,其工作原理同于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广泛的PLC。但它又不同于其他PLC,它的编程方式不是其他PLC的梯图编程,而是采用类似于BASIC等高级语言的编程方式,无须专用编程器,更加灵活、方便,易于存储,打印观看和调试,并且起执行速度远超过普通PLC。通过该环节实践学习,可大大提高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机械装备研发能力。运用VC++,开发开放式数控系统PLC控制编程界面如图2所示。在该界面下,调整软拨码开关,可实现输入信号状态的切换,界面上的指示灯可以表示输出的状态,在程序窗口输入PLC控制程序,可实现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参数设置、程序调用等多项PLC高级功能的开发实训。

1.3 数控插补实验

对数控系统输入的基本数据,运用一定的算法计算,由数控系统实时地算出各个中间点的坐标。即需要“插入补上”运动轨迹各个中间点的坐标,通常将这个过程称为“插补”,插补是数控系统的重要功能指标。目前,新的插补算法层出不穷,已成为数控技术的研究热点。针对插补开展实践教学,将有力地加强研究生对数控系统、运动控制的理解能力。

PMAC系统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样条插补和PVT插补功能,插补算法是已经封装好的,只需一条指令即可实现。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插补的原理,设计插补原理教学环节,采用编制一个运动程序的方法来分解插补原理,图3为,利用PMAC系统,开发、采集的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轨迹。

1.4 传感器伺服控制实验

随着对设备工艺要求的提高,需要运动控制系统还要控制设备运行的力、转矩、加速度等信息的直接控制,以及这些被控量的混合控制。例如,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控制、纺织行业的张力控制、机器人控制、液压行业的液力伺服控制等。位置、速度以外传感器闭环伺服控制,是开放式数控系统的重要功能,该功能涉及控制工程、伺服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多个环节,可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传感器伺服控制主要有伺服环级联与自定义伺服算法两种方式实现。由于张力传感器应用场合较多,因此选择张力作为控制目标,根据PMAC系统传感器伺服控制原理,开展研究生传感器伺服控制实验设计。将张力信号作为系统输入,通过对运行速度进行调节,最终达到力与速度的混合控制,并保持系统张力的稳定。利用PMAC系统,进行的张力控制效果如图4所示。

1.5 上位控制软件开发实验

与传统数控系统相比,开放是系统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方便地运用高级语言二次开发,用户可以嵌入自己的CAM算法,便于复杂工艺装备的开发。PMAC系统支持Visual C++、Visual Basic、C#、LabView、Delphi等高级语言二次开发[7]。

进行基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控制界面二次开发,将有效锻炼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级语言编程的能力、提高其对数控系统软硬件的理解和认识。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上位编程语言不指定,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任选。添加系统自带动态链接库后,调用系统函数,可方便的开发出具有显示、下载、编辑、加工坐标计算等功能的控制界面,图5为利用Visual C++6.0开发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二次开发控制界面。

2 结语

开放式数控系统功能强大,是未来数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其应用于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将有效提高专业硕士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实际设备开发能力。但开放式数控系统应用复杂,短时间掌握难度较大,相关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明磊,王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质量保障――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25-28.

[2] 郑鹏,吴建权,沈会祥,等. “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22):207-209.

[3] 韩宝坤,张悦刊,孙雪颜.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10):26-27.

[4] 朱哓春.数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 王婧,于镭.开放式教学型数控系统研制 [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10):26-27.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6

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二、评审级别

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三、评审方法

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一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

1、高级工程师审核表一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一式三份(帖上照片);

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三份;

4、反映个人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

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

6、论文、著作(原件、复印件);

7、一寸照片四张。

五、评审的工作内容

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2、职称指导与推荐;

3、工程师报卷资料指导;

4、高级工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

1、学历、资历要求

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工程师:博士毕业;硕士、双学士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

高级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部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⑥省(部)级重大科技情况(信息)成果二等奖。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一定推广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大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广项目。

3、论文、著作要求

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经本(行业)企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可替代论文。

4、直接申报

(1)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1年、大专毕业3年、中专毕业5年;

(2)工程师:硕士毕业2年、本科毕业5年、大专毕业7年;

(3)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2年、硕士毕业7年、本科毕业10年。其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贡献以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和业绩为依据。工作业绩、论文(著作)、外语及计算机能力水平按现行评审条件掌握。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7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领域含基本无机与有机化工、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材料化工、冶金化工、环境化工等工业行业。化工产业既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又与信息、生物、材料、机械、计算机、资源、能源、海洋、航天、国防等高新技术领域相互渗透[1-9]。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化工产业的产品需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迫使传统化工产业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和工程技术创新。产业的交叉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与此同时,也促进了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6-8]。因此,以化工为基础的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中高端终端产品迫在眉睫。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多学科交叉工程领域”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搭建高校、企业的桥梁,是实现理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1“多学科交叉”化学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西南地区以及国家化工支柱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依托交叉发展的行业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法规意识,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较强的工程技术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创新研发的能力,并能将“交叉学科”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有效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过程装备设计研发以及工艺技术改造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人才。

2重庆理工大学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校化学工程学科在资源环境化工、精细化工、工业催化、化工装备与控制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在资源与环境化工领域,针对重庆及西南地区特色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建有“重庆市化工废水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联合建有“重庆市光气衍生物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天然气资源精细化利用、化工产业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固废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在精细化工与工业催化领域,重点开展催化材料、纳米材料、能源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方面的研究,与企业联合建有“重庆市化工本质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能源化工、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等领域。在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领域,依托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和学校“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发展。在新型环保设备、新型分离过程设备、化工设备腐蚀与控制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与企业联合建有“重庆市防腐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述学科领域里,由于长期与重庆化工产业界合作,已经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因此,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已经实现了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格局,并开展了多学科交叉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通过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生物工程、控制工程等工程领域的交叉融合,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大综合工程性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3“多学科交叉”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总体上分为校内与校企联合的两阶段培养模式。校内培养阶段主要完成课程学习,校企联合培养阶段采取实践、学习研究、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按照由基础向专业方向发展的分模块化设置,主要包括基础模块、基本技能模板与工程交叉融合模板、以及与地区化工产业特点相结合的工程实践模块,如图1所示。在公共基础模块,除了设置公共的工程英语,政治和工程数学外,还增设了工程经管课程,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在学位基础课程中,针对化工企业在反应和分离等基础知识方面,开设了高等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并开设了化工过程设计,以期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增设了知识产权和文献检索等课程,培养学生在科研成果方面的查询和写作能力。在工程交叉融合模板,立足于化工产业与机械工程、材料工程、车辆工程、控制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融合,每个模块都开设了3门课组课,比如化工与机械的结合,开设了过程原理与装备、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高等化工流体力学等课组课。教学内容上突出化工理论与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课堂研讨式教学和课程结合课内实验等教学模式。根据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采取笔试、案例分析、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突出学生的问题分析与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与学位论文主要在实践基地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在具体的生产岗位轮岗和企业主要管理岗位见习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学习培养采取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学校指导教师为辅的校企联合指导的方式,学生在“双导师”指导下,通过在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获得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在企业完成论文选题和论文研究工作。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

4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化工产品的发展成为了发展方向,这需要机械,材料,控制工程等为支撑。同样,科技的发展也引领了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因此,在高层次的应用型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位多学科交叉下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推动学科交叉下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干,薛怀国,刁国旺.“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例.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71-74.

[2]刘峙嵘,乐长高,余春林,欧阳霞.产学研、创新创业创意耦合培养化学工程领域人才的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3(35):34-35.

[3]张越,吕宏伟.地方高校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探索.化工高等教育,2015(1):11-13.

[4]徐心茹,马桂敏,房鼎业,沈本贤.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浅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112-113.

[5]赵钟兴,黄祖强,童张法.泛北部湾地区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招生现状与对策.化工高等教育,2009(4):14-16.

[6]张海英,汪航.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63-67.

[7]房鼎业.制订学位标准,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J].化工高等教育,2007(1):90,94-95.

[8]刘殿华.加强实践教学,产学研联合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化工高等教育,2012(29):11-14.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8

关键词: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特殊性;策略

作者简介:陈玉华(1979-),男,湖北武穴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焊接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黄春平(1980-),男,江西吉安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1YB378)、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XJG-11-24)、南昌航空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20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26-02

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呈现出的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有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具有开阔视野和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受到高度重视,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也因此得到广泛的提倡。[1-4]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的。[5]在研究生扩招之前,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源于学生的兴趣导向,或者是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需要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的生源。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就业导向所导致的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但这部分研究生在后续培养中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凸现。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为例,对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所存在的特殊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5]李秀兵,姚秀颖,何振雄,等.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4-71.

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9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早在2007年就率先进行了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分别制定了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和探索,为贯彻执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经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另一方面,面对工程硕士招生的逐年增长,也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具有悠久的工程实践传统,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面向国防,服务航天的工程教育特色,在整合学科、学院实验实践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依托重点学科优势,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实验、实习实践、学位论文3个主要实践环节,承担着不同的实践教育任务,课程实验的任务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围绕某一(某些)具体知识点进行感性认识训练。学位论文是训练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某一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完成实习实践的教学任务,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熟悉本领域产品研发全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研发工作;熟悉生产和管理模式以及设备和工艺流程配置;在实践中发现、提炼和总结学术问题的能力。通过在校内实践基地的训练,使学生基本熟悉机械工程领域的各类典型工作流程、关键核心技术的实现途径、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实践内容完成论文的选题指导工作,为进一步进入企业深入实践奠定前期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知识储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定位,校内实践基地在构建中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综合考虑到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及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在平台的建设上避免围绕某一(某些)具体方向进行实践环节建设,而是通过整体平台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接触机械工程领域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实践场所。(2)综合性。在平台所完成的实践教学功能的设计上,注重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将培养方案内的实验、实践等各环节单元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与具体实施。(3)开放性。为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性,构建了自行设计、自由探索的开放环境,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4)示范性。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硬件平台,在保证其教学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应最大化地体现出对机械工程领域典型企业的示范作用。(5)学术性。面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更为注重的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从中总结规律、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环节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内涵。

2校内实践基地硬件平台的构建

与课堂理论教学不同,实践环节的教学需要依赖于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因此需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来构建完成预定实践教育功能的硬件平台组成。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包含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精密与微纳制造和航空宇航制造工程7376个二级学科,年招收硕士生350人,其中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工程硕士240人左右。机械工程学科覆盖的各个二级学科各具内涵,互相独立而又互为支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大型/复杂/先进机械系统设计能力;②各种传动及其检测、控制技术应用能力;③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能力;④机电融合应用能力;⑤科技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系列超出单个课程的综合实践平台来提供学生从实践中锻炼和掌握工程技术能力的实践机会。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一个独立于课程教学之外,支撑全院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实践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应该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框架下,培养其对各相关研究方向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出知识面广博、适应性广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因此,校内实践基地所建设的教学平台应体现出综合性,并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加强硕士研究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研究方向的了解,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所建立的校内实践基地硬件平台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校内实践基地硬件平台的总体结构校内实践基地硬件平台包括实验平台和实践平台两个部分,其中实验平台用来支撑培养计划中的实践学分,由传感及测试技术实验子平台、数字化制造技术实验子平台、机器人技术实验子平台和微纳米测量技术实验子平台组成;实践平台用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主创新、自由探索的实践环境,由金属零件少无切削制造技术工程实践子平台、空间机构及机械系统设计与实践子平台、数控运动控制综合实践子平台和液压伺服传动与气压传动综合应用实践子平台组成。

2.1传感及测试技术实验子平台传感及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偏重于基础的技术,并且是其它众多技术的基础,因此该实验子平台的建设侧重训练研究生对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典型应用,使学生不但对传感技术中所涉及的各种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性能指标有深入具体的认识,而且还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完成相应的检测任务,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实践基础,提高应用型研究生对相关专业理论的认知、加强对专业技术工作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

2.2数字化制造技术实验子平台该实验子平台以对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原理和核心技术的理解为主,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建立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的设计和加工子系统,两个子系统共享一个服务器,实现信息共享。以现有的CAD/CAM软件和自行开发的数控技术、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装配等软件为基础,为数字化设计、建模和仿真、加工技术的研究提供基本的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掌握数字化制造技术在产品的设计、分析、制造、制造系统规划等方面的应用。

2.3机器人技术实验子平台该实验子平台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模块化的、可扩展的机器人系统开放实验平台,子平台的建设以常规机器人技术教学为主,并兼顾机器人智能运动控制和机构空间复杂轨迹的实现等相关教学实验。能够进行14个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教学实验,各实验间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联合进行;能根据教学的需求及课程的变化需求进行迅速调整,以适应实验教学的需要。这些实验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编程和实施,培养学生设计、分析和动手能力,促进机器人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2.4微纳米测量技术实验子平台随着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机械加工表面形貌的微观检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微纳米检测技术成为机械工程学科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原理、测试参数的选择,数据处理知识。掌握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获得力曲线,根据纳米压痕法的理论基础及弹性接触理论计算材料的机械力学特性,分析研究测量仪器的原理、精度、误差及适用范围。

2.5金属零件少无切削制造技术工程实践子平台本子平台对学生进行金属零件少无切削制造技术的实践训练。学生通过设计制造零件的实践,培养研究生:先进绿色制造技术运用能能力;产品制造生产线管理与运用能力;数控等先进装备控制与运用能力。

2.6空间机构及机械系统设计与实践子平台通过先进传动装置的学习和拆装,使学生了解、学习高性能谐波减速器等国外先进传动装置的原理、设计方法、结构和工艺;由学生利用基本元部件设计并构建机械系统,如多自由度关节串联机构和行走机构等。根据学生自己构建的机械系统,运用机构设计与动力分析软件建立虚拟样机,进行仿真。学生为自己构建的机械系统配备运动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和PID控制来控制交、直流伺服系统,实现其构建的机械系统的预期运动目标。

2.7数控运动控制综合实践子平台以机床运动形式为主要控制目标,运动控制为主,顺序控制为辅,训练学生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能力。实践子平台以单轴运动模块为基本单元,可搭建一轴、两轴和三轴运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PC-Base运动控制控制器为核心,交流伺服系统为基础,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学生可实际搭建的(包括内部控制软件)实践系统。

2.8液压伺服传动与气压传动综合应用实践子平台该实践子平台对学生进行流体传动与控制重要基础和综合应用的训练。平台包含竖直液压伺服搬运、水平液压传动搬运、气动插拔销三套子系统,训练学生: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能力、液压伺服系统(位置和力及其切换)设计调试能力、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调试能力、气压传动系统设计调试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校内实践基地硬件平台构建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了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两类平台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依托实验平台下设的4个子平台建设了一门具有特色的实验课程“机械工程学科应用型研究生综合实验”,综合实验课程在内容设置上立足机械工程学科的主干课程,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角度去组织实验教学的内容,规划建设的实验项目既是对若干门学位课程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对某门课程课内实验的强化,支撑研究生培养计划中2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完成总计66学时的实验教学,根据课程的设置和培养计划,要求研究生从中选择22学时进行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加强硕士研究生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在教学体系的建设上,实践平台是对实验平台的进一步深化和运用,目的是注重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实践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利用平台所提供的基本元件和模块,根据给定的技术参数和指标,自行搭建系统,独立完成相应的实践训练项目。结合实践平台的硬件设备,建设了一门面向全院硕士生的实践课程“机械工程综合实践”,以独立实践课程的形式来实现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使本领域的应用型研究生能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机械系统设计、制造、检测和控制的工程应用过程的基本训练,支撑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课程的设置和培养计划,要求研究生从中选择若干实践项目进行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开设的两门实验实践课程,初步确定了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型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体系。解决了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确立了实践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以独立的课程形式来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满足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为进一步的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实践。

4校内实践基地的运行效果与深化建设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