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养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9:40

生态养殖论文

生态养殖论文范文1

1.1混凝沉淀技术

混凝沉淀技术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将混凝剂加入水中,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石灰铁盐与有机絮凝剂等常用的混凝剂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能直接在养殖用水中应用,而是用在水产养殖排水水质的处理上。

1.2臭氧氧化技术

臭氧如果具有强氧化性,就能在水中迅速自行分解,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具有除臭、杀菌、脱色以及去除有机物的作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绿色氧化药剂,这种技术主要运用于海水工厂养殖排水水质的处理中,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分解、溶解以及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1.3紫外辐射技术

紫外辐射技术利用紫外辐射对水体进行消毒,不仅能够破坏水中残留的臭氧,还能将大量的病菌杀死,具有无毒、高效以及低成本的特征,紫外辐射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养殖排水水质改善技术,主要应用于水产生殖排水的循环过程中。

1.4其他处理技术

在对水产养殖排水水质进行改善处理的过程中,离子交换技术以及电化学技术也是一种水质处理技术,但是离子交换技术主要在水族馆或者科研项目中运用,应用范围较小,而电化学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不完全适用于生态农业园的需求。

2生物处理技术

2.1人工浮床净化技术

人工浮床净化技术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规律,利用高分子材料和混凝土等载体,对水生植物进行种植,使其发挥清除水体污染物的作用,这种技术能够净化水质、美化水体景观,为生物创造生存空间的功能,促进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加强其生态系统的完善,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生态农业园区的水产养殖排水中。

2.2人工湿地净化技术

人工湿地净化技术能够按照水体的具置和实际情况,模拟湿地的结构与功能,综合净化与处理污水,构成水体、基层、微生物以及水生植物等人工湿地的主要元素,对铵、氮、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进行有效清除。

2.3水生动物净化技术

水生动物净化技术就是将水生动物放养于水产养殖所用水体中,不仅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能提高生态农业园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的水质净化技术。

2.4水生植物净化技术

水生植物主要有沉水植物、浮叶植物以及漂浮植物,通过水生植物在生态农业园水产养殖区域的种植,能够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并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能够有效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生态养殖论文范文2

1河西地区发展生态型肉鸡产业的必要性

1.1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居全省前列

生态环境脆弱,要求肉鸡产业遵循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河西地区总面积27.48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0.44%,人口密度为16.47人/km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耕地0.19hm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河西走廊光照充足,年均气温6℃~9.3℃,≥10℃的积温2800℃~3580℃,年日照时数3000~3300h,走廊绿洲农区是省内最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只占全省的19.64%,却提供着全省70%的商品粮。区内还有大面积的可垦荒地资源,占土地总面积的62.90%,牧草地753.4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7.41%,这些都为生态型肉杂鸡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但该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300mm,最西端的敦煌市年降雨量不足40mm;2/3以上的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沙漠面积近2.3万km2,占总面积的8.37%,由于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度低,加上降雨季节分配不均,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该地区传统粗放式经营方式不仅不能有效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而且会进一步加剧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型畜牧业,充分利用和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资源的综合多级利用,才有可能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2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肉鸡产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无污染、无残留的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由于长期忽视生态平衡,致使畜牧业生态环境破坏日益加剧,河西地区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城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畜禽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时有传播,直接危害人畜的生命安全,限制了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另外,由于城镇化等原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畜争粮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增加畜禽产品的有效供给,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生态型肉鸡产业,是实现河西地区肉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3河西地区肉鸡产业特征,促使其走生态型养殖之路

随着河西地区肉鸡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规模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肉鸡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解决矛盾达到双赢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型肉鸡产业。实践证明,充分利用河西地区沙漠、荒漠、草地、林地、果园等资源,开展肉杂鸡放养,发展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肉鸡产业,使河西地区肉鸡产业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河西地区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2.1具有发展生态型肉杂鸡的气候条件

甘肃河西地区地处西北干旱荒漠区,地域跨度大,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工业污染较小,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优良,是发展生态型肉鸡和生产绿色鸡肉的优势区域,尤其对于发展以资源、气候为生产基础的生态型肉杂鸡产业提供了优越环境,因为,生态型肉杂鸡是在沙漠、荒漠、草地、林地、果园等处放牧饲养的鸡,气候条件和地理资源环境对其肉质影响很大,可见,河西地区发展生态型肉杂鸡的潜力巨大。

2.2具有成熟的繁育体系,种质资源充足

生态型肉杂鸡是肉蛋杂交鸡,是利用海兰、罗曼等商品蛋鸡做母本,用父母代快大型白羽肉鸡公鸡(如艾维茵)或父母代红羽肉鸡公鸡(如安纳克)做父本,采取经济杂交方式生产的商品代肉鸡(商品蛋鸡×父母代肉公鸡=肉杂鸡),为亲缘较远的杂交鸡,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河西地区商品代蛋鸡养殖数量大,生产水平高,能够为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生产提高足够的种质保证。

2.3实行季节性与弹性化生产体系,规避市场风险

河西地区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明年4~10月为生产旺季,且实行“产量有升有降”弹性化的生产体系,在市场行情好,价位高,出现大量订单时,对产蛋的商品蛋鸡实施人工授精,随时获得大量种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迅速组合生产要素,在短时间内迅速大规模养殖。当市场行情不好时,则停止人工授精,蛋鸡饲养场继续生产销售商品鸡蛋,产业链其他环节都跟随降低产量,规避产品难卖,价格下降的市场风险。

2.4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畜牧业是利润较低的行业之一,而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而生态型肉杂鸡采取放养,鸡在草地上自由活动,生存空间大,远离污染,阳光充足,空气新鲜,饮水天然洁净,保证了动物福利,放养时多食用牧(青)草、草籽,捕食各类虫蛹、蚂蚱和甲虫,并适时补充五谷杂粮,加之运动锻炼,体质健壮,因而具有毛色光亮、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鸡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其售价也被普通鸡高出一倍甚至更多,加之,生态型肉杂鸡是节约型畜牧业,节约煤炭、电力、耕地、淡水、建材等资源,养殖成本较低,据调查,每只生态型肉杂鸡获利20~25元。

2.5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河西地区作为“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重镇,是开拓中亚市场、联系远东的纽带,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与甘肃邻近的俄罗斯和中东地区是世界畜产品主要进口国之一,为河西地区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发展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其次,生态型肉杂鸡是绿色食品,国内、省内及河西地区本地也有广泛的销售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因此,生态型肉杂鸡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6具有政策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退耕还草的实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特色养殖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得到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为河西地区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物质保证。

3河西地区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3.1结合河西地区实际,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河西地区土地面积大,光照充足,饲料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群众文化基础高,养鸡积极性好,但干旱少雨,生态脆弱。要提高环保意识,走绿色环保之路,把发展肉鸡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统筹规划,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基地,为龙头企业和市场提供大量质优且稳定的产品,确保龙头企业和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3.2延长生态型肉杂鸡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众所周知,畜牧业生产要经历养殖、加工、流通三个环节,其中加工、流通收入占70%,可见增值增收的主要环节在加工、流通上。因此,河西地区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发展要以创建名优产品为突破口,瞄准国内外市场的多种需求,促进产品向深加工转变,提高养殖的总体效益。选择养殖规模适中、鸡群净化好、技术力量雄厚、社会认可度高的商品蛋鸡场繁育肉杂鸡,采用生态型肉杂鸡养殖新技术,严格控制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保证生态型肉杂鸡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生态型肉杂鸡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实现多次增值。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精心策划,树立品牌,使河西地区生态型肉杂鸡产业逐步发展为特色产业、品牌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3逐步完善各类产业化模式,加速产业化体系建设

畜牧业的创新突破,在于畜牧业生产业的发展。有了服务体系的强大支持,才能改变畜牧业在市场化、国际化环境中的处境,没有服务体系就没有新型农户,就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河西地区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发展过程中,“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政府服务组织+协会+农户”及“专业市场+农户”及“服务体系+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大部分是以生产业做支柱的创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在服务体系中,有种鸡场、孵化厂、饲料厂、兽药厂、屠宰场、养殖户等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组织,有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这些产业链上的成员,构成了社会化的产业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链接形成有分有合的网络体系,将产业链成员联合起来构建产业集群,通过产业化经营,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促进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发展。

3.4重点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担负着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的重要角色,既是生产加工中心,又是信息、科研、服务中心。所以,龙头企业必须具有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全程服务的综合能力,是发展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各级政府要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使生态型肉杂鸡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龙头企业只有与农户真正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才能更具有活力、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3.5“产、学、研”结合,加强生态型肉杂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在生态型肉杂鸡产业化进程中,要注重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重点抓好生态型肉杂鸡养殖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建设生态型肉杂鸡繁育体系、推广规模育雏、规模放养、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技术培训,逐步提高从业者的科技素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生态养殖论文范文3

广德毛腿鸡是一个长期自然环境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的优良品种,在外型上它具有毛黄、皮黄、腿黄“三黄”特点,另毛腿是它的主要特征,它具有体型小,体格紧促,均匀、毛色光亮,善飞翔,喜上树梢,林中觅食等特性,成年公鸡体重在2kg成年母鸡体重在1.5kg,120日龄开产蛋,年产蛋150枚左右,蛋呈桃花红色,每枚蛋50g左右,仔鸡肉质鲜、脆、香中带甜,口感极佳,老母鸡汤油而不腻,香气四溢,长期以来是我县百姓招待客人之上品,在百姓中流传“到我家来玩玩,杀个毛腿鸡给你尝尝”。因此,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品种,长期坚持本品种选育工作,杜绝乱配,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2选择良好的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的选择要求,以林地、山场养殖为先,要求森林覆盖率高,以济林、毛竹林较好,要求有一定的坡度,水源充足,最好有山中矿泉水,种蛋鸡要求每羽鸡活动面积在50m2以上,仔鸡在10m2以上,养殖场饲养群不宜过大,一般一个养殖场饲养不宜超过5000羽,每个养殖场均要有围栏,围栏可根据养殖场状况和经济情况自行设计,建议最好使用生物围栏。

3鸡舍建设

鸡舍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毛腿鸡喜登枝,善飞翔的特点,可采用高架繁殖,即在离地面50cm左右,架一根根树木,供鸡休息,也可采用发酵床养殖,但40日龄内小鸡还应采用地面平养,鸡舍建设一定要注意通风,因为毛腿鸡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宁可在室外淋雨水,也不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休息,很容易导致疾病发生。40日龄以上鸡按15~20羽鸡/m2计算鸡舍建筑面积。

4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4.1养好雏鸡

毛腿鸡初生很小,体质较弱,因此育雏非常关键,目前,我县合作社均采取雏鸡共育,然后发放给农户饲养,在21日龄内全部使用全价配合饲料,21~40日龄由全价料过渡到原料饲养,40日龄以后全部过渡到原料饲养,养好雏鸡的关键是温度、湿度的控制以解决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4.2制定免疫程序

一日龄鸡马立克氏病,7日龄新城疫传支,14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20~25日龄禽流感,40日龄禽霍乱,70日龄禽流感,100~120日龄,鸡减蛋综合症,150日龄补免禽流感。

4.3补饲育肥

毛腿鸡的养殖在我县均以原生态养殖为主,但野外放养的食物还是及其有限的,补饲育肥户蛋仍然是主要的,补饲育肥的关键是定时定点定量饲喂优质原料粮,以玉米、稻谷、小麦为主,每天按每羽鸡补给50cm饲料,保证长期供应充足清洁饮水,饮水最好引用山中矿泉水,即省工省力,又清洁卫生,还能供应优质微量元素,通过这种固定条件反射,即防止粮食浪费,又能检查出鸡状况。

4.4疾病防治

通过免疫接种精心饲养管理,“毛腿鸡”的抗病能力是很强的,但疾病防控还是要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县合作社的社员们总结出一套利用中草药防治技术,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不定期的投喂青蒿,半边莲,鱼腥草,水花生,辣廖子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既防止了抗菌素的污染残留,又能保证鸡只得正常生长,使用高架和发酵床养殖也很大程度地降低疾病感染,另外,寄生虫病,农药中毒、鼠害、天敌等危害鸡群安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4.5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看似小问题,但可引进大事故,笔者见过这样一个鸡场,因夏天围网中缠死了一条蛇,腐败生蛆,被鸡群采食后,造成鸡群大量死亡和眼瞎,损失极其惨重。因此,我们要求,所有放养的山场饲养员每天必须巡山,发现病死鸡只,立即回收焚烧,消毒,做无害化处理。

4.6轮养

林下养鸡,林牧结合,相得益彰,但如果长期在一处饲养,鸡不但易发病,还造成环节污染,影响林业生长,因此,轮养也是养好“毛腿鸡”的重要环节,一般我们要求种蛋鸡养2年休养一年,仔鸡养半年,休养半年,使鸡场自然净化,鸡粪被林植物自然吸收,即利林又利牧。

4.7信息化管理

生态养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养殖专业 实践技能 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增大了职教投入并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政策,使当前的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畜牧养殖业逐渐由散养小规模向集约化大规模养殖方向发展,中职业院校畜牧养殖专业要想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立足当前养殖业的现状,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养殖专业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诸如理论与实践教学比重不合理等问题。针对当前养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一线教学实践及对这些问题的探究,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当前中职院校畜牧养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养殖专业生源短缺,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社会偏见及工作性质,大多数家长学生不愿选择养殖专业。受制于这种情况,中职学校养殖专业在招生时,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所招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参与性,不能很好地掌握养殖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进而形成招生更加困难的恶性循环状态。

2.实践教学偏少,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从业者,因此中职学校课程的开设应注意文化课、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合理安排,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的应适当增加专业课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但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文化课课时与专业课比例一样,甚至多于专业课。

3.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灵活的教学形式

当前畜牧养殖专业的教学上,一些教师仍沿袭以往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玩手机或睡觉较多。如《兽医基础》里面涉及的解剖知识和微生物知识,单纯的讲述教学效果很差,教学中部分专业课教师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直观性教学手段,不善于采用探究式教学、现场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4.实验实习经费投入较少,教学设备缺乏,学生实习条件差

畜牧养殖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直观性都很强的专业,教学中需要用到动物外科手术器械、显微镜、动物解剖模型等教具。但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致使一些必要教学设备较少或者缺乏。

养殖专业的实习是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很重要的一环,由于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相应的养殖场等实习场地,所以学生的专业实习受到很大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5.养殖专业教师结构不合理

养殖专业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较少。一些教师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现代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部分教师只能从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欠缺。

二、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改变中职畜牧养殖专业教学现状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注重技能的培养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如在讲授饲料加工工艺基础课程时,可带学生去饲料厂参观,让学生实地了解饲料的加工设备和制作工艺流程。讲雏鸡的雌雄鉴别理论课程时,可通过多媒体视频演示具体的鉴别方法。

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讲微生物时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做微生物的检验鉴别;讲畜禽解剖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禽类的解剖等。

2.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

作为养殖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的学生。除了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还要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院校或一些大型养殖场去学习,要让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学习外界养殖动态,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

3.与大型养殖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进行生产实习

学生只有在实际生产中才能真正提高其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校企合作可以解决学校实习场地缺乏的问题,如:笔者学校养殖专业与豫南种猪厂等一些大型养殖场饲料厂进行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好效果,学生不仅可以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后还可以到这些企业就业。

4.争取实验实习经费,改善实验实习条件

根据各科实验要求购置必要实验设备,建立相关学科实验室,为养殖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5.加大养殖专业的宣传,改变学生家长传统的就业观念

生态养殖论文范文5

“真正的生态水产养殖首先应该保持养殖的水质良好,另外保证养殖的饲料安全,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国家需要在生态的定义上取得突破,并做一次文字性的探讨。”这是蒋业林对目前国内水产养殖业生态环境的分析,能够如此准确定位,源于他在很多发达国家生态养殖场的考察经历,他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养殖场的养殖密度很大,通过生态循环得到养殖水源甚至人都可以饮用。所以,他提出,生态环境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放养的密度,而是决定于对养殖环境的处理,水质好,自然能够创造出最佳的生态养殖环境。也正是由于对生态养殖透彻的分析,让他在中华鳖生态养殖研究领域获得了跨越式的l展,有效推动了该产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生态养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

针对快速发展的中华鳖产业出现的种质退化、疾病频发、产品质量较差等一系列问题,蒋业林牵头与美国德州大学、安徽省鳖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中华鳖疫病防控集成技术及产业化研究》以及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中华鳖设施育苗及动态节水养殖集成技术示范”,独创了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甲鱼无介质孵化方法、生物保健型甲鱼饲料等技术,形成商品鳖生态养殖技术标准;集成创新了生态池养甲鱼装置、充氧装置、喂食装置、甲鱼晒盖台、甲鱼温室分级放养循环利用等,成功突破了中华鳖养殖历史上的多项关键难题,开发了一种中华鳖养殖深度集成技术。获得“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鉴定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总体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3项核心技术国际领先,为安徽省水产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成果还获得日本、美国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院士的高度赞誉,并称该技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法国专家FRAN?OIS在文中说“我看到了首创的中华鳖养殖深度集成技术和装备,为世界工艺独立”。林院士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依然决定与蒋业林合作建立安徽省第一个水产院士工作站。

2010年至今,蒋业林主持了各类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9部,国际学术交流收录论文7篇,58篇,获国家专利14项,获得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主持制定省级地方标准5项。累计培训农民23500人次,全省累计示范推广面积60万亩,实现总产值82.5亿元,利润22.275亿元。由于成绩显著,2014年5月3日,应邀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受到国家主席的亲切接见。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度连续3年考核均为优秀,2015年度和2016年度被接连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技术先进,源于思想和理念的共同进步

看到今天的辉煌,谁也不会想到蒋业林研究之初经历的困难。但凭借着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性格,他认定了方向,坚持并执着地追求下去!他介绍说,当时国内的生态养鳖产业还属于一个新兴产业,虽然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但却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立项后,他们首先着手建立了1000亩产学研试验示范基地,构建了中华鳖温室+池塘两段科学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通过潜心研究,终于在中华鳖养殖深度集成技术上有了五大突破性进展,第一,该技术利用分子标记和选择育种技术,选育的中华鳖良种生长速度提高15%、亲鳖产卵量提高12%;第二,在全国首创了中华鳖无介质孵化新方法,使孵化率达98%,孵化时间缩短为40-42天;第三,在全国首次研究集成人工隐蔽物、网片晒盖台、微流循环水生物净化、纳米微孔增氧、光照和温度调控等系统装备,使得稚鳖增重率、成活率分别提高33.5%、12.8%,伤残率降低7.2倍,利润达182.1元/m2,且稚鳖体貌品质明显提升;第四,在全国首次将FAMS水处理技术应用于中华鳖养殖中,研制出生物保健型饲料,使中华鳖疾病发生率下降至3%。第五,在全国首创了“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循环水生物净化系统每亩每月节约用水和净化废水17.49吨,使养殖水体循环利用,产品食用安全。

创新为本,积极推动科技与产业结合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的落脚点都是生产力转化,因此蒋业林一直非常注重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促进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2014年至今,蒋业林与中国工程院林浩然院士合作,主持建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院士工作站,开展水产品种质创新、分子辅助育种及产业开发研究、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等,在中华鳖高雄性孵化、中华鳖地方良种选育等关键性技术有多项创新,建立了安徽黄缘盒龟和皖南平胸龟人工繁育和养殖基地,实现了平胸龟人工繁育零的突破。2015年度,院士工作站被评为优秀。

2010-2014年,牵头与企业合作成功组建《安徽省鳖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已建成320亩试验示范基地,建立7个部门,拥有工作人员22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为安徽省中华鳖提供一个有效的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平台。长期率领产学研合作团队在进行技术攻关,扶持企业创立品牌,做强做大,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建立了“科研+中心+公司+基地+农户+品牌”产业化模式,并先后创立了“喜佳牌”、“龙子湖牌”等中华鳖著名品牌,其中,“龙子湖牌”中华鳖2011年获“中国名鳖”称号,位列全国第3名;并帮助企业取得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省级水产良种场、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示范带动当地养殖1000户,推广养殖新技术15项,建立了10个高标准示范基地,实现社会产值4.7亿元,使中华鳖在蚌埠地区形成了当地主导产业,为当地经济牵动性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蚌埠地区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蒋业林以安徽省鳖类养殖工程技g研究中心为推广平台,在省内外全面推广规模化孵化、温室健康育苗、商品鳖生态养殖、病害生态防控等集成技术。2012到2016年,累计推广31万亩,新增销售额40亿元,新增纯利润13.2亿元;辐射带动1万多人从事中华鳖养殖业。新技术的推广改善了养殖生态环境,减少了渔药的使用,提升了中华鳖的品质和效益,提高了中华鳖的生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国际交流合作,相互融合争创国际一流

除了科研创新和产业化推动,蒋业林深知科技无国界的道理,他经常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多年来,蒋业林参加在台湾、美国、马来西亚、法国等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发现发达国家的展示方式以及“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相关技术研究比国内的研究更加透彻,因为国内一般都是针对产业技术研究的,而发达国家的研究针对的是产业以外的基础性研究。这些方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为他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自2009年-2016年,蒋业林已经主持国家、省外专局引智示范和出国培训项目14项。在国际合作方面,请进美、法、以、日等国外专家20人次,走出去进行国际学术交流10余次,签署了20多项国际合作协议,培养了人才,提升了我方研发水平和手段,提高我方的国际影响。同时,与美国德州A&M农工大学、马里兰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淡水研究中心,法国农科院、法国龟鳖保护联合会、以色列鱼类中央实验室、日本早稻田大学等相关专业机构达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今年5月16日,蒋业林将邀请四个国家的6位专家来华访问,向其展示目前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希望进一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目前,蒋业林最大的希望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走国际化。虽然东南亚国家、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华鳖生态养殖领域的研究早于我国国内技术开发,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一步步加以解决,已经在国内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并培育出自己的优秀品种,使我国在中华鳖苗种培育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泰国苗种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少,甚至消失。可见,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走向世界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广阔。蒋业林相信,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形势下,生态中华鳖养殖技术将推进“碧水蓝天梦”的实现,更能达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

生态养殖论文范文6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68-1

1 畜禽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认识问题

一是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对治污设施的利用不到位,个别地方的治污设施投资大、效果差。而一些小规模的养殖厂不投入建治污设施;二是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意识不强。没有主动做好宣传教育与引导工作,对已经产生环境问题的养殖场不管不问,联合执法乏力。

1.2 政策问题

一是当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有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善,特别是对生猪存栏量在100头(肉牛30头、羊100只)以下的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管理;二是当前用地十分紧张,一些建在房前屋后的养猪场、畜禽养殖场,要迁建、改建或建设养殖小区,用地审批难度很大,阻碍了治污进程。相关单位也做了努力,准备统一迁建搞养殖小区,但因土地要素制约被迫放弃。

1.3 规划问题

现有的畜禽养殖场点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养殖户建场随意性大,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从总体上看,养殖业遍布平原地区和山区,甚至部分存在于禁养区和限养区。很多养殖场距居民集中居住区较近,不少散养场点就设在房前屋后,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

2 措施与建议

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是最根本的治理办法,经认真调查分析,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2.1 合理规划规模养殖场

允许建设的畜禽养殖场应符合环保要求,各养殖场之间要具备一定的间隔距离。

2.2 粪便综合处置模式

在一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采用有机肥加工、沼气发酵、生物养殖等多种方式,对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产生的有机肥作为肥料还田,沼气用作发电、照明、供暖等,沼液用于喷洒滴灌农作物和果树。一些大型养殖场的畜禽尿液也可用作水产养殖。这种模式投资大,处置方式多样,处理量大,综合效益好,适用于养殖规模较大的企业。

2.3 有机肥加工生产模式

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经过有益菌发酵、翻抛粉磨、有机配料、烘干造粒等环节,制成粮食作物、果树和蔬菜等不同的专供肥料。这种模式机械化程度高,粪便处理量大,场区气味小,有机肥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污染减排效果显著,适用于养殖规模大,或周边规模化养殖企业集中的区域。

2.4 生物养殖模式

包含两种不同的模式:一个是生物发酵床模式(主要是养猪)。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在猪舍内铺设厚度为15~30厘米的锯木屑、米糠、谷壳和一定比例的发酵菌种等混合物,建成发酵床,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这种模式投资小,用地少,起点低,效果好,适应性强,规模化养殖场和小型养殖专业户都可适用。另一个是生物酶发酵模式(主要是养牛)。采用西北农学院专利技术,利用蚯蚓喜食发酵腐熟牛粪的习性,建设发酵池,装入牛粪预处理后,投放种蚯蚓,利用牛粪做营养基进行繁殖,通过蚯蚓消化系统的吸收和转化,使牛粪转化成肥效极高的蚯蚓粪便有机肥,成年蚯蚓可作高蛋白饲料。这种模式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易操作,适应性强,无论是小型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化养殖场都适用。

2.5 沼气处理模式

以牛粪、猪粪为原料,建设大型沼气池,产生的沼气通过专用机组发电,电力回用于养殖场的照明、供暖和通风,也可为周边农户供电;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还田。此外,在沼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菌种和钠、钾等微量元素,制作液态肥,用于蔬菜、果树叶面喷洒施肥。

2.6 集中发酵堆肥模式

采取干湿分离,将含水量低于60%的畜禽粪便集中收集,堆存到发酵车间,按比例加入微生物发酵菌等辅料,进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经发酵熟化后,作为有机肥出售还田。这种模式投资小、方法简单,处理量大,场区气味小,可以把各个小型养殖专业户畜禽粪便统一收归进行集中处置。

2.7 养殖专业户循环模式

针对单个养殖户,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建立小型沼气池,对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行生化处理后,沼气用于农户照明、做饭、取暖,沼液、沼渣还田;二是建立防渗堆肥池,将畜禽养殖粪便收集堆存,经防渗池自然发酵后还田;尿液经三级沉淀熟化后,用罐车运输还田;三是建立防渗池收集粪便,采取粪便出售和以粪换肥的方式,与有机肥生产企业签订托管处置合同,进行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置,实现互惠共赢。

2.8 合理配制使用饲料

掌握好日粮中的蛋白含量,降低养分排泄量。

2.9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酶制剂、微生物制剂、中草药、矿物质等饲料添加剂。

3 结论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不断增加,实现畜禽养殖、生态、环保的有机统一,可以有效达到畜禽规模化养殖模式及污染治理相衔接。

参考文献

生态养殖论文范文7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脱钩;LMDI;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S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5)06-0049-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例”(12&ZD2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湖地区畜禽养殖污染形成机理及管控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71303099)、江西省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3YJ50)、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完善我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制度研究”(14SKJD20)、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化肥污染管理政策优化:基于农户行为选择和管制成本最小化的分析”(GJJ13291)、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江西生猪养殖对环境影响及其治理研究”(2015-06)

潘丹,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讲师,博士;(江西南昌 330013)

孔凡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一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南昌 330077)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日趋严峻的畜禽养殖污染形势已为学界所广泛热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之一,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达到1268.26万吨,占全国所有污染物排放化学需氧量的41.9%;氮和磷污染的排放量分别为102.48万吨和16.04万吨,分别占全国所有污染物氮和磷排放总量的21.7%和37.9%。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型,未来我国的畜禽污染排放量将会进一步增加。Fischer等的研究预测。2020年我国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将会比2007年增加37%。那么,在畜禽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在保障人们畜禽产品需求供应的同时减少畜禽污染排放?这就有必要探讨:畜禽产业发展与其污染排放之间是否已存在脱钩关系?影响脱钩与否的因素有哪些?实施哪些政策和战略能够促进脱钩的实现?开展不同类型区域畜禽污染排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对实现我国畜禽产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目前,关于我国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李飞和董锁成对我国西部地区畜禽养殖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畜禽养殖氮、磷污染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田素妍等对经济发展水平与畜禽养殖碳排放进行了分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畜禽养殖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中、西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脱钩(Decoupling)理论近年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引入到农业政策与环境研究领域,是一种有效的评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的方法。该方法为测度和评价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4年11月,国家正式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称为《实施方案》),通过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战略,将把江西省建设成为我国大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开发的典型示范区。《实施方案》把“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减排与治理力度”作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任务的重要方面,并提出要“通过科学配置农业资源,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合理安排农村畜禽养殖布局,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的破坏”等措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农业大区,以不足全省37%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省47%的粮食、85%的棉花、56%的油料、39%的肉类、55%的禽蛋和53%的水产品,并为全省50%乡村人口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空间。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日益严重,畜禽污染对鄱阳湖流域水质的影响达到60%以上。作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区以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典型示范区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与产业协调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用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因此,本文借助脱钩评价模型,量化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对影响畜禽养殖污染脱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牧业畜禽清洁生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测算

参照陈敏鹏的研究,采用清单分析方法对畜禽养殖污染排放进行测算。核算的污染物主要有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三类。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相应的畜禽污染排泄系数的国家标准,本文参照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司调查和试验得出的畜禽污染物排泄系数,整理如表1所示。

进一步,采用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将畜禽污染物排放量换算为等标污染排放量,其中COD、TN、TP污染物排放评价标准分别为20mg/L、1mg/L和0.2mg/L。

(二)畜禽养殖污染排放与产业发展脱钩评价模型

目前,脱钩分析模型主要包括基于期初值和期末值的OECD脱钩指数模型和基于增长弹性变化的Taoio脱钩状态分析模型。Taoio脱钩指数模型具有OECD脱钩指数模型难以比拟的优势。OECD脱钩指数模型计算结果的稳定性依赖于基期的选择,不利于脱钩状态的判定,而Tapio脱钩指数模型可对总脱钩指标进行因果链分解,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因素对脱钩指标变化的作用,这种分析方法不受统计量纲变化的影响,提高了脱钩测度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基于Tapio的畜禽污染排放与产业发展的脱钩模型如下:

分别将上述各个效应除以畜禽养殖污染总变动量(AAP)即得到各个效应对畜禽养殖污染变动的贡献率。

(四)数据来源

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13个设区市的区畜禽产业比重较小,且相关数据难以获取,所以本研究选取非市区类县域作为研究单元,同时,由于景德镇市统计年鉴中仅有全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而没有其所辖珠山区、昌江区、乐平市和浮梁县4个县(市、区)的相关统计数据,仅对全市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估算。因此,最终本文使用的数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4个县(市),即: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进贤县、九江县、武宁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余江县、贵溪市、新干县、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东乡县、余干县、鄱阳县、万年县和景德镇市,研究时段为2000-2012年。畜禽养殖数量以及畜牧业产值数据来自于历年的南昌、景德镇、鹰潭、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和吉安各市统计年鉴。

三、结果分析

(一)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变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200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年末存栏562万头,2012年增长到880万头,增长了56.58%。根据单元调查法,计算得到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等标排放量,其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图1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等标排放量由2000年的24.32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37.87万吨,增加了13.5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76%。2008年以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等标排放量一直处于稳步攀升之中,2008年之后则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有关。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并制定了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性目标,从而使得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下降。

畜禽养殖污染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面源污染中,化肥TN和TP排放比例分别为14.49%和7.01%,畜禽养殖TN、TP和COD排放比例分别为72.64%、81.09%和85.43%,农村生活垃圾TN、TP和COD排放比例分别为12.87%、11.90%和14.57%,畜禽养殖污染所占比例超过化肥和农村生活污染的总和,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如表3所示)。

(二)畜禽养殖污染排放与产业发展脱钩分析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1-2012年畜禽产值作为畜禽产业发展指标,以畜禽养殖等标污染排放量作为畜禽污染排放指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状况,具体的脱钩状态见表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状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8年是第一个阶段,为波动期。该阶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二者关系经历了“弱脱钩-扩张负脱钩-弱脱钩”这一过程。除在2002年、2003年、2006年呈现扩张负脱钩状态,即畜牧业产值缓慢增长但是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却大幅增加外,其他年份均为弱脱钩状态,即畜牧业产值增长同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缓慢增长。如2001年期间,畜禽养殖污染的增长率为6.40%,小于畜牧业产值增长率的10.04%。其中以2007年期间的脱钩状态最为显著,畜禽养殖污染的产值弹性系数仅为0.15,这一时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牧业产值增速相对较高但畜禽养殖污染的增加速率却大幅下降,增长率仅为2.72%,远小于18.72%的畜牧业产值增长率。2009-2012年是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强脱钩状态。这一期间畜牧业产值保持上升势头,但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出现了下降趋势,如2009年期间,畜禽养殖污染下降了7.72%,而畜牧业产值却增长了15.50%。从总体上来看,2001-2012年之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呈现弱脱钩状态,畜牧业产值增长同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缓慢增长,脱钩弹性值为0.19,脱钩状态较为理想。

进一步,采用脱钩模型对2000-2012年间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弹性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市)层面上进行了测算,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2000-2012年间,安义县、九江县、瑞昌市、武宁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和万年县的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这些地区畜禽产业发展的增长速度快于畜禽养殖污染排放的增长速度,脱钩状态较为理想:新建县、余干县、鄱阳县、景德镇、新干县和贵溪市脱钩弹性系数位于0.8-1.2的取值区间,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增长联结状态,畜禽产业发展的增长速度慢于畜禽养殖污染排放的增长速度,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畜禽养殖污染;南昌县、进贤县、丰城市、高安市、樟树市、东乡县和余江县脱钩弹性系数大于1.2,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扩张性负脱钩状态,这些地区畜牧业产值缓慢增长的同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却大幅增加,畜禽污染排放减少压力巨大。

(三)基LMDI的畜禽养殖污染脱钩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分解方法,对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的变动进行因素分解,结果如表6所示。

畜禽环保技术效应和劳动力效应为负值,意味着畜禽环保技术因素和劳动力因素推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的下降。除了2001年和2011年,其余年份畜禽环保技术因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排放的贡献都超过了10万吨,最多的为2005年的52.721万吨。然而,畜禽环保技术效应的绝对值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2012年下降到10.132万吨,只有2005年的19.2%。畜禽环保技术效应下降的可能原因在于:通过引进畜禽环保技术,短期内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处理率会有所上升,畜禽污染排放量减小,然而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稳定,其对畜禽污染物的减少效应会减弱。因此,在短期内畜禽环保技术的引进可以降低畜禽污染物排放量,但是长期来看其对畜禽污染物的减少能力将会不断削弱,需要不断对畜禽环保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劳动力因素也是促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效应最高的为2008的34.835万吨。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及科学养殖模式的推动,畜牧业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能够合理利用相关技术和信息降低畜禽污染排放量。

产业结构效应和经济发展效应为正值,意味着产业结构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的增加起了正向推动作用。2001-2012年间,产业结构效应取值区间为0.641万吨-3.044万吨,最多的为2008年的3.044万吨。经济发展效应最多的为2008年的75.813万吨。产业结构效应和经济发展效应为正向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家禽和蛋类食品的需求也会上升,这就要求畜牧业不得不扩大养殖规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从而使得畜禽污染排放量增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经济的继续平稳发展和人们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并得到实现,产业结构效应和经济发展效应将仍然是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基于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业的面板数据。借助脱钩评价模型,实证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LMDI模型对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脱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等标排放量由2000年的24.32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37.87万吨,增加了13.5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76%。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面源污染中,畜禽养殖TN、TP和COD排放比例分别为72.64%、81.09%和85.43%,所占比例超过化肥和农村生活污染的总和,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2001-2008年期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排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状态主要为弱脱钩和扩张负脱钩两种状态:2009-2012年期间的脱钩状态表现为强脱钩状态:2001-2012年之间整体脱钩弹性值为0.19,呈弱脱钩状态。分区域来看,安义县、九江县、瑞昌市、武宁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和万年县的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新建县、余干县、鄱阳县、景德镇、新干县和贵溪市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增长联结状态;南昌县、进贤县、丰城市、高安市、樟树市、东乡县和余江县畜禽养殖污染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扩张性负脱钩状态。

畜禽环保技术因素和劳动力因素促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下降。然而,畜禽环保技术对畜禽污染物的减少能力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产业结构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促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增加。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积极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种养结合原则调整畜牧业生产空间布局,采取一定的激励或者强制措施。促进畜禽粪便还田,减少畜禽粪便向环境排放:实施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养殖业循环经济,建立以沼气为纽带形成“猪-沼-菜”、“猪-沼-果”、“猪-沼-林”、“猪-沼-鱼”多功能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养殖论文范文8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1]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经历了高考,做出了专业选择后,专业是其对个人能力与志趣作出综合判断后选择的人生奋斗目标。专业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增强专业志趣,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对受教育机会的珍惜程度下降,对学好专业走向社会的信心不足,面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对人生未来心理彷徨的学生人数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志趣与专业的结合上出现偏差,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专业应用性更强,就业区域性更集中,产业前景更广阔

水产养殖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学科。专业本身即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就业方向除了科研、教学、管理外,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在沿海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在沿海农村经济中地位显赫、经济效益高,是沿海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产业前景广阔。

(二)水产养殖环境更复杂,技术依赖程度更高

水产养殖学除关注经济动、植物自身的生理、生态特性以外,养殖生物生存的水环境同样非常重要。养殖环境复杂体现在水体的流动性和可变性更快,光照、氧气及营养限制更突出,这就更加需要综合的理论和过硬的技术做后盾。因此形成了当前在水产养殖业内,除了极少数非常传统的行业的部分生产环节可以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外,其他绝大多数产业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技术指导。

(三)学科交叉明显,理论与技术更新快,专业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学是一门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隶属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也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养殖工程学又属于工程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学科交叉非常明显。各学科的发展促进了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水产养殖技术又在观赏渔业、濒危水生生物物种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水产养殖种类、技术的快速更新,促进了理论的发展,并使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更突出。

二、引导学生走出对水产养殖学专业认识的误区

(一)端正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认识

在大学生群体中,许多学生会看不起农学专业,认为农业科学不需多少知识,农业科学落后,工作后赚不到钱,没有前途等。要解决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通过国家对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量和每年科技大会奖励中农业科学所占的比重,可以反映出国家对农业及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2]

1.水产养殖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

水产养殖不像其他行业,生产是生产,科研是科研,而是科研寓于生产之中,生产过程中需要有能深刻理解水产养殖学知识和理论的技术人员来指导,不同水平的技术人员对相同问题的理解相差甚远。因此,在水产育苗等领域生产单位会高薪聘请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几个月的技术指导费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这种纯粹以技术能力获得如此之高的个人收入的现象在其他产业并不多见。

2.水产养殖更具有创新性

水产养殖学是建立在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应用科学。生物科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最快的科学领域,水产养殖学作为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应用科学也必然会有快速的发展。水产养殖以海洋作为农田,海洋开发前景远大。一个快速发展且前景远大的领域一定会让从业人员有用武之地。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快速更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水产养殖学比海洋生物学等专业更具有挑战性

许多大学生会更喜欢学习基础科学,比如与水产养殖学相近的海洋生物学专业。实际上,水产养殖是在一个小的生态系中通过调控各种生态因子达到控制某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的目的。从单纯地研究生物的规律性到按照人类的意愿干预生物,水产养殖学比海洋生物学更具有挑战性。

4.水产养殖学正在向着全方位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已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水产品,水产养殖正在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观赏渔业、旅游渔业、水生生物物种保护等作出贡献。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事业、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今天,水产养殖技术也会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二)坚定学生把水产养殖作为人生奋斗目标的信念

水产养殖以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作为战场,以当今科学发展最快的生物学理论为指导,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水产养殖学理论、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作为海洋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今天,从事这一专业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为个人创造更辉煌的人生。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更新快、历史短、空白点多,每个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都很多,申请科研课题、获得科研成果的机会多。正因为如此,仅在青岛就造就了涉水产养殖专业的院士近十人,是院士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作为一名生产技术人员,本专业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会有很多新的技术需要开发、推广、应用,而且水产养殖未知的东西很多,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会得到重用;作为一个立志创业的年轻人,只要有雄厚的理论、技术,不需要有太多资金就可以快速创业,在水产养殖业中,许多个体企业从白手起家到实现千万元以上资产产业规模的时间多为五到十年,如蓬莱海益水产、莱州明波水产等。

三、如何引导学生立志学习水产养殖学专业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专业志趣,首先要解决教师的问题。青岛农业大学是一个以农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公共课程都是由外专业教师担任,水产养殖学专业成立时间较晚,基础课教师对水产养殖学专业不太了解,这是影响学生专业志趣培养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一个不利方面;另外,年轻教师刚刚走出校门就走上讲台,缺乏对专业的理解也是一个方面。为此学校安排年轻教师和本专业的基础课任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两周的时间,走出校门,到生产一线,通过实践来提高教师对专业的认识,通过教师对专业的理解来熏陶学生热爱专业。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

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对专业志趣的培养更有价值。处在信息时代的当代青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他们不会盲目地去崇拜权威。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师长的建议只能是他们的参考,亲身的经历会更有说服力。让学生亲身体验专业的最佳时机是在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阶段。实习期间不能单纯地学习技术,要让学生对产业有所了解,到周边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史以及企业家的发展史,让学生明白水产养殖这个行业非常适合年轻人创业,以此来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加强学生专业志趣培养的极佳机会。

(三)强化专业建设,提高综合实力

专业实力是办学的基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的吸引力。拥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科研团队,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研究平台,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青岛农业大学校址移至青岛后,依托国家海洋科技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科研人文氛围,水产养殖学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大型藻类和贝类科研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虾蟹类和水产营养方面也得到了部级、省部级等各层次科研经费的支持。近三年间,其主持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17项,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专业知名度快速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生态养殖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人工放流、移植驯化、繁殖保护是我国内陆水域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本文对我国江河、湖泊、水库采取的增殖和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渔业资源增殖具有增加种群数量、恢复已衰败种群和重建渔业的作用(刘海映等,2000)。我国内陆水域的增殖渔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即从“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大量苗种成功获得而发展起来的(邓景耀,1995)。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江河、湖泊的不合理利用或过度开发,普遍带来了水域污染、环境恶化、物种濒危、渔业资源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杨秋玲和刘其哲,1992;陈文祥等,2002),亟待对水生生物资源采取增殖和保护措施。本文概述了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并拟对内陆水域增殖渔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1增殖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

1.1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的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育种苗或捕捞天然苗种后,将其释放到自然水体中进行增殖,同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人工放流是世界各国增殖渔业资源的普遍方法,也是恢复和重建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张缉,2006),还可以为养殖提供优质的天然种苗(姜浪波,2005)。70年代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采取人工放流、有计划的增加和补充鱼类种群数量,可以有效地增殖我国大水面的鱼类资源。进入80年代,许多大中型湖泊、水库采取人工培育的苗种放流到水体,以充分利用天然饵料生产大型经济鱼类,放流苗种获得的产量已经成为大水面渔业产量的主体。

1.2移植驯化

移植驯化是将其它水域中优良的,又适于在这一水域繁殖生长的种类移植进来,经过驯化后使其在新的水域中繁衍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自然种群。将物种从一个国家引进到另一个国家则称为引种。我国已引进了百余种经济品种,最具代表性的有淡水的罗非鱼和海水的扇贝、牡蛎,极大丰富了我国的水产资源(胡晓龙,2006)。国内地区之间移植较为成功的例子有团头鲂、银鱼、池沼公鱼、鲴、鲤、鲫等优良品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自开展鱼类的移植驯化以来,由于理论基础研究滞后、缺乏科学引导和有效管理,频繁地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近亲,导致多种鱼类的经济性状退化、遗传多样性丧失、爆发性疾病频发;或由于引种不当导致外来种入侵,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威胁土著种类。典型的例子是:云南一些水域的原有土著鱼类中,有30%难觅踪迹,有34.7%由常见种变为偶见种,余下的1/3也面临着衰退的趋势(郑王亚明和曹文宣,2006)。

1.3繁殖保护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是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陈大庆2003),其后果是:为了延续后代,鱼类进行自我调节,性成熟提前以增加补充量,导致种群结构趋于个体小型化和低龄化,渔产品的经济价值大大降低(李明德,2001)。我国自70年代便开始重视水产资源的保护问题,1986年《渔业法》的实施使得我国的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繁殖保护、渔业水域环境和渔业管理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制定各种鱼类的最小起捕规格、杜绝有害渔具渔法、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捕捞限额制度等一系列控制捕捞的措施,对鱼类资源起到了直接的保护作用。对鱼类实施繁殖保护还可以通过人为地保护和改良水体中经济鱼类的栖息条件和环境来实现。如:闸坝修建过鱼设施,保证江河洄游性鱼类的繁衍;调整水库调度方式,在鱼类繁殖季节通过人造洪峰刺激鱼类集群繁殖;鱼类产卵场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通过模拟天然繁殖的某些条件,建立半人工或全人工的鱼类产卵场;实行关键栖息地保护,如已设立的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就是对天然繁殖场的保护。针对我国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面临资源衰竭的状况,有专家呼吁在赤水河或特有鱼类大多栖息、繁殖的支流上建立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并对一些濒危鱼类实施迁地保护(曹文宣,2000)。

2我国内陆水域增殖渔业的发展现状

2.1江河增殖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切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阻碍了溯河产卵的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的繁殖产卵。欧美国家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在大坝建造鱼道、鱼梯、升鱼机等过鱼设施。然而,我国拥有独特的鱼类区系组成,且洄游性鱼类不多,曹文宣院士强调:修建鱼道不是我国长江流域鱼类保护的有效手段。在沿江或坝下建立孵化场繁殖鱼苗,在主要江河设立经济鱼类放流站,进行人工放流是恢复江河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我国江河流域的放流品种有四大家鱼等鲤科经济鱼类和鳜、中华绒毛蟹、中华鲟、胭脂鱼、罗非鱼、大麻哈鱼等名贵珍稀种类。一些特有鱼类如黑尾近红?、厚颌鲂、岩原鲤、华鲮等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相继攻破,对珍稀鱼类的保护和养殖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我国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令人堪忧的状况,刘建康和曹文宣(1992)提出,应针对长江不同江段制定相应的资源保护措施。如:上游江段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特有种为主,有必要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中游应保证主要经济鱼类的自然繁殖条件,加强珍稀鱼类的人工繁殖放流工作;下游应注意保持江水质量,控制水体污染;河口江段应规定幼鲟保护期,保护幼鲟资源。基于河口区主要渔业资源(凤鲚、、刀鲚、蟹苗、鳗苗、幼鲟)锐减的趋势,陈渊泉等(1999)指出应大幅度削减渔船数量,实施新的渔业生产和管理措施。陈大庆(2003)提出应加强长江流域的渔政管理、保护渔业环境、建立更多长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站。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科研部门开展了持续的增殖放流活动和长期的渔业资源监测和增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湖泊增殖

通江湖泊对维持长江中下游鱼类的种群丰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常剑波和曹文宣,1999),江湖之间建闸阻隔了江河中的鱼类进入湖泊肥育,直接影响了湖泊的鱼类资源。湖泊围垦使得湖泊面积日益缩小,环境容纳量减少势必会影响鱼类的资源量。70年代中期,针对江湖阻隔导致湖泊鱼类组成简单的问题,灌江纳苗作为补救措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胡德高和潘隐和,1979;李恒德和王勇,1987)。常剑波等(1995)总结了灌江纳苗的生态效益,并提出应将灌江纳苗作为恢复长江江湖洄游性鱼类资源的措施之一。湖泊采取人工放流可促进定居性鱼类的资源增殖。60年代中期在长江下游湖泊人工放流河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得几乎绝迹的河蟹资源得以恢复。70年展了以四大家鱼放养为主的渔业模式,获得了很高的产量。进入80年代,太湖新银鱼的成功移植是湖泊资源增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典范,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移植银鱼的热潮。

物种保护的最佳途径是保护原有环境,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鱼类资源而言,其核心是保护水域环境及资源持续利用(戴解林和李亚白,2003)。湖泊可采取建立繁殖保护制度,坚持湖区增殖与科学捕捞相结合;湖区种植水生植物,恢复水草群落结构;运用生物操纵、生态调控防治富营养化;采取退田还湖、污水截流、生态清淤等措施来改良水体环境。

2.3水库增殖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8600余座,总体上呈现分布不均、发展不衡,库区鱼类组成简单、自然资源量偏少的情况(范明生,2002)。一些水库的渔业利用不合理,渔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使得我国的水库渔业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马波和熊邦喜,2002)。为了提高鱼产量、改善品种结构,水库鱼类的增殖显得尤为重要。

水库一般以放养滤食性的鲢、鳙为主,通过移植碎屑食性的鲴类和杂食性的鲤、鲫等经济鱼类,可使饵料资源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能改善水库鱼类的品种结构。对于凶猛鱼类,以往都作为敌害和清除的对象。而现研究表明,利用凶猛鱼类控制非经济鱼类的种群数量,一方面有利于经济鱼类的增殖,实现从低值鱼向高值鱼发展;另一方面可通过营养级的联动效应来调控水库生态系统。如:?鱼种群强烈的生态作用与种群数量的快速操控性能,在具适宜自然环境的大型水库可用作维护良性水库生态系统的有效操控手段;大型水库适度增殖鳜鱼,抑制底层及沿岸杂食性鱼类种群数量,对延缓水库富营养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梁旭方,2006)。90年代以来,依据水库类型和生态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增殖途径:小型水库通过施肥以提高初级生产力,投饵精养为主;大中型水库以资源保护与人工放流相结合,同时采用水面分室利用的生产对策,发展围栏、流水、网箱养殖;开发新品种的驯养,移植驯化优质的短食物链种类,如公鱼、银鱼、匙吻鲟等(乐佩琦,1994)。胡传林等(2005)指出,水库渔业今后应朝着与生态系统多功能协调的方向发展:即依据水库的功能定位,选择合适的水库渔业发展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水体生物资源,又保护水质,同时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近年来,我国内陆水域增殖渔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发展中带来的问题和后果应当引起重视。其一,不合理的增殖或盲目移植驯化导致天然水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渔业资源逐渐衰退;其二,一些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必须借助于人工增殖放流的手段来恢复和重建,但有关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手段滞后,使得渔业资源的增殖现状与资源恢复的需要还有所差距;其三,管理机构分散、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得一些开放或半开放的水域得不到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其四,过度养殖和水环境的恶化普遍导致了水体渔业功能和产量的退化,保护环境与发展增养殖之间的矛盾日趋显著。

3.2建议

3.2.1加强科学研究 合理增殖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的增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前期调查、对象选择、增殖技术、效果评价、配套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涉及到科学技术问题。科研单位应继续深入增殖放流的科学性研究,在苗种优选、放流跟踪评估、种群遗传资源保护、种质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建议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进行科学地引导和示范;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帮助渔民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实践;加强天然水域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动态变化的监测,以便管理部门及时制定和调整资源利用和增殖保护对策,更科学有效地增殖渔业资源。

3.2.2完善科学管理 促进增殖渔业发展

科学的渔政管理应该保证种群的再生能力,合理利用天然饵料资源获得优质高产的渔获物,保证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稳定性。我国出台了《渔业法》等法规和政策,但执法不严、管理困难的问题使得渔政混乱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渔民素质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一方面,要遵循生态学原理,深入基础理论研究,制定和完善科学的渔政管理对策;另一方面,各地各级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创新管理,严格执法;此外,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使基层渔民了解到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