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系统分析师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8:00:30

系统分析师论文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1

1.论文类型:

不同的院系,不同的指导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有不同的指导方法,在计算机系,本科毕业论文通常以下面四种类型:

1.1完成一个不太大的实际项目或在某一个较大的项目中设计并完成一个模块(如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或自行设计的板卡、接口等等),然后以工程项目总结或科研报告、或已发表的论文的综合扩展等形式完成论文。

1.2对一个即将进行的项目的一部份进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例如对一个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财务部分进行调研,分析和设计等,这类工作可以没有具体编程,但应得到有关方面的初步认可,有一定的工作量。例如打印后有30页以上的报告。

1.3对某一项计算机领域的先进技术或成熟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进而能提出自己的评价和有针对性创见。例如XML目前是因特网上新涌现的标记语言,它较HTML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其中XML-QL是基于XML提出的一种新型查询语言,分析总结这一新型查询语言并探索它的实现途径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再如对自由软件数据库系统MySQL,分析总结其在Web应用上的特色,并能将有关技术用于自己研制的系统中。这类工作要注意把分析和实验相结合,不要只停留在消化上。消化是前提,吸收和转化才是工作的重点。

1.4对某一个计算机科学中的理论问题有一定见解,接近或达到了在杂志上发表的水平。例如,解决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纠正了某杂志上理论的错误且提出解决修正方案,或自己提出有意义的模型,定义,且有定理、命题、或性能比较、分析、测试报告等。

一般而言,第四种较难,在若干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经验中,只有两位学生采用此形式写出了好的论文,据悉,这两位学生都顺利进入了博士生序列。

2.选题:

2.1有科研项目的老师通常愿意从项目中选取本科生能完成的模块,交给学生做,然后以第一种形式写成论文。教师熟悉项目,项目有实用背景,一般而言,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但有些科研项目太难,或涉及保密内容,或本科生不容易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会让已保送为研究生,或确定留校的学生作这类题目。

2.2学生自选题目,有些学生已联系好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要求学生作某方面的项目,或已交给学生某方面的项目,经过指导教师认可,认为可作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则可作这方面题目。这种方式下,学生积极性高,责任心较强,学以致用,一般论文的质量较好且成文后篇幅较大。

2.3教师根据社会需求,选择题目。例如,院系行政需要教学,科研和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有的教师指导几位学生分别作大学院系行政管理子系统,博士生硕士生学籍管理子系统等等,有可能开始作出的软件还不很完善,但有了雏形,经过修改后,一般是能够应用的。有的系统经过下一届本科生毕业实习的改进,就可以实用了。一些对路的、有用户的软件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产品

3.论文的组织安排:

依据上述的论文类型,由于各类工作特点的不同,在搜集整理论文的素材、组织安排论文的结构方面,应有所不同,做到有的放矢。

3.1系统实现型论文:重点收集整理系统体系结构,程序模块调用关系,数据结构,算法,实验或测试等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或背景(概述题目背景,实现情况,自己开发的内容或模块)一般谈课题意义,综述已有成果,如”谁谁在文献某某中做了什么工作,谁谁在文献某某中有什么突出贡献“,用“但是”一转,分析存在问题,引出自己工作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和主要思想、方法和结果。然后用“本文组织如下: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作为这段结束。

(2)系统体系结构(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突出自己工作在整体中的位置)。(3)主要实现功能的描述(包括模块调用关系,数据结构,算法说明,依据内容多少此部分可安排两到三节)。

(4)实验或测试。

(5)总结。

3.2应用开发型论文:

重点收集整理应用项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使用的开发工具的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重点描述应用项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工作难度等);

(2)项目分析设计(重点描述项目的整体框架,功能说明,开发工具简介等)(3)项目实现(重点描述数据库设计结果,代码开发原理和过程,实现中遇到和解决的主要问题,项目今后的维护和改进等,此部分可安排两到三节);

(4)总结。

3.3分析比较型论文:

重点收集整理有关的最新论文或软件,分析比较心得,实验数据等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引言(重点描述分析对象的特点,分析比较工作的意义,主要结果等);分析对象的概括性描述,分析比较的主要结果(如果是技术分析,给出主要数据,如果是软件分析,给出代码分析结果,实验过程等);分析比较的评价和系统应用(可以给出基于分析比较的结果,提出某些设计实现方案,和进行一些实验工作;最后是结论。

3.4理论探索型论文:

重点收集整理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和分析。

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重点描述要解决的问题的来源,难度,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等);

(2)基本知识(解决问题涉及的基本定义,定理,及自己提出的概念等);

(3)推理结论(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包括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复杂性分析等);

(4)结论。上述论文结构的安排和划分不是绝对,可依据各自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混合的方式指导自己论文的写作。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一定要作到心中有数,贯穿一条逻辑线索切不可泛论成文或堆砌成文,时刻突出自己的工作内容。

4.论文格式及目录系统:

每个作者有自己的风格,格式不必强求一致,但科技论文不能象写小说剧本那样,一般不能用倒叙,插叙,不设悬念,不用意识流,多线索方式等。例如,可在下列格式基础上适当修改:科技论文目录体系一般不用中文的“一二三”,而用下列的编排方式题目扉页|___摘要(中英文,200-300字为限)|___正文目录1.前言(背景,动机,前人工作)|___1.1。。。。|(1)(a)(b)(c)|(2)(a)(b)(c)|___1.2。。。。2.项目框图及本工作在项目中的地位

3.项目特色(特殊功能,困难

4.方案选择(前人方案,现可选方案,为什么选这一方案)

5.实现技术数据结构程序片段:

6.特殊问题解决方法:

|__6.1问题1|__6.2问题2|__......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2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对图书销售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提高图书销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图书销售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这部分主要论述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原理,以及与系统相关MIS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基础,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从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发,为使用户满意,系统应对哪些信息做怎样一些存储、变换与传递,具备哪些功能,从而明确系统应该做些什么。

第三部分是系统设计.通过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对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良好的实现方案。

第四部分是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内容,讨论了该系统对人员与平台的要求,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第五部分是系统运行.这部分描述了系统操作使用的方法,进行一些系统测试,并评价了该系统。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毕业论文答辩稿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系统分析与设计;双向驱动;案例教学法;实践能力

0.引言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软件工程的专业骨干课程,该课程面向已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软件开发基本技术的高年级学生,因此该课程通常开设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该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程序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综合能力,同时培养比代码编写人员更高层次的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人员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在培养学生软件工程应用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在程序设计基础类课程、计算机科学基础类课程、程序设计技术类课程的基础上,讲授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工具,为软件工程开发高级类课程奠定基础。该课程的主要先修专业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Web程序设计基础、Windows程序设计基础、Java EE架构与程序设计/.Net架构与程序设计、高级C#开发技术/移动开发技术等。后续或同步开设的课程有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设计模式、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Web软件应用案例分析等。

1.课程特点与问题

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抽象性较高的课程,学生在理解理论、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解决具体问题方面感到困难。课程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性较强。该课程主要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学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具备对中小型系统进行需求收集、分析、规约、建模、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详细设计的能力。

(2)理论性较高。虽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性较强,但是实践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软件系统需求、设计的相关概念以及规律、原则、模式等知识。

(3)理论不成熟。软件工程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但总体来说,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仍然不系统、不完备,其正确性、有效性仍然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在理论不成熟的领域,经验积累就显得尤其重要,经验知识传授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师带徒”,但当前大学教育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方式,这是培养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面临的难题。

(4)抽象性较强。系统分析与设计完全是基于概念基础上的逻辑模型的建立与优化,这些逻辑模型的建立过程是从无到有的抽象创造过程,是完全在逻辑空间中的演化。软件系统逻辑模型的复杂度往往较高,这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又是一个长期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过程。

(5)综合能力培养。系统分析与设计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既包括理论知识、方法、技术、工具等工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又包括交流、沟通、演讲、辩论、写作、创新等文科方面的能力。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以理科生为主,文科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而这些能力对需求的收集、确认、规约以及设计方案的讲解、交流、说服显得特别重要。这一特点常常被忽略,一些教师经常误认为学生学会面向对象、面向过程的方法以及UML、数据流图、ER图,就学会了系统分析与设计。

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实践不能验证和提升理论;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抽象的理论;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理论以及在何种场景中运用理论;学生掌握了工具的使用,但不知道怎么用工具解决系统分析与设计问题;学生学完课程后,仍然不能独立地完成一个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案例引导教学法

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以致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鸿沟,经常出现学生已经掌握理论原理,但不能在合适的场景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分析与设计问题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课程采用案例引导教学法,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是直接讲授理论知识,而是先给出实际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在案例中植入理论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讲解案例时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引出相关知识,然后再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案例引导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理论知识适用于何种场景以及解决何种问题,从而提高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案例引导教学法由“案例引导-理论讲解-案例剖析-项目实践-项目评讲”五步构成。案例引导教学法的第一步即在进行理论讲解之前先讲解案例,在案例中植入理论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讲解案例时明确提出这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二步就是正式讲解理论,系统讲解理论中的概念、方法、原理、规则、约束,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步――案例剖析;案例剖析需要学生结合理论深入地剖析案例,讲解如何利用理论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并且把理论知识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泛化,即讲解理论知识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优缺点等。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参与项目实践,真正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的实际问题,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于实践教学的方法参考下一节的“五步实践教学法”)。

案例引导教学法实际上坚持的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教学原则以及“思维培养、知识传授、技术训练、工具指导、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采用案例引导教学法给学生授课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有软件项目开发背景,亲自参与过软件项目开发(该课程要求主讲教师至少全程主持或参与过3个以上的软件开发项目)。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将理论知识融入真实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理论知识讲解,不仅要讲透理论知识的原理,还要讲解理论知识的使用场景、使用方法以及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3.五步实践教学法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教学的特点是验证性实验较少,主要是分析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目标是训练学生使用软件工程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分析和解决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过程相比实验结果更重要。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两部分:与课程同步的分阶段项目实验和独立的课程设计。与课程同步的分阶段项目实验主要分为4类实验:软件系统业务背景与需求理解、系统业务建模、系统需求分析与需求表示、系统设计与设计规约。这4类实验基于同一个领域背景,针对开发同一个软件系统过程中的各个子问题进行能力训练。该课程设计的目的是系统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课程各个知识点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实验内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无从下手,不知道系统分析应该从何开始,过程如何展开,结果如何表示,设计方案如何形成、选择和评价。我们针对此问题提出五步实践教学法。在五步实践教学法中,每一类实验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讲解实验要求、教师示范、学生实验、教师考核和评讲。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先以实验的部分内容作为示例,向学生示范实验的具体过程和主要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如果存在共性问题,就进行集中讲解。

实践教学按照项目组的方式进行管理,将4~6名学生分为一组并设立小组长,学生以某种实际角色参与到项目中,小组长(作为项目经理)直接向教师汇报项目进展(包括组员的完成情况),教师通过随机抽取组员询问的方式,考查小组长汇报情况的真实性。教师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实践成果的考核主要分为3个部分:文档质量、答辩情况、过程参与积极性(成绩主要由小组长分级评价给出)。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4

关键词:导师指导人数;学术论文质量;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Master of Arts Graduate Academic Paper and The Number of Teachers to Guide Students

Abstract: Academic papers is the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ability and academic level. Tutor of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i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uidance of the academic papers. Data through scientif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in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ademic paper quality of liberal arts academic graduate student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eacher guidance. The number when it is 6 is good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papers quality of arts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the number of teachers to guide students;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paper; relationship

一、引言

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对其掌握的基础知识、写作和科研能力的反映,它是衡量一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的重要的指标。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快速增大,而其学术论文的质量增幅速度却相对缓慢,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同时,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剧增,学校准备不足,学校导师数量却没有相应幅度的增加,导致师生比例的失衡。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普遍存在抄袭、写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今,各大高校也要求本校硕士生,在校期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人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加强对学术论文的重视。

我国对不同类型、科目的硕士研究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导师在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时更注重其科研水平的培养,而专业型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文理科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也不同,理工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通过实验,更直观、深刻掌握专业知识。而文科学生由于学科自身特点,导师更多地是通过课上指导和少数课下指导,极少数学生可以参加导师课题研究中。所以,对于文科类学术型学生而言,导师对硕士生专业理论性的指导、前沿性知识的指导,以及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能力等诸多方面指导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研究对象为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质量,以及其导师指导学生人数。导师对其学术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文章从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这一因素分析其与学生学术论文质量的关系。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的质量与导师指导学生人数的关系如何?本文在收集整理Q大学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为我们提高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

为了能准确反应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与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的关系,文章选取了Q大学文科类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二、三年级的50位学生作为样本,问卷调查包括考察学生学术的情况(的篇数、的途径、的期刊层次)、导师的影响(包括导师指导频率、指导学生人数、导师对于阅读的要求)等内容。文章在导师影响中提取出导师指导学生人数这一因素,分析学术论文质量与导师指导学生数的关系。

(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分析方法主要是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1.0来进行计算。

三、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研究过程

如何确定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的衡量指标,学者们对此的看法不一,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的质量:的数量、的期刊层次、的途径。同时,文章考虑三个因素是否可以用一个因素代替?因为用一个因素替代就能更清晰地表示出导师指导学生数与学术论文质量间的关系。所以,文章首先对衡量学术论文质量的三个指标进行分析,之后在确定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与学术论文质量间的线性关系。

1.对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的研究

本文从三个因素衡量学生学术论文质量:的数量、的期刊层次、的途径。

(1)检验数据的相关性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sig值均为零,就代表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即衡量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质量的三个因素间存在相关性。

(2)检验数据的可行性

Kmo和Bartlett检验是用来比较变量间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大小,主要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Kmo越接近1,意味着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越适合于作因子分析,Kmo越接近0,则意味着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弱,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2

如表2所示,Kmo=0.761>0.7,Bartlett球度检验具有高度的显著性,说明所检验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3)方差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于1的特征值有1个,对应的积累贡献率为87.252%。最终确定因子为的数量。

至此,我们已经提取出能87.25%的代表三个成份的主要成份,即学生的数量。

2.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与学生的数量的关系研究

表3

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与学生的数量存在怎样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得出结论。

(1)选择菜单中“分析―回归―线性”,从左侧源变量窗口中选择“导师指导人数”作为自变量进入自变量窗口。在选择“数量”作为因变量进入因变量窗口。

(2)单击“统计量”,选择Durbin-Watson(U)、估计、模拟拟合度选项。

(3)单击“绘制”,将左侧源变量窗口中ZPRED进入X窗口,将ZRESID进入Y窗口。选择直方图、正态概率图。

(4)单击“保存”,选择为未标准化、均值、单值。

(5)点击确定。得到如下图标。

表4

表4表明,只有一个自变量“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人数”进入了模型。

表5

表5的内容是回归模型的概要。“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人数”与“的数量”的相关系数R为0.304,模型判定系数R方为0.092,由于R方受到个案的影响较大,根据个案对其进行调整以后的值为调整R方为0.074。Durbin-Waston的值是1.627,说明随机误差项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

表6

表6是对模型的方差分析与F检验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成,F值为4.892,显著性水平为0.032

表7

表7的内容是回归方程的参数及检验结果。由该表可以得出回归方程为:y=2.259-0.367x。

(二)研究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与导师指导人数间存在高度相关,并且可以用线性方程表示为y=2.259-0.367x,从方程中可得出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为6人时,是合适的。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年限为3年,那表示每一位导师所带领的每一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为2人,有利于导师对学生学术论文的指导,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英.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学位论文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基于贵州师范大学的实证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6)

[2] 李彩丽.硕士生生源质量与学位论文成绩的相关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9)

[3] 孙晓松.借助spss软件的成绩因子分析[J].同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5

关键词:结构调整;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50-03

应用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通过建立统计模型可以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构状态以及模型预测。因此,应用回归分析在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社会经济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国内高校统计专业使用的回归分析教材大致分两类:一类面向数学系纯数理类统计专业,这类教材结构严谨,注重阐述回归分析的理论和数学公式的推导。一类面向经济类统计专业,其内容系统实用,注重对统计思想的分析和讨论。我们专业是地方工科院校偏数理类统计专业,由于生源质量与重点院校存在差距,所以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属于后一类,是由何晓群、刘文卿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的重点是结合SPSS软件讲述回归分析中的各种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并正确解释分析结果,仅对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理给出了推导和证明。为此,根据本课程特点,结合我校统计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

一、理论课教学——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加大课堂信息量

首先,调整课程结构,完善教学体系。现有教材主要面向经济类统计专业,仅对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性质给出了推导和证明,而对一些重要的公式只给出结论,没有推理论证的过程,比如一元回归分析中回归常数的方差的证明,多元回归分析中标准化回归系数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系数之间的关系式的证明等等,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既是对问题和结论的认知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数学修养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正常教学时数内,增加这些公式的推理论证,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前后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衔接,从而扩展学生的背景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这些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在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教学中给出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其次,开发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一个案例往往涉及大量数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能在黑板上具体操作,只能“纸上谈兵”:讲解基本理论,针对课本上已有的运行结果和界面大致说明情况,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同时链接功能强大的SPSS统计分析软件,在课堂上处理大量的数据,将操作结果与教材上的对应案例进行对比,这个过程加强了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另外,应用回归分析课程涉及很多高等代数知识和矩阵理论,有大量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在实际教学中,有选择地对一些经典的或者重要的证明过程加以详述,其他内容如自相关问题及其处理、多重共线性的诊断等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演示,从而加大课堂信息量。

二、案例教学——结合SPSS软件,使案例分析直观易懂

一个案例往往涉及大量数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条件所限,处理数据不能在黑板上进行,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同时链接SPSS软件,采用窗口操作,过程循序渐进,结构清晰,讲解详尽,直观易懂,与学生产生互动,使他们尽快掌握软件的使用,同时提高了对统计方法的运用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课题组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多媒体课件、统计软件、实际案例、科研项目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目前,我们对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课题进行了立项,共五项,根据教学内容、科研论文,我们编写了《实用回归分析案例分析库》,将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切实感受到回归方法的重要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使应用回归分析教学呈现出知识性、可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熏陶的同时,加强了思维能力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应用能力”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自2005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19项、省级一等奖32项等。该成绩居同类院校前列。

三、课辅资料的配备——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课程组选用的教材内容系统、实用,注重对统计思想的分析和讨论,而对一些重要的公式只给出结论,没有推理论证的过程,知识结构的严谨略显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配备了周纪芗编著的《回归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这本教材理论叙述比较充分,在教学过程中,参考这本教材,完善了一些公式的推理论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SPSS软件的使用,我们配备了谢龙汉、尚涛编著的参考书《SPSS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和杨维忠、张甜著的《SPSS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作为参考书目。在实验课教学中,采用SAS软件操作或编程,为此,配备了董大钧主编的《SAS统计分析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和李东风编著的《统计软件教程-SAS系统与S语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1)。

四、实验课教学——SAS软件操作或编程,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早期的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授课都是在大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看着老师的操作,所以记忆不深刻。近几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课教师设计了《实验指导手册》,从课后习题或《实用回归分析案例分析库》选择案例,利用SAS操作或编程,并布置适量习题课后练习,上交《实验报告》。我们借助基础科学学院计算机中心这个平台,将实验课移至计算中心,并认真设计实验课环节:

1.实验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实验大纲建设等方面,始终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对软件运行结果给出正确的解释。

2.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实验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一方面依靠本课程教师队伍的科研优势,结合教师的研究特长,进行案例教学,将学生引领到该学科的前沿,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并能够解决社会、经济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SPSS软件是目前国内外一致公认的处理大量数据文件应用最广泛的软件,对学生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

3.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如:通过SPSS软件分析大型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或相应的经济与管理论文(回归分析、经济模型的建立等)。

在这里,实验课的案例设计是关键问题。课程组根据SPSS统计分析软件功能,以案例教学串联起整个课程体系。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常用的软件功能、代表性强、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的案例。结合回归分析理论,以案例为引子,通过SPSS软件对应用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进一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数据分析方法,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索精神。

五、案例分析——教学效果的检验

在课程全部结束后,教师根据同行或课程组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选择一些完整的经济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给学生布置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以论文的形式呈现,检验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软件的应用情况。

实验课上案例的选择,始终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我们选择的案例中,有国内知名学者发表的、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论文,有课程组教师结合科研课题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课程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比赛,获得部级奖项的论文。

六、应用回归分析网站的设计

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目前是我校精品课,为了便于学生自我学习,我们建立了精品课网站,网站内容分九个板块:

1.本站首页:包括学校首页,本站首页。

2.课程简介:包括课程简介、课程组成员简介。

3.教师队伍:课程组成员构成,整体结构,近三年的教学情况,青年教师培养,教学改革与研究情况。

4.课程介绍:包括历史沿革、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特色与自我评价、课程建设及运行制度、未来建设规划及主要措施、学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等。

5.网络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参考文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手册、习题及解答、实验课教学案例、教学录像等。

6.教学科研成果:包括教研项目、教研论文、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公开出版的教材、教学成果奖、与教学有关的集体奖、个人荣誉称号和奖励、获奖证书等。

7.教学效果:包括校外专家评价、校内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学校教务处提供的近三年学生评教和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结果、学生获奖、学生考研情况等。

8.各种证书原件展示。

9.案例分析库及师生互动:包括案例、师生互动、学生论文。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6

在经过凡年的努力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之后,我们也应当对最后的毕业论文予以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我在课程学习和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我特将自己在撰写计算机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体会写成本文,供将要着手进行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的同学参考。

一、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着重研究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专业。这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若按当前人才职位来讲,就是“系统分析师”的角色。同学们对此应有准确的认识,和自己所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当符合这个角色定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当适于进行“系统分析”的目的,这与一些“纯”计算机专业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如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专业)。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探讨研究如何在组织管理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既关注组织机构,又研究计算机技术,是一个“管理”、“技术”两门包的专业。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既有“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又有“管理经济学”的原因。所以我们选择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要求。

一般的讲,计算机毕业论文要求同学们做的工作是:运用生命周期方法(sdlc)开发建设一个信息系统。选题可自主决定。

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应满足这样的要求:

探讨管理信息系统(mis)学术领域内的课题

选题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展开论述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了解的内容,可以说是“了解什么就写什么”

尽量不要选择他人写过多次的题目

一般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是让同学们选择某一企业、机构等等,对其中的实际工作和业务进行分析,建设开发出一个适用于此单位的信息系统,由此生成的文档、程序就是你的计算机毕业论文。所以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上原则,选定适合自己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与指导老师商讨后,最终确定选题。

二、计算机毕业论文所需资料

在确定了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实际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了。此时收集相关的参考材料十分重要。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就是“分析单位、建设系统”。无论哪项工作,都离不开参考材料来提供信息。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系统分析”是绝对的重点,也可以说是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核心。既然本专业培养的是“系统分析师”,那么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怎么可以在论文的“系统分析”内容部分马马虎虎、漏洞百出呢?因此,为了做好系统分析工作,准确分析一个单位的工作与业务,就必须搜集该单位的相关工作资料,比如相关工作流程、制度、规章及单据、报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材料可以比较全面、详细地了解这个单位,准确做出分析。

由于“系统分析”是全文的重点,将来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时,系统分析部分也是评委们关注和考查的重点,因此这部分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资料收集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系统分析阶段。在后面接下来的设计、实施工作中,相关的资料也会为你的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有用的信息。比如在进行程序设计时,相关的参考书会成为重要的依据,书中汇集了众多程序方面的智慧成果,可以从中借鉴,丰富自己的信息系统。

三、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用词准确

计算机毕业论文属于科技论文。文章应具备自己既定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这样便于统一交流。从结构上看,整篇文章包括内容提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在正文中,应注意一些公认的格式规范,比如“图”的名称要写在图的下方,“表”的名称要写在表的上方,即“图下表上”原则;应注意一张图或表与其名称不能分开在两页上,应当保证整张图、表及名称打印在同一页;注意各段落开头空两格,行距要适当等等。

计算机毕业论文的用语应当准确规范。例如“数据流图”(dfd)不要写成“数据流程图”,这样的“笔误”会暴露出你概念不清。在答辩评委审阅时,看到你在文中连基本的格式、概念都不懂,十有八九会影响成绩。因此请同学们记住:书写毕业论文,是一个需要“精益求精、咬文嚼字”的过程。

四、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文档

“软件=文档+程序”——根据这个公式,同学们开发的信息系统——一个软件,包括文档和程序两个部分,那么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同学来讲,应当重点着手准备哪一部分呢?综合本专业的特点,同学们应当着重书写文档部分。

如前所述,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对系统的分析能力,分析的成果就是文件——分析报告。特别重要的是其中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图”,必须准确表达绘制出来,它们可以说是单位工作的“照片”,是下一段论文设计、实施的基础,也是最后论文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绘制得“天衣无缝”,确保图例符号正确、逐层分解准确、布局合理、命名规范。否则,对于你的毕业论文成绩来讲“后果是严重的”。对此同学们要特别注意。

之所以要强调大家多多关注文档,是因为总有一些同学几乎是“出自本能地”想尽早尽快地着手进行最后的程序开发,不注意前面的文档撰写。对此必须明确:现代的软件开发是一个集体协作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两个人的作坊式生产(黑客除外)。而这个开发软件的集体,包括分析、设计、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人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所应当承担的角色是“分析人员”,即要分析出系统应当“做什么”( what to do),写出文档。至于“怎么做”(how to do)那是程序员的事情,而不是你的主要任务。明确了这一点,就对这里所说的“着重文档”有所理解了。

整篇计算机毕业论文文档篇幅规模不能太低,基本上不能少于15000字,否则不容易将一个系统描述清楚,更不用说准确设计、实施了。这也是前文提到“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定规模”的原因。

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络

在整个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对自己毕业论文的进展、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进行交流、探讨,按照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正、改进论文,确保文章的质量。

一些同学因为是业余学习,平日里工作繁忙,有时无法按时在约定的日期与指导教师见面,为此应采用其他方法与老师联络,如电话、传真、e-mail等等。而且要尽可能地参加老师约定的见面会。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探讨,确保自己的毕业论文沿着合格正确的方向进行。

指导教师对整个毕业论文成绩是很有发言权的,其中包括你平日对待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成绩。因此,不要给指导教师留下你对毕业论文漠不关心的印象。

比如个别学生只是在最后论文答辩的那一天才来见一见老师交毕业论文,这样的做法应当竭力避免。

六、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

计算机毕业论文答辩,是面对面与评委们的交流,是评委们对同学们毕业论文的认定与评价,主要考核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说明能力。

同学们在参加答辩之前,应确保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按要求装订毕业论文、列写答辩提纲、制作展示挂图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参加答辩作好物质上的准备。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7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自动化;教学互动分析;教学自动测评;教育系统仿真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关于教育技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其典型的定义来自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简称AECT),包括:媒体—工具论(AECT’70)、手段—方法论(AECT’72)、理论—实践论(AECT’94)、绩效—创新论(AECT’05)等。虽然教育技术的内涵与外延均在不断变化,但是从各种定义可以看出:(1)教育技术支持和优化教学,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2)教育技术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3)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和技能[1]。因此,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教育技术要研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即如何运用“技术”来支持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狭义的技术(物化的技术),尤其包括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中的新技术。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2],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与教的互动”等三个方面。从“技术”支持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种取向:用“技术”来(部分地)“代替”教师进行教学。从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机开始,到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发明程序教学机器,教育界出现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3]。尽管现在这股浪潮早已平息下去,但“教学机器”却大大影响了教育界,并成为CAI/CAL(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的雏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CAI/CAL软件开发一直被计算机界与教育技术界认为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比较“有水平”的一类研究工作。这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丰富了人类知识的宝库。

但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表明:一项技术(或者一种工具)应用于教学的效果取决于使用者如何使用,而不是技术本身。从学习理论的发展来看,也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由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于全球。直到20世纪末,人们发现风靡于全球的e-Learning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有效,人们开始反思学习理论与技术应用方式,试图用B-Learning来实行“回归”,即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就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4]。

学与教的观念在变,学与教的环境与方式也在变,教师从为课堂教学“备课”,到为学生“自学”而“备资源”,再到运用多种方式来实施“教学”,这虽然不是一种必然变化路径,但也是一种普遍发展趋势。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互动的分析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显然,这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额外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杂。那么,能否利用新技术来(部分)支持教师的“额外工作”呢?更进一步说,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否(显著)提高其效果、效益或效率呢?

本文将介绍与此相关的四个关键技术: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教学互动分析技术、教学自动测评技术与教育系统仿真技术。前三种技术主要关注教育的微观层面,即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前期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互动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后者关注教育的宏观层面:把教育看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进行研究,从数量与模型角度研究和发现一些普遍的规律。随着知识科学领域的兴起与知识工程等的进一步发展,这四项关键技术可望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为广大教师与教育研究者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教育技术学区别于教育学领域中其它学科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教学设计仍然是少数教学设计专家的“专利”,在广大教师中普及应用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首先教学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包括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比较复杂、“通用”模式在各种教学情况下的不适应等;其次“设计”的工作量过于繁杂(如内容分析阶段的ABCD方法就是一项复杂的“机械”劳动),尤其是在新的知识观背景下,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若能让计算机帮助教师完成一些“机械劳动”,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学与教的过程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自动化”(AutomatedInstructionalDesign或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简称AID)是指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5]。“教学设计自动化”更为贴切的提法应该是“计算机辅助的教学设计”(ComputerAidedInstructionalDesign,简称CAID)。

从1984年梅瑞尔首次提出“教学设计自动化”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吸引了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参与[5],如:Tennyson、Spector等,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从1984年到90年代中期,教学设计自动化发展十分迅速,并产生了大量著作和产品原型,从90年代后期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大多以别的面貌出现,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教学设计自动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5][6][7][8][9]:(1)提供集成写作工具。如WebCT、WebCL等各大网络教学支撑平台都集成了写作工具,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简化了过程。(2)提供教学设计专家系统。例如,梅瑞尔等人研究与开发的IDExpert就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它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人员提供的信息,提出关于课程组织、内容结构、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建议。(3)提供教学设计咨询服务。专家系统开辟了教学设计的新领域,但是却抑制了教学设计开发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咨询系统更注重发挥教学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Duchastel提出的教学设计咨询系统原型IDAW-InstructionalDesignAdvancedWorkbench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基础开发平台,支持不限制设计者情况下的认知任务的教学设计。(4)提供教学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学习研究协会(InstituteforResearchonLearning)开发的IDE(InstructionalDesignEnvironment)系统。(5)提供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如Paquetteetal(1994)在Duchastel的Workbench基础上推出的名为AGD的绩校支持系统,DesignersEdge(Chapman,1995)和InstructionalDesignWare等。另外,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一个最直接的应用是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模板。WebQue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提供了多套方便适用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只需填入相应的内容,就可生成WebQuest教学网站,大大降低了教学设计的难度。

教学设计自动化的更进一步发展要求它具备更高的“自动化”,这需要积极借助自然语言理解和信息检索领域的成果。例如,我们有理由要求教学设计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我们抽取文章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生成一定的可视化图表,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并在人工校对后,生成可用的演示文稿。达成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包括信息抽取领域的实体抽取技术和关系抽取技术。

三、教学互动分析技术

教学的互动本质说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心理学界很早就关注到:应从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入手解析教育教学现象,探讨互动与学生发展及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比如对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微观研究[11],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分析课堂情境中的师生互动行为。

教学互动分析技术是一种适合从微观上探索行为规律和性质,综合运用结构性观察、描述性观察、访谈、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定量数据处理等多种方法的研究技术,通常用于互动过程规律、互动特征、教学结构的发现以及教与学现象的评估。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Flander’sInteractionAnalysisSystem,FIAS)为代表[12]。该分析技术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1)一套描述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仅用于言语交互,不包括非言语交互)的编码系统;(2)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3)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目的的矩阵表格。弗兰德编码系统把课堂上的语言交互行为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寂或混乱(无有效语言活动)三类共10种情况。按照弗兰德分析技术的规定,在课堂观察中,每3秒钟取样一次,对每个3秒钟的课堂语言活动都按编码系统规定的意义赋予一个编码码号,作为观察记录。这样,一堂课大约记录800—1000个编码,它们表达着课堂上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事件占有一个小的时间片断,这些事件先后接续,连接成一个时间序列,表现出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学行为模式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对记录数据的显示和分析是通过分析矩阵来实现的。从弗兰德的课堂教学互动分析技术可以看出,教学互动分析强调结构化、定量化,有利于从大量微观的信息中挖掘意义。

在远程教育领域,由于教学互动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成为远程环境下学与教再度整合的关键,因此教学互动的问题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应用互动分析的相关技术,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技术环境的交互性、不同教师的教学策略如何影响学生的互动行为、社会性互动对远程学习的影响等系列研究问题,从而为远程环境下的学习支持服务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源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互动的重视,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简称CSCL)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认为互动是协同建构意义的形式,尤其注重言语所扮演的“社会情境角色”[13]。目前在CSCL领域中,互动分析技术主要集中在探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成员个体和小组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化;(2)小组内社交关系网络(SocialNetwork)的形成;(3)协同知识建构过程的互动结构;(4)互动过程中的情感水平和认知加工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智能交互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保证高质量的意义协商、相互教导和小组协作。

目前教学互动分析技术主要是基于交互言语的分析,即会话分析(conversationanalysis或discourseanalysis)。许多与语言相关的理论成为互动分析的基础,其中尤以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的作用最为显著。

虽然会话分析技术并不是一种新技术,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会话分析,并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情境中应用会话分析,却是一类较新的研究领域。面对面的互动活动中,参与者的行为表现(包括身体姿势、语调、表情等)均可被录像保存供分析者作反复而细致的分析。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记录(包括文本信息、语音信息、与系统软件的交互行为序列)也可被保存。这些交互数据的分析可借助一些工具软件来实现,包括德国Altasti公司产品(支持文本、声音、视频格式的定性内容分析)、澳大利亚QSR公司产品NUD*IST、CATPAC(应用神经网络算法确定文本中词句的关联性)、Transana(方便标注视频录像信息,建立解释信息和视频信息的关联)、希腊的Agna(社交网络分析软件)等。

针对不同研究问题,编码后的交互信息的处理方法不一样,因此就出现了针对特定研究问题的互动分析工具。如:日本OsakaUniversity的AkikoInaba等人开发了专门支持CSCL中互动模式(比如认知学徒模式)辨识的分析工具;美国匹兹堡大学AmySoller等人利用结构化的句首自动识别聊天室内的互动文本,并利用互动模型的匹配来判断互动的有效性。

四、教学自动测评技术

计算机辅助评价(Computer-AssistedAssessment,简称CAA)是一个应用面比较普及的领域。教学自动测评是CAA的核心内容和研究前沿之一,其基本流程是:把问题和任务通过计算机终端传给学生,学生通过计算机输入设备将问题的答案输入给计算机,计算机自动或半自动判断答案并记录分数。CAA可在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等三类评价中均可得到有效应用;既可以用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用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4]。CAA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题库与组卷;(2)测试环境与自动阅卷;(3)测评数据的统计分析:负责管理测评结果,按要求生成各种报表以及对题目进行分析。

目前,CAA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5]:(1)客观测试:测试题的答案从预先定义好的有限个问题答案中选择或比较,计算机对考题答案的评分不需要任何的主观因素参与,客观测试主要用于评估知识覆盖型和事实记忆型为主的课程;(2)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AT):指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精选试题组成的题库支持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并根据被试的反应选取试题,直到满足停止条件为止;(3)基于Internet的远程考试与评价。客观测试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的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已相当成熟,能比较好地解决了知识层面的评价问题。其热点及前沿课题主要有两方面:(1)主观题的测评问题及其自动化,例如,对自由文本答案的计算机测评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2)技能性非客观题的测评。

五、教育系统仿真技术

建模与仿真,是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16]。仿真技术有各类不同的方向和分支,如虚拟仿真技术、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三维仿真技术、三维实体仿真技术、虚拟现实等。在人文社会领域,仿真技术同样有其用武之地,如生产系统、物流系统、港口工程、制造过程管理、物资供应等系统中已经开始应用仿真技术。经济、交通、地理信息等不同的行业领域也纷纷应用仿真技术来促进本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复杂系统、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CAS)成为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研究的热点。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信度是建模与仿真科学发展的决定因素,目前学术界正试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校验、验证和确认(VerificationValidation&Accreditation,VV&A)技术理论体系。复杂系统可以定义为是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的系统。复杂系统涉及到耗散结构、涨落、熵、灰箱、混沌、自组织、非平衡、非线性、开放、有序等许多概念,它们对研究复杂系统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育系统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松散结合性、非线性与非均衡性等特征。从微观层面上看,学校甚至是一个课堂也可视作复杂系统,另外,也存在多种维度和多种粒度上的教育复杂系统,比如,有人就讨论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17]。从复杂系统视野对教育系统的研究目前才刚刚开始,也仅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而使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进行探索的几乎还是空白。

运用复杂科学的管理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可以揭示复杂的教育组织结构演化以及管理决策临界点的内在矛盾运动和规律;运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可以指导教育组织系统的科学组织与决策,建立科学的教育组织结构,进行组织再造和提高教育组织效能[18]。

六、结语

目前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最快的时期。首先,除师范院校外,大批的理工类院校也开始开设教育技术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其次,一大批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在不同程度的加盟到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从不同视角开展相关研究;第三,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日益得到教育类学科与信息类学科同行的认同,实践领域在日益拓广,应用效果明显提高。

但是,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叉学科,依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教育技术学科面临教育类学科与信息类学科的双重压力,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得到两类学科同行们的认同;其次,教育技术学科的学者因为各自背景的差异,对于学科及相关理论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科学共同体”,尤其缺乏研究方法的相对一致性与共同理解;第三,近几年内新增了大量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在全国本科生大面积扩招和激励的就业竞争压力下,加上毕业生质量的良莠不齐,其学术与专业声誉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本文谈到的四大关键技术,并不是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关键技术的全部。比如智能教学系统、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等一直是本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而且依然是本领域的研究前沿。这四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依赖于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发展,包括来自哲学领域的本体论、计算机领域的协同计算与知识库系统、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问题表征与知识表征、计算语言学领域的语言理解、以及数学建模与复杂系统研究等,尤其跟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密切相关。上述四大关键技术,都需要应用知识科学与工程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知识工程的方法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然,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只是教育技术学科中众多研究方向之一,并不提倡大批的教育技术工作者转向从事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即使有一批学者对此感兴趣,也建议把这四大关键技术当作问题的起点,应用其它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解决问题。

致谢:本文的撰写得到了我的几个博士生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张燕、刘黄玲子、赵国庆、江新、程志等同学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曾兰芳,余冠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9):13—16.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

[3]师书恩.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看学习理论在CAI软件中的作用[DB/OL].

[4]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DB/OL].

[5]马宁,余胜泉.简述教学设计自动化研究[DB/OL].

[6]Merrill,M.David.AnIntegratedModelfor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andDelivery[A].MichaelSpector,MarthaC.Polson&DanielJ.Muraida.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ConceptsandIssues[C].EnglewoodCliffs,NJ:EducationalTechnologyPublications,1993.147-190.

[7]Kasowitz,Abby.Toolsfor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DB/OL].

[8]Ellis,T.J.,Hafner,W.,&Mitropoulos,F.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withEcad[A].Proceedings:FrontiersinEducationConference2004,Savannah,GA[C].Piscataway,NJ:IEEE,2004.T1H1–T1H6.

[9]SpectorJ.M.&Song,D.Automatedinstructionaldesignadvising[A].R.D.Tennyson&A.Barron(Eds.).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Computer-baseddevelopmentanddeliverytools[C].Brussels:Springer-Verlag,1995.377-402.

[10]MarceloFernandes&SJosedosCampos.UsingDigitalTechnologiestoAutomateInstructionalDesign[DB/OL].

[11]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5):23-27.

[13]Rogoff,B.Apprenticeshipinthinking[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

[14]黄荣怀,刘黄玲子,李向荣.计算机辅助评价的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2,(5):15-21.

[15]puter-assistedAssessment(CAA)[DB/OL].application.asp?app=resources.asp&process=full_record§ion=generic&id=350.

[16]王行仁.建模与仿真技术的若干问题探讨[J].系统仿真学报,2004,16(9):1896-1897.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8

关键词:生成语法 语类 传统语法 词类比较 述评 徐杰

以极端“小句本位”理论为特征的生成语法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以“词本位”为核心的传统语法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生成语法一直都有意无意地将词类问题边缘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翔实的词类理论。从事生成语法研究的学者也未见有谁对散见于生成语法论著中的涉及词类问题的零星论述进行过系统梳理和论证,即便是对传统语法中的“词类”与生成语法中“语类”这两个重要概念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也极为少见。也正因为如此,华中师范大学徐杰教授的《生成语法的“语类”与传统语法的“词类”比较研究》一文的相关研究就具有可贵的创见性和极高的理论价值。

1 首次简明地分析了词类问题在两种语法理论中的不同地位

文章指出,词类问题在包括描写语法在内的各类传统语法分析中向来都是核心议题或核心议题之一。能否妥善处理词的宏观分类和微观归类等问题往往被当作检验传统语法分析方法成功与否和是非优劣的重要标准。而生成语法自始至终都是以句法为核心的,词类问题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从来未能成为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虽然在具体的分析实践中学者们出于表述的便利也会借用传统语法分析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等概念术语,但远远没有形成系统的、自成一体的词法理论。

然而,徐杰老师指出词类问题在两种语法理论中的不同地位,并不是要批判生成语法在词类理论上的薄弱和肤浅。恰恰相反,徐杰老师撰写该文的主旨正是在于提醒人们,生成语法论著中涉及词类问题的论述虽然零星分散,但有许多见解却相当精辟,对丰富和完善整个词类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徐杰老师的这一写作立意,紧紧抓住语法理论“揭示语言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这一核心价值取向,着眼于两种语法理论的借鉴启发和融合共生,超越了简单的对立论辩范畴,体现了睿智的学术眼光和博大的学术胸襟。

2 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生成语法的“语类”与描写语法中“词类”进行比较的观点

文章指出,“语类”是生成语法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讲的是语法单位的分类问题。由小到大可分为终端语类(中心成分)、单标语类和双标语类三个等级。终端语类相当于单词,双标语类大体相当于词组和短语。而从类别上看,生成语法又将语类分为“词汇语类”和“功能语类”两大类。文章作者认为,生成语法中的“语类”在传统语法中并没有完全对等的概念,最为接近者应该是各种“语法成分”(如名词性成分等)。但由于传统语法并没有将“名词性成分”等当作独立的语法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因此真正能够跟生成语法的“语类”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分析的还是描写语法的“词类”。

徐杰老师不拘泥于“语类”和“词类”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否完全对等,而是看重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这种立足于语言实践的研究观点无疑是具有创新性的。

3 较为系统地考察了传统语法中“虚词”与生成语法中“功能语类”的异同

徐杰老师在文章中指出,生成语法中没有“虚词”“实词”之说,但却有“功能语类”和“词汇语类”的概念。“功能语类”在理论上与传统语法中的“虚词”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在分析实践上二者有交叉对应关系,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启发意义。

在进行具体比较分析后,文章指出:在实词之于虚词、词汇语类之于功能语类问题上,传统语法的词类系统与生成语法的语类系统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差异:

第一,传统词类理论把代词处理为实词,而生成语法则把它处理为功能语类。

第二,传统词类理论把介词分析为虚词,而生成语法则把它处理为词汇语类。

第三,传统语法一般把助动词(或曰“能愿动词”)当作动词的一个小类看待。既然动词是实词,助动词自然也是实词,而生成语法则认为助动词是功能语类。

第四,限定词和附着词基本上是生成语法的独创,传统词类理论并不把那些语法单位当作独立的词类看待。

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着重对生成语法中把代词处理为“功能语类”,把介词处理为“词汇语类”的“奇怪做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察。并最终得出结论:生成语法的这一“处理”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大量的语言事实为支撑的。这一结论,对进一步完善词类理论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对代词处理为“功能语类”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依据:

(1)代词自身没有独立的实质语义所指,其语义所指必须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才能确定。代词本质上只是一组语法特征(如代词“我”表示“单数、第一人称”,具体指的是什么人,必须在上下文中才能确定)。罗曼系语言可以通过动词的形态推导出主语的“数”和“人称”,作为主语的代词常常省略,这也佐证了代词其实并不那么“实”。

(2)代词实质上代替的是“限定词短语”,而不仅仅是名词性短语。限定词短语在生成语法中是功能性短语,所以代词本身也应该是功能性的而非词汇性的。

(3)代词跟其他功能性短语一样,具有相对固定、独立的功能,比如充当主语和宾语。

对介词处理为“词汇语类”的问题,文章作者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依据:

(1)介词有关实质的语义所指,汉语中的介词本来就来源于动词,有“次动词”一说。

(2)介词一般不能省略,位置不能空置。

(3)更重要的是,象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典型的词汇语类一样,介词可以充当非功能性短语(介宾结构)的中心成分(介宾结构的语法功能跟名词完全不同,而跟介词接近,因此,生成语法把介宾结构的中心成分看成是介词而不是介词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徐杰老师对生成语法把“代词”处理为“功能语类”,而把“介词”处理为“词汇语类”的合理性所做的分析和考察,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词类划分的标准和条件,这对传统词类划分理论是一种冲击、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启发。如何借鉴吸收生成语法中关于词类划分的合理因素,是完善传统词类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也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课题。

4 运用生成语法跨类词性特征概括建立的分析框架对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给出合理解释

徐杰老师认为,生成语法对词类理论最具原创性的实质贡献就在于其跨类特征的概括。按照生成语法理论,语法分析的最小元素是词类特征而非词类本身。一个具体的词类可以按是否具有名词性(+/-N)、动词性(+/-V)、功能性(+/-F)来进行划分和解析,这三项特征也被称为初始基元特征。徐杰老师用三个基元特征对名词、形容词、动词、介词、代词、限定词、助动词、附着词等八个基本语类的语法特征进行了定义和描述。得出了下表:

在此基础上,徐杰老师利用这个分析框架对多种语言中的三种特殊语法现象进行了解释。

(1)汉语类语言中动词和形容词直接做谓语的问题。动词和形容词为什么能直接做谓语,是由什么语法特征决定的,有什么理论依据?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有些学者甚至主张汉语类语言中动词和形容词没有必要要成两类。但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动词和形容词都具有[+V、-F]的特征,换成汉语语法学界的通用说法,等于是说“具有描述功能的实词”在汉语类语言中可以直接做谓语,这与在其他层面上仍然将它们分为两类词并没有什么矛盾。

(2)动词和介词在多数语言中都可以指派宾格格位的问题。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动词和介词都具有[-N、-F]的词性特征,而且也只有动词和介词才同时具备[-N、-F]的词性特征。正是这一共同特征使它们共同具备了指派宾格格位的语法功能。

(3)俄语中名词和形容词有同样的格位标记的问题。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名词和形容词都具有[+N、-F]的词性特征,并且也只有名词和形容词同时具备[+N、-F]的词性特征。这也是为什么俄语中名词和形容词有同样的格位标记的合理解释。

徐杰老师运用生成语法中的三个基元特征建立的这一分析框架,使传统语法中各个词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得以直观、便捷地显现出来,从而也为科学合理地解释不同词类为什么会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找了一条重要的途径。这是对传统词类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5 对生成语法中的“空语类”与传统语法中的“省略”“隐含”也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文章指出,传统语法中有“省略”“隐含”等概念,但对被省略、隐含的成分在语法系统中的具体功能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此相对应,生成语法虽然不讲“省略”“隐含”的概念,但却提出了另外一个重要概念:“空语类”。并且,生成语法对“空语类”的研究深度上远远超过了传统语法对“省略”“隐含”问题的研究深度。生成语法把空语类分成“小空代词”(pro)、“大空代词”(PRO)、NP-语迹和WH-语迹等四种类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徐杰老师在简要介绍了生成语法中四种性质不同的“空语类”后,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不仅存在隐性的词汇语类,还存在着隐性的功能语类,并具体对“空附着词”语法功能和特征进行了具体研究和讨论,运用“空附着词”的概念对汉语类语言中“主谓结构作谓语”等语言现象进行了解释。

通过徐杰老师的这篇论文我们可以发现,传统语法中对“省略”“隐含”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重要的语法现象还没有进入传统语法学者的观察视野。而在这方面,一贯以极端“小句本位”为特征的生成语法学却走在前面,许多研究成果值得借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结 语

综而论之,徐杰老师的《生成语法的“语类”与传统语法的“词类”比较研究》利用比较分析法对生成语法的“语类”与传统语法的“词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性而科学的思考,充分肯定了传统语法和生成语法就此所呈现的各自价值效度,同时也揭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尤其可贵的是,其间还运用生成语法对传统语法中的一些虽有价值但未能得到更好地诠释和生发的研究结论做了深入阐释和有力的印证。该文的研究昭示:任何一种语法理论体系或语法观点,都不是绝对孤立或截然对立的,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才能使语法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接近语言的本质和真相。

参考文献:

[1]熙主编.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陆俭明主编.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9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1. 实验教学总论,介绍实验教学的原理、任务、特点、作用、规律等以及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2.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内容,参考国内外质量标准及实际需求,研究分析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包含的内容。力求做到科学、全面、精练。3. 构建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如目标性、可操作性、推广性。4. 构建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框架:目标体系: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质量。组织体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校级、院系、教研室等的分级组织。制度体系:实验室规章制度、资格考核、督导巡检制、学生评教、专家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与效果、技能证书、学生就业、社会影响、经济效益分析等。5. 标准系统,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课程实施过程,学生考核,效果反馈修正。6. SPSS简介。SPSS是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的缩写,它是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首选的统计软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统计软件之一,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7. 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原则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教学评价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建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原则,根据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在教师评价体系运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方针,推动学校改革,增强高校在变革的文化、经济形势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的基本要求是实事求是,评价指标体系力求科学、合理,对评价对象一视同仁。(3)全面性原则。教师教学评价应防止过分地强调一方面的因素而将教学工作引向片面性,甚至适得其反,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要全面收集教师教学过程和环境中各方面的信息。要对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和中间媒介进行全面地分析。(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要求教学评价的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要可比、可测、简单方便。评价中既要考虑国家教育基本要求,又要兼顾本学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更要注意教师的实际情况。(5)激励性原则。教师教学评价不是单纯地教学情况描述。而是对照目标和先进标准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测度和判断,达到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诊断问题、挖掘潜力、明确方向、推动工作和不断提高育人质量的目的。因此,要有配套的管理和奖励政策,将不同程度的评价结果,与一定时期内的个人利益相结合,激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相关实验教学管理软件的作用:湖南三唐,成都思必得等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实验项目、课程、指导书,教学计划管理、实验教学任务、实验课表安排、实验教学计划审批、教学计划调整记录、教学项目汇总、教学情况统计、实验教学进度、实验项目成绩登记、实验课程成绩统计、课表查询、管理开放单元的的开放状态。开放实验项目汇总、实验室评估、评估指标管理、评估参数设置、实验室评估设置、申购审批、采购管理、耗材统计查询、实习与课程设计、实习实训计划核查等。亚科尔机房管理系统日常管理功能:如课程安排,可以指定某些班级的学生在指定的机房上机;机器控制,该功能可以控制学生的网络与USB存储设备等。五、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1. 相关评价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数学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于修正AHP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等。可以把对老师的评价进行转换,标准分数用Y表示,Y = X是任意变量,是变量的平均值,是总体的标准差。教学主管部门也可以参与对老师的评价,例如采用平均分值法。 =最终的教室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取以上两者的权重计算即可。2. 聚类分析为了给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的分类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对教学质量评价数据采用了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乜妇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属于统计分析的范畴。聚类分析的实质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按照他们在性质上的亲密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这里所说的类就是一个具有相似性的个体的集合,不同类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3. 教学评价方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由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评价和学生评价构成,其中学院管理部门评价占40%,学生评价占60%。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根据需要确定吸纳学术委员会、学科主任、教管人员、班主任等构成的评价小组,采取核查教学工作量、教案、学生作业、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填写《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部门评价表》等一个统计量来衡量分类对象的相似程度,根据其大小先将两两对象聚成一类,如此下去,直至所有对象都聚成一类(或预分的类)为止。六、结论本文首先对目前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大多数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数据分析功能比较薄弱、数据没能得到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学工具SPSS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得出了对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等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并据此构建了教学评价分析模型,以期为今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的完善提供参考。经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对全体教师评价数据进行快速聚类以及对教师的评价数据进行层次聚类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给出不同类教师单项指标平均得分的分布图,对于学校从整体上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针对不同类教师给出相应的建议,对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林卫国,刘蓓.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初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2】张国梁,朱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_2,(10).45―46.

【3】陈玉馄.教育评估的理论与技术(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