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1:32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1

英文名称: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福建农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9709

国内刊号:35-1060/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核心期刊磷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确定为来源期刊,被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进入新时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已经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及新型材料技术,林业管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林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在生态环境建设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公众对林业各个方面有了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众所周知,林业正在向着现在化林业方向迈进,进入迅猛的发展阶段。因此,为林业实践输入新的血液,满足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需求,增强理论方向创新指导,从而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林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意义

作为资源、生态和环境与经济科学交叉学科的典型代表,林业经济和资源环境等学科近年来的进展飞速,佐证了经济和管理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大众普遍认可并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世界科学发展也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的趋势。所以,这一类学科也在拓展传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林业经济管理作为该学科领域的核心关键,需要进一步致力的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有助于学科发展,提升总体学术水平,并且对现今形势下的国家生态环境和林业起推动作用。同时可以增强该学科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国家声望。

我国现今倡导可持续发展政策,但事实上林业经济方面极度缺少对实践方面的理论指导建议。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中,需要林业和生物环境建设的理论科学来和谐发展与资源和环境,实现两者的协调。从该角度考虑,建设加强经济管理学科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现实意义重大。

二、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

近年来由于我国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进行的改革,以及在学科上的调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布局变化很大,一些高等院校已经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和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减弱了整体力量,并且也对相关的科研试验与学科建设产生一定影响。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理论体系建设迟缓。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产生时期并不利于当时该学科的孕育成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出身就决定了它的先天不足,不利于后期的发展壮大。传统上我们把学科大体分为关注林业经济学、林业管理学和林业政策学三大部分,核心研究内容有森林资源的最佳利用、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经济因素对林业经济影响。可是现在,它还涉及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与林业相关的大多数研究领域,学科边界愈发模糊,造成了其“交叉学科”特征更加明显。不单单是这样,对宏观和政策方面问题的关注也变得愈发重要,甚至对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按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主导,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建立起来的林业经济模型有着严重的不足,因此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就需要把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理论综合运用起来。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构建工作跟林业经济实践相比,存在着滞后问题,这样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展开时,缺少系统理论的支持。

2.缺乏国际参与意识。造成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世界学术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我国不重视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上竞争力不足等。

3.人才培养工作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责任。为林业经济决策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保障。而实际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学生对本专业并不认可,林业领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和实践工作发生偏离,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林业领域,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

4.科学研究不适应社会实践。在林业相关领域上,林业 经济管理学科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学科的影响力有待提高。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目的是为我国林业政策、规范法规等提出建议,评定林业管理部门的发展及收益,管理林业生产经营方式方法等。目前的科学研究往往忽视了林权改革的目标与实质,导致现有的科研成果不能作为林业政策、规范法规的科学依据。

三、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建议

1.学科和学术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的建设是学科点的核心。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使本学科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培养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启动人才工程,主要任务就是要引进和培养一些学术骨干,重点发展一些尖子,使他们成为学科界有影响力的学术领头人;制定鼓励制度,鼓励科学研究,努力建设和发展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2.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学科稳定并长期发展的主要责任,要运用多种方法和各种途径,使人才培养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让本学科点早日成为为国家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以培养既精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又强,并且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全面发展型人才。对人才培养进行整合并且使之优化,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优化软硬条件,对实验室进行重点关注,采购一批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软硬件的改善两手都抓。3.科学研究。针对目前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热门领域,应强化森林生态的建设发展与政策、区域林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重视森林资源的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向,将森林资源的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将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及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将森林资源经济、现代高科技技术运用在林业上来。4.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实习基地的方式,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技术基础。应用高科技技术,建设林业经济管理教学实习基地,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学科稳定、健康、高效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学科发展,应该建设高素质学术团队,重视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选择、学科理论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符的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

参考文献:

[1]孙荣江.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民营科技,2011(08).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森林资源;档案;作用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orest resources archives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work i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he forest resources; Files; role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科技档案分类很多,就林业科技档案来说,它是属于生产记录型和林业自然科学形式、科学技术的范畴。林业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强、具有真实性,完整性、数量庞大,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同生产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非常密切联系的统一的有机体。因此,要求管理科技档案的人员要掌握科技档案的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否则管理科技档案将无法把森林资源科技档案材料、文件分类进行科学归档和系统立卷。

森林资源档案作为林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的储备和开发,使其为林业科技工作提供科研作用,是森林资源档案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1. 森林资源档案是林业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规划和完成林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森林资源档案是用十几年时间(乃至更长时间)把实地调查出来的材料(林业系统定期进行的一、二类资源调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工程规划等材料)经过分析、归类和筛选,把调查材料按森林类型分为:天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林等分别统计,计算其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盗伐量及病虫鼠害损失量等有关数据,以及其它方面的分析。根据这些调查数据为依据,编写林业局的抚育限额及造林方案,同时制定各林场的经营方案,根据经营方案来制定作业方案。依据作业方案具体指导抚育及营林生产,同时要根据方案规定的技术标准对抚育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检查验收。其结果所得出的数据与材料又反馈到资源档案中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上一年的抚育生产的经验、教训,重新编制和调整下一年度的抚育和造林经营方案。由于森林资源档案来源于生产实践,所以它真实地记录了营林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以前段林业工作的考核与经济效益分析对比,对今后继续进行营造林生产、完成各项林业工作任务都有重要的价值,是珍贵的第一手基础性资料。

2. 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档案的作用,发掘森林资源档案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进行了信息数字化时代,作为储存并提供利用的林业科技档案工作,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档案工作内部的重要性也已经从“档案保管”转向“档案综合利用”这个中心上来了。

森林资源档案的重要性,确定了它的任务主要是收集、整理、保管和统计本单位、本系统的生产、科研等项材料和文件的立卷、装订、编目及归档。为今后的林业生产与科研开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认真细致地整理林业生产、建设和科研规划等方面的技术材料及文件,为林业科技档案的社会化服务打好基础。

2.1森林资源档案为林业科研课题提供档案资料及科研信息。

2.2为领导规划、总结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重大战略决策时提供档案资料和文件信息。

2.3为生产经营的财务预决算提供必要的凭证材料。

2.4为基本建设、基建规划统筹管理等提供必要的依据材料和技术资料。

2.5为编写单位年志或行业志提供档案资料。

森林资源档案必须与营林生产密切联系。森林资源档案中,档案是利用,建档是基础,修档是关键,利用是目的。就是用森林资源档案指导营林生产,这是森林资源档案的核心作用。森林资源档案被人们高度重视,就会推动营林生产和林业科学研究。因此,森林资源档案其实质上就是林业各级领导及技术人员的文字及原始数据参谋,科技档案室是参谋室。因此,开发森林科技档案的作用,首要问题是要规范化,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室,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和抚育设计是依据森林资源档案,为其科学设计和生产而提供了可靠的材料。无论是搞天然林的抚育、人工林的营造及间伐作业设计,都要依据森林资源档案提供的历史真实的材料和有关数据来完成。

3.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森林资源档案的利用效率。

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要开拓思想,更新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与参谋,才能更好地提供档案的利用率。对于大量的森林资源档案信息和资料,档案员要做到心中有数。如何拓展这些资料的综合价值,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档案员是关键。逐步将各类森林资源档案资料录入微机,进行科学系统化科学管理,以便快捷地为各有关单位及部门提供更为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在领导制定工作战略规划时,在单位工作出现问题和难点时,在部门和个人需要提供多种信息时,档案员要主动服务,及时准确提供档案信息,不仅提高了档案的综合作用,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现代林业;科技创新;技术;生态;木材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023-02

具有高投入、高潜能、高竞争、高智力、高效益等特点的林业科技创新,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主要是指建立在牧业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林业新技术”运用推广的过程。将当今先进成熟的高新技术迅速推广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利用、乱砍滥伐,即使推出了退耕还林、绿化造林、天保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仍严重不足,人均森林蓄积量9.42m3,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13公顷,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22%,人工林生产力水平仅为林业发达国家的20%。可见,我国的森林资源同发达国家、世界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另外,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致使林业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林木抚育、林木生产,还是林木加工等,其生产力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然而,据测算,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39.1%,低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与林业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差距更大。再加上各国对原木出口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使得我国木材及林产品供给问题十分突出。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林业既面临着难逢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鉴于林业科技创新具有改造传统林业,推动林业生产力发展,促进林业由量变上升到质变,提高林业发展速度的功效,同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和“市场波动”给林民增收、林业增效带来的巨大风险,有助于实现林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面对林业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行林业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幅度地提高木材自给率和综合利用率,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大力加强林业科技创新为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1 突出重点领域

1)林业生物技术与良种培育科技工程方面:应针对我国林木良种培育滞后、林业生产良种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将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培育高产、多抗、优质的优良林木新品种,以此丰富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种质材料;

2)森林生物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工程方面:应针对我国森林生物资源破坏和流失严重的问题,在有效防止林业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同时,加强森林生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同时进一步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管理;

3)生态建设与生态安全科技工程方面: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建设,重点开展防沙治沙、重大森林病虫防治和有害生物控制、重大森林火灾预警与防控技术、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等关键技术;

4)林业生物产业发展科技工程方面:应针对我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需求,利用生物技术,发展高效生态恢复和利用技术、高效生物生产和利用技术,以此加大在困难立地造林技术、高产速生抗病虫害良种技术等方面的投入;

5)数字林业科技工程方面:应针对林业数字化管理薄弱的问题,大力研究推广高效的林业信息管理技术、调查规划技术,建设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数字化的数字林业应用体系和林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开展信息技术在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采集、综合监测等方面研究。

2.2 完善科技体系

1)建立推广机构

建立和完善中央、地方(省、地、县、乡)一体化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科技社团、林业合作组织等社会资源优势,加强林业名、优、稀、特品种推广示范、引种。

2)建立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不同生态―经济类型的林业科技示范区、示范县、示范点以及示范基地、示范园区,为林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建立服务中心

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可通过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和林业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政策、有技术、会经营的林业科技骨干和新型林农。

3 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3.1 切实加强领导

要切实加大林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科技创新的思想落实、投入落实、政策落实、组织落实以及措施落实。因此,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建立和完善科技支撑领导责任制,层层落实,进而把推进林业科技进步作为战略措施贯穿一切林业和生态建设全过程,从投入、政策和规划上保持林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2 坚持自主创新

真正意义上的林业自主创新,就是把林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地结合。为此,应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力度的投入,重点解决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及大幅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等问题,并着重突破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在林业中的应用理论和方法,更多地发明生物制剂、植物新品种、林产加工业等领域的专利。

3.3 合理引进吸收

坚持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就要“闭门造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明多元化趋势的引导下,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需求,在广泛参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探索引进技术新模式,力求尽快转化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发明专利、植物新材料和新品种,进而大力提高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

4 结论

总之,在建设现代林业进程中,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清醒认识林业科技发展与现实需求之间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林业科技创新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扎实工作、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加快林业科学技术发展,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不断推进我国的林业科技工作和林业现代化建设又快又好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宋卫平,钱洪涛,秦建强.宜兴林业科技创新的途径选择[J].现代农业科技,2005(17).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园林工程;人才培养;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园林下程技术专业是在高职中开设的一门专业相较于本科的园林专业起步较晚依旧采用本科园林专业的培养方案,并未体现高职教育实践、实验、实训的特色。为了适应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人人才培养也在相应的发生改变。构建适合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与模式,打造高职园林人才培养特色。

1关于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也在随之发展。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而口前园林技术专业人才资源相对不足,因此高职对于园林人才的培养有其具体口标。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他们同属于高等教育但是也存在巨大的区别。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川园林下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有以下特点:(1)技能的高级性。学生首先应该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学好专业课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操作能力以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加强实践锻炼。教师首先具备职业素养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更好更专业的指导学生,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知识的职业性。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学校对于专业课的设置具备专业针对性性,设置合理的学时。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强、上手操作熟练等特点。要求学生做好你职业规划道路,针对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实现。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管理转化为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知识的职业性的培养。

2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1建立基于“实训、实验、实践”的专业教学模式

基于园林技术专业的特点,加之高职教育培养的口标所以对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应该以项口为导向,落实任务口标,基于校内实训基地加强练习强度,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与机会建立基于“基础实训,项口训练,岗前实训,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生产实训的比重,生产实训比重占80%,提升专业技能,鼓励学生努力考取资格证书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升就业率。

2.2以专业综合技能为切入点,构建专业能力模块课程体系

针对园林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分析主要面向一此企业包括设计企业、施下企业、园林养护、花卉养护生产等领域,主要具体下作内容为园林植物花卉的种植、养护与管理,以及园林下程规划的设计与施下管理等。因此,将园林技术专业分解为三种能力主线教育,即园林植物培育与养护能力主线、园林下程与施下能力主线、园林规划与设计能力主线,以这三种作为重点的教学项口,构建教学课程体系。以专业技能切入点,构建专业模块课程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结构化。

3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在园林下程技术专业建设中,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科理论为中心的培养体系,应该紧密联系岗位需求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市场对园林专业人才要求和岗位特点分析制定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培训进行模块训练,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岗位需求,优化专项技能,构建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3.1教学模式

园林下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材料一、市场需求、科技发展而不断地更新。根据教学口标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与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育。可以采取多元的教学模式例如案例教学、模拟场景等教学方法。对于教师而言可以聘请一此企业有资历经验的老师为学生进行详细的实践讲解,学校可以聘请园林建设下程的专业人员参与本学校的教学计划,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至于学生能够更好地走入下作岗位胜本职任下作。

3.2教学内容改革

3.2.1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有机结合21世纪科技发展迅猛,园林建设的方法与技术也在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学校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园林建设的新方法最先进的技术传授于学生。学生应该具备基础的计算机能力学习使用计算机绘制图纸,加强学生学习创新能力,学习学科领域前沿技术方法。3.2.2课程内容互相衔接,融会贯通对于园林下程技术的学习并不是单一的一种技术型学习,某一项单一的技能会涉及多门学科知识与实践。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专项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而不只是单纯的掌握一门课程,比如园林地形设计技能与《园林下程技术》、《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有关,所以在训练中要求指导教师熟练掌握这三门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互相衔接,融会贯通。

4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让我们明自培养园林专业技术型人才需建立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将校内与校外资源相结合,做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建立一支合格、优秀的师资队伍,创新改革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园林下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突出高职教育特点,为社会、行业和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朝伟.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科目一攻关”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06>:so一84.

[2]魏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探索—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工程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0>:200一201.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职业竞争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对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毕业设计作为园林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就针对传统的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而言,形式还较为单一,且与就业岗位出现严重的脱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就应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做好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确保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竞争优势。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更多创新性、技术型以及应用型人才。而毕业设计指导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因此,为了实现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高效化指导,高职院校就应做好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了解当前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此才能保障设计指导工作的展开能够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确保促进学生良好就业。本文就针对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模式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毕业设计指导构建模式研究

前期准备。论文题目的确定给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方向。而为了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设置能够更好地符合当前企业单位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就应深入企业展开调研,并建立相应的毕业设计题库,确保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高职院校还应做好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及时的征求企业和行业的意见,确保毕业选题的合理性。此外,对于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应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结合岗位需求,来培养更多园林技术方面的全面型人才。例如,可供学生选择项题目的题库主要有:(1)园林规划设计方面。(2)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方面。(3)园林工程施工方面[1]。制定编写毕业设计相关文档。毕业设计文档的编写,可给毕业设计工作的展开提供理论性指导和技术性支持。因此,指导教师、系部领导以及行业专家就应根据当前园林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编写学生实践手册,确保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指导教师则应将格式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实践报告范文等编制成文档,确保毕业学生毕业设计能够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制定学生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往往较为盲目,且抓不住设计的核心。而为了给学生毕业设计的展开提供更专业化的指导,就应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确保将工作落实到每个细节处。此外,还应规定学生在每一阶段和时间内必须完成的项目内容,促进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建立指导老师全程负责制。为了确保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贴合岗位的发展需求,在第三学期开始,就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规划,制定指导老师全程负责制。其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一个小组的毕业题目相似,而每位指导老师一般需指导3~5个小组。在指导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监督,以此就能保障毕业设计工作开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

2毕业设计过程监控模式

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毕业设计往往依托实际的研究课题,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就应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展开,确保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选题。在毕业设计进行选题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进行选题,确保毕业设计教学的展开,能够有效地符合未来的就业形势。此外,对于选题的时间不应过久,否则就会影响后续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资料收集。当选题完成以后,就应开展资料的收集工作。而对于资料的收集,学生可利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完成对毕业设计的初步构思。此外,为了保证资料搜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老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现场展开对资料的调查,并对毕业设计所涉及城市的人文风貌、历史文化进行了解,以此才能给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更多理论性依据。详细设计。在进行具体的毕业设计时,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必要时小组之间还应加强合作,以此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成果汇报。当学生完成一小节或者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后,需要向老师进行汇报。而指导老师就应针对毕业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专业化指导,确保给予学生更专业化的意见,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3-14]。

3结语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不断地做好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工作,对于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毕业设计指导构建模式,进而做好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督,保障毕业设计工作开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此就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园林行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安琦.关于构建“校企联动”学生毕业设计创新指导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2):58-59.

[2]权国政,艾百胜,周杰,温彤,何乃军.构建交叉学科毕业设计新型指导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135.

[3]王湘平,王学斌.论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5):227-228.

[4]李乾军.关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3):154-155.

[5]胡松梅,龚泽修,禹华芳.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模式研究[J].现代园艺,2018(07):150-151.

[6]温庆杰,东兆星,柳志军.多专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模式构建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06):110-113.

[7]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孙宇新.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01):110-113.

[8]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7):193-195+205.

[9]呼汉卫,刘正远,张茂仁,陈阿梅.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394-396.

[10]汪灵,林金辉,龙剑平.理工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指导法研究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04):88-91+114.

[11]李俊龙,胡锋,吉东风,李海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08):41-42.

[12]毛小庆,韩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133-136.

[13]李立新,田广增.“开放式”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06):54-55.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7

一、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现状

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有的可以说是伴随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一起成长起来的。以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例,其前身可追溯到 1920 年金陵大学设立的农业经济专业;农业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则开始于 1936年。此外,早在 20 世纪初,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便开始了有关土地利用、土地经济与政策和农政学的研究。正是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农林高校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基础较好,特色也非常鲜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林高校迎来了大发展、大提高,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本文分别从学科建设、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以及科研产出五个方面梳理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①。

(一)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普遍取得了较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有的全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以及艺术学 8 个学科门类中,农林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普遍覆盖了 5- 6 个学科。而在 28 个主要人文社科一级学科覆盖面上,农林高校覆盖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共覆盖了 14 个。在国家重点学科上,由于农林高校本身的特性,在“985 工程”和“211 工程”农业高校中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是南京农业大学,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其他高校亦有分布(见表 1)。正是依托学科的发展,农林高校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增长迅速,从现有的数据看,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最多(见表 2)。

(二)科研人才

人才是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根本的保障,农林高校的师资队伍就是其科研人才,其中高级别职称、高学位的人才发挥着促进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重要作用。一般而言,高级别职称人才数与学科实力呈正比例关系。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级别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正高、副高职称的人数比在这两个学科上比较平衡。而在其他诸如哲学、法学、史学、艺术学等学科上,正高职称人才数量普遍较少甚至没有,副高及副高以下职称人才较多,两者比例严重不平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社科类教师有 393 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26.99%,其中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共有在岗正高职称教师共 31人,两院副高职称教师共 46 人,两者比例约为 1:1.5,两院正高职称教师占全校人文社科类正高职称教师总数的65.5%。在人文、外语等学院中,正高职称教师很少,而副高职称教师数量较多,两者比例悬殊。这种现象在农林高校中比较普遍。除教师队伍外,农林高校自身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人员也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在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均超过 1000人,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综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

(三)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整合集中了学科、人才等资源,是开展科研的“集团军”,也是农林高校开展科研的重要基地。 纵观目前的国内、国际科研热点、难点和重点,很难由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者几个专家进行专门研究,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由于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范围较窄,加上人事管理制度又较为僵化,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聚集。要打破这种现状,就必须根据高校的科研实力,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整合学科、人才、信息等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并取得突破。目前,农林高校既有特色鲜明,与“农”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也有区域特点明显,将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研究机构,如“江苏省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还有的农林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翻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四)科研项目

目前,各级各类基金已成为促进各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取到的项目数量、项目级别、经费总额不仅是衡量各学科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主要指标。从现有的数据看,“十一五”期间,农林高校获取的科研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到位经费总额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部分农林高校还获得了高级别的项目,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④。充足的经费为开展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所调研的农林高校中,部属高校“十一五”期间到位经费普遍超千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最多,超过 1个亿。再从经费分布看,高级别的项目(省部级以上)到位经费占经费总额的一半左右,显示了农林高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五)科研产出

一般而言,学科、人才和项目是农林高校开展人文社科科研的基础和前提,而由于人文社科科研的特殊性,产出很难用一至两个指标来衡量,包括论文、著作等都可以算作科研产出。但如果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来衡量,论文(尤其是 CSSCI 来源期刊论文) 可作为体现人文社科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科研实力越强,论文数量也就越多。从论文数量上看,农林高校年发表 CSSCI 论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见表 6)。除了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部分农林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已走向世界,迈出了学术国际化步伐。据调查,“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分别有 55 篇、31 篇和 5 篇论文在 SSCI 或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但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还是国外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农林高校间差别很大。再从已的学科看,依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对社会科学的划分,各学科之间论文数量的差别亦比较悬殊,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多,其次分别为:图书情报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以及历史学(见表 7)。

二、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特点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多元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等特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的学者还用“软 / 硬”程度来描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差异,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而自然科学是硬科学。以上是人文社会科学所共有的外部或内部特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也一样具备。除此之外,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传统学科优势更优

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之一)农业经济系的卜凯教授,就对中国农村村情进行过调查,完成了《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等著作。建国后,经过院系调整,南京农业大学的行业高校特色更加突出,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农林高校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是其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主要力量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科研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学科、人才、项目以及平台建设均快速发展。以科研项目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与“农”相关的比例高达 95%以上。

(二)坚持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开拓发展

毋庸置疑,农林高校中农林经济、土地管理、农村发展等学科实力强大,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扶持力度的加大和高校自身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非传统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发展迅速。这从院系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过去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在农林高校中地位较低,但现在大多成立了人文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以及艺术学院等。以科研项目和成果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其他高级别的社科基金项目中,非“农”项目不断出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十一五”期间共获近 30 项资助,到位经费 200 多万元,涉及学科有哲学、理学、法学等,显示了不俗的实力。此外,论文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从表 5 可以看出,除经济学和管理学外,图书情报学、哲学等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再从科研机构设置上看,非农林特色科研机构不断出现,如“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民族艺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

(三)学科交叉融合,新兴领域涌现,平台建设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许多科学难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学科交叉联合攻关过程中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而且,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不仅是社会科学内部进行交叉,与自然科学也开始进行交叉,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转基因”等课题为例,就不仅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范畴,还涉及到历史、哲学、伦理、管理等社会科学内容。所以不仅有自然科学学者参与,还有社会科学学者参与研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年来社会热点课题如“新农村建设”、“土地问题”、“政府管理”等已经无法以社会科学中一两个学科进行研究,必须进行高度融合的跨学科共同研究,这样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如“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法环境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这些科研机构中,各学科之间高度交叉融合,打破了以往地区、学校以及院系之间的壁垒,这类平台往往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聚集并整合人才、信息、项目等资源,开展团队研究,形成合力。纵观农林高校的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从逐步重视到快速发展,目前每个学校都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这类科研机构。

(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区之间不平衡,即东部或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农林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而中西部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地区则较低。从重点学科数量、人才规模、到位经费以及高质量论文数量等方面看,排在前列的农林高校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各农林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力远高于其他农林高校。以 CSSCI 期刊论文数量为例,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年产出一百篇到几百篇不等,而一些地方所属农林高校只有几十篇,差距由此可见一斑。第三,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不平衡、不协调。人才、项目、平台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其他学科实力远逊这两个学科,且大多处于单兵作战,独立进行科研,少有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上看,产出最多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这两个学科的论文数量占总数的 60%以上。而目前科研大多是交叉研究,以平台“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为例,研究的不只是农村经济、土地管理,还包括法律、教育、文化等内容,现有的学科分布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将影响到农林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 建立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0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发表了《紧扣时代主题 扎根社会实践———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讲话,提出要改进科研评价,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此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高校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良好,为进一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传统学科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研究基地,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培养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四是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是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开始走向世界,开始了学术国际化进程。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或者说没有比较成功的评价体系)。与自然科学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发展,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学术失范、评价失真现象,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氛围的形成,阻碍了人文社科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也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地位的提高。在目前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断发展、平台建设加速、科研人才不断涌现以及学术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实现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农林高校发展迅速,一些高校提出了建立世界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制定了以“农”为特色,各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⑥,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中不再是配角,而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相比,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已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实现农林高校制定的目标?我们可以从高校自然科学快速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南京大学为例,20世纪 90 年代初该校率先采用了以 SCI 为主要指标的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虽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事实上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奠定了其在国内高校的领先地位。虽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存在不同之处,但从管理的角度看,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两者都需要管理和引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引导人文社会科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林高校的整体前进。需要注意的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内部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特点,各学科实力、水平不一,须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且体现差别化的评价体系。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8

系统管理(system management)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促进系统的结构持续稳定,系统功能持续高效发挥。实际上,系统管理是一个PCDS 循环(Plan,Do,Check,Study),即通过人为干扰,促进系统持续保持健康,见图1。

的运行过程基础之上,运用现有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手段,按照系统的发展规律,对当地系统实施有效的干扰,使得系统保持持续健康,并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服务人类社会。显然,系统管理的重点就是系统的健康管理。

系统健康(system health)具有三个要点:一是系统必须具有和谐、稳定的组织结构;二是系统能够持续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三是系统必须安全可靠,不会对系统自身产生危害(自害),同时也不会对别的系统产生危害。

系统健康管理(system health management,SHM),就是根据系统监测结果,对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并据此对系统实施有效管理,实现系统结构持续稳定与功能持续高效输出[8-18] 。

2 系统承载力

系统承载力(capacity,carrying capacity),又叫做系统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对外输出服务的最大能力,见图2。当系统承载力超载时,表现为以下3种状态:

稳定型状态:系统处在一定阈值之内,在特定承载力K 值附近(阈值内)振动,这时的系统就处在稳定型状态。处在这种状态的系统,对于在阈值之内的超载,系统能够很快恢复到K值附近。

衰落型状态:当系统超载突破上述阈值,对系统造成的破坏不能恢复到上述承载力K 值,但还未对系统造成完全破坏,系统还能够恢复部分组织结构或功能,尚能运转,这时的系统就处在衰落型状态,此时系统的承载力只能恢复到较低水平。

崩溃型状态:如果严重超载,造成系统丧失全部的恢复能力,系统就会崩溃,这时系统就处在崩溃型状态。

系统承载力分析源于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人口理论,最初为Logistic指数增长模型:

从上式可以看出,系统的规模数量标志值Nt受到系统承载力K和系统增长率r、系统初始规模数量标志值N0制约。由此可以看出,系统承载力受到较多的来自于自身的,以及来自于环境的因子影响,系统承载力分析,要将系统所处环境以及系统本身的整体结构、功能与过程等因子,纳入到分析过程。随着现代计算技术和监测技术的发展,系统承载力可以采用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系统承载力分析。

3 林业企业健康评价

林业企业健康评价是基于林业企业承载力分析基础之上。一个完整的林业企业健康评价步骤,一般包括分析目标确定、资料收集、建立分析指标体系、分析工具选择、建模分析五个阶段。常用林业企业健康评价方法包括,系统承载力法、生产力评价法、熵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盈亏法、状态法、诊断法、回归分析法、多因子数量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

4 林业企业健康管理

林业企业健康管理是系统健康管理轮在林业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是运用系统健康理论,以实现林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对具体的林业企业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管理策略、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

4.1系统管理的方式

林业企业健康管理,常采用的系统管理方式是适应性管理。适应性管理是管理者根据林业企业有限的监测信息和林业企业管理过程的不完整理解,对林业企业不确定的过程进行灵活管理,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制定适应性管理计划时,需要对林业企业的运行状况,即林业企业健康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并在充分听取专家、一线职工意见基础上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管理计划更加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使得职工充分理解适应性管理计划,并主动支持计划的实施。

4.2系统管理的基本步骤

林业企业健康管理步骤,一般包括:确定林业企业管理目标;企业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价;明确林业企业管理时空边界,构建林业企业组织结构;制定林业企业管理原则;制定不同时间尺度林业企业管理计划;明确林业企业各成员职责分工与合作关系;管理过程监测,有必要时组织第三方专家对管理过程与成效进行评估。

4.3林业企业管理智能化

林业企业管理的对象是林业企业,作为系统健康管理的管理对象,其影响管理的内部因子与环境因子、系统健康指标、管理目标因子指标等,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转换成数量化指标。随着应用数学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这些数量化的因子指标,可以建立多因子、多目标与智能化的林业企业管理智能系统,实现林业企业健康状况、管理过程的实时监测及管理成效的精准评估,以提高林业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基于减商化提高财政投入效率途径研究[M/OL].大成编客,(2016 年11 月16 日)[2017 年4 月3 日].bianke.cnki.net/Home/Corpus/9602.html.

[2]张国庆.小康社会建设之降低生活成本途径研究[M/OL],大成编客,(2016 年11 月16 日)[2017 年4 月3 日].bianke.cnki.net/Home/Corpus/9602.html.

[3]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J/OL],(2013 年3 月27日)[2017 年4 月3 日],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fnh5bllmra3.attach,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4]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

[5]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

[6]张国庆.系统法学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

[7]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

[8]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01).

[9]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

[10]张国庆.和谐城市融入文化、生态[J].绿色中国,2005,(09).

[11]张国庆.现代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N].中国绿色时报,2008-05-20(004).

[12]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 版)2003,3(04):79-83.

[13]张国庆.论天柱山旅游业的发展[J].今日中国论坛,2005(Z1):110-113.

[14]张国庆.标准的分类与命名[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

[15]张国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TSE 方法的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6).

[16]张国庆.林产品溯源系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

[17]张国庆.基于系统关键因子分析理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关键期分析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对策分析

林业发展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作用,拉动地方经济建设,并能满足区域生态平衡,建立可持续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

1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林业技术包含了种植技术、防害控制技术、生产技术等一系列有利于林业建设发展的技术综合。随着科技的发展,林业技术不断更新变化,林业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技术范围。林业发展不但要在传统林业技术的基础上创新,采取保护优先、科学规划设计、因地制宜,运用现代森林经营理念,指导生态林业建设。更包括了大数据技术、互联网等在内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当前,林业正在从传统技术向数字林业变化。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林业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土壤条件复杂、植物种类多样、气候变化丰富,这对于林业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是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的林业技术,才能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在不同自然条件下采用合适的林业技术,将林业技术有效推广并取得实际成效,尤其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加大现代林业技术推广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增加,首先提高对现代林业技术推广重要性的认识,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认识不高

林业技术推广事关林业长期发展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林业发展方式上,要学习借鉴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走符合实际的林业经营路径。林业技术推广涉及到方方面面,管理层面决策要站在科学技术引领的高度,来制定林业发展政策和方向;科研规划设计部门要研究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技术,研究解决林业现实科技滞后的问题,规划设计部门要采用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进行森林经营规划设计;林业企业和经营者,要善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指导实践,规范经营行为,更好地发挥林业多功能作用。不能把对林业技术的认识停留在传统基础上,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很多林业技术已经成熟,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林业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大数据技术、互联网等不断的引领发展潮流,数字林草也为林业发展指引了方向。林业技术推广应用尤为重要,也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突破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2推广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林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过去有木材生产科技推广和研发的费用可以摊在木材成本里,由于商业采伐停止,这方面的费用相对不足;林业是周期长的行业,科技推广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人们对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林业技术的推广,长此以往不利于林业科技进步和林业发展。

2.3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林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少,很多技术人员都是自己培养的,缺乏具有专业理论的技术人员,在林业技术的推广方面专业力量不足,不能有效的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存在虎头蛇尾现象和经验主义,对新技术的学习理解存在偏差、实际操作上存在标准不严格,操作不到位、管理漏洞等现象,致使技术推广上出现效果不理想;技术指导跟不上,与科研团队、大专院校衔接不够,技术应用的不同环节缺乏技术把关,阶段性成果总结不到位。技术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缺乏科技推广制度、技术服务制度、技术成果推广方法等。综上所述,使林业技术的推广滞后,很多工作缺乏科学依据,技术成果不显著。

3促进林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3.1提高相关人员的认知

1)相关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认知很大程度会制约林业技术推广的效率。首先,要扭转传统意识观念,深刻认识到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认识到林业技术推广对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2)认识到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对林业建设的积极作用。技术人员要主动提高学习技能,掌握现代林业技术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在林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发挥主力军作用,应用新技术推进工作,全面发挥新型林业技术的优势,实现科技兴林的目标。3)当地政府要统一思想,加强技术推广管理。从民生的高度出发,地方政府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林业技术推广,日常工作中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去分析现阶段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困境,通过诸如激励政策等,提升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引入高科技人员,以科技生产力带动林业建设。

3.2加大林业技术推广资金支持力度

对于森林培育、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新技术,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国家、地方政府、林业企业都应该积极支持林业技术推广应用。仅仅依靠政府持续投入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扩宽资金主体,引入社会资金运作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资金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效应,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进来,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林业技术推广应用。

3.3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环节,把人才培训作为科学经营森林、实施林业提质增效战略的重要举措,主管部门人才培养列入林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建立常态化的森林经营人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林业队伍整体素质,每年技术培训,选派技术人员去大专院校培训,聘请森林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不断提高林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引进需要的高素质高学历林学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形成与现代化林业建设、管理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广泛开展与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横向和纵向联合,以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推广林业高新技术,增加林业发展建设的科技含量。制定人才奖励办法。对在森林经营活动中有创新、有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鼓励和稳定人才队伍,形成技术创新的良好局面。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林业建设过程中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林业技术应用周期长,成果展现缓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林业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必须一而贯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茬接着一茬干。新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广林业新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推进数字林草高质量发展,这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洪立.建设生态林业工程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9(3):184.

[2]冯志国.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资讯,2019(3):92,94.

[3]张佩芸.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9(32):88-89.

[4]贾殿坤.新时期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林业技术推广研究[J].吉林农业,2019(21):92.

[5]范振杰,张翠銮,葛翠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2019(15):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