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融合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2-11 15:16:23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 人文教育不单单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更关键的是人文精神的培育。加强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这条途径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存在着六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前提是大力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为此可采取多种措施。

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与之相适应,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也一直在进行。在反思的声浪中,有一个声音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中国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相对于条块分割、画地为牢,专业细分而视野局狭,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书本而轻实践、重理工而轻社科等等问题,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更为令人焦虑的。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教育大多还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在如何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方面探讨不够;二是在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方面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如何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重视和探索不够。本文主要就第二个方面谈一下具体看法和建议。

一、强化人文教育的目的

在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在谈具体的加强人文教育的措施之前,必须讨论清楚的问题。有人认为:“人文教育是指文学、史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以及艺术学科的教育。”…这个定义本身有一定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对人文教育目的认识的偏差,从这个定义中人们很容易得出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知识教育这一推论。但在大学中强调人文教育的目的,决不单单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社会、自然、他人与自身的问题,才能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才能融洽地与他人相处,才能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人文知识只有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内化为一个人的品格、气质和修养,只有在人文精神层面上才能体现出人文价值,上升不到精神层面的人文教育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提倡在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其目的是使大学不仅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还要成为人文精神的养习场,成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为人的全面、理性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开启心智,开阔境界,使人成为健全的个人。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缺乏精神与道德“底线”而做出令人瞠目结舌乃至匪夷所思之事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伤熊事件”、“火烧自家房屋事件”、“马加爵事件”,等等。这几起事件的当事人缺少的决不单单是人文知识,更为关键的是缺少人文精神,缺少人文关怀。

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措施

在中国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的措施有三种:

一是通过开设人文教育类课程,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达精神培养之目的。但如果目前普遍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以考察记忆力为特点的考试模式不加以彻底改变,通过课程培养人文精神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反而通过开设大量人文讲座的方式效果会更佳,因为听讲座时,学生卸掉了对“通过”和学分的功利追求。

二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教育。这方面做好了功效甚大。这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是塑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校园中浓厚的人文氛围就像一个大“气场”,它对身在其中的学生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教育作用。

(二)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大学的主流文化是专业文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课程。从教学内容上,专业课程约占总课程内容的60%~70%,占绝对优势,而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从时间上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所以,人文教育只有进入专业教育这个主阵地,才意味着真正进入了大学教育。从世界各国来看,都是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并且为了强化人文教育,逐步增加了人文学科课程在本科教育中的比重。

第二,专业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关注点和个人今后安身立命之本,是大学生在兴趣和理想基础上的自主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较强的内驱力,在行为过程中,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在大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依靠全体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正如华中科技大学马毓义教授所说:“倾盆大雨,只能雨过地皮湿,只有经常下毛毛雨,地表才能湿透。”专业教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就如同毛毛雨的作用。

(三)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

专业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并不需要专业教师另外寻找人文素材,只需直接应用专业知识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就地取材就可进行人文教育。

首先,专业教育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从表面看,专业教育传授的是一些科学原理、数学公式,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枯燥的概念和数字后面却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一是专业知识本身渗透着人文精神。虽然科学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但表述这些规律的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人创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渗透着人的精神,其内容仍是专业与人文的结合体。二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渗透着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爱生命和人类命运的精神,它不仅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同时也关注其可能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后果。把专业知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是每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工作者的内在需要。三是专业知识中渗透着艺术和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和美的,所以解释自然的语言——科学也是美的。追求完美既是艺术更是专业的境界,正是丰富的想象力与和谐对称的规律结构,使自然、艺术和专业达到了美的统一。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实现美,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事实上,科学逻辑力量的内在和谐、理论框架的奇妙想象是具有极大的美学力量的,将学生引到充满情趣的科学殿堂,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美育。

其次,专业教育方式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训练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它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同样体现着科学关于生活、关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关于人生的态度及对科学本身的态度。专业教育是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方式——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反复验证,从而完成科学知识、科学能力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思考、实践科学探索,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意识。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进入社会实际,通过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来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求证、求真、求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的乐趣,发现问题、验证结果就是最大的回报。通过专业教育来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意识比学习专业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三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接受科学信仰,专业课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干巴巴的事实,而是不断修正错误、走向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催人奋进的最好教材。

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专业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第一,从专业知识延伸。在任何一门专业课程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材,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将这些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拓展开来,讲授给学生。如讲授学科、专业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介绍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的知识,以激发学生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

第二,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相应的人文精神。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产生不同的作用。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文教育效果。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布置团队型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第三,以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一节课讲下来,课程内容学生不一定都能记住,但教师的学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师的为人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做一个好教师,用认真负责的精神感染学生,为学生做一个榜样。

第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孟母三迁,是因为她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同样,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培养作用。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向上、不惟专业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正是在这种平等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产生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接受了蕴含着人文精神的专业教育,养成了活泼、宽容的品行,强化了民主、团结精神,人文随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人格中。

第五,与学生共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靠体验、感悟。教师要以自己的体验、感悟去引导学生感悟,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教师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体会,贯穿在讲课的过程中。由此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很多人生的哲理,在感悟中提升其人文素养。

第六,以教师的人本关怀去影响学生。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人文教育,在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把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把学生当作加工的原料,让学生做学习J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重视教师的人格影响,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

四、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基本保障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本立而道生,加强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大学生 真善美教育

引言

探索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升华,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我们需要积极地发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发掘语文教育背后的人文魅力,从语文教育的知识层面、理论层面、道德层面启发大学生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思考,促进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我们将从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出发,结合语文教育的理论知识,探索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结合途径。

一、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语文教育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具备美感的全面人才、发掘语文教育中的真善美的本质,分别表现在:首先是为了捍卫语文学科的尊严,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科技型人才的需求,忽视了大学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发掘语文教育在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力, 是捍卫语文学科尊严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缺乏对于语文教育的这一研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支撑,语文教育对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还不够,为此我们必须探索相关的融合途径改善这一问题;其次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需求,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全面性,克服对语文教育的狭隘认识,无论是语言、文章、文学等语文方面的研究综合到“语文教育真善美探讨”的根本上来,这是一个关乎修养和心灵的改善过程,从语文教育的基础教育过程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修养,无论是从加强“德”的修养,还是知识面“智”的加强,或者对技能的提高“才”的改善,都是语文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修养的提高。

二、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具体思路

(一)知识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融合

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方式首先是通过知识层面展开的,毕竟知识是语文教育中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知识、文学知识等的探索和发现来寻求和真善美教育的结合。所谓“真”,我们可以理解为真诚或者对真理的追求,就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而言也是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文字理解能力,另一反面能够帮助被教育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表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中“真”的结合,求真是语文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格养成和创造型人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分别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智力。文知识包含了很多,主要的内容是以语文为主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总括,系统地来说有语音、文字、词汇、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育要想通过知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发展,就应该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传授,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语文教育应该将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的阶段中,语文能力是一种利用语言来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沟通等方面。文教育想要健全人格和塑造创造型的人才就必须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知识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语文智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知识的教育环节的设计和安排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二)理论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

从教育学理论层面探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即只要通过语文德育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使得被教育者能够从语文教育中获取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从而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这种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从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证明了语文德育教育对被教育者思想层面的影响。文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对被教育者的人文修养的提高,这也是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理论支撑。

语文教育中很多课文和文学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多的课文和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理想等元素。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积极的引人向善的特点,承担着对于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是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结合的完美做证。具体的融合过程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充分地考虑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节操、品德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三者的培养过程改善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效果。其中人的思想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看法,所谓大学生真善美的培育最为主要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即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富有责任感等积极可贵的思想品质,语文教育要想通过教育学理论的观点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思想境界的提升也能反过来影响到其语文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语文德育教育的理念能够透过教育学的手段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培养大学生情操的逐步养成,透过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魅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对大学生情操陶冶的目的。所谓德行,指的是人在日常处事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坚韧的性格特点。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追溯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探索、谦逊谨慎等珍贵德行的养成。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研读理论,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教育学理论的相关特征和语文教育的德育效果,培养大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发掘人性中真善美的能力。

(三)美育学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育从美育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审美意识的提高,语文教育能够通过美育学的思想改善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构建,即通过美育的过程促进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即使得大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崇尚美。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就需要从大学生本身的审美意识、审美因素、审美能力出发。其中审美意识是指人类思想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观点、审美倾向、审美标准等;对于语文教育的过程而言,这种审美标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理解和感知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发展创新型的人才有着审美能力的支撑,具体到实际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将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纳入教学的重点考虑,通过语文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意识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体系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构建一个以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至为重要,通过这个以美学宏观角度完善语文教学的系统构建,全面地促进语文教育中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培育过程。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对以“美”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有深入的理解,构建这种语文教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智力教育,更不能笼统地认为是道德教育、审美教育。而要将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充分地渗透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教育重点,充分地挖掘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通过语言、文章、文学三者的相互促进和补充,完成适应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但是这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宏大的,它既要考虑到东西方美学的特征,又要考虑到马克思美学的逻辑和总结作用,通过美学的观点充分地发掘语文教育中语言、文章、文学的独特魅力,从而从智育、德育、美育的提高完成大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塑造。进而实现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那么这种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过程怎样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真善美教育呢?首先是“求真”,求真是从认知的角度开发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智力、创新技能等能力的养成,这是一个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其次是“向善”,即通过美学的语文教育,积极地通过文章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向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是美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崇美”,即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对语文中文章、作品、语句等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们健全自己的心灵构建。

结语

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全新思想和途径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发展方向,也是较为理想的语文教育理念。为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育中美育学特征、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通过对这些角度的思考,发掘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纪平,柯华桥.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略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2]杨道麟.高师院校中文系的学生务必探讨语文教育真善美[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3

教育评价就教育本身来说是人们对其价值的认识过程,对受教育者个体来说是左右其发展方向的路标,而对国家来说又是实现其教育目的的关键。自我国实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以来,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和冲突。

一、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举措与成就

(一)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举措

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最早从1985年开始,以中小学学校评价(如衡量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和方法、办学水平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等)作为主要内容,以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提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操作手段为重点。1986年,除继续开展中小学学校评价外,还开展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校长评价等活动。加大了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导和检查力度。此时基础教育评价以教育督导部门的检查、督导为重点。到1993年,我国转向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此时的基础教育评价主要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服务。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这就更加细化了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课程评价”列入九项内容之一。进一步完善了基础教育评价的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评价不失时机地开展了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活动。

(二)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成就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基础教育评价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转变办学观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成就从宏观上有:第一,促进了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避免了只注重中、高等教育而出现的教育脱节现象。第二,基础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第三,办学行为更加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比2002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9.3%,比2002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从微观上来看:第一,明确了基础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了评价的教育。第二,初步建立了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第三,基本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评价的实践模式。

二、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的冲突

(一)基础教育评价观念的冲突

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教育评价的心态重眼前轻长远,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盛行,造成了人们的浮躁心态,其突出表现就是不想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却希望获得好的评价成绩。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已经蔓延到基础教育评价的整个过程中,评价标准的唯升学率论,评价目的的唯选拔功能论,评价结果与奖惩的紧密挂钩论,评价对象的防卫心理,甚至弄虚作假行为,以上这些,无不出自于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价值观不同,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就可能出现评价范畴的变化。特别是当前,对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构建崭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即素质教育评价观。

(二)基础教育评价标准的冲突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两种评价标准:国家标准与世俗标准(传统标准)。前者的评价内容是反映国家意志的评价标准,是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利益而提出的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后者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评价标准,它的功能性特点是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假设为少数,而大多数学生都属中常。评价无形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成了上述假设的殉葬品。一边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评价功能;另一边是希望寄身于少数优秀者行列,以同伴竞争成败论英雄的“金榜题名”式评价标准。这两种评价标准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和教学。

(三)基础教育评价目的的冲突

近几年来,我国提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价目的。然而,在当前基础教育的评价实践中,促建、促改、促管的力度不够,而评价结果与利益奖惩紧密挂钩,教育评价成了奖优罚劣的杀手锏。评价目的的偏离,迫使评价者和评价对象都把注意力放在教育活动的结果上,而忽视教育活动的过程。人们迎评的精力也只好放在显性的指标上,忽视隐性的、长期起作用的柔性指标;被评对象改进工作的重点也局限在几项未得高分的指标上,而缺乏整体上的谋划。

(四)基础教育评价主体的冲突

基础教育评价主体就其需要的不同可分为“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两种类型。个体评价是指一种以个人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是个体从自身的需要、利益、情感出发,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判断。社会评价是指从一定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和评定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明现象对社会的作用之善恶、美丑、功过及其程度。…这两类评价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评价的角度和需求不同,对同一客体的评价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我们应该以哪类评价主体为准呢?评价主体究竟应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主体的冲突给基础教育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从冲突到融合:改革基础教育评价的几点思考

(一)须将教育评价的选拔转化为激励

发展性评价取代奖惩性评价。教育评价及其标准反映了教育行为的不同价值取向。在教育评价中,学生及其家长的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学校自身及其所属主管行政部门的暂时利益和局部利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都会渗透其中,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形成了国家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评价标准与以升学为目标的世俗传统的评价标准。在教育评价过程中,较多地强调被评价者通过自我分析和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提高,以及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不断对话,互相修正自己的观点,使评价结论尽可能取得一致。在转变教育评价观念中当事者的转变是首要的。学校作为教育的承担者,有义务在学生发展性评价中指导家长配合其教育行为,以求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贯彻实施。在教育功能方面,无论是国家还是世俗就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被世俗广泛接受的。这也说明了国家评价和世俗评价之前的矛盾是可能解决的。从考试评价的角度看。一方面教育要避免因升学考试做帮助或强化社会各阶层分离的事。另一方面,教育也需要利用利益杠杆,促进大众教育的实施。考试改革是实现新的教育目标和发挥教育积极功能的必要手段。

(二)要加强对学校的督导与评价,规范其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

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不断创新的良性发展机制以及加强政府督导的专业性来协调内外部评价的目的。我们需要的是理解每一方法的价值,遵循适应目的性原则,把“设计与目的相适应的评价”牢记在心。在教育教学评价的目的观上,应坚持以“形成”、“改进”为主,真正使评价成为教育改革的推动因素,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纠正、改进、激励、强化等教育功能,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有力的措施。新教育评价认为,教育评价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应该从一个分数、一个单一的统计数字的观念中走出来,寻找其他“深度描述”学生成就“质”的方式,作出“适应个体差异的学生行为描述”。

(三)要改变政府的政绩观

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将高考、中考成绩作为政绩的,政府以成绩论英雄,对高考、中考过分关注,导致学校对考试成绩的过度追求,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只剩下单一的“考试成绩”了。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所以,给学校创造宽松的发展条件,制定综合评价办法,全面科学评价学校,这些工作需要政府做好、做实。让一个不合格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无疑是教师的失职;让一个不合格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误人子弟,那是教育管理者的失职;让一个不合格的学校年复一年地制造不合格人才,则是教育主管部门对社会的犯罪。学校要生存,要看社会需要。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教育规律办学,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以此取得家长的认同,所以,社会评价需要引导。

(四)教育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对基础教育进行评价无疑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评价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根据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和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刘本固教授归纳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拥有行政监督权,能代表政府对教育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2、拥有办学的宏观决策权,能代表政府为办学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具有把客观条件变成现实的能力。3、有对学校的管理权,能组织评价工作,并能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可行的对策。4、有对受教育者进行评价的权力,评定他们的品行与学业成绩,并能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承担直接责任。5、有权参加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对其目标完成与否有亲身体验,对教育成果的评价具有直接发言权。实际上,能作为基础教育评价主体的并非以上五种类型。如学生家长、上级学校、用人单位以及教育工作者等都可以提供评价信息,成为评价主体。但是,无论哪种类型不仅必须具有与其评价范围相称的知识外,还应具备公正、规范的办事品质。他们的水平和思想境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评价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定仁,刘旭东,教学评价的世纪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2001,(02)。

[2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合并后高校,多校区,文化融合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有900所大学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合作、联合,组建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1]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多校区高校在其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从近几年其发展和成长的情况来看,高校在享受多校区办学带来的资源优化、学科整合和规模经济等利益的同时,在校区文化建设方面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一、多校区文化融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多校区的文化融合主要是指思想文化(即长期积淀形成的固有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的融合和统一,必然存在多种思想文化的取舍问题。文化融合不是简单地将不同文化拼凑在一起,而是需要不同文化的比较、提炼、吸取、融入,才能使学校整体文化构成一个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结构紧密、协调统一的文化体系。[2]就目前高校合并的情况来看教育管理论文,问题突出表现为:各合并高校重视了合并前期和合并中期工作的完成,而忽视了合并后期的管理工作;注重了表层实物性的合并,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校区文化融合。[3]导致一些高校合并后向心力、凝聚力不足、校区文化松散无序等情况的出现,这些问题反过来影响了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专业等的健康发展,成为许多高校合并后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校史文化的冲突

文化根植于历史。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由于合并之前各高校一般都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高校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区文化和群体价值观,使得各个高校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风格站。这种相对独立的高校文化源于高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传统,既是历史传统的积淀又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其丰富的内涵所形成的强大力量,使之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巨大惯性,合并后必然存在一定的排他性。[4]

(二)管理理念方面的冲突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共同认可的一些信念、原则、价值评价标准、思维方式,连同学校的管理制度等,构成了所谓的“管理文化”。通过他们整合协调各方面关系、维持学校系统有序运转,其所代表的“管理文化”,不仅成为校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办学者的理念、风格和学校的历史传统等,从而构成了一所高校校区文化的重要标识。[5]

高校合并后,经过人员调整,原有的管理模式、思路需要不断角力、调整、妥协才达到整合的目的教育管理论文,如果管理层不积极适应和认同新形势、新单位、新身份,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内耗和不作为等低效或无效管理行为。从长远来看,势必影响合并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对高校文化建设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

(三)利益不平衡导致小集团意识的冲突

高校合并后往往多校区办学,分主校区和一个或多个包括新校区在内的辅助校区,有的高校则是由强弱分明的几所高校合并而来,不可避免出现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合并前各高校负债水平不均,校内津贴存在差距,涉及到教职员工的隐形福利和人事制度安排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合校后各校区的定位和资源配置也会有不同,对于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新任管理层如果不能够尽可能的平衡这些利益分配问题,会使不同校的师生员工在整合问题上难上加难,小集团意识盛行,各自为政,互相排斥,使得内部管理掣肘严重,不利于构建和谐统一的高校文化氛围。

(四)地理分布导致的多校区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冲突

各高校的多个校区地理位置相隔较远,沟通和交流不畅,学校虽然合并了,但是相互交流和互动太少教育管理论文,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异地办学,办学条件、外部的人文环境不同,在校园文化上本身就存在差异,作为学校管理层面,如何把握校区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二、多校区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多校区文化融合是一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校区管理的真正统一,首先是思想文化的融合,如果抛开思想文化的融合,只谈管理体制的统一,本身就存在管理缺陷,不可能实现人心凝聚和思想统一,很可能内生不稳定因素。[6]我们早期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合并高校的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组织结构等这些显性要素的融合,而忽视了大学历史与文化继承、认定、衔接、重建的融合,导致高校合并后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不和谐因素,大学的融合失去了精神上的一致性,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合并型高校的校园文化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推进多校区文化融合,是高校得以立足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新组建的高校来说, 要适应竞争激烈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善于利用合校后的优势资源,创出自己的品牌来。和谐统一的、积极向上的校区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无疑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力教育管理论文,这也是维护师生利益的需要。

(二)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是避免小帮派现象的有力保障。通过合并成立的高校在整合重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校区文化的碰撞和磨合站。如果重组后的新高校不能及时地完成校区文化融合,将会导致高校内部出现一系列矛盾与冲突,逐渐抵消甚至丧失“强强联合”的整合优势。文化融合能够避免小帮派出现,切实为合并后高校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是合并型高校实现校区文化重塑的必由之路。通过推进校园文化融合,有利于加强交流,在相互学习和吸收原有文化优点的基础上,重塑新的校区文化,通过不断增强新的校区文化的导向激励作用,最终逐步形成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总之,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合并后的高校能否真正发挥各自优势,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实质性的合并,而校园文化的融合则是实质性合并的重要标志。[7]

三、多校区文化融合的基本策略

(一)协调一致的组织管理是文化整合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合并应及时形成统一集中的核心,站在合并后新大学的角度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学校与各校区、部门、学院在管理上适当分权,但要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松散管理倾向,保证权责明确,管理畅通。合并后的高校推进校区文化融合,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师生利益和构建和谐作为价值追求教育管理论文,以高校整体发展为目标,将各个校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

(二)校区网络平台建设是文化整合的重要载体。高校是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主要场所,尝试建立各校区之间的文化联通互动体系,通过校园网来实现“虚拟社区”功能。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将在不同校区之间形成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并逐渐成为高校隐性教育最重要的载体,要充分利用校园基础网传播大学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发展。

(三)丰富多彩的师生跨校区活动机制是文化整合的有效手段。学校应积极组织跨校区社团文体活动,使各校区师生在互动中接受大学文化的感染。尽管跨校区学术、社团等文体活动容易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但还是要引导、强化各校区组织功能,积极促成师师、师生、生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活动,并在信息沟通、交通、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发挥学术、文体活动在大学校区文化融合的功能。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是文化整合的必然现象站。应该看到,在短期内,合并型高校的校区文化的融合并不能消除各个校区文化的多样性,不能否定多种校区文化的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在联合方式合并的高等学校的文化融合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不争主次之分。合并各方应在坚持有益于高校发展的校区文化时,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2.加强交流教育管理论文,相互渗透。在交流中了解对方校园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以及其文化的有关特点及核心思想,提高对各方校区文化的认同感。3.勇于创新。文化的交融必将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各校区应取长补短,使新校文化得到升华。

高校合并有利于扩大办学空间,增强办学实力,有利于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合并后高校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多元文化的融合。教育实践证明,创造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教书育人的环境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的本质,重视校区文化融合,就是重视大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阳.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2006.03:21-22

[2][6]周厚彬,肖亚成.大学多校区文化融合的基本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91

[3][5]魏海苓.合并后多校区大学的文化融合与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3.02 74-75

[4]闫树涛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9 109

[7]胡峰.论合并型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04 58 61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54-02

一、“校园文化”内涵的解读

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1]“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化的外壳。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文化。由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共同组成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从高校育人的功能来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导向作用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来看,受教育的主题是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赶超新潮流、富有大胆创造性、思维活跃。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根本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这个方向不能偏离,就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面对新的受教育群体,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表现出这一代人的鲜明特征,比如:坚持主流价值体系,但受实用主义影响比较明显;对传统道德观念认同度高,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但对一些不良现象也存在麻木、漠视的态度,受利己主义思想影响明显;他们重视人际关系,对各种时尚元素充满好奇和热情,但往往导致不切实际地盲目接受等。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又符合时代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因而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阵地,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社会思想体系所确定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取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广大青年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并通过选择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第二,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学生在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此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奥地利教育学家马丁?布贝尔提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强调的都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功能。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和谐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参加校园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校园文化以整洁的优美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充满朝气的育人氛围,通过感染、暗示、培育、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善学生的心态,改变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与对策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引作用,高校的文化建设同样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把握正确的价值方向,发挥校园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认知与导向作用,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就使得我们在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必须坚定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贯穿到活动当中,从而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达成共识,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优势

首先,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观念和价值导向上具有重要优势: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物化和潜隐的校园文化建设,来促使校园文化主体在观念上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从而奠定真正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观念要求和环境基础。校园文化氛围中有了共同的意识和观念,才能保证活动过程的畅通无阻和普遍的认同感。其次,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它自身发展需要精神内核,而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内容会成为其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凝聚成校园文化的思想内核。除了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外,最重要的内容即是当代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体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所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确定校园文化价值导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总之,无论从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认同感,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校园文化的规定性来看,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价值和取得实效性上都显示重要的导向和定位优势。

(三)以先进的校园文化载体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动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发挥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不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以开展适合学生口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在把握原则好人方向的前提上,放手让学生干部策划、组织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有效性。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环境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先进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灵、情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充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有用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可以在以往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新的载体,例如,将网络等载体引入,在积极引导与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同时也使网络成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此外,可以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高校的校训、校歌、校徽等物化于各种高校的建筑、雕塑、楼宇花草等校园景观之中,有效地引导高校的大学生弘扬高校的优良传统。

四、结束语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校园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作为隐性的课程,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种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应更新观念,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有效结合提供契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人文素养 专业素养 融合途径

1 概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要给社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追求专业素养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应逐步构建现代职业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使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 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育人为本,面向人人,强调人的终身发展,即注重人文素养、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发展。通过人文素养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培育其民族精神。此外,通过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其情感智慧得到升华。如果缺乏人文素养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不关注社会,责任感不强,功利思想严重,难以融入社会。因此,人文素养教育对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

3 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

人文素养亦称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对应,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人文素养是在广泛涉猎人文知识基础上,使社会的文化积淀在学生个体身上的内化与体现。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在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环境中长期积累,慢慢养成的。专业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个分支,可以理解为在专业训练和实践中所获得的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非常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大学应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而有些职业教育院校在实施教育功能的时候只注重专业素养教育,一味强调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的关怀与人文精神的培育,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单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融入社会的。这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育人为本”的根本任务是不相符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当于文化素养的左右手,它们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因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在学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上岗,与工作岗位零对接,实现“人人成才”之目标,就必须将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

4 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融合的途径

4.1 搭建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知识、技能的承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有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因此完善课程架构、充实课程内容是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融合的重要阵地。

在课程体系的架构上,要充分考虑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以及关联性,丰富课程的种类和形式,在课程中体现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专业思维与人文思维的和谐统一,专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在人文课程教学中体现专业思维和专业精神,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深度融合,比如可以增加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项目,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人文课程中的专业思维,引导学生在面对专业发展中的人文社会问题和人文发展中的专业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而有深入的分析。

4.2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培养人才,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相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教学模式的得当与否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可能,因此,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大大制约了“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目标的实现。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生源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得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作用也会不同。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文教育效果。如,通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情景互动式、案例分析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4.3 创设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

社会实践是锻炼人、是检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融合的主要渠道。实践并不只是单一职业技能的练习,也是学生丰富人生阅历,形成基本思想意识的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优化大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素养,增强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互动与融合。

例如,通过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课外人文阅读活动,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大学生对人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实习中,接近社会、接近行业,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事”与“做人”的过程也就是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过程;在专业课、文化课中渗透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形成对于行业、企业的正确认知以及归属感,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通过对知识的构建,并与工作过程中的行动相融合,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促进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5 结语

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两种教育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职业院校应该在大力发展专业教育的同时重视人文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婧.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37-38.

[2]傅文轩.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融合的实现途径探究[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2):77-79.

[3]李雷鸣,张在旭.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8-100.

[4]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54-60.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7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几乎在中华文明之初,就可以看到礼的诸多形迹。然而,作为中国文化渊薮和基质的礼俗,究竟何时何故而起?众家观点却不尽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礼源于社会交换。《礼记・曲礼》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俗,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其二,礼源于饮食。《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即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其三,礼源于人的欲望。这种观点以荀子为代表,即《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求,求而无度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于是圣人出,制定礼仪,抑制人的恶性,培育人的善性。

尽管人们对于礼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礼”是从先民最初的社会群体生活当中衍生出来,对人们的具体行为加以规约,以引导人们正确行事的一种创造。孔子看来:“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他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已成历史的周公之礼和井然有序的西周是他理想中的完美社会。或者说,孔子“所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失范’社会的挑战,他所苦思用心者即在拨乱反正,重建秩序,这种追求秩序的情结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路向与性格”。经孔子和儒家学派所完善建构的礼,形成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恪守的准则,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成了和谐中国的圭臬。

“礼”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普遍的大法和纲纪的性质,又具有人伦道德属性,具有整饬、安定社会秩序,矫正人性的功用。“礼”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不遗琐细地区分尊卑贵贱,由此来维护社会秩序。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君臣官员士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就是说,社会各阶层成员,从生到死,从衣食住行到所用器具,都要受到身份等级的限定,只有遵循这些规范,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才能在社会共同体内各得其位,而不至于因为利益的矛盾以及越位而发生冲突。除规范社会生活秩序之外,“礼”还是人际关系中最公平中正的表现形式,人们必须约之以礼、行之以礼。任何人想要打乱这个和谐的统一体都是违礼的社会行为,都将受到礼的指责,“礼”成为了际关系的粘合剂、社会和国家的内向凝聚力。

二、中国传统礼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在契合性

“礼”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礼文化不仅促进社会有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以一定的礼数规范作为调节手段,“礼”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但百年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忽视中华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诚然,我们应该摈弃旧礼中维护等级、束缚个性、不思进取的糟粕。但是许多传统礼文化,今天仍能为我们所借鉴。我们当取精用宏,使它更合乎国情、合乎世情,如果“礼”能焕发新意活力,对于现代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建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礼”在现代社会逐渐被引申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敬爱,具体演变为礼貌、礼节和礼仪。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应具有的相互表示谦虚恭敬、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及其行为准则。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行为别是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温厚、哀悼、慰问等并给与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和规范。礼仪表示礼节和仪式,“礼仪”中的“礼”字表示尊敬、崇敬之意,多用于对他人的尊重,“仪”指仪容、仪表和举止,是“礼”的形式,包括礼节、仪式,是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礼”和“仪”合在一起,就是以审美的方式表达崇敬之意。

三、中国传统礼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1、以知识为导向,实现礼文化的正确传教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知识的传播。“十年浩劫”对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学生对国民礼文化知识的了解,显然无法领悟中华民族礼文化精髓,更无从谈起充分发挥礼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而这却恰恰又是当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礼文化课程应与其他德育课程一样引起重视,准确把握中国礼文化中优良的传统道德思想精髓,将礼学文化的“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理念融入到思想教育课程内容中,是推进大学生礼文化教学完善与改革的关键。

2、科学发展,健全礼文化教育的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礼文化教育体系仍不够完善,存在有“意识”无“重视”,有“需求”无“要求”,有“引导”无“督导”等现象,导致大学生对礼文化了解不足、实践技能运用不够、意识习惯明显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构建科学完整的高校礼文化教育体系迫在眉梢。实现礼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就要在系统、全面的教育工作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礼文化的真谛,在机制构建中遵循正确的方法,做到明确礼文化教学的目的、确定学生培养的目标、确保教学任务的执行、保证教学成果的监督与评价,通过“阶段性培养”、目标管理等方式方法,实现大学生礼文化教育的“全程控制”。

3、以人为本,坚持礼文化的“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永远是一种文化、一类思想、一项制度得以永葆生机的原则。如果仅仅把礼文化的传承,变成是一种旧礼制的沿袭,一些礼节的繁文缛节的形式化,不能走进学生的心底,不能促进校园的和谐,不能增进同学和师生的和睦,不能提高大学生形象在社会中的美誉度,这样的思想文化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更不会在大学校园中存在下去。在礼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科学制定修身培养计划,把礼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使大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技能、体悟礼文化的思想精髓。

4、全员参与,扩大校园礼文化思想的传播

礼文化建设离不开全员的参与。高校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及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贯穿礼文化教育,应重视学校教师队伍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倡导这支队伍“学礼”、“知礼”、“用礼”,甚至将这些要求量化地纳入到对教师考核的指标之中。并且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礼文化教育,还应将文化传承理念融入整个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教育环境,真正发挥礼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P73.

[2]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P5.

[3]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P3.

[4]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和谐社会建设[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3) .

[5]曹亚芳.论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现代转型[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8

1无痕融合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渗透国防教育

在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小学生也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实践操作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应将一定的国防知识渗透其中,以逐渐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国防教育包含的教育内容丰富,其涵盖的知识有领上完整、领上统一、政治、外交、抵御侵略等,教师应依据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将与之相关的国防知识渗透其中,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与爱国情感。

如,在每年的国庆节前夕,教师可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为学生设计一个或者一系列“献礼祖国母亲”的国防知识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制作“国防知识宣传手册”、“国防知识宣教PPT",“国防知识竞大赛”等。在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什么时候确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我国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国国旗的设计者是谁?”“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战略目标的观点是谁提出来的?”“坦克最先发明于哪个国家?”“百团大战发生在哪个地区”等国防知识,巧妙将国防知识的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并利用信息技术将相关的图片渗透其中,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既有效学习信息技术,又掌握国防相关知识,从而增加学生的国防意识。

2无痕融合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渗透国防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主要开展形式,其大大拓展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时间与空间,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丰富学生的情感与阅历。在综合实践课常,教师应充分利用木学科优势,积极对学生渗透国防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与爱国情感,从而推动学生成长为有责在感与爱国之情的有志少年,并愿意为保卫祖国、富强祖国努力学习。

如在每年的“建军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结合综合实践内容为学生组织与“国防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或创造一个做社会调查的机会与平台,使他们可深入街道或社区中进行调查与采访,以了解人们所掌握的国防知识,并将自己所学习与了解到的国防知识传递给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在活动中感受国防的重要}NI: o为了让实践活动更有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国防知识,并巧妙结合调查问卷内容,制作调查问卷,然后让学生到街道、公园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分发问卷并推广国防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在国防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并可以在活动中增加国防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又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区举办“国防知识竞答赛”,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居民,而学生则会在组织活动中获得策划、调节、引导等能力的发展。可以说,将综合实践与国防教育相结合,既能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又能提国学生对国防知识的了解,从而达到实践活动的增值,释放活动的魅力。

3无痕融合先进技术教育,有效渗透国防教育

当前,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是先进技术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占领了竞争优势地位,谁就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米来的接班人,从小就应该及时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为以后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培养自身浓厚的科研兴趣奠定基础。在综合实践课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应将国防教育理念渗透其中,使得学生在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国防知识水平。

融合教育论文范文9

一、 教育出版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传统出版的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出版社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推动出版业进入融媒体时代,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出版业融合发展。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2015年3月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教育产业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比如,201了年9月起,北京、天津等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区、市)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新一届高一学生将在三年后采用“3+3”的高考模式。河南省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将开始实施新的学考办法。在社会新环境的影响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应自觉担负起出版创新的历史责任,在提供内容更加优质、服务更加精准的传统出版产品的同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平台,使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能长期、有效地融合发展。

在新技术不断创新、新思维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必须进一步适应和把握融合发展新常态,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的大象出版社(其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就非常注重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在出版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大象出版社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数字教育产品生态圈,打造了多种产品体系。这些产品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除传统教辅图书外的高附加值服务圈0 2016年11月,大象出版社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郑州)重点实验室;2016年12月,“大象e课”被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主办方授予“出版与教育行业创新融合品牌”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出版业跨入融合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出版社应积极搭建融合发展平台,提升传统教育出版的服务价值。 二、教育出版融合发展重在实践创新

在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下,融合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标。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新技术,让产品内容增值,维护原有的客户群体,扩大产品市场。我们以大象出版社的考试与教学测评服务系统为例,探究融合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