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融合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5:41

融合教学论文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1

一、地域文化在学前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在当今社会显得十分重要。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细水长流的,需要长时间的积淀,而西方的快餐文化则看中眼前的视觉享受、身心愉悦和实在利益,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西方的思想不断冲击着年轻人,所以在学前阶段就对其进行文化认同的培养很有必要。

其次,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舞蹈本身就是一项集运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再加上地域文化的熏陶,孩子能够从舞蹈中健康地成长。并且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舞蹈之中的好处还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因为很多体现民俗文化的舞蹈都是来源于生活,孩子们通过舞蹈能够了解许多的历史故事和生活常识。

最后,能够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学龄前的儿童总是能够为掌握一门新的技能而感到十分自豪,而体现地域特色的舞蹈往往能够获得家长和其他人的欣赏,在别人的鼓励中更能够让孩子们认为民族舞蹈是正确的、是优秀的,能够极大地提升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二、当前学前舞蹈教学地域文化融合的问题所在

当前学前舞蹈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不重视等等,更遑论舞蹈教学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了。当前学前教育二者的结合存在着下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对于地域文化没有研究,只是生搬硬套和刻意模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仅仅去模仿所谓标准的民族舞蹈,将其传授给孩子们,而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本地的地域文化并且独创性地将其与舞蹈教学相融合,其实这种做法完全不能实现对孩子身心教育的目的。

其次,教师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有偏差,地域狭隘思想严重。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者,他们狭隘地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指的是本地区的文化,而忽视了中国多民族的文化结合,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只注重本地的文化体现,不能够开拓孩子的眼界,促使孩子全面发展。

三、地域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融合策略研究

当前学前舞蹈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所以要加强地域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的融合首先要解决学前舞蹈教学本身的痼疾。

首先,学前舞蹈教学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做事情之前先计划的好习惯。舞蹈教学活动亦是如此。明确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艺术感知能力、增强孩子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会更加有的放矢。

其次,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刻的剖析。地域文化指的是不同地区的文化,绝不仅仅指的是本地的文化。教师应当研究多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将其融入到舞蹈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轻松的舞蹈过程中既丰富了知识面,又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想教育好学生,教师本身的素质是必须的。

最后,将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形式来进行。开放式就是说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前者是说可以请一些专业的人士来进行文化和舞蹈的教学和示范,后者则是说要带领孩子们多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带孩子们去欣赏本地的戏曲文化、去参加一些活动等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成长。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2

新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注重实践是其中一项基本要求。当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及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等原因,在新闻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专业实践机会较少,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导致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甚至认为新闻无学,对新闻专业失去兴趣。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在教学环节放大“实践”成为一种必然。新闻专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学生只有熟练应用摄影、摄像、电脑图文设计、网页制作等多媒体技术,才能在今后的就业中有优势和竞争力。

要增大实践环节,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着手。学校要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媒介融合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践等实践类型,充分运用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专业知识面。在实践中要结合各民办高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个人特长,创新实践形式,开展以支农支教、新闻素养普及、社会公益、挂职锻炼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最新传媒技能,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从学生角度说,要增强实践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校内外实践平台开展实践锻炼,掌握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的基本技术技能。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生源质量等有一定的差距,全面提高实践设施有一定难度,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对实,如在新闻采访和写作课程中增加新闻摄影,在网络新闻课程中增加一些网页制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增加一些新闻摄像内容。在引进外来师资中要注重向技术应用型教师倾斜,以此弥补民办院校教师偏理论的不足。鼓励教师走出去,去新闻专业学校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此外,可充分利用校内实践的便利条件提高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去校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进行锻炼,学习媒体工作流程,并进行新闻稿件的写作锻炼,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学校重要新闻事件为契机,开展校园新闻竞赛,并把优秀的新闻作品在校内平台上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获得技能提高。鼓励校内新闻社团的建设,如摄影协会、摄像协会、微电影协会等,学校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派老师提供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多媒体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新媒体新闻工具的使用主要侧重对网络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及网络调查、网络寻呼机、网络论坛等各种网络工具的学习。以搜索引擎为例,教师可讲解搜索引擎的种类、检索方式,并根据需要开展网络信息的检索等实践。要求学生根据报道题目进行相关检索,然后根据获得资料进行报道练习。网络调查的学习可结合社会重要事件展开,让学生设置调查问卷、挑选调查对象、开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写作报道。通过这样的方法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社交型媒体的学习与实践“社交型媒体(socialmedia)是一种用于社会交往,可得便利、可扩展性强的传播媒体。它基于网络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互动式传播,推动了知识与信息的民主化进程,使公众从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信息制造者。”社交型媒体是近两年发展最为迅速也是在新媒体领域最受关注的媒介类型,常见的社交型媒体有Twitter、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在我国,相同类型的社交型媒体有新浪微博、人人网、优酷等。普通民众甚至传统媒体和正式记者也成为社交型媒体的拥趸。社交型媒体拓宽了传统媒体的报道视域。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社交型媒体开展教学,鼓励指导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信息、提出话题、开展讨论。

(三)案例教学新闻媒体上每天报道的新闻事件众多,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教学。向学生讲解案例的报道背景、类型、特点、报道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相关的价值大的方面发表看法,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另外,可让学生在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改写。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在不断的案例锻炼中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四)专题学习对新闻媒体上的报道专题进行分析,内容可涉及专题的构成、多媒体使用、版式特点等。也可以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设计报道专题,并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分工协作开展报道。新闻作品可采用纸质的展示方式,也可以在校内网络媒体上发表。四、变革考核方式,重视实践成果考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规范化和质量的重要步骤。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考核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实践要占到足够高的比重。实践的方式可采用作品或媒体实践、专业实践的方式。审核可采用水平较高的新闻作品代替期中考核。毕业论文(设计)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毕业论文的形式外,可采用正式发表的报刊作品、摄影作品、微电影作品、FLASH作品,也可以是竞赛取得的成绩、调研报告、参与的媒介项目成果等。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视域融合 示范教学法 小学语文 教学

一、探析“视域融合”教学示范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基本原则。

伟大教育家曾说过,示范教学并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否定学生的看法、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应该多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视域,努力为学生搭建平台,开拓学生的眼界。“示范”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学科教学成熟的表现,因此,“视域融合”示范法标志着教学以及取得了质的飞跃。

“视域融合”这个理念最先是从哲学上提出的,是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所谓解释学又称为“释义学”、“诠释学”,是致力于解释的一门学科。“视域融合”就是将解释者的视域与被解释者的视域相结合,进行整合的过程,其本质就是解释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视域教学”示范法,通过对学生看、听、说能力的观察,引导学生攻破阅读障碍,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视域融合”示范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特点。

从加达默尔的“意义阐释革命”出发,“视域融合”示范法逐步从哲学解释学开始走向教育舞台,并逐步被各个学科教学应用、采纳,其自身存在的鲜明特点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呈现了一副教学新篇章。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中国母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在这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积极意义。

1.小语教学中的“视域融合”示范法与“接受美学”结合。“接受美学”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以读者、学生的主观感受、情感态度为研究对象的美学,俗称“接受理论”、“接收美学”等,而新课程标准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人本思想的教学理念下,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的主观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学,因此,“视域融合”示范法正好与新课程标准吻合,对促进教学的高效开展有着积极意义。

2.小语教学中的“视域融合”示范法与教学过程融合。在视域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教学的实施过程被展示得淋淋尽致。在“视域融合”示范法的三个角度出发,就本体论而言,教学充分诠释了文本阅读教学的本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课文以及教科书编排者的有机结合,这四者是语文教学的本体体现,是构成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视域融合”示范法中的认识论、知识论,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建立科学的、全面的教学体系,促进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对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手段分析、对比之后,会发现“视域融合”示范法,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能更积极地构建课堂,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才艺,提供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总结。

总之,正是因为“视域融合”示范教学法与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要吻合,在现今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被越用越广,深受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视域融合”示范法将会受到更多人们的青睐。

参考资料

[1]王家勇.论“儿童中心论’与儿童本位儿童小说的现代生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9)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直观形象文学意境,将现代教育技术内容整合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基础能力的培养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种以课程有效整合来实现学科教学的最优化探究,已成为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突出任务。这对于推进学科教学整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整合才能实现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呢?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实施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前提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于一线教师的思想,要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有机整合,首先是语文教师要明确教育方向,对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且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可将复杂抽象的文学场景以赏心悦目、新颖活泼的形式画面呈现,创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只有教师真正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感受到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带来的形象直观的变化,他们才有可能发自内心的愿意接受并逐步将信息技术内容融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二、合理引导是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保证

(1)运用信息技术时千万别忘记了语文的根本。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这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语文课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丢失语文课的特性,要与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相Y合,要注意对语言的理解与揣摩,要注意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同时,不能抛弃朗读、感悟等语文学习方法,不能忽视了字词句的教学,不能忽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2)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符合教学需要的课件。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将与该课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或者做成课件,甚至网页、网站。在做课件之前最好对适合的课件类型做到心中有数,选择恰当的工具制作适合自己要求的课件、制作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课件。信息技术多媒体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但仅仅是辅助手段,绝不是媒体使用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得有个度,要做到“恰到好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媒体,体现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导入新课的动画展示,还是课中的音乐设置、拓展延伸,都应围绕学情而设,充分而且必要,不能什么内容都做成课件。且课件不能代替板书,在使用课件时,简洁美观的板书仍是必要的。

三、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初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键

(1)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学习《背影》一文时,学生在课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主要作品,业绩经历,在社会地地位影响如何?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如此深情的文章的?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询资料,如询问同伴,上网搜寻。课堂交流时学生围绕朱自清这个人物和《背影》这篇课文,个个都能说上几句。这种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勤于思考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

(2)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开启自主学习这扇大门的金钥匙。新颖而有趣的动画情景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图文并茂、动静交融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春》一文时,可先用FLASH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五彩缤纷的春天,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猫》一文时,学生理解完课文后,都沉醉于老舍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猫,折报于老舍先生精彩的文笔,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借此契机我告诉学生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猫的可爱图片,你们想不想阅览?在学生浏览图片时我说:“你们怎样把这漂亮的图片介绍给你的家长或同学呢?请大家应选取自己喜爱的一幅加以认真观察,通过画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仿写。”这时大家兴趣高昂,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无米之炊”的难题。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改革 开放 融合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正面临重大的变革和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中职语文教师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了更好地把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笔者申报了南京市首届个人课题,旨在探讨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借参加“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口语教学说课比赛的机会,尝试将课题中的理论探索付诸于实践,把语文能力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为题参加了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并就此课题上了一堂市级教改研究课,受到好评。这经历留给笔者和同行不尽的思考,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永无止境。

一、语文课要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职教专家姜大源在《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辨》一文中谈及职业教育注重为学生创设“有我之境”,特指在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中仿真或全真的教学环境,强调在这种情境下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体验和学习自觉性。笔者认为,姜先生是在强调职业教育开放性对于教学的要求,这不仅适用于专业课教学,对语文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改革也有很大的启示。要想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下体现语文课的价值,必须使语文教学贯彻职业教育开放性的要求,创设符合“社会性、实践性、职业性”特征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其主体地位。本文就《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课程谈谈对“有我之境”的运用。

1.拓展课堂空间,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学的开放性,强调引导学生融入社会、企业和工作实际,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就必须体现并贯彻这种开放性的要求。笔者设计这节课时,安排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的闭环线路。

为使学生对服务语言的要求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课前一周安排学生分组,分别去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场所,以顾客、游客等身份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语言进行实地观察和感受。完成课堂教学后,又让学生再次回到课前的体验场所中进行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囿于传统的课堂将无法完成,广阔的社会课堂才能帮助他们完成从接触、体验到领悟、升华的蜕变过程。笔者深切地感到,打破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空间,将之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这不仅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内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回归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有多方面原因,不能找到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在讲授《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前,安排学生实地调查服务语言的使用情况,用换位体验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于服务语言要求的思考。结果证明,这一做法取得了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从调查报告和上课情况来看,他们非常主动,也确实有所收获。过去,教师只专注于能否完成授课任务,而忽略了教学的真正主体——学生的感受。当他们单纯地被当做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时,很难有学习的热情。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只有真正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学生来说,当学习成为“我”的事情时,他们自然会认真对待,也就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3.运用仿真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早已为教师所熟悉和运用的各种仿真情境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第一,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讲到位”固然重要,“练到位”更具实效。第二,在目前延展语文课堂、利用社会资源还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在课堂中积极创设仿真情境,仍然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讲授《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时,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餐馆点菜和导游实地讲解两个仿真情境,将学生分组并简单移动课桌椅,完成了模拟情境的创设。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较好地运用了刚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要点,使这种看似简陋的情境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群体的相互鼓励及年轻人与生俱来的表现欲,使这一教学环节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二、语文课的本质属性是其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价值基础

《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研究课的教学对象是旅游专业的学生,选用的教材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国家规划教材《服务语言艺术》,课型为口语教学课。上课前,有同行质疑究竟是专业课还是语文课?但上完课后,教师们却给出了一致的评价:这是一堂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语文课,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探索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之路,而语文课的本质属性恰恰是这种融合的价值基础。

1.工具性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基础。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这段表述中的关键词是“基础”,它首先指明了中职阶段的语文教育仍然属于基础性教育,其次强调了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当把语文课置于中职教育的大课程背景之下时,听、说、读、写等基础语文能力也就凸显出其对专业技能学习所具有的工具属性,这是语文课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基础。换言之,无论学生将来从事哪种职业,听说读写都是他们学习、实践的最基本的工具。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基础语文能力的训练应当坚决地予以保留,并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把基础语文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笔者在设计《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课时,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尽量在语文能力和旅游专业技能两者间找到契合点。旅游专业对于学生的口语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设计本课的第一层目标“服务语言的规范性”时,笔者从语言的形式规范和程序规范两个方面着手,要求学生做到发音准确,选词明确,用句正确,充分体现语文能力中对于发音吐字、遣词用句的规范要求。在第二层次的目标“服务语言的技巧性”方面,笔者则把训练重点放到了语速、语气、语调、重音等基本能力点上,并成功地将语文能力训练和旅游专业技能培养融合在一起。其实,并非只有旅游类专业的教学如此,从事其它任何职业,都需要以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能力为基础。所以,只有抓住语文课的本质特征,首先发挥其工具性的作用,语文课才能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站稳自己的位置,避免不断被边缘化的情况发生。

2.人文性是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契合的制高点。如果承认语文课的工具性是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基础,那么,其固有的人文性则是与专业教学相契合的制高点。很多有识之士都对职业教育“泛技术化”存有担忧。只专注于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提高的职业教育只能称之为职业培训。在不开设语文课的情况下,职业培训机构也可能在某项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做得很好,但职业学校如果不开设语文等一系列人文类课程,恐怕很难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的长远契合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职校语文教师要意识到中职语文课融合于职业教育大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教学中要努力使自己站得高一点,想得深一点,看得远一点。笔者在设计《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时,继服务语言的规范性和技巧性之后,将服务语言的人文性确立为第三个层次的目标。通过学生的课前体验、课堂上的情境训练和教师的总结提炼,最终让学生领悟到,最好的服务语言源于发自内心的真诚,出于普遍的人性关怀。揭示服务语言的人文性,提升了课程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对服务语言的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这样的人文启示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会产生长远而积极的影响。

三、对中职语文课融合于职业教育大课程体系的趋势展望

在固守语文课本质特征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其改革方向。事物不可能一成不变,不可能永久地适应变化着的世界,将语文课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已是大势所趋。现在,有的学校已经把语文、数学等基础课教师分散到各个系部专业,从教学管理形式上改变了过去由语文教研室或基础部管理的状态。笔者认为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表现,是语文课逐步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信号。这种融合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语文教师将被纳入专业师资队伍的管理之中。职业教育应以学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模块作为师资管理和课程设置的基础。由此,语文课也会根据其教学内容在模块化教学中的作用而被灵活地安排,语文教师将会加入不同的专业教学团队,与专业教师一起为培养学生的模块化知识和能力而工作,其表现形式就是打破语文教研室的设置,把语文教师安排到某个专业之中。

2语文教学将被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行的中职语文教学还基本延续着普通高中的模式,维持着语文学科体系,难以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坚持传统的听说读写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中职语文无论在教材还是授课形式等方面,都将面临较大的变革。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从普通高中的教材和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编制符合校情、专业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需求重新选择或创新教学内容将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考试评价方式等也将随之改变。

3.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将被纳入职业教育实践性资源体系之中。在中职语文改革的趋势下,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文课教学功底,还要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未来的职业岗位等情况,惟有如此才会有更强的针对性。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6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几乎在中华文明之初,就可以看到礼的诸多形迹。然而,作为中国文化渊薮和基质的礼俗,究竟何时何故而起?众家观点却不尽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礼源于社会交换。《礼记・曲礼》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俗,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其二,礼源于饮食。《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即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其三,礼源于人的欲望。这种观点以荀子为代表,即《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求,求而无度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于是圣人出,制定礼仪,抑制人的恶性,培育人的善性。

尽管人们对于礼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礼”是从先民最初的社会群体生活当中衍生出来,对人们的具体行为加以规约,以引导人们正确行事的一种创造。孔子看来:“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他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已成历史的周公之礼和井然有序的西周是他理想中的完美社会。或者说,孔子“所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失范’社会的挑战,他所苦思用心者即在拨乱反正,重建秩序,这种追求秩序的情结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路向与性格”。经孔子和儒家学派所完善建构的礼,形成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恪守的准则,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成了和谐中国的圭臬。

“礼”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普遍的大法和纲纪的性质,又具有人伦道德属性,具有整饬、安定社会秩序,矫正人性的功用。“礼”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不遗琐细地区分尊卑贵贱,由此来维护社会秩序。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君臣官员士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就是说,社会各阶层成员,从生到死,从衣食住行到所用器具,都要受到身份等级的限定,只有遵循这些规范,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才能在社会共同体内各得其位,而不至于因为利益的矛盾以及越位而发生冲突。除规范社会生活秩序之外,“礼”还是人际关系中最公平中正的表现形式,人们必须约之以礼、行之以礼。任何人想要打乱这个和谐的统一体都是违礼的社会行为,都将受到礼的指责,“礼”成为了际关系的粘合剂、社会和国家的内向凝聚力。

二、中国传统礼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在契合性

“礼”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礼文化不仅促进社会有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以一定的礼数规范作为调节手段,“礼”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但百年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忽视中华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诚然,我们应该摈弃旧礼中维护等级、束缚个性、不思进取的糟粕。但是许多传统礼文化,今天仍能为我们所借鉴。我们当取精用宏,使它更合乎国情、合乎世情,如果“礼”能焕发新意活力,对于现代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建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礼”在现代社会逐渐被引申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敬爱,具体演变为礼貌、礼节和礼仪。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应具有的相互表示谦虚恭敬、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及其行为准则。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行为别是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温厚、哀悼、慰问等并给与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和规范。礼仪表示礼节和仪式,“礼仪”中的“礼”字表示尊敬、崇敬之意,多用于对他人的尊重,“仪”指仪容、仪表和举止,是“礼”的形式,包括礼节、仪式,是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礼”和“仪”合在一起,就是以审美的方式表达崇敬之意。

三、中国传统礼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1、以知识为导向,实现礼文化的正确传教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知识的传播。“十年浩劫”对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学生对国民礼文化知识的了解,显然无法领悟中华民族礼文化精髓,更无从谈起充分发挥礼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而这却恰恰又是当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礼文化课程应与其他德育课程一样引起重视,准确把握中国礼文化中优良的传统道德思想精髓,将礼学文化的“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理念融入到思想教育课程内容中,是推进大学生礼文化教学完善与改革的关键。

2、科学发展,健全礼文化教育的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礼文化教育体系仍不够完善,存在有“意识”无“重视”,有“需求”无“要求”,有“引导”无“督导”等现象,导致大学生对礼文化了解不足、实践技能运用不够、意识习惯明显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构建科学完整的高校礼文化教育体系迫在眉梢。实现礼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就要在系统、全面的教育工作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礼文化的真谛,在机制构建中遵循正确的方法,做到明确礼文化教学的目的、确定学生培养的目标、确保教学任务的执行、保证教学成果的监督与评价,通过“阶段性培养”、目标管理等方式方法,实现大学生礼文化教育的“全程控制”。

3、以人为本,坚持礼文化的“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永远是一种文化、一类思想、一项制度得以永葆生机的原则。如果仅仅把礼文化的传承,变成是一种旧礼制的沿袭,一些礼节的繁文缛节的形式化,不能走进学生的心底,不能促进校园的和谐,不能增进同学和师生的和睦,不能提高大学生形象在社会中的美誉度,这样的思想文化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更不会在大学校园中存在下去。在礼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科学制定修身培养计划,把礼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使大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技能、体悟礼文化的思想精髓。

4、全员参与,扩大校园礼文化思想的传播

礼文化建设离不开全员的参与。高校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及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贯穿礼文化教育,应重视学校教师队伍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倡导这支队伍“学礼”、“知礼”、“用礼”,甚至将这些要求量化地纳入到对教师考核的指标之中。并且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礼文化教育,还应将文化传承理念融入整个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教育环境,真正发挥礼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P73.

[2]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P5.

[3]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P3.

[4]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和谐社会建设[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3) .

[5]曹亚芳.论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现代转型[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顺德区选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京族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105-02

《义务教育课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京族是我国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京族地区学校中,语文教师将京族文化与作文课堂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并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将京族的民俗民风以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传承和弘扬京族传统文化。

一、依托京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质作文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对世世代代生活在京族三岛上的学生而言,京族三岛就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作文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开发京族文化中优质的作文资源,生成和建构课程资源。在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突破语文教科书的限制,重视学校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改变以往局限于校内教学,将教学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自然类资源、人文类资源和社会类资源;密切关注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二、收集京族传统文化素材应用于作文教学

优秀的作文课程资源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上,要收集京族优秀文化素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作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弘扬京族传统文化。

1.收集京族传统文化作文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眼睛捕捉身边的故事,用耳朵聆听生活中的信息,用敏锐的眼光关注社会和家乡发所生的大事和变化。作为一名当代京族学生,要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和自然人文景观。例如,京族的起源和历史,京族三岛富有地方特色的各村哈亭,誉有“金滩”美名的万尾沙滩,类似杂技般的濒临灭绝的京族渔民高跷捕鱼捞虾技能,京族的哈节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京族传统文化素材分门别类,并将这些素材充分应用在写作中,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体验与了解京族传统文化。京族的学生要熟悉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收集足够的文化素材,才能在写作中充分展现京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教师要将作文教学与京族文化资源相融合,然后根据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的实际要求,把京族文化与作文教学进行同步链接。例如,一年一度的哈节是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哈节盛会,看到“哈哥”“哈妹”们尽情歌唱时,应同步链接到民族文化的体验,学生就会在作文中描写出隆重盛大、欢快热闹的活动场面;组织学生参观和走访京族渔民的古民居和古村落,参观京族民居特有的干栏式建筑,辨识各村落哈亭,聆听渔民腔调各异的哈歌。这些体验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描写出乡史乡貌、各类别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效融入京族传统文化,使所写文章更具全面性和真实性,从而传承和弘扬京族传统文化。

三、充分挖掘京族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文教学不是教育学生埋头苦干,更不是让学生凭空捏造,而是让学生从语文教科书中抬起头来,迈出校园,走进社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用心感受生活的魅力和五彩缤纷的现实社会。

1.拥抱自然,采摘新鲜信息。作文教学不是将学生“囚禁”在课堂里闭门造车,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大千世界,拥抱自然,采摘最新鲜的作文信息。京族三岛到处都是景点,处处都(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05页)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高跷捕鱼、拉大网和赶海等渔民的生活;带领学生到渔民家中了解京族特有的调料“鱼露”制作过程;带领学生到海滩上认识各种海洋生物,如“沙马”,其营养价值极高,或寻找京族称之“风蟹”的小螃蟹。在拥抱自然和寻找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的体验中,学生自然会迫不及待地以写作的方式表达所见所闻,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2.领略社会,了解古往今来。京族的历史悠久,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京族的历史以及仁人志士,并阅读关于这些名人轶事的文章;组织学生走进京族岛民生活中,了解京族的习俗;收集岛上居民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比如,京族人逢年过节都要举行的活动,学生可以从这项极具参与性、观赏性的大型活动中捕捉到许多鲜明的写作素材。此外,京族还有哈节和东兴红木节等节日文化,这些京族文化融入各种时代的元素,链接着即时的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充当小观众、小记者和小司仪,使得他们既可以挑战各种角色的体验,又可以积蓄丰富的生活经验,促使京族传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金融学专业 本科教育 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工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金融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从思想认识、培养计划、师资队伍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部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2.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转贴于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1.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金融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一定金融理论知识,熟练和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本技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按照协议,我国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金融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基金机构以及保险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越向纵深发展,对金融人才复合性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高校应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指导书,学生可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一支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达到教育部对师资的评估要求,我国高校引进教师时,过分强调学历、职称,无形中淡化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这些老师虽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逐步实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学校应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安排教师有一定时间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从事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熟悉该单位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事科研活动。第二,建立一支有政策保障,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实验管理中来的实验队伍。要求实验室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第三,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学历层次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验教学顾问,优化师资结构。只有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人才才有保障。

3.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在金融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践教学未能起到真正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以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应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同时,还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将来求职的关联度,还可以聘请本专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人生发展。

4.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二级学科,且具有金融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学生四年的金融学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安排总计不少于1年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内模拟实验室,可通过购买相应的软件,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位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时实务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弥补金融企业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定,建立稳定的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实践教学基地,金融企业能够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节约人才选拔成本和培训费用,也可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金融企业的了解,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汪祖杰. 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 南京省计学院学报 2007(2)

[2]王东升. 金融业发展与实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浙江金融 2008(10)

[3]徐扬、戴序. 构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现代商业 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