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5:21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理论与实践

引 言

随着素质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中《建筑工程施工》这门课程更加要注重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主要是由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展开探讨。

一、《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学习中较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主要是对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与方法、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学习,其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如:专业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等,其专业性主要表现在其课程中有较多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其实践性表现在课程涉及了众多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实践总结,其内容中涵盖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典型的施工工艺与实践操作过程等;其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其课程涉及了力学、测量、材料、地基与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课程,教学的内容较为广泛,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1]。

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结合理论与实践是十分重要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其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社会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合素质教学的需求,符合教学发展的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还能够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其教学不断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对建筑行业中新工艺、新技能、新材料的了解,从而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持续发展。

三、《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其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其课堂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学实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施工过程与施工方法等仅是利用语言进行描述,缺少必要的教学影像与教具,学生通过语言描述不能形成感性的认识,虽然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施工知识,但课堂缺乏活力;同时,教学要求严重制约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仅有的教学影像也被延期播放,在播放时,教师缺乏指导,导致学生未能对施工中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与掌握;教学安排不科学,课时较少,在教学中,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流程不能全方位的讲述,导致学生对施工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

四、《建筑工程施工》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对策

(一)提高教学中对理论与实践的认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要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二者的结合符合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其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并在实践中,将其进行有效的巩固,使学生达到全方位的掌握与吸收;在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让学生明确施工中具体的流程、工艺与材料等,通过实践,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更新教学手段,保证理论教学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理论教学,要不断更新其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进行学习。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方法要不断变化,使其更加丰富,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的教学水平,顺利的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教学。其中教学手段的更新,可以积极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从而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理论知识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提高教学效果,并保证其教学质量。当教师讲解具有较大难度的内容时,可以将具体的内容通过幻灯片进行播放,要求幻灯片要简洁、明了,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其理论知识,进而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知识体系;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教师要对短片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通过短片,对理论知识能够更加深刻的记忆。通过上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将能够更好的传递其理论知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主要是由于其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实践,是对施工实践的总结,将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学科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学习,才能对其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进而促进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其专业技能,使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这一门课程具有加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与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践设施与实践场所,从而展开高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丰富其实践,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联系实践的场所,将学生带入施工现场,使学生对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材料等方面形成更加真实的体验。在施工现场,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指导,让其了解基坑、钢筋的连接、混凝土的浇注与其他施工等;同时,教学要鼓励学生自身进行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学习与观摩,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3]。

总 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教学要注重两方面内容,即:理论与实践,主要是由于课程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同时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存在问题,制约着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文中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对策,相信,通过二者的进一步结合,将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莲,宫广娟.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核心课程行动导向教学实施载体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3,12(06):37-38.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职;《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实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77

0前言

《建筑电工》课程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掌握和运用建筑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建筑电工相关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电工事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前沿,为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通过对建筑现场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在实训、实习等实践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土木水利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和加工制造类机电相关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通常出现《建筑电工》课程套用机电专业教师和实训设施的情况。由于教师对于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现场管理、建筑电动设备等了解不深,导致现阶段的《建筑电工》课程授课内容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照明线路安装、电工仪表使用等,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配电、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现场危险环境因素与雷电防护及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等就一知半解。

依托就业调查的反馈,目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建筑电工课程与岗位标准严重脱节,毕业生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通常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大纲(试行)》的岗位要求。《建筑电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毕业学生对现场施工专用电动设备设施认知和操作技能的缺失,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也成为了安全施工的不确定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学校从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

1开发教学资源,实现理实一体

北部湾职业技术W校建筑教研组与机电教研组通力合作,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形成教学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培养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建筑电工。选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编写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细节丛书》之一《建筑电工》作为教材。根据教材分章节制定教学计划、制作课件、编制实训任务书,同时整合动画演示、场景视频等内容形成一个高效的教学资源库。统筹制定《建筑电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按章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每次实验课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实施步骤设计。在教材选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制定、实训室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问题上统一思想、分工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调查论证,共同完成任务。采用特种专业培训教材作为课程教材,并以此教材为依据建立教学资源库,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多维度开发《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资源,形成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教学任务书、模拟动画视频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将《建筑电工》实训课程分为十个工作任务,采用将工作任务与知识点结合的任务式教学法推进实训教学。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动画和视频等讲授知识点、演示操作过程和组织开展实训,让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易解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训法、协作学习、问题解决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任务导向、演示观摩、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各授课教师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标准要求,结合授课学生的特性,精心设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通力合作开发《建筑电工》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友好合作氛围。通过任务导向的教学,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讲训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增强建筑电工教学实效。

2建设实训基地,强化实训组织

近年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多为依靠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学习电工知识,实训场景与工作环境相差甚远。依托自治区重点专业建设计划,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的改造,为培养合格的建筑人才奠定基础。通过调查学校及自治区内中职学校《建筑电工》课程实训开展情况,了解现有实训条件与专业需求的差距。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了解建筑电工操作证培训情况,商讨联合建设建筑电工实训室事宜,进行联合培训考核。

通过调研和咨询,制定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方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招投标工作,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同时积极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结合专业发展情况凝练实训室文化。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室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利用学校争取到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室建设项目建立建筑电工实训室,与机电学部现有的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形成互补关系,搭建教学实训的硬件环境。同时加强实训室的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实训室文化,更好地为建筑电工课程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联系本市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实习,积累建筑电工实践经验。

不断完善《建筑电工》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训教学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利用学校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契机,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逐步建成了接近施工现场设施设备的建筑电工实训室,改善实训环境,设计与实训设施设备相适应的学习任务书。

3建立评价体系,推动教学改革

对于《建筑电工》这样的技能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理论水平评价、设备认知评价、操作能力评价、创新应用评价及授课效果评价五大方面。使之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绩以及课程的理解和创造性等应用能力做出有效评价。

参考职业教育类部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面向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评标价标准、评价表、评价报告等,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实施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并激发教师传道授业的进取心。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选派培训、相互促进、形成成果等形式完善《建筑电工》课程组教师的教研机制,为推进《建筑电工》课程改革提供强劲动力,为提高《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反复的改革和强化下,《建筑电工》课程的理论知识不断夯实,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授课及企业用工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4形成教研机制,助力教师成长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推动了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学、教研新常态。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年轻、富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我们逐步建设成一个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学科研能力训练与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训教学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听课、评课、分析、总结、提高的教研体制。

教研组根据“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责任管理C制,将相关内容配给教研组教师并设定完成时限,教研组定期开会检查、分析、总结项目完成进度,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引导电工专业教师与建筑专业教师深入交流、通力合作,形成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评课、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的教研制度。同时,教研组对精品课程相关经费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015年以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设定为重点建设专业,投入500万元进行专业实训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学校将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是推进“学部-专业-课程”的规范化模式的建设,通过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室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专业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促进教学与教研的相互融合。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大促进学校机电学部与艺术学部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理念碰撞和实践中形成新的教研成果,两学部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的50%。本课题在学校2014、2015级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装饰专业推行,直接受益学生800多人。同时通过积极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建成实训室运用到建筑电工操作证的培训和考核上,每年培训建筑电工600多人次。

通过建设建立起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修正和完善,并逐步向市内兄弟学校辐射、与自治区内外相关学校交流。《建筑电工》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让更多的教师自如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学习,为建设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克凤.建筑电工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2006,(S1).

[2]李巧鱼.《建筑电工与电气设备》教学中的逻辑分析[J].科技资讯,2014,(31).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3

笔者对高职给建筑专业教育与教学的研究重在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以及建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做了详细阐述,同时,笔者认为工学结合背景下,建筑专业课程设计需要恰当的学习情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厚实的人文素质背景,因此,有必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工学结合、理实融合的教学环境。

一、高职建筑专业课程体系配置问题

由于高职建筑教育兴起晚,基础薄弱,师资队伍参次不齐,高职建筑专业课程设置还不很全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建筑专业要以培养一线建筑实用人才为目标,对传统偏向学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加强实践课程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建设。高职建筑课程要明确建筑的职业和行业特性,具体课程要把握好建筑工程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并对每一专项能力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详细地划分教学单元或模块。

二、高职建筑专业基础教学现状与问题

现在,大部分院校依然进行着理论与实训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实训教师也是脱离了理论,单纯的讲实际操作训练,建筑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地各自孤立进行,学生在这种教学状况下,只能厌学,只能是无积极性的进行,这样必然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建筑教师如不能形象化的教学,必然引发枯燥的教学氛围,如再不能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势必影响教学结果,建筑教学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师生要互动,学生要成为主动学习者、自主构建者,行动者,教师要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导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高职建筑专业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必须在真实(或实训)的工作场景及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环境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只有实现课程教学实践化,才能培养学生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高职建筑专业实务教学与课程改革

(一)高职建筑专业实务教学

高职建筑专业的实务教学必须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进行实训为主的教学训练,采用模拟训练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对行业现状、岗位人才需求、人才培养需求的分析,认为高职学生应该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性知识和管理技能以及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围绕岗位工作的特定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职业意识。职建筑专业实务教学始终贯穿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新职业教育理念,完成了学生顶岗之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取得的大量教学改革成果,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结果。

(二)高职建筑专业的课程改革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高职建筑专业的课程改革要以建筑施工过程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建设,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

高职建筑专业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理解建筑结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与结构构造措施利。用材料、力学、构造、结构等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结构方而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学习,学生掌握建筑结构方而的基本概念、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基本力学特点、应用范围、材料性能、结构体系、抗震概念和结构构造的基本知识,以及施工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技术措施。使学生学会从实际工程中抽象出计算简图,掌握快速计算方法,比较各种建筑建造时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案。

四、高职建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

高职建筑专业本身是一门注重踏实学习的工科专业,对基础要求也高,而大部分高职学生由于升学时的基础环节薄弱,面对难度较高的建筑专业理论和建筑实训时,普遍存在心浮气躁、追求功利、急于求成、诚信缺失等问题,小部分高职建筑专业学生心气浮躁,在专业学习、实验实训、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不扎实、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思考问题不全面、心理素质较弱等问题。

高职建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具有着有着重大的意义。学校注重提升高职建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在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定位,预期岗位选择,求职过程中的面试中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体现,和谐地进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分工等方面都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高职建筑专业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转变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提升学生对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课堂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221-01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们将来更好地就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学校不能再将课堂理论教学放在首要位置,而是要将实践学习跟课堂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学生们将来毕业后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1.1 是学生学会现场施工的必然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工艺等方面在选择过程中,必须经过施工现场的考察以及对施工企业本身技术水平进行详细研究后才能得出最终结论,学生们只有经过现场考察才能对施工有着更为详细的了解。例如:对施工工序、混凝土运输方式等都必须经过实际考察才能做出最合理的选择,而这些现场施工状况是课本上老师不能准确讲解的。

1.2 是学生们积累施工经验的必然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工艺等方面的选择都必须符合建设部门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因此,学生们到现场进行实践学习,学生们要多跟这些部门专家进行接触、交流、学习,使得对建筑工程方案选择方面的意见有着更加详细的了解,从而对学生们以后从事施工工程相关工作积累丰富的施工经验。

1.3 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然要求

建筑施工要学施工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课本上只能教会学生一些理论知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必须多去施工现场进行实践学习,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2.1 理论跟实际没有形成有效的连接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将理论课放在重要位置,课堂上教师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讲解理论知识方面,同时考试也是主要对学生们掌握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对于学生们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几乎没有进行考核,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将大量的时间跟精力放在理论学习上,对于实践操作没有重视起来,同时学校也没有跟施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能安排学生们去施工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所以学生们将来毕业后会有很大一段路程要适应,这对学生们将来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2.2 缺乏明确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且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还没有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从而直接导致学生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岗位要求。因此,学校的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没有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还依然按照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人才,这种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这严重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健康发展。

3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措施

3.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技术课堂教学中,使其与现场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是讲解建筑施工原理的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跟实践有效联系起来,但是收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难在所有课程中都安排学生们去施工现场进行实际学习和参观,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某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施工现场的录像和照片,还可以播放现场模拟视频等,从而让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施工现场的真实状况。

3.2 明确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目标

学校必须改变当前施工技术教学专业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局面,从而有效的解决学生严峻就业的形势。学校可以跟当期施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清楚当前市场上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定期派学生到现场进行实习,使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授课,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专家,倾听专家经验的讲授,让学生们明白自己将来朝什么方向发展,现在在什么地方加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激励学生多去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和学习,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为学生们将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所以要求该专业的教师一方面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都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因此,教师还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现场施工经验的积累,以便能够很好的传授学生。例如:学校可以定义开展施工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教室门多参加、多讨论、多学习,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另外还可以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派教师到施工现象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使教师能够亲身参与到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去,只有教师理论跟实践能力都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给学生们讲出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有利于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为学生们将来更好地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不断变化着,而建筑施工技术又是实践性、专业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对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和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智力技术型为辅的企业,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建筑施工企业承受着国内外行业的激烈竞争。在竞争中,让大家清醒的认识到建筑施工管理和技术人才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的突出作用,如何提高建筑技术人才管理,预防技术人员流失,全面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人才资源培训和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管理意识,创新人才管理理念。

在实施过程中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现象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为改变这种不良风气,企业应该建立一种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有效管理机制,确保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人才在施工中的战略地位,使技术人才发挥出应有效能,从而为企业规范经营开拓出更大的效益空间。

二.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给我国建筑市场提供合格的综合类人才,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包括教学环节的配置、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等,它规定了专业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以及能力需求。专业培养计划不仅是制定各项配套教学文件的依据,而且是实际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建筑工程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建立具有建筑行业职业特点的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等教学体系,为此,建筑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该结合实际,以就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制定科学的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并突出和强调建筑行业的专业特色,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拟教育以及实习基地实训四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够掌握建筑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能够通过各种实训和实践,获得相应的动手操作经验,为建筑行业培养出不仅理解建筑工程技术,而且对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都精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此来体现新型的职业技术教学特色,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使得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在没有毕业或者毕业时,就可以达到直接上岗就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缩短了企业员工的培训时间,为建筑行业节省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飞培训成本。

三、采用多种形式,积极选拔人才

人才的选拔与使用应遵循扬长原理,即将人才用到最适合发挥其才能的地方,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主要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重点是建立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才选用公开招聘制度。

具体实施中,应坚持五项原则,即党管干部的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程序办事和接受监督的原则。同时体现以下几个特性:(1)市场性。使用人单位依据岗位条件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选人,符合条件的个人可自愿报名,双方具有平等的选择权利,经过报名、审查、考试、考察,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向选择”和“双赢”;(2)公开性。即公开选拔、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都把岗位、条件、规则、结果等各个环节进行公开,以接受各方监督,避免暗箱操作;(3)公平性。即所有竞争者都能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没有特殊参与者,避免“平衡照顾”,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4)公正性。即选拔、招聘、竞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每个环节都有纪、监部门和职工代表监督,工作过程严格、严密、严肃、严谨;(5)合理性。即打破人才的单位所有和地域界限,选人视野由小圈子、小范围扩大到一个面、一个整体,使人才在企业内部有序流动,即减少一些单位的人才积压,也满足一些单位的人才急需,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尊重、作用得到发挥,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四.加大技术人才的开发、引进及培养力度

当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发展的瓶颈时,许多管理者会想到创新,而实现创新就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如何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来实现建筑施工工程的高端性和吸引力,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引进人才,对一些极具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不拘一格的积极引进;二是使用人才,使用人才最基础是尊重人才,尊重他们的知识、技术、和研究成果,并择取适用到施工一线,实现才进其用;三是注意留住人才,技术人才是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建筑施工企业要善用感情、待遇、发展等各种方式,为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的降低技术人才流失。

企业只懂使用人才,不去培养人才,长而久之,就会对企业的更大发展产生阻滞。建筑企业应该在技术人员的培养上加大力度,比如定期输送技术人才接受更系统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开发研讨;定期学习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知识等,通过上述措施可实现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

五.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的企业薪酬制度

薪酬是对所有员工进行物质激励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和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利用强化岗位职责和效益考核,使薪酬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鼓励技术专利、成果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钻研和创新激情。

六.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建筑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施工现场的分散性、人员的流动性、艰苦的劳动条件及员工技术力量薄弱等因素,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而企业文化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同样重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本身特点,营造出一种忠诚理念、团队意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留住专业技术人才,用好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结论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建筑设备 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施工 优化教学

建筑设备课程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重点课程。课程中涉及的内容既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我们必须对建筑设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一、建筑设备课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的重要地位

(一)建筑设备课的教学内容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

建筑设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简单来讲就是对房屋建筑中的水、电、暖三个方面的知识。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学中需要掌握的水、电、暖的设计要点。同时,建筑设备安装属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与建筑各工种联系性很强的课程,是从事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和工程监理都需要学习的一门专业的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将来从事的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建筑设备课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习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二)建筑设备课程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建筑设备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是建筑中会遇到的水、电、暖等的设计和安装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型和专业性,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所具备的特征。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要培养的就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变能力的人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够面对不同的建筑情况进行设备安装服务。因此开设建筑设备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设备安装的能力。另外,建筑设备课程还是进行建筑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学好这门课是每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必须做到的事情。

二、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聘用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授课

建筑设备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涉及到的学习内容包括水、电、暖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从事建筑设备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较全的专业技能,最好讲授新知识点时能同时兼顾三者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能够利于学生的融会贯通。除了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之外,教师还应该有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经验,能够将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另外,学校在选择教师时可以选择一些有着丰富建筑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选择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教材

建筑设备课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针对建筑设备课程所编写的教材也不在少数,为了推进教学改革的进行,我们应该注意选择一些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另外,建筑设备更新很快,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以在选择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意建筑设备教材与建筑业的发展同步,在教材中应该收录一些专业的工程实例,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接触到一些建筑工程的实例,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三)采用先进的授课方式

随着科学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多媒体设备等一些先进的技术辅助课堂授课。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有很多的区别,传统授课方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差,不容易进行思考,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建筑设备安装的过程,并且展示一些图片和工程的实例,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对于学生学习建筑设备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能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运用实例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学习建筑设备课程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一定的实例进行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使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课应该保持30%以上的比例,教师要特别注意强调建筑设备安装和建筑各专业工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优化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很多中职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都将“水、暖、电”三部分合成一本教材让同一位教师授课,但是每位教师的专业不同,很容易导致三部分教学内容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计划上,学校可尝试将“水”“暖”“电”三门课程独立开来,适当增加课时,并集中在同一学期进行授课,由水、暖、电专业对口的教师讲授。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优化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全面、更专业的知识。

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当前的一个热门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建筑工程施工,如何让这些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建筑设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其实用性,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勇,刘畅荣,王汉青,寇广孝.地方教学型大学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4).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建筑安装 安装工程 建筑工程 建筑施工 施工协调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安装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安装工程能够高效完成,就需要在预定工期内、预定费用内完成质量达到设计标准。为了确保建筑安装工程最终成果能够得到认可,需要对施工各个环境进行协调,综合各类资源,确保工程质量。

二. 现阶段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其建筑电气施工环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着来自于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工程技术上缺乏管理 由于目前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相关施工人员所涉及的具体施工项目往往都较为复杂化,且其中所牵涉到的科技要素也逐渐增多。就电气施工环节的弱点工程而言,弱点工程要求技术性与工艺性并行,因而为了保证弱电工程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必须加强对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与安装工艺的管理工作,以及做好相关技术文件的存档归类。总的来说,弱电系统工作作为整个电气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求的是施工单位在其系统设计与具体设备安装等各个环节上做好认真检查工作,依靠有关的标准与规范条例,是整体技术操作受到科学规范性的管理。 2.质量管理问题有待解决 在现今社会中,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而这些所揭示的即是相关施工单位对于整体施工质量的把控欠缺。就电气施工环节来看,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ISO09001系统工程质量体系标准,必须保证在电气施工中,施工制图的规范性、具体管线施工得到监督检查、配线规格符合审查标准、主控设备质量有所保障等。而目前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的实施,也就是说,施工单位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重视度还有待加强。但是忽视质量问题的电气施工操作最多只能是侥幸躲过一时,当安全事故发生时,具体施工单位最终还是要承担由事故所带来的恶果。

3. 设计质量问题 建筑安装工程都是经过严格的设计和审核的,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大部分工程质量事故都是因为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因为不合理的设计不仅造成了工程事故,并且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主要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他们在设计过程中,责任心不强,没有按照勘测设计的原始资料进行设计,或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设计,造成设计不合理,有些设计人员为了超赶工期,忽视了细节设计,草率的套用标准图,脱离实际;设计人员素质差,缺乏设计难度大的工程实力设计单位缺乏质量保证措施.

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专业协调与配合 1.土建单位和装修单位间专业的协调配合 从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来看,土建、装修和安装等专业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各专业之间即互相影响牵绊又互相促进制约,只各顾各自行安排施工,对其他专业的施工要求不管不问,是目前建设项目施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工程返工、整改、拖期等等情况不胜枚举,也给项目成本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 在一般的建设项目中,土建施工单位往往是作为总承包出现,作为一个好的项目总成包,除了要管理好总包自身合同范围内的施工内容外,更应该关心并了解参与项目建设的其他专业的施工需求和技术要求,将其纳入总包统一的管理框架下,无论是总包直接分包队伍,还是业主另行外包的专业工程,进到施工现场均应服从总包单位的统一管理,在质量目标管理方面,各专业分包工程也必须响应总包方大合同中约定的质量目标,专业分包合同中约定分包工程质量目标至少不应低于这个目标。 在技术管理层面,各专业队伍应对本施工工作面内其他专业的图纸进行对比了解,例如:土建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必须掌握该区域内安装预留孔和预埋件的具置、尺寸,避免事后开凿安装;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和装修的设计图纸,了解整个建筑的构造特点和装饰特点。 土建、装修和安装都是建筑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间相辅相成、联系密切。但作为独立项目各自有各自的运行规律。根据安装工程的阶段特点,在砼结构施工阶段,主要安装电气、管道,其他工种处于准备阶段。此阶段这两个专业与土建专业的配合最为频繁和密切。了解其间的规律和内在联系,才能有序有效地做好项目间的协调配合。 

2. 内部协调与配合 建筑安装施工一般涉及管道、电气、空调通风、设备四大专业工种,各专业施工又可分为若干阶段进行。要做好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总体及阶段特性,以便在实际施工组织中能够合理、有序、有效地安排各专业之间的交叉施工。 一般来说,管道专业阶段性较强、周期较长,电气专业阶段性较弱、系统性强、周期长,空调通风专业阶段性强、周期较短,设备专业区域性强、周期短。 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专业安排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的问题。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工艺等应有所了解。从技术方面讲,搞好各专业协调配合,一定要把好熟悉图纸、认真会审、内部会审、内部技术协调的关口,务必保持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无阻。

3. 工程施工过程中前方和后方的协调 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建筑施工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个共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 有共性必有个性。在高层建筑安装施工中,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必须紧紧围绕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各项特性来进行。为此,必须了解各专业施工形象进度计划,以便及时、合理地调配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 各专业总量、插入时间及在各阶段的工程量均不尽相同,根据动态组合原理,结合各专业阶段特点,合理组合各生产要素,达到前、后方的有理、有序协调与配合。

4. 安装施工协调与配合的实质 总的来讲,协调与配合实质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就是运用项目法动态管理原理,优化组合诸生产要素解决协调与配合辨证关系。国际管理学界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得出了“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及“效果高于效率”这两个结论。这值得深思。从统筹的角度来讲,“做正确的事”涉及的是组织合理化或理事的问题,而“正确地做事”则涉及计划优化或理用的问题。通俗地讲,就是首先要明确该做什么事才是合理的,然后才是如何正确地把该事优化做好。

四.结束语。

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与协调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施工中不仅仅要关注保质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更要注重施工机械和操作人员的统一协调,综合各类资源,切实提高建筑安装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建齐 建筑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施工协调与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2]苏笋然 谈建筑装饰工程与安装工程的协调配合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12年11期

[3]门志斌 建筑安装工程与施工协调分析 [期刊论文]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年6期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8

Wang Renjun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 113001)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113001,China)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课,也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的最主要专业技术课。传统板书式讲授教学已无法满足当前培养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由此,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置进行教学分析和探讨,从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Abstract: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main technical cours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relevant major, also is the most mai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urse about train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ersonnel.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blackboard writing has failed to meet the teaching goal of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training the ability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u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s setting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us to cultivate technical applied talents who meet the demands of requirement of the era.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技术 培养 能力 教学分析

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ivili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training;ability;teachin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19-01

0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课,尤其是对要培养具有技术应用型的高职学生来说,《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就更为重要。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传统板书式的讲授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培养要求。根据现状,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设置进行如下教学分析和探讨,从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1理论知识掌握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理论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运用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地基基础、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课程的知识,以及相关规范、规程来解决建筑施工中的问题,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所以,按传统的板书讲授的教学方法来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非常困难。建筑工程中的分项工程种类繁多,施工的工艺方法也是千变万化,而且每一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都是冗长的、干巴巴的理论。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在传统板书讲授的教学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技术或者实验教学,将各种工程的施工工艺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或者观看建筑工程的施工录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客观清晰,加强了学生对各种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的认识。

2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是要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建筑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实验技能操作训练和建筑工地实训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施工技术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在实验操作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一些施工项目,如轻型井点的基坑降水与排水的模拟实验、不同墙体砌筑与质量验收的砌筑工程实验、钢筋混凝土工程实验(模板支护、钢筋下料与绑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护、拆模等)、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的吊装模拟实验等,在每一个实验的操作环节中,都是对一个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流程的建设过程,这样既使学生巩固和运用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建筑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在建设期间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在建筑工地的现场实训期间,指导学生要跟踪观察在建工程,比如观察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等,通过学生自身的现场观察和技术人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建筑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的认识以及建筑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要求,既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也增加了学生自身的施工技术经验,为将来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员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3 识读建筑施工图纸能力的教学分析建筑设计施工图纸、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以及相配套一些施工图纸的识读能力都由其他相关专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建筑工程案例进行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施工图纸的分析阅读能力和绘制能力。例如根据某建筑工程的资料和施工图纸内容,让学生来完成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模板系统设计、钢筋下料单的计算等内容,既考查了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和绘制相关图纸的要求;也可以通过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吊装组织的课程设计,根据学生自己绘制的施工图纸在实验室中进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吊装的模拟实验,以检验其设计的合理性。这些都有助于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要求。

2.4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归档能力的教学分析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工程技术和质量的文件。它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的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和声像、缩微、电子档案等内容。而对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具备对施工文件资料的归档整理记录的能力。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施工结束的各种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过程需要用填写记录的施工表单及施工质量验收表单同时加以介绍,根据施工文件的特点要求学生规范填写各种表单内容。这样《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设置更为系统,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日后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工作具体事务的认知,了解施工建设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从而既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为建筑工程结束后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提供了方便,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填写、记录、整理的能力要求。

3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最主要的专业技术课。《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因此,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这样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分析,以此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小凝.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7,(20).

[2]陈晋中,常跃军,王兆.建筑施工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李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创新策略 建筑工程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分析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建筑管理现状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运行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的项目建设越来越多,这种高强度的建筑建设对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对建筑工程的相应管理上必须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完善管理体制时需结合先进建筑工程的现状,给目前建筑工程实施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策略,而这种顺应时代的新管理策略的提出,不仅提高了建筑管理能力同时也是间接保证了建筑公司本身在经济市场中的经济地位,具体缺乏完善之处分析如下:

1.1工程管理中缺乏新的管理概念

在建筑企业寻找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竞争挑战,这种高压力的挑战让一些只顾眼前发展利益的企业依然抱着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企业运行方式,企业中的资金配置不平衡,在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招聘上花费了大量资金,但是对工程管理机构的虚设和管理人员的召集方面却关注缺失,其体现就是管理观念陈旧,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1.2 在实际运作中缺乏正确的工程管理方法

谈到在实际运作中缺乏正确的工程管理方法,可举一例,比如:在工程管理中,某些决策层领导不能做到根据不同的建筑特点做到实地考察,只是一味根据以往的经验制定进度计划,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实际进度却不能和计划相吻合,给施工计划带来麻烦和后遗问题。同时进度计划的制定,没有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制定,仍然沿袭古老的横道图编制,在对结算款的处理上也不够合理,结算款通常都会因某种理由拖延而不能及时结算,这样做法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一点,在工程控制方面也缺乏合理手段,日常控制和前期控制上都缺乏理论知识和正确方法的实践。

1.3工程项目管理中缺乏相应的人才建设

目前,建筑施工中,人员中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但是,由于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文化知识的限制,导致在实际施工中牵涉到专业性操作时不能熟练操作,这种状况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同时,不能熟练运用新设备也使施工的质量和速度都收到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正确的设备操作,很容易造成违规违章现象,因此,以上所述是企业方在人才建设方面的管理不足和对专业化人才招揽不够,都是企业缺乏人才建设的表现。

二、探索建筑管理的创新策略

通过对现今建筑上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读者也了解到,在建筑工程管理上有许多不足和难题需要面对与解决,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创新策略的实行也是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能跟得上时展的重要前提。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时高质量的完成,管理体制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企业应当对及时意识到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同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项目的高效运作产生发挥作用。

2.1探索建筑管理观念上的策略

建筑企业要想持久发展下去,就要有自身的发展理念,这些新理念要保证新而合理,才能让企业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相应的,企业也要做到管理理念上的创新,这种新管理理念的建立,最根本的创新还是要求企业抛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对建筑管理重视起来,只有企业本身对管理的发展充分重视,制定了长远的规划,才能保证企业中的管理机构的建设,管理人员的招募,管理资金的到位,这样的管理才是真实的落到实处的管理。

2.2探索建筑企业管理技术上的创新策略

建筑企业施工中的人员、工序、物资各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没有具体的管理不仅造成工程进度质量等等繁乱,还会给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带来很多不便。而管理技术上的创新,可以给建筑企业管理带来新的管理形式,比如: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但适应进行大任务量的管理,同时,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图纸、管理信息都进行了数据化,方便查询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和及时发现施工问题,这种高效率的建筑管理模式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

2.3探索建筑企业管理机制上的创新策略

建筑企业在旧的管理体制中,对责任分工不明确,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在施工时做到各个项目具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把明确的责任分布到各部门甚至个人身上,这样详细的规划,不仅使责任明确化,同时也督促着各方面人员工作进度的完成效率,并可在施工的各个时间段制定不同的计划,保证施工有条理的完成。

2.4探索建筑企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企业在保证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保证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尤其保证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优良,比如企业应定期对一线从业人员在新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新设备的专业操作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在此基础上注意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保证人员后备力量的充足。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创新策略的探索,论述了建筑管理方面的现状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强调从企业管理的机制、理念、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做到创新化建设,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做到更完备更顺应时代要求和发展,保证建筑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所有叙述仅供同行业人士了解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的诸多不足和难题需要面对与解决,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索,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认为这些创新策略的实行,是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跟得上时展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许飞.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价值工程》,2010,15.

[2]潘朝文.论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中国科技纵横》,2011,13.

[3]项志丹.建筑工程管理与经济学分析.《科学与财富》,2011,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