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市场份额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4:18

市场份额论文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1

1铁路在运输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1.1铁路在中长途运输中占有绝对优势

客运方面:以200km和1500km为明显的转折点,200km范围内旅客首选铁路作为交通工具的占46.7%,200—500km范围内首选铁路的占86%,500—1500km首选铁路的占86.3%,1500km以上旅客首选铁路的占66.9%。200km以内铁路与公路“平分天下”,200—1500km铁路占据绝对优势,1500km以上铁路基本上“三分天下占其二”。

货运方面:铁路在500km以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500—1500km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200km以内货主将铁路作为首选运输工具的只占32.5%左右;而在500—1500km范围内则占到了73.6%;在1500km以上,货主首选率近70%。

1.2安全是铁路的显著优势

旅客和货主普遍把运输安全作为选择交通工具的首要因素,对铁路安全的认可度最大。旅客选择铁路的主要因素中,安全居首位,比第二位高出近11%(详见表1)。旅客和货主对公路安全的认可度只是铁路的一半(详见表2)。

表1旅客选择铁路的主要因素

安全舒适快捷方便价格合理正点服务周到其他人数5432933112862562461972比例(%)25.113.814.613.51211.69.30.1

表2选择交通运输工具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公路铁路价格时限方便安全服务质量人数1241526811645比例(%)3.810.74.88.23.2人数20812916623873比例(%)14.79.111.716.85.2

1.3运价低对旅客货主有很强的吸引力

价格始终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运输市场中,铁路的价格最低,对旅客和货主有很强的吸引力。价格低是调查对象认可的第一条优点。在短途客市场,公路可以凭借车流密度大等优势,使旅客为了快捷而忽略票价的少许差别;里程越长,铁路的价格优势则越明显。

据了解,1998年4月1日铁路调整运价后,货物的基本运价为4.15分t·km,加上铁路建设基金3.3分/t·km,也仅为7.45分/t·km;而公路运价基本在0.4—0.7元/t·km之间浮动,远离于铁路运价。同时,铁路运价“递远递减”,运输里程越长,相对于公路来说其价格就越便宜。客票价格也是这样,以邯郸站为例,邯郸一石家庄普通汽车票价为20元,豪华汽车为35元;火车普通汽车票价157元,豪华汽车达到182元;而火车普快票价74元,双优车票价仅135元。

1.4铁路的信誉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的

铁路是国有大企业,实力雄厚,信誉高,这是调查对象对铁路众口一辞的评价。旅客和货主对铁路的信誉有三点共识:一是对铁路的赔偿认可度高,许多人把能够及时赔偿视为铁路的一大优点。二是认为铁路自身对形象、信誉问题非常重视,对有关问题严处的力度大。三是能够与铁路形成长期伙伴关系。过去一些与铁路有长期业务关系的老货主,对此都有较深感受。

2影响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内在因素

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减少,既有客观外在因素,更有主观内在因素。千万铁路市场竞争力减弱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观念和意识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调查中了解到,某单位营销人员千方百计拉来的货源,由于一些业务人员的刁难,货源转向投向公路运输。其它方面也有类似情况。铁路个别职工和部分仍然存在“官商”习气。说到底是观念还没有转变,思想还没有进入市场。

2.2铁路运输产品的品种较为单一

许多调查对象认为公路比铁路方便。“方便”一方面是指手续上的简便,另一方面则是指公路开发的运输产品品种多,能够较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旅客货主的需求。相比之下,铁路产品品种不能很好地满足旅客货主多样化的需求。

2.3货物运输时间较长,时限性较差

货主这所选择公路,时限是一个重要因素,占到了10.7%,而且25.6%的人认为时间长是铁路运输的缺点。调查了解到的实例也证明了这一点。高家庄面粉厂7月份由高邑站向柳州东发送一车麸皮,如按期限9天运到,可获利2000元;但经过16天才到站,市场行情看跌,货主反而赔了1500元。又如,由宜宾抒情车卷烟发往霸州,8月13日承运,8月27日到达文安(与霸州相隔一站),9月5日才挂到霸州交付。这样的运输时限很难吸引货主。2.4承运手续较为繁琐

29.9%的货主对铁路货运办理手续繁杂心存不满,认为这是铁路的第一条缺点。相比之下,公路运输的手续则简便得多。

2.5服务工作有待改进

调查中旅客货主对铁路的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并提出了亟待改进的一些服务内容(详见表3)。这些工作中的不足,是影响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因素,而这些工作的改进也必将促进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表3旅客看铁路客车应改进的方面

买票服务设施车内价格供水手续其他难差差拥挤高不足繁琐人数40124928155310225021817比例%19.41213.926.74.91210.50.8

3对铁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思考和建议

3.1强化市场意识教育,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铁路干部职工的竞争观念

和市场意识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这是影响铁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因素。要把强化市场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仅宣传教育部门要抓,行政业务部门也要抓;要全员抓,抓全员。

3.2从战略高度巩固和发展铁路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优势就是市场的竞争力,巩固铁路既有优势,要有战略的考虑和措施,要使这此优势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运输中公路与铁路“平分天下”等现实情况,要研究公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培育新的市场,把旅客和货主重新吸引到铁路上来。

3.3不断开发新的运输产品

铁路运输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与旅客货主需求的多样化的矛盾是造成铁路在运输市场中占有份额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注意在针对市场变化开发铁路运输产品的新品种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产品开发机构和工作体系,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并以此适应市场、引导市场。

3.4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调查显示,67.4%的旅客和货主对铁路目前的服务项目不知道或仅知道一部分。必须进一步加大营销宣传的力度,对于铁路的改革措施、新的产品和服务项目等,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反复地进行宣传,下大力量向社会“广而告之”。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2

关键词:艺术体制;市场份额;关系

1 艺术体制的概述

艺术体制是一个十分抽象而又复杂的概念。它是在长期的历史累积中逐渐演变而成的,是某一时期内,人们公认的艺术观念和美学理念的集合。它既约束着参与艺术活动的人们的行为,反过来,又受到参与者行为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予以分析,艺术体制一般都是针对艺术作品本身与公众而言,具体地可理解为艺术赞助人、赞助机构、当代的艺术企业大媒体等一些保障艺术权益、促进艺术正常、持续生产的社会机制(或机构)。然而,彼得・比格尔(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典型代表)却在此基础上,对艺术体制的概念给予了一个的界定,他认为:艺术体制凝聚着公众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是一个特定时期内最高艺术思想的集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生产性与分配性。与此同时,比格尔对文学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在文学体制与现代化一文中提到的理论与观点,为我们加深对艺术体制内涵的理解点亮了明灯。借鉴比格尔对文化体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艺术体制即受到接受者行为影响,又约束着生产者的行为,它在特定的时期内,具有特定的目标,既促进艺术实践活动(如接受、传播、消费等)顺利开展,又为广大群众展示一个自由提供艺术思想的平台。

2 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实际上就是指市场占有率。它主要受到两个指标的影响。市场份额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地位,因此,企业要想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取一席之地,就必须将市场份额提高到合适的高度。

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主要体现是市场份额的大小,即市场份额的数量。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市场份额,然而绝大多数企业过于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市场份额数量的最大化,却忽略了市场份额的另一个指标因素――市场份额的质量。下面,对市场份额的数量与市场份额的质量做出具体的说明。

通常情况下,市场份额数量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两种:(1)在所有竞争者销售中,企业销售所占据的百分含量。(2)在总体市场销售中,企业销售所占据的百分含量。市场份额的质量主要用于评价市场份额的好坏程度,它主要包括市场份额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收入、无形资产增值所产生的收入等所有利益。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是影响市场份额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市场份额的质量由这个两个因素决定,这两个因素越低,市场份额的质量就越低劣,反之,市场份额的质量就越优异。

3 艺术体制与市场份额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与此同时,艺术体制也随着人们对艺术认识高度的提升而不断改进与完善,艺术体制的变更又影响着艺术的价值。艺术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因其具有多变性、高雅性、特殊性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艺术品市场中,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促使艺术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几乎已成为每一家艺术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许多艺术企业都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由市场份额的数量决定。因此,他们将提升市场份额的数量作为企业经营的第一目标,然而,当市场份额数量达到既定的要求之后,却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仅没有增强,反而有所减弱。这是因为生产成本随着市场份额数量扩大而有所下降,然而,其下降水平还不足于抵消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所带来的费用增长水平,加之,竞争也会使销售价格受到影响,导致单位产品的利润减少,企业产品的总体盈利能力自然而然也会跟着减弱。实际上,艺术企业盈利能力除了受到营业份额的数量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市场份额的质量、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在经营艺术企业时,不要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自己全部的精力,必须统筹兼顾,在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然而,其并不意味着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不重要,只是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要适可而止,即要建立适度的市场份额。

所谓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市场份额的数量要适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太大,将增加企业的额外负担,导致企业难以驾驭;过小,将影响企业的市场规模,降低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度。然而,适度的市场份额的具体数量究竟是多少呢?这需要因艺术企业本身而定,确切地说,艺术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自行确定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1)近阶段,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随着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而持续增加吗?若答案是肯定的,则说明目前市场份额的数量仍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数量,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方面是可行的。反之,若答案是否定的,则说明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已经达到最佳状态,企业不必再继续浪费精力扩大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而应力辟它径,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2)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与忠诚度高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说明企业市场份额的质量高,产品的供给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产品的质量能够达到顾客的要求,毋庸置疑,继续扩大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佳途径;若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说明继续扩大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已无济于事,市场份额数量的增多,甚至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减弱,此时,企业应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待企业的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提高到最佳状态之后,再重新考虑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数量。

(3)企业的资源还能满足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需求吗?一般情况下,企业投入的资源与企业市场增加的数量成正比,后者越大,也就意味着前者也要越大。因此,若此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企业资源的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数量能够促使资源与市场数量的分配比例更为合理,其方案从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相反,若答案是否定的,则说明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已超出企业所能承载的范围,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数量不仅不会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会导致企业的资源捉肘见襟,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此时,企业应适当缩减部分盈利能力稍低的市场,节省资源,维持资源与市场数量的平衡。

4 结语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商品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进入市场,供消费者使用。而艺术市场的规模与形式将受到艺术体制的限制。艺术企业要想提升艺术的价值,促使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建立适度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主要有两个衡量指标,即数量和质量。两个衡量指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即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越大,或者企业市场份额的质量越高,都不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只有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与质量同时达到既定的水平,才能说明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已较强。

参考文献:

[1] 徐陶.当代分析美学视野中的艺术定义\[J\].同济大学学报,2008(12).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3

关键词:累积异常收益率(CAR);理性过度出价;营业收入增长率(RO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3

一、概述

2011年8月15日,谷歌公司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该收购于2012年5月22日完成。本次收购为125亿美金交易,以每股普通股40美元价格成交。在案例发生前,谷歌公司身陷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等联合发起的针对JAVA软件的专利诉讼,以及微软公司对谷歌安卓系统产业链的专业收费,限制了安卓产业链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行业从PC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对谷歌未来广告业务市场份额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

所以,此次收购事件,对谷歌公司整合安卓系统产业链,对抗对手苹果公司IOS系统,以及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二、相关的分析理论简介

1.信号理论[1](signaling)认为,收购者宣布收购的信息,将会体现以下之一的结果:

(1)收购者公司的个体意图、营运风险和自身营运状况(bidder-specific)。

(2)行业发展状况信息(industry-wide)。

如果收购宣告体现出收购公司内部自身缺乏成长性等因素,那么投资者将对该信息持消极态度。两者结果都使收购者的竞争对手处于有利位置,因此市场对竞争对手的反应是积极的。

2.市场垄断假说

Eckbo于1983年为测试市场垄断的效力,研究出了几种在宣告日前后,对收购者和竞争对手行为预期的方法,以及导致的法规约束。Fees and Thomas于2004年完善了这一经验框架,加入了对顾客公司的检验。根据市场垄断扩张假说,横向并购将增加行业的经济租金,导致提价,不利于顾客。因此,竞争对手将会得到正向的预期,而顾客公司将得到负向的预期。

3.过度出价理论[2](Overbidding)

(1)理性过度出价(Rational Overbidding)

一项重大并购可通过协同效应来增加竞争力。理性过度出价支持过度出价,考虑到以防目标公司被竞争对手收购而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理性过度出价理论预期收购者和竞争对手均得到负向的市场反应。考虑到过度出价是一项战略措施,将会增加竞争力,因此收购方公司的顾客将会受益。收购方公司的顾客将得到正向的市场预期。

(2)非理性过度出价(Irrational Overbidding)

一项有损并购方公司利益的并购可能来源于问题。Jensen在1986年提出一种在问题的情况下,现金流充裕的公司选择有损公司价值的收购行为。罗尔用赢家的诅咒解释消极的收购消息对收购者的影响。当管理层趋于骄傲自大时,他们忽视了当打败其他竞争对手获得收购时,该收购是过度估价。

三、证明过程与数据检验

1.基于市场指标(异常收益率)的事件分析

数据显示,谷歌并购宣告后的前后几日,谷歌公司的股票呈现出负的异常收益率,谷歌公司在搜索引擎行业的竞争对手微软公司的股票异常收益率也为负。

(1)谷歌公司的异常收益率指标变动示意图

(2)谷歌公司主要客户的异常收益率指标变动示意图

图1 收购方异常收益率示意图[3]

(1)微软公司的异常收益率指标变动示意图

(2)甲骨文公司的异常收益率指标变动示意图

图2 竞争对手异常收益率示意图[4、5]

根据市场垄断理论,当收购者市场反映和竞争对手均为负时,原因来自投资者对行业的担忧。谷歌公司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实力,但不利于行业本身的发展,可能存在未来提高价格、增大成本的寡头垄断局面,因此短期内投资者对行业未来发展呈负面态度。在实际的市场短期检验结果下,对两者均为负面态度。

因此,得出结论之一:市场检验结果下,谷歌这次收购将有利于扩大垄断势力,不利于行业本身发展,可能在未来将遭遇提价,市场对这一行为持否定态度。

检查谷歌公司主营业务的主要客户的异常收益率(如图1(2)所示),其结果显示,均显著为正,在事件发生的前后几天内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证明市场检验下,该次收购对客户是有利的,即该收购有利于谷歌公司本身的发展,有利于主营业务在线广告的提升,因此对享受该服务的客户是有利的。

因此,根据过度出价理论,得出结论之二:短期市场检验结果下,谷歌此次收购有利于其自身扩大主营业务在线广告收入,有利于公司营运的提升。并购是理性过度出价。

2.基于公司实际运营指标的分析

公司内部营运状对结论有进一步支持作用。在并购后至今的相对较长一段时间,谷歌公司的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增速加快,市场份额扩大,并购是理性而有利于公司发展的。

上述表1中数据可知,谷歌公司的营运规模逐年扩大,ROA从2009年开始一直到2012年逐年下降。谷歌公司2009年至2012年营业收入逐年加速增长,在并购完成后的2012年达到了32.4%的增速,从公司内部营运层面证明在并购完成后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获得了较快发展。同时,谷歌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线广告收入的全球市场份额逐年扩大,且从收购发生的2011到2012年呈现加速增长趋势,进一步证明了此次并购是理性而有利于公司发展的。

上述表2中数据显示,微软公司总体营运规模未得到较快扩大,ROA从2010、2011年呈现增长趋势,在2012年时下降,总体扩大程度低于谷歌公司。同时,其营业收入增速远低于谷歌公司、在线广告收入占比小,且在全球市场份额中较低,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谷歌公司作为行业巨头的垄断地位[5]。

故结论之三:市场检验下,此次收购是垄断行为,不利于行业结构及竞争对手的发展,但有利于收购者谷歌主营业务的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的扩大。在存在过度出价的情况下,并购对谷歌而言是理性的。

3.实际的市场检验结果分析

相关资料表明,在过去的5年中,谷歌公司的另一家竞争对手甲骨文公司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从2009年开始呈现加速增长,其速度远快于谷歌公司和竞争对手微软公司。微软公司在2006-2007年有一定增长,在2010年后增长趋势缓慢。

资料表明,在2012年及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谷歌股价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在2012年3、4季度后超过甲骨文公司和微软公司。这与过去5年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上图2(2)反映了甲骨文公司在收购案发生后的异常收益率,可知其远低于正常水平,尤其在并购宣告3天后为跌至远小于0的水平。

谷歌的异常收益率为负,竞争对手的异常收益率也为负,而顾客的异常收益率为正,因此根据Eckbo(1983)年对bidder和rivals的理论以及fee and thomas(2004)加入顾客反应的补充研究,前两者为负反映的是市场对行业垄断本身的担忧,即投资者对互联网行业巨头谷歌垄断行为的担忧,以及对搜索行业中微软的bing搜索系统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因此反映在股价上即超常的下跌。但当市场对顾客公司的反映是积极时,即顾客公司的异常收益率为正,则证明了市场检验下,此次收购是理性而有利于谷歌进一步垄断市场,扩大收益的。

以上数据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无论是短期市场检验结果,还是较长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结果显示,谷歌公司收购摩托罗拉将有利于对抗微软公司与甲骨文公司联盟的专利之争。在市场检验的条件下,符合市场预期及谷歌公司的长期利益。

由此可证明,结论之四:此次并购是理性、有利于谷歌公司长远发展的;并且有利于对抗竞争对手微软和甲骨文公司的联合专利诉讼。

4.关联的产品公司与用户端的情况分析

(1)异常收益率的短期变动分析

由于苹果公司在2011年了Micro air book的新型笔记本电脑,因此在前三季度市场一直持积极看好的态度,苹果公司股票呈现长期上升。苹果笔记本市场带来的正的股票收益率效果对事件研究有一定干扰性,但考虑到行业本身产品换代周期短、竞争激烈的特性,类似事件长期存在,因此,这一现象被视为正常情况。在这一情况下,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在谷歌并购宣告日时的前后几天内呈现出负的异常收益率,以及远低于正常水平的正的异常收益率。由此可得出结论,短期内市场检验结果显示:谷歌并购事件,将有利于包括安卓在内的“谷歌系统产业链”的发展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对竞争对手苹果IOS系统的终端产品(如iphone/ipad等)的市场份额有负面影响。

图3 苹果公司在收购案发生后的异常收益率示意图[5]

结论:苹果异常收益率的显著下降,证明了在市场检验结果下的“理性过度出价”理论特征,收购行为短期内将有利于安卓产业链的发展,对抗主要竞争苹果IOS的产品。

(2)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的分析与结论

各大系统移动终端产品全球销售份额纸的比较情况,如下表3所示。

表3 各大系统移动终端产品全球销售份额比较表[6]

表3中数据显示,由谷歌主导开发的安卓系统的终端产品全球销售收入从2010到2012三年中有显著上升,且呈现加快趋势。而苹果公司的IOS系统的终端产品全球销售的市场份额显著低于安卓系统,其在最近3年的增长速度也小于安卓系统。另一主要竞争对手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在2012年有显著扩大,拉近与苹果IOS系统的差距,但其市场份额数值远小于前两者[7]。

结论之五:此次收购,实现了有效的市场份额扩大。有利于对抗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有利于关联的“谷歌系统产业链”的发展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四、结束语

收购行为有利于谷歌公司对抗专利诉讼、扩大垄断的市场份额。谷歌、微软、谷歌广告客户的CAR证明市场认为收购可使谷歌通过垄断为顾客提供更好的广告服务。并使谷歌公司的营运优化,收入增长进一步快于微软。同时,收购有利于整个谷歌的产业链系统在各个市场上对抗对手,抢占更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本论文从实际的运营数据定量分析,充分证明了以上结论。

参考文献:

[1]李青原,等.公司横向并购动机——效率理论还是市场势力理论.会计研究,2011(5):28-29.

[2]何小锋,韩广智.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02:12-13.

[3]Microhoo. Deal failure,industry rivalry,and sources of over bidding. Actas,Bodt.

[4]Agency costs of cash flow. Jensen 2012.

[5]what drives merger waves. Harvard.J 2012.

[6]The online advertising industry:economics,evolution,and privacy. Evans 2012.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4

关键词:国内外;劳动收入份额;理论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102-02

一、引言

有关国民收入中劳动收入份额的讨论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呈现为一种全球现象,国内外均已有大量文献对其进行了探讨。而中国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也引发了一系列深入的理论探讨。本文针对国内外研究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相关分析和阐述,通过系统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经济学界在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新古典要素分配理论

新古典要素分配理论是在假设市场完全竞争的前提下,用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和要素替代弹性来确定要素价格变化对要素分配份额的影响,因此认为生产技术水平是要素分配份额的决定因素(Solow,1958)。

1.劳动—资本要素。根据Bentolila and Saint-Paul(2003)对特定生产函数的分析,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产出比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SK曲线),而这种关系的方向取决于劳动与资本的替代弹性。Diwan(2000)运用1975—1995年135个国家的数据分析了资本积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富国和穷国基于各自劳动和资本比例差异导致各自劳动收入份额的差距。中国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和劳动是互补或替代的关系上持不同观点。罗长远等(2009)利用中国1987—2004年的数据,发现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情况下,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绝对值为0.94,资本与劳动互补。而李稻葵等(2009)利用2000—2004年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资本—劳动比与劳动收入份额负相关,说明资本与劳动替代关系较强。

2.技术进步。Guscina(2006)使用18个工业国家1960—200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解释作用,其结果表明全球化时代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增强。Acemoglu(2003)认为当在经济均衡增长路径上,技术进步为劳动增强型,此时劳动收入份额不变;当在经济转型路径上,技术进步为资本增强型,此时劳动收入份额将随技术进步而下降。中国学者也从多角度对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黄先海等(2009)利用制造业1989—2006年的数据,证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增长起反作用。罗长远等(2009)使用单位从业人员的产出水平表示技术进步,认为由于工资增速远落后于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并没有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

3.市场结构。Bentolila and Saint-Paul(2003)认为如果产品或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劳动份额和资本产出比的关系将偏离SK线。Hatrison(2002)认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带来超额利润,要素的谈判力量决定了利润分配。

(二)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使各国依据比较优势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并促进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由于需求的变化导致要素的收入份额改变。Harrison(2002)和Guscina(2006)均在其研究中验证了贸易理论对近年来发达国家中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给出的理论解释。但该理论对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适用性目前还不明确。罗长远等(2009)认为出口对于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为正但并不显著,并从外资在中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上升和中国出口结构向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转移方面进行解释,说明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不符合Stolper—Samuelson定理。

(三)资本深化理论

Diwan(2000)通过分析1975—1995年135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资本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发达国家的资本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但方向为负。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结论刚好相反。Decreuse等(2008)运用1980—2000年94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资本产出比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陈磊、张涛(2011)通过构建一个具有要素密集度差异的两部门模型,得出结论:在资本深化且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优先需求的前提下,恩格尔效应将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枫(2011)运用1995—2009年的宏观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随着资本深化过程的发展,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将逐渐扭转。

(四)二元经济理论

基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国内不少学者都作出相关的研究分析。李稻葵等(2009)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为背景,建立了一个二元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数理模型,发现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摩擦工资”,因而劳动力低于资本的转移速度,所以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规律。龚刚等(2010)基于需求的视角建立了具有凯恩斯主义特征的非均衡动态模型,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

(五)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对劳动报酬的重要影响,因而对于解释劳动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能力。陈钊、陆铭(2006)认为现实中,中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地方政府在保护本地城镇居民利益的动机下,外来的劳动力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面临着与本地居民不同的体制还价,劳动力的流动成本提高、流动性受限,因而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而出现的限制是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

(六)产业结构理论

国外研究者一般采用(Solow,1958)的行业分解方法来实证劳动收入份额的内部变动情况。而中国学者目前主要利用中国省际数据探讨经济发展与要素分配份额的关系。白重恩等(2009)通过对三大产业进行分解,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下降部分是由产业结构转化引致的。罗长远等(2009)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劳动收入份额的产业差异,并未在加总的层面上促使劳动收入份额趋于稳定。即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更符合“库兹涅茨事实”,而不支持“卡尔多事实”。

(七)企业异质性理论

Decreuse和Maarek(2008)首次构建模型将企业异质性与劳动收入份额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增强经济中的企业异质性不仅使外资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低于内资企业,而且使经济中总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周明海等(2010)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认为中国国有、民营和外资三类不同所有制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性是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庄子银、肖欢(2012)借鉴Decreuse和Maarek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在有匹配摩擦的劳动力市场中,随着经济中高生产率企业所占比重的上升,劳动收入份额呈现U型规律。

(八)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经济学派包括新制度经济学派侧重于考虑劳动工资以及资本所得背后的制度因素。中国学者也从制度的不同角度出发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肖红叶、郝枫(2009)通过国际对比分析指出政府介入初次分配的程度较高导致了中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偏低。罗长远等(2009)利用非国有部门的就业比重表示民营化,其研究表明民营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负。李稻葵等(2009)将国有企业比重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收入份额与国有股比重存在负相关,认为可能由于国有企业更多地代表了资本密集行业,国有企业比重上升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三、结语

迄今为止,国内外经济学界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理论分析成果颇丰,利用新古典要素分配理论、贸易理论、资本深化、二元经济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企业异质性和制度变迁理论等建立模型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进行解释和实证分析。这些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好的解释力,但是就中国国情而言,部分理论的解释尚待考究。针对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实际,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对寻求一个更适应中国要素份额变动规律的有效理论模型进行探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问题的后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Acemoglu,D.,Labor-and Capital-Augmenting Technical Change[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3,1(1),1-37.

[2] Bentolila,S.,G.,Saint-Paul.Explaining Movements in the Labor Share [R].Contributions to Macroeconomics,2003,3(1).

[3] Decreuse,B.and P.Maarek.FDI and the Labor Sha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Theory and Some Evidence[R].Working Paper,GREQAM,University of Aix-Marseilles.

[4] Diwan,I.Labor Shares and Globalization[R].World Bank working paper,November 2000,Washingt on.

[5] Guscina,A.,.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Labors Share in National Income[R].IMF Working Paper,6(294),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Monetary Fund.

[6] Harrison,A.E.,.Has Globalization Eroded Labors Share? Some Cross-Country Evidence[R].Berkeley,mime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Berkeley and NBER.

[7] Solow,R.M.A Skeptical Note on the Constancy of Relative Shar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40).

[8] 白重恩,钱震杰.中国资本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44-145.

[9] 陈磊,张涛.资本深化、结构变迁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J].上海经济研究,2011,(3):3-11.

[10] 黄先海,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9,(7):35-42.

[11]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70-82.

[12] 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25-35.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5

【关键词】杠杆基金;分级基金;期权定价

1.引言

海外杠杆基金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后有了快速的发展[1],目前,美国所有封闭式基金中,70%以上含有杠杆[2]。海外杠杆基金产生杠杆的方法主要有两类[3]:一是以美国的杠杆基金为代表,通过发债融资或者投资本身具有高杠杆性的衍生产品来使基金产生杠杆。二是以英国的杠杆基金为代表,通过合并运作、收益分层的方式,将同一只基金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在不同的分级产品之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从而使不同的分级产品有不同的杠杆,但基金整体没有杠杆。

国内杠杆基金始发于2007年[4],目前已有6只杠杆基金正式运作以及正在募集、即将成立的有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这7只杠杆基金采用的都是英国式杠杆法(简称分级基金,下文同)。前6只分级基金发行时均得到了市场的追捧,尤其是长盛同庆首募高达147亿元[5]。2010年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预期推出,分级基金配合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交易策略也将得到深入研究,这对大力发展分级基金提供了较好的支持,有人甚至预测2010年为中国的“分级基金年”[6]。在这一背景下,尽快分析并掌握此类基金的设计和定价方法尤其是市场对其内嵌期权价值的认可度,深刻把握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购买和交易特征,无论对于想在基金市场有所创新的发售机构,还是有意投资于此类产品的投资机构和个人,都非常重要。

针对分级基金,目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回答:分级基金的理论价值如何来确定?二级市场的流通价格,究竟是由其理论价值、基金净值、单纯的供求关系还是投资者的情绪所决定?能否找到一个能观测并量化的指标来作为此类产品市场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将通过对典型分级基金的研究,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初步的答案。

2.研究思路

本文选取长盛同庆分级基金作为研究重点,以09年5月12日至09年9月18日期间其交易情况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几点:①该分级基金首募金额最高并已上市交易,其透明的市场价格能够反映投资者的交易行为;②该分级基金收益特征明确而且典型。该基金在其封闭期内不进行收益分配,只在封闭期末对所有份额进行份额折算[7],从收益结构上看,同庆A和同庆B同属场内衍生品,都是由利率已知的零息债券和多个以基金净值为标的的欧式期权构成;③定价过程相对简单,有利于将分析的重心放在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的比较上,从而是分析投资者投资和交易特征的更优选择。

本文将同庆A拆分为债券、期权的线性组合,同庆B拆分为期权的线性组合,基于Black―Scholes模型计算每个成分的价值并加总得到同庆A和同庆B各自的理论价值。并把该分级基金理论价值与其净值和市场价格进行比对分析,分析二级市场投资者(市场)在对同庆A和同庆B进行定价估值的时候,其依据更偏向于基金净值、理论价值(拆分后各成分理论值之和)还是(内嵌期权的)内在价值。

3.基于期权分解的长盛同庆分级基金的定价研究

3.1 长盛同庆分级基金概况

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是由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契约型基金[8],封闭期为三年,在封闭期内不进行分红,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总认购份额自动按4:6的比例分离成稳健收益类基金份额(简称“同庆A”)和积极收益类基金份额(简称“同庆B”),分别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封闭期结束后,同庆A与同庆B将分别按照各自的份额净值转换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份额。

封闭期份额转换:同庆A基金份额=0.4×基金总认购份额

同庆B基金份额=0.6×基金总认购份额

由于同庆A和同庆B资产及收益的分配规则不同,使得同庆A和同庆B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结构。在封闭期截止日,当基金净值低于1.6元时,该基金净资产优先分配给同庆A本金及每年Ra=5.6%的固定收益,剩余净资产分配给同庆B;而当基金净值高于1.6元时,除了分配给同庆A本金及每年5.6%的固定收益外,还要将基金份额净值超出1.6元的超额收益部分的10%分配给同庆A,剩余净资产分配给同庆B。

则封闭期截止当日的同庆A与同庆B基金份额净值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1)当0

Sa=ST/0.4=2.5×ST

Sb=0;

(2)当0.467

Sa=1+3Ra=1.168

Sb=(ST-0.4×Sa)/0.6=(ST-0.467)/0.6

(3)当ST>1.6时,则同庆A与同庆B截至封闭期末当日基金份额净值:

Sa=1+3×Ra+10%×(ST-1.6)/0.4=0.25×ST+0.768

Sb=(ST-0.4×Sa)/0.6=1.5×ST-0.512

3.2 基于期权分解的长盛同庆分级基金的理论价值分析

通过对长盛同庆基金收益结构拆解可知:同庆A由零息债券、欧式看跌期权空头和看涨期权多头组成,同庆B由看涨期权多头和看涨期权空头组成。根据图1所示,对封闭期末同庆A及同庆B的净值收益情况进行拆分,表达式如下:

通过对同庆A及同庆B净值收益拆分情况发现,同庆A是由1份面值为1.168元的零息债券B,2.5份执行价格为0.467元的欧式看跌期权P1空头和0.25份执行价格为1.6元的欧式看涨期权C2多头构成。同庆B是由1.6667份执行价格为0.467元的欧式看涨期权C1多头和0.1667份执行价格为1.6元的欧式看涨期权C2空头构成(其中B,P1,C1,C2期限均为3年)。同庆A与同庆B内含衍生品结构如下:

零息债券定价公式:

其中S为标的物价格,X为执行价格,r为无风险利率,s为标的物的年化波动率,F为票面价值,y为贴现率,T为总期限,t为已过时间,N(x)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3.3 基于期权分解的长盛同庆分级基金二级市场定价特征分析

3.3.1 二级市场对同庆A份额定价的依据和特征分析

基于上述拆分和理论价值计算公式,并假设同庆封闭的波动率稳定在0.26,可以测算出从2009年5月26日同庆A/B上市以来[10],每个交易日两种基金分类的理论价值(图中紫色线),并与其实际收盘价及分类净值比较为图1。

对比3个不同值随时间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同庆A的基金净值(图中蓝色线)是标准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值,随时间线性增长;其理论价值则随着同庆封闭的涨跌,以及期权价值的变化而上下波动,均值约为1.08;投资者将同庆A看成是一个单纯的债券,基本忽略了其隐含的期权价值,同时投资者的必要收益率高于无风险利率,这使得市场价格低于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的理论值(无风险现值)1.07,稳定在1.03左右。

事实上,同庆A份额所包含的两个期权,其执行价格(0.4672和1.6)都距现价较远,因而是深度价外的期权,但即使如此,其期权价值仍然会随着标的物(同庆封闭净值)的变动而上下波动,只不过由于投资者观察到并相信市场的变动幅度还不足以使同庆封闭的净值接近0.4672或1.6,所以将这两个期权的价值忽略,而只是将同庆A份额当作一个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来进行定价。

3.3.2 二级市场对同庆B份额定价的依据和特征分析

同理可得同庆B的三种价值的历史表现,如下图所示。

整体而言,从开始上市交易至今,市场对于同庆B的定价更接近理论价值,而与其基金净值则出现了相对较大的差距。因此,市场对于同庆B所内嵌的期权的价值,并没有忽略,而是将其包含在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之中。

但是,市场价格与理论价值,仍有不小的距离。为了能更好地对市场定价的依据进行定位,我继续将理论价值分解为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和时间价值(time value)两个部分[11],并与市场价格比对。

对于同庆B而言,如果基金现状维持到第3年末保持不变,则其最终价值如图1中红色曲线所示。这一价值其实是其所包含的两个期权的内在价值之和,而内嵌期权的时间价值之和,就是该值与理论价值的差异。

计算每个交易日同庆B的内在价值,将其与理论价值、市场价格做比对如图三。

因3条曲线距离较近,将交易历史分为5月12日至7月31日和8月1日至9月18日两个阶段,分别给予分析。

第一个阶段,整体而言市场价格位于内在价值和理论价值之间。除2次短暂下调(6月8日和7月13日)之外,市场价格更偏向同庆B的理论价值。这一阶段,市场持续向上,而同庆B是由2个看涨期权组成。其中第一个为持有的深度价内期权(执行价格0.4672),市场上扬使得投资者对该期权的价值具有乐观的估值,但仍未能完全包含时间价值。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市场对同庆B的定价在其内在价值之上,虽接近但未能达到理论值。

第二阶段,从8月初开始,市场转为下行,同庆封闭的净值也随之不断降低。这使得投资者对于同庆B份额内嵌的看涨期权价值进行折价,甚至将其估值为0。与之相对应,收盘价格与内在价值开始越走越近。从8月中下旬开始,收盘价甚至开始低于内在价值(过度的悲观和怀疑使得市场对同庆B内嵌期权的时间价值实际估值为负)。在市场向下的阶段,同庆B的内在价值似乎更受到市场的认可。

在开始上市交易的前两个月内,其市场价格逐渐接近并在其理论价值上下波动,说明投资者较为充分的认识了其结构化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将期权价值计入其资产回报预期。对这一阶段而言,同庆B的理论值与其市场价格的联系更为紧密;从8月份开始,同庆B的价格开始下跌,甚至跌到内在价值之下使得其内嵌期权的时间价值为负,这说明投资者在市场向下时,会对看涨期权的价值进行“超额折价”。这一阶段同庆B的内在价值对其市场价格有更大的影响力。

4.总结

同庆A:较强的债券特性掩盖了内嵌的期权价值,投资者更多地将其作为一个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来定价和交易,同时投资者相对较高的必要收益率使得其市场价格处于相对于理论价值的“折价”状态。

同庆B:净值对价格的指示作用不及理论值;市场单边向上时,投资者倾向于较为充分的估计期权的价值,此时期权的理论值(包含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能较好地对市场价格做出指示;市场单边向下时,投资者则容易忽略期权的时间价值,此时期权的内在价值对其市场价格有更大的影响力。

注释:

①5月26日之前基金已经开始运作,存在基金净值和理论价值的波动,但尚未上市交易。上市之前基金的价格在图中表现为上市日当天的价格。

②5月26日之前基金已经开始运作,存在基金净值和理论价值的波动,但尚未上市交易。上市之前基金的价格在图中表现为上市日当天的价格。

③5月26日之前基金已经开始运作,存在基金净值和理论价值的波动,但尚未上市交易。上市之前基金的价格在图中表现为上市日当天的价格。

参考文献

[1]何孝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姚凤阁.中国投资基金市场运行与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薛刚,顾锋,黄培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研究[J].财经研究,2000(10).

[4]金列.基于杠杆设计的创新型封闭式分级基金研究[J].经济论坛,2009(10).

[5]宋颂兴.封闭性证券投资基金定价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9).

[6]张博,张列.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价探讨与应用[J].金融发展研究,2009(05).

[7]顾娟,吕新艳.美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和对我国的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3(10).

[8]任学敏,徐承龙.有违约风险的保底型基金的定价[J].同济大学学报,2008(06).

[9]威廉•F•夏普,戈登•亚历山大等.投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郭树,王耀辉.为封闭式基金“设计”未来[J].中国经济周刊,2005(13).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6

关键词:河北;文化产业;地区集中度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0日

一、引言

(一)文化产业的界定与描述。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根据上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的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二、文化产业地区集中度测定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地区集中度,其测定是以营业收入为测定基数。本文用CRn指数来测定文化行业的地区集中度。CRn指数:它一般是以产业中产值最大的n个地区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市场的比例来表示。设某产业的销售总额为X,第i个地区的销售额为Xi,i地区的市场份额为Si(即Xi/X),又设CRn为产业中产值最大的n个地区所占市场份额之和,则有:

CRn=■■=■Si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本文根据2008年河北省的文化产业数据计算其地区集中度,由于很多行业的数据严重缺失,只有下列21个行业的数据较全,故本文根据该21个行业的数据进行测算。通过计算,得到2008年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的地区集中度,见表1。(表1)

CR值不能揭示前n个地区的个别规模和比例,相同的CRn值的文化产业,可能存在其中n个地区规模分布差异很大的现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使分析更加完善,表2列出了2008年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前4位的地区,每个地区后的数值为该地区的市场份额。(表2)

(二)分析

1、由表1可知,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中大部分行业的地区集中度较高,所有行业的CR4值都在50之上,CR4在75之上的行业达到13个,CR4在75之下的只有8个,并且只有一个行业在60之下。其中达到90的行业有三个,分别是书、报、刊印刷,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说明这三个行业的地区性集中程度相当高;CR4值达到80的行业有6个,分别是互联网信息服务、家用电器批发、工艺美术品制造、摄影扩印服务、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和机制纸及纸板制造,说明这6个行业的地区性集中程度非常高。同时,CR4值最高的行业是书、报、刊印刷,为90.98,CR4值最低的行业是图书零售,为52.56。

2、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根据CR4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的CR4值都大于85,包括书、报、刊印刷,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互联网信息服务,家用电器批发和工艺美术品制造6个行业;第二类的CR4值在75与85之间,包括摄影扩印服务、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机制纸及纸板制造、电影放映、广告业、贸易经纪与和文具用品批发7个行业;第三类的CR4值在50与75之间,包括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家用电器零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室内娱乐活动、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文具用品零售、旅行社和图书零售8个行业。

3、由表2可知,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唐山、保定和邯郸四个城市,并且集中程度非常高,其中石家庄、唐山、保定是市场份额最高的三大城市。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21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的市场份额进入前4,只有2个行业在前4之外,分别是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其中,石家庄有10个行业的市场份额排第一。以上说明石家庄文化产业的市场份额非常高。

四、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得到三个结论:

1、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地区集中度较高,部分行业的地区集中度较高非常高。

2、河北省文化产业21个行业根据CR4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如表3所示。(表3)

3、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其文化产业的市场份额非常高,21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的市场份额进入前4,只有2个行业在前4之外,分别是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其中,石家庄有10个行业的市场份额排第一。

主要参考文献: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7

【关键词】农产品;CMS模型;竞争力效应

一、引言

随着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增加,新疆南疆地区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亚农产品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为新疆的出口创汇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运用国际通行的显性优势法(RCA)和等市场份额模型(CMS),对南疆地区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长期趋势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南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的趋势。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CMS模型,对于南疆的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以寻找出口增长的内在源泉,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数据主要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新疆兵团统计年鉴,提供了1962年以来的新疆贸易统计数据。

二、南疆地区农产品进出口概况

(一)南疆农产品出口规模分析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疆南疆地区农产品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推动新疆农产品贸易的一个助推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到,南疆农产品出口规模呈现出以下特点:

1)2005年至2009年,南疆农产品出口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增幅较为明显。

2)农产品出口总额中南疆出口总额占全疆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小,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农产品出口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3)南疆农产品出口总额占新疆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极小,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新疆农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1、产品结构

从南疆农产品出口品种上看,我区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棉花、棉短绒、蔬菜、瓜果、粮食、甜菜、砂糖、辣椒干、脱水蔬菜、各类干果、番茄酱、果酱、果汁、蜂蜜、牛羊肉、禽肉、禽蛋、奶制品、肠衣、甘草、啤酒花等。其中番茄酱、粮食、棉花、水果、蔬菜占南疆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地位。其中鞋类占南疆农产品出口产品主要部分即72.61%,其次为番茄酱占22.97%,棉机织物占2.19%,肠衣占1.20%,面纱占0.67%,棉花占0.21%,电视机占0.07%,药材占0.04%,地毯占0.035。

2、主体结构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南疆农产品出口主体结构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三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的农产品出口外贸企业队伍。其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占南疆农产品出口主体结构的56%,其次就是私人企业占南疆农产品出口主体结构的32%,集体企业占5%三资企业占4%,其他企业占3%。

近几年来南疆私营外贸企业成长较快,成为外贸进出动中最活跃、最具成长性的因素。2009年南疆国有企业农产品出口总额达4.59亿美元;私人企业出口2.59亿美元;集体企业出口4159.4万美元,超出中外合资企业排名第三。

3、市场结构

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目前南疆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中亚五国成为南疆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同时,南疆对亚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开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南疆农产品出口主要贸易方式分析

从南疆近几年的外贸发展状况来看,南疆对外贸易方式日趋多样化。针对农产品出口而言,则主要以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其中2009年一般贸易额为35207.95万美元占南疆农产品出口比重的31.2%,边境贸易额为21327.89万美元占南疆农产品出口比重的18.9%。总的来看,2009年南疆通过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两种贸易方式出口的农产品占据了南疆疆2009年全年农产品贸易总额的43.43%,成为南疆农产品出口中最主要的两种贸易方式。

三、南疆产品出口的变动因素分析

(一)模型介绍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最早于1951年由泰森斯基提出,即CMS的经典模型。后经利墨盒斯特恩,捷普马以及米兰拉多次修改完善,成为研究对外贸易增长源泉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趋势的重要模型之一。该模型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主要研究有:Kevin Z Chen 和Yu feng Duan(2000)对1980-1997年加拿大农产品在亚洲市场上竞争力的研究;Zelal Kotan(2001)对土耳其在欧盟市场上农产品出口份额的研究等。

CMS模型假定,如果一个地区的某种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变,它的市场份额也应当不变。因此,一个地区出口商品的实际变化和竞争对手出口额变化之间的差,一定是由于出口结构或竞争力的变化所引起的。

基于上述假定和统计学原理,CMS模型将研究南疆的农出口值及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样本)与同期新疆农产品出口值及相关结构(总体)进行对比,把出口农产品的增长分两级进行分解:基于该模型具有出口增长效应分解的优良特点,本文采用CMS的经典模型对南疆出口农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

(二)模型架构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是用来反映影响一国或一地区出口增长各个因素作用方向和程度的模型。CMS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如果一个地区竞争力保持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地区在市场中的份额应当保持不变。根据这一原理,构建CMS第一级分解公式是:

本文假定南疆向M个地区出口N种产品,以南疆农产品出口市场为参照标准,将该模型作如下定义。

(2)式中q是南疆的农产品出总值,s是南疆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占新疆农产品出口市场上的市场份额,sj是南疆在新疆农产品向j地区出口中的市场份额,si是南疆在新疆i商品出口中的市场份额,sij是南疆在新疆农产品向j地区出口i商品中的市场份额。Qj是新疆商品向j地区的出口总值,Qi是新疆i农产品的出口总值。Qij是新疆i农产品向j地区的出口总值,...是期末与期初相比的变化值,商标0表示起初年份,商标1表示期末年份,下表i和j分别表示出口的商品和地区,i=1,2,...,n,j=1,2,...,m。

(三)结果与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CMS模型能够评价1995-2009年以来南疆农产品竞争力变化的整体表现。但南疆外贸体制改革和亚洲金融危机对南疆对外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也不可避免的波及到农产品贸易。为了使本文的研究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本文把1995-2009年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分成几个阶段用CMS模型分别进行研究测算。首先,把按照外贸体制改革的年份,分为改革前(1980-1987年)和改革后(1990-2000年)两大阶段;然后又分为(2000-2003年),(2003-2006年),(2006-2009年)等。

1980-1987年,在南疆农产品出口值的增长中,竞争效果占56.4%,结构效果占48.3%。这表明,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在南疆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而1990-2000年,结构效果上升到89.39%,竞争残差降低到16.44%。这说明,南疆农产品的竞争力处于下降趋势。在1990-2000年的11年期间,由于外贸体制改革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之后的恢复性反弹等因素,不同阶段的国际竞争力起伏较大:2000-2003年竞争力不断下降(竞争效果为3.46%),2003-2006年竞争力衰退到谷底(竞争效果为-63.93%),2006-2009年竞争力急剧回升(竞争效果为44.63%)。

1、1995-2009年的数据由新疆统计年鉴获得:

2、其它数据均为作者使用CMS模型计算而得。

为分析农产品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应该分析表中的纯残差和动态结构的变化情况。正值的纯残差表示,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对南疆农产品的出口增长有积极的贡献。然而,纯残差从1980-1987年的68.9%下降到1990-2000年的29.25%。负值的静态结构残差表示,南疆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不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对整体竞争力起负面影响。1980-1987年的静态结构残差为-12.5%,而1990-2000年为-12.81%,这说明,南疆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升级不快,初级农产品的出口仍占较大比重。也就是说,南疆出口农产品的结构优化赶不上世界平均水平。这对南疆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强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除静态结构残差外,另一个制约南疆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是动态结构残差。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2003-2006年外,各个年份的动态结构残差均为负值。这表明,南疆农产品在新疆进口需求增长较慢的产品市场上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在新疆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市场上,南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缓慢。从整体而言,2000-2003年与1980-1987年相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从最近两年来看呈现好转的势头。如新疆中间加工产品的出口增长从1995-1997年的1.2%增加到1995-2009年的5.9%,而同期南疆农产品在该类农产品市场上的份额从28%下降为22%。1980-1987年间,在农产品出口额总的增长中,增长效果占29.9%,市场效果占14%,商品效果占5.9%,结构交互效果占一1.4%。而1990-2000年间,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份额是:增长效果60.57%,市场效果占34.85%,商品效果占9.26%,结构交互效果占一15.29%。两个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增长效果和市场效果。1990-2000年与1980-1987年相比,增长效果急剧攀升,这表明,在2000-2003年的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中,由于新疆农产品整体增长因素而带来的增长份额比1980-1987年增加了一倍。即1990-200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更多是国际市场整体增长效应带来的,而非自身竞争力提高的结果。由于南疆农产品主要集中在亚州市场,而这些市场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新疆平均水平。1990-2000年,市场效果的增长份额占34.85%,比1980-1987年提高了20%。这说明,南疆农产品出口市场过分依赖亚洲地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也说明,1990-2000年,南疆农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增长效果和市场效果的增长而弥补和掩盖了整体竞争力的下降。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CMS模型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除个别年份外,南疆农产品整体的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而农产品出口额绝对量的增长掩盖了竞争力下降的实质。

(2)1990年以来,南疆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中,由增长效果、市场效果和商品效果等结构效果带来的增长超过了由竞争力所带来的增长。

(3)影响南疆农产品出口整体竞争力的因素:一是产品结构优化速度缓慢,初级农产品比例过大,加工农产品比例过小,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不相适应。二是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于亚洲市场,市场结构优化和新兴市场开拓的潜力大。三是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分布不合理,不能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8

【关键词】市场结构 市场绩效 物流行业 理论假说

一、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同时,物流业也呈现出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从数据方面看,社会物流总额逐年上升,2012年为177.3万亿元,同比增长9.8%,2013年接近20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稳中有升,2012年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9.1%,2013年约为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由此不难看出,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行业集中度逐年降低、物流效率和效益提升缓慢等。为了更好的研究并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很多学者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进行研究,比如,桂寿平等在在2005-2011年全国52家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物流行业及各个子行业的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影响物流行业绩效的主要原因为效率,并且效率对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王健等对2004-2011年在A股上市的25家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通过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能够提高市场绩效”的结论。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分析工具对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2010-201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物流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物流行业提高绩效的建议。

二、理论假说

目前,在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主要存在着四种假说:

(一)基于传统合谋假设的共谋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从而决定了市场绩效。认为在一个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少数具有垄断能力的企业能够凭借自己的优势,扩大生产,降低成本,形成共谋,谋取高额利润。

(二)基于单方面效应假设的相对市场势力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市场份额决定市场绩效。认为市场份额高的企业,可以利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单方面的降低成本、提高价格,不需要合谋,就能获得高额利润。

(三)X-效率结构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X-效率高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认为在不考虑规模效益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越高,其生产成本就越低,这类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同质产品或服务,获得较高的利润,其市场份额也会提高,并进而影响市场集中度。

(四)规模效率结构假说

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规模效率高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认为在不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时,规模经济效率越高,企业获取较高利润的能力就越大。进而能够通过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来提高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本文借鉴Berger(1995)提出的模型,检验我国物流行业更符合上述哪种假说,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模型的构建

在(1)式中,若σ1>0,且显著,则表明传统共谋假说成立;

在(1)式中,若σ2>0,且显著,则表明相对市场力量假说成立;

在(1)式中,若σ2>0,且显著,并且在(2)式中α1>0,且显著,或在(3)式中,β2>0,且显著,则表明X-效率结构假说成立;

在(1)式中,若σ4>0,且显著,并且在(2)式中α2>0,且显著,或在(3)式中,β2>0,且显著,则表明规模效率结构假说成立。

四、样本的选择与变量的定义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取33家在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作为样本来进行实证分析,包括长江投资、中远航运、山航B、新宁物流、象屿股份、中海发展、南方航空、怡亚通、中信海直、海峡股份、南京北中、富临运业、澳洋顺昌、铁龙物流、飞马国际、外运发展、宁波海运、申通地铁、保税科技、中海海盛、中国远洋、中国国航、中海集运、海南航空、中远航运、江西长运、大众交通、锦江投资、强生控股、海博股份、亚通股份、中储股份、东方航空。在选取企业过程中,删除了业绩差、经营异常、重大亏损和数据不全的企业,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物流行业的整体状况,且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于企业年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变量的定义

1.企业绩效:本文用净利率来近似代表企业绩效。

3.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是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本文用一个企业的营业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值来近似代表市场份额。

4.X-效率XE。本文用纯技术效率近似代表X-效率。所选取的投入指标包括:非流动投入(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之和)、营业成本、三费之和(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之和),所选取的产出指标是营业收入。企业的纯技术效率由DEAP2.0软件计算得到。

5.规模效率SE。所选取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和X-效率相同,企业的规模效率由DEAP2.0软件计算得到。

(三)各变量的统计分析

鉴于本文中涉及到的数据比较多且计算复杂,故不能一一列举,现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五、实证分析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可知,我国的物流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支持传统共谋假说成立和X-效率假说,拒绝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和规模效率假说。这说明物流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谋降低成本,控制市场,从而形成垄断利润。并且,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获得高额利润,进而提高市场份额。

(二)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对我国物流行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企业应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绩效;

第二,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在提高员工工作技能的同时,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第三,健全考核体系,改革薪酬体制。将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建立起一套符合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能产生最大化激励效果的综合体系。

第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鼓励创新。物流企业应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密切关注新兴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动向,加强科技转化力度。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流的物流服务平台,在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支持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倡、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合作等方式应对行业竞争。

参考文献

[1]何黎明.2012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3(6):2-7.

[2]何黎明.2013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4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4(3):24-28.

[3]桂寿平,游琼,杨丽敏.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4(3):96-99.

[4]王建,钟俊娟.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物流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J].东南学术,2013(3):99-108.

[5]王健,粱红艳.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主要上市港口企业X一效率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9-26.

[6]褚淑贞,朱价.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3):288-292.

[7]曹乾.保险业结构、效率与绩效间的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5):64-66.

市场份额论文范文9

关键词:基金定投;外生变量;内生变量;完整市场周期;投资收益率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67-02

如果把基金定投投资者追求的投资收益率作为因变量,影响投资收益率的因素可分为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两类。本文将分别从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这两种视角入手,对基金定投做出分析。

一、外生因素分析:基金定投的制度性误解

1.扣款日并非可以选择每月的任一天

基金定投尽管采用了每月固定日扣款的方式,但是,由于有的月份只有28天,所以为保证全年在固定时间扣款,扣款日只能在每月1―28日的区间内。同时,如遇节假日,扣款日将自动顺延至下一个有效交易日。

2.投资者并非只能按月定期定额投资

在一般情况下,基金定投只能按月投资,但也有一些基金公司规定,定投可按月、按双月或季度投资。现在多数单位工资一般分为月固定工资、季度奖、半年奖等。如果投资人的月工资只能刚够支付日常支出,并且享有季度奖,按月投资显然吃力,就只能按季投资。

3.投资者漏存后,定投协议并非马上失效。

投资者因工资发放延误、数额减少、偶尔忘记提前存款等因素,造成资金账户无法正常按时扣款,导致有些投资者以为自己违约,定投就会因此失效。事实上,部分基金公司和银行对此有规定,如当日法定交易时间投资人的资金账户余额不足,银行系统会自动在次日继续扣款直到月末,并按实际扣款当日的基金份额净值来计算,以此确认基金份额。所以,当月按时扣款不成功时,定投协议并没有立即失效,投资者只要尽快在账户内存入资金即可。

4.投资者不能直接变更定投金额

对于普遍的规定而言,投资者签订定期定额投资协议后, 在约定投资期内不能直接改变定投金额,如果一定要变更,只能到网点先办理“撤销定期定额申购”手续,然后重新签订《定期定额申购申请书》后才能有变更权。

5.基金赎回并非只能一次赎清

很多投资者以为,基金赎回时只能把自己持有的定投基金一次全部赎回,实际上,定投基金除了可以一次性全部赎回外,假如投资者的资金需求数额小于定投金额时,还可以选择部分赎回的方式。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额度来赎回,余下的其他基金份额仍可继续持有。

6.基金赎回后,定投协议并非自动终止。

实际上,基金即使全部赎回,之前签署的投资合同仍然有效,只要原投资者的资金账户内有足够金额,并且满足其他扣款条件,银行在今后仍会定期扣款。所以,客户如想取消定投计划,除了赎回基金外,还应该及时到销售网点填写《定期定额申购终止申请书》,办理终止定投手续。或者,还可以人为造成连续三个月不满足扣款要求,以此实现自动终止定投业务。

二、内生因素分析:基金定投的投资适应性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基金管理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性质的、资格经过中国证监会审批的牵头操作人,并且,它与其他基金投资者一样,也是合伙出资人之一。因此,本质上,基金管理公司首先是一个企业。赢利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作为实际操作者的投资经理,无论其投资水平有多高,盈亏均是常态,换言之,并非基金定投一定能保证只赚不亏,由此可见,这就很有必要研究基金定投的投资适应性。

1.市场整体进入快速上涨时期,如果投资周期较短,不适宜基金定投。

此处提及的市场,指的是基金投资的所有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实物市场以及其他。此处以比较有代表性的股票市场为例。从理论上说,当市场呈现上涨走势时,基金单位净值相对较高,此时投资者的同一额度资全能够买到的基金单位数量相应较少;而当市场呈现下跌走势时.基金单位价格降低.此时能够买到的基金单位数量增加。基于此,从一个较长时间段看,投资者的基金总投资由大量相对低位的基金份额和少量高价基金份额组成.摊薄的结果是,每一单位的平均成本将会比单笔投资的单位成本低.从长期看,这样增加了获利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资金变现要求,投资周期等具体因素后.情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见表(1)中“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的六大基金之一:阿尔法基金的相关数据。

阿尔法基金的投资范围为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并且以投资国内发行的A股股票为主。表1中数据的时期背景,正值我国A股整体市场急剧上扬之际(上证A股指数2007年3月份站上3000点,同年8月份已经站上5000点),除了7月25日之外(大盘回调),通过表(1)中的半年数据,可知该基金净值平均每月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投资500元可以购买到的基金份额也随之以10%左右的比例减少。可知,如果投资者对于自有资金的流动性要求比较高,即投资周期比较短,就没法充分享受长期定投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并且,由于大盘处于急速增长期,回调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加入投资者在基金净值高位时持有基金,并且不愿意长期持有,就很容易产生基金高净值、低份额和投资者变现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如果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耐性,在市场急速上涨阶段,就不适合选择基金定投。

表1 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2007.3―2007.8数据①

2.基金定投适合参与完整的股市市场周期

在基金定投的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与我们正常推论相悖的结果:在股市低点进行基金定投的最后收益竟然会明显低于在股市相对非低点介入时的收益。事实上,出现这个结果,有两个前提,一是基金定投的投资者持筹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可以历经一个较为完整的股票市场周期。二是大盘的整体趋势向上。以下仍以投摩根基金公司为例,选择其中的“中国优势基金”近两年的相关数据来描述和解释这一意料之外的结果。

从2004年12月到2006年8月,股市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下跌、底部整理、上涨的运行周期。以下分别通过A、B两个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做出分析。

假设投资者A没有市场分析能力,从2004年12月一直参与定投,截至2006年8月2日,共投资21个月。根据表2的数据计算,共持有基金份额9 114.02份,平均成本为1.15元/份,总收益5 965.12元(其中包含2005年11月1日每10单位基金派发0.2元红利),计算后收益率为:5 965.12 /(500×21)=56.81%。

假设投资者B有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通过仔细分析大盘,在2004年底到2005年年中股票市场下跌的熊市中没有进行投资,而是选择了在上证综合指数处于1 000点的最低点开始定投。也就是在2005年6月2日开始定投。截至2006年8月4日。投资期为15个月,拥有基金份额6 117.85,平均成本1.23元/份,考虑分红因素后,总收益3 564.05元,收益率为47.5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的基金定投收益率56.81%,大于B的47.53%收益率,也就是说,具有投资分析能力,且选择底部介入的投资者B的收益率竟然低于没有投资分析能力、选择非底部介入的投资者A。这是因为,投资者B尽管抓住了市场低点.但是由于在底部无法申购到足够多的份额,最终导致收益率低于投资者A。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股票的市场整体趋势向上的前提下,经历一个相对完整市场周期的基金定投,即进行较长时间定投,其收益率会明显高于参与不完整市场周期基金定投的收益率。这也证明了基金定投的“时间换收益”理念。

三、结论

本文针对影响基金定投的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分别做出了探讨,并结合相关制度,通过具体实例的数据得出结论。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基金定投的形式也会不断翻新,这就意味着,首先,在制度层面上,还会有更多的、符合基金定投市场投资者、托管人(基金公司)、管理人(银行)、监管方(政府机构)需求的新规定推陈出新。其次,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由于影响投资效率的因素将会不断涌现,因此,结论不会仅限于本文的讨论结果。例如,在定投品种的选择上,是否股票型基金一定优于债券型基金?在投资时点的判断上,是否应该因投资的恐惧心理而暂停?在赎回点的判断上,是否应该因基金净值上涨而赎回?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曜.证券投资基金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2]蔡明超.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