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11:37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生态护坡;雷诺护垫;河道护坡工程;生态意义

生态建设的防护工作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在近几年的发展建设中,国家无论开展何种大型的工程建设,都会将生态的保护作为重点的考虑因素,尤其是水利工程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的防护能够对河道边坡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当前主要应用的技术为雷诺护垫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生态环境与施工建设中长久以来产生的矛盾,并且随着我国在这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已经逐渐缩短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更应该多加利用。

1、护坡雷诺护垫的技术原理

本文中主要应用到的技术为雷诺护垫技术,这一技术的实施对于河道边坡的保护工作来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该技术主要应用到的原理是采用防腐的施工工艺,同时兼顾双绞合的方式,在机器的生产下最终制成的一种防护构件,通过该防护构件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的作用,为了将安全稳定的性能达到一种最佳的状态,在护垫中还会进行相应的填充,主要的填充物为石块,将其应用在天然河道的岸边,能够将使用性能达到最佳的状态。除此之外,雷诺护垫技术的优点还有很多,例如便于施工、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等,最重要的是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该技术对于保护边坡的效果是最佳的。该施工技术所具有的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压载能力强,其二是不分散,具有整体性,这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实用的一项特点,其三,还具有抗腐蚀性,众所周知,在水流长期的冲刷下,河道两边经常会受到严重的侵蚀,最终就会造成对边坡的影响,因此,采用雷诺护垫的施工技术大可不必担心腐蚀的问题。最后,该技术还具有环保的特点,能够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受影响,在当前国家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这一特点是最为受到相应重视的,因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国家长期发展并且做到兴旺发达的根本,应该当做重点的任务来抓,雷诺护垫技术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重视,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原因相信就是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

2、采用雷诺护垫技术进行护坡的应用案例

2.1工程概况

某工程在发展建设的工程中采用该施工技术对河堤岸进行整治,并且将工程分为两个周期进行处理,工程的主要方案是对河流的堤坝进行加固处理,同时还要兼顾着防渗的作用,在外坡的防护过程中,除了要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外,还应该重视美观性,加强对外坡的绿化工作,将该工程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一定的融合,以达到成为一体的目的,也就是要进行相应配套设施的安装。同时,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重点考虑到周围环境的问题,采用这一技术具有实际意义。

2.2护岸工程护坡型式

护岸工程的实现,主要起到两个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加强对波浪的防御,其二是防止水流对岸坡造成严重的冲刷,在这两项前提的影响下,进行防护的主要形式有在边坡上砌筑石块、种植草皮加强边坡的防护等,通过对护岸工程的实际应用,在本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防护手段为雷诺护垫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改善了过去护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且加设了由混凝土构成的脚槽,在脚槽下部的位置上,同时还采用抛石护脚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边坡的防护,各种尺寸规格应该经过严格的实地测量,以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

2.3应用效果评价

(1)雷诺护垫施工完毕即可投入使用,避免了水泥圬工结构需要一定时期养护,结构发挥效益需延时的问题。(2)雷诺护垫作为整体性和柔软性良好的结构,较好的适应了基床土壤的局部沉降,并且通过内部的小变形可释放结构内的集中应力,不会产生结构性损伤。避免采用刚性砌体结构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开裂、破坏点易迅速扩散的问题。(3)雷诺护垫是一种生态性、透水性防护,保护了当地生态的原生性,利于环境的自然平衡。而刚性封闭式护砌,会硬性阻隔水与周边地下水自然交换,切断水中微生物迁徙途径与破坏这些自然生态的敷衍生息的环境。(4)该工程采用雷诺护垫技术,较传统的浆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方案,经粗略估算,工程造价节省了12%~20%。

3、护坡雷诺护垫技术的生态意义

水利工程与环境的融合,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生态护坡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有助于生物多样性.河流水质的改善,以及提供给人们一个见水、近水、亲水的美好环境,重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因此,生态护坡是现代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是水利建设发展到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必然结果。雷诺护垫技术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水利护坡、水堰、丁坝、护岸、防波堤、渠道等工程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所具有的生态意义如下:(1)对于冲崩岸严重的岸坡护砌,传统刚性结构难以适应。雷诺护垫护砌具有柔性结构特征。可自适应被护砌岸坡基床土壤的局部变形;其钢丝经防腐处理.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能;施工便捷、价格较低廉;结构本身可自然生长植物,美化环境。(2)雷诺护垫技术避免使自然河流出现渠道化和非连续化的态势,不会拦截天然径流、可调节地表径流、土壤水分与河水可以交换。对于生物群落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可保持输移的连续性,随着自然水文周期的丰枯变化以及洪水漫溢,进行交换、扩散、转化、积累和释放。沿河的水生与陆生生物随之生存繁衍,能够调动自然生态因子,与环境高度亲和同。帮助和促进原生植物生长,这些植物的根系反过来又起到稳固岸坡的作用,若干年后甚至达到基本取代防护结构,成为自然平衡的主导因素。在国外,那些建成数十年、上百年的雷诺护垫护砌工程,很多已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因此,雷诺护垫技术与环境高度融合,生态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4、结语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论述,能够得出边坡加护工程在国家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项目。采用雷诺护垫的技术进行施工更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建设的今天,该技术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其带来的生态价值上,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该技术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推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得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宏伟,昊吉祥.浅谈防洪工程的生态护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0―15.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范文2

中医历来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其基本理论同样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明确指出,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展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所占比例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医护理技术正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危机,服务领域逐渐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步淡化,从而明显影响了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进一步影响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建设发展和创新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 认识中医护理的特色护理, 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1 护理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指导思想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有两大特点, 一是整体观, 二是辨证施治。中医护理本身是中医治疗的一部分, 因而他必须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并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它们既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又互助互用, 互相制约, 维持了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构建了系统的中医护理整体观念。

2 中医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有机结合

中医护理的框架结构, 是现代生物, 生理, 心理, 社会护理模式的一个有机整体,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活动, 在治疗护理中, 既要祛邪, 又要扶正, 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 达到防病治病, 增进健康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中医整体护理, 辨证施护模式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内涵。

3 中医护理技术, 特色, 优势

3. 1 中医护理的理论优势

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 中医学认为,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 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 相对平衡的过程, 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功能性疾病。所以在治疗护理时, 必须考虑影响平衡的相关因素, 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护理疾病的目的, 同时预防、康复和养生保健。这些重视调动机体调节和康复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体现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 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趋势。

3. 2 中医护理方法优势

中医学对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 运用内治和外治进行整体综合调节和治疗,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 操作方便, 适用范用广, 疗效快等特点, 在服药护理中根据人体气血盛衰变化, 八纲辨证确定服药的温度,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的服药原则, 以提高药力等等。非药物法即针灸, 推拿, 拔火罐, 刮痧, 热熨, 熏洗和气功等等, 针灸, 推拿既是治疗技术, 又是护理技术, 掌握针灸, 推拿疗法是中医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是现代中医的治疗护理的重要内容。

3. 3 中医护理养生保健优势

养护统一, 寓护于养的护理方式, 养生是中医学重要内容之一, 是研究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以达到延年益寿, 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中医学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和积累, 形成了一套以天人合一, 形神统一, 动静结合为主的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理论。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 开发食疗, 可达到祛病健身, 延缓衰老, 调节机制等多种功能, 针对老年人, 妇女以及亚健康状态人群, 采用气功, 太极拳, 自我按摩等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提出重视养生, 调节精气, 防御邪气是中医学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 也是现代人值得借鉴和维护的养生方法。

3. 4 中医护理的操作优势

中医护理的方便性, 实用性是其他护理无法比拟的, 因此就拥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诸如针灸术, 推拿术, 按摩术, 拔罐术, 刮痧术, 敷药术, 贴药术, 冷冻术,熏洗术, 耳穴压豆, 太极拳, 五禽戏等方法很容易掌握和运用。

4 中医护理质量提高的前提与关键是护理人员素质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范文3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跨越大巴山及鄂西山地,位于北纬28°31'~31°44',东经105°44'~111°39'之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0个县区,总面积约7.9万km2,总人口3000万人,其中三峡工程城乡移民120万人。库区土地面积约13万km2,其中耕地面积214.447万hm2,山地约占土地面积的64.1%,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山区。目前,三峡库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地质灾害频发,污染严重,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更是增加了库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敏感区、脆弱区和易污染、易破坏区。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目前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a.政策方面。1995年成立了下属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三峡生态与环境保护协调小组,2001年成立了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与《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以指导和促进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999年后,国务院先后提出了“两个调整”(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大量外迁安置调整和搬迁工矿企业结构调整)和“两个防治”(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和水污染防治)政策,对保证库区生态环境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国家强化对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等环境保护工作的执法检查,定期、不定期地对三峡库区的企业、水域和沿岸进行检查,以加强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

b.具体措施。①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家环保总局于1995年组建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对三峡工程涉及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已连续12年向国内外年度监测公报;②在各县的移民安置规划中编制了移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③移民外迁。近8年来,三峡库区已完成近20万人的农村移民外迁,为减轻库区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显著作用;④破产关闭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搬迁企业。目前库区已破产关闭这类企业近千家,可削减COD排放量1.5万t/a;⑤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按照《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投资40亿元用于规划库区20个区县兴建城镇污水处理厂21座(污水总处理规模159.5万t/d)兴建城镇垃圾处理场41个(垃圾总处理规模7380t/d)确保到2010年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面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到2006年底,库区规划兴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已基本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将投资120亿元(一期治理40亿元,二期治理80亿元)治理库区崩滑体617处(近期治理197处),实施监测预警742处。现库区一、二期规划的治理项目大多数己顺利完工;⑦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倾斜库区水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库区长江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小流域水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农业生态工程和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的1‘青山绿水工程’。到2006年底,三峡库区治理水土流失2万km2,其中安排造林计划90万hm2,退耕还林、还草数万hm2,兴建基本农田18万余hm2,营造经济果林20万余hm2,使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4%,进入库区的泥沙减少了60建立了12个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对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以及中华鲟、胭脂鱼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工作,使库区一大批珍稀植物和珍稀动物得以保存;⑨采用高新技术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三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采用了“3S”(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监测精度达到1:50000,信息提取准确率达85%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每年定期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移民安置、搬迁企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库区水质、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基本良好3]。但由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加之百万移民大规模搬迁安置给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可变因素,因此,目前库区生态环境仍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a. 水库蓄水加剧了库区地质灾害。三峡库区系古滑坡、丹塌和岩崩多发区,水库蓄水后会诱发地震、滑坡和库岸坍塌。

b. 7水库蓄水增加了水污染防治难度。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深增加,流速减缓,江水自净能力减弱,部分支流口形成的库湾受回水顶托影响,易出现水域富营养化现象。

c. 安置百万移民给库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三峡工程建设淹没库区大量土地,同时需要就地安置城乡移民100万人,还需要搬迁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复建为数众多的工矿企业、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电力通讯等,粗略统计需要占用土地1万多hm2,使库区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同时,安置20多万农村移民要占用大量土地,毁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对库区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d. 水荦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三峡水库将在库岸带145~175m水位之间形成一个落差达30m的季节消落区,面积达348.93km2。在水位周期性涨落影响下,消落区易成为腐败型沼泽地带,危害人群健康,并造成崩塌型地质灾害、库岸带裸秃荒漠化等问题,危及部分城镇和农村安全,对库区水岸生态系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3.对策

为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三峡库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移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生态库区,提出如下建议:

a.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库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增强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减少污染,促进库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b. 完善环境保护规划,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应研究制定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战略,组织编制《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划〉及配套规划,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坚持政府领导、各方参与、综合治理、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等原则,运用生态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可持续发展理论,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依靠科技支撑,协调好经济发展、移民安置、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移民脱贫致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4。

c. 出台环境保护法规,依法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应通过必要的立法和行政手段,贯彻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国家及重庆市、湖北省人民政府应组织力量,尽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关系、利益及职责,依法开展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d. 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环境保护。①建立健全水库管理机构,制定系统配套措施,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证库区用水、地质和生态环境安全;②在库区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强工矿企业“三废”治理工作,强化库区水、气、噪音的防治,确保城乡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废气、噪音及船舶废水排放达标;③采取“一池三改”措施,控制人、畜、禽粪便随意排放,推广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防止乱施滥施农药、化肥,努力控制和防治农村面源污染;④综合治理库区水土流失。结合工程治理、生物治理,采用高新技术对山、水、林、田、路进行配套整治,统筹实施长江防护林、水库生态屏障带建设,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小流域水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水土保持工程和农业生态工程;③有序实施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解决库区人口超载和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性措施。据测算三峡库区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人口为20万人,中央、重庆市、湖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制定生态移民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适时编制生态移民规划,采取农业安置、二三产业安置、自谋职业安置、劳务输出安置、教育培训安置、城乡统筹转移农村移民安置等多种模式,并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政策信息宣传及科技培训力度,强化管理,促进生态移民有序进行;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三峡水库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奠定基础;⑦科学实施水库生态调度。水库调度要统筹兼顾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及生态等,合理制定水库生态调度方案,科学实施生态调度,确保库区水环境和河流生态健康。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生态环保;社会发展;重要农业;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70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现代农业能够有效的涵B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保观念应运而生,现代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因此,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现代林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1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1 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林业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森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可有效治理荒漠化。现代林业的建设,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减少水分蒸发,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工作。

1.2 现代林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阵地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生态产品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但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产品数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生态产品供不应求。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积极推进生态产品的生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植树造林,推进现代林业体系的建设,推动生态产品的开发,提升生态产品的产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 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2.1 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随着人们对现代林业重视程度的增加,林业相关工作部门也加大了对林业的保护力度,林业保护措施逐渐完善,林木质量逐年提高,在有效促进林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林业保护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经济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对林业的造成的破坏,一些地区森林面积逐年递减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改善当前森林保护工作中的现状,必须充分认识森林对生态的重要作用,加大森林保护管理的力度。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严厉打击非法毁林、占林的行为,严格遵守“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政府还要积极推进林地保护工作的考核工作的落实,切实将林地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纳入各部门和个人的考核标准之中,保证林业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

2.2 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投入

林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投资大与效益回报周期长的矛盾,政府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林业发展资金的充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要出台具体的林业保护制度,提高林业保护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保证发展资金的持续供应和稳步增长;政府要加大林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做好林业基础工作,切实将林业苗木,防虫妨害,以及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的整体规划体系,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保证林业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通过政策支持或是资金扶持等措施,促进公益林和防护林建设,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发展保护工作,为林业发展作出贡献[1]。

2.3 重视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运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切实提高林业发展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要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林业生物能源、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攻克技术难关,为林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要提高科学技术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构建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搭建林业技术推广平台,加快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实验室、实验基地地建设[2]。

2.4 注重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环境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森林的发展和保护,因此,要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尽量避免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情况的发生;要及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

3 结语

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生态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必经之路,现代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必须通过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林业资源的建设,加大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通过以上措施,促进林业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6,199.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范文5

1 社区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1.1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 诚实、善意、公正、自主是社区护士长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应本着对人民健康负责的精神,坚持诚实态度,不自欺、不自满,存疑则问、虚心好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在为社区人群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考虑、争取他们的最大利益。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公正对待,按照人道主义的精神,肯定人人享有健康的基本权利。不论职位高低、亲疏远近、富有或贫穷,都应一视同仁,提供公平的服务。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业务技术学习,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加强服务质量的科学管理。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忠于职守、公正无私,发扬慎独精神,以身作则。

1.2 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文化素质是各种文化基本知识的综和反映,体现在对人的社会态度、言谈举止、气质风度、情感意志等方面。社区护士长面对社区人群,更应该博学广学,不仅具备公共卫生学、护理学的知识,还要具有人文、社会文化、心理学、法律、管理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社区护士长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娴熟的业务技术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指导社区护理工作,真正发挥知识技术的作用。在提高自身业务知识的同时,还要带动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全科知识,加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在向社区居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时,还要观察、探讨、研究与社区护理相关的问题。

1.3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形象 护理工作是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而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护理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社区护理工作压力高、风险大[2]。因此,要求社区护士长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灵活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的对待各种压力,坦然处理问题。待人宽容,善于换位思考,营造舒心、宽松的工作空间。良好的自我形象体现在优雅的气质、得体的服饰、自如的谈吐风度,对待护士和社区居民和蔼可亲,处事公平公正。工作有序、高效、严谨,对护士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影响、提高团队素质。

2 社区护士长的能力培养

2.1 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社区护理工作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们,面对不同的年龄、家庭、文化及社会背景的合作者和护理对象,社区护士长必须具备社会学、心理学、及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从而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2.2 组织、管理能力 社区护理一方面要向社区居民提高直接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还要调动社区的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义诊等活动,进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慢性病的流调等等。负责人员、物资和各种活动的安排。这些要求社区护士长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3 综合护理能力 综合合理能力主要包括各专科护理技能及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技能。社区护士是全科护士,将面对各种患者和残障者,要求社区护士长具备各专科护理技术,满足社区人群的需求。

2.4 独立判断、解决问题能力 社区护理工作常处于独立工作状态如独立进行护理操作、独立开展健康宣教、独立进行咨询或指导,要求社区护士长具备较高的解决问题或应变能力。

2.5 预见能力和科研能力 预见能力主要用于预防性的服务。在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性指导和服务时,应有能力预见治疗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变化,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问题的发生。护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社区护士长应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具备科研的基本知识。在社区护理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提出新的观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

2.6 自我防护能力 在社区护理工作中,自我防护能力包括法律的自我防护及人身的自我防护。在进行医疗护理服务中要完善记录患者的病情,认真履行告知责任。在非医疗机构场所提供护理服务时,应避免携带贵重物品,注意自身的防护。

参 考 文 献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范文6

1网络安全要素分析

1.1机密性

机密性是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止将信息数据泄露给未授权用户的过程。网络安全的机密性可以保证信息不被其他用户所得到,即便得到也难以获知其信息具体的内容,因此不能加以利用。一般情况下采用访问控制来组织其他用户获取机密信息,并采取加密的方式阻止其他用户获取信息内容。

1.2完整性

所谓完整性是指网络信息的不可更改性,要保障网络信息的完整性不可随意更改,如不正当操作、误删除文件等都有可能造成文件的丢失。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确保信息的正确生成、存储以及传输。完整性要素与机密性不同,完整性强调的是信息不能受到其他原因的破坏。

1.3可用性

可用性设置信息以及相关资产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能够立即获得。如通信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正常使用,会影响到正常的商业运作,这就属于信息可用性遭到破坏。

1.4可控性

可控是指能够对网络上的信息以及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对信息的产生、传播等行为方式实施安全监控,控制网络资源的使用。

1.5可审查性对已出现安全问题能够提供可供调查的依据或手段,确保网络系统发生的行为都能够找到说明性记录。

2P2DR网络安全体系

面对网络安全的严峻形势,动态网络安全理论模型在上个实际逐步发展起来,动态网络安全理论模型在设计的过程中摆脱了传统网络安全体系设计过于简单的加密、认证技术。动态网络安全管理模型以承认漏洞、加强防护、实时检测为原则,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其中最典型的就属于P2DR模型。P2DR模型是最具代表性的动态安全模型的雏形。P2DR安全模型主要包含了四大部分。安全策略、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安全响应。四者关系如下图1所示。如果在安全响应之后,加入安全机制,即可升级为P2DR2安全模型。两者模型的实质是一致的。P2DR模型是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其它安全系统的同时,通过联合检测工具来分析和实时检测系统的安全状态,然后通过检测的安全系数将系统调整到“风险系数”最低的安全状态。P2DR模型中的四大模块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安全循环,实时排除安全因素,保障系统的安全,模型中的安全策略在整个系统运行中处于中心地位。安全防护所指的物力防护安全及应用防范安全的集合,其中涵盖诸多安全防护子系统,保证系统的保密性及完整性,可以说安全防护是在传统防护上的升级改造。安全监测是在旧有安全监测措施的基础上,增和了报警系统、身份鉴别系统、检查监控等诸多安全监察措施,从监视、分析、审计等方面及时对破坏信息网络的行为进行预警,是安全防护从静态防护升级为动态防护的基础。安全响应是基于前三个流程最初的最终的安全响应,对出现威胁和安全事件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包括了应急系统、实时报警切换系统等,在遭遇到紧急攻击事件的时候采取措施,如追反击攻击源、保护性关闭服务等。

3状态转移技术在安全管理中联动机制的应用分析

P2DR网络安全模型所构建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将传统静态防御发展到了动态防御。而P2DR网络安全模型实现动态防御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实现联动机制。联动控制模块依托网络安全策略库,能够根据具体事件情况形成推理机制,对安全系统中各安全设备进行影响,进行控制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使系统内各安全设备能够根据当前系统的安全系数和所受到的威胁进行动态响应,对系统自身无法进行处理的事件生成报告,提醒管理人员注意问题,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更改相应措施,采取新的安全策略。如当系统出现非法入侵的时候,能够根据安全策略生成响应措施,以自动或手动方式来改变防火墙的控制策略。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所管理的安全设备之间是状态之间的转移行为,如当出现入侵情况时,网络状态就会自动切换到检测状态,检测出入侵事件后,根据预先设置的安全策略再由检测状态转移到防护状态。状态抓你技术应用后对网络状态进行抽象画描述,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实现各安全设备之间的联动。安全管理平台在实现设备联动时只需要针对检测设备开发出检测状态集,然后系统安全策略控制中小就会管理状态集之间的转移变迁。而且在同一状态集内可以实现状态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在原有安全管理平台上实现功能基础的二次开发机会。在该机制下,通过安装新的响应设备,系统则只需要开发一套针对该设备的响应集在旧有的状态集当中,现有的安全设备可以通过安全策略中心将检测到的状态防护与新的响应集连接起来,实现新旧设备之间的联动。从中可以看出,设备之间的联动就变成了N对1的情况,这是状态转移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平台最为重要的改进。

4结束语

伴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威胁网络安全,很多机构通过购置网络安全工具来保护网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都存在不同的局限性,面对当前的动态系统、动态环境,急需要通过动态的安全模型和技术来进行改善。本文分析了网络安全的要素,并介绍和探讨具有代表性的动态网络安全体系P2DR网络安全模型,最后就状态转移技术应用到动态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中进行了分析探究,对改善现有网络安全管理现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马彦武,董淑福,韩仲祥.一种网络安全联动防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

[2]刘彩梅.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

[3]韦勇,连一峰.基于日志审计与性能修正算法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J].计算机学报.2009.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应用与讨论

0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水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水资源匮乏的现象日益加剧。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为了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文章对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作用。

1生态护坡的相关阐述

生态护坡指的是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和工程学等综合的应用,进而对边坡或者斜坡展开的某种防护对策,构建有工程与植物相结合的护坡防护系统。此外,这种护坡方式是通过植被完成坡面的管理与保护,在完成相应控制保护作用下综合斜坡绿化生态环境。工程措施和这些植物在互相影响之下完善构建的综合护坡防护体系,具有改善环境、护坡功能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将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保护好,是生态护坡的前提条件。将坡体的安全稳固性、耐久性和强度等方面的工作做好,确保水利工程和整体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其关键在于,一般都将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作为生态护坡中的材料,所以,环境污染程度能够有效降低,更好促进环境多样性的发展。同时,深根于生态护坡的植被中,可加固斜坡,并且坡体互相之间的水压力能非常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的现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2生态护坡技术分析

在建设施工时,水利工程一定要认真考虑护坡施工,对护坡生态保护的特性给予高度关注,对科学合理的生态护坡措施进行掌握。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有着种类多样的生态护坡技术可以被水利工程所应用,所以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技术类型,让生态护坡技术的生态环保功能可以充分发挥。

2.1人工草坡技术

这种技术措施主要是利用人力完成操作。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力的形式,将草坪种植在水利工程的边坡,这种生态护坡技术比较简单。此种技术方式一定要确保护坡的草类中有着发达的根系组织,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和护坡固土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中应用最多的一种人工种草护坡技术是“平铺草皮护坡”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水利工程的护坡效果更加突出。此技术也比较适合土质路边坡防护或者斜坡的坡度较低的边坡中。相对来说,如果是土质较硬或者坡度较高的土质边坡中,最好不应用该技术。

2.2土工料固土固坡技术

在护坡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选择植物。土壤和水资源是确保植物能够有效生长的重要保证。所以,在进行护坡的过程中,如何正确的选择土工材料也是其中的重点。比如,可以运用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令其组成更加适合的空间和高度,然后同内部的土壤结合起来,之后构建松软的网垫,这样将更加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在此前提下,也会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土壤,进而向其中撒入根系发达的种子。在这样舒适的土壤当中,种子能够更加快速生长。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聚丙烯和植被等将固有的护坡功能充分发挥。

2.3生态客土技术

众所周知,有着很强大的生态保护作用存在于植物中,例如:在防风固沙、防范水土流失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指的是将一个更加优越的自然生长环境构造出来,依据相应的比例将植物的缓释复合肥、粘合剂、植物纤维等混合到一起,之后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自然生长环境。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客土层热度和湿度的均衡,提供充足的水分,为植物的后续生长打下基础,降低损失浪费程度。同时,将植物种植在坡面上,可以有效避免雨水对其带来冲刷影响,在较低坡度的坡面中非常适合应用此种方式。

2.4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这种技术方式主要是通过混凝土、砖石等材料构成相应的网格结构,而且,将一定量的腐殖土注入到网格中,进而栽种培育植被,利用植物根系之间的密切联系,将网格性的综合体系构造出来。首先,充分把固土护坡的作用发挥,其次,将整个自然环境的水平也能够有效提升。

2.5水力喷播种草技术

在护坡时,应用水利喷播种草技术,实际上,是指对水利机械装备的压力进行应用,按照相应的比例,对一定的肥料、土壤和草籽等进行混合处理,最后向着需要进行防洪的水利工程坡面上喷射。令施工的各个环节变的更加容易是这种施工技术的优点,这种技术能将生态绿化作用充分发挥,并且能够把种子等均匀的进行播撒,达到完成护坡的目的。所以这类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

3合理的应用该相关技术

对于生态护坡技术而言,将护坡的抗洪和防洪的功能应该首先发挥出来。在应用水利工程生态抗洪坡技术中,应该同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有效结合,结合工程所在的环境特征和自身建设的特征制定适合的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对策。此外,所选择的护坡技术不但要有稳固的护坡作用,而且也需要适应于工程四周的生态环境,这样生态护坡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因为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多样,所以在选择生态抗洪护坡材料的过程中,对于材料的抗变形性和抗腐败性都应该高度的重视。为了可以确保生态抗洪护坡能够长久发展,需综合分析所选植被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命力。此外,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改革生态防洪护坡技术,利用不断创新的抗洪护坡材料的功能和性质,进一步提升防洪护坡施工工艺。设计水利工程防洪护坡时,需要认真勘测工程施工地的地址,在勘测的过程中,要重视工程地质条件和土质坡体的抗腐性。只有进行了细致周全的分析、调查和总结之后,科学合理的选择植被、石材等,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防洪护坡建设水平,并且保证其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

4结语

在应用水利工程生态防洪护坡技术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这些技术。同时,在应用水利工程技术时,对水利边坡进行最为有效的巩固是其主要目的所在。随着人类活动量的增加,应该积极探究出一些新的护坡防洪技术,在将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提升水利工程坡体的安全性。对此,文章通过对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及其应用的内容进行探究,为有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吴静.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及其应用探讨[J].水电工程,2011(09):02-07.

[2]庞崇安,张云莲,沈镇伟.生态护坡在防洪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11(16):25-36.

[3]杨立生,徐永新.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0(30):36-38.

[4]田晓静,高金超,王迎风.防洪河道生态护坡工程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06):56-59.

[5]颜成国,张思平.“人”字型框格砼植草护坡施工技术在城区防洪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09(05):56-58.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堤防养护 目标管理 植草护坡 堤防保洁 管理现代化

堤防工程对防御洪水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确保堤防安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放眼长远,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全面提高堤防工程管理水平,确保洪水安澜。本文仅就堤防养护方面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1、堤防养护的现状

1.1 明确目标,坚定信心

近年来,在水利建设机遇面前,提前介入管理,建设管理同步进行,堤防标准有了大幅提高。要始终以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为指导,克服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对目标管理认识不足,为难情绪严重等困难,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坚定堤防工程目标管理达标升级信心不动摇,狠抓目标管理、责任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日常考核,加强劳动纪律建设和效能建设,促进各项工作稳步、高标准、高效率地深入开展。同时,围绕建设标准堤防工程目标任务,狠抓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堤防养护水平,努力实现堤防养护管理常态化、规范化,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堤防养护水平显著提高,达到了堤顶防汛道路畅通,堤坡草皮整齐美观,防浪林带完整,生态功能和防洪能力突出,堤防面貌焕然一新。

1.2 加强堤防检查,消除险工隐患

堤防养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认真做好堤防的检查。

(1)加强堤防日巡查。它是堤防养护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检查堤防险工险段及其变化情况和堤段上有无雨淋沟、浪涡、裂缝、洞穴、渗漏、滑坡、塌岸等。同时要注意检查穿堤建筑物,重点关注涵洞、水闸等有无位移、沉陷、倾斜或裂缝,涵闸与土堤连接部分有无沉陷、漏水、淘空等缺陷,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处理上报。

(2)增加临时检查。当本地区发生大雨和台风、地震后的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跌涡、淘脚、崩塌、渗漏等现象。

(3)适时开展定期检查。包括汛前、汛后的检查。除对堤防工程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外,还应对河势变化、防汛物料、通讯设备等进行检查,现场检查结束后,及时进行讨论、记录,形成检查报告等。

(4)重视内部隐患排查。堤防内部隐患排查是堤防养护和消除隐患的重要技术手段。可采用人工锥探、机械锥探和电法探测等技术手段,为堤防加固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1.3 植草护坡,创精品工程

近几年,为抓住水利建设机遇,进一步提高堤防标准,应进行堤坡整治和植草护坡,增加植草护坡面积和管养时间,劳动强度很大。面对难题,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形成较科学的养护方法。一是明确责任,实行管理考核制度;二是明确并细化任务,到每一个人员和岗位;三是明确养护费用;根据任务大小,核定养护经费指标,采取指标控制管理,超支不补,节约有奖,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要到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具体的植草护坡养护工作。按照堤防养护“六字法”,即“清(用机械或人工全面清除过冬阔叶草);封(用药物全面封闭草皮);除(科学使用化学药物除杂草);控(机械控制高杆杂草和草坪高度);施(适时施肥,促进草皮生长);治(防治草皮病虫害)”等六项措施,掌握时机,综合使用,省工省时高效地完成养护任务。

1.4 筑起防浪生态绿色屏障

把防护林、经济林作为堤防管理养护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在主要防洪堤防,使防浪林带完整,绿树成荫,筑起一道防浪生态绿色长廊,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1.5 堤防保洁常态化

堤防保洁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沿堤人口聚集日益增多,社会活动及生产、生活、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在堤防范围内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大。为此,应严格执行日巡查制度,发现垃圾及时处理,使堤防保洁工作常态化,有效地保持堤容堤貌整洁美观。

1.6 强化考核,提升管理水平

要认真落实上级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展堤防工程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制定并完善管理工作月考核和年度考核两项制度。加强考核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建立创先争优平台,制定《堤防工程目标管理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规范堤防养护工作,以考核促管理,促进堤防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2、思考与建议

(1)长期以来,堤防管理存在粗放和管理理论创新不够的问题,堤防养护标准比较笼统,量化指标不够,日常管理难以把握。建议加强投入,成立研究组织,总结创新具有河湖堤防特色的管理办法。

(2)堤防养护检查大都停留在传统的方法,凭经验观察判断,检查的高新技术投入不够,堤防养护水平难以突破。建议加大检查观测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技术人员培训。

(3)植草护坡养护投入不足,基层职工劳动强度大,缺乏养护技术指导,技术水平很难适应现阶段的养护要求。建议不断增加养护投入,提高养护人员素质,提升养护装备水平。

(4)堤防保洁应探求长效机制。目前采取的日巡查堤防保洁机制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机制,工作难度大。建议结合政府保洁整治相关工程,建立政府联动长效机制,提高全社会参与管理意识。

(5)抓住水利发展机遇,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是值得深思的课题,目前数字化建设普遍关注的是涵闸,很少涉及堤防养护方面的应用,建议加强堤防数字化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生态防护技术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脐橙产业是赣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指出了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面积超过30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7%,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其中富含大量脐橙所需的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是发展种植脐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据统计,2006年,赣南脐橙发展到91333hm2,产量63万吨。建成无公害水果基地73333hm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基地县4个、脐橙出口基地5533hm2,年出口港、澳、东南亚、北美等地脐橙18万吨,占赣南脐橙总产的近30%[1]。但在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为此,加强赣南脐橙生态基地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促进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赣南以脐橙为主的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赣南脐橙生产现状,分析了在发展生态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建设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基地提出优化措施。

1赣南脐橙栽培的生态问题

在脐橙基地建设中,赣南始终坚持生态化开发,注重农业生态保护,探索了一条被称为赣南模式的“猪—沼—果”模式。在实际生产中,不规范的脐橙栽培技术和发展规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1果园建设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

脐橙果园建设要严格执行标准,配套健全设施,尤其是果园梯田和排水灌溉设施要符合标准。但是实践中果园建设与生态建设没有完全同步,对生态保护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围绕脐橙产业协同作战搞好生态建设,造成果园建设与生态建设分家。虽然有的脐橙园修建了梯田,但是修建技术不规范。如一部分果园选址不科学,选在坡度25°以上的坡地、低洼地、平地;脐橙园四周没有开好防洪沟、排洪沟,每条梯田、梯带也没有背沟或竹节沟,不利于排水和降低果园水位;果园灌溉条件差,电不通,路不畅等,果园规划和建设的弊端直接带来水土流失,造成果园生态潜在的破坏。

1.2防护林建设滞后,降低了风沙危害

防护林的目的是减少风沙,增强抗御干旱、干热风、冻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应选择适应当地种植条件、速长高大、长寿、经济价值高、主根发达、水平根少、与脐橙无共同病虫的树种。但据调查,赣南80%的脐橙果园没有建设防护林,部分果园虽建有防护林,但是建设水平低,布局不合理,防护效果差;树种选用不合适,如马甲子、刺合欢等树种矮小,防护范围小;防护林距离脐橙果园太近,容易串根,造成争水、争肥、争阳光等。

1.3“猪—沼—果”模式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和完善

“猪—沼—果(菜、鱼等)”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被称作“赣南模式”。推进这种模式,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沼气液、沼气池利用技术方法需要完善。

1.4无公害技术薄弱,存在危险性病虫害的潜在威胁

果品安全是影响赣南脐橙声誉的关键。尽管赣南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但是,工作力度不大,效果较差。因此,至今赣南脐橙加工业示范基地没有被列入国家柑桔非疫区建设项目区。随着脐橙规模化发展,病虫害增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加重,土壤污染,土壤结构破坏,果实品质下降,给脐橙产业带来严重影响,破坏了脐橙生态系统平衡。

2建设脐橙生态果园的发展措施

2.1抓好果园基地建设

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在无公害脐橙基地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并向产业经济带、专业经济区延伸。在基地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增强基地的科技含量,提高质量。在脐橙园规划建设上,更应强调生态果园建设的重要性。

2.2加强脐橙生态果园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

一是增加与赣南无公害脐橙生产有关的科研投入,加强常规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开发赣南脐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农药残留快速测定设备、有机农药肥料生产、脐橙保鲜防腐技术与设备。二是生态建设与果业建设相结合。要达到高标准建园,果园必须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做到山、水、园、林、路综合配套,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原则,严格按照“三大一篓”(大穴、大肥、大苗和营养袋假植)与“三保一防”(保水、保肥、保土、防护林)标准和要求施工操作,防止水土流失。

2.3严格执行赣南脐橙质量标准

2006年《赣南脐橙》国家标准(GB/T20355-2006)成为我国首个脐橙国家标准。要按照标准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约束生产经营者种植加工行为,最大限度地通过促进生物循环,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提高赣南脐橙产量和品质,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4狠抓赣南脐橙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

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求,无公害产品生产应具备下列条件:①产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必须经农业部农垦环境检测中心审定;②原料作物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操作过程须符合无公害标准,并接受监督;③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包装贮运须符合卫生标准,最终产品须经国家检测。2.4.1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建园。为防止大气、水、土壤受废气、废水、废渣及一些天然有害物质污染,宜在远离城区、工业区,离交通要道的直距离在500m以上的地方建园。

2.4.2强调重施有机肥和有益复合菌肥(如EMCM等)。提倡种草、覆草、埋草,合理配备化肥用量和比例。采用无污染水源灌溉,应用滴灌、喷灌、沟灌等方式合理供水。

2.4.3推广套袋栽培。最好全园全树皆套,这是在生物防治体系难以建立和生物农药效果不佳情况下,无公害水果生产最有效的手段。

2.4.4防治病虫上全面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IP计划)。以农业措施、人工防治、利用天敌和增树体抗性为主,尽量使用无毒害的植物源、矿物及生物农药和农药增效剂。减少喷药次数,做到不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剧毒农药、高残留农药和杀性农药。

2.4.5在包装、贮藏保鲜、运输过程中严防果品污染。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保鲜技术,采取合理的采后处理方式。按市场需求进行严格的分级、清洗、消毒、打蜡、包装和贮运,防止果品的采后污染。

2.4.6改善农产品的经营方式,大力开展赣南脐橙的绿色营销。对取得绿色证书的进行注册,挂牌销售,优质优价,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2.5继续坚持和完善“猪—沼—果”模式

“猪—沼—果”模式的工程建设,是指“户建1个沼气池,人均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667m2果”,就是把养殖业(猪)、农村能源建设(沼)、种植业(果)以沼气为纽带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生态规律,形成物质、能量的生物循环链,带动生猪和果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猪粪下池发酵产气,供农户照明、做饭,沼渣用来肥果、喂猪等[2]。实践证明:这种猪、沼、果复合型生态果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运行能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生态上自我维持,经济上有生命力,环境上无污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做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在今后脐橙生态果园建设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已建脐橙果园的80%以上、新建果园的100%,推广应用”猪—沼—果”模式,并且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为果业生态发展更好地提供技术保障。

3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