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审计本科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2:57

审计本科论文

审计本科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知识审计;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7-0081-05

一、引言

经济转型升级,政策先行,自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思路后,供给侧改革已成政策高频词。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从供给侧出发,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生动力,这就需要提升创新能力,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主要在于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来源,知识资本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源要素,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资本和潜在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包括无形技术在内的知识资产的竞争。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重视培育知识资本,不断增大研发投入成为很多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但数据统计显示,企业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率仅维持在15%左右的低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发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撑水平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在知识管理战略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对知识审计的忽略。

知识审计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第一步[ 1 ]。企业应在清楚认知自己知识基础和知识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研发战略,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行为,而知识审计则是对这一知识管理流程进行系统科学的考察、评估以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活动。实践的需求带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对知识审计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审计研究成果的梳理,了解知识审计的研究现状、阶段变化和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以期对实践有更好的指导。

二、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的载文统计与描述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即CNKI总库)中,检索条件设定篇名中包含“知识审计”或“R&D审计”或“知识资本审计”或“智力资本审计”“知识管理审计”的专业文献,对2000―2016年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共获得样本总量47篇,对这47篇文献逐一进行手工删选,样本调整为44篇。检索方案选取原因如下:(1)CNKI是国内收入专业学术成果范围最广的数据库,借助此平台的检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成果的全面性。(2)为了排除不相关文献的干扰,保证知识审计研究成果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对文献手工整理时作了两方面的调整:部分不能获得全文资料的会议论文及和搜索主题关联性不强的文献3篇排除。(3)对于检索词的设定,笔者认为知识资本的形态各异,同时知识资本形成的不同阶段称谓也各异,鉴于对知识审计界定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认识,故选取多种称谓来保证检索结果的全面。基于此样本,笔者作了如下分析。

(一)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生命周期分析

文献计量学中科技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显示,学科研究成果的数量随其生命周期呈现出规律的变化,研究初期和理论成果完备之后的论文数量较少,而在研究进行中以及日趋成熟的过程中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后保持稳定,本研究借助此理论来判断知识审计的研究进程。将上述研究成果作时间序列分析后发现,2005年之前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2005年之后研究逐渐增多,并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2016年数据统计不完整),按照文献计量学理论,笔者认为知识审计的研究正处在第二阶段,研究正在大力推进中(见图1)。

(二)基于知识图谱的载文分析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知识获取的途径越来越宽泛,海量信息蜂拥而至时,人们对于知识的分类整理以及脉络演变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图谱技术因其能够清晰、动态地对知识作多维度的分析处理,并利用图谱形象地展示知识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达到多学科融合目的,因而成为许多学者文献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知识图谱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44篇样本文献进行了高产作者和机构以及关键词分析。

1.高产作者和机构分布

利用CiteSpace软件,将网络节点设置为作者(Author),得到2000―2016年知识审计研究发文作者的知识图谱,如图2。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学者是知识审计研究的主力,同时也说明目前对知识审计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理论层面。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作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在知识审计领域的研究非常突出,肖久灵和汪建康两位作者独立或合作发文数量占研究样本很大部分,在对研究成果仔细研读后发现,其研究持续性强,很多研究成果为其他学者所引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图谱的分析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在图中还发现,对于知识审计的研究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目前知识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肖久灵和汪建康以及朱志红和薛大维组成的两大核心团队,但遗憾的是团队和团队之间基本没有合作关系。

2.关键词分析

P键词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研究的主旨,词频分析法是文献计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为齐普夫定律,根据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可以了解知识审计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根据样本文献的关键词,笔者使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得出词频较高的关键词,之后手动整理,删除了如知识审计、智力资本审计等不能清晰反映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列示了十大高频关键词如表1,并绘制出2000―2016年知识审计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如图3。图谱中的节点表示不同的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的频次,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圆圈对应的直径越大。根据图表显示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得出和文献计量分析相同的结论,即知识审计的研究仍然处于中早期,研究的主题较多和知识审计的基本要素及理论架构相关。

为了清晰地了解知识审计的研究前沿问题,对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得出近三年知识审计研究的关键词,并按照出现的时间逆序排列,得出十五项近三年出现的关键词,如表2。从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近三年的研究热点较前些年有所变化,研究的热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应用知识审计这一有力工具,如流程构建、核心要素的识别等,以及知识审计在哪些领域可以应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等。

三、研究成果综述

面对知识经济的巨浪,国内外企业都意识到知识资本的重要性,知识审计因此应运而生,面对如此优秀的知识管理工具,国外学者的目光早于国内学者投向了这个新兴领域。在我国,知识审计的研究尽管相对滞后,但研究工作正在蓬勃进行,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定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和任何学科的研究一样,从2000年国内出现首篇知识审计研究的文献开始,学者们十分关注对知识审计基础理论的探讨。鉴于国内对知识审计的研究较为滞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与比较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郭群[ 2 ]首次提出了智力资本审计的概念,并对智力资本审计的目标、审计标准以及智力资本审计的对象进行了探讨,认为智力资本审计应包括对知识产权、人才资产、市场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的审计,并提出应该利用属性价值计算法揭示审计结果,利用审计结果建立智力资本知识库,以推进智力资本审计的开展,这是我国知识审计研究的开篇之作。冯静认为知识审计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首次对知识审计的含义以及实施知识审计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知识审计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彭璐[ 3 ]全面总结国内外知识资本审计的现状,首次辨析了知识审计、知识资本审计和智力资本审计的概念界定,对知识资本审计的基础理论如知识资本审计的概念、目标、职能、对象、原则以及知识资本审计的程序、方法和报告等进行了梳理。张瑞红[ 4 ]也认为知识审计是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并阐述了知识审计的概念、知识审计在我国的实施和应用现状。朱志红等[ 5 ]对知识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知识审计的概念、对象流程和报告进行了基本的介绍。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方面,肖久灵和汪建康作了很大的贡献。肖久灵等[ 6 ]分基于概念架构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基于过程架构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和基于策略架构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三类,对国外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的构成、内容、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详尽介绍,对知识管理审计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审计模型构建

在得到前期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后,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审计是一项应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研究领域,要将理论成果落地应用于实践,必须构建知识审计模型,并探讨了如何选择审计方法以及构建审计评价标准等实务中的瓶颈问题。对于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基础,学者意见并不统一。

1.基于审计基本理论的构建

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审计仍属于一种审计活动,应基于审计的基本构成要素来探讨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代表性的观点有:奉继承、赵涛[ 7 ]按照审计理论构建了知识管理审计模型,该模型包括审计团队、审计方法与工具、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对象与内容等要素,并分别针对这些要素进行了解释。周国熠等[ 8 ]明确了知识审计的主体和审计的方法,指出应从企业的知识结构入手开展五项要素的审计,并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成熟度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

2.基于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

对知识审计较为一致的界定认为,知识审计是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审查与评价,因此,部分学者认为,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应建立在知识管理流程或知识管理模型的基础上。肖久灵等[ 6 ]深入分析了各种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的特征及组件,并将其分为概念性架构、过程性架构和综合性架构三类对国内外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最后提出了知识管理审计准备、分析、实施和总结四个子过程的基于过程的知识管理审计架构,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朱志红等[ 5 ]提出知识审计不仅应关注显性知识还应关注隐性知识,并根据知识管理审计理论模型设计了知识审计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展示了一个识别隐性认知和阻碍管理计划实施的文化壁垒的主观研究过程。

3.借鉴其他学科和方法的构建

陈晓雨等[ 9 ]借鉴斯坎迪亚模型和平衡计分卡,在对知识资本从财务、人力资源、结构、顾客、创新五个方面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审计模型,并对这五个方面评价指标的遴选和权重分析进行了探讨。王昊等[ 10 ]利用单项核心能力价值与模糊权重进行加权确定知识资本的价值,基于此思路构建知识资本审计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案例应用。朱志红等[ 5 ]借鉴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构建了知识管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得出知识审计系统化的六步骤模型。夏西平[ 11 ]尝试构建了面对组织整个知识状况进行诊断和评价的新的知识审计模型,详细论述了根据构建的模型如何在企业中开展、实施知识审计,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验证。

(三)知识审计的应用研究

在知识审计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以及知识经济的不断推动下,将知识审计的方法应用于实务工作中的相关研究近年逐渐增多。

盛小平、刘泳洁[ 12 ]将知识审计应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分析了知识审计活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审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并从八个阶段对该模型的实施步骤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彭哲[ 13 ]利用各B历经的思想遍历企业业务层的知识管理流程,绘制了企业核心流程知识历程图,并基于此构建了知识管理审计的动态循环流程。王知津、黄莹莹[ 14 ]探讨了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引入知识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审计模型。萨如拉、谢芳[ 15 ]基于知识审计的视角构建了非遗知识审计模型,并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丹寨县古法造纸技艺为例阐述了如何进行知识审计。晋美[ 16 ]提出了面向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概念,构建了面向项目层面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模型和面向企业层面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指标体系,并详细介绍了其应用。乔珊[ 17 ]构建了基于知识审计的国际货代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并以国际货代企业为案例进行了模型的验证。

(四)其他

知识审计属于边缘学科,部分学者从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的视角对知识审计的其他方面进行了研究,如肖久灵等[ 6 ]将焦点放在横跨知识管理和审计学的交叉领域知识管理审计模型上,对现有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从方法基线、审计范围和方法特征三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清晰展示了各个模型的特征及应用思路。汪建康等[ 18 ]厘清了数据审计、信息审计和知识审计三者的关系,认为他们都遵循审计原理和方法等理论基础,审计的前提条件和审计步骤基本相似,但三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肖久灵、汪建康[ 19 ]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审计提出的各个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析了学者们较为认同的数个核心要素并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涵盖知识审计活动七个阶段的23个核心要素。

四、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

(一)知识审计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待夯实

首先,作为跨学科的新兴领域,知识审计的理论基础应涵盖知识管理和审计等多学科,但从上述来看,目前知识审计理论基础的探讨更多局限于传统的审计理论,多数学者的研究仍然基于传统的审计六要素来进行,而从知识管理和技术经济创新领域中汲取的营养严重不足,理论支撑匮乏。其次,基本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是一项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知识审计的概念界定,目前理论界并没有达成充分的共识,也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和理论,因此研究的侧重点各有偏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支撑的基础理论较为宽泛并且基础理论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不足,另一方面是知识审计作为新兴学科,产生时间较短,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相关理论的探讨有待加强。因此,笔者认为,在充分认识和强调知识审计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有必要借鉴和吸收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夯实知识审计的理论基础;同时,强调回到原点再出发,即充分厘清知识审计的概念和特征的界定。尽管对于知识审计的定义没有统一,但是理论界一致认为知识审计不是对显性的正式的知识资本进行的审查,也不是对企业的某一项知识管理行为进行的静态审查,而是对企业的一系列知识管理行为和所获得的隐性、显性知识成果及其利用情况进行的考察和评价,以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基于此,知识审计是流程的审计,是对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的审计,R&D活动是其中一项工作,智力资本、知识资本是其中的产品,知识审计应包括上述概念。

(二)模型的构建需要更强调系统性和应用性

在对知识审计研究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尽管已有研究中各种模型各具特色,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改进。

首先,已有的研究往往是基于某一特定的视角或着眼于知识审计的某一环节,因此,视角各异就会使得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部分研究成果关注于知识资产审计、知识管理绩效审计、智力资本审计。如上所述,知识资产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所构建的知识审计模型应基于整体的视角和架构,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能够指导全流程的审计业务。其次,纵观各位学者和机构所构建的知识审计模型和审计方法的介绍,引入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较多,基于我国政策环境和企业实务的本土化知识审计模型较少。毋庸置疑,政策环境对于企业自主开展知识管理行为和提升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大政策背景下,所出台的各项鼓励技术创新政策措施必将有效地刺激企业知识管理行为的开展,需要适合中国特色的知识审计模型和方法给予助力。再次,已有审计模型中涉及审计方法的开发和运用较多立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某一具体环节,如知识资产和智力资本的识别等,对知识管理环境的审计、知识管理战略审计等前馈性审计方法的研究明显不足,并且所采用的方法较多涉及定性方法,如访谈,调查问卷、焦点小组、定点观测等,较少涉及定量统计计量手段。最后,现有研究成果中所设立的指标体系中也存在指标设置有失偏颇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尽管知识的无形性、难以量化等特点决定了制定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难以实现,但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仍然存在定性指似多、定量指标偏少的问题。另外,知识审计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它应该能适用于组织业务流程的全过程。因此,指标体系设置应强调覆盖全面,才不会导致审计结果产生的误差阻碍知识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应注重其他学科成果的借鉴

知识审计是新兴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如果仅仅基于传统的审计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必然会导致研究结论的无效,因此,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应注重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丰富知识审计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实践。随着我国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这意味着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审计借助云计算的“云化”方式建立的“审计云”模式或理念,也可以引入到知识审计的研究中,如何利用“云化”审计方式有效地识别企业潜在的知识资源等成为未来探讨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冯静.知识管理实施的第一步:知识审计[J].情报科学,2004(5):599-602.

[2] 郭群.试论智力资本审计[J].广东审计,2000(10):11-13.

[3] 彭璐.知识资本审计基础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4] 张瑞红.知识审计与知识管理的有效实现[J].情报杂志,2007(3):95-97.

[5] 朱志红,徐平,薛大维,等.识别隐性知识的知识审计:以知识管理审计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9):117-120.

[6] 肖久灵,汪建康,彭纪生.知识管理审计模型比较与借鉴[J].情报杂志,2010(5):1-5.

[7] 奉继承,赵涛.知识管理审计的概念:模型与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7):102-105.

[8] 周国熠,程娟,彭哲.基于知识管理成熟度的知识管理审计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5):106-109.

[9] 陈晓雨,王甜,孙阿楠.知识资本审计模型:企业知识管理的新工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28-30.

[10] 王昊,戚啸艳,彭璐.知识资本审计模型及案例模拟[J].南京社会科学,2007(5):26-32 .

[11] 夏西平.知识审计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2] 盛小平,刘泳洁.知识审计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6):787-790.

[13] 彭哲.各态历经在企业业务层知识管理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4):91-101.

[14] 王知津,黄莹莹.基于知识审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9(3):23-224.

[15] 萨如拉,谢芳.知识审计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会计之友,2014(3):114-117.

[16] 晋美.面向产品创新的知识审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7] 乔珊.基于知识审计的国际货代业务流程建模与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审计本科论文范文2

1.立论准确。审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总理在视察国家审计署时,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四点希望:“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温总理的这四句话指明了审计人员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努力方向,也是构筑新时期审计文化的核心。该书充分体现了温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着重研究并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这是研究审计文化的总纲。该书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工作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如何把审计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机关、如何把审计人员造就成学习型干部等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该书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工作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该书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监督如何参与社会矛盾的协调、审计机关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完成审计任务与审计文化建设如何协调发展等问题。

2.观点新颖。1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会计文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专著,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深入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对审计文化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论文(论著)不多、质量也不高。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没有一个明确的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存在很大关系。该书在深入分析审计文化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将审计文化目标确定为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并以此为基点构筑的审计文化理论基本框架,可以说填补了我国审计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

3.操作性强。近年来,中外频繁爆发财务造假丑闻,在人人喊打“财务造假”的同时,也对审计的可靠性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打击“审计造假”之声不绝于耳。如何遏制审计造假?李金华审计长提出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人、法、技”指导思想,明确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矫正了传统审计学侧重从物质和制度方面找原因、寻对策,而忽视对人的精神研究的做法。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贯彻“人、法、技”思想?首要的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理论。该书探讨了审计文化的结构、内容、来源、功能、环境及其建设等诸多问题,并充实了审计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把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审计文化理论研究,有利于切实指导审计部门以“人、法、技”建设为中心,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审计本科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作者:朱荣

1当前我国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直接采用其他财会学科的教学方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审计学专业,而仅仅是在会计学或财务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开设审计学课程,相应地,专门讲授审计学课程的老师并不多,而往往是由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老师来承担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采用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方法来授课。虽然审计学与会计学等相关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然而,由于审计学与会计学等相关学科在学科基础、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采用通用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理论讲授仍然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

审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都很强的学科。然而,由于大多数从事审计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人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具体的审计流程,很多高校的审计学教学均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即使部分高校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进行辅助,但由于没有审计实践的机会,学生缺乏对审计实务的感性认识,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1.3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方面。然而,从现有的审计教学实践来看,关注的重点还是立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有关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在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并不重视。这一点可以从每年CPA考试审计学的通过率得到一定的印证,由于CPA考试更注重考核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即使在上学期间审计学成绩不错的学生,一次性通过CPA审计学考试的也不多。究其原因,除了考生的自身努力等因素外,高校审计学的教学和考核更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高校审计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1未能充分领会审计学的学科特点

首先,审计学的学科基础更加宽泛,除了需要具备起码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税收以及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其次,审计学的思维方式与会计学等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异。会计学等学科更多是一种顺向思维方式,而审计更多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更加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未能充分领会审计学的学科特点,而采用一般财会专业课程的授课方法来讲授审计学,势必事倍功半。

2.2未能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对审计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并进行了精品课程建设,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审计学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布道式”的教学方法,这难以适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要求。此外,少数人认为,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不外乎就是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穿插几个案例分析,但还是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因此,即使教师花了很大的功夫来准备案例,但由于其教学方法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3.1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

审计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提升审计学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审计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审计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人才的要求,结合审计学自身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2高校审计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审计本科论文范文4

研究方法是否适当、科学,直接影响着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是促进或制约审计理论研究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大事乃是制定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在理论研究水平上,审计相对落后予会计及其他相关学科,很大程度上也是围于方法论的落后与不够丰富。

在按照惯例将研究方法分为规范法(Normative approach)和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两大类别的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规范法、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形式,并系统阐述其关系定位问题。

一、 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法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与论述会计理论的丰富资料相比,在审计文献中,很难找到论述审计理论的文章或专著①。莫茨(R.K.Mauts)和夏拉夫(H.A.Sharaf)合著的《审计理论结构(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1961年)开拓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先河,并为规范式审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审计理论研究中所用的规范法,既有莫茨和夏拉夫的哲学方法,后来还出现了其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方法、档案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一)哲学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将开始对自己的目的和本质等理论问题提出疑问,并开始寻求哲学的指导。不容否认,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科学地探索审计理论的,是里程碑式著作《审计理论结构》。

在审计理论的研究途径上,该论著的作者运用哲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对各种审计理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一是理解(comprehension),即以概括性的眼光对审计理论作全面的思考:二是展望 (Perspective),即从综合的、相互联系的角度考虑每一个审计问题;三是洞察(1nsight),即超越偶然认可时惯例或信念去深刻认识推论的前提;四是想象 (Vision),即超越时空,预测审计理论的前景和目标⑧o具体说来,理解这一研究途径是要在审计这门学科中寻求那些较有普遍性的概念,诸如证据、应有的关注、披露和独立性等,对这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概念进行研究;展望时需要据弃那些特殊的理由、超越个人成见和既得利益,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根据其综合的重要性和各个方面来考虑,而不应仅从一个或几个有限的角度去考虑;要有所洞察需要在审计知识领域里避免偏见和提出不科学的推论,有必要揭示并接受审计基本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发挥想象时则需要真正摆脱日常问题的困扰并长期致力于发展审计知识领域,对本学科持超然而严肃的态度,去发现问题所在并预见其对未来的影响。

在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上,作者认为,哲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分析方法和估价方法对发展审计理论较为有益。在审计中,存在着客观事实和主观估价这两个研究课题。对此,需要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③。由于审计判断取决于通过收集或确定证据获得的信赖程度,因而有必要像哲学研究那样,对知识和证明理论进行研究,使用分析法。但另一方面,审计职能是在重视道德行为的“荣誉制度”下实现的,审计人员的价值标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每次审计检查9若无行为规划和衡量标准可供借鉴,要保证令人满意的业绩,就必然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这就需要使用估价法。总之,审计的基本性质使自己的某些方面适合于使用分析法,而在其他一些方面适合于使用估价法。

从哲学高度进行的审计理论研究,除了《审计理论结构》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会计学会(AAA)出版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A 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1972)和尚德尔(C.W.Schandel)编著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Theory of auditing: evaluation,investigation,and judgement)》(1978)。作为理论上对莫茨和夏拉夫的响应,《基本审计概念说明》倡导审计理论要适用于所有的审计类型,具有全面性和抽象性;而在接受莫茨和夏拉夫的挑战之后,《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则力求:“直到审计中所有有用的概念都得到阐述,并能够经受哲学性检查”。

(二)历史研究方法

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指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只有以审计史学研究为基础,也只有对每一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从历史渊源上加以追索,方可揭示理论内涵中的本质问题,把握这一理论的历史成因及历史进展,以及正确评价某一理论问题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便是任何一个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以历史研究作为起点的基本原因。审计表现为一个历史的延续发展过程,为发挥审计在现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既必须研究历史的继承性问题,又同时有必要研究历史的延续性问题,以最终达到科学测试未来审计世界大趋势的目的。《世界审计史》(文硕,1996)即是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的典范。作为第一部世界审计通史,该书分国家审计的发展、民间审计的发展、会计帝国大战、内部审计的发展以及专题审计史共五个部分,展示了审计演进的轨迹。作者从历史规律的视角,以追根溯源的科学态度,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方法。

(三)档案研究方法

审计不但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而且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受托责任作为一种最具纲领性和普遍性的总方式,当然只能见之于最基本、最普遍的审计现象。而不同人士、不同职业组织往往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认识这些最基本1最普遍的问题,难以直接窥见审计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对纷繁复杂、观点角度各异的档案资料加以研究分析。这种通过对相关的重要审计论著和审计职业组织公告等文献档案进行综述,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的方法,可称为档案研究方法。王光远编著的《管理审计理论》(1996)即是一例。为“了研究基本的管理审计问题,他通过档案查阅了有代表性的会计审计学者及相关职业组织为管理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种种认识,不仅系统研究了美、英、日等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准则和调查报告,美、英、日、澳等国政府审计署的准则和其他公告,美、英管理协会的公告和调查报告,管理咨询服务公告,纳税实务责任公告,会计与复核服务公告,鉴证准则公告,还系统研究了马丁德尔的《对管理的科学评价》、伦纳德的《管理审计》、利奥·赫伯特的《管理业绩审计》、格林的《公营部门货币价值审计》、理查德·布朗的《政府业绩审计》,以及《会计评伦》、《会计杂志》。、《会计、审计与受托责任学刊》、《财务受托责任与管理学刊》、《管理审计学刊》、《注册会计师杂志》等刊物上的相关论文。然后,在大量掌握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编著了《管理审计理论》。该论著使我们很清晰地看清了档案研究的基本步骤,进一步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四)比较研究方法

自从娄尔行教授开创了国内比较会计研究的先河以来,比较研究方法不仅在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中推广开来,而且,在审计理论研究中也开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比较审计理论研究采取的做法是,概括不同主体在审计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从中发现国际惯例,以期改进审计实务和提高审计理论水平。南开大学萧英达、张继勋·、刘志远合著的《国际比较审计》(2000)是比较审计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作者采用以空间比较为主,与时间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视角透视了审计理论和审计制度。他们主要比较了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现行审计制度、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之间的异同,同时也对审计制度发展变化的历史做了必要的考察和说明,为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审计制度和审计准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础。

二、 审计理论研究的实证法

审计本科论文范文5

作为审计工作组成部分的理论研究、舆论宣传也不例外,要认真思考、研究实现理论发展和宣传创新的途径,为提高审计监督水平提供服务,促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提高审计理论研究水平,为审计工作永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正确导向

首先,在审计研究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研究工作,把握各个时期审计工作发展的重点及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作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审计机关的理论研究应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要把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作为促进审计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水平的首要任务。其次,在审计研究的方法上,要注重把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相统一,把审计工作发展的宏观性与审计监督的微观性相统一,把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把深入实际进行审计调查研究与理论概括升华相统一。要组织研究人员深入审计第一线参与审计项目,取得第一手资料。克服审计研究与实际应用的“两张皮”现象,注重理论研究在审计工作中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让理论研究尽可能转化为审计成果,从而为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审计工作的效益性、建设。另外,在审计研究的方向上,也要拓展研究领域,突出研究重点,围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的要求,注重研究如何在审计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找准“结合点”,瞄准“突破点”,围绕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最高目标的要求,注重研究在审计工作中如何加大对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力度,怎样体现“民生审计”理念、有效组织行业与专项资金审计等问题。围绕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注重研究如何在审计工作中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如何正确处理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提高执法能力与执行审计纪律的关系,依法审计与文明审计的关系。围绕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注重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把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相结合,把审计评价与审计成果利用相统一,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的问题。围绕推进审计机制和管理创新,注重研究在审计机关如何正确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审计干部队伍,怎样把传统审计方法与计算机审计方法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审计手段等问题。总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审计工作长远发展,又要注重具体的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要科学谋划,认真实施,精心组织。另外,在审计研究的力量整合上,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要素,发挥高校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聘请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一线人员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形成长效机制,建立一支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专业人员与审计实务工作者相结合,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

二、适应和满足审计事业科学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宣传和办刊工作

近年来审计宣传工作有很大的进展,对审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各级审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了一定数量专职和兼职的宣传人员,除了与党报及各种社会传媒协调宣传审计外,各省审计机关还办有审计期刊,这在客观上为搞好审计宣传创造了必要条件,通过这些广泛的宣传,及时传达了党和国家有关经济监督的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先进的审计信息,推广了审计的许多经验和科研成果,弘扬了审计人员文明执法、廉洁奉献的精神面貌。一些审计机关还举办审计知识竞赛和审计演讲会、审计宣传员培训班等。这些宣传措施收到了行之有效的结果,积极配合了审计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审计人员执法意识的增强和被审计单位遵纪守法自觉性的提高。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目前审计宣传中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以改进、完善。一是有的单位对审计宣传工作重视不够。有重实务、轻宣传的倾向,只顾抓审计任务的完成,不重视审计宣传。认为审计实务是硬指标,审计宣传是软指标,可抓可不抓,宣传工作相对滞后。二是缺乏宣传人才。有些审计机关宣传人才匮乏,没有懂专业的宣传人员,写出的宣传文章质量不高。三是宣传手段滞后,宣传渠道不多。这些都显示出审计宣传工作需要改进和提高。

(一)提高宣传人员素质,充实培养审计宣传队伍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我们已经拥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较高,有一定执法水平的审计队伍,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壮大,我们还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宣传队伍。如果说审计初创时期,开展业务是第一位的,我们需要的是财会和审计人才,那么在历经二十多年发展后的今天,扩充、加强审计宣传队伍也已成为需要重视的事宜。各级审计机关要配备宣传、信息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宣传工作的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要纳入行政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增加审计宣传人员的竞争意识,争取使审计宣传内容每年在社会新闻媒体上有一定数量,提高审计的社会影响。要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宣传人员业务素质。作为宣传人员,既要具备宏观审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文字能力。宣传工作是特殊岗位,很难和审计机关的大面积培训融合,需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强人员培训,平时宣传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业务学习。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法规,提高理论水平和文字能力。

(二)办好各种审计文化载体,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审计工作

1.把握审计事业发展的脉搏,确定审计宣传的重点和方向。目前,审计报刊应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着力加强对涉及民生问题的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以及社会公共资金审计成果的反映,促进提高对农业、环保、社保、医疗、教育等关系民生的财政资金审计监督效应。围绕审计监督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目标,着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宏观调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和综合信息,为审计人员和广大读者提供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资料。着重宣传审计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确立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立足审计监督批判性、宏观性、效益性、建设,宣传审计工作在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加强廉政、促进发展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与典型,让全社会更加了解、理解、支持审计,促进审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审计,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加强对审计监督重要作用的宣传,扩大审计影响,提高审计工作的知名度。加强对行业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进行现场调研采访专题追踪报道,促进提高审计质量,改变工作作风,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加强对优秀审计项目和审计查出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及大案要案线索情况的反映,促进依法审计、严格执法、提高审计能力;加强对审计机关推进审计管理创新,开展目标责任制及推行审计公告制度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的反映,促进文明审计不断取得新进展,推进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审计本科论文范文6

迄今为止,审计学科建设并没能取得令人信服的进展,人们对审计学科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比较极端的论点则认为审计没有什么理论可言,是职业化才使审计拥有了今天的社会地位和荣誉;审计只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审计称不上是一门有学问的职业,没有资格登上科学的神圣殿堂。审计学科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尴尬局面,值得审计界深思。但这是审计世界的真实吗?审计将往何处去?这些问题的答案取决子如何看待和处理审计学科与审计职业的关系、审计学与会计学的关系、审计学与科学的关系。

一、审计学科与审计职业

1.审计职业对审计学科理论的矛盾心态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开创审计职业组织的先河以来,审计就作为一门受过良好教育并遵循高标准的职业而存在。审计职业制定了良好的执业标准,强制性要求所有成员承诺遵循道德准则,终身接受后续教育和培训,承担起保护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最终通过纯洁和提高自身队伍的素质抵制了外来的利益威胁,确立了牢不可破的社会地位。审计职业,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即使不是世界上组织得最为成功的职业,至少也是组织得最为成功的职业之一。与审计职业的辉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审计学科的地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审计忙于职业筹建和被社会承认而无暇顾及学科建设的苍白托词背后,实际上是实用主义的强烈倾向在作怪。任何可行的均被采用并得到有力的推崇,而那些具有潜在可行性的东西却被忽视,成为一种合乎自然的倾向。审计更多地被认为只是一个实务性问题,而将注意力偏向日常的应用业务,以致忽视了自身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但审计并非完全是实务性那么简单,并不能只靠审计实务就能保持和提高社会地位。由于学科理论是在人们认可的结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于解释事实或现象的命题,是说明在一个学科领域中观察到的事实的一般规则和原则,或引起这些事实的原因(Schandi,1978),因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建立和运用理论(MautzandSharaf,1961)。可以断言,任何职业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理论结构来支持,都是难以确立的。而通过审计学科建设,使审计理论取得快速的进展,可以引导审计职业检验和优化审计实务,为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探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不容否认,学科理论应该走在职业实践的前面,优秀的审计职业实践背后必然有审计学科理论的支持,而极大地损害审计社会形象的审计失败正是科学审计理论的缺乏等原因造成的。

2.审计学科理论对审计职业的促进如果我们忽视了审计的理论基础,让它后退到审计早期那样的机械程序和实务资料的收集中去,那末,审计不仅不会得到社会的重视,而且也不会成为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最佳办法。在审计发展的最初阶段,采用的是详细审计,没有也不需要什么审计理论,相应地,审计的社会地位也很卑微。事实上,几乎是与审计职业化发展同步,涌现出了众多的审计理论大师,他们进行审计的观念总结、思想形成和智慧传播,致力于审计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反过来为审计职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注册会计师职业1853年创立后不久,英国的Pixley就在1881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审计基础文献和实务的著作:《审计人员—他们的义务和职责》,而Dicksee也在1892年出版了现代审计理论的奠基作:《审计学—审计人员的实务手册》。20世纪初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的重心刚转向美国,Montgomery就在1912年出版了《审计理论与实践》,以后又随着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再版并更名为《蒙哥马利审计学》。该书标志着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民间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成就,成为审计人员的标准实务参考,堪称审计人员的“圣经”。随后,Mautz和sharaf在1961年出版了《审计理论结构》,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将审计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论述的著作,与1972年AAA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和1978年Schandl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起,成为审计理论研究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内部审计更是开创了学科先行的奇迹。1941年1月Brink出版了《内部审计—程序的性质、职能和方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内部审计并宣告内部审计学科诞生的著作,直接推动了当年n月内部审计职业的形成。到1973年“现代内部审计之父”sawyer出版《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一书,内部审计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实务体系,为内部审计职业的迅猛发展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3.审计学科理论与审计职业实务的交融审计职业实务与审计学科理论是相辅相成、相映成辉的。审计学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中,审计环境、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观念、审计规范、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审计质量、审计责任、审计案例等审计理论要素,同时又是审计职业实务的内核。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审计的外环境决定了社会对审计的需求,而审计的内环境即审计职业的自身条件决定了审计对社会的供给。从审计内环境出发,可以决定对审计职能、作用和根本属性的认识,即审计本质。而审计外环境和审计本质则共同作用于审计行为活动需要和所能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即审计目标。审计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借助于在审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对审计工作的理性化的感性认识,对审计工作条件和审计人员条件等进行限定,这就是审计假设。审计假设是进行任何审计推理的前提。

审计推理的第一步就要面对从观察结果和实践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抽象形态,即审计观念。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观念应该具体落实为审计规范的要求,细化为审计工作的准绳。审计本身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审计人员需要围绕审计目标,依据审计规范,制定周密、科学的审计计划,合理选取审计程序,搜集审计证据。在综合、整理和分析审计证据的基础上,慎重形成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即审计报告。采用一定审计程序所搜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报告的出具是否真实、合法,则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客观水平,即审计质量。审计目标最终实现与否,社会公众能否对审计所提供的服务满意,最直接地就是看审计质量如何。审计人员要承担与其审计目标和社会公众审计质量要求相称的审计责任。审计责任实际的承担情况,最直观地反映在审计案例之上。而审计案例所折射出的信号又反馈到审计环境当中,于是又开始以审计环境为起点的新的循环。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审计学科理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同时必然也是审计职业实务发展、完善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

二、审计学与会计学审计领域存在着丰富的理论,有着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审计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持与指导,这只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至于审计能不能在此基础上获得独立的地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要回答审计学与会计学的关系。

1.审计学从属于会计学的表象审计最初曾以会计的一部分而存在,即便现在审计与会计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人们已经习惯于把民间审计人员称作注册会计师;把会计师事务所称作会计公司,把审计行业称作会计职业;把审计设在会计学科之下;对审计的最朴素、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查账。这些在客观上形成了传统认识的一个重大误区,即把审计的发展和它与会计学的分离描述成类似于细胞分裂的过程,认为审计与会计存在着血缘关系,审计仅仅是会计的延伸,因而只能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而且,从研究的活跃程度和深度来看,没有一个学术领域像审计领域这样沉寂(Schandl,1978);在会计领域,有许多不同的人员和组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进行会计学的规范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的研究,然而,只有极少的人员和组织认为需要审计理论(Ricchiute,1982)。这也使得审计学发展的步子远远落后于它的相邻学科会计学,在经济学科大家庭中,尽管会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普遍的承认,但审计的学科地位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充分的认识。

2.审计学与会计学的区分Maut:和Sharaf(1961)对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曾做过人木三分的描述:“把审计当作会计的分支是完全错误的。审计是与会计有关,因为审计人员首先应该精通会计;但是,审计并不是会计的一部分。我们如果对审计人员的行为和审计过程的性质进行更深人的考察,就会发现它有另外的渊源。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但它们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二者只是事务上的同事关系,但不存在血缘关系。”AAA(1972)进一步澄清了会计与审计的关系,指出:“虽然会计与审计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它们在目标与方法上的截然不同却决定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必须承认,审计与会计在渊源、性质、目标和方法上确实是完全不同的。会计源于管理上的需要,而审计源于社会的逻辑需求;会计的性质是形成数量化信息的创造过程,而审计是形成判断性信息、使“会计信息价值增值”的评价过程;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相关的经济信息,而审计的目标是确定被审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的方法是制作性的,而审计的方法是分析性的。如果把信息社会看作是一个信息大工厂,那么会计负责的是信息的生产、制造,而审计负责的是信息的检查、验收。总之,对会计和审计比较准确的定位是地位和作用互为补充的同事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

3.审计学的独立发展在审计学的独立发展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是Mautz和Sharaf。正是Mautz和Sharaf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独到的眼光,澄清了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从交叉和边缘学科的角度,首次对审计理论及其结构、审计方法论、审计假设和审计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蔡春,1994),为审计学迎来了独立发展的契机。AAA(1972)则看到了审计职能随使用者的需要而扩展的趋势,认为内部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在扩展着审计的职能,而且审计的领域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势必扩展到预算、预测、纳税申报单、内部控制等其他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范围越来越宽、详细程度越来越高,而充斥市场的大量信息只有经过独立审查、验证才可放心使用,这使得对审计鉴证的社会需求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审计大可不必拘泥于会计的范畴,而应主动承担起同时对会计以外的其他信息进行检查的职责。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昭示和激励我们,审计学科完全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谋求发展的机遇,而这一切又要求审计必须跳出会计的案臼和局限。 三、审计学与科学审计在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上,能否更上层楼,跨人科学的神圣殿堂,找到自己的科学归宿,是又一个让审计界牵肠挂肚的问题。

1.审计的科学衡量“科学”的含义通常有以下四种解释:有组织的知识体系;要求严格衡量证据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应用的体系;能够解释、预测和控制给定现象的体系;所有命题均是由法则或原则连结起来的逻辑、数理体系。客观地讲,如果适用科学的最后一种解释,那么不但是审计,就是现阶段的任何社会科学都没有资格称自己是科学。甚至某些自然科学,也还在为这一目标而苦苦追求。这与其说是科学的标准,毋宁说是科学的理想,并不适宜作为现实的衡量尺度。而如果适用科学的其它解释,那么审计将不愧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理由在于:审计研究是一项严谨的学术思维活动,审计领域无处不在折射出逻辑和语言的魅力;审计本身毕竟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审计活动普遍采用的是统计抽样的方法,而现在就理论知识实践和经验而论,只有抽样误差是“能令人满意的错误”;审计发表的专业意见具有解释会计信息可信性的能力,影响到投资决策行为,起到控制投资决策的作用,发表意见时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和投资风险的提示又使审计具备了预测能力,同时揭发舞弊和差错职责的履行和监督职能的发挥还使审计具有控制舞弊和差错的能力。这给今后的审计学科建设带来的挑战和启示是,必须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审计框架结构的逻辑性和整体性、求证过程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功能定位的实用性和增值性。

2.审计的科学归属一般认为,科学有五种类别,:一是抽象的和形式的科学,它是组成知识的最基本类型,很大程度上是其他所有科学均在或多或少地直接依赖的基础性科学,如哲学、逻辑学和数学;二是一般描述性科学,它以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为基础,如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三是特殊的派生科学,它是从一般描述性科学中派生出的更狭窄、更专业化的领域,如矿物学、植物学和人类学;四是集合科学,它使用了其他科学的方法和原理,实质上是由各门科学组合而成,但对有关论题进行了独特的解释,如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五是应用科学,它是特殊科学的独立部分,是从若干与实际生活、方法、技术关系密切的科学中吸取原理组合而成的,如工程_学、农业学、职业心理学。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审计与会计密不可分,从会计领域吸取着丰富的营养;以逻辑学为基础和主要根源;证据的性质和意见的形成依赖于认识理论;测试和抽样以概率论和数学为基础;公允表达援用了财务分析和沟通理论;应有的职业关注体现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Mautzandsharaf,1961)。因而,审计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是一门集合科学。同时,审计又是一个相当重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研究领域,是能够对社会经济生活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召茧的研究领域,具有应用科学的属性。这给今后的审计学科建设带来的挑战和启示是,审计必须博采众长,而又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发展和保持特色,注重自身功能和方法的完善;必须植根于社会经济生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

3.审计的科学陷阱当然,审计本身毕竟存在一些容易招致指责和误解的方面,如果不能形成一个客观的认识并积极地进行应对,无疑将损害其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第一个似乎不利的方面是,由于环境、时间、人力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审计并不总是能获得最佳证据,不得不经常以那些与问题有关的非最佳证据为限,结论一经公布就无法予以修正。而采用非最佳证据,即便非常必要,也是存在风险的,它对审计判断的正确性有着重要的约束。客观的认识是,这并不应构成对审计科学地位的贬低,因为即使在其他科学领域,证据的最佳标准也不是绝对的,其他科学从短期看也只能满足于非最佳证据,做出暂时的判断。审计领域积极的应对策略是,需要树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质量控制理念,执行严格的证据衡量标准,规范审计程序,尽最大努力取得和使用最佳证据,在不得不使用次优证据的情况下,也要检查接受次优证据的理由和证据的有效性,客观评估所采用替代程序的效果,并极为慎重地做出最终结论。第二个似乎不利的方面是,仅在极为异常的情况下,一项审计才会重复进行,即使重复审计,由于时机和条件发生了改变,职业态度和执业能力完全相同的审计师也不大可能得出相互印证的结论,而且重复审计并不能对前次审计在特定时机、特定条件下的妥当性予以直接验证,这对科学所要求的可验证性有着重要的约束。

客观的认识是,并不是所有科学都能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并让它反复地精确再现,然后借助实验来加以检验,而且重复实验也并不总是唯一可行的、最理想的科学检验办法。可以看到,审计验证会计妥当性的直接依据是公认会计原则,审计本身妥当性的验证则是通过对照公认审计准则,大量运用逻辑、统计等科学方法来进行的。由于能进行其他形式的科学检验,审计仍不失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审计领域积极的应对策略是,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和填制、记录、整理、复核、归档保管等工作环节,完善公认审计准则和统计抽样方法,发展审计证明理论,增强审计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逻辑联系,为审计的科学检验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承认,审计职业化发展离不开审计学科建设提供的强力支撑,审计完全有资格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科学殿堂中拥有一席之地。可以确信,审计只要坚持自己应有的学科地位,致力于自身的学科发展,不满足于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终将拥有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和无可限量的未来。

参考文献

审计本科论文范文7

【关键词】 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信息系统审计也是如此,它需要建立一个由各审计概念构建而成的、足以支撑并指导审计实践的理论框架。在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框架时,首先明确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

(一)与信息系统审计有关的几个概念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新兴的审计类型。尤其近年来,国外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增长颇多,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也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广泛开展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采用和借鉴国外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成果。因此,不同的翻译和认知所导致的一个现象是,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名词大量出现,在学术方面有着不同的涵义和理解。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并加之自己的理解,对现有名词进行甄别,对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出新的看法。涉及到的概念包括:EDP审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在明确这些概念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从萌芽、发展、成熟到普及的发展历程。

1.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审计,即电子数据处理审计。EDP审计可以看作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雏形。美国学者F・坎夫曼在1961出版了第一本有关EDP审计的著作――《电子数据处理和审计》,此书被看做是信息系统审计的萌芽,但此时还未出现“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而当时的EDP审计,也就是指针对电子数据及其处理过程的审计,审计的对象不是进行电子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是被审计机构的电子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及相关的控制。1987年美国EDP审计师协会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准则》(Gener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ng),正式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1994年,EDP审计师协会正式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ISACA),标志着EDP审计这个名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信息系统审计全面取代。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他活动进行的审计,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发表审计意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依然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和有效所进行的审计。这不仅表现在审计的具体内容上,而且还表现在审计的对象、目标、依据、时间、执行者等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即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口头上一般所指的“计算机审计”,但是显然,“计算机审计”这个名词的涵义要大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这不能不承认是使用者对于计算机审计理解的误区。另外,与传统审计相比较,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的区别在于,后者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会计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并且是现在以及未来审计的发展方向。

3.信息系统审计,也称为IS审计(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SA),简单来说,是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所进行的审计。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下文将进行具体阐述,在此只讨论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的产生原因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的产生,与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的重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内部控制发生了变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有效性已经直接影响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质量。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的产生是顺应时展需要的。

4. IT审计,也叫信息技术审计(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dit ,ITA)。有观点认为,“IT 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是不完全相同的,信息技术审计虽然也是针对系统的审计但更加强调对信息技术的审计以及审计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本文的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从审计方法到审计对象、目的、内容和准则都没有区别,不需要将二者作为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分。此外,到2009年3月为止,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出台的全球信息系统审计指南(GTAG)中,对于信息技术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也未加以区分,并且明确指出,“本书中IIA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审计,其实质就是信息系统审计。 ”

5.计算机审计(Computer Audit ,CA),在我国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肖泽忠教授的《计算机审计》一书(1990),是与传统手工审计相对应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虽然对于计算机审计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计算机审计基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二是指对被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资产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及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审查、评价并发表审计意见 。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来,计算机审计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定义,涵义范围较广,其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第二部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信息系统审计。因此,本文认为,计算机审计实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

6.计算机辅助审计(Computer Assisted Audit,CAA),有关其定义,国家审计署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由这个定义不难看出,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并无实质区别,既包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又包括信息系统审计。在过去的一些理解中,有观点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和计算机审计加以区分,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本文认为,这种区分混淆了计算机辅助审计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两个概念。而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这个名词更能清晰的传达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因此,本文的观点是,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实际上是同一概念。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虽然有关概念数量繁杂,难以理解,但有实际意义的概念只有以下三个,其他均为概念混淆或者重复命名:计算机审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三者的关系为,计算机审计是这门学科的总称,后两者为计算机审计之下的两项具体内容和研究方向。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

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 IT 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IT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连串的活动。”

3.“信息技术(IT)审计侧重于企业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应用方面,它包括对适当的实施、操作过程和计算机资源控制的评估。”

以上所说的IT审计或信息技术审计,严格意义上与信息系统审计有所不同,但从其定义来说有可借鉴的地方。Ron Weber、日本通产省对信息系统审计定义有共同之处,都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并且都明确了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不同的是Ron Weber认为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是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的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日本通产省则把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定位在审查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有效等方面。詹姆斯・A・霍尔则侧重于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进行分析,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对适当的实施、操作过程和计算机资源控制的评估。

通过对相关方面信息系统审计概念的分析,本文认为,所谓信息系统审计,是指通过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规划、研发、实施、运行、维护等过程进行审查,就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以及信息系统能否有效的使用组织资源并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发表意见和建议。

二、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一个首要的问题便是从何入手,即以什么作为逻辑的出发点。选择一个正确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建立一个逻辑体系严密、完整、前后一致的理论体系,并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首先需要合理确立它的逻辑起点。

(一)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几种观点

目前,因为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研究在我国基本还没有开展过,所以缺乏可以对比的理论依据,但是,我国学术界对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本文借鉴了目前理论界对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一些看法,从中引申和提炼出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观点。

对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目前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审计本质起点论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决定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属性。1984年,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以审计的本质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我国的蔡春教授在他所著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指出,“只有准确地揭示并把握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构建了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而形成的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审计本质是一个高度抽象的理论范畴,具有作为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一般特征。我国过去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审计属性、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但是,审计本质作为审计固有的属性,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映审计环境的变化,以及由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审计目标和职能的变化,易造成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

2.审计目标起点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监督系统的定向机制,从审计目标出发,根据审计目标规定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然后研究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等问题。“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 External Auditing)一书中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六个要素,构建了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在 1986 年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也是将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将其它审计要素串联起来,建立审计理论结构。

实现审计目标,是从事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审计目标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引导着审计系统的运行,还制约着审计准则、审计假设等要素。但是,审计目标同时也是由审计本质,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所决定的。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顺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限于审计本质,因此,在理论结构框架中应列在第二个层次。因此,将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在逻辑上不够严密,倾向于实用主义,使由此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难以揭示更深层次的审计理论。

3.审计环境起点论

按照系统论观点,审计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括统计和数学等相关知识以及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法律、会计、计算机技术等的影响。审计环境包括社会需求和职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审计理论中的各要素均受审计环境的影响。近些年,各门学科的研究都对环境尤为重视。会计理论界也掀起了一阵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会计理论的热潮,同样,审计环境也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与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审计环境要求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

的确,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脱离审计环境的审计理论结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是,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把审计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中来研究,并不表明审计环境就是研究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逻辑起点。因为从环境的涵义来看,环境是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外部系统的总和。研究审计理论离不开审计环境,然而,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是忽略了审计理论结构的内在要求的。

4.审计假设起点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那些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是演绎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1978 年,C・W・尚德尔教授发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书,提出了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包括审计假设、定理、结构、原则和标准的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假设是构造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但是,审计假设是被决定的,是审计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不能等同于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应该是不以该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和前提的范畴。此外,因为审计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才导致了审计假设的出现,但审计环境却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审计假设一旦确定,就无法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因此,审计假设不能成为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基石。

(二)确定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标准

从哲学的角度看,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即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逻辑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的理论结构框架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一个理论范畴,对该学科中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框架的构建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逻辑起点应该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本质规定。

第二,逻辑起点应该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贯穿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发展全过程。

第三,逻辑起点应该能够揭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切矛盾,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四,逻辑起点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系统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应该能够推导论证其他抽象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范畴。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观

纵观以上几种关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代表性观点,以及确定逻辑起点的标准,单纯以某一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要素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不完善的。本文的观点是,应以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共同作为逻辑起点,构造二元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理由如下:

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中最一般、最简单的规定,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备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先天条件;然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作为信息系统审计固有的属性,无法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职能的变化,不能推导论证其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不符合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针对信息系统审计本质的这一缺陷,只有信息系统审计环境能够弥补:信息系统审计理论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且必须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

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信息系统审计国际化,信息系统审计国际化的前提是充分认识不同审计环境下的国家审计差异,只有包含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各国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体系才有利于对上述差异的理解。此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审计环境的变化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影响,较之对于传统审计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使得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具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任何一种未包括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仅以一个要素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都是不完善的。然而,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不是唯一的起点,因为人们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其他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范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不变的、内在的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来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即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是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来影响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使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克服了先天上的缺陷,能够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与实务,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

综上所述,以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和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共同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充分体现了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符合辩证法中动静结合的观点,不变当中体现着变化,变化中又蕴含着不变,完全符合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本身的要求。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及其逻辑关系

(一)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原则

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揭示的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体系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一个完善的理论结构框架,必须是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在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应具备与实践紧密相连且不断发展的特点。对实践的经验总结便形成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而形成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指导信息系统审计实践,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不可分离开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起到正确指导审计实践的作用。

2.理论结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

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各要素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有内在的严密性和整体功能,是一个有机的体系结构。只有先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在确定了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再确定应包括哪些理论要素,以及如何划分层次,才能对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要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归类,透过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机性,从整体上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

3.理论结构内在逻辑一致性原则

在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时,要按照各信息系统审计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而首要因素当然就是逻辑起点。此外,还应该充分使用系统论观点去考察各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前后一致、逻辑合理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以免因逻辑不清、杂乱无序而导致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前后矛盾,更造成实践的混乱。

(二)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根据以上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原则,本文认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应如图1所示: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关系

从整体上看,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与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是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规律,探索能揭示信息系统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是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具体反映,是与信息系统审计实践工作直接相关的,可以直接用来指导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理论。

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包括六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分为五个层次:

1. 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共同作为逻辑起点,处于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有关逻辑起点的选择的内容,前文已做过详细阐述,此处不再重复,但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之所以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放在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前面,是因为从选择逻辑起点的标准来看,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无疑构成了逻辑起点的核心,但是不同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是一切信息系统审计要素的前提,它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影响着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假设和信息系统审计职能,进而影响了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离开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假设等都成为空中楼阁。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假设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实践,从而进一步改造信息系统审计环境。

2.信息系统审计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和效率以及能否有效地使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等发表审计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与特定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即,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要求而产生的,同时受制于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确立必须紧扣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同时又要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变化。当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发生变化时,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应适应环境的要求作相应的改变,但无论这些目标如何变化均未偏离信息系统审计本质这一本源。

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又是一切审计实践活动的中心,是制定信息系统审计程序、解释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的依据,目标的实现结果也是评估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最有力的依据,所以,将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置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第二层,有助于排列其他组成要素。

3. 信息系统审计假设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在面对复杂的审计环境时,对某些无法正面论证的事项和现象所作出的合理推断。本文认为,信息系统假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系统审计标准假设。该假设是指存在用来衡量、评价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公认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

(2)信息系统审计可验证假设。该假设是指,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有关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获取相关的信息系统审计证据,利用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加以确认。

(3)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可控性假设。该假设是指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能够被识别和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能够被合理的控制。

信息系统审计假设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其他审计要素的桥梁。信息系统审计假设为信息系统审计运行的前提条件做出限定,而这种限定取决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因而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制约着信息系统审计假设。

4.信息系统审计职能,即信息系统审计在客观上所固有的功能。为了确保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实现,信息系统审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应为保证和咨询。保证,即通过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维护状况等进行评价,合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和有效。它是信息系统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就是指信息系统审计人员能够为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和改善经营的目的。因此,信息系统审计职能是以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假设为前提而产生的,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结构框架的逻辑关系上来说,应该位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假设之后。

5.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一般由行业内专业的职业团体所制定和,是职业团体的全体会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在特定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本质的拓展,又是信息系统审计假设的具体化和制度化。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作为联系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纽带,是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职能而制定具体的规范准则,同时又对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等方面的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对审计人员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它既是审计基本理论的终点又是审计应用理论的起点。先有准则而后施行,符合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与程序。

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是建立在信息系统基础理论之上的,包含四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分为两个层次:

1.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和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是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的主体部分,是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在应用理论中的具体反映,也是由具体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所规范和影响的。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实质上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研判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有效以及提供真实、完整的系统信息的动态循环流程。科学的信息系统审计流程是建立在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之上的,是保证信息系统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是信息系统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系统审计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必须符合具体的规范准则,因为这将影响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先进的、与审计环境相适应的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是信息系统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存在重大隐患,而信息系统审计师验证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很显然在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规定之上,受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和技术的影响,科学的审计流程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降低风险,反之,则会使审计风险加大。

2.信息系统审计报告,是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由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对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和评价,形成的对信息系统的书面审计意见。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受到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规范,但实务工作中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的客观条件调整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信息系统审计报告是信息系统审计行为的最终成果,是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最终体现的结果,也是信息系统理论结构框架的终点。

研究和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笔者认为还应明确的一点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理论框架中各要素的内容及层次关系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也会有发展和变化,需要学术界进行不懈地研究、思考,使之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卢红柱.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的探索之路[J].审计研究,2006(12).

[2] 胡克瑾.IT 审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时现,李庭燎等.全球信息系统审计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4] 吴沁红.信息系统审计内容分析[J].财会月刊,2008(10).

[5] 吴沁红.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的比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0).

[6] 唐飞兵.关于构建我国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7] 姚靠华,周岳亭.构建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4).

[8] 王振武.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9] 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 杨周南,赵纳晖.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实务中的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 张茂燕.论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2] 庄明来,吴沁红,李俊.信息系统审计内容与方法[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13] 庄明来.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之比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5).

[14] Marshall.B.Romney.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M].10th Ed.Prentice Hall,2008.

审计本科论文范文8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当代青年审计人核心价值观及审计实务等内容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110篇,经过专家认真评审,共有38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15篇。12名青年代表在论坛上作了主旨发言,西北大学冯均科教授和西安财经学院薛小荣教授分别对代表的发言作了精要点评和分析。特约审计员李云鹏、郭艳敏等出席会议并对此次论坛给予高度肯定。会上,李健副厅长等领导和专家向获得一、二、三等奖与优秀奖论文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此次论坛,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的预期效果。

在论坛上,12位代表就不同研究方向和命题进行了研讨发言。作者李丽就不断加大国家审计问责的力度,构建我国国家审计问责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针对目前我国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的缺陷,需要从以下路径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是对审计问责主体的规范,一是扩大问责主体;二是充分发挥异体问责的作用;三是形成多元问责主体的协调互动;四是加强对问责专门机构的问责。另一方面要对问责客体权责进行界定,包括对相关责任人、责任承担的具体划分、问责范围、问责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

段成钢作者以国家治理为分析视角,阐述了当前的国家审计在实现国家治理价值中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应从六个方面推进国家审计的创新与发展:重新定位国家审计目标;适时创新国家审计体制;构建公共服务型审计;重塑国家审计理念;创新国家审计方式方法,重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创新审计管理和审计发展。

作者禄茵运用新的理念建立了数据模型,预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将会出现负值,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难以维持可持续性,并从制度、管理和资金三个层面深层次分析了将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措施:1、健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3、 丰富资金筹集渠道;4、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作者宁晶在国家动态治理的视角下,从剖析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的内涵及其演变入手,认为在国家治理的视角下审视我国的国家审计,仍需要在审计项目、范围、方法、方向、观念和效果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善和创新,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社会现实、国家治理需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解耀魁作者在深入分析国家审计、国家治理与跟踪审计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跟踪审计的措施:一是科学制定跟踪审计项目计划;二是合理安排审计组织方式;三是提高审计人员综合能力;四是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作者张廷林结合实际,针对政府投资重点领域——工程建设领域内面临极大的审计风险这一现状,认为一方面需要从制度对策层面加以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时限问题、审批程序、数值、实质条件及内容等审计方法方面进行改进。

针对“青年审计人核心价值观”这一话题,席海昕作者探讨了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意义,阐释了审计价值观为审计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在审计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进而对当代中国青年审计人审计核心价值观从诚信和创新两方面进行了再认识,最后从理念建设、制度建设、传播体系建设、建立优秀审计工作者库等四个层面提出了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马笃祥作者结合刘家义审计长的“十二字”核心价值观,认为青年审计人应从勤勉学习等七个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

作者马庆国和作者赵彧分别就“审计文化建设”这一论题就行了分析和阐述,马庆国认为审计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行业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赵彧围绕青年人的审计文化目标构建,就审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新时期的审计精神以及青年审计人如何提高审计文化修养展开论述,认为青年审计人应具备爱岗敬业精神,刻苦钻研业务,敢于并善于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大公无私,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也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杨积平作者和高洁作者分别就“经济责任审计”这一主题进行了论述,杨积平指出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方面还面临着现实困境,需进一步研究解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高洁认为“提高质量”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是维护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生命力的需要,应从审计评价、队伍建设、审计模式等方面提高质量。

审计本科论文范文9

张蕊教授曾先后师从著名会计学家裘宗舜、罗飞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获经济学(会计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获江西财经学院经济学(会计学)硕士学位,2001年12月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张蕊教授曾于1996年6月至1997年6月和1999年9月至2000年6月,先后两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荷兰泥津洛德大学和维也纳经济大学进行学术交流。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张蕊教授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奥地利留学生讲授过《会计学原理》、《审计学原理》、《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审计》、《西方民间审计》、《审计理论研究》(英文版)、《审计理论与实务》、《成本管理会计研究》、《诉讼会计研究》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在从事教学的同时,张蕊教授潜心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近几年来,先后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管理世界》、《财务与会计》等核心期刊上4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包括部级课题)课题30余项;主编教材6部,其中《会计学原理》(第二版)2004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第一届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的《公司财务学》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讲的《审计学》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