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3:12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范文1

(一)财务风险规避水平低下

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在近几年逐渐改制形成的,所以它们身上带有不成熟、起步晚、经验少的标签,对于市场的把握能力较为低下,自身规避财务风险的水平也比较低下,因此也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问题。而这种规避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过分注重放贷速度,反而忽略了贷款质量,易产生某些不良资产;其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失衡,从而导致筹资的负债规模较大,进而影响了产权比率,为银行财务风险问题也添难不少。

(二)农业经济本身的不稳定

明白我国产业发展历史的话,就知道我国最初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国家发展基础,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重视工业、旅游业的发展,至今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效,但是就目前农村的情状,农村经济主要还是以农业为发展基础,沿袭着传统的“靠天吃饭”情景,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经济收入极为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这种现实情况展现了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一环传一环,这种不稳定性自然也影响到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为银行带来了较大的不可控风险。

(三)地方政府过分行政干涉

从国民整体素质水平分类来说,农村群众团体素质还是较为偏低,包括农村政府官员的素质也不高,所以容易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地方政府为了在短期内提高政府功绩,大力建设某些短期工程,忽略了金融风险的问题,或者他们根本就不了解金融风险的严重性,只顾盲目发展所谓的经济,殊不知他们已经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而且,政府干预的这种经济建设项目,大多是直接强行命令银行发放贷款,就造成了老百姓常说的“政府点菜,银行买单”的有趣俗语。

二、做好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改变财务管理观念

观念是指导银行进行财务管理的准则,它就如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则一般,触犯了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则银行一旦违反了管理观念,则会直接受到财务风险的重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金融体制的新近改革,农村商业银行需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则首先要树立的就是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面貌,并且存在粗放、滞后的问题,因此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必须从根本上摒除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和缺失,切实从银行普通人员、管理阶层员工两个层次进行改进,树立全员的管理理念,注重每一位银行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树立市场经济、财务风险的意识,从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活动更加科学、谨慎、有效。

(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多内容的管理制度,包括计划、调控和激励等多种功效为一体,力求为农村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体现存在价值、发展战略思想而服务,也是银行强化财务管理的有效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是在对农村经济情况的调查基础上,进而经过预算编定、执行、调控、评价和鼓励等一系列环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参与、配合的一项活动,但应该注意的是,进行全面预算的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之建立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银行的所有经济活动纳入其中,将活动各项消费预算进行详细列举,为银行在实际活动中提供参考数据,为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一定量的调控。

(三)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受农村实际经济条件限制较大,使得其在投资、经营和集资等各项财务经济活动中,常常处于收支失衡的状态,面临着巨大的预期收入少于实际收入的问题,从而造成一些难以预见的财务风险。对此,农村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银行存贷款额的变化率和收贷款情况的具体指数,关注风险问题的规避与调控,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和战略发展目标,建立健全必要的风险防控机制。同时,财务风险问题的产生范畴并非在某一具体环节,而是可能产生在任何财务活动中,所以也应该加强每一步骤的管理,切实降低财务风险指数。

(四)注重财务管理信息化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发展战略

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理论分析

(一)农村商业银行内涵界定

农村商业银行(Rural commercial bank)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由该区域的农户,农村小企业者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建的主要为农民、农村和农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股份制区域性金融机构。具备一定的政策功能,如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坚持着 “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拥有政府政策支持有时和本土经营,同时也存在着地域的局限性、客户群体规模小、金融产品缺乏创新以及技术落后的劣势。

(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主要有价格战、促销战、广告宣传战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企业家发现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已经不适合现代经济的发展,发展战略应该顺应企业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从历史上看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主要经历了:企业结构跟随战略,企业发展战略适应企业环境,企业组织跟随企业战略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企业市场定位的竞争战略理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客户群体,加强系统建设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理论以及通过技术创新,建立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理论。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是研究农村商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制定不仅对于机构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他还关乎着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效益问题。

(三)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

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是以服务客户、回报股东、成就员工和奉献社会为使命,将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及服务县域经济作为市场定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最早可以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璧山县狮子乡信用社,该信用社的诞生揭开了重庆合作金融发展的序幕,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关系,2000年重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2005年重庆首家农村合作银行成立,2008年在重庆农村信用社 基础上组建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立,这是继上海、北京之后我国成立的第三家农村商业银行注册资本达60亿,拥有39家支行和1797家分理处。2010年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上市。2012年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拥有42家支行,从业人员1.5万,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300亿元。不良贷款地域1%。到2013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突破了3000亿元。

二、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

(一)坚持服务“三农”的整体战略方针

2004—2012年中央发了九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借以强调“三农”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在将服务“三农”作为其市场定位的同时获得了政府大量的信贷支持,这使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有了一定的政策优势。

随着农业产业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农村经济对金融的需求日益扩大,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金融机构纷纷撤离农村地区,这使得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而服务“三农”的业务活动能够很好地缓解这一问题。

(二)加强内部监管机制建设

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机制的建设与提升是不容无视的,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改进监事会制度:通过向外部引进监事会人员提高监事会中外部监事所占的比例,并保持外部监事的独立性,同时适当扩大监事会的职能范围;分清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各自的职责,从而充分发挥各管理层在职责范围内的作用实现银行的利益最大化;通过调整股东持股比例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让中小投资者能更好地参与到银行内部监管工作中。

(三)开发新型特色金融产品

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发新型零售金融业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群体对金融的需求,例如:结合银行的信贷结构适度扩大抵押物、质押物和担保的范围;努力开展信息咨询业务,与信息部门合作向农户以及中小企业经营者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金融信息以及政策信息等信息服务;加强异地合作,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这样有利于建立稳定顾客群。

(四)加强风险管理建设

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自然风险等风险因素的影响,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建设。如:建立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识别机制和风险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客户信用档案制度,采用客户信用累积制管理客户信用;建立和完善风险担保基金,推进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特别是与农业保险机构的合作,是保险公司承担部分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 闫庆.悦李臻.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02).

[2] 张丽云.农村商业银行的困境及对策[J].金融与保险,2007(10).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范文3

1.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农村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影响分析的文献不胜枚举,大都是从杜邦分析法这一实用性的方法出发,剖析其概念,搭建符合农村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模型,接着对各项权益展开了具体分析。本文以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为研究点,发现外国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Kareken认为银行业是垄断存款的提供商,在无障碍情形下,商业银行会扩大负债规模,获取高额的价值。

2.国内研究

国内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影响分析则相对较少,主要是从宏观的维度粗略地阐述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关于农村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则更少,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资本结构和绩效的关系,更有大量研究将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资本结构解释变量展开研究,而单一财务指标则作为被解释变量。国内既有从农村商业银行微观视角来考察最优资本结构,也有结合制度和技术两个层次的研究来研究资本结构的变迁。

二、数据与理论模型

农村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从直接影响的角度观察,它决定了农村商业银行资本流向,内部结构,组织架构,从而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间接影响来看,它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从而间接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基于此,本文以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为基础,试图构建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函数模型。本文选取了以下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北京农商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商业银行,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肇庆端州农村商业银行,揭阳榕城农村商业银行。

本文为了研究农村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把净利润和总资本之比作为本模型的因变量,资产负债率作为本模型的自变量,而其他影响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因素当作误差项。因此建模如下:Y=α+β1Χ1+β2Χ2+β3Χ3+β4Χ4+σ,其中:Y为资产利润率;α是常数项;βi是回归系数;δ为误差项;Xi是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i=1,2,3,4)。

三、实证分析

1.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与盈利能力是正向相关。

具体来说,附属资本与总资本的之比越高,资本利润率也跟着提高。因为一旦随着附属资本规模的扩大,资本充足率也会提高,对于改善单一化的负债结构,经营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2.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本规模与总资本利润率是负相关。

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本涵盖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其中权益资本为自有资本,基本保持稳定。而总资本规模X2的扩大,来源于负债业务的膨胀,随之农村商业银行投入经营活动的总资本规模的扩大,盈利水平会降低。

3.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本利润率正相关。

农村商业银行持股比例关系到持股集中度的问题,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的问题上,尤其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深刻影响这资本利润率。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国家,如果持股比例太过于集中则违反了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上,最典型的应属相对集中型,这一形态既包含了各个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同时内部也存在权的相对竞争机制。

4.农村商业银行存款/总资本指标与总资本利润率是负相关

农村商业银行资料来源的渠道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存款,居民和企业将钱存入银行能带来盈利资产的相应增加,随之提高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但是鉴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较低,随着农村商业银行存款/总资本指标的提高,总资本利润率反而降低了。

四、政策建议

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支柱,农村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是其综合治理产生的正的外部性,而完善的资本结构则更有助于提高这一正的外部性。

从以上分析说明,资本充足率不仅能增强农村商业银河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监管角度看来,对资本充足率监管主要是在于资本充足率能够制约银行追求高风险,使农村商业银行资本水平能匹配其存在的风险。盈利性关乎到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的强弱,收益风险性的高低。一旦农村商业银行能紧紧把握住这个基本要素,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而同时也会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指引着农村商业银行走上快速发展的列车道。

1.增加附属资本的比例,多元化附属资本结构。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附属资本与总资本的之比越高,资本利润率也随着提高。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比例比较低,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我国农村商业商业银行附属资本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此,在融资额度紧张的前提下应该提高附属资本比例来提高盈利能力。而且附属资本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二者之间联系密切,所以我们更要优化资本结构,构造多元化的资本结构。

2.优化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本结构。

股本结构体现在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控股集中度,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国家,如果持股比例太过于集中则违反了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比较偏好于相对集中型,其一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银行的股权结构;其二,要股权分散。虽然国家控股各有优劣,但是国家从农村商业银行控股权的退出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随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及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股本结构也会优化。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

一、内部审计在新常态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农村金融信贷环境尚未成熟,使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承担和面对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借助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安全和利益保障,实现风险信息的有效识别和风险问题的有效监控和预警。最后,随着我国四大行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渗透,必然导致银行间的激烈竞争。与其他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业务范围、人员素质和内控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维持竞争日益激烈的农村市场,借助有效的内部审计实现转型升级,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已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迫切需求。

二、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内部审计时,审计主体一般由本单位的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组成。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时间较短,操作过程、内容和方法均处于探索阶段,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缺乏该领域的工作经验。在审计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时,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内部审计的对象是经济负责人所属的部门和单位,审计的对象是其所在部门和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在农村商业银行中,由于内部审计的主体和对象属于同一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复杂,因此审计主体往往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就审计工作而言,相对良好的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普遍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甚至部分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了审计委员会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但仍存在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不明确、履职不到位甚至不履职的情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的内审机构只是管理部门之一,还要执行总务。未能与董事会形成紧密联系,未能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导致内部审计机构边缘化,审计监督评价作用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缺乏科学的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指标评价体系,社会各方对内部审计内容的认识存在差异。因此,各地采用的指标评价体系不统一,评价方法也不一致。选定的评价指标难以对审计对象产生全面的量化评价。审计结论是片面的,多为绩效结果,很少有指标能够解释经济负责人能力的差异。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选择指标时,注重对经济负责人的考核和奖励,而不是评价本部门和本单位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本部门的国有资产是否和单位已经失去,以及经济负责人的纪律守法、廉洁自律。这些经济责任评价指标重心的偏离将直接影响经济责任人的绩效评价,增加审计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其治理结构、内部审计队伍素质、资源配置、技术水平和制度支持直接相关。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的前提下,并没有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组织无法发挥作用,这也阻碍了审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此外,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甚至缺乏必要的流程操作,导致审计判断失误严重。

(三)内部审计的目的有失偏颇

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分清经济责任人在任职期间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的责任,作为对有关部门的考核依据。一些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内部审计只是走个形式,不重视这项工作,使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一些领导也对内审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内审调查农村商业银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挖掘人才。这两种对内部审计不切实际的期望将直接影响审计评价结论的准确性。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仍然采用传统的以事后检查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仍然是检查合规性。受部门职能定位、人员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内审部门需要监督检查,同时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或者配合其他业务工作。内部审计成果转化存在较大问题,无法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检查被审计方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对被审计方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影响一个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因素是复杂的。有些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有些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可能是人为的主观原因、单位的集体决策或历史遗留的问题。因此,很难通过在一个单独的时期内评估负责人的工作绩效来确定审计责任,而且定性结论在审计报告中占的比例太大。

(四)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仍在建设和改进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此外,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在法律制度中存在一些操作困难,如农村商业银行负责人的定义,公司法规定他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定代表人。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被分开,农村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由经营者实施。因此,在确定内部审计负责人时,存在责任定义的问题。另一个例子是,目前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离职审计往往是负责人先离职,然后再进行审计。审计结论对如何追踪负责人没有明确的条款,很难界定内部审计的责任。

(五)缺乏高度信息化的内部审计机构

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项目通常包括组织治理、经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绩效、问题整改等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与其他国有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或者内部审计制度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难以在内部审计中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农村商业银行信息化审计水平较低,甚至很多工作还处于手工处理状态,导致审计时间过长,审计效率低下。

三、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对策

(一)强化内部审计目标职能的准确定位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事后监督的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将其转型升级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评价协调联动的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以保证审计的充分独立性和权威性,实现风险防控的有效推进,进而将风险隐患控制在初始阶段。其次,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和组织架构的合理合规,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战略规划的实现。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各个部门密切相关,也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因此,有必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首先,要加强内部审计层级管理,将内部审计部门置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之下,充分保障其高级审计权威。其次,各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积极配合审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阻力。此外,审计部门必须配备高水平的专业审计人员,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内部环境,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由对内部审计的被动应对转变为积极配合。被审核方对内部审计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即通过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展示本部门和个人的业绩和廉洁自律,还可以发现日常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差距。有待完善,有利于整个农村商业银行平稳有序发展。农村商业银行要形成自上而下的网络管理体系,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协同工作,部门负责员工积极参与。在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农村商业银行决策层要为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解决问题保驾护航。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具有更特殊的审计环境,审计手段相对有限,风险因素更多。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会影响到相关负责人的绩效评价,甚至可能影响到相关负责人今后的岗位晋升。因此,被审计方一般对审计报告持谨慎态度,以尽量减少对审计结论的不利影响。但是,如果审计人员没有披露发现的问题,就会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增加审计风险。为了预防和避免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有明确的事实、可靠的依据、明确的责任和适当的评估”,并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应对可量化的经济指标尽可能补充详细的数据,定性结论应明确调查方法,形成对各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

(三)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职能

监督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能,但基于前瞻性审计和风险防范的需要,农村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职能。首先,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使审计工作规范化;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流程并严格执行,提高内部审计的透明度、客观性和权威性;再者,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法律和业务知识和技能,引导和促进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的形成,充分发掘潜在风险,避免损失。

(四)提高内部审计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

要从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员工信息技能等方面入手。比如,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化系统,特别是借助审计问题模型,建立规范的审计工作流程,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处理能力。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审计信息化程度较低,关键在于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和员工信息,以达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审计技能培训,要求农村商业银行配备合适的审计信息技术人才,促进内部审计部门人员计算机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运作能力,使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更加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

(五)完善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外几乎没有有关内部审计的文献可以直接参考。国外对类似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上。我国政府的“内部审计”始于1985年的“厂长、经理离职后的内部审计”和2008年的《经济审计与审计条例》(曝光草案)。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规章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然而,农村商业银行正处于一个复杂的国际转型之中,制度建设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只有不断完善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为审计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审计员能够规范、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六)提高审计人员创新能力

通过推动审计创新,切实加强审计人才建设,努力培养审计人员的开拓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加强理论研讨,发挥内审协会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科研保障、创新研究形式、拓展交流平台,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组织审计理论学术研究研讨会和交流会,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步培养一批能够进行前瞻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学理性研究的审计人才,激发了审计人员的内在动力和研究兴趣,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应当为审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供时间安排、经费保障等支持和保障。培训方式可采用讲授式、互动式、参观式等,提高审计人员在培训中的参与度,增强获得感。除了参加主管机构举办的培训外,内部也积极组织交流分享,鼓励审计人员分享外出培训、工作经验总结、自学等多途径获取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多元化、多形式、全方位、全过程地培训,确保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提高职业胜任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外,加大培训力度,针对新兴大数据软件与平台进行学习,掌握大数据内部审计的流程,提高审计人员的电子数据分析取证业务能力。扎实抓好“传、帮、带”工作,采取以老带新、以审代训等方式,由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带领新进人员共同参与审计项目,让新同志边学边干,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短期内业务技能快速提升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对银行监管体制机制进行了不断完善,面对这样的发展新常态,银行机构必须进行针对性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经济金融服务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经过经营结构的不断完善,实现了经营效益的大幅提升。即便如此,其内部审计工作的效能仍然较为低下,不利于自我监督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对其职能发挥与经济效益的提升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面对发展新常态,农商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实现有效的转型升级,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与决策支持作用,推动农商银行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游新华.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1):59-60.

[2]田正.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J].财经界,2019(15):140-141.

[3]方温柔.新常态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升级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01):78-79.

[4]吴秀峰.新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02):37-37.

[5]张丽云.浅谈审计中审计人员应保持的谨慎性原则[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290.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需求追随 发展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江苏省赣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等的支持、监督和管理下,在保持县级机构独立法人地位的同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这次的改革是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为其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制度性基础。同时顺应城区内农村信用社机构服务对象城市化的实际,把农村信用社合并重组为商业银行,既可以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又可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一项颇具意义的改革。

改制后的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下设44个营业网点,其中营业部1个,支行30个,分理处13个。为广大城乡客户、企事业单位提供存贷款、结算、汇兑、、银行卡和保管箱等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改制后,截止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0.8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8.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91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9.8亿元。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以更快捷的汇兑业务、更丰富的贷款品种、良好的银行信誉和高效的银行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称赞与信赖。

一、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理论基础

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Hugh.T.Patrick,1966)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发展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会逐渐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随之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也就是说,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服务不断完善的动力。二是“供给优先”(supply-lead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供给先于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后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两种模式特点不同,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模式的选择也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阶段,“供给优先”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需求追随”型模式替代“供给优先”型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休.T.帕特里克的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当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选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因此能够达到商业化金融运行的基础,如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信息共享等。此时,农村经济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根据休.T.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理论,农村金融应该针对农业、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来提供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因此,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

二、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现实基础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趋势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必要性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业已经率先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生产与经营,产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储存原材料、抵抗自然风险、建设完善的外部环境,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而且,发达国家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产业化越是发达的地区对商业金融的需求越强烈。此外,东部地区在农业已经基本现代化的同时,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二、三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及从业人数持续上升,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公司,与城镇中的商业企业没有任何区别,对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有着天然的需求。因此,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有着商业银行存在的天然土壤。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良好条件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可行性

在东部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环境良好,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较少,没有政府指令性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相对领先。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信用社是按照商业化在运作,他们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能够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信贷资金的投放方向已经与商业银行无异,完全是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因此,对于这样的信用社保留其合作之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顺应形势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必然选择,使其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更加能够名正言顺、无所阻碍。

(三)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利于公平竞争

除农村信用社外,早已有一部分商业银行把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分支机构。因此,将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遵循同样的经营规则,享受同等的待遇,能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将会对其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好的满足地区经济、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遏制非正规金融的滋生,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

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因农而立、服农而存,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己任,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几十年扎根农村服务的经验以及与农民所建立的紧密联系,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短期内很难实现的独特竞争优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商业银行仍将是农村地区网点最多、客户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以及这次改制,已使农村商业银行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资产质量、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等,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也要看到,在国家放开了农村金融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今天,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仅有邮储银行的组建及其资产 业务特别是涉农业务的不断扩大,有农业银行的加速回归,还有各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等。可以说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竞争是很大的。同时农商行自身在综合实力、风险控制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如何保持自身的行业优势,在把握好服务“三农”的基本业务基础上,开拓业务模式,走出区域经营,提高综合实力,建设成真正治理有效、以盈利为目标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在经营和改革中要面临的挑战。

(一)把实现银行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支持“三农”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说,商业性金融与乡村信贷、小额信贷不矛盾,完全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根在农村,服务“三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又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同样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服务“三农”必须以确保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必须把农村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大潮中。以前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支农责任而忽视农村信用社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以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作指引。这些理念包括市值理念、资本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服务理念、创新理念等。其中,“追求过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和“银行市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应当作为农商行这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的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经营理念。虽然通过改制,解决了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这个根本性问题,并实施了财务重组、消化了历史包袱,实现了自我发展,但也要看到真正建立好一个现代金融企业,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内功修炼,要在塑造品牌、丰富渠道、创新产品、建设团队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中国银行业特别是赣榆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中小商业银行,现在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渠道还比较单一,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性过强,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并不大,普遍地只有在10%左右,这与国外银行业利润构成中30%以上来自于中间业务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上也获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但实际上也与成本低廉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有直接的关系。这是由我国金融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所决定的。但这种过于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旦遇到经济周期向下波动,对信贷的需求减少时,要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就是相当困难的。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存贷款之间的巨大利差逐渐缩小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要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来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可能难以为继。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保持利润的稳定增长,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银行业经营管制的逐步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在资产扩张过程中,抓住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金融自由化的大好时机,努力探索更多更广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形成以存贷利差为主导、各种中间业务利润并存的多元化利润来源。

(三)把握好业务发展及资产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

发展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发展。只有防范好风险,发展才有质量。农村商业银行一直面临发展不够的问题,发展业务是首要任务,但风险控制仍然是薄弱环节。当前,信贷风险依然是最大的威胁,我们要做的是全面清收不良贷款,加强大额贷款监管,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安全运营带来一定风险和挑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各类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和估量,及时调整发展观念和思路,巩固业务发展成果,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建立起一体化的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四)统筹好金融创新和规范管理的关系

我们要努力开发新金融产品,积极地进行金融创新。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需要,也是作为银行业控制风险的需要,是核心竞争力在对客户提供服务和银行自身发展中最现实的体现。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加快,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商业银行自身面临着更高的风险,而且一般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同样地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它们的剩余资金也需要寻求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慷慨地提供信用便利恐怕不足以对企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它们不仅需要信用便利,而且还需要更专业、更精细的理财服务,需要更多的金融产品来更好地配置财务资源。同时,制度建设要与业务创新同步跟进,规范管理,不断强化监控,提高风险监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固然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但通过金融产品交易来转移分散风险,同时又获得盈利机会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这些都需要商业银行大胆地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改革 问题 建议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战略不明确

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的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清醒的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转变,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1)体制完善、经营灵活;(2)扎根于地方,网点多、人脉熟;(3)信贷资产质量优;(4)农村金融格局的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优势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在于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业务、抢客户,而在于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市场定位不准确

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于与农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兴趣不大。这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的金融约束。

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的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的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的正常轨道。

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使农村信用社产生内部道德风险,成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帐、历史包袱的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但与之相对应的决策链、管理链、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岗位流动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

2.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一般都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衡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己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体。

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调整信用社时期的市场定位,由原来的支持“三农”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

3.制定符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的智力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建立了“三会”制度,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职权的划分、职能的发挥、职责的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企业队伍建设

市场环境在改变,竞争对手在进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更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面对客户的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不会在工作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要转换思想观念,改变原信用社框架下一成不变和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确立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四是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提高员工的素质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5.进一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发展农村客户群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的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领域受区域的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结算渠道也不象全国性商业银行那样畅通无碍,而客户的需求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资源就有可能会流失。

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

三、结束语

在中国,农信社改革是采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还是选择合作制的形式,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信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只有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正确路径,整个农信社的改革才能有成功的前提。

中国农信社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范文7

【关键词】 非利息收入; 农村商业银行绩效; 广义矩估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4-0088-05

一、引言

非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一部分,与存贷业务不同,它不以利差作为盈利来源。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层面,非利息收入主要涉及存贷款账户的人工服务费用以及代客理财、债券承销等获得的佣金收入。根据普华永道的银行业快讯,中国商业银行依然面临四大压力:不良贷款加速暴露、存贷利差持续缩小、资本充足率下调、盈利增速下滑,在传统利差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整体利润仍能保持稳定,主要是来自于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的贡献。

受存贷利差持续收窄的影响,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已基本成为银行业界的某种共识。但是,从文献研究的视角看,关于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间的关系,国内学者并没有形成一致认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非利息收入的来源以较为稳定的佣金收入为主,不像传统的存贷业务会跟随利率或经济周期波动而波动,因此,不但可以扩展银行的营收渠道,还可以为银行输入抗周期的稳定利润。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种观点,如刘孟飞等[ 1 ]以中国19家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并以赫芬达尔指数作为银行多元化程度的变量,实证检验证实了银行多元化可以显著降低银行风险;同样的,陈一洪[ 2 ]也在后来的实证研究中,证实了城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比重、银行绩效间存在着正向的线性关系。第二种观点认为,与存贷款业务相比,非利息收入作为一种费用型收入,其转换成本和信息成本低,因此过度收取费用容易引致客户流失。另外,虽然非利息业务一般不涉及银行的自有资金,但是业务开展必然会增加银行的固定支出,比如在人力和设备上的投入,因此会增加银行杠杆,从而加剧银行绩效的波动[ 3 ]。近年来,有部分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如周晔和郑军丽[ 4 ]以中国5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银行资产规模和银行非利息业务带来的风险息息相关,即小规模的商业银行在开展非利息业务时,往往会带来更高的风险,损害银行绩效。另外,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即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如陈文哲[ 5 ]以中国97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银行经营活动对银行绩效、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利息业务的开展并未起到提升利润、分散风险的效果,并进一步将原因归结为我国商业银行高度依赖息差收入、开展非利息业务收入的动机较弱。

通过梳理国外文献,在非利息收入、银行绩效间关系这一课题上,国外学者的研究开展较早,但同样也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非利息收入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经营绩效,例如DeYoung和Torna[ 6 ]以美国银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期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剔除金融危机期间的样本后,与资本市场有关的服务佣金收入可以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改善银行经营绩效。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利息收入不能有效提高银行经营绩效,比如Lepetit等[ 7 ]以欧洲地区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计量结果表明,银行的非利息业务比利息业务存在更高的风险,并不能起到有效改善银行绩效的作用。目前,国外学者针对消极的实证结果,主要提出了两种假说:一是监督技术假说,即认为银行业务的多元化会削弱监管当局的监管力度,增加银行风险;二是道德风险假说,即认为在存款保险的保障下,银行会倾向于利用存款资金开展高风险的非利息业务,放大银行风险。

本文以35家中国农村商业银行2010―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非利息收入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间的关系。比较国内外现有文献,本文可能的贡献有:第一,与多数文献x择上市银行或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不同,本文以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范畴;第二,本文在分析非利息收入整体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基础上,按照银行年报披露的口径,将非利息收入进行拆分,并检验了各细分项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第三,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上,本文不仅运用了广义矩估计方法,同时为保证结果稳健,还采用了广义最小二乘方法(GLS)进行估计。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共计35家中国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涵盖北京、天津、辽宁、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东部区域的农村商业银行19家,江西、安徽、湖北等中部区域的农村商业银行8家,四川、重庆、宁夏、贵州等西部区域的农村商业银行8家。样本的选择也基本符合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省域分布特点。

本文以各家农村商业银行披露的年度报告为数据原始来源,年度报告来自于各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官网,研究样本选定的观测期为2010―2015年,对于部分缺失数据,本文从万德数据库以及BVD财经数据库补全,并对以上来源的数据进行了校对,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另外,本文使用的GDP和M2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说明

1.银行绩效的变量

关于银行绩效变量的选择,本文采用资产收益率(ROA),原因是该指标在财务上可以反映银行运用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即该指标愈高,表明银行绩效愈好。

2.银行绩效稳定性的变量

Z指数是银行业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数值来源于在中心极限定理下对破产概率模型的推导,可以运用该指数作为银行绩效稳定性的变量。Z指数的推导如下:

根据Z指数的定义可知,用Z指数来衡量银行绩效的稳定性水平时,Z指数越大表明银行绩效的稳定性越好,反之则越差。

3.非利息收入及其细分业务的变量

根据银行年报披露的口径,一般可以将非利息收入划分为手续费佣金收入、投资收益、汇兑及公允价值损益四个部分,但是,汇兑及公允价值损益一般与银行自身的经营无关,而主要受汇率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仅考虑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对银行绩效的影响,采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作为细分业务之一的变量,采用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作为细分业务之二的变量。同时,采用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作为非利息收入整体的变量。

4.控制变量

参考Lepetit等[ 7 ]以及白云涛等[ 8 ]的研究,本文在银行层面和宏观层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控制变量。银行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贷款总额占银行资产总额的相对比重、存款总额占银行资产总额的相对比重、银行所有者权益占银行资产总额的相对比重、银行总资产规模增速、银行不良贷款率。宏观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当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占GDP总量的相对比重。具体的变量设定见表1。

(二)模型设定

首先,考虑到非利息收入与其细分业务之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将非利息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投资收益占比拆分为两部分进行回归。其次,考虑到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以期解决内生性问题带来的估计有偏,因此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三)估计方法

在估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上,目前,广义矩估计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9 ],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第一,广义矩估计方法在存在单位根的情况下仍然有效;第二,广义矩估计方法可以将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来克服被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间的内生性问题[ 10 ]。同时,本文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方法对模型(1)、(2)、(3)、(4)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以确保实证结果的真实可靠。

四、计量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是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总资产收益率(ROA)指标看,农村商业银行的均值为0.0096,标准差为0.004,最小值为0.0009,最大值为0.0288,表明不同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盈利能力差异较大。从反映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的Z指数(Z-score)来看,不同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差别仍然较大,绩效稳定性水平最高的可达到176.5614,最低的仅为11.0094。从收入结构指标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NII)整体偏低,均值仅为0.1420。从非利息收入的细分业务来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COM)和投资收益占比(TRAD)同样偏低,均值仅为0.0522和0.0719,且不同银行之间的差异较大,标准差分别达到0.0513、0.1138。从银行的结构特征指标来看,不同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差别仍然较大,其中:贷款总额占银行资产总额相对比重(LOAN)的均值为0.4524,标准差为0.0935;存款总额占银行资产总额相对比重(DEP)的均值为0.7772,标准差为0.1078;所有者权益占银行资产总额相对比重(EA)的均值为0.0649,标准差为0.0201;不良贷款率(NPL)的均值为1.2324%,标准差为1.3626。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表3的模型(3)部分给出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COM)、投资收益占比(TRAD)对银行绩效(ROA)影响的实证结果。从模型(3)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绩效(ROA)一阶滞后项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当期的农村商业银行绩效(ROA)与前一期显著负相关,也证明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的合理性。从实证结果来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COM)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ROA)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表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绩效。投资收益占比(TRAD)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哪P停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的提高会显著改善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以固定费用收入为基础,不随经济周期变动,且拓宽了银行的收入来源,可以为银行提供稳定的多元化收益,改善银行绩效。这样的实证结果也与其他文献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而投资收益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会出现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样的实证结果与姚文韵[ 11 ]的研究结果类似,即影响方向一致,但显著性水平略有差异。

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的影响

表3的模型(4)部分给出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COM)、投资收益占比(TRAD)对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Z-score)影响的实证结果。从模型(4)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Z-score)一阶滞后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当期的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Z-score)与前一期显著正相关,也证明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的合理性。从实证结果来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COM)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Z-score)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表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的提高会显著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稳定性水平。投资收益占比(TRAD)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Z-score)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表明投资收益占比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稳定性水平。

从模型(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的提高会显著改善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稳定性水平,这与上一小节所述的作用机制基本一致,即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一般以固定收费为主,且不涉及银行自有资金,可以为银行贡献稳定的利润。而投资收益占比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稳定性水平,这可能与国外学者提出的道德风险假说类似,即农村商业银行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可能更愿意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业务,从而加剧了银行绩效水平的波动。

3.非利息收入整体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及其稳定性水平的影响

以上分析了非利息收入细分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及其稳定性水平的影响,接下来分析非利息收入整体对银行绩效及其稳定性水平的影响。

表4的模型(1)给出了非利息收入整体(NII)对银行绩效(ROA)影响的实证结果。从模型(1)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绩效(ROA)一阶滞后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当期的农村商业银行绩效(ROA)与前一期显著正相关,也证明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的合理性。从实证结果来看,非利息收入整体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来自非利息收入细分业务间正负效应的相互抵销。

表4的模型(2)给出了非利息收入整体(NII)对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Z-score)影响的实证结果。从模型(2)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Z-score)一阶滞后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当期的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Z-score)与前一期显著正相关,也证明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的合理性。从实证结果来看,非利息收入整体对银行绩效稳定性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来自非利息收入细分业务间正负效应的相互抵销,这样的推测也可以从非利息收入细分业务的实证结果中得到佐证。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广义矩估计方法下实证结果的稳健可靠,本文参考Dong等[ 9 ]的做法,同时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方法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除在模型参数大小和显著性水平上略有差异外,其他主要结论与广义矩估计方法下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也验证了本文实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详细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5。

六、结论

本文选取2010―2015年35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实证检验了中国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包括绩效稳定性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非利息收入细分业务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从非利息收入的细分业务上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能显著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绩效,且对银行绩效的稳定性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投资收益对银行绩效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银行绩效的稳定性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可能与国外学者提出的道德风险假说类似,即农村商业银行可能会在某些约束条件下更愿意从事高风险业务,从而加剧了银行绩效水平的波动;从整体上看,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来自于非利息收入细分业务之间正负效应的相互抵销。

【参考文献】

[1] 刘孟飞,张晓岚,张超.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8):59-69.

[2] 陈一洪.非利息收入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J].金融论坛,2015(1):28-34.

[3] 邰越越,王相宁.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中小银行绩效[J].金融论坛,2016(4):54-65.

[4] 周晔,郑军丽.非利息业务会降低银行的风险吗:基于53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4):76-87.

[5] 陈文哲.经营活动、融资策略对银行利润和风险的影响: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验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5):80-96.

[6] DEYOUNG R, TORNA G. Nontraditional banking activities and bank failures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3,22(3):397-421.

[7] LEPETIT L, NYS E, ROUS P, et al. Bank income structure and risk: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uropean bank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8,32(8):1452-1467.

[8] 白云涛,董文,邰越越.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J].金融与经济,2016(3):41-46,63.

[9] DONG Y, MENG C, FIRTH M, et al.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risk-taking: comparative evidence from private and state-controlled bank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14,36:120-130.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范文8

[关键词]农村 上市商业银行 管理模式 创新

一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特点

(一)提高资本充足率

资本金不足会制约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增加规模和增加效益,大大阻碍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上市是农村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使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实现外部融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增加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来提高其资本金的自我积累能力。

(1)上市是农村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从而完善抗风险能力的主要途径。2007年,汇丰银行已经在国内成立了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我国农村地区首次出现了由外资银行全资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另外,其他不同的民间资本也依次准入农村金融市场,以上这些现象必定会给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挑战。比较银行综合实力的所有指标,仅是资本充足率这一项,农村商业银行就和外资银行具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采取上市、资本化运作和多元化资本管理策略使筹资更加有效便捷,为扎根农村经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找出一条改革新路。

(2)农村商业银行上市以后,必须凭借资本市场的实力,对其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管理机制等开展积极地改造和完善,促进各项业务的持续均衡进步,通过完善自身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来提高其资本金的自我积累能力。

(3)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一旦借助上市提高其资本充足率,就可以保证对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支持,也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地方一些大型的农村经济实体的资金需求,这就在提高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强化了扶农、支农的实力。

(二)促进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自身规范及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政策法规。要解决当前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与国际监管要求的披露规范。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较晚,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敏感性要低于会计信息,因此着眼于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运行水平,应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对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实行强制性披露,并统一规定所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出具专门的内部控制报告。该报告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包括财务负责人应表明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并签字认可,以保证所陈述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必须由注册会计师验证并披露;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审计委员会发表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意见等。

(三)奠定跨区域发展的基础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如果永远局限在地方,将不利于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如果立足在单一区域,一旦地方上某个行业受到市场冲击,市场供需发生变化,将明显影响到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稳定,致使其业绩出现较大的波动,市场风险很大。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一般规模较小,跨区域“长线作战”难度较大。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上市,不但可以有效规避这种市场风险,还将为其采取跨区域经营提供条件。上市后的资本运作和多元化的资本管理手段将为其购并其他金融企业增添可行性与便利,有助于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将自己的网点探触到本地以外的其他区域,一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根据区域间不同的产业特征,合理配置其金融资产,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扩张经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

(四)优化激励机制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上市将有助于其优化激励机制,进而促进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绩效

资本市场中的融资规则使股价表现与经营者的收益联系在一起,因此,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收益与公司股价表现存在一定关联。如果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不佳,会对融资带来限制,甚至将面临被其他机构收购的威胁。因此,资本市场上的这些关系将激励管理层更加积极地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优化银行的资产质量,提高银行的经营业绩。这无疑会促进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不断以市场要求来完善内部机制,实现自身实力的飞跃。

二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模式形成策略

(一)调整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管理结构

调整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顺利运行的前提和保障。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人员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最关键的决定者、管理者和完成者。要保证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结构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发挥效果,就必须贯彻执行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中有关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任务,也就是董事会承担保障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组建并且执行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批复全面经营策略和关键规章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评估完成状态;承担保障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在法律和规章的框架内审慎经营,清晰设置能接受的风险等级,保障高级管理层执行相应的措施找出、估算、监督并且控制风险;承担审批组织机构;管理保证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彻底性开展监测和评价。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加强内部控制体系,负责监督董事会和董事、高级管理层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内部控制职责:承担规定董事、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修改破坏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利益的活动同时进行监督执行。高级管理层管理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彻底和合理性进行监测和评价;负责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措施: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保证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该持续打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搭建有效的内外部信息沟通渠道,保障快速获得和内部控制相关的物力、人力、财力信息和技术等。董事会是治理结构的关键,为银行安全、健康顺利地工作负责。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不断完善外部董事比率从而确保其独立性。外部董事可以提供专业知识,为保护股东利益提供外部监管服务,进而提高企业的价值。

监事会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对监事会职权做了有关的规定,然而各条款原则性都比较强,对操作不利,必须在实施细则中细化有关的操作程序。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必须在强化监事会的职权同时,不断设计监事的义务和责任,在保障监督独立性、忠诚性的前提下,确定监事会因无法快速、高效、彻底执行监督权所应承担的后果和责任。

(二)完善人力资源能力,设置风险文化和制度观念

依法建立健全农村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确保以人为本。伴随着业务持续创新进步,新的风险与问题越来越多,有效的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价和监控方法不

断地更新、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操作流程变越来越烦琐,对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内部风险管理人员以及中高层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必须加快建立一支高能力、会管理的现代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员工队伍。应该完善科学的人才聘任、培养、采取及淘汰制度;完善对用人制度的管理,不断地健全对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以及决策人员的考核、奖励、惩罚、监管制度,通过教育和管理,激励与约束的合理结合,完全解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人”的问题。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文化作为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所以,应该在职员中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有效地促进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制约所有职员的活动,利用一种自律行为来达到业务进步和内部控制的目的。有效合理的经营指导思想能够打造出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从思想上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必须经过深入进行教育活动,不断开展各种学习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战略的关键问题,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与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经过不断地加强经营风险意识,使所有员工可以自觉地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执行自身内部控制任务。

(三)构建统一的内部监管体系,降低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分应吸收现代银行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经验.积极发挥银行内控机制和内部审计的有效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协助银行实现经营目标,为总行及时了解分行情况,完成经营任务。内部审计可通过对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评价。帮助总部银行控制风险,预防和减少损失。银行内部审计通过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可以防患于未然。

(四)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监督力度

强化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监督体系,应该不断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内部的机构。为确保董事会对内部稽查系统的成功监管,还应该在董事会的前提下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另外,完善监事会的结构。加快监事会成员素质的培养,有效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企业银行管理目标是和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这一目标的设置始终是随着经济形态的转化以及社会进步而持续加强。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企业本身必须关注完善对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全没面了解。应该持续的加快企业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信息化的速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资源计划等计算机的创新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和创新的管理水平:加快发展信息化电子商务,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企业创新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创新型的大转变。

(六)加强宣传力度。让管理创新加以巩固

在管理创新活动中,应该持续的发现优秀的管理人才。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持续的提高宣传灌输力度,加强所有员工的认同感,一流的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应该以一流的思想观念为基础。在处理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应对的一些关键问题时,首先应该从处理广大员工特别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问题着手,利用大力的宣传,普及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知识,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能力,进而使管理创新得到巩固。

三 结论

完善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模型,应该持续的努力构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应该不断地加强创新管理,营造良好的商业银行管理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全面风险创新管理体系的水平,管理创新已经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生存的源泉。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在经历了“传统管理型”在恰当的时机转变为“创新管理型”,建立合理的管理创新模式,把管理创新体现于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之中,进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对加强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只有持续的完善管理创新的目标,才可能获得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商业银行论文范文9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需求追随 发展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江苏省赣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等的支持、监督和管理下,在保持县级机构独立法人地位的同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这次的改革是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为其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制度性基础。同时顺应城区内农村信用社机构服务对象城市化的实际,把农村信用社合并重组为商业银行,既可以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又可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一项颇具意义的改革。

    改制后的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下设44个营业网点,其中营业部1个,支行30个,分理处13个。为广大城乡客户、企事业单位提供存贷款、结算、汇兑、、银行卡和保管箱等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改制后,截止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0.8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8.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91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9.8亿元。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以更快捷的汇兑业务、更丰富的贷款品种、良好的银行信誉和高效的银行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称赞与信赖。

    一、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理论基础

    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Hugh.T.Patrick,1966)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发展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会逐渐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随之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也就是说,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服务不断完善的动力。二是“供给优先”(supply-lead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供给先于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后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两种模式特点不同,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模式的选择也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阶段,“供给优先”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需求追随”型模式替代“供给优先”型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休.T.帕特里克的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当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选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因此能够达到商业化金融运行的基础,如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信息共享等。此时,农村经济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根据休.T.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理论,农村金融应该针对农业、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来提供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因此,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

    二、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现实基础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趋势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必要性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业已经率先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生产与经营,产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储存原材料、抵抗自然风险、建设完善的外部环境,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而且,发达国家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产业化越是发达的地区对商业金融的需求越强烈。此外,东部地区在农业已经基本现代化的同时,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二、三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及从业人数持续上升,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公司,与城镇中的商业企业没有任何区别,对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有着天然的需求。因此,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有着商业银行存在的天然土壤。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良好条件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可行性

    在东部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环境良好,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较少,没有政府指令性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相对领先。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信用社是按照商业化在运作,他们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能够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信贷资金的投放方向已经与商业银行无异,完全是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因此,对于这样的信用社保留其合作之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顺应形势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必然选择,使其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更加能够名正言顺、无所阻碍。

    (三)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利于公平竞争

    除农村信用社外,早已有一部分商业银行把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分支机构。因此,将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遵循同样的经营规则,享受同等的待遇,能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将会对其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好的满足地区经济、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遏制非正规金融的滋生,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

    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因农而立、服农而存,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己任,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几十年扎根农村服务的经验以及与农民所建立的紧密联系,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短期内很难实现的独特竞争优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商业银行仍将是农村地区网点最多、客户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以及这次改制,已使农村商业银行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资产质量、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等,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也要看到,在国家放开了农村金融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今天,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仅有邮储银行的组建及其资产业务特别是涉农业务的不断扩大,有农业银行的加速回归,还有各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等。可以说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竞争是很大的。同时农商行自身在综合实力、风险控制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如何保持自身的行业优势,在把握好服务“三农”的基本业务基础上,开拓业务模式,走出区域经营,提高综合实力,建设成真正治理有效、以盈利为目标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在经营和改革中要面临的挑战。

    (一)把实现银行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支持“三农”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说,商业性金融与乡村信贷、小额信贷不矛盾,完全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根在农村,服务“三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又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同样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服务“三农”必须以确保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必须把农村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大潮中。以前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支农责任而忽视农村信用社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以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作指引。这些理念包括市值理念、资本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服务理念、创新理念等。其中,“追求过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和“银行市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应当作为农商行这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的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经营理念。虽然通过改制,解决了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这个根本性问题,并实施了财务重组、消化了历史包袱,实现了自我发展,但也要看到真正建立好一个现代金融企业,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内功修炼,要在塑造品牌、丰富渠道、创新产品、建设团队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中国银行业特别是赣榆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中小商业银行,现在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渠道还比较单一,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性过强,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并不大,普遍地只有在10%左右,这与国外银行业利润构成中30%以上来自于中间业务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上也获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但实际上也与成本低廉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有直接的关系。这是由我国金融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所决定的。但这种过于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旦遇到经济周期向下波动,对信贷的需求减少时,要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就是相当困难的。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存贷款之间的巨大利差逐渐缩小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要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来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可能难以为继。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保持利润的稳定增长,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银行业经营管制的逐步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在资产扩张过程中,抓住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金融自由化的大好时机,努力探索更多更广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形成以存贷利差为主导、各种中间业务利润并存的多元化利润来源。

    (三)把握好业务发展及资产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

    发展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发展。只有防范好风险,发展才有质量。农村商业银行一直面临发展不够的问题,发展业务是首要任务,但风险控制仍然是薄弱环节。当前,信贷风险依然是最大的威胁,我们要做的是全面清收不良贷款,加强大额贷款监管,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安全运营带来一定风险和挑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各类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和估量,及时调整发展观念和思路,巩固业务发展成果,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建立起一体化的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