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体解剖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3:15

人体解剖学论文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1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入门课、基础课、必修课,学好人体解剖学可为后续的医学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宝鸡职院于2010年招收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现在使用教材为《人体解剖学》(罗秀成、王志荣主编,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按照我院教学计划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时间为108学时(不含组织胚胎学),其中理论66学时,实验42学时。实验教学课时数占比近四成。可见实验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实验课学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还可以解开学生心目中对人体结构的种种迷惑。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技巧和技能及耐心、细心的职业素质。为今后的实验临床操作及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用伦理学思想来规范学生,引导学生,爱护解剖实验标本,尊重解剖尸体。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的观念,强化学生的医德认知和医德情感教育。由此可见,对刚入门的医学生来说,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非常重要。

二、结合专业特色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正是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果缺少这个环节,为学生以后的医学临床知识学习带来隐患。例如:在讲解运动系统骨骼标本实验时,人体全身骨性标志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如胸穿、腰穿、心内注射及血管神经走形描述等都要用到。还有消化系统讲解阑尾在人体的体表投影点,是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交点处等。这是重点,以后临床工作中经常要用到。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在实验教学上重点讲解和示教,并要求学生利用自身活标本,找到准确位置,把知识活学活用。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趋成熟,多媒体教学成为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新补充教学手段。解剖学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相关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如活体、标本、模型、动画、录像等)融为一体,巧妙的结合使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便于理解,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具和实验教学的不足。例如:在讲述心脏的各腔室时,心瓣膜的形态在实验标本上难以观察到。多媒体软件中模拟瓣膜的形态,应用动画展示瓣膜的活动,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瓣膜是如何关闭房室口和动脉口,从而防止血液逆流。还有讲述神经系统传导通路时,教材中所示都是平面图。而多媒体软件可将感应器官、神经元及传导通路由浅入深一一串联起来,把平面结构还原成三维立体结构,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直观化,便于理解与记忆。然而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老师的讲解。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四、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以前解剖学实验成绩占总成绩比重小,只有10%。而且评分也一般是根据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和实验标本辨认来做为实验打分的依据,这样所得实验分数缺乏客观评价体系。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学习解剖实验兴趣不高。为突出解剖实验的重要性,我们依据教学大纲,改革实验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实验标本辨认、考核方法多样化、计算平时成绩等形成多方面立体评价。增加了与临床专业有关的判断、理解、应用知识的考试比例,加大实验标本识别成绩的比例,对实验技能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由每次实验态度、动手能力、模型标本描述的条理性组成。例如: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先将实验考核内容编号,学生采取抽签形式决定实验操作项目。首先简要书写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目的、实验标本、实验方法、实验讨论和分析等内容,然后进行实验标本识别。最后根据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标本识别准确性综合打出成绩。这样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结语

总之,要提高高职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等专科医疗卫生技术人才,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许多需改进,如教材的建设,实验指导的编写,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验室设备的更新等。还需遵从医学教育的规律,理论和实验一体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高质量医学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师哲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

参考文献:

[1]张晓东.三年制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5(2)156-157.

[2]陶俊良,张东献.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局部解剖学的现状与对策[J].解剖学杂志,2015(3)374-375.

[3]蒋芳丽.浅谈如何提高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J].医药前沿,2013(7).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2

中国近代自有了正规美术院校以来,课程中也开始注重传授人体结构知识,开设艺术解剖学作为美术专业的必修科目。在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论文联盟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携带幻灯片、人体模具和挂图等进入课堂,这些教学资料一部分可以购买到,一部分需要教师自己制作,资源极其有限。教师在课堂上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黑板上绘图和板书,课程进展缓慢,效率太低,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使教师讲授很费力,学生学得也费神,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普通高等美术院校在讲授技法理论课,如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课程的发展趋势,教师不仅仅是携带幻灯片、模具和挂图等进入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计算机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便捷,为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支持和帮助,大大推动了其学科教学方法的进步。如数码高清图片、视频和三维动画技术都可以应用到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并有机结合这些资料和技术组合成完美的课件。

笔者在多年从事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实践研究和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艺用人体解剖学在普通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现状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理论和实践经验并重的前提下,曾主持大学生科技立项“艺用人体解剖学对艺术创作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发表相关论文《人体造型解剖学与艺术创作》在艺术教育杂志上出版。以佳木斯大学解剖研究基地为依托,同时在佳木斯大学图书馆、佳木斯市图书馆以及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并在学术期刊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论文,来研究艺用人体解剖学在普通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现状分析,逐步在艺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使课程讲授具有直观性、高效性、生动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目的是在高校教学中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将成为今后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采取趣味性教学方式。查阅资料、整理调查资料,通过分析调研资料,提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理论体系,并在从中反思,实验教法改革教学的总结。艺用人体解剖多媒体教学中不管是高清图片和3d展示,还是视频播放,都能使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形象逼真立体感强的人体肌肉、骨骼的动态和形态特征,使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有着全面、正确、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多媒体教学把图形、动画和声音等有机结合,屏幕上的形象不断变化,使教学变得极为生动。用不同的视角观察人体结构,打破了单一的思维定式和视觉习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为普通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给出比较专业的材料和论证。通过对艺用人体解剖在普通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现状研究,为尽可能地加固学生在解剖学方面的记忆,通过手脑并用、“翻箱倒柜”的方式,将这门枯燥的课程转化成一门很有趣味的课程,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我国在普通高等美术院校艺用人体解剖教学理论提供材料。

人体造型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出发,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我国普通高等美术院对艺用人体解剖学的这样一门理论技法的基础课程,应不应该加强?应该加强到何种程度?

对普通高等美术院校,绘画专业教学如何更好地将人体造型解剖结构,运用到实践的绘画中,不仅仅

转贴于论文联盟

只是为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基础之所以是基础,就是因为它是为艺术创作的更高层次服务的。没有人体造型基本知识、造型的训练,所谓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就是空中楼阁,这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把艺用人体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真正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严格地以人体结构的科学理论为依托,并善于利用人体构造的理论知识,才能较为深入、真实地描绘和造型,解决人体造型中的诸多问题。人体造型解剖学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美术基础教学的必要,而不是医用解剖学。二者对人体生物特性的观察及探索是一致的,差异是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不同。所以,用艺术家的眼光对解剖学的认知,提高对绘画创作活动和教学实践指导,不断锤炼学生们绘画作品的艺术语言,提高艺术表现力,用艺术家的眼光对解剖学的认知,提高对艺术创作活动和教学实践指导,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人体造型解剖学对高等美术教学实践的当代意义,增加普通高等美术院校绘画技法的厚度、审美深度。在课堂和绘画创作中,自觉运用人体解剖学知识。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不同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跟踪考查学生在学习了艺用人体解剖学课程后,能否将理论知识真正的运用到绘画作品当中,分别对素描课堂、油画课堂学科考察,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对比教学效果。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西方后现代主义“反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等等一些思潮的强烈冲击下,人们变得疯狂起来,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表现着自己的艺术价值”,很多绘画作品削弱甚至完全没有了具体的造型。很多普通高论文联盟等美术院的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没有了具体的形,曾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绘画基础训练方法被弃之不用,如人体造型解剖学,这种科学的方法,她的作用在哪里?如何看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目前美术专业基础教学正面临冲击,如不很好地对待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到普通高等美术院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3

1调整教学计划,选择适当教材

根据我院过去的美容专教学任务,学生需要系统学习解剖学、美容局部解剖学,课程安排较密,学习任务较重,因此自2009级始,只学习美学解剖学,使用科学出版社教材《人体美学解剖学》。该书内容包括三部分:总论、系统解剖学、人体美学解剖[2]。在授课计划上,系统解剖学部分占整个课程2/3,总论及人体美学解剖学占1/3。这样安排的优点是: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具有一定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又掌握了美学解剖的重点内容。

2优化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在现有的系统解剖学教学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于美容专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对部分内容进行改革: 适当减少神经系统的课时,增加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比重;运动系统中重点讲述头肌、颈肌和胸肌, 心血管系统重点讲述皮肤和头面部的血液供应, 感觉器重点讲述皮肤的结构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不仅注重课堂讲授,也重视课前课后两个阶段。每次课预告下次课的重难点及预习目标,要求学生写出提纲式预习报告。课堂运用多媒体课件、标本、模型等多种手段教学,部分内容采用学生先观察标本并试讲,教师更正、补充的方式,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加重视所学内容,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课后要填写填图册;下节课开始时要进行以复习为目的的课堂提问;不定期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某些解剖学知识的美容应用,自学课堂上删减的解剖学知识。课前预习并写报告、课中听理论看标本、课后复习并补充信息,这样的方式既加大了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又增强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还对重点内容反复加深印象,效果较好。

借鉴了敖少勇的三段式实验教学法[3],第一阶段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包括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重要结构、功能、基本的美学理论等,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第二阶段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人体美学解剖学内容相互穿插结合,以讨论或提问的方式展开,比如在学习面部美容解剖时,结合众人瞩目的超女王贝整容致死事件,讨论颧骨、下颌骨磨骨术自浅向深经过哪些层次?改变的是骨的什么部位?影响到的面肌有哪些?会有什么副作用?经过这样的讨论,不仅复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使概念性的抽象知识“看得见”、“感觉得到”,更强化了学生对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第三阶段以临床实践为中心,设计了几个综合性实验,如面部的浅层解剖、根据面肌纤维走形及面部淋巴回流方向进行面部按摩等。综合性实验的开设,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强化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专业责任

在几年的美容解剖学教学中发现,美容专学生对专业前景没有清晰认识,对个人职业走向没有明确目标,多数同学认为解剖学不重要,再加上高考成绩普遍不高,大学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遂有一定厌学情绪。面对这样的心态,在教学中就应该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兴趣可促进主动性的学习, 对培养独立思考、动手能力有重要作用。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对周围同学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推动班级学风的良性增长[5]。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中不时插入与美容行业相关的知识或者实际应用,比如讲到空回肠时讲讲减肥方法之一小肠切除术;讲到脉管系统时讲讲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不畅对美容的影响;让学生参与某些实践内容,比如讲到“三停五眼”、“面部美容线”时,让学生利用直角规测量自己的面部相应数值,判断是否符合美容标准;讲到眉、眼、鼻、体型分型时,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类型;讲到BMI指数时,让学生计算自己的BMI指数并分型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还不断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激励他们建立自信、打好专业基础,并不时补充最新美容行业信息,培养他们的专业责任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向义,钟 纯,彭芳丽.《美容局部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2008,31(5):732-733.

[2]王向义.人体美学解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Ⅴ-Ⅹ.

[3]敖绍勇.人体解剖学“三段式”实验教学法的探索[J].解剖学杂志,2009,32(2):147-169.

[4]熊怀林,范光碧,胡兴宇. 在解剖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16(1):65-66.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三校生;基础课程;医学理论;临床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7-02

三校生是毕业于技工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或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习期间注重学习专业技能,三校生和高中生的文凭是同等学历,三校生毕业以后可以参加工作,也可以报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报考普通高校中的专科院校,也可以参加三校生的单考单招考试,考取大专或高职院校。自2004年开始,我院护理专业招收的生源中,开始有“三校生”,生源来源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2004年,招收“三校生”7名,因为人数少,没有独立设置班级,而是将三校生分散穿插在普高生班级。之后,2005年、2006年招收三校生也因为人数少,没有独立设置班级,做法同2004年。2007年开始,护理专业每年计划招收的三校生数量逐年递增,2007年计划招收50名,专门将三校生独立设置一个班级;2008年至2010年,每年计划各招收100名,分别设置两个三校生班级,2011年计划招收达到150名,设置三个三校生班级。护理专业“三校生”主要来自中等卫生学校不同专业,有护理、中医、药学、临床检验等毕业生;也有来自职业高中相关专业毕业生。她(他)们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选拔产生。“三校生”班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的侧重面不同。来自中等卫生学校的生源和来自职业高中的生源学习的医学知识相差很大,原因是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一般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学习的医学课程包括基础课程:有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药理学;专业临床课:包括护理学基础、诊断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但是,据调查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几乎没有系统学过医学知识,只是为了“三校生”招考需要,“有的放矢”地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三门医学基础课,也没有上过实验课,学生虽然理论考试成绩不错,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实践技能(结果见表1)。进入高职学院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大体是基础理论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基础、药物应用;临床课有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传染病护理、中医护理、康复护理等。中职或职高学生要升入护理高职需要参加浙江省考试院统一命题选拔,考试的科目有医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语文、数学、政治。因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是学生参加升学必考科目,所以无论原先是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生还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大家都比较重视上述三门课程,而且反复学习、巩固,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是实践技能比较缺乏,尤其是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三校生”班级的学生普遍人体解剖学的理论成绩比较理想,但是,实践技能考核与普高班相比没有优势。然而,学生在上人体解剖学时感觉自己已经学得不错,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会厌学人体解剖学。

表1 三校生入学前接触人体模型、标本情况调查表

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校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医学基础课程的结构设置上没有把“三校生”和普高生区别开来。其次,使用同一个教学计划,没有注意到“三校生”和普高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差异,简单地采用同一个计划授课,必然导致“三校生”学得过于简单,而普高生则感觉较难,进度太快,自己跟不上,打击普高生学习信心。再次,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显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三校生因为有医学理论基础,所以往往会出现“三校生”理论成绩明显好于普高生。

目前,浙江省范围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招收三校生的院校有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所高职院校。个别高职院校对“三校生”的课程体系做了适当调整,主要是减少了部分基础课的学时数,增加文化课程比例,拓宽学生文化基础。在基础课程设置上,减少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的课时数,将生物化学与免疫及病原微生物学整合为一门课,解剖学不再设置。基础课程不设置解剖学,笔者认为不太妥当,因为“三校生”组成比较复杂,尽管理论学得不错,但是解剖学实践部分却有很大差异。我院到目前为止,三校生班级与“普高生”班级基础医学安排没有区别。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的基础,是医学形态学的范畴,结构多且看得到摸得着,需要学生不仅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为后续医学基础课及护理临床课打下良好的形态学基础。鉴于三校生班级经过统一选拔时考过人体解剖学,普遍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是实践技能薄弱,尤其是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原先几乎没有接触过解剖标本、解剖模型,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技能几乎为零。因此,对“三校生”的人体解剖学进行改革,课程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以对护理岗位工作要求的分析为基础将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学习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思维培养目标及态度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对临床常用解剖结构进行训练、充分利用解剖模型、人体标本甚至是活体进行综合实训,以提高学生对人体形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加强对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校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作如下改革与优化:①减少三类生班级人体解剖学总课时,由原来92学时减少为72学时。人体解剖学当中的组织学部分课时不减,因为这部分内容选拔考试是非考内容,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几乎没有学习过。②调整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的比例,由原来的64:28调整为32:40,提高实践技能教学时数。像运动系统可以去掉理论课,直接结合骨、骨骼肌和关节标本或模型进行实践教学,其他章节缩减理论课,适当增加实践技能课。③增加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知识的结合,编写案例分析进行教学围绕案例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医学知识,用案例分析教学加强人体解剖学与护理临床知识的融合。例如,讲到骨骼时,先引出骨折的病例、骨质增生的病例,然后让讨论,教师再进行正常骨骼的教学;讲到肾脏结构时,先引出肾结石病例,提出小结石会自行排出体外,然后引出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尿液(终尿)的排出途径,让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的同时了解临床知识,大大缩短了从基础知识过渡到临床知识的时限。

参考文献:

[1]潘立守.高职“三校生”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32):68-69.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5

中国近代自有了正规美术院校以来,课程中也开始注重传授人体结构知识,开设艺术解剖学作为美术专业的必修科目。在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携带幻灯片、人体模具和挂图等进入课堂,这些教学资料一部分可以购买到,一部分需要教师自己制作,资源极其有限。教师在课堂上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黑板上绘图和板书,课程进展缓慢,效率太低,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使教师讲授很费力,学生学得也费神,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普通高等美术院校在讲授技法理论课,如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课程的发展趋势,教师不仅仅是携带幻灯片、模具和挂图等进入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计算机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便捷,为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支持和帮助,大大推动了其学科教学方法的进步。如数码高清图片、视频和三维动画技术都可以应用到艺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并有机结合这些资料和技术组合成完美的课件。

笔者在多年从事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实践研究和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艺用人体解剖学在普通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现状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理论和实践经验并重的前提下,曾主持大学生科技立项“艺用人体解剖学对艺术创作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发表相关论文《人体造型解剖学与艺术创作》在艺术教育杂志上出版。以佳木斯大学解剖研究基地为依托,同时在佳木斯大学图书馆、佳木斯市图书馆以及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并在学术期刊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论文,来研究艺用人体解剖学在普通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现状分析,逐步在艺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使课程讲授具有直观性、高效性、生动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目的是在高校教学中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将成为今后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采取趣味性教学方式。查阅资料、整理调查资料,通过分析调研资料,提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理论体系,并在从中反思,实验教法改革教学的总结。艺用人体解剖多媒体教学中不管是高清图片和3d展示,还是视频播放,都能使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形象逼真立体感强的人体肌肉、骨骼的动态和形态特征,使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有着全面、正确、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多媒体教学把图形、动画和声音等有机结合,屏幕上的形象不断变化,使教学变得极为生动。用不同的视角观察人体结构,打破了单一的思维定式和视觉习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为普通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给出比较专业的材料和论证。通过对艺用人体解剖在普通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现状研究,为尽可能地加固学生在解剖学方面的记忆,通过手脑并用、“翻箱倒柜”的方式,将这门枯燥的课程转化成一门很有趣味的课程,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我国在普通高等美术院校艺用人体解剖教学理论提供材料。

人体造型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出发,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我国普通高等美术院对艺用人体解剖学的这样一门理论技法的基础课程,应不应该加强?应该加强到何种程度?

对普通高等美术院校,绘画专业教学如何更好地将人体造型解剖结构,运用到实践的绘画中,不仅仅

转贴于

只是为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基础之所以是基础,就是因为它是为艺术创作的更高层次服务的。没有人体造型基本知识、造型的训练,所谓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就是空中楼阁,这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把艺用人体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真正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严格地以人体结构的科学理论为依托,并善于利用人体构造的理论知识,才能较为深入、真实地描绘和造型,解决人体造型中的诸多问题。人体造型解剖学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美术基础教学的必要,而不是医用解剖学。二者对人体生物特性的观察及探索是一致的,差异是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不同。所以,用艺术家的眼光对解剖学的认知,提高对绘画创作活动和教学实践指导,不断锤炼学生们绘画作品的艺术语言,提高艺术表现力,用艺术家的眼光对解剖学的认知,提高对艺术创作活动和教学实践指导,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人体造型解剖学对高等美术教学实践的当代意义,增加普通高等美术院校绘画技法的厚度、审美深度。在课堂和绘画创作中,自觉运用人体解剖学知识。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不同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跟踪考查学生在学习了艺用人体解剖学课程后,能否将理论知识真正的运用到绘画作品当中,分别对素描课堂、油画课堂学科考察,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对比教学效果。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西方后现代主义“反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等等一些思潮的强烈冲击下,人们变得疯狂起来,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表现着自己的艺术价值”,很多绘画作品削弱甚至完全没有了具体的造型。很多普通高等美术院的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没有了具体的形,曾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绘画基础训练方法被弃之不用,如人体造型解剖学,这种科学的方法,她的作用在哪里?如何看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目前美术专业基础教学正面临冲击,如不很好地对待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到普通高等美术院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留学生;系统解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21-02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来华留学的医学生的日益增加,我校作为首批入选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自2007年开始培养医学本科留学生。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最重要的入门基础课。我们解剖教研室多年从事对留学生系统解剖学的全英文教学授课实践,圆满完成多届医学留学生的解剖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提高留学生解剖课教学质量,积累了一定的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经验,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现总结如下。

一、注重师资队伍梯队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是教师,只有有了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针对留学生全英文教学模式的特殊性,有必要建设一支解剖学专业知识扎实、医学专业英语精湛、并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授课艺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些是留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前提和关键。

1.增强任课教师专业英语的能力。任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是关键,作为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的主讲教师,必须具备三项基本素质:(1)较为精湛的业务素质,如扎实的解剖学专业知识和受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方法;(2)扎实熟练的医学专业英语;(3)较好的英语口语和听力。在系统解剖学全英文教学中,任课老师不仅要善于采用日常英语与学生交流,而且经常要对学生问及解剖学之外的其他基础或临床医学专业的问题给予解答。可以说,任课老师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到留学生全英文课程教学的效果。所以,我们在留学生任课老师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有国外留学背景,获得博士学位的英语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

2.通过教学实践增强教师的英文教学能力。本学科多年来一直重视师资和人才梯队建设,以留学生教学的师资建设为甚。教研室挑选符合全英文教学条件的主讲教师及后备教师共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高年资讲师5名。青年后备教师随堂听全英文授课,并跟踪主讲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实施“传帮带”式培养。教研室为了让中青年教师能均衡地承担留学生的教学任务,系统解剖学教学的不同章节分别由教研室不同教师进行分段式讲授,等到所讲授章节熟悉后,再逐步增加讲授知识点,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全英文授课压力。为了确保留学生学习质量,学校组织有教学经验和出国经历的高年资解剖教师作为督导专家对留学生教学进行听课督导,保证所有留学生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能被监督和监控,这样学校可全面掌握留学生教学情况,并能把督导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到解剖教研室和教师本人。这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对留学生解剖教学改革和系统解剖学的课程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自1998年开始,本学科对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开展系统解剖学的双语教学,为全英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校国际教育学院不断组织参与留学生教学的教师进行集体公共英语和专业医学英语培训,并派遣任课教师到其他医学院校学习解剖英语教学成功经验。教研室经过7年的实践教学,5名中青年教师能够独自全程完成留学生的全英文系统解剖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极大提升了教师的全英文授课水平。

二、注重寻找适合留学生的教学方式

我校近年来招收来的医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非洲等国家。留学生进入我校学习生活,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但同时实际解剖教学工作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决实际问题;反过来这对解剖任课老师的教学实践起明显的督促作用,从而提升了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一)留学生解剖教学面临的问题

1.留学生与任课教师语言交流障碍。首先,英语是大部分留学生的官方语言之一。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其英语发音不尽相同,与“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带有严重的地方口音,常难以听懂,致使师生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次,医学英语不同专业单词众多,难以记忆和融会贯通,这就造成师生难以在医学不同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2.系统解剖学专业英语教学困难。系统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科学,该课程具有名词多、描述多和记忆难等特点;而解剖学专业英语词汇大多较长,读音较为晦涩,任课教师在专业英语解剖教学中常难清晰、透彻地描述和解释特定的人体解剖学结构,可能会出现解释不清、词不达意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由于留学生习惯互动式的教学,常在课堂上随时打断教师讲课并提出问题,而中国教师习惯传统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任课教师无法很好的控制教学进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

(二)留学生解剖教学面临问题的应对

1.加强与留学生交流与沟通。良好的语言沟通可使留学生敞开心扉、解除对新环境的不安与困惑,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和逐步融入大学生活。虽然留学生经过短期的汉语培训,也只是能在交流时嘣出关键的汉语字词,这给师生交流带来了不便。因此,任课教师有必要熟悉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英语发音特点,多与其交流来熟悉对方的口音,甚至可模仿留学生的口音发音,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与留学生的语言交流障碍。

2.准备合适的教铺材料。教材是教学重要环节,留学生上课时很多是直接带英文版本的解剖图谱或记录本。我们选用国内医学院校合编的全英文版本《系统解剖学》教材,推荐国外经典的医学解剖学图谱和国外医学优秀网站给留学生。教研室还组织任课老师编写补充教材、实验指导和练习册等,并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实施方面,我们制定了留学生解剖学教学方案和培养目标,让学生孰知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和熟悉教学内容。

3.探索适合系统解剖学的英语教学。任课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首先应熟读教材,认真撰写解剖英文教案,注意标明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和易产生问题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留学生由于从小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上课时喜欢随时提出问题、自由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因而,任课教师应设想到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困难等,课前做好应对准备。比如任课教师可提前把涉及到要讲课内容的其他学科如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及临床学科的基本专业单词熟悉掌握,以应对留学生问及一些不局限于解剖的其他学科的问题,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更好地在医学不同专业领域进行更为深层次的交流,增加留学生的学习解剖的兴趣。最后,任课教师把要讲授的内容默记熟练,揣摩构思以做到融会贯通。

系统解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最大优势在于具有明显的直观性。我们的理论教学是在实验标本充足的解剖互动室进行,这样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可直接触摸标本,增添了教学的效果。实验教学采用以15人为单位的小班授课,增加了师生的交流学习机会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开始时,任课教师根据解剖实验教学大纲,将所要掌握熟悉的解剖结构内容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逐一在尸体标本上进行识别辨认;接着教师将需识别结构依次讲解后,让学生再自行熟悉;实验课结束前30分钟,安排以2~3人为一个小组进行10~15个结构的识别考核,并计分;最后,实验结束进行小结,对各组进行点评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或指出存在的问题。

4.加强留学生的复习和理论测验。教学课程考核是检测教学效果和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我们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包括阶段测验、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等。任课教师非常注重将留学生阶段性的解剖内容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让学生绘制经典解剖图和标注图谱以增强学生对解剖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每次理论课之前要学生复习之前所学内容并向学生提问,将之纳入考核并计分。我们每学期组织留学生进行两次理论测验,期中考试为20分,期末为80分。题型有单选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和问答题,其中问答题覆盖范围广、不太深但灵活。

5.完善留学生教学管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留学生自律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迟到、早退和缺勤现象频繁,上课期间纪律涣散、窃窃私语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求学生课前及课后签到,对迟到的留学生让其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回答,增加了课堂的到课率。另外,信仰伊斯兰教的留学生常有凌晨或周五下午祷告的传统习惯,我们尊重学生的信仰,尽量把课安排在上午10点以后进行,保证学生能精神饱满的进行解剖学学习。

总之,经过多年的留学生系统解剖学的全英文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建设了一批具有较高层次的留学生全英文教学队伍。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被吸引到我国学习,留学生教育也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如何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华侨,初国良,徐杰,等.人体解剖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2008,30(3):225-229.

[2]任振华,朱有余,李光武,等.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7):721-723.

[3]陈安,石咏梅,廖君,等.巴基斯坦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6):696-697.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7

1 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先理论讲授后解剖操作的传统模式,先进行解剖操作再理论讲授。要求学生在解剖操作前进行预习,教师在每个单元开始时进行简单讲授,然后学生边操作边观看解剖操作视频录象,教师巡回指导答疑,每次课后教师进行小结,及时指出课中存在的问题。每个局部解剖结束后再安排一次理论课,理论课以归纳总结和讲授重难点为主。教材为《局部解剖学》第六版,彭裕文主编。实验学时54学时,理论学时15学时,共6时。期评成绩包括解剖操作成绩15分、口试成绩10分、理论考核成绩75分,共100分。

2 解剖操作

2.1 编写解剖操作实验指导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自行编写实验指导,内容包括教材的重点难点、操作要领、操作评分标准、思考题以及解剖器械使用等。

2.2 实验分组 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重新将教学内容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两个局部,每个局部4~5名同学为一组。如局部解剖学总论,脊柱区、上肢后面、臀部、下肢后面为第一单元,其中脊柱区和上肢后面为一局部,臀部和下肢后面为另一局部。每个局部的4~5名同学中1名为主刀,其余为助手,轮流进行,每个同学均有1次主刀的机会。主刀为主要操作者,要求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助手为协助主刀操作。

2.3 考核方式 每个单元结束后均进行考核,主刀打操作分,满分为15分,有些同学有2次主刀机会的则取2次成绩的平均分。考核时先要求主刀同学对所解剖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可随时对其提问,以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然后根据解剖操作评分标准(表1)进行评分。助手则打口试分,满分为10分,取平均分,每单元每组随机抽取2~3名同学考核,随机抽取实验指导中的思考题进行提问,并要求学生在标本上指认出相应的结构,每单元的两个局部中各问一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打分。

3 体会

以解剖操作为主导的局部解剖学教学在桂林医学院已实行了多年,其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以解剖操作为主导的局解教学把实物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模拟手术主刀和助手,观看相关录象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通过调查发现,93%的同学认为以解剖操作为主导的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99%的同学认为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考试成绩结果看,大多数学生的操作分可达到12分以上,口试在7分以上。通过解剖操作,许多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层次、结构,然后再进行理论复习,大多数学生感觉容易理解,在理论测试中只有3%~5%的学生不及格。另外,通过分组的解剖操作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 考 文 献

[1] 刘志安,朱元业,赵世鸿,等.目标考核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2):122-123.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解剖学 临床医学专业 教学方法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54-03

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学习临床内、外、妇产、儿科等学科的基石。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界已达成共识[1],即在医学基础教育中应更多联系临床问题,使医学教育过程更连贯、更科学,努力建设一支既有坚实理论知识,又有临床思维能力的新型医疗队伍。该校贯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要求,提出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教研室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尝试凝练教学内容,灵活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把解剖学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例手术相融合,解剖学教师和临床一线医生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以期与解剖学同仁探讨。

1 制定服务于临床实践的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进入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因此,该专业的解剖学授课内容必须强调实用性[2],很多业内人士主张将临床应用价值高的内容列为掌握,其余列为熟悉或了解,做到“因需施教”。面向临床教学需要,减少复杂的细节和生僻名词讲授[3],让学生学到真正有应用价值的基础知识,减轻学习负担是很必要的。我们教研室依据临床各学科和解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大纲的设置,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充分参考临床医生的建议,每年授课内容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手术为依据,不断地进行修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解剖操作上肢、下肢、盆腔和腹部,而头、颈、胸部则用标本示教。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较快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基本技能和实用性的基础理论。

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4]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该教学法使基础概念和理论通俗易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剖学教学中,适时引用一些学生自身或周围的常见临床病例,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对临床病例讨论分析过程中,培养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既能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够较早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例如:系统解剖学讲课过程中,引入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来讲解其与脊髓、椎间孔及脊神经根的密切关系;引入脑出血患者内囊损伤出现的“三偏症”的临床表现,加深对内囊中纤维传导束的理解;再如消化系统疾病的胆囊结石、胆囊炎引发的墨菲氏征阳性,胰头占位性病变而引发的黄疸、白陶土样便等临床表现,加深学习印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解剖学知识。在局部解剖学学习过程中,结合临床外科手术的一些入路介绍局部的解剖层次和毗邻关系,手术过程中注意事项等,例如:可以将气管插管、硬膜外麻醉、腰穿等临床操作与局解内容相融合进行讲解。

2.2 启发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5]是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发散学生思维,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首先,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启发学生思维活动。例如:课前采取导课策略,引入一个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讲课结束时回归到该病例开展讨论,用与该病例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解释一些疾病表现,让枯燥的解剖学理论具体到实践,把不容易识记的知识转化为印象深刻的记忆。其次,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授之以“鱼”,更需要授之以“渔”[6]。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有意识地将一些学习记忆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启发学生自己采取巧妙的办法识记一些解剖学重点内容。再次,临床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教师在传授“是什么”的同时,还要注重传授“为什么”和“怎么样”,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例如:局部解剖学尸体操作教学中,在观察解剖局部结构的同时,引导学生多思考解剖结构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并从疾病发生发展、手术治疗等角度分析它的实际临床意义,如在做颈部解剖时,通过甲状腺位置、血管神经分布及毗邻结构的观察,设问学生在手术过程中如何进行甲状腺上下血管的结扎,手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等。

2.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 model,FCM),是一种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课上进行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前将大量相关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在课外完成知识传授环节;在课堂上,学生运用课外所学知识,通过和同学交流讨论,老师协助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终将知识内化[7]。

随着该校临床医学生招生规模不断地扩大,尸源相对不足,成为困扰解剖学教学的主要瓶颈。另外,福尔马林固定液的气味之大也降低了解剖学教学效率,让很多同学产生厌倦和恐惧感,而且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性学习,大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而FCM教学模式的出现,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数字化解剖学教学资源[7],例如:数字人虚拟解剖教学平台,国内外优秀的网络版解剖学图谱、三维动画图像、解剖操作视频演示、网络精品课程等,为FCM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引入FCM教学模式,提前将解剖操作录像和网络精品课程课件给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规定在一周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下次上课时间进行分组讨论,请小组代表畅所欲言,最后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一起回顾该章节所学知识。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加强,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将“教师课堂讲课+学生课后复习”转变为“学生课前学习+师生课堂共同探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8],这种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时间分配的主动性与灵活性。

3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立与临床学科相关的临床解剖学教学体系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开发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1)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该校解剖实验中心建设有解剖多媒体实验室和生命科学馆。生命科学馆是实验中心的标本展示区,展示有大体、断层以及塑化等各类标本,利用第二课堂开放生命科学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较全面地观察各个标本,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2)利用局解课的标本开展第二课堂的解剖学操作,鼓励学生进行标本制作。大三学生局部解剖学结束以后,可以综合利用教学标本,针对大二学生开展标本制作比赛活动,带着临床疾病的问题进行解剖操作或者标本制作,把系统解剖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例如:在设计制作心标本时,就房间隔与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探讨怎样进行动脉导管修补,在设计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标本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进行关节镜修复治疗等。

(3)开设选修课,开展相关外科手术模拟讲座等。开设为临床应用服务的局部解剖学类选修课,体现基础学科的临床实用性。根据临床医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把该选修课程划分成4大模块:模块一为神经科学服务,解剖头部和脑;模块二为普外科服务,解剖颈部、胸部和腹部;模块三为妇产科和泌尿外科服务,解剖盆腔和腹腔;模块四为骨科服务,解剖四肢和脊柱。每个模块各设置30学时,供学生自由选课。另外,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开展基于“临床手术”的《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和专题系列讲座[9],每学期定期邀请临床相关科室大夫讲座,手术室视频演示,在尸体标本上进行模拟外科手术等,将基础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找到局解与手术相结合的交叉点与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在今后临床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10]。

第二课堂教学以其形式和内容上的多样性,可以解决第一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问题,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近年来,该教研室实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内容新颖,形式灵活,能够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组建和临床专业相适应的解剖教学团队,提高解剖学教师队伍的医学专业水平。

4.1 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度,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首先提高理论教学水平。该校为每位解剖学青年教师安排一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教师担任导师,进行传、帮、带,每学期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完成每次备课,要求多听优秀教师的授课,全面深入地理解理论内容。其次,提高解剖标本的操作能力。解剖学青年教师在实验室、陈列室全面观察熟悉本科教学用标本、模型,在标本制作室学习常用标本制作技术。同时,在老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1~2具尸体标本的解剖操作,做好操作记录。

4.2 招聘具有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解剖学教学人才

吸纳具有临床医学背景的解剖学人才参与到解剖学实际教学中来,有助于提高临床专业解剖教学的水平,也适应目前基础-临床一体化培养的要求。“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在保证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在该专业有所提高的基础上,让他们有足够的机会接触临床”,我们学校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要求下,进行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系合并,形成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一体的临床医学院,对基础医学各科教师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和临床思维的训练,定期开展基础学科教师和附属医院临床医生交流会,参与临床案例讨论会等,解剖学科的教师还可申请参加和观摩内外科手术。通过这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拉近解剖学教学和临床的距离,也同时提高了解剖学教师医学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日后解剖学教学。另外学校人事处近些年招聘解剖学教师要求本科为临床医学专业,大部分从事解剖教学的老师都有过临床实习经验,考取过执业医师证,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医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需求。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解剖学是医学生医学之旅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根基学科。如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幽默易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个解剖学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教研室采取的系列有效教学改革,特别是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灵活教学形式的运用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会用心去发现去改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1] 袁圆,耿慧慧,隋东莉.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BasicMedicalEducation,2014,16(8):596-598.

[2] 严莉,李国营,刘靖,等.基于临床需要的局部解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解剖学研究,2007,29(3):232-233.

[3] 沃雁,刘文超,丁文龙.解剖学教学实践与启示[J].BasicMedicalEducation,2013,15(12):1048-1050.

[4] 陈晋,杨强.解剖学教师参与神经外科案例教学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5):512-514.

[5] 刘宏伟,乔国军,唐兴国,等.启发式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5):561-562.

[6] 肖春苟,陈秀琴,周星萍,等.启发式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9,31(2):150-152.

[7] 陈禹,郝嘉南,许冬明,等.“翻转课堂”引入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83-84.

[8] 王俊波,袁张根,张大勇,等.翻转课堂应用于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6):191-192.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 针刀;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诊疗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c)-0164-05

[Abstract] This paper brings up the concept and advantage of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started from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force, thereby expounds the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and anatomical system of Western medicine, illuminates that guiding function of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acupotomology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enhanc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acupotomology from the lesion point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at pain point" to the overal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hological framework of disease, which improves the cure rate of acupotomy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recurrence rate of acupotomy treatment, eradicates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negligence of acupotomy completely, determines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acupotomology, and set up a morphological pathology foundation for acupotom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Key words] Acupotomy;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魍车奈饕浇馄是康鹘馄恃У淖菹蜓芯浚把每一个解剖系统研究得很透彻,但是忽略了各解剖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造成西医各个科室分科过细,研究过于单一,遇到多个解剖系统不同脏器同时发生的疾病,只能到不同科室进行单独治疗,各科室之间缺乏相关性[1-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湖北中医药大学张天民教授将生物力学与人体解剖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解决西医由于解剖纵向研究过细造成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局,进一步完善了针刀基础理论,促进了针刀基础理论指导下针刀临床的发展。

1 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1.1 弓箭的力学结构

一副完整的弓箭由弓、弦和箭三部分组成,弓与弦的连结处称之为弓弦结合部。弦属于物理学的柔体物质,主要承受拉力的影响;弓属于物理学的刚体物质,主要承受压力的影响。射箭时的力学构架是在弦的拉力作用下,使弓随弦的拉力方向产生形变,最后将箭射出。见图1。

1.2 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定义

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是运用弓箭的组成结构和受力模式、力学传导方式,去认识人体解剖结构,将人体骨骼定义为弓,连接骨骼的软组织定义为弦,在副骨、籽骨、滑囊、脂肪、皮下、皮肤、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辅助下,完成人体力学传导,将人体联系为一个有机生命整体的解剖系统。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是研究骨连接力学结构及力传导的解剖系统。

1.3 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分类

按照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组成部分可分为单关节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和多关节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单关节弓弦力学解剖系统是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基础。根据人体各部位的力学解剖结构不同,单关节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组成了5个多关节弓弦力学解剖系统。

1.4 单关节弓弦力学解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