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体科学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3-12-07 10:20:34

人体科学研究

人体科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00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进社会不断发展,但国内高等教育体制还处于计划教育环境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方式上都呈现传统的计划性和统一性,没有很好地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日趋综合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需求的复杂化,人为划分学科边界,形成学科壁垒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本课题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培养体系由跨学科专业申请和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三方面构成。

1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专业申请及管理委员会的组成11高校跨学科专业的申请

跨学科本科专业既培养跨学科人才,又开展跨学科研究,跨学科专业申请要在充分调研学校学生跨学科意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并考察在省内院校中申请该领域的跨学科的数量及申办情况,在可行研究基础上提出跨学科专业申请。跨学科专业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要依托在某一个院系中,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供一份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申报材料。具体内容包括:所建跨学科专业的目标,专业的价值及成立可行性分析,实证分析为什么这些价值与可行性是校内现存的专业所不能达成的;核心成员在近五年内跨学科合作研究中的经验;专业申请后第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今后五年的专业培养计划;专业第一年招生运行的预算经费以及今后的可能的经费来源;打算参与所要创建专业所需要的教师签名名单;师资管理范围内的学生数量来源、人数和可行性分析;对校内学生跨学科专业的需求情况、调查情况;对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实验室等设备的预算;陈述说明所创建专业将可能对该领域带来的贡献。

12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的组成

管理委员会主要是由主管校长、统管学校跨学科专业主管主任、各跨学科专业负责人、不同背景的学科教师、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员组成。主管主任全面管理跨学科专业各项工作,分管校长和主任负责起草委员会的责任与功能、成员、报告制度,积极参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及项目与科研活动的计划与评价。主管主任需要对跨学科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与管理,加强不同大学组织之间的协调,制订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教育政策和执行计划,在委员会评价结果基础上确定新的措施与方向。

2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1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前提,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培养学生掌握跨学科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拓宽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B成一体化的学习习惯,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培养出跨学科专业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社会需求、政治、经济、环境、生态、地域文化等视角,掌握跨学科专业知识,了解所选的跨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让学生通过学习所选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具备整合多学科的理论、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其跨学科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第三,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提高跨学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课程设置及培养途径

221跨学科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跨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课程的安排学期、学年顺序和学时分配,并明确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要坚持文、理、工科相互渗透的原则,通过合理组织各类课程的安排、融合,实现文理渗透、专博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弱化专业界限的原则,增强课程横向融合,以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2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培养方案是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制订出来的,能够清楚体现课程的开课学期,相互之间的衔接,并按大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按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灵活多样,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紧密衔接,能体现出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就进入实践学习环节。

第一,为了使跨学科课程体系更加清晰,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基础课程)、跨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突出跨专业特色)、跨学科综合能力选修课程模块。将跨学科选修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

第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确立跨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程度;将非主干课进行课程合并与调整,按学科相近的原则,把选修课按照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列入课程设置中,注重文理渗透和理工结合,强调综合性和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将跨校和校企结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思路融入专业课程中。

第三,开设研讨课。跨学科本科专业要求学生至少必修一门方法论课程或研讨课,使学生掌握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整合学习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223培养途径

跨学科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融合后掌握基本技能,提升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学生学会运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强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在整个跨学科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关键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跨学科思想意识、知识、技能。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多学科的学习和进修,并将跨学科进修纳入教师的考核制度中,以此来激励教师去学习和进步。

第二,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首先,注重制度保障。高校应针对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没有后顾之忧。其次,注重教育设施的保障。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实验室、教学实验设施设备等。加强校企、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跨学科研究试验基地。最后,完善跨学科教师的培养机制,调动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强的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

第三,学生导师制。跨学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安排指导教师,成立跨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在选修跨学科课程前,须在导师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拟订一份跨学科专业课程学习计划,以便更好地建构跨学科知识体系。并提交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选修该专业。

第四,做到以学生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学生为主导,开展问题研究,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跨学科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主动性学习、多元化学习和趣味性学习。地方高校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理兼备的知识体系,对管理机制、培养方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加强对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3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

由于跨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任务、作用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根据跨学科课程自身的规律开展培养体系评价。跨学科体系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包括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大纲、课程方案、任课教师的选派、指导教师的遴选、课程设计、教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学习成效、跨学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所涉及校企业联合教育的学校、学院、企业各管理部门、各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到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管理工作中,以保证培养质量达到培养目标。由于篇幅限制,具体放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68-76

[2]缪鹏程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28-30

[3]潘琰,郭飞君对高校跨学科人才培B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7) 50-51

人体科学研究范文2

一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还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确定体育的发展方向,更要注重体育精神的传播,例如,体育的价值、体育的文化、加强体育建设的管理,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提倡全面健身运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体育科研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许多学者将学术视点转移到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国家的重视,使得体育的管理系统、发展战略、奥林匹克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迅速的现象。这些研究的最新成果见之于我国权威的体育报刊中。

(一)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立项与研究情况

全国最初的体育人文规划小组成立于1997 年,主要负责提出研究方向、受理国家社科的基金项目等工作。到现在为止,社科基金小组已经受理过12 次体育学立项,其中立项体育学课题有300 多项。

1 立项地区分布情况

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显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地,其中北京最为集中,这些地区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发展速度快,在经济发展缓慢的中西部还没有或者较少有立项。自有社科基金立项,我国8 个省只有1 项课题得到了资金资助,3 个省只有2 项课题得到了支持,还有一个省从未获得过,这表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严重的发展不平衡。

2 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我国的社科基金研究的领域广泛,集中在满足社会的需要方面。例如有数据显示,群众的需求占总资金的25.03%,是研究领域的重点所在。体育经济与管理位列第二位,占总资金的18.98% 和12.38% 。另外, 体育教育方面占总资金的7.77%。还有其他的研究领域,其中包含:体育哲学、法学、美学、伦理学等,这些学术研究占总资金的18.22%。

(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与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设立的社会科学课题立项截止到2007 年,一共受理16 次体育社会科学课题的申报,其中包括1036 项立项课题研究,项目的资助费用也在大幅度增长,从以往的7万元左右上涨到现在的将近100 万元,1036 项课题情况如下。

1 立项地区分布情况

我国的体育总局科研资金资助分布情况如下:北京接受资金资助最多,占总资金的31.25%;广东位列第二,占总资金的10.45%;上海占总资金的7.57%。它们的使用资金占总资金将近一半,说明我国体育科研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

2 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从整理出的数据来看,课题的研究方向以经济、群众、体育赛事作为研究方向的主体。它们分别占总资金的24.65%、19.98%、16.23%。然后是体育管理占13.14%,另外体育教育占总资金的6.89%。体育美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共占总资金的12.4%。

二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一)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主要是体育竞技赛、体育人才的培养、可持续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农村体育的发展。

1 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

针对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学者们主要研究讨论了影响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问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点战略问题,以及西部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地区的体育人才、管理、建设等问题。

2 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

关于人才的培养,学术研究人员主要阐述了人才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如:边读书边训练、对运动项目进行单独训练,等等。我国体育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的问题,平衡体教训三者之间的关系。

3 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针对体育可持续发展,学者们讨论了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针对运动员们今后训练的原则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特色、运动员的选择以及资金的投入状况。并且讨论了我国竞赛体育的改革方向等问题。

4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关于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学术研究人员讨论了西部体育产业的管理、体育用品的使用和体育赛场的今后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问题管理,等等。

5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

在针对我国农村的体育发展进行研究时,学术研究人员首先针对我国农村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体育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又陆续讨论农村的村干部如何对体育产业进行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农村体育的管理问题。

(二)我国社会体育学研究进展

我国的学术研究人员对社会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体育教育的研究、农村体育的研究、以及校园内的体育社团和居民健身情况等方面。

(三)我国奥林匹克学研究进展

针对奥林匹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奥林匹克的教育研究、文化研究与中国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1 奥林匹克教育研究

奥林匹克教育有着完整的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不断告诉我们各类学校(包括大学、高中、小学)和奥林匹克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奥林匹克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如何应用,以及奥林匹克教育促进了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等问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认为,奥林匹克教育在课堂中最能让学生快速地接受。首先,奥林匹克运动与爱国主义紧密相连;其次,奥林匹克运动告诉了学生们在任何比赛中都应该追求公平;再次,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可以增强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心,懂得自己担负的责任;最后,奥林匹克运动告诉了我们应该有绿色环保的意识。

2 奥林匹克文化研究

针对奥林匹克的文化研究,学者们研究了西方文化对奥林匹克产生的影响;为什么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的理念问题;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展示的理念问题等。这些研究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奥林匹克文化的概念、产生这一概念的原因;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告诉了我们奥林匹克文化与这些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

3 奥林匹克与中国的研究

奥林匹克与中国的研究,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的体育事业产生的深远影响问题;中国文化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新的价值、思路等问题;奥林匹克运动当前存在的问题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举办的奥运会是成功的,在国际的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充分地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以及我国的国际社会地位等。

三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近些年来,官方多次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群众体育的研究偏多,占总体的研究成果的30.12%左右。这些调查并不具有全面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调查员为了满足自己之前作出的假设,问卷存在诱导性,群众在做问卷调查时容易出现偏差,不具有客观性,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第二,根据数据显示,体育社会学科研究偏弱,研究成果较少,除了之前发表过的几篇相关论文,其他的学术论文并没有验证出最后的研究结果。到现在为止大多数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一个理论框架、全面的能够进行推演的理论体系。其中以教材为主,大多是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没有自己的特点。

(二)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研究的政策

伴随我国的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也在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大批的学者涌现出来,对体育人文科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在未来的研究里,人们首先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研究人员的更替,老技术人员的退休,新技术人员的产生,将会带来新的学科建设任务;二是新的建设任务大多都套用以往的研究框架,教材没有更新,这就出现了教材编写老化局面,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完善学科建设。

其次,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我们要认清国际合作才是可以长期发展下去的新路径,特别像体育这种国际化的产业,更要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才能发展得更远。但是,要解决现在我国体育事业存在着的许多问题,例如:“假球”侵害运动员的权益、球场出现的暴力等。在进行国际合作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因素,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二,北京奥运会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第三,北京奥运会可以提供举办的经验;第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阶段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易克信,越国琦.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2]喻坚.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引用《体育科学》论文的统计分析[J].体育科学,2002(1).

[3]邵伟德.对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用状况的分析[J].体育科学,2002(7).

[4]李建设,陆享伯.体育科学数学化的历史必然性[J].体育科学,2002(7).

人体科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 运动人体科学 实验考试 现状 改革策略

新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而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沿。运动人体科学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等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1],其中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组织实验考试和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合理地建立完整的实验考试与成绩评价体系,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2]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查阅了与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考试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几所体育高校实验教学考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自己十年来的实验教学经验提出了意见,望能为今后运动人体科学课程实验考试改革提供参考。

1.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考试的现状

1.1实验教学考试缺失

有些院校实验课不独立考试,不占学分,实验课考核仅以实验报告为准,而实验成绩在最终的考试成绩中所占比例很低,甚至没有,仅看卷面成绩,致使不少学生将完成实验报告作为上实验课的目的,忽视了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

1.2考试内容单一

由于对实验教学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而存在,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讲,实验考试内容只是理论课的补充,有的甚至是基本知识的复述和再现,重复理论课的考核内容。这样的考核只是记忆型知识的积累,学生只要能顺利背出来,就能得高分,与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实验教学失去了它所具有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功能,既没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又没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1.3缺乏考核标准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没有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综合测试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及方法。实验考核指标及其标准具有随意性,在不同的教师之间,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可能不相同,这种混乱、不统一、不具有科学性的考核方法不能做到全面地统筹安排,导致考试缺乏全面性、公平性、合理性及科学性,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考核结果不能将实验教学的真实效果和真实的水平表现出来。

1.4成绩评定不规范

有些院校评定实验成绩时是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态度、技能、实验报告、劳动卫生和设备维护情况等进行的,不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只会教条不会分析问题,只知道理论知识不会实际操作,出现了很多动手动脑能力差的高分低能学生,这与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初衷是相悖的。

1.5考核体系不完善

实验考核体系和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操作性、科学性不够,实验教学缺乏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对实验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激励和约束功能都不足,不能反映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更难以反映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建立实验考试与成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大多是沿袭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按课程设置依附于教研室。实验都是和课程配套设置,实验课一直都是作为理论课的补充。实验课的成绩没有一个独立的评价体系,只是在理论课考试中包含一些实验内容,因此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相当多的学生做实验只是为了应付了事。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实验预习报告照抄书本,做实验时看别人的,实验结束后实验报告抄同学的。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学生大部份只是“照方抓药”,按部就班地照老师说的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实验考试与成绩评价体系,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促使学生重视每次实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实验教学效果。[3]

2.1改革考试模式可以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会分析问题,学会把知识应用于运动实践。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项目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占大多数。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实验项目增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类别的比例,为了适应实验教学改革,其实验考试应当同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成分。传统的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如果在考试过程中体现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理念,真正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入综合能力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内容的考核。学生就会主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运动实践中,实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其与运动实践相结合方面知识的传授。这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强实验效果。因此,实验考试不仅可以评价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的程度,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4]

2.2改革考试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体育院系学生专业成绩较好而文化基础较差,所以要求直观、形象、生动,并充分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有时会将实验课延伸到运动场所,营造自主、直观学习的良好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综合设计性及研究探索性实验的训练,学生在独立工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效地培养了查阅文献、实验设计、数据统计、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科学素质。

3.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考试改革策略及建议

3.1增加实验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

增加实验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各院校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由于部分学校实验考试缺失,建议将学生的实验成绩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计算在理论课的总成绩中,各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合理设计权重。[5]据了解,有部分学校实验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30%,如此大的权重,必然呈现出教师对待实验教学思想上的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有的学校甚至严格规定实验考试不及格者,不允许参加本学科的理论考试。有的学校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单独设立实验课程,不隶属于任何一门理论课,并单独排列实验教学成绩,从根本上改变了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充分调动了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

3.2合理安排实验教学与实验考试内容

3.2.1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应从实验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重新设计。针对运动人体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精选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分属于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减少单纯的验证实验,增加按系统、按方法有机组合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研究性实验内容。将教学内容按照难易程度,由简到繁依次合理安排,即基本理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6]使学生在一系列的实验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并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对实验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2.2加强预习报告的考核

每次实验前的预习至关重要,主要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查阅资料能力。学生在实验前一周将预习报告提交给指导教师评阅考核,并预约实验。指导教师根据预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未同意进行实验的学生要进一步完善预习报告直到达到要求,并补做实验。每次实验要求学生提前15分钟进实验室,根据预习报告进行实验仪器的准备和清点工作,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3.2.3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考核

实验考试增加了对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考试成分,主要考查其独立工作、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这样使考试由传统的对知识点的考核向新的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核转变。

3.2.4拓宽考试渠道

为了改变仅靠实验课培养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缺陷,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教师出一批拔高的实验题目,或是实验课题中扩展的项目,广泛征集最佳方案,将实验场地延伸至实验室外,密切地和运动实践相结合。还可以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讨论和经验交流,把一些较有新意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讨论。具体做法如下:在学生完成设计后,将其组织起来进行答辩。通常在一学期基本实验做完后进行,这样对学生的吸引力极大。我们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予较明显的成绩奖励。[7]

3.2.5更新实验考试手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教学各环节已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针对考试这一环节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展开。[8]利用多媒体进行考试,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仿真和网络技术开发实验平台,放映显微结构图片及各器官图片,用电脑动画模拟体育动作等,加强新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使实验成为可以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提供条件。[9]

3.3构建合理实验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实验教学在高等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实验教学的各个阶段实现规范化的量化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量化的内容和考核的措施逐步达到完善、更趋合理,将考试评价变为更准确、公正、合理的过程,具体分为实验前预习、实验过程的表现、实验分析的深度、实验设计创新能力等方面。采用合理、科学的考试方法,全面把握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为评估学生自我素质和学校教学水平提供客观的参考。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并且加强学生信息反馈制度,有利于使课程改革更具针对性。

4.小结

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考试的改革,将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激励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精神,提高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奇.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3,4:41.

[1]周学兰,张新定,吴华.高师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41(5):75-77.

[3]蔡丽玲,葛志刚.建立实验成绩评定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6):62-64.

[4]宋卫红,张劲松,邹秋英.运动解剖学实验考核模式改革探讨[J].内江科技,2011,11:80-81.

[5]赵彩霞.体育院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0,32(2):139-142.

[6]姜涛,黄海,高新友,马艳.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16-119.

[7]张双德.改革电子实验考试方法推进电子实验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3(5):106-107.

人体科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91

Research on Human Movement Scienc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Situation

LIU Liping, HOU Yuanyuan, MU Chunlei, LI Zengming, CUI Yanwei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ijiazhuang, Hebei 050041)

Abstract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plan is the overall design blueprint of and major criterion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by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authors surveyed and studied the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plans of som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robed into such major issues as curriculum setup and practical teaching by using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This article concluded and summarized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plan, providing the basis and thought for the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t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plan; curriculum setup; practical teaching

1 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我国部分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查与研究,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在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我们将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科学合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规范实践教学,为该专业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思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合格的专门人才。本课题的研究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而且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检索引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

收集整理国内不同体育院校、师范类、医学类院校现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对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等情况,进而综合分析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2.2 问卷调查法

对我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兴趣、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实践教学是否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课程设置

现代的教育理论,对“课程”作如下界定: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服务学校育人的规则,课程是引导学生认识客体、了解自己、提高素质的媒体。课程设置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它既要以培养目标为根据,又要将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开设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科、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不同类型。各院校课程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部分院校学时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2600~2800学时。(2)公共必修课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目前,公共必修课各院校开设课程情况基本一致,主要课程有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思想政治课、大学语文、军事理论等课程,其中大学英语在多数学校公共课中学时比例最高。我们的学生调查问卷亦显示,英语和计算机是学生最喜欢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其中83.3%的学生喜欢开设英语课,47.6%的学生喜欢开设计算机课。其原因可能是,英语和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和获取知识的工具,作为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学生们越来越认识到它们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另外,人体科学专业部分学生有想进一步考研深造的愿望,而英语是入学考试必考科目。(3)专业必修课是课程设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专业特色以及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关键。各院校开设情况不太一致,各院校开设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总数和门数有所差别,但是大部分院校都开设的课程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中医基础理论、运动营养学、体育保健学等,各院校对这些课程已经达成共识,认为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大部分院校开设了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开设的选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衔接性,即在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应对前期课程有相应要求,保证知识的连贯与衔接;实践性,即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工作内容有机的衔接和配套;前沿性,即学科的前沿内容和知识,充分体现该学科的新思想、新观点及新成就。各院校因自身特色及优势不同等原因,选修课程的门类及授课时数有着较大的差别,平均约540学时,30学分左右。

3.2 实践教学

2007年该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各高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各高校结合本校优势及地域特点,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略有差异。

3.2.1 湛江师范学院

(1)专业实习:湛江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全部在三甲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实习。长期合作的毕业实习单位为中山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暨南大学华侨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中医院)、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圳第九人民医院(龙岗区中西医院)等的康复医学科。实习时间:6个月。

(2)专业见习:第六学期安排两个星期的专业见习,主要在湛江市区内的三甲医院进行(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湛江第一中医院等),见习的主要内容是创伤的评定与治疗、传统的康复治疗技术。

(3)校内专业实践:从大二开始,每个学期安排36学时的实践课程,安排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从事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有:运动损伤的急救、治疗和运动康复,运动员机能诊断与评价,医务监督与运动康复,国民体质监测与运动处方。

3.2.2 赣南医学院

(1)专业实习:在江西、浙江、广东、福建、湖南、深圳等省市建立了12所医院和学校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时间:6个月。

(2)校内专业实践:于2009年成立了康复学院实训中心,采用小班授课(每次上课学生控制在30人以内),分组练习,逐个指导的形式。同时,对全院学生开放,由专业教师指导,同时邀请实习返校学生到现场传授学习经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阔了学习思路。

3.2.3 泰山医学院

专业实习:实习基地建设分为三个模块,学生只能在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进行实习,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的针对性。第一模块是运动康复,主要在医院康复科或康复中心实习。实习内容为运动康复,为将来从事康复保健方向的学生提供实践条件。第二模块是体育健康促进,主要在健身俱乐部、体育局健身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单位实习。实习内容包括:健身指导、营养指导、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国民体质监测等。为将来从事健康指导、健身指导、国民体质监测等工作提供实践条件。第三模块是竞技体育医学服务,主要在竞技运动队实习。实习内容为运动伤害防护、运动训练指导等。为将来从事竞技体育医学服务工作做准备。实习时间均为6个月。

3.2.4 南京体育学院

专业实习:长期合作的毕业实习单位为江苏地区和浙江省部分大型医院,其中有: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鼓楼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兴第二人民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等。

3.2.5 武汉体育学院

查阅往届专业实习记录发现,70%以上的学生被安排在校医院和湖北省直属门诊等医疗机构实习,少数学生安排在运动队、健身俱乐部等场所实习,实习内容以运动损伤治疗、传统医学手法、针灸和康复理疗为主。实习时间:2个月。

3.2.6 首都体育学院

(1)专业实习:在长期合作、认真负责、实习规范、学生反映良好的一些单位,建立合作协议实习基地,建立的实习基地有:东城区社体中心、西城区体育科研所、朝阳区体育科研所、北京老年医院等。

(2)校内专业实践: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利用第二课堂的课余活动时间,开展了许多实践活动,诸如:义务健康咨询、本科生科研立项、大学生科技论坛、推拿社团等。

综上所述,多数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符合培养目标,但因受各高校办学定位的影响及办学实力的制约,课程设置在各院校差异较大;实践教学各高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间稍有差别,建议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

教改项目:2013年河北体育学院重点教改课题,课题名称:我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入改革和完善,项目编号为:2013JYZHD04

参考文献

[1] 方千华,黄汉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03.

[2] 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1989: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4] 课题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2007.5.

人体科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虚拟现实;中医药

0 引言

数字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互体验技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深得年轻人的喜爱。如今,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平台(简称VR)已成为继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之后人们学习、交流的新平台。VR技术可以运用3D影像和视音频结合的手段,从不同角度带给用户以全新的视听体验。在探索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研究团队接触到了江苏省内一些中医文化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项目,并对研究如何将VR应用于中医药文化研究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想法。

医学也是中外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项目定位为“中华名医堂”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使命感,结合了数字媒体技术创新、实践所做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课题开始阶段组织了部分高校专家、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对项目进行了评估和调研,调研表明中医药虚拟技术平台的研发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医古籍文献资料承载了大量的中华医药知识与文化,是研究中医药学的理论来源,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其次,在教学改革中借鉴英国高校的现代学徒制理念,是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实际项目的研发纳入虚拟现实技术教育中。这样的改革创新对于教学而言如同一剂强心针,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把项目分成了不同的模块,包括市场调研、数据采集、方案设计、程序编写、后期合成、创业实践等,知识点穿插在项目化的活动中,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和研究,在每一个模块的学习中掌握不同的应用技术,并且更好地将创意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实验教学成果表明,引入现代学徒制和项目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 项目研究背景

1.1 中医古籍亟待保护

历史遗存的写本、拓本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而且许多遗存中医古籍已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然古籍修复本身要求几近苛刻,且再精湛的古籍修复技艺也难以修复海量的中医药古籍!据考究,仅《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我国中医古籍品种就达13000多种。中医古籍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世间的流转聚散,不知经过了多少人手。如今,许多珍本、善本正不得不面临越来越临严重的虫蛀、磨损、算话、老化等问题!

1.2 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中医以人为研究对象。经过千年的积淀,中医理论融合了天文学、植物学、药物学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对未来中医研究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然而,其中蕴含的许多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派生出的医学概念是现代人无法理解的。比如腑脏之精(气)、藏象、腑脏阴阳、神脏等以及五脏系统之间相生相克、制化、乘侮等。中医药古籍的虚拟现实平台属于数字化保护技术的一种,主要是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手段将声音和图像、动画、视频等融为一体,对中医古籍的内容进行综合演绎、再现。这种技术的实现不仅有助于对中医概念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而且对掌握中医理论的“形神合一”本质也将有极大帮助。

1.3 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技术现状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多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数字博物馆”齐越博士曾说过,数字博物馆的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超越时空的限制,在文物的永久数字化保存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学者研究认为,目前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大多仍停留在对古籍显性信息的数字化建设上,未深入开展古籍隐性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制约了数字化中医古籍的有效利用。还有学者建议,中医药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在未来应当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建设一些虚拟现实的展示平台,为更多的互联网用户提供研究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知识服务。

2 中医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平台的技术构成

2.1 VR数据采集

中医药VR数据采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将中医古籍中的文本、图片进行拍照扫描,然后将文本进行现代白话文的翻译和解释,并采集相关的中药材标本图片、视频,以及相关的包括药材的名称、产地、外形特征、入药部位、加工工艺、药用价值、辨别特征、服用须知等。另一方面,是通过不同的传感器组合,收集研究用户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医药VR应用平台设计管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研究小组还收了与中医药文化研究相关的一些材料,了解到西方许多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对中医药研究非常感兴趣,并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比如俄国人自17世纪便开启了对中国的医学理论、医疗体制、医学教育以及医疗方法的认识历程,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文章和研究论著。

2.2 VR模型设计

中医药VR模型设计,首先是建立在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再现,同时借助虚拟漫游技术实现对重要内容的远程学习。研究了解到,中医药文化是指有关中医药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在此基础上,项目以“中华名医堂”为课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尤其在技术平台设计方面,最终用Unity3D作为项目研发的设计开发工具并展开应用研究。这个工具支持Mac和Windows的网页浏览具有容易学习和操作的特点,可实现虚拟漫游、互动、交流,也能实现协同教育和网络远程专业教学。

中医药VR模型设计初步规划为《中医师篇》《中医技篇》《中医药篇》《中医学应用实验》四个部分。其中,《医师篇》是对古籍中的医药名师资料进行整理和设计,包括医师三维模型、医师简介等;《医技篇》是一些典型中医理论模型、医方样本、病例的汇总和展示,分为静态和动态的部分,静态的包括D片、文字等,动态的主要以三维动画作为演示内容,分为诊断、开方、医疗等。《医药篇》根据分类习惯进行梳理,按诊疗器具、治疗器具、制药器具等进行分类展示。最后,在《中医学应用实验》是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诊疗操作情景游戏,如针灸、拔罐、推拿。未来可实现对于数字人体的观察、实验,从而提高中医操作水平。

2.3 VR数据管理

中医药VR平台的建立是对传统的实体中医药保护的补充和丰富,通过设计制作的文字、图片、动画、音乐、视频和虚拟的环境共同构成核心。因此,对于该项目管理思路是:通过数据管理,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的中医药数据保存、查阅、应用。在管理方法方面,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就是通过数据与处理、映射、绘制、显示等问题的解决,实现三维可视化的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颠覆了传统的“人要适应计算机”的过程,转而实现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还有位置的变化、手势或者语言口令,使人充分参与到信息的处理中去,并启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目前已知的如CT、MRI、PET、SPECT技术也属于数据可视化范围,对于平台内容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4 VR平台服务

当前,对于中医药文化VR平台“中华名医堂”的研究经过三年多的开发、设计,可以通过局域网的管理实现单项目、单机预览的项目浏览。但受到人员、场地、经验以及时间、设备等方面的影响,项目在很多方面还亟待完善。比如在内容方面,许多珍本、善本的资料还没有来得及整理和制作,在一些交互的精细动作数据感应方面还有待修改。另外,由于在设备方面还比较欠缺,一些好的创意还没有落地完成。

3 项目研究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实验教学的启示

通过该项目地实验我们还发现,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创新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反思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项目研发地过程中所有教师必须全心全力地投入到项目地研发中,并充分调动一切资源,这对于教学团队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该项目还会继续研究下去,并需要在影音融合技术、多机数控联合、云端数据共享、用户模型研究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收集整理更丰富的中医古籍资料。另外,可以多一些创新,如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进行项目预约、项目结束后即时获取实验数据等,真正实现中医药VR平台对于中医古籍数字化保护的智慧化服务与管理。

4 项目研究的意义

4.1 不断研究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医药文化研究方面还会不断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了千年的历史,并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医理论融合了天文学、植物学、药物学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中医古籍可以看作中医学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了千年的中医、重要理论精髓,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对未来中医研究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4.2 与科研院校共享,促进中医药教育的改革创新

虚拟现实技术平台具有较好的综合性、交互性。而且,很久以前就有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虚拟现实技术将带给教育工作者全新的思维,帮助解决我们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相形之下,国内高校的中医药专业教育也必须思考如何与时俱进。随着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传统的小众化、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医药专业人才需求,作为中医药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是否存在局限性?只有关注个体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引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在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方面取得突破。如果今后能与更多的科学家、中医药文化工作者共同努力,必将为中医药教育和中医文化传播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研究成果c展示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翟文敏,马传江.加强中医古籍保护 传承传统文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2):89-91.

[2] 程静,杨朝晖.关于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的探讨――以天津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2(09):110-111.

[3] 张晗.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22-38.

[4] 顾培蒂.可视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2008:11-12.

[5] 任玉兰,李政,梁红,江蓉星.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与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人体科学研究范文6

设计学专业广泛存在于科技、社会和环境等众多领域中,它具有跨学科、综合化、科技化的特征。设计学的核心特征不仅是带来美的艺术享受,更是人们创新思维劳动的成果体现。随着职业教育的开展,设计学科在很多职业院校中也广泛开展。体验式教学因具有情感和认知的双重活动,在设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从设计学专业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设计学科教育中的表现形式及应用方法。

一、体验式教学内涵

体验式教学最早是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David Kolb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体验式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David Kolb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他将知识学习的过程化解为4个步骤即体验、反思、归纳、运用。在体验式教学的理论研究过程中,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曼教授认为“体验式教学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

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体验式教学中的体验是知、情、意、行的亲历与验证。它具有亲历性、过程性、不可传授性。我国古代就有体验式教学思想的渗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为培养“君子“的目标就主张“学”“思”“行”的学习过程,并将学习思考心得用于日常实践行为中。在战国教育学著作《大学》中,所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对体验学习的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体验式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体验式教学在设计学科中的表现形式

目前,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中主要分为3类课程,即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课。

(一)基础课程融入体验元素

在设计基础课程中,主要训练内容为造型基本训练(素描、色彩)和构成基本训练。传统的造型基础训练是静物式的机械临摹。对主动性缺乏的学生来说会因坐不住而使学习过程枯燥难耐。适当融入体验元素可摆脱基础课程的枯燥。如静物素描练习,教师可通过一系列的经典故事或自设一些易感染情绪的场景。学生可将静物从情感的角度进行升华,而非单纯的临摹。再如平面构成课程可采取视听等多角度的方法。如重复这一技法知识点讲授,可通过听音乐,让学生用平构方法表达音乐情感。再如对肌理的认识,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材料,更是让学生通过肌理效果体悟相应的情感。

(二)专业课程重视体验需求

专业课教育需增强专业特色,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目前设计学专业课程教学多采取任务教学法。学生有较多自主权。体验式教学各类方法都可在这一阶段中实践。如实物展示与操作、情景设置等。目前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存在缺乏深度,对学生体验需求把握不准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学生对体验需求诉求点的认知。即,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弱主要是因生活、设计经验及内心敏感度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教师可通过详尽的教学设计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这一问题。如电话机的设计,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事先整理安排特定的场景,通过角色人物出演电话的使用场景与方式,以达到有目的地让学生考察电话设计的契机。再如某酒类的包装,教师应尽可能详尽地把使用人群、酒的特点、历史、成本控制等告知学生。这可使学生充分把握本品牌酒包装的定位与特点。教师将教学安排得越周到,越能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达到教学目的,即特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实习课程中加强体验效果

设计学的实习课程主要有基础课采风及高年级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习课程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形式。目前学校的这类实习往往因学生数量及教学费用等问题不能深入展开。为加强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出发前对学生进行实习前辅导,例如基地的基本设计流程考察、生产设施状况、行业状况。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实习内容。

三、体验式教学在设计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特定情景法

特定情景法是指根据教学目标以特定的设施环境或故事渲染、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生活现情景、实物情景、音乐情景、语言描绘情景是常用的手法。其教学特点是形象逼真。情景显现使学生获得真实感;情景意象为学生开创想象空间,能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创造力。如上文提到的电话机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师可先将电话按年代、风格、功能特征将其历史、风格流派等做文化分析。再通过实物演示对产品壳体构造、零部件配置安装等特点进行认知。再次,可通过视频(有条件的可以到企业一线)认知电话的生产流程。最后通过生活情景法来设定电话的使用环境、方式、人群。至此教师将教学任务解析透彻,接下来就是学生自主的进行设计创作。

(二)角色任务驱动法

角色任务驱动法是将学习知识隐含在“角色”“任务”中,学生通过自身角色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角色任务和项目任务,执行任务,并最终完成项目任务的一种方法。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它可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此方法适合分组完成。学生可分别扮演总项目管理者、市场调研管理者以及具体设计管理者。随着设计流程开展,各角色将在任务发展中各尽其责。如调研环节中,市场调研管理者充当临时主角。设计展开时,设计管理者充当主角,对设计进行分工。总项目管理者负责对项目的总体把握。教师扮演客户来对整个流程进行互动指导。角色任务驱动可调动团队中每个人的积极性,并且可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设计环境。它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了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情感推动法

所谓情感推动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态度、行为等情感因素来激发、调动学生对认知的需求,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学目标的完善。师生间和谐融洽是此方法运用的良好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情感推动法较适合对创新人才性格的塑造,如独立、自信等。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其方式特别适用设计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德育培养。

四、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的作用

有学者论述了学校课程领导者可能扮演的八项角色:理念的追寻及实践者、系统的建置及营运者、知能的建构及散布者、成员的领航及合作者、创意的推动及支持者、资源的整合及经营者、人际的沟通及协调者和成效的回馈及监督者。体验式教学的目标包含了对知识技能和人格塑造的双重任务。教师需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知识技能教学中,教师是总体的设计者,建构了教学的体验环节、体验方式及体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内容。在人格塑造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正能量的形象熏陶和感染学生,并能善于倾听学生内心感受,鼓励学生自信、勇敢、独立,引导学生自主体悟真善美。当然无论用何种方式,一颗热爱学生和教学的心是必不可少的。

人体科学研究范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分段培养 英语专业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36-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逐渐在我国众多院校推广运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人追求终身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贯通的必然。本文将以英语教学为例探讨“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一 “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2”高职本科分段教学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指的是高职本科联合办学,进入高职学院完成3年学业,经过选拔后升合办学的本科院校继续深造2年,取得社会承认的本科学历的教育模式。分段培养要求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拥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且两个阶段的教学计划之间应有机衔接,在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开设上融会贯通,形成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如今,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途径。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建立“3+2”分段培养机制,已成为高职本科协同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端人才的重要任务。

二 “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伴随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关注,高职教育以及本科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由于在培养规格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本科教育注重理论型人才的培养。无论应用型人才,还是理论型人才,都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一背景下,“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符合时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确保“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对“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正确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定位于技术应用和技能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本身兼具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的复合特征,培养技能与技术复合型人才。其次,应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与技能复合应用型人才。最后,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并以应用性为主要特征来对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强调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 “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体系构建

1.依据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强调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此,在制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如下几点。

第一,注重英语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对学生而言,其英语应用能力必须依赖于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文化功底。同时,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是保证学生进行恰当的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中,可分阶段培养和夯实学生的交际能力。一般而言,高职教育阶段侧重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本科阶段则强调理论层面以及应用层面的进一步提升。通过两个阶段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不同侧重点的培养,使英语教学充分凸显应用性和复合性。

2.构建完整的英语课程体系,保证“3+2”高职本科分段顺利衔接

“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应分别建立起独立的英语课程体系,但是要保证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英语课程的内在关联,共同致力于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可做如下安排。

第一,高职阶段。高职阶段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包括基本素质课程、职业通用课程、职业专门能力课程以及职业综合能力课程等。在英语教学中,应分别设立英语听力课程、英语写作课程、英语阅读课程、英语口语课程等基本素质课程;英语交际类课程;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职业专门能力课程以及综合英语等职业综合能力课程。

第二,本科阶段。本科阶段主要开设通识课程、专业基本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集中实践课程等。具体而言,应包括英语文化课程、英语文学课程、英语交际交流课程、翻译类相关课程以及综合人文素养类课程等。

3.改革高职本科分段教学方法,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下,应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应从词汇、听力、阅读以及写作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扩大英语词汇量。在对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3+2”学生应当掌握的词汇量。通过从深度和广度来丰富“3+2”学生的词汇量,如从广度上应当增加一些便于学生掌握更多词汇的词根、前缀和后缀。这对提升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十分有帮助。

第二,以兴趣为导向来提升听力教学的有效性。针对“3+2”学生的特点,选取一些原版英语歌曲歌词或电影对白等进行听力训练。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作为导向使学生乐于进行听力学习,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听力水平。可以先安排一些速度较慢的听力材料来进行练习,随着学生听力水平的提升,可以安排正常语速的片段来进行练习。在选择英语听力题材时,可以广泛涉及各种类型场景,包括商务、职场以及银行等。

第三,重视阅读技巧策略的教学。在增加词汇量的基础上,英语阅读教学时应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具体而言,学会把握主题句,学会深入分析篇章。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新词汇应记录下来,并学会分析长句。此外,还应引入一些反映文化差异的例子和素材,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会文化差异的影响。

第四,“3+2”学生在学习写作时,一方面,要注重用词准确,依据词汇内涵选择单词;另一方面,要避免中文语法规则对英文写作的影响,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此外,还应避免标点错误、大小写错用以及单复数错用等。

4.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保证各阶段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应分别建立起对应的评价方式。其中,高职阶段应侧重对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和英语岗位应用能力以及英语基本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同时,应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本科阶段,考核内容不仅包括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英语能力的应用情况,还应侧重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翻译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的评价。不同阶段应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充分体现各阶段的特色。同时,在进行能力评价时,应保证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的衔接,全面评价“3+2”学生的英语教学成效。

四 结束语

“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下,应构建科学的英语教学体系,实现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本科英语与以职场应用为主的高职英语之间的融合和创新。借助“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各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各阶段之间教学计划的有效衔接,同时注重一些新型教学方法的引入,科学合理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发挥“3+2”高职本科分段人才培养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平.高职与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4(5):61~63

人体科学研究范文8

关键词:体育文献计量;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1-0111-04

Analysis of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LIN Hua,XIA 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By basing their research specimens on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se theses in terms of thesis topic selection,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end of these thes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recruit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selection of thesis topic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there were more fundamental application researches than pure fundamental researches and developing researches, and there were signs of inadequate novelty of topic selection, repeated topic selection, and deviation of topic selection from sports practice; the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are mainly animals, seldom the human body; the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were mainly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more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were applied to the competitive sport area than to mass sports fitness and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ports bibliometrics;human movement science;thesi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China

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集中反映某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现状,是衡量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数据源,检索项为学科专业名称,检索词为运动人体科学,检索范围从1999~2010年,匹配条件为精确,截止2010年5月12日,由此获得963个检索结果,其中通过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学位论文35篇,最后将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全日制硕士毕业学位论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是研究人体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体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基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1]。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性质可将体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3类[2]。其中基础性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类,而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又常被归为一类,以“应用研究”统称[3]。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4]曾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2年以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多是以生物学传统的动物实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技术动作分析等微观实验研究为主,而近些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逐渐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如蛋白质组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等,在运动性心脏、骨骼肌以及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从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向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系统整体观点来综合宏观和微观研究,依托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论文有509篇,占54.85%,应用性研究论文次之,有327篇,占总数的35.24%,而开发性研究和纯基础性研究论文数仅占8.19%和1.72%。

结果显示,纯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选题较少,虽说运动人体科学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应用基础性研究课题的属性,但其本身还是存在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只有各研究类型均衡发展,才能够有效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步。因此,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这个特殊科研群体中,应特别注重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来看,研究内容丰富,选题方向多样,能够体现当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新问题。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传统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的同时,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呈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如低氧训练的生物学基础、高原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监控、人体功效学、生物力学研究及运动器材研发、体育工程学等。

2002年以前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集中,在骨骼肌生理、心血管机能、疲劳与恢复、营养、激素及内分泌、机能评定、免疫等方面,研究高原训练、代谢方面的论文分别有7篇和6篇[5],而现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高原训练和代谢的增加到37篇和96篇。如今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传统研究领域更加深入,同时还有些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增加,如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纳米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医保健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等。不过,近年一些研究如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自由基生物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已应用于运动人体中,但硕士学位论文中还甚少涉及。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础[6]。交叉和综合选题成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普遍现象,不仅涉及到同级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交叉选题,还涉及到同级学科之间和跨学科之间的交叉选题,使研究课题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要拓宽研究视野,突破思维局限,敢于创新呈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根据研究目的所选择和组成的客体,本文通过对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梳理,发现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有409篇,占44.07%;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208篇,占22.41%;以军人、老年人、患病者等为研究对象的有104篇,占总数11.21%;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有93篇,占10.02%;以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有67篇,仅占总数的7.22%。

由此可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最多,而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选择的群体相对广泛,选择研究对象最多的是运动员,其次是大学生,少年儿童相对较少。

3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一门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方法手段,而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利于该科学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科学研究的进程,作为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同研究方法手段发展也是分不开的[7]。从本文分析的硕士学位论文看,大部分论文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范围研究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测量法等,采用最多的是实验法,这也符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特点。而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论文多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8]不同的是运动人体科学论文的研究习惯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数理统计为依据,以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为辅助研究手段进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研究。

从质与量的角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比较、归纳、分类等的定性分析法,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法及运用数理统计而仍以定性方法研究的半定量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发现,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的学位论文占总数的63.79%,定性分析法研究占13.69%,半定量分析法研究占22.52%。其中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的分别占82.27%、80.53%、70.15%。结果充分体现研究论文多以定量数据分析为主。

4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

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成为生物学、医学的一门主要研究方法,是探讨生命奥秘、人类疾病机制及治疗等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人体科学与生物学、医学一样,同属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单从研究对象选择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多以动物实验为主,大多数运动机制是在动物实验中实现的。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基因表达形式也逐渐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热点。

研究动物的优点在于动物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个体差异较大,在模拟人体运动的某些研究中是比较有用的,其实验结果也带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尤其在选择一些诱发性动物模型时,能够在短期内复制出大量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模型运用于不同研究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正确的掌握和运用动物实验方法,可使实验者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还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减少研究的盲目性。但动物实验同时存在着很多缺陷。运动人体科学毕竟是要研究人运动的一些机能机制,动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运动特征及环境与所效仿的人类运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体育领域中,从实用价值角度看,人体实验的研究更能直接说明问题。

纵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和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多从研究人类运动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研究合理运用到运动实践中。

除了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外的519篇论文中,研究成果与竞技体育有关的论文230篇,其中基础性研究63篇,应用性研究119篇,开发性研究48篇,主要研究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运动员身体恢复的手段和方法、新技术、特殊仪器应用于运动员训练等。如低氧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有40篇论文与低氧训练的机制及应用有关。

从多维角度思考,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既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也是衡量体育科学研究社会价值的最好尺度[9],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除服务于竞技体育研究范围外,在全民健身范围内,人类健康与健身运动领域也应得到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必将接受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将体育纳入“一级预防”的“预防医学”框架之中。在我国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10]。在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与群众体育有关的研究有115篇,占总数的22.16%,主要研究包括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的研究,各种力学负荷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现代文明病”的根治及抗衰老与体育运动保健的研究,人体体质健康状况及因素分析,不同人群运动健身的特点与方法,运动与营养膳食处方的指导等。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少年的增长比例更大,成为儿童时期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可作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之一。学校体育也成为现在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学位论文的研究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有174篇,其中包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状况、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运动对学生生理机能评定、体育院校学生专项教学训练素质等。

5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多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纯基础研究及开发性研究比例相对较少,选题方向不均衡,但随着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日益发展,创新性研究课题也将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的必然趋势。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模型为主导,继承自然科学研究传统的研究模式,但为了能更好在体育运动领域发挥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作用,直接采用人体实验将是运动人体科学应用于运动实践的突破点。在设计实验,采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成败的关键,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应重点考虑如何将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的优势相结合。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实验研究与定量分析法为主流验证结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综合方法应用将在今后运动人体领域科学研究稳步发展,移植更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必将成为体育领域科学研究的重点。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分析来看,其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价值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竞技体育范围内,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R].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瑞元,周越. 体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现状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41-1445.

[4] 贝尔纳J D. 科学研究的战略[G]//科学学译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 张瑞华,朱晗,张哲,等. 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32-1234.

[6] 张雪霞. 从学位论文选题的跨学科现象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 体育学刊,2006,13(1):88-91.

[7] 黄翠,藏威,李国金,等.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7):1367-1370.

[8] 方千华,黄汉升.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学刊,2007,14(2):127-130.

人体科学研究范文9

【关键词】青年研究独立学科青年学学科依据

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三十多年来争议不断。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青年研究算不算一门独立的学科、存不存在“青年学”,至今也没能达成共识。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必须运用学科划分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以学科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从学科含义、学科标准、学科体系和学科建制四个维度,针对学术界关于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典型质疑,对青年研究的学科性进行审视,认为青年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青年研究符合本原的学科含义

1.青年研究是学术的一种分类

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要从对照学科含义开始,只有明确了学科是什么,才能判断青年研究是不是一门学科。《现代汉语词典》对学科做出的首要界定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辞海》对学科做出的首要界定是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可见,学科的本原含义是知识的门类、学术的分类。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定位。一门学科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探索某类事物、某个现象、某类人群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形成真实、有序、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学科“是由专业人员以独有的领域为对象,按照专门的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体系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学科的本意及其发展俱是以知识的分门别类为基点的”[1]。学科在近代曾进行大的分化,20世纪中叶以来又走向融合、出现交叉,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然而,“不管学科的发展变化和相互渗透多么复杂,在本质上,学科总是与知识的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认识学科最基本的起点,也是学科的本质所在。”[2]一门学科对一类事物、一种现象、一个人群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可以更新相关知识,发现新的规律,促进理论的系统化。根据学科的本原含义,青年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以青年状况为基础、青年问题为焦点、青年发展为核心,对青年群体进行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属于专门的科学研究,建构起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成学问的一种门类和学术的一种分类,因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青年研究学科的目的在于提升青年研究的专业化、系统化和一体化水平。青年研究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的学科,本质上是因为青年研究是关于青年的专业的、科学的、系统的知识。青年研究存在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多年来既有相关学科对青年进行的单向度的某一方面的研究,又有跨学科的多向度的全面研究。我们可以把青年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部分称为青年学,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不局限于青年学的学科性,但青年学的学科地位是讨论的重心。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很大程度上是认可青年学的成立。罗马尼亚学者马赫列尔曾指出:“可能而且必须建立青年学,作为一门统一的青年科学和哲学,这个观点既是当代社会现实的产物,也是研究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产物。”[3]在科学门类划分越来越细的今天,社会上存在数以百计的学科,包括老年学、妇女学等针对人群的学科,而青年具有成长的快速性、发展的广阔性、利益的特殊性、社会作用的独特性,青年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青年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建立专门的以青年学为核心的青年研究学科。

2.青年研究是学科水平的一种表现

在运用学科含义衡量青年研究的学科水平时,要运用辩证思维加以正确理解,切忌理想化、绝对化、片面化。例如,有人认为,“从严格学术研究的意义上讲,只有将人类发展中所最新出现的这种青年现象的一切谜底真正揭开之时,才到了青年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成熟之日。”这种说法就显得理想化了。如果把“一切谜底真正揭开”作为学科成熟的条件,那么目前存在的大多数学科都会被排除在学科之外,因为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并没有完全揭开谜底。青年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的青年具有不同的成长特点,因此,人们对青年的认识不是一劳永逸的。社会上青年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对青年现象的认知永无止境。如果说须等到所有青年现象都清楚了才认可青年学的成熟,那么青年学的学科化就会遥遥无期。又比如,有人因为青年研究“无论是从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还是对学科方法论的建设,都远远没有达到一种成熟学科的要求”,就认为“青年研究仍然处于一个前学科发展时代”,否定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其实,学科对问题的把握和方法论建设都不是绝对的。青年研究学科化的时间不长,在某些方面难免有些稚嫩,但不能因此就漠视青年研究的存在价值、否定青年研究学科的客观存在。青年研究目前涉及面宽、层次性强,已经比较系统,不能自认为青年研究还不够系统就否认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再比如,有人提出,“如果大学里面没有开设这样一个学科,我们很难说这个学科是成立的”。这种说法混淆了学科与科目的区别。学科指向知识的系统构建,科目指向人的专业教育,两者的指向是有区别的。学科概念的核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专业的教育方式,因此,不能以青年研究没有在大学进行教学为由而否定青年研究的学科独立性。“无论是学科诞生的动因还是学科发展的历程都是基于知识谱系而言的。学校学科只是其附属产品,也许用科目来定位可能会更合适一些。”[4]青年研究需要成为科目、进入课堂,但不能把作为科目进入课堂当成界定其具有学科性的基本依据。况且,青年研究也不是完全游离在高校教学之外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等学校都建立了青少年工作系,把青年研究作为教学课程。可以说,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三十年前就已经登上了高校的讲台。

二、青年研究达到了基本的学科标准

1.青年研究的学科标准具有相对性

学科标准固然是衡量一种研究是否构成一门学科的尺子,探究青年研究的学科性需要用学科标准进行比对,但是,学术界对于学科标准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存在不同的“学科标准说”。有人认为,学科标准包括“独有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独立的理论体系”[5];或者包括“在性质上属于该学科特有的某些中心概念”、“蕴含逻辑结构的有关概念关系网”、“一些隶属于该学科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用来探讨经验和考验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的特殊技术和技巧”[6];或者包括“特有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本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精心营建的理论体系”、“学科创始人和代表作”和“时代的必然产物”[7];也有人认为,学科标准是“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一群人从事研究、传播或教育活动”、“相对独立的范畴、原理或定律”、“发达学科具有系统性、严密性”、“不是单纯由高层学科或相邻学科推延而来”和“能经受实践或实验的检验和否证”[8];还有人提出,学科标准是“学科的材料域”、“学科题材”、“学科有自己的方法”、“学科的理论一体化水平”、“学科的分析工具”、“学科在实验领域中的应用”和“学科的历史偶然性”[9],等等。综上,学科标准本身存在不同的说法,不是绝对的。学术界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科标准。青年研究作为一种新产生的学科,其学科标准更具有相对性。在学科标准中,流传较广的是“独有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独立的理论体系”的说法。然而,这“三独”说更适用于近代经典学科,难以衡量不断进行分化和综合的现代学科尤其是新兴学科。“学科分化必然导致独有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独立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可能实现”,“就学科的综合而言,不同的学科的相关成分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对象、概念、方法和理论成分势必相互渗透,如此的话,保持某些概念、方法和理论的纯洁性和独家垄断性也势必不太可能。”[10]可以说,“三独”标准已落后于现代学科的新发展,我们不能再用这“三独”标准去衡量青年研究是不是一门独立学科。

2.青年研究的学科标准具有独立性

传统的学科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提出了新的学科标准:一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而非专门、独有的对象”;二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规律”[11]。借鉴这个学科标准,笔者认为,青年研究的基本学科标准有两个:一是明确的研究对象;二是适用的研究方法。青年研究要成为一门学科,必须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在《矛盾论》一文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12]青年具有发展的矛盾性,青年研究因为对青年发展的特殊矛盾进行研究而成为一门学科。在学科群中,青年研究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哪一门学科可以替代它。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只是从各自学科出发研究青年的一个方面,而青年研究是专门针对青年的全面的研究。青年是青年研究的对象,青年研究有了青年这一明确的研究对象,才能积累系统的知识以形成学科。如果把明确的研究对象作为学科标准,那么青年研究无疑是独立的学科。需要指出的是,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一定是该学科所独有。研究对象在自然科学中可以是独有的,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但在社会科学中往往不是独有的,尤其是对人群的研究必然涉及多学科。在近代,学科的研究对象往往是独有的,但在当代,同一类人和事可成为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也可同时研究同一类人和事,某一类人和事不再为单一学科所独有。这一点从老年学、妇女学的学科性也可得到印证,因为老年显然不只是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妇女也不只是妇女学的研究对象。青年研究的对象是青年,但是,青年不是青年研究的独有对象,比如心理学、政治学、教育学都对青年进行研究。除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青年研究学科标准的另一个方面。研究方法既包括认识事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包括具体的研究手段和路径。青年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方法、归纳方法、调查方法、访谈方法、统计方法、对比方法等。人们对于青年研究的多种方法是没有异议的,有异议的是这些方法需不需要是独特的。有人以没有独特的研究方法为理由,否认青年学的学科地位。殊不知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并非泾渭分明、相互排斥。“学科成立标准需要研究方法这项指标,但无需讲究研究方法的独特性,独特的研究方法已不符合现代科学和学科发展需要。”“现代学科的交叉现象促使各种理论和方法在不同学科内交流和互用”,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再具有独特性。“独特的研究方法往往意味着单一的方法,从而只能是对研究对象的某一侧面进行研究,这不利于全面考察研究对象并探索其复杂性。”[13]“在研究方法方面,不同学科使用同一种方法和每门学科使用多种方法的现象已格外普遍,某方法不再为某学科所独有,从方法比较上亦难判断某一学科的方法的独特性。”[14]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能在学科研究方法上画地为牢。不同学科可以使用同一种研究方法,一门学科也可以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不能简单地从研究方法上判断学科之不同。一种研究不能拘泥于似乎是自己的单一方法,而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的好方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形成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群。研究方法具有共享性,这是目前社会科学研究的突出特点,也符合青年研究的实际情况。“在青年学的研究方法中,不能拘于一格而排斥多种方法的运用,更不应去刻意臆造一种所谓独特的研究方法。多年来,我们正是在吸收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逐渐确立青年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15]青年研究是一种复杂的研究,需要采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常见的有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不能因为研究方法的共有就否定青年研究的学科性。

三、青年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体系

1.青年研究学科建立在知识体系之上

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是否独立存在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独立性的基本内涵。任何学科都是建立在系统的知识体系基础之上的。“任何一门学科在其未成‘学’(科)之前,总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的,总是一些感性认识或部分理性知识的杂合,一旦成‘学’(科),它就是一个由不同的但却相互延伸并连接在一起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各个知识单元和理论模块组成的知识系统。”[16]形成知识体系是学科成立的重要标志。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带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设或个人主观的确信而已。”[17]同样,青年研究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就只会是研究者个人的偶然的心情表达,不能成为一门科学。青年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逻辑,建构自己完整的学科框架。青年研究一旦成为学科,就能够按学科体系的要求生产知识、建构理论,不断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青年研究学科体系的基础是青年研究的诸多范畴,这些范畴支撑着青年研究学科。有人因青年研究的许多范畴是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借鉴和转化而来就否认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科学中许多范畴是不同学科共同使用的,如公平、正义、价值等范畴为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所共有。青年研究学科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范畴,甚至与其他学科共有一些范畴。另外,青年研究也具有自己的独特范畴。张荆在《青年学的构架与范畴》一文中提出,青年学具有25对特有范畴:青年人、青年群体、青年本质、青年社会化、青年代际、青年与社会的互动方式、青年社会问题、青年社会群体、青年群体的内部机制、青年运动、青年文化氛围、青年实践、青年的参与意识、青年的未来意识、青年的非组织群体、青年价值观、青年心理特征、青年生理机制、青年智力、青年情绪、青年自我意识、青年学研究方法、青年期、青年、青年人格。这些范畴不一定很准确,也不一定很完整,但说明青年研究存在一些独特的范畴和概念。这些范畴和概念是青年研究体系化的基础因素。在一门学科的诸多范畴中,存在一个最基本、最抽象的范畴。这个范畴包含的矛盾孕育其他范畴和学科框架,因而成为学科的逻辑起点。青年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青年发展,因为发展是青年这个研究对象中最基本、最抽象的因素,青年发展包含的矛盾引发青年生活、学习、教育、就业和权益等其他矛盾。可以说,以青年发展为逻辑起点,可以构筑起青年研究的宏伟大厦。如何促进青年发展是青年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青年研究的理论构建应围绕青年发展这一逻辑起点展开,通过运用科学研究的多种方法,对青年发展的各方面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给予理论概括和科学解释,以形成独具学科特色的青年研究体系。

2.青年研究的学科体系已具备相应的研究内容

青年研究的学科体系包括作为基础理论部分的青年学和各个具体的青年分支学科。青年研究“学科的基本框架是以青年学为基础性学科,重在揭示青年的本质特征、身心发展、个性变化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理论。而其他一些相关的学科如青年政治思想教育学、青年组织学、青年心理学、青年人才学、青年行为学则为应用性学科,组成了一个以青年学为中心的学科群。”[18]学术界关于青年学的学科体系存在不同的看法,具体有:第一,黄志坚所著的《青年学新论》一书包括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青年观、青年发展、青年思想教育、青年修养、青年生活方式、青年工作、青年组织、青年研究等部分。这个框架涉及青年和青年工作多个方面,既包括关于青年的基本理论,又包括青年工作的相关内容。第二,金国华主编的《青年学》把青年学分为青年学基本理论(引论、青年发生论、青年本质论)、青年的成长规律(青年生理、青年心理、青年社会化、青年的思想观念)、青年的人生发展(青年的学习与成才、青年的劳动与就业、青年的爱情婚恋与家庭、青年的生活方式)、青年的社会存在(青年群体、青年组织、青年运动、青少年问题、青年文化)等四部分。这个框架对青年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内容较全面完整,系统性强。第三,黄蓉生所著的《青年学研究》分为总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青年定义与本质、青年生理与心理、青年人生观与价值观、青年行为、青年社会化、青年群体、青年文化、青年组织、青年运动、青年教育、青年发展。这个框架阐述了青年学的一些主要内容。第四,冉祥谦在《关于科学的青年学学科体系的构想》一文中,把青年学分为导论(青年学总介、青年学的哲学基础)、青年发生理论(青年的产生、青年的本质及特征)、青年发展理论(青年个体发展理论、青年群体发展理论)和青年问题理论(青年意识问题理论、青年具体问题理论)。这个体系试图对青年研究进行逻辑分类和理论概括,阐述青年学的内在逻辑和基础理论。第五,李国平在《关于青年学的对话》一文中提出,青年学宏观上分为青年的概念、青年期意义、青年的身心发展特征、青年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青年文化、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青年学研究方法和意义,微观上分为青年心理学、青年生理学、青年社会学、青少年犯罪学、青年德育论、青年工作学、共青团工作理论(团学)、青年美育论、青运史、比较青年学、马列论青年等。这个体系既在总体上把握了青年概念、青年特点和青年研究方法,又具体阐述了青年研究的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以及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理论。第六,崔建中在《关于青年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中认为,青年学包括青年的本质、青年发展理论、青年与社会的互动过程、青年研究的历史、青年学研究的方法、青年文化、青年社会问题等。这个体系试图提炼出青年研究的一般性内容,其中青年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具有特色。第七,潘一在《关于青年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青年研究包括本体论、价值论和操作论。其中,本体论解决的问题是“青年是什么”,价值论解决的是“青年应该是什么”,操作论解决的是“青年如何是什么”。本体论的研究是把青年仅仅作为一种客体来研究,属于整个青年研究的基础部分。价值论研究是对青年进行价值性质的研究,不是将青年纯粹作为一种客体来研究,而是从青年价值的主客体两方面展开。操作论研究如何根据青年的特点、社会对青年的价值期待和青年的自我价值观,设计具体的青年工作模式。这个体系从哲学层面把握青年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内在的逻辑性。从以上七种主张来看,青年学已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但关于该学科体系的内容,还存在一些意见分歧。这反映出青年学的体系有待完善。完善青年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运用哲学理论和哲学方法,强化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青年学必须超越具体的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对青年研究进行哲学概括和理论抽象,才能对认识青年现象、解决青年问题具有指导价值。青年学应区别于青年心理学、青年社会学等青年研究的具体学科,并成为这些学科的理论基础。青年学不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对青年研究的简单累加,而是吸收相关学科对青年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抽象,形成新的理论系统。

四、青年研究已具有成熟的学科建制

1.学科建制促进青年研究的学科化

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反映在学科建制上,学科建制是指一种研究得以成为学科、得到正常开展、能够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学科建制是指确立学科地位和确保学科研究活动展开的制度因素,具体包括专业研究机构、研究群体、专业人员培养体系、学术刊物、学术协会和会议等。研究制度成熟促使形成学科文化。”[19]可见,学科建制是一种研究能够成为一门学科并进行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从学科条件的角度看,学科建制也是衡量一种研究是不是合格学科的一个标准。学科化会促进学科机制的建设,反过来,完善学科机制也会提升一种研究的学科化水平。从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创办开始,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青年研究已经开展了一百年。从20世纪80年代青年研究规模化开始算起,我国当代的青年研究已经开展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工作更加突出决策的科学性、服务的针对性和结果的有效性,这要求加强对青年这一青年工作对象的专门研究。目前,青年现象不断变化、青年问题不断出现,这要求我们开展的青年工作更加专业化、精准化。青年工作的科学化客观上要求青年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近年来,青年研究机构相继建立,青年研究人员初具规模,青年研究活动蓬勃开展,这成为青年研究学科化的现实推动力。青年研究作为一种专业研究,在积累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不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机制。无论是研究平台还是研究力量,目前青年研究的学科建制已比较成熟。从学科建制的角度看,青年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青年研究学科建制的表现

第一,青年研究具有专门的研究机构。

这些机构大致分为四个方面:(1)全国和省两级的青少年研究中心和青少年研究所,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陕西省青少年研究中心、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2)各个团校、青年政治学院的青年教学研究机构,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青少年研究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少年工作系、青年研究中心;(3)共青团机关的研究部门,如团中央办公厅调研处、吉林团省委研究室;(4)高校和社会科学院的青年研究机构,如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等。

第二,青年研究具有专业的研究队伍。

上面提到的专门研究机构有一批专职的青年研究人员。例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受过科研训练或者具有高级职称的青年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每年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发表多方面的青年科研成果,成为全国青年研究领域的一支国家队。许多高校教师、团干部从各自专业角度研究大学生,发表了许多关于大学生的研究成果,成为青年研究的重要力量。

第三,青年研究具有专门的学术团体。

包括全国和各省的青少年研究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会。例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河南省青少年研究会。这些研究会作为社会团体,聚集了一批社会各方面的青年研究人员。第四,青年研究具有专门的学术刊物。青年研究领域涌现出一些较有社会影响的学术刊物,如《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当代青年研究》和地方青年院校学报等。这些学术刊物既培育了青年研究队伍,展示了青年研究的新成果,也推动了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第五,青年研究具有专门的学术会议,包括各种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和课题论证会等。其中,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已举办了十一届,每届提出一个主题、组织一次征文、出版一本论文集,已经成为全国青年研究领域最高层次的学术会议。

综上所述,根据学科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从学科含义、学科标准、学科体系和学科建制四个维度来考察,青年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肯定青年研究学科独立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青年研究界热衷于青年问题的研究,缺乏青年基础理论的研究,在青年学的学科建设上还存在不小的分歧。这反映出青年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学科理论、学科内容和学科体系上还不十分成熟,还有待提升和完善。只有学术界认同、教育界认可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才能推动青年研究成为更多高校而不只是青年院校的教学科目,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专职从事青年研究,改变目前青年研究领域存在的重问题、轻理论研究的状况,全面提升青年研究的整体水准,促进青年研究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宣勇凌健:《“学科”考辨》,载《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2]相子国:《基于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学科分类再思考》,载《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陆象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页。

[4]谢利民代建军:《回到学科之前———学科概念界定的另一种思考》,载《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5][11]方泽强:《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新定位———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之探讨》,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6]孙传远:《教师教育学学科身份判断》,载《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1期。

[7]方泽强:《高等教育学学科辨析———学科标准的视角》,载《大学(学术版)》,2011年第9期。

[8]方泽强:《学科标准与高等教育研究———传统学科标准的反思与新标准的构建》,载《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第5期。

[9]《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页。

[10]黄志坚:《关于青年学再攀新台阶的思考》,载《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3期。

[11]杨天平:《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载《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

[12]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6页。

[13]洪守义:《青年学:走向自我完善的新兴学科》,载《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