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扶贫毕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3:32

扶贫毕业论文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河北省;精准扶贫;基层创业;农村金融

一、研究背景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实施精确帮扶的治贫方式。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精准”二字紧扣现阶段扶贫工作要点。以解决好共性问题为基础,进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做到措施有力,行动有效,把精准扶贫工作扶到根上。而其方式则是利用发展农村金融及带动基层创业实现“精准扶贫”。

二、农村金融与基层创业的作用

(一)社会效益

首先,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其次,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并同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正向推进精准扶贫建设。农村金融与基层创业的建设,符合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和科学性要求,在建设推进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村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农村金融与基层创业工作的优质建设,进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做到最大程度的“精准”到位,最后才能让好的政策发挥最好的实际效益,实现最初的目的。于此,农村金融与基层创业建设无疑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助力。

(二)经济效益

促进城乡体系一体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基层创业促进了农村发展,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其次,农村金融与基层创业建设推动农民增收,拉动农民消费,活跃农村经济。为精准扶贫注入经济活力。精准扶贫包括精准扶富、精准扶德、精准扶志等多个方面。其中精史龈唬作为精准扶贫建设中最受关注的一方面,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全都对此饱含希冀,并且投入颇多心血。对此,既需要外部帮扶的“输血”,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农村金融与基层创业建设的“造血”。农村金融与基层创业建设为精准扶贫注入经济活力,与精准扶富、精准扶德、精准扶志三个方面有机有效结合,共同推进精准扶贫建设。

三、河北省精准扶贫道路探索

(一)发展农村金融和精准扶贫道路的契合点

中国三十年间削减了大批的穷困人口,穷困发生率大大降低,得到了重要的的脱贫经验。但于消除贫困而言,仍面临着新的艰难和挑战。农村金融是贫困村扶贫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扶贫需要连接农村金融与精准扶贫,建设贫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

金融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在非部级贫困县和集中的区域性贫困人口、贫困的村庄中解决不确定问题,是解决金融贫困问题的重要思路。

目前,农村扶贫的精准性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资金的匮乏,对象的模糊,成效的微小。缺乏可持续的扶贫模式问题,快速短期脱离贫困又快速返贫。

(二)搞好基层创业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一步

通过对河北省一些农村进行调研我们发现,部分农村掀起了创业的小高潮,其中槐底利用自主开发权收获“几个亿”。另外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基层创业农村是曲寨村,村内有大量闲置空地,非常鼓励返乡创业,并且可获取一定政府扶持补贴,如增值税减免、免电费等优惠政策,创业开展的如火如荼。基层创业发展越完善,农村的社会接触度就越高,农村建设也就越完善。

以基层创业角度进行精准扶贫道路探索的具体措施:

一是充分就业与有效供给相匹配,保证脱贫有门路。当前政策应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以河北省政策为例,符合规定的小型企业当年新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可给予每人每年5200元的税收优惠;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2年内贫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补贴,并给予相应社会保险补贴。

二是观念转变与社会融入双推进,保证脱贫有动力。农民创业需要接受技能培训。一是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应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创业培训服务,鼓励和引导贫困人口创业,进行社会沟通,增强社会接触度。

三是基础要素与公共服务双优化,保证脱贫有支持。创业发展的中前期,政府应及时构建产业园,落实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实现基础设施更加普及,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基层创业势头更加明显的良性发展。

四是学生返乡与人才贡献双驱动,保证脱贫有后劲。在政府的组织下,基层创业者可联合设立职业培训以及创业培训专项资金。以河北省为例,离校前,为低保家庭的、正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等四类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返乡创业或就业补贴。离校后,将贫困家庭毕业生纳入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管理范围,落实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政策。

参考文献: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2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来源:文章屋网 )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3

毕节曾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建设好毕节试验区,对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

――“两个定位” 深刻阐述了毕节试验区的重要地位。

毕节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两大肯定”是对贵州和毕节改革发展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希望毕节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

――“两点希望”赋予了毕节试验区新的使命。

“毕节试验”创造“毕节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毕节的发展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多党合作促进改革发展的制度试验中,毕节在扶贫脱贫、教育、交通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社会进步很快,其中探索历程蕴含着很大的智慧,一些经验影响深远。

陈志刚:回顾试验区风雨兼程的改革发展之路,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值得总结的经验弥足珍贵。首先要强调的是进行了“科学发展观”的早期探索和实践。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是科学发展观孕育形成的实践起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破解了试验区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

毕节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范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对毕节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东部10省市统一战线和对口帮扶城市深圳市对试验区给予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毕节试验”创造了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毕节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积极参与,凝聚各方力量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合力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充分显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构筑了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激发干部群众创造力,依靠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塑造了“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的文朝荣精神。

:毕节试验区所涉及的“三大主题”实践等,都是关系贵州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其改革发展对全省、全国具有“重要意义和全局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

陈志刚:我认为这种“重要意义和全局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事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像毕节这样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的地区,到2020年不能脱贫摘帽,势必影响全国同步小康进程。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做好新时期脱贫开发工作,如期实现900万各族群众的小康梦,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子。

――彰显我们党领导下的各种制度优越性。毕节试验区28年来的改革发展,凝结着执政党与参政党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各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持续参与试验区经济社会建设,为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探索新经验,不断彰显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先行先试作示范。毕节是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兴。我们坚持先行先试,认真探索精准扶贫和区域整体开发、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人口控量提质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全省、全国有关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改革试验有新内涵

:在与时俱进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过程中,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内涵是否有新的变化?在改革发展升级版中要推动哪些方面的升级?

陈志刚:升级版肯定有新内涵。开发扶贫,新在精准扶贫、科学治贫、有效脱贫,不仅要实现脱贫摘帽,还要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确保不拖全省后腿。

生态建设,新在坚持“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实施“绿化毕节”等行动,推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经济转型和促农增收有机统一。

人口控制,新在既要控量提质,又要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最大限度释放人口红利。

可以说,“三大主题”是旗帜,“四个高地”是目标,“改革发展升级版”是方向。在五大发展新理念指引下,我们将着力推动“理念意识、产业支撑、改革创新、民生福祉、绿色崛起、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升级,为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探索实践、作出贡献。

:省委常委会强调,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要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区域整体开发,应该如何理解毕节的“区域整体开发”?精准扶贫与区域整体开发如何才能有效统筹推进?

陈志刚:毕节是全省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全市还有贫困村1981个,贫困人口125.9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2.25%、全省贫困人口的25.54%。贫困发生率为17.9%,分别比全国和全省高11.7和3.9个百分点。我们唯有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精准脱贫与区域整体开发,提升区域发展能力,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才能走通走好决战贫困引领同步小康的发展新路。

毕节以“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确保同步小康”为路线图,建立健全大数据“四看”精准识别平台和管理网络,确保实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

以实施农业产业“培育行动”、基础设施“夯实行动”、生态环境“绿色行动”、美丽乡村“靓丽行动”、人口素质“提升行动”、基层组织“固本行动”六项行动为抓手,以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为主要方向,产业扶贫、易地搬迁为根本路径,教育扶贫、控量提质为重要环节,各方参与、企业带动为着力点、党建扶贫、人才队伍为重要保障,主攻“纳(雍)威(宁)赫(章)连片攻坚推进区”“中东部整乡攻坚推进区”和连片贫困深山区、石漠化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推动集中区域扶贫开发。重点打造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高山冷凉蔬菜、山地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高山生态茶、中药材“六大板块经济”,到2020年,实现产值达670亿元以上。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对贵州对毕节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守“两条底线”,按照“扬主题、建高地、促转型、奔小康”的总体要求,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以“加速发展、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加强当的建设和法治毕节建设”为保障,开启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新征程。到2018年试验区成立30周年时,确保如期实现省级“脱贫摘帽”;到2020年,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子,为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探索新经验。

发挥多党合作制度优势

: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为毕节经济社会带来了哪些重大改变?

陈志刚:28年来,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等充分发挥优势,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毕节改革发展,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88年到2015年,生产总值由23.4亿元增加到1461.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95元增加到2312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76元增加到6945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2万,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17.9%;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两大跨越。

: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对毕节试验区贡献巨大、意义特殊,今后,如何充分有效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

陈志刚:按照省委书记陈敏尔关于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组织化运行、基地化推进、项目化落实、品牌化提升”的要求,我们紧扣“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两大任务,突出“多党合作、经济统战、协商民主、民族宗教、联络联系”五大重点,力争“党派社会服务、党外人士安排、基层协商民主、同心文化建设、非公经济发展、精品品牌打造”六大突破。

精准推动项目建设。加大“统战牵线、部门对接、合力争取”力度,推进各派中央精准帮助协调一批具备条件、可行性强的重大产业扶贫项目立项、落地。实施“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力争两年内完成千企帮千村目标。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够平衡。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扶贫工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全国14个地区,592个县,12.8万个村,人口大约有7000多万[1]。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被确立为2015至2020年必须完成的国家战略,也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攻坚克难的首要问题。基于新时期扶贫工作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和新形势、新特点,目前我国确立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逐步明晰和完善了扶贫工作的扶贫对象、方式、目标、路径、成效等,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政策依据和清晰的路线方法。

一、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扶贫模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贫困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此后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逐步深入,又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精准扶贫,逐步形成了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核心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思想是针对我国扶贫工作在新时期呈现的新特点而提出的,首先,随着扶贫标准不断上调,意味着我国的扶贫已经从生存型贫困转为发展型贫困。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贫困线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2010年不变价),之前我国的标准贫困线分别为1986年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206元/年和2000年制定的低收入标准865元/年,2007年调整为1067元/年[2]。扶贫标准的不断上调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扶贫策略必须做相应的调整。其次,我国贫困人口收入与其他人群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贫困已经由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而且日益严重。国务院扶贫办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59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00元/年,仅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4140元/年的53.1%,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786元/年的15.9%[3]。再次,返贫率居高不下而且具有频发性和反复性。脱贫户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现一些经济或生活中的任何不利因素,就会迅速返贫。如甘肃省贫困发生率达21.3%(2008年),返贫率一般为20%-30%,灾年可达45%[4]。所以,传统扶贫那种单纯的经济援助和项目带动的模式在新时期显然是行不通的,扶贫要“更加注重扶贫对象观念的解放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5]”。纵观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大多数地处边疆,但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相对辽阔的占地面积、丰饶富集的矿产资源、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资源、独具特色的人文文化资源,这些都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利用价值,但是缺乏专业的人才去开发和利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扶贫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必由之路和必然举措。(二)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职业教育扶贫有利于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职业教育是推进教育扶贫的最直接有效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相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主要教育功能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所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服务最贴切、贡献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发表联合声明,明确指出,“教育和培训有助于人的个性发展,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教育和培训还可以传授增加收益和创收的技能与知识,帮助人们摆脱贫困[6]。”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书》,建议书包括10个部分共100条,其中第2条明确提出:应将技术与职业教育视为有助于减轻贫困的一种方法[7]。职业教育对于群众脱贫致富的帮助直接、快捷、有效,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交通相对不便,加上使用语言不通等因素,很多地方教育条件与外界有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家庭贫困等原因,当求学条件或成本超过家庭承受能力,或者思想上缺乏“教育改变命运”的预期,就会轻易让孩子放弃上学,陷入“低人力资本投资—低就业—低收入—低人力资本投资”的贫困恶性循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扭转这一现实的有效途径。第一,就教育个人投入而言,职业教育是贫困家庭可选择的性价比最高的教育类型。我国自2010年起实行了中职生免除学杂费并补助生活费即“两免一补”的政策。内蒙古自治区从2011年增加了免除范围,实行“三免一补”。并且也逐步加大了高职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力度。第二,就教育布局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各中职、高职学校大多分布在基层,而且具备双语教学条件,就教学方法来看,职业教育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障碍,降低了学习难度。第三,就接受教育的成效而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乐观,部分专业或技能突出的毕业生起薪甚至超过本科生。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生通过劳动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承担者,整个家庭因此摆脱贫困。所以,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能非常明显。

二、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二是对于社会贫困群体技术技能的培训,这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渠道。另外,职业教育还可以通过招生、就业、精准培养、科研、技术服务社会等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延展自身的扶贫功能。这些领域是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辅助渠道。(一)入户驻村宣传职教,增进对职业教育认知政府层面派驻的帮扶干部和职业院校招生人员要深入贫困家庭,对于贫困家庭现有劳动力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精准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业基础、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推荐他们选择合适的教育类型并指导他们进行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同时大力宣传当地职业院校,让当地民众对地方院校的层次、特点、专业、优势以及可以享受的各项资助政策全面了解。因为在信息沟通不对等的状况下,一方面是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出台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是受众群体不知情、不争取。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政策执行没有实效性。另外,要切实加强对于贫困家庭人员升学就业、参加培训以及进行职业规划的帮扶。在精准评估并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对于职业教育如何对接精准扶贫在“入口”即招生方面地方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在这方面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2007—2011年,锡林郭勒盟出于保护草原生态的需要大力实施围封转移战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经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争取,对于处于围封转移区域范围内的牧民子女实行降分录取。其降分录取资格由旗县一级政府围封转移部门认定,相应资助资金也由旗县一级政府围封转移部门转移拨付。学生入学以后,学院在征求学生本身意愿的基础上,评估其学业水平、兴趣特长后再分到不同的专业和班级。这样一种模式为目前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对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二)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减轻家庭困难学生经济负担深入实施国家资助体系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奖、助、贷、补、免、减、勤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全方位贫困生资助体系,让每一位家庭困难的青年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资助,学生应助尽助覆盖率达100%,实现“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承诺。在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指导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协同扶贫部门与贫困认定、建档立卡等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网上申报申请信息系统,确保应助尽助。在学校内部定期组织勤工助学招聘会,在为家庭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得到就业锻炼,提升自身能力。开展学长计划,由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结对帮扶新入学的家庭困难学生,从生活、学习、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效应。积极创新资助工作模式,建立包括经济资助、学业资助、就业资助、精神资助的“四资助”全面培养模式,推动贫困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增强其吸引力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当地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教育布局的调整,各少数民族自治区将地区内各类中专、技校和成人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后升格成为地区综合高职院校。如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有十一所地区综合型高职院校,新疆、、青海其他三大牧区职业教育资源的合并或整合情况有所不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区大部分合并升格为高职层次院校,自治区、青海牧区六州的地区大多数整合资源成立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些职业院校是地区唯一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平台,是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主要阵地,其办学实力和水平要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对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贡献值。首先,职业院校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双语”、“双师”师资队伍。熟悉牧业、工业、副业生产一线情况的技术专家或者是具备某项技术专长的行家里手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骨干,更是教育培训专家,同时也可以成为致富带头人。这样的师资人才需要长年本土一线生产经验的日积月累和对于某项技能的多年磨炼,需要的周期很长。各级政府和学院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加大对他们的培养、支持、奖励力度。其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一些以就业为宗旨的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打通毕业生从边疆民族地区到一、二线发达城市就业渠道。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第三,大力建设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的第一产业专业和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专业,比如现代畜牧业、特色畜产品加工,民族音乐、民族手工艺制作、民族体育等等,这些专业的开办和建设水平不仅要为当地现代畜牧业和民族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影响着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扶贫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四)锁定扶贫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机构与扶贫部门积极进行信息沟通,精确锁定贫困目标培训人群,保障每个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权利。教育培训机构根据贫困人口劳动力数量、分布、受教育程度以及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向,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以及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贴近生产一线或生活需求。如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扶贫培训的培训内容都贴近生产生活:有牧民实用技术、民族服饰制作、奶食品制作、居家理财、健康保健等等,广受牧民欢迎。同时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时间上可长可短,视内容而定。培训师资为本地专家技术人员或外地聘请专家,在培训结束后会与培训学员保持联系,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在选择培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时,要以培养实践技能为目标,以实践操作教学为主要方式,同时兼顾受教育者的需求和认知特征等,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人口居住较为分散,所以培训场地尽可能放在农牧业生产一线,化整为零,专家送教上门,精准服务,少采取或者不采取集中在教室授课的方式。也可以开设流动课堂,根据现有师资、教学条件或者当地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技术问题组建队伍,流动教学,形成培训内容的“超市”,有需求人群可以自主选择,就近到现场学习,提升培训实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大牧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信息化建设力度。做好互联网+职业教育扶贫领域的突破创新。可以利用视频教学建设教学视频资源信息库,教学视频尽可能多采用示范和实际操作,形成面向贫困人群的“培训包”。积极开发手机APP应用学习软件,利用互联网技术,远程学习。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既可以降低学习者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又可以激发教育对象的自主选择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在不断改进中提升服务水平。(五)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机制职业院校就业部门和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扶贫机构沟通协调,建立贫困大学生信息库,摸清核准贫困家庭大学生家庭状况、学业情况、就业创业意向,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创业教育,优先推荐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延长就业跟踪年限,实行精准帮扶。对于高校毕业后义务服兵役或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学生做好学费代偿和贷款代偿,对回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而对于家庭特别困难、就业难度很大的毕业生实行了“托底”安置,一是安排其进入社区公益性组织,从事政府出资的公益性工作。二是院校内部为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一部分工勤或服务性岗位,确保贫困大学生就业。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六)利用职业院校资源优势,服务贫困家庭职业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深入广大牧区,为一线生产和牧民生活提供科技和文化服务,从源头减少贫困的发生。一是通过电台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进行科学普及,用当地民族语言和广大牧民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文化和进行技术推广。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地区的高职院校———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在内蒙古电视台蒙文频道合作录制《身边科技》栏目,内容涉及牧区生活及畜牧业生产各个方面,不仅在内蒙古地区有很好的反响,而且在蒙古国也有较高的收视率。学院组织广大教师编写《现代牧民实用技术读本》,为现代畜牧业技术推广打好基础。二是采取“送教下乡”、“送技下乡”的方式,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新技术服务形式,使技术服务常态化。如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兽医专业教师常年为广大牧民开展的远程诊疗兽医服务就很好阻断了牧民的因灾致贫,从源头上抑制了贫困的发生。三是在广泛了解广大牧民的生活方式前提下,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送教下乡”“送医下乡”,从健康意识的提高、常见疾病的防治以及居家理财等多方面进行引导教育。从根本上减少因病致贫、经营不善致贫等贫困的发生。精准扶贫是相对于过去的粗放式扶贫而言的扶贫工作的升级版,与过去粗放式扶贫的核心区别在于精准。所以,如何将精准思想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服务扶贫工作的整个运作过程,抑或是精准理念融入程度既是新时期扶贫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检验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标尺。教育是一项树人的工程,目标是培养人才。而对于贫困家庭的成员而言,他们对于教育的预期目标更是多重且多元的。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职业教育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应该做到的就是“就业一个,培训一人,脱贫一家”,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各项教育措施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即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为个性,管理更加精细。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个体精准分析,靶向培养,让贫困家庭的青年学子“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让受培训的学员“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为地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培养技术人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黄进丽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公衍勇.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75-78.

[2]马建富.扶贫新政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策略的选择[J].职教通讯,2012(16):27-33.

[3]刘娟.贫困标准上调与扶贫开发思路调整[J].理论探索,2010(1):89.

[4]陈家沛.如何应对甘肃的高贫困率与高返贫率[EB/OL]..cn/.

[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EB/OL]./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2020905.htm.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5

2016年8月1日,中纪委公开曝光9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为引以为戒,根据县扶贫办的要求,XX镇对2015年的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准扶贫政策宣传落实情况

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听取扶贫办工作人员汇报后,镇党委政府马上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部署如何贯彻落实省、市、县精准扶贫相关文件意见。为推动文件贯彻落实,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经研究后决定立即组织人员深入到全镇50个村进行精准扶贫政策宣传,通过广泛宣传,使精准扶贫的理念深入到各村、各帮扶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全镇村民的心里。通过大力宣传,让群众了解,让群众监督,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扶贫氛围,杜绝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生。

二、全面完善建档立卡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XX镇多次开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培训班、推进会。根据省、市、县关于建档立卡工作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全面核实贫困村和贫困户基本资料信息,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帮扶责任人等相关信息已全部录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全面做好2015年脱贫户和2016年预脱贫户的标注,做到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都有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并定期进行核实和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建档立卡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和预脱贫户的贫困户按照程序由村民评定,切实做到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退出。

三、专项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2015年,XX镇共争取上级扶贫资金19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9个。在收到项目审核批复后,立即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尽快开工,抓紧实施,早日完工,不定期地对2015年度扶贫开发项目进行督促施工进度。截止现在,项目开工率达100%,完工率达100%,已验收的项目全部合格,项目验收后资金全部拨付到位。未验收的项目也已全部施工完毕等待验收。

四、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项目开发工作,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讨论贫困村扶贫项目选定和实施情况,成立以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办、财所、民政办、经管站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2、公示公告到位。XX镇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公告、论证、招标、施工等等全部张贴公示公告,一律拍摄影像资料留存,争取让每一项扶贫工作都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3、村两委会议。村两委结合本村情况,讨论项目是否符合本村的经济发展,研究后进行民主评议。对项目是否可行,各贫困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留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发言记录、评选过程等内容。最后,根据评议结果,经村两委集体研究,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驻村“第一书记”(或包村干部)核实签字后,确定项目。

4、其他一切项目进展情况都按照合法的程序进行。

五、扶贫产业项目建设情况。

2015年冯庄奶牛养殖项目、高垓玫瑰园项目、耿楼奶牛养殖项目、刘普桥牛棚建设项目现已验收完毕,运转情况良好;高楼、侯寺、李大郭、高大庙4个村实施光伏发电项目,现已建设完毕,并网发电,等待验收;薛阁牛棚建设项目也已施工完毕,等待验收。

2016年,9个贫困村共有上级拨付资金144万元,根据9个村未脱贫人口分到各村,每村分到扶贫资金比较少,项目不好实施,不能发挥扶贫作用。我镇党委政府召开党政联席会并让贫困村两委列席进行充分论证,决定把144万元进行整合,统一建项目,统一管理,受益后按贫困户人口分红。拟将144万元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到梁山新翔新材料有限公司集团,该集团资金雄厚,信誉度高,投资风险小,分红可靠。有利于贫困户增收脱贫。

六、落实好三项措施

一是把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机结合。切实做好贫困村、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做好扶贫办和民政部门的全面合作,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深度推进。

二是把扶贫开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认真落实推进贫困村建设,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三是把扶贫开发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管理、项目安排、项目公告公示制,在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上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在项目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七、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扶贫工作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全镇有50个行政村,在贫困户登记表的收取过程中,存在部分户主只填写了户主信息,没有填写家庭成员信息。有的贫困村专项扶贫项目进展缓慢,工期拖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1、核对各村上报的公示名单和贫困户登记表名单信息,将遗漏的贫困户人口数进行核实存档,以备下步改正。

2、上报的采集信息存在身份证号码不准确、银行账户漏填或不准确、填报信息不完整等问题。仔细核对上报信息,列出信息填报存在错误的户,以备下步改正。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对策

目前,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断的完善,资助项目越来越多,受助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帮助了高校贫困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但是却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资助部门在做好贫困生各项资助工作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进行心理“扶贫”,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和发奋图强的精神,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存在的问题

1.焦虑感

贫困学生上大学不容易,特别是家庭中有好几个上大学的兄弟姐妹,面对高额的学费,特别需要父母的支持。他们能感激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但同时家庭压力较大,希望自己能够改变家庭的现状,回报父母的高期望,从而造成一定的焦虑感。很多贫困生在校期间都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平时还要勤工俭学赚生活费,不得不把时间花在兼职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贫困生大多都获得过国家、学校的资助,认为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背负着还款压力,既要兼职赚生活费又要花精力搞好学习,使得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紧张中,严重者会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这种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人际交往困难

贫困学生几乎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兼职和学习上,心理压力较大。而青年学生又热衷搞AA制的各种集体活动,这方面的费用虽然不多,但对贫困学生来说,生活费已经捉襟见肘,再加上这方面人际交往上的花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渐渐的失去和其他同学交往的热情,逐渐远离集体,成为集体活动的边缘人。有高校做过一项关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交往的调查,调查发现,经常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贫困生为28.07%,其别困难的学生仅为5.47%,而非贫困学生则高达71.93%。可见,贫困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3.自卑感

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特别是来自偏远农村的贫困生,家里子女较多,父母所受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较体面的工作等。这些和其他同学产生了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使他们经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很容易自卑,常常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愿意与人来往。这种消极、自卑的心态困扰着他们,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继而影响学业。

4.抑郁

宁夏大学曾经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心理状况调查量表,对在校217名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过一次调查,并和501名非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比较,调查发现,贫困生的心理抑郁状态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贫困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可能会造成的就业困难、父母的期望、背负着还助学贷款的经济压力等,使他们承受着重大的心理压力,郁郁寡欢,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抑郁心理较重。这些抑郁状态,长期下去,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

二、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贫困学生的精神家园,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提供一个美好、和谐的大环境来促进贫困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种平等、健康、轻松的活动氛围。鼓励贫困生多参加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多开展心理健康学习讲座,组织辅导员系统的学习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职业能力。这样辅导员能更好的通过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生活学习等,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较准确的摸底和评估,一方面能更好的应对贫困生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心理事件;一方面对心理状况较严重的贫困生信息能够及时上报院心理咨询中心,由更专业的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其次,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室建设,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贫困生理性认识自己;辅导员应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题班会,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开拓勤工助学渠道,锻炼贫困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大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跟他们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因此,高校应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建设,尽量设置一些跟他们专业相匹配的岗位。随着贫困生的持续增加,高校应开拓更多的勤工助学渠道,满足贫困生的需求。高校可联系企事业单位,组织寒暑假兼职招聘会,让贫困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更多的兼职机会,同时又能保障他们的利益。通过兼职,更好的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

4.建立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档案,帮助其就业

高校就业中心和辅导员应对贫困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做好统计工作,并建立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档案。对他们实施个性化的就业帮扶,做好“一对一” 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对贫困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高校应利用各种资源,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符合条件的贫困毕业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叶华松.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2).

[2]吕延明.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李小鲁等.高校贫困生资助新视野[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硕师计划”;实施情况;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77-03

作者简介:张作岭(1963-),男,吉林四平人,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刘艳清(1972-),女,吉林四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赵朋(1982-),男,吉林公主岭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与心理学研究。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的问题是影响农村教育整体质量全面提升的难点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并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硕师计划”研究生(简称“硕师生”)培养质量上,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和思考,构建“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硕师计划”实施情况及培养模式的调整

“硕师计划”是专门为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制定的一项政策,主要是选拔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免试将其录取为“硕师生”,并与各省、县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让其到国家和省级扶贫县学校任教。“硕师计划”启动以来,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开始实施,累计参加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已达86所,承担“硕师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多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赴部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学任教[1]。“硕师计划”的实施增加了农村教师的数量,改善了农村师资队伍的结构,提升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农村的教育质量。截至目前,“硕师计划”的实施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试行阶段(2004至2005年)

试点工作主要在中西部19个省(市、区)进行,共有33所高校参与了推荐免试工作,有21所高校承担了培养任务,吸引了1 125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到291个国家扶贫县高中任教,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2]。“硕师计划”的培养模式为“1+1+1+2”。即第一年,经推荐被免试录取的“硕师生”到签约扶贫县高中任教;第二年,“硕师生”到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注册学籍,采取脱产的形式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三年,“硕师生”在任教学校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研究生课程,并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撰写和答辩,论文通过后,方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明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第四、第五年,继续在任教学校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2.推广阶段(2006至2009年)

2006年,教育部在其公布的工作要点中强调指出,要“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的规模”,并认真总结了“硕师计划”实施两年来的经验,在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政策,扩大了计划实施的规模,将服务范围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同时将培养模式调整为“3+1+1”。即前三年,“硕师生”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硕师生”到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注册学籍,通过脱产的方式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五年,“硕师生”返回任教学校,在工作的同时,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任务,并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论文通过答辩后,由培养学校授予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为其颁发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

3.完善阶段(2010年至今)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从2010年开始,进一步扩大“硕师计划”的招生规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结合实施。同时,对“硕师计划”做出了如下调整。一是服务范围由部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二是培养模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三是“硕师计划”与“特岗计划”相结合,凡被录取为“硕师生”的学生均可同时被聘为特岗教师。四是参加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和承担“硕师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在数量上均有所增加。

二、“硕师计划”实施的成效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实施“硕师计划”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吸引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此,该计划得到了各省(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培养学校和农村任教学校的高度重视。在该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阳光推荐,公平选拔,积极接纳,合理使用”的指导思想。 实施该计划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农村贫困地区学校输送了一批本科毕业生,解决了农村教师匮乏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了学科教师紧缺的困难。二是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三是成功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3]。

在我国,“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的工作,在政策导向、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实施的重点是把培养质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的教师,更需要高层次、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自“硕师计划”实施以来,所培养的“硕师生”总体质量偏低,与培养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 高校就业 贫困生 帮扶体系

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是贫困家庭脱离贫困的重要途径。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15%。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13年更是被称为最难就业年。贫困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就业工作中应该受到更多关注。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完善的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迫在眉睫[1]。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一)基础教育不足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相比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基础教育明显不足。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贫困生在第二课堂和对外界的认识的方面滞后,在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和人际交往中,由于才艺、普通话、见闻等方面的能力缺乏,使其失去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锻炼机会,相比之下,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差,如今,企业要求毕业生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贫困生就业时往往处于劣势;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乡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与城镇相比差距较大,特别在英语和计算机技能方面,来自偏远乡村的学生几乎是零基础,现在企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和英语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教育方式趋于信息化,让来自偏远乡村的贫困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显得吃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由于基础教育的不足,贫困大学生往往输在起跑线上。

(二)不良的心理和心态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及特殊成长经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进入学校后,同学间的互相攀比,让贫富差距表露无遗,而大学生活中,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又不如别人,贫困大学生很容易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在就业时,常常有不如别人的想法,表现得不够自信。另外,很多贫困大学生来自山村,考上大学走出山沟,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甚至是全村的骄傲,面对邻里乡亲的厚望,他们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找到体面的工作衣锦还乡,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因为过高的择业期望值而错失许多好工作。不良的心理和心态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容易丧失工作机会[2]。

(三)资源和信息的缺乏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在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多数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简单,社会关系资源处于弱势地位,往往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人脉”的支撑,制约了他们通过自身社会资源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如求职简历的制作与打印费用、往返参加各类招聘会或到用人单位现场实习面试的交通住宿费用,等等,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以及求职面试本身存在不成功风险,他们无法支付这些相对昂贵的求职费用,只能等待学校组织的各种就业双选会,导致贫困大学生往往因此而丧失许多就业面试应聘机遇[3]。

二、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

(一)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班,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助学工作的内涵在不断丰富,除了单纯的经济扶持,更加注重对贫困生的励志教育和素质拓展。开展一些特色的教育培训课程,激励和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开阔视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比如针对贫困生社交礼仪、英语口语、计算机技术、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技能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而开设相关的免费培训课。如形体课、英语口语课、常用办公软件培训课、演讲与口才等[4]。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摆正贫困大学生就业心态。

态度决定一切,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时,容易出现由于自卑而不敢接受挑战,或者想要出人头地而期望值过高的问题。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应该重视其自我定位教育、自立自强教育、感恩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懂得自我接纳。端正心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因为自己某方面不如别人,就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就业时遇到的困难。就业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性格分析工具,让贫困大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方向。通过专业的测试和评估,让贫困大学生有更清晰的自我定位,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使贫困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

(三)拓宽勤工助学途径,重视勤工助学对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多停留在诸如卫生清洁、图书馆管理员、运动场馆值班、饭堂打饭、物品搬运、资料整理等低层次的劳务型、事务型、服务型工作上。这类勤工助学活动虽然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但它很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需要相结合,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和技能的提高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开发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基地,通过在企业的勤工助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相应的操作技能,更加了解企业的运转方式和企业人的生存方式[5];可以与企业合作,设立一些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如企业产品生产、产品市场调查、产品宣传和推广等活动;设立贫困生低成本创业基金,给贫困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基础,一些成本较低的创业项目,如校园废品收购、免费派送附广告的复习资料以赚取广告费等。好的勤工助学项目不仅能改善贫困生的生活条件,更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挖掘社会资源,拓展贫困生人际关系网。

贫困生由于多来自背景较简单的家庭,缺乏家庭的人脉关系。学校可以搭建平台,扩展贫困生人际关系网。如构建校企论坛,让企业人事部门与同学们面对面或者网络联系;邀请相关企业的杰出员工或者成功校友,作为同学们的导师,帮助同学们解决大学成长阶段的困惑;举办主题座谈会,让有相同兴趣和目标的同学相互交流,互通有无。贫困生在大学四年间,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活动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只要学校搭建好平台,贫困生积极参与,一定能在就业时弥补家庭贫困带来的弱势。

(四)设立贫困生求职基金,助贫困大学生扬帆起航。

贫困生经济困难是最直接的弱势,学校可以引用社会资源构建贫困生求职基金,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补贴,让他们在求职时免去后顾之忧,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找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周茹.建立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2013,1:153-155.

[2]王自华,施媛,刘丽等.浅谈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1,3:213-214.

[3]李希平,相雷,吴志毅.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视角[J].教师观点,2013,11:125-127.

扶贫毕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就业困难大学生 就业帮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208-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务必“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最终“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教育部指出:要认真做好特殊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

1 我国现有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的主要政策

1.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出台很多政策解决高校的弱势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现实困难,从2006年开始,中组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做好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工作。

1.2 地方各部门各司其责

为了落实教育部的规定,各地纷纷推出就业帮扶政策,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制定和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地方财政部门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他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就业工作。

1.3 各级机构落实援助政策

为了帮扶就业困难大学生实现就业,各级机构采取各种措施,落实援助政策。例如,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摸清底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进行重点的帮扶。

1.4 各省、市因地制宜实施援助

由于我国地域的差异,各省、市实施援助的措施也各不一样。上海市为了确保实现高校毕业生,做出了“只要对就业岗位不挑不拣,都能实现就业”的承诺。重庆市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进一步落实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为学生提供就业援助。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做好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措施帮助特困生就业。

2 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

2.1 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2.1.1 政府层面

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法》等,建立多层次的法律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加快两个市场建设。要从政策入手,帮助和鼓励贫困生就业创业。地方政府要切实按照《就业促进法》及有关规定,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部分,用于解决贫困生求职过程中的直接经济困难。

2.1.2 企业层面

引导企业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支持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及其他社会公益组织探索服务贫困生就业的尝试。

2.1.3 高校层面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助困制度,落实国家关于帮扶贫困生的各项政策,出台有利于减轻贫困生就业负担的具体规定,并根据各校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就业倾斜政策,为贫困生排忧解难。

2.2 对于学业困难的大学生

2.2.1 科学调整学科结构

各高校要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和资源来开设和调整专业,突显办学特色,根据自身的优势打造品牌专业。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对已有的专业结构进行改造和调整完善,建立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的学科结构。

2.2.2 合理设置课程科目

每年要根据招生的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科学严谨地制定和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科目设置要合理,尽可能避免因师资设课的现象,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2.3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高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完善,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实验设施、实习实践设备,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4 优化学生管理机制

从学生管理机制上加以改进,对照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快速、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综合评价,生成学业困难警示信息,给予有效预警,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业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2.5 引导学生制订计划

对很多高校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一切都持无所谓态度或者干着急,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

2.3 对于心理贫困的大学生

2.3.1 开展咨询服务

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咨询服务,从低年级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知己知彼,人职匹配。

2.3.2 组织团队辅导

开展针对毕业生群体的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服务,对于表现出高压力水平的毕业生,开展同质群体的团体咨询,通过破冰、宣泄压力、明确问题、探索解决途径等环节使参加辅导的学生压力状态得到缓解,并形成相互支持的团体。

2.3.3 强化价值观引导

职业价值观引导的总体原则是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利益最大化。在开展毕业生指导课程或讲座时,结合大环境对人才需求的地域特征,强调第一份职业对个人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2.3.4 加强与家长沟通

家庭是一个人社会支持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学校可通过“致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提示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中来。同时,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挫折和偶尔表现出的压力状态,给与关怀、鼓励和支持。

2.4 对于被就业歧视的大学生

2.4.1 出台优惠政策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如减收税费、提供贷款、提供扶持资金,鼓励用人单位招收这些曾经被歧视的大学生。

2.4.2 加快就业立法

加快制定反就业歧视立法,尽快制订《反歧视法》,或者在《就业促进法》中规定就业歧视的内容,进一步界定何谓就业歧视,明确各种就业歧视的类型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2.4.3 建立相应的制度

建立相应的反就业歧视诉讼制度,为受害者提供司法救济。可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形式,将就业歧视作为劳动争议处理,纳入现行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同时,可以考虑扩大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实现对受害者的司法救济。

3 提升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效果的建议

3.1 政府层面

首先,出台扫清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壁垒和行政束缚的制度和政策;其次,扩大高校办学自,鼓励高校采用多种形式和办法培养人才;再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如资助高校建立就业困难帮扶基金,对就业力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最后,加强全社会的就业力信息平台建设和就业力基础测评工具建设,以适应对人才实际的需要。

3.2 用人单位层面

首先,用人单位要加强与政府、高校的合作,积极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主动地融入就业政策体系。其次,加强产学研合作,参与高校课程体系制定,将企业的最新需求及时反馈到学校,成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参与者。

3.3 高校层面

学校要以改革为契机,有效实施就业帮扶,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有立足之地。

3.3.1 发挥兼职老师的作用

首先,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培训,使他们掌握就业指导的最新政策;其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经验交流活动,提升他们就业指导的水平;最后,要引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就业帮扶效果好的老师进行适当的奖励。

3.3.2 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由于身份的特殊,与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最信任的朋友,在学生择业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使他们履行教育者职责,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困难;履行引导者职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3.3 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除了充分发挥原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外,还要适当创设一些实践课程,如开设《模拟应聘课》、《求职技能训练课》等,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就业困难的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

3.3.4 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加强对各级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学生团体明确目标和任务,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学生组织中,还可适当增加“就业或创业”的组织,如,成立“就业创业协会”、“就业帮扶协会”、“就业促进会”、“就业政策研究会”等,让就业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交流中成长。

3.3.5 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通过摸底了解就业困难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通过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进社区等活动,让他们提前进行工作的演练,在实践中发现不足,改进缺点,有利于将来更好地就业。

3.4 就业困难学生层面

转变学生就业观念,调整择业期望值。鼓励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3.4.1 职业规划明方向

应该未雨绸缪,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就业困难学生知己知彼,明确方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规划好自己的未来。

3.4.2 实践活动提素质

就业困难学生要在进行职业规划的基础上,了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多参加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赢得机会。

3.4.3 恰当定位求发展

就业困难学生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

3.4.4 积极心态迎挑战

在当前就业背景下,绝大部分大学生求职都并非一次成功,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挫折。就业困难学生应当客观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敢于面对挑战,增强就业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总之,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关乎教育公平,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自身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成文,罗洪铁,等.成才不是梦—— 高校贫困生的今天和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