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市化进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7 16:37:52

城市化进程论文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1

城市化过程有起点也就有终点,不可能无限止的发展。从总体而言,当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总的城市(城镇)用地规模也就变化不大了。因此,城市规划必须从区域着眼,分析各种规模级城镇吸纳人口的可能性,同时科学预测其相应实现的阶段性。这种规划还应该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相互匹配,而不是二张皮。所以,若讲控制规模实质必须付以明确的时空观念。时间应界定在我国城镇水平接近或达到70%左右,即将进入变化曲线的第二个拐点的时间,空间则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保证我国粮食的基本自给,又使城市可以弹性发展,进行平衡和布局,寻求可以拓展的备用空间范围。最近江苏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把村镇建设规划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结合起来加以划定的工作,亦称二区”划定工作,很值得各地借鉴。

布局问题。城市的布局应该有二层内涵。一是指大的地域空间内的城镇分布均衡性问题。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劣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必然出现城市分布疏密差异的不均匀性。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工农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加之较早获得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因此近年来城市化速度也较快,同时这些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因此城市分布密度和规模趋向高密也是必然的。现在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出现所谓都市绵延带的新课题也是必然的。而大西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也受一定条件制约,即使今后城市化水平较高时,城市的分布密度也还会是偏低的。因此并不存在必须在全国范围同步解决城市布局平衡的问题。如果实行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和企业搬迁政策,强制调整人口分布密度,实践证明收效甚微,甚至是得不偿失的。随着发达地区本身产业层次的升级,低层次产业必然发生梯度转移,与这种转移相伴随的结果,或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不均匀性。

就某一特定地区而言,确实存在一个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问题。因为不同规模级的城镇发挥的能级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希望的是最大限度地综合发挥各级城镇的效益,因此,要寻求合理的分工,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和效益的抵消。每个城市发展的规模,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制约,环境容量的制约等。城镇与区域内可能形成的基础设施网络关系密切。如陆路、水路、航路等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电力供应条件等。还有城镇本身的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等等是否有优势条件等。所以,城镇处于特定的空间,赋予特定的发展目标,造就一个有机的、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这就是加快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所在。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2

(一)“建管不分”情况仍大量存在

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和《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住宅及同一物业管理区域内非住宅的建设单位,应当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同时,《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企业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前期物业管理中,开发商包揽建成后的物业管理业务即所谓的“谁开发、谁管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建管不分”的客观存在,业主将对开发商的不满直接转移到物业服务企业身上,从而引发了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造成了物业服务企业收费难等诸多问题。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2008年所做的行业调查显示,开发单位利用“建管不分”掩盖前期遗留问题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2.50%,认为利用“建管不分”转嫁新建项目矛盾的占41.96%,认为利用“建管不分”压低物业项目交接成本的占18.78%,反映新建项目房屋质量问题突出的占51.85%。这一系列数字充分表明当前物业管理纠纷的主要导火索之一就是“建管不分”现象的普遍存在。

(二)物业服务企业缺少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2007年10月,《物业管理条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作出相应修改,其中一项就是将“物业管理企业”调整为“物业服务企业”,进一步强调物业服务企业应以服务为本位,管理只是服务的手段。但从当前物业管理实践来看,仍然有许多物业服务企业没能及时更新观念,始终把自己作为管理者的角色,缺少应有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供的物业服务往往无法达到业主的期望,引发业主的不满,最终以业主拒绝缴纳物业服务费、物业服务企业弃管收场。而伴随着弃管小区长期缺少专人的管理和维护,陆续出现屋顶渗漏、上下水及供热管道腐蚀、相关线路破损、环境卫生杂乱无章、安全隐患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业主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差,同时也极大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三)物业服务费收缴工作难

对于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来说,物业服务费收缴难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而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很少定期向业主公布收支情况,不按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收取物业服务费、捆绑收费情况非常普遍。业主提出异议并拒绝交纳物业服务费时,经常遭遇物业服务企业断水、断电、停止供暖等威胁。当然,物业费收缴困难的另一方面也由于多数业主缺少对物业管理的正确认识,对物业服务企业稍有不满就拒绝交纳物业服务费,拖延交纳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而业主一旦拒绝或拖欠缴纳物业服务费,物业服务企业只能通过降低服务标准来维持日常运行,引发业主更大的不满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物业管理吸纳的劳动力中大部分来自企事业单位下岗分流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及部队复转军人等,对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矛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正是由于物业管理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解决大量就业人员的特点,导致了物业管理行业就业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员工在日常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往往处理问题不及时、采取的方法不得当,甚至态度恶劣,从而引发新的物业管理纠纷。另外,由于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缺少应有的尊重,导致物业服务企业的员工队伍缺少稳定性,出现了人才难寻难留的“两难”局面,不利于为广大业主提供优质而专业的服务。

(五)社会各界缺少对物业管理行业应有的关注

物业管理行业对于维护社区安定,解决大量人员就业,实现房屋的保值和增值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物业管理行业却未获得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地位。我国各城市住宅小区都普遍存在着业主私搭乱建、任意拆改承重墙、擅自接改管线等违规装修行为,物业服务企业本身没有行政处罚权,在履行了告知、制止的义务后业主仍违规施工的,只能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处罚,而显然在这类问题的处理上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缺乏必要的高效监管,也没有给予物业服务企业应有的支持,一方面仍有大量业主违规装修,严重影响了住宅小区的整体性和房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相邻业主面对投诉其他业主违规装修的情况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也认为是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不力所致,加深了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误解;同时,《物业管理条例》明确指出,保修期内房屋及共用部位、共用设备设施出现质量问题由建设单位承担保修责任,但由于业主缺少对物业管理的正确认识,往往将诸如屋顶渗漏、墙皮脱落、公共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开发商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一并将责任归咎到物业服务企业身上,只要物业服务企业不及时提供维修就拒绝缴纳物业服务费,使物业服务企业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增大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难度;另外,各新闻媒体对于物业管理行业的正面报道很少,普遍认为业主是弱势群体,一旦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出现纠纷,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就作出倾向性的报道,将各种纠纷产生的原因直指物业服务企业,给整个物业管理行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物业服务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物业管理行业正在成长中,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固然物业服务企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社会各界也应该充分肯定物业服务企业在加速城市化进程、改善人们生活居住环境当中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物业管理行业应由的关注和扶持,为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针对城市化进程中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现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一)严格执行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

要从源头上避免开发商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转嫁给物业服务企业、侵犯业主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严格执行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彻底改变“建管不分”的局面,真正实现“建管分离”。物业管理中引入招投标是物业管理市场化的一种表现,同时也为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开发商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明确双方之间责任的划分,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公平竞争获得项目,通过竞争促进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进而逐步实现全行业物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形成市场化的合理价格体系,减少物业管理纠纷的出现。

(二)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市场运作行为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市场运作行为,严把市场准入关,严肃处理没有资质等级和超越资质等级承接项目的物业服务企业,及时对服务不规范、社会形象差的企业进行整顿;积极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为物业管理活动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力争让那些服务质量高、品牌形象好的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项目,进一步带动更多的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改善服务,提高竞争力,行成良好的物业管理市场秩序;同时还要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有效的人员录用、考核机制,不断改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全面提升企业形象。

(三)充分发挥业主自治作用

2007年10月正式生效的《物权法》明确提出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为业主参与物业管理区域的自治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商业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但从当前物业管理实践来看,业主并不清楚自己的权利,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也很少能找到适当的途径来维权,对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改变共用部位用途、利用共用部位经营等侵权行为也无能为力。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指导住宅小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成立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充分发挥业主的自治作用,让业主参与到物业管理活动中,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为,配合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共同维护小区的安定团结。

(四)对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动态管理,并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特色经营

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2008年开展的全国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调查显示,物业服务企业经营效益情况不容乐观。仍有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保本或微利企业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势必导致物业服务企业很难留住高层次专业人才,无法保证从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也不利于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一方面,应对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动态管理,杜绝物价持续上涨、物业费永恒不变的现象。在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下,组织小区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就物业管理服务与收费标准展开积极探讨,依据实际市场情况动态处理相关问题,真正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物业管理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开展特色经营服务,并对物业管理行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物业服务企业的负担,稳定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队伍。

(五)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在现代城市化发展中的地位

物业服务企业在向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供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物业区域内公共秩序的维护、市政设施的配合管理、物业的装修管理等,其内容带有公共管理性质的职能,通过物业服务企业在住宅小区内开展宣传教育、安全防火、治安防范、环境卫生、园区绿化、房屋维修养护等工作,有效填补了政府对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以外的社区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空白,完善和发展了城市管理功能。尤其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更要高度重视物业管理在现代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在实施物业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职能,帮助业主在日程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小区内开展垃圾分类、中水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在提高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专业化中的重大作用。

三、结语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3

学术界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论主要围绕小城市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多元发展论、城市体系论等发展模式展开。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不可能选择单一的模式,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建造超大型的国际都市,既有现实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沿江沿海地区,可以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实现资源的相对集中,从而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带动相关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在广大内陆地区,则可以通过发展小城镇,将农业社会形成的产业结构,逐渐改变为工业社会的产业结构,增加当地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而如何摆脱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

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城市化战略设计中要敢于摆脱“大城市不大”的现状,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部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

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城市化战略设计中要摆脱“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的现状,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

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等级中的基础力量,是大中城市的触角与延长。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必须摆脱“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的地区,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4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江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社区体育信息化理论体系研究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设 苏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交通战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认同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 基于WT模型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支撑产业选择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新思路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财税政策研究 廊坊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利益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县级政府职能研究 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职能定位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蔡继明.中国的城市化:争论与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34(5):10-14.

[4] 石淑华,吕阳.中国特色城镇化:学术内涵、实践探索和理论认识[J].江苏社会科学,2015(4):50-57.

[5] 周宏仁.信息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2-34.

[6] 吕斌,李国秋.信息化的理论反思[J].情报科学,2005,23(12):1791-1797.

[7] 冯献,崔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269-273.

[8] 吴伟萍. 城市信息化发展路径选择: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 情报杂志,2007(2):101-104.

[9] 杨颖春.波普尔与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比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93-96.

[10] 王飞.浅析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J].新西部(理论版),2015(4):171.

[11] 王远桂.论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实施途径策略[J].理论与改革,2013(4):88-91.

[12] 王旭东.社会信息化概念的历史考察及其厘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4):414-419.

[13] 周宏仁.信息化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研究[J].电子政务,2009(Z1):7-18.

[14] 崔凯,郭静利.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现实选择与推动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14(7):29-33.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活质量,人居环境,城市规划,自组织理论,反规划,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our country housing system in most of the groups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on th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combined with the now living in city life quality present situation, summarizes our country now already some theory of city planning and the planning process has been or may be problems discussed. Focus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ion rises, make person and natural harmony.

Key words: Quality of life;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City Planning;Self organization theory;Inverse planning;Coordinated development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理论,其理论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于是有人逐渐地开始从自组织的哲学视角来分析我们面临的问题,寻找适用的科学方法来寻求突破。

1 人居问题的现状

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陈可石说过,一个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三个层面:经济、环境、文化。所以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一定要在三个层面上都做得很好。

近日举行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充分反映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成效:3亿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1%。然而,这当中有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这种现象被称为“半城市化”。上述数据充分反映了经济发展了,但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却是缓慢前行,有时甚至是在后退的。

1.1 人居环境问题

缪尔达提出“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 “市场经济的力量正常趋势与其说是缩小区域间差异,不如说是扩大区域间差异”。他认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要素流动中,不仅劳动而且资本也会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集中,政府规划部门对城市的规划主要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目的,进而忽略了协调城市之间与城市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的平衡发展。于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污染,生活质量的相对下降;现在大部分城市集中性的功能区域的划分,造成居住区域、工作区域、公共服务区域相互分割开来,这就增加了居民在往返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交通也变得拥堵不堪,这也使得城市越发地缺乏人性关怀。

1.2 人居环境现状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大量地涌入城市,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剧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性,使得城市问题更加突出。

面对着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未能很好的得到改善提高的情况,政府开始规划城市的居住环境,试图把人民的生活质量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起来。

2 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是引导城市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城市发展政策的主要工具,通过土地使用的合理规划,克制市场失灵以实现城市的高效发展,解决人的生活环境与自然协调发展。如今我国大部分城市现行的规划方式都是大规模的以经济利益为动机的政府主导型规划,带动了各个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全国的城市化进程。

2.1 政府主导型城市规划

现在的大城市发展基本上呈推大饼的形态,造成居住区域、工作区域等严重分离,这样增加了交通量,市民大量时间在路上奔波,城市效率严重下降,这也是政府完全主导型城市规划出现的弊端。同时由于街道商业化的经济利益驱使,大量的商品房拓宽,减小了道路的间距,使得交通拥堵不堪。

这种规划基本按政府的意愿来对城市以及周边地区进行的,完全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打乱原有的生态系统,极少考虑到城市及周边地区系统的整体性。“大树进城”美化了城市,却破坏了原本的生态;城市按功能划分区域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修地铁更是抬高了周边地区的房价,增加“半城市人”的经济负担。

2.2 差异性城市规划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已有一套从城镇体系到城乡一体化的完整的规划体系,但是城市设计尚未取得令城市主体都满意的成效。人们也渐渐意识到,居住在舒适、健康的城市远比工业发达的城市更让人觉得是在享受着生活。于是就有学者提出差异性的规划,尊重文化差异,通过辨认文化特征、揭示未来的选择和为地方的发展和进化提供空间框架而制定的规划。

差异性规划,也可以理解成未来的城市设计与原有的规划体系相互衔接,即把生态形态或者已有的建筑形态纳入到将要实行的城市规划中去,以求最大地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3“反规划”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运用

在实际中,不难发现,现行的差异性规划几乎还是在尊重人文的情况下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没有得到相应的控制。可见“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自然界朝着某个方向前进的力,一种破坏生态系统内部超循环的外部因子。

于是有人提出 “反规划”的城市规划理念,即尊重自然、尊重原始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协调,把未来区域和城市生态安全放在战略意义的地位来。

3.1 “反规划”的提出

“反规划”是自组织理论在城市规划问题上的首次运用,主要是针对人类对自然过多的主导行为,反对城市化不合理的急速扩张,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能力,调节有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问题,甚至是人类问题。

在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背景下俞孔坚首先提出来“反规划”,主要是指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方法论。俞孔坚说过,好是建筑,一定是节省的,一定要符合大自然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规律。节省,不仅应该成为我们评价人居设计好坏的标准,而且应该在审美范畴中起到决定其存在意义的衡量指标。

3.2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

“反规划”不是简单的反对规划,而是一种应对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进行城市空间发展的系统途径。与通常的“人口-性质-布局”的规划方法相反,“反规划”强调生命土地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观的真实性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是对快速城市扩张的一种应对。“反规划”削弱人为力量对生态系统的主导作用,是自组织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初次运用。

4 结束语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应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以及以往经验,正视我国规划的缺点与不足之处,及早地规避在快速发展生产、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破坏。期待人们能够辩证地深入看待和研究城市层次的人居环境,达到经济建设与自然系统的维护同步发展,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吴良镛.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周干峙.我所理解的吴良镛先生和人居环境科学【E】.吴良镛学术思想研究,2002,(26),第7期

韩晶.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鲍健强,,曹增节,等.自然辩证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房地产价格;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069

[中图分类号] F293.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143- 0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同时房地产价格也高速上涨。城市化进程是由多种元素糅合的过程[1],同时城市化进程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本文将从理论机制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来研究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1 理论机制

1995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 1 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4.8%,地县级区划数有 3 187个,乡镇级区划数达到了40 381个。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年平均开发投资额由1995年的2 831.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5 035.61亿元,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从2000年的每平方米2 112元上涨到2013年的每平方米6 237元。不难发现,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与城市化进程存在必然联系。城市化进程通过带动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上升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变化,从而最终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变化。

1.1 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深圳市2014年年末总人口达到332.21万人,相当于1998年的三倍。同时城区改造、旧房拆迁等也都导致人们的住房需求增加。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度假村、酒店、休闲会所等具有娱乐休闲性质的房地产项目大量修建。我国星级饭店的数量由1995年的3 720个极速扩张到2013年的13 293个。城市化进程不断带动房地产市场消费性需求的增加。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并在城市中从事生产活动。因此,很多企业和生产部门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就必须兴建厂房、办公楼等各种生产经营用房。据统计资料显示,仅仅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厂房竣工面积就达到了29 590万平方米。这样一来,城市化进程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生产性需求。

房地产具有不动产的特征,房地产投资较其它投资方式风险小,升值空间大,收益稳定。2010月,北京、上海等地区的房屋租售比已经达到了1∶600,远远超过了1∶300的国际警戒线。房屋租售比过高,说明居民对租房的需求比不上购房的需求,因此可以认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投资性需求占了较大的比例。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消费者对于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发展预期比较乐观,这就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需求。

城市化进程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然而由于房地产的供给刚性,短时间内房地产的供给量无法快速上升,导致房地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1.2 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前,由于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生产力,我国的工业用地比重高达30%以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工业逐渐衰退,新兴的金融、互联网、服务业等行业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城市中心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频发,很多城市开始向周边地区疏解非城市中心功能。例如北京市目前已经明确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凡不属于“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功能都要向周边地区进行疏解。房地产产业结构也在城市功能不断变化中得到调整,由城市中心地带向周围扩散,同时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由工业到住宅再到服务业,向多元化的层次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的城市变化为房地产业平面结构的改善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必然还会带来土地空间的立体利用。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城市空间的利用大概会经历平面――高空以及浅层地下空间――深层地下空间三个阶段[2]。当今发达国家将地下空间的开发作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现在我国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许多大城市也大幅度修建地下商业街、地铁等。

2 实证分析

2.1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2000年至2013年我国城市化和房地产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研究的可信性、数据的可得性及模型的适用性,城市化选择使用较多的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比率)为指标,房地产业选择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各年份的统计年鉴。为了避免各序列的剧烈变动,对两变量值取对数,新的序列为: LnXt, LnYt。具体数据详见表1。

2.2 协整分析

协整检验可以验证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相关关系,但此检验只适用于同阶单整的两个变量,所以,在检验之前,先检验变量LnXt和变量LnYt的平稳性。利用Eviews 6.0软件,对两个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由上述检验结果可以发现,两个原序列的检验P值分别为0.921 3和0.124 5,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LnXt和LnYt原序列均不平稳,无法进行协整检验。需利用差分使序列达到平稳。两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ADF检验P指分别为0.047 4和0.019 7,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LnXt-1和LnYt-1一阶差分序列平稳,LnXt和LnYt为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对LnXt和LnYt建立回归模型[3],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模型拟合结果发现,P值为0,这表明城市化水平对房地产价格有显著性的影响。调整后R方为0.983 598,说明回归曲线的解释能力为98.36%,也就是说在这个模型里,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总变差中,由城市化水平解释的部分占98.36%,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保存上述过程中回归方程的残差,作为均衡误差r的估计值。对于两个协整变量来说,若r平稳,则两变量具有协整关系。所以继续对残差r进行ADF单位根检验。P值为0.004 4,小于0.05,所以均衡误差r是平稳的。这就说明LnYt和LnXt具有协整的关系,也就说明城市化水平和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

2.3 误差修正模型

应用Eviews 6.0软件对LnXt和LnYt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见表4。

可以根据上述结果写出均衡方程,

D(LnYt)=10.399 47-0.054 493*D(LnXt)-0.971 239ECM

这个长期均衡方程式说明:代表城市化水平的LnXt每上升1个百分点,则代表房地产价格的LnYt就平均上升0.05个百分点。该模型的短期误差自修正力度为负向的0.97。

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最后对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看出,在滞后阶数为1阶和2阶时,P值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2和4原假设,说明城市化水平是房地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即城市化水平上升,必然带来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这与本文第一部分理论机制所述一致,即城市化进程通过刺激房地产需求和改善房地产产业机构从而影响房地产价格。相反,针对1和3原假设,P值分别为0.360 4和0.882 8,远远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因此得到结论:房地产价格不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结合现实经济状况,房地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城市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并不是造成城市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城市化进程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最根本的是竞技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价格上涨只是城市化水平上升的一个显著表现,而不能将二者本末倒置。

3 结 论

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理论机制,发现城市化进程通过刺激房地产需求和改善房地产发展结构来影响房地产的价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和城市化水平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城市化水平和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二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②城市化水平上升必然带来房地产价格上涨。③房地产价格上涨可能会影响城市化进程发展,但城市化进程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得到的结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和现实意义。我国必须对城市化进程及房地产价格的协同发展制定合理规划,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健,张丽娟,王琛. 城市化对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影响和对策探讨[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6):48-49.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城市精神;培育;城市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42-02

一、培育城市精神的重要意义

第一,培育城市精神,是增强城市凝聚力的现实需要。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核心。优良的城市精神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主导着市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能有效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现在的益阳正处在大发展、快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在这百业勃发、经济腾飞之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城市精神的引领和激励。因此,提炼和培育融传统文化精华和时代精神内涵于一体的独具益阳特质的城市精神,是提升益阳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凝聚力,建设美好新益阳的现实需要。

第二,培育城市精神,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战略需要。城市精神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其繁荣往往是“昙花一现”。如果以人喻城,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兼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前提条件就是这个城市要有鲜明的个性,要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有自己的特色。因为拥有了这一切,这个城市才会生动,才对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也更容易在人们头脑中打下烙印。我国不少大中城市,都围绕“城市精神”开展过或正在开展讨论和实践活动,旨在打响自己的城市文化品牌。益阳要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在更深层次上参与竞争的开放城市,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自觉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培育益阳城市精神,更有利于从深层次挖掘益阳文化内涵,凸显我们共同的价值观,最后形成独具特色的益阳文化,进一步提升益阳城市形象,提高益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影响力,向国内外展现益阳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使城市精神真正成为益阳的标识,成为响亮的招商品牌。

第三,培育城市精神,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硬件建设、市容环境卫生、市民行为举止,都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拥有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能够凝聚全体市民为了共同的家园而团结奋斗,带动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今年4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益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导工程实施方案》、《益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清洁工程实施方案》、《益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益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绿化工程实施方案》、《益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亮化工程实施方案》的五个方案通知(益政办发〔2009〕1号)。各方案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号召全市上下要以更大更强的力度、更实更足的干劲投入到“创建”中去,在“创建”过程中努力塑造益阳城市的文明形象,形成益阳的创建特色。

二、提炼城市精神应坚持的原则

一要传承历史,彰显特色。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本源和血脉,是城市精神的底色。城市精神就是经历史积淀而成的城市核心传统,或城市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离开深厚的城市文化传统,城市精神就失去了自本自根的凭据。即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存在都有着独特的天、地、人之氛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因素或多或少地给每一个城市都赋予了一定的惟它所固有的风格和禀性。我们益阳就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既有远古原始宗教文化、古代三国文化、梅山文化;又有近代的“三周文化”、“美人文化”;既是干国良臣陶澍之故里,又是“生命签证”国际义人何凤山之家乡;既有“中国羽毛球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之美称,又有“鱼米之乡”、“黑茶之乡”之美誉。我们要从中细致梳理,归纳出核心成份,以彰显“人所不及”的益阳地域文化和人文资源。即酝酿新时期的城市精神,必须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注入新时代内涵,提炼出足以体现市民共同的价值观,并能影响或引导其共同的行为方式。否则,城市精神就失去其底蕴和凭据,既无个性,也显得可疑。

二要“汲取民智,拓展并深化理论研究。由于城市精神牵涉到整个城市的信仰、追求、价值观、行为方式,还将深刻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战略,仅仅由城市首脑及少数智囊来提炼城市精神,似有失民意和理论基础,不当也不妥”[1]。我市专门召开城市精神研究专家座谈会,向社会公开征集城市精神表述语,是一个汲取民智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还可设立专项基金或追加专项调研投入,一方面以公开招标形式聚合学术优势力量介人,另一方面细化调研项目以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参与,有效地扩大、深化理论基础;避免提炼城市精神过程中过于草率,理论准备不足,而导致城市精神“雷同化”或“虚热化”。

三要紧跟时代,立足现实。提炼概括城市精神,必须从城市的现状出发,顺应时代潮流,立足解决问题。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益阳逐步形成了敢为人先、开放融合、奋力超越等等的精神和气质,也有建设“和谐益阳、绿色益阳、山水银城”的豪情壮志,这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也要看到,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存在着某些封闭、僵化、保守的东西,进取精神、创业精神还不够强,争一流、干大事的劲头还不够强,这是影响和制约益阳发展的最大障碍。提炼概括新时期益阳城市精神,对富有时代气息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要充分吸收、大力弘扬,对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也要有所考虑,引导人们更新观念,放宽眼界,放大胆量,放开手脚,用新思路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一个与时俱进的城市,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时代精神。

四要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着眼未来。“城市发展定位是引导城市发展的指南针,是谋划城市中长期发展必须解答的重大课题。城市发展的合理正确定位对于一个城市的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城市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和城市形象塑造问题,而是一个城市在全省、全国、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角色的转变和战略的调整,它不仅接受城市决策者、城市经营者、城市居住者的检验,也要接受历史的检验。城市定位是构建城市精神的核心内容。城市发展定位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城市精神构建的成败”[2]。益阳的定位:一是重要的环省会中心城市,这个定位一定要有;二是新型工业化城市;三是宜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因此,提炼概括出来的益阳城市精神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搞建设、千方百计谋发展、共同创造益阳美好未来的生动实践,这样的城市精神才具有一定前瞻性和超前意识,才会对益阳未来发展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

五要植根群众,易于普及。人民群众是塑造城市精神的主体,也是城市精神实践的主体,城市精神最终也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举止行为中。益阳城市精神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来自老百姓、被老百姓所普遍认可,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和心声。要容易被群众接受,在表述上要大众化,高度概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流利畅达,便于记忆和传播,成为市民群众的“口头禅”,口口相传,迅速普及,以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培育益阳城市精神应抓好的重要工作环节

培育城市精神是城市文明提升的过程,既要大张旗鼓的有组织地开展有关城市精神的讨论和宣传,以强化广大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更需要倡导一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精神,使每一个市民都养成在现代城市中居住生活所需要严格遵循的行为规范。具体而言,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强化宣传,形成凝聚力。培育益阳城市精神,首先要做好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工作,形成持续的、声势大、力度强的舆论推动力量。要紧密结合“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把培育益阳城市精神的宣传作为“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宣传的重要内容。要对新时期益阳市精神进行系统阐述和全面解读,在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益阳城市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头脑。

二是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物质文明促精神文明。城市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最终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没有物质生产活动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精神生产的活动;没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精神文明。任何一座城市要培育城市精神,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只有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幸福,都有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我们所倡导的城市精神才能真正被群众所接受与认同,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体现于自己的行为举止之中。

三是要注重实效,积极实践。培育益阳城市精神,不是看提炼概括了几个“益阳城市精神”主题词,关键要看是否使益阳城市精神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是否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否推动了各项工作。要结合“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活动,发动和组织干部群众参与各类道德实践,自觉对照益阳城市精神来要求自己;同时还要以先进人物、先进典型来引领城市精神,以榜样形象的无穷力量来诠释城市精神,动员激励干部群众始终保持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建设美好新益阳的伟大实践。

“城市品牌、城市价值、城市竞争力构建‘十二五’中国城市新理念”[3]。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品牌,也是城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软实力。同样进入“十二五”中国城市之一的益阳市,培育具有益阳特色的城市精神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0-02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指导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被分离出来,并被设置为新的“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这被认为是“我国国情所地,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随着这一宏观形势的变化,原来以培养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为主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必然需要重新建构才能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相适应,才能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规划学的内涵

1.城乡规划学是对城乡统筹问题的认同与回应。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出路则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据相关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7.5%,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2.2:35.0,农业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数20%。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看,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条件。因此,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思想的有效实施。

2.城乡规划学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统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一直都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的主体,将城市看作为一个放大的建筑物,一直过分地强调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和审美意识。1960年后,欧美城市机体的高度复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规划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以致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等其他学科理论和交叉思想不断来调整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如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任致远研究员提出“城市科学”等。纵观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到芒福德倡导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正如尼格尔・泰勒所言: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方法变革和规划重心的转移,在不断地批判与反省中,城市规划早已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空间设计,而走向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道路[3]。

3.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到现代的城乡规划学,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研究范围的扩展问题,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统筹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不是工程技术应用面的扩展问题,而是涉及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安排、空间管制以及相互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与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

二、现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1952年开始设立城市规划专业至今,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是作为建筑学之中的“工学”门类来进行构建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4]。因此,相对于新的城乡规划学,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重视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始终强调“城市是扩大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2)重视规划技术手段和工具运用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政策理解、法律运用、沟通协商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的课程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训练或实践缺乏。(3)缺乏乡村自然、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由于学科发展长期以来都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为对象,不仅导致乡村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培养也局限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目前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就是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人才培养定位。以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构筑而成的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巨型系统,是在各自不同或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建设的龙头,无疑是要致力于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致力于城乡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因此,城乡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承担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宋绍杭等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态势,要求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要承担起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城乡社会服务与物质形态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制等重要工作[5]。

2.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人才定位,参照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划分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课程等三大类。其中,理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地理学、景观生态学、资源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环境和系统论等;文科类课程包括城乡住房社会学、土地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行政管理体与法规等;工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与交通、建筑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社区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上三大类课程体系中,理科类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文科类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工科类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从而达到培养城乡规划综合型、创新型、社会型人才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60年,新的城乡规划学站在了时代的起点,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和共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关于广泛征求《增设“城市规划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意见的涵[EB/OL].

http://省略.cn/news/shownews.asp?id=232

[2]杨俊宴.城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万民,等.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

城市化进程论文范文9

一、研究背景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暴雨积涝灾害。从古至今,暴雨积涝灾害一直是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的暴雨洪涝灾害愈发严重:“20XX年7月12日,哈尔滨多处上演‘水漫金山’”、“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导致严重内涝”、“2011年6月18日,到武汉看海”、“2008年深圳6.13特大暴雨”……数量之多,不胜枚举,这些新闻无不说明暴雨洪涝已成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多城市的通病。暴雨积涝灾害对城市水利、农业、交通、工业等方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同时通过人口死亡、疫病爆发等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造成的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程度更是难以估计。

造成城市暴雨积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和城市建设两方面的原因。从气候角度来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产生变化,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城市出现暴雨积涝灾害;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说,主要是城市建筑和硬化面积过大,植被覆盖率过低或者遭到破坏,城市的吸水、存水能力差,其次是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不足、重建轻管。

目前,城市针对暴雨积涝灾害采取的工程性措施主要有修建蓄水池、增加排水泵站、加大排水管径、在线蓄水等,这些措施需要占用大量的城市地下空间,投资大,维护困难,废弃后无法回收利用,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他措施如增加绿化面积也会引起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浪费城市空间资源。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应用现状

LID技术于1990年末发源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王子县、西雅图和波特兰,是由马里兰州环境资源署首次提出。之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LID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广泛应用。在美国,LID设施的应用还形成了绿色道路、绿色社区等理论和方法;在澳大利亚,LID的应用称为水敏感城市设计;在英国,LID技术应用于城市排水系统,形成了可持续城市排雨水系统;在加拿大,LID和场地设计相结合,形成最优场地设计、保护性设计等;在新西兰的应用称为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

随着对国内雨水问题的重视,雨水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多起来,LID在国内已有10年的研究和实践,于2012年形成了“海绵城市”.

2012年4月中国北京大学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一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XX年2月17日发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XX年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20XX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2017年4月2日,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宣布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西咸新区、武汉、重庆、贵安新区、遂宁、南宁、常德、鹤壁、济南、萍乡、厦门、池州、嘉兴、镇江、白城、迁安16个城市。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鉴于传统城市普遍存在的暴雨积涝灾害和道路排水问题,而国内的海绵城市和LID发展和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对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进行系统化设计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分析,探讨海绵城市与LID、海绵城市道路与LID的关系,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系统地对城市道路进行了LID设施的选择及其组合优化设计;针对案例进行实地调查,探讨LID在海绵城市道路中如何应用。

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建立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其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技术。

论文的研究意义: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对解决城市雨水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内容

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研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分析其与LID的关系及对LID设施的选择。

2)构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完整体系,从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研究。其中,道路设计重点研究停车场和广场的LID设施组合优化设计,道路与红线外用地衔接中重点研究建筑、小区的优化设计。

3)将研究的设计理论成果应用于商洛城市道路系统,并通过SWMM模型进行模拟评价。

五、提纲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频发

1.1.2 传统城市道路排水存在的问题

1.1.3 LID与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

1.2 相关理论的概念

1.2.1 海绵城市概念

1.2.2 LID概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应用现状

1.3.1 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1.3.2 国内研究应用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不足

1.4 研究目标、意义、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目标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海绵城市与LID

2.1 海绵城市与LID概述

2.1.1 海绵城市-LID

2.1.2 海绵城市与相关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2 海绵城市与LID

2.2.1 海绵城市与LID的关系

2.2.2 LID设施的选择原则

2.3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与LID

2.3.1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

2.3.2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与LID的关系

2.3.3 LID技术设施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体系

3.1 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体系框架

3.2 海绵城市路网规划

3.2.1 影响因素

3.2.2 规划思路

3.2.3 规划原则

3.3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3.3.1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3.3.2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注意事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LID的海绵城市道路设计

4.1 海绵城市道路与传统城市道路的区别

4.2 海绵城市道路的LID设施组合优化设计

4.2.1 机动车道和公交专用道

4.2.2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4.2.3 路缘石、雨水。和路肩边沟

4.2.4 道路绿带

4.2.5 停车场

4.2.6 广场

4.2.7 高架桥、立交桥

4.3 海绵城市道路与红线外用地的衔接设计

4.3.1 道路与建筑、小区衔接优化设计

4.3.2 道路与城市绿地衔接设计

4.3.3 道路与城市水系衔接设计

4.4 海绵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型式设计

4.4.1 单幅路

4.4.2 两幅路

4.4.3 三幅路

4.4.4 四幅路

4.4.5 特殊形式断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商洛市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5.1 商洛市概况分析

5.2 海绵城市路网规划

5.2.1 商洛市现状路网分析及存在问题研究

5.2.2 商洛市排洪防涝、水系和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5.2.3 商洛市海绵城市路网规划

5.3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

5.3.1 商鞅大道地理位置

5.3.2 商鞅大道现状分析

5.3.3 基于LID的商鞅大道横断面设计

5.3.4 商鞅大道公共停车场设计

5.3.5 丹江立交平面设计

5.3.6 商鞅大道综合设计

5.4 商鞅大道设计效果模拟评价

5.4.1 SWMM模型介绍

5.4.2 获取基本数据

5.4.3 开发前场地模拟

5.4.4 传统城市道路模拟

5.4.5 海绵城市道路模拟

5.4.6 三种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六、研究方法

论文釆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调研法、实地调查法、SWMM模型法等。

1)文献调研法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对SEA Street等案例的研究,总结LID设施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情况。

2)实地调查法论文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商洛市的路网、道路、绿地系统、水系、降雨等相关资料,为海绵城市理论的实例研究做铺垫。

3)SWMM模型法论文采用SWMM模型对城市道路设计后的雨水径流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

七、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八、参考文献

[1]汪慧贞,李宪法。北京城区雨水径流的污染及控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02:16-18.

[2]张新会。城市雨水利用的意义[J].内蒙古水利, 2011 (1): 115-116.

[3]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政策沿革与地方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2017,01:49-54.

[4]张旺,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20XX,09:5-7.

[5]《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实施[J].城市规划通讯,20XX,21:8.

[6]Metropolitan Service District ( Or.)。Green streets :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stormwaterand stream crossings[M].Portland,OR :Metro,2002.

[7]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Research Group.Water sensitive residential design : aninvestigation into its purpose and potential in the Perth Metropolitan region[M].Leederville,WA : Western Australian Water Resources Council,1990: 1-20.

[8] Planning Services,Scottish Government.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Systems[R].Planning Advice Note 61,2001

[9]Center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Better Site Design: A Handbook for ChangingDevelopment Rules in Your Community[R] .Prepared for: the Site PlanningRoundtable.Ellicott City,MD :The Center,1998.

[10]Delaware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Dover,DE; andBrandywine Conservancy,Chadds Ford,PA.Conservation Design for Stormwater Management[R].September 1997.http: / / www.dnrec.state.de.us / DNREC2000 /Divisions /Soil/Stormwater / New /Delaware_CD_Manual.pdf

[11]Marjorie van Roon and Henri van Roon.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the big picture[M].New Zealand: Land care Research Science Series,2009,(37):1-63.

[12]张伟,车伍,王建龙,等。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中国给水排水,2011,27(4):22-27

[13]DEBUSK K M,WYNN T M.Storm-water bioretention for runoff quality and quantitymitig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1,137(9) :800-808.

[14]COLLINS K A,HUNT W F,HATHAWAY J M.Hydrologic comparison off ourtypes of permeable pavement and Standard Asphalt in Eastern North Carolina[J].Journal ofHydrologic Engineering,2008,12(13): 1146-1157.

[15]DREELIN E A,FOWLERL,RONALD CARROLL.A test of porous pavementeffectiveness on clay soils during natural storm events[J].Water Research,2006,40: 799-805.

[16]REEVES E.Performance and condition of biofilter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Center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R].Center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Ellicott City MD,2000.

[17]杨桦。浅析低影响开发理论体系及其在北京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XX.

[18]马克·路易斯,克里斯·宾利,谭佩文。新西兰低影响雨水体系设计[J].中国园林,2013,01:23-29.

[19]白志远。以建设“海绵型城市”改善城市排水及生态环境的探索[J].中国建设信息,20XX,13:76-77.

[20]何卫华,车伍,杨正,李世奇,吕放放。城市绿色道路及雨洪控制利用策略研究[J].给水排水,2012,09:42-47.

[21]唐绍杰,翟艳云,容义平。深圳市光明新区门户区--市政道路低冲击开发设计实践[J].建设科技,2010,13:47-55.

[22]吕放放。杭州城区雨洪控制利用及道路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

[23]马敏杰,姚敏,李英豪,奈超。昆明市市政道路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J].林业建设,2011,05:49-52.

[24]刘国茂。城市道路与路面雨水利用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04:63-65+146.

[25]张崇厚,高晓磊。中国北方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生态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794-797.

[26]李海燕,罗艳红,张悦。 LID措施在道路雨水利用工程中的应用[J].节水灌溉,2013,11:44-49.

[27]陈宏亮。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衔接关系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