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市发展建议集锦9篇

时间:2023-05-31 14:56:09

城市发展建议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1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中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城乡人口结构转化,也不单纯是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的改变,而是以将传统的生活、劳动方式逐渐向现代化生活、劳动方式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目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城市化进程需要把握好推进次序

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进次序。总的来说,城市化进程需要遵循三个基本步骤,首先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然后实现城镇现代化,最终才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这是因为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产物,在三个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

在农村城镇化时期,城市化建设需要注重工业化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手工作坊转变向机械化生产,最终实现电气化工业建设。而当农村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在自然环境、市场规模以及交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后,就需要开始实现城镇城市化。通常来说,城镇城市化需要经历这几个过程:(1)不断地提高工业化水平。(2)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相结合,促进人口和产业工人逐渐从农村地区集中到城市。(3)持续性完善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城市功能相配套。在发展条件较为良好的地方,在实现了城镇城市化建设之后,需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城市现代化前进,这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的终究目标。在这一时期,城市功能需要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发展,需要在城市中构建完整性、立体化的交通、信息网络,需要具有较强的金融功能和齐备的贸易水平,保证城市能够成为一个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以及管理中心,能够变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流的重要集散区域,甚至成为国家、国际的核心城市。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较为明显的三步走“并行推进”特点,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其次才是实现城镇城市化,再次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因为当前我国的农村地区资金不够,而且农民群体的收入普遍较低,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城镇城市化建设的巨大改变相比较,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力度明显较低,也带来了很多方面的矛盾,比如社会的三农问题愈发严重,社会的二元结构也存在有很大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等,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较好地把握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次序,统筹城乡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共同的发展进步。

二、坚持实施“三集中”战略

“三集中”战略指的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是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战略方针。

首先,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农村地区,我国的农业水平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还相当的落后,仍然保持过去的小农经济耕作格局,农业的发展现状严重地制约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只有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转移,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农民身份转型,促使农民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人口中去,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第二,实现工业向园区的集中,能够有效地帮助乡镇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快速地提升工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能够在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环境中实现文明生产,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业展开技术转型,能够促进农业结构和组织方面的完善转型,能够明显地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土地产出率,紧密地结合市场需求来调节农业产品结构,将农业生产当成是有机的整体,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慢慢的提升规模效应。

三、深入探索农村制度建设

上文说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重点、焦点、难点都集中在农村地区。这其中涉及到了农村制度建设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对农村底层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实现工业化,或者是单纯的户籍改革,而是推行一种新型的社会模式,将过去的生产、生活进行大幅度改革,需要经过充分地调查和探索。

传统的农村地区,主要是根据血缘关系、宗族关系为中心来进行发展,和国家政权结构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政府对于传统的农村结构展开了全面的改革,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处于一种扭曲的状态。

实现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在于构建先进的制度体系,尤其是市场经济制度,通过制度才能够在实质上引导民间的力量,来自发的走上城市化道路,不然全凭政府行政是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应该尽量的多给予,少获取,为农村的城市化改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探索出合理的城乡统一制度体系,包括了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只有为农民的生活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才能够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四、总结

城市化发展进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结构十分复杂,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的。我国有关于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兴未艾,城市化进程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就该课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城市化进程需要把握好推进次序,坚持实施“三集中”战略,深入探索农村制度建设,希望能够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菁.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社区融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5).

[2]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12).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2

关键词:北京市;卫星城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towns, is to ease the pressure of city center area population, deeply integrat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to raise a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city competitiveness. At present, the la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of Beijing satellite town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city's overal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Beijing satellit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Key words: Beijing city; satellite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1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发展卫星城,是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实现产业链深度整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在北京市区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下,发展卫星城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和适应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卫星城既要分担市区的相应功能,吸引市区人口向卫星城转移,缓解市区人口压力,又要承担本地区综合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首都的卫星城,不仅要具有一般中小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功能,而且还要起分散主城区的城市功能作用。

1 卫星城的理论思想

卫星城镇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这种设想提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一圈较小的城镇,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卫星”。这是卫星城镇的思想萌芽。根据霍华德的设想,1919年英国规划设计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时,即采用了卫星城镇这个名称。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当时﹐所以采用卫星城镇的名称,主要是因为田园城市已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其次,也为了表明韦林之类城镇同伦敦在经济上有紧密的联系。以后,卫星城镇一词便流传开来,并被广泛运用,有时还被用于称呼大城市边缘那些规划良好的工业郊区。20世纪30年代前后,伦敦郡议会又用过“准卫星城”一词,指的是伦敦郊区仅具有“卧城”性质的居住区。在P·艾伯克龙比1944年主持编制的大伦敦规划中,为疏散人口,计划在伦敦建设8个城镇,最初也称为卫星城镇,以后通称为“新城”。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2 北京市卫星城发展概况

2.1 北京市卫星城发展历程

1957年,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草案)》,其中就提出在城市布局上采取“子母城”的形式,在发展市区的同时,规划了昌平、(昌平)南口、顺义、门头沟、通县等40多个卫星镇。198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4个卫星城,并于1984年出台了《北京市加快卫星城建设的几项暂行规定》,在有关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以推进卫星城的建设。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中明确了建设14个卫星城的格局。

2.2 北京市现有的卫星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提出在北京市建设11个卫星城,分别是通州、大兴、亦庄、房山、门头沟、昌平、顺义、怀柔、密云、平谷和延庆,其中顺义、通州和亦庄为重点新城。

在这11个卫星城中,密云、怀柔、平谷、延庆和门头沟承担生态保育和水源保护的重任;亦庄卫星城依托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利的政策条件,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顺义要充分发挥国际空港的独特优势,借助北京高素质人才、资金、信息等战略资源,重点打造临空产业中心。

3 北京市卫星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卫星城不能有效缓解市区人口压力

北京的卫星城较多地吸引了外地人口,但对本地人口(尤其是中心城人口)吸引力不足。对于北京任何一个卫星城,外省市的迁入人口都是其总迁入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比重高的超过97%,低的也超过79%,加权平均高达88.7%。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12个卫星城的常住人口增长73.5%,其中非本地户籍人口增长8.3倍,其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从6.9%增长到37.2%。2000年,北京卫星城所在区、县在近5年的平均迁入人口的比重为13.1%,其中88.7%来自于外省、市。以上数据表明,目前北京的卫星城并没有达到疏散中心城人口的目标。

3.2 卫星城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滞后

首先,卫星城普遍缺乏与市区及周围地区联系的大运量快速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其次,卫星城内文教、医疗等社会服务设施的水平和方便程度与市区存在不小的差距;再次,城内供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城镇的环境质量。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完善令不少迁往卫星城的居民出现了回迁市区的现象。另外,卫星城与主城区之间的安全、快速、廉价、大容量的交通、通勤网络尚未形成。一些到远郊居住的居民,仍然要到市区就业、就学等,每天往返于市区和卫星城之间,这不仅增加了交通负荷,还加大了居民的疲劳程度,降低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同时,中心地区的压力也未得到应有的缓解。

3.3 卫星城没有很好的承接中心城的产业

一方面,市区中心地区仍存在不少占地面积大、污染扰民、能耗高、附加值低、经营粗放的企业,另一方面,卫星城没有很好的承接中心城的产业,使得一些到远郊居住的城市居民,仍然到市区就业、就学和进行社会活动,每天往返于市区与卫星城之间,令中心区的压力未得到真正缓解,同时给交通带来了更大压力。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3

关键词 耕地;质量;现状;问题;建议;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53-02

白城市作为吉林省西部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耕地的作用十分重要,而耕地质量更是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关注耕地质量也就是关注粮食生产问题。现对白城市耕地质量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1 白城市耕地现状

1.1 数量

吉林省白城市人均占有耕地少,并呈逐年减少态势。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减少已成不可逆转趋势。后备资源匮乏,且开发成本趋高。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市耕地资源特别是后备资源日趋紧张,原有的耕地后备资源已开发殆尽。

1.2 养分

白城市土壤类型分为11个大类,以黑钙土、草甸土为主。因土壤类型和施肥水平不同,各县(市)区耕地养分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耕地主要养分含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一是耕层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二是耕层速效氮、磷含量有所增加;三是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不足,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1.3 理化性状

一是耕土层退化。由于垄作,土壤风蚀、水土流失严重。二是犁底层增厚。近年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土地分散到农户个人,导致大量的大中型农用机械数量减少,耕翻整地深度不够[1-2]。三是耕作层板结。由于多年连续大面积种植玉米,使得原来的土地轮作制度难以实施,土地耕作层板结,难以做到用地与养地结合。

2 存在的问题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2.1 重视不够

耕地质量是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解决当前矛盾和促进长远发展的结合点,是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和防范市场风险、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各级政府虽然很重视,农民群众也有认识,但在实践中往往停留在口头上,缺少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导致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出轻投入、重使用轻建设等问题。

2.2 投入不足

一是近年涉及到耕地质量建设的国家投入主要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但资金投入额度小,只能采取“撒芝麻盐”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按改造费15 000元/hm2计算,每年最多只能改造6 000 hm2左右,以这样的改造速度,白城市现有的中低产田还需改造30年以上(按白城市总耕地74万hm2的1/3计算)。二是近年涉及耕地质量监测方面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求,市、县两级土肥管理部门现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土壤理化分析,根本不具备应有的耕地质量监测手段。三是国家在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地方财政能力有限,全市各类田间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灌区工程基本是20世纪70年代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老化失修;大中型水库带病运行;水利工程难以发挥作用,农业生产仍是“靠天吃饭”。

2.3 综合措施难以实施

虽然采取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等措施,但都是单一的项目,只是借助工程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对如何提高耕地内在的质量建设,难以提出明确的改良目标。特别是如何进行农田污染防治、秸秆还田等改良土壤的措施,国家缺少资金投入,难以在面上推开。

2.4 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

我国《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规定:耕地质量建设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的农业行政部门,但农业部门在耕地质量建设计划安排、资金分配、项目管理等方面实际权限极其弱化。在项目规划、资金调配、工程实施等具体工作中,各部门之间有机协调和配合、资金整合不够,缺乏保障措施,很难做到有效地使用资金进行耕地质量建设。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不仅在地力和田间基础建设上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耕地环境建设的监督管理方面也比较薄弱,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药、化肥的盲目投入,农业的点源、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随意排放、城市垃圾和废弃物大量向农田倾倒、过度施用农药和化肥、畜禽粪便到处堆放、大量使用非降解农膜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耕地质量明显下降。白城市化肥常年施用量50万t(折纯量为17万t),施用强度接近730 kg/hm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50%,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0%,钾肥利用率仅为30%~50%,剩余的养分都残留在耕地中。全市每年农药使用量超标,使用强度为5.4 kg/hm2,利用率仅为30%,耕层农药残毒含量越来越高。全市农膜使用量高、回收量低造成污染。因城市污水和废弃物污染仍很严重,给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以至于造成了先污染,难治理,耕地质量下降。

3 建议

3.1 加强针对性培训

结合当前耕地质量情况,对农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耕地质量保护意识提高。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等,还可以涉及保护耕地的具体技术。如何更好地进行耕地质量建设,需要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对耕地质量相关的污染防治、土壤退化与防治、改良土壤结构和肥力等方面进行联合研究。同时,对农民加强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促进科研成果实施。另外,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让工作人员在指导农民具体保护耕地时不缺乏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把这项任务做好。

3.2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近年来,由于投入不足,国家改土项目的面积和质量难以保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科学施肥、耕地质量监测、防治农田污染等重要工作进展缓慢[3]。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同时要做好新增耕地的地力培肥建设;全面实施耕地有机肥增补工程。进一步组织实施平衡施肥行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实行耕地质量数字化动态管理

建立不同地区地力数据库和监测点,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现代测试技术,了解各地地力变化情况,密切关注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建立耕地质量评价制度和预测预警系统,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耕地地力培肥措施、耕地质量管理提供资料,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指导和服务[4]。

3.4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规划体系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只有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尽快扭转农田生态变劣、耕地质量下降的局面,确保耕地的永续利用和生产力的稳步提高,达到农田生态环境与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严格落实相关法规,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实行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方案,落实责任部门,规划资金投入,为科学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地方性规章立法,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的促进耕地保护规划体系。做到保护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科学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陈印军,肖碧林,方琳娜,等.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17):3557-3564.

[2] 李涛,孔祥斌,梁颖,等.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3):101-107.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4

[关键字] 城市建筑 经济性 建筑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06-1

1城市建筑发展存在的经济性问题分析

关于对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

(1)城市建筑经济客观条件,指的是工程师在考虑建筑物功能是否齐全、采用建筑技术是否先进、建筑形式表达是否美观等的基础上,对以上内容的实现,是否也建立在经济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考究。目前,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仅考虑建筑物功能的实现和外观形式表达,为了争取立项,在工程造价在估算、预算和决算等方面,超出工程实际允许的经济条件范围。

(2)建筑成本的最小化理念,容易让人产生采用廉价材料、采用非先进设备、压缩人工成本等片面剪接。而事实上,城市建筑过程中考虑建筑成本最小化,忽略了建筑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成本,工程项目片面追求新奇、华丽、奢侈和高档,缺乏对社会资料综合有效利用的研究,建筑材料选用昂贵,譬如某城市采购不锈钢建筑桥梁栏杆花费了50万,而同样更加经济、实惠、耐用的钢筋混凝土水磨石栏杆仅需20万。

(3)城市建筑缺乏经济观念,建设思想墨守成规,不做多个技术方案的比较,忽略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只注重造型和功能的实现,政府相关部部门对设计的审核和监督不到位,是很难实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的。

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创新建议

2.1把握建设总局,减少能源消耗

城市建筑的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全局性的观念,在建设某类建筑物的同时,要避免片面追求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其他建筑项目的效益:

(1)项目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建设用地的经济性,使得建设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对建筑用地的地形、与其他建筑物关系、周边其他环境等进行综合了解,提高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根据建筑现场环境以及施工的特点,合理配置建筑物的群体,有效利用建筑用地,提高建筑物布局的合理性;将建筑物划分成不同功能模块,进行类比布局,充分发挥空间效益。

(2)在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因地制宜地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性:首先是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客观条件出发,研究当地人群的消费需求,然后确定建筑设计的风格,切实做到经济可行;其次是建筑物的设计与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譬如气温、气候、地质等因素息息相关,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避免建筑物在施工使用时候受到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再次是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城市建筑必须建立在当地人群的信仰和审美的基础上。如果建筑方案无法获得使用者(当地人群)的认可,那么经济适用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城市建筑必须当地人群的人文环境纳入工程方案当中,作为建筑项目同步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2.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性的城市建筑指的是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建筑物。城市建筑的经济性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1)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我们为了达到建筑设计中的其他要求,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到建设投资的高效性。城市的经济性理念,要考虑到建设成本的高低,将建设问题和经济问题结合,正确处理建筑施工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2)现代城市建筑倡导的各种技术,必须是以实际需求为基础,避免盲目追求建筑物的奢华和建筑风格的标新立异,对其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条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状况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引入先进技术的成本压力较大。因此,城市建筑在技术方面除了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之外,还要避免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盲目追求先进技术的错误做法,要将先进建筑技术与工程成本允许条件相结合。

(3)建筑风格通常是指建筑物外表所体现的美观程度。目前全国各个城市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经济条件和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风俗习惯等确定建筑物的风格的。但是建筑风格并非某个区域所有人群的必然价值取向,经济实惠型的建筑往往更受人们的青睐。这就要求建筑项目启动的时候要将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性相结合,达到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相结合的效果。

2.3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健康舒适的环境,并实现能源节约和科学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1)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是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要求,譬如利用二次水、自然降水以及各种自然水源等。

(2)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无污染和可再生的资源,譬如风能、地热和太阳能等。目前自然采光已经成为建筑经济性考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减少人工光源的使用,而且还能够减少能源污染;自然通风作为建筑经济性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总之,在城市建筑中综合考虑这些无污染资源和可再生资源,能够为建筑节约大量的能源。

(3)建筑材料和能源尽量选择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利用自然生长速度较快的材料,譬如竹子;利用当地的材料,减少运输带来经济损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站在城市建筑全局的角度,减少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对建筑经济性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仅做到建筑物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玲等.城市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编制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6期:34-38.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 现状特征 路径 对策建议

1 引言

党的十将城镇化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新型城镇化以何种路径实现健康发展已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德州市作为山东省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近年来在小城镇综合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拓宽投融资渠道、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有益尝试,特别是自2008年起,深入实施“两区同建”(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同步推进)战略,对平原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新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2014年底德州市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国务院批准了德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德州市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德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2.1德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

(1)城镇化发展水平增速较快。 德州市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8.2%提高到2013年的47.7%,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高于山东省和全国平均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

(2)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初步形成。近20年来,德州市城镇数量明显增加,城镇人口加速聚集,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乐陵、齐河、禹城、临邑、夏津、平原、庆云、宁津、陵县、武城10 个小城市(2014年底行政区划调整陵县为陵城区),90个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3)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 2013 年底,90%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实现了污水、垃圾处理“一县一厂(场)”,全市污水处理率超过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达到56%。10个县(市)中,8个县城燃气普及率超过80%。全市城镇人均道路面积、公园绿地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2.3德州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城镇化质量不高。201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全省近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1%,“半城镇化”问题突出,城镇人口中的两栖人口高达69万人,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全市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2013年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为0.8,低于全省1.07和全国1.22的水平,更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区间。

(2)城镇综合竞争力不强,空间格局亟待优化。以交通走廊为基础的城镇发展聚合带(德济城镇带)逐步显现,但南北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区带动能力不强、小城市发育不够、小城镇集聚和承载能力弱等问题突出。

(3)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吸纳能力不高。2012年德州市三次产业比例10.9:54.2:34.9,就业人口比例为45.1:22.6:32.1,占比10.9%的第一产业容纳了45%的从业人员,农业比重较高,沉淀劳动力偏多。占比54.2%的第二产业仅容纳了22.6%的从业人员,就业拉动能力不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4,9%,就业吸纳能力不足,生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了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提升。

3 德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对策和建议

1、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增强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强化经济基础和产业就业支撑能力、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能力,促进城镇发展的可持续能力。以农业转移人口和随迁家属、城中村和棚户区人口、大中专学校毕业生为重点,逐步淡化户籍因素,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推进按常住人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产业聚集和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以经济开发区或高新区为主体、镇工业园为配套,统筹德州市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科学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城区集聚,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以解决城乡间发展不均衡为重点,按照城乡居民点体系,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地区交通支撑条件,引导公共设施合理布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优化城镇化空间组织形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发展策略,充分利用“黄三角经济区”“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政策机遇,发挥德州省际交通区位优势,按照“中心引领、资源整合、特色培育”的原则,以城镇经济联系密切区域为基础,强化城镇联动发展,构建德州都市区、德济经济协作区、黄三角示范经济区三大城镇密集功能片区。德州都市区包括德州中心城区、宁津县、陵县(陵城区)、平原县、武城县、夏津县,构建德州市人口经济集聚区和对外辐射中心,兼顾服务冀东南地区。德济经济协作区包括禹城市、齐河县、临邑县,构建济南都市圈产业转移及配套协作区。黄三角示范经济区包括乐陵市、庆云县,对接黄三角、接受京津冀辐射,以生态和循环经济为主导发展方向。加快引导区域人口、产业、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城镇密集功能片区集聚,促进城镇化进程与质量稳步提升。

3、促进县域本地城镇化发展。县级单元不仅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更是推进德州本地城镇化的合理单元。充分发挥县(市)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强化县域产业支撑,增强县(市)城区极化带动作用,分类建设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夯实本地城镇化的基础性空间载体。以省级、市级示范镇为抓手,强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深入落实土地、资金等各项扶持政策,促进示范镇产业集群发育完善、城镇规模不断壮大,培育成为县域经济次中心,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按照“遵循自然规律,突出差异化发展”的原则,优化完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布局,有序引导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深入探索就地城镇化的新模式。

4、增强城镇生态文明与绿色建设。生态文明与绿色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把生态文明与绿色建设的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转变城镇建设模式,保护自然生态本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水系、交通要道防护林带为骨干,以区域生态林地、苗圃绿地为重点,构建支撑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市级重点生态环境管制区,按照不同的环境目标导向实施功能管制。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4 结语

当前,德州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才能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从维护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江,尹强,张娟,等.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与政策研究报告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4(2).

[2] 樊杰,曲长虹,周侃,陈东.对云南省新型城镇化特色的探讨与建议[J].城市规划.2014(12).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6

论文关键词:城市化,模式,政策建议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而这种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总结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特点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趋势。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城市化发展水平通常通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测算。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所经历的60年历程的测量,我们看到(见表1),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基于6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方针的变化,可以将我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体制改革下城市发展拉动型阶段(1979年-1990年)、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的城市发展加速阶段(1991年-1999年)、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城市发展阶段(2000年-)。

表1新中国成立后各年城市化水平(单位:%)

(1)城市化水平(单位:%)=城镇人口总数/总人口数

(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4》、《中国统计年鉴200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

图1中国城市化进程(1949-2009)

资料来源:根据表1数据整理

(一)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1949年-1978年)

新中国诞生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主要是围绕工业化有重点地建设城市”的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化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开端。该阶段呈现出的特点是以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城市化水平发展平稳但相对缓慢。一是城市化水平以每年缓慢递增并相对稳定的速度增长(见表1)。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市区人口3949万人,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7.3%,至1978年,城市化增长速度稳定10%-18%之间,其中1949至1957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这得益于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正确的经济发展路线和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二是城市数量有所增加,从1949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98个增加到1957年的140个。三是城市空间布局有所调整,中西部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但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使城市化进程受阻,城市发展十分缓慢。

(二)体制改革下城市发展拉动型阶段(1979年-199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了一系列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其中城市建设方针主要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这一时期尽管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但城市化进程仍进入了快速拉动阶段并取得了积极地成效,其特点表现为城市化人口增长不是工业化带动的,而是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引起。典型的案例是在以外资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东部沿海地区,遍地兴起的乡镇企业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离开土地,进入乡村、小城镇一级的工厂从事生产劳动,形成了我国“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无论是“外资驱动型”的珠三角地区,还是私企壮大的“温州模式”,或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蓬勃发展为特征的“江苏模式”,乡镇企业带来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1989年,全国共有大城市58个(其中特大城市30个),中等城市117个,小城市275个,小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1979至199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8.5个百分点(见表1)。

(三)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的城市发展加速阶段(1991年-1999年)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资金积累、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区、开发区建设以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热潮也使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见表1),城市空间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加速,表现为旧城改造如火如荼;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工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遍地开花;中心商务区随处耸立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土地价格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带来了新的机遇,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制度;政府通过协议,招标或是拍卖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以及基础设施投资注入了大量资本,这使得土地价值和资本分配成为了城市结构优化的依据。

(四)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城市发展阶段(2000年-)

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城乡发展差距的继续扩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使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而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其内涵是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领域就业的自由流动性加大;其实质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中去统筹解决,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使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建设相结合的步伐加快。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市,重庆和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七个部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互动的试点格局,为我国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供经验和示范。至2009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到660个;城市化水平已经上升到46.6%,近5年来,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虽然比前一时期增长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区间(见表1);城市人口持续扩张;并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都市群(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规划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城市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幅度,还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城市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取得较大提高。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目前存在的重大问题

当我们享受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时,也应当认真审视目前我国城市化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

(一)失地农民问题

与城市化在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功能提升和完善相伴随的,是大量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化的宗旨本应是他们户口的城市化、生活的城市化和就业的城市化。然而,为了解决城市建设准备金不足或其他融资渠道狭窄的困难,许多地方政府通常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压低征地拆迁费用支出,这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之后也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更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定。

(二)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来推动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加剧;交通拥堵问题日渐严重;大多数城市都是工业、人口高度集中地区,大量废弃物的产生远远超过了城市环境的自净化能力,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化陷入了巨大的生态困境中。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01亿吨,比2000年增加近11亿吨;城市生活垃圾达到1.54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66.8%,全国将近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全国近一半的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不符合标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2008年在监测的51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1个(占4.0%),达二级标准城市378个(占72.8%),达三级标准城市113个(占21.8%),劣于三级标准城市7个(占1.4%)。北方城市,特大、超大型城市,产煤区的城市空气污染尤为突出。

(三)资源问题

资源供给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资源利用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资源紧缺、浪费以及利用率低下等严峻考验着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水资源来看,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290多平方米,城市化人口的剧增使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幅上升,加上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及地下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城市的空间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655个城市中现在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60亿立方米。从土地资源来看,城市用地的巨大需求与可供土地的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又比上一年度减少29万亩,耕地数量越来越接近18亿亩“红线”。耕地总量的不断减少、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和浪费、城市的粗放式发展等都严重阻碍了城市综合质量的提高和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从能源来看,城市需要的能源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石油和电力。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比上年增长13.9%;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全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

(四)城市发展均衡问题

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总体城市化水平即将达到50%,但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当不平衡。空间上明显地表现为沿海东部地区高度城市化,内陆黄河以北地区中度城市化,内陆黄河以南地区低度城市化趋势。而且,地区梯度差异极大。2008年,沿海和东北地区的12个省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平均城市化率达到61.68%,尤其以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城市化水平最高,分别为88.6%、84.9%、77.23%。内陆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低的如西藏只有22.61%,高的有内蒙古51.71%,跨度很大。河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和新疆不到40%,河北、安徽、湖南、青海略高于40%(见图2)。

图2全国各省(直辖市)城市化水平(2008年)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9》整理

三、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趋势

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化如何妥善解决现存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积极规划城市化未来发展的新模式。以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为代表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如果中心城市的增长导致地区原材料和农产品生产的增长,则增长极会对地区的增长产生“扩散效应”。

城市和地区被看做处于不同地位的经济单元,其中,增长极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其他城市和地区则处于接受扩散的被主导地位,强调中心城市的增长对地区起着主导作用。佩鲁(Perroux)甚至明确提出中心城市的支配作用是经济总体发展所必需的。以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和廖什(A.Losch)为代表的中心地学说则从消费和服务出发,认为小城镇相应的市场区范围决定了它只是日常商品和服务市场的中心,较大城镇则同时是耐用品和较高档次服务市场的中心,依此类推,地区或国家的中心城市必然是规模经济最大的产品或服务业市场中心。中心城市同时具有下级城市所有的市场和服务中心功能。由于高等级城市提供高级别的产品和服务,低等级城市对高级别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只能在高级中心得到满足,因此,下级城镇的经济增长是上级城市增长的基础。

结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本文认为,根据我国各个地区的特点和中国城市化发展现存的重大问题,城市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支持城市间及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共建,引导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辐射边缘中小城镇,形成规模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网络体系”。所谓中心城市,指的是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城市。根据其空间的影响范围,该模式及其影响具体表现为:

第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它具有中小城市无法相比的优越发展条件。中心城市相对于周边中、小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基础设施设施优势等,正是这些优势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二、三产业,人口、人才,原料、资金和科学技术向中心城市集聚,使得中心城市比周边中、小城市具有更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世界城市的发展也存在一个普遍规律-中心城市优先增长。

第二,通过人口和产业从城市向郊区的转移、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向周边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延伸,将中心城市的发展扩展到周边中小城镇,可以有效的缓解和解决中心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交通堵塞等问题。既可大大节省城市建设土地、道路占地土地和其他方面需要的占地面积,缓解城市化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争地的矛盾,同时又可吸纳中心城市拥挤人口,释放中心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该模式将使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在区域统一规划下进行,避免产业无序竞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从而促进城市质量提高和功能完善,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一方面,周边市县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将会起着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依靠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小城市、小城镇随着城市规模、人口的扩大,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和提高,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或大城市,继续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四、推进城市化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城市化的深化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动,我们认为应:

(一)从制度上建立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的机制,着力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户籍、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性障碍,使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到市民权,给予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进城农村人口公平生活的权利。考虑依次开放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户籍的梯度发展政策,逐步放宽直至完全消除户口迁移的限制,以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城市户口迁移政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社会的综合承受能力,最终实现户口自由迁徙。彻底清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各种壁垒,建立起劳动者凭借身份证、技能即可参加劳动市场竞争的就业新格局,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增进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将对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进城农村人口管理全面纳入城市政府的管理体系,使他们能够参与城市政治、社会生活,能够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所带来的子女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社会福利。总之,户籍制度改革同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社会改革结合起来,同步进行,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新体系。

(二)大力发展城际间以及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畅达、宜人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建设。首先,继续推动城市间以及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扩展的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建设高等级的道路,加大公路等级率的提高,强化公路的运载能力,重点发展高速公路的支线。其次,建立适合城市间协调发展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先进交通网络体系,逐步规划建设大容量的轨道交通,降低城市公共交通的使用以及资源耗用和环境压力,在规划线路方案时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中要注重绿化,改善能源质量,考虑交通网络建设对人文景观、文化遗产的影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交通网络的科技含量,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标。

再次,正确处理好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分工协作关系,整合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联动规划,形成以高速公路、城际轨道、铁路、水路、航道为脉络,以车站、港口、机场为节点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合理衔接。最后,通过制定各种交通方式的具体导向政策,明确各种方式的发展方向和适用范围,形成合理共存和优势互补的局面,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

(三)建立健全城市化发展的绿色GDP测量指标体系,依据城市发展类型合理规划城市科学发展的规模,科学估算当地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首先,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法规政策,研究并采用绿色GDP的衡量指标,将环境成本从经济增长数值中扣除,将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城市绿化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减率、市民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纳入到政府官员考核标准。其次,找准城市定位,城市总体规划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人口规模应当研究本地区资源、环境的保障,符合城市定位和产业结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要着重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做到土地使用性质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互衔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都要落实耕地保护要求和政策。最后,大力推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与监测,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合理构建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整激励社会节约资源。在政策上正确引导消费需求,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提升全民整体生态环保意识和素质。

(四)城市之间要以产业的发展为支撑,通过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来实现区域内城镇间的协调互动、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积极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市间经济体制环境、要素市场的统一;政府应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使产业转移有序、合理;建立合作联动的新机制,正确处理好产业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的关系,解决好产业的聚集和扩散;及时制定和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城市政府之间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各方合法权益,使城市之间的合作能够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及时为企业跨城市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配套服务,建立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政府间协调管理机制,形成城乡协调、产业互补、功能优化、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城市网络体系,从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6.

2 叶嘉安,徐江,易虹.中国城市化的第四波[J].城市规划,2006(S1),13-18.

4 杨东平等.《2009中国环境发展报告》[Z],2009.

5 Perroux F.Economic Spa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64), 89—104.

6 Boudeville,J.R.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

7 Christaller,Walter.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Jena:Fischer,English translation by Carlisle W.Baskin[M].London:Prentice Hall,1966.

8 A.Losch.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Jena: Fischer, English translation by New Haven[M].Conn.: Yale Univ.Press,1954.

9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33-235.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7

一、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一)生态城市发展理念逐渐深入贯彻到各城市发展战略中

1994年中国政府继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编制实施《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等一系列指导政策,将生态城市发展理念逐渐融入部级规划的编制和实践中去,指导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许多城市相继制定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开展了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与试点。生态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许多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二)中央各部委出台政策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低碳生态城市试点

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承担低碳试点工作的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未来会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试点省和试点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

2011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报试点应具备5个基本条件。同年9月,住建部、财政部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了《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试行)》,进一步明确了试点示范的遴选、评价和指导工作要求。另外,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指导和要求下,国家已经正式启动了7个绿色小城镇和绿色村庄试点项目,在“十二五”期间,该项目试点范围预计将增加到100个,标志着低碳生态规划项目向小城镇和乡村延伸。

(三)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从1986年宜春生态城市整体规划研究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有230个,所占比重为80.1%;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有133个,所占比重为46.3%;综合上述两种建设目标,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59个,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0.2%。相较于2003年底135个的统计数据增长速度惊人。不难看出,低碳生态城市已经广泛的渗透到了政府倡导的建设实践层面,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

根据用地性质和开发建设模式的不同,有学者将目前国内实践中的低碳生态城市分为两类:一是新建地区的生态城市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和曹妃甸生态城为代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新城建设。但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以盐碱地、滩涂地等未利用地的生态化恢复、改造为主的前提,尽量不占用耕地或实现占补平衡。这一类型的生态城市实践相对受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因此规划设计和建设发展的余地较大,可以通过制定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实现生态城市有关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全方位地开展建设活动。但也存在明显缺点,主要表现在大量依靠政府投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人口集聚、产业集聚都需要依托周边城市辐射力等。目前国内所进行的生态城市实践多数属于这种类型。二是既有改造的生态城市实践。主要是指对原有城镇进行生态化改造,即根据当地的现状发展水平和特色,兼顾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利用适宜的低碳生态技术,逐渐改变原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相对于新建地区的生态城市实践,这一类型的生态城市实践相对推进速度慢、见效慢,时间过程中需要政府加强扶持和保证长期一贯的积极引导。但既有改造的生态城市实践是我国当前更应重点推进的,同时也是未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类型。

二、存在问题

(一)理论层面

低碳生态城市概念混乱,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各学科各部门间在认识程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领域专家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认知和侧重不同,也直接导致国内生态学界没有能够与规划界和其他学科联合起来形成影响更大,使得国内生态城市已有的研究和实践没有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意义。

此外,在研究领域也存在忽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照搬国外理论的现象。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开展生态城市实践活动的前提之一就是保证耕地不减少,尽可能提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如果违反了这个大前提,在破坏自然环境基础上建造出来的所谓“低碳生态城市”反而是对低碳生态发展理念的违背。上海东滩生态城和廊坊万庄生态城就是因为生态城开发占用了农用地等土地性质方面的问题造成生态城建设陷入一筹莫展的困境。

(二)实践层面

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重微观指标设计轻宏观指标建立;二是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三是重新区轻旧城。

目前国内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建设如火如荼,然而都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未出台全国性的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缺乏对实践过程中成功案例经验和失败案例教训的总结,从而使得地方实践工作缺乏规范的引导,导致地方在制定各项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目的不清、导向不明的问题。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动机不够明晰、盲目跟风、以偏概全、一味强调政绩工程的现象。根据调查统计可以发现,提出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数量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时间有着较大的起落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在提出相关的建设目标时,不是完全根据城市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而是一味与政绩考核等因素挂钩所做出的跟风之举。同时,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理解生态城市即为城市景观建设,盲目上马一批包括山水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等仅仅依靠增加绿地面积的所谓生态城市建设,以偏概全地违背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真正内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90.2%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但从其提出的时间和地理分布上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呈现提出时间早、分布密度高的特点,当前开展生态城市实践活动最为积极的多数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城区),如北京、上海、天津、无锡、武汉、深圳等。相对而言,虽然很多中小城镇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一些探索实践活动,但对于生态城市的相关宣传和报道中少有涉及,以至于造成了一种“生态城市等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错误认识。实际上中小城镇,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更需要探索低碳生态发展新模式,避免走传统上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的老路。这些地区的试点经验对于指导未来中小城镇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此外,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也存在盲目关注新城开发,忽视建成区生态改造的现象。一般来讲,新建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见效快,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但在多种因素的驱使下,很多城市在进行生态城市实践时都首先选择“新城运动”,而推动慢、见效慢的建成区生态化改造往往被冷落。殊不知生态城市建设的初衷是尊重自然、尽可能小地干扰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现实中的新生态城市实践却存在着建设选址盲目性大的问题。如国内正在开展的一些生态城市实践,将地点选在自然基底良好的生态敏感区内进行开发建设,不但是对自然环境的极大干扰,同时也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引发连锁性自然灾害的产生,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安全造成隐患,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技术层面

在技术层面,很多地方存在着盲目追求高新尖的所谓环保低碳技术以及盲目跟风上马环保低碳产业的现象,反而忽视了成本和风险控制。如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由于技术新颖很快就得到了国内多个正在建设中的生态城市的青睐,争相引入。尽管此套设备具有全封闭、无需与垃圾接触、投入人力少等优点,但其本身却是一套高耗能的系统,同时在没有得到充分科学论证的前提大范围推广这种动辄投入上百亿元的项目,盲目认为高投入就有高回报,实际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曾经红极一时代表低碳新能源的光伏产业,各地均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然而其生产过程属于典型的三高(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不考虑地方实际一味迷信高新技术产业的做法实际上违背了生态建设的内涵。

三、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将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行整合,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城市建设理念相融合。

二是注重与中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研究借鉴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从规划到实践,从建设到管理,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部分的。但要更加重视与国内实践工作相结合,符合中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国际经验而超越了中国的发展阶段。

三是注重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既要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发展规划做引导,也要给市场留出发展空间。鼓励符合市场规律并能够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要素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四是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低碳生态城市中的作用。重视对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前提是要因地制宜做好充分的科学论证,并精确计算投入产出量力而行,避免盲目崇拜高新精尖技术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违背低碳生态理念中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的初衷。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8

关键词:建筑发展 近郊居住 问题浅议

数据表明,农村未来20年仍将有1.2到1.8亿剩余劳动力,目前进入农村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将近2亿劳动力,总计就是3.8亿农村人口要在今后十几年内大部分逐步脱离土地进入城镇。这将是今后中国多元城镇化道路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既可为大城市发展提供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也可为中小城市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缓解产业升级换代的就业压力。

而当前,城市中心的土地资源已经极其稀缺,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就会有巨大的人口从城市迁徙到郊区,而近郊片区已被国外的经验证明是最适合城市人口居住的片区,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量的居住建筑出现在近郊区域。而现在国内对近郊居住建筑的理论研究还很缺乏,因此,笔者选择城市建筑近郊作为自论题。

一、城市近郊居住建筑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所谓与现在的矛盾,是指在先前较为不方便的环境条件下,对现在居住建筑中的使用者,也就是居民的生活所带来的问题。涉及到交通、经济、教育、文化等范畴,毕竟近郊居住建筑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城市中心的工作个体。此类个体对生活的要求,和近郊的物质文化条件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还是非常强烈的。在发展过程中,工农混杂,城市与农村建设、用地混杂,商业开发性住宅和个体营造住宅混杂,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混杂用地权属不一,居住建筑周边的发展过程也需要去重点考虑。建筑是社会的产物,所以建筑的引导对象,或者说建筑的服务对象不能只是为了建筑的所有者,作为一个更有责任心的建筑师,在对建筑群体进行规划的同时,会注意到建筑群体内部人群和外部人群的交流。当然,这种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风险的,有一个限度,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可能影响到居住区的私密性。

二、与将来的矛盾问题

所谓与将来的矛盾,可能是近郊建筑中最大的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郊建筑,特别是成规模开发的近郊居住建筑片区,对将来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个成功开发的大型居住区,很可能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造就出一个新的城市副中心,或者是卫星城。

在时间的洗涤下,如何保证现在的建筑在将来不会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障碍,这就需要设计者,或者说规划者有着长远的眼光。作为城市中远期的发展、建设用地,如何控制和引导使其不会对将来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真正合理的环境处理模式,应是自然的,低能源消耗,低维护费用,更多的私有的开敞空间,以便让环境和人之间产生更和谐的公生关系,而非单一的服务关系。

三、城市近郊居住建筑的发展走向

1.人性化问题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建筑的走向都是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去运作。在所有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人的需求,然后从中反推出功能的需求,这样才能研究出如何去改进现有的设计形式去更好的满足使用者对生活的态度。

在设计与建造乃至后期的服务过程中,更注重人的感受,为人服务。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价值空间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提高服务。在每一个行业当中,都可以容入服务的意识,这样就会使得社会更关注行为个体的感受。社会的运作过程,就是在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个体对于生活的要求。劳动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劳动是否为社会所认可。而抱着服务社会的态度,在满足基本功能条件的前提下,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更需要注重人在生活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要求和意愿。而近郊作为一种条件较为宽松的保证,使得这些要求和意愿,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从构想的生活模式入手,去设计和规划人在工作以外的生活过程。建筑是容器,生活是水,虽然容器只要可以容纳得下水就可以被称为可用的容器但是如何最精简、节约地创造出最多彩的生活方式。正是我所希望引发的思考。

2.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问题

城市发展建议范文9

关键词:建筑发展 近郊居住 问题浅议

数据表明,农村未来20年仍将有1.2到1.8亿剩余劳动力,目前进入农村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将近2亿劳动力,总计就是3.8亿农村人口要在今后十几年内大部分逐步脱离土地进入城镇。这将是今后中国多元城镇化道路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既可为大城市发展提供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也可为中小城市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缓解产业升级换代的就业压力。

而当前,城市中心的土地资源已经极其稀缺,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就会有巨大的人口从城市迁徙到郊区,而近郊片区已被国外的经验证明是最适合城市人口居住的片区,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量的居住建筑出现在近郊区域。而现在国内对近郊居住建筑的理论研究还很缺乏,因此,笔者选择城市建筑近郊作为自论题。

一、城市近郊居住建筑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所谓与现在的矛盾,是指在先前较为不方便的环境条件下,对现在居住建筑中的使用者,也就是居民的生活所带来的问题。涉及到交通、经济、教育、文化等范畴,毕竟近郊居住建筑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城市中心的工作个体。此类个体对生活的要求,和近郊的物质文化条件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还是非常强烈的。在发展过程中,工农混杂,城市与农村建设、用地混杂,商业开发性住宅和个体营造住宅混杂,城市工业和服务业混杂用地权属不一,居住建筑周边的发展过程也需要去重点考虑。建筑是社会的产物,所以建筑的引导对象,或者说建筑的服务对象不能只是为了建筑的所有者,作为一个更有责任心的建筑师,在对建筑群体进行规划的同时,会注意到建筑群体内部人群和外部人群的交流。当然,这种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风险的,有一个限度,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可能影响到居住区的私密性。

二、与将来的矛盾问题

所谓与将来的矛盾,可能是近郊建筑中最大的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郊建筑,特别是成规模开发的近郊居住建筑片区,对将来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个成功开发的大型居住区,很可能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造就出一个新的城市副中心,或者是卫星城。

在时间的洗涤下,如何保证现在的建筑在将来不会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障碍,这就需要设计者,或者说规划者有着长远的眼光。作为城市中远期的发展、建设用地,如何控制和引导使其不会对将来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真正合理的环境处理模式,应是自然的,低能源消耗,低维护费用,更多的私有的开敞空间,以便让环境和人之间产生更和谐的公生关系,而非单一的服务关系。

三、城市近郊居住建筑的发展走向

1.人性化问题

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建筑的走向都是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去运作。在所有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人的需求,然后从中反推出功能的需求,这样才能研究出如何去改进现有的设计形式去更好的满足使用者对生活的态度。

在设计与建造乃至后期的服务过程中,更注重人的感受,为人服务。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价值空间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提高服务。在每一个行业当中,都可以容入服务的意识,这样就会使得社会更关注行为个体的感受。社会的运作过程,就是在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个体对于生活的要求。劳动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劳动是否为社会所认可。而抱着服务社会的态度,在满足基本功能条件的前提下,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更需要注重人在生活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要求和意愿。而近郊作为一种条件较为宽松的保证,使得这些要求和意愿,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从构想的生活模式入手,去设计和规划人在工作以外的生活过程。建筑是容器,生活是水,虽然容器只要可以容纳得下水就可以被称为可用的容器但是如何最精简、节约地创造出最多彩的生活方式。正是我所希望引发的思考。

2.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问题

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与资源环境提供的有限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是一种互动过程。

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包括:(1)可持续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充分发展的经济能为居住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提供永续的支持;(3)可持续社会发展,培育和引导建立为所有人们提供认识社会、交流文化以及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机会;(4)公平的社区管理体系,确保所有的居民在社区服务以及对政策的发言权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由要素向系统化,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居住区予以相应的关注与努力,以不同的发展战略应对不同的居住区。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境。

3.公共交通便捷化问题

城市近郊居住建筑的发展最大的阻力在于交通。毕竟城市近郊居住建筑最大的服务对象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工作的人口。而此类人对近郊居住建筑最大的不满在于每天往返于居住地和工作地点的交通时间及交通费用的投入。对于城市近郊而言,市政道路体系已经是非常完善,毕竟对一个城市的开发而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是走在城市开发的最前列,因为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扩建或改建,都比在城市初期对其的基础投入,要困难许多。

4.居住区规模化

自从出现了近郊区住宅,近郊住宅的规模化发展趋势已经日趋明显。为了保证自己提供的居住建筑产品在服务配套设施上的完备,为了保证自己的住宅建筑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便利,各个开发商都愿意在同一片区域内尽可能大的进行规划和统一开发,只有成规模的开发和建设,才能保证其建筑产品的配套及服务设施的完备。而几个相临近的大型居住提供项目的开发,在经济上带动了一个城市片区的发展,就是所谓的地块人气的上升,从而带来大片的利润空间。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