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7 16:38:32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1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公共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服务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城市与城镇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其中,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即“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1]———是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增强发展能力所必不可少的专业人才。然而,行政管理专业作为社会科学学科,普遍地在理工科大学的整体发展中稍显滞后,与同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相比,在专业建设历史、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设计、专业实验与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必将为其培养服务西部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鉴于此,笔者选择以专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作为突破口,在对西部地区多所地方性理工科大学(1)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二、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重建与发展,行政管理所属的公共管理学科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要学科之一。目前,国内许多大学都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而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东、中部知名高校相比,在学科建设历史、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实力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本文选择了10所设有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为分析对象,包括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四川理工学院等,通过对其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前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所开设的核心课程基本上与东中部地区的一流名校一致,而且政治学类和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明显多于其他类别课程。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意个别大学的特殊之处: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重视法学类课程,开设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经济法、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主要课程。此外,也有部分高校的核心课程中没有法学类课程,如重庆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电子政务的安全与认定、网络操作系统、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电子公文及档案等主干课程;⑶重庆理工大学确定了现代秘书方向,并开设了商务秘书实务、策划学等课程。

三、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前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一)核心课程体系存在趋同化现象,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不够鲜明作为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其多数文科专业的建设工作普遍处于起步不久、发展滞后的阶段,与全国范围内同一学科发展良好的大学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与本校诸多优势理工类学科相比也有着明显的差距。针对行政管理专业,许多大学更是在最近十年、甚至五年内才开始兴办。因此,该专业的课程体系难免会以东中部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历史长、科研教学实力强的一流名校为榜样来进行设置。东中部地区的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与西部地区正在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客观上存在着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不同。尤其是当前西部大开发进入到第二个十年的关键时期,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更应该立足当地实际,为西部地区培养更多优秀的、留得住的专业人才。因此,如何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科学、合理的定位,如何能够体现出本校该专业的特色,是我们优化课程体系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二)基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实践技能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里更加突出基础理论类课程的重要性,而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实践技能类课程的关注。而作为交叉学科诞生的行政管理专业,自身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非常鲜明,理应注重专业人才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作为以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人才见长的理工科大学,更应该在重视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为西部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行政管理人才。同时,在基础理论类课程中,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的比重相对于管理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等课程而言要大一些,有些高校的核心课程甚至没有包括法学类、政策学类课程。作为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而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的地区、部门、层级等情况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培养适宜于基层地方政府建设和企业等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而理论性较强的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课程的比重较大,则易产生“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另外,无论在政府部门还是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均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政策学等学科知识作为重要的支撑。由此,笔者认为,重视基础理论类课程,而相对忽视其他学科,尤其是对提高行政管理实践应用能力有重要作用的学科,一定程度上会给本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核心课程定性化取向明显,定量化取向不突出我们知道,理工科大学一般以工科为主干学科,并且以相关理科为支撑学科。其培养的学生主要具有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的应用能力。因此,“具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等就成为理工科大学培养人才的主要内容。理工科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理应学习和吸取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长处,突出“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同时,随着行政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方向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日益深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定量分析和工作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数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仍然过多地倚重抽象理论,定性化取向明显,定量化取向不突出,相关课程数量较少,主要有政府经济学(含公共经济学,8所)、经济学(6所)、社会统计学(4所)等几门定量类课程。作为理工科大学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如果缺乏“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特征鲜明的定量类课程,既无法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行政人才量化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要求,也无法体现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特色,从而失去相对文科类大学而言的比较优势,并最终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就业。

四、优化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一)在深入分析区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以指导课程的设置如同当前中国东、中、西部区域间存在着现实的发展差距,我国高等院校的地区间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当前,我们无法要求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向中国一流名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看齐,无论是在办学“硬件”,还是在“软件”方面,二者都存在着现实的差距。因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西部地区政府管理、企业发展以及公共事业单位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对本校办学特色的准确把握,从而确定出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作为立足川南、面向四川、服务西部的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无论是生源地还是就业地区均具有典型的“西部”特征。而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又一个十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无论是城市、城镇还是乡村,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上升均成为该区域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该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紧密地把握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培养能够立足西部,扎根西部,服务西部,推动西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不断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而有效地指导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

(二)在系统把握本校办学历史和特色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西部地方性理工科大学历史上均以某一类理工学科作为发展的重点和基础,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优化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在系统地把握本校办学历史和优势理工类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行政管理学科天然的复合性、交叉性特征,在本学科基础课程规律化发展的同时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作为由原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专等三所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理工科大学,合并之初所创建的行政管理专业既可以依托原有的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学科平台打好专业建设的根基,又可以借鉴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理工类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既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的人文素养,又注重培育其科学精神,形成“基础扎实、文理兼融、能力至上、发展多向”的办学特色。一方面,理性地对待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容易形成的“单一政治学取向”或“单一管理学取向”,应“注重在多学科综合走向上创新”[3],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某一类学科的取向之中,应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地将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政策学类等课程包含其中,突出行政管理学科的复合性和交叉性特征;另一方面,广泛地学习自然科学思想,合理地加强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锻炼,通过对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科技创新等相关课程的了解和把握,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其将来在地区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发展管理等实践领域打下基础。总之,在培养该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当体现出开放性的学科特征,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三)克服基础理论类课程比重大、定性化取向突出的问题,在核心课程设置上体现“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发展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同时,它又是根植于政治学和管理学两大基础学科之上并融合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基础理论轻实践要求”或者“重定性轻定量”等思路都是不足取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地方性理工科大学一般都以“重基础、强实践”作为自己的办学指导思路,强调培养能够服务具体生产领域的应用型工程人才。由此可见,在此类院校中建设行政管理专业,更应该强化“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帮助学生主体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综合能力。这样既很好地体现了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又能够满足西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兼顾学生主体的就业要求,可谓一举多得。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笔者认为,为了体现“基础与实践并重”“定性与定量兼顾”的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合理地安排基础理论类课程与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尤其是需要适当地增设定量化课程。鉴于学分制的具体要求,包括课时数和选课学生数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很难将所有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学习需要的课程都开设出来。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减少基础理论类课程的比重,相应地增加实践技能类课程的比重,或者采取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途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具体可以做到:

(1)保持原有的核心理论类课程(包括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市政管理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并有效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课堂讨论、学习型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增强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例如,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地采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型小组,并分别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

(2)适当地增加定量类课程,尤其是面向西部基层地区培养行政管理人才,更加应当重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定量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例如,可以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等,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设有关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城镇开发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

(3)依托理工科背景优势,合理利用和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搭建行政管理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实践技能类课程所占的比重,重点关注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环节。一方面积极争取学校资源支持,推动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比如构建电子政务实验室,为电子政务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统计学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等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共建校外实践基地,让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深入城市政府、街道、社区等公共事务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一线去学习和锻炼,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激发专业探索的兴趣;同时邀请政府、司法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开设讲座或直接参与讲授实践性强的课程(比如行政绩效评估技术、公共预算和部门预算编制技术、政府部门会计技术、政府部门审计技术、谈判分析等[3])。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2

台湾地区行政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最早开始于1962年政治大学的公共行政及企业管理教育中心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计划,对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编制出一套公共行政领域课程,但课程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政治学领域师资的影响。因此,在台湾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初期,仍处于寻求学科地位的科际领域整合的状态,公共行政领域相关课程数量不多,政治学领域仍主导着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不能突显行政管理的特征,课程变化不大,以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为例,一直到1987年,课程都不曾有大幅度变化。但2001年以后,台湾地区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出现明显的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两类教育并行发展的现象,学科领域也开始朝多元发展模式扩展。2002年,江明修教授进一步分析台湾地区行政管理学科11个研究所必修、选修课程,以及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1991-2002年的必修课程,并比较年代之间的课程差异,说明公共典范(强调社会关怀)与传统典范(强调内部功能)课程领域设计的差别,研究结果指出台湾地区行政管理课程具有相当多元、开放和时代性特征,公共性课程仍有增加的空间。2003年5月,台湾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务系所联合会(TASPAA)成立,不但有效带动台湾行政管理学科的学术与教育资源整合,更为台湾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教学方向和目标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沟通平台。

台湾地区的行政管理学科历经近六十年的发展,逐步整合了行政管理相关学科,成为一个专业的学术领域,同时,通过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来实现学者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经验积累和传承,使行政管理专业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客观地讲,与有着多年积累的台湾行政管理教育相比,我们还有一段距离。笔者希望通过对台湾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其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类型、各类课程分布、课程设置特点等,为大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查样本及研究方法

笔者以台湾所有设立本科层次的行政管理学系或公共行政学系的10所综合大学为样本,包括5所公立大学和5所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分别是暨南国际大学、台北大学、台南大学、东华大学、政治大学,私立大学分别是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大学、世新大学、东海大学、淡江大学。

由于台湾各高校把课程信息公布于网站上已是招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大学网站上的课程体系资料足以代表样本高校相关学系课程设置现状,因此将样本高校的网站作为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样本高校相关学系课程基本包括通识课、共同必修课或校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四种。笔者主要以台湾各高校2012或2013年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其中的专业必修课(包括院定必修和系定必修)为分析单位。笔者通过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对样本高校相关学系的课程进行分类探讨。内容分析法是通过对内容的分析以获得结论的一种 研 究 手 段。美 国 学 者 波 纳 特 布 里 森(BernardBerelson)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手段。这几十年中,内容分析法在社会人文科学的任何领域,包括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历史、与语言学等,内容分析法都曾被大量使用[4]。

三、数据资料分析

(一)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笔者对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各类课程的学分分布进行收集整理,其中,因为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的4个群组都单独安排了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因此与其他高校相关学系一起参与统计。最后,笔者共统计13组数据,包括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的4个群组和其他9所高校的相关学系。在统计过程中,我们使用公式CD = Mi/S(Mi表示各类课程的学分;S表示样本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总学分),来反映通识及共同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分布情况。由于样本高校和群组的某类课程的学分设置以及课程总学分均未必相同,因此不能直接比较不同高校间各类课程的学分,但可以通过上面公式转换后的数值来比较。另外,各样本高校的选修课安排各有特色,学分规定不一,因此只进行文字说明。

关于不同高校各类课程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相似点

(1)课程教学体系基本相似。各样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几乎都建立了包括通识课、共同必修课或校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四部分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

(2)总学分相似,都在130学分左右。

2.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不同点

通识课程及共同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最高为34%,最低为19%;专业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最高为58%,最低为21%;选修课安排都不完全相同。

(二)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情况

1.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中的各类型模块分布情况

基于行政管理专业复合性、跨学科性的学科特征,样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各部分课程的分布差异明显。笔者把所有样本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86门专业必修课程分为十大类型模块进行统计分析,其课程模块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有大量专业课程来自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课程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模块中的平均比重大约74%,充分体现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复合型、跨学科性特征。样本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清单及分类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政治类 政治学、西洋政治思想史、国家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地区政府与政治经济类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台湾政经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财政学、政府预算与财政、公共经济学法律类法学绪论、宪法、中华民国宪法 、 中华民国宪法与政府 、宪法概论、行政法、民法概要、刑法概要、行政与刑法、行政与民法社会类 社会学、全球化与社会科学专題管理类管理学、组织理论与管理、行销管理、组织理论与行为、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题研究、数的推理与管理行政与公共管理类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治理哲学、公共管理、行政学、非营利组织管理、比较政府、人事行政、政府人事管理、财务行政、地方政府、行政伦理、公务伦理、科技资讯与政府、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全球化与国际事务、都市与地方政府、跨部门治理、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地方政府与自治、都市计划与行政、技能与策略、行政管理专业英文导读、行政资讯管理、行政统计学、政府预算公共政策类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概论、政策分析、政策规划与分析、政策执行与评估、政策专题研究研究方法类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概论、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行政学方法论、行政学研究方法技能与应用类 行政实习、专题与实习、实习与演练、统计学、应用统计、应用统计学、应用心理学、民意调查其他 环境与永续发展、会计学、逻辑与推理、进阶英文素养、逻辑

(2)除行政与公共管理类课程以外,法律类课程的比重相对较大。根据对各类课程在总学分中比重的平均值统计,除行政与公共管理类课程占26%以外,法律类课程占17%,经济类课程占10%,管理类和政治类都为9%。这一统计结果与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严重的政治学和管理学取向不同,法律类和经济类课程在台湾更受重视。另外公共政策类、研究方法类、技能与应用类课程的比重也相对较高,分别占到8%、7%、7%,大陆地区这三类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分别占4%、1%、19%说明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对这三类课程,尤其是公共政策类、研究方法类课程相对重视。

(3)不同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各有侧重。通过对各样本高校各类课程的学分比较,除行政与公共管理类课程以外,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和暨南国际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系比较重视政治类课程;台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东华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淡江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等比较重视法律类课程;中华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和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等比较重视管理类课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和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的两个群组等比较重视经济类课程。

2.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课频率分析

我们使用公式CF =f/N(f为某课程在所有学系和群组中的开设次数;N为开课学系和群组的数量)计算开课频率,CF越高表示该课程开设次数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课程较重要,这里取CF=40%作为开课频率较高的临界值,因为这意味着在样本高校中最少有6个学系和群组开设某具体课程。为使统计不受具体名称影响,把教授内容相近而名称不同的课程作为一门课程进行统计,包括: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概论2门课程,统一称作公共政策课程;中华民国宪法 、 中华民国宪法与政府 、宪法概论、宪法4门课程,统一称作宪法课程;组织理论与管理、组织理论与行为、组织理论3门课程,统一称作组织理论课程;政府人事管理、人事行政2门课程,统一称作人事行政课程;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法、社会科学方法概论4门课程,统一称作社会科学研究法课程;应用统计、应用统计学2门课程,统一称作应用统计课程。

经统计,所有样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共有75门专业必修课,有13门课程开课频率高于40%。其中,行政学、行政法、经济学、公共政策、政治学5门课程开课频率达80%以上,说明这5门课程在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最为重要。另外,所有75门专业必修课程中只有13门开课频率高于40%,说明其他62门课程开设的学系和群组均少于6个,可以反映出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的差异明显,这与前面的统计分析相印证。

四、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由于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以及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上述调查统计,笔者认为,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进行三个方面调整。

1.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多元发展

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体系、课程类型侧重、具体课程设置等方面差异明显,呈多元发展现象。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也对高等教育各类院校,各个专业多元发展提出必然的要求。2009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主客观条件,明确专业定位,打造具有本土特征的专业课程,实现课程设置多元发展。

2.以学生为本,实现分类培养

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都实现了选修课模块化设计,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实现人才分类培养,选修课安排方式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大多高校选修课比例超过30%,有些甚至超过50%。而在大陆,有调查显示,高校选修课所占比例最高仅达35%,最低不到10%,而且范围窄,无法实现学生自由发展。为此,大陆行政管理专业应根据高校各自不同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在专业选修课及任意选修课程中设定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素质、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保证学生有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我设计空间,这样在学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3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行政管理学》是高校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该门课程,其中不乏一些专科层次的高校。《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课程,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相应的基础理论,同时也包含着较多应用型的内容,具体包括行政学基础理论、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决策、办公室及机关管理、公务员管理以及行政礼仪等等。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1.《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介绍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国内外行政改革和实践的了解,树立学生的行政意识,提高学生的总和素质以及运用行政管理知识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既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又善于动手操作的初级行政管理人才。

2.《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1)理论基础教学

帮助学生了解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行政权力的来源与行政体制、行政组织的理论和具体职能、行政领导的方法和艺术;熟悉行政决策的过程、行政监督的类型和过程、行政效率的测量与评价、中西方行政改革实践;等等。

(2)实践能力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办公室及机关管理流程、办公设备的使用、公务文书的撰写、行政礼仪常识、行政协调与沟通常识等等。

二.专科学生学习特点

(一)理论基础较弱

相对本科层次的学生来说,专科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接受能力普遍不够突出,理论素养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因此,在课堂学习中,专科学生对课本内容尤其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兴趣缺乏,注意力较难集中。以上因素容易造成教师课堂讲授效果不佳,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二)实践型就业导向

与本科、研究生阶段偏重理论研究能力不同,专科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操作型人才,而专科学生在就业方向上,大部分也选择的是应用和实践型岗位。为适应这一特点,教师在面向专科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重点。

三.当前专科层次《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专科层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实践训练,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激发。陈旧的教学理念并不完全适合专科学生的学习特点,专科学生理论基础弱,但动手能力较强,应当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其实际操作的技能,着力打造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采用教师全程讲授的方法,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手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尤其专科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强师生互动,更多采用实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针对专科学生的《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针对专科学生自学能力较弱、对理论学习较为抗拒的特点,《行政管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感官体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上通过运用一些真实案例、模拟真实情境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方式,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

(一)案例教学法

《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是政府行为,学生对政府部门的了解不多,一些问题较难理解,此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辅助教学。在案例的选取上,尽可能选择近期发生的、离学生生活较接近的事件。例如在讲解“行政决策实施的前期准备”时,选取当地取缔城区非法营运三轮车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这一行政决策实施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行政相对人的宣传和告知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等,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小组作业法

在对“行政礼仪”这一章节的内容的处理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小组作业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4人一组,小组成员选择一项行政礼仪在课前进行学习和准备,每次课堂预留时间让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对所准备的内容进行讲解。有的小组选择传统的讲授方式,但更多的小组加入表演环节,将行政工作当中涉及到的礼仪常识用正面或反面的方式演绎出来,生动直观,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有助于自身和其他同学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情境模拟法

情境模拟方法是通过情景的虚拟和再现,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模拟操作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主要将此方法运用在“办公室及机关管理”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实践当中。在情境模拟教学中,设计行政办公室及机关部门的日常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来访客人的接待、公文收发的流程、会议的组织、档案的整理等等,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了解工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出现的失误,提醒其正确的工作方法,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对课程内容的实践部分进行学习。

(四)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

在《行政管理学》课程的传统教学实践中,讲授法一直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较少。针对专科学生对理论知识较为抗拒、课堂注意力较难集中的特点,除了使用内容丰富的PPT课件以外,还可以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例如在向学生介绍“两会”常识时,可以选取电视媒体制作的专题节目进行播放,其中包括有提案提交程序和会议流程的动画演示、对代表的访问、专家学者围绕特定问题的讨论等内容,这类节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普及性质,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枯燥的理论知识赋予一定的趣味性,易于学生理解。如果课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如新加坡电影《我在政府部门的日子》就生动地表现了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遭遇的协调与合作问题,观看过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在学科实验室中引入模拟政务系统,让学生在亲自操作过程中熟悉电子政务系统的各项流程,通过这一方式的学习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作者简介:伍美玉,(1984.02—)女,广西贺州人。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承担《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研究方向:公共政策。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行政管理;行政法学;教学改革

在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门类的一个分支,行政管理的对象体现在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主要基于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甚至各类企业当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行政法学作为应用性法学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但从我国高校教学的普遍现状来看,行政管理专业的行政法教学存在困境,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行政管理专业行政法课程的目标定位

行政法学内容体系兼具行政管理属性和法学属性,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关系之一,行政法具有维护行政管理秩序、规范与控制行政权的行使、预防和解决行政纷等作用。因此,行政法学是一门结合了行政管理学与法学相关理论的课程。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步伐的前进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倡导,行政法学不仅是高校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名称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同时也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行政法是我国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部门法之一,与《民法典》和《刑法》相比较,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因而至今难以制定全面的统一法典,行政法律规范的法律形式在数量上也最多。行政法学是普通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最难学的一门课程,而且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通常放在一本教材当中,教师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讲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我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所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行政权行使行为的依据以及培养运用行政法知识依法行政、依法维权、依法处理行政纠纷的能力。长期以来,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行政法教学从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甚至考核方式基本借用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例如,笔者所在院系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我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所有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根据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看出,行管专业行政法教学目标与法学专业的行政法教学目标差异并不大,甚至语言范围更为宽泛。而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自然应从行管视角去定位,需要贴合行管本科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实际需求。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组织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以及自身内部的一种管理活动,也称为公共行政。基于“公共行政”视角,行政法学的教学目标显然应该更加关注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包括行政主体合法、羁束行政行为合法性、行政程序合法,以及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合理性等具体行政法内容。因此,行政管理专业行政法学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及教学目标设置应该注重回答行政法律规范的“为什么”以及“怎么样”运用。行政法学课程的应用性极强,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教育显然不符合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行政管理专业行政法教学存在的困境

(一)行政法学内容庞杂、课时数量比例不足

行政法的特点从形式上来说,没有统一的法典、法律规范数量繁多;从内容上来说,涉及领域广泛、易于变动更新。首先,行政法涉及公共生活每一个领域,行政相对人的每种行为都可能需要行政法的调整和管理,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常常并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或者同一个法律条文,呈现与其他部门法不同的融合交织状态。其次,行政法律规范更新频繁,具有一定前沿性,课程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共同开展。另外,行政法学课程与法学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相比较而言,行政法内容较为抽象,所涉及的行政主体对本科学生们来说较为陌生、距离较远,特别是相较于其他法学科的教学案例,行政法案例显得杂乱、枯燥,与学生们日常生活关联不大。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法律基础和法律思维的法学专业学生来说,都认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理论框架和其他部门法学的理论框架有较大区别,需要重新转换思维进行理解,那么对于前期法律基础几乎空白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来说,要理解行政法原理以及行政法律规范背后的意义则更加困难。如上文所述,行管专业本科生与法学专业除了选用同样的行政法教材之外,教学大纲以及考核体系也几乎一致,但课程安排时间却有差别。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该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行政法学课时数量为56学时,同学院的法学专业本科生的行政法学课时数量为64学时。所以,面对本身就法律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更加压缩有限的课堂时间段内,教师很难对行政法学的所有原理架构进行融会贯通地一一讲解,甚至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救济这三大重点部分也无法详细引导。以此下去,学生们由于无法有效吸收相关知识点、没有深入理解行政法对于行政管理而言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教师的授课任务与教学目标之间会出现较大偏差。

(二)法学背景知识缺乏、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一般来说,行管专业行政法课程的先导课程为“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或“行政管理学”。整体来看,行管专业本科生对于法学知识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学生法学基础知识薄弱,不具备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缺乏法律信仰,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都有待提高。因此在行政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较难深入理解行政法的相关概念以及来龙去脉。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对教师挖空心思备课、上课严谨签到并不领情,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不需要成为法律专业人才,不需要掌握法律职业技能,因此也不需要对法律知识理解得那么透彻,并不想像法学专业学生那样在行政法这门课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还有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和狭隘,认为学习行政法仅仅为了获得学分毕业,与未来就业方向没有太多关联。这种想法非常不利于行政法课程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归根结底,还是行政法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清晰使得该课程教学既达不到法学专业行政法教学的效果,又得不到像对一般行政管理课程的重视。

(三)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习效果无法把控

由于教师需要在不太充裕的课时内完成行政管理专业的行政法学教学任务,导致没有太多机会让学生深入剖析行政法教学案例,教师只能以传统教授方式为主。相反,法学专业学生虽然也采取传统面授方式教学,但他们有更多实践接触机会,比如去法院行政庭去观摩、旁听行政诉讼案件,能够亲身理解和感受,这是行管学生学习行政法所不具备的优势。传统讲授方式教学,教师以教材大纲为主线为学生讲解每一章节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内容,学生只需被动接收,偶尔点名提问也仅仅针对个别积极性较高的同学。这种缺乏整体流互动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能够让更多学生甚至是整个班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呢?虽然课堂分组研讨也是一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途径,但在课堂上组织进行会耗费大量时间,不仅耽误了教学进度,而且往往无法得出有价值的讨论结论。

三、完善行政管理专业行政法教学的建议

行政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行政管理的专业需求,适应和运用行政法律知识并服务于实践是该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基于现阶段高校行管专业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纯理论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行政法治信仰

法治信仰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法治环境与法制教育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其中法制教育需要专业教师不仅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导,还要求学生树立法律信仰、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先进理念的倡导者,法律只有被他们从内心真诚信仰才会自觉遵守,才能带动全社会为依法治国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行政法调整的是公共利益,具有公法性质,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行管本科生来说,行政法属于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专业性质来看,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一般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或者公共管理等工作,所以说行政法律知识和相关技能都是他们在工作领域必然所需的。教师应该以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使学生了解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认识这门课程的整体结构框架以及所蕴含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促使行政法治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一种职业理念。

(二)按照专业需求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如前所述,行政管理专业不是培养像法官、律师这一类法律专业工作者,需要对行政法律条文逐一阐释并且注重诉讼技巧的指导。行管专业以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为目的,既然体现在行政法学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那么教师有必要对行政法的精髓和实质——公共行政的法治化目标与过程进行深入剖析[1]。而对于纯理论性的知识可以适当减少,例如有关于行政的法学内涵、不同国家的行政法渊源、行政法学的内涵、行政法学的学科体系以及发展历史、行政诉讼法学等篇幅;同时,要强化指导学生对行政程序的理解,很多学生容易将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程序相混淆。与民、刑律法不同,行政法是一门实践性控制和调整公权力的法,且具有法律规范与法律程序交织融合的特点,程序合法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因此行政程序在行政法实施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对于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赔偿等具体行政行为,教师可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对校内法学实训基地或是校外实训安排,积极创造机会安排学生参与行政案件的庭审,与法学专业合作邀请专家来校讲座,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发现和收集相关热点案例,关注立法动态,到工商、公安、税务、海关等行政机关的办事大厅进行社会实践,通过丰富实践内容以及设计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建立对行政法的真实感受,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三)灵活使用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方法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也是教育部对今后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指向。在此方向的指导下,作为高等教育一线工作者,应该紧跟教育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把握学生所需所求,敢于尝试新型多样化教学方式,将相关教材著作、各类数字学习资源(视频、音频)、各类学习工具(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各式学习方式(微助教、智慧树、雨课堂、UMU等)有机结合成教育融媒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指引者,更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行政法学是一门不仅梳理我国重要行政理论制度又要结合现实案例展开对行政法学相关前沿问题进行探讨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增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与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法治理念,实现行政法学专业理论与行政实践实务的紧密结合。教师如果能在教授该课程时利用信息手段探索合适的教学工具,将讲授与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使行政法学课程兼具实用性、趣味性,则更能提升行管专业学生学习行政法的学习效率。

四、总结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公共管理人才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步骤和实施举措。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本科生的法学教育可以为国家和公共管理机构输送具有法治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行政法作为应用性法学课程,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理论讲解和引导,还应当紧密结合实际、面向现实,注意法学知识与行管专业的需求相结合[2]。在此过程中,充分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理论,使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苏祖秦,张荆红,汤竟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行政法教学[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7-111.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着诸如专业定位有欠准确、培养目标不甚清晰、能力结构较为模糊、就业岗位不够明确等问题,由此导致了能力培养相对不足、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就业竞争优势不彰等后果。相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注重理论功底的扎实性而言,更为强调实践应用性的高职教育,理应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就业发展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上适当调整,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人才培养,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则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中,培养目标的定位,即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是人才培养中首先应当明确的方向性问题,而作为制定培养计划和选择培养手段的基本依据,这一问题也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样界定:“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对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的规定,以及该专业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均显十分模糊、空泛。为凸显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与优势,拟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即培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具备坚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和通晓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等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方面,虽然从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其管理性质、技术性质将逐步增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它的“公共”属性可以淡化,否则将丧失其本身的专业特色。

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官员及其他公共部门服务人员由“官僚”向“管理者”、由传统的“行政”向“管理”和“治理”转变,提倡“顾客”导向以及回应性服务的提供,以服务质量的提高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坚守了作为第一层次的“公共性”价值理念,才能在进行第二层次的“社会问题的分析”时拥有正确的维度,并且在第三层次的“问题的实际解决”中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这要求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公众至上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为此,针对未来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素质的要求,我们有必要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格、知识、文化、心理、能力、方法等方面予以强化训练,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成为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知识体系与技能结构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从目前就业市场来看,在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知识和过硬的实务管理技能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两大培养目标可以拓展:一是着重培养乡镇、城市社区和街道等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也可为上述地区的行政管理人员提供理论培训和其他专项培训。二是着眼于社会对文员、行政助理等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培养具有行政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文员、行政助理岗位所需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倾向于培养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重点培养学生熟悉当前中国的基本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变革中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掌握沟通、协调技巧,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出来的,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专业的基本取向和教育质量。从目前来看,国内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培养学生专业行政能力与技术技能类课程过少,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使得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为加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拟在课程设置上调整和优化其核心课程,并加大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1、调整和优化学科体系的核心课程,增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

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不同,勃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以现代经济学、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工商管理学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行政管理的专业建设应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能力的提高为导向,侧重于管理技术和政策分析因素的训练,构建起“宽基础、活模块”的核心课程体系。

(1)在通识类课程上,通过行政公文写作、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技术、量化分析技术与SPSs软件应用、大学英语等课程的设置,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法律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信,息处理能力等。

(2)在专业基础模块上,围绕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企业行政管理开设多种职业方向类课程,加强实务性、技能性训练。在政府管理方向上,可开设政府财政与预算、公共政策与项目管理、政府绩效评估技术、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学、政务信息管理与政府网站维护等课程;在公共管理方向上,可开设公共政策学、公共财政学、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管理技术、组织流程设计与管理、公共服务市场化技术等课程;在企业行政管理方向上,可开设企业行政管理、企业协调与组织、企业商务管理定量分析、企业文化与形象设计等课程。

(3)在专业核心模块上,鉴于组织、人事、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因而组织、人事、决策方面的课程及其外延课程也就构成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核心课程。

(4)在专业拓展模块上,围绕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企业行政管理开设专升本强化学习专题等继续深造相关课程。如在政府管理方向上可设置公务员考试专题、行政职业能力开发专题等课程。

2、为使学生切身感受行政管理的宏观过程和微观要求。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加强应用型实践课程的教学

(1)围绕实践课程加强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如在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方向上可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又如在企业行政管理方向上可设立相关实验室,围绕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产会计管理等开展相关实践课程的学习。

(2)大力推进岗位实习、挂职力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可在挂靠院办的校内公共管理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校内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可由党群、行政和各教学单位等部门组成,根据校内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学生自身特点实施针对性实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挂职,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是乡镇、城市社区和街道等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机构,还可以是涉及面更为广阔的各类企业。通过岗位实习、挂职,使学生真正接触到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过程,启发学生自觉运用行政管理相关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及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调整,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两大转变,即教学理念要由“以理论灌输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教学过程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此,我们必须确立以认知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以案例实践培养专业素质、以实验室模拟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以基地实习提高岗位适应力的实践教学思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上,各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学科优势,构建起“案例教学实践”、“集中教学实践”、“课外活动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案例教学实践”紧密围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展开,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行政管理过程各环节的熟悉、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教学实践”除了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务信息管理与政府网站维护、组织流程设计与管理、企业协调与组织、企业商务等课程实践外,还包括行政管理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综合知识的实践,藉此掌握相关学科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活动实践”则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竞赛、考察、调研以及岗位实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上,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实训等,使学生通过对大量现实的或虚拟的案例学习与分析,习得并累积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进而培养和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凸显高职院校的特征与优势,案例教学法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虽然在不同时期对案例的选择上应该有所侧重——前期侧重于认识性案例,中期侧重于分析性案例,后期侧重于解决性案例——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却都是一致的,即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为起点、以探寻问题得以解决的对策为主线、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思索和应用为凭借、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归宿。当然,为增强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建立案例教学库,将那些通过有关专家严格筛选和层层把关的具有时代特征、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能启迪学生心智的典型案例归入案例库统一管理。

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上,通过实习实验、模拟操作、现场观摩、案例探索、对抗辩论、方案策划、科研论文写作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和课余时间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文体比赛、拓展训练等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活动、社团活动、行政见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挂职锻炼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分析和研究问题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获取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统一。在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过程中,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发问者,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最终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思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沟通协作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批判性思维。

当然,为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组织教师尤其是专业骨干教师到政府、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学习或挂职,参与其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管理工作,熟悉其管理工作基本流程,从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或学校兼职教授。

综上所述,管理学门类以及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置,以及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更名为“行政管理”并归人公共管理学科,这不仅意味着行政学(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还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此,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我们必须立足于高职教育的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以相关理论和知识为基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J],政治学研究,1999,(1)。

[2]王乐夫,行政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政治学研究,2000,(4)。

[3]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059-2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点强化对学生学涯、职涯和生涯规划引导,以学生成人、成功和成才教育为契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围绕这一任务和目标,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以提高教育质量,“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程的开展即是这一探索尝试的结果,本文将对此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课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推动该门课程的建设和完善。

一、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实施必要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综合体现教育育人和管理育人这一基本理念,其实施需要思想政治辅导员、思想理论课教师和其它教学人员共同协调进行,方可形成教育合力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然而,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却存在着教学和管理相分离,从而使管理和教学过程不能相互取长补短的现象,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如何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教学与管理的密切协调配合,各高校立足于自身特点在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重庆文理学院在也立足于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在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工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此课程的实施体现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寓教于管、寓管于教、教管结合、重在导行的教学理念。

(一)寓教于管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片面强调理论教育而忽视管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课如果仅注重理论教学而缺乏管理实践的支撑最终会导致思想教育流于形式,成为学生应付考试的工具而难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教学中的“知行合一”原则要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之中,通过将理论细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而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之根本目的。“大学生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有机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活动中,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管的基本要求。

(二)寓管于教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往往只注重管理的细节操作而忽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入思考。这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化举动难免会给人留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印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与高校管理活动紧密结合势必会通过“润物细无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转换,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通过将高校学生日常管理要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实现了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对接,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造了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的实施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寓教于管、寓管于教、教管结合、重在导行的教学理念的基本体现,也是高校教学和管理的现实需要,但课程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了一系列教学和课程建设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实施困境解析

“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在实施初期曾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对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抱有热切期待,希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改革思路。然而随着该课程教学探索热情逐渐消退,“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在教学实践中同样涌现了其它思想政治教育课难以避免的教学实施困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对教学效果缺乏直观感受。“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以强化学生学涯、职涯和生涯规划引导为主要内容,专注于对学生的成人、成功和成才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内容设计,主要分为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等几个主要方面。专题教育本为实施课程多元化,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有效形式,然而在本课程专题内容教学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未能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设计,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产生教学共鸣。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疏远感使部分学生觉得“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内容枯燥,从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易出现教学“困倦”。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在实施过程也逐渐形成了单一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从而严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单一的教学形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激情,更缺乏内容探索和理论创新,从而使教学沦为简单的“完成任务”,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单一的教学形式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缺乏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上课成为“应付任务”,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师生教学“困倦”的出现强烈要求改革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方式以进一步推进此课程改革发展。

(三)教学师资相对短缺,课程教学难以保证。“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的开展主要集中于星期天下午或晚上这一时间段内。这使得对从事该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需求大,而愿意承担教学师资力量则比较小,从而出现有限的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的情况。为了维持“大学生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正常开展,教学中不得不实行“大班制”,这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管理难度,更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专题教育需要有专业的师资力量保证,而专业师资建设力量不足也必将影响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在实施中出现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师资相对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本门课程的建设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积极寻求相应问题的应对措施以使此问题早日获得解决。

三、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建设对策

“大学生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实践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和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等问题提示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从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丰富教学形式和强化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建设,方才能真正体现寓教于管和寓管于教的课程建设需要,实现课程教学设置的预期目标。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进一步完善。

(一)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学生行为示范引导。“大学生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以强化学生学涯、职涯和生涯规划引导为主要内容,专注于对学生的成人、成功和成才教育为中心,主要从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法制、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等方面对学生开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内容设计,以注重强化对学生的行为示范引导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和“学有所长”,真正达到该课程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教学目标。

(二)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变传统重知识传授式教学为学生主动探索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互动,将课堂的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转变。通过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丰富的教学形式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课程改革和创新热情,从而消除教师的教学“倦怠”现象,推动“大学生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三)以教学专题教育为中心,强化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该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性保障,也是制约该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瓶颈。“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在教学大纲设计中确立了以专题教育为主要实施形式,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化精品化的专题教育师资队伍是实施该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前提。面对相对有限的师资力量,这需要根据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专业和个人兴趣确定专题教育建设方向并进行集中备课培训,从而集中有限的力量凝练教学精品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本课程教育教学效果。此外,稳定的师资力量也可变“大班”教学为“小班”教学,从而有助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推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有助于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针对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努力,从而有效推动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的进一步建设完善。

四、本文结论

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是实现大学生德育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寓管于教和寓教于管的有机结合,在教育管理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中践行“知行合一”的基本德育理念。”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正是在这一方向指导下所进行的一项有益探索,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和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等问题,这需要我们努力从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丰富教学形式和强化师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完善本课程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课的建设完善将构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重庆文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Z].2011-05-01.

[2]重庆文理学院.《大学生周末思想教育》教学大纲[Z],2010-05-15.

[3]周长友.高校思政教育主体间关系初探[J].改革与开放,2003,(3).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理论课 优势 困境解决途径

《普通高等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下简称《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第一课堂和直接平台。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辅导员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有针对性地破解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一、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

(一)依据充分,职责明确。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条第二款中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简称《思想政治教育意见》)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因此,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的教学是符合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央层面文件的指导精神和具体规定的。

(二)了解情况,因材施教。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相对固定,对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基本概况和个性特征等都有比较全面的把握。这有利于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契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如学文科的同学和学理工科的同学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情感的方法。例如在上形势政策课的时候针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归纳布置作业。辅导员可以让文科的学生通过小组组队表演诗歌朗诵、手抄报、小品等方式进行;而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则可以提倡创作电子杂志、绘画和手工模型等更符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思维习惯的方式,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融教于管,注重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应该是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和知识的自觉运用。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能够充分地发挥寓教于管的角色,在日常管理中自觉地把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融人到对第二课堂的活动指导和日常管理中。如形势政策课中,南海争端问题的内容较为抽象,辅导员就可以指导学生党到军营、舰艇、训练场中去开展参观交流活动,增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性教育。同时,辅导员在第一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的问题作深入地、有针对性地思考,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把握动态,及时调整。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大学生的辅导员一般都相对固定,是在大学期间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教师之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者,有便利的时间和空间资源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能够及时检验学生所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对于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够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和思路,致力于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进而实现把大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二、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

(一)操作性的指引不明确。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条第二款中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另一个作为专门、具体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思政理论课队伍建设意见》)却没有把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的授课资格、课时、课程内容等基本内容予以明确。这就导致在实践中,对于如何平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所辖老师的课程安排没有操作性的指引,作法不一。

(二)职称评审边缘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这两门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往往还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研部门所辖老师担任,辅导员只能担任一部分《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许多辅导员拟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称时经常遭遇到的难题是课时严重不够。这是因为其主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形势政策课课时量极其有限,远远不能够满足评讲师的系列,且会制约高一级别职称的评比。

(三)教学任务确定性模糊。

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不是属于辅导员的一项必须的工作在实践中并没有达成共识。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相比较,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更像是一项兼职的工作。在许多高校的管理体制中,辅导员的工作体制往往等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员,实行白天坐班制。辅导员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般只能在晚上进行。致使辅导员的工作强度非常大。

(四)教学安排被动特征突出。

辅导员在实践中往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后备师资力量,而在课程的安排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一般都是优先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所辖教师。这种被动的课程安排模式很难保证每一位辅导员每一学期都有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机会。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教师身份的认同感不强,制约了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教师系列职称的评定。同时,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实行的统一排课,往往使辅导员所担任的教学对象不一定是自己日常管理的学生,不利于辅导员利用日常管理的优势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另外,课件的制作和考试的方式、内容也统一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实行划一的确定和操作,不利于辅导员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对学生实行针对性强、富有有实效性的教育和考核。

三、解决途径

(一)明确教学的主体地位。

学校的人事部门、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应该严格依照《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把辅导员队伍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中,并依据《思政理论课队伍建设意见》中关于师资方面的要求选取、培养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的常规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对于辅导员中级(含中级)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业绩,而对于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则主要看教学水平和科研力量。对于辅导员而言,评定为中级职称的一般已经从事专职、一线的辅导员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年限,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实务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从中总结出辅导员工作的一些规律和经验。因此,对于中级和中级以上职称的辅导员应该给予其担任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支持和扶助。同时,这也是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能够最终实现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副教授和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必由之路。

(二)细化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定。

学校层面的教务部门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排课、时间安排和形式权力下放到学院,即由教务处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研部门在教学大纲、师资培训、质量监控、科研平台搭建和考核等宏观层面进行统筹、监督和促进。目前,高校中学科差异和细分程度不断增强,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文科以及理科的专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如果继续实行全校课件统一、试卷统一的作法,就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失去针对性和动态性。因此,学院可以根据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间和场地,使辅导员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寓教于管、以教促管。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作为集中、系统、规范接受社会先进性、文明性、进步性思想教育的群体,大学在校期间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责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在大学当中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是骇人听闻的弑师事件、凶杀事件、泼硫酸等事件都向高校教育者,以及全社会发出了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警号。这些也深刻表明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辅导员应该积极地通过寓教于管,在学生课外活动的第二课堂中注意观察、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然后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四)重视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时代特征鲜明、主题深刻、教学手法多样等特点。目前,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也已呈现出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的特点。辅导员应该与其他专任教师经常性开展横向的交流并实现资源共享,如法学院关于一些社会上典型案例的收集可以为全部学院的备课资源;信息学院收集的视频或者设计的课件背景也可以成为公共资源;外语学院提供的外文参考资源或者外国的电影、视频也可以相互参考使用。同时,教师教学风格不尽相同,有的教师侧重旁征博引,有的教师善于互动引导,有的教师侧重逻辑思维严谨训练。经常开展这些经常性的横向交流,有利于发挥辅导员与专任教师队伍的互补优势,也能为建设合理科研梯队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周烁.高校政治辅导员“专业化”刍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2]陈垠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8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和探索国家行政机关或公共组织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行政改革的不断深人推进,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行政管理学要不断深化对政府管理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逐步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因此,该课程的研究内容要立足我国的国情,深人研究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特别是要全面总结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因为课程的教学时数在大多数学校的安排是48课时或是64课时。在这非常有限的时间段里,要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一介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一定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一)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大胆地引进西方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立足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对西方行政管理思想进行合理性的评价,加强对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中国行政生态的适应性分析。实践表明,坚持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格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前提。

2.坚持学科建设的规范性原则。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以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有其特定的范畴和方法体系。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行政管理学知识生产和发展的逻辑,要注意其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规律性,要注意其基本理论问题和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其所固有的规律性。

3.理论教学一定要和中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行政管理学“贵在实用”,它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和行政管理实践结合得非常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这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答案,提炼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行政理论去分析当前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具体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学科内容的调整和完善。根据上面的原则,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作了一系列的调整。从学科体系上看,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组织、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领导、行政权力、行政信息、行政决策、公共财政、行政伦理、政府公关关系、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与行政改革等。在这些基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我们管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政策、政治治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这样,一方面补充了学生在行政管理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让学生对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把握;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理论深度,让他们对政府管理的规律有了更深刻透彻的把握。

2.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在时间的把握上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主要涉及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重点问题也就是行政管理的教学内容或学科中的重点问题。这就要很好地把握每个章节中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时间安排恰当。最好在每次授课时均有个重点,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每一次课的内容。难点问题包括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中的难点和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于理论体系中的难点问题要举一反三,深刻论述和分析,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要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去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政府职能这一章,不仅是整本教材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理解的难点章节之一,是学习行政组织、行政领导、政府绩效管理行政改革的内容基础。这一章节中,重点依次是政府职能基本内容、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历史演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其中最难的就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这一知识点。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上的难点,其实也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结合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要多花时间,灵活交叉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授课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增加行政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突出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举措,以及现实行政管理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政府职能这一章节中,根据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我们都会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关的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内容。在行政组织这一章节中,目前大部分的教材中没有较好地介绍大部制改革的内容,较好的是在教材中提及了大部制这一个名词(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第四版,最后一章提及了大部制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用一个课时或两个课时对我国大部制改革作一番分析。这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探讨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利弊、难点、改革的措施等,真正让学生把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我国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结合起来。在行政领导这一章节中,增加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这一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领导干部选拔的方式,也让他们明白了领导干部选拔的程序、透明性、必要性,等等。另外在这一章节中,也可以适当增加行政问责制的相关知识内容。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节中,补充在我国现行的一种政府工作人员的用人制度,即政府雇员制。在政府公共关系这一章节中,补充了政府危机公关的相关内容。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适当地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另外,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行政管理学不是一门静止的学科,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会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观点涌现。该课程的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授课内容要尽可能地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使教学内容常新。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行政管理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认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范式架构,了解基础的行政管理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行政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的,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改进传统的讲授法,提升教学效果

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最好的教学法就是讲授法。这也是我们当前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相结合进行。所以讲授法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当然,这里所说的讲授法,并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法。而是一种积极的讲授法。首先,要讲清楚。对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原则、理论要讲解、论证清楚,条理要清晰,分析要全面,逻辑思维要周密。其次,要趣味、生动形象。行政管理学并不是一门枯燥死板的学科,在讲授过程中,要旁征博引、深人浅出、举一反三,紧密结合古今中外行政管理的实践,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再次,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激情,语言要生动形象,做到抑扬顿挫,引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徜徉在行政管理学知识的海洋中。在这里,作为教师还要注意非语言行为,增强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最后,要有启发性。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输人给学生,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这种积极的讲授法,有助于改变过去的那种被动式的吸收知识的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二)灵活运用专题式教学法

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与行政管理现实结合较紧密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专题式授课法进行教学。专题式教学,能在某一问题上不断深人探讨下去,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拓展和深化,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及时了解行政管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更是提升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解决教学中难点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专题式教学法要求老师在讲授某一专题前,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思考有关现实问题。根据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专题:当前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及路径依赖分析;我国当前从事行政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行政监督制度有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等。行政管理学中能运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内容比较多,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过多地采用。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是现在众多课程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适宜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另外,本科生甚至大部分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任何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对他们来说,行政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太抽象了,很难理解相关的理论和概念,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弥补学生不了解社会现实、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事实上,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章节都可以有一个到两个案例,案例不宜多,在于精、新、有代表性。最好是和行政管理理论上相关的当前行政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一些案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分析当前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让他们能把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实践结合起来,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收集行政案例,如果有老师亲身经历的案例就更好。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引领者,尽量调动学生分析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案例分析完了后,要编写行政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案例分析完了后,再梳理案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采用课堂式讨论教学法

课堂讨论在行政管理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在讲解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可针对一个讨论主题,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整个行政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多安排讨论课,大概在4次左右为宜。在正式的讨论课之前,首先老师应该精心选择讨论的主题。讨论的主题,可以是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可以是针对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某一现象、某个事例或案例。其次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老师应该把讨论主题布置给学生,提前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问题,做好相关的准备。讨论课时,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人讨论主题,不偏离讨论主题,注意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于讨论的主题的认识能够达到一个更深刻的层面,对于讨论的主题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角色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采用的,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交叉运用。比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往往会运用到课堂式讨论教学法,在专题授课时,会交叉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和课堂式讨论法。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并不是很刻板和僵化的。

总之,我们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所做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从目前实施的效果看,确实极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思政课 课堂教学 课堂管理 教学载体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亦称“三观”)的核心课程。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落实2015年、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近年来,武昌理工学院从课堂教学、课堂管理、教学载体和评价机制这四个步骤入手,深入研究,有效推进,创新思政课教学与管理,实现理论讲授与现实分析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书本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育日常化管理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三讲”同步化

我们认为创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课堂教学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步,决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材中“失踪”,在课堂上“失声”。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三讲”,即依托教材讲理论,联系现实讲“三情”,启发学生讲故事。

依托教材讲理论。党的十以来,大学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教材先后两次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教材的学理性和可读性,体现了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基本作用,讲清教材所阐释的基本理论。我们以课程负责人牵头,组织思政课教师对每门课程教材逐章逐节进行重难点剖析,梳理基本理论要点,形成相对稳定的理论知识点。比如,《概论》中在阐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时,就要着重讲清指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的理论观点。又如,在《原理》中讲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就要讲清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这三者统一的理论观点。再如,在《思修》中讲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时,就要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

联系现实讲“三情”。所谓“三情”,是指世情、国情和党情。思政课教学要体现问题意识,敢于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回答。在讲授基本理论过程中,不能就理论讲理论,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怎样联系实际,就是要联系世界各国的发展走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现实,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比如前面所述,在阐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期的关系时,我们就通过具体的建设成就(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具体数字)说明两个时期各自取得的成就以及它们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也能较好把握历史感,体现现实感。又如,在《纲要》中讲中国革命的道路,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中国革命道路不能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就要向学生陈述第一次大战后国际情况和俄国当时的国内情况,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国情不同,所走道路也就不一样,从而懂得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启发学生讲故事。在讲清基本理论、联系实际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启发学生谈感想即讲故事,只有学生参与了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理论讲授才获得应有的效果。例如,在《思修》中讲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这一内容时,就引导学生谈个人理想是什么,如何去实现。围绕这一话题,大一学生人人都有话说,在讨论中有的学生把大学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作为大学阶段的理想,还有的把考上研究生、考上公务员作为个人的理想,还有的同学说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列出了四年学习的计划,并且把每天的时间安排精确到分钟。这样的讨论和交流,给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激发作用。还如,在《概论》中讲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这一内容时,启发同学们联系家乡实际谈谈提供了哪些物质基础。在讨论中来自湖北丹江口水库区域的同学就讲了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建设到70年初完工的丹江口水库,从过去到现在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以及旅游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优势,进入新世纪,丹江口水库又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 6000万人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丹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通过学生自身讲家乡的事、身边的例子,同学们对书本上理论理解的更深刻。

以上“三讲”在课堂教学是同步进行的,对基本理论要精讲,联系“三情”要鲜活,故事要生动。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把握基本理论。这样,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自主学习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课堂就活跃起来了,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也就浓厚了。正是我们在教学中坚持联系现实讲“三情”,学生对思政课兴趣浓厚,同时,教师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如我校青年教师曾晓辉在讲授《概论》中“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问题时,他结合现实分析了提出的“供给侧”思想。然后,他把这一问题形成“供给侧思想研究”一个研究课题申报,今年获得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

二、课堂管理大班小组化

思政课是解决大学生“三观”问题的,这样课程的教学应当是带有研究性的教学,而不仅仅是宣传性教学。所谓研究性的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寻求问题解决方式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统一的水平。研究性教学赋予了教学新特征,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显然,这种研究性教学一般在小班教学中开展。要在90人左右的大班中开展这种研究性教学,就要对大班教学的课堂管理进行改革。经过近年来对大班课堂管理的探索,我们形成了大班小组化的课堂管理模式。所谓大班小组化就是将每个自然班按6人一组分为若干个小组,平时成绩(含到课情况、作业、提问、课堂讨论、课堂表现等方面)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这样,课堂讨论、师生互动能真正开展起来。这种大班小组化的课堂管理模式突出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考勤便捷化。实行大班小组化课堂管理后,老师对学生再不用一一点名了,各小组组长不到一分钟就将缺课人数报给了教师。

第二,学生团队意识增强。由于平时成绩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个人表现的优劣直接影响小组的成绩,这样有利于增进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平时成绩(如课堂发言、提问、讨论等)是现场打分,也调动了同学们课堂外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内讨论的主动性。

第三,课堂发言更踊跃。由于课堂讨论、发言均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发言可以是一人为主,其他人作补充。对同一问题一般要求1-3个小组发言,这样就无形中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各小组的发言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如《思修》课教师在课堂中增加对一周的时事播报或点评以及“小百家讲坛”的教学环节,由学生对一周来的国际国内重大的时事要闻进行播报或点评。每次安排两个小组播报或点评。各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时事要闻,做课堂发言准备。课堂播报或点评形式多样,有的小组采取单口相声的形式播报,有的用唱歌的形式点评,有的做成PPT图文并茂的加以说明。学生对这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非常感兴趣。又如,《概论》课关于中国梦和美国梦有何区别的讨论,有小组学生手写两千多字的发言稿,有些小组做精致的PPT抢着发言;还有的小组把二者的区别分为历史起源不同、目标不同、实现途径不同三个方面,由三个同学上讲台,每个同学说出其中一点,最后以“你们认为这些正确吗?”提问离场。

第四,“三习题”、“三问”等教学环节得到有效落实。我校所有课程均实行“三习题”和“三问”教学环节,思政课也不例外。所谓“三习题”是指预习题、练习题和复习题。所谓“三问”,对思政课来说是指每个学生每学期要提三个问题。以往大班教学教师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大班学生多,教师无法一一检查学生“三习题”完成情况和回答每个同学提出的问题,而改成大班小组化课堂管理模式后,教师面对的只有20个或10多个小组,教师能够对小组一一检查。尤其是“三问”以小组为单位提问,小组同学问题意识更强,所提问题内容更集中,所提问题质量更高,便于教师集体回答。

总之,大班小组化课堂管理模式,小组长起到了“小老师”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一句话: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

三、教学载体信息化

在教育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载体也随之演变。上世纪70年代以前黑板和粉笔辅以图片、标本、挂图等视觉符号为主的教学载体,已被后来的录音机、电视、录像机、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新的教学载体替代,进入21世纪,无线网络覆盖下的全面数字化技术成为教学载体。在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大脑发育和学习方式日益受到手机、互联网等互动媒体的影响,如果我们的教学载体沿袭传统教学来做,就很难符合网络新生代的胃口。所以,高校思政课要想成为学生受欢迎的课,其教学载体必须推进信息化。2015年、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探索网络教学试点,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组织大学生开展‘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建设一批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载体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在思政课教学载体信息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是构建课程学习网络。为了便于学生有效预习和复习,阅读相关资料,我们建立了思政课课程学习网站,把课程大纲、教材、教案、课件、参考资料以及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表)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在线或下载下来学习。“三习题”“三问”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网络后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预习、作业完成等方面情况。对于“三习”中存在的问题,师生之间可以随时沟通。

二是制作微课。课程网络提供了教学课件、参考资料、教学视频等材料,但这些还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为了创新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把各门课程核心内容制作成微课放在网络上供学生学习。微课教学内容主题突出,教学时间短(一般以20分钟为一个单位时间),教学设计“情景化”,教学案例“典型化”,便于学生接受,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是建设试题库。经过3年多的探索,思政课四门课程都建立了试题库,每门课程试题在800-1000题左右,经过测试,进行了修改,并形成了思政课试题库软件。使用者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可抽出多套试卷。题库中试题分门别类,编有序号,抽取时只需点击序号,试题即被选中,同时附有答案。试题库软件便于学生机考,各种题型分值统计自动生成。思政课期末考试实行机考,目前只进行了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全面推进机考。

四是适度加盟慕课联盟,提高思政课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去年以来,学校把思政课列为推进教学信息化的主要课程,学校投资加入中国大学Mooc联盟,引进清华大学推出的学堂在线Mooc平台。近两年我们全体思政课老师参加了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组织的慕课、翻转课堂的技术培训。采用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开放化,教学信息量更大;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课堂互动,使学生对所学理论更好的吸收内化。

四、评价机制一体化

这里所说的评价机制,是关于思政课“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评价。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特点在于,它既讲究知识性,又注重思想性,把塑造学生“三观”放在首位。因此,对这类课程的评价重在知行统一,就是说,老师“教”的如何,学生“学”的如何,关键看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我校对思政课的评价机制形成了“联动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所谓联动一体化,是指对思政课教学的评价,老师与学生形成联动,思政课部与学工处、团委工作形成联动。学校为这种联动一体化的评价机制提供了管理体制保障,即思政课部、学工处、团委由校党委副书记主管,形成了三个部门工作一条线、无障碍沟通。在管理工作上把学生思政课“学”的效果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挂钩,思政课部、学工处、团委三个部门联合起来对学生知与行统一的考核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主要体现在:一是参与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农村、工厂进行社会调查;二是为学工处、团委组织的“青年领袖班”卓越女性班”等学生骨干班或兴趣培训班讲课,有的还担任这类培训班的班主任。三是指导学生社团活动。

第二,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方式多样化。除了学生在网上对教师教学情况评价以外,学生还对思政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情况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