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7 16:38:41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专业学位教育;免费师范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008-021.免费师范教育硕士实施现状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自 1996 年开始酝酿设置,经过十年的试点,于 2006 年 3 月由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正式宣布转向正式举办,至如今历经了 17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全日制教育硕士硕士、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农村教育硕士和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四种类型。本文主要讨论免费师范教育硕士。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34号)提出:"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通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使免费师范毕业生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为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实行学分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性,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与本科阶段所学课程相衔接,整体设计。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这些要求没有被很好地遵守,免费师范教育硕士的实施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在课程方面。

2.免费师范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结构是 5 + 5 + 2 ( 5门学位课程 + 5门专业必修课 + 2门选修课程) 。以教育管理学专业为例,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规定的五门学位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外语( 含专业外语) "; 五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统计与测量"、"青少年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另加两门以上选修课,如"专业外语"、"学校财务"、"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教育预测与规划"、"管理决策理论与技术"、"教育管理史"、"基础教育督导"、"微机应用软件"、"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教育未来学与发展战略"、"国外中小学教育"、"教育哲学"等。可以看出,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

2.1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存在重复现象。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养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始终存在着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重"理论性"轻"实践性"的现象,例如上述课程中"教育学原理"、"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等都是理论类课程。并且一些学员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课程,这就造成了学习内容的重复。

2.2公共课比重太大,必修课、选修课未能体现专业差异。在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政治、英语课所占的比重很大,大概占了整个课时数的20%。作为研究生教育,要求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并没有突显出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更难以体现对学员提出的"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要求。并且对于英语之外的其他专业,如数学、物理,学习综合英语对他们的教学实践没有实质帮助。从目前的课程设置看,对所有研究方向的教育硕士生来说, 必修公共课程的课内学时数占到整个课程体系课内总学时数的65、9%,具体到某一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课时数仅占总课时数的34、1%。尤其是必修公共课程也相似,没有体现差异性,选修课相对国外来说也相对较少,学生的选择余地小。

2.3课程内容陈旧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教育硕士的课程内容缺乏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生鲜实例,缺乏对学校实际运作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过多关注概念、原则的灌输,而对诸于如何设计课程导入、如何控制课堂教学、如何了解和评价学生、如何反馈等贴近教学实际的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或蜻蜓点水式一掠而过,不能有效指导实践。

教学方法方面,受课程内容、学时安排、教师资质和教学条件等多重影响,目前的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传统的教授方式,即使运用到多媒体授课,但学员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大段的理论灌输,师生间受时空条件限制难以进行有效交流,案例教学缺乏教师亲身实践的鲜活素材而显得陈旧呆板等。

3.对免费师范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建议

教师教育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足轻重的作用,免费师范教育硕士的培养需要合理的课程体系。展望未来,应作如下调整。

3.1切实加强实践课程,在必修课程中减少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增加教学实践课程,把现实中的教育活动的具体案例作为授课的案例,真正的突出实、新,以增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和提高其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合理调整公共必修课程的比例与课程内容,适当降低政治、外语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开设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英语,使用国外学者的文章作为教材,吸收国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方便教师之后的自主学习。调整纯理论的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与内容,增设与时代和历史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

3.3增加专业选修类课程,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机会,满足学生向多方向发展的需要。可以让各个方向的教育硕士选择不同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满足他们各自兴趣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就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要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教师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使之贯彻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而真正能够承担这种探索工作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因此,免费师范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重点,使教师能够在已经观察和积累的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予以理性的升华,提炼出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的教育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移位。参考文献

[1]闫苹,关于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现存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教师.2006(4)

[2] 杨明全、时花玲、王艳玲,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10(7)

[3] 李章泉、王洪松,突出专业学位特色优化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5)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H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13-03

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传播研究基地”资助;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对外汉语视域下的语言实践与地域文化体验创新模式研究”(11D060)的成果。

作者简介:李国慧(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于2007年设立,当时只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5所高校被作为试点培养单位,2009年扩大到了63所高校。这个专业是在加快汉语国际推广,解决汉语师资匮乏的背景下产生的,还是个新兴事物,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我们认为,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是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核心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科定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前沿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重学科的属性于一体;在课程设置上也具有综合性,既要突出实践技能操作,又不能放松理论探讨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具有综合性,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1]为了推进汉语国际化,使汉语尽快走向世界,必须加强汉语师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些环节中,课程建设是关键。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架趋向

虽然我国在专业硕士的培养及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很多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还囿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比如,很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模式几乎完全等同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的培养方式,缺乏实践性、技能性。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课程体系的构建趋向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理念体现开放性

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发展战略由对外汉语教学转向全面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重心也由把外国人“请进来”学习汉语转变为“走出去”推广汉语。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应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反映在课程建设上要灵活多样,具有创新性,不能生搬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在国内教授汉语和走出国门讲授汉语完全是两个概念,社会环境、教学环境、语言环境都不同。国外教学对象学习动机复杂多样,需求也多元化。[2]这就要求我们打开思路,让我们的学习者在知识储备方面、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及技能操作方面做充分的准备,而不仅仅是只掌握汉语知识。

(二)内容组合注重知识性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主要面向对外汉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语专业等一些文科专业的本科生,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理工科学生。因而生源复杂,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差异很大,这就给我们的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3]因此丰富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尤为重要,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1.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论意识,培养理论素养,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梳理整合,转化为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成果,推动教学模式更新,提高教学的科学性。[4]

2.教学知识。包括与教学相关的语言知识、中华文化知识、二语习得知识等,拓宽学习者的思路,完善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走上讲台做充足的准备。[5]

(三)课程设置强化技能性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后将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在世界范围内教授汉语并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在技能上必然要求严格。除了要具备一般汉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外,要精通两门以上外语,还要具有在异域文化背景下推介中国语言文化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素质,更要学会比如剪纸、制中国结、打太极拳等技能。这些能力素质的具备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来支撑。

(四)体系构建突显实践性

教学实践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时限一般是两年(也有少数高校是三年),其中有一年的时间是实习,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获得全面的技能。

(五)整体设计突出跨文化意识

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博晓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在文化传播上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比如仁者爱人、厚德载物等人文精神以及勤俭、孝道等传统美德。更要传播当代文化,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但这些文化因素的传播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这样在异域文化背景下,本着求同存异、入乡随俗、沟通协作的原则,才不会造成尴尬甚至发生冲突。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架思路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因而课程设置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培养经验,梳理并整合了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四大模块 + 一大环节”的课程体系构架思路是比较科学的。具体来说,“四大模块”是指:预备课程模块、核心课程模块、延展课程模块、操练课程模块;“一大环节”指实践环节。以预备课程为先导,核心课程为基干,操练课程为侧翼,延展课程为补充,加上有效的实践环节,将使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体系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预备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以汉语及文化知识为主线,兼顾外语课程,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中华文化、当代中国概况、英语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学习者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细化知识点,比如现代汉语课将细化出四个板块:语音、语法、词汇、汉字,并拓展出一些与汉语国际教学相关联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夯实语言基础。

(二)核心课程模块

主要开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论、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跨文化交际学、外语教育心理学、汉外语言对比研究、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语分技能设课教学等课程。在这一模块中,学习者将系统学语习得与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探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同时学习者还会获得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困惑,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避免在交际的过程中发生冲突和障碍;另外学习者还会有针对性地掌握语言要素及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课堂教学实践做好准备。

(三)延展课程模块

主要开设外国留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分析、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与语言教学、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汉语国际推广专题、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等课程。在本模块中,学习者将系统学习偏误分析理论,通过对不同国籍留学生偏误实例的研究,增强预测偏误、识别偏误、纠正偏误的能力;并在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研究困扰孔子学院的汉语教材瓶颈问题,探讨汉语教材编写的国际视野、教材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还将研究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完美融合到教学中去。

(四)操练课程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主要开设课堂观察与实践、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教学调查与分析、教学测试与评估、中华文化才艺展示等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反复观摩不同课型的教学示范录像,了解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程序,对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进行反复模拟、操练,并对教学活动加以调查分析,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考试命题,更重要的是对中华传统才艺,比如剪纸、制中国结、太极拳、篆刻、书法、民乐等进行训练,为今后开展课外活动做好准备。

(五)实践环节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期间,约有一年的实践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汉办”的考试,被派遣到国外的中小学或孔子学院任志愿者,但大多数在国内实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观摩见习期。走进留学生课堂,观摩优秀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听课前由导师布置听课要求,包括先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听课时认真做好详细记录;听课后整理笔记,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听课笔记”,评析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第二阶段:模拟试讲期。通过前一阶段对不同课型的观摩之后,学生对教学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感悟。由导师选定试讲内容,指导教案的撰写,学生分组试讲,先由学生自评,然后导师评议,个别环节导师做示范。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期。一部分学生通过“汉办”择优考试或是校际交流,去海外顶岗实习;另一部分学生留在学校或联系其他高校及教学机构,在国内顶岗实习。虽然实习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压力,但却是对他们所学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考验。顶岗实习期间要和导师保持联系,每月至少做三次书面汇报,借以把握学生的实习状况。

学生在实践环节始终不离导师的视线,导师要充分发挥有效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R].2007,(10).

[2]许嘉璐,石锓.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热点问题的访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杨金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126—03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与本科教育大不相同。在越南,研究生教育被称为大学后教育,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到2003年,越南有研究生教育培养机构146个,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95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机构116个。越南研究生教育覆盖学科面广,培养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为越南各行各业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根据越南教育培训部2002年号文件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越南招收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主要涉及教育科学、艺术、人文、经管、法律、医学等22个学科门类,其中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270个,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专业404个。

一、越南研究生培养模式

越南研究生培养目前主要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根据招生对象的不同,培养形式不同,培养年限也不同。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相关的规定。

越南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培养科学研究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求接受教育者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具有服务人民的意识,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满足国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越南研究生教育主要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进修班三种形式。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进修班属于非学历教育。根据不同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由于本文涉及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学历教育,因此以下文中出现的研究生教育指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一)培养形式及学制

在越南,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主要对象是从本科考入研究生的学生,非全日制主要对象为已参加工作需要继续深造的人群。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期间全程参加学校的教学安排,而非全日制学生只要能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课程和研究即可,其余时间可自由安排。但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在培养规格上都是一样的,都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同一培养层次中,不同的培养形式所需培养年限不一致,要求也随之不同,招生对象较为灵活,起点不同,学制也有不同要求。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

1.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采用学分制,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完成相应学分(80~100个学分,具体学分要求根据具体专业而定)方可毕业,其中1学分对应的理论学时为15小时。除了理论学时,还有相应的实践学时要求,通常为理论学时的2~3倍。

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公共课程。此部分课程包括哲学和外语两门课程,占总学分的20%。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所有研究生学员要完成哲学和外语课程的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2)专业课程。此部分课程主要为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学分要求上,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学分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技能型研究生来说,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65%~70%,对于注重科学研究的科研型研究生,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50%~55%。必修课程为专业所必需的科目,一般由教育培训部根据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意见统一规定,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而选择修读相应科目,只要所修课程达到学分要求即可。

(3)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入学时即可进行,但要毕业论文的学分则必须在完成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论文答辩之后方可获取。毕业论文分为两类,即技能型和科研型,技能型学分比重为10%~15%,科研型学分比重为25%~30%。

2.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博士研究生教育相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说在课程设置构成方面无太大区别,但要求却比硕士研究生教育苛刻了许多。课程主要也是有三部分组成,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博士专题和博士毕业论文。

(1)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所规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如果学生选择的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那么硕士研究生阶段所修读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

(2)博士专题。博士研究生至少要修读3个博士专业,专题修读形式主要是专题集中学习,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专题答辩,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如果专题答辩未通过的,将进行第二次学习、答辩。

(3)博士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分校级答辩和部级答辩两个步骤。博士研究生完成了(1)、(2)两项的学习并获得学分,且达到其他附加条件(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至少2篇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要求时,方可申请校级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校级答辩,方可参加部级答辩。在完成了部级的论文答辩之后,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即视为全部结束,可获取毕业证书。

(三)课程考核及评价

越南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根据0到10分不同的等级来进行评定,5分为合格,即5分达到考核要求,视为考核通过。

1.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主要涉及课程考核和论文考核。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考核形式多样,总的看来,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写课程论文和考试两种,其中考试根据课程特点又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至少要由两次成绩组成,即每门课程至少要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如果学生出勤率没有达到理论学时的80%的则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若未按要求参加讨论、实践活动,未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平时成绩的,也将无法获得此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考核主要是以答辩的实形式完成,当学生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论文撰写符合硕士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经导师同意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论文写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相应成绩,取这些成绩的平均值即为论文考核的最终成绩。

学生只有在通过了公共课程考核、专业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考核并均达到要求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2.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更多注重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硕博同专业的情况下,硕士阶段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无需单独考核,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题组答辩的方式。

与硕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相比,博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取专题答辩形式,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才视为修读完成该专题。

在越南的研究生教育中,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可以说是最为艰难的一个环节,除了入学时的开题答辩外,还要进行两次答辩:校级答辩和部级答辩。答辩考核方式与硕士研究生考核方式一致。在通过了校级答辩和部级答辩后,博士研究生方可获得毕业论文学分。

与硕士研究生一样,只有通过了各个部分的考核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二、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

(一)重视英语和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信息交流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发展中国家,越南一直比较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英语成为越南从小学直到大学、研究生的主要科目,体现了越南教育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英语已被列为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只有按要求顺利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才能开始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由此,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研究生教育也很重视政治教育,政治课程与英语课程并重。越南研究生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形式多样,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程考核也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笔试和口试两种方法,兼顾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及表达。

(二)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号文件关于《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越南研究生教育不论是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还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对课程教学、考核等主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学术上有个人的造诣。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从专题的答辩到毕业条件设置(发表学术论文方可毕业),都充分体现了对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视。

三、越南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分布不合理

根据越南2002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在22个学科门类中,招生专业数相对较多的学科为人文、社会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医学等5个学科,在这5个学科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154个,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270个)的57%;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255个,占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404个)的63%。而其他部分学科如传媒、计算机、药学、体育、加工制造等招生专业数极少,如传媒硕士和博士的招生专业数分别为7和4,与社会行为科学(26和31)、自然科学(37和49)、工艺技术(37和61)等相比,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越南教育部门应从全局考虑,对研究生招生专业做适当调整,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尽快加入一体化的行列,应增加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的比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研究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越南高等院校特别是培养研究生的高校在越南国内的分布极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河内市、胡志明市等。而在农村或是其他边远山区高校很少,如在越南北部山区只有一所太原大学,整个西南地区只有一所芹苴大学,而国土面积相对辽阔的西原也只有一所大学。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无法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从而不能促进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尽量均衡教学资源在越南全国的分布,国家应在高校分布较少的地区建立更多的大学,同时鼓励研究生培养机构在这些地区实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促进经济发展。

(三)教育投入少

越南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上的经费投入少,人均培养费用低,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规格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质量。同时,越南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不高,国家财政发放的工资约为150万越盾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00多元,这样的收入对于越南不低的物价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越南的大学教师们经常下了班或是空闲时间都到其他学校或是一些培训机构做兼职,以维持正常生活开支。这样,教师们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就变少,影响了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越南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增加高校教师的薪酬,为教师专心教学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四、结论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不论培养的类型、培养的目标及培养的规格,都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培养既要注意深度也要追求广度,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专业。越南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还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国家投入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政府各部门的主观原因,也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因素。面对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形势,越南应结合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改革研究生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科研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 英国教师培训 PGCE 教育硕士

英国教师培训严谨而完备,笔者于2013年在英国知山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对英国教师培训特别是“教育研究生资格证书(PGCE)”有实际体会,通过对比中英两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可以看出英国PGCE培养模式与中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有很明显的差异。

一、招生对象及入学要求

(一)英国方面

以英国知山大学教育学院为例,PGCE学员有如下入学要求:

1.获得英国大学颁发的第一或第二等荣誉本科学位,专业不限。

2.通过“(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GCSE)” 英语和数学科目考试,考试成绩达到C级或以上。

3.通过“(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GCSE) ”科学综合考试,或物理、化学、生物考试,考试成绩达到C级或以上。

收到知山大学PGCE正式通知书的学员还要提供体检证明,确保其达到英国教育部规定的从事教育儿童的体力和智力标准。并且要在警察部门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书(Disclosure and Barring Service(DBS))”,确保能够安全地和中小学生接触。

(二)中国方面

中国教育硕士的报考条件是:具有学士学位,3年以上基础教育工作经历的在职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文化基础课的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只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具有中学一级(或相当的)教师职务。

(三)对比结论

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硕士是针对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招生面有所限制,学习者大多已经取得了教师资格,因此学习动力较英国PGCE学员弱。英国PGCE与英国教育部提倡的“终身学习”相适应,招生人群广泛,PGCE是获得从事教师职业的“合格教师资格证书”(QTS)的一个重要途径,参加PGCE的学员的学习动机强。而且从入学程序来看,英国中小学教育机构非常重视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安全,从教师培训第一关就严格筛选,努力挑选出热爱教学、喜爱儿童、心智健康、严谨负责的人才培养,这些都值得我国教育硕士培训模式学习借鉴。

二、课程设置方面

(一)英国方面

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英国PGCE学员来源丰富,很多缺乏教育学背景和教学实践经验,因此PGCE课程更偏重对学员教育学和教学法的灌输,强调实际教学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以英国教育部颁布的《英国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与教师职前教育要求(2002)》等纲领性文件为依托,课程安排以教育学为主。一年制全日制的PGCE课程分为秋、春、夏三学期,共36周,基本以三大模块构成:“课程/学科研究”、“专业研究”和“校体验”。

(二)中国方面

中国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采取模块设置,模块设置能体现教育知识体系的科学结构,但相对英国PGCE课程设置来说,中国教育硕士课程的专业和文化课程所占比例较大。

以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为例,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专业课占了近一半。其中学位基础课中的专业课有汉语语言文学基础;专业必修课中有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英语教学评估与测试;专业选修课有话语分析、外语教学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

(三)对比结果

我国教育硕士学员基本都有教学经验和教育学背景,所以课程偏重提高学员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PGCE课程设置中对最新教学理论、教学需求的灵活引入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PGCE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吸收教育科学研究新成果,传递最新教育理念、教学法,及时增减课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式,如知山大学PGCE开设在“课程/学科研究”模块下的“低能儿童教学法”,就是针对低能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新开课。英国PGCE课程设置中能快速接受社会的教学需求而定制课程,体现时代性的特点是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值得学习的地方。

三、实习环节方面

(一)英国方面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上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的主张,他在《教育学》一书中总结了六条教学,分别是直观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教学的通俗性和可接受性原则;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由此可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历来为西方教育实践的准则。

PGCE对实习实践环节(placement)非常重视,每个学期都有实习安排,目的是增强非师范学员对教学的直观感悟,培养责任感和事业心。每学期的实习环节是学员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及国家大学教育和领导局(National College for Teaching and Leadership)共同制定的《教师入职培训》(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ITT)中对师范生“学校体验”有明确规定:一年制的早期、小学和中学教育研究生学历资格证书课程中,总学时为36周,实习时间分别为18周、18周和24周。

以知山大学教育学院PGCE中“早期教育(PGCE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为例:秋季从9月到10月,每周两天在大学里学习,其余三天在幼儿园进行教学观摩(Enhancement Placement),参与课堂管理,辅助课堂活动; 11月到第二年2月为冬季学期,学员全部在幼儿园实习,其中实践上课占总时间的40%,结束时提交实习报告; 第二年3月到7月为春季学期,学员要参加为期一周的在大学里的理论学习,其余时间都在幼儿园实习,上课时间占总时间的80%,并进行课堂调查,撰写毕业论文。由此可见,实习环节(Placement)对学员获得实际教学经验,处理教学事故,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方面

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有许多教育家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朱熹有语:“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也。”①但在现实中,教育整体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中国教育硕士学员基本是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学或管理人员,导致我国教育硕士培养中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中国各大高校对教育硕士培养中实习环节的安排不尽相同,如北师大教育硕士专业培养中,从2006年起,因学校住宿条件限制,学校决定改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式,由脱产一年集中学习课程改变为主要利用暑期集中学习课程。这样就没有体现实习环节,只有暑假课程学习和撰写学位论文两大环节,因为该学校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员主要是中小学在职教师,本身就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北师大两年期的(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培养中对实践安排为:“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②

(三)对比结果

对比两国教育硕士培养中对实践环节的安排,可以看出,英国PGCE培养模式对实习环节非常重视,虽然全日制PGCE的培养时间只有1年36周,但实践时间占了至少一半,而且实习安排从课程开始一直持续到课程结束,这样的安排更能让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发现问题能及时与导师沟通,在后来课程学习中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培训机构和导师能及时得到反馈,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增减教学内容,这样教学相长的模式很值得学习。我国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时,学员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导师,发现自身欠缺没有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机会,培训机构和导师得到的反馈都是实习结束之后,不能及时修正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理论和实践脱节是我国教育的通病,相对英国PGCE硕士培养的实践性,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应该加强反思与改进。

英国PGCE教师培养模式是英国教师的主要来源,中国教育硕士是中国教师深造的主要途径,对PGCE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在招生对象广、课程设置活、实习环节重等方面特点突出,值得中国教育硕士培养学习与借鉴。

注释:

①[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M].上海:中华书局,2004-2-1.

②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ReadNews.aspx?NewsId=111010042519,2011-10-10.

参考文献:

[1]Get Into Teaching. http://education.gov.uk/get-into-teaching,2014.

[2]School Direct(non-salaried route).http://educ.cam.ac.uk/courses/pgce/secondary/schooldirect/,2014-10-5.

[3]National Curriculum.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https://gov.uk/government/collections/national-curriculum,2013-10-14.

[4]英国知山大学教育学院: http://edgehill.ac.uk/education/.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7-0075-04

A Study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duc ation of Sports Master's Degree in China

LI J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In 2005, the State Council Academic Degrees Committee adopted the“Sport Master 's Degree Program” and decided to set up sport master's degree and enroll maste r students in the major.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onthespot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major and putsforwar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port master's degree; edu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仅1999年至2005年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年均增长率依次达到23.49 % 、27.57%、26.47%。这种快速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了很 大 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05]8号文件通知,经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体 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这标志着 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又一次重要转变,同 时也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截止到目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共21个,他们几 经努力,在摸索和总结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此同时,一些培养中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采 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专业型体育高层次人才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 求,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理念与定位、培养模式等问题,已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

1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点

1.1 职业性特点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 的一种学位”。所以,体育硕士专业必然具有体育工作职业的特征,这是它区别于体育学学 术型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是以体育领域的职业为依据,设 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四个职业背景的专业领域。

1.2 实践应用性特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旨在提高体育工作者的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 题的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其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 方式、课程设置、论文选题与评价、指导教师等方面。

培养目标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5年下发的学位[2005]8号文件中,明确体育硕 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 养目标应当是掌握某体育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 体育专门人才。招生对象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是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背景的人员,一 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他们是具有一定体育实践经验、学历层次较高、优秀的体育工作者。 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组织者、策划者、宣传者和社 会体育指导员等,都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培养方式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在职培养为主,“进校不离岗”,强调学校与 体育实际工作部门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专业 素质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学位授予标准方面,专业学位 是对学位获得者从事体育工作岗位专业技术能力的认定,论文内容强调体育理论知识在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大众健身指导等实际

投稿日期:2010-03-29

作者简介:李静,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 中的应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应分为核心课、专业领域方向课和选修课3 类。核心课是使学 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专业领域方向课是使学生提高专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选修课是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 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课程学习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习相结合的 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重视案例教学,即把工作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引入课堂,围绕某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运用理论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 点带面,纵横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论文选题与评价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运动技术教 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并 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论文形式可为专 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与训练和重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对论文的评价着 重考虑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指导教师中除了吸收有体育学科优秀的指导教师外 ,同时聘请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 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共同组成导师组。

1.3 招生对象的特殊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要求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主要来自体育 各领域的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者、社会体 育指导员或大众体育健身指导者等。而学术型学教育的招生对象包括体育院校应届本科毕业 生和有工作经历者。生源的特点决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型学位教育有很大的不 同。

2 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招生考试办法不合理只有科学地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和内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招生考试办法。如艺术专 业,它们的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它的技能技术方面,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学术理论水 平。因此,对体育专业水平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入学考试的办法和标准上能够 得以体现。从2005年的招生办法看,没有把专业技能技术摆在重要位置,而过多的看理论考 核,尤其是外语。如外语不过关,专业技能考试的机会就没有,而外语要求明显过高,从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录取结果排序”中看,体育硕士专 业学位外语分数的最低控制线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法律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商管理硕 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的外语控制线,这也许正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首次招生未能完 成计划的主要原因。同时,没有考虑东西部地区的实际,录取标准全国一刀切,而西部地区 的倾斜政策在其他专业学位招生录取中都有明显体现,这些都是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相脱节从前面所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角度上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 对象应与之相对应。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不同,学员应具有该职业特有的、更高层次的专门 知识和专门技能,学员至少要有相关的这种职业经历,经过系统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升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开发创新,这不仅是专业学位教育职业 性的特点,也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从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初衷来看,是以招收高级 教练员、高级运动员、高级裁判员为主要对象。培养的人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体育工作人 员,所对应的职业应当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他们除了掌握专门的知识外,还应掌握本领 域高层次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为体育事业做出较大的贡献。从这 种意义上说,更应突出职业特点,这也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最主要的标志。不具有该 特征,背离培养目标,就不能称其为“专业学位”。

从2005、2006、2007、2008年报考人数所占百分比看(表1),考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教师, 历年教师所占百分比已达为84.8%、84.9%、83.9%、81%;而在其他人员(包括教练员 、运动员、裁判员)中,前三年每年报考人数所占比例均不超过9%。2008年其他人员报考比 例为11%,其中单独统计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报名人数也不过是6%。由此可见,以往学 员整体职业经历、技能水平一般,可培养性、可塑性比较差,未来职业的高级性特点不突出 ,与培养目标出现脱节的现象。

表1 2005-2008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考生来源统计

入学年份2005人数比例/%2006人数比例/%2007人数比例/%2008人数比例/%教师228284.8344184.94308583.99305081行政干部1856.82125.231845.002266科技人员230.85220.54742.01371其他人员1786.63328.202937.9818911现役军人220.81441.09371.02371 2.3 定位模糊,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重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与体育学学术型学位是同一层次上两个不同的学位,两者定位不同, 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招生对象、学位论文等方面均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当 前某些学校和单位仍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教育,两者没 有区别对待,而是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应用型、专业型体育高层次 人才对知识需要和能力需求,这说明专业学位教育还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体 育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2.4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培养特色不突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划分,共分四个,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竞 赛组织。目前各培养单位培养特色并没能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反映不出各培养单位的培养 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还始终难以跳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框架;另一方面反映不出各领域特色 。由于报考领域多数集中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许多培养单位基本上是将这两个领域 混在一起培养。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报考体育教学领域人数比例超过60%,这些学员基本上 来自于学校,毕业后又回到学校工作,学员们毕业后又在重复着普通教学,导致形成的培养 结果仅仅是满足了学员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满足了各高、中等学校对在职教师学位 层次的要求,并没有突出各专业领域应有的特色。

2.5 实践性课程设置不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相对于体育学术学位来说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中 的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 我国各学校不同领域的课程设置资料,总结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情况(表3) 。我国目前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领域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知识,在实践性课程设置方 面比较薄弱。虽然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方案的写作,但是平 时实践性课程训练的缺乏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提高自身实践探索和解决实际领域问题的能力。

表2 2005-2008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专业统计

入学年份2005人数比例/%2006人数比例/%2007人数比例/%2008人数比例/%体育教学161660245460.60224061248466运动训练82331121730.04117532105528社会体育指导16661964.8414741133竞赛组织8531834.5211031133表3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学分公共课程自然辨证法、逻辑学、科研方法、外语、计算机15专业核心课程

(任选一领域)体育教学领域:体育课程导论、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 、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12运动训练领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科学监控 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12竞赛组织领域: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导论、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体育赛事组织与 管理12社会体育领域:社会体育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大众、体育管理12选修课程高校体育改革、教育心理学、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摄像与运动技术分 析、教育技术学5学位论文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22.6 学位论文形式单一,学术水平普遍较低绝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形式与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几乎没有典型案例分析和 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形式的论文,找不出专业学位论文的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还发现,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水平普遍较低,可能与不脱岗的学习性质有关,其时间跨度长,平时 工作中接触的科学研究少,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与培养单位的培养方式、培养要求、课程设置 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

2.7 缺少质量评价体系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前还欠缺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相应 的监督调控机制。特别对课程内容、学术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的质量和价值、 学位论文的学术综合水平等,缺乏规范和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总结和评价近几年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关于质量评价体系还是非常欠缺的,不论是从人才竞争的角度,社 会需求的角度,还是开放视野、面向国际的水准,都迫切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 和培养监督机制,否则办学声誉、学术声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制约我国今后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3 促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对策

3.1 调整招生结构和考试办法历年招生中的问题是生源结构不合理,真正想招的人招不进来。体育教学领域报考比例 过大,反映出结构上的不平衡。事实上,运动训练、竞赛管理才是更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应用 型人才的领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主体是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一线管理人员,因此,在招 生政策上要向这一方倾斜,吸引和解决更多的优秀体育工作者报考。对少数优秀人才实行特 殊办法,单独划线,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建议对“优秀运动员”录取办法进行调整,方法上 可采取加分、实战问答等考试内容,吸收专业技术特别突出、有培养前途的学员,把真正想 招的人招进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招生考试制度。

3.2 准确定位,制定科学的培养模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于2005年起在全国全面展开,确立该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的合理定位非常关键。因此,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有科学性,既要现实又不能偏离专业学 位的特征。要根据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学位的特点,针对各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3.3 突出专业领域特色专业领域的设置宜精不宜多,关键特色要突出。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他们 在一定的职业背景下,具备较好的体能训练、技术与战术训练、运动队队伍管理、比赛临场 指导等实践应用能力,各培养单位应该在针对培养对象实际特点的同时,结合本领域自身特 点,在所设置的领域制定出具有本领域特色的培养方案,不同的领域要突出不同的培养特色 ,可以反应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等方面。

3.4 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最优化,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专业学位强调应用性与职业背景、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掌握相应的 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培养目标要求体育专业学位 教育必须注重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方法与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与应用的有机 联系。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其基础性、实践性、科学性。突破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 式,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实施具有专业学位特色的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提高 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单位应选择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企事业单位 ,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单位,使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3.5 加强专业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并且鼓励论文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提交,但选题必须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强调理论在体育 实践中的应用,着重评价学位论文的实践价值。可聘请体育领域相关行业中高水平的专家参 与教学和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并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检查制度。

3.6 建立符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特色的质量评估体系培养质量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第一主题,是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的 生命线。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培养监督机制十分必要。要充分发挥体育硕士专业 学位教育指导委员的作用,建立定期评估机制,通过评估,在各试点各单位之间建立起一个 动态的竞争机制和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逐步推进规范化培养,从而保证培养和学位教育的 质量。

3.7 注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刚起步,要善于借鉴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成熟经验,探索具有中 国特色的更科学、更优化的教学模式。

要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 家和国内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激发体育硕士教育工作者 开展体育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通过不断改革与总结,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更加科 学的中国特色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道路。

4 结束语

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是“无章可循”,大部分培养单位是“摸 着石头过河”,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在实践中尝试,不断交流和总结。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 式,仍然面对许多困惑。笔者愿更多学者关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系 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转向[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高玉英,张春合.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60-61.

[3]刘国瑜.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3 1-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Z].教育部学位(2005) 8号文 件.

[5]娄方平,李国泰.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 8,42(3): 98-100.

[6]孙庆祝,孙晋海,赵先卿,孙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探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75-77.

[7]李国栋,关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关问题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 1):104-105.

[8]高玉英,张春合.影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因素的调查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5):442-443.

[9]曹健,芮国强,曹光龙.新形势下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4,38(6):123-125.

[10]钮力书.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新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3):33- 35.

[11]谢桂华,主编.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7-208.

[12]午启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2006, (5):1-4.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6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3-01

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研究生课程体系占有核心的地位,但是依然有很多硕士生课堂体系缺乏创新性,课程设计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去,抓住研究生课程的高深性、专业性、研究性、动态性和精致性的特征,不断地改善和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研究生课程设计

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我国学位条例中有明确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规定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论文质量,缺少对研究生课程的设计与评价,导致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本科化”现象严重,不无法适应研究生学习更高深、更专业的特征,加之,学校对学生课堂设置过于僵硬,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关注度不够,对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1]

1.2课程设置不够灵活

现阶段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结构大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共同必修课、研究方向课、选修课等四部分组成。[2]从课程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专业基础课以及本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其中,公共必修课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最后是选修课程。在相对固定的研究生学习年限内,公共课程课时较多,势必会影响专业课程的设置。其整体的课程设置仍是重视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外语课的学习,课程门类较少,要求研究生选择的课程中必修课较多,选修课较少。[3]而开设选修课程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创新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措施

2.1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是给研究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关键,完善的研究生知识结构可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首先,学校可以在一级学科下拓展基础理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硕士研究生学习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必须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其次,提高专业课学习的前瞻性,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以适应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目标。[4]最后,进一步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对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5]

2.2创新研究生方法课程

在信息化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方法的讲授比知识的传承更加重要,所以对于硕士生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开设各种创造性课程,比如“应用创新”“创新与发展”等创新课程,让研究生在创新课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加强研究方面课程教学,科研方法知识和科研训练的缺乏是导致国内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及较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强研究方法课程设计。[6]此外,还应该对外语类课程进行相应的改进,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各个学校必须都开展一门外国语课程作为基础外语,所以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应该依照学生的外语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外语学科设计,在开设专业外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词汇、语法、阅读能的提高,让学生可以读懂外文原版文献,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学科的前沿知识。[7]

2.3创新研究生课程设计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为此,在研究生课堂设计中还应该处理运用课程设计培养研究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首先,注意加强信息检索和科研成果表达课程的设计,因为信息的搜集、提取和加工是人们创新能力培养的必备因素,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投稿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9]其次,注重实践课程的设计,现阶段硕士研究生过分关注学术论文写作,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是,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活动中,研究生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会促使他们寻求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10]

结语:

研究生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高深性和研究性等特点,研究生课堂体系的建设对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围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新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以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06)

[2]王振铎.以自主创新精神修订“博硕学科专业目录”[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李红英.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J]. 煤炭高等教育. 2006(02)

[4]李双.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9(01)

[5]霍静静.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6]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05)

[7]马薇,袁玲,刘亚敏.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02)

[8]佟福锁.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再修订的探讨[J]. 江苏高教. 2006(06)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93―08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除了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外,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仍然是其基本的、最本质的职能。目前,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类型――科学(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主要从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结构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现有的专业学位中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教育、口腔医学、兽医、临床医学和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类型结构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类型。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2009年开始实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增加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数量和比例,鼓励、引导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30%,2015年将逐步提高到50%。从学科结构来看,截止到2011年3月,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除理学和哲学外,基本涵盖所有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突出其培养特色成为摆在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问卷设计

发展研究报告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作为切入点。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引入了满意度的概念。冯伯麟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朱新秤和卓义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调查,认为职业满意度是个人背景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和个人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综合概念。林杰对全国普通高校的现行制度安排满意度进行了调研,认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工作环境,而他们对工作环境,尤其是对各项制度安排的满意度,则是反映高校现行制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尺度。布鲁斯和布莱克本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评估目的、主体和对象等不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的选取维度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其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维度选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第一,从投入一过程一产出环节来考察;第二,从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考察。鉴于“投入-过程-产出”环节及“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的视角,我们设计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将“质量”概念分解成可以实际测量的具体指标,具体包括8个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学术道德水平、创新和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学习投入程度等。研究采用《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其培养过程来实现的,培养过程大致分解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问卷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看法与感受,进而推测培养过程各环节对教育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问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内容包括研究生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的动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对专业学位地位的认识等;第三部分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投入、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第四部分是学习收获与满意度的认识,即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的自我评价。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南地区多所研究型大学各年级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45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56%。各备选项按照由低到高的等级设计并采用五点式计分法,依次记分“1-2-3-4-5”,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越高。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初步处理,我们使用克龙巴赫仪系数(Cronbaeh’s Alpha)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861,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问卷效度检验较适合采用结构效度,即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问卷结构效度,我们提取出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他们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648%,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调查样本分布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性别构成看,男生172名,占样本中人数的55.63%;女生137名,占样本总人数的44.37%。从学习形式看,全日制硕士生73人,占总人数的23.62%;非全日制硕士生236人,占总人数的76.38%。从所学专业类别看,文科221人,占总人数的71.52%;理工科66人,占总人数的21.36%;医学等其他23人,占总人数的7.12%。从工龄情况看,没有工作经验,即本科毕业直接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3人,占20.3%;有工作经验的246人,占79.7%。从专业构成看,MPA人数133人,占总人数的43.3%;软件工程人数35人,占总人数的11.3%;MBA人数33人,占总人数的1 0.7%;计算机技术工程人数25人,占总人数的8.1%;教育硕士人数是19人,占总人数6.1%,其余专业人数6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0.5%。

三、评估报告

(一)总体评估

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各项得分(学生主观感受)均在中等(3分)以上,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良好水平。说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教育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高的是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83分),其次为学习投入程度和学术道德水平(均为3.80分),再次为科学实践和学以致用能力(3.79分),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3.75分),得分较低分别为外语应用能力(3.42分)、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3.50分)、学位论文质量(3.67分)。说明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最欠缺的是外语应用能力、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这些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二)差异分析

为了检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同评价样本之间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将教育质量总分记为总分40分(Total=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著性水平P值为0.042

第一,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差异。表4显示在存在显著差异的5个专业中,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平均得分最高4.20分。而临床医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得分较低,均低于3.2分。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评分较高,在3.8分至4分之间。法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平均分相对较低,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外语应用能力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硕士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得分较高,在3.6分至3.8分之间。化学工程类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分仅为2.8分左右,外语应用能力最差。其他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教育硕士等专业硕士生外语运用能力处于3.2分至3.4分之间,外语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差异。表6表明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较高,在3.92分与4.4分之间,体现出这些专业的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等专业的硕士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处于中间状态,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理工科类的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普遍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学术道德水平差异。表7显示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硕士、软件工程硕士等专业在学术道德水平上的平均分较高,位于3.75至4.4分之间;而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硕士、化学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专业学术道德水平平均分的相对较低,处于平均分以下。

第五,学位论文质量差异。从表8可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的差异较小,普遍得分较低,说明总体质量都得进一步提高。但相对来说,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略胜一筹,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普遍较差,应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之,经过十几年发展,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满意度良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但是各专业类别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质量品牌效应突出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三)问题分析

调查显示,处于前十位的问题分别是:缺乏实践l生教学(17.6%)、扩招太多(10%)、学习时间(8.6%)、导师指导(7.8%)、管理松散(7.8%)、课程设置(5.9%)、教师水平(5.5%)、学生质量(5.5%)、社会认可低(3.1%)、差别对待(3.1%)等。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专业学位社会认可程度不高。调查发现社会对专业学位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教育缺乏权威的国家定位。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明确划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同时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在学生取得学位后的政策待遇,也没有将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认证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甚至受教育者本人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用人单位的招聘及人事制度中更没有体现出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足够重视。学校管理者对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其管理明显存在边缘化、培训化及营利化等倾向。

其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培养制度。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标准和教学保障制度。调查中发现有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管理上配备的力量单薄,只在研究生院设立一个办公室,配备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要负责数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与质量保障工作。

再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尚没有建立具有差异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调查显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以科学学位培养模式为蓝本,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部分教材建设不足、教学用书内容陈旧等问题。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材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的只占到55.7%,认为参考书对学习帮助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只占到了58.9%。

第四,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导师实践经验与责任心比较缺乏。大学教师大都是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这些导师长期在高校工作,很少接触到社会实际的管理与工作,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管目前这些大学采用了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实践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是受到诸如工作时间、待遇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往往是象征性地出现在论文答辩会上,很难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导师自己面临着学术科研的压力、教学压力,因此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主观题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到两种类型学位的学生待遇不一,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第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投入不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既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又有行政人员、企业员工;既有本科毕业生,又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所学领域与从事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因此生源成分十分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有甚者,由于大部分专业硕士受到工学矛盾影响,学习投入远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1.9%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比例少于10%,14%的在10%-20%之间,19.1%的在20%-30%之间,21%的在30%-40%之间,18.8%的在40%-50%之间,25.2%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比例大于50%,说明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间以外,很少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培养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维系和发展。因此,培养单位必须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这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条件。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为准则、入学和选拔制度、课程与学习制度、考试与成绩管理制度、导师与科研制度、操作与实践制度、学位论文与学位答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作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工作队伍,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精湛的干部承担管理任务,不断加强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生源质量。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学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对考生资格审查时,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逐一核对考生的学位证、毕业证和职称证等原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坚决不同意报考。考试和录取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差额”原则,确保质量,宁缺毋滥。不断进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改革,推进有利于选择优秀考生的选拔方式。加大学位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区别力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潜能,专业硕士在考察专业基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考察,以选拔更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优秀考生。

强化师资队伍。首先,强化导师遴选、考核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导师遴选和考核动态管理方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导师责、权、利,提高导师责任心,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加强导师对专业硕士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对导师考核方面,除了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外,加强考核导师对培养专业硕士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程度。其次,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参照国外培养模式,在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和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深化改革,聘请行业部门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会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认可程度。学校应参照全日制研究生学位点领衔人的待遇和职责,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领域领衔人待遇并加强考核。

突出课程特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根据国外较好的培养方式和我国实际及各研究型大学现实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差异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原则,精简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体系应包括职业领域知识、一般性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知识。专业学位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就是其“任职资格”是否达到。因此应按职业背景差异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来组织授课内容,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面对本专业领域,还要面对经济、社会、技术、产业、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特点,在职业领域知识纵向加深更新的同时拓宽横向领域相关知识,构筑起“职业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体现出专业学位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打通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界限,把学习与做课题结合起来,把研究和应用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课程建设,实施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各领域根据在职人员、各自的行业特点、地域特点自编具有实用性强的教材,对于成熟的自编教材,学校和学院应资助出版,推进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优化教学模式。专业学位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以课程内容应用化、课堂教学实践化为起点,逐步摸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学术沙龙、模拟训练、观看影象、实地考察等多样教学方式,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相应的案例库,开发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每一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深入行业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

加强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的教育,是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研究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需要而设置的学位教育,因此特定职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所在。在教育部专业学位培养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建立实践基地,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在今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修改完善时,培养单位应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校外导师,整合资源,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开拓社会实践的思路和视野,为专业学位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课题深入实践,从实践中遴选课题,加以研究,切实解决企事业及行业上的技术难题,从而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重视学位论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管理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归宿。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是全面检查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目标管理的最后一关。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文体选择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背景为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评价上,一方面,强调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考核专业硕士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研究范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方式对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

其一,国家政策的保障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国家法律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定性分析都还远不清晰和成熟。因此,国家和省级部门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学位教育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从制度上规范专业学位教育行为。

其二,人才市场的配套体系。《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学位与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的相应配套改革,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准入制度衔接落到实处。在美国,参加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必须以获得经认证的专业学位为前提,绝大多数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都规定,参加律师执业资格考试必须获得经认可的法学院所授予的法律专业博士学位(J.D.)或法律学士学位(LL.B),自学、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均不能替代法学院的教育。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使专业学位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也使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享誉世界。我国行业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尚未建立有效衔接,相应专业学位教育经历未成为行业执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很难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衔接,必将促进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认可,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促进专业学位质量提高和健康发展。

其三,社会中介的评价监督。完善的外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和有益补充。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等为代表的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各种专业学位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硕士论文在政策上进行宏观管理,同时各种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又成立了领域协作组,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等进行指导。要充分发挥各个准政府组织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由各中介机构从不同层次和侧面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监控,保障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专业学位教学中来,保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在美国,行业协会介入相关专业学位的申请者条件规定、培养计划的制定等环节。行业协会还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来监控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而行业协会同时也是执业资格考试的主管部门,他们与相应专业的教育机构协会联合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体制使执业资格考试主管部门能够参与到专业学位教育中来,架设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与研究型大学共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以尝试性地开展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培养机制,以培养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3.

[2]马德秀.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适应需求[N].中国青年报,2012―03―14(T03).

[3]冯伯麟.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1996(9):23―25.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8

关键词 汉语师资 普适性 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5)03-0129-03

一、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崔希亮(2010)提出,汉语国际教育的“三教”(教材、教师、教法)问题中,“教师”是问题的关键,解决了“教师问题”,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解决教师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事实上,教师问题也一直是汉语教学界关注的焦点,只是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如火如荼地展开,师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以至于它可能成为汉语国际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此时汉语教师问题也就成为热点问题。

几年以前,我们还在用“对外汉语教师”来指称针对母语非汉语教学的师资,现在人们日渐趋向于用“国际汉语教师”来指称。在学界印象中,一般认为前者立足的是国内汉语教学,后者则是立足于国际视野,这样理解当然无可厚非。吴应辉(2010)提出要建设国际汉语教学学科,但是将汉语国际传播与之区分开来,指出国际汉语教育包括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含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现在有一种或隐或显的意识,那就是传统的对外汉语教育师资培养只是针对国内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或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好像就是对此观点的佐证。

传统的对外汉语师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或适应当今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这是事实,但在师资培养问题上,如何理解汉语教学师资培养中的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非常重要,这对解决汉语国际教学中的“师资瓶颈”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实际培养的操作上更具指导意义。

二、教师培养回顾

我国自2007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以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身影就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屡屡出现,每年派往海外担任汉语教师的志愿者,汉硕是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汉语教师?这个问题是多年以来关于师资培养的核心问题,汉硕是不是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以往的研究和讨论可以概括为“意识说”、“素质说”、“能力(知识)说”、“技能说”几种观点。各种观点说法不一,多因为视角或立足点不同,但各种说法却又大同小异,如从业的个人基础就被描述为“专业意识”、“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等不同说法,内容实质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落脚点不一样,如“意识”、“素质”、“能力”属于个人内涵,而技能则是体现在行为上的素质。张和生多年来关注汉语教师的培养问题(张和生、鲁俐,2006),在论述汉语教师素质培养时就认为汉语教师基本素质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汉语本体知识、中华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语言教学技巧,这实际上又是从素质角度打通了上述几个层面。

国家汉办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可以说是上述各种说法的集大成,它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要求有知识、有技能、有方法、有素质,涵盖了上面各种说法。《标准》的“前言”明确说,《标准》就是“针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描述”。

无论是各种说法还是《标准》的描述,对汉语教师的业务要求实际上可以用“体”与“用”两个方面来概括:专业知识(能力)是“体”,教学技能乃至跨文化交际、对外交往与协调等是“用”。汉语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体”的功底,又要掌握灵活可行的“用”的技能,才是合格的汉语教师,这也是有效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关键。“体”、“用”兼备的汉语教师,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汉语教学,我们认为这就是国际汉语教师的普适性。所谓各种环境,不仅从大的方面指国内、国际的环境,也指某些具体的环境,如学习者母语背景环境、不同教学类型环境等等。

目前国内汉语教师培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方向),二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前者有硕士、博士两个层次。现在一般印象都认为前者是立足国内,后者针对的是国外。我们认为这种理解是失之偏颇的:两者的不同是学位性质不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学术型”或“研究型”的,后者是专业学位,目前也只有硕士层次。然而,二者有一个很大的相同点就是“出口”。可能的话,毕业以后他们都要从事汉语教学,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这样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又出现一个误区,那就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培养中重“体”,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重“用”。如果单从教学上看,只有“体”不会“用”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同样,“体”不强又何以“用”呢?在此情形下,要培养出优秀国际汉语师资只能是空谈。所以,当前汉语师资培养的症结是没有培养出“体”、“用”兼备的普适性师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缺乏统一的教学计划,因师设课,培养方案普遍缺乏实践环节,所以不能满足需求。而专业硕士在培养中大量课程是实践性的,而且有一年时间的实践要求,但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或功底不扎实,光有技能也不能满足高端需求,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李晓琪(2011)在考察了英美国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后发现,这“普通语言学与英语语言学”等“体”类的课程也占有相当比例(约占20.17%),由此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提供了参照,认为“语言学”类课程的地位是基础必修课,因为语言学和汉语的知识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综上,无论什么途径,都应该培养出既具备“体”的能力又掌握“用”的技能的普适性汉语教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环境,无论母语是汉语背景教师还是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都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否则就有违设置这一专业硕士学位的初衷。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汉语教学中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如学习者母语背景、不同媒介语、本土教材、特殊教学对象与环境乃至特殊国情与文化等等,教师根据普适性教学原则、方法、手段,并调整自身教学经验,以适应特殊情况,却仍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通过专门的培养与训练才能满足教学要求,这种满足专门需求而对教师进行“体”与“用”的培养与训练,就是汉语教师培养的针对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就应该根据需求进行针对性训练。

通过上文我们对汉语教师普适性的讨论,现在可以明确,以往语言学专业的对外汉语方向与汉语同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并不是普适性与针对性的矛盾,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也不是针对性不强导致的结果。我们认为,应该梳理清楚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这对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普适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普适性是第一性的,针对性是第二性的:普适性属于基础层面,针对性属于提高层面;普适性要满足普遍要求,针对性是满足特殊要求。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培养汉语师资中才能处理好从培养理念到教育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问题之间的关系,而不至于纠结于学科概念与范畴等形而上的观念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作为一名第二语言教师,除了要具备语言教学的“体”与“用”的基本功之外,更重要的还应树立现代语言教学理念、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并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所以,汉语教师的培养首先就要基于这样的普遍认知,培养出来教师就是要放之四海皆可用,而不是只能用于某种特别环境与适用某种特别对象。过去“对外汉语”方向的培养主要是立足国内,今天全世界有3千万人在学汉语,国内最多只占其中1%,汉语国际教育大视野是必须树立的,这也更突出了普适性的重要性,不能再区分出着眼国内和立足国际,只有拥有了大批合格的普适性教师才能满足国际汉语教学的需要。所以,普适性在汉语教师培养中是第一性的,针对性作为对特殊情况需求只能是第二性的。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9

为了深人了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现状,探讨职业教育学硕士学位设置模式问题,笔者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对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15所不同类型高校的研究生院(处/部)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指导教师、在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已毕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问卷组成

调查所用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牵涉到问题有:中职硕士生教育总体状况评价、教材及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培养条件、中职硕士生管理工作及社会评价、研究生的学习时问与学习能力、师资结构和导师学术水平问题等。

二、样本采集

本次调查抽取了试点培养单位中的5所院校。所调查的15所院校中,研究生院(处/部)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15人,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26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指导教师78人,研究生所在争位教育培训负责人76人,已毕业学生220人,在读学生685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1078份,其中有效问卷1065份,有效率达96.82%。

三、调查的基本结果

   1.对教育质量的评价研究与探索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总体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问卷首先针对这些问题对不同群体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培养机构(高校研究生院/处/部)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负责人、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质量的认识基本一致,大多数培养机构负责人(占66.7%)、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占65.4%)和指导教师(占79.5%)认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总体质量一般;有20.0%的机构负责人、23.1%的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和11.5%的指导教师认为总体质量较高;13.3%的机构负责人、11.5%的院系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和9.0%的指导教师认为总体质量较低。但从总体看,研究生所在单位教育培训负责人中的绝大多数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质量表示了肯定,有57.9%的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质量较高,39.5%的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一般,仅有2.6%的研究生所在单位教育培训负责人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不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在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评价上,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认识存在差异。尽管当前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质量有着不同的认识,但不论是培养机构负责人还是指导教师,大多数都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乐观的态度。

2.发展规模与发展趋势

调查表明,各培养学校在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人数上差距较大。在被调查的15所中职硕士培养院校中,最多的有175人,最少的仅有21人。对于“是否迅速扩大招生规模”问题,培养机构负责人均认为今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在规模上不宜过大,应保持适度的规模。

调查还显示,有83.7%的培养机构负责人和91.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尽管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总体发展势头依然良好,此外还有37.6%的教师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发展健康有序,仅有4%的教师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发展不看好。

3.人学条件和培养过程的相关因素

(1)生源。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生源主要来自中等职业学校中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或具有中教一级职称的在职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关于生源选拔的标准,学校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所在单位有着不同的看法:对研究生所在单位负责人的调查显示,认为应优先选派教学骨干去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人占92.0%;但是,就同样问题对承担培养工作的院校进行的调查显示,占被调查人数86.0%的人赞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即从2005年开始,考生要参加全国统一的中职硕士研究生人学资格考试和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水平考试。在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实际选派过程中,受访单位所派送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中,学校管理人员占65%,教学骨干占71%(两者有交叉)。

(2)学习动机。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学习动机、能力水平以及学习时间保证的调查是本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查显示,86.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他们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充实自己,67.8%的被调査学生认为是为了工作需要’想获得高学历者占48.0%。其他动机如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的占36.8%,听从领导指派的占总人数的14.8%,有14.2%的人读研是随大流,1.5%的人认为没有动机。可见大部分人选择攻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还是为了充实自己和工作需要。针对已毕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调查显示,获得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的人转换工作岗位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有82.5%的被调查者依然在原单位工作,81.4%的人仍从事原专业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委托培养的性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流动管理比较规范。

(3)能力水平。调查显示,不管是院校负责人、指导教师还是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本人都认为外语基础、教育研究方法、专业理论基础的欠缺是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接受调查的研究生院(处/部)主管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负责人中,有73.5%的人认为是外语水平,有33.0%的人认为是专业基础,有40.0%的人认为是教育研究方法,有20.0%的人认为是学习动机,此外还有13.3%和6.1%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92.6%的指导教师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不存在工作能力和学习动机上的问题,但有74.3%的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人学时普遍存在专业基础差的问题,60.5%的指导教师认为部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存在本学科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56.9%的指导教师认为部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存在专业知识老化的问题。有68.9%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认为自己外语水平一般,62.9%的人认为自己专业基础一般,61.4%的人认为对本专业最新发展的了解一般。由此可见,不同群体的人基本上都倾向于认为外语、教育研究方法以及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4)学习时间的保证。学习时间不足是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攻读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集中进校学习,一部分是学生校外的学习时间。依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集中进校学习的总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上、下学期均在校脱产学习3个月)。调查显示,仅有45.5%的学生面授时间达到6个月以1:,还有26.0%、15.5%、13.0%的学生集中进校学习的时间分别为4~5个月、2~3月、少于2个月。究其原因,82.5%学生反映学校工作任务重,无法离开岗位。除了在校学习时间外,我们针对目前在读的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进行了集中学习之外是否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学习的调查,结果显示,5.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充足时间,37.7%的人认为有一定的时间,48.2%的人认为时间很少,9.7%的人认为没有时间。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在校外学习这一部分,没有时间或时间很少用于攻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的情况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作繁忙(87.9%),平时应酬太多(3.5%)、家庭负担重(5.9%)以及其他原因(2.8%)。总之,学习时间不足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研究与探索因素。

(5)课程设置。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这就更加突出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从被调查的15所院校实施的培养方案来看,一般都安排了4~5门公共课、6~8门专业课。调查显示:56.4%%的指导教师和61.5%的中职硕士生认为课程安排合理或基本合理,肯定了中职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但是,尚有43.6%指导教师和38.5%中职教育硕士生认为课程安排不太合理或不合理,这说明课程设置还应作进一步的修订或调整。具体地说,在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学分比例上,应适当减小公共课的学分比例;在理论课与方法、技能课的比例上,应适当加大研究方法、技能课比例;在教育类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关系上,要突出学科专业特点。

(6)师资结构和导师学术水平问题。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对师资结构和导师学术水平持肯定的态度,对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满意度较高,对基本状况有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关于师资结构现状,有62.7%的同学认为导师有丰富的指导研究生经验,但同时也有37.3%的同学认为指导教师无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经验不丰富。

(7)论文与论文质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和质量比较认同,对论文质量有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认为学位论文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的占2.7%,认为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的占17.8%,认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占57.8%,认为学术价值、实用价值不太高或无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者占21.7%。对研究生论文质量总体水平,6.5%的被调查者认为很高,11.8%的人认为较高,68%的人认为一般,9.3%的人认为很差,4.4%的被调查者说不清楚。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论文选题来源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基本得到了指导教师的认可,但其学术水平却不被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处/部)负责人看好,由此反映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提供者(包括相关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在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术论文评价标准巧究与裸素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自身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学术水平是否应当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评价标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与教育硕士、普通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应当有何不同,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

四、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不论从中职硕士生所在单位的反映看,还是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以及完成论文的情况看,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培养基本达到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学位设置的初衷,满足了学校的需求,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培养了所需要的人才,但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与普通硕士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有较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尚不清晰。一些课程的设置、教学环节的安排、学位论文指导标准的把握等,还没有完全摆脱普通硕士生培养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培养的目标。

2.培养过程不到位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工作主要由试点单位来承担,中职教育硕士是应用型人才,但生源单位(大多为中等职业学校)同时也是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没有参与到实际培养过程中,而校内教师大多缺乏中等职业教育的工作经历,中青年教师更缺乏实践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授课质量。同时由于缺乏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联系,缺乏知名的高级中学教师、高级技师作为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有一定的困难。

3.缺少适用于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教材和参考书

现有教材多重理论阐述和探讨,轻实际应用,有的内容陈旧、起点低、特色不鲜明,与中等职业教育结合得不够紧密。

4.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够

大多数被调查的学校在开设公共课时,将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包括进来,这种方式虽然拓宽了知识面,但与一些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愿望相矛盾。同时也有学员反映开设的课程对基础性、总结性、实用性知识不能兼顾。

五、建议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培养现状,提高教育水平。

1.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的职业专门性,需要强化课程的专业性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是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为主体的学位,与普通硕士相比,它应该而且必须具有不可替代的职业优势。这种职业优势,除了中等职业教育硕士从教经验的积累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得以强化、提升。因此,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应强调教育教学实践,重在求实,注重知识的运用,更加重视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强调实用性、综合性,使学位获得者既能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熟悉与之相关的管理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特点,首先应树立以中等职业教育为核心的观念,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要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制订有序的培养计划,从培养方式和培养环节等方面来增加其实效性。

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培养单位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密切合作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展使得高等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各自的职能发生了微妙变化,基础教育单位并非只是需求方,高校也不仅仅是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的提供者,只有基础教育部门和高校都对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培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并把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作为合作的基点,才能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培养的规格和数量,更加适用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3.加强课程建设,加快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合理安排课程既要遵循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教育规律,还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研究性的课程设置应突出综合性的要求,要以研究本学科专业理论为基础,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学术性课程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一方面学术性课程有助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的理论修养和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学术性课程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实践性的课程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优秀教师的关键环节,其重点应放在将职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运用于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上,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而进行科学判断。针对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开课与讲课要力求少而精,讲座与学术沙龙则可以丰富而宽泛。在教材建设方面,应吸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职高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参加教材的编写,加大适用于培养不同专业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硕土生需要的教材和参考书的建设力度。

4.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导师遴选制度

导师素质和水平的高低是能否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导师,除了要做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研究外,还要涉足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及时掌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信息,密切注视中等职业教ff的发展动态。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采取如下做法:①从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师资中分离出部分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中职教育硕士生任课教师或论文指导教师;②从国家重点、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聘请特级或高级教师、省教学名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师资的必要补充,聘请他们担任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部分课程的讲授工作并指导论文;③为促进校际交流与学习,部分课程聘请外校特别是相关职业教育研究所专家授课;④选派优秀的硕士生指导教师去相关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访学调研;⑤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硕士生指导教师每年都必须阶段性地参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并将是否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作为遴选中职教育硕士生指导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在组成导师组时应该有意识地把有中等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和缺乏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建成一个导师组,优化导师组的整体指导资源,提升导师组对实践问题的指导能力。